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门诊工作计划

2024-10-06

中医科门诊工作计划(共7篇)

中医科门诊工作计划 篇1

一、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二、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五、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六、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七、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方便群众就医。

八、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九、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十、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浪费。

十一、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新路子。

中医科门诊工作计划 篇2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费时费力[1],部分医生字迹潦草给收费室工作人员录入处方造成不便,少数患者也因处方字迹难以辨认对医生提出质疑,而原“军卫一号”门诊医生工作站不能满足中医门诊处方书写的需求。为了减轻中医门诊医生工作量,简化处方录入、收费流程,使处方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经过对中医门诊医生需求的反复调研,我院在原“军卫一号”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基础上自行研发了一个专门针对中药饮片处方的中医门诊医生工作站,并实现了新系统与“军卫一号”门诊收费子系统的无缝对接。

2 系统架构

系统在Eclipse 3.4平台下使用Java语言开发,为满足中药饮片处方的特殊需求,增强系统功能,对原“军卫一号”数据库中OUTPADM和OUTPDOCT表空间中的部分表进行了修改,在实现中药饮片处方书写、打印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进行拓展,增加了检查、检验和辅助功能模块,见图1。不仅覆盖了中医门诊就医的各个环节,而且将患者历史就诊过程中的检查、检验、诊断等信息集成至系统中,为接诊医师准确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和诊疗情况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3 系统功能特点

3.1 处方录入简单

针对部分老同志使用计算机打字速度较慢的情况,系统对处方和诊断信息录入采用拼音字头录入方式,既提高了录入速度,又避免发生录入错别字的情况,见图2。此外,医生选定药品名称后系统自动提取药品规格、厂家等信息填入处方中,降低了处方录入难度。

3.2 处方打印规范

系统依据国家中医处方标准按照一行4列打印饮片名称[1],并将每个饮片的特殊用法[2](如先煎、后下、烊化等)和用量打印在饮片的右上方和右下方,见图3。此外,出于对部分协定处方内容保密的需要,系统只打印协定处方名称,不打印处方饮片明细。

3.3 智能处方模板

为了使中药饮片处方录入更加简便、快捷,系统引入了智能处方模板机制。医生可以将本人或科室其他人员的经验处方、协定处方制作成标准化的处方模板,并指定相应的适应证。接诊时,当医生录入诊断后系统会通过模糊查询自动提取适用于该诊断的处方模板,见图4。如果不能满足需要医生也可以提取所有预定义模板,选定某一模板后系统自动将模版中的药品插入当前处方中,医生只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药品剂量、用药频次、用药方法即可。

3.4 药品库存检查

系统支持多药房,在处方录入时会自动检查当前指定药房中药品库存情况,当库存不足时会对医生进行提示,避免出现因药房库存不足导致患者到收费室退费的情况,既减少了收费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5 患者就诊历史信息提取

我院使用的门诊病历本上贴有标识患者信息的条形码标签,当患者携带病历本在门诊挂号后,中医门诊医生工作站便可提取患者使用该ID号就诊的信息(我院对“军卫一号”服务器进行扩容升级后可在线保存患者3~5 a内的门诊及住院数据),见图5。具体包括历次门诊就医时接诊医生开具的处方明细以及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历次住院治疗时的诊断信息、医嘱信息(目前仅提取中药和西药医嘱)以及检查、检验结果。将患者历史就诊信息集成至系统中,使患者的单次就诊不再成为信息孤岛,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追溯,即使患者复诊时遗忘或遗失了之前的检查、检验报告单,医生也能够提取患者既往病史及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对医生接诊提供了较好的辅助。此外,系统还支持将历史处方部分或全部复制至新处方中,使得处方录入更加灵活、便捷,

3.6 与门诊收费系统无缝对接

系统实现了与“军卫一号”门诊收费子系统的无缝对接,收费室工作人员只需在门诊收费系统中输入患者ID号或就诊号便可提取到门诊医生为患者开具的处方明细以及检查、检验申请,无需录入处方便可完成收费,避免了因手写处方字迹难以辨认导致的药品录入错误,提高了收费效率,缩短了患者交费等待时间。

3.7 自动计算处方药品金额

医生确定处方药品用量及中药付数后,系统会自动依据医院现行价表计算处方药品总价并将药品金额告知患者,患者在交费前便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要求医生对处方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患者到收费室交费时因处方费用超出其承受范围而不得不重回诊室要求医生对处方进行调整的情况,减少了接诊医生的重复劳动,节省了患者的就医时间,见图6。

4 结语

尽可能满足中医门诊医生需求的宗旨始终贯穿于本系统设计、实现的全过程,下一阶段我们将借鉴本院在用的“美康合理用药系统”,为中医门诊医生工作站增加针对中药的合理用药功能,建立中药饮片知识库,将“十八反”、“十九畏”[3]等用药配伍禁忌规则纳入库中,对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提示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内容,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此外,结合我院正在试行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如何将门诊就医环节纳入整个临床路径,使系统更好的支持临床路径管理也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继续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司同,林忻,杨玉文,等.中医门诊医生工作站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83-185.

[2]周友红.中药特殊煎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 (5):110-111.

关注中医“治未病”门诊 篇3

“大夫,你看我最近总是浑身痛,也不发烧,吃了止疼片也不管用,胃口也差,这是为什么啊?”67岁的张先生退休在家,原本生龙活虎的他感觉体力明显下降,特别容易疲劳。原本吃啥都香,现在一点食欲都没有,还常觉得口苦。明明很累了,偏偏晚上还失眠!没感冒也不发烧,却全身骨头酸疼。为了治病,他跑了好几家大医院,抽血化验、做B超、做心电图,从头到脚查了个遍,都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医生建议他去看看中医。于是,张先生便来到了北京中医院的“治未病”门诊。

提起“治未病”,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不少人可能会把“未病”当是“没病找病”。其实,“治未病”这种说法出自《黄帝内经》中的一条防病养生谋略——“不治已病治未病”。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亦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论。“治未病”与如今医学界大力倡导的“预防为主”战略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最早、最超前的预防医学。

中医“治未病” 与西医“亚健康”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了主题为“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的重点项目。自2007年上半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治未病”的试点工程,希望通过发挥中医的“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的养生优势,为广大百姓的健康造福。卫生部提倡中医“治未病”以来,北京、广州、上海、浙江、成都等地医院相继开设了“治未病”门诊。

