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共8篇)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 篇1
论如何实现社会新闻对舆论的正确引导
[摘 要]舆论导向关系党的工作的全局,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那么如何把握好正在不断增多的社会新闻题材,使之同其他新闻一样起到稳定大局,推进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社会新闻;舆论;正确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117 — 02舆论导向关系党的工作的全局,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江泽民同志关于“典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性。新闻舆论工作要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讲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称定。这五个“有利于”是新时期判断对舆论引导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如何把握好正在不断增多的社会新闻题材,使之同其他新闻一样起到稳定大局,推进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理顺关系把好关口
社会新闻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其中有一个经典也是最基础的原则必须坚持,那就是要遵循新闻规律,对新闻价值有正确的认识,要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新闻内容有所取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媒体与受众联系较为密切的手段之—社会新闻也不例外。社会新闻无论是从选材,报道角度、方向,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反面报道,都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坚持对舆论的正确导向。但是,在社会新闻领域却最容易产生虚假新闻。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社会新闻在报道突发性新闻时往往存在时间短、任务急、核实难等问题。另一个原因是社会新闻内容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容易给造假者提供可乘之机。新闻受众水平不一,有的人对新闻媒体盲目信任,没有怀疑意识,虚假的社会新闻就会对这些受众产生误导。因此,在对社会新闻进行报道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真实性原则,要善于抓住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切忌一叶障目;必须善于从总体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必须善于把握社会现象的表象和内在本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力求坚持社会问题本质的真实。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再对新闻内容的取舍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在对社会新闻的实际选择中要把握正确的导向,注意理顺几方面的关系,把好几个重要的关口。一是理顺“主旋律”与“三贴近”的关系,把好源头关。党的新闻事业必须自觉地纳入政治轨道之中,用党性标准指导一切新闻工作。我国新闻事业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因此,新闻要对政治负责,唱好主旋律。要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有效地发挥新闻的正面引导作用。要真正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上下功夫,深入基层反映群众心声。二是理顺“正导向”与“走市场”的关系,把好导向关。导向是媒体的生命和灵魂。任何媒体只有导向正,才能市场稳。导向不正,一是把读者往邪路上引,二是把自己往死路上引。一些媒体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多刊登几个大案要案,多发几则猎奇新闻,或者多搞几次批评报道,就能产生轰动效应,便会有更大的市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正导向与走市场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坚持正确的典论导向,为读者提供较高品位、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可读性新闻,才真正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真正能燕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与欢迎。三是理顺“找卖点”与“讲政治”的关系,把好政治关。研究“卖点”没有错,但问题是“卖点”必须是“亮点”,必须是新闻的“闪光点”,必须是健康、向上、有益、有用的好新闻,而不能靠,猎奇的东西,满足极少数读者的媚俗之需。如果片面认为杀人、死人、情人之类的东西,才是看报人最关心的和市场最抢手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恰恰相反,真正感人至深的新闻,往往是正面、正义、正气和动人的。真正的市场卖点,讲政治是必要和重要的前提,增强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时刻不能忘怀的第一要务。讲政治就是正导向,就是要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公众媒体的最大优在于它的权威性、导向性、真实性和服务性。因此,抛弃了优秀的文化,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只能是自寻短路。要正确地引导社会矛盾,反映群众意愿,理顺党政党群关系,对各类社会新闻要坚持低调适度原则,不能炒作、煽情和猎奇,多给人以普醒和教育作用。四是理顺“创特色”与“守纪律”的关系,把好纪律关。媒体要办出特色,当然就要大胆创新。在创特色过程中要特别注愈防止各种违纪问题的出现,要防止监督权利扩大化。监督的本质具有客观性和正义性,而媒体的本质只是传播信息的组织而非维护正义的组织。不能过分强调监督的权利和作用,大事小事都打监督的王牌.要防止记者采访特权化,要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心愿和疾苦,揭搏和抨击各种不正之风,但绝不能乱用权力,以权谋利。五是理顺“求发展”与“保稳定”的关系,把好稳定关.媒体要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稳健发展。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要对媒体负贵,加快发展步伐,同时更要对读者和社会负责。如果稍不注意,负面新闻就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搅得**不断.因此必须要有全局和稳定意识,掌握好宣传中的禁区。不论是媒体的利益还是对全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的局面,就没有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二、讲究艺术选择手段
社会新闻要实现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就要讲究引导艺术,采用合适的引导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十分引人瞩目的一个变化就是:正在逐步摆脱单一的宣传模式,开始注重研究和探索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其间对舆论引导艺术的研究,便是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
没有引导艺术的舆论传播,非常容易使广大受众对本来导向正确的舆论产生误解,造成反感,引起厌恶情绪。这样的舆论引导效果不仅等于零,而且还呈负数表现,起着恶劣的负面作用。讲究引导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能使舆论引导工作落到实处,在人民群众中焕发出巨大的力。社会新闻报道的都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件,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传播面十分广泛,因此就更要注愈引导艺术,才能取得效果。总的来讲,社会新闻要对典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必须从以下四个基本方法着手。1.可信性。舆论传播能否站住脚,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首先就要看其可信性;能否为广大受众信服和接受,发挥最佳的社会效果,也是必须要看可信性的。
2.权威性。舆论传播的权威性是大还是小,是有还是无,极大地决定着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这跟媒体的信誉、活力、生命,前途都是命运彼关的。
3.贴近性。贴近性是指新闻要贴近受众,为受众所乐于接受,这是取得广泛的传播效果的必备条件。要提高典论传播的贴近性,社会新闻采写就必须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4.时效性。快速,讲时效,对引导典论而言是极为重要并具有致命的意义。只有讲时效,消息才能成其为新闻;只有讲时效,才能提高引导舆论的效率,同时增强其效能。讲究舆论引导艺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是社会新闻对公众舆论进行正确引导的基础。在充分掌握了引导艺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引导手段,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新闻媒体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根本目的总是为了统一社会认识,求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但是每次引导的目的并不相同,因此,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就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
