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法律论文

2024-10-10

消费者法律论文(精选8篇)

消费者法律论文 篇1

“消费者”概念之法律厘定

“消费者”概念之法律厘定

张颖璐

一、“消费者”概念之缺陷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称《消法》)在第2条中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可见,《消法》并没有对“消费者”作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要理解“消费者”的内涵外延,首先就要判定何为“生活消费”,学界对此有以下两种判断方法,一种界定的方法是以购买商品的种类即购买的是不是生活消费品来判定,第二种是以购买者购买的目的、动机即是否是生活消费的需要来识别。

第一种判定方法显然是有很大缺陷的,许多商品既可以作为生产消费品又可以作为生活消费品,比如钢材在用于私人建房时就是一种生活消费,因此,简单地从购买商品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品来作为“生活消费”的标准是不合适的。

第二种方法从表面看较为合理,但目的、动机是存在于人的内心的,通常只能通过“经验法则”加以判断,比如根据购买商品的数量来判定是否是“为生活消费的需要”,按照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一次购买、使用一部手机足矣,如果一次购买六、七部手机硬说是为了生活消费需要,就不符合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了,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是知假买假,但他又完全有可能是买了送人或收藏,这样真正的消费者就可能因为多买了几部同样商品被认为不是“为生活消费的需要”,对他们是不公平的。①再者,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是与生产者、经营者追求盈利相区别的,任何人只要不是为了再次转售获利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购买行为就应被认定为“为生活消费”,就应该被视为“消费者”。

实际上,“生活消费”是与“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精神产品,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首先包括吃饭、穿衣、住房以及使用日用品和交通工具等消费活动。其次包括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活动,如阅读书包杂志,看电影、电视,旅游等。而生产消费则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消费的结果就是新产品的产生。生产消费本身属于生产过程。②因此,生活消费的概念是广泛的,据此,消费者的概念也应是广泛的。

二、“消费者”概念重新厘定之必要性

《消法》规范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消费者的判断完全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无序与迷茫,比如,对于王海之类的“知假买假者”和医患关系中的患者是否属于消费者,是否可以适用《消法》,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加以明确,直接后果便是一些不法之徒趁虚而入,大钻法律的空子,而另一些急需法律援助的人却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另外,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及经济交易关系,消费者的概念更是莫衷一是,比如网上购物、金融领域中消费者概念的引入等,可见对“消费者”进行明确的定义已是刻不容缓。

(一)“消费者”概念的法理思考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社会生产功能发生了巨大转变,消费成了生产最原始和最直接的动力,整个社会依赖消费者的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壮大。在迅速变化和流动的商品洪流中,心灵和情感不再是生命体中当然的要旨与中心,消费的主体演化为商品流动中的一个符号。詹明信先生将这一时代的特征描述为:剽窃和精神分裂,就前者而言,商业经济已经彻底粉碎风格迥异的私人习性,盛行于世的模仿之风隔离了人的独特性,一如你的指纹不会雷同、你的人身独一无二的个体主义已经终结,在组织人的时代,个体性主体不再存在;就后者而言,在消费社会中,符号商品在加快其过时的同时也决定了个体的无为,人是孤立的、隔断的一个符号,缺乏身份的认同,是没有个体特征的“无人”。③符号生活使个人生活过于制度化、机械化和组织化,人类主体性日渐衰弱和疏离,最具个人情感因素的个体特征被消解了。因此,消费者的漫长变迁对消费者的地位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是革命性的。日本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指出,消费者的概念已从岸边(供应者与消费者)扩向内陆(生活),对此加以掌握,它将从与生命本身的关系涉及到高度的文化关系的`一切生活关系。④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则宣称: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⑤

从消费者的功能价值来看,消费者作为与生产者、经营者相对应的一个群体,他们通过弱势群体的联合达到与经营者抗衡的力量,消费者就是所有具有自然属性的个体成员,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和生存而不断与生产经营者打交道且处于劣势的人,虽然有部分人因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多面的人格特征,使之在一定场合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但一旦脱离自己的职业,在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购买商品时,他便又是一个消费者,既然每一个人都必须满足个体的需要,那么消费者的身份将是与生命同在的,也就不存在加入的问题。消费者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与生产者或销售商构成一种对立的局面,而是建置在非对抗的基础上的,建立不同“人格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与价值观念,奠定相互交往中的基本模式和基调。⑥由此可见,消费者不仅仅是单个的主体,而是某一特殊共同体的一员,是集体人的一份子,是整合多元化个体的气质所形成的极为复杂的集体人格。因此“消费者”概念是不能过于狭隘的。

(二)我国《消法》立法目的对“消费者”概念之引导

从我国《消法》的立法意图看,其立法目的在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通过对消费者的保护,最终有利于对生产者、经营者在制造、销售商品时充分注意商品的质量、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就“知假买假者”是否应该归为消费者而言,我国目前假货成灾,而政府力量仅是杯水车薪;另外,作为个体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并非所有消费者都知道自己的权利受损,并且权利的主张和满足也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消费者势单力薄,议价能力偏弱,再加上对争议标的较少、诉讼费用等风险因素的考虑,大量消费者对权利的实现往往望而却步、漠不关心。法经济学家将这种全体受害的消费者中只有部分索赔并受到补偿的情形称为“履行差错”,当大量消费者放弃权利请求时,不法分子的“责任机率”就会下降,其支付的成本低而获利甚丰。有利可图会使不法行为的发生机率上升,采取预防性措施来避免违法行为产生的动力大大减弱,侵害人宁愿花费一定的代价去补偿部分消费者,也不愿停止侵害行为,因为当补偿只是针对部分消费者时,在支付了补偿金之后仍然余有盈利,追求侵权行为是利润最大化的选择。⑦而把“知假买假者”作为消费者,形成一支专业打假队伍,有利于充分利用群众资源,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作用,这样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在他们的严厉打击下就会减少,消费者的权益将最终得到保障。当然,消费者的概念设置并不能抹煞其作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本性,他仍是一个机会主义和利己主义者。或许有人会质疑,“知假买假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有关信息资源占有较充分,已经具备与经营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不属于《消法》保护的弱者。但试想一下,若因为“知假买假者”懂知识、识虚假、明是非就被排除在消费者之外,对消费者进行分流,那么这些在财富、知识、智力上相对高的特定人群又如何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代表消费者现实利益诉求,去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共同利益,这不仅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对广大普通消费者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另外,在医患关系中探讨患者的消费者地位问题时,我们发现,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服务技术要求高,信息不对称,医生始终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而患者则处于缺乏选择权的被动地位,患者明显是医患关系中的弱者,如果不将其视为消费者,而仅仅作为普通民事关系的一方主体,那么势单力孤的患者就无法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无力与强大的医院平等谈判,《消法》保护弱者的立法宗旨也无以体现。从道理上说,当正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走入陌生的医院时,他们无疑处在弱者的地位。医护人员必须把患者当作消费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人格。在一个健康的消费过程中,无论在任何时候,消费者有权要求耐心的服务;无论多么复杂的医疗过程,消费者有权得到医护人员必要的解释。这其实也是医德自身的要求。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的却是,道德的自律太难抵抗人性的弱点了,只有通过一种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保障才能保证既有目的的实现。因此,把患者当作消费者,正是由一种没有约束力的自律走向一种法律的他律、职业的他律、舆论的他律,最终达到保护患者,减少医疗事故的目的。于是当患者走入医院时,我们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幅场景,他们不再是低人一等、低声下气的“求医”,而成为平平等等的请医、买医。

