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的群众监督

2024-11-03

中央苏区的群众监督(精选6篇)

中央苏区的群众监督 篇1

在党的发展史中, 人民群众一直是党的力量的源泉, 党是依靠着人民的支持才走向胜利的。在土地革命时期, 也是通过群众的运动最终完成了有效的政治任务。中央苏区也就是通过群众力量来与腐败现象做着抗争,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的遏制了官僚主义、阻止了贪污腐败浪费的现象, 同时对于建设廉洁的政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中央苏区群众运动对腐败现象斗争取得胜利的介绍。

一、中央苏区时期反腐败斗争中发动群众监督的背景及必要性

1. 背景

1931年11月份第三次反围剿成功以后, 在赣南与闽西的根据地联合在一块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政府组织, 这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简称中央苏区。根据地刚刚建成时期正是白色政权恐怖盛行时期, 新建立的政府部门不仅要对抗外界的白色恐怖政权, 还要与存在的旧思想做斗争。不仅如此, 在政权中还出现了铺张浪费、官官相护等腐败现象, 对于新政府来说要想站稳脚跟不断发展, 就要先把内忧问题解决清楚然后再做其它的工作。所以中央政府正式开展了“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反腐败斗争活动, 活动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让群众成为活动的监督人。

2. 群众监督的意义

虽然在苏区建立时期党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但是对于我党来说, 从群众中来、重视群众的力量一直是没有被忽视的。所以在反腐败的斗争中群众的力量为监督的主力不仅使得反腐败的举措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 而且对于整个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当时还没有直接提出“走群众路线”这样的口号, 但是实际行动已经表示出了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只有让群众去监督、一切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 团结大家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仅在政府的监督过程中, 在以后的党政建设中都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中央苏区群众运动反腐败的斗争方式

1. 建立民主制度加强监督

第一项, 苏维埃政府在选举与被选举权的使用上男女平等, 民众不论身份、性别、阶层都可以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些都是群众最基本的权利。第二项, 乡、市分别根据人民的意愿选出代表, 代表要能够时时与群众紧密的联系, 真实的反映人民的意愿, 最后在监督政府的时候能够代表人民, 表达人民的观点。第三项, 在群众的权力行使上给予一切的自由, 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集会, 政府部门还要提供所有的物质供给保证他们权利的正常行使,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群众能够大胆的使用自己的权利, 更好的为监督政府工作做出贡献。第四项, 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上要方便民众与政府的沟通, 减少区域官僚对群众的限制, 最终能够让政府听到群众的声音, 防止官僚主义。

2. 群众参与到监督机构之中

⑴工农通信员。顾名思义, 工农通信员就是在工作的同时对于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监督, 如果被工农通信员发现工作人员有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现象, 做出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时, 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把有关材料递交给所属部门领导, 通过部门领导的进一步审核发现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存在, 由通信员以通讯的方式向工农检察机关报告, 然后检察机关领导根据报告的情况进行对犯错人员进行处罚。工农通信员设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他们能够在机关单位的周围更加深入的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 然后把一线的情况进行汇报, 让工农检察机关的领导随时掌握到机关部门发生的大事小情, 然后通过每个问题的解决树立机关单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⑵巡视员。巡视员是中央决定在各个省、县安排的专门巡视和检查政府工作情况的人员, 巡视员的安排一般根据省、县的规模和大小进行人员上的分配, 巡视员的工作内容是按照在1931年5月1日通过的《中央巡视条例》上面的规定进行的。他们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对各地方政府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 还要传达一些国际上的新政策和中央的一些新的议案等等, 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还要体察民情, 注意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对政府人员工作方面的表现对政府人员进行升迁、罢免的建议, 最后把各项内容的检查结果汇报给中央的领导。

⑶群众法庭。群众法庭其实就是由工农检察机关对政府犯法事件进行审理时组织起来的群众审判会。在审判会上群众会直接了解到政府机关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及一些罪行。在群众法庭上就可以在罪证齐全的情况之下, 在群众的见证中开除犯错的工作人员, 并且在审理之后还要进行登报宣传他们的丑恶罪行。在群众法庭上, 虽然群众不能够直接就定夺被宣判者的最后罪名, 但是群众可以行使发言权和表决权, 有权利对在场人员的罪行进行揭露或者是进行维护。大多数情况之下都是由工农代表先对被审判人的犯罪进行阐述, 然后说出审判意见, 最后由群众进行判断。

