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法律保护(精选12篇)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篇1
从技术层面来说, “数据库”并无准确的定义, 伯尔尼公约议定书专家委员会的观点认为, 所有的信息的编纂物, 不论其是以印刷形式, 计算机存储单元形式, 还是其它形式存在, 都应视为“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权利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然而现如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式各样的网络数据采集技术使得侵权变得更加容易和难以防范, 对权利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建立者和侵权者之间的成本巨大差异使得这类事件层出不穷, 但在我国并无关于数据库保护的单独立法, 而且在当今信息网络环境下, 权利人的举证和维权举步维艰, 著作者的权益难以保障。
一、数据库著作权在我国的发展
近年来, 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知识电子数据化加深。我国对此加强了数据著作权的立法工作。首先, 1994年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协定》 (TRIPS协定) 对数据库问题作了专门规定。随后, 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 (WCT) 就更明确地直接对数据库进行了专门规定。WCT第5条就以“数据汇编 (数据库) ”为标题, 其内容与TRIPS协定基本一致。因此, 无论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还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 都应该把“内容的选择或安排构成智力创作”的数据汇编 (数据库) 予以著作权保护。新《著作权法》将符合作品要求的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著作权保护, 已完全符合TRIPS协定的要求。为了适应中国融入世界的趋势, 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14条及其《实施条例》对“编辑作品”的规定, 已经为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只限定于以若干作品或作品的片段为内容的数据库。对将数据库可以作为汇编作品予以著作权保护这一点, 应该说是毫无疑问的。新《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 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为汇编作品, 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但行使著作权时, 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数据库就是著作权法中的汇编作品, 是受著作权保护的。也就是说, 在近二十年来, 我国在数据库著作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数据库著作权保障的制度缺陷
由我国的数据库产业起步较晚, 在缺少实践的前提下, 现行著作权法对数据库的保护十分有限。而且在立法之时, 数据库也没有受到立法者足够的关注。因此,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内, 数据库找的法律地位十分尴尬。
1. 保护的范围较窄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将数据库纳入汇编作品的范畴进行保护, 即指数据库中符合著作权法独创性要求的部分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然而从数据库的定义和产生方式中可以看出数据库的范围远远不止于汇编作品。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重合但又有着各自的特性, 就汇编作品来说, 偏重于在选择和编排中有着智力创作的成分, 但数据库的价值体现在选择、编排上有很强集合性、有序性、可访问性, 对智力创作要求不高。在《著作法》的保护范围之外仍存在大量的不属于汇编作品的数据库, 但是它们的产生依旧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蕴含的丰富的商业或学术价值, 同那些受保护的数据库一样会受到复制和滥用的侵害。简而言之, 这些所谓的“编外人士”需要我们立法对其进行保护, 保障权利人的应得回报和创作热情, 进而推动我国数据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2. 独创性判断标准模糊
著作权诞生以来, 关于独创性标准的争议从未休止。虽然极具代表性的《伯尔尼公约》早就提出了关于作品的独创性要求的标准, 但是不同法系之间对独创性判断标准都有着各自的理解。我国作为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 在现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因此, 我国著作权法将独创性作为构成作品的实质要件之一。“数据库在选择和编排上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具备独创性?”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其实施结果来看, 独创性标准过高将不利于保护权利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打击作者创作热情, 阻碍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把独创性标准定的过低, 就有可能使数据库处于过保护状态, 信息的正常获取将受到巨大的阻碍, 同样会使数据库产业得不到交流而难以快速发展。
3. 数据库的保护期限过长
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保护期限的规定:“第二十一条公民的作品, 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简而言之, 我国对著作权保护的期限为五十年。但是数据库具有动态性, 需要经常的更新和补充新的数据, 有别于那些一旦成作就不需要进一步创作的传统汇编作品。所以, 两者共用一个五十年的期限显然不合理。而且数据库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 目的在于方面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五十年这一过长的保护期限一方面限制了数据库的更新效率。另一方面阻碍了公众正常的使用数据库, 违背了公众的需求, 也使得数据库的制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碍了数据库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数据库著作权保障的立法建议
我国商贸、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都依赖于信息的广泛获取。若采取欧盟的“套路”, 会使数据库呈现过保护状态, 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会给数据库制作者带来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 既阻碍了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同样使数据库制作者因为信息交流阻碍而得不到提升。因此,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为非独创性数据库提供独有权利保护还有待商榷, 但是可以效仿德国的做法, 将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作为“数据库作品”直接予以著作权保护, 对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作为邻接权予以保护, 而保护原则为“额头出汗”。把“数据库作品”和“数据库”界定为二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以独创性为要件, 受著作权保护;而后者以实质性投入为要件, 受邻接权保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 著作权保护
(1) 适当调整数据库作品的独创性标准。大量的数据库因为达不到作品的最低独创性标准被排除在著作权保护范畴之外而无法享有著作权的保护。在我国数据库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最忌盲目向发达国家看齐, 提高独创性的标准。相反我们应该对数据库作品独创性的要求要尽可能的低一些, 保障数据库作者的利益, 激发数据库制作者的创作热情。综上所述, 我国对数据库作品独创性要求应当和传统的作品区分开, 实行两个不同的标准, 既做到了对传统作品的合理保护。同时为数据库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只要数据库作者在选择和编排数据库材料时不是单纯的抄袭而是能够体现出制作者最低限度的智力创造, 这样一来, 那些价值巨大但却只有极其微量的独创性的数据库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2) 合理裁定数据库作品的保护期限。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技术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 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背景下, 有学者认为法律应该按照不同的知识产权的自身特点及使用方式的差异, 对其保护期限作出适当的调整。数据库的保护期限若是过长, 公众难以较快的获取到该信息;保护期限若是过短, 也会因为信息的泛滥传播使得制作者获得不到应得的收益, 而失去再次创作的热情, 从根本上阻碍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因此, 我国著作权法应该针对不同的数据库的自身特性合理裁定保护期限。有必要在对数据库产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数据库的保护期限, 尽量平衡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与社会对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
2. 邻接权保护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 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 需在公众中传播, 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 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 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
(1) 数据库邻接权的主体:邻接权的权利主体一般为作品的传播者。因此数据库邻接权的主体毫无疑问就是数据库制作者, 即为数据库的制作开发投入了人力、金钱、技术等实质性投资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一些从事数据库开发工作的人并不一定是数据库的制作者。按照法律上的定义, 只有为开发数据库做出实质性投资, 并且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才称得上是法律意义上的数据库制作者, 依法对其享有邻接权。因此, 此处的数据库邻接权就可以相应地表述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制作的非独创性数据库依法享有的权利”, 即所谓的数据库制作者权。
(2) 数据库邻接权的内容及限制:在欧盟的《数据库保护指令》中, 提出数据库制作者对其制作的非独创性数据库享有两项最基本的权利:“提取权”和“再利用权”。与我国著作权的“复制权”和“发行权”相当应。因此我国可以延续《著作权法》中既有的概念, 规定非原创性数据库制作者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和向公众传播权。具体可以做出如下的规定:“数据库制作者可以自己或许可他人复制、发行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非独创性数据库的全部或者其中有实质性投资的部分。”“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上的重要制度, 其功能在于,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社会公众能够自由而无偿地使用信息、接受信息。”设置数据库邻接权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保护非独创性数据库制作者的投资利益, 于此同时法律也必须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 数据库制作者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必须将相关权利让渡给公众。因此, 原来著作权法所规定的权利限制———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等, 也应适用于非独创性数据库制作者。
四、结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 信息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核心要素, 其经济价值也日渐攀升。数据库是对信息以一定方式收集和编排而成的一个集合体, 为我们管理和收集大量的信息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手段。同时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使数据库的复制和滥用变得更加随意和普遍。为了保证数据库产业乃至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对数据库的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分析个世界各国对数据库的保护制度后认为, 著作权法保护是最主要也是最适合我国的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因此建议我国,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参考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做法, 明确数据库的法律地位, 引入数据库邻接权加强对非独创性数据库的保护, 不断完善我国的数据库立法, 建立起适合我国的数据库产业发展的法律保护体系。以上是笔者对数据库法律保护问题上的一点粗浅见解。相信在日臻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 数据库制作者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数据库开发事业, 为信息社会的深化提供巨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
[2]卢海军.《版权客体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年版
[3]陈海燕.期刊全文电子数据库著作权问题探讨.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1年05期
[4]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5]高富平.《信息财产—数字内容产业的法律基础》.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沈红.数据库著作权法保护制度完善研究.华东政法大学
[7]韩松.《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8]孙新强, 于改之译.《美国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张平.《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广州出版社2000年第1版, 第29页
[10]百度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Uw_93Jq1HM97Op D16xAjwS-qV8L4_4EpSl0qa7Q5ECIyjowsGsBdq2V6Qnw6tI7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篇2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其一显着特征就是计算机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广,这也使得数据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过去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仅仅是程序的附属品,而现在的系统大多以数据结构及数据为主体,程序已退居于附属地位。数据库正是数据结构和数据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对数据库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作一定探讨。
一、数据库的内涵和外延
数据库一词从英语database而来,简称db。顾名思义,数据库是计算机中存放数据的“仓库”。仓库建立在外存储媒介中,如磁盘、光盘等。〔1〕
有学者认为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它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贮介质上,它是多种数据集成,并可被用于共享。〔2〕根据《英汉计算机辞典》的注释:“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贮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3〕美国的知识产权教科书认为,“数据库是指按照现代化快速检索方式存放于计算机中的信息的有序的集合。”〔4〕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1996年颁布的《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databases)指出:“数据库是指以系统、有序的方式对数据或其他材料进行编排,并通过电子或其他方式表现的独立作品或信息的集合。wWw.11665.COM”对于数据库的定义,这是比较全面的表述,揭示了数据库的三层含义:
第一,数据库是作品、数据或其他材料的集合;
第二,数据库是一种编排有序的集合;
第三,数据库的作品、资料或其他材料均可通过电子的或其他的方式为访问者单独浏览和得到。
根据这一定义,反省目前许多法学书籍的论述,可见法学界对于这一概念确实存在一定误解:
(1)忽视非电子数据库
欧盟“数据库指令”指出,数据库可以是通过电子方式来表现的,但同时并未把数据库仅限定为电子数据库,数据库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数据库的电子化是一个过程,在完全电子化之前,可能存在于其他形式中,如电话电码簿、节目预告表、交通时刻表直至百科全书。有些数据库的建立可能根本不是为了电子化。这些非电子形式的数据库仍然属于数据库的范畴,只不过我们一般默认讨论的都是电子数据库,本文也不例外。
