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精选10篇)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1
一、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及其权利的论述
学术界普遍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中关于“消费者”的规定对“金融消费者”加以定义, 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 金融消费者只能是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包括在内。其次, 购买和使用了金融产品或接受了金融服务。其三, 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
金融消费者权包括九项:安全权、真情知悉权、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损害赔偿权、消费者结社权、消费者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与市场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一是缺乏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但无法有效地针对“金融消费者”这一群体。《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 都没有明确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条款, 有些地方甚至存在冲突和盲点。
二是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平等。消费者在资金、专业知识、能力和精力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设立格式条款、免责条款等“不平等条约”, 消费者被迫接受, 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
三是金融产品信息披露不完全。消费者在接受金融从业人员介绍或推荐产品等服务时, 从业人员通常会重点介绍产品的收益率, 但对于风险或负面影响只字不谈, 偷换概念来误导消费。
四是缺少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监管机构。消费者协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机构, 没有针对性, 监管不到位, 不能有效处理金融消费纠纷。
五是行业自律组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不够。我国成立了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和保险业协会等自律性金融组织, 目前还没有起到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一个有效平台的作用。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及其措施
(一) 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制定专门的《金融服务法》。内容涉及金融政策、金融交易的规则及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金融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目的在于解决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促进金融业的繁荣, 其中重点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通过一些倾向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强制性规则建设, 使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平等化, 使双方在公平的环境中健康有序发展, 真正做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二) 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体系
突破狭隘的行业利益, 健全各项监管法规。打破行业间的界限, 健全各项法规, 形成监管的合力是当务之急。加强各监管机构的沟通,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标和方向, 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并督促其依法操作, 对金融违法和金融腐败行为严惩不贷。拓宽金融消费者投诉和受理渠道, 建立一个畅通的纠纷解决机制。
(三) 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设立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机构, 主要负责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化解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的纠纷、接受金融消费者投诉以及推广和普及金融知识等工作。
(四) 建立健全的金融行业自律机制
建立规范的行业评价标准。其具体职责是规范和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 评定其金融服务等级。成立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该协会主要负责加强金融行业的自律建设, 出台相关文件作为金融行业对消费者的基本承诺规范, 为金融消费者设立专门的处理投诉的机构, 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 为其纠纷提供便捷的协商渠道。
(五) 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长效机制
金融消费者自身的保护意识决定了其权益受到侵害时的维权效果。很多消费者选择放弃维权的原因是害怕麻烦或者诉讼风险, 这种心理助长了金融机构的侵权行为。因此, 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应利用网络等工具开展各项活动, 例如可以深入社区开展“市民课堂”、针对贵宾客户的专题讲座以及邀请经济专家举办论坛等, 来普及民众的金融消费知识, 使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提高其维权意识。在交易前积极准备, 尽量避免消费纠纷的发生。而在交易后则应保留相关的交易凭证, 掌握维权的各种途径和程序,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张严芳.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2]黄艳.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8
[3]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河北大学, 2010
[4]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J].福建金融, 2006 (10)
[5]刘晓星, 杨悦.全球化条件下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6)
[6]方平.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相关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 2010 (7)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2
1、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企业是市场的经营主体,是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应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3、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4、科学、合理、安全、文明消费。
5、全面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6、宣传贯彻好《消费与安全》年主题。
7、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
8、安全权是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
9、做好消费指导工作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
10、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科学消费从小抓起,依法维权从我做起。
12、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营造公平交易环境。
13、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4、倡导诚实守信,共铸消费和谐。
15、诚信经营,放心消费。
16、诚信守法经营,优化消费环境。
17、诚信为本,质量为金,文明消费。
18、创新消费指导模式,提升消费生活品质。
19、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0、打击假冒伪劣,增强消费信心。
21、打造金融品牌,提升行业文明,服务百姓民生。
22、大力开展“放心消费维权进农村”活动。
23、发动全社会,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4、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消费维权工作。
25、放心消费,诚信先行,依法维权。
26、改善民生,促进消费。
27、消费安全进校园,中小学生学维权。
28、人生青春无价,消费维权有约。
29、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0、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发展。
31、搞好消费教育,提高消费素质。
32、公平交易,健康消费。
33、公平正义,和谐消费。
34、共筑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树立消费信心。
35、关注民生,关注热点,调解纠纷,排优解难。
36、关注民生,为广大消费者服务。
37、广泛开展“消费与发展”的宣传活动。
38、广泛深入的宣传《食品安全法》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39、积极倡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健康、文明消费。
40、积极贯彻《消法》,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41、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排忧解难。
42、加强社会监督,增强维权意识。
43、加强市场监督,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44、加强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素质。
45、加强宣传引导,提振消费信心。
46、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推动全市消费维权工作。
47、爸爸妈妈请放心,消费维权我能行。
48、安全消费,快乐起飞。
49、消费环境,与年龄日益成熟;权益保护,与法制建设同步。
50、梦寻青春校园,心泊维权驿站。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3
摘要:近年来,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被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不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学者专家都越来越关注金融隐私权的保护问题。金融隐私权是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加强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是规范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金融法律改革的主要方面。我国应充分借鉴英美国家在保护金融消费者隐私权方面的先进立法经验,从明确金融隐私权的概念、完善金融隐私权立法、构建金融隐私权司法救济机制等方面实现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全方位保护。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金融隐私权;金融改革
一、金融隐私权概述
(一)对金融隐私权的界定
我国早在1986年的《民法通则》中就规定了各种具体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权利,随后逐渐在司法实践中又产生了隐私的概念,并由法律确认为一种权利[1]。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将隐私权纳入了具体人格权保护的范畴中,是立法的一个亮点,但是法律始终没有对隐私权给予准确的界定。但根据一般的法学理论认为隐私权是指个人所享有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金融隐私权”是隐私权的一种,它主要是指金融信息的持有者对其所掌握金融信息的控制权,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它与一般意义上隐私权的区别在于金融隐私权的客体是金融信息,其中包括信用信息、财产信息和投资信息等。金融隐私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当金融信息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时,就应对个人所拥有的金融信息进行保护,免受他人的侵害。
(二)金融隐私权的主体
根据学界对隐私权的通常理解,认为隐私权仅是自然人享有的一项具体人格权,法人等其他组织是不享有隐私权的。金融隐私权由隐私权发展而来,作为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应当也只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尽管其具有突出的财产权属性,重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财产权利,但仍不能突破隐私权的主体范畴。因此,虽然广义上的金融消费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等其他组织,但作为隐私权的延伸,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客体应当被限定为自然人,对于法人等其他组织与交易或信用相关的金融信息,如果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泄露,可以作为商业秘密寻求保护,而不能凭借金融隐私权寻求保护。
(三)金融隐私权的客体
梁慧星教授认为,隐私权的客体是个人事务、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具体来讲,包括合法的隐私、法不调整的隐私、一般违规的隐私和轻微违法的隐私[2]。金融隐私权的客体范围没有这么大,仅指客户个人的金融信息。根据《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银发[2011]17号)的规定,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或通过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支付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以下个人信息: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在于个人简历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交易中的优势地位和交易过程的必要性,金融机构可以合法地掌握这些公民个人金融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由金融机构泄露,被不法分子掌握,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将可能受到重大损失,这其中既包括人格利益,更与财产性利益息息相关。