3. 群众性的舆论监督

当时政府倡导群众言论自由, 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当时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人们通过发刊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和见解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提升对社会的监督影响力。中央政府为了倡导人们的言论自由, 在当时的中央政府机关报纸《红色中华》中特意为群众开设了投刊的专栏, 并且还发声明表示要支持群众的言论自由, 让群众使用好自己监督的权利。专栏的开设在当时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时间投稿的群众蜂拥而至, 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 甚至对于不法分子都能直接说出名讳, 这对于打击违法犯罪都是有力的一击。不仅政府开创了这样的专栏, 在当时其他的一些主流刊物上也开始大力刊登抨击官僚主义、反对贪污浪费现象的文章, 这些现象在群众的举报之下变得不堪一击, 这对以后的打击犯罪、治理贪污腐败等工作都做出了贡献, 而政府工作人员都鉴于群众言论的威慑性而不敢做出损害人民利益的举动。

三、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群众运动的基本经验

1. 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

在群众的监督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 有法律的支持也是苏维埃国家建立的一大重要武器。在当时的社会下, 人民群众都能够将法律规定当作自己的行为规范准则, 并且在群众的维护之下, 法律在整个国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所以对于腐败情况的治理也是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之下。在群众的监察工作中是对于没有触犯法律条款的那些人员进行的监督和批斗, 如果发现他们在某些事情上已经触犯了法律的规定, 那一定是要直接送到司法机关进行处理的。当时就已经设立了不同等级的司法审判机关, 如果有违法犯罪的行为, 要根据犯罪所处的地域及犯罪的级别报送到不同的审判机关, 审判机关在审理的过程中是全程公开的, 群众可以在审判机关进行审判的时候进行旁听, 也是对审判工作的一个监督。当时就已经对法庭的组合进行划分, 以便在最后决议的时候对不同的结果进行讨论和决议, 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就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被审判人员对判决不服时, 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审判结果进行上诉, 然后由上一级的审判机关再进行审理, 最终得出结果。在1933年12月份开始, 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副主席项英联合签发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 此训令的的颁发也是对群众反腐运动工作开展结果的一个认可和对以后工作开展的一个指导。在训令中明确规定了政府机关及国企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果出现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的情况下, 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会给出什么样的处罚, 还有就是对于那些顶着为人民服务的帽子却不为人民办实事的人的处罚决定。此训令一出在大会上就依法处罚了很多在政府机关的贪污腐败的大蛀虫, 这就对以后工作的开展有了明确的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群众运动的重要性和对铲除腐败现象的决心, 同时也为群众的监督过程提供一把标尺, 让群众们有更大的动力投身到监督不法现象中来。

2. 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

虽然群众运动存在着一定的效果, 但是还有着一些弊端。在整个的群众运动中, 他们的活动基本上是以宁可打倒一群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进行检举, 这样的思想就会在监督的道路上走向错误。在监督的过程中可能把机关工作人员的正常恋爱都当成是腐败问题进行检举甚至于走上公审的法庭, 这样不仅消灭了人员的工作业绩, 还打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对于公审人员、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时间都是有所浪费, 并且会出现抵触的心理, 不敢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有的人员可能是在工作中犯了一点错误, 被群众们直接通过公审罢免职位, 并且这样对于群众来说就是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没有想想他们这样做是否正确, 对于被罢免人员是否公平等等。群众为了能够批判更多的人, 甚至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监督他们的工作上而没有心思去投入到自己的生产工作中, 这对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限制影响。虽然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但是在毛泽东主席和项英副主席的联合指导带领之下, 总体的监督还是朝着正确方向进行, 人们还是能够坚持走打击腐败的道路。对于不同错误的划分还是比较明确的, 最后能够把握住处罚的力度和方式, 在重大的错误上要按照训令进行严格的处罚,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轻微的错误还是要让他们以自我反省为主要的方式, 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自己的错误, 最后改正自己的错误。曾经在中央刊物的专栏里也刊登了一些贪污腐败的实际情况, 在文章中描写出了实际的人物在什么样的时间中做过什么样的事情, 这样的方式让群众作为监督者给犯错者进行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的人都能自我反省错误, 然后在反省之后写出道歉的文章进行刊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汇报, 这也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3. 加强宣传教育

在1934年3月21日召开的临时中央政府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要把检举行动扩大成群众的整体活动, 要把群众的力量运用出来, 通过全民的监督使得同志们能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并且斗争的方向也改变到了教育工作中, 不仅要和劳动联合起来, 还要加强生活质量, 然后把节约、卫生等活动同时联合起来, 最后能够用竞赛的方式发挥劳动积极性, 用最大的热情和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宣导之下, 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为以后苏维埃阵地的建设和革命战争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支持。前述的群众运动初期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和指示也具体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总之,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对于反腐倡廉的形式和任务与中央苏区时期所差甚远, 并且对于现在群众表达和监督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对于现在的时期来说, 我们也要借鉴中央苏区时期群众监督作用对打击腐败现象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做出反思, 探索出适合现在社会应用的一些建议, 这对于我党以后的发展都是特别重要的。群众监督对于当前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它的推行不仅能够保证党工作的效果, 还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证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九舍.吃洋参炖鸡子的军事部长[N].红色中华, 1933-12-20 (136) .

