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2024-07-11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共9篇)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1

从文化到文化生产力

文化是作为与经济、政治相并列的`三大形态之一而存在的,并反映和反作用于人类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 者:祁家能 QI Jia-neng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合肥,230009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3(2)分类号:G05关键词:文化 先进文化 文化生产力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2

“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具有良知的文化批判, 是指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种文化输出政策, 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 以达到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控制的目的。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论说和学术理论,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其基本思想起源于西方社会以法兰可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对战后西方文化的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系统诠释, 则是由美国传播学研究巨擎,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名誉教授赫伯特·席勒 (Herbert Schiller) 于1976年在《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首次阐述的。席勒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 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 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以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 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 且在此过程中, 弱势国是完全被动的, 鲜明地昭示了他对战后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以新的帝国主义形式称霸全球的批判思想。

2 文化帝国主义渗透的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优势的媒体和文化产业, 继续推行文化帝国主义, 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淡化弱势民族的文化, 而资本主义的政治形态、经济制度、文化观念成为全球的唯一标准, 西方价值成为全球的主导。

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中心为基础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 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二战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有能力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援助向全球推广其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 把美国的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念推向全球, 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 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全球。

二是在大众文化层次上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 通过各种文化媒体传播他们的文化, 例如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籍、报刊、广告、流行音乐及国际互联网, 对世界各国进行文化渗透, 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入超”现象。目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 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

三是在文化性的物质产品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人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西方化。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手段所支撑的大众传播媒介和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 使文化日益成为日常的社会消品, 形成美国文化空前的扩张强势, 现在全球每个地方几乎都能感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存在, 比如对肯德基的推崇, 对好莱坞影片的迷恋和对美国高科技的崇拜等等。物质产品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逐渐向人们的心理层次渗透, 使得人们的潜在欲望和心理需求受到西方文化的左右, 从而使国家的社会发展失去了正常的社会心理, 对社会各领域形成巨大冲击。

3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全球化

在21世纪, 世界文化呈现出全球化的局面。文化全球化是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和互补, 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而走向世界, 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 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文化全球化弥补了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的不足, 使不同民族的交往更为广泛, 沟通更为便利, 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有益于人类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帝国主义不愿意放弃控制他国文化的野心, 于是改变渗透的方式, 使其变得更加隐蔽和多样化, 于是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传播隐蔽性更强, 在传媒业的推动下传播速度更快, 与经济手段的高度结合渗透力更强。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差异, 求同存异, 相互尊重, 竞争共处, 这也是符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总趋势的要求。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借全球化中文化交流扩大的机会, 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 对他国进行渗透, 企图同化、消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危及这些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帝国主义在各个层面的渗透使各个民族纷纷寻求应对策略, 希望对美国进行文化反击。法国文化部长雅克·郎向世界提出“抵御帝国侵略”的呼吁, 并于1982年在联合国作题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演讲中提出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政府间的文化政策。法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反弹理论 (To rebound culture) 。文化反弹理论认为, 如果一种外来的浅层文化深度侵害另一种丰厚的文化, 经历一定的时期, 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文化就会实施反弹, 即人们就会重新认识并认可原有的丰厚文化。“文化反弹”是一种极为深刻的文化理论, 不仅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 而且为最终认识和解决“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指明了方向, 极大地鼓舞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维护和振兴本国文化的信心, 各民族纷纷寻求多元文化的重新建构。

4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

在全球文化的构建问题上存在着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不同观点。

主张一元文化的学者强调文化发展的前提是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的平衡, 而某种程度的同一性则有利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以及人类的和睦与进步。文化一元论者否定同一文化有“文化支配”以及相应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说法, 所以很显然, 文化一元论的实质是在世界范围内肯定和推广美国文化。美国文论家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 认为, 主张同一的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肯定了美国文化。他提醒人们谈到文化全球化时民族主义问题或民族自豪和民族尊严不是唯一面临危险的东西, 人们更应该警惕其中蕴含的另一种倾向。他提出文化和民族与流行或传统文化的形式是一致的, 而这些文化形式似乎正在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 (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等) 逐出并取而代之。

文化多元化强调在重新把握现实的基础上, 各文化形态要面向世界, 将跨文化传播理念作为新的文化思维方式, 以促进人类文化的交往与发展。英国学者M.费舍斯通 (Featherstone) 认为全球文化的相互联系状态的扩展可以被理解为导致全球共同体即“文化持续互动和交流的地区”的出现, 而这种全球文化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在他看来, 日趋全球化的世界文化中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实际上已成为全球化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全球化进程中, 多元文化不仅仅是指文化多样性, 更意味着文化深层次的不同, 以及这些差异性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各个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会导致文化同质化, 多元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多元文化主义要求我们所有人具有对差异的接受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和在其他人的生疏感面前承认熟悉的自我的能力。多元强调差异性、多样性, 是在与整合 (integration) 、同质化 (assimilation) 等相对的意义上使用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始终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 在对西方传媒与西方舆论的认识和评判中, 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霸权, 以保护民族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结束语

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侵害和支配的威胁下, 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 提高中华文化的渗透力,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 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去寻找机遇, 去迎接挑战, 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寻找先进文化, 作为我们的文化建设的资源和素材, 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

[2]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黎风.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2

[5]李艳.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 2006.