可见,消费者应该获得更广泛的身份认同,使这样一群人的集合足以与势力强大的生产者、经营者达成制约、平衡。现今“消费者”概念的不确定性,不仅没有阐释清楚消费者的内涵,对其外延的认定亦是模糊的。

三、“消费者”概念之厘定

“消费者”这个概念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它所包含的外延也无限扩大,过去的观点已经显得腐朽陈旧,必须对其进行适合时代变化的新的阐释。为此,我们比较分析了各国、国际组织及法律辞典对“消费者”的定义,以期从中得到些许启发。比如,泰国1979年公布的《泰国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所谓消费者,是指买主和从事业者那里接受服务的人,包括为了购进商品和享受服务而接受事业者的提议和说明的人”。英国1974年颁布的《消费者信用法》规定,“消费者是非因自己经营业务而接受同供货商在日常营业中向他或经要求为他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人”。另外,1978年5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将消费者的定义为:“从事消费之人,亦即购买、使用、持有以及处理物品或服务之人”,“消费者是指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人。因此,其地位有别于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任何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有别于为再贩卖为目的的购买者),在默示或明示的担保期(或服务契约),适应受让该商品或服务者,均该当为消费者”。《牛津法律辞典》将消费者归纳为:“那些购买、获得、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住房)的人”。由此可见,国外对“消费者”概念的外延限制很少,只要是与生产者、经营者相对的类群均被纳入消费者的范畴,而不论其目的、动机。

在此,笔者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购买使用商品、接受服务,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售于他人的自然人。这一界定既明确了消费者群体的范围,同时又不乏体现了《消法》保护社会经济弱者利益的立法宗旨。

首先,消费者应是自然人而非组织单位。因为只有自然人才需要为满足个体需求进行消费,单位是由无数自然人组成的集合,它的需要仅仅是自然人需要的反映。况且,《消法》对消费者采取倾斜式保护,主要基于消费者作为个体在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与强大的生产者、经营者抗衡,若将单位也作为消费者加以保护,当它与某些个体经营者甚至中小型企业发生经济关系时,不仅在经济实力上占优,在法律上又受到特殊保护,对其相对方将是极不公平的,是有违《消法》立法初衷的。另外,《消法》中规定的很多消费者权利,比如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权、索赔权、结社权、交易权、隐私权、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人格尊严、民族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等都仅是针对自然人而言的,而非单位。

其次,消费目的的非盈利性。消费者的概念应是与经营者相对立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不论是个人直接消费还是用于送人、收藏等其它用途,()只要他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各种形式的服务时,没有以转售他人从而盈利为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是为买而买,那么他便是消费者。美国联邦瑕疵担保法第101条第3款对消费者的定义便是:“(一)消费性商品的买受人(非以转售为目的);(二)商品的默示或明示的担保期限内的受让人;(三)适用商品或服务的担保条款的人”。根据解释,消费者必须是:自然人或法人为其本人、家人或家庭而直接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这不同于合伙或公司是以进行商业交易,通过转售来获得商业利益为目的的。⑧

最后,消费者是购买使用商品、接受服务的人。可见,消费者可以是直接与经营者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即直接购买商品的人,也可以是非合同当事人,只要他在使用商品,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获得,也应属于消费者的范畴。同样,在有关服务合同中,消费者可以是直接接受服务的一方当事人,也可以是接受服务的非合同当事人。

这其中又涉及到一个问题,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是否应是有偿的,即是否应支付相应的对价,我国着名学者王利民教授就认为,没有支付对价并非不是消费者,例如,免费试用或免费品尝中,虽然免费试用或免费品尝者并没有支付给商家对价,但一旦对他们造成了损害,根据《合同法》第191条,“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则商家须承担合同上的义务,那么,在《消法》领域,免费接受商品或服务的个人,也可以作为消费者享有权利。当然,这不包括非消费行为的如接受扶贫救济、希望工程的捐赠等。

消费者法律论文 篇2

(一) 相对于一般消费, 金融消费是个人资产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的社会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观念也逐步升级, 就传统生活消费 (衣、食、住、行) 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少, 而金融、旅游等新兴领域则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尤其金融消费已日渐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领域之一。自然人作为社会个体, 其在金融市场的消费方式主要表现为金融投资——放弃现在的消费, 旨在获得未来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消费者投资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以后的消费。因此, 相比较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消费需求而言, 个人的金融需求只有当个人资产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二) 相对于一般消费, 金融消费具有特殊性

1. 金融消费客体 (金融产品) 具有特殊性。

第一, 客体无形性。金融消费客体即金融产品, 其本质内容是金融服务, 因此, 无形性是金融消费客体的固有属性。金融产品没有可感官的外在形态, 金融消费者难以形成直观判断, 其交易判断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关信息。

第二, 内容专业性。金融产品的本质决定了其在费用构成、利润结构、税费负担、风险形式、惩罚机制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行业壁垒。金融产品的特殊性使金融消费的全部内容均为信息的组合, 高度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使得这些信息即便写在纸上, 较之其他商品交易, 普通消费者真正理解金融产品就更为困难。

2. 金融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

第一, 行为的风险性。金融产品相较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以金钱为标的, 以在未来获得收益为最终目的, 但这一消费过程具有不确定性, 可能获得收益的同时还伴随一定的风险性。收益率通常被用来作为衡量金融产品的收益性大小。金融产品定价是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中重要的环节, 是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 然而, 现有法律制度对金融创新产品定价缺乏恰当的限制和约束。难以定价的金融创新产品在市场中被肆意提高价格, 直接导致金融产品价格与其本身的价值背离, 虚拟的财富不断被放大, 金融不断脱离实体经济, 因此, 金融产品总是伴随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而相对于一般消费, 金融产品的不透明性和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金融消费者更易遭受损失。第二, 方式的诱导性。金融产品的销售, 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诱导、推销。诱导性推销中, 基于信息的劣势、反应的被动性以及人性的弱点, 金融消费者很容易进行非理性交易判断。