在此,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第一,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相结合。直接引导,又可以称为硬引导。它是一种刚性的引导,指通过提供经精心选择的一类事实情况,或提供一种标准意见,要人们去认可、接受、施行,它常常提供“一面理”,以强力作后盾,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所谓间接引导,又可称其为软引导,是指媒介在充分相信公众
判断力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多种客观、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和若千大众关注、充分说理、平易近人的意见,让受众自己去比较、鉴别、总结,去选择。第二,强势引导与适度引导相结合。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热点问题,他们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媒体往往高频率的报道对受众进行轰炸,也就是强势引导。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定要考虑到受众的承受能力,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因此,应该在深入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抓住既是群众关心热点,又是有法可依的问题,精心策划、组织报道,吸引社会各界意见,解决问题,培养正确舆论。第三,超前引导和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所谓超前引导,就是舆论尚处于萌芽阶段时就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或对舆论起催生作用,或使正在形成的舆论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媒介是社会的守望者,进行超前引导就是履行这一职贵的重要方面。但是,超前引导必须和适时引导相结合,盲目超前是行不通的。超前的判断和预测一定要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分析研究之上,把握好引导时机和火候。第四,要将理性引导和感性引导有机结合。从引导受众的方式来说,理性引导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理性世界的引导,感性引导是作用于人们感性世界的引导,从引导行为本身来看,侧重于阐释道理的是理性引导,而侧重于事实介绍的则是感性引导。对典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应该是既诉诸理智,又诉诸情感,做到情在事中,理以事显,事理一体,情理交融。
三、软硬分流实现良性发展
社会新闻也有软、硬之分,一般来说,硬新闻是指题材严重、具有一定时效性、注重报道思想性、指导性和工作性的新闻,是一种“纯粹新闻”,而软新闻主要是指人情味浓厚、写法轻松活拨的生活新闻,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关心的事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媒体逐步市场化、商业化,而娱乐作为时尚潮流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成为一种产业经济。同时受众对趣味性、贴近性、刺激性的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正使社会新闻软化趋势愈演愈烈,不但软新闻更软,挤占了硬新闻的空间,而且硬新闻也在逐渐软化。
新闻的软化趋势在媒介改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新闻软化思路及操作的不断延伸和深化,一些原本属于硬新闻范畴的新闻事件和题材,也直接以娱乐性的方式来处理成刺激、趣味的效果,产生了过犹不及、令人反感的不良影响。在社会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控制软化的程度,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软包装,特别是对于那些题材偏硬的新闻,该硬就一定要硬起来。这对于在目前一片软化的氛围中实现社会新闻正常、有序发展以及发挥其对舆论引导应有作用意义重大。首先,硬新闻软化、娱乐化片面夸大了新闻的娱乐功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闻,传播交流新情况、新信息是最基本的特点,将社会新闻中那部分题材偏硬的新闻过度软化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将其原本引发受众思考的功能掩盖了,长此以往将影响全社会。因此软化、娱乐化应该把握尺度,绝不能违背新闻的原则和本性。其次,从长远看,一味采用硬新闻软包装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和人民正越来越成熟,正逐步走出仅限于满足感官刺激和追求趣味的状态,对真实、客观、权威、具有参考价值,能提供决策依据的硬新闻需求必将增多,事实也证明,在信息爆炸时代,这类新闻对人、对社会的历史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再次,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社会新闻发展方向不会“偏软”。我国的新闻事业始终强调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担负着监督和引导舆论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因此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不能完全市场化,在这个大环境下,社会新闻也就没有持续偏“软”的环境。
〔责任编辑:谭 蕊〕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 篇2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呢?引导舆论不是一般的新闻事实的报道, 而必须坚持原则和一些前提条件。应在报道的思想、报道的内容和报道的写作手法等方面精心安排, 下大力气抓好正确的舆论引导报道。
首先, 要坚持传播符合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舆论。要一切以国家、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和目标。当前,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 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处置不当, 信息披露不充分, 引起媒体与公众对事件背后真相的追问和问责, 很容易引发社会潜在矛盾的连锁反应, 局部问题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国内问题可能演变为国际问题, 一般性问题可能演变为政治性问题, 进而成为政府危机、社会危机。以往一些地方的突发公共事件, 地方政府在舆论引导上显得被动、迟缓甚至不力, 究其思想根源, 突出表现在一个“怕”字上。许多负面报道和“小道消息”的出现, 大多因为当地政府惧怕舆论监督, 面对媒体的采访和公众的询问推诿敷衍, 或干脆不接受采访、刻意回避公众, 使社会传媒和广大公众不能及时得到真实的信息。在舆论传播中, 对那些不正确的、消极的、落后的、偏激的言论不能传播, 而要用正确的思想, 积极的舆论加以引导, 努力把公众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在新闻报道中, 既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 又要运用各种新闻形式, 把握好舆论的方向, 努力将其引导到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的方向上来, 引导到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方向上来, 引导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共建和谐社会的方向上来。
其次, 坚持传播真正代表和反映民意的舆论。舆论传播不能脱离群众的生活实际, 不能忽视大多数人的意见。特别是对那些广大群众关心的“难点”、“焦点”和“热点”问题, 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 对所报道的问题既要迅速准确又要全面中肯。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的重要讲话就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进行深入研究, 拿出切实措施, 取得新的成效。”这体现了党中央对舆论引导工作的高度重视,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指导性。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这个备受全国人民关心的突发灾难事件发生后, 新闻媒体、新闻记者都及时作出了反应, 并从事件发生的地点、情况、救护等作了一系列的报道, 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凝聚了民心, 同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美国《世界报》的创始人普利策说:“记者是国家航船上的瞭望哨。他要站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 观察一切, 注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他不计较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 而是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务。”这句话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记者要担当国家“航船上的瞭望哨”的重任, 必须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和时代潮流的最前沿, 有超前的意识, 以战略家敏锐的眼光, 关注整个社会, 当发觉某种风向或现象刚露头角时, 要冲破世俗, 不计个人得失, 敢于立言发论, 指出其弊病所在, 使之得以改变或扭转。引导要注意新闻舆论的先行, 新闻记者要高屋建瓴, 站得高, 看得远, 要有全局意识、责任意识, 以极大的新闻敏感、政治敏感和非凡的洞察力, 紧紧抓住新闻事物、新趋势、新动向, 加以报道, 正确引导, 形成新闻导向或舆论力量。比如:1981年3月中国男排战胜韩国队后, 北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记者发现后, 进行了连续报道, 这个口号也成为当时激励全国人民加快国家建设的一个行动。
