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10-06

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共7篇)

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

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舆论监督”的概念后,我国的舆论监督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一步步的完善中,出现了舆论领袖,媒体审判,媒介批评等现象,舆论监督的利弊也在中国民主化建设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当然,虽然,互联网时代从web1.0 到web2.0的发展,舆论监督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社会公共领域内的食物进行检查和督促,而狭义的舆论监督指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 对党和政府机关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良现象进行有效的监督, 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曝光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众多因素推动着当前舆论监督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的舆论监督尚不成熟,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寻找新途径加强舆论监督建设, 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

(一)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法制建设:

1.舆论监督不断完善法制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的法律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其中舆论监督对于法制的不断完善有很大的作用,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讨论来监督司法权力的正当使用,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对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进行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司法腐败以及司法过程中的不合理,能够有效的推进法制的建设。我们看到,舆论监督,有效地推进了司法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和纠正司法偏差的作用。被誉为改变了一个国家一部法律的孙志刚案件就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南方都市报》冲破重重阻挠,终于于2003年4月25日发表了记者陈峰、王雷的长篇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由于SARS蔓延引起的媒体管理上的开放,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发展的东风,“孙志刚事件”引发了全国乃至许多海外媒体的报道浪潮。网络世界里更是谴责之声汇聚成巨大的抗议浪潮。同年6月18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通过报道一个公民非正常死亡,导致一部法规的废除,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案件中,媒体很好的对于司法机关的行为作了曝光,使得很多的暗箱操作得以大白于天下,孙志刚得以沉冤得雪,而新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出台更是反应了媒体对于法制建设的作用。而更多的事件,媒体起到就是对于司法过程的监督,成为揭露社会弊端的利器。

2.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也在为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舆论监督被党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自1987年开始,“舆论监督”连续五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其中,十七大党的政治报告要求,要“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同时,十七大报告中还提到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5年4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 对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2008年5月1日起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立法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保障公民享有政府信息的知情权, 给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其实,狭义的舆论监督,指的就是新闻媒体的监督,不管是传统纸媒通过新闻报道,专

题策划,新闻评论来进行监督,还是电视媒体的栏目监督,还是现在越来越火热的网络的强势网络问政,网络围观的效应,使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力道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1.新闻媒体的监督队伍不断的壮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媒体也随之迅速发展和扩张。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传媒集团逐步进入中国,国内传媒市场走向国际化。凤凰卫视等境外媒体收看率飞速提高,另外也涌现了许多的专门的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例如王克勤这位调查性报道的都斗士,08年的山西疫苗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山西疫苗使得近百位孩子死亡,而王克勤不顾外界的重重阻挠,冲破了山西政府的政治压力,打破了孩子家长固步自封的坚冰,在山西采取了半年的潜伏式采访,终于让这件震惊全国的事件水落石出。不光这样的业务经营,还有南方周末的团队,凤凰卫视的监督,一系列的新闻工作者组成了媒体舆论监督的有力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媒体的监督队伍不断壮大,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也会越来越完善和强有力的2.伴随着媒体的市场化,媒体越来越敢说真话

不管是早期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还是现在各个卫视的监督类节目,不管是早期的南方周末独此一家,还是现在的各种报纸,例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等都开始大力进行舆论监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使我们看到舆论监督的的不断壮大。

3.网络监督的不断强势,全媒体融合的舆论监督更加有力

杭州的胡斌飙车案,我爸是李刚的网络造句大赛,还有李双江的儿子打人事件,还有官员强奸幼女等事件,无不体现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在官员们的遮遮掩掩再也没用,当法官和官员的勾结被曝光于天下时,我想,舆论正在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网络媒体提出了很大的平台,提供海量的信息,很多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首先曝光出来的,而近年来越来越强势的新浪微博更是成为了舆论监督的强势利器,在微博上,普通人也可以进行舆论监督,对于政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江西宜黄拆迁事件,官员微博开放事件,微博逐渐成为了互联网舆论监督的阵地,微博监督的典型流程如下:先是有网友发微博披露某个事实(或某个网友微博引起质疑),然后众网友跟进评论和转发,相关网络衍生品(如漫画、恶搞歌曲)也开始出现,接着在网络或传统媒体上出现深度评论和调查,并同时伴随着微博上不间断的“爆料”,一场微博事件就此达到舆论监督的高潮。

2010年的7.23动车事件更是凸显了网络的强势的舆论监督作用,从刚开始爆发出的事故,铁道部含糊不清的解释,到发布会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言论成为网络流行语,再到网民对于事故结果分析的质疑,最后到王勇平的下台,铁道部对于高铁动车速度的调整,之后由微博引发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介入和报道,媒体的大动员和大融合都体现了处处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网民的不断参与,使得舆论监督的参与者越来越大,意见领袖领导的平民监督作用也不可小觑。

随着媒体的多元化,随着媒体开放的参与平台越来越大,随着民众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家监督意识的提高,普通大众也组成了很大的监督队伍,像韩寒,方舟子等一系列的意见领袖也在引领者舆论监督。从2009年重庆打黑事件至今, 在破除黑恶势力的过程中, 除了行政、司法机关的投入, 舆论监督在事件发展中功不可没。重庆打黑事件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庞大的网络跟帖队伍,众多论坛博客对打黑行动的点评, 在此事件中对揪出和拔掉地方恶势力起到

了积极的督促和配合作用。全国各地百姓对此事件进展的关注, 无疑都反映出民众监督意识的不断增长。

二、我国现阶段的舆论监督的问题:

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我们应看到舆论监督正处于局部繁荣,整体较弱的状态。舆论监督是对党政机关的政务活动以及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所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所以舆论监督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的不力、舆论监督的不易、舆论监督的错位。

在一些重大问题方面, 我国新闻媒体在事件发生、发展阶段出现普遍“缺位”和“失声”现象, 没有起到对舆论监督的监测和预告作用,待矛盾突出尖锐后,新闻媒体才去报道,才群起而攻之。这种事后监督,虽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已经没办法弥补此问题对社会所造成的重大危害。