3. 金融消费主体具有特殊性。

一方面, 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都具有相对垄断性, 金融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充分的行业, 其行业准入门槛较高, 这导致金融消费者对金融行业过分依赖。另一方面, 与一般消费者相比, 金融消费者交易弱势特征更为突出。金融消费的特点, 决定了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即交易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对交易信息更加依赖, 在金融消费市场中的交易风险更加突出,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三) 相对于一般消费, 金融消费过程信息不对称更为突出

经济学理论认为, 由于交易中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 交易信息的稀缺性, 不完全的或有限制的契约中对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影响事后双方重新谈判的能力, 进而影响了当事人事前的激励, 市场交易是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在传统消费过程中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形, 但因传统消费中消费者所购买和接受的服务是基本的生活用品, 其对于所购买的商品与服务有完全认知。但在金融消费领域, 金融消费者购买的金融产品, 主要体现为信息的汇集, 其产品质量是否良好取决于汇集为金融产品的信息本身质量是否良好。产品质量良好是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最基本目的, 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在金融消费过程中, 信息之于金融消费者的重要性与传统消费过程中产品质量之于普通消费者的重要性等同。金融消费者所获得的产品信息缺乏真实性, 其所面临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大。金融消费关系双方交易的本质为信息的传递与运用。金融市场因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运行的特殊性, 其信息不对称更为突出。在金融消费过程中, 要弥补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不足, 保障处于弱势的金融消费者实现预期收益, 首先就必须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利。然而, 由于金融产品所具有的无形性和专业性的双重属性, 决定了在金融交易过程中, 金融消费者面对着金融精英群体——金融服务者, 其弱势地位更加凸显。

金融消费相对于传统消费, 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此情势中, 将金融消费者作为一个法学概念确认下来, 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很有必要。在综合金融背景下, 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金融创新产品。当新型金融商品进入金融市场交易领域并进行流通时, 新的法律关系——金融消费法律关系产生了。传统金融市场中的主体界定已经不能满足各金融主体利益保护的需求, 金融混业经营导致金融市场主体身份越来越难以界定, 如以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替代不同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者, 则可以诠释金融法律关系之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价值

(一) 微观上, 金融消费者关乎个体公平正义

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 社会群体可以分为消费者和经营者两大类。经营者通过生产、销售活动掌握着各种商品的信息, 消费者则被动的通过经营者获取商品与信息,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不对称性。由于现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含量逐渐增高, 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经营者逐渐控制了商品服务的生产, 消费者的弱势地位越来越明显, 这使得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风险也越来越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消费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乃至整个社会体系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金融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订立合同的过程中, 金融机构往往凭借其优势地位和专业人才, 通过格式条款、免责条款、转嫁风险, 加大了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传统上, 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合同关系被视为平等主体之间的“私法关系”, 强调的是私法自治和契约的由, 排除国家公权力的干预。但在金融领域, 金融监管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目标的追求则应着眼于矫正金融消费者与经营者实质交易地位“不平等”, 即通过公权力弱抑强, 达到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因此, 通过适当的外部约束力量, 推进金融消费过程及产品特性的透明化, 以利于金融消费者综合各种信息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从而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 宏观上, 金融消费者关系金融系统稳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其本质是通过交易活动实现价值流通, 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消费者则是金融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与传统经营者和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关系相一致, 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是供求关系, 是矛盾对立统一体, 没有金融消费者金融业就无法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得到的教训之一就是忽视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传统单一的纯粹的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管制对于金融风险防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金融消费者对于金融交易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最为关注, 因此, 通过法律途径赋予金融消费者相应的权利, 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金融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更多、更深的介入金融消费活动全过程, 以提高其自身的参与动力和参与能力, 实现金融消费者内部“自治”, 有利于避免外部管制的弊端。金融调控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局限于增进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率和效益;而应更多的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目标, 通过金融消费者“自治”, 防止和减少因金融消费欺诈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危及金融安全的行为发生。市场经济条件下, 单个金融机构德目标为谋求利润最大化, 但如果单个机构的理性行为不受到任何约束, 则易导致市场调节机制的失效, 甚至引发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危机。金融机构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兼顾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从长期看, 是确保自身乃至整个行业健康、理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只有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才能更好地降低金融业系统风险;只有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才能不断提升金融效率, 维护好金融安全, 提高我国金融综合竞争力。

综上, 在金融领域,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与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效率是个对立统一体。金融立法应该反映金融实践并通过法律推动金融实践的开展, 尤其不能忽视对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体——金融消费者的特别保护, 赋予金融消费者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确立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人在法律上的消费者地位, 实现金融权利、义务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间的均衡配置, 从而实现金融稳定、金融效率与金融权益之间的稳定平衡。 (如下图)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选择

(一) 法律保护原则

1. 专门保护原则。

金融消费者与传统消费者相比有着明显区别,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公平正义和金融安全,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金融体系中具有系统性意义, 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主要从维护消费者个体角度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立法保护, 不能实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系统宏观性价值目标。因此, 将金融消费者从一般消费者中分离出来, 进行专门立法保护, 应是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应然选择。

2. 倾斜保护原则。

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 以及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要求金融立法给予金融消费者倾斜保护。通过加重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定义务、赋予金融消费者权利等方式来矫正交易双方的不平等。法律对金融机构向金融消费者履行的告知义务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履行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倾斜保护原则还要求金融机构承担更多的程序性义务, 如简化金融机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减轻金融消费者举证责任等。

3. 区别保护原则。

政府与社会的公共资源是有限的, 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去保护一般的金融消费者, 而对于具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知识经验的“金融消费者”, 对其的保护力度可以相对减弱, 专业投资者不应纳入金融消费者范畴进行倾斜保护。因此, 将专业投资主体排除在特别保护之外, 才能真正保护弱者即个人中小投资者。区别保护可以为一般金融消费者划定投资禁区, 避免进入高风险领域而遭受意外损失。

4. 适度保护原则。

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物质经济条件还相对薄弱, 对消费者保护应当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因此, 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不能过度, 否则不仅不能促进金融市场运行, 反而会抑制金融业发展, 影响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高效, 最终损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二) 推进中国特色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建设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 金融业快速发展, 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仍需不断调整, 必须不断创新和优化金融业务品种、金融服务流程等, 以保证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稳步发展从而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金融消费者的消费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 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成为我国金融法制立法的第一要务, 也是立法原则和指导思想之一。第一, 在相关金融法律基础上增补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条款, 确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 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管部门, 设计具体可行的保护制度和保护措施。第二, 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工作, 扩大消费者的外延, 明确金融消费的特殊性, 获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门立法的立法授权。第三, 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进程, 及时推进更高层级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 其最终目标是整合现有法律的有关条款, 制定一部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并逐步形成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 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政法规、规章为主体, 其他诸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补充的有机统一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三) 构建我国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体系

