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通用12篇)
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 篇1
舆论监督必须在公正透明的条件下进行, 在法律框架的约束下进行, 在正确的引导和适度的监督之下进行。
一、舆论监督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舆论监督观认为, 如果把报刊比喻为驴, 舆论则是驴子驮着的麻袋。由此看来, 报刊是舆论的载体, 舆论监督则是报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 是为了让受众借助新闻媒介来表达自己对社会行为的看法和意见, 从而实现监督的权利。
舆论监督具有别的监督方法不能替代的特点和作用, 它能调动尽可能多的人来批评和监督尽可能多的事, 而且这种批评是面向社会公开批评, 具有极大的尖锐性和威严性;舆论监督的特性还在于它的评判性和监督促进性, 因为只有对某个问题进行评判, 公开性才有意义, 评判才格外有力量。
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在西方社会, 不少媒体把自己当做超然于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种势力”, 然而, 在中国, 新闻舆论监督, 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 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因此, 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当前, 媒体从业人员实施舆论监督尚无新闻法可依, 这就要求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不可越雷池半步, 否则就无法正确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需要公正透明。我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 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一言堂, 法治制度不健全带来的党内党外腐败等陋习,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个别党政部门办事人员身上。舆论监督就是要对这些不良现象实施监督并开展批评, 既然监督就必然会涉及敏感问题、部门和人员, 这就要求舆论监督必须公正透明, 否则就会出现舆论监督不力或监督过度甚至监督错位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 舆论监督的公正透明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
舆论监督以预警和警示为主。新闻舆论监督是由新闻媒体根据社会舆情和历史经验所进行的提醒式监督。当前, 个别媒体重大事件报道不及时或者不敢报, 以警示为主的事后反思报道发掘不深, 舆论监督给人一种不疼不痒的感觉, 达不到镜鉴高悬、警钟长鸣的作用。媒介的预警式舆论监督更是如凤毛麟角, 这就导致媒体不能及时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起不到社会“瞭望哨”的作用。因此, 舆论监督尤其是以新闻评论形式出现的舆论监督, 切不可泛泛而谈, 不可没有明确对象, 不可给人“无的放矢”的感觉, 这样达不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观念的转变, 我国现阶段的舆论监督环境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 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不强, 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滞后, 舆论监督组织结构不健全等问题, 依然制约着舆论监督的正确实施。
二、舆论监督需要“被监督”
舆论监督是一种受之于众的社会监督形式, 监督所产生的特殊效应是其他监督形式所不能企及的。正因为此, 舆论监督权力不可滥用。因为媒体对受众的认知影响巨大, 一旦这种话语权被误用、滥用, 监督就会偏离事实。媒体实施舆论监督, 不仅要对所监督的事实本身负责, 而且要对后果进行预判, 不能出现偏差。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新闻单位也是拥有一定权力的部门。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力时, 存在着如何正确监督的问题。无论从政治责任还是职业操守来衡量, 新闻工作者都没有滥用监督的权力, 更不能以舆论监督谋私利、以舆论监督耍威风、以舆论监督泄私愤。掌握舆论监督的部门, 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掌握批评权力的人, 同样也要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
舆论监督对上可以实现对权力的约束, 对下则应“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因为舆论监督不是新闻单位的监督、不是记者编辑的监督, 更不是新闻从业人员手中的鞭子, 看谁不顺眼就给谁一鞭子, 这种变了味的舆论监督, 是媒体自我约束缺失、社会监督缺失的表现。让舆论监督“被监督”, 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要求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不仅仅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还必须讲究舆论监督的技巧, 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小心翼翼。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开展舆论监督, 有的放矢地扬善抑恶、激浊扬清。
舆论监督“被监督”, 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趋势, 不熟视无睹、不主观武断、不推波助澜, 在掌握新规律的基础上, 力求舆论监督的方向更准确, 把握更适度、更科学, 这样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下使舆论监督水平不断提升。舆论监督“被监督”, 才能正人先正已, 媒体从业人员从事宣传报道需要遵循新闻纪律, 开展舆论监督更应严守新闻宣传纪律, 做到一身正气, 秉持大义, 不失小节。到位不越位, 依法实施舆论监督。
长期以来, 开展舆论监督都是新闻媒体的“兴奋点”, 但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 又是媒体一直都努力破解的难题。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后, 舆论监督环境更为复杂。从表面上来看, 舆论监督仿佛无门槛无禁区, 事事都可以监督, 人人都可以监督。可是, 很多人忽略了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这一基本要求。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应该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不能为吸引眼球, 刻意夸大问题;不能听一面之词, 歪曲事实;不能为扩大影响, 渲染炒作。
三、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无论报纸、电视还是网络, 广大受众既可以是舆论监督的对象, 也可以是舆论监督的监督人。他们有权对舆论尤其是舆论监督施行监督并给予评判, 舆论监督符合事实, 他们就支持, 舆论监督不符合事实, 他们就会采取种种措施加以抵制, 或是给予媒体的不信任, 或是在网络上“拍”出及其有分量的“板砖”, 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广大受众正确的认知观, 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舆论监督者, 让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不得不以事实为依据。
复杂的社会环境造成了舆论监督难这一社会现实。如今, 媒体记者从事舆论监督, 面对很多利益的诱惑, 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 这些外在因素, 都有可能影响媒体舆论监督的正确性和公正性。因此, 做好新时期舆论监督, 一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人民通过舆论工具实现监督, 舆论工具应体现来自人民的监督;二要明确舆论监督的目的。开展舆论监督, 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为了监督而监督。媒体有责任及时解答广大受众关心的重大问题, 有义务反映群众的呼声、批评、意见和要求, 有责任开展批评报道, 真正发挥舆论监督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作用。
总之, 正确的舆论监督和正确的监督舆论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舆论监督对于社会痼疾是个良医, 只要社会矛盾存在, 舆论监督就有存在的必要。但是, 无论何种媒体, 开展舆论监督都要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监督, 受到党和人民的监督。只有正确的舆论监督和正确的监督舆论, 才能保证媒体信息的真实, 保证舆论监督的公正, 保证媒体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2]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
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 篇2
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作用的日益凸现,媒体因舆论监督被诉侵权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且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媒体或记者败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也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如何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有效防范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已成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身体会,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把好度。
一、提升法律意识,充分尊重他人权利。新闻侵权,是因新闻传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义上的新闻侵权,包括侵害人格权、著作权等;狭义上的新闻侵权,专指侵害他人名誉权等人格权。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新闻侵权案件的增多,是人们权利意识觉醒、法律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它反映出社会对新闻媒介的监督与制约日趋规范和完善。新闻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尊重法律、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法治社会里,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没有特权,其一切活动都应当符合社会法律规范。法律在赋予媒体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此,新闻工作者在依法履行自身职责、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依法尊重所有被报道人的权利。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当树立严格的法制意识,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明确新闻侵权与正当监督界限的基础上,把握好采访报道的尺度,做到不谤人名誉、不揭人隐私,真正实现依法监督。