有研究显示:1元的预防投入可节省7元的医疗支出,更可节约近百元的重症抢救费用。因此,积极倡导“治未病”这个理念,提高大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可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生,意义深远。

中医“治未病”与西医的“疾病预防”和“亚健康”类似,不过也有所区别。中医“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疾病预防,也不完全指身体不适的状态。它要求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的“治未病”并不是简单的体检和治疗建议。中医有系统的养生防病理论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觉不舒服,但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西医往往束手无策,中医可以运用其特有的体质辨识、整体调理的方法对这类人群进行具体、细致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中药调理及中医特色治疗,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对那些已经患病的人,中医药可以对其作整体调理,以减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预防疾病进展,促进疾病康复。对大病初愈者,中医药更可以发挥其整体调理的优势,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元气。

“治未病”门诊与普通中医门诊

“治未病”门诊与普通中医门诊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着眼点在于“预防”——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复发,而不是简单的开药。主要以非药物治疗对求诊者进行健康干预,发挥预防疾病、减轻病症的作用。同时,“治未病”门诊还为就诊者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的健康管理。

上海曙光医院的“治未病”中心由“体质辨识室”、“健康咨询指导室”和“传统综合治疗部”三部分组成,采用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的9分法,把人的体质共分为9种,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求诊者若来到“中心”就诊,首先要在“体质辨识室”内填写一份详细的“中医体质评估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中医体质与亚健康测评,以及医生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结果。随后,医生根据求诊者提供的资料及中医四诊结果,给求诊者一个内在体质辨证结论,让求诊者了解自己的体质、状态和易患疾病。随后,求诊者到“健康咨询室”接受更为详细的咨询,专家会根据求诊者的体质辨识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养生调理方案。如有必要,求诊者还可以在“中心”接受针灸、按摩、熏蒸等传统中医治疗。若发现求诊者患有明确疾病,专家会建议其去相关科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国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这家社区服务中心对于“治未病”的市民,一般的咨询是不收费的。如果是每周或每月定时检查自己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才按规定收取费用。

中医“治未病”强调的是个人预防保健。“治未病”门诊就诊的人群主要为亚健康人群、更年期妇女、大病初愈者和老年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质调养和生活干预以后,大部分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将得到显著改观。医学专业人士提出,希望人们可以慢慢改变传统的健康观念,但要提防一些医药商打着“治未病”的幌子推出不合理的保健药品。

温馨链接

小知识:九种体质

平和质: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寒热均有较好的耐受力,睡眠良好,胃口好。

气虚质:语音低怯,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舌头呈淡红色,舌体显胖大,脉象虚缓。容易头晕,健忘。

阳虚质:平时怕冷,手足“热力不足”,喜欢热饮热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头颜色偏淡,舌苔湿润。

阴虚质:手足心热、平时容易口燥热,咽喉干涩,口渴爱喝冷饮。鼻腔偏干,鼻涕少。大便干燥、舌头红,口水偏少,舌苔偏少。

痰湿质: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水多且黏,容易胸闷,痰多。有些人面色淡黄发暗,眼圈微浮肿,容易困倦。平时比较爱吃甜食和肥腻食物。

湿热质:平时面部常有油光,容易生痤疮粉刺。舌头颜色偏红,舌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体感沉重容易疲倦。有些人还会心烦意乱,做事无精神。

瘀血质:面色灰暗,皮肤偏暗有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和疼痛。唇色暗淡或者发紫。舌头暗有点、片状瘀斑,舌头下静脉曲张,脉象则细涩。

气郁质:性格内向不稳定,抑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平时苦着脸。表情烦闷不开心。

中医门诊护士个人总结 篇4

一、政治思想方面: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走群众路线。认真学习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遵守社会法纪法规,道德观念强,做风正派,无违法乱纪行为。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加强对科内医护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学习有关制度和规定,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确保无违法乱纪行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先锋模范典型事迹,自觉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和权威性。20--年,我郑重的向党组织递上了入党申请书,虽然还没有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但我认真履行党章上所要求的一切,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严于律己、勤奋进取,为党的事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向现代化事业贡献我毕生的精力和热血。

二、医德医风方面:我一直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及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积极传达和学习院周会的有关会议精神,结合科室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在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人性化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困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除规范治疗、管范护理之外,还重视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和谐了医患关系,避免不少医疗纠纷发生,全年因中医科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方面的医疗纠纷为零。

三、业务素质方面:沿着“突出中医特色,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业务发展思路,使我科的特色项目建设的更具优势。特色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科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优良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推动科室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严谨有序的医疗秩序能够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我科以围绕强化本科室的学科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中心,在思想上转变新思路,在专业上拓展新项目。20--年开设的小针刀特色疗法,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专科治疗方面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0--年收住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肩周炎等患者700多人次,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科内,我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和绩效分配来调动了医护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大家都意识到学科特色建设与发展是不仅对患者康复和医院发展有益,对大家收入也有益。因为只有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才能提高复诊率,才能增加科室效益。因此,自今年以来我科团队在观念上发生重大转变,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不想看病人到我想看病人”根本上转变。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规范了床头交接班和观察重点、各班次的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的规范、病房管理的规范、口服给药看服到口、输液卡签字等一系列措施,使核心制度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贯彻和落实。在“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方面,我科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这项工作中护士长利用早会和业务学习时间“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对全科护士进行了基础护理等十几个项目的培训和考核,护士长进行手把手的示教,规范年轻护士的操作流程中的细节和理念,从细节抓起,让她们从工作初始就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我科迅速的成长,为我科和医院培养年轻后备力量。我科还广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主要通过自学,从不会到了解,从不专业到逐渐专业,做到了每名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基本中医护理。中医自古就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精辟论断,我们不仅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的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更重要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功能锻炼和出院后的生活,做到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医患关系的和谐化。制作的“心语”展板和健康教育宣传栏,使护士能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从生活上关心病人,在疾病和康复方面指导病人。病人的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20--年不断收到表扬留言、感谢锦旗。

四、业务理论学习及考试考核: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做好“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全科室人员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一步规范科室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做到依法行医、因病施治。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和护理的核心制度,切实加以督导、检查、质控,不断的规范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进一步防范和遏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室每周进行一次大查房,强化质量管理和业务学习,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增强全科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的意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落实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培养制度。认真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有关院内感染的知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病房内无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垃圾归类处理。遵守国家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对发现的传染病做到100%的上报,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