1. 行政机制。

目前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体制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监管机构主要为“一行三会”。“一行”即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 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管理部门, 负有“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金融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任, 承担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法定职责, 在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管理职权和较大的影响力, 兼具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综合保障的专业能力和协调能力。“三会”即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各金融专门监管部门由于受到分业监管和实质混业经营的局限, 其金融纠纷的解决能力必然会受到自身职权和专业能力的局限, 且如由单一监管部门负责解决相关争议, 也容易导致三个监管部门间的推诿。因此, 由中央银行作为纠纷行政解决途径的主管牵头部门更为合理, 也更有利于金融消费权益的保护。

2. 司法机制。

司法机制指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形式, 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 从而维护自身权利的一系列规范的总和。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处于现代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体系的核心地位, 其最大特点在于纠纷解决程序的规范性和结果的权威性。诉讼的对抗性和公开性是程序公正的基本保证, 而诉讼的结果由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了诉讼结果的权威性。此外, 诉讼价值还体现在效率上,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因此, 我国纠纷司法机制设计应充分体现其公正、效率等价值取向。

3. 民间 (NGO) 机制。

民间 (NGO) 解决机制正是由于其民间第三方的特殊地位, 在解决金融消费纠纷过程中, 可以简化纠纷解决过程, 缩短纠纷解决时间, 从而节约当事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民间 (NGO) 解决机制, 纠纷解决是迅速的, 并且最终裁决结果就当事人来看是合理的, 该机制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国家公权力介入纠纷解决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构建纠纷民间 (NGO) 解决机制, 首要的是修改有关民间 (NGO) 管理规定, 扫除民间 (NGO) 发展的法律障碍;其次, 大力培育民间 (NGO) 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金融消费者第三方NGO组织;最后, 树立不同类型运行机制民间 (NGO) 典型, 逐步推广民间 (NGO) 管理运行机制, 更好发挥民间 (NGO) 的独特功能。

参考文献

[1]韩汉君.金融监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3]叶林, 郭丹.中国证券法的未来走向——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J].法学学刊, 2008 (06) :159-161.

[4]孔令学.论公私权视角下的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与限制——从《反洗钱法》颁行谈起[J].济南金融, 2007 (04) :20-24.

[5]马洪雨, 康耀坤.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10 (02) .

[6]黄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2008.

[7]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J].法学, 2010 (02) :50.

[8]巴曙松.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监管改革重点[J].西部论丛, 2010 (04) :52.

[9]管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散论[N].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56.

特殊的法律消费者 篇3

当媒体还在盘点2010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刑事案件的时候,河南禹州农民时建锋略显突兀地闯入了人们的视野。报道称,时建锋于2008年5月4日至2009年1月1日,在自己的两辆大货车上使用购买的假军车牌照,骗免高速公路通行费共计2361次,合计人民币368万余元,被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

时建锋案经过媒体报道以后,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天价高速公路过路费”与“无期徒刑”上。这很容易让人回想起许霆案,都是无期徒刑,且相似的是许霆案的被害方是银行,时建锋案的被害方是高速公路公司,也就是说,都是不太受人待见的有钱的主。

对于这类案件的报道,被告人的身份无例外的是一张悲情牌。媒体从一开始就交代清楚了,时建锋是河南禹州一个农民。

争论在所难免,循例应该从量刑开始。“农民偷逃过路费八个月被判无期徒刑,到底该不该?”支持者说“量刑适当”,反对者说“量刑畸重”。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这场争论除了考验人们的道德立场外,完全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

这个时候,不甘寂寞的法律人就该粉墨登场了。时建锋案是否应该认定为诈骗罪,纷至沓来的法律人士进行了一场严肃认真的深入讨论。不过遗憾的是,这种江湖过招经常会把明白的事搞糊涂。

据了解,法院认定为诈骗罪的依据,是2002年4月1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解释明确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骗免养路费、通行费等各种规费数额较大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于是有专家搬出了刑法修正案(七),说上述司法解释已经被刑法修正案(七)所取代,时建锋案应当适用刑法修正案(七),以非法使用军用标志罪定罪处罚,最高法定刑为七年。

且不说“取代说”毫无根据,就算抛开这个司法解释,时建锋购买、使用军车号牌的行为与骗取通行费的行为从刑法理论上来说也是牵连犯,应该择一重罪处罚,在368万元的犯罪数额未被否定之前,显然诈骗罪是重罪。

于是又有专家另辟蹊径地进行了商榷。这位专家说,牵连犯的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应当是不同种类的行为,也就是一个是核桃一个是枣,时建锋只是把一种行为重复了2361次,他满脸无辜地告诉大家,篮子里只有2361只核桃,哪里有枣。这个核桃与枣的比喻很具有迷惑性,等人们明白过来才发现,他把那只枣——也就是时建锋购买、使用军车号牌的行为忘在一边,连牵连犯和连续犯都没分清楚就匆忙上阵了。

当然最让人迷惑的还不是这个核桃那个枣,而是有观点认为,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也就是要从别人那里取得财物,而时建锋没有取得财物。这个观点听上去不无道理,但却对“占有”作了片面的理解,“占有”不仅包括不该得的得了,还包括该付出的没有付出。

这些讨论正在热烈地进行着。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许霆案的另一个版本,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法律消费者,也许会以在量刑上打个折扣而收场。

正当人们在这样想的时候,1月14日,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此案启动再审程序。随后不久,媒体又告诉我们,时建锋只是个“顶包”的,时建锋的弟弟时军锋在记者的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这样的戏剧性变化,让这些严肃而认真的讨论顿时显得了然无趣。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时家兄弟幽了法律一默,也幽了法律人一默。在事实还没有查清楚之前,法学家们的粉墨登场还为时过早。不过如果“顶包”的事实成立,是否成立包庇罪,还可以继续为法律人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消费者法律论文 篇4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什么时候保护消费者?

答: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所以不管你花没花钱,只要使用了商品或接受了服务都受消法保护。有免费品尝就吃吧,吃坏了身体找消法。

2、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向谁要求赔偿?

答: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这就是传说中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3、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服务,可以向谁要求赔偿?

答: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广告公司或电视台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广告公司或电视台等媒体)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严重注意,只有不能提供真实名称和地址的,才给赔偿。

4、商家在卖出商品时称打折商品不退不换符合法律规定吗?