媒介在监督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司法的监督过程中,往往出现媒介审判的情况,媒体的过度敢于给法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司法的公正

此外受到政治,经济等外界额压力,媒体的舆论监督也会失语

三、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趋势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舆论监督要摆脱“青涩”走向“成熟”, 就必须寻找新途径, 加强舆论监督。、完善我国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 建立舆论监督的保护伞我国的舆论监督十分需要用法律形式来指导和支持、从而保障从事新闻工作人员相关的合法权益。这样使得舆论监督有法可依, 走上法制化轨道。尽快制定和完善新闻相关的法律, 如《新闻法》、《新闻侵权责任法》等。

2.提高媒介从业者的素质,为媒体更好的进行舆论监督提供智力支持;

3.全媒体的大融合监督:要提供更加广阔的监督平台,领导要给予支持,媒体之间要相互协作,利用多种新闻手段、多种报道方式,有节有度地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周密严谨地切实推动问题的解决。

4.当然未来的趋势,民众也会更加的参与到舆论监督里去

综上所述,我国的舆论监督在不断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2

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概念的重新界定

传统意义的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各界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新闻媒介发表自己的看法, 形成舆论, 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自媒体时代, 由于监督的主体、特征、功能、内容、模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笔者尝试给舆论监督一个新的界定:所谓舆论监督是专业新闻媒体和个体传播者利用包括新媒介手段在内的各种媒介手段对被监督客体实现全角度多样化的批评和建议的过程。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

自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以往媒介舆论监督的格局。很长一段时间, 主要是专业新闻媒介执行舆论监督职能, 意见的表达通常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有组织地进行, 互动性差, 意见反馈的周期较长, 舆论强度低。自媒体是以用户传播信息为主体的传播模式, 这种传播模式使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关系是对等的、互动的, 公众通过自媒体针对公共事件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 这种新兴的传播模式让公众掌握话语权, 激发公众意见表达的积极性, 使公众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因此, 自媒体舆论监督互动及时, 舆论强度高, 能够在短时期内达到讨论的高潮, 公众意见表达的积极性被前所未有地调动起来。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对象范围更广泛。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自媒体为普通大众提供的媒介平台广阔畅通,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因为自媒体舆论监督的主体来自于不同社会阶层, 遍布社会各个角落, 这直接导致舆论监督的客体也就是被监督对象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即公民记者的数量要远远大于职业记者的数量, 因此, 自媒体舆论监督可以将整个社会都纳入监督的范围, 涉及公共利益的组织与个人, 以及一些不良社会现象都属于监督的对象。自媒体舆论监督主体可以在各个自媒体之间对事件进行空前规模的讨论和批评, 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舆情聚集效应更明显。自媒体参与成本低和强大的互动转发功能决定了自媒体舆论监督的舆情聚集效应更为明显。每个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简便的注册拥有“自己的媒体”, 从而成为潜在的舆论监督主体。舆论监督主体通过“自己的通讯社”发布信息后, 在某些传播因子的作用下, 信息以几乎同步的速度被其他自媒体关注和转发, 相关信息的点击量和转载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碎片同时被评论和其他新加入的相关信息所完善和整合, 传播规模和影响迅速扩大, 从而达到信息的裂变式传播, 这个时间非常短暂, 大多在半天内有的甚至在1至2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最终形成强大的舆情聚集效应。因此, 无论从传播强度还是传播速度上看,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聚集效应都是专业媒体无法比拟的。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监督方式更快捷灵活。自媒体为普通大众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保障。首先, 发布终端的多样化使得舆论监督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舆论监督主体可以零时差地整合信息并进行舆论监督报道。其次, 空间的无限性和编辑的灵活性使得进行自媒体舆论监督报道更为便捷。传统媒体具有稀缺资源的属性, 发表空间受到版面、频率或频道的制约, 但自媒体却可以容纳海量信息, 可以为数量众多的用户提供广阔的发表空间, 自媒体简单的记录方式也降低了对用户文字功底的要求, 让普通民众与知识精英拥有同等的发言权, 使每位公民有话便可说, 满足了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诉求。[2]同时, 自媒体多级的传播模式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舆论监督报道更为直观立体, 有声有色,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自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散点化特征。自媒体为公众搭建了监督社会的“零中介”舆论空间, 每个个体都可以作为信息发布者在自媒体上发表言论, 监督社会, 成为自媒体的“新闻发言人”。但总体上说, 自媒体舆论监督散点化特征明显。由于没有专业媒体大规模专业化的议程设置, 信息源总是点状地散布于网络空间, 舆论监督的信息起初只是零星地出现在各个自媒体中, 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 由于舆论监督主体也是分散和非职业的, 他们发布舆论监督信息的行为基本是随意和无组织的, 因此信息很难形成聚集, 即使有网友转载或跟帖, 其数量也不大。随着自媒体传播主体数量和信息量的不断增大, 只有少量的舆论监督信息在某些传播因子的作用下能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最终形成关注聚集和意见聚集, 从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舆论监督。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非理性特征。自媒体对于公众, 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意见表达空间, 由于网络匿名性和传播主体来源广泛性的特点, 自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监督更为真实和全面, 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 比较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但同时, 这些特点又给自媒体舆论监督带来了自由化的负面影响, 由于可控性差和信息发布的随意性, 一些自媒体传播主体出现意见表达过激或失控, 利用舆论监督之名散布谣言、披露隐私、进行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以及人身攻击, 以至于触及法律底线, 使自媒体舆论监督呈现出一些非理性特征。

此外, 自媒体中商业化和娱乐化元素过多也对自媒体舆论监督职能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专业媒体通常会根据运营和迎合大众审美情趣的需要, 把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的输出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而自媒体信息的传播是完全个性化的, 信息种类更加多元, 受众在这个平台既可以关注公共事件, 也可以利用其进行营销活动, 亦可以传播娱乐信息, 这类信息在自媒体信息中大量存在, 无形中稀释了很多本该在自媒体场域里被关注的舆论监督信息。