五、科室医疗质量目标方面: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加强成本核算的力度,加强医疗收费的管理,杜绝乱收费,少收费的现象。落实科室质量环节质控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中医门诊部经营策略与方案》 篇5

一、现状与趋势

a)

政策环境:

i.国家层面政策长期扶持鼓励中医药。

ii.医疗行业从以前类似“计划经济”的状态加快市场化步伐,中医将从公有体制中裂变出很多机会,释放出一些原本被禁锢在公立机构的重要资源,如“人才、许可”。

b)

消费者:

i.消费者受中华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骨子里对中医有亲近感。

ii.亚健康人群的增加(例如手机颈)和老龄化人口增加,增加了对中医药的需求。

iii.消费者尤其新生代消费者更加倾向快捷便利的产品与服务,中医药的口感辛苦难闻、煎熬费时,成为部分消费者的接受障碍。

c)

竞争者:

i.门诊:行业进入门槛低,中医门诊、诊所等直接竞争者大量涌现。家门口、面对面的竞争将成为常态,对日常经营的精细化、专业化提出要求,很难像以前赚钱那么容易。

ii.医院:各路资本跨界进入医疗行业,公、私体制的大中型医院大量布局城市各区。面对完全不在同一量级的“大个子”竞争者,我们要清楚自身的定位、边界、规模。咏春拳不怕拳击,但首先要躲过重拳攻击和挤压。

iii.西医:蛋糕的最可怕争夺者永远是西医(替代者),西医发展日新月异,不仅争夺消费者选择偏好,而且还影响中医医生人才的专业选择。从根本上动摇中医长远生存的根基。

二、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

a)

大众的就医成本,是我们的天然保护伞。人们“同城化、社区化”的就医心理和习惯形成了自然的市场区隔。如果条件允许,人们一般“小病、常见病、慢性病在社区;大病才去大医院;疑难杂症才会异地就医”。

b)

中医在“慢病、难病”方面的优势,是我们的护城河。中医适合在社区土壤生存,但须清醒认识自身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否则,护城河也起不到作用。至少在现阶段来说,中医在“急危重”方面不如西医有整体优势。

c)

市场定位:综合“消费心理、医疗人才、规模限制”各种因素,我们的市场定位适宜:

i.服务半径500-800米核心社区(厦门岛内人口密度已达15000人/

公里2),核心社区人口1.5万人,额外辐射人口3万人。

ii.核心业务:中医(内科专业、妇科专业、儿科专业、男科专业、针灸专业、推拿专业等),为人们提供常见病、慢性病、难病杂症的诊疗。

d)

发展目标:发展应该是循迹可行的。成熟可靠的模式复制是比较靠谱的发展方式。依据城市的容量,考量“人口密度、竞争程度、市场成熟度、运营成本”等因素,选择符合条件的类似市场来布局,成功的概率较高。要有质量的市场,避免“数量的扩张”。一个设区市,在人口较为集中、经济较好、交通便利的区设立1-2个中医门诊,较为合理,也便于发挥规模管理的优势。

三、中医的现状

明智的投资应该顺应大势,避免趋势性风险。中医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未来空间也并非十分乐观、高枕无忧。

a)

优势和机会:

i.中医诊疗的整体观是中医的显著、差异优势。中医更为尊重“患病的人”,而不是“疾病本身”,因人施治、因病论治,这一点十分切中患者的心理。需要进一步挖掘传播。值得高兴的是,由于目前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水平还很欠缺,所以这方面的空间还非常的大。

ii.政府层面的支持和中医现代技术的发展,能够扩大中医市场的容量与份额。

iii.社会的老龄化比例、亚健康化程度不断加深,无形中增加了中医的市场。

b)

劣势和风险:

i.中医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医自己。

相比西医“向前看”的思维方式和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中医习惯于“向后看”的思维模式。中医的科学体系失之复杂、人才培养慢、知识传承难。相比之下,中医的发展速度明显是慢了。人们对中医“慢郎中”的认知,是自然形成的,中医界即便“不服”,却未能对此有大作为。“急危重”疾病的市场范围内,中医目前是大大输给了西医,而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ii.消费者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是制约中医的看不见的手。

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和态度的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追求便利性、有效性、舒适性。而中医在口感、时间效率、便利性、与科技融合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局限。

中医的师承学习很难,患者要了解中医的大概更是难上加难。虽然中医基本上吃不死人,但对中医疗效持怀疑态度的顾客也比比皆是。这种半信半疑的状态不利于口碑的形成和传播,不利于市场的扩大。我们在日常经营中要让中医走下神坛,通俗易懂能更好满足顾客需要,也对我们更有长远之利。

iii.中医人力成本高、经营利润较低。

中医服务中,人的因素和比例远远高于医疗设备器械,换言之“自动化水平低、人力成本高昂”,更适合“个体化小规模经营”,竞争优势往往掌握在医生个人手中。不利于经营者的扩大再生产,不能提供堪比西医的经营利润率,使得“民间投资、就业选择、科研投入”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容易处在长期的边缘化状态,被西医挤压生存空间。

四、经营策略与方案

a)

核心策略:

i.坚守护城河:切实做好“常见病、慢病、杂症”的社区市场,明确界定自身的定位(目标顾客、对症范围)。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投入相关资源(规模装修、师资水平)在“1)医生诊疗过程”和“2)日常经营”两个层面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有重点、有范围,业务梳理条缕清晰,不撒胡椒面。不断提高中医文化的影响力。让人们对中医的疗效有客观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糊里糊涂的程度。“定位模糊不清”,是最不该发生的自身导致的风险。

ii.认真打磨产品:顾客和企业之间的纽带是产品,病人和门诊之间的纽带是疾病。最简单的模式流程是:病人因为具体的疾病针对性选择医疗机构找具体的医生看病。所以医疗机构要把三者介绍清楚,并尽量对外公布宣传:1)门诊的介绍,突出自身优势特点,不要人云亦云。2)疾病病种,用科室或病灶系统分类清楚,便于病人记忆和对号入座。3)医生介绍,说明医生专长,方便病人选择。