答:不符合法律规定,只要经营者在卖出商品时没有告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经营者就应当承担产品质量保证义务,当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时,有权利要求经营者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的责任。所以,不良奸商在你买东西时告诉你,出现质量问题因为打折不退换的,放心购买吧,商家的话就是从体内排出来的一团废气。

5、买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经营者只给修理不同意更换或退货符合法律规定吗? 答:对法律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法律明文规定了18种商品的三包期限,欲知详情,敬请移步法援中心。

6、如果商家在销售商品时有欺诈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答: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相当于你花了两元钱可以获得四元钱的赔偿。恭喜你,发财了。

7、去饭店吃饭,被饭店禁止自带酒水合法吗?

答:饭店禁止自带酒水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所以,去饭店吃饭,我们有权利选择饭店的饭菜而不选择饭店的酒水,酒水自带是消费者的权利。当然,酒水虽好,可不要贪杯。

8、在商场被怀疑有偷盗行为,商场保安有权利搜身吗?

答:商场保安没有权利搜身。除了侦查机关如公安局的侦查人员依法律程序可以搜查人身外,任何其他人不得搜身。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警官证和检查证,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在符合以上条件下,如果你是女生,还有权利拒绝男侦查人员搜身。

9、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消费者法律论文 篇5

突出《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课堂活动量,达到“脑动、口动、手动、心动”的统一,体现师生情感、态度、经历和体验的整合。

教学方式的构建:

教学目标: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我国消费者的权利;理解该法律重要地位。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及个人经历,初步培养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教学方式和手段:消费者的合法权利重在体现落实,课程以“3·15”晚会做切入点,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置春季郊游消费过程的情境,购物、接受服务等,导出六项消费权利;通过教师及学生自述消费经历,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维权意识;通过抢答竞赛,穿插漫画、典型案例、学生小品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融入文学、音乐,旨在使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教学流程:

(师)首先,问同学们一幅古人撰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是„„。(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齐答)。(师)很对,那么每年的3月15日是什么日子?(生)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师)不错。今年的3月份,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事情“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时事政治?(生)时事政治插入(略)

(师)太好了,同学们关心时事说明咱们学生不仅重视学习,而且视野开阔。

(师)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3·15晚会,让我们记住了自己的节日。看过3·15晚会的同学请举手。(多媒体播放韩红《天亮了》,讲述2000年晚会的一个感人片断)。(师)3·15晚会自1991年举办以来,已有13年。(投影,2003年晚会主题——诚心、诚信)。不过,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则要晚于这个时间。(生)阅读书中文字。(略)

(师)同学们看投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我国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师)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是消费者,每天都要进行消费活动。微风习习,春意盎然。“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引自朱子清散文《春》)同学们,过些天学校要举行一次春季郊游活动,大家愿意参加吗?(生)愿意!(背景音乐《嘀哩嘀哩》,创设情境)。

(师)我们这次要去家乡的风景胜地太阳岛公园郊游,愿意去的同学举手。(学生举手)(师)春游前,同学们肯定要购买一些东西。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自己需要购买些什么?打算去哪儿买呢?请把需要购买的东西写在纸片上面(当作购物小票)。大家一边写,老师同时对同学做采访。

(生)我买面包、买米旗面包,我买肉联红肠、我买娃哈哈纯净水„„。(生)我去太平洋超市、友协副食,因为那儿的信誉好,质量有保证。

(师)大家到了商店,你究竟买哪种品牌的商品呢?这里,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去超市购物。现在同学们就置身一家超市内,请同学们抓紧时间购物,集合时间马上要到了。(购物消费场面)购物者走出超市出口时把小票交给收银员。(师)同学,请你说出购物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注意商品价格、质量、分量。注意商标,更要看一下商品是否超过保质期„„。(师)可是,我们当中的一位同学,没有相中超市的东西,临出门时,被超市保安叫住,诬蔑他偷了超市一包巧克力。面对这种情况,假如你是那位同学该怎么办?(生)学生自编自演小品《超市出口处》。(表演场面略)

(师)让我们以掌声向他们精彩的表演表示感谢!超市保安有没有搜查顾客身体的权利?(生)没有。因为第九课讲过公民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保安侵犯了顾客人身自由权。(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同学们购物的消费过程,一起寻找一些消费权利。(看投影)(师)消费者购物前的计划准备,买东西时挑来选去,目的是对商品心中有数。可见,消费者对商品和某项服务有明白和知晓的权利,我们称其为什么权呢?(生)知悉权。

(师)对,购物中去哪买,买不买,体现消费者购物的什么权利?(生)自主选择权。

(师)对商品的知悉权和自主选择权,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什么权利?(生)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的权利。

(师)很好,购物时遇着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不缺斤短两、又不强制,这说明经营者遵循了哪一项经济活动规则?(生)公平、平等原则。

(师)这也就是说,消费者同样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师)超市保安诬蔑消费者偷窃,侵犯的是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此外,各民族和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消费者还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被侵害的消费者去状告超市以挽回所受的损失,说明遭受不法侵害的消费者有什么权益?(生)依法求偿权。

(师)太好了!通过第一步购物活动,我们明白了消费者享有的几项权利。那么,由于这位同学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权遭受了侵犯,他应该去哪里、怎样追回损失呢?(生)我们几个同学陪他去,到法院告这家超市侵犯公民权利。(师)我们同学属未成年人,应当„„

(生)应当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出面,先找超市负责人协商,若不成就去消协投诉。(师)对,你们太聪明了。还包括去工商管理所、到公安机关直至到人民法院。

(师)对这样严重侵权案件或者大宗、贵重商品的投诉一般好解决,对小的侵权案呢?(生)辨一辨,谈一谈。各抒己见。(略)

(师)老师本人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前年,红曦鲜牛奶销售商实行订货、送货上门,老师家也订了一份牛奶,可到去年春节前,送奶员再也没有送鲜奶过来。后来省市电视台报道了一些消费者对此的反映意见,我也来到平房区消协问明事由,得知红曦奶厂不知何时关闭,厂主携款逃逸了,我便在投诉簿上签了名。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的经历呢?