自媒体舆论监督良性发展的途径

自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完善, 需要信息监管部门审时度势, 制定一套相应完整的法律法规和行之有效的执行机制, 实行有效监管。此外, 大众媒体的介入与正向引导、提高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是发挥自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化解自媒体舆论监督困境的有效手段。

大众媒体的介入与正向引导。在自媒体环境下, 舆论监督的主体已经由媒介、政府变回了公众。公众不必通过大众媒体这个中介表达自己的意见, 由于公众来自于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 舆论监督的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大大提高了公众表达意见的积极性和社会参与度, 让舆论监督由沉闷和保守变得积极和活跃起来, 这无疑是舆论监督的进步, 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众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缺憾。但是, 要在发挥自媒体舆论监督优势的同时克服其固有的弱点, 需要大众媒体的介入与正向引导。

自媒体的信息发布平台以草根化、便捷性和简短性见长, 首先, 其准入门槛很低, 任何人通过注册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体, 当社会各个阶层和受教育程度差异巨大的信息主体处于同一个信息广场时, 舆论监督信息的发布就变得零散而随意。同时, 自媒体信息发布往往在具备时效性的同时缺乏深度, 而舆论监督恰恰需要对事件和问题进行权威而有深度的解读。自媒体舆论监督上存在的以上两个问题, 正是大众媒体能够解决的, 近些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大众媒体转向制作有深度、针砭性强的高质量报道, 专业的新闻团队制作出来具有舆论监督功能的新闻报道是抓住受众眼球的强大力量, 在自媒体繁杂而非职业化的信息传播中, 大众媒体资深专业的媒体人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 带给自媒体舆论监督相对健康的导向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两年来对微博舆情事件的监测和总结发现, 一个社会事件如果在新浪微博中被转发超过一万次和评论超过三千条, 或者这两个指标满足其中任何一个, 大众媒体会主动介入, 将其“搬运”到社会话语场域, 从而从微博场域“溢出”到社会话语场域, [3]进而使事件引发的问题引起更广泛的关注而进入到解决阶段, 并有可能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由此可见, 自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介入、把关以及再传播, 其舆论监督效用才能最终得到最广泛和有效的发挥, 即与传统舆论监督的优势互补是自媒体舆论监督体系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

提高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使用与接触媒介的过程中, 正确地使用媒介资源, 并对媒介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评估与解读的能力, 以提高媒介传播的效率与完善自我, 促进社会进步。自媒体使普通大众可以成立一个人的通讯社, “先发布、后过滤”是自媒体信息的传播特性。自媒体舆论监督的革命性意义, 是公民话语权的表达和新闻自由的充分彰显。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作为信息源头, 只有提高媒介素养, 理性认识自身的角色特点和实现自己话语权平台的自媒体特性, 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话语权并高效发挥自媒体舆论监督的潜能。

首先, 面对纷繁复杂的自媒体信息, 信息传播主体要有理性判断能力, 能够判断不同来源信息的可信性与可靠性, 抓住信息关键细节并迅速对其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 而不是凭借一时的激愤情绪随意地给某个事件贴上“负面”标签, 进行所谓的“舆论监督”。其次, 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要有社会责任意识。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社会责任理论, 该理论虽然主要针对大众媒体, 但笔者认为同样适用于自媒体, 因为自媒体在新闻采集、发布与把关方面, 承担着与大众媒体同样的角色。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在享受传者权利的同时, 也应承担传者的责任和义务。自媒体应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以社会责任理论来约束自己的舆论监督行为, 有效遏制舆论监督中的虚假新闻和网络暴力等失范现象, 使信息具有更高的公信力与可信度。

自媒体舆论监督是媒介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有的媒介属性及社交属性使得自媒体舆论监督较专业媒体舆论监督有很大的特殊性。法规政策的有效监管是自媒体舆论监督良性发展的外在保障, 专业媒体的介入和正向引导是与自媒体舆论监督形成合力、增强新时期媒介舆论监督强度的有力手段, 而提升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则是有效发挥自媒体舆论监督潜能的内在控制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5353.htm

[2]万丽萍.微博的特性及其舆论监督功能[J].新闻爱好者, 2012 (3上) .

中国香皂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3

一、中国香皂的市场特征

我国香皂的年产销量大约在20万吨以上,沐浴露的年产销量大约在10万吨左右。香皂及沐浴露在国内的需求旺盛尤其是沐浴露每年的自然增长率更是在25%以上。

放眼国内香皂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中高档产品市场已由国际领先企业的品牌形成稳定的高度垄断的格局;

香皂市场的主要份额集中在中高档价格区间;

作为市场领先者的国际领先企业将下一个目标市场定位于中档产品市场,并采用多品牌策略对目标市场进行渗透;

消费者对产品基本功能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产品功能细分市场可差异化程度较高;

企业能通过开发新的产品概念形成新的细分市场,并实现增长;

品牌与渠道是企业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二、香皂市场的发展及趋势

1、香皂仍占沐浴市场的主流地位

虽然沐浴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但调查表明在整个市场上将近一半的消费者依然使用香皂进行沐浴。在一半使用沐浴露者中,还有50%依然将沐浴露和香皂混合使用。事实上,相对沐浴露,香皂功能性更强,如清洁和杀菌等;香皂更容易过水,皮肤感觉清爽一些;香皂使用更为方便,携带便利,特别适合出差,旅游;香皂价格更有优势,品种较多,选择余地大。因此根据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加之地理条件、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别,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香皂仍然占据沐浴市场的主流地位。