二、树立证据意识,严把新闻事实关。舆论监督报道是讲问题的,总会触及一些人的痛处,也不可避免会遭遇反监督。因此,真实性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也是新闻记者最可靠的保护自己的手段。但应当明确的是,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亦即新闻事实和能在法庭上得以证明的事实之间有很大区别。法律真实指的是以法律能够认定的证据为基础、为法律和司法实践所能认可的真实。从防范侵权的角度讲,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应尽可能以法律真实的标准来衡量新闻事实,这就要求记者树立证据意识,养成提前上法庭的习惯。首先,采访时一定要深入现场,全面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各方面材料,构建完整的证据链,避免因消息来源求证单一而产生片面性。要注意保留采访的真凭实据,包括录音、录像、照片资料和经被采访人签字盖章并注明日期的采访记录,最好能取得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法定证据,以保证在法庭上经得起质证。其次,写稿时要做到表述准确,报道内容要与掌握的证据相吻合,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尽量删繁就简、留有余地,切不可合理想象、贪大求全。再次,对新闻源要加以分辨,充分利用权威消息来源的法律空间,尽量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源。
三、运用平衡报道技巧,力求做到全面、公正。采访全面细致,报道客观公正,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媒体和记者防范侵权的良方。而要做到全面、公正,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做到平衡,尽力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看到所有的不同的倾向”,“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所谓平衡报道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尤其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要避免成为纠纷或者事件一方的代言人,要给不同观点的双方或多方以表达意见的权力和机会,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来反映新闻事件,正确引导受众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
四、将事实与评论分开,把过程与结论分开。新
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记者只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而不是道德的评判者。在新闻报道中,直接表达记者对事实的意见和结论,不仅有悖于新闻的特性和要求,评论不当、定论不准还容易引发侵权。因此,记者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定位,摒弃法官意识和裁判意识,坚持客观性报道原则。所谓客观性报道,是指媒体的报道立场要客观,要把记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事实区分开来,在新闻报道和媒体意见之间为读者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避免将记者的观点混同于客观事实。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应严格区分新闻事实与评论的界限,只说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直接评判是非曲直,不搞夹叙夹议,不擅加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充分利用公正评论免责的法律空间。同时,要把过程和结论分开,不能轻率地为事实定性、下结论,应把结论留给权威部门去定,把是非交由读者去评判。尤其在进行司法报道时,要坚决杜绝“媒介审判”,在案件判决前,不应对案件和犯罪嫌疑人做出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
五、把好稿件文字关,避免使用有损人格的语言。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 篇3
司法作为“用理性化手段消弭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重要场所”,是保障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环节。然而不受约束的权力总有被滥用的风险。正义不仅应当被实现,而且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因此,完善有效的监督体制,是确保司法权合理行使,实现公平正义的必要前提。
一、舆论监督司法的重要性
对司法的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党政监督、司法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相互补充联系的多个方面。其中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运用媒体的独特力量,帮组公众了解公共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一)公民权利与媒体责任。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司法权当然也不例外。舆论监督司法本质上体现了人民对司法主权的行使。
(二)从司法正义到社会正义。通过媒体的报道,将司法信息提供给公众,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有利于督促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案,促进程序和实体上正义的实现。
(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增进信任,维护和谐。有一种观点认为,媒体热衷于报道司法腐败,增加了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殊不知这种不信任,不但不会因相关报道的减少而得到改善,反而会因缺少知情和参与而产生更多的猜忌,使某些本来公正的判决,得不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实际上舆论监督对于公众不满情绪有着良好的“安全阀效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实质与解决冲突的紧迫性
舆论监督的上述价值决定了其监督司法的正当性与必要性。然而舆论不是万能的,舆论自身的缺陷也可能对司法公正造成损害。
(一)舆论固有的缺陷及其对司法公正的副作用
“在一个充满无数信息的市场里,真理并不会像沙里淘金那样容易被筛选出来,真理甚至会因为被蒙蔽而变得晦暗不明,错误的信息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制造巨大的损失。”舆论不是法律推理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媒体时效性与准确性的内在矛盾,导致社会舆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可能背离准确的客观实际。最终可能使司法偏离公正的轨道。
(二)解决冲突的急迫性
我国目前处理舆论与司法关系的法律法规存在体系不完整、效力等级低、弹性较大、对舆论的限制偏严等问题。随着社会转型期矛盾的不断增加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升,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也愈加凸显。立法的上述不足使其难以满足解决该纠纷的需要。当矛盾处于缺少规则和共识的无序状态中时,司法机关有摆脱舆论束缚的倾向,加重了民众的不信任。舆论不满压制则更倾向于先入为主的对立,形成“舆论暴力”。两者双双背离其追求司法公正的初始目标,激化双方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三、解决冲突的平衡原理、原则和规则
(一)舆论自由的优先地位平衡
法律有责任平衡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各自代表的相应权利,然而平衡不等于平等,两者的地位应当是有所差异的。
首先对比两者带来的积极效益,在一个具体的案件中,司法独立所实现的公正价值往往直接作用于案件本身。而舆论监督司法,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同时,还通过舆论的传导与放大效应,将司法实现的公正进一步向社会扩展,促进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公正。
反过来看,司法独立的妥协带来的效益损失也是局部的、非必然的。即使出现了不实报道,并不一定产生对司法公正的“实质性风险”。司法机关还可以采取变更管辖、延期开庭等措施规避或减少不利的影响。然而,舆论监督的妥协带来的损失却是全局的、多方面的。对一次不恰当言论严厉的处罚,将导致所有媒体对监督司法的忌惮。为了保护诚实的表达,必须给不实言论留下一定空间,否则对真实言论也会产生寒蝉效应。
(二)平衡冲突的基本原则
1.一般自由、特别限制和绝对禁止
舆论对司法的监督一般是自由的;没有满足法定的限制条件,司法机关不得阻止和妨碍媒体对司法的报道。是否满足限制报道的条件应结合具体案例考虑,不得事先限制报道的自由;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事项,属于绝对禁止报道的范围。
2.谨慎限制原则。
对司法案件报道的限制必须满足严格的法定条件,避免限制的随意性,力求使限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具体实施限制的条件如下:第一,限制的目的必须是维护司法公正,第二,报道却有很大可能对司法公正造成实质性损害。第三,没有替代措施(如延期审理、隔离证人等)能够有效抵消报道的副作用。第四,在没有产生威胁司法独立的“实质性风险”前,应优先采取“撤销令、禁止令”等方式,避免惩罚性措施对正确言论的寒蝉效应。
3.实施限制的裁量权由案件主审法官行使
在一个具体的案件中,法官既熟悉法律,又了解案情,并处于相对中立的位置,相对而言更能准确界定言论自由是否已经超越法律底线。
(三)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平衡规则
1.案件曝光。 所谓案件曝光,通常指公民或媒体对其认为可能违法但尚未进入司法程序的行为予以公布或报道。它有利于帮助和督促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当然媒体或公民毕竟不是专门的侦查机关,被曝光内容不一定都符合实际。比如邹恒甫举报北大腐败事件,后经调查并不属实。但考虑到这种不实举报并未对司法公正造成实质损害,不满足限制的严格条件,按照“一般自由”原则,不应当事先限制。否则恐怕诸如“表叔”“房姐”等事件永远都不可能浮出水面。
nlc202309040817
2.描述性报道。媒体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对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进行事实性的描述性报道,一般可分为先于程序的报道、与司法程序同步的报道和终审判决之后的报道。第一种做法显然容易泄露案情、干扰侦查,应当归入法律“绝对禁止”的范畴。但如果只能宣判之后报道,又违背了新闻时效性的特点,使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立案到宣判这一漫长过程中公众缺少知情和参与,也难免产生种种流言,形成不利于公正司法的舆论环境。因此,只要没有满足法定的限制报道条件,与司法程序同步的舆论监督是比较恰当的。
3.电视报道。自1998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对审判活动直播以来,对直播的争论就从未停止。反对者的理由归纳起来:一是镜头对准法庭对法庭秩序以及公正审判会产生种种不利影响;二是庭审直播的趣味性不足、成本较高、难以揭示影响审判的背后问题,因此监督的作用不大。对于前一个问题,支持直播一方主张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直播规则(比如固定机位、禁止闪光灯等)以及争议案件的延期播放来降低不利影响。而后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完全可以交给媒体去解决。