(四)金融隐私权的权能
学界通常认为隐私权的权能包括:(1)隐瞒权能,是指权利主体可以对自己掌握的隐私加以隐瞒,不对外人告知。(2)利用权能,是指权利主体拥有利用、使用自己隐私的权利。(3)救济权能,是指权利主体有权在自己隐私受到侵犯时,获得救济的权利。(4)处分权能,是指权利主体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分自己隐私的权利[3]。金融隐私权与传统的隐私权有很多不同,有突出的财产权属性,其作为隐私权的下位概念,除了具备以上权能之外,还应当有一项权能被特别保护——知情权能。知情权是普通商品的消费者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虽然我国立法并没有贯彻金融消费者的理念,但是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在实践中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金融消费者,其知情权可以作为隐私权的一项权能得到保护,即金融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的哪些个人信息被金融机构知悉,金融机构将会怎样处理这些个人信息,如在业务中如何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平时如何保护这些信息不被无关人员获取等。由于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在与客户的交易过程中常常签订很多格式条款,造成客户对交易相关信息并不完全了解。此时,处于劣势的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个人私生活自由和人格尊严是理论起点和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作为一个个体应当享有哪些不被干涉的权利,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应当是自由和被尊重的。隐私权这个概念正是在人们权利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被提出的。隐私权在法律层面上被固定下来是有重大意义的,它不仅仅是一项普通的权利,更体现了法律对人格的尊重。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就在于,人人都有权利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生活,有权利排除他人的干涉和侵犯,每个人都应当尊重他人的这种权利。
隐私权保护的发展除了由法律确定之外,始终带有很强的道德属性,每个人都知道窥探他人秘密即使不构成犯罪,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隐私权在很多领域衍生出了其他权利,金融隐私权就是其中之一。窥探他人的个人金融信息依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个人在金融生活中的自由依然应当得到尊重,个人保护自己金融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的权利依然应当得到保障。因此,自由和尊严是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理论起点,也始终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财产权是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隐私权是一种具体人格权,对其保护更多的是强调精神上的利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尽管隐私权中的财产性利益逐渐增多,但侵犯公民隐私权,主要仍是给他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采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进行救济。然而金融隐私权具有强烈的财产权属性,当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隐私权被侵犯,不仅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还会带来财产方面的损失。
财产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对金融隐私权进行保护正是体现了这一权利。经济交往活动的形式日益复杂,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方式也在不断进步。保护公民财产权不仅包括对实物财产的保护,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与公民财产息息相关,金融隐私权被侵犯正是因为不法分子也看到了其背后隐含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保护金融隐私权应属于保护公民财产权的一部分。
三、对我国构建金融隐私权制度的设想
(一)在立法中应明确金融隐私权的地位
与国外不同,我国一直缺乏对隐私权保护的传统,200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加以保护,虽然法律仍然没有对隐私权的概念作出界定,但这是我国隐私权保护的一个进步。具体到隐私权延伸的权利,我国也没有金融隐私权的相关概念。实践中金融隐私权被侵犯的案件屡屡发生,立法中却没有相关规定,给法官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保护金融隐私权的当务之急,是应当在法律中给与其一个正式的定义。
我国并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只是将其规定为一项人格权,对隐私权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上位概念都没有在立法中得到确认,直接在法律中将金融隐私权规定为独立的权利并不现实。因此,首先应在宪法层面对“隐私权”进行原则上的定位,其次在民法等基本法律层面对“隐私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将隐私权视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确立。在宪法和法律层面确立隐私权的法律地位,是明确金融隐私权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护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依据[4]。
(二)选择适合我国的金融隐私权保护方式
目前世界各国对金融隐私权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主要基于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保护措施,其优点在于保护措施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缺点是容易造成不同监管部门之间职责的重叠和空白,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品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出现监管困难。另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统合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不按照行业属性进行区分,对广义上的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进行统合性的监管和保护,其优点是顺应金融混业经营和创新性金融产品发展的现状,是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发展和成熟的前提是金融统合监管模式。无论是美国的分业保护模式还是欧盟的统合监管模式,都充分地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重视,对我国家加强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不同保护方式的选取跟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传统和法律文化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迎合全球金融发展趋势和我国本土现实,尽快制定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才是当务之急。
结合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和法律完善程度,采纳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统合保护方式的时机不够成熟,比较现实的是采用分业保护方式。首先,整合在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条例中关于金融隐私权的内容;其次,在《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中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制定金融隐私权保护内容;再次,各金融机构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机构的自律规章,充分保护客户的金融隐私权。待时机成熟,可以逐步实施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统合保护方式,制定《金融隐私权保护法》,明确金融隐私权和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规范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在隐私权保护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设立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专门机构,完善侵害金融消费者隐私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三)完善相关救济措施
个人金融信息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一旦遭到侵犯会给金融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完善相关法律责任,明确金融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救济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主要依靠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比较忽视民事责任的完善。只有尽快明确金融隐私权民事法律责任,才能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自身利益,激励金融消费者维权的动力和热情。第一,丰富金融消费者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除了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等一般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外,结合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质,可以引入加重责任、惩罚性赔偿等新兴责任承担方式。第二,在面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时候,明确赋予金融消费者选择救济的权利。金融机构的不当使用行为可以理解为对合同约定的违反,应承担违约责任;也可理解为对金融隐私权利益的侵犯,须承担侵权责任。对此行为做何解释,即采取何种民事责任进行救济,应赋予金融消费者进行选择的权利。
(责任编辑:陈薇)
参考文献:
[1]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1).
[2]梁慧星.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J].人民司法,2003(4).
[3]王鸿玲.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4
一、互联网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消费者基础
1、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群体日趋庞大
与传统的消费者群体相比,最初阶段,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更年轻、更富有探索精神,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由于消费标的和消费场景的特殊性,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知识准备和经验更加不足,也承受着更大的风险,因而需要更有力的保护。随着互联网金融优势的日益显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群体迅速从年轻年龄段为主逐渐向白领阶层、富有中产阶级以及普通的中年年龄段消费者扩大。随着带动效应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正逐渐向各年龄段、各阶层、各地域渗透,但在老年人、农村区域的应用拓展速度慢于城市。
2、互联网金融优势契合了消费者需求
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特定优势,使其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广泛的消费者基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客户体验更好,互联网金融能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便捷服务、交互服务,真正做到服务无所不在、服务随需而变;运作更加高效,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服务能快速发现并响应客户的需求,并通过智能化操作实现高效运作,互联网金融极大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并降低匹配成本;信息更加透明,高效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能缓解甚至完全消除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服务包容更强,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资源开放共享,传统金融无法顾及或难以完全覆盖的小微企业、小商户、农民、学生等草根阶层,也能得到公平对待、享受服务,既弥补了传统金融的薄弱环节,又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助推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传统金融业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创新。