[6]孟建, 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

文化榆树:从理念到实践 篇3

作者/李灿明

中国共产党榆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灿明

文化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精气神和软实力,对于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扩大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着力以文化力促进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激活创新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一、打造引领发展的城市文化系统

城市的发展和竞争,最终比拼的是文化。有学者说,建筑可以使城市变大,文化才能使城市变成伟大。着眼于文化强市、文化兴市,立足于文以育人、文以化人,几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实施了“城市文化系统规划设计与推广应用”工程。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询、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密论证,对榆树市的文化内涵、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文化标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梳理、整合和提炼,按照传承历史文脉、立足文化现状、引领文化走向的原则,研究、设计并推出了城市形象定位、城市精神、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服务理念、城市口号、城市市歌等城市文化建设品牌形象理念系统;公务员行政行为规范、企业诚信规范、市民公约及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公关危机管理规范等城市文化建设品牌形象行为系统;市标、市树、市旗、吉祥物等城市文化建设品牌形象视觉系统;政府事务用品、交通工具、服装制式、公关用品等城市文化建设政府形象传播系统。规划设计了城市空间规划系统、城市树种绿化系统和再生系统。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城市文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上下联动、层层推进的责任落实机制。通过硬件建设、软件打造、媒体宣传、公益广告、载体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推介和推广应用,使城市文化系统逐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对内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大力建设惠民便民的公共文化设施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榆树市委市政府突出抓好“建、管、用”三个关键环节。几年来,先后投资2.3 亿元新建了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健身训练馆、标准400 米田径运动场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投资4700万元建成了小乡展览馆。修建了种榆书院、魁星楼、一座国家三级文化馆和一座国家二级图书馆。修建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 个,基层服务点24 个,村级服务点195个。按照“一站多能、广泛覆盖”的思路,不断加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全市80%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均达到国家部委颁布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在全市的388 个行政村中,村村建有“农家书屋”,363 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按照有场所、有设备、有活动、有队伍的“四有标准”,全市258 个行政村建有“欢乐庄稼院”。在建好设施的同时,着力在管好、用好上下功夫,探索建立了政府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群众自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提高了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遵循惠民利民便民的原则,目前,市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博物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均已实现免费开放。着力完善流动文化服务网,配置流动服务车,重点在边远乡镇和外来工集聚地,开展图书、演出、展览、讲座和电影等流动系列服务,有效满足了群众休闲健身和文化娱乐的需求,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和公益性的功能作用。

三、为百姓提供“可口”的文化体育大餐

组织开展群众便于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是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着眼于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注重整合资源,坚持在黑土地上“种文化”,常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011年共组织“送戏下乡”演出120场,深入各部门演出达30多场。注重满足群众需求,以“唱响榆树·共筑家园”为主题,每年举办一届文化艺术周、社区艺术节、农民文化节、全民读书节、青少年艺术系列大赛,目前这些活动已形成品牌,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深受群众喜爱。围绕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等重大传统节日,精心举办具有地方风情、民族民间特色和群众喜爱的节庆活动,丰富节假日期间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周末广场文化活动,推动开展周末剧场、周末电影、周末文化沙龙等周末文化系列活动。精心举办农民节、红色歌曲广播电视大赛、农村文化大院健身秧歌大赛及全民运动会、健身展示大会等文化体育赛会,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注重提升文化品位,成立了东北大鼓传习所,发现培养东北大鼓传承人110人,组织开展了东北大鼓专场演出,有力推动了东北大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展演。成功举办了“抗洪抢险图片展”、“榆树文物精品展”、“农业发展成果展”、“天下第一粮仓杯”全国著名书法家《兰亭序》手卷精品展等大型展览展示活动。加强“二人转”创作和排演,在全省二人转汇演中实现“七连冠”,涌现出了《清风亭》、《戏中有戏》、《典型妇女》等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曲目。策划并组织拍摄了反映榆树农村题材的电视短剧《花儿朵朵》和《小乡有喜》,在吉视乡村频道《家长里短》栏目播出,受到社会关注和好评。

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4

课程特点:打造团队、经营人心的执行文化、团队文化、创新文化、自律文化建设的理念、落地路径和方法。

课程概述:

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这又保证了物质文化的不断增长。一流的企业一定是创造和拥有了一流文化的企业。能够跨越百年的企业,必然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坚持不断的进行文化创新。

 企业文化落地是企业人价值观的统一,就是经营人心,企业文化落地的直接目的就是让全体成员同心同德、言行一致,这需要用心、创新的经营。不同的经营理念、路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经营结果。

 本课程不讲虚泛的概念,只讲使用的方法,助你轻松掌握企业文化落地的绝招。 用模型将企业文化理念具象化,有助于员工理解  编写企业文化手册和内刊,让员工的言行有文可依

 通过推案例、讲故事,帮助员工学习经验,反思教训,强化意识  反复讲,反复学,才能让企业文化深入员工的心

 良教胜于言传,用领导者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员工的思维和行为 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才能听到员工的心里话  通过目视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 把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建设相结合,借助品牌来传播文化

课程大纲:

模块一:企业文化落地解读

课程对象:企业老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 企业管理的四个境界  企业文化是什么  核心价值观  企业文化落地的内涵  企业文化落地三个阶段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模块二:内化于心——理念传播有方法

 企业文化理念落地三步曲  企业文化理念设计四法  文化理念落地三法  如何抓案例(或讲故事)?