门诊的业务要不断精进,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疾病),延聘善于学习

提高的医生,就等于提高生产力、研发新产品、满足更多需求。

iii.扩大护城河的边界:在定位病种范围的基础上,扎实研究中医业务,着重加强业务优势,如优质药材采购,有目标有原则有标准地聘用适合自己的医生,不盲目采购药品、不盲目聘用医生。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位做好做精做强。既然定位什么病种,就要确保能把相关病看好;不在定位范围内的疾病,可不做强求。

同时向常见病的急病领域发展,夯实社区市场,争夺西医的市场。例

如:急性重感冒、急性腹泻等。改变人们对中医的短板认识。

iv.中医为体,西医为用:借鉴西医、结合西医,共同为患者谋求最好的疗效,让具有良好疗效的病案说话,是门诊部的经营之道。面对诸多不同类型的竞争者,中医要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和西医取长补短,取得较好的顾客满意度和经营业绩。例如西医的检验手段,不仅可以帮助提高诊断准确性,也能提升经营绩效。

b)

品牌形象

i.“简便廉验”是中医的民众基础。服务大众是中医的立身之本。过高或者过低形象定位都不恰当。高收入人群的个体消费能力虽然高,但整体利润贡献并没有大众市场强。

ii.品牌形象(装修设计)应体现“大气”的风格调性,这种“大气”是“中医的专业性和亲民性”,并非“高冷”,不是“富丽庙堂”,也不是“文楼雅阁”。让普通民众敢于走进来,而不是站在门口不敢走进来,误以为是高档会所。疾病求医是平等的,即便是贫苦老妪,她走进来、坐下来候诊也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的。装修设计好坏的标准,不只是美观舒适和档次,更要力求中医药工作者和顾客的认同,聚集良医、吸引民众。

iii.一切为了销售。品牌是为销售服务,为了让顾客对我们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必须体现中医的专业性,业务宣传成为重中之重。在中医门诊的日常经营中,中医本来就深奥复杂,有大量的紧迫任务在于抓住一切机会沟通传递中医知识。所以“功能性、实用性”远远大于“美观性、装饰性”。事实上,“功能和实用性”更能够体现“专业之美”,让美不只是模糊的感觉,而直接转变为“清晰的认知”。如果连“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中医基本诊疗观都没有体现,那装修是浪费的、效果大打折扣。

iv.不在于花多少钱,而在于有没有深刻的想法。装修设计,除了用药材、器物、坛罐、书籍、字画等元素装修内外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把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思想提炼并传达出来(通过文字、图形、实物等视觉和语言,生动表现),让顾客理解、消化,才能够信任,并进而尊崇、传播。除了一般的装修元素,更要用通俗易懂、富有冲击力的视觉图腾“镇店之宝”,把中医不同于西医的关键点向顾客强调提示,让顾客铭记在心。新生代的顾客虽然不甚了解中医药,但是骨子里是有亲近感的,只要我们善于表达,不仅能够扩大我们的顾客基础、顾客范围,还能够树立我们的旗帜、巩固我们的生存地位。

c)

科室设置

i.综合考虑“1)社区定位的特点、2)需求的刚性、3)经营利润要求”,应设置:内科专业、妇科专业、理疗科专业为主。

ii.政策规定中医门诊部面积不低于300㎡,实际经营可适当超过,但不宜太多。该节约的地方应节省面积、科学设计、充分利用,够用就好,例如诊室,如果太大,很容易挤进很多病患,干扰医生工作。该大的地方,面积不妨奢侈一些,例如候诊区,便于顾客舒适休息和交流。

iii.中医宣传科普至关重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位置,便于巧妙展开静态和动态的业务宣传,液晶显示屏展示效果好,也便于电脑控制。

iv.以人为本体现在员工和顾客的需求细节:诊室里医生的午间休息椅;茶水间(午餐加热);卫生间的单独灵活设计;

d)

人才:

i.中医的未来,需要既懂中医又懂经营的人来挖掘、诠释、发展。不能停留在传统思维,必须认识到民众对中医的需求痛点、中医自身的症结、局限性甚至糟粕。科学需要中医,中医需要科学。专业和不专业有着巨大的鸿沟。没有专业基础,不仅难以管控中医经营的风险,也找不到发展空间。

ii.不求名医,务求明医和民医。人才是生产力,尤其是中高级医生。但同时医生也是制约因素。我们要注意塑造医疗机构自身平台的整体竞争力,让民众信赖医疗机构,而不是“唯名医是从”。为大众服务、和医疗机构一起发展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对社区门诊的实际经营来说,“高价名医”并非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除了高价挖脚、抬高医生个人身价,门诊自身的经营并没有核心竞争力。

iii.留住人才:优势往往更容易掌握在个人手中。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以“聘用+合作”的态度来看待骨干员工,以市场化的水平来对待员工薪资收入。否则骨干员工很容易流失,甚至自己当老板,转变为直接竞争者。

e)

规模:

i.规模关系到成本,投资失控和成本过高会直接导致经营的失败。规模必须与所定位的目标市场相适应、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习惯。

ii.在竞争者不断涌入的今天,宁愿“小而美、集聚优势、持续挖潜”,也不能“大而空、丧失优势、难以支撑”。

f)

品质:医技、药材、服务流程

i.中医经营之道:好医,验方,好药,精治,疗效。疗效最为首要。

ii.好医:不等于名医。名医不一定适合社区市场。在社区市场,慢性病占相当比例,需要多次就诊,名医高昂的挂号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负担。“名医指导+中青年医生为骨干+医德+规范经营”才是一条真正惠及广大民众的长久之道。我们招聘医生,不唯资历、不唯高价,而应以真才实学、品德操守为标准。我们必须给中医医生崇高的名誉地位,和优良的待遇,同时也要让大多数民众看得起中医、愿意看中医,扩大群众基础。

iii.验方:辨证施治,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精华。“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可以说中医处方正是中医药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其价值的体现,非常人能立刻识别,需要经营者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放大、传播,才能让顾客真正感受到中医独一无二的价值,从而树立自身的长久优势。

iv.好药:道地药材。如今中药材的种植、生产、销售环节良莠不齐、以次充好,为人所诟病。这种行为实属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自毁长城。老百姓不懂复杂的医学知识,但粗略懂得药材的好坏关系到治病疗效。他们对此非常关心,但又心有疑虑,需要有人敢于站出来给他们信心保障。中药的毒性和疗效也千差万变,需要严格的渠道和流程加以检验辨识,否则会带来很大经营风险。

v.精治:中医药的关键特点是药材的炮制。科学的炮制方法,在性味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功效(引药入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大型中医院正全面推广全成分中药颗粒,其在便利性、规模经济、经营利润方面明显区别于传统中医。