(生)想一想,说一说。讲述个人消费经历(略)

(师)消费者的生性怯懦、过分忍让,反而会助长经营者的不法行径,所以同学们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切身权益,惩罚不法经营者,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投影“消费者权益受侵害后的解决途径”)。(师)可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极高、作用极大。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看投影)想一想、练一练:抢答竞赛、学生小品《买西瓜》。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再来回顾消费者的几项主要权利,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公民的生存与发展。不过,消费者在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时候也应该遵守经济活动规则,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能滥用消费者的权利。通过下面的一个投影,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感触。老师还要对你们讲,现在同学们虽说是消费者,却不能永远以“上帝”自居,以后大家可能成为工人、厂长以生产者出现,还可能扮演生活中的总经理、售货员,以销售者身份出现,这又要求同学们承担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义务来。

消费者法律论文 篇6

【摘要】:2007年3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回顾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和金融监管和教训表明,放松金融管制会有效促进金融创新,但是如果过度依赖市场的自我调节,无视对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其结果必然是纵容市场滥用行为、动摇金融稳定市场,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金融消费者受害现象日益凸显。鉴于金融商品和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性,本文从金融立法的角度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规范角度,具体论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对策。

【关键字】:金融消费者金融管制立法 具体措施

【正文】

一、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

(一)金融消费者法律概念界定

考察国外的相关立法,对“金融消费者”的界定有多种情况:如2001年4月1日实施的日本《金融商品销售法》规定,本法保护的对象为资讯弱势之一方当事人,即在金融商品交易之际,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专业知识,一般无论是自然人或法人,基本上属于资讯弱势一方当事人。因此该法适用之对象,不仅限于自然人的消费者,即使是法人,只要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均属于该法的保护范围。美国1999年11月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则将“消费者”界定为主要为个人、家人或家庭需要从金融机构获取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个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些判例法国家或地区则没有明确的金融消费者定义,涉及到银行和客户之间有关金融产品的交易时,主要通过“注意义务”以及合同法律制度等对客户进行保护。

在我国,“金融消费者”尚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基于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的一种类型,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这样一种认识,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对消费者的定义,可以将“金融消费者”界定为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商品或接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的个人投资者。尽管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金融消费者仅指自然人,不包括单位或者团体,体现的是对这一特定经济关系中弱者的特殊保护;但在金融商品交易中,因金融商品和服务专业化、技术化的特性,面对由金融精英组成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此时不仅是自然人,甚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不一定具备专业知识,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因此,可以将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纳入金融消费者概念,但限定为“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由法院或专门的裁决机构进行认定,从而将投资银行或其他专业投资机构排除在外。

(二)金融消费者的权利

金融消费者权利是指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认的,消费者在金融消费领域所能够做出或者不做出的一定行为,以及要求金融经营者相应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它是消费者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一界定忽视了金融消费者根据其他法律规范享有的权利,但基本上指明了金融消费者权利的本质属性。其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保障权。金融消费者在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时享有的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两个方面。金融机构必须采取一定的行为维护金融消费场所和消费者资金的安全。这种义务既可能是基于合同,也可能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甚至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

知情权。金融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金融商品或者接受的金融服

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金融市场因技术化、专业化的特性以及运行的要求,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金融消费者很难正确理解损益风险、费用及利润结构、提前退出的惩罚机制及税收负担等。因此,金融消费者应享有及时获取与金融消费有关的、真实、准确、全面信息的权利。

隐私权。金融消费者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骚扰、知悉、利用或公开的人格权。金融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非法披露、利用其掌握的消费者私人信息。

自由选择权。金融消费者有权对金融商品或服务进行比较、鉴别并自主选择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金融商品类型或金融服务方式。

公平交易权。金融消费者有权按照公平、平等的原则与经营者形成合同等法律关系,获取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金融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合同、免责条款等方式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受教育权。金融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金融商品或服务、自身消费权益保护途径等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结社权。金融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对金融经营者的行为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损害赔偿权。金融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二、我国现有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

考察我国现有立法可知,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落脚点仍然放在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立法者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加强对金融机构外部监管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以维护金融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而作为金融产业最终用户的消费者权益尚未得到立法者的应有重视。我国《银行法》《证券法》等金融立法中虽然也在其立法宗旨中写入保护投资人、存款人等消费者利益的内容,但是真正规定消费者权利、具有可诉性和可操作性的民事规则在具体条文中却十分少见,这使得保护消费者权益往往成为被架空了的口号。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从储蓄向投资转移”的市场导向型金融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商品与服务日益向个人生活渗透和扩展。近年来,金融放松管制与业务交叉使得金融商品和服务种类呈现爆发性的增长态势,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诸如投资连接保险、认股权证以及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新型商品较之储蓄、保险、股票等传统金融商品而言,在结构上更为复杂、风险更大。消费者如果看不懂这些商品“产品说明”或受到销售者误导,极容易受到侵害。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不仅在香港地区爆发了“迷你债券”**等公众投资人大规模受害事件,内地也频频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等投资纠纷,金融消费者受害问题日益突显。

三、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对策

(一)各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制实践

本轮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危机中暴露出的只关注金融机构利益诉求,而忽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进行全面反思与改革,将消费者保护进一步纳入其监管框架,并初步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框架体系。

1.从立法层面确立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英国于2010年4月通过《金融服务法案2010》(Financial ServiceAct 2010),赋予金融服务局更为广泛的规则制定

权,并要求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以打击少数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英国金融服务局下设消费者关系协调部,从事消费者保护工作,成立金融申诉专门服务机构处理消费者投诉;2010年4月,设置独立于金融服务局的消费者金融教育机构专司消费者教育工作;同时,成立代表金融消费者利益的独立机构金融服务消费者小组,对金融服务局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美国于2009年6月发布《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A NewFoundation:Rebuild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2010年7月,美国颁布《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金融保护法案》,成立独立运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作为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门机构,从事公平借贷监督、金融教育、消费者咨询等工作。香港于2009年9月发布《建议加强消费者保障措施的咨询文件》(Consultation Paper on the Proposals to Enhance Protection for theInvesting Public),提出在产品销售、中介人操守、售后冷静期和相关申诉制度安排等方面加强消费者保护的相关要求。

2.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框架。英国金融服务局将“公平对待消费者计划”纳入其评估体系,从消费者市场信心、劣质服务发生率等方面,评价银行执行公平原则的情况,处罚、起诉甚至关闭不达标银行,并及时披露受罚机构及缘由。美国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根据本国国情,重点检查评价基于种族、性别、家庭状况等因素的歧视行为,通过开展成对测试、投诉测试等多种方式判断银行执行公平原则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除要求金融机构纠正外,还可责令其向消费者补偿。

3.强调消费者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监管体制内外共同保护消费者。经合组织(Organizationfor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其发布的《有关金融消费者教育问题的若干建议》(Recommendationon Principles and Good Practices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Awareness)中,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方面提出若干原则和具体建议。该原则强调金融教育应被纳入金融监管及政府管理框架,并成为机构监管及消费者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指出金融教育不可替代金融监管,应由专业机构、学校教育等多方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监管机构主要发挥原则指导、部门协调作用,而由教育者保护专门机构具体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