[2]项英.雩都检举的情形和经过[N].红色中华, 1934-03-29 (168) .

[3]傅克诚等.中央苏区廉政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中央苏区的群众监督 篇2

根据《安远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安群组发“2014”1号)和《关于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的通知》(安群组发“2014”3号)文件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我就从苏区干部作风内涵解读、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当代价值、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实践创新来进行本次党课的讲授。

一、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内涵解读

作风是人们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或风格。具体到干部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反映地是干部在思想、生活、工作及学习方面态度与精神状态。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基本内涵就是苏区干部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信念坚定、甘于奉献的思想作风,谦虚好学、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服务群众、争创第一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和勤政为民、率先垂范的领导作风,其核心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曾把兴国县长冈乡的干部当作苏区干部的楷模:‚长冈乡的群众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模范的长冈乡工作人员,可尊敬的长冈乡工作人员他们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真心实意的爱戴,他们的战争动员的号召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当代价值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党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80多年的风雨历程,也是苏区干部好作风不断弘扬的历程。新时期,继续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1、有助于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理想信念,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灵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精神动力。在中央苏区的开创以及初步形成时期, 革命形势正处于低潮, 部分革命者的意志有所动摇,甚至背叛了革命。艰难时刻,正是苏区干部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不断创造着第一等工作,开创苏区的新天地。经过90 多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 的关键时刻,在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现实挑战下,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干群、党群关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核心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没有有效的群众动员、不能得到群众真心地拥护与支持,党的事业无从谈起。故苏区干部‚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搞工作不计报酬,没有工资。全心全意为革命工作,为老百姓服务。‛正是有了苏区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有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真心拥护,才有了苏区的大发展。新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干部更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部只有心系群众、3服务人民,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才能进一步密切干群、党群关系。也只有如此, 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量。

3、有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关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过程,也是苏区干部教育、培养与成长的过程。扎实的干部教育、有效的制度约束、自我的教育与历练成为苏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苏区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在当前仍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加强干部教育、健全干部选用相关制度、加强干部的自我教育与实践历练更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许多年青干部更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进行基层实践历练,应当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推进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与能力的干部,只有培养出一支这样的执政骨干队伍,才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领导力量。

三、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实践创新

几十年来, 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为革命老区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背景下继续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作为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的赣州通过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的活动探索了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现实路径并进行了实践创新,赢得了群众的赞扬:‚哎呀嘞,打起锣子唱新音,党对农民很关心。神

州处处大发展,‘三送’服务到乡村……‛这场始于2010年12月,赣州市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全市23690名优秀干部深入基层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的‚三送‛活动,成为新时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重要载体。

1、‚三送‛成为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新课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淡漠、信念动摇的问题,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等。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下去,就会影响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赣州市委要求要求每名下派干部必须包扶20户以上群众,自带被褥、自带日用品、自带生活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在一线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尤其是‚三送‛的其中一项就是‚送政策‛,要求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政策,并在实践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理论、解读政策。既要干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政策素养,又要在实践中将党的理论、民生政策使其家喻户晓,让基层群众清楚‚共产党是人民的主心骨‛、‚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等深刻道理,进而稳固主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三送‛活动在赣州随处可见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的条福与宣传栏,使‚三送‛成为一个大的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课堂。通过在对民情的搜集与了解,使广大干部意识到要始终保持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2、‚三送‛成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平台。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三门‛干部日渐增多的新时期。赣州的‚三送‛活动要求干部直接入村驻户,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帐,真正做到直接联系群

众,成为新时期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并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首先,在干群联系方式上的创新。‚三送‛工作既有传统的干群联系方式,即要求干部包乡、包村、包户,一方面建立‚三送‛干部联系卡,公开干部联系方式,要求干部做到群众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包村、包户干部住在村里,与群众一起生活、工作。同时,利用现代化手段创新干群联系方式,赣州市开通了建立集政策信息发布、社情民意传递、干部作风监测、应急事件调度于一体的‚96333群信通‛。‚三送‛成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通过市县机关干部挂点联系、乡镇(街道)干部分片联系、下派干部驻村联系的方式,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单元‛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网络,力促干群‚牵手‛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形成了干群之间‚全方位覆盖、零距离接触、点对点服务‛格局,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实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传承与创新。