齐安社区中医应坚持发挥传统炮制技艺的优点,树立自身独特优势。(传统炮制技艺令中药饮片有效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化合、络合、共溶等化学变化,达到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的疗效,而颗粒配方则没有或者很少有这些反应,使疗效大打折扣,这在许多配方上已有反应。)

a)

疗效

疗效是真理检验的最终标准。不管中西医之间如何博弈竞争,作为医疗经营者必须用疗效让顾客信服。长期以来,很多人已经形成了“急病、器质病,选西医”、“慢病、功能性病,选中医”的经验。这种自然的选择,让我们知晓应该客观了解中医的比较优势,在与西医相互结合中智慧地展开竞争,才能真正将中医发扬传承。

西医属对抗疗法,三板斧“强制性补充、强制性杀灭、强制性切除”,病虽治愈了,人体健康系统却留下破坏。中医属整体疗法,从人体内在寻找根源,更强调“保、养”,对人体伤害最小。用一句最生动的话概括就是“西医治疗人得的病,中医治疗得病的人”。

中医不仅擅长慢性病,在急症如“感冒、发烧、腹泻、骨伤”等方面一样大有疗效,需要我们在日常经营中加以发扬,对提高经营业绩有直接作用。

公司:XXXX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姓名:XXX

电话:XXXXXXXXXXX

邮箱:XXXXXXXXX@qq.com

END

中医科门诊工作计划 篇6

1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目 录 第一章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节

医疗器械质量购进管理制度 第二节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制度 1 第三节 医疗器械保管制度 2 第四节

医疗器械出入库复核制度 第五节

医疗器械效期产品管理制度

第六节

医疗器械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第七节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4

第八节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第九节

有关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第十节

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第十一节

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第十二节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6 第十三节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7 第二章

岗位职责

第一节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

第二节

医疗器械采购人员职责

第三节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员职责

第四节

医疗器械仓库管理人员职责

第五节

医疗器械养护员职责

第六节

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员质量职责

第七节

医疗器械质量跟踪制度 10 2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第一章

药械质理管理制度

第一节 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

一、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二、采购业务:

(一)采购医疗器械应选择具有法定资格的供货单位。

(二)进口医疗器械必须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复印件。以上批准文件应加盖有供方单位的原印章。

(三)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注重医疗器械采购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质量优、费用省、供应及时,结构合理。

(四)签定医疗器械购销合同应明确以下质量条款:

1、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

2、附产品合格证;

3、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

4、购入进口产品时,供应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

(四)购进医疗器械要有合法票据,购进医疗器械必须建立完整的医疗器械购进记录。购进记录必须记载:购货日期、供货单位、购进数量、单价、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质量情况、经办人等。医疗器械购进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第二节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制度

(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对照商品和送货凭证,进行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证号、数量等的核对,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等问题,不得入库,并上报质管部门。

(三)进口医疗器械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

(1)进口医疗器械验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章《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的复印件。(2)核对进口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用使用中文,(3)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产品注册证书规定一致,(4)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注册证中规定的适用范围,(5)产品商品名的标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示管理规定》,(6)标签和包装标示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的规定。

(四)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

3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五)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包装箱内没有合格证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

(六)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部处理,质管部进行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管部通知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

(七)对销货退回的医疗器械,要逐批验收,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并做好退回验收记录。质量有疑问的应抽样送检。

(八)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取消待验入库,更不得销售。

(九)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

(十)经检查不符合质量标准及有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存放,作好标记。并立即书面通知业务和质管部进行处理。未作出决定性处理意见之前,不得取消标记,更不得销售

(十一)验收完毕,做好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入库验收记录必须记载:验收日期、供货单位、验收数量、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注册号、质量情况、经办人等。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不少于3年。

第三节

医疗器械保管制度

(一)保管人员应经专业培训,熟悉产品性能。

(二)入库产品按分区储存,做到摆放整齐,距离适当,无倒置现象。

(三)定期观察库内外温湿度,并做好记录。根据温湿度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四)产品根据批号和生产日期合理摆放。

(五)退回产品有专人负责,并有明显标记,查清原因后及时处理。

(六)对库产品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小组人员联系,对有质量问题的挂黄牌,暂停发货,接到质量管理小组不合格通知后及时移至不合格区。

(七)实行每月盘点、检查制度,确保在储存中不发生质量问题,并做到账、物相符。第四节 医疗器械出入库复核制度

(一)医疗器械出库,必须有销售出库复核清单。仓库要认真审查销售出库复核清单,如有问题必须由销售人员重开方为有效。

(二)医疗器械出库,仓库要把好复核关,必须按出库凭证所列项目,逐项复核购货单位品名、规格、型号、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数量、销售日期、质量状况和复核人员等项目。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牢固。

(三)医疗器械出库必须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出库按发货凭证对实物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如发现以下问题要停止发货,填写出库拒发单,报有关部 4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门处理:(1)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2)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3)已超出有效期。

(三)出库后,如对帐时发现错发,应立即追回或补换、如无法立即解决的,应填写查询单联系,并留底立案,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配合协作,认真处理。

(四)发货复核完毕,要做好医疗器械出库复核记录。出库复核记录包括:销售日期、销往单位、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至、生产厂商、质量情况、经手人等,记录要按照规定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第五节 医疗器械效期产品管理制度

(一)为合理控制医疗器械的储存管理,防止医疗器械的过期失效,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标明有效期的器械,验收员要核对医疗器械的有效期是否与验收凭证一致;验收凭证上没有注明的,验收员要注明。

(三)保管员在接到入库清单后,应根据单上注明的效期,逐一对商品进行核实,如发现实物效期与入库单效期不符时,要及时通知验收员核实,入库后,效期产品单独存放,按照效期远近依次存放。

(四)在医疗器械保管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有效期限,随时检查,发货时要严格执行“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照批号发货”原则问题,防止过期失效。

(五)公司规定,距离有效期差6个月的医疗器械定为近效期医疗器械,对近效期医疗器械仓库每月应填写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通知相关部门尽快处理。

(六)过期失效医疗器械报废时,要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报废手续,并要查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第六节 医疗器械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医疗器械是指质量不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不合格的医疗器械。