(二)从立法原则上应从立法层面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倾斜保护和全面保护原则

首先,金融管制立法应当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倾斜保护

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加之金融商品的特殊性使得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无法形成公平交易,从而要求金融立法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消费者应有的倾斜保护:即通过加重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法定义务和民事责任、赋予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人相应的消费者权利等方式来矫正交易双方的力量差距。但是,现行的金融管制立法往往从金融行政监管的需求、而非消费者的交易需求出发来设定金融机构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无法真正贯彻对消费者倾斜保护理念。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规则忽视了消费者的交易需求。金融监管机构获得信息是为了全面和正确把握金融机构的真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其行政监管职能。而监管者与金融机构无论是在专业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等各方面都是旗鼓相当。因此,如果信息披露的制度服务于金融监管需求,那么相应的规则就只需要保证信息本身的真实、准确、完整等质量要素。但是,金融商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性商品,金融机构的口头和书面说明是消费者了解商品性状

和做出交易判断的主要依据。又“由于服务合同中的给付行为——提供服务行为本身就是由合同条款所规定,消费者要理解这些条款并就此做出正确的交易判断,显然要比对有形商品的质量、性能等情况加以识别要难得多。”所以,法律对金融领域经营者向消费者履行的说明义务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除了要保证信息自身质量之外,还必须关注消费者对信息的接受和掌握能力。也即,除了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和具有及时性以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进行说明时还应当满足诸如针对性、适合性、可理解性等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金融管制立法往往缺少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内容。“无救济、无权利”,对金融消费者的倾斜保护应当包含金融机构民事责任的规则。如果没有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金融机构即便存在违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不需要向投资者承担任何法定的民事责任,因此无法有效防止金融机构的欺骗性交易行为。而且,倾斜保护原则还要求金融机构承担更多的程序性义务。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信息上的严重不对称使得前者在主张金融机构的民事责任时往往面临举证困难和败诉风险,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倾斜保护也变得徒有虚名。因此,简化金融机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减轻消费者举证责任应当是金融消费者民事保护制度的特别要求。

其次,金融管制立法应当贯彻对消费者的全面保护原则

在金融分业界限日益被打破、金融创新活动频繁的当代,放松金融管制的措施将会会产生大量立法空白和立法冲突。而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对这些调整金融机构业务行为的差异性规范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把握,以判断金融机构的行为是否存在违规或欺诈,更不可能假设他们能够依据这些纷繁复杂的规章制度来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即使金融管制立法开始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种保护存在漏洞,也会令整个金融大厦瞬间倒塌。对此,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无异于一个生动的注脚。这就要求金融管制法对于消费者的保护能够全面覆盖所有金融市场活动,除了对于已有的金融商品和服务有所规范,还有必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金融商品和服务给予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规定,防止金融消费者在遭受侵害后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

(三)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若干思路

1.将金融消费者保护明确列为金融监管目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无论是英国的单一监管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模式还是美国的“双层多头”的监管模式,在继续强调维护货币与金融体系稳定,促进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同时,均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列入监管目标。在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应正确看待金融产业发展和消费者保护的关系,通过培育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来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根本权利。银监会提出的“要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证监会提出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定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调。

2.采用综合立法模式保护金融消费者

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均采用综合立法模式,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其中。目前,“金融消费者”甚至“消费者”概念均未被我国《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金融领域的部门法采用。2006年12月11日正式施行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才首次使用了“金融消费者”概念。因此,首先要将“金融消费者”作为法律概念正式提出并加以专门规定,作为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逻辑起点。在立法模式选择上,目前的权宜之计是可以利

用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机会,扩大消费者的概念及该法的适用范围。从长远看,针对我国金融法律制度中消费者保护的缺失状态,我国应遵循对金融消费者的倾斜保护和全面保护原则进行综合立法。在内容上要尽可能涵盖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同时要考虑权益保护的可操作性。

3.设置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机构

目前,我国在机构设置上,尚无任何一家监管机构明确承担和履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多数情况下,主要由消费者协会和金融监管机构内部纠纷解决机制承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透明度而无法进行有效保护。因此,建议先在中国人民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内部增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在经费预算、组织机构等方面保持相对独立性,专司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

4.开展金融教育和认知活动

金融市场创新和产品的复杂性正在将更多的风险转移给金融消费者,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质和信用意识已成为重要政策目标。有效的金融教育和认知活动将帮助消费者了解金融风险和产品,从而使他们根据自己状况做出合理的决策。这也更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行为的高效、透明和有竞争性,受过良好教育的公众就可以避免误导。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决策成为审慎监管的隐性补充。因此,要制订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行动方案,甚至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政府推动的基础上,动员消费者组织、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新闻媒体等在内的社会力量,通过学校金融教育、金融普及教育、培训项目评估和金融素质水平测试等方式开展金融教育。

5.建立金融消费投诉机制

可借鉴美国金融消费者免费投诉热线方式,在明确投诉受理范围、受理部门和调查期限的基础上,开通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或建立投诉网站,破解消费者投诉“少门”甚至“无门”的难题,同时保证对投诉的受理、调查、处理进展和反馈各环节的信息披露以实现公开透明度。金融监管部门也可以牵头建立我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从相对比较集中的投诉中分析监管漏洞,从而完善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此外,还可以定期评估投诉处理部门的工作绩效,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成效。

6.强化消费者争议处理机制

在消费者保护领域重视纠纷处理的效率性和经济性,监管机构应当积极推动协商、调解或仲裁等较灵活的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的制度化,以降低诉讼成本,及时救济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体操作可借鉴英国、澳大利亚金融申诉专员服务公司的做法,建立独立于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第三方机构,作为替代性的争议解决制度。同时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争议处理程序及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使纠纷处理更具中立性。

【参考文献】

[1] 高盛美国经济研究团队:《美国房地产市场违约情况研究报告——次级抵押贷款衰退和房产市场》,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翻译,2007年11月。

[2] 参见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金融法苑》总第75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16-34页。

[3] 参见罗斌:《美国现行法对掠夺性放贷的规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法苑》总第78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16页。

[4]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第559页。

浅析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篇7

消费者知情权最早由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2年3月15日提出, 因此3月15日被确立为“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知悉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它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文规定的消费者权利之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 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 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消费者知情权的确立,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消费者在与经营者进行交易时, 首先行使的权利就是知情权。保证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知情权也成为经营者首先应履行的义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知情权包括两层含义:1、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 即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说明情况必须是真实的;2、消费者的咨询权, 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 有权向经营者询问和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相关情况。