2、多功能香皂将更为风行

目前,美容型香皂和保健/消毒杀菌型香皂仍然主导着我国香皂市场的潮流,当然精美包装、美观的皂型、高质量和高档的复合香型仍然是优质香皂的必备条件,但是消费者越来越多地留意香皂的一些其他附加功能。如减肥皂、防有害射线型香皂、提神祛劳滋养皮肤的洁身保健皂,活血输络防止皮肤干裂的老人皂、具有保湿护肤型的香皂、清凉型香皂。这些产品多采用中草药,经过科学配方,把萃取精制的药物精华加入到皂粒中,所制的香皂不含激素,无副作用。由升华硫、薄荷制成的清凉皂;由灭菌酯、杀菌剂制成的灭蚊皂;由三黄(大黄、黄连、黄岑)、金银花、连翘制成的清热解毒去痱皂;杀死细菌的脚气皂。还有在皂粒中加入蜂蜜、人参液、珍珠粉、花粉、牛奶等制成的美容皂。这些在皂中加入了各种添加剂制成多功能香皂,厂家为适应香皂品种细分化和专用化需要,又以功能性和个性化激起顾客和购买欲,如针对不同年龄的消费层出现了老人皂、儿童皂、婴儿皂;为美化外形有大理石花纹皂、透明皂和半透明皂、异形皂等;按功能不同有药皂、祛臭皂、清新皂、润肤皂、营养皂、美容皂、减肥皂、驱蚊皂、杀菌皂等。

3、成分天然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随着绿色消费潮流的影响,香皂品种日益趋向高档化,从人体及环境双重安全性来讲,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纯天然香皂,对香皂的要求除具有洗净清洁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美丽的外观、宜人的香气,并能保养肌肤,因此各厂家都竞相在产品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入蛋白质、牛奶成分、蜂蜜、人参、珍珠、水解蛋白、芦荟及水果、蔬菜、鲜花等的提取物和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的产品甚至已将基因工程引入进来,以迎合不断增长的崇尚天然的绿色消费观念人群。

4、香氛疗效皂将成为市场亮点

人们的嗅觉直接连接到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即控制情绪及记忆的部分。香氛治疗是透过中枢神经系统令我们有松弛的感觉,调节人们的情绪,令心理及生理进入最佳状态。

水果系列香皂的兴起,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一个新的香气方向。水果系列香皂的香气,既是天然的,又有化妆品的内涵,水果特征的香气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含有多种名贵草药与高级香精复配而成的香水香皂频频在各大商场、超市亮相,正在成为都市消费者的新宠。国外曾流行的“香熏疗法”是使用从有香气的植物中萃取的香油进行治疗,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及提高精神面貌的目的。

三、消费者对香皂的使用习惯及购买习惯

中国区域广阔,各地的人文环境、消费心理、使用习惯都会不同程度影响香皂产品的销售。厂家应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采取适宜的营销策略。

在目前市场上,消费者以使用清爽型(68%)、滋润保湿型(39%)、止痒清凉型(31%)、美白型(22%)、天然植物型(11%)等类型的香皂为主;最常使用香皂类型主要集中在清爽型(38%)、杀菌消炎型(20%)、滋润保湿型(18%)、止痒清凉型(10%)。不同城市间的消费者目前最经常使用的香皂类型略有不同。

1、熟识品牌购买决定因素

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因素取决于产品的实际使用经验,及产品宣称的可信度。

产品香味因素没有非熟识产品来得重要。舒适,柔和及留香好的香型较受消费者欢迎。

大小品牌选购差异在于顾客实际使用经验及广告宣传的力度。

广告为提升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吸引消费者尝试新产品的最有效途径。

品牌即产品质量的直接反映,进口或外资品牌较容易赢取顾客信任。

对品牌的忠诚度,部分原因取决于产品的实际试用效果。

2、非熟识品牌购买决定因素

产品质量的衡量取决于朋友推介、广告宣传及产品包装说明。

香味的喜好为选购非熟识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

良好的包装间接反映了产品的质量。

价格必须接近现在使用品牌的价位。

大品牌或生产厂家可信程度较高。

香皂香味、包装是顾客选购新产品时衡量质量的依据。

四、营销策略建议

1、品牌战略实现更大超越

随着市场由“产品时代”进入“体验时代”,高品质的产品以及质量只能成为产品或企业成功的基础,要想寻求更大的突破,企业必须拥有出色的品牌,能够让消费者知道它,并且信任和喜欢它才是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品牌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既要有“知道”—足够的品牌信息,又要有“信任”—能够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更要有“欣赏”—能够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品牌意识和品牌偏好则正处在快速成长的发育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产品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多元化,顾客的偏好和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品牌偏好的关键并不只是大规模的促销,而是在企业核心顾客群中建立起对企业所承诺的品牌价值的信任感。本土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依靠大规模的广告和促销建立品牌意识,转变到通过战略性的步骤建立起能让目标顾客感觉到的品牌价值。

2、塑造更具个性的产品

香皂产品的潮流是向高档次、功能性上发展。“安全、健康、经济、高效、环保、效益”是香皂未来的发展趋势。今后的香皂已不只是作为清洁的手段,它必须兼具某些特征和功能。不论是以表现造型、包装为特色的艺术装饰,还是以超常量加香为特色的香水感;不论是老人皂、成人皂,还是婴儿皂、女性专用皂等都要体现出特色和档次。任何有竞争力的产品都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只有独具特色的创新香皂产品才能持续发展。直观来看表现在产品的包装,更深一层还需要表现在独特产品功能和产品香味上。

对于香皂这种个人清洁用品而言,首先,产品要有过硬的品质、与竞争产品相比更具突破性的独特机理、更显著的功效、权威机构的认证;其次,产品在外延上也要有足以打动消费者的产品概念、强大的附加价值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消费者有充分吸引力的增值服务。可以从消费动机来分析,新产品定位、新产品设计、广告策略突出功能特性,同时强化产品的香味特征,满足消费者的隐性动机,如享受、放松、浪漫、高质量、时尚等心理需求。

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要充分地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社会发展的趋势、本企业的战略目标、竞争对手的思路、生产工艺的现实性、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等,全方面地进行统筹与规划,另外,要善于在本土文化中吸取营养,作为本土企业,可以以某些中医理论为根据,提出自己的养护理论,这样的产品比较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与认同,也容易形成企业独特风格与形象。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4

班级:09审计2班学号:090101200212姓名:胡晨恺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关键字:电子政务;存在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发布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二)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