(二)质管部是负责对不合格医疗器械实行有效控制管理的部门,做好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如因主观原因导致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流通渠道,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有关人员相应的处罚。

(三)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1)质量验收人员在验收的过程当中发现的外观质量、包装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或通过质量复检确认为不合格的;(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的质量公报品种、通知禁售的品种,并经公司质管部核对确认的; 5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3)在保管养护过程中发现过期、失效、淘汰及其他有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

(四)不合格医疗器械的报告:(1)在入库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存放于不合格品区,报质量管理部,同时填写有关单据,并及时通知供货方,明确退货或报废销毁等处理办法。

(2)在养护检查及出库复核中发现,应立即停止销售,经质管部门确认后,按销售记录追回售出的不合格品,并将不合格医疗器械移放入不合格医疗器械区,挂红牌标志(3)药监部门检查中发现的或公布的不合格医疗器械,要立即进行追回,集中置于不合格品区,按照监管部门的意见处置。

(五)不合格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1)凡属报损商品,仓库要填写不合格医疗器械报告单,质管部审核,并填写报损销毁审批表,经总经理审批签字后,按照规定在质管部的监督下进行销毁。(2)发生质量问题的相关记录,销毁不合格品的相关记录及明细表,应予以保存。

六、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应严格按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管理程序执行。

第七节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

(二)各业务部门应注意收集正在经营的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的信息。上报给质量管理部门。

(三)质量管理部门集中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对经营品种做出调整,提醒业务部门注意。

(四)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隐情不报者,根据情节严重,在考核中进行处理。第八节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安全有效,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是指无菌、无热原、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一次性直接使用的医疗器械。

(三)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购进需供货单位提供:(1)加盖有供货企业的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产品合格证。(2)加盖有供货企业印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3)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四)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储存应避光、通风、无污染,要有防尘、防污染、防蚊蝇、方、防虫鼠和防异物混入等设施。

(五)建立完整的无菌器械的购销记录,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完整,有购销日期、购销对象、购销 6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数量、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经手人、负责人签名等。

(六)对无菌器械进行质量跟踪,按照医疗器械质量跟踪制度进行。

(七)发现不合格无菌器械应立即停止销售,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通知供货企业及购货单位停止销售和使用。对不合格无菌器械,应在当地食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予以处理。

(八)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相关证及记录保存至产品有效期满后二年。

第九节 有关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质量工作的规范性、跟踪性及完整性,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项制度。

(二)记录和凭证的需求由使用部门提出,使用部门按照记录、凭证的管理职责,分别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记录、凭证的使用、保存及管理负责。

(三)记录、凭证由各岗位人员负责填写,由各部门主管人员每年整理,并按规定归档与妥善保管。

(四)记录要求:(1)本制度中的记录仅指质量体系运行中涉及的各种质量记录。(2)质量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质量记录格式统一由质量管理部编写;②质量记录由各岗位人员填写;③质量记录字迹清楚,正确完整。具有真实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④质量记录可用文字,可用计算机,应便于检索;⑤质量记录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丢失。

(五)凭证要求:(1)本制度中的凭证主要指购进票据和销售票据。(2)购进医疗器械和销售医疗器械要有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销记录,做到帐、票、货相符。(3)购进票据和销售票据应妥善保管。

(六)办公室、质管部负责对记录和凭证的审核工作,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第十节 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一)质量事故指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各环节中,因器械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导致经济损失的异常情况。

(二)按照质量事故报告程序对质量事故进行报告。

(三)质量事故部门填报质量事故处理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四)质量管理部门给出处理意见并督促处理措施的执行。

(五)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要上报总经理

(六)相关部门对质量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对员工进行教育,采取防范措施。

(七)质量管理部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汇总。

7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应按: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执行,并要作好记录,做到有据可查。第十一节 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的药房和个人卫生应符合规定要求:

(一)做到每天早晚对药房各做一次清洁,保持药房的环境整洁、卫生,无污染物及污染源。

(二)货架(柜)摆放的药品应保持无灰尘、无污染、药品摆放规范有序。

(三)在岗时应着装整洁,头发、指甲注意修剪整齐。

(四)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五)健康体检应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体检机构进行,体检的项目应符合任职岗位条件要求,体检结果应存档备查。

第十二节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 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由医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三)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 合法,安全,有效,对首次进入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照《卫生耗品首次进入我院的申购程序》及《医疗设备购置及引进制度》中的要求准入;对器械的采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将医疗器械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设备及耗材每年要进行评价论证,提出意见及时更新。

(四)对设备及耗材依据《大型设备出入库制度》、《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医疗设备报废制度》及《一般医疗器材管理工作制度》的要求,作好安装验收、出入库、维护保养及报废的管理工作。

(五)对医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周期结束后5年以上.(六)对从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 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

(七)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 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八)临床使用科室对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技术操作规范和 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九)发生医疗器械出现故障, 使用科室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并通知设备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 8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十)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临床科室应及时处理并上报质控科及委员会,由质控科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十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无菌维和部队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对消毒器械和一 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相关证明进行审核.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 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 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认真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或者有效日期等, 并进行登记及处理。

(十二)临床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名称, 关键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应当记录到病历中

(十三)制定医疗器械安装,验收(包括商务,技术,临床)使用中 的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十四)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 临床应 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 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 保障 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医 疗机构实际情况制订

(十五)在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科室的明显位置, 公示有关医用设备的 主要信息,包括医疗器械名称,注册证号,规格,生产厂商,启用日期和设备管理人员等内容。

(十六)遵照医疗器械技术指南和有关国家标准与规程, 定期对医疗 器械使用环境进行测试,评估和维护。(十七)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和重要的相关设备,制订相应应急备用方案.(十八)医疗器械保障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当真实记录并存入医疗器械 信息档案.第十三节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药事管理,及时了解药品质量情况,掌握信息,处理问题,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制定本制度。

(二)质量信息的内容

1、国家的药品政策、法律、法规等宏观质量信息(包括报刊、杂志等)。

2、上级药品监督检查中与本单位有关的质量信息。

3、顾客反映、投诉的质量信息。

4、药品养护、检查中发现的可疑的有质量问题的药品信息。

(三)质量信息的反映应掌握及时、准确、适用原则。

(四)质量信息处理

1、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应及时传达到各部门。

2、各部门填写的《质量信息反馈表》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如有质量问题应采取妥善措施解决。如有国家最新禁止使用 的药品及时封存,待主管部门下令后处理。