(2)混淆数据库、数据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数据库、软件、硬件和用户构成的系统。〔5〕数据库是数据的载体,将分散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排列组织起来,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用户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请求,都是由它来完成。各计算机语言均有对数据库处理的专用算法,dbms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对于同一个数据库,可以采用不同的dbms软件来进行管理。因此对数据库的保护和对dbms的保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命题。
二、数据库保护辨析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数据库生产者都试图从技术途径来保护数据库产业的发展,但反保护行动的猖獗以及技术措施和采取制裁代价的昂贵,也迫使国际社会同时寻求法律途径尤其是知识产权法来保护数据库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可见,数据库的保护不能笼统而谈。
(一)数据库的技术保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保护
数据库的技术保护功能,主要是指电子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恢复。技术保护手段,着眼点在于如何保护数据库内部结构不被破坏,无论这种破坏是故意、是过失,或是意外事件。在这一层面上,其实并不涉及太多的法律关系,它不考虑因为数据库的非法复制、传播、使用带来的法律问题,因此在学术讨论中也就不能笼统讲数据库的保护,而是要讲清楚是就技术层面的还是就法律层面。
(二)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手段
对于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手段:
1.数据库的版权保护;
2.数据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3.数据库的合同法保护;
4.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属于一种特殊的财产权,是针对数据库的内容而存在的排他性权利。〔6〕
三、数据库各种法律保护手段的评析
(一)版权方式对数据库加以保护,数据库生产者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版权保护,但其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
1.原创性标准的不清楚致使大量数据库由于其缺乏原创性而被排除在版权保护体系之外
材料选择的原创性是很难做到的。数据材料的选择标准或表现为某一个主题,或表现为作者的主观好恶和情感,或表现为用户的需求,这些都不存在原创性。材料编排的原创性同样难以做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计算机程序,因为创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可以受软件版权保护这是无可非议的。对于数据库而言,通常驱动程序大致决定了数据在库中的结构安排和对应关系,原创性很难体现。
2.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版权方式陷入两难境地
版权方式保护的只是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的整体,并不延及构成数据库的数据材料,数据库中大量的材料不属于版权法要求的“表达”(expression),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反之,如果版权不但保护数据库的结构,同时还保护其中的数据、材料,则又会陷入另一困难境地:可能赋予了如电话号码这种不受任何保护的材料以版权,甚至可能将版权的保护扩大到思想层面,违背版权法的基本原理。
(二)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也有局限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下的数据库生产者享有反不正当竞争权,这种权利并不赋予数据库生产者对这些数据材料排他性的权利,因此他人既可以为任何非商业性目的的使用数据库生产者收集、整理的数据材料,也可以为了商业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整理相同的数据材料制作类似的数据库。比较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于数据库生产者无权禁止他人收集、整理相同的数据材料制作相同的数据库,因此其权利相对较弱。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范围与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执法机关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很难确定,数据库生产者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也不太敢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利用合同法可以许可并限制他人使用数据库,但也还是存在弊端
其一,数据库生产者享有的具体权利不明确;其二,合同法只能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无法对付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即如果他人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数据库的数据、材料等,数据库生产者无法依合同法制止其行为,同时,如果他人通过正当使用数据库而剽窃数据库的选取标准与编排方式应用于自己的数据库制作,合同法也无可奈何,也只能作为数据库生产者加强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已。
(四)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争议比较大
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充分保护数据库投资人的利益,反对者认为忽略了公众的利益,会导致信息来源垄断,阻碍信息传播。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与版权保护的标准与原则不同,后者只保护有原创性的表达,思想不受保护,而前者根据所谓的“血汗原则”,只要数据库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有了投资,就有权控制他人对这些数据的使用。
四、对于数据库立法的建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是一个“信息贫国”,更需要加强对本国数据库产品的法律保护,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的制定,维护自己使用数据资源的权利。根据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笔者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受限制的信息权取代版权保护数据库
数据库在版权保护上遇到困难,美国、欧盟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在探索关于数据库除版权法外的特殊权利保护,即前述的最后一种保护方式,它在本质上就是关于信息权的保护。
采用信息权保护数据库,有着其独特的优点。享有版权的作品要具备原创性条件,信息权客体并不要求这一点,而且非作品的无形财产(如专利技术)也可以享有信息权,数据库当然可得到合理的.保护;版权保护的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对内容是不保护的,而信息权保护的正好与之相反,保护的是信息的相关内容,对于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可以明确地给予保护。
欧盟“数据库指令”明确规定了信息权的内容:数据库信息权有两项内容,即提取权和反复利用权。提取是指采取任何方法或以任何形式,将数据内容的全部或实质部分永久或暂时转载到别的载体上。反复利用是指通过销售拷贝、出租、联网或其他传输方式将数据库的全部或实质内容以任何一种形式提供给公众。数据库信息权都是排他性的,根据“指令”规定,数据库信息权的保护期为15年,自制作完成当年的1月份起计算。〔7〕
然而,数据库的生产与利用二者关系微妙,数据库是材料的数字化,这并不影响数据库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必须是双方利益均衡的产物。〔8〕由于数据库特殊权利危及到合理使用制度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一定的限制,具体限制方式可以参考版权法的相关规定,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为了说明、解释、举例、评论、批评、教学、研究或分析的目的,传播或摘录数据库的合理行为;
2.为了教育、科学或研究等非商业性目的,传播或摘录数据库内容的行为,但不得对数据库产品或服务的基本市场或相关市场造成重大损害;
3.传播或摘录数据库中的单个信息或数据库内容的非实质部分的行为,但是恶意的重复或系统性的行为不在此列;
4.仅仅为了验证信息的准确性而传播或商录信息的行为;
5.政府部门因实施调查、保护或情报活动传播或摘录信息的行为。
(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是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也是知识产权法的生长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原则性特点来补充具体知识产权法的不足。〔9〕不享有版权的数据库,除了信息权保护方式之外,还可以借助《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数据库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从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所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看,“搭便车”行为似乎并未列入其中。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搭便车”的各种行为,将数据库的非法复制、传播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范围之内。
(三)积极参与数据库国际立法
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是信息贫国,信息不对称又继续拉大了贫富差距。欧盟“数据库指令”、美国h・r・3531法案以及wipo提交外交会议讨论的“数据库条约草案”几乎一致提出要对数据库实行“特殊权利保护”,即对数据库实施信息权保护,对数据库保护延及构成数据库的材料。我国是wipo的成员国,也是wto的成员国,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旦“特殊权利保护”被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虽然数据库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获取将更加艰难,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篇3
关键词:地理标志;商标;法律保护
一、地理标志的特征
我国在界定地理标志的概念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TRIPS协议的相关规定。《商标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既不同于货源标记,也不同于原产地名称。货源标记仅仅表示某种产品来源于某个国家、地区或特定地方,与该产品的质量或者其他信息并无直接联系。比如,“中国制造”就仅仅表明产品出自中国。而地理标志不仅表明产品的来源,还与产品的质量、信誉有关。原产地名称虽然不仅仅表明产品的来源地,而且还表示产品的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征与该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密切相关。但是,原产地名称只是单纯的地理名称,而地理标志可以由确切的地名构成,也可以由其他具有地理含义的符号或图形构成。地理标志具有以下特征:
(一)地域性
它地理标志最基本的特点,即地理标志与特定的地方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只能在与特定地理环境有关的特定地方的特定产品上使用,这样就排除了其他产品使用的可能性。
(二)商品来源识别性
地理标志通常由地理名称和产品名称构成,或者直接由地理名称构成,表明产品来源,因而地理标志可以区分商品的来源,便于消费者选择特定地方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尽管其并不能像商标那样能够标示具体的生产者。
(三)品质证明性
地理标志反映了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该产品具有该地特殊地理环境所形成的特殊品质,是其他同类产品所无法具有的,因而,是一种品质证明。
二、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采用商标保护和专用标志保护的双轨制保护体系。前者将地理标志划归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采取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的体系。即将地理标志作为商标的形态依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等加以保护,其主管部门是工商部门。后者是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由质检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批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管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采取地理产品专用标志保护的体系。虽然,我国对地理标志进行商标保护和专用标志保护的双轨制保护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l生,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法律概念使用不统一
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使用“地理标志”这一概念。此后2001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也都使用了“地理标志”这一概念。但是《产品质量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却使用了“产地”概念,而《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却使用了“原产地标记”概念。然而这些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各不相同,会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混乱,对于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是十分不利于的。
(二)受限于经济条件发展,社会认知度较低
目前,在地理标志的商业运用上,中小经营者往往缺乏话语权。如此一来,拥有较厚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则成为地理标志保护及商业运用的主力军。其主要原因是中小经营者,在资金投入和信息获得等方面无法与经济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相比,甚至对于地理標志保护的范围、具体方式、程序、权利事项等一知半解,而地理标志注册保护的门槛较高,条件也较为严格,并且资金耗费也比较大,所以中小经营者很难进入地理标志保护的行列,即便进入,由于其经营条件比较薄弱,很难长期经营下去。而拥有较厚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对于地理标志保护的功能、价值、侵权行为等的认知比较深入,且能够保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可以形成“保护——得益——再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将地理标志作为商标保护易导致商标侵权
地理标志和商标存在显著差异。一是,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特征,而地理标志则是由地名和产品名称组成的,往往不具备商标的显著性特征。二是,商标权是一种私权,具有排他性,同时商标权作为一种财产性权利具有可转让性,商标专用权人可以将其依法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而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权利,不具有排他性,同时,地理标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是不可转让的,也不能许可他人使用。三是,地理标志不具备商标识别商品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的功能。四是,商标的使用有有效期限,而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是没有期限的。基于此,对地理标志进行商标保护会造成地理标志使用不当,易导致商标侵权。一旦该地区或该地区以外的某个企业,甚至是外国企业将地理标志注册成一般注册商标,会导致该地区众多合法生产者的权利被剥夺,更为严重的是注册人的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毫无关联,而他的产品却成为唯一正宗的产品。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混淆,使地理标志丧失应有的功能,损害众多合法生产者的利益。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注意,即地理标志会被当作商品名称使用,使其转化为某类产品的通用名称,无法体现其商品来源。而且该过程无法逆转,无法对其进行专属保护,这对于众多的合法生产者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损失。
总之,将地理标志作为商标保护,商标主管机关无法对相应产品实施严格控制,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也得不到有效保证。
(四)以国家质检总局为主管部门的专门保护立法缺失
目前,我国由质检部门批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管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采取地理产品专用标志保护的体系。专用标志保护体系虽然对地理标志的概念、申请的主体、申请的原则、审查批准程序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nlc202309011323