4.网络舆论。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了普通民众更多近用媒介的机会。一个普通的个人言论,可能因为涉及公众兴趣和公共利益而迅速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网络言论数量的庞大性,应当对“法官行使限制的裁量权”原则做出一定突破。根据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规定,网络内容供应商(ICP)作为经营者在信息发布后有责任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审查,如违反相关规定应予删除。针对于互联网这样的特殊媒介,由ICP行使舆论限制权是合理可行的选择。但是无论由谁实施限制,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四、解决冲突的完善机制
(一)立法规范
正如前文所述,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处理舆论与司法独立关系问题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但不能有效解决矛盾甚至加重了矛盾的对立性。当务之急,应当调整立法思路和观念,通过司法解释和行政规范,弥补立法空白。长远来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优先地位平衡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专门的媒体法,将舆论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是实现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和谐发展的根本之策。
(二)行业规范与自律
相对于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稳定性,行业规范具有灵活、高效、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避免媒体和司法机关陷入漫长诉讼负担之中,也更能适应新出现的问题和变化。
因此,不论媒体、律师还是司法行业,都有必要从缓和双方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法律法规为底线,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尽快完善处理舆论与司法关系的技术性指南。在此基础上各方若能够达成共识,建立解决问题的共同标准则是更为理想的状态。
(三)仲裁、调解与协议——解决纠纷争议的替代方式(ADR)
目前我国的仲裁制度受案范围较窄(仅限于平等主体间的财产性纠纷),仲裁机构也不具备传媒业相关专业人士。因此建议可以组建一个由司法、传媒、以及学界相关权威人士组成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中立委员会,负责双方纠纷的仲裁、调解以及认定“报道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要求,防止司法机关利用协议抵制监督。
(四)角色互换——解决冲突的另一个角度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天然的对抗性。传统模式往往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对一方利益进行限制来保护另一方的利益,比如司法机关对媒体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媒体对司法机关进行舆论谴责,在造成利益损失的同时未必能真正平息双方的对抗情绪。很多时候与其说在个案中解决了矛盾,不如说矛盾在更大的范围内暂时隐藏起来了。
如果我们能转换视角,媒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判”,司法机关承担起媒体的角色,也许矛盾能得到更优化地解决。另一个方面,司法机关也要建立面向公众的沟通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妥善处理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促进社会公正正义与和谐稳定,就需要在平衡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矛盾冲突解决机制。完善的立法规范是这一机制的基础和底线,行业规范、仲裁调解、媒体的“自我审判”与司法的“主动表达”又赋予了这一制度更大的灵活度与柔性色彩。在刚柔并济的平衡中,促进司法公平正义价值的最优实现。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 篇4
一、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交融的必要性
在我国民主法制尚待完善的今天, 行政监督是最直接有效的传统监督方式。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各级纪委都设立了纠风办 (优化办) , 专门考核政府职能部门的作风建设。但仅靠一个部门、几个工作人员、几次明察暗访和零星的市民投诉, 难以实现对民服务的全覆盖和对职能部门的客观考核, 这种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近年来, 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监督公共权力、维护社会公正、推进民主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 舆论监督的效果缺乏保障机制。有些部门对待舆论监督不合作、消极抵制甚至千方百计阻挠, 致使一些被曝光的问题不了了之。
二、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交融的可能性
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都存在缺陷, 舆论监督只有舆论上的影响力而无执法意义上的制裁性和强制力, 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行政监督直接有效, 但信息来源和震慑力有限。如果将彼此交融, 就会取得“1+1>2”的效果。
从重大项目听证会、新闻发言人制度到重大新闻发布制度, 以及有些地方施行的新闻曝光案件追查制度, 说明开放的政府已经逐步发挥主动性。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交融有利于政府掌握舆论主动权, 让民众对政府处理问题的态度由怀疑转化为信任。《政风热线》通过舆论监督, 拓宽政府信息向公众流通的渠道, 促使公职人员形成向公众提供信息、解释政策、听取反馈的习惯, 从而增强公民了解和监督政府施政的能力, 提高政府的开放程度和向公众负责的力度。
三、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如何有效交融
监督各类行政行为, 以便更好地服务民生, 是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共同的目标和准则。通过《政风热线》节目, 行政监督找到了更有效的执行通道和更广泛的服务领域, 舆论监督找到了较好的保障机制。所谓交融, 就是有沟通, 有反馈, 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两种监督交融过程中, 有三点比较关键:
(一) 操作流程体现权威性
全国各地的政风行风节目模式几乎一样, 都是由政府办、监察局、纠风办 (优化办) 、广播电视台四家联合主办, 这就注定节目从本质上不同于以往媒体自发开办的舆论监督节目, 在行政框架内或组织上能够保证节目长久的生命力。
《政风热线》作为两种监督交融的产物, 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透明性, 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从各地操作模式来看, 基本上都是政府办牵头下发文件, 纪委和广电台具体运作。《金坛市“政风热线”考核细则》实行百分制, 其中组织领导10分, 参与直播40分, 要求主要领导上线、不准安排虚假电话、解答问题不推诿扯皮等;配合媒体采访30分, 要求对媒体记者宣传采访和跟踪报道不得推诿、敷衍、搪塞;办理咨询投诉20分, 要求对当场未能解答的投诉件, 纳入“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进行办理, 由该热线对办理及答复情况逐一进行回访。这些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操作要求, 保障了市民诉求能在舆论监督下得到客观、公正、及时的解决。
(二) 媒体报道体现服务性
《政风热线》的生命力体现在新闻性、服务性和本土性方面。金坛台2005年开办的《政风热线》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服务生活”为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服务通道和内容安排上放大媒体服务特质, 取得一定成效。9年来, 节目组接到市民咨询投诉电话和短信3000多个, 办结率96%以上, 市民满意率超过90%。
强化“四位一体”。金坛台《政风热线》节目充分运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四位一体”运作模式, 得到了较好的实效。电台的优势是互动性和时效性, 负责在线直播, 领导直接问答, 实现主持人、投诉方、回复方的三方通话, 侧重于较为简单的咨询投诉;网站除进行现场同步网络直播外, 还上传直播视频供网民点击收看, 接受网民网络咨询投诉;电视台选择跟踪报道选题, 侧重于深度报道和典型报道;报纸开辟专版, 侧重于综合性报道, 并对电台、电视稿件进行选择性刊登。对一些重点的舆论监督选题, 如私家车激增, 道路、小区停车管理难题, 通常由电视牵头, 组织广播、网络、报纸共同完成, 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深度, 加快了相关事件的发展进程。
真实平衡原则。《政风热线》节目秉承务实、真实、扎实的理念, 在镜头前、话筒前, 诉求方的市民和应诉方的相关部门共同受到公众舆论的监督。群众的诉求合不合理、相关部门业务水平如何, 都通过节目播发出去。因此, 电台的“三方通话”、采访对象的同期声、记者亲历等报道形式都是节目经常使用的。
合理安排选题。针对市民咨询投诉量日趋增多、投诉内容涉及部门广、情况复杂等实际情况, 节目对热点部门实行一年两次上线。在部门上线安排上采用“条与块”、“专题+主题”相结合的模式, 如春节前针对民工讨薪问题集中、给困难群体送温暖、春节市场保障等主题, 分别安排劳动局与总工会、民政局与残联、工商局与物价局等集中上线。这种模式利于群众充分反映诉求, 将同一部门或行业的问题集中解决。
拓展诉求渠道。和其他电台节目一样, 《政风热线》节目拥有自己的微博、短信平台、热线电话等, 并在网站上设置专门频道进行网民互动。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扩大节目影响力, 2011年, 《政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活动开始启动, 第一场户外直播现场市民多达1000多人次, 一个半小时的现场直播共接到市民咨询投诉134件。2013年推出的《政风热线》电视谈话类特别节目《问政评议》, 则是对《政风热线》从形式到内容的又一次改进和尝试。
(三) 舆论监督体现实效性
《政风热线》是一项民心工程, 是部门和行业联系群众、掌握群众诉求的有效渠道, 《政风热线》节目质量的好坏, 取决于市民的咨询投诉类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调查显示, 这档节目使不少县级电台恢复了一定的收听市场, 成为电台社会、经济效益的“头号功臣”。
为确保节目报道效果, 各地《政风热线》均有严格的节目直播制度、媒体互动制度、投诉问题督办制度、限时办结限时反馈制度、节目考核和监督考评制度以及协调运行机制。《金坛市“政风热线”考核细则》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的交融, 要求各部门只要是媒体介入, 必须全力配合, 媒体有权利跟踪这些投诉问题处理的全过程, 并形成新闻稿件。为确保舆论监督落到实处, 市“12345政务平台”会在规定时间内与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 使这档节目有看点也有服务性。
为进一步深化交融, 媒体还根据自身需要, 对“12345”平台上具有典型意义和舆论引导价值的咨询投诉问题进行跟踪采访。媒体也可以收集这一阶段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组织深度和专题式报道, 并形成材料, 由政务平台提交政府, 为政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这样相对独立、相互支持的交融方式保证了《政风热线》顺畅运作、健康发展。2013年, 《政风热线》节目组跟踪采访的439件投诉件全部办结, 公交车拒载残疾人、油米厂噪音粉尘扰民、居民小区违章搭建、企业拖欠工资等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市民对投诉类问题的处理满意率为92%。