3、互联网金融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一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即“可无”向“需有”的转变。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定律、概率统计、数据挖掘等行为分析技术支撑,互联网金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理念和思维模式,边际交易成本和市场参与门槛大幅降低,使得金融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点对点”和“多对多”直接交易成为现实,实现了封闭式金融向开放式金融的转变。特别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催生了大量需求驱动型的创新金融产品,普通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碎片化的融资和理财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且被准确地风险定价,个人金融服务迅猛发展,传统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趋势日益明显,原先可有可无的情况正逐渐成为历史。二是消费习惯的转变。即“线下”向“线上”的转变,对传统物理网点依赖性降低,对互联网依赖程度更深。消费者对于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度降低。三是消费者参与程度的转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不断扩展。传统金融中,消费者参与产品研发的程度较低,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消费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借助于网络,能够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并能通过智能化操作实现高效运作,相应客户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提高其参与程度。
二、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
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着一些的现实的风险和问题。
一是滞后性。从商品交易的演变看,先有了交易,才有了金融;有了消费,才有消费者,从这个角度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本身就具有先天的滞后效应;而具体到我国实际,2006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首次出现了金融消费者概念,2013年,银监会出台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现在我国一行三会都成立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机构,开展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探索。可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入实质阶段也是近几年的事,由于现行先试的特点,而对于新生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除了银行主导型的纳入其中外,其他大多数仍处于理论探讨研究和业界呼声阶段。
二是合规性。互联网金融下由于经营的对象、业务、过程和地点都是虚拟化的,监管范围变大,监管难度增加,现行的现场监管体系难以奏效,一些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比较容易产生非法集资、诈骗、行贿、洗钱、博彩等违法违规行为;民间资金也比较容易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流入房地产及“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通过打政策擦边球来谋求利益,合法合规性值得商榷。
三是承受力。以投资理财金融产品为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的投资理财产品有两大不同:前者可以持续扩张,后者却有额度限制。前者是零门槛、可以销售给任何人,后者却有“适当性”原则,强调把产品销售给有相应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不加任何条件给所有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容易造成金融消费者选择了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以余额宝为例,5000亿元的规模只相当于中小型银行,但8100万的用户数却堪比大中型银行。而且,这其中很多人属于对理财知识了解较少、风险承受力较低的消费者。一旦出现问题,容易酿成群体性的纠纷事件。
四是安全保障权。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互联网平台是否安全,安全保护手段和措施是否充分?互联网上一旦数字密码的泄露,将会危及到金融消费者的财产权,所以在以往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权之外,产生了信息安全权问题。另一方面,涉及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即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往往需要用到消费者的个人身份、联系方式、家庭情况等相关信息,一旦泄失,有可能对消费者带来无尽的麻烦,甚至带来财产的损失;互联网金融交易产生的大量数据,目前对数据产权和使用没有明确的限定,极大增加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五是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金融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传统金融监管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金融机构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知识。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多以框架性、宽泛性、原则性的协议或法律文书代替,信息披露不充分,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通消费者很难正确理解收益风险、费用及利润结构、提前退出的惩罚机制及税收负担等,造成知情权难以保障。
六是损害求偿权。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投诉处理机制、争议处理机制尚未建立,互联网金融经营活动中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没有落实互联网金融主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维权机构,导致消费者处于维权无门的境地,维权道路艰辛,消费者损害求偿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现路径
一是从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上予以规范。首先,应加快互联网金融立法的完善,及时修订《商业银行法》《票据法》等金融法律法规,出台网络购物、网络借贷等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其次,出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就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保障、风险承担、责任免除、信息披露、隐私权和数据保护等做出明确规定,解决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谁来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的等问题。再次,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构建起以一行三会为主,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多部门为辅的联合监管主体体系,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监管。
二是从企业自律和行业维权上予以完善。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第一责任,并从市场准入、业务规范、社会责任等不同角度,强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发挥现有银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作用,规范银行机构参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探索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维权,并负责协调处理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服务投诉、纠纷解决。
三是从外部监督和信用体系上予以跟进。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自身应更加地理性和团结,发挥网民自我服务和社会服务这个互联网的特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互联网金融构建的营销平台和服务渠道等,充当监督和维权的平台,也可合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构建方便快捷的监督维权渠道;构建社会化的公益平台,实现第三方介入的他力救济和监督,并为今后进行诉讼和仲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尽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将互联网金融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纳入企业和居民信用信息数据库的采集范围,作为准公共产品向严格准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开放。加快推动征信立法,利用各种措施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评级意识,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
四是从宣传披露和争议解决上予以加强。首先需要通过从源头抓起,切实开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和金融消费者教育,提高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知识,改变不良偏好,将风险有效控制在消费行为之前,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消费者风险;其次,强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经营中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的义务,用普通消费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加以表述,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的实现,收益和风险得以全面评判;再次,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可借鉴英国、澳大利亚金融申诉专员服务公司的做法,建立独立于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第三方争议解决机制。
摘要: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初步规范的双重阶段,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逐步凸显。本文将分析互联网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消费者基础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最后提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路径。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经验专题 篇5
李成业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国家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主要做法,供参阅。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主要做法
(一)构建组织机构。如美国财政部于2009年6月公布创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A)法案,根据法案,CFPA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作为主要宗旨,承担对消费者金融产品的监管职责,保护消费者免遭不公平待遇或欺骗行为。根据2010年6月25日由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达成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草案,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赋予其权力确保美国消费者获得关于抵押贷款、信用卡和其它金融产品清晰、准确的信息,并保护金融消费者不会因为欺骗行为、隐性收费和滥用条款而利益受损。澳大利亚设立竞争和消费委员会(ACCC),主要负责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公平交易、保护金融消费者三个方面。加拿大根据《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机构法案》设立了金融消费者委员会,该机构隶属于联邦财政部,主要承担对金融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进行监督。英国成立了公平贸易局(OFT),负责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促进商业公平竞争、促进市场良性运行,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服务,同时,还设有金融服务局,承担着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的主要职责。日本设有消费者厅和消费者委员会,消费者厅主要负责实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各项法规以及行政管理工作;消费者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行为的监督,同时,还设有如“消费生活中心”、“消费者联盟”等民间组织,接受消费者的投诉、进行消费行为指导等工作。德国设立消费者协会,一方面为包括金融消费者在内的众多消费群体当参谋、指导消费,另一方面接受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解决纠纷,并在全国各个城市设立咨询站定期或不定期对金融消费者进行金融理财、信贷消费等方面的培训。
(二)完善法律体系。如日本先后制定《金融商品销售法》、《金融商品交易法》,强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说明义务、赔偿责任等规定;修订《分期付款销售法》等消费信用立法,约束金融机构收取高额利息等不当行为。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规定英国金融服务局负责提高全民金融意识,其中包括让公众了解不同投资产品或投资交易的风险与收益。澳大利亚《全国消费者信贷保护法》对贷款人的资质、贷款项目、费用等进行详细规定,要求必须提供诚实、公平和负责任的借贷服务。2009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信用卡履职、责任和公开法》,旨在通过禁止信用卡滥用行为,加强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同年7月美联储向国会提交修改《诚实借贷法》Z条款议案,主要内容是修改限额抵押贷款和房屋净值信用额度贷款的信息披露规定,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2009年2月,德国政府通过新的金融咨询法案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对所有咨询谈话记录在案,并当面交给客户一份;对投资人的损失补偿期限由目前的3年延长至10年。香港证监会于2009年9月公布了《建议加强投资者保障措施的咨询文件》,对金融产品的售前阶段、销售产品过程中及销售产品后的信息披露出明确要求,规定凡中介机构销售包含衍生工具的非上市结构性产品时,必须先了解客户对衍生产品的认识。