再次,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前提条件。报纸、广播、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必须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视导向为生命, 始终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 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 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中央精神, 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心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唱响时代主旋律, 大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 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领舆论,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要认真学习领会和掌握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 并在此基础上, 深入生活, 把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 与各地的实际结合起来, 并把它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南。工作中以鼓劲为主, 不能因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原则, 或错误地引导舆论。近年来, 诸如山西繁峙矿难“封口费”事件屡有发生, 一些记者由于收受矿主的好处, 使矿难的真相被掩盖, 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也败坏了新闻队伍的名声, 这些人受到了法纪、政纪的处理。在舆论引导中, 新闻工作者还应加强对业务水平的提高, 除了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外, 还要做一名“杂家”。应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说外行说, 也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 工作才能有效果。■
浅析党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意义 篇3
关键词:浅析;党;引导舆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09-02
一、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
“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1]江泽民把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同党和人民的祸福直接连在一起,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直接连在一起,既鲜明、新颖,又深刻、独到。无论是在我们党的新闻宣传史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史上,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升到这样高的高度和如此深的深度,是以往从未有过的,它有力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及其新闻宣传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正是因为我们把舆论导向正确与否视为如此重要,我们才能把党的新闻事业同党的生命视为一体。今天距离苏共亡党过去了20多年,造成苏共亡党的原因有许多,党对舆论引导的失控时其中一个不能不谈的重要原因。苏共政权的垮塌,可以说就是从对舆论的引导失控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开始的。1987年,在苏共中央一月会议上,戈尔巴乔夫的讲话和后来提出的“全人类价值”和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标志着苏联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开始抛弃党的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价值转变。另外,一些对“反思历史”特别激进的报刊如《星火》画报和《莫斯科新闻》等开始全盘否定过去,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进而公然打出向资本主义方向“改革”的旗号。被称为“文学炸弹”的雷巴科夫丑化斯大林的小说《阿尔巴特大街的儿女们》,一经问世发行量即突破100万份。接着各种非正式出版物纷纷登台,苏共舆论阵地逐渐被蚕食。大众传媒也纷纷与党内的思想转变相呼应,开始对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实践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否定。舆论的巨大压力加上国内的各种原因最终导致了苏共的灭亡。虽然我们不能断定由于对舆论引导的失控才导致苏共的灭亡,但其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党对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党自身和国家的命运前途问题。舆论的失控势必会引发社会各意识思潮的蔓延,各种阴暗的负面思潮也会借机影响正面意识乃至取而代之。一个国家与政党的灭亡往往是从思想的混乱导致的。正确的积极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从国际范围看,西方资本主义反对势力从未放弃过“分化”、西化社会主义中国的阴谋。他们利用信息优势向我国输出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强行推行其意识相态和思想文化。在国内,一些邪教势力、敌对分子等通过各种渠道散播谣言,进行反社会、反政府、反科学的活动。这些国内国外的有预谋的攻击给我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带来严峻考验,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始终保持主流思想的社会主导作用,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
二、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大众传媒作为党执政的重要资源之一,不断增强党对舆论的引导能力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党通过对大众媒体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切实提高自身执政能力,为党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能否执好政、掌好权的重要条件。苏共垮台和东欧剧变在这方面的失败等给了我们党深刻的历史教训。他们由对舆论宣传管的过严、过死,走到了大肆宣扬所谓的舆论“公开性”和“舆论多元”的一个极端,放弃了党管媒体这一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工作的第一原则,逐步丧失了对舆论宣传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最终使自己失去执政地位,导致国家的巨变。
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党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考验。一方面,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由于城乡之间整体差异的现实存在、社会资源的分配格局的渐次调整、社会各阶层以及个人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等原因,社会公众舆论存在不少变量和一些复杂趋势,使转型期的社会舆论引导面临着许多困难因素。另一方面,全球科技包括传播手段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以后,信息在巨大的空间内无限传播,人人都是发声器,人人都是接收器的时代逐渐到来。这不仅仅是改变了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格局,而且也使党对各种信息舆论的“把关”难度增加,成本提高。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生活包括媒体运行的影响日趋深刻。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的深化,大众传媒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由于大众媒体应具有的道德感与责任心逐渐受市场所具备的占有性和逐利性影响,市场的导向作用在促进媒体竞争与改革的同时或多或少的致使其物质欲、金钱欲等消极因素膨胀,从而使媒体所坚持的正面导向与监督功能受到严重考验。因此,如何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已经成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三、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是防止腐朽思想渗透和维护国家稳定的重大措施