3、‚三送‛开辟了反腐倡廉教育的新路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反腐倡廉教育,尤其是执政后如何有效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是执政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年,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如今赣州市的‚三送‛活动要求不能给基层群众增负担,自带被褥,自带生活用品,跟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每人每天缴纳生活费,做到日清月结,成为新时期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公开与群众监督成为反腐倡廉教育能否收到实效的重要保障。所有‚三送‛干部到达自己所乡、村、户必须张贴联系牌,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各乡、村也在显著位置公开三送干部的联系方式,并开通96333群信通,通过公开将干部置身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确保了反腐倡廉教育收到实效。其次,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是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载体。广大‚三送‛干部深入群众后,才真正意识到基

层干部群众的劳苦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不少干部在土胚房改造过程中深受教育,与自身所生活条件相比,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告诫自己要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增强了干部抵制腐败的自觉性,提醒自己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成为新时期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载体。最后,与群众打成一片是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路径。执政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构建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既有党内法规的尝试,也有监督体系建设的探索,赣州‚三送‛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让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才是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赣州‚三送‛不是权宜之计,一直在探索长效机制,要求‚把眼睛向下‛,走到群众中去,通过与农民同吃同住,建立台账,撰写民情日记等方式切实感受到群众的诉求,并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同解决出行、饮水、治病、就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创先争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状态。

试论中央苏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 篇3

关键词:中央苏区;群众文化

中央苏区,又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创建的规模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它位于江西的东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地区,以江西省瑞金县(今瑞金市)为中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和大本营。由于中央苏区的地理封闭,人民群众长期遭受压迫与剥削,文化知识水平相对低下。为了使中央苏区发挥革命的领导与带头作用,开展中央苏区的文化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革命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同志给黎锦熙的信中曾说过:“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若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①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苏区在加强军事、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抓好文化建设。然而,苏区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极其低下,要想使他们乐于并学会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就必须使用一些简单有效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广文化知识,使苏区群众更易于接受。

中央苏区群众文化推广的首要载体是建立俱乐部。苏区的俱乐部是一个重要而广泛的群众文化组织。俱乐部是党和苏维埃政府向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是侧重于政治理论和文化的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俱乐部的最高执行机关为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学习计划,进行监督实施等。俱乐部是以每一级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学校、工厂等为单位组建,每个单位的群众都应积极加入俱乐部。每个俱乐部设识字、读报、壁报、工农补习夜校、新戏运动、晚会、研究工作七个部。193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中,对俱乐部的发展意义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在苏区内必须发展俱乐部游艺晚会等工作。在每一个俱乐部下应该有唱歌组、演剧组、足球组、拳术组等等组织。在每一组织内应该尽量吸收群众,尤其是青年男女,必须使苏维埃群众的生活不是死死板板的,而是活泼有生气的。只有活泼有生气的工农群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与一切失败的情绪。在这里青年男女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他们应该用种种方法宣传与鼓动他们的家属为了苏维埃的胜利而斗争。”②在苏区,俱乐部是所有文化组织中最普遍也是最活跃的组织,它利用多种文化活动形式,把群众吸引到学习的氛围中来,加强教育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

中央苏区群众文化活动宣传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创办列宁室。列宁室也是苏区重要的群众文化组织之一。

中央教育部颁布的《俱乐部纲要》规定:“在每一俱乐部之下,按照伙食单位(或村庄)成立列宁室,每一列宁室至少须有识字班、图书室及墙报,此外,还必须有运动及游艺室的设备(规模小的列宁室,则与图书室可以合用一间)。至于一般的政治动员及社会工作,由列宁室的主任负责领导。”列宁室的宣传形式主要是通过举办墙报,墙报也是每个支部的机关报,反映的问题也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学习相关的内容,用来教育群众,针对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行为作斗争。

中央苏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第三种方式就是兴办夜校(又称工农补习学校)。这两种形式均属于业余文化学习模式,主要针对一些因从事劳动生产而无法在白天正常参加学习的广大工农群众,“在不妨碍群众的生产和工作的条件下,于短期间扫除文盲与提高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③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传授政治和科学技术常识,学习相关教材、开办识字班等。“我们为着要在政治上教育上达到真正的平等,所以建立了消灭文盲的组织,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使每个苏维埃政权下的工农,都有机会读书,并规定在相当期间,把一切不识字的人们,都变成能写信、看报、读书和写文字。调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也惊叹不已:“红军在三四年中扫除文盲的成绩,比中国农村任何其他地方几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成绩要大。”④

