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健康教育

2024-08-05

中医门诊健康教育(精选3篇)

中医门诊健康教育 篇1

中医病历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的医疗记录,是提供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宝贵资料。追根溯源,中医病历,古已有之,从此将一个个鲜活病案保留下来供世人学习,实为可贵。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对中医病历书写进行了规范统一,于1983年初步拟定的《中医病案书写格式和要求》在全国试行,中医病历书写由此初步统一。于1991年正式制定完成《中医病案书写规范》,1999年进行修订,2000年颁布试行[1]。2002年出版的由田德禄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教材主要针对内科门诊首次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首次进行了规范。2010年由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正式颁布执行[2]。然而当前心身医学在国内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心身医学病历在国内尚无统一规格。因此,设计出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心身医学病历书写规范,是临床工作的当务之急。

通过引进吸收日本九州大学病院心疗内科病历书写模式,并结合国内《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的中医内科病历书写规范内容,初步对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规范进行探讨,以飨同道。

1 明确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疾病范畴

首先需明确心身医学概念,狭义来讲,系研究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个专门临床学科。广义定义则是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科学。而中医心身医学科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防治心身疾病,促进心身健康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中医心身医学所研究的对象为心身疾病即情志致病。所谓心身疾病,狭义来讲,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引起的躯体疾病。而广义心身疾病除了包括狭义心身疾病外,还包括由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反应,进而加重躯体疾病。即由心至身和由身至心两类。

从界定的心身疾病范畴来看,中医心身医学门诊主要以躯体症状为诊疗对象,并伴随有情绪障碍及心理特征,故在门诊搜集病情资料,书写门诊病历时,除明确患者就诊时所有的躯体症状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还需追溯患者的社会心理应激情况,包括先后天塑造出患者性格特点及心理特征的所有内、外在因素。

2 确立中医心身医学门诊诊疗方案

中医病历必须体现中医特色,在中医心身医学门诊诊疗方案中,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一大亮点。通过运用中医的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刚柔辨证[3]等进行归纳,明确中医诊断。针对心身疾病的发病特点,可明确中医心身医学诊疗原则当“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心身并治。论治以心理治疗和中药辨证汤药治疗并用。

2. 1 心理治疗

中医认知行为疗法古已有之,正如《内经》所云“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具体根据患者先后天形成的性格特点及后天外界社会环境因素应激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2. 2 中药辨证汤药治疗

运用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确立中医诊断。心身疾病的主要特点是躯体症状合并情绪障碍,通过了解患者躯体不适的主要症状以确立中医病名,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确立中医证候。目前采用八纲辨证及刚柔辨证[3]治疗心身疾病,疗效肯定,该理论体系更为系统准确把握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诊疗要点。刚柔辨证理论在辨证方面主要侧重于从肝论治,同时也涵盖了人体先、后天继而形成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形神合一观的思想所在。心身疾病的病因多由情志失调致病,其病机主要为肝疏泄太过与不及,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者及肺,终必及肾”。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情志,故在治疗上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即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抑制其疏泄; 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疏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说“用辛补之,用酸泻之”。在辨证分型上,可将其分为两纲、四型、十六证。具体证型方药如下。

2. 2. 1刚证常见于性情阳刚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激动、语声宏亮、行动快捷之人。刚证之实证包括: ( 1) 肝气上逆:治以抑肝降逆法,方药以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 ( 2) 肝火上炎: 治以泻肝降火法,方药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 3) 心肝火旺: 治以泻肝清心法,方药以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 ( 4) 心肝火旺痰瘀互结: 治以泻肝清心化痰活血法,方药以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延胡索等药治疗。

刚证之虚证包括: ( 1) 心肝阴虚: 治以柔肝养心法,方药以白芍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 ( 2)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以滋阴平肝潜阳法,方药以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 ( 3)肝肾阴虚风动: 治以滋补肝肾熄风法,方药以大定风珠汤加减治疗; ( 4) 阴损及阳: 治以滋阴助阳法,方药以左归丸加减治疗。