腐朽思想是民族精神的腐蚀剂,对民族精神具有腐蚀与毁坏作用。因此,不断增强党对舆论的引导本领,对各种腐朽思想进行弱化,防止和遏制对各种腐朽思想的渗透和蔓延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党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坚持用主流思想冲散各种腐朽思想的进攻,净化社会舆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家的稳定需要民众具有稳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在当今社会,舆论活动具有更加鲜明的阶级性和复杂性。各个国家由于利益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都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展开激烈的宣传战,占领舆论高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同性质的国家更是如此。最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试图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攻击。以“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为代表的多种宣传工具,为了实施“和平演变”,竭力收集我国的一些社会阴暗面,将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夸大为必然发生的趋势,把零散出现的琐事吹嘘成整体的必然现象,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编造骗局和谎言,造成舆论的恐慌状态,最终把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描述为不正义、不人道、毫无民主与自由的贫穷落后国家。每年3月,美国都会对外发布所谓的“中国人权报告”,对我国的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宗教问题等妄加评论,歪曲事实的畸形报道。其目的就是通过舆论攻势扰乱我国的国家稳定,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阻碍。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舆论攻击,如果我们不够警惕,丧失了对舆论的引导权,那么必将造成社会的混乱和震荡。因此不断增强党对舆论的正确引导,提高舆论引导本领,用以教育人民、稳定人心,才能更好的防止腐朽思想的渗透,维护国家稳定。
四、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是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保证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把握正确舆论方向,是党的新闻宣传部门的重要政治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处在特殊地位的新闻舆论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全党全国人民更加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着更加艰巨的责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港台和国外媒体的进入使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是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新闻舆论工作自身的舆论导向要正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做到不走调、不变音,既要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意志,又要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愿;二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舆论导向要能够统率和指导社会舆论,主流媒体一定要有主流声音,形成舆论强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社会不同声音和不同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相适应需要不断增强党对舆论的引导本领,保证新闻舆论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释: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 篇4
作者:邵东
摘要 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社会现实意义又有哪些?判断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正确的舆论导向应坚持哪些原则?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给出初步回答。
关键词: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意义 标准 原则 技巧和效果
引言:舆论导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内在要求。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事业就能健康发展,就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团结、教育、鼓舞人民群众的作用,就能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和欢迎;反之,什么时候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会给党和人民带来损失和灾难。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所系的工作。”①
“大众媒介对舆论每个阶段的影响(或叫引导)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②,因此,正确引导舆论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项基本功能。
由此可见,舆论导向问题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所谓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社会行为、社会心理能够产生正确引导和影响作用的新闻舆论。当前,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不遗余力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唱响发展的主旋律,把广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创造财富、增加收 入的热潮中来;把各行各业引导到有序的市场竞争中来;把人们的文化娱乐引导到高尚、文明、健康的精神乐园中来。比如当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振兴民族工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观念和意识。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意义十分重大。适时引导热点,化解难点,是引导公众思考方向、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004年台湾大选前,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党的民众支持率高于民进党。然而大选前夕,民进党借枪击事件,操纵舆论,大做文章,并最终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大选。
从东欧国家的剧变及近年来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我们也可以看出,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意义。利用新闻媒体引导舆论,可巩固一个政权,也可推翻一个政权;可以维护政局稳定,也可以造成政局动荡。
舆论导向对新闻工作犹如方向盘之于汽车,一部汽车,不管设计多么“先进”,马力多么强劲,其他部件多么优越,离开了方向盘或者方向盘失灵,这种先进性就成为谋害人命的致命“杀手”。舆论导向出现偏差,新闻工作就会成为危及社会稳定、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
比如说,否定宏观经济调控,鼓吹通货膨胀无害,鼓吹消费拉动内需,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美化、腐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危害我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果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就往往会给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矿难等灾害发生冠以合情合理的籍口,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更频繁的灾难发生。
江泽民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③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高度。学习和贯彻三代领导人关于舆论导向问题的论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搞好主旋律报道,新闻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观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关于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 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④[P3]服务党的工作大局,既是新闻舆论的着眼点,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新闻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唱响主旋律的基本要求,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具体表现,也是对新闻工作者政治意识强弱的检验。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引起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政治信仰、人生信念、生活信心和人际信任都出现值得注意的倾向,在采取法律、道德、管理和教育等诸多手段进行调节的同时,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发挥传媒的技术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常常处于无序状态。希望与失落、信仰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一些人感到困惑与迷惘。新闻工作者肩负正确引导人们思想的责任,必须自觉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三、正确舆论导向的标准和应坚持的原则