(三)健全维权机制。一是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2004年,英国金融服务局启动的“公平对待消费者”项目(简称TCF)。TCF项目提出“把公平对待消费者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推广及销售产品和服务”等六项目标,贯穿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特别是董事会和高管人员严格审视产品和服务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适宜的产品和服务。二是畅通投诉渠道。日本金融监管厅专门设立银行、保险、证券行业协会的“投诉咨询窗口”一览表,并要求在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进行公示;对于接到的投诉,金融监督厅直接向金融机构发出处理指令,并根据情况要求金融机构提交处理报告。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联合公平交易署(OFT)、金融申诉专员署(FOS)发布《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明确金融机构、FSA、OFT和FOS在公平处理消费者投诉方面的责任,强调建立各方合作机制,并首次提出应对大规模投诉的程序和措施。三是有效解决金融消费中的纠纷。FSA设立金融服务赔偿计划,向因金融机构破产而蒙受损失的消费者提供赔偿;成立金融服务消费者小组,解决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为平息由雷曼“迷你债券”**引发的纠纷,瑞士信贷银行与本国消费者保护组织达成协议,对投资雷曼兄弟金融商品的客户进行补偿,补偿总额达1.5亿瑞郎左右(约合1.284亿美元),补偿范围超过3700位客户。四是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2009年7月英国财政部公布《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规定消费者有权向对其造成损失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方追讨损失。FSA负有消费者警示和教育的义务,同时有权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给予惩罚,甚至关停相关机构。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体系。一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将金融消费者纳入传统消费者范畴,在相关的消费者权益法中予以特别规定。二是借鉴美国的做法,出台专门针对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金融服务的品种和金融消费的种类进行单独立法。三是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细化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的要求,从公司治理高度、从营销各个环节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主动履行消费者教育的社会责任,在保护内容、操作程序等方面制定更为明确的规定。
(二)发挥组织机构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职能。一是学习美国的做法,尽快建立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机构,提高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和防范消费者金融业务风险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推动金融业自律组织的建设,通过制定金融业自律性守则对金融机构给予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承诺进行规范。三是学习日本的经验,鼓励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民间组织规范发展,通过民间组织加强对金融业服务消费者的监督,同时通过民间组织指导消费行为,解决消费争端。四是金融监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消费者协会的联系,给予其政策和业务方面的指导,协助其开展金融消费者维权。
(三)积极构建金融消费者行使权利的有效平台。一是尊重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产品销售售前、售产中及售后的信息披露,对消费者强调在市场双向波动情况下可能的损失及收益,在产品条款变更时提前通知消费者。二是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应充分发挥联动效能,强化对消费者的教育,以金融监管机构为主导,制定实施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整体规划,通过建立协作机制,使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专业机构等整体联动,共同推动我国金融消费者素质整体提高。三是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的渠道,同时强化对金融消费者投诉的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应适时对投诉处理情况进行公布。四是应赋予金融消费者事后追偿权,完善法律救助手段,建立补偿机制,提高对金融消费者的补偿。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青海监管局海南分局)
地址: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青海湖北大街海南银监分局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6
关键词:网络金融;法律视角;消费者
网络金融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网络金融交易有四大特点:交易方式虚拟化、交易高效快捷化、运营成本低廉化、交易风险化。金融活动大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客户提供了更多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效率高。虚拟化的网络金融无需承担经营场所租赁费、员工等费用开支,具有显著的经济适用性,金融市场供求方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非中介化的趋势明显,大大降低了网络金融交易的运营成本。但网络金融信息传递的快捷高效,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也使网络金融的风险加大。
一、网络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代表,出现了从纵向的金融行业规制到横向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规制的发展趋势。如韩国,为适应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于2003年8月将《银行法》、《证券交易法》、《保险业法》等合计41种金融相关法律予以统合,制订了“金融统合法”方案。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也对一些网络金融出现的问题作出了部分规范。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等法规,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规范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在《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中也有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于2013年3月16日最新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中明确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基金销售机构的备案要求、服务责任、信息展示、投资人权益保护、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责任、账户管理、投资人资料及交易信息的安全保密、违规行为处罚等内容。
与韩国等国家对资本市场法律环境监管情况相比,我国此类法律法规仅从整体上确保了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消费者对于交易损益风险、费用数额、交易利润结构以及各种惩罚机制和税收负担等难以准确评估。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权等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二、我国网络金融交易存在隐患
互联网金融的迅即升温,有关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保护、资金安全性、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监管空白和安全隐患。
1.相关领域法律存在空白,交易风险控制难度大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对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条文只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诸如《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等相关零散法规。网络环境下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由于缺乏法律制度约束,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诈骗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极易出现。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不具备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给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据360互联网安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网络诈骗类报案23051例,网络交易纠纷类报案15734例,与2013年相比明显增多。
2.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障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金融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在传统银行业领域,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以及银监相关文件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各大银行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消费者的权益在传统银行交易框架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散见于众多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内容缺乏统一性,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对各种权利的界定不明确,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障。
3.交易责任主体不明确,消费者维权难以实现
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投诉处理机制、争议处理机制尚未建立,互联网金融经营活动中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尚未有一部法律法规为个人信息提供直接的行政法保护,无法规制那些侵犯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且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功能主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若干对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保存、使用的相应规定。在利益驱使下,越来越多商业机构或个人采取种种手段获取他人金融信息,加之部分金融机构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近年来个人金融信息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目前尚没有落实互联网金融主管部门及相应的专门维权机构,同时有关法律条文适用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导致消费者处于“维权无门”的尴尬境地。
三、完善我国网络金融制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决策层视野,有关网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自然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从法律视角谈谈如何更好的保护网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加强网络金融行业法律框架的顶层设计,对现行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修订
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已有现行法律,加强现行法律法规之间有关金融交易相关法律条文之间的联系性。考虑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蓝本,以《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涉及网络银行法律关系各方权利义务关系调整的法律法规为保障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条文的可操性。如电子合同形式是否合法、电子记录可否作为证据,严格审查互联网金融参与者身份的真实性、交易的真实性,加大网络犯罪的惩罚力度。
第二,在全国人大委员会、两高的指导下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以及具体的法律细则。可以借鉴以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代表的金融法制体系,可以广泛征求大众意见,可以聘请金融界、法律界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具体建议,继续细化修订相关法律。如出台对网络银行金融服务合同的管理办法、银行风险监控办法等。中国人民银行应出台类似“电子货币管理办法”等规范细则,将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纳入监管范围,统一规范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发行、使用和流通,同时对发行电子货币及虚拟货币的机构主体进行有效监管。