2. 2. 2柔证常见于性情阴柔、心情低落、情绪抑郁、沉默寡言、行为谨慎之人。柔证之实证包括: ( 1) 肝郁气滞: 治以疏肝理气法,方药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 2) 肝郁血瘀: 治以疏肝活血法,方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 3) 肝郁脾困:治以疏肝理脾法,方药以柴胡疏肝散加苍术、白术、茯苓等药治疗; ( 4) 肝郁痰湿阻肺: 治以疏肝理肺化痰法,方药以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

柔证之虚证包括: ( 1) 肝郁脾虚: 治以疏肝健脾法,方药以逍遥散加减治疗; ( 2) 心肝气虚: 治以补肝养心法,方药以归脾汤加减治疗; ( 3) 脾肾阳虚: 治以温补脾肾法,方药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 ( 4) 阳损及阴: 治以补阳助阴法,方药以右归丸加减治疗。

3 初步拟定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中医心身医学的病历书写是在中医内科门诊病历书写内容的基础上[4],增加患者先、后天形成的性格特征、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史、情绪障碍表现以及心理生理专科检查。具体如下:

主诉: 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

现病史: 是围绕主诉,记录患者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诊治经过,包括记录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具体内容包括: ( 1) 起病及治疗用药检查情况; ( 2) 主要症状、特点及演变情况; ( 3) 伴随症状; ( 4) 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 5) 诊治情况。

既往史: 是记录既往所患疾病及手术、外伤等。

个人史: 包括( 1) 患者的出生及经历地区; ( 2) 居住环境及条件; ( 3) 生活及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程度; ( 4) 过去及目前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况。

过敏史: 是记录致敏药物、食物等名称。

婚育史: 包括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等。女性患者的经带胎产情况并记录月经史。

家族史: 是记录直系亲属与本人生活有密切关系亲属的心身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

应激史: 是系统全面记录患者所受到的外界社会环境因素及对此所产生的心理反应状况。具体包括: ( 1) 引起发病的社会环境应激情况,追溯应激源,包括家庭环境因素: 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等; 工作或学习环境: 如工作负担过重、职业转换等; 社会环境因素: 如严重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 2) 对外界应激所出现的心理状况及情绪障碍表现,如焦虑、抑郁、疑病、强迫、敏感、焦躁、低落、压抑、攻击性以及防卫性等; ( 3) 患者的性格特征、体质情况、营养状况、教育程度以及平素的说话方式、言行、服饰穿着等; ( 4) 患者自幼成长经历、成长环境、家庭结构以及人际关系等。

体格检查: 包括躯体检查和精神状况检查。( 1) 躯体检查。记录生命体征、身高体重、身体各个系统中西医检查阳性体征及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及舌象、脉象等。( 2) 精神状况检查。记录患者目前所处的精神状况,包括焦躁不安、紧张、敏感多疑、情绪低落等。

实验室检查: 记录就诊时已获得的有关检查结果以及相关心理生理专科检查。

诊断: ( 1) 中医诊断: 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 2) 西医诊断: 主要疾病及其他疾病。

处理: ( 1) 中医论治: 记录治法、方药、用法; ( 2)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 3) 饮食起居宜忌、随诊要求、注意事项。

4 门诊病历举隅

患者,男,30岁,2014年10月13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就诊。

主诉: 心慌气短3年。

现病史: 患者近3年因工作紧张原因逐渐引起心慌、胸闷,曾间断口服中成药治疗,效不显。现症见心慌气短、胸闷、甚则胸部刺痛感,遇事尤甚,时伴有头晕、烦躁易怒,双目干涩、口干喜凉饮,易汗出,纳可,大便偏干,1 ~ 2日一行,小便色黄,少寐多梦,眠浅易醒。