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 篇5
一、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互相监督。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在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向党委和政府提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等。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同为政治监督,表现形式也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主要是政党间的监督,除了对国家层面的监督,对各级党委依法执政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都可以进行监督。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已明确提出:“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任务。
政协委员来自于人民,来自于社会各界,来自于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在政治上和民意上有着广泛的代表性,政协的民主监督更强调以委员为主体履行职责的重要性,不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做出决议的形式进行监督,因此民主监督的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同时还具有很大程度的公开性,民主监督是政协组织的重大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协的职能,特别是“民主监督”这个独特的职能、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二、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社会主义的重要形式,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时效快、成本低、震慑性大等特点,能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出权威的声音,同时把能为法规宣传教育及警示教育营造舆论监督氛围,舆论监督是新闻单位的资源优势,新闻媒体及时向群众国家做出的重大决议,重要会议内容以及相关情况,同时新闻媒体还可向广大群众揭露贪污腐败内幕,报道人民关注的国计民生问题,这些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就此次汶川大地震来说,各大媒体对受灾地区的情况全程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情况,各地区的救灾物资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四川受灾区,同时传到的还有全国人民对他们的真诚的慰问、关怀和鼓励。各地的祈福方式令人感叹不已,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是媒体让我们的心离得如此近。
三、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
民主监督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各具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运行规律,但也有联系,如果运用政协组织优势和新闻单位的资源优势,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工作,传送他们的心声,直抒他们的诤言,两个监督定会相得益彰,让我们的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加强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扩大民主监督的参与面,将它扩展到一些重点领域、重要部门;
二、邀请民主党派参与一些专案、要案的审定,在审理案件时,邀请民众陪审团出审,更能体现出审理过程中的公正性;
三、聘请民主党派有关专家、学者参与预防腐败政策研究,充分利用民主党的派超脱性,更大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不断创新和完美预防腐败的各项制度,实现预防腐败工作规范化和法治化;
高校舆论监督与新闻信息发布 篇6
重视新闻舆论的作用
云南中医学院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学院意识到:切实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闻信息发布是学院与社会各界相互了解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向社会各界展示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风采,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机构,因此,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事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事关高校的社会声誉,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及其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务必高度重视。
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及其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和新闻信息发布工作。
舆论监督与新闻发布的基本要素
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正确运用和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善于通过舆论监督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和改进工作,善于和学会对舆论监督的效果和影响及时进行评价并做出积极反应。
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要认真总结舆论监督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要把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党委宣传部是学校舆论监督和新闻信息发布工作的职能监管部门。学校各基层党组织要强化党管意识形态,党管舆论的原则,要做到守土有责,切实负起责任。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要自觉和主动地接受党委宣传部的工作指导。
加强管理是关键
学校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对舆论监督作出积极反应,对媒体揭露的问题应当及时调查处理。问题出在哪个单位或部门,就由该单位或部门的党政第一负责人、基层党组织中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或委员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院领导和党委宣传部,并由该单位或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工作;党委宣传部协助调查并与相关媒体保持联系,必要时通过相关媒体公开处理结果。对不及时报告或处理不力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学校各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增强责任心和岗位意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层级管理意识,在接受院外媒体采访前或掌握相关采访信息时,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并与党委宣传部取得联系,接受党委宣传部的工作指导。对涉及学校重大工作、敏感问题、突发事件以及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新闻信息发布或报道,必须报党委宣传部对其内容进行审定。对所提供的新闻信息有误的,要及时更正、消除影响。
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有维护学校公众形象的义务。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要做好师生员工的教育工作,既要依法保障师生员工接受媒体采访、表达个人观点的权利,又要教育师生员工学会依法办事,从维护学校发展稳定大局和学校合法权益出发,对所发表的意见要做到事实清楚、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对不负责任的言论,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要及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对不负责任的言论并由此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对当事人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严重违法或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党委宣传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学校学报、院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和学生刊物等院内舆论媒体的管理。院内舆论媒体必须围绕育人中心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积极地、生动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同时,院内舆论媒体要及时反映师生员工的呼声、建议和意见,做好院内舆论监督工作,关注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
党委宣传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和沟通,畅通信息渠道,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一方面,要积极为新闻媒体及时提供反映我院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新闻稿件或新闻线索,做好学校的形象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主动配合新闻媒体做好采访报道中的调查研究,引导媒体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防止报道失实、以偏概全。对新闻媒体报道失实、以偏概全的要及时与之磋商、交涉或与有关宣传部门取得联系并通报情况,以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形象;对新闻媒体报道严重失实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保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晚报舆论监督的原则与艺术 篇7
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职能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增强新闻媒体战斗力、影响力, 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依照法定权利对公共管理权力进行的察看、监控和督促。它是权力监督和制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对国家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力量。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还有党的监督和法律监督, 之所以还要倚重舆论监督, 是因为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它的有效性是任何一种内部监督所不具备的。