通过以上三种主要的宣传阵地,中央苏区的群众学习了许多基本而且重要的文化知识。也正是通过这些形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思想建设进一步深入到苏区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苏区群众易于学习与接收,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觉悟,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 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 6—1920. 11) [M ].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0,第85-86页。

②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公室、福建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公室编:《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1994年版,第37页。

③《夜校办法大纲》《江西苏区教育资料汇编》(五)赣南师范学院、江西教育科学研究所编1985、第73页。

④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第159页。

论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的群众性 篇4

群众性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一个特有概念, 指党报的作风与内容所体现的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引导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特性, 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的体现。1942年4月1日, 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题为《致读者》的社论中, 首次提出了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 把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并列为无产阶级党报必须具备的四项品质。早在中央苏区的新闻实践中, 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 我党就把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工作重心, 充分借群众之力办好报刊, 体现了良好的群众性, 为我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内容上服务群众、报道群众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机关报, 发行量达四五万份, 超过了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每期发行3.5万份的《大公报》, 是中央苏区影响最大的报纸。它密切联系当时党的建设、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工作的实际, 坚决向根据地人民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反映根据地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重要方面和重大问题, 团结群众、教育群众, 帮助党和政府动员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 为完成党和政府提出的每一个中心任务而斗争。

《红色中华》1931年12月在瑞金创刊, 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的任务:“要组织苏区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不但要引导工农群众对于自己的政权, 尽了批评、监督、拥护的责任, 还要能热烈的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工作, 实现自己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要尽量揭破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军阀及一切反动政治派别进攻革命, 欺骗工农的阴谋, 使工农劳苦群众, 懂得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与必要采取的斗争的方法, 而成为扩大苏维埃运动的勇敢的战士”。《红色中华》主要分社论、要闻、专电、小时评、红色区域建设、中央苏区消息、党的生活、赤色战士通讯、工农通讯、红色小辞典、红角、工农民主法庭及突击队等栏目, 还创办了“赤焰”文艺副刊。《红色中华》在艰难的斗争岁月里,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动员后方群众支援前线红军粉碎敌人的“围剿”, 号召苏区人民发展生产、开展节约运动, 针砭时弊, 反对贪污腐败、铺张浪费, 宣传一切对于苏区建设积极向上的东西, 并坚决与有悖于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正因为如此, 苏区的读者亲切地称赞《红色中华》是“我们苏维埃人民新生命的表现”、“全苏人民的喉舌”。1933年8月10日, 《红色中华》出满百期, 多位领导同志撰文祝贺, 期待它“变成群众的报纸”, 更成为群众运动的“先锋”。

在接受群众监督方面, 《红色中华》较突出的做法是:开辟专栏“铁锤”、“突击队”、“工农通讯”、“警钟”等栏目, 进行检务公开, 把检察工作的法律、法令、工作动态公之于众, 接受群众的监督。甚至以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漫画形式, 把检察机关的工作和任务, 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工农群众。

《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 是一个面向广大青年读者的报刊。其创刊号发表《建立团报的领导作用》一文:“这个报纸是要成为苏区团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领导者。成为团员青年群众中扩大政治影响的有力工具, 成为青年群众的组织者……”

《青年实话》设立“轻骑队”、“共产青年团礼拜六”、“体育运动”等专栏, 并以内容丰富、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特点吸引广大读者, 正如何克全在《青年实话》两周年纪念文章中所谈到的:“《青年实话》成为我们最尖锐的武器……《青年实话》的确是苏区较好的报纸, 他不仅获得了广大青年的拥护, 而且也获得了成年人的爱戴。”《青年实话》最高发行量达到了2.8万份, 成为中央苏区继《红色中华》后的第二大报纸。

《青年实话》因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章短小、通俗易懂, 反映的除了苏区内外重大事件外, 还有苏区青年乐于接受、急于了解掌握的革命道理、工作经验、科技生活常识, 并常常围绕苏区青年所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 因而深受苏区青年欢迎。