第三,有关政府部门强化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披露,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渠道。应切实明确监管的主体问题。如及时出台“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相关规定”,针对互联网金融应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的领导。实行建立金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给受损害的金融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针对我国国情,建议构建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的多元化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统合体系,使消费者能够“投诉有门”。
2.加强金融行业自律性,优化金融公司的内部管理
首先,金融行业特别是网络交易公司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即公司董事会在考虑公司最佳利益时,还应当考虑公司行为对公司债权人、雇员、供应商和客户、公司所在地社区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金融交易虚拟化环境中,它符合社会整体对企业的合理期望,不但不会分散企业的精力,反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其次,网络交易公司应依照诚实信用的原则从事交易活动。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有更多的占有率,应做到合同规范化,根据合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做到网络交易规范化,要有风险提示,特别是要防止格式合同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以及利用相对的优势地位给金融消费者造成的伤害。
第三,优化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网络金融公司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外,也要加入对内部管理机制和员工业绩所造成的影响的考量。应该实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如职责分离、多人负责、各负其责、不超越自己管辖范围原则等。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充实专业人才到网络银行中来。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为行业的技术选择和业务提升提供分析、咨询和指导。强化风险意识,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交易。
3.加强网络金融消费教育,增强消费者安全防范意识
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培育成长阶段,消费者金融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应该增强金融消费者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将风险有效控制在金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之前。因此,增强金融消费者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的普及教育必不可少。可以由金融部门设立一个实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机构,构建专业的金融知识普及人才队伍,制定科学系统的金融知识普及规划办法,编写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普及资料,更好地为金融消费者服务。
四、结语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7
网络信贷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 提供类金融产品, 借贷双方通过互联网完成借贷交易的新型借贷方式。网络信贷主要有P2P和B2C等模式。P2P模式主要适用于个人对个人, 借方和贷方均是零星散户, 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首创。P2P网络信贷是从英美发源的, “拍拍贷”是我国首家P2P网络信贷公司。B2C模式主要适用于机构对个人, 借方是个体, 贷方是机构。2007年10月首家B2C网络小额贷款Wonga公司在英国伦敦成立。目前, 建行、工行、国开行与阿里巴巴或金银岛等平台合作, 开展“网络贷”、“e单通”等业务。自2007年我国出现首家网络信贷公司, 到2012年年底, 数据显示我国P2P网络信贷平台已超过300家, 成交量高达200亿元。这一年, 国内的网络贷款平台更是进入了爆炸式的增长期, 以其中的“人人贷”为例, 据其年报显示, 2012年网站交易额3.54亿, 同比增长了803%。
二、网络信贷吸引金融消费者的原因
(一) 网络信贷的收益率高
目前银行一年定期的利率在3%—3.3%之间;经历两次降息, 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由2011年的6%左右一路下行到2012年11月的4.3%, 仅比定期存款高约一个百分点。而网络信贷平台推出的理财计划则高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好几倍, 如2013年1月22日上午, 网络信贷公司“人人贷”就推出的预期收益率12%—14%的理财计划。在网络信贷平台上存在许多高达20%的利率, 一些已经超过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 这对于拥有闲散资金的大多数金融消费者有极大诱惑。
(二) 网络信贷的门槛低
大多数的金融消费者所拥有的闲散资金不足以跨过信托投资产品的门槛, 虽然信托产品收益较高, 但动辄100万元以上的投资门槛将大部分理财资金拒之门外, 与此同时, 网络信贷公司所推出的理财计划相对来说门槛较低, 且大多数借款人发布借款信息后所支付的利息就比银行的存款利息高, 对于经过网络信贷平台进行投资的金融消费者来说, 没有投资金额的限制, 也受到不少金融消费者的关注。
(三) 网络信贷范围较广
网络信贷平台就是要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将金融消费者的闲散资金更好地合理化配置。网络信贷平台也没有传统信贷过程中繁杂的过程, 它将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需求者通过“点与点”的模式联系在一起, 这样就对于没有时间和足够资金进行理财的金融消费者来说即节约了一定的渠道成本, 又能带来不菲的收益回报。
(四) 网络信贷程序简单
拥有闲置资金的金融消费者只需在网上注册成为会员, 根据借款人的资金用途和偿还期限和最高利率, 注册用户就可以通过投标的方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待还款日期时, 借款人将本金和利息通过网络信贷平台归还, 程序的简洁化也吸引这大多数年轻的金融消费者。
(五) 网络信贷收益期限短
网络信贷平台一般提供的都是短期的信用贷款, 金融消费者在投入相应的资金后, 在一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 并且有较高的收益。短期投资的金融消费者更多的会青睐于网络信贷。
三、网络信贷存在的问题
(一) 网络信贷公司方面
1. 网络信贷公司杠杆率较高, 存在较大风险。
目前, 网络信贷公司的规模与本身的注册资本极不相称, 以数百万元注册资金带动上亿元的交易量, 即使有1%的坏账也会将网络信贷公司的所有注册资金吞噬。而且这一行业没有关于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 杠杆率普遍高于20倍, 网络信贷公司本身的杠杆率过高受到金融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2. 网络信贷公司网站本身的安全问题。
一是网络信贷的交易全部基于网络平台进行, 网络自身的漏洞很可能给黑客和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威胁到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二是消费者个人隐私的泄露。在交易过程中, 交易双方会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等财务信息告知他人, 如果这些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将会危及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三是借出资金的用途监管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借款人可能欺瞒, 贷款真实目的不明。
3. 没有强有力的行业自律委员会的约束。
作为一种新型的借贷方式, P2P信贷模式中借款人的资料和借款用途通过网络并不能完全进行了解, 造假风险较高。而且在借贷过程中不设置抵押, 完全在过往信用的基础上借贷, 缺乏对借款人的有效牵制;客户借款后, 一旦到期没有能力还款或者故意不还, 网站缺乏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借贷金额较小的情况下, 如果运用法律等手段成本太高, 可能会出现公司停止运转等风险, 最终受害的还是无法维护自身权益的金融消费者。
(二) 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方面
1. 网络信贷监管部门不明确。
截止目前关于网络信贷的正式文件仅有2011年8月银监会下发的《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 要求银行与网络信贷公司划清界限。网站作为中介经营此类借贷业务, 并且开立第二方账户, 已等同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功能, 应该取得银监会的批准。而目前的网络信贷平台在没有取得相关金融业务牌照的前提下, 向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同时部分网络信贷平台推出理财模式并承诺收益的现象, 可能具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2. 个人消费和金融信用数据库难于网络信贷公司共享。
在美国, 每个公民都有一个伴随终生的社保账号, 连着信用分数, 网站只需要与评级机构合作, 就能拿到每个公民的分数, 大大降低信贷成本和信贷风险。而在国内, 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库由中央行征信局管理, 相关数据目前还不完善, 且目前绝大多数网络信贷公司难以共享其数据库。此外, 由于网络信贷的人群是传统信贷业务尚未覆盖的区域, 根本无法根据银行的信贷记录判断其信用情况。
(三) 金融消费者方面
受金融知识的限制和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影响, 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中常会出现认识不足、判断不够、措施不力与效应滞后的现象, 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不明确, 对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性能、产品用途及相关的服务信息了解和认识不足, 造成消费者投资和消费行为的非理性, 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没有足够的维权意识, 自身维权意识与能力不强。
四、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建议
(一) 网络信贷公司方面
1.应加强自身安全管理。网络信贷公司应加强网站系统的安全保密建设, 定期定点对网站进行维护和检查, 防止不法分子侵入公司网络, 泄露消费者信息。另外应加强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进行审核, 构建一个完善的审核体系。
2.适当控制公司规模。网络信贷公司的规模与实际的注册资本极不对称, 要保证公司安全的前提下, 一定程度地控制公司规模。
3.建立行业自律委员会。联合相关的网络信贷公司构建网络信贷行业准则, 完善行业自律委员会的各项制度, 保证网络信贷公司的正常健康运转。
(二) 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方面
1.尽快明确监管部门。工商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以及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商, 对网络信贷平台监管分工予以界定, 明确监管方、网站、放贷人和借款人的义务。
2.建立配套制度与法律。网络信贷这个行业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 可以根据银行贷款等相关法律, 制定适合网络信贷的法律规范。相关法律机构尽快对网络信贷进行规范, 保障借贷双方和网络借贷平台的合法利益。
3.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挂钩。2013年人民银行出台了《征信业管理条例》, 网络信贷公司可以央行的征信系统挂钩, 加强网站对会员个人信息的保密和管理, 明确网站、投资者、借款人三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应对失信者进行严惩, 提高失信的成本, 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三) 金融消费者方面
首先应加大对金融消费教育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金融知识、消费者权益、金融机构权利义务的宣传;其次组织开展网络信贷知识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 印制网络信贷产品简介, 实施金融消费教育。通过多层次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宣传教育的形式, 增强消费者防范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和金融消费者素质, 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玉梅.P2P小额网络信贷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0 (12) .
[2]孙之涵.P2P网络小额信贷探析[J].征信, 2010 (03) .
农村老年权益保护路径探索 篇8
一、农村老年人权益受侵现状
(一) 养老得不到有效保障
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有别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使得农村收入水平的持续低下, 农村老年人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低, 经济控制力弱。农村老人他们不仅要负责大田劳动, 照顾自己的生活, 还要担负起照料孙子辈的重担。只有当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 才需要家庭赡养, 可是由于自身无生活来源, 其养老便完全依赖子女的供养, 这很大程度上受子女养老能力以及养老意愿的影响而不具有稳定的保障性。[1]目前在市场化冲击下, 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至上, 传统道德伦理制约力下降, 尊老意识也出现薄弱化。有的家庭对老人不仅经济上不供养, 生活上不照顾, 甚至虐待和遗弃老人。
(二) 医疗缺乏有效供应