判断新闻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既有政治标准,也有业务和技术标准。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政治标准是根本标准。首先,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坚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原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新闻工作者就要从维护大局、服务大局出发,认真深入地研究大局的发展变化,把握大局的本质和规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无论正面宣传还是舆论监督都要抱积极的、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准确。正面宣传不文过饰非,虚报浮夸;批评报道要适时适度,注意分寸,把握时机。正面宣传要立足于为人民群众鼓干劲,揭露与批评要着眼于促成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消除。在宣传的导向、基调、内容上,都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新闻工作的突出位置。
我们工作的成败得失,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⑤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成效如何,导向是否正确,当然也要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003年6月,麻城市最大的国有棉纺企业麻棉集团由麻城市委、市政府牵头,通过招商引资,整体出让给福建民营企业神龙集团公司,由神龙集团出资建新的厂房,改造升级纺织设备,组建新的神龙纺织集团公司。当时,企业许 多职工思想不通,认为企业改制是政府甩包袱,卖资产,集体到市委、市政府上访。针对这一情况,麻城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介入,同市委、市政府一道,大力宣传中央、省、市级企业改革改制有关文件精神及麻城市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政策、步骤、企业职工安置方案、措施等内容,使广大企业职工明白了企业只有改革改制才有出路的道理。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了社会稳定,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职工得以妥善安置,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之后,麻城电视台还开辟了《招商引资谋发展》新闻专栏节目,报道全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果及先进典型事迹,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004年元月30日,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果园场养鸡专业户陈章长饲养的鸡突然大批死亡,通过解剖观察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发生后,许多关于禽流感的谣言四起,并迅速在麻城传开,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麻城人拒绝食用所有禽类食品,包括禽蛋类食品。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麻城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了防疫部门防控禽流感的有关措施,宣传普及禽流感预防有关知识,使大家知道禽流感可防可治,并不可怕,从而消除了群众的恐惧心理,维护了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同时也维护了家禽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反之,如果新闻媒体过分宣扬禽流感的危害性,岂不要人人自危,人心恐慌,全市畜禽养殖业也要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其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坚持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起到有力的宣传、贯彻作用,对群众起到极大的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东西起到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的东西起到及时的制止、纠正作用,还可以对科学知识起到广泛的传播、普及作用。”⑦
当遇到突发新闻事件时,作为新闻舆论,要本着消除矛盾、解决问题的原则,尽量做到使群众满意,让群众受益。
2004年3月,麻城市环卫管理处因为麻城商场拖欠环卫费不缴而采取垃圾堵门的过激行为。事件发生后,麻城商场要求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据记者了解,麻城市环卫处曾多次上门催要环卫费,麻城商场找出各种理由搪塞拒绝,环卫处迫于无奈,用垃圾堵塞商场大门。本着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原则,麻城电视台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并配发了《环卫费该交,门不该堵》的新闻评论。事后,麻城商场补齐了所欠环卫费,环卫处上门作了赔理 道歉。市电视台对此都作了相应的报道。新闻媒体还对我市的环卫设施、设备状况、工作人员待遇、运作状况等进行了全方位详细报道,让市民了解环卫工作,理解环卫工人。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取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既提高了《麻城新闻》收视率,增强了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又促进了环卫服务水平的提高。
其三,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坚持明辨是非、典型引导、弘扬正气的原则。2005年3月,麻城市正式启动查禁“麻木”、“麻的”、“黑的”载客营运工作。然而,查禁“三车”面对的是弱势群体,1200位车主中,多数是残疾人、下岗职工,有的是一家人生存依赖“三车”。
在配合市委、市政府查禁“三车”工作中,麻城市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了《城市交通大家谈》等专题、专栏,宣传查禁“三车”有关政策,及时宣传了市委、市政府查禁“三车”无情取缔、有情操作的详细补偿方案和各项优惠帮扶政策,并对一批自强不息,勇于创业的“三车”车主再就业典型事迹进行了报道。强大的新闻舆论攻势,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查禁“三车”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市民要求整顿城区交通秩序的迫切愿望,同时也树立了再就业先进榜样。
正确的舆论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车”车主心平气和,各项包保帮扶工作、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查禁“三车”工作平稳有序,进展顺利。街变宽了,路变畅了,城区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更方便了。
其四,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坚持“民主与科学”的原则。公开新闻真相,不断扩大老百姓的知情权,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这需要民主观念。而对新闻力求作出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同时又是高瞻远瞩的解读分析,这就需要科学精神。
由于长期形成的“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对待国内重大灾害与突发事件时总是尽量不予报道。这就违背了民主与科学的原则,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封锁新闻、隐瞒事实真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等。如2003年我国遭遇“非典”,因隐瞒疫情导致病魔迅速扩散,流毒全球,对人民生命财产、国家经济与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再如南丹煤矿透水事件中,地方政府借维护社会稳定为名,封杀新闻,封锁信息,最终导致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相反,“非典”发生后,大张旗鼓地公开疫情,及时全面地组织宣传防病抗病医学知识,调整群众对待公共危机的心态,消除了紧张气氛,把群众的议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恢复了社会的自信与安定,这才是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化解危机的有效方法。江泽民提出,新闻工作要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⑥这五个“有利于”是新时期判断舆论导向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