密切联系群众, 依靠群众办报

中央苏区的新闻机构工作人员非常少。红中社仅有12个人, 一半编辑《红色中华》, 一半办新闻台。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编辑部也只有三五人, 因此, 想依靠少数的几个编辑办好报刊, 几乎是不可能的。“依靠群众办报 (社) , 成为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依靠群众办报, 首先体现在建立广泛的群众性的通讯网上。《红色中华》十分重视组织工农通讯网, 在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等系统中组织了200名通讯员, 到1933年发展到400多名。报社设立了通讯部, 开展通讯员工作, 在报纸上特设《写给通讯员》一栏, 加强对通讯员的业务教育。对于通讯员的来稿, 如不采用, 也都每篇加以修改, 并说明不登载的理由而负责退还给通讯员。在具体训练和指导通讯员方面, 《红色中华》通讯部曾拟定了详细的计划, 规定按期把编辑部的编辑中心任务及需要的稿件告诉给通讯员, 随时指示写作某一问题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通讯员的积极性。正是宏大的通讯网的建立, 使《红色中华》能够及时反映整个苏区群众的革命斗争情况, 使报纸散发到苏区每一个地方, 获得广大读者的拥护。

《红星报》也十分重视通讯员的培养。据1934年8月1日《红星报》发表的致通讯员信中记载, 当时已发展了500名通讯员, 骨干有100余人。在这些通讯员中, 既有党、政机关和红军部队中的各级领导干部, 也有在连队基层工作的干部战士, 许多通讯员一边在战场上同敌人浴血奋战, 一边为报纸写稿, 这些稿子被称为“来自火线上的消息”, 许多文章既生动又富有真实性。红星报社注意培养和提高通讯员们的写作水平, 在报纸上开辟了“通讯员”专栏, 定期刊登指导通讯员工作的文章, 特别是教育全体通讯员要严格遵守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原则。1934年8月1日《红星报》发表的致通讯员信中提出:“一、每月每个通讯员至少给我们两次通信, 并力求迅速与真实;二、担负起组织和领导读报的责任, 随时将群众对本报的意见告知我们;三、假如你调动工作时请告知我们新的地址。”此外, 《红星报》还要求红军各军团和各独立师政治机关, 每月召集一次通讯员会议, 检查通讯工作, 并给通讯员以具体指导。

《青年实话》也坚持“群众化”的办报方针, 建立了基层积极青年工农通讯员队伍, 并和邮局订立了免费寄稿的合同。由于编委会努力吸引工农劳苦青年参与办报纸的工作, 前线的红军指战员, 后方的青年工人和农民, 都能踊跃向该报投稿, 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工作经验。

依靠群众办报, 其次体现在重视读者工作上。《红色中华》设有“读者通讯”, 发表读者对报纸的批评建议, 文艺副刊“赤焰”就是应读者来信要求而设置的。《青年实话》编委会平时很注意收集并反映读者对报纸的意见, 专门开辟了“读者来信”专栏, 刊登各类意见, 据此对报纸的内容、形式、编辑方法和发行工作加以革新。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

由于苏区报刊的读者大多为农民和战士,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所以报刊工作人员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 尽力做到工农群众都能看懂, 体现了贴近实际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

语言通俗易懂。中央苏区的办报方针是要密切联系群众, 宣传党和军队的工作政策, 因此有很强的读者意识, 在文风上, 采取最通俗的语言, 利用广大人民群众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事例, 来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 造成群众参加或帮助革命战争的热潮。例如:

《俘虏兵口中的红军》:“……因为天气很冷, 到达宿营地后, 大家都烤火的烤火, 摊铺盖的摊铺盖, 买吃的去买米菜。正在忙乱的时候, 忽然报告外面发现枪声, 但是大家毫不介意, 总以为是红军游击队或赤卫队的骚扰, 所以也只派小部队到外面游击一下就算了事。不料游击兵很久不见回转;而枪声却越发逼近了, 大家才仓忙应付起来。我们的队伍爬上一个小高地, 企图来抵抗时, 红军已冲到跟前来了。我们在一个阵地上虽然有两团人, 但是非常混乱, 哪里经得起红军猛烈的冲锋, 所以两团人也就在这威胁之下溃散消灭了, 红军真厉害!” (《红色中华》)

《光荣的红匾上》专栏记述了这么一个事例:“肖桂香是胜利县河田飞狗头村支部的团员, 当团支部开会讨论扩大红军工作时, 她发表意见, 要自动鼓动丈夫当红军, 来猛烈扩大红军, 结果在两天之内, 她就发动自己的丈夫及邻村的男同志十一名自动到苏区报名当红军……” (《青年实话》)

口语化的新闻语言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深受群众的喜爱, 激发了群众的革命性、斗争性和觉悟性。