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和上限不断提高,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医药费用高、交通不便利、报销范围有限等问题, 多数老人还是存在有病得不到医治的情况。农村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慢性病如关节炎、风湿病、和腰椎间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这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 但是由于新农合“大病统筹”的特点, 很多慢性疾病并不在规定的补偿范围之内, 所以农村老人对待病痛的策略是用最廉价的方式来维持可以忍受的极限, 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力去大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社会照料服务资源短缺。需要家庭长期照顾护理的老人, 往往会遭到子女的嫌弃。
(三) 财产被强行霸占
农村老人这样算了一笔帐, 目前盖楼房平均花费在15万左右, 娶媳妇6万左右, 生孙子送米面1万多, 到最后, 老人手里的钱所剩无几, 而为数不多的积蓄到最后也要全部给儿子。如果老人要是有钱不给孩子, 孩子会说:“让钱伺候你吧, 你吃钱去吧”!有老人说, “手里没有钱了舒坦, 儿子谁也不再想着你的钱了, 谁都争不了, 不是没矛盾了?”可是老人失去了经济自主权, 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老人不仅没有经济自主权, 而且也没有居住权, 不管老人一辈子盖几座房子, 儿子娶妻后, 房子自然变更为儿子的财产, 老人没有使用和处分权。
(四) 婚姻自由遭到强烈干涉
俗语道, 满堂儿女抵不住半路夫妻, 丧偶或单身老人希望能在找个伴, 生活上相互照应, 精神上相互慰藉。可是有的孩子觉得老人再婚就是老不正经, 惧怕老人财产被对方分去, 还有的孩子怕老人走后没人看家和带孩子, 也有怕再找个累赘, 也有的是对以前父母的感情重, 接受不了后爹后妈, 由此不尊重父母的情感选择, 对老人再婚横加干涉, 甚至虐待老人, 给老人造成终身痛苦。
(五) 精神赡养长期受到忽视
农村老人对吃、穿、住要求不高, 最怕的就是精神上的抑郁与孤独。而老年阶段的任何改变可能导致抑郁, 空巢老人长期远离子女的照料, 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和孤寂感;需要照顾的老人, 由于男娶女嫁的婚嫁规则, 留在身边的照顾者多是媳妇, 农村婆媳关系一般甚至关系紧张, 这使得老人与媳妇之间难于形成一种亲密的照顾关系。老人也希望女儿能陪在身边说说心里话, 可是因女儿出嫁, 能回来探望的次数有限。再加上农村缺乏必要的娱乐文化设施, 单调的蹲树荫、唠家常、串邻居成为其主要的休闲方式。农村老人信宗教, 烧香拜佛多, 为的是精神能有个寄托。丧偶老人更为孤独寂寞, 村里人老说:“这个一死, 你看那个没精打彩的也快了。主要是没有精神支柱了。”
(六) 社会参与受到排斥与歧视
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 是家庭和社区的一大笔财富, 老年人长久生活在社区, 社区归属感强, 对社区事务也更为积极。老年人对涉及自身和社区事务的重大决定, 希望能够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但现在村里开村民大会都比较少, 也不组织集体活动, 既使有一些集体活动也排斥老人参与, 因此老人诉求也难以反映出来。Z村有一次举办《村规民约》宣传学习大会, 在演出时, 村干部却只让年轻的、长得好的的妇女上台, 这让排练了近一个月的老年人伤心不已。丧偶的老年妇女, 其社区参与更加困难, 被认为是“半个人”。办喜事, 只能帮人家干些杂活, 不能进新房, 不能当娶 (送) 女客, 不能为新人套新被子, 更不能动新人的东西等。这些歧视和压迫使得丧偶老人自己不愿出门和人交流, 自卑感强, 精神孤独。
二、老年人维权的现实困境
农村老人将养老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 而面对不孝的儿子媳妇, 多数老人选择沉默和忍耐, 害怕说出去丢儿子的脸, 也担心与儿子的关系弄僵反而失去晚年的依靠。农村老年人维权的主要途径有:
(一) 找有威望的长辈
有的老人会找家族中或村里有威望的人出面调解, 这些人有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地位, 小辈们会慑于其威严而有所收敛。比如叫舅舅来解决, 有句话叫“娘家侄儿, 出气人儿”, 舅舅就更是管事人了;有的选择家族长辈, 居住较近, 可以监督孩子媳妇的日常行为。但是因为现代社会父权家庭中父辈权力的下降以及空间距离等问题, 对于小辈那些阴奉阳违的做法, 家长们也无法做到有效监管。
(二) 找村干部调解
村干部掌握着一定的集体资源和政治权力, 说话也有一定的份量, 可是随着经济转型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可支配的集体收入越来越少, 村政府影响力有限, 再加上“清官难断家务事儿”, 有的村镇干部也不愿意介入村民的家庭矛盾。此外老人也有找村委下属的民事调解委员会, 但是民调委员会通常是“民不告, 官不究”, 对于那些怕坏了孩子们的名声而不说的老人, 民调委员会通常也不会主动上门调解。再加有的村子的民调会是为应付上面检查而设置的, 形同虚设。
(三) 走司法途径
在农村, 通过司法来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少之又少。首先因为老人不懂法律, 对自身所享有的权益不了解, 也不知如何寻找法律援助, 再加上诉讼成本高和诉讼程序繁琐等问题, 使老年人无力应对。再者也怕给孩子丢脸。一旦走法律程序, 双方的关系会更加恶化。
三、维护老人权益的有益探索
农村老人普遍存在的侵权问题, 不能简单归因为儿子媳妇的不孝, 除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外, 单一的儿子养老模式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儿子养老不仅仅是传统观念所致, 也是农村儿子继承的家庭财产继承、从夫居的婚居模式及以男性为主的社区资源分配等制度造成的无奈选择。因此, 要破解农村老人权益保障的困境, 除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外, 还应从改善老人的养老环境, 建构老人的养老支持体系入手。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老年项目的实施与推进中, 探索出了一些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 成立老年组织, 构建老年社区参与的服务平台
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实施老年项目过程中, 将推动老年组织建设作为项目的重要策略之一, 就是要为老人提供一个社区参与的平台, 使老人形成合力, 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目前试点村成立的老年组织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登封西爻村老年协会, 开办老年餐桌和老年爱心屋, 为日间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一个吃饭和休息的地方。
(二) 修订村规民约, 为多样化养老创造条件
在中原农村, 养老模式和婚居模式是紧密相连的。由于绝大多数村庄的村规民约强制性地规定“有儿子的家庭女儿必须出嫁”, 儿子养老就成为农村老人唯一的选择。一旦儿子出现问题, 老人就会陷入困境。还有的村子规定, 一个儿子一处宅基地, 老人没有宅基地。要打破单一儿子养老的困境, 增加老年人的独立自主性, 就必须修订村规民约, 如修改村规民约中单一的“从夫居”婚居模式, 为女儿养老或儿女共同养老创造条件;修改儿子继承家庭财产的规则, 提高老人的经济自主能力;改变以“户”为单位村庄分配规则, 强调老人的个人权利与尊严等。
(三) 开展乡村老年教育, 提升老年意识
社区中心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老年社区教育, 并特别强调内容的针对性、启发性, 及形式上的灵活和新颖, 使参与者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比如讲“积极老龄化”时, 通过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来激发老人的参与热情, 使老人正确认识老年, 树立积极的老龄观, 坦然面对老年阶段的各种变化;讲“我们如何养老”时, 以图画形式展示老年人的养老现状, 形象生动, 让老人明白目前的赡养危机及其形成的原因, 使老人早做打算, 改变儿子继承家庭财产的规则, 掌握经济自主权, 争取更多的养老选择。还开展了老年权益模拟法庭, 呈现老年人的养老现状, 引发老人深思养儿能否防老, 媳妇的照顾负担等。
(四) 探索多样化养老模式, 增加老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模式下, 家庭养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 立足农村社区的实际, 打破单一儿子养老的困境, 创造更多选择的可能, 才能不断增加老人抵御风险的能力。登封西窑村建立夕阳红幸福院, 开办了老年午餐桌和午休室, 为空巢和独居老人提供午餐和午休服务。这些养老点设在村内, 老人不必远离家乡和亲人, 聚在一起生活, 自助互助, 免去孤独寂寞, 符合农村老人的需求。
四、保障老人权益的路径
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权益需要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社区本土资源, 发挥社区民众的首创精神, 共同关注和改善老年人的权益问题。
(一) 开展老年社区教育
老年社区教育的内容包括老年知识、意识提升、兴趣爱好等。尤其要普及《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有关法律知识, 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在年老时有权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享有受赡养扶助权利、精神赡养权利、婚姻自由权利、财产继承权利、人身权利和发展权利等。同时也要提高老人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增加老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带动老人养老观念和维权观念的变化, 在说服、劝解、调解的路走不通时, 应该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 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二) 建立老年维权组织
在传统社会, 遇到赡养老人的问题, 主要是靠家族长辈或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进行调解, 时至今日, 这种做法仍然是调解家庭矛盾、维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途径。为使这条途径更能持续、更具权威, 可由村两委出面, 组织建立专门负责维护老年人权益的组织, 如“老年维权协会/小组”, 由村内有威望的中老年人组成。老年维权组织要大力宣传老年法律知识, 提高全体村民的法律意识。还要积极调解、干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 将养老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寻求村里民事调解委员会的帮助, 或上报有关部门, 争取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
(三) 营造社区尊老敬老氛围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 村民们相互熟知, 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中, 公众舆论有时甚至比法律更有力量。可以经常在村里开展一些群众性评比活动来营造尊老敬老氛围, 如:表彰本村孝敬老人的典型, 树立好的榜样;提出赡养老人的正面或反面的典型案例, 组织村民学习并进行讨论。但最好不要选择本村的负面案例, 以免引发矛盾;编写有关养老的文艺节目, 在村内演出等。
(四) 探索多样化养老模式
老年人要确保自己的经济自主权和房屋所有权, 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加收入, 提高自养能力。社区也要充分发掘自身力量, 开创形式多样的互助养老形式, 如成立老年自愿者照顾小组, 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组建丧偶老人互助家庭, 相互照顾;有条件的村子也可开展集体养老, 建立村级养老院 (养老点) , 由村委、子女和老人及社会企业共同投入, 使老人在社区能够得到应有照顾。
摘要:城市化和工业化变迁过程中, 农村原有养老支持体系遭到破坏, 老年权益受侵事件频发, 自杀现象也屡见不鲜, 如何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呈现了农村老年人的权益受侵害的现状, 在分析农村老人维权的现实困境和总结老年权益保护的探索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开展老年社区教育、建立老年组织、营造社区尊老养老气氛、探索多样化养老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老年,权益保护,多样化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9
1.农民金融权益的内涵厘定
权利是指现行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利益, 所有的权利都与利益有关, 而利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从广义上看, 利益就是“好处”, 是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一定对象的客观需求, 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转化形式。[1]两者关系密切又有区别, 合在一起简称权益。因而, 金融权益必然与金融利益密切相关, 并以金融利益为其“内核”。所谓金融利益, 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一切经济利益的总称。具体而言农民金融利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获得一定金融贷款, 实现农民更有质量的生存和更好的发展。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表示“我相信, 信贷决不是天生就与穷人无缘, 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因此农民金融贷款方面的权利是农民金融权益的应有之义。其次, 通过获得农业保险, 有效的转移和化解农业风险, 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另外农民还享有金融合作权利获取经济利益。
2.保障农民金融权益——农业贷款的价值目标
格莱珉银行创立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认为, 如同人们在衣食住行上享有的权利一样, 金融权利也是一种人权。因而, 保障农民金融权益需从平等权、生存权、发展权的角度予以考究。平等权视角下保障农民金融权益就必须使农户、农村企业等应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平等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以便其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 而我国根本就没有平等的提供农民获得足够金融支持的机会, 农民根本无法获得足够贷款。生存权视角下保障农民金融权益意味着农民作为最大的弱势群体应该享有满足其基本生存条件的财产权利。农业的发展、农民生存状况的改变都急需资金投入, 关键是农民要从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 显然农民这一迫切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发展权视角下保障农民金融权利是指农民通过享有国家配置的金融资源以获进一步发展。国家金融资源分配的差异性是农民金融权益存在的基础, 也是保障农民金融权益的前提条件, 而目前我国现有的金融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金融资源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种稀缺资源, 其在农村的配置状况包括金融资源向农村流动状况、农村对金融资源的占有状况、农村金融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组合状况等。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缺乏, 服务农村的职能不断弱化、金融资源逆向流出严重、融资渠道单一等都体现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而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资源配置,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本质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 国家对城市的金融投入要远远高于对农村的投入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的状况。而农业贷款难实质上就体现了城市居民贷款权利与农民金融贷款权的利益对抗性, 其中农民金融贷款权较弱。