模块三:固化于制——人人都要OEC

 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及范例  企业各种规章制度  为何制度不能发挥作用  管理中的情、理、法

 OEC管理的两个层面、三个体系

模块四:外化于行——自我经营效果好

 激发终端活力的SBU经营理念  “老太太买菜”给我们的启示  SBU经营的实质是人单合一  经营人的三重境界

模块五:氛围营造——目视系统理念清

 企业文化看板及范例  企业文化漫画及范例 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 标语口号及范例

模块六:身先士卒——干部带头群体动

 80/20原则  两大理念  干部的三种经营  员工的四项收入

模块七:寓教于乐——活动组织聚人心

 活动的类型  活动举例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模块八:网络建设——体系健全到基层

 支部建在连上  中建八局小班子建设  锦江宾馆宣导员  海尔通讯员管理

模块九:持续创新——文化理念与时进

 什么是创新  如何创新  海尔创新法则  创新案

讲师介绍

杨克明老师

 企业文化咨询专家  集团管控咨询专家  海尔经验研学专家

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课程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

 曾获青岛十大名师、中国百位优秀讲师称号  PTT国际职业培训师

【背景介绍】

海尔企业文化体系主创人员之一,在企业文化、集团管控、人力资源管理、OEC管理、SBU经营、市场链与业务流程再造、PSI等现代企业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独到见解,受聘担任上百家企业管理顾问。个人著作有《海尔兵法》、《OEC管理》、《创新经营》、《企业文化落地》、《铁军八局》等多部。

【擅长领域】

企业文化、集团管控、执行力、OEC管理、人力资源管理、SBU经营、管理技能提升、海尔管理课题。

【主讲课程】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管理技能课题:《管理者五项技能修炼》(推荐)、《目标管理》(推荐)、《标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有效沟通与执行》

执行力课题:《中层主管超级执行力》(推荐)、《中国式执行——高绩效的OEC管理》(推荐)、《赢在执行》、《从执行到复命》

企业文化课题:《企业文化推进与落地》(推荐)、《企业文化落地六大方略》(推荐)、《用企业文化经营“人心”》

团队建设课题:《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塑造》、《培育优秀文化,打造卓越团队》(推荐)班组建设课题:《班组长五项技能修炼》(推荐)、《生产管理与班级建设》、《现场6S管理》 心态素质课题:《自我管理与素养提升》(推荐)、《职业生涯规划》、《心态决定成败》 海尔管理课题(推荐):《海尔成功之路》、《海尔高绩效的OEC管理》、《海尔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海尔管理经验在中小企业的借鉴》、《海尔创新体系》、《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终端制胜的SBU经营方略》、《海尔市场链与业务流程再造》、《海尔营销与服务创新》、《海尔人力资源管理》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5

在卓越三位创始人雷军、王树彤、陈年中,陈年任职时间最长,且被认为“对卓越网商业模式的思考与探索最多”。卓越曾进行的是一场“精品”与亚马逊“大而全”模式的选择与较量。卓越网的“两大”为音像和图书。曾参与创办席殊好书俱乐部及《书评周刊》的陈年,对于卓越模式的确立起着关键作用。

曾几何时,当陈年眼中曾为“庞然大物”的8848倒下后,卓越也承载了电子商务的希望。那时,陈年被对手称为“黑马”。

从反“亚马逊模式”开始

卓越曾有一支“梦幻组合”:董事长雷军、CEO王树彤、副总裁陈年、技术总监熊长青。

但在最初,陈年在卓越网的第一个职务不过是图书事业部总监。那是205月,B2C模式的卓越网正式成立。金山总裁雷军以及联想投资, 创业总资金为1700万元。此后,陈年才开始担任卓越网副总裁,负责公司经营、内容、客服与物流等日常运营。

最初的卓越网,也与现在不同。在研究亚马逊之后, 卓越网决定力图避免亚马逊的“大而全”模式,而采用“精选产品,少品种,大批量”的“精品路线”。卓越网的一位老员工曾说:“在开始时,有关经营模式方面,卓越所有言论都是反亚马逊的。”

年底,卓越网业绩开始大幅上升,订单数由8月份的每天不足200单增长到平均每天5000单。这是卓越网重点包装推介的营销模式初战告捷。以《大话西游》为例,热销时一天可卖掉近万套。之后,卓越网开始陆续策划、包装并出品精品图书:《小强填字》、《史努比的故事》等。到卓越销售额达1.6亿元,成为国内B2C电子商务的领军者。

“他是能‘挤出用户购买欲’的人。”卓越对手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在得知陈年即将离开卓越时,如此评价,

陈年则认为,卓越采用“精选”战略别无选择:供货品种比较少,能以相当的库存保证交货时间,缩短供货周期。B2C的电子商务模式更接近传统零售业。比如亚马逊“低成本、多品种”的经营模式依赖于完善的供应链、庞大的数据库及完整的物流体系支持。