既往史: 体健。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否认慢性肝炎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 患者出生河北,现居住北京,有抽烟史,每天1包烟,喝酒平均每天2两。居住环境无疫区。饮食尚规律,经常熬夜上网。

婚育史: 配偶性格平缓,育有1女,体健。

家族史: 母亲有高血压病史,父亲体健。

体格检查: 心率78次/分,血压120 /75 mm Hg,肺、心、腹检查均无异常,舌红苔薄黄,脉弦。精神症状目前表现为焦躁心烦、坐立不安状态。

化验检查: 曾于今年5月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无异常,查冠脉CTA、Holter、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 ( 1) 性格特点: 性格急躁易怒,敏感多疑。( 2) 应激史: 患者大专学历,自幼受家庭影响,父母争执较多,自幼性格敏感多疑,急躁易怒,语声宏亮,人际关系较差。现在汽车制造厂工作,工作紧张,做事追求完美,易带工作不良情绪回家,对妻子女儿脾气暴躁,食荤多,运动量少。体质量70 kg,身高175 cm。( 3) 心理生理方面检查: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0;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5; 睡眠自评量表评分18。心率变异性分析示交感神经兴奋。脑功能检查示双枕α波功率占优,右侧略显著,属基本正常脑电图,脑神经递质ACH/NE失衡。

诊断: ( 1) 中医诊断: 心悸( 心肝火旺证) 。( 2) 西医诊断: 心脏神经症、焦虑状态。

处理: ( 1) 治法: 清心泻肝法。方药: 栀子10 g、丹皮12 g、黄连6 g、黄芩20 g、连翘10 g、白芍10 g、丹参30 g、炒酸枣仁50 g、柏子仁50 g、珍珠母先煎30 g、龙齿先煎30 g、炒白术30 g、茯苓30 g、炙甘草6 g,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剂分早、中、晚饭后及睡前共4次服用。( 2) 心理治疗: 建议患者改变认知,意识到急躁性格的不足,正确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对待工作勿过于追求完美,勿将工作带来的不良情绪带到家庭中,并放缓工作节奏,多静走,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少食肥甘厚味,做到脑体平衡。

中医门诊健康教育 篇2

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

在门诊感染的管理中, 组建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门诊部主任任组长, 门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及责任人, 负责科室内日常工作的监督及消毒灭菌管理, 分工明确, 实现目标管理。医院感染科对各部门的环境监测结果, 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制订整改措施, 并限期整改。

2 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 开展不同形式的全体教育, 特别是对新上岗、进修、实习人员采取岗前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科室。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之中, 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环节得到控制和改善。

3 加强门诊卫生员的培训

门诊卫生员负责门诊环境卫生和一些消毒灭菌工作, 但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低, 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 在操作上不能完全符合要求, 这易引起自身感染及交叉感染, 因而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门诊卫生员的培训, 讲授有关医学知识和消毒隔离技术, 并在工作中严格管理、检查和督促他们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 力求避免因卫生员而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

4 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

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诊疗操作常规和无菌操作技术。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不正确和非规范行为都会埋下医院感染的隐患。规范医疗行为时要加强门诊各科室的业务学习, 进行“三基”训练, 统一标准, 集中考核, 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 各种技术操作正规化、标准化。

5 严格门诊微生物学监测

门诊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可存在于就诊病人、医护人员及其他职工, 亦可存在于不同的环境。因此, 要严格门诊微生物学监测, 包括所有可能与医护人员及病人接触的物体表面, 如脉枕、各个诊疗室空气、消毒液、各类器械, 尤其是针刺的针具、医护人员的手等。发现问题, 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 加强门诊医院感染的科普宣传

开展门诊医院感染的科普宣传工作, 根据不同疾病在不同季节流行的特点, 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刊登宣传材料, 宣传预防保健、消毒隔离等科普知识, 使来院就诊的病人能了解常见病的预防保健和传染病的简易消毒隔离方法, 从而自觉地配合门诊预防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 对门诊医院感染的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7 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

加强门诊各诊疗科室的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使用专用废物袋、利器盒等专门的容器存放, 专人运送, 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理, 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而造成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李玉岩.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对策[J].家庭护士, 2008, 6 (4B) :1005-1007.