一、开展有原则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决定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提高素质, 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但素质的提高有一个过程, 舆论监督工作却不能停下来等待, 这就要在具体操作中遵循一些准则。
1. 舆论监督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
地市晚报既然是市委主管的一张报纸, 就必须遵守宣传纪律, 讲政治, 讲大局, 听招呼。在国家新闻尚未立法的情况下, 就要以市委的主旨为转移搞好舆论监督, 鞭策后进, 推进本市的社会经济进步。
2. 思想要解放, 行动要慎重。
《大庆晚报》15年来的舆论监督工作一直都比较火爆, 批评报道不仅有力, 而且有效。已取得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 在新形势下, 要进一步提高编采人员的认识, 解放思想, 扩大监督领域。随着经济的搞活, 社会上产生了一种权力消费现象。领导干部住房超标, 招待费滥用, 公费旅游学习, 还有滥用职权造成工作失误等等, 权力消费的失控, 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加剧了社会矛盾, 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强化舆论监督就能督促掌权人慎重使用手中的权力, 从而达到遏制不正之风的目的。由于权力消费对与错的界限很难确定, 所以, 在监督时不仅要弄清事实真相, 还要懂得相关的政策法规等。
3. 要牢牢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规。
中央领导曾明确指出, 新闻工作者必须打好“五个根底”, 其中有“必须具备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 可见这方面的修养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宣传水平的提高上, 并且在舆论监督的分寸把握上更显火候。政策是党的生命线, 法规是处理问题的准绳,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 我们只能用政策和法规去判断是非。切记, 不要因不懂政策和法规而使批评报道偏离方向或造成失误。
4. 监督的出发点必须要出以公心。
舆论监督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锐利武器, 但在监督过程中有一条重要原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即出发点必须是大公无私的, 哪怕稍有杂念, 就会出现闪失。外界曾封记者为无冕之王, 主要是指他们在新闻媒介上有批评监督的职能。过去, 晚报有个别不知深浅的记者, 手持记者证也曾义气用事, 说:“我要给你曝光”之类的大话。历史的经验证明, 凡是立党为公的舆论监督就能站住脚, 就能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凡是带有个人某种目的的批评监督, 都或多或少地要出娄子, 有的甚至会造成很坏影响。
二、开展有意义的舆论监督
1. 新闻要绝对真实。
监督的内容就其本身来说真实与否是关键。这就要求编采人员在处理批评稿件时要反复核实事实细节。不仅主要事件要精确, 就是时间、地点、人名也不能弄错。错一点也会授人以柄, 就会影响监督的效果。精确还包括行文用词必须讲究分寸, 如果言过其实就是对事实的歪曲, 就会不等对方攻击已经自破了。无论是事实还是用词, 我们都要经得起反复推敲。须知, 白纸黑字的报纸不同于广播, 被监督对象没有一个是自愿被监督的, 他们研究批评稿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所以, 搞不好就会被反监督。
2. 记者要善于保护自己。
记者代表群众对社会进行监督, 被监督者打上门来是常有的事。15年来, 《大庆晚报》当被告被法院传讯的事也七八起了。鉴于此, 记者在采访有关事件时就要做好被告到法院的准备工作。如录音、录像, 有的重要情节甚至要请提供情况的人签个字。没有第一手证据, 上了法庭, 提供情况的人迫于某种压力可以拒不认账, 官司就非输不可。
3. 监督稿件发表要讲时机。
如何加强与改进舆论监督报道 篇8
首先从记者采写舆论监督新闻说起。记者在采写舆论监督时, 要坚持深入采访和细致调查, 做到证据确凿, 方法得当, 监督及时。即使遇到阻力, 也应迎难而上, 确保舆论监督准确、真实、客观、公正。不少舆论监督报道, 往往涉及重大题材, 社会影响深远, 而且直接牵动个人或团体的切身利益。如果此类报道与事实有出入或失之偏颇, 就会给当事人、部门或单位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或重大的政治、经济损失。因此记者在报道中要坚持用事实说话, 尤其对自己把握不准, 需要由司法和权威部门或专家做出结论的问题, 一定要认真咨询, 小心求证。
由于掌握了舆论监督权, 记者必须学会克服追求所谓的“卖点”以及轰动效应的虚荣心, 在相关采写过程中随时明白自己应站的立场, 不能越俎代庖把话说得过头, 说得太满, 在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同时, 做到语言的适度和客观, 既让媒体受众信服, 又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挑纰漏、钻空子, 避免官司缠身。
其次要从制度和机制上对舆论监督报道进行总体把握。
第一、把握全局、合理选材。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最好能够从全局的角度, 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角度来确定选题。要体现出一定的普遍性、代表性和典型性。只有这样的选题, 才能受到政府的重视, 读者的关注, 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达到建设性舆论监督的效果。
2005年9月, 成都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落选。《华西都市报》记者分几路, 深入到高校、公园、办公楼等地听取市民建言, 并深入现场, 揭示成都仍然存在的部分不文明现象, 迅速推出《成都为何被文明城市抛弃?》系列报道。这些报道通过记者暗访、调查, 名家建言以及与报纸时评环环相扣, 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震动, 掀起了一股市民“从小事做起, 做文明市民”的热潮。成都的反思引起了国内诸多媒体的关注。为此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给报社发来感谢信。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 舆论监督报道要在把握全局的角度和中心工作上做文章, 要在群众普遍关注的事情上做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积极、正面的监督效果, 才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二、建立重大选题的审批制度。为了做到对一些舆论监督题材的谨慎操作和合理把握, 对于重大的舆论监督报道选题, 应该出台专门的管理办法, 规定采访流程。明确记者、部门主任、总编室值班编辑、值班主任以及总编的审批权限, 确保报道选题的把关和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第三、建立责任事故问责追究制。为了杜绝舆论监督报道中的失实现象和差错, 要建立《关于报纸差错奖罚条例》、《关于采编稿件差错的处罚规定》、《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管理规定》等管理办法, 这些管理措施明确规定对重大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差错, 下至记者编辑, 上至值班副总遍一律实行严格“处罚”。从制度上严守舆论导向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避免舆论监督报道中失实、虚假、差错等现象的发生。
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监督 篇9
新闻工作者是高强度、高风险、被新闻移动而行动的特殊职业。从业者如果有胆量选择了这一职业, 就应该练就特别过硬的本领来从容面对任何突发事件。有人说:现在若想干新闻这行当, 你必须拥有“四大法宝”, 即“铜头、神笔、飞毛腿、再加一个大肚皮”。此“四大法宝”缺一不可, 完全拥有会所向披靡;缺少一样, 则可能四处碰壁。
一、“铜头“之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接受社会监督的能力
铜, 重金属元素之一。其坚韧性、延展性、导电性都很强。以其类比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坚定的政治信念, 政治责任感, 很是恰当。
新闻工作者贵在有异常灵活的思变能力、明察秋毫的洞察能力、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和充满无穷无尽智慧的政治头脑。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 一定要明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懂得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领会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向导,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坚持不懈地宣传科学理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这一重要职责的同时, 也将自己的监督方向、监督措施、监督能力和水平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所以, 社会公众会时时刻刻密切关注新闻舆论监督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否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从而改进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是否有利于端正党风、政风、反对腐败, 是否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是否从大局出发?是否假公济私、颠倒黑白?你监督的重点是否放在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上?只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水平、端正的工作态度、高超的专业技能、完善的个人品质修养、过硬的如纯铜般的坚韧性、延展性的本质, 就会经得起任何监督、考验和敲打, 保证新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神笔、飞毛腿和大肚皮之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树立和维护团队形象之重要性
新闻工作是一个抛头露面的特殊职业。即便是编辑、校工作的人, 也是通过你编校的稿件、版面将自己的综合性形象昭示于广大民众面前而受到监督的。所以, 完善自我形象的塑造, 他不仅关系到新闻工作者个人是否受重视、受尊敬、受赞扬, 还关系到我们供职的团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所以, 完善自我形象, 从而维护好新闻工作者团队的形象。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闻工作难做, 就在于它对其从业者的要求是绝对严格的、高标准的。试想, 一个怕苦怕累, 养尊处优, 作风拖沓, 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不做调查研究, 只浮在“上面”或呆在家里“编”稿子的人, 能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吗?他能报实情、讲真话,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吗?此外, 飞毛腿类比之意, 也适应了新闻报道必须具有时效性这一特征。作为新闻工作者, 我们编辑的每一个画面, 写的每一篇稿件, 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 都会作为历史的见证永久保存下来。作为公众形象, 社会大众对新闻工作者的一切行为是近于理想化的、苛刻地按完美标准来要求的。“人之为善, 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 一不善而足”。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 你是新闻工作者, 你就应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道德君子、一个学识渊博的睿智学者、一个能知天下的世外高人、一个行侠仗义的武林高手, 你就理所应当是一个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家。你某些方面没有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而招致人们的非议或挞伐, 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齐心协力, 为集体增光