“而在中国,这样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还不存在,对于B2C来说,很困难,产品的选择便很重要。”陈年说。他不愿意因为扩大品种,而使电子商务陷入“库存的泥潭。”

这是卓越网最初发布“不要泡沫点击率,要就要实际营业额”理念的延续。阿里巴巴公关总监王帅说:“卓越是踏实做事情的。”

被亚马逊收购以后

“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仍处于启蒙阶段,理论大于实践。基本上还是由资本市场的冷暖来决定。”陈年的语气有点无奈但并无失落。

9月,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正式收购了与其完全“不对路”的卓越。8个月后,唯一留在卓越的创始人陈年也将要离开了。

卓越被收购,雷军曾认为也算是卓越得到了认可。“毕竟这件事做成了。”陈年也对《全球财经观察》如是说,“无论是否代表亚马逊得到认可,至少没跌价。”但从那时起,媒体不断猜测,卓越网“精品路线”是否会被亚马逊的“大而全”所取代。在卓越网坚持其固有模式几个月后,亚马逊开始紧急叫停其在全国的线下推广活动,直到今年5月高层换将。

在20年底,作为亚马逊在全球的第7个市场,卓越网的业务量曾达到亚马逊日本市场的50%,收入却只相当于其1/60;卓越网年营业收入约1.3亿元人民币,而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的年收入为69.2亿美元。

有评论说,亚马逊会在中国水土不服。“开始肯定会有障碍,他们对中国了解肯定不够。”陈年这样说,“但亚马逊进入中国才9个月,前景如何,不是我们目前能评论的。”

“无论对股东还是管理层,从被收购的时刻起,都意味着卓越创业阶段的结束。”陈年说。从个人角度看,陈年完成了从文化人到商业人的转变。眼下,他正再次投入创业,与电子商务关系不大,但仍在互联网业内。(杨志)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6

一、关于中国的捐资文化

(一) 中国的捐资助学传统

在中国, 人们熟知的有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张伯苓创建南开大学、张骞开办南通学院, 以及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 这些都属于捐资助学。而面对谁该捐款的问题, 中国人流行的思维方式是:捐款是富人的事, 是特殊时刻的拔刀相助。因此捐款并没有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善行, 人们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如此这般, 国人对捐款襄助义举的热情并不高。不久前, 一份慈善组织的公益调查显示, 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 但有过捐资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 这意味着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200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 中国人均捐赠只有0.92元人民币, 共计10多亿元, 大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102, 398亿元) 的万分之一, 近两年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1]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 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虽然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两国的国情不同, 但中国人的捐款份额之少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当很多人看到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人纷纷慷慨解囊时, 觉得国内个人捐赠不发达的时代要过去了。比如:中组部所募集的97.3亿元“特殊党费”来自4450万名党员;中央企业共捐款38.8亿元, 其中个人捐款达13.37亿元, 占总量1/3之多。[2]但是这不足以说明国内个人捐赠水平低下的时代结束了, 这只是关键时刻的“两肋插刀”。汶川大地震的捐资也暴露出中国捐资制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促使政府开始思考怎样建设一个健康合理的捐资体系, 特别是如何对慈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监督和管理问题, 以及如何使捐赠过程透明化以防止暗箱操作等问题发生。这些都说明在捐资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制度空缺问题, 同时也暴露出了中国现存捐资管理体制的不足。

(二) 张磊捐款行为显示出中美文化的碰撞

如果单从捐资文化角度来看, 张磊之所以捐款给耶鲁, 主要是因为中国高校很少有校友捐资助学的传统。这大概与中国高校更关注如何从国家得到更多的教育经费, 而不是从社会募集更多的资金或是挖掘校友的潜力来筹集资金有关。很多学子毕业后, 很少密切关注母校的发展。而学校也没有和毕业的学生建立密切的联系, 这样自然也不利于增强校友与学校间的感情。当然校友也就很少会捐资给母校。

二、关于美国的捐资文化

美国捐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给予精神。这种给予精神一直都是美国人的骄傲和传统, 它不仅仅体现在有突发灾难性事件时美国人的慷慨解囊, 还体现在校友的捐资助学上。我认为, 美国捐资文化成为传统原因有三:一是有其文化渊源, 二是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 三是有合理的税收鼓励政策。

(一) 美国捐资文化源远流长

美国的捐资文化也许要追溯到美国早期的移民时代, 那时面对荒芜的新大陆, 他们需要互相帮助才能生存下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受到了当地的印地安人的帮助, 其感恩节就是这么来的。“早期移民社会中, 美国人主要的社会关联不是血统, 而是那些名目繁多的社区。新移民依赖先前来自家乡的亲友的帮助和支持, 开始新的生活。没有学校, 大家一起建学校, 没有医院大家一起建医院, 没有图书馆大家一起建图书馆, 没有教堂大家一起建教堂, 没有消防组织大家一起建消防组织, 这些活动是志愿性的和慈善性的。”[3]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美国人的公民意识非常强烈。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就要为社会的美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就渐渐发展为美国的捐资文化。这种文化更因为大学的人文关怀而得到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延续和发扬。尤其在早期, 校友捐资助学成了美国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一些大学的建立就是私人捐赠的, 成就了今天一所所著名的学府: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乃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这些大学从其创建到现在就有一种奉献精神在其中。当这种传统成为一种文化, 不仅会感染和教育本国的学生, 也会感染去美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美国的捐资文化所及范围也不只限于本国, 实际上他们的捐资襄助范围涉及到世界各个地方。海地的饥民、索马里的灾民、波士尼亚和科索沃的难民……都是美国人捐赠的对象。而美国捐款的人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 捐资是其生活的一部分。