二、农业贷款难的障碍性因素探究
1.农业贷款资金供给与需求失衡, 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发展农业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不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是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我国实施农村反贫困战略需要农业资金的扶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优化更需要农业资金大量投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农业资金支持。而农业贷款资金投入是农业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 国家金融政策取向偏向城市工业部门, 银行的信贷供给出现城市化和非农化偏好, 资金供给总量相对不足、资金供给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企业和普通农户贷款难。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最高的年份也不足15%, 且在1992年后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近年来的比重不到6%, 农业贷款资金供需严重失衡。[2]
2.农业贷款风险与收益不对称, 贷款风险大成本高
首先,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风险大, 而且比较效益低下, 成为农业贷款供需渠道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农户不敢贷、不愿贷与金融部门不愿贷、惧怕贷矛盾突出, 而缓解两者矛盾的贷款担保机制存在诸多问题, 因而加大了金融机构放贷的风险, 同时中断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其次, 农业贷款相对于工商贷款、消费贷款, 周期长、见效慢。与一般商业贷款不同, 农业贷款存在3种不同形式的风险, 即市场风险、自然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来自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 这种波动影响农户的收入, 进而影响其还贷能力。自然风险来自于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可预测的变化, 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 导致农业生产经营亏本从而影响农户还贷能力。道德风险则是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农户信用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信用机制不健全, 农村中的赖债现象仍然存在, 于是农业贷款风险比一般工商贷款的风险更高。[3]
3.农业贷款相关法律保障不健全, 针对性制度缺失
目前的法律文件对农业贷款的规定较为随意和笼统, 缺乏操作性, 导致在我国农业贷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政策来进行调整, 而政策的短期性、随意性及过多功利性的考虑影响了农业贷款的持续稳定投入。我国除了在《农业法》和其他几部法律文件中有指导性的规定外, 构建我国农业贷款法律制度的法律文件存在过多的制度空白。并且现行立法没有突出农业贷款的特性, 没有将其与一般贷款区别开来, 更没有建立农业贷款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国外普遍采取的对农业贷款机构进行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等激励措施却缺乏法律规定, [4]立法中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缺位, 对于违反农业贷款法律规范的行为无法依法进行制裁, 加剧了一些信贷人员、农户等人的投机心理。
三、农业贷款难的制度化路径选择
1.农业贷款激励制度——资金供给的必要手段
农业贷款激励性制度是指利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政府采购等经济手段, 引导、刺激社会主体主动自愿的从事农业贷款活动。依据目前我国农业贷款的现实状况, 要使农民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 前提条件是“有款可贷”,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充分运用各个社会主体的力量, 建立一个以信贷资金为主体, 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 农村民间金融为支撑, 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 以缓解农业贷款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境。
(1) 加强信贷资金供给的主体地位。我国农业款主体体系体现为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并举, 但是贷款机构长期以来存在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功能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而实践中, 通过国家金融体系的信贷支持来发展农业经济是各国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商业性金融机构是以农业银行为主, 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比重。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应适当拓宽其金融业务领域, 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脱困和粮食储备设施等建设, 逐步扩大业务范围, 拓宽支农领域。[4]合作性金融机构即农村信用社, 要利用其点多、面广、与农民贴近及国家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增强服务功能, 在农村存款市场上同邮政储蓄机构展开竞争, 更多地吸收农村资金, 防止农业资金的外流, 加大对农户的贷款投入。
(2) 完善国家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利用财政的杠杆功能, 推动农业贷款的投入是农业贷款资金来源的重要基础, 几乎所有的国家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 都非常注重运用贷款贴息、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政策手段, 来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及其他优先发展行业的信贷支持。[5]一方面国家和央行要从宏观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以政策扶持, 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投放到农业。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切实转变观念, 改进支农方式, 增加贷款投放量, 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现阶段, 我国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作用, 也不能仅靠农村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来解决农村信贷投入问题, 必须要发挥政府作用合理运用国家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
(3) 拓宽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当前, 农户借款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民间借贷进行的, 主要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要求较苛刻, 而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大量存在, 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交易方式满足了农村社会资金的需求, 其借贷手续简便, 规章制度灵活, 与农村资金需求主体有很强的的互补性, 充分利用民间金融的信用资源, 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市场按公平竞争原则合理的整合起来满足各个阶层和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提升金融服务的层次。
3.农业贷款风险防范制度——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
农业贷款风险主要是指基于农业领域的高风险性农村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中介和交易服务中, 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 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6]
(1) 构建多元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我国农业贷款难主要体现为贷款担保难, 而农村贷款担保机构主要表现为政府担保基金, 但其还无法全面覆盖农村中贷款担保需求主体, 因此需要建立多元贷款担保机构即农户、金融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满足农民贷款需求。实践中, 多类型的金融担保机构即政府主导型、市场组织引导型、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型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解决贷款担保难时是一条主线, 政府不仅可以通过全额出资的方式建立担保基金会, 也可以与市场化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联合起来成立担保基金。市场主体在引导贷款担保时可以通过一些龙头企业、商业性银行, 甚至是保险公司等形式表现出来。
(2) 改善农业保险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农业保险基金, 创新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有机结合的模式, 实践中农村银保已开始积极合作的探索。另外还应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研究探索符合区域农业结构、农业灾害特点的保险品种, 改进定价机制, 降低农户保费负担, 使农业保险在转移贷款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主要是由于赔付率较大, 一般的保险公司无力承担巨额赔偿, 因此应该从各方面吸收资金壮大保险公司的实力, 仅由政府补贴显然不够, 应采取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从农村金融、农民合作组织等实体的参与建立农业保险财政金融体系。
(3) 完善农业贷款的监督管理制度。由于农业贷款的政策性, 具有一般商业贷款不具备的优惠条件, 这就可能导致寻租现象在贷款实施过程中产生, 因此, 加强对农业贷款的监督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 贷后疏于管理, 甚至不予催收, 导致形成不良贷款。因此在提供贷款时应遵循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程序, 还要加强对农户贷款的社会监督, 利用社会力量促使贷款主体积极还贷, 达到“有借有还”的良性循环。
3.农业贷款约束制度——违法贷款的责任保障
就农业贷款而言, 光激励是不够的。因此, 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 还要建立约束机制。农业贷款内部约束机制不仅包括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各构成要素及经营机制为适应宏观约束并谋求自身经济利益对自身行为的限制, 还包括一定时期内国家发展方针和政策、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有关规则及对各经济主体行为的法律规定等对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约束。
我国现行农业贷款立法还存在许多制度空白, 特别是有关法律责任规定的缺位以致无法对违反农业贷款法律规范的行为进行制裁。比方说一些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贷款检查是贷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管理机构贷后管理滞后, 造成贷款逾期频繁, 借款农户下落不明, 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另外还存在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 总是挖空心思钻法律滞后的空子, 千方百计逃废贷款。因此加强借贷双方的法律责任, 利用法律的威慑力迫使双方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对缓解双方的矛盾作用巨大。具体而言, 首先要落实信贷审批责任, 严格实行贷款分级审批制度, 规范信贷审批行为, 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工作人员以及授权从事农业贷款活动的人员, 视其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贷后必须深入贷款农户进行检查, 检查贷款资金是否被挪作他用, 一经发现应及时收回贷款。其次, 对有钱不还, 故意拖欠、有意逃废贷款债务的农户, 要采取法律手段强制催收, 并将其公开曝光, 让其受到经济和法律的双重制裁, 或对违反规定的贷款者将受到停止继续向其贷款的处罚。
摘要:目前农业贷款难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本文基于对农民金融权益保护的视角, 以实现农业贷款、保障农民金融权益为出发点, 在深入探究农业贷款难障碍性因素的前提下, 提出主体激励——风险防范——责任约束的农业贷款制度化路径, 为解决农业贷款难、保障农民金融权益及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条现实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民金融权益,农业贷款,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2〕石峰.“三农”信贷过程中各方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 2008.