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权威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内,我国各级政府投资电子政务的总金额预计将达到2000至2500亿元人民币。另外,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业界专家认为当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的资金应该在400亿元左右,这将吸引众多的IT企业群

雄争霸。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三)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

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2001年8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了电子政务的立法阶段。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通

过和公开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了一个全新的整

体规划、发展阶段,为今后正式立法奠定了基础。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

法》正式实施,该法将直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下一步,我国在近期内将会陆续推

出包括《电子政务法》、《电子交易法》、《电子签章法》、《电子投票法》等相关法律,以

构筑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框架。

(四)地区建设蓬勃发展

北京、广东等一些发达省市继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从

人员上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内蒙古、青海等省也加快了前进步伐,他们在积极借

鉴发达省市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自身拥有的稀缺资源换取资金

来源,与广大企业开展公私合作以及吸收民间投资等途径解决自身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和技术

等困难,不断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

(一)观念上的误区

(1)OA就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而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

(2)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

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不能仅仅被动地停留在指令的执行层面,使电子政务流于形式,可谓认认

真真走了过场。

(3)电子政务是一种补充

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许多人在心理上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洗

礼。

(4)项目资金应用于购买设备

“轻调研重上马”、“轻计划重实施”是电子政务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资金无

法首先用于调研、计划、培训等基础性准备工作

(二)信息资源的利用缺陷

(1)“死库”资源开发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即原始信息多,加

工整理信息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传统载体方式信息多,电子载体方式

信息少:行政性开发的信息多,市场化开发的信息少;静止状态的信息多,动态反馈的信息少。

(2)“信息孤岛”现象

与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

理并存”的网络体系,且在具体实施中多以纵向的网络建设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

分割的局面。

(3)网站信息陈旧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

(三)发展不平衡

(1)数字鸿沟

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无法上网利用信息、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软硬件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绝大多数社会低收入家庭不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享用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物品”。

(2)地区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

(3)部门不平衡

对许多机构而言,对上网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建立网上的办事渠道,是它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四)短期效应问题

(1)急功近利

目前,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虽呈轰轰烈烈之势,但其中许多已建成的政府网站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极易导致短期效应的弊端

(2)忽视整合目前,在没有对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网络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一些机构就开始急着上新的信息化项目,许多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又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问题。

(3)不重维护

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在做电子政务规划时,重视工程建设投入而忽视系统运营维护。

(五)资源浪费现象

(1)重复建设

由于存在一些体制上的弊端,我国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大量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盲目仿效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2)缺乏调查研究

许多政府部门在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处的综合信息环境缺乏了解和评估,导致电子政务系统脱离本部门实际和客观环境,引起资源浪费或资源不足等问题。

(3)缺少统一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架构为“三网一库”(办公业务网、信息资源网、社会公众网和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以往的信息建设不重关联,自成体系,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以致影响了计算机的整体应用。

(六)法律法规滞后

从总体上说,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明显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许多亟待法律规范的事项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许多现有法律规范中的具体规定,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有的甚至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相抵触。

(七)网络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党政机关的重要文件,其中有些内容甚至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而且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如果因为电子政务系统瘫痪而造成业务流程的停顿,带来的损失和波及的范围将会非常巨大。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未来几年,笔者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需对以上问题逐步解决并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得到加强

从政府层面来看,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框架正在研究制定,电子签名法已经推出,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前期研究工作也在进行当中;从用户层面来看,电子政务建设的用户从规划、实施等方面都已对信息安全进行了充分考虑,并且信息安全方面的费用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厂商层面来看,国内外安全厂商在整个IT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都在迅速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几年信息安全市场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将会更加完善。

(二)信息中心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未来几年,多数信息中心将不再具体承担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而转向政府信息化规划、招投标、工程管理、工程验收等方面。因此,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市场将进一步的透明,并且由于信息中心的转型,使专门从事电子政务系统集成、方案开发的厂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三)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2002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部分,与之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在2003年已完成。2004年,从事系统集成、网络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厂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已有法可依。

(四)国内厂商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央号召电子政务先行,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仅找到了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而且还能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以财政投资为主,既要实现政府信息化的目标,还要担当起带动民族产业的责任。因此,电子政务建设使国内IT厂商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具备了跻身世界IT厂商的条件。

六、结束语

近年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目前,从政府官员到社会公众,从企业老总到新闻媒体,“电子政务”一词的点击率居高不下,反映了人们对电子政务的热情与期盼。

从长远来看,走信息化之路是电子政府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传播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所以必须适应这个大潮流,建立我们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中国网络游戏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5

摘要:中国本土网络游戏的处境,就像一个探险家站在山谷边,山谷有多深,云雾障目不得而知,踏下去也许是灰头土脸甚至粉身碎骨,也许是坦若平地甚至一马平川.网络游戏产业应该是一个多行业整体发展所形成的边缘产业.它借助多个产业发展的优势,从网络信息平台这个最终的窗口提供给玩家一个完全虚构的幻想世界

一 中国网络游戏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3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发布的《2013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31.7亿元,比2012年增长38.0%。报告显示,过去5年,中国游戏市场过去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2.5%。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13-2014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891.6亿元,同比增长32.9%。据2013中国互联网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保持健康增长,市场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环比增长8.6%。预计2014年用户增长率将超过5%,用户规模接近2亿人,2015年用户规模将接近2.5亿。网络游戏对于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巨大。所谓周边产业,包括电信宽带接入、PC软硬件、服务器及带宽、网吧、游戏玩偶及衍生产品、游戏媒体等等。据统计,网络游戏行业每收入1元,对电信产业的直接贡献(包括宽带接入、服务器托管等)超过

5元,对IT软硬件的贡献超过2元,对游戏相关媒体及出版、周边产品的贡献超过1元。也就是说,网络游戏行业对相关产业的贡献比可以达到1:8左右,2013年对整体经济的贡献超过1000亿元

目前,中国网络游戏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大约集中了所有公司的80%以上,除此之外还包括广州、成都、杭州、福州、深圳几个城市。而上海一个城市大概就集中了全行业60%的收入和市场价值。之所以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如此发达,归结起来有如下几大原因:

(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税率、土地、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给予强力支持;

(二)中国最成功的网游上市公司盛大网络的带头效应;

(三)上海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消费能力和较高的生活水平;

(四)上海的IT人才聚集能力和良好的高校资源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网络游戏的关系

起码就中国市场而言,网络游戏业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当中,收入、利润、纳税额最高,带动整体经济最多、市场成长速度最快、资本最为密集的领域。可以说,如果不发展网络游戏,那么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市场就更多的像是一个泡沫化的概念,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实际上,从行业定义上看,网络游戏业与动漫影视行业并没有太多的关联。网络游戏业本身,应当看成是网络业与娱乐业的一个交汇,网络游戏产业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子化的娱乐产业,属于网络和娱乐行业的一个分支。而动漫影视更多的属于影视制作行

业,与游戏业的商业模式、市场规模等等都不可同日而语。打个比方,旅游业是在实体经济当中贩卖娱乐体验的行业,那么网络游戏可以看作是在虚拟的网络经济当中贩卖娱乐体验的行业,或者说,从本质上,我们可以这么看:网络游戏行业可以看作是网络当中的旅游业。

三.网络游戏业的社会影响问题

(一)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和娱乐形式,网络游戏本身可以承载任何主题、倾向的内容,就像电影可以拍主旋律,也可以拍色情、暴力、凶杀片。一部分不健康内容对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应该追求的是开发和运营商的责任,而不是这个行业本身。

(二)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人群的影响很大,这是网络游戏自身的特色所决定的。由于这种高覆盖率的存在,往往让媒体产生一种感觉,即:网络游戏促使青少年犯罪或从事其他不健康行为。实际上,调查表明,在大中城市,超过80%的青少年正在参与至少一款网络游戏,因此:有犯罪或不健康行为的青少年,很大比例都在玩网络游戏,但是,大多数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并不会成为犯罪者。这就好比,因为大多数抢劫犯都吃大米,就认定吃大米的人都是抢劫犯,这实际上是相当荒谬的论调。

(三)关于所谓“网瘾”问题。不可否认,有少部分青少年沉溺网络,对于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出台的防沉迷系统,也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进行适当的控制和监督,这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但是同时也必须指出,今日的沉溺网络,和几年前的沉溺电视剧、沉溺足球、沉溺武侠小说或者不良漫

画,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一些人如陶宏开所谓网瘾会对青少年智力造成何种影响的论调,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所谓“戒除网瘾治疗班”的商业目的服务,其所谓的论据和观点,需要谨慎的看待。

(四)作为娱乐产业,网络游戏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好比很多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衍生的也包括色情、赌博的泛滥一样,事物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类似于网络游戏这样投入少、收益率高的纯服务型行业,应当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领域加以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尽量降低其不良影响,而不是缩手缩脚、走走停停。应当看到,像上海、杭州这些文化产业发达的城市,都已经把网络游戏当作是近几年来创意产业当中最大的一个发展机会看待,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也是对于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的最好诠释。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3-2014中国网游市场报告》

中国地源热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的背景,给出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并通过对目前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得出了地源热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并预测了此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源热泵;市场;发展趋势

一、中国地源热泵发展的背景

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是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需要。目前,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因此,抓紧建筑节能,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地源热泵系统和常规的供热空调系统相比大约节能50%,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调系统。

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是确保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状况,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煤采暖为主,北方地区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发展地源热泵技术是减少环境污染、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是运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常规能源是一个世界趋势,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大力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落实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方针的主要手段之一。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通过吸收大地的能量,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可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学校、医院等建筑物,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地源热泵在中国有广泛的地域要求。中国国土面积巨大,从北到南可划分为五个主要气候区,其中对冷热量都有需求的地区占绝大部分同时中国浅层地表能量蕴藏丰富,适宜大力发展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

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是中国HVAC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在中国某些地区,既没有燃煤也没有天然气可以供热,发展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1.地源热泵的定义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规定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地源热泵的分类及特点

(1)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包括一个土壤祸合地热交换器,它或是水平地安装在地沟中,或是以U形管状垂直安装在竖井之中。不同的管沟或竖井中的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再通过不同的集管进入建筑中与建筑物内的水环路相连接,它通过循环液水或以水为

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其优点是系统不受地下水量的影响,对地下水没有破坏或污染作用,系统运行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它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管壁传热温差的存在,机组冬季地源侧水温低于地下水式系统5~10℃,机组夏季地源侧水温高于地下水式系统10~15℃,机组运行条件相对较差,降低了运行效率埋地换热器受土壤性质影响较大连续运行时,热泵的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受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土壤导热系数小而使埋地换热器的持续吸热速率小,导致埋地换热器的面积较大等。

(2)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分为两种,一种通常被称为开式系统,另一种则为闭式系统。开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是将地下水直接供应到每台热泵机组,之后将井水回灌地下,由于可能导致管路阻塞,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腐蚀发生,通常不建议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直接应用地下水。在闭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和建筑内循环水之间是用板式换热器分开的,系统包括带潜水泵的取水井和回灌井,地下水位于较深的地方,由于地层的隔热作用,其温度随季节气温的波动很小,特别是深井水的水温常年基本不变,对热泵的运行十分有利。

它的优点是系统简便易行,综合造价低,水井占地面积小,可以满足大面积建筑物的供暖空调的要求。缺点是地下水热泵系统需要有丰富、稳定、优质的地下水此外,即使能够全部回灌,怎样保证地下水层不受污染也是一个棘手的课题。

(3)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由潜在水面以下的、多重并联的塑料管组成的地下水热交换器取代了土壤热交换器,与土壤热交换地源热泵一样,它们被连接到建筑物中,并且在北方地区需要进行防冻处理。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源是池塘、湖泊或河溪中的地表水。

它的优点是系统简便易行,初投资较低。缺点是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也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此外,由于地表水温度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与空气源热泵类似,环境温度越低热泵的供热量越小,而且热泵的性能系数也会降低一定的地表水体能够承担的冷热负荷与其面积、深度和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这种热泵的换热对水体中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时也需要预先加以考虑。