(二) 美国拥有成熟的捐资体制

成熟的捐资管理体制也使捐资传统得以保留和发展的保障。美国各个高校都有专门的筹资机构来专门负责学校的筹资活动。这样就保证能够充分的调动社会资源, 同时保证所有的资源都能科学规范的使用。在美国科学筹资已经悄然成为一门热门的学问。因为校友捐资无疑是可靠又有效的社会资源, 所以美国校友工作做得非常到位。美国大多数学校都设立校友专门工作组负责跟踪联系校友, 定期发送校刊或是向校友报告学校将来的发展趋势和规划。同时校友会还有投票选举校董事会成员的资格。这种资格无疑给校友主人翁的感觉, 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一份数据表明美国高校1991~1992年接受校友捐资的数量是28.4亿美元, 占高校经费的27%。[5]而这些捐资中也不乏外国留学生捐款。捐资助学一是表达对学校培养的感激之情, 希望母校更好的发展下去。二是帮助那些求学有困难的学生, 让给予的精神传递下去。同时美国政府支持鼓励慈善事业, 不仅承认慈善组织的社会地位, 即慈善组织是独立的地位, 还会给有关慈善组织或机构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 以确保慈善机构的健康发展。

(三) 美国实行捐资税收优惠政策

美国人所纳的税种繁多, 如个人收入税、遗产税、房地产税等等。尤其是遗产税, 在美国有一种说法是“富不过四代”, 因为遗产超过300万, 美国政府就要征收55%的遗产税。对许多美国人而言, 与其被大半的征税, 还不如捐给社会慈善机构, 因为这样不仅能够体现自己的意志, 而且能换得美名。通常, 慈善机构或高校募集款项都是有特定用途的, 一些美国人不想使自己的钱被美国政府用于他们不支持的政策上, 所以把钱捐给高校等机构就可以使自己的钱发挥更大的慈善作用, 而不是政治作用。同时美国法律鼓励人们捐款给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等各种非盈利机构或组织, 因为这些慈善捐款都是免税的。对于大学而言, 筹集资金不仅是大学运营的重要资金来源, 而且是大学实力的一种象征。筹到的资金越多, 说明学校实力越强, 表明越得到校友或社会的认可。1999年美国高等教育经费为2467亿美元, 其中联邦政府支出为298亿美元, 占23.0%;地方政府支出70亿美元, 占2.9%;其他来源 (包括学费、社会捐赠、社会服务等) 为1531亿美元, 占62.0%。[5]可见在美国高校运行中, 捐资助学占有很重要的分量。高校校友回赠母校更是许多高校的文化传统。

三、美国捐资文化的启示

面对美国的捐资文化, 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其相对完善的政策制度和法律制度。从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和个人层面都有许多借鉴之处。

第一, 从国家层面而言, 国家方针政策要大力推行和提倡慈善事业的发展, 并着力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可以设想, 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 只靠民间自发发展, 捐资文化的发展是缓慢的。国家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主要指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捐资者和受捐者的利益和权力, 特别是加强对慈善机构的规范和管理来促进其行业自律, 从而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促进善款的管理和使用, [6]如此就有助于为国人捐款创建一个健康诚信的社会环境。当前最急迫的是要制定一部完整的针对慈善组织的税法, 从而鼓励大家从事慈善事业。郑功成在首届国际慈善法律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 根本原因不在经济发展落后和慈善资金不足, 而在于法制欠完备。”[7]当然制度保障只是外因, 而要真正让捐资文化繁荣还需要依靠学校教育, 即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真正使人们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第二, 就高校而言, 高校需要大力完善多元化筹资模式。如果高校一味依赖政府拨款或收取学费, 就很难发挥社会力量, 特别是不能激发校友的回馈热情。高校一定要认识到校友资源潜力巨大, 要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培养校友的爱校热情, 从而激发成功的校友热情地回馈母校。

第三, 从个人角度而言, 中国的家庭教育要改变单向爱的传统。在我国文化传统中, 父母对子女的爱常常是单向的。如父母总是希望通过自己吃苦, 不让孩子吃苦, 并且还要把财产留给后代。这种做法并不容易使下一代懂得珍惜和感恩。而美国家庭则教育孩子要自己奋斗, 自己拼搏天下, 所以他们更崇尚白手起家, 实现自己的梦想。[8]相反, 中国父母的爱容易变成溺爱, 不容易培养子女感恩。如果不能对父母感恩, 就很难感恩母校和感恩社会。因此中国的家庭教育亟待改变传统的单向爱的做法, 这样才可能培养具有感恩心理的人。

因而, 怎样找回中国人的大爱精神, 找回中国人天下大同的胸怀, 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在当前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来更好地凝聚13亿中国人的力量, 发扬一种给予精神, 使捐资文化尽快地在中国生根发芽!张磊的行为正是一粒种子, 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参考文献

[1]高丽.浅析中美慈善捐款差距之大的原因[J].时代人物科教论坛, 2008, (11) :106.