3、专业报刊、杂志公布的质量信息(如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大药品质量事故、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检查出的假劣药品等),应进行自查,并将结果报药事管理委员会。9第

页、对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应派人调查、详细询问、认真记录,并将内容报药事管理委员会。

5、各项质量信息报告应留存归档。第十四节

医疗器械质量跟踪制度

(一)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销售部门协助进行。且应加强对无菌器械的质量跟踪。

(二)质量跟踪应做到从采购到销售能追查到每批商品的质量情况。

(三)质量跟踪从采购工作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4开始,从购进验收记录、到销售出库记录,对售后质量跟踪可采用信访(写信、传真、电话),走访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由销售部门负责。

(四)质管部门负责资料的分类汇总,及时将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第二章 岗位职责 第一节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

(一)全面领导和管理本单位的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各方面的各项工作,制订本单位制度和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规、规章,并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业务学习,培养职工爱岗敬业,质量第一的思想;

(三)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并对定期进行考核;

(四)负责组织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及上报。

(五)负责组织质量事故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等方面调查、处理与报告。第二节 医疗器械采购人员职责

为使购进医疗器械符合医疗器械质量标准,采购员应行使以下职责:

(一)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专项规定及产品性能,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及法治和质量意识;

(二)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依法采购医疗器械,对杜绝假劣医疗器械进入本单位负责;

(三)购进医疗器械应从本单位审核通过并列入合格供货方名单的企业采购,并按“计划进货,以销定进”的原则进行,杜绝医疗器械积压和过期失效;

10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四)对首次供货的单位必须确认其法定资格,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五)签订采购合同时,必须按规定明确必要的质量条款;

(六)负责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

(七)及时了解、收集供货单位的生产能力、经营状况、质量状况、质量保证能力及质量信誉、本单位所经营使用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等情况,及时反馈,为本单位开展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第三节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员职责

(一)严格执行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制度和医疗器械入库验收程序,负责医疗器械入库验收工作。

(二)验收人员凭到货通知单或随货同行逐批进行验收,在入库凭证上签字,与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验收人员对医疗器械的漏检、错检负具体质量责任。

(三)对验收不符合验收内容、不符合相关法定标准和质量条款或其他怀疑质量异常的医疗器械,填写拒收报告单,并通知质管部处理。

(四)验收时应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逐一检查,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五)验收首营品种,应查看首批到货医疗器械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六)验收进口医疗器械,应检查包装的标签是否有中文注明的医疗器械名称、主要成份以及进口注册证号,检查中文说明书及合法的相关证明文件。

(七)及时填写有关报表和验收记录,并签字负责,按规定保存备查。

(八)自觉学习医疗器械质量专业知识,努力提高验收工作水平。

第四节 医疗器械仓库管理人员职责

(一)负责产品的接货入库、出入账、保管及产品出库工作;

(二)应熟悉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储存要求,凭验收人员签章的入库凭证入库。对质量异常、标志模糊的产品应拒收;

(三)对在库产品进行分类分区管理,各区各类标示清楚;

(四)负责退回产品存放,并做好记录,经验收合格后放入合格区;不合格或可疑的上报质量管理小组进行确认或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处理;

(五)为保证库存产品的质量,对库产品定期进行检查、盘点、养护,并做好记录,确保无因过期失效造成损失,并保证库存产品账、物、卡相一致。第五节 医疗器械养护员职责

(一)在质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具体负责在库医疗器械的养护和质量检查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医疗器械质量性质和储存条件的规定,结合库房实际情况,11第 页

XX中医门诊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指导保管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合理存放。

(三)养护人员对在库医疗器械进行“三三四”循环养护检查,并做好温湿度记录和养护记录。在循环检查中,对下列情况的医疗器械进行重点养护(1)首营品种(2)近效期的品种。

(四)养护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医疗器械,应挂黄牌暂停发货,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填写“停售通知单”,经质管部门复检后,不合格的放入不合格品区;合格的摘除黄牌,填写“解停售通知单”,继续销售。

(五)做好仓库温湿度记录和调控工作,保证库房温湿度符合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

(六)正确使用养护、保管、计量设施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七)负责建立医疗器械养护档案。

(八)自觉学习医疗器械业务知识,提高养护工作技能,日常工作中要指导保管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合理储存。

(九)认真填写近效期医疗器械催销表,每季对库存养护检查和有有效期的医疗器械的储存情况进行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摸索规律,提高养护工作技能。

第六节

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员职责

(一)按出库凭证依次复核出库医疗器械实物,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牢固、标志清晰,把好医疗器械出库关。

(二)对发出的医疗器械,复核员要凭单认真核对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质量状况等。坚持“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确认无误后,发货员、复核人在出库单上签字,以防错发。

中医季节性特色门诊的管理实践 篇7

“冬令进补”和“冬病夏治”门诊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如何在医院门诊满负荷运行情况下做好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是门诊办公室不断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来的摸索,我院门诊办公室在做好中医季节性特色门诊的管理上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

1 建立临时专用诊区是做好中医特色门诊的前提

“冬令进补”和“冬病夏治”门诊有很强的时段性,通常前者每年10月中旬开始,至次年1月上旬结束,历时3个月;后者在每年的7~8月三伏天里开展。在医院门诊医疗用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有预留诊室专供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使用。如何在“冬令进补”和“冬病夏治”期间腾出专用诊区,确实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的体会是中医特色门诊就诊患者较集中,为保证正常的门诊就诊秩序,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不宜与普通门诊患者交叉在一起。近年来,我院举全院之力,克服场地、人员等诸多困难,想方设法,包括关闭特需病房、体检用房等,作为中医特色门诊专用场地。并根据中医特色门诊的诊治人群、诊治特点来规划诊疗区域。其中“冬令进补”属于高端自费服务项目,每个患者就诊时间较长,因此均采取预约就诊的方式,故总的就诊人数能够控制,为体现出高端的人性化服务,“冬令进补”的膏方门诊辟出专用诊疗区域,建立就诊后的核价、付费专用通道。“冬病夏治”属于基本医疗范畴,患者一次就诊后可有多次治疗,每天就诊患者不限额,积累的治疗患者多,当天治疗的患者数难以掌控。开展“冬病夏治”除需要诊室外,还要配备专用治疗室。因此“冬病夏治”就诊和治疗的患者如与该科普通门诊患者交叉在一起候诊和就诊,容易产生矛盾。为了不影响其他患者的就诊,除辟出专用治疗、等候区域外,近年来在医院中心电脑室的配合下,在开展“冬病夏治”科室的门诊候诊区搭建专科简易门诊,派专人坐诊,专门处理“冬病夏治”门诊患者,“冬病夏治”患者可随到随就诊,及时分流患者群,减少了因等候、就诊而出现的矛盾,维护了门诊良好的就诊秩序。