二、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现状

目前我国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消费者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最核心的法律, 它首先确立了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地位, 并明确了知情权的范围, 规定了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除此之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了政府和社会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义务。《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没有直接规定知情权的相关内容, 而是通过禁止经营者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广告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类似, 也是通过侧面规范广告主体的广告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产品质量法》要求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说明和警告义务。虽然我国不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法规, 但是这些法律规定无论在总体构架还是具体内容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三、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 填补法律规定的空白地带

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上购物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2010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 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会突破10000亿元。由于网络购物的虚拟性以及空间差异性, 使得消费者的知情权经常受到侵犯。但是我国法律对此并没有相关规定, 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遭遇尴尬。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网络商品和网络服务的经营者公示其营业执照的义务, 就是为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知情权。但是仅仅这一办法的规定显得略微单薄, 在以后的立法中, 应当在专门法律中对此加以详细规定, 提高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层次, 尤其应当对侵犯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救济措施加以深入研究。

(二) 建立方便、快捷的裁决程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了消费者保护其权益的五种途径。但是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不具有强制效力, 行政部门对违法经营者的行政处罚并不能弥补消费者受到侵害所遭受的损失。而由于日常消费金额较小, 繁杂而漫长诉讼程序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因而,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缺乏切实有效的可操作性救济途径。

鉴于此, 应当简化诉讼程序。在英、法等国家, 均设立有小额仲裁庭, 大大简化了诉求程序, 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维权成本较低, 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 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设立小额仲裁庭。另外, 在一些设计消费群体广泛的侵权案件中, 可推广使用集团诉讼模式。集团诉讼可以扩大同一诉讼主体的主体容量, 通过判决效力的扩张, 使更多的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 平衡责任分配, 增强侵权处罚力度

在经营者为其违法行为承担的行政处罚之外,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最严重的民事责任是欺诈行为要加倍赔偿。我国法律规定的加倍赔偿的适用条件界限不明显, 在司法实践中消费者的损失很难得到有效补偿。另外, 在有侵犯知情权提起的民事诉讼中, 应当加重经营者的举证责任。通过加重违法经营者的民事责任, 一方面可以使其有所顾忌, 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另一方面, 由于消费者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弥补, 也能激励消费者更加重视其知情权, 从而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美]肯尼迪:《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命令》, 1962年。

[2]孟咸美:《怎样排解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纠纷》[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3]郝玉红: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及立法完善, [J].商场现代化, 2006, 12 (上旬刊) 总第487期。

[4]朱雯陈乃新, 论消费者权利的性质及经济法消费权的设立, 经济研究导刊, 2007年第7期

基于法律层面的消费者知情权初探 篇8

关键词:知情权 消费者 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在给消费者带来益处的同时,又在许多方面反面刺激着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必须不断增强维权意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消费者各项权利中,知情权是起点,对解决整个消费者的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消费者必须学习相关法律,将自己的知情权切实落到维护自己的权益上。

一、何为“知情权”

“知情权”从字面我们简单地理解为“知道具体情况的权利”,是的,正是消费者了解商品全过程真实情况的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是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内容、费用等有关情况”。法律层面的规定增强了知情权的权威性,将知情权内容全面化,为消费者运用这一权利维护自己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明文规定下的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帮助消费者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促使产品在生产时就有了健康的成分,提高了商品的质量,使生产,销售,服务一条线都制约于法律范围内,增强了经营者的责任,从经营者,消费者两方面做到了法的效力。

二、“知情权”生效出路

1、强硬的政府后盾

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消费者的许多合法权益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出来,这对实际权利的落实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但是,作为买卖交往中的消费者,仍没有脱离受危害的境地,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做相应的保护和落实。

政府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部门,必须为消费者提供坚实的后盾,正所谓的“服务民生找政府”。在市场经济下,很多地方政府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对不法商贩,经营者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更有甚的是“助纣为虐”。消费者作为经济的消费主体,相应的权利由于政府体制或是体制落实的不准确而得不到相应的实现,作为消费者首要消费权利的“知情权”在一开始就受阻,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政府必须依法执政,增强监督体系,相互监督,禁止政府滥用权利,片面维护创造高利润的经营者,做到信息公开,严格执法。

政府是民生的保证,是消费者“知情权”落实的第一道关,政府做得好,人们才放心,法律落的实,人们才省心。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以相应的地区法律法规来对经营者管理,在执法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一些此外,政府部门间要相互监督,减少包庇现象,为消费者知情权的实施供坚实的后盾。

2、提高消费者“知情”能力

消费者是产品购买的主体,古语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这说明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消费者仍旧是市场经济买卖中的弱势群体。盈利,是经营者的目的,为取得高利润,经营者利用一些天然有利条件制造死角,例如用漂亮的包装掩盖产品质量,或是借助包装过度提升产品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是质检人,不会对商品质量进行检测,也不会全面掌握产品信息,以致于,在产品购买时被忽悠,购买后才发现不真实,有些消费者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吃了哑巴亏,还有一些想要维权的消费者因找不到相应的谋权依据而放弃维权,进而恶化经营者行径。通过这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者自身的素质偏低,是造成“知情权”缺失和无法实施的一个关键原因。当然,产品的多样性,市场的动态性,使得消费者不可能对每种产品的质量都做良好的评价,但是,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前寻找相关信息,购买时多家比较,认真辨别商品标志,查看商品说明等手段评价商品,再者,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便于事后维权时更好地利用有利条件。

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是消费者获得权益的基础保证,只有增强了法律法规知识,增加相应产品知识,建立自身維权硬件才能保证消费者知情权,才能使知情权为己所用。

3、外界鼎力辅助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的谚语告诉我们,只有有了外界的辅助,自身才能更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产生了消费者协会,消费媒体,消费网络等一系列的非政府组织,他们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利上积极发挥着作用。鉴于消费者受害难找全依据,独立行使时获得成效不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借助合法的组织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中,他们学习交流,从而扩大了消费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商品的情况做更深化更全面的了解,把“知情权”提到了“大众化”,“公开化”的台阶,使得社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权益,用社会这把量尺制约着经营者,从而为消费者自由而自信的消费提供了条件支持。

三、法律层面的消费者知情权之效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使得无根依据的松散道德变成了严加约束的制约,这体现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特殊关系,确立了这两个非平等主体的法律关系,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给予了法律层面的保护,扩大了消费者的维权途径。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知情权的实施从侧面制约着经营者,规范着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为市场经济有序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消费者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对消费者权利的实施提供了强制化的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落实,为消费者其他权利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人们自身发展不足等原因,消费者知情权实际行使受阻,要切实行使必须将政府,市场,消费者等方面全面调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律层面的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红. 浅谈我国目前行政不作为法律责任追究存在的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0,(11)

[2]李光明. 浅议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20)

上一篇:精神分析疗法下一篇:某某同志的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