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在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了异议制度,但是该规定并不具体,特别是对提出异议的主体的资格、异议主体提出异议的事由并没有做相应的规定。同时,也没有对错误批准地理标志申请规定相应的撤销制度。另外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使用人的权利、对地理标志使用人的具体行政保护措施、地理标志的司法救济制度都未做相应的规定。
(五)商标保护和专门保护制度不衔接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对地理标志分别由国家工商局和国家质检总局依据《商标法》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进行管理,此外还有国家农业部等部门。
这样的双重管理体制,极易使各个管理部门权力行使、法律效力的冲突,进而造成管理秩序上的混乱。同时,同一地理标志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分别审批,会产生内容上的重复,甚至会造成权利申请人的权利冲突。如同一地理标志,一方申请人依据《商标法》,向商标局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而另一方申请人则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样同一产品存在两个不同的权利主体,进而发生权利冲突。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只从“伪造产地”行为的角度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对地理标志还缺乏的明确规定。
总之,目前我国涉及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众多,存在交叉、混乱,相应标准也不统一,主管部门权利冲突,使得地理标志的申请人无所适从,地理标志保护弱化。
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完善
(一)统一界定法律概念
要想对地理标志进行很好的法律保护,首先要将“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产地”等概念进行统一地界定,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问题。只有在相关法律中统一使用“地理标志”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作出明确界定,才能明确地理标志的保护对象,避免歧义。这样,申请人对于哪些产品可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就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了。也可以与世界更好地接轨,使其得到全面保护。
(二)制定专门立法
目前,我国的立法还不能对地理标志提供全面的保护,所以为了适应保护地理标志的迫切需要,建议制定专门规范地理标志的法律——《地理标志保护法》,将地理标志同商標、专利等知识产权并列,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加以全方位的保护,而不是以商标的形式进行商标保护。同时,还要修改应修改《商标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三)设立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机构,建立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
针对地理标志双轨保护体系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建议参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成立保护地理标志的专门机构负责全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经验,设立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机构,建立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具体的做法就是设立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机构主管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履行地理标志审查义务和调节义务,直接负责对地理标志的审核、注册、地理标志的许可使用、地理标志侵权责任的追究等工作。而质检部门在整个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中,应该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的监管,具体负责制定有关的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特性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同时负责对使用地理标志的产品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控,包括产地范围、原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质量、包装等,使其不仅应符合其地域条件,更应符合其传统的特色和质量要求,为地理标志保护主管部门对地理标志的注册等提供科学依据,这样才能防止权力行使、法律效力以及权利主体的冲突,实现地理标志的统一保护。
此外,还要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并在实践中予以贯彻实施,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模式探析 篇4
关键词:数据库,保护模式,缺陷,邻接权
一、我国目前保护数据库的法律依据
数据库是指经系统或有序的安排, 可通过电子或其他手段单独加以获取的作品数据或其他独立材料的集合。美国H.R.2652法案将其称为“信息集合体”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由于各国法学界已经习惯使用“数据库”这一名称, 所以现在还是继续沿用。但是这一概念并不等同于计算机软件行业所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或“计算机应用系统”。
从法律概念上看, 数据库包括电子数据库和非电子数据库两大类, 除了计算机领域内的电子数据库外, 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电话号码簿、体育赛程表、电视节目表、火车时刻表等印刷本, 也属于法律上的数据库概念范畴。
由于电子数据库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信息资料, 数字信息具有复制便捷、快速的特点而且复制件与原件的品质不差分毫, 因此其被侵害的几率远较传统储存介质要高得多, 在网络环境下, 对电子数据库的侵害可能性更大, 因此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比以往更有受法律保护的必要。随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空间对数据库信息的需求激增, 围绕数据库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部门, 我国数据库产业也在同步蓬勃发展, 如何对数据库开发制作者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 是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到目前为止, 我国没有关于数据库保护的专门立法, 而在现行法律框架之下, 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法律保护的依据主要有两个:
1.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4条的规定: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 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为汇编作品, 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但行使著作权时, 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一些数据库制作者通过主张自己的数据库具有独创性, 构成汇编作品而寻求著作权法的保护;
2.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 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对一些不具备独创性的数据库, 数据库制作者可以据此对一些擅自盗用他人数据库的行为, 请求法院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予以制止。
二、各种不同的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存在的缺陷
从各国这十几年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 对数据库提供法律保护, 最常见的模式有著作权保护模式、反不正当法保护模式和“特殊权利”保护模式。但是, 各种保护模式在数据库问题上都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1. 以著作权模式进行保护的缺陷
(1) 著作权模式只能对有独创性的数据库提供保护, 对无独创性的数据库无法提供有力的保护。根据对数据库中的信息选择和编排是否具有独创性, 数据库可以分成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和没有独创性的数据库, 著作权法第十四条只能对有独创性的数据库提供著作权保护。对于现实中的大部分数据库来说, 它们往往达不到著作权法要求的独创性条件。
(1) 事实性数据库在信息资料的选择上缺乏独创性。在我们常用的数据库中很多属于事实性数据库, 比如证券交易系统数据库, 他们收集的往往是大量的事实数据、公共信息或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信息。特别是对一些大全型的数据库来说, 其数据信息收集得越全面、越完整, 那么它的选择性就越小, 就越缺乏独创性, 如果某个数据库在收集时穷尽了某类信息, 那它根本就没有独创性而无法获得著作权保护。但是数据库的内容越全面, 才越有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而数据库制作者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越多, 却越得不到著作权保护。
(2) 大量电子数据库的编排方式也不具有独创性。因为数据的编排方式和检索方式如字母顺序、笔画顺序、数字顺序大部分都已成为公共常识, 数据库开发中可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十分有限, 加之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便利法则, 很多数据库的编排方式往往最为用户熟悉的, 最为大家普遍采用的常识性方式, 过分追求与众不同、有独创性编排结构的数据库反而不受用户的欢迎。
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中是非常普遍地存在的, 但著作权法对于这些数据库, 在保护上却无能为力。因此, 人们应当寻求对非独创性数据库著作权法之外的法律保护模式。
(2) 著作权保护模式只能保护数据库的结构, 不能保护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料。退一步讲, 对于有独创性的数据库而言, 即使因其数据、材料的选择和编排的形式具有独创性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是根据著作权法所确立的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二分法原则, 著作权保护模式只能保护数据库的结构 (表达形式) , 不能保护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料 (思想内容) , 这也会使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失去意义。因为数据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不是数据库的结构, 而是其中的内容。同时, 对于使用者而言, 真正有意义的, 也是数据库的内容, 而不是数据库的结构。随着数据库开发工具的应用,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变得相对容易, 对数据库制作者而言, 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都将放在数据库内容的收集、选择、分类、核对和组织方面, 但是在著作权法下, 这种实质性的投入却无法得到保护, 其结果是使满足独创性标准的数据库只能得到著作权法低水平的保护。
在网络环境下, 实用信息更多的是以电子数据库的方式出现的。方便快捷的电子数据库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节省了大量自己搜寻信息资料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而制作数据库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是数据库使用层面所显现不出来的, 数据库制作者投入的巨大与数据库内容复制的简便性之间的冲突更加彰显了著作权法保护的微弱。
2. 以反不正当竞争模式进行保护的缺陷:
尽管在理论上反不正当竞争法能对数据库提供法律保护, 弥补著作权保护的缺陷, 在司法实践中, 也通过适用一般条款给予了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 但是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所固有的原则性、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的特征, 数据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与著作权法保护模式一样存在缺陷, 主要表现为:
(1)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下, 能够约束的只能是从事同一行业的经营者, 即有竞争关系的其他数据库制作者, 不能约束到其他人, 访问数据库并为个人目的的使用数据库将不构成不正当竞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数据库产业是依赖于广大用户的付费使用而获利生存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不能约束这些与数据库制作者没有竞争关系的普通用户。
(2) 数据库制作者的权利规定不充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都从正面规定了权利人的各项权利, 权利内容具体充分。例如, 著作权法明确地规定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十七项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 权利的范围和界限明确, 确定性程度高, 比较容易得到法律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只是一种利益, 这种利益一般不成为权利, 因为其尚未达到权利的程度, 而且这种利益具有较大的模糊性, 其边界比较模糊, 范围不易确定, 因而保护的力度受到很大限制。
(3) 对影响数据库制作者利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断标准不明确、操作性较差。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各特别法的关系往往具有补充性和兜底性, 模糊性和原则性是不正当竞争认定的固有法律属性或自然属性。因此对数据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是通过适用一般条款来实现的, 用一般条款来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高度抽象的、原则性的标准需要法院根据社会情势和个案的情况进行认定, 这就决定了对其保护的不确定性和难操作性, 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往往难以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保护。
3. 以“特殊权利”模式保护的缺陷
1996年3月, 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签署了《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 (以下简称《指令》) , 要求各成员国为数据库提供双轨保护机制, 其中对没有独创性但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精力开发出来的数据库创设了“特殊权利”的保护模式。但是经过这十多年的实践, 人们发现, 特殊权利的保护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1) 对数据库提供“特殊权利”保护的条件难以准确判断。根据《指令》要求, 要符合特殊权利的保护条件, 该数据库必须是有“实质性投入”, 只有对数据库“实质性”的“摘录”和“再利用”, 才需要得到数据库制作者的许可。但到底怎么判断是否达到这些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却难以把握。
(2) 特殊权利规定对数据库的保护时间是1 5年, 但是制作者每一次的数据更新都可以导致保护期限的重新起算, 那么权利人可以借助不断地更新数据库 (哪怕每次只是更新其中一个数据) , 就可以得到实质上的永久保护, 这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性是有冲突的。
(3) 特殊权利保护的恰恰是版权法不提供保护的数据库的内容, 这种保护客体显然为数据库制作者提供了过度的保护, 导致社会公众对公有信息、事实性信息被数据库制作者垄断的担心。这也是美国有关数据库保护法案迟迟不得出台的原因, 因为任何一种知识产权的保护都需要考虑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除此之外, 还有不少数据库制作者以合同法、商业秘密、专利法甚至商标法的模式对数据库寻求法律保护的依据, 但是因为这些模式各有其片面性, 都不能对数据库提供全面而有力的保护。因此, 探求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成为知识产权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三、确立我国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模式
为了实施欧盟《数据库保护指令》, 1 9 9 7年德国制定了《信息与通讯服务法》, 其中第七章规定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正, 将数据库纳入著作权法体系。一方面, 在著作权法“汇编作品”之下增加一种“数据库作品”, 以著作权保护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另一方面, 对那些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精力、时间但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以邻接权的模式进行保护。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特别是其中的邻接权保护模式有很多其他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 理由如下:
1. 数据库制作者具有邻接权主体的特征
众所周知, 邻接权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是对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的保护。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被传播的信息也不再局限于作品。因此, 邻接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品传播者权, 而应该是信息传播者权。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出版者权即版式装帧设计权不受出版的作品是否受著作权保护的影响;录音录像制作者权也不以录制的必须是作品为条件;广播组织不因其所制作的节目不具有独创性而不享有相应的邻接权。同样, 数据库所收集的信息不论是有著作权的作品, 还是无著作权的事实信息、公共信息以及超过了保护期限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 都不会影响数据库制作者是信息传播者的身份。
2. 数据库权的客体具有邻接权客体的特征
邻接权重点保护的是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劳动和投资, 不需要去费力解释和判断所谓独创性的问题。无独创性的数据库只是类似录音录像制品一样的“制品”, 重点保护的是制作者因投入而形成的劳动成果。数据库只是一种信息的集合体, 在性质上也是其制作者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形成的劳动成果, 应与录音录像制品、版式装帧设计、广播电视节目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3. 数据库权的内容具有邻接权内容的特征
邻接权的核心内容是邻接权人的财产权利。而数据库权利人需要保护的也不是他的精神权利, 他更关心的是如何收回投资。用邻接权模式保护数据库, 就足以解除数据库制作者的后顾之忧, 并对对数据库制作者的投入产生激励作用。
4. 邻接权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问题
邻接权人只能限制他人直接使用其传播行为形成的制品, 并不能限制他人从公有领域或其他渠道获取各种作品信息。同理, 数据库制作者取得的也只是禁止他人通过特定数据库获取和利用数据的权利, 而同一数据作为公有信息在数据库外的任何存在都不受垄断。任何人通过数据库外其它途径获取公有信息, 权利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制止。所以权利人“垄断”的只不过是通过特定数据库获取数据的途径, 绝不是数据本身。数据库权利人既可以通过这种邻接权保护赢得正当收益, 同时也不会阻碍信息在数据库之外的正常流通。
5. 不必对数据库进行专门立法, 避免立法资源的浪费
大数据法律保护制度建设探究论文 篇5
大数据包括图像、语音、数据、文本等多种形式,因此,只要数据通过条理或者系统的方式编排整理,并且由独立的材料、数据以及作品组成,都属于法律保护的对象。大数据的具体保护范围应包括:第一,针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是指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具有实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经营信息、技术信息。第二,针对签订授权的数据进行保护。在数据通过合同授权的情况,如果存在有违反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那么必须要给予相应的保护。第三,针对不正当使用大数据进行保护。在竞争中,大数据的使用必须以诚信、公平、平等为原则,如果大数据使用者对其他经营者造成损害,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那么法律就会针对不正当使用者进行制裁,同时给予受损害保护、补偿。第四,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个人信息具备隐私性,法律有义务保护个人隐私数据不被他人利用,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很可能会在网上留下痕迹,此时法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2大数据运用权利内容的确定
大数据运用权利内容,具体可以包括技术保护权、提取、再利用权,制作者维护数据信息内容完整、准确、真实权利,还有适当引用与教学研究需要的权利、新闻报道、政府行为需要的权利。第一种类型是技术保护权。对于数据制作者来说,技术保护权不可或缺,将大数据分为实质性内容和非实质性内容进行法律保护,是确保数据公平、效率的前提与基础。针对于实质性数据与非实质性数据的判断,要以数据制作者市场利益受到损害的程度为依据;以数据内容再利用的地理范围、程度、持续时间、数量或者被提取的次数为依据;以数据使用者普遍看法为依据。第二种类型是提取权。首先,实质性部分具体是指将数据内容全部或者实质性内容从一个媒介转移到另一个媒介。作为数据权属拥有者,其有权利限制他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进行数据信息的转移。因此,可以说未经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影印行为、对传统非电子数据库的扫描行为、网上下载行为、窃取信息的行为,都将侵犯数据拥有者的提取权行为。其次,非实质性部分是指针对于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数据信息,可以系统、重复的提取,但如果对数据制作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对数据正常利用起冲突,将受到法律的制止。第三种类型是再利用权。首先,实质性部分具体是指权利主体享有的,禁止用户通过利用网络手段、发行、出租、展示、演出以及放映以及其他任何形式,向公众提供数据的实质部分甚至全部内容。其次,非实质性部分,对于非实质性的数据信息,可以系统、重复的再利用,但如果对数据制作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对数据正常利用起冲突,将受到法律的制止[4]。第四种类型是维护数据内容完整、准确、真实的权利。具体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与数据权属与拥有者的正常利用相冲突,或者损害数据拥有者的合法利益,权利人则有权禁止他人再利用或者重复系统的摘录数据内容。第五种类型是适当引用与教学研究需要的权利。为了说明教学、批评、评论、举例、解释、说明或者分析目的,另外,为研究、科学等非商业性目的,摘录、传播数据信息,同时没有对数据相关市场造成损害是受法律保护的。第六种类型是新闻报道的权利。以新闻报道为目的,向公众提取、提供数据内容,但要保障适时性,如果报道的数据内容对市场竞争造成影响或者对数据拥有者造成损害,则将受到限制。第七种是政府行为需要的权利。政府如果有情报活动、保护、调查的需求,则拥有提取传播的权利。
3.2.3大数据制作者义务内容的确定
本着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数据制作者需要承担两项义务:第一,作为数据制作者其有义务对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进行维护。第二,数据制作者必须保证数据内容不虚假,如果数据制作的信息内容缺乏承诺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并且对他人造成了财产损失甚至人身损害,此时制作者需要承担更换、修改或者退货的义务。
3.2.4大数据法律权利保护的条件
是否为数据权属拥有者是有前提条件的,具体条件是必须在数据制作中有实质性投入,如投入金钱、时间,或者是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转让到自己手中的数据。具体是指,数据权属拥有者在数据内容的编排、制作上构成独创性数据信息,此时可以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另外,对于不构成独创性的数据信息,只要权属拥有者能够证明其数据是通过正常渠道、有实质性投资,那么其同样拥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然而对于实质性投资标准的判断,可以有三种行为为判定标准:第一,向公众提供或者系统、重复的复制数据信息的非实质性内容,但是对数据制作者的合法权益有损害或者与数据的正常利用相冲突。第二,以在线传输、出租、发行等方式向公众提供质量和数量上为实质性内容或者数据全部内容的行为。第三,在质量和数量上为实质性内容或者暂时和永久复制数据全部内容的行为。总之,在上述条件下才给予其著作权保护,这便是大数据权利保护的条件。
3.2.5大数据法律权利保护期限
针对大数据法律权利制定保护期限,主要是为了避免私人对信息的垄断,对于超过保护期的数据,公众有不受限制自由使用的权利。对于数据信息法律权利保护期限的具体时间,需要根据实际的数据内容评判,如果是数据库中的信息,国际上的保护期限为。因此,我国在保护期限的制定上,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在保护期间内,如果数据属权拥有者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增减或者重新制作,那么数据保护期限需要重新起算。
3.2.6侵害大数据法律权利的责任形式
作为数据权属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在法律的保护之下,制止侵害数据保护权利的所有行为,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为了确保大数据法律保护的有效性,保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统一性,在大数据法律保护制度建设中应该明确规定侵权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侵害大数据法律保护权利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可以参考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可以划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具体的形式包括:赔礼道歉、停止侵害行为,如果造成权利人损失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损失金额可以参照许可使用费来确定。性质更为严重的,造成权利重大损失的,可以参照刑法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相应制裁和处罚规定[5]。大数据对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日常生活方式有着重大影响,构建大数据法律保护制度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提高大数据产业发展、解决日渐突出的数据纠葛的基本要求,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隋映.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云安全管理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10):23.
[2]齐爱民,盘佳.数据权、数据主权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J].苏州大学学报,2015(1):20-22.
[3]宋曦.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4]刘斌.大数据时代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建构[J].中州学刊,2015(3):54-59.
域名的法律性质及其保护 篇6
关键词:知识产权;价格;保护
2014年9月,有媒体报道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子王思聪以6000万元的价格购入域名wanda.com,引发民众热议。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大鳄花费巨资购入相关域名,如2014年4月22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以2200万元的价格购入域名mi.com,2014年5月21日,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以200万元的价格购入域名t.tt。这一系列购买域名的行为,让域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域名的概念及价值
(一)域名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互联网域名,是指与互联网协议地址想对应,用于识别和定位互联网上设备的层次结构式字符标识。”域名根据级别不同,可分为一级域名、二级域名和三级域名。一级域名一般指国家域名或地区域名,比如.cn代表中国,.hk代表香港。二级域名一般指网站主体的属性,比如
com代表商业机构,.gov代表政府机构。三级域名一般指网站主体的特有名称,用来区别于其他域名,比如前文所提到wan
da、mi、t。
(二)域名的价值。(1)定位价值。在互联网中,每台计算机都有独有的IP地址,用来接收数据信息。IP地址一般由4个小于256的数字组成,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分隔。这些数字组合没有规律性,人们在使用时不容易记住。因而人们为了方便使用,创造了域名。域名是IP地址的外部代码,人们只要在计算机中输入域名,就可以通过DNS服务器定位特定的IP地址。这种定位技术一般较为稳定,而且不易被破坏,即使遭到破坏,也可以自行恢复。(2)识别价值。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用来销售商品,宣传企业。这些企业在申请域名时,往往直接使用本企业名称或者商品品牌的拼音组合,如wanda即万达。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网民在输入域名时,加深对域名中所出现的企业名称或商品品牌的印象,从而提高企业或商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避免“搭便车”现场的发生,即某小企业故意使用某大企业的名称作为三级域名,造成网民错误识别,错误购买。域名的这种识别价值,也使其成为企业或商品在网络世界的第二张名片。(3)经济价值。正因为域名具有前面两种价值(定位价值和识别价值),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域名的使用和保护。进而产生了一些相关机构,来帮助企业申请域名以及后续的维护,甚至还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域名交易平台,其背后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容小觑。2010年,日本乐天公司花2.5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子商务网站buy.com,主要就是看中域名buy.com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也正因为巨大经济价值的存在,域名被恶意抢注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建立完善的域名保护机制,迫在眉睫。
二、域名的法律性质
(一)名称。因为许多域名都使用了企业名称作为三级域名,所以有学者就认为域名即名称。事实上,域名与名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仅仅是文字外观上的联系,而非法律性质上的联系,如某企业申请注册域名apple.com,该企业可能是生产、销售电脑的苹果公司,也可能是其他种植、销售水果的苹果公司。这种不具有专用性的文字,一般可以成为域名,但不能成为名称。2009年,开心网状告千橡网络公司,认为千橡网络公司所使用的域名kaixin001.com侵犯了自己所使用的域名
kaixin.com。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最终认定,千橡网络公司使用的域名kaixin001.com不侵犯开心网的域名
kaixin.com,真正造成网民误会的不是域名,而是网站的名称“开心网”及其网站的装潢设计。
(二)商标。商标是指能够将不同的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并可为视觉所感知的显著标记。之所以有学者把域名的法律性质认定为商标,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识别性。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不同。第一,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商标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而域名只能是文字。第二,两者的目的不同。商标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区分不同的商品和服务;而域名虽然也有识别性,但主要目的仍然是定位性。
(三)新型的智力成果。本文比较赞同的是域名作为新型的智力成果而存在。一方面,域名具有智力成果的基本特征:1.域名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为了使域名既具有专有性,又有一定的识别性,申请人需要投入一定的智力劳动来设计符合上述两性的域名。2.域名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域名作为IP地址的外部代码,不具有物质形态。同时,域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受到人们关注和保护。3.域名具有专有性。某一域名一旦被注册,其他人就无法再申请与之相同的域名,这种专有性既体现在一国范围内,也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
另一方面,域名又不同于传统的智力成果。1.保护期限不同。传统的智力成果一般都有保护期限,如作品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生前加死后50年,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30年。域名一旦取得,便受到无期限的保护。2.保护区域不同。传统的智力成果一般在本国范围内受到保护,如我国国内的一些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往往很难得到救济。域名不仅在本国范围内受到保护,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保护。
三、域名的保护
(一)域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域名作为新型的智力成果,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只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出台了几部部门规章。如200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2006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程序规则》。这些部门规章彼此之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足以有效地保护域名。