[2]李奎.汶川特大地震各类捐赠创造多项纪录[EB/OL].http://www.chinaqking.com/%E5%8E%9F%E5%88%9B%E4%BD%9C%E5%93%81/2009/28718.html, 2009-03-04/, 2010-01-26.

[3]高丽.浅析中美慈善捐款差距之大的原因[J].时代人物科教论坛, 2008, (11) :106.

[4]李芳.美国高校捐款募集的系统考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3 (2) :38-42.

[5]戈飞平.美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分析及其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 2004, 18: (3) 194-200.

[6]高丽.浅析中美慈善捐款差距之大的原因[J].时代人物科教论坛, 2008, (11) :106.

[7]兰宇.关于捐款问题税务角度的思考[J].技术汉语市场, 2009, 16 (12) :93.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7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文/王长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组建后,决策层根据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自身发展的新的精神支撑点。”张家港农商行董事长王自忠对于企业文化如是说。

张家港农商行是全国首家由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下辖1家营业部、32家支行、51家分理处,机构网点总数84家,员工800余名。组建9年来,张家港农商行不断培育和建设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炼出“伴随你成长”的人本服务理念,积极发挥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田”的典型示范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经营实力显著增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多项核心经营指标跻身国内一流商业银行行列。

提炼核心价值塑造核心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决策层的态度。

张家港农商行董事长王自忠认为,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企业文化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培育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行为、思想、情感、信念、习惯与整个企业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激发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作为农商行核心管理层,一定要回报员工,稳定增加员工的收入,使得张家港农商行员工的福利待遇比同业强一点,不断吸纳更多的金融骨干人才和优秀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加盟,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以有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行领导在对企业文化有了充分认知和判断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提炼企业发展核心价值观,成为塑造企业核心文化的关键所在。张家港农商行开始了自己的创新探索——

2002年8月,张家港农商行率先引入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整体CI形象策划,对企业核心价值进行了提炼和建构,正式推出了企业精神:“领先一步、锲而不舍、共同成长、分享未来”,即“新鉴真精神”;对外传播语“伴随你成长的银行”在当地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008年7月,随着跨区域发展和推进上市的需要,张家港农商行启动新一轮名为“超越工程”的品牌塑造工程。在保留原“新鉴真精神 ”作为品牌精神的基础上,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品牌愿景——最具进取心的银行;品牌核心价值——伴随你,成就你;品牌口号——对内:与你同行,创造新价值;对外:伴随你,成就你”。

项目启动初期,张家港农商行通过调研发现,现有品牌结构虽拥有良好的优势积累,但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比如缺少独特性与文化性;对外宣传口号识别性弱等。在金融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品牌可以为一个银行赋予个性、文化等许多特殊的意义,因此,从MI入手,以理念为基础和突破点,发动一场足以让后人称道的品牌运动。经过充分考虑和商议,张家港农商行在原有形象基础上加以重塑和提升,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更能使原有的品牌得到延续。

在品牌定位方面,通过举办MI策略研讨营,张家港农商行中高层领导最后一致确定把“最具进取心的银行”作为企业愿景。但是这句抽象的愿景需要转化成浅显易懂的口号才能在银行内外部得到有效推广。由此,对农商行内部员工提出了“与你同行,创造新价值”的口号,对外则提出了“伴随你,成就你”的口号。进一步诠释了“银行”与“客户”之间是相互伴随,共同取得成就的关系。银行是客户的亲人、伙伴、朋友,同时也是客户成功的助推器,在客户需要时给予支持。

口号确定以后,又对企业标志进行了设计。他们将海浪、菊花、鱼、古代钱币等元素汇合在新标识中,颜色摒弃惯用红色,用大海蓝色(象征企业的蓝图)和金黄(象征丰收的喜悦)形成差异化,更具艺术性、代表性、识别性。新标志以海浪、古币、菊花、鱼为设计元素,暗合企业的地域性质(菊花是张家港的市花),同时借奔涌的浪和跃动的鱼寓于张家港农商行“锲而不舍,敢于争先”的企业精神,古币指金融行业属性。标准色彩用海蓝色和金黄色对比组合,象征企业的蓝图和丰收的喜悦。动感的造型、明亮的色彩,给人积极向上、活力现代的感觉,展现了领先一步、分享未来的企业文化特征。新行徽于2008年11月28日、行庆7周年正式推出使用。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营业空间上,张家港农商行根据顾客金融品牌接触流程,对营业环境进行了统一的规范设计,包括门头设计、导示系统、职位牌、自助银行等。同时,还设计了整体品牌的传播方案,做好品牌的传播推广工作,包括张家港农商行成立7、8、9周年庆典,通州、宿豫、即墨、新浦、邳州、云龙等支行的成立,客户关系,入围2007、2008全国最大商业银行50强等;另外,他们还为信用卡、企业画册、折页、行报版面以及网站做了反映自身文化特质的全方位包装和设计。