四、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的导向问题,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也是我们始终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新闻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改善新闻舆论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要按照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打好群众路线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坚持发扬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提高新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下功夫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优秀专业人才,把实施正确舆论导向切实落到实处。
其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从严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要保证新闻舆论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党和国家新闻法规、制度和纪律办事,按照新闻事业的规律搞好新闻舆论工作。新闻舆论导向,一是要导向正确,二是引导有力,达到正确舆论和宣传艺术的统一,正确的内容和丰富形式的统一。新闻舆论导向端正了,能起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如果出了偏差,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就是帮倒忙。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全员责任意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处理好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栏目、每一个版面、每一期报纸,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守土有责,要按规章办事,严把关口,尽可能地减少失误和偏差,不辱使命。
再次,要注重社会效益,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它的价值实现形式更重要地表现在社会效益上。有些精神产品,直接经济效益可能不大,但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很大。我们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要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社会效益。历史经验证明,新闻工作必须坚持而绝不能背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要求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斗争的东西。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
五、舆论引导应研究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刘少奇曾指出:“新闻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不能只强调政治性——立场,还应当强调思想性、艺术性和兴趣。”⑧[P123]新闻工作只有搞得生动、活泼,才能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的引导才能得人心、有实效,才能使良好的动机变为预期的效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掌握好频度、深度、力度、广度、角度、信度和效度,“决不是机械地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而是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党的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和灌输到新闻通讯、言论、图片、标题、编排等各个方面”。“要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经常性重要任务。随着舆论客体的变化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也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新闻舆论质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努力使新闻舆论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参考文献]
①⑥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1(l)
②(1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④(12)(13)新华通讯社.毛泽东论新闻工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③⑦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1994(3)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 篇5
父母常犯的错误有:给孩子太多提示,看孩子听不懂,火气越来越大,自己还说没有发火。其实,孩子在父母越来越不耐烦的声音中已经感受到了父母的怒气。父母在给孩子讲题时,如果给予孩子太多的提示,会让孩子丧失了解题的乐趣。
还有的父母给孩子讲题时,自己只会做不会讲,做完之后还问孩子懂了没有,孩子不敢说不懂,只能假装说懂了,其实看孩子那迷离的眼神就知道没有懂。孩子为了感受被爱,会迁就父母的错误,孩子不会说父母讲得不行。父母一次两次图省事,时间一长,孩子就是真不懂也不说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提高,孩子会慢慢意识到父母是不会讲题的,于是孩子不再想听父母的话,这时父母就会说孩子叛逆,于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有些孩子根本没有听懂,父母还夸他聪明,这只会让他难受,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聪明,更不相信父母的话。
还是拿学习数学来举例,解释清楚问题和问题所需基本公式比给出答案重要得多。
学不好的孩子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懂装懂。嘴上说懂了,只是把过程和答案抄一遍,其实自己还是不会推理计算。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不是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自己做出来,就等于没有学会。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 篇6
1、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务实,目的性更强。
2、肩负着上令下达、下情上传等重要任务。
3、肩负塑造企业形象,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责任。因此,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依据六分公司的现实情况,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上述特点,在具体操作上有以下几个着手点:
1、快速反应,贴近职工,深入理解企业精神。由于我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由行政办公室分管,在人员上也没有相应的专职宣传人员。所以在新闻的采集和政策宣传方面有短板。针对此,新闻宣传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新闻敏感性,在与野外一线职工的接触中快速发现新闻点并写出新闻稿件。另外还要深入理解企业精神,把握舆论方向并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企业精神。
2、求真务实,深入理解和宣传我公司的各项精神。新闻,由事实说话。在日常工作中在上令下达的同时更要做好上情上传的工作,将在日常新闻采集过程中收集到的“民意、民怨”整理上报至管
理层。
3、紧抓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企业形象的树立有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知名度。在紧抓内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同时,加强对外的宣传报道。多做向总公司(局)和社会媒体投稿,逐步建立我单位的社会形象,提高知名度。
新闻宣传可以说是企业的形象展示,而舆论引导就是企业稳定的基础了。一个小小的事件,在没有或者不正确的舆论引导下就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思想认识,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没有一套系统的工作规程,舆情引导工作无从谈起。做好新时期企业舆论引导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而且关系到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认清形势,沉着应对,紧紧围绕企业工作全局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 篇7