山歌文体的运用。中央苏区的报刊, 不但文章力求短小精悍、编排生动多样, 还以具有民间色彩和浓厚生活气息的山歌形式作为报刊的文体。利用红色歌谣进行宣传, 使革命的宣传内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红色中华》、《青年实话》、《列宁青年》、《红星报》等报纸杂志, 曾征集苏区歌谣, 辟出版面, 倡导山歌的创作, 用这种深受大众欢迎的形式进行革命宣传。如《红色中华》 (1933年8月31日) 曾刊出《征求山歌小调启事》:“请各地及红军中的同志, 有自作的或老的山歌小调, 无论抄写的本子或记忆的歌子”都“一律欢迎”。《青年实话》第16期 (1932年4月5日) 也强调“凡将各地青年群体中流行的记录下来, 或自己编撰的山歌”“特别欢迎”。1934年《青年实话》编辑委员会专门印行《革命歌谣选集》, 对苏区山歌歌谣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对扩红支红等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红星报》栏目众多, 内容丰富, 生动活泼, 深受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欢迎。1933年10月第9期, 该报发表后方群众写给前线红军的客家山歌:一双草鞋一片心, 难为后方姐妹们;穿上草鞋跑得快, 红军哥, 赶快冲上南昌城。该报第15期接着发表了前线红军战士写给后方姐妹的山歌:多谢姐妹一片心, 百万草鞋送我们;穿上草鞋打胜仗, 同志妹, 缴枪十万谢你们。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 人们称《红星报》是“一面大镜子”、“一架大无线电台”、“党和红军工作的指导员”和“红军俱乐部”。

用漫画形式直观宣传。为了加强宣传的效果, 中央苏区的报刊还很注重插图的运用, 评论、新闻, 甚至理论文章, 常常配有木刻漫画或绘画, 增强宣传效果。这些木刻漫画构图简单, 线条粗犷, 不识字的人也能明白其内容。如《红色中华》刊发的《反对贪污浪费》、《无产阶级铁锤下的骷髅》等漫画, 都非常准确地把苏区检查机关的工作和任务, 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工农群众。又如《红星报》第61期短评《要长大要结实》, 批评后方做的草鞋型号小, 不结实, 配了一幅漫画:一只穿着小草鞋的脚, 脚后跟全露在鞋底的外边, 又有一只向前迅跑的穿草鞋的脚, 草鞋前梁全断了。短评说, “后方的姐妹们, 不要把这样的草鞋送给前方杀敌的红军哥哥吧!”

结语

群众性是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品质之一, 它以满足群众需要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 就要看对象, 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 给什么人听的, 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 不要人听。”因此, 紧密结合群众的思想实际, 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鲜活事例, 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 深入浅出、长话短说、鲜明生动、入耳入脑地回答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紧密联系群众工作实际, 解决突出矛盾, 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紧贴群众的思想实际, 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 是群众性的具体表现。中央苏区报刊在体现群众性原则上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央苏区报刊的创刊, 是在一定历史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公然侵犯我国的领土和主权, 国民党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步步妥协退让, 对内则积极准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四次“围剿”。建设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成为苏区人民迫在眉睫的工作, 创办《红色中华》等报刊, 就是为了使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播到苏区人民群众中去, 它大力报道红军的胜利消息, 号召苏区人民参加红军、支援红军, 为保卫人民的政权而战斗。

另外, 中央苏区的读者群大部分为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士兵,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 采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办报, 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 中央苏区报刊坚持群众性原则, 既是当时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需要, 又是符合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在群众性原则的指导下, 中央苏区报刊报道苏区人民在各条战线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 传播对敌斗争和建设苏区的各种经验, 大大鼓舞了苏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中央苏区报刊在革命年代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依靠群众办报, 为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黄河、张之华:《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 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版。

[3].严帆:《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史》,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1年版。

中央苏区的群众监督 篇5

确保村庄环境整洁干净

通过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评比”机制,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坚持群众参与。在“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前,每个村干部到对应的分工生产组召开环境整治动员会议,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使保护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动员群众人人自扫“门前雪”,确保自家庭院干净整洁,家前屋后道路干净、花草整洁、河道干净。

坚持群众监督。各生产组自主召开组民会议,由会议代表推荐一名德高望重的人作为义务监督员,该监督员不定期查看生产组公共地域和群众家里环境卫生,同时群众也相互监督,形成群众、义务监督员互查巡查制度。