(1)自然人不能申请注册域名。《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对申请注册域名采取了严格的规定:域名注册申请主体必须是依法登记并且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个人不能申请域名。这一规定不符合当前域名快速发展的需要。(2)域名转让的规定不统一。《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注册域名可以变更或注销,但不得转让或买卖。”这一规定完全限制了域名经济价值在流转中的体现。随后虽然在《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中做了调整,允许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交易,但是缺乏域名转让的具体操作性规定。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域名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是该司法解释对域名纠纷的案由采用了回避的态度。
(二)域名保护的完善。(1)制定专门的保护。据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月底,中国国家一级域名.cn注册总量突破7336000个,稳居全球第二。域名与作品、商标、专利一同成为智力成果,理应受到平等地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该法律与《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应处于同一效力位阶,共同构成知识产权法体系。
(2)明确域名的权利内容。1)积极权利域名一旦被注册,权利人就会具有以下积极权利:①使用权。使用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有权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以何种方式来使用该域名。使用方式主要包括通过DNS系统将域名与IP地址相联系,或者利用域名进行网上或者网下的商业宣传。同时,域名的权利人还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域名,获取利益。由于域名具有专有性,这种许可使用应当为独占许可,即在许可期限内,权利人本人也不再使用该域名。②转让权。转让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有权将域名转让给他人。当前,在我国域名买卖非常活跃。在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上输入域名转让,就会显示上万条交易信息,价格从十元到一万元不等。③变更权和注销权。变更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有权依照一定的程序,变更域名或者其他事项;注销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依照一定的程序终止域名的使用。根据注销原因和方式不同,注销可以分为主动注销和被动注销。前者指域名权利人因为自身原因,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要求终止使用;后者指管理机构在域名权利人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依职权作出终止行为,属于行政管理行为。《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对变更权和注销权均作出了规定。2)消极权利。所谓的消极权利,是指域名的权利人享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主要是指禁止他人将域名注册为商标。域名具有一定的识别性,一些投机分子便趁机将一些知名域名注册为商标,用于标识自己(A)的产品或服务,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该产品或服务是知名域名所对应的企业(B)所提供。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不仅给域名权利人造成了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而且也破坏了域名的使用秩序。
消极权利不包括禁止他人注册近似的域名。当前各国并不反对使用近似的域名,因为近似的域名定位的是不同的IP地址。一个已经注册的域名,可以通过调整一级域名或二级域名,而产生新的域名。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taobao.com.cn,可以调整为taobao.com.hk、taobao.gov.cn。这种近似注册,并不会影响taobao.com.cn定位功能的实现。
(3)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1)设立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目前,域名纠纷主要依靠诉讼方式来解决。由于域名案件不仅涉及法律知识,还涉及网络技术,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投入大量的司法资源 ,经历繁琐、漫长的诉讼过程。在这种背景下,设立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司法资源,而且可以很好地体现专业性。该机构可以采用专家组模式,由法律专家、网络技术专家等相关专业人士组成,接受权利人的投诉,作出是否构成违约或侵权的裁决,如果权利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2)建立法定赔偿制度。在ND纳米厂诉双菱网络公司玉门侵权案中,一审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3212元及律师费1000元。经济损失3212元主要是指域名注册费和公证费。这种经济损失的计算方式有待商榷。因为一个域名从设计到申请注册,再到使用,权利人需要投入巨大的金钱,注册费和公证费只是其中最基本的。反之,一个域名由于权利人精心维护被广泛知晓,成为知名域名,给权利人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域名一旦被侵害,在计算权利人经济损失时,既要考虑他在此之前的投入,也要考虑他在此之后丧失的利益,前者比较容易计算,后者比较难以计算。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法定赔偿制度,即使域名持有人无法证明自己由于侵权或者违约行为而实际遭受的损失,其仍然可选择法律的规定,申请法院在一定数额范围内确定一个赔偿数额。具体数额应该是一个幅度范围,允许法院结合案情自由裁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2009)二中民初字第10988号.
[2]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大数据时代用户利益的法律保护 篇7
关键词:大数据,用户利益,法律保护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民互联网时代, 我国网民的数量到2014年6月已经达到了6.32亿, 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了5.27亿, 互联网的普及达到了全国人数的46.9%。在网民的网上设备种类中手机使用者已经达到了83.4%, 已经超过了传统PC的使用率80.9%, 掌上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媒介, 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主要时间, 并且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并且大数据也是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标志。人们用大数据来对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定义。
大数据的普及和手机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使用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商业活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和资源, 并且大数据显著的增加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便利。并且手机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自身公开性的条件下很容易被人偷窥并暴露用户的隐私, 用户的各种数据很容被进行非法的收集、传播或是篡改利用, 导致用户利益的被损害。
一、大数据时代用户信息收集的主要特征
(一) 收集领域广泛
政府为了更好的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在人口普查、公安户籍税收、犯罪记录等各个社会活动等方面对我国整个民众的信息进行大规模的收集。目前七大行业对大数据的使用比较全面。医院在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的时候对病人的各项信息进行收集包括病人的出身资料、病例信息等;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信息不断的进行收集;银行保险机构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会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收集;企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在为用户提供婚恋交友、快递收取、应聘求职等方面都会通过用户注册等手段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搜集。可以说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 用户的数据在各个领域都在被广泛的收集。
(二) 用户数据的收集方式从被告知转变为强行或是暗中搜集
随着互联网都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传统的纸质信息收集方式逐渐被以电脑为载体的新型数据采集方式替代。用户数据的收集在用户不经意间就会被收集。例如公众场所中的监控设施在公众场合中的人的所有活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获取, 其中甚至包括民众的隐私。又例如用户在下载第三方程序APP的情况下, 由于手机用户的信息, 有利于对用户人群情况进行分析就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搜集, 正规运行厂商在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的过程中, 通常会适当的对用户的信息安全性进行提醒, 并对用户信息安全给予保证。
(三) 收集范围不断扩展
最初的用户收集范围主要是静态的个人信息的识别等, 其中主要是某人的出生年月日、所属民族、具体住址、婚姻状况等基本资料,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科技的信息手段对人的各方面的信息都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掌握, 例如现在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以及SM电话卡的普及使得手机用户的地址随时都可以被定位查到。并且我国在交通、住宿、电话、存款等方面的实名制增加。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备详细的记录下来, 用户从基本信息被掌握逐渐发展为婚姻恋爱、家庭生活等动态隐私信息都被记录下来。此外除了文字图片的记录形式外还有了更为详细的动态视频、地理位置变化等信息类型都在不断增加。
二、用户数据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危险
(一) 用户数据的采集危害了用户的知情、控制权
在大数据背景下, 通过医疗就医记录、购物服务记录、网站搜索等方式就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相应的了解。在2013年中央财经频道的3·15晚会上, 互联网企业被指责协同第三方关高上通过追踪Cookie, 对用户的隐私进行窃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虽然在广告业内一般追踪Cookie可以对用户的浏览记录和IP地址等记录进行查看, 但是对用户的姓名、地址等基本信息没有进行获取。相应的信息并没有和相应的用户对应起来, 因此不存在对用户隐私的侵犯。但是无论在对用户哪一方面的信息进行了解时都要保护用户的知情权。互联网企业有义务向用户告知用户在何种情况下会被第三方Cookie追踪, 用户有权利拒绝互联网企业的这一行为。用户在认为第三方Cookie追踪对自身有害的情况下有权对其进行删除。
(二) 数据收集方式和用户数据的擅自公开对用户的隐私权进行了侵害
大数据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互联网收集方式都侵害了用户的隐私权。我国用户数据的隐私权保护关键比较落后, 在行政权力行使习惯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在搜集用户资料中经常性的对用户的隐私权进行侵害。当下人们在互联网中的一言一行都掌握在互联网商家手中, 尽管很多无害的数据被收集后也会暴露个人的隐私。
随着我国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 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 云计算技术不断的发展, 各种电子商务的普及, 互联网安全的严峻形势逐渐的凸显。例如2014年12月25日乌云漏洞平台曝光, 大量12306用户的数据在互联网上被售卖。此外很多用户在注册中使用的密码都是一致的一旦一个网站被黑, 用户的其他网站上的信息都被曝光, 严重侵害了用户的的隐私权。
(三) 分析利用用户的数据导致用户隐私全被侵害
在大数据环境中, 用户的数据总是分散的, 不算做隐私, 但是如果对用户的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并以此形成了用户的人格图, 并在此基础上对用户的隐私进行分析, 大数据环境中用户的因此十分容易在用户数据分析利用中被侵害。
三、用户数据利益在大数据时代中的法律保护
(一) 用户数据的权益要运用司法进行保护
坚持对用户的私权进行保护, 要保障用户的数据不受非法的侵害, 同时要满足科技的进步和公共福祉。在网络管理中, 需要遵循管理公共事务的网络信息进行管制和收集。虽然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要对个人利益进行舍弃, 但是国家利益不能无限的扩张, 在网络隐私权问题上政府在对民众信息征集上需要坚持合法性和必要性原则, 相关法律必须对政府的做法做出相应的规定, 使得网络用户的隐私权得到保护。
(二) 用户保护程度随不同的用户类型发生变化
网络数据用户的数据类型主要有敏感度数据和琐细数据。敏感数据主要指的是和本人隐私有关的信息, 琐细数据是指敏感信息外的个人信息。具体来讲就是敏感数据的收集、利要在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实施。琐细数据需要默示同意即可。针对以上两种不同数据类型欧盟数据保护指令的第7条规定;已公开的网络数据和未公开的网络数据之间的差别, 前者在收集之前已经运用合法程序被公示, 后者却没有。台湾关于数据保护的法律条文中规定了:在他人收集信息前已经公示的信息不会对个人利益造成损害, 已公开的信息被处理和利用不需要经过本人的统一。
(三) 构建全面的用户数据利益司法保护系统
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 要建立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为主, 刑事责任为辅的全面的法律系统, 通过多种途径保护个人的数据资料。
在民事上, 从侵权法的角度上救济用户数据利益, 用户可以使用民事诉讼手段要求用户信息搜集者主要包括相关网站、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等改正不良的信息搜索手段、使用方法, 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对用户因此损失的利益和身心不良影响进行合理的赔偿。
四、小结
综上可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数据用户的利益面临着多种威胁,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数据用户的隐私权的侵害问题, 我国在关于数据用户隐私上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使得大数据时代下用户的利益可以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篇8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大量应用,一个数据大爆炸、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这是一个既富于无穷创造力同时又充斥着巨大破坏力的时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意想不到的威胁。美国学者理查德在《世纪道德:信息的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中曾大声疾呼,我们“社会中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正在消失”“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1]在这个透明的社会里,我们的个人隐私权遭受的安全威胁如影相随。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权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隐私权仅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不受别人干扰的人格权”,但在大数据时代,这种隐私权的内涵已延伸扩大,具体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网络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收集利用和知悉公开的、兼具财产权属性的人格权,此权利包括个人网络信息的知情权、支配权、安全权和索赔权。[2]目前,个人隐私权遭遇的挑战主要有三:
(一)个人信息被收集储存并分析而本人并不知晓,隐私权面临威胁
通常情况下,我们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个人信息一般不会被人注意,但在大数据时代,这些信息有可能被搜集起来,并通过大数据系统整理分析,进而得出一些暴露个人隐私的结论。比如,在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中,制造商事先设置好大数据的存储整理系统,然后通过分析使用者的行为轨迹,进而系统分析出移动终端设备使用者的行为爱好、职业生活习惯,并把分析结论数据传输给相关的企业或行业,为他们发现目标客户提供帮助。而所有这些都是后台操作,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者和信息涉及的个人却并不知晓。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政府以“国家安全”或公共利益的名义,对个人数据信息通过“立法”等合法途径进行随时监控,就像众所周知的“棱镜门”所揭示的那样,公民的通话及通信记录等个人隐私就在本人不知道和不经意间已被政府所掌握。[3]