张家港农商行还注意企业文化的营销策划及推广。2009年6月,正式推出全行VI设计手册,同时进行网点全面规范化改造,截至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毕,展示了全行统一规范的全新形象。为将核心价值理念落地,2009年9月,张家港农商行编写出台《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BI服务规范手册》,开始全员BI培训,全面推行员工行为规范化,并严格实行全员统一着装、总行大楼禁烟。此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创刊《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报,建立对外宣传的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网站。

精心培育金融企业文化内核

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相比较,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有着独特的内涵。张家港农商行管理层意识到,不断提升员工金融专业技能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决定着张家港农商行事业的未来。而培育构筑具有鲜明特色的张家港农商行企业文化,有利于全行员工服务技能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起良好的农商行企业形象。

为此,他们开始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在“领先一步,锲而不舍,共同成长,分享未来”企业理念的引领下,全行上下迅速形成一种以打造学习型组织为出发点的良好氛围。张家港农商行还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创塑。“我们追求的是精品银行,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小而专,无论在产品服务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要出精品。”农商行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明确。他们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造出产品差别,服务差别,技能差别,理财差别,渠道差别,营销差别,管理差别、资源差别,市场差别和效益差别。同时,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员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造就员工健康的心灵与人格,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以此提升农商行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

文化只有回归实践,被员工认同才能转化为文化力,才能延展企业品牌的力量。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员工体验和认知度越高,文化力就越强。伴随着企业理念系统的推出,张家港农商行在员工中开展了文化灌输行动:他们组织人员编写了《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手册》,推广普及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知识,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帮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举办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文化灌输,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员工的文化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与国有商业银行及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张家港农商行不仅拥有一套有效的产权明晰激励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张家港农商行率先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让每个员工手中均有股票,让员工的切身利益与农商行的改革发展成果挂钩,从而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张家港农商行的高级管理层,采用薪酬和利润直接挂钩的激励办法,有效保证了资产质量和规模效益的协同增长。第三,为了达到对管理层的长期激励作用,农商行正在制度上制定实施期权激励的措施。第四,农商行经济效益的持续平稳快速增长,使得他们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始终保持员工的收入水平位于张家港同业的中上游水平,从而吸纳了同业中大批的管理技术骨干和人才,及大批优秀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加盟,在组织上、制度上、人力资本上,有效增强了张家港农商行持续效益裂变发展的后劲。

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使命感的牢固纽带,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巨大力量。围绕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张家港农商行在企业文化的“平台建设、内涵丰富、品位提升、全面构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是持续加强各平台的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全行党员总数达350名,占全员的1/3多。组织中层党员干部到山东省寿光市、连云港市东海县、通州、上海世博会等地学习考察。实施工会、妇女等组织管理规范,从不同层面维护员工利益,统筹全行员工的利益平衡,每年组织干部员工进行一次体检等;适应大量新员工入行的形势要求,共青团组织活动日趋丰富,开展了球类比赛、行歌大赛、业务技术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

冶了员工情操,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发展动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二是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行风建设、精神文明 “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团结友爱、互相信任、健康向上”的“和谐农商行”。为构建困难员工帮扶的长效机制,动员全行干部员工成立了“和你在一起爱心基金”,两次募捐资金36万元,并首次救助1名肝脏移植员工拨付10万元。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老宅、民丰等社区结对共建,参加全市“长江之歌”大合唱比赛获得银奖。三是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品味。为提升企业文化的品味,彰显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公众形象,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成功重塑了张家港农商行的全新品牌形象,更好地诠释与地方唇齿相依、血脉相通的情怀,被授予苏州市文明单位、张家港市“十大慈善企业”荣誉称号。2001年以来,已分别向“共享阳光”助学基金、四川地震灾区等累计捐款500多万元;从2007年起累计捐款200万元,用于向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助金;组织了千场电影进社区活动,把金融知识、科技文化、法制教育等送到全市千家万户。四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企业文化。张家港农商行不断推进服务文化、产品文化、风险文化和合规文化建设。通过自主创新和同业合作,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战略定位,理性确定打造中小企业银行和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通过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了质量、效益和规模的全面协调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继总行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双文明单位,营业部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江苏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后,营业部又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的2008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的软实力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真正的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往往比任何制度和约束力都来得强大。张家港农商行通过长期的打造,将其物化于形,内化于心。2009年再次得到很好的验证。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辖区内企业出现订单减少、库存积压和销售货款不能回笼等问题,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张家港农商行也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此刻,如何化“危”为“机”,完成存款、贷款等一项项经营指标,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农商行管理层经过苦苦思索,及时将不利的金融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及全行面临的经营形势向员工进行通报,并向全行员工发放征询意见书。很快,“加大信贷有效投放”、“加大筹资