就个人而言, 无论你有多大的才干, 若没有你施展抱负的平台、没有你依靠的集体, 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舆论监督与“负面报道”的分野 篇10
最近理论界对“负面报道”的话题讨论较多,业内人士相当关注,这是一次解放思想的讨论,新闻理论实践性很强,其实际意义远大于理论讨论本身。
一
概念,是形式逻辑的首要问题。“负面报道”概念是什么,首先要弄明白。一位哲人说,“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反而不明白了”。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对“负面报道”的提法是何时出现的没有考证过,总感觉很疑惑,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过去的新闻报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正面宣传、以表扬性稿件为主;另一类是反映问题的稿件,包括对社会阴暗面的批评,是“报忧”的,有舆论监督的性质。现在所谓的“负面报道”属后一类报道。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社会丑恶现象等。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舆论监督被归入“负面报道”,并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凡“负面报道”必产生负面影响、负面效果,引发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安定团结云云。甚至某些人心里觉得不舒服的报道,皆斥之为“负面报道”,有的地方还提出“控制负面报道、减少负面新闻”。随着这种观念的扩散,传媒的舆论监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笔者认为,舆论监督与“负面报道”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决不能画等号。
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均是媒体的重要功能。舆论监督是对违法违纪及腐败行为的监督,通过揭露和批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等问题,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促进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舆论监督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提供舆论支持,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
媒体通过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揭露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反映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希望和建议;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毫无疑问,正当的舆论监督所产生的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如果把它归于“负面报道”,认为会产生负面影响、负面效果,显然不符合事实。
笔者认为,真正的负面报道是有的。那些超越宪法和法律范围,诋毁社会主义制度,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危害国家安全的报道,侵犯国家集体个人合法权益的报道,新闻事实不准确、以偏赅全的虚假报道,进行不负责任、消极有害的炒作和渲染,激化社会矛盾,诱发不稳定因素等一类报道,无论从报道本身还是产生的后果来看,都是负面的,是货真价实的负面报道。对这种负面报道不是“控制”或“减少”的问题,而是应该坚决清理和杜绝!
二
传媒是预警机,它对突发事件反应迅速,为党和政府提供信息并积极应对,安抚群众情绪,化解矛盾。如果认为只要回避矛盾,问题就可以不了了之,那就未免太天真了。
2008年发生在贵州省瓮安县的群体事件就是生动的一例。本来很简单清晰的案情,竟发展成震惊全国的恶性群发事件,引起那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果在事发之初政府积极面对,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公开事实真相,这一事件至少不会闹大。正是由于消息来源的主渠道不畅通,群众了解的信息不对称,各种传言、谣言才不胫而走,使黑恶势力有机可乘。据报道,这次事件“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是导火索,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的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造成干群关系恶化,与新闻媒体长期“报喜不报忧”,对人民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舆论监督缺位有直接关系。
再如2008年11月重庆市出现“出租车停运”事件,除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外,重庆媒体在事件整个过程报道中表现得非常好,各报大幅版面全方位报道,电视台现场全程直播市委、市政府领导与群众的对话,很好地发挥了导向作用,迅速稳定了人心,仅用了两天时间事件就得到了平息。
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和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这些作用显然是积极和正面的,可现实中却被扣上“负面报道”的帽子,确实令人不可思议。
有识之士指出,现在不少地方控制“负面报道”是有着私利的考虑成分在里面。有的甚至是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从而达到逃避社会责任和舆论监督的目的。这对于当前的反腐败工作相当不利。
三
我们历来强调正面宣传,这是一个很好的口号。但把正面报道理解为报喜,把“负面”统统纳入报忧,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这就等于把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圈定在一个极小的空间,自己禁锢自己,自己吓唬自己,报喜不报忧,不知困惑了多少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从哲学意义上讲,正面与负面,喜与忧,好与坏是辩证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同样性质的事情,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不同,处理得好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处理不好,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这一类事例不胜枚举,前面所举的重庆市“出租车停运”与贵州省瓮安县的群体事件,就是一正一反两个生动的例证。
区别新闻作品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要看它的社会效果如何,产生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面新闻”可能产生负面效果,“负面新闻”也可能产生正面的效果。近年来,媒体披露了数十个省部级的贪官,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非常积极的———让人民看到了党和政府反腐败的诚意和决心,对改革开放前景充满了信心。
我们不同意“负面报道”的提法,但新闻的“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这正是我们要力求避免的。事实上任何题材的报道,不管是正面宣传还是舆论监督,如果采编和版面处理不当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有些正面报道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让人生厌,有些报道任意拔高、夸大其词令人反感。比如近年来媒体表彰了很多“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不打白条”的新闻,明智的读者对此并不认同,因为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四
在战略上只讲正面防御,不准迂回包抄、多点进攻是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撤退并不意味着失败,可能正是为了进攻。我们承认困难和问题,但不讳疾忌医,积极面对是有能力和有自信的表现。
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完美的结合,是媒体发挥作用和吸引读者的关键。老百姓说“现在的报纸没啥看头”,往往就是因为其削弱了舆论监督而让读者失望,从而丧失了阅读兴趣,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发行量、收视率、广告量必然萎缩,媒体的生存就可能出现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媒体的竞争力,离不开精干强大的编辑记者队伍。记者的战斗力则表现在善于抓新闻、精于写新闻上;编辑的能力表现在准确地把握新闻价值,安排好版面、制作新闻标题上。每一张老报纸,都培养聚集了这样一批优秀的编辑记者,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恪守职业道德,不畏艰险一线采访,用正义之笔去书写有深度的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好作品。报纸就是靠这样一批记者“打天下”,树立良好的形象,他们是报社的宝贵财富。如果削弱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记者少了用武之地,他们的经验也不被重视而后继无人。要不了几年老记者或走或退,报社记者队伍的整体水平、整体素质就要下降。随着新闻人的理想丧失、热情耗散,媒体将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长期下去对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在2008年记者节庆祝会上,李长春接见获奖记者时希望媒体要把“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为我们的新闻工作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负面报道”的提法是不妥当的,理论上容易造成混乱,实践中容易引发困惑,使新闻从业人员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性质的报道重新定义,是什么类型的报道就是什么报道,不要统称为“负面报道”。
为读者而工作,使命感让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真实的不懈探求,鼓起我们的勇气和信心。新闻工作者的肩头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笔下是公平正义。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作为现实的记录者,为公众写出真相,既是我们的内心需求,也是记者的专业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舆论监督中的网络优势与趋势 篇11