(二)个人信息未经本人允许被再次开发利用,隐私权面临挑战
个人信息的被再次开发利用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已搜集到的个人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整理,进一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数据,用作商业或其他目的。大数据的价值不只是它最早的基本用途,更多的是被二次利用,许多数据在收集时无意他用,但结果却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新性用途。比如,网上运营商根据你网上分享的照片、视频等就知道向你推荐什么样的资源和广告;根据你拿着i Phone满世界跑的信息就可以构建地图和交通信息,而这一切却未经本人允许。通过海量的二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的个人信息及行为都有可能被大数据所掌握,并可能会成为他人或网络服务提供者营利的工具或控制我们的手段。而现有的隐私保护技术是建立在静态数据基础之上的,面对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数据模式和数据内容,既有的隐私保护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进一步收集、存储、分析和循环利用个人数据的动力会更加被激发,而个人数据的二次利用乃至循环利用会给个人隐私带来极大威胁,使我们的隐私无处藏身。[4]
(三)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经济遭受损失,隐私权受到侵害
目前个人信息泄露严重,《2015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结果显示:70%左右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均遭到泄露。其中78.2%网民的姓名、身份证号、学历、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63.4%网民的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及地理位置等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近半数网民的即时通信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通信信息被泄露。调查的82.3%的网民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一是垃圾信息骚扰,二是非法诈骗猖獗,三是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据统计,近一年我国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诈骗信息和垃圾信息遭受的经济损失人均124元,按网民6.49亿数量计算,总计损失约805亿元,其中,约有4500万网民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5]
三、我国法律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缺失
(一)立法对隐私权缺少直接全方位的保护
首先,未明确隐私权的概念。我国法学界对隐私权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隐私权作为人格权尽管已获得普遍认同,但《民法通则》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是从属于名誉权。在大数据时代,对传统隐私权包括延伸到网络领域的隐私权,应准确定位,否则将直接影响立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其次,隐私权立法缺乏系统性。在立法方面,我国隐私权主要采取间接、分散的方式规定于宪法和部门法中,没有专门的立法,不仅分布零散且数量有限。这种现状远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对隐私权保护的要求。再次,网络隐私权立法层级不高且操作性不强。目前,涉及我国互联网隐私的法律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个《决定》,其他都是国务院的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不仅效力层级不高、操作性不强,而且相互之间缺乏衔接,效力也较弱。[6]所以,尽管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侵犯隐私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极少有责任追究或惩罚,隐私权的保护举步维艰。
(二)《民法通则》未将隐私权的保护在立法上明确
首先,《民法通则》未明确规定公民的隐私权。我国立法中的“隐私权”从属于名誉权,司法实践中,对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案件只能以通过追究名誉侵权行为加以保护。现行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规定:宣扬他人隐私或公开丑化他人人格的、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应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实际上,尽管隐私权与名誉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出现重合,但二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权利,不能混同。其次,司法解释未明确列举具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隐私权”法律规定的漏洞,但其局限性相当明显,因为它并未列举“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而且,司法解释毕竟不是实体法,仅在司法解释中规定公民的隐私权,而民法却无相应规定,必然会降低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再次,《民法通则》对隐私权的保护操作性不强。尽管最高法院在贯彻执行《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中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了规定,但未明确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所以,《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对隐私权的保护只停留在原则性规定上,不能有效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三)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着严重缺陷与不足
首先,未明确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尽管我国已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比如2012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但至今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规定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侵权行为方式和种类以及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这不利于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其次,网络隐私权保护领域有限。现有立法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领域比较狭窄,仅限于网上活动信息、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通信信息,对于网络时代隐私权已扩大到新领域却鲜有问津。再次,网络隐私权救济途径与效果欠佳。现有的网络隐私权立法除诉讼救济途径外,缺乏其他救济途径,比如仲裁、行政救济和调解等。另外,即便是诉讼途径又面临取证难和诉讼难的困境,由于大数据应用非常广泛,一些隐私受到损害的个人很难及时发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违法行为,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取证据,而网络服务提供者常常以大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发布是非特定性的为由,拒绝承担法律责任。[7]
四、大数据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法治建设
(一)构建全方位的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首先,《宪法》应明确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应明确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独立权利,明确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属于隐私权保护的范畴,应对隐私权包括网络隐私权的范围进行界定,从而为《民法典》和专门立法保护隐私权提供上位法的依据。[8]其次,《民法典》对隐私权及其保护作原则性规定。个人信息保护属于民法范畴,民法作为规范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基本法,是民事领域的根本大法。所以,建议我国在出台《民法典》时,一是明确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侵权的行为种类,明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承担方式、侵权的救济手段和程序。二是确立个人信息使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原则、知情和同意原则以及禁止信息非法使用原则。再次,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重点保护个人信息数据。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发达国家通过一般立法、特别立法和行业自律等多种立法模式,规范个人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美国和欧盟更是先行一步,对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力度都很大、效果颇佳。所以,我们可借他山之石,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的个人信息权,包括查阅权、更正权、删除权、封存权和收益权,明确个人信息权的行使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尽快出台《民法典》,明确并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编纂民法典,依法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出台《民法典》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应体现大数据时代隐私权保护的特点,主要内容有:首先,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项兼具财产权属性的人格权。严格讲,隐私权仍属于人格权范畴,但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权又具有财产权的属性。因为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它还隐含着巨大的科研、社会和经济价值,其已经成为继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后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对它进行有效的挖掘和使用,能获得新知识并创造财富。其次,扩大对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还应包括私人网络信息,所以,这种保护范围也从现实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的互联网上并有所拓展,比如数据权(Right to Data)。数据权是原始数据发布者个人对数据的权利,包括有权查阅、选择、删除、使用和收益,即“我的数据,我可以做主!”这是大数据时代每一个公民都拥有的基本权利,是为解决数据开发利用和隐私权保护冲突的一项创新探索,应将其纳入隐私权的保护范围。[9]再次,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应采取法学界一向主张的列举方式,明确规定窃取和窃听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违法,披露或使用他人个人信息(未经本人同意)的行为也属于违法。另外,可在兼收并蓄国外隐私权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我国的《民法典》。
(三)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加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
首先,确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理念和原则。基本理念有两个:一是在明示存储于政府、网络运营商和商业组织“数据库”中的个人数据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前提下,协调好国家安全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关系;二是既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的监管,又不制约网络业的快速发展。基本原则有四:一是自愿原则,即公民有权依法自主决定个人信息的发布、使用、删除和收益,他人无权干涉;二是无害原则,即任何人不应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直接或间接伤害他人;三是知情同意原则,即信息搜集者在征得信息主体知晓并同意的前提下才能搜集其信息;四是禁止非法使用原则,即互联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违法获取、传播、出售和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其次,明确网络隐私权的概念。一是要界定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规定侵权的方式、行为种类以及归责原则和救济手段。二是要明确规定网络隐私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主体对其个人信息和数据资料享有知悉权、修改权、删除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同时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披露应尽的义务。三是要明确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模式与法律责任。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规范网络服务提供商网上搜集用户数据和隐私的行为,通过司法和行政救济途径保护网上用户的个人隐私。[10]另外,对于互联网络服务提供者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明确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从而使保护“裸奔”的个人隐私成为现实。再次,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应与国际协作。目前,美国和欧盟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理念和原则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它们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已进行了双边或多边协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我们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应体现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精神,加入双边或多边协作法律框架之中,实现国内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仅受到国内法律保护,还将受到其他国家的法律保护。
摘要:处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遭受的安全威胁如影相随,个人信息被储存、再次开发利用或泄露等,民众的隐私权面临着巨大挑战。鉴于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今后我们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级的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尽快出台《民法典》,明确并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加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隐私权,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4.
[2]郑军.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保护[J].电子技术论坛,2014(3).
[3]高峰.“大数据”时代下的公民隐私权保护[J].信息化建设,2014(3).
[4]苑雪.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保护[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
[5]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R].北京: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2015:12.
[6]法制网-法制日报.大数据时代,人的隐私在哪里[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15-04/07/content_6032069.htm.
[7]法制网-法制日报.大数据时代,人的隐私在哪里[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15-04/07/content_6032069.htm.
[8]陈开来.浅析网络时代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4).