2 合格的坐诊医师是中医特色门诊质量的保证

每年只在固定季节里开展的中医特色门诊,合格的坐诊医师是其质量的保证。为保证“冬令进补”膏方门诊的质量,医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设膏方门诊之初,就对从事膏方门诊的医师有严格的准入要求。目前我院纳入标准包括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主任医师及部分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新参加膏方门诊的医师必须符合准入条件,上岗之前还要求接受资深膏方专家、中药师的专项培训。每年挑选膏方门诊的典型病例,供各级参加膏方门诊的医师学习。为使医师对所开处方的金额有个估计,门诊办公室要求中药房提供当年贵重药材的价格及膏方加工费用,供膏方医师在处方时参考。同样对参加“冬病夏治”门诊的医职称,由其对就诊患者进行诊断、筛选,确定其是否为“冬病夏治”的适应症,如果是则选择治疗药物,明确疗程。参加“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治疗的医师,均要求事先经过专科培训,掌握“冬病夏治”治疗的基本技能,这样从源头上保证了中医特色门诊的质量。

3 合理的就诊流程是中医特色门诊顺利开展的基础

门诊办公室每年会根据医院总体运行状况,选定不同的地方开设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为确保中医特色门诊顺利开展,必须事先拟定合理的就诊流程。每年在膏方门诊开始前,门诊办公室和各窗口部门共同制定膏方门诊就诊流程,包括预约、挂号、就诊、核价、收费、收方、取药、治疗等。在“冬令进补”的膏方门诊,采用实名制预约就诊方式。为减少爽约,要求预约后三日内将挂号费付清,否则预约将被自动取消。为保证膏方门诊质量,专家每半天的就诊人数采取限号制。2000年,医院中心电脑室开发了预约程序,患者预约后的序号即是就诊日挂号序号,这样患者在预约后根据预约号大致了解自己何时能够就诊,不必一大早来医院挂号等候,既节约了患者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原本不大的膏方门诊候诊区的压力。患者就诊后的核价、付费、领取取药凭证等要与普通门诊分开,最好在就诊区域附近,这样既能方便患者,同时也能体现出膏方门诊的高端性质。为方便患者领取成品膏滋药,门诊办公室划出专用区域,让患者在专用区域领取制作好的膏滋药。同样,每年在“冬病夏治”门诊开始前,门诊办公室也认真规划,为使就诊的患者有较舒适的候诊环境,门诊办公室在门诊用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挖掘潜力,实地测量,辟出专供“冬病夏治”患者等候的区域,放置好候诊椅,做好引导标识,使“冬病夏治”患者和该科普通就诊患者能分开候诊、就诊,有序等待治疗。针对“冬病夏治”中接受穴位注射的患者,门诊办公室在治疗室外安排专椅,让患者注射后能够休息,以便于治疗后的观察,保证了医疗安全。“冬病夏治”专科门诊的运行期间,门诊各窗口部门积极配合,财务科在相应楼面开足收费点,减少患者就诊后付费的等候时间。药剂科安排专人,将“冬病夏治”的常用治疗药物放在治疗室中发放,患者付费后不必去药房排队取药,可凭收费治疗单直接在治疗室中取药和治疗,大大减少了患者等候和往返。合理的就诊流程保证了中医特色门诊有序开展[1,2,3]。

4 提早开诊,门诊、病房联动,错开就诊高峰

考虑三伏天患者普遍来院较早,同时许多接受“冬病夏治”治疗的患者会利用早晨或下午上班前抽空来医院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仍匆匆赶去上班,这样会造成早晨和下午开诊时等候患者聚集现象。为此门诊办公室要求收费处早晨7:00开始挂号收费,临床科室早晨7:30开诊,下午12:30开诊,主要医疗力量集中在“冬病夏治”治疗上,及时处理等候治疗的患者,错开就诊高峰。“冬病夏治”治疗高峰期间,每当等候患者增多,办公室要求科主任及时协调,在保证病区医疗力量的前提下,组织人力支援门诊,及时处理门诊等候治疗的患者。办公室也积极动员其他临床科室的青年医师,作为志愿者,协助“冬病夏治”敷贴等治疗工作的开展。

5 驻厂监管,重视投诉,保证膏方的制作质量[4]

我院从1984年起在冬季开设“冬令进补”膏方门诊,是当时上海地区首家开展膏方门诊的医院,膏方门诊就诊患者逐年递增,从开始之初的不足300人次,到2006年突破10000人次,近年来更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加,就诊患者量在全市中医医院中一直名列第一。由于膏方门诊量逐年上升,医院已无法承担如此之多膏方的加工,因此采取定点厂家委托加工。加工过程中选用药材的等级、数量可直接影响到膏方的质量。近年来我院中医房根据门诊办公室要求,一直派专人进驻药厂,监督膏方制作及贵重药材的使用,以确保成品膏方的质量。门诊办公室重视患者的投诉,对投诉集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如传统的膏方是采用罐装,由于在罐装成品膏方后未等药物完全冷却即加盖密封,凝结在瓶盖上的水滴滴到膏滋药的表面可致药物发霉,也可因患者服用不注意污染了药物而致膏滋药发霉。近年来我院在膏方诊区辟出宣传板块,专门介绍膏方小包装的优势,易于保存和方便服用的小包装膏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做好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的管理是保证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顺利开展和延续的一项系统工程,开始前的全面酝酿,实际运行中的不断完善,门诊结束后的总结这一系列流程是做好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的关键。既方便了患者就医和治疗,也使我院的门诊在满负荷情况下仍能够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进,王改变,李秀芳.如何做好肿瘤医院门诊管理工作[J].中国病案,2006,7(6):32-33.

[2]陈少春,冯泽永.“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就诊流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8:522-524.

[3]郝珍,蒋伟.门诊患者退号的现状调查[J].中国病案,2009,10(2):28-29.

上一篇:传递师德正能量演讲稿下一篇: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