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独特作用
舆论监督的本意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形成的一种客观效果。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而二者实质上存在差别:舆论监督是自然存在的公众集合意见造成的某种效果,而传媒监督就不能不带有媒体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体背后政治、经济因素对其的控制。我国传媒所有权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舆论监督的特殊性。①正是媒介对政府的依附,决定了中国的新闻传媒在对权力实施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方面处于天然的劣势,从而产生“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问题。②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舆论环境和舆论监督空间较之以前的巨大改善,各个层次、各种范围的多样话题讨论空前丰富,对话交流的形式也空前活跃,这些都为舆论监督的改善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其中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从南丹矿难到孙志刚事件,再到刘涌案等事例都充分说明,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正为更多的人所关注,网络舆论的巨大优势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优势
在《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中,网络在舆论监督中体现出如下一些优势——
第一,网民意见的发表门槛低、接近性强。此次事件中的受害人曾多次电话联系当地的报刊媒体,希望通过它们来反映情况、化解矛盾,但当这些媒体得知矛盾的中心与当地的职能部门相关联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回避或者沉默。这表明在特殊情况下,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把关人”地位会大大地削减或弱化民意,而网络开放、自由的特质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在网络的世界里,没有权力大小和财富多少的差别,任何人都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发表观点、感受及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在传统媒体占绝对优势的时代里,我们追求的这种平等和接近只有在网络的新空间里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民意表达更直接、更准确。在现实条件下,任何一个通过传统媒体发表意见和观点的人都必须有所顾忌,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确认当事人的真实身份,而如果是处在威胁利诱的现实外在压力下,人们更难直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也正因为如此,受害人在三亚遭受到不公对待时(明明我们是受害者!我们是被殴打的受害者,现在居然要求我们向施暴者赔礼道歉!!!!试问天理何在???良心何在???)仍然选择了赔礼道歉。而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匿名功能使得网民在表达个人意见时能畅所欲言、直抒胸臆,而不必顾忌、担忧,因此网上的声音往往代表了发言人最直接的个人感情,网上的意见常常是发自网民内心的声音。
第三,舆论的形成更具广泛性、代表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内地网民已经达到1.37亿。网民数量的急速膨胀预示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通过发表多元化的意见和评论,撞击出智慧火花,在不断反馈和修正中形成不同的舆论中心,最终形成广泛的、代表主流民意的网络舆论。《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最初发表在“四川旅游网”上,引起了一部分爱好旅游网民的关注,影响也只限于四川本地,而后随着参与讨论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关注人群的泛化,一些政治、经济,甚至汽车、时尚论坛以及个人的博客都开始纷纷转帖并开辟专区供网友评论。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去过三亚旅游并且拥有不愉快经历的网友,他们对事件的评价实际上代表的不仅仅是受害者本人,而应该是长期以来在广大游客当中形成的对三亚旅游现状的固有的态度和意见。正是借助网络这个极具群众基础的舆论平台,对这一特定焦点事件评论,进而形成了代表广泛民意的网络舆论。
第四,监督效果更快速、更公正。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快”一是指信息传播速度快;另一方面表现为网络舆论形成快。
传统媒体通过对特定事件的反复报道即“议程设置功能”来吸引社会的关注,而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反馈则有一个滞后期,这个过程受传统媒体报道的技术手段和发布制度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网络却能够绕开这种种不确定的限制性因素,加上网络传播本身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特性,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因此在形成社会舆论方面网络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快捷优势。
网络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的公正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发表意见的人是否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即观点的多元化和全面性;另一个则表现为是否具备让各种意见反馈、交锋及最终形成主流意见的可能性及其空间。比较这两个因素,后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对公正性的影响更为关键。
在传统媒介占主导的传播环境中,“沉默的螺旋”是舆论形成的真实写照,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其结果就是“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利益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公众的观点和意见,而人们的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成为推动主流意见形成的关键,因此无法保持舆论监督过程的公正性。而在网络这样一个尊重个体的空间里,个人的意见和个性的表达不再被忽视。普通百姓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群体的压力得以释放,意见的个性化特征明显增强,在遇到不同的观点时,不再消极地通过从众或沉默来保护自己,而是积极地在网络中寻找同盟军,形成新的意见气候。各种意见气候在碰撞、反馈、融合、吸收、汇总的基础上形成大体一致的公众意见,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由此网络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撇开了程序上、技术上和地域上的限制,从而真正实现了公民舆论监督的公正性。
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趋势
趋势一:网络在舆论监督中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当前在舆论监督领域实现跨媒体联合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监督力量的加入使得媒体间联动合作趋势日益明显。以《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为例,最初是《成都晚报》、《重庆晚报》等给予了高密度、大篇幅的报道,之后《南国都市报》、《海南经济报》等做了相关的后续报道。在整个报道过程中网络提供了最初的新闻线索,平面媒体顺着这个线索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核实及其深度挖掘工作,同时与其他媒体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和资源的共享,并及时将反馈意见和处理结果披露,从而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形成一种舆论强势,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尽管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未来在新闻领域内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竞争,但是在舆论监督的进程中,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是无法回避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其结果是要达到“共赢”的格局。可以预见这种合作产生的舆论强势将大大提升监督的力度和强度,网络和传统媒体间的良性互动必将推动我国舆论监督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趋势二: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中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一般在谈到社会责任时更多的是指传统媒介,而不会要求匿名性及个性特征极强的网络言论也体现社会责任,特别是当信息的发布者本身就是受害人时。而在《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增强。比如当事人在表述他发帖的初衷时说:“……是想告诉大家三亚目前旅游秩序的真相,不希望看到网友因为这个事件而产生争吵,……如果哪一天,三亚真的管理好了,我们还是会回去。”这段话表现了当事人为其他网民着想,希望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不至于上当受骗,而对肇事方并没有表现出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取而代之的是宽容和信心。从实际效果看,很多网友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
进一步来看,当前许多网友发帖并不是为自己鸣冤叫屈或是讨回公道,而是在寻求一种宣泄、慰藉和共鸣,他们的言行往往能够得到大量理性的、有责任心的网民的认同;同时一些极端的言词和意见也大量存在,但并不能成为主流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传统媒体在挖掘新闻线索和转述网络舆论时,处于自身的特殊地位一般都会收录一些体现责任、理性和建设性的观点,而这种对“舆论的议程设置”反过来会引导网络舆论朝着体现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网络舆论的个性、开放和不确定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网民心态的端正和素质的提高,加上传统媒体适时、合理的介入使得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社会责任(民主参政)意识不断增强。
趋势三: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在《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中,尽管当事人受到了非常不公的待遇,但是在表述事件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过于偏激的言词,更没有在网上实施讽刺、谩骂、歪曲事实或者无端指责。同样许多网友所发的帖子也都是理性分析、据实评论,这与前些年网上情绪化的极端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网民的文明意识还体现在理性的自我保护意识上。比如在帖子的结尾处公布了在海南期间所拨打的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号码,这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事实本身的真实性和针对性,同时也便于传统媒体介入展开新闻采访调查、核实工作,亦为相关部门调查处理事件提供了依据。