[9]苑雪.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保护[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之法律保护 篇9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人类早已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对个人信息进行跟踪、收集早已成为了各种组织机构所热衷之事, 国家也不再处于超然地位, 基于数据分析等原因也会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利用。在采用技术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时, 时常会导致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扭曲, 导致对个人人身权和财产权都造成一定损害。要对非法利用个人信息行为纳入法制轨道, 对个人信息内涵进行界定就成了首要问题。世界各国有很多国家都对个人信息概念进行了界定, 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称谓, 有的国家采用“个人隐私”称谓如1974年美国《隐私权法》等;采用“个人资料”称谓的立法例有1981年冰岛《有关个人资料处理法》等;有的国家采用“个人信息”称谓如1984年英国《自动化处理个人信息的利用与将其提供于公务规范法》等。在我国国内, 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称谓和定义, 多采用概括加列举模式。三种称谓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有所不同。
关于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之间, 两者存在交叉重合部分,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二者是等同的, 也有学者认为二者属于包含关系, 但哪个概念外延更大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个人隐私包含于个人信息, 即个人隐私是个人信息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个人信息中有的属于个人隐私, 有的在个人隐私之外, 与个人隐私无关可以公开的信息。张新宝教授对于个人隐私的定义为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可以得出个人隐私主要指个人不愿意公开的、可能会影响个人正常生活的、与个人私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而个人信息的范围则很广泛, 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理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采取个人隐私立法例, 那么法律保护的客体范围将会大大缩小, 不利于对个人的保护。对于个人信息和个人资料之间的关系, 有很多学者认为二者可以通用, 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信息是指资料经过处理后所呈现的内容, 它必须以资料为一定的载体;资料是指具有规律性的可以代表特定内容的符号序列, 该符号序列该可以是文字, 也可以是文字以外其他方式。所以, 个人信息是个人资料的表现形式, 是个人资料中实质内容, 个人资料是个人信息载体。学界应将两者进行区分。综上所述, 笔者比较同意齐爱民教授所作出的定义:个人信息是所有可以识别本人的信息的总和, 这些信息范围广泛, 其重点在于可识别性。
二、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属性
个人信息权是指本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控制、支配并排除他人不法侵害的权利, 学界对于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属性集中于“人格权说”、“隐私权说”和“基本人权说”等学说。“人格权说”以大陆法系德国法为代表, 该学说认为个人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与利用体现的是人格利益, 涉及到的是人格尊严;“隐私权说”源于美国, 该学说主张是个人隐私利益中包含个人信息, 故他们主张个人信息立法应采取隐私权保护立法模式, 美国1974年的《隐私权法》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基本人权说”主张个人信息体现的是个人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 多见于国际组织立法。
笔者认为, “隐私权说”不符合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隐私权说有其特定的法律文化背景, 美国“隐私”概念与大陆法系国家有很大区别, 其隐私概念内涵较大包含个人信息在其中。英美法系中的隐私权, 是构成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等同于大陆法系中人格权理论。如上所述, 我国隐私是个人信息一部分, 若采用隐私权说, 则会使得保护范围大大减小, 德国也曾经采用过该学说, 但随着实践的深入, 最终放弃了这一主张改为人格权说。故而该学说只适合于英美法系国家。基本人权说是从宪法的角度对个人信息予以保护, 从某种角度讲任何一种权利都可以从宪法中找到源头, 其具有一定抽象性, 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具体权利, 若采用该学说将会增加决判的不确定性, 不利于实践中对权利者的保护。笔者同意人格权说, 根据大陆法系理论, 凡事与人格形成和发展有关的都可以归属为人格权客体。个人信息中绝大部分信息都具有特定性, 都可以和特定主体相联系, 信息所体现的是信息所有者个人独有的人格特征。个人对其信息享有控制、支配权利, 组织机构随意收集、利用直接关系到个人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 随意泄露、侵犯个人信息, 必然造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因此, 应将个人信息权明确规定为人格权的一种, 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纳入人格权保护体系中。
三、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立法的域外比较
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维护主体尊严具有重大意义, 尤其在近年来大数据的发展, 个人信息的保护领域面对越来越多挑战, 侵犯个人信息行为愈发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 德国黑森州于1970年制定的《个人数据保护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全球已经有90多个国家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①世界范围内关于个人信息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欧盟、美国立法模式。欧盟模式又称为统一模式, 以德国法为代表, 是指国家立法机构通过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来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和处理进行规范, 该法同时适用于政府和非政府机构, 不再分行业区别对待。1995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涉及个人数据处理的个人保护以及此类数据自由流动的指令》, 该指令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美国模式又称为分散模式, 其采取分散立法加行业自律模式。迄今为止, 美国尚未制定统一适用于所有主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其相关法律规定都是零星散见于行业自治规则中。在公领域, 美国规定《隐私权法》作为基础, 采取分散立法模式;在私领域, 美国认为不同行业所面临的隐私问题并不相同, 所以其很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两种模式区别在于所存在的法律文化不同:欧洲隐私概念的核心是尊重人格尊严, 他们认为媒体是隐私的主要敌人, 许多私密信息都是通过媒体报道的, 所以其立法更偏向于全面化和统一化;美国隐私概念的核心是自由, 是对抗国家政府的自由, 他们的首要敌人是国家政府而非媒体, 所以其立法更偏向于分散化。
关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选择, 笔者同意采用欧盟立法模式。其优点在于能够更加全方位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尽管相较于美国模式而言, 其缺点在于不利益信息的合理流通, 增加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注意义务与经营成本。但每种模式都有其有缺点, 美国立法模式存在监督力度不强、普遍性不足等缺点。采用欧盟立法模式具体原因在于首先该模式符合我国大陆法系成文法的传统, 通过立法机构立法规定将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收集与利用者义务及其责任等规定统一适用所有主体, 不再区分不同行业, 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其次我国不具备在各个行业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的条件;最后, 我国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 行业协会对行业的自律管理还很有限, 如果把重担放在行业自治上, 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
四、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启示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我国相关部门也加快立法和修法进程。2012年12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3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给予重视;工信部于2013年发布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针对性最强, 其主要针对的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对个人信息收集过程中应尽义务和相应安全保障措施;令人遗憾的是, 从2003年就开始起草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至今都没有出台。由此可见, 在大数据背景下有关我国个人信息制度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 而缺少一部专门、权威的法律;个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是导致侵权问题日益严峻的原因。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还存在对个人数据的过度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交易及二次开发利用等情况。为了更好适应新技术发展、保障个人信息不被滥用, 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
首先, 尽快完善相关立法。相较于有一定规模的组织机构而言, 个人处于弱势地位, 只有通过加强立法才能达到目的。对于个人信息保护, 不仅要有民事责任, 更要引入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首先, 《刑法修正案九》扩大了主体范围, 将不仅限于特殊主体, 普通主体也可以构成本罪, 完善刑法相关规定。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还是没有对“情节严重”认定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 易造成实践中裁量不一致。其次, 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有一部专门的、高位阶法律来对个人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其次, 加强行业自律。我国在采取统一立法模式的同时, 也要注意加强行业自律。各行业本身是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的主体, 通过行业本身制定行业自律规则, 是一种内生规范更容易被接受和执行;其次行业自律组织在其各自领域内专业程度较高, 制定规范文件或者监督执行成本都相对较低;行业自律组织更具有灵活性, 能追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新技术发展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给消费者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也隐藏着不少风险。在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大环境下, 个人可以通过提高自我信息保护意识来避免损害的发生。个人要学会自我保护, 掌握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基本技能, 同时也要避免无意泄漏, 要加强学习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给非法机构以可乘之机。当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或非法利用, 造成严重后果时, 要及时维权。
摘要:从1946年第一代计算机产生到21世纪今天, 高科技发展已经对人们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社会中, 个人信息成为了信息资源中重要资源。不同组织基于不同目的收集、发掘个人信息;在新形式下的商业模式中, 消费者个人资料对商家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利用、争夺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们在享受着高科技发展所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着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等技术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大数据时代显得尤为迫切。我国无论是在立法方面还是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在阐述我国立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其不足, 从而提出完善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一些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人格权,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齐爱民.私法视野下的信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1) .
[2]齐爱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河北法学, 2008 (4) .
[3]梅邵祖.网络与隐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3.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篇10
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 麦肯锡称:“数据, 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 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 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 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
现代社会是一个深刻受到计算机网络影响的时代, 不管是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 信息时代对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已经到达不断渗透的地步, 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发展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同时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现在越来越普及的互联网知识对于个人信息化保护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 却是被大多数相关企业所禁止的行为, 因为, 这一行为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同时, 在中国风生水起的另外一个互联网龙头企业腾讯公司也为了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作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 比如说大数据, 大营销战略模式, 腾讯基本上都是利用其旗下的门户网站、微博、视频等多个跨领域的平台, 将相关用户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收集与利用, 并根据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 进行最优选择, 最终选出用户最需要, 也最为合适的服务。
大数据时代不仅仅受到了相关企业的青睐, 同时也逐步上升到国家层面, 中国也逐步意识到大数据时代对自身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第一个以大数据为研究重点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即国际经贸大数据研究中心, 于2012年正式宣布成立。进而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平民化、全民化以及中国化, 并且大数据研究中心, 未来将会以国家级重大的需求作为其研究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并积极发挥各大高校多学科并举的优势, 且积极加强与国家各部位之间的合作共赢。有条件的化还可以与国际组织与集团进行相应的合作。
2 大数据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
公司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主要是采用对其信息的安全规范检查和违规路由器设备的检查两个方面。第一就是信息安全规范检查, 这种规范管理的入网系统基本不需要对对其网络系统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同时其网络的稳定性也比较强, 所以也无需安装专门的APP进行操作。真正接入网络进行操作以后, 系统能够根据相关企业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而进行自动检查, 这些检测主要包括防病毒检查以及其他弱口令等进行基本的安全检查, 进而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备提供一键修复的功能。从而让整个操作更加的方便与快捷, 这不仅提高了供电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性, 同时也能够为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减轻工作负担与压力。第二个就是对违反规范的路由器等进行安全系数检测。随着供电企业人才流动的频繁, 往往使得办公室的线路接口等不够用的情形, 这时候为了方便省事, 但大数据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
第一, 由于私自接的网络接口会导致一时间内公司的网络继承线路因为过多的接口而网络崩溃或者直接影响整个线路的稳定进行, 大多数人员选择私自连接网络接口的做法, 这些做法虽然能够缓解一时的线路紧张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与互联网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而使得互联网技术逐步成为了大数据主要的来源之一。在工作学习中, 云计算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这一技术为广大用户与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快捷。因为, 云计算基本就是将所需要的数据资源等放在云端, 这样不仅仅能够节约空间占用的资源, 同时还能够实时实现资源贡献, 各个用户都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而云计算的运用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一个较为重要的关键节点, 从而使得将计算任务直接交个了全球运行, 全球运行系统通过其系统中所提供的各种信息, 对信息进行分类与筛选, 从而提供最为合适的信息, 这一过程能够为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 但是这需要更多的信息公之于众, 因为只有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放在云端, 才能够有更多的信息可供选择, 最终作出的决定也才会更加的准确, 这对公众的隐私将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在生活当中, 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和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 比如说网购、滴滴打车、UBER、在网上团购、在网上买房买车预约车辆等等, 都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将个人信息与隐私充分暴露在大众面前;同时在娱乐方面, 各个社交工具, 比如微信、QQ、还有一些社交网站比如微博、推特等, 都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完全泄露。