中央苏区的群众监督 篇6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际, 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功之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由于腐败现象赖以存在的条件并未消除, 腐败现象也并未消失。腐败的存在破坏了党的形象, 削弱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最终导致脱离群众, 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危险最严重的后果,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反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另一种是外部监督制约权力。后者虽没有强制性, 但也非常重要。因为腐败见不得光, 隐蔽又善于伪装, 政府也提出“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特别是随着媒体和群众监督的介入, 一批贪官在媒体的“深挖”“曝光”中现出原形, 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还将身败名裂。另外, 相对来说群众、媒体的监督成本低, 能吸引广大群众参与, 让党的群众路线得以贯彻落实, 是制约权力滥用的一大法宝。因此, 引导和利用群众及媒体的监督力量反腐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在反腐中群众、媒体监督的现状

(一) 群众、媒体监督作用巨大。

首先, 利用媒体载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部署以及工作进展、成效、经验, 传承廉政文化、批判腐败文化, 营造廉洁的良好氛围。其次, 我党顺应形势, 越来越重视媒体监督力量, 积极对公权力“自加镣铐”来规范行政行为和约束公权力。南京的“天价烟局长”, 飞机上的“打人部长”, 陕西的“表哥”等等反腐的新闻应接不暇。媒体监督成了最好的反腐利剑。

(二) 群众、媒体监督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一是群众、媒体反腐热衷于猎奇泄恨。浏览媒体反腐的诸多案例, 不雅视频的重庆北碚区的雷书记, 涉嫌性侵的黑龙江双城的孙代表, 向情妇写“离婚保证书”的山东农业厅副厅长…这些官员多因艳照、情妇, 名表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而东窗事发。这些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因而受到极大的关注。一些媒体竭力迎合一些群众的低级趣味, 对腐败贪官色情和受贿金额进行披露, 而对腐败给国家、社会造成的危害并不关心, 没有理性地探寻案件民生的原因、预防对策, 剖析的深度、警示的效果远远不够。二是媒体监督存在软肋。我国舆论越来越宽松, 满足人民的自由表达, 但是有些爆料人不是出于正义感, 而是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 产生利益冲突而选择在网上无中生有、乱泄私愤、恶意攻击, 如“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拥有9名情妇某县委书记举报均失实。三是部分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失范。在利益面前, 有的媒体从业者毫无原则可言。他们为利益驱动, 放弃个人的职业价值信仰, 把新闻事实和工作原则放在一边, 是非不分、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用软性的报道帮助被监督者改善社会形象, 造成虚假宣传。

(三) 公权力对媒体监督的负面影响。

公权力的不当干预导致媒体监督渠道不畅。有些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捂着盖着怕见光, 认为监督揭“丑”是在抹黑政府, 对本地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反腐倡廉中发挥群众、媒体监督作用的对策

(一) 加强群众、媒体监督的法制化建设。

一是加快群众、媒体监督权的立法步伐, 我国的群众、媒体监督刚刚起步, 缺乏法律的保护。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基本权利无法可依, 当记者报道权、监督权受到干扰和打压, 记者受到安全威胁和伤害时, 却没有法律能保护自己。要建立和完善媒体监督自身的操作程序, 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 以便对群众、媒体监督进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强媒体自身建设。提高媒体从业者的执行能力, 要求新闻从业者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坚决抵制“以稿谋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绝不能把媒体监督为成谋利的工具。要求媒体从业者提高业务能力, 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学习, 搞好法律、经济、政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求从业者要敢于和善于监督。媒体从业者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扬清激浊, 敢为公共利益鼓与呼。为实现新闻理想, 要不畏权势、敢于监督, 即使面对公权力的打压, 也毫不退缩畏惧。

(二) 构建媒体监督的利用和管理机制。

首先,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让新闻媒体充分发舆论监督的作用, 天不会塌下来, 相反, 却会减少消除腐败现象。这也是党提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媒体监督代表民意, 它的威力也来自民意。无视、藐视媒体监督, 都在逃避接受人民的监督。而逃避监督将让公权力走上邪路、不归路。所以媒体监督可以起到预防犯错的作用。

领导干部必须转变对待媒体监督观念和看法, 纠正媒体监督就是负面报道等错误观念,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应对媒体监督。媒体监督是事情发生变化的“拐点”, 重视和支持媒体监督, 就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和疏忽, 进而扫清工作障碍, 推动工作前进。

其次, 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全面崛起并走向成熟, 原有的舆论引导格局已经彻底颠覆。政府想通过管控媒体来封锁消息已经很难实现。一些新媒体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有时候甚至谣言四起, 混淆了民众的视听。党和政府应该建立及时信息发布制度, 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 最大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让大家及时了解权威信息, 形成有力的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l]唐叶小鸥.浅议第四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其有效把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上一篇:钢纤混凝土技术下一篇:探索中职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