一、新闻工作肩负引导舆论的使命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媒体”一词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 不仅是指纸质媒体的报刊杂志等, 还有立体的广播、电视, 更有主导舆论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 导致全民皆为记者。因此舆论的导向作用, 在当今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传播真正代表和反映民意的舆论声音。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真实诉求, 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 并能就大众关心的问题, 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向着正确、积极、良好的方面发展, 摒弃那些消极的因素和信息, 用正确的思想引导舆论的方向, 导引公众的目光关注正确的方向。新闻是政府的喉舌, 因此在工作中要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则, 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深度关注和报道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思想意识, 切实肩负起引导舆论的历史使命。在新闻工作中, 新闻人的良心是时刻受到考量的。工作中必须要真正肩负起历史使命, 担当社会责任, 为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是新闻的职能
在新闻领域中的舆论, 我们可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待, 舆论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再现, 舆论的存在是一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客观反映。舆论的产生和传播, 可以在受众中产生强大的意识形态中的力量, 从而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观念。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日常的工作职能就是和舆论密切相关。如何体现好新闻工作的职能, 反映受众的心理和意志, 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新闻工作对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报道和反映, 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心理。所以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 反映大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都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能。优秀的新闻工作可以利用新闻舆论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等, 同时还可以激发群众的正确的思想意识,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共创中国美好梦想,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发现舆论和引导舆论, 尤其是对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所说的热点问题, 一般是指某一个阶段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社会的重要矛盾冲突以及引发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发挥舆论的宣传作用, 把人们急于知道的、迷惑不解的问题, 及时通过媒体, 公布于众。引领公众的视线,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使民众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特别要坚持在新闻报道中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及超前意识。利用媒体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深入实际, 深入新闻现场,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反映舆论的本质和真相, 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
三、高标准严要求去做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性是其主要的特点, 但是新闻舆论还要克服一般化、平常化的弊端, 深层次、深入化、高质量, 应该是新闻采编的原则。同时在新闻的采编中要尽量扩大其辐射作用。高标准和严要求才能出现好新闻, 发挥舆论的引导和宣传作用。有些人认为, 新闻工作不出问题就是好新闻, 但是真正的新闻不仅是不出问题, 而是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才是根本。在传媒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电视新闻受到网络媒体的严重冲击, 尤其是年轻的受众群体, 他们的注意力都在互联网上, 所以不提高标准, 不作出真正的好新闻, 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是不容易的。提高竞争力的第一步是要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指导性。另外新闻采编工作还要和时代紧密相关, 紧扣时代的脉搏, 宣传和讴歌当代社会中的先进人物, 鼓舞大众的积极向上的士气。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客观性, 新闻工作者要本着这一宗旨进行新闻工作的采编和制作。同时新闻的真实和客观也是媒体生命力的体现。尤其是在当今网络盛行的时期, 人人都有一个照相机, 人人都是记者。新闻媒体如果再不能做到客观和真实, 那么势必要失去人民大众的心, 没有受众的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 新闻采编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力求真实客观, 反映社会的真实现象, 宣传党对民生和社会运行中的方针和政策。
四、新闻采编要具有思想中心的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 即替党和政府说话的机构, 但是同时也是大众百姓的代言人。因此新闻工作应该是统领人们思想的中心, 新闻工作在媒体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中心”的作用, 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吹响号角。充分利用典型引导的作用, 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中、社会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 通过报道这样的新闻, 引导人们树立健康向上的风气, 提倡和宣传正确的思想观点, 讴歌先进的行为, 从而引导公众的思想和意识。对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首先要有时代感, 其次要有真实感, 最后要有导向性。先进人物来源于人民大众中间, 所以报道的人物要能被大众接受。形象鲜明生动具有一定的中心思思想意识。
五、新闻真实性对于受众的思想导向作用
新闻采编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因为新闻媒体对大众的思想意识有一个导向的作用。而真实性则是导向的根基。新闻离开真实性就没有生命力, 没有真实性的新闻, 也就不具备导向性的作用。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新闻导向, 必然是错误的舆论导向。新闻要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着正确的方向看齐, 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 反而会因为误导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 新闻媒体还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民意表达的责任, 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真实可靠的信息的提供能给政府工作提供正确的参考, 虚假不实的信息提供则会误导政府的工作决策。新闻工作的真实性, 对于受众来说, 其辨识度不高, 受众有时更关心新闻工作的兴趣性, 这是引导受众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 用舆论去引导人们的思想, 是新闻采编工作的职能也是具体的客观规律。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是一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产物。正确的舆论导向, 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媒体人, 要重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做好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的宣传工作, 做好大众思想意识的引领工作, 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中国梦的实现, 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舆论的产生和传播, 可以在受众中产生强大的意识形态中的力量, 从而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观念。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日常的工作职能就是和舆论密切相关。如何体现好新闻工作的职能, 反映受众的心理和意志, 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媒体”一词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 不仅是指纸质媒体的报刊杂志等, 还有立体的广播、电视, 更有主导舆论的第四媒体互联网。新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发现舆论和引导舆论。
关键词:新闻采编,舆论导向,贴近实际
参考文献
[1]于冠深.新闻真实与舆论导向[J].青年记者, 2011, (01) .
[2]钟振玲.电视新闻编辑的舆论导向作用[J].新闻窗, 2011, (01) .
[3]范以锦, 杨凡.舆论监督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12) .
[4]程金福, 宋友谊.论舆论监督语境内涵在当代中国的建构[J].江淮论坛, 2010, (04) .