这也为有些不法分子轻松进入公司内网, 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最终造成整个供电企业系统的崩盘。归根结底,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个人信息一旦在互联网上输入或者暴露, 就能够使得个人信息泄露呢?原因很简单, 大部分的网站设计者都会利用到Cookies技术, 这一技术通常是通过加密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所以使得相关的用户在进行互联网操作时, 很难发现一些数字、符号等的组合其实就是在对其自身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Cookies技术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辨别用户的个人信息而储存在用户终端的数据, 它能够通过数据分析, 将个人信息读取出来, 同时也能够通过输出设备, 将获取的信息进行输出处理。当相关的用户打开某个网站的时候, Web服务器就会瞧瞧的在用户的硬盘上放置一个非常小的文件, 而这个看似非常小的文本文件能够将用户输入的ID账号、密码、停留的时间、所浏览的网站信息等进行记录与保留处理。进而网站就会对所收集的用户相关信息进行相关的利用与处理。而当用户下一次再浏览某个以前的网站或者登录以前登录过的网站的时候, 网站就会进行相应的处理, 有时候还能进行自动登录或者浏览某个网站的处理, 这个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也会使得相关的用户没有安全感, 因为其所输入的信息已经暴露给相关的网站, 如果该网站进行非法或者未经允许或者有黑客入侵, 就能够将其信息泄露。
3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对策建议
无可否认的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壮大。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时代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 想要促进大数据时代的后续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个人信息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 具体措施有以下相关建议。
3.1 改变个人许可模式, 让使用者承担责任制度
从以前的小数据时代沿用到至今的大数据时代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 基本都是实行个人许可的制度, 换句话说就是在对个人信息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得到个人的许可, 方可使用。而这一技术是为了适应小数据时代的模式, 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这一个人许可模式已经不能够进行完全的适用了, 因为大数据时代下对个人信息的收集更多的是在意第二次的使用, 因此其在最初收集个人信息的过程中, 并没有想要其他的哦用途, 而是在收集以后才想到其他的用途, 而对于信息的二次使用, 对于被收集的用户而言是不可预知的, 其也不可能会同意对于未知用途的同意模式, 因此, 这种个人许可模式会不利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所以需要改变原有的个人许可模式, 而使用新一代用户信息保护的模式, 并让数据使用者承担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对个人信息进行危险评估, 并让使用者承担不同的责任, 这样就能够使得用户能够更加谨慎的使用他人信息, 进而达到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
3.2 推行新技术差别隐私保护个人信息
除了在制度方面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以外, 在推行新技术方面也得同步进行。差别隐私技术就是新兴的一种个人信息保护技术, 这一技术的操作原理就是用户输出的信息与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也就是说有些居心叵测的信息使用者, 从其输出的信息数据不能够直接判断出, 输入的个人信息的真实信息, 这样就能够对个人信息进行合理的保护。这一技术主要利用噪音来混淆视听, 而对原始数据输入的噪音量多少与个人信息量的多少成正比, 个人信息量越大, 对原始数据输入的噪音量也就越大, 反之, 毅然。在大数据时代, 存在着海量的个人信息, 如果想要保护敏感数据, 使用这种差别隐私保护法, 使得原始数据失真, 不失为一种较为好的办法。
3.3 逐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 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没有一本专门的法律制度, 而是散见在其他法律法规当中, 这就使得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没有统一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 这就使得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急需面世, 所以笔者建议从个人信息的具体概念、个人信息保护中具体的权利有哪些以及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考量, 从而使得一本真正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得以面世。
4 入网规范系统的介入
这一规范系统的介入对供电企业内部的供电线路进行相应的规范, 及时发现违规供电线路或者路由器的私自违规介入, 既能够使得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发现供电系统内部的违规行为, 从而进行积极的制止工作, 又能够有利的保障整个供电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阿里巴巴集团, 聘用专业人士, 全面负责数据的资源共享平台, 并且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 逐步将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囊括在内, 实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动态与购买需求的变化, 同时, 将所有有关消费者的相关数据都能够包括在内, 这样就能够全方位的了解消费者的各方面数据, 进而利用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 再根据自己所建立的相关平台, 建立一个数据交流信息中心。
综上所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为个人信息保护产生了巨大的障碍, 想要促进大数据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重视个人信息保护, 从而实现全球范围的世界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资源共享, 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的便捷, 同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为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产生了巨大的障碍。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与措施显得非常的渺小, 作用也不明显, 这就为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法律对策
参考文献
[1]侯富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与法律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5 (06) .
[2]孙鹏.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 2015.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篇11
网络虚拟空间里含有多种虚拟财产,主要包括游戏账号等级、虚拟金币、虚拟装备(武器、装甲、药剂等)、虚拟动植物、虚拟ID账号及角色属性等。笔者认为,随着网络事业的发展以及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纠纷不断出现,网络虚拟财产已经不再完全“虚拟”,侵犯虚拟财产已经突破虚拟空间而向现实空间过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虚拟财产不只是虚拟的或者独立存在于虚拟社会中的,而是逐渐与现实社会的真实财产建立了对应或者换算关系。因此,虚拟财产已经具备了现实社会中真实财产的价值,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是在保护的方式以及手段方面做出不同的规定而已。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无形性
虚拟财产在本质上只是一组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数字信息,台湾的相关立法称作“电磁记录”,其以电磁记录形式存储于游戏服务器上。
二、可转让性
虚拟财产既可以通过买卖的方式在玩家和游戏服务商之间转让,也可以通过离线交易的方式在玩家间转让,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网站进行这种交易活动。
三、有价值性
网络虚拟财产也是有价值的,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四、时限性
网络虚拟财产只存在于游戏运营阶段,游戏一旦停止运营,虚拟财产也会随之消失,因而具有明显的时限性。
五、依附性
虚拟财产基于特定的虚拟社区空间而存在,基于特定的网络游戏而存在。
同时,笔者认为之所以在概念中使用“虚拟”二字,不是指这种财产的价值是虚幻的,更不是指此种财产的法律性质是虚幻的,而是为了与传统的财产形态区分,表明虚拟财产因网络虚拟空间而存在。虚拟财产与传统形态财产的价值来源存在着巨大差别,存
在于不同的形态领域。
虚拟物品的交易,直接表现出了虚拟物品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我们应该承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并予以保护。财产的核心在于其价值属性,同时我们主张虚拟财产又是具有价值的,因而虚拟财产也具有财产属性。虚拟财产之所以具有财产属性是由于:①虚拟财产是有价值的,虚拟装备、账号以及其他虚拟财产在网络世界中都是具有价值的,能够满足虚拟人物在虚拟空间的发展,同时获得这些财产也需要耗费一定的劳动;②虚拟财产是可以进行交易的,法律并未禁止虚拟财产的买卖,现实生活中进行网络财产交易非常普遍,各大网站也都有专门的栏目进行网上交易。
总之,网络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迫切要求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任何权利的实现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与救济,即只有通过法律禁止与制裁侵犯权利行为的发生,权利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为了减少私力救济事件的发生,将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极为必要,制定保护虚拟财产的法律势在必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正在迅速地扩张发展。由规模不断扩展的游戏产业带来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与立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在网络游戏产业领域内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只有加快对网络虚拟财产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在司法上得到认识上的统一并积极引导,才能全面、有效地调整网络虚拟财产这一特殊的法律关系,使网络游戏产业在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内实现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正如网络游戏需要游戏规则一样,服务商与玩家(用户)这两大群体间的利益也需要规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与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新事物相关的、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一定会应运而生,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必将得到法律的维护,中国的游戏产业也一定会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
网络域名的法律保护 篇12
1 域名的法律特征和性质
域名, 是一个企业或机构在国际互联网上表达的名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域名的解释, 域名类似于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 用于识别和定位互联网上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字符标识, 与该计算机的IP地址相对应。如何理解域名的含义、认识域名的性质是我们讨论对域名进行保护的关键。
域名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 空间拓展的无限性。
域名存在于因特网中, 不受国界、地域、商品及服务的限制, 在空间上具有无限性。
(2) 时间永久性。
域名一旦注册并使用, 它的存在具有永久性, 没有期限限制。
(3) 专属和识别的绝对性。
因特网的技术特征决定域名具有专属性, 任何人注册取得域名, 其他人都不能再注册和取得完全相同的域名, 但可以存在相似的域名。
(4) 命名方法的规定性。
域名的名称符号组合, 要符合《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域名的这些特征和因特网的技术成熟发展, 使得域名具有了市场价值, 在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隐患, 比如其与传统知识产权、商标权就容易发生冲突。由于国内外尚无承认域名是一种权利的规定, 因此当事人不能就域名归属提起确权诉讼, 只能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而提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2 域名注册存在的问题
域名作为商业标识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使得无论商家还是个人用户都逐渐认识域名所具有的商业价值, 也就出现了很多使用不正当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各类域名纠纷的出现在所难免。
2.1 域名与其他传统知识产权的冲突
国内外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是含在商业域名、域号形式之下的驰名商标权、注册商标权、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权等传统商业标识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体系中并不存在独立类型的域名权。关于域名权是否为一种独立的权利, 是不是知识产权, 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
2.2 域名的注册欺诈、恶意抢注
除了域名与商标权的冲突, 在域名的注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严重影响了部分企业的利益。恶意抢注是域名和商标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域名注册和商标注册不是一个机构, 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因此域名注册机构也就不会考察注册的域名是不是某个企业的商标, 这就给了恶意抢注商标的人以机会。
3 域名的保护措施
3.1 域名的国际保护
美国司法实践对商标的保护与对域名的保护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 即必须符合一定的反淡化条件才保护被抢注的域名。这对某些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商标而言, 当其被抢注为域名时, 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此, 抢注域名的行为屡禁不绝, 最终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原来他们也没有明确的、规范性的域名注册规定, 域名登记业务主要秉承美国政府主张的“网络域名注册程序开放竞争”的原则。
3.2 域名的国内保护
我国通过颁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结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相关程序对域名进行管理和保护。该《办法》否认了域名的交换价值, 只规定注册域名可以变更或者注销, 但是“不得转让或买卖”, 实际上, 域名买卖的现象大量存在。对于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我国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竞争法》以及针对域名问题颁布的一些管理办法进行认定的。
从司法实践来看, 有通过商标侵权来判定域名侵权的案例, 除了使用《商标法》来解决域名纠纷外,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对相关问题做了解释, 因为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违背自愿、公平、平等及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对于一些恶意抢注的行为,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正确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的民事纠纷案件,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的规定, 做出了一些解释。
此外, 除了通过《民法通则》、《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对域名进行保护外, 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 经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可与授权, 负责解决中国互联网域名争议。《中国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规定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可以制定中立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解决域名争议, 但是如果与法院或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不一致, 要服从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判。
参考文献
[1]李居迁, 杨帆.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 8.
[2]陶鑫良, 程永顺, 张平.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 1.
[3]屈茂辉, 凌立志.网络侵权行为法[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
[4]常天荣.咨询法务透析, 1999, 5.
[5]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法律出版社, 2001, 5.
[6]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