总体来说,所有地源热泵系统都有着突出的技术优点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供暖时,不需要锅炉或增加辅助加热器,没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因而无污染由于是分散供暖,大大提高了城市能源安全运行和维护费用低,简单的系统组成,使得地源热泵系统无需专人看管,也无需经常维护简单的控制设备,运行灵活,系统可靠性强节省占地空间,没有冷却塔和其它室外设备,节省了空间和地皮,并改善了建筑物的外部形象较长的使用寿命,通常机组寿命均在巧年以上供暖空调的同时,可提供生活热水。

三、国内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

在我国,地源热泵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年该项技术成了国内建筑节能及暖通空调界的热门研究课题,并开始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与此相关的热泵产

品应运而生,掀起了一股“地热空调”热潮。在工程应用方面,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主要采用“异井抽灌”、“单井抽灌”技术,最大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已达16万m2,土壤源地源热泵发展最快,应用潜力最大,最大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已达13万m2,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在城市级示范工程中单体规模最大。1996年至今在北京、山东、河南、辽宁、河北、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和西藏等地相继建成了地源热泵工程,应用范围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省份。仅以北京市为例,2000年利用浅层地能的面积仅为17万m2,2005年初达到500万m2,2005年新增浅层地能的建筑面积达到300万m2,至此,仅北京市浅层地能利用面积达800万m2,全国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面积已经接近3000万m2。其中,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面积约占全部市场份额的45%,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约占35%,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约占20%。目前全国在建地源热泵项目约为500万m2,规划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面积约为700万m2,其中北京、大连、重庆、南京、上海、成都、青岛麦城、呼和浩特政府新区等地的项目都进入了建设部和财政部拟订共同支持的“十一五”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科技市级示范项目。

中国地源热泵产品的生产厂家已经超过80家,大部分集中在山东、北京、广东、上海、大连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25个企业中,民营企业5个,股份制企业5个,外商独资企业5个,中外合资2个,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企业8个。说明地源热泵这一新兴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参与到其开发、应用之中这些企业的规模从100万至数亿元不等,其中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占25%,5000万元~1亿元的占12.5%,3000万元~5000万元的为25%,3000万元以下的有37.5%。可见还是以中、小企业居多,说明地源热泵行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从现有工程空调供热制冷面积来看,面积在50000m2以上的项目约占16%,在10000m2~50000m2的约占42%,10000m2以下的约42%;占从项目投资来看,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占17%,500万~1000万元的项目占21%,500万元以下的项目62%,可见中小项目居多,地源热泵发展潜力巨大。

整体来说,地源热泵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东北、西北、华北等广大对冷热都有需求的地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对南方部分只有夏季冷量需求而无冬季热量需求的地区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对于那些由于条件限制而不能用煤、电、燃气进行采暖供冷的地区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四、地源热泵的经济性分析

地源热泵系统价格差别主要来自于系统使用的地区不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水平差别、项目类别和功能差别。根据现有实际工程测算,如采用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系统初投资约为250~420元/m2,其中冷热源部分投资约150~220元/m2;如采取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初投资约300~480元/m2,其中冷热源部分投资约为200~270元/m2。和目前常规单一供暖方式相比,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投资约150~200元/m2,燃气分散锅炉房供暖系统投资约100~150元/m2,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投资约200元/m2(包括增容费),地源热泵系统初投资高,但地源热泵系统提供供暖空调、生活热水多重功能,而传统集中供热基本为单一供暖功能,不可完全类比。

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楼宇空调系统,其运行费用可大大降低。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时,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资源、环境,其运行费用可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降

低25%~50%,如北京市11个不同类型建筑地源热泵项目2003~2004年冬季运行费用调查结果表明,7项工程低于燃煤集中供热的采暖价格(18.5元/m2),所有被调查项目均低于燃油、燃气和电锅炉供暖价格用地源热泵系统制冷时,其运行费用可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降低15%~30%。

折算到一次能源,以能源利用系统总能效进行比较,现有地下水热泵系统供热总能效最高,约为115%,土壤源热泵系统供热总能效约为100%,燃煤集中锅炉房供热总能效为55%左右,燃气集中锅炉房供热总能效为65%左右,热电厂供热总能效约为70%。

地源热泵系统其静态投资增量回收期约4~10年不等。如北京菊儿胡同小区地下水地源热泵供暖代替燃煤锅炉房供暖,初投资与燃气锅炉房相比增加约51元/m2,每平米供暖折15kg标准煤,与原燃煤锅炉房供暖能耗25kg标准煤/m2相比节能40%,静态经济效益回收期约为6年。

伴随着地源热泵技术逐渐推广应用,政府补贴的逐步完善,产业化规模的不断加大,生产厂家和集成商的逐渐增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还会进一步降低,地源热泵系统成本应具有50~100元/m2左右的降价空间。

五、中国地源热泵发展存在的障碍

1.政府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稍显薄弱

地源热泵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技术体系,但目前来讲在房地产应用推广中投资还是相对较高,开发商不愿意在自己的系统中使用这种技术,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还是稍显单薄,鼓励与补贴政策也还不很明确。建议应象国外机构一样对此类系统设立专项基金给予支持。地源热泵的市场需要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能源、环保和资源等各个方面的考虑,调整政策,促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2.对地源热泵系统研发还不够深入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目前在国家标准规范、宣传材料、系统图集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时在科研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比如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温度场的计算方法不统一海水源地源热泵系统海水取水口的设置地下水地源热泵的地下管井的设计与施工、水源的探测开采、供水过滤、水质防腐处理、取水回灌的成套技术等问题都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对于已经完成并且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对其能效性能缺乏正确的评估体系也是影响其正常发展的原因之一。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对地源热泵系统拟解决的问题有地下水地源热泵采用抽水和回灌方式对地下生态环境的影响地下水地源热泵的成井技术和取水技术与回灌技术,维护与保养技术,取水温度的计算方法研究采用土壤源地源热泵的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布孔密度对应的不同综合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地源热泵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污水、海水源地源热泵的取水设备开发,污水换热技术及专用换热器开发等。