论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篇8
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舆论的策源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正确认知网络舆论现状及其重要性,加强网络舆论的研判与分析,多渠道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是网络宣传管理工作面临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我国目前网络舆论现状及其重要性
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把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推升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这个台阶包括:社会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网络信息传播受众人数的急剧增加等等。网络作为传播介质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和深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信息传播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在促进社会的透明度、促进民众的参与度等方面产生了全面的积极影响。另外,就是互联网使民众意志得以充分表达,这种表达不仅是及时的,而且是充分的、全方位的。 当广大民众创造性地在一个平台上展现智慧、表达意愿的时候,这个力量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
在我国,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态势值得密切关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舆论通常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常常充斥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之辞,在表达方式上也呈现出偏激、粗俗的倾向,甚至不时出现一味谩骂、恶意攻击的帖文。
目前,网络舆论的不断发育壮大,已使其成为一个直接、快捷、丰富的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和社会情绪展示窗口。对网络舆论需要做客观、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既要重视,把它作为体察社会情绪的“晴雨表”,又不能盲目地把网上声音当成社会主流舆论,不应该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认真分析、积极应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于密切党群关系、满足合理诉求、疏解不良情绪、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网络舆论的研判与分析
我们正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一定要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做好网络舆论的研判和分析工作,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大的力度,加强网络舆论的监管和应对工作。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更为直接和便利地掌握社情民意,有利于作出更加贴近民意的公共决策,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络舆论还可以加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这在客观上对于各级政府树立执政形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舆论监督管理,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人员庞大、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易于复制、便于检索、超文本链接、全球传播等特点,使得完全控制网络传播几乎不可能。同时,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利弊皆有,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其弊端是非常明显的,诸如其流言化、情绪化、口水化倾向等,都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研判和分析,这一工作理应成为应对和引导网络舆论方面进行创新的着眼点。
网络舆论并不能代表社会主流声音,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如何對网络舆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需要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健全审查机制,而更重要的是,要担起自己的社会和道德责任。
三、多渠道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互联网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是互联网继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当前,网络的蓬勃发展,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互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能否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规范,掌握主动权,以进一步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应该说,网络舆论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网民希望通过表达和参与,让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推动公职人员改进工作,督促问题和事件的公正解决。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民意表达已经成为一股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会越来越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对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要尊重话语权,展开积极引导。
中国目前拥有世界第一数量的网民,在一个群体社会形态日益凸显的时代里,网民这个群体可以说最独特,因为它的外延非常模糊,每个进入虚拟世界的人都可以称作“网民”。互联网是个虚拟世界,人们的真实面目和身份被形式多样的符号所代替。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网络隐匿性削弱了虚假信息传播者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许多谣言借网络到处传播,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网络民意”在彰显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民意泛化、偏激、随意和不平衡等问题,如果不能善加引导,容易形成“舆论暴力”,影响社会稳定。如何正确认识和引导“网络舆论”,成为当前亟须研究和破解的命题。
在互联网开放平台上,网民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如果对网络舆论一味采取传统“堵”的方式,非但无助于引导网民情绪释放,反而会引起对抗性逆反心理。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网民一旦失去鉴别真伪的依据时,往往会无所适从,甚至被居心不良者利用,这将直接危害到社会稳定。在目前网络舆论格局中,必须充分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压缩虚假信息传播空间,同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把网络舆论纳入主流舆论中。
同时,主流新闻网站还必须密切关注网民的观点和意见,加强网上权威评论的引导作用。专业评论一般来自于专职评论员和知名作者,由于他们知名度、思想性和写作水平较高,对普通网民具有引导作用。在热点问题出现时,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灵活机动地开展评论,使权威声音与其他各种观点在交锋碰撞中主导网上舆论。“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主流媒体的新闻网站应主动设置一些贴近网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议题,吸引终端上的个人参与到公共话语空间,通过自由热烈的网络交互、及时的新闻报道、详尽的事实背景材料,在交流中引导,让主流、权威、真实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使网络民意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应该看到,而今的网民,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更多年龄层和阶层的民众都活跃在网络上。现今的网民已经具有多样性且心理更成熟、更理智,这使网络舆论的力量更加强大并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网络传播也是一个分层的传播过程,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中,都有一些文字表达能力强、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的网民,他们的发言往往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引导、控制着整个网民舆论的方向,在某些时候,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应注意培养一批“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以此来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向。
另外,针对“网络民意”新的表达形式和形成的规律,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互联网自身特点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合理引导。除对确有危害的信息严加防范外,应适度调整网络舆论管理的政策和策略,立足于“开”和“导”,变排斥为正视,变被动为主动,变堵塞为疏导。在多元化舆论相互碰撞和交锋中,适当加以正面引导,更利于积极有益的网络舆论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中牟县青年路街道民主街村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中牟县青年路街道民主街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实际,立足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一条“以商促贸,以工补农,村组联动,共同致富”的特色路子,先后筹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官渡农副产品市场、城东蔬菜批发市场,拥有汽车配套装饰材料、新型塑料等20多家村办、私营企业和15座容量达5万吨的冷库,全村农民经纪人1000多人。该村的市场、企业和冷库依托县城区位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运、深加工、保鲜提供了条件和场地。目前该村集体收入7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300元。2011年民主街村为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提高辖区城市品位,决定对民主街城西中心市场进行改造,引进资金近10亿元规划建设丹尼斯国际购物广场,该改造工程设计新颖,美观大方,呼应周边,环境协调,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新形象,建成后将成为中牟县新农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的示范点。
(马国柱)
睢县:管理规范化先进学校创建活动有序进行中
睢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示范性学校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在管理规范化先进学校创建活动中,这些学校总是善抓机遇、先试先行,为睢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睢县共有市、县两级示范性中小学40多所,如睢县二中、平岗一中、尤吉屯二中、范洼初中、县实验小学、尚屯镇一中、阮楼初中、皇台初中、孙寨一中、平岗小学等。纵观这些学校,均呈现出布局合理、设备齐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等看点:一是“校园工程”成效显著,建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装备工程”上新台阶,教学仪器设备均达省颁一类标准;三是“四风建设”扎实推进,管理创新机制正在形成;四是素质教育常抓不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五是走特色办学之路,办学个性特色十分鲜明。目前,睢县40多所管理规范化先进学校考核评选正在有序进行中。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推荐阅读:
谈谈班主任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我09-07
如何正确洗手的教案08-15
如何正确的使用信用卡05-14
如何正确的规划时间表06-26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08-18
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1-06
深度报道如何引导舆论08-29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08-08
如何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07-05
如何正确的评价周杰伦那些歌曲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