力度”、“信贷投放要做到早投放”、“加大中间业务力度”、“大力增收节支,稳定和提高盈利能力”等一条条反馈意见、一个个合理化的建议迅速地梳理出来,为行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成效。全行上下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欠不起”的使命感,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把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掀起了一股奋力拓展业务的热潮。从总行到支行,从行长到客户经理,迅速在全市企业中开展“服务企业家家到”活动,上门调查摸底,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针对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需求特点及时提供全面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前后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张家港农商行完成对全市755家企业集中授信工作,授信总额超100亿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2009年,张家港农商行业务经营创下历年之最。截至2009年年末,全行本外币存款余额258.62亿元,比年初增加53亿元,增长25.78%;贷款余额177.21亿元,比年初增加46.77亿元,增长33.01%,不良贷款余额1.70亿元,不良贷款率0.96%,拨备覆盖率236.38%,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税后利润5.21亿元,每股收益0.96元,每股净资产5.91元,全面完成了经营目标任务。

“当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人人自发的动力,就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王自忠董事长面对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到访者自豪地介绍,“2009年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是金融危机之年还能取得这样好的经营业绩;意料之中,是我们有一支能征善战,人心凝聚的员工团队。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这些年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企业文化来源于经营实践,它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最精辟、最概括、最高形式的指导思想。

成立九年来,张家港农商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品牌影响力。据统计,截至2010年11月末,全行人民币存款达308.79亿元,比年初增加50.16亿元,比九年前的41亿元增长7.5倍。截至2010年9月末,累计实现税后利润5.05亿元,创历年同期之最,并已接近上年全年水平(已缴纳

企业所得税超过1亿元),每股净资产6.55元,每股税后利润0.93元,各项经营指标日益优化,在同业的领先优势更趋明显。

成立九年来,张家港农商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理论与实践上,验证了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也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品牌影响力。

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领跑者,张家港农商行正以日渐清晰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创新前行,矢志不渝。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8

符号学的认识论转向-从自然和文化世界中的记号到学术话语的语义学制度

全球化符号学可以相当于广义的比较符号学,从而导致对一般符号学或理论符号学身份、方向、对象的.再反省.符号学运动在全球化时代将获得一种新的动力.新时代符号学在理论上应该同时联系于欧美的和非欧美的学术-文化传统,它也将联系于一切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符号学将成为对人类全体人文科学进行重组和改造的理论基础之一.

作 者:李幼蒸 Li Youzheng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刊 名:国外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BROAD年,卷(期):2007“”(2)分类号:C0关键词:符号学 跨学科 比较研究 欧美 中国 全球化

从苏区文化到抗日文化 篇9

如果不能实现企业文化落地,所有的企业文化理念只能是一纸空谈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般难以实现。由此可见,文化落地才是企业文化价值得以体现的根本保障。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企业文化落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呢?

格物致知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变化发展,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发展改变,根本上是由其自身内在的因素(即内因)决定的,而外部的环境(外因)只是影响事物的改变,虽然这种影响有时候很大,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而且,外部环境发生作用还要看主观内在是否会受其影响,说到底还是通过内因起作用。

《礼记·大学》中曾提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发展到明朝,王阳明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进行了诠释。即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之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重在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实现文化落地,应从转变员工思想着手,使其能够去恶存善、心怀感恩,进而由内而外的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能够与企业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鲜活人才”。

如何才能有效转变员工思想观念?

首先应从领导团队做起,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李瑞环曾经说过:“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你在台上讲人、人在台下讲你,你讲的还管什么用?”由此可见,领导团队的带头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领导团队中的每名成员都能够深入理解企业文化、高度认同企业文化并脚踏实地地践行企业文化,无形中便为文化落地夯实了基础。

其次,科学、系统的培训是实现文化落地的有效手段。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通往清晰的过程中,科学、系统的培训无疑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不妨采取素质教育的方法。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所谓全面,有两个涵义:一是所有员工的素质都要得到提高,达到某一个教育阶段所提出的素质标准与要求;二是各类素质都要提高,不能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人。做人是素质教育的起码要求,只有学会了做人的员工,他们才算是养成了一定的素质;第二个层次是成才。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做人的升华。成才必须在具备做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素质水平。纵观各国的发展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科技兴国、教育先行。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其综合实力的弱与强,关键在教育。而抓好了教育,员工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设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被企业广大成员自自然然地所追崇、所信守而不舍不离。因此,通过素质教育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引导,建设学习型组织,使员工能够“知善知恶”进而“为善去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行合一”,将是盘活人才、激活人才,使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效手段。

再次,制度建设是文化落地的有利保障。受到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企业都有各自对行为规范的要求,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将文化变为行为规范,将有效保障文化落地的实现。制度建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的各种制度规范,确保公司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就是能够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旨在有效推动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及企业文化落地。如:在企业中形成兼职文化宣传员队伍,使员工主动的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建立文化工作例会制度,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沿着既定的轨道大踏步前行,促进企业文化落地。在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员工已经产生了“我要做”的念头,这时,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工作流程来让员工清楚“怎样做”,将文化变为“行为规范”,无疑是为文化落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后,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控制。进行必要的企业文化测评和反馈,可以及时掌握文化落地的情况,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落实和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企业都需要对文化实施效果进行测评、反馈。通过进行有效的测评,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对工作方法及时进行调整,以便为文化落地这一长期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上一篇:盐城三模语文作文范文下一篇: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