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说到底是网民维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不可否认,网络中的有些信息是不完全真实的,虚假的乃至有害的,对此一定要保持充分的警惕和清醒的认识,但随着网民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有针对性地采取分析、鉴别、规范的科学态度,网络在舆论监督和促进社会民主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陈力丹、刘津:《认识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传媒学术网专家论坛,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zjlt-1w-view.jsp?id=4564。
②郭镇之:《关于当前舆论监督的结论和建议》,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chinalww.com/20060914/115824465842971.shtml。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新闻系教师)
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与规范 篇12
在近几年的一些典型案例中, 如宝马撞人案、妞妞事件、孙志刚事件, 网络舆论监督都起到了非常有影响的作用。但是, 也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独有的特性, 使网络舆论具有不可忽视的内在缺陷。这几年, 网络舆论暴力渐渐凸现于公众的视野, 因网络舆论暴力所导致的社会事端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网络媒体要把社会相关部门的规范引导与网络管理者、网民的自我约束相结合, 在法律的规制下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 最终规范网络舆论环境, 树立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威性。
一、合理有效地开展网络舆论监督
与传统媒体相比, 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有特别的优势。
1. 网络舆论监督更具有公众监督的色彩
按照法律, 我国公民拥有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的权力。这项权力长期以来由新闻媒体替代。而我国传统媒体多担负着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 媒介监督往往带有一定的组织性质和行政色彩。加之传统媒体在新闻发表的程序上比较繁琐, 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等环节都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 进行舆论监督的成本很高。网络舆论监督更具有民间性的特质。“互联网打破了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森严壁垒, 在信息社会中, 每一个人都成为潜在的新闻记者, 当然更可能是隐性记者。” (1) 所谓“全民皆记者”的说法, 指的就是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传播信息, 发表言论。
2. 网络舆论监督更具有“过程”监督的意味
由于受信息发布技术和制度的局限, 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往往很难做到和事件发展保持同步。在网络中, 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发表评论和意见, 几乎都可以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实现。网络信息的驻留特性, 也使得人们根本不必担心会错过接受信息的时机。因此, 网络舆论监督可以与新闻事件的发展保持同步跟进状态, 更具有“过程”监督的意味。此外, 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机制使其无法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 传受双方互动性较弱。而网络的即时互动特性, 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中传受双方的固定角色, 每一位公众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 又同时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使用者。
3.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与被监督对象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在我国, 传统新闻媒体都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 拥有相应的行政级别。这些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一般都是面向行政层级低于自己的部门、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它们可以对监督对象进行批评、责备和督促。这种舆论监督会给被监督对象感到较大的社会压力和行政压力。同时, 在这种舆论监督实施中, 被监督对象一般也没有直接反驳或对抗的机会和话语权。而在网络上, 对被监督对象不存在任何意义的行政威压。同时, 被监督对象也可以针对不利于自己的网络舆论在网上发表言论或看法, 据理反驳。可以说, 在网络媒介中, 舆论监督主体与被监督对象拥有完全平等、自主的话语权, 双方甚至还可以随时就相关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
二、防范与应对网络舆论暴力
舆论本质上是一种公众意见, 舆论调控得好, 可以使政府体察民意, 顺乎民情, 加快社会进步, 加速社会民主化进程。反之, 则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祸患。在我国, 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是一种权力, 也是一种责任。网络媒体同样如此。
1. 缺乏约束的网络舆论自由, 容易导向网络舆论暴力
网络是网民的舆论舞台和阵地。网民由于拥有相对自主的话语权, 可以就某些社会事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最后形成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公众意见。这其中不乏切中时弊的中肯评论和建设性意见。然而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宣泄过激情绪, 从而造成网上舆论鱼龙混杂。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信息造假者和谣言传播者, 借机生造事端, 混淆视听, 制造混乱, 严重的还发展到干预司法程序, 误导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 影响政府决策和行政。
网络媒体的开放和兼容, 给公众提供了言论自由的空间。但这种自由如果不加节制后果是可怕的。良性的网络舆论, 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 反之, 则会加重社会问题, 深化社会矛盾。因此, 要科学看待网络舆论, 在合理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 积极防范和应对网络舆论暴力。
2. 防范与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措施
防范与应对网络舆论暴力, 就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必要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要做好这一点,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着手。
第一, 加强网络传播的法治化管理, 用法律来规范和引导网络舆论。自1994年正式引入互联网至今, 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网络运行、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传播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总体上看, 我国的网络管理法规并不完善, 以致不少在网络上做出了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的人, 可以钻法律或政策的空子而逍遥自在。因此, 需要大力提高网络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制定出更加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条文约束网络传播行为。特别是对一些介于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行为给予明确的界定, 提出管理办法。
第二,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用道德力量规范和约束网络舆论。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特征, 带来了网民的自我约束力下降, 道德感降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在网络上形成扬善驱恶、扶正祛邪的良好风气和舆论氛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媒体工作者应该着重培养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业务能力, 充当好网络“把关人”角色, 时刻以对公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奉公守法,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道德行为, 规范网上信息内容, 为形成良性的网络舆论创造条件。
第三, 加强网络主流媒体建设, 树立网络舆论的权威和声誉。与传统媒体不同, 网站没有独立的记者, 网站上大多数新闻都转载于传统媒体。所以, 必须加强网络主流媒体建设, 效仿传统媒体, 塑造网络媒体品牌, 树立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政府应在资金、政策上对重点新闻网站给予必要扶持, 造就一支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网络媒体。
同时, 网络编辑和论坛版主应提高设置议题的能力, 尤其是对重大事件议题的设置。网络编辑要能够编排有引导性的事件和问题, 使之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形成预期的社会舆论。
注释
【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推荐阅读:
舆论引导与监督07-01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11-26
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启示07-06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10-31
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06-12
从刘涌案件看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06-18
舆论监督新闻09-29
广播舆论监督10-05
新闻舆论监督节目05-23
网络的舆论监督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