3.国内地源热泵产品生产商的产品型号不全,可靠性不高

目前国内生产水一水热泵的厂家已经超过20个,但是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令人担

忧。大部水一水热泵产品未进行正确、严格的设计计算,也未经过权威机构的检测,因此产品的性能与产品样本差异较大,导致工程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国产水一水热泵的质量巫待提高,产品规格、型号、性能参数各异,难以评价。且目前国内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产品规格型号较少,难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4.缺乏必要的宣传推广活动

已经成熟的技术没有得到及时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也给此项技术的应用造成了一些障碍。地源热泵工程设计作为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目前仅掌握在少数科研单位手中,各大设计院的设计人员还没有完全掌握。地源热泵的推广应用,目前缺乏各个专业、各个领域人们的共同配合,缺少从政府政策、主机设计制造、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

六、中国地源热泵的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400亿m2,其中城镇约为160亿m2,在城镇中居住建筑面积约为105亿m2,其中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仅占5%,其余95%都是未来需要陆续进行节能改造的高能耗建筑同时,我国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m2,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新增的房屋面积将近300亿m2,新增城镇民用建筑面积将为100~150亿m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采暖线也将逐步南移,采暖面积会逐步增大,新建建筑将有70亿m2以上需要供暖。

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5.08亿KW,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约为2.2×108KW,相当于其43%,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相当于1.5×1012KW,则是其2950倍,浅层地能的应用仍然有相当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如果全国每年在1亿m2建筑中推广应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空调,则每个采暖季可替代374万吨左右标煤,或25亿m2左右天然气,削减约6.4万吨氮氧化物、933万吨二氧化碳约16万吨颗粒物的排放。

基于此种情况,建设部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推广浅层地能使其使用面积达到

2.4亿m2。同时,北京市发改委表示,北京将继续大力推广浅层地能,作为现行供暖的替代能源。今后凡政府投资的项目如政府机构、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有条件的要优先使用浅层地能。预计到2010年,北京市将有2000万m2的建筑采用浅层地能来供暖。

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7

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学

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系,各项事业重新迸发出新的生命力。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期,仍然要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和合理运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联系,摆脱历史公式的限制,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30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中的不足我们也不必讳言。今天的中国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力正在一步步减弱,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容争辩。在今天的广大青年有谁还出口即讲马克思主义呢,那不老土吗?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将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强迫性的政治政策予以灌输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此外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内部也有重大关系。比如借改革的春风,受西方史学理论的吹拂,在中国社会史领域,对其研究的重点,即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讨论,掀起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学界也趋于理性,基本上否定了“五种社会心态”的错误理论学说,大多数史家在史学研究和写作中自觉的避开这种单线性的、历史哲学式的思考,重新考量社会史领域中的那些重要概念。但这种努力视乎还不够,那种以坚持和捍卫唯物史观,实则根本违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的文章仍时时出现,而且这些文章是出自史学界一些重要领导人之手就更值得我们警惕。一些学者曾给予了有力的回击,指出这些文章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从文风来说,都是“文革”式的大批判文章……第二,从论说的方法来看,都是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不允许讨论,开宗明义便明确指出“否定即反动”,定性为意识形态问题甚至政治问题,然后运用权势将对方一棍子打死,第三,从内容来说,都是自命为诠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然权威,拥有判定别人学术观点生死的权力,都不针对对方的观点做具体的探讨。”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他引用顾颉刚先生批评汉代经史“大儒”功媚取荣的话说,“他们哪里是在做学问?他们是在求取功名利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衰落不仅出于外部,而且还出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阵营内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能否在未来的史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看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能否沉下心来,做一些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作为一个历史学二级学科的,从中也能体会的二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了。长期以来,史学史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史学理论的研究上却相对滞后,反过来制约了史学史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史学史研究要继续前进,基础理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理论思维较强的学科,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没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它的进展终究要受到很大的局限。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既是我们史学史研究取得新的突破的关键,又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其实,这又何止仅仅是对史学史是这样呢,就是其他的学科,对理论同样也是有相当要求的。

瞿林东先生主编的《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分典》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成三部分,及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实际上是采用了陈启能等人的理论,将历史学理论分为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两部分,据说这已经被国内大多数的史家所承认。其中历史理论分为天人、古今、地理、时势、华夷、兴亡、分封、正统、借鉴、风俗、人物等12个方面;史学理论分为史学功用、史家修养、史学方法、史学批评等四个方面,共26个子目。长期的研究中,我们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历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史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史学自身发展理论的研究。随着西方史学的传入,特别是西方的科学史学及其理论的译介,我们逐渐建起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学学科体系。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和西方比肩。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对史学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许多前沿的理论成果都是盲从于西方的,靠引进西方的史学理论成果来过日子。既没有对以往史学理论范式给予足够的批评性认识,又没有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史学理论成果。比如对“欧洲中心论”的认识。19世纪时,历史学在欧洲被确定为一种求真的知识,并且以自然科学为蓝本,被构建为一门科学。在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过程中,它被深深的打上了“欧洲烙印”,这种烙印的核心材质就是欧洲的现代性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现代化理论。此时“欧洲中心论”成为欧洲史学中流行的一种公式,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用语,而且是一个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用语。正因如此,它亦被称为“西方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论”。一般而言,“欧洲中心论”涵盖了所有认为欧洲人在过去和现在都比非欧洲人进步的优越的观点。

正如马克思所言,“把历史公式化的做法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因为极为相似的事情,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极为不同的结果”,“使用这种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他是超历史的”。 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依然任重而道远。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学科、理论方法以及在知识贡献上的世界学术格局严重失横’,‘欧洲中心论’在意识形态上对非西方世界的学术研究的影响难以彻底根除’。” 搭建平等的对话和竞争机制,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多元主义”视角的价值评价体制已当务之急。

上一篇:中医科门诊工作计划下一篇:保鲜材料在食品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