〔3〕辜晓川, 蒋华.浅析我国农业贷款中的双重信贷配给[J].西南金融, 2008, (05) .
〔4〕〔5〕龙江.农业贷款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学位论文, 2004.
〔6〕张会平等.合理解决农业贷款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矛盾[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3) .
〔7〕邢桂君, 陈欣.主要发达国家农业贷款贴息机制调研报告[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 2008, (10) .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篇10
[关键词]微博;文化消费;模式;路径
[作者简介]陈刚(1984—),男,毕业于贵州大学,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镇人民政府,研究方向:文化属性。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文化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就是指一个人、一个社会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产生活的习惯的定性(基本的文化素质表现)。这是一种思想程序,不以意志为转移;可以形象地说:“你的衣、食、住、行、言,处处都在从侧面折射出你的基本层次”,通俗的说法就是:通过你的行为表现,一眼就能看透你骨子里的东西,你不需要刻意的去掩饰什么,因为这毫无意义!文化属性对个人来讲,是透视一个人的受教育情况及生存环境情况的理想工具。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是物化的自然沉淀与积攒,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潮流化,在当今文化越来越新文化、娱乐化、快餐化的文化需求下,文化消费甚至可以说仅仅是人们出于一种行为的表达。从而使小而快的微内容在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中快速发展和传播。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将扩大文化消费列入其中,提出要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我省广东省各地方政府也在加快发展和部署文化相关产业的投资与立项,充分利用文化地缘优势加快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路径。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始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文化可分为“雅文化”(精英文化)和“俗文化”(大众文化)两种,从文化传播方式来看,精英文化一般依靠小众传播,而大众文化则是依托传统媒介的大众传播。文化消费是大众依托大众传播媒介对现有文化产品享用和消费过程,进而满足人和社会文化生活消费的需要。但随着微内容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变化,文化消费模式也由大众消费转向微消费。
一、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化消费
在新时期,群众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很多高科技产品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减少了工作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这就满足了文化产品消费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钱有闲;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存压力增大,渴望通过精神性产品来调节心理、缓解压力,人们的文化消费意愿更加强烈,他们渴望通过消费文化产品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大众人均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导致其自身对文化修养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的渴望。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越来越注重文化产品的消费,并且在生活消费中所占份额逐年在增加。但社会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主要集中在一些便于消费的文化产品上,如看电视、看书报、玩棋牌麻将及上网等,种类也比较单一。
二、微内容时代文化消费模式的转变
微内容(Micro-content)是相对于传统媒介生产的重要内容或宏内容(macro-content)而言,是指数字化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所产生的所有微量数据。这个概念最早由Jakob Nielsen提出,用来描述一个网页上所显示的“超小文字段”。Cmswiki认为微内容是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链接的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它们字数虽少,但在整个网页的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栾轶玫认为,微传播的核心特征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等功能);传播渠道是“微介质”(手机等介质);传播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等。”因此,博客中的一篇网志、BBS论坛中的短文、网站新闻后的跟帖、即时通信中的对话、手机短信传播的信息、播客中的一段视频、Amazon中的一则读者评价、个人网页上的一张照片或一个收藏的网址等,也都是微内容。
随着以网络、手机为媒介的博客、播客、SNS社交网站、即时聊天工具、视频、音频等新的工具的出现,文化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随着“微博”、“微新闻”、“微表达”、“微情绪”等为代表的微内容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由“教堂式”转变成“集市式”,文化的消费模式也从“宏消费”向“微消费”转变,而“微消费”的源泉则是受众以及其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目前,很多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关注微传播,收集微信息,做出了很大努力。很多媒体开始实施“全民记者”计划,如杭州《青年时报》包装新闻热线,推出美女新主播,申请热线电话,并与QQ、MSN、博客捆绑,使新闻来源增多,新闻表达方式更人性化,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和传播方式。
三、文化消费模式转变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微内容传播具有以网民为中心的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三种传播模式。在这里,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一些规律,如议程设置、把关人、沉默的螺旋等传播规律已淡化,而意见领袖的作用则
更加凸显。看似零散的“微内容”一旦聚沙成塔,使原本专属于个人的、小群体或精英的话题也通过搜索引擎、RSS等聚合再进行传播,信息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形成冲击。笔者认为,文化消费方式的转变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作为文化产业主体的传媒企业带来了挑战和启示,在微内容时代,传媒企业要想在与新媒体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在内容和平台打造方面下功夫。
(一)丰富传播内容。传统大众传媒需要不断加强文化传播的时效性,提升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让图书、报刊、广电、影视和新媒体实现媒介融合,打造全媒体的运作方式,在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丰富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态,使经传统媒体传播的文化更生动、更立体化,吸引公众进行文化消费,进而提升传统媒体公信力,塑造传统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品牌优势,获得更持久的发展。
(二)提供渠道与平台。传统媒体要为用户提供内容制作的渠道与平台,让受众的声音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传播,获得与网络媒体同样的优势。目前,受众制作的内容已经渗入到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例如,博客对事实的真实记录,播客对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3G手机电视及上网……传统媒体应主动利用这些积极制作微内容的用户,注重平台功能的开发与升级,与用户协同参与新闻报道、传播文化信息,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功能。
(三)沟通快捷和有效性。微内容的出现和快速文化的产生了是人们的自然选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方便与便捷,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积极拓展价值链。虽然传统媒体遇到了数字化的挑战,但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极其重要的变化就是“微内容”的崛起。过去大量不被我们重视的内容(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由于有了网络的平台,搜索工具等聚合工具得到了一种凝聚,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通过拓展价值链,识别价值增值环节,与新媒体通过合作与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产业还处在酝酿发展过程中,它将依托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横跨传统传媒业、电子通讯业与计算机业,形成一个独立形态的大文化产业。
综上所述,文化是文化属性的一种社会形象。时常刻画了社会的需求和时代背影,所以,在新时期的文化消费也必然是时代的自然属性的价值链的延伸与展望,在传统的文化蕴育中创造新文化及其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J].青年记者,2006,(21):40-41
[2]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J].青年记者,2006,(21).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5]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推荐阅读: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07-10
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08-20
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10-31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06-03
保护消费者07-13
保护消费者权益10-22
消费权益保护体系10-08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祝福语短信05-30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08-29
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