中医季节性特色门诊的管理实践 篇3

“冬令进补”和“冬病夏治”门诊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如何在医院门诊满负荷运行情况下做好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是门诊办公室不断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来的摸索,我院门诊办公室在做好中医季节性特色门诊的管理上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

1 建立临时专用诊区是做好中医特色门诊的前提

“冬令进补”和“冬病夏治”门诊有很强的时段性,通常前者每年10月中旬开始,至次年1月上旬结束,历时3个月;后者在每年的7~8月三伏天里开展。在医院门诊医疗用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有预留诊室专供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使用。如何在“冬令进补”和“冬病夏治”期间腾出专用诊区,确实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的体会是中医特色门诊就诊患者较集中,为保证正常的门诊就诊秩序,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不宜与普通门诊患者交叉在一起。近年来,我院举全院之力,克服场地、人员等诸多困难,想方设法,包括关闭特需病房、体检用房等,作为中医特色门诊专用场地。并根据中医特色门诊的诊治人群、诊治特点来规划诊疗区域。其中“冬令进补”属于高端自费服务项目,每个患者就诊时间较长,因此均采取预约就诊的方式,故总的就诊人数能够控制,为体现出高端的人性化服务,“冬令进补”的膏方门诊辟出专用诊疗区域,建立就诊后的核价、付费专用通道。“冬病夏治”属于基本医疗范畴,患者一次就诊后可有多次治疗,每天就诊患者不限额,积累的治疗患者多,当天治疗的患者数难以掌控。开展“冬病夏治”除需要诊室外,还要配备专用治疗室。因此“冬病夏治”就诊和治疗的患者如与该科普通门诊患者交叉在一起候诊和就诊,容易产生矛盾。为了不影响其他患者的就诊,除辟出专用治疗、等候区域外,近年来在医院中心电脑室的配合下,在开展“冬病夏治”科室的门诊候诊区搭建专科简易门诊,派专人坐诊,专门处理“冬病夏治”门诊患者,“冬病夏治”患者可随到随就诊,及时分流患者群,减少了因等候、就诊而出现的矛盾,维护了门诊良好的就诊秩序。

2 合格的坐诊医师是中医特色门诊质量的保证

每年只在固定季节里开展的中医特色门诊,合格的坐诊医师是其质量的保证。为保证“冬令进补”膏方门诊的质量,医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设膏方门诊之初,就对从事膏方门诊的医师有严格的准入要求。目前我院纳入标准包括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主任医师及部分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新参加膏方门诊的医师必须符合准入条件,上岗之前还要求接受资深膏方专家、中药师的专项培训。每年挑选膏方门诊的典型病例,供各级参加膏方门诊的医师学习。为使医师对所开处方的金额有个估计,门诊办公室要求中药房提供当年贵重药材的价格及膏方加工费用,供膏方医师在处方时参考。同样对参加“冬病夏治”门诊的医职称,由其对就诊患者进行诊断、筛选,确定其是否为“冬病夏治”的适应症,如果是则选择治疗药物,明确疗程。参加“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治疗的医师,均要求事先经过专科培训,掌握“冬病夏治”治疗的基本技能,这样从源头上保证了中医特色门诊的质量。

3 合理的就诊流程是中医特色门诊顺利开展的基础

门诊办公室每年会根据医院总体运行状况,选定不同的地方开设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为确保中医特色门诊顺利开展,必须事先拟定合理的就诊流程。每年在膏方门诊开始前,门诊办公室和各窗口部门共同制定膏方门诊就诊流程,包括预约、挂号、就诊、核价、收费、收方、取药、治疗等。在“冬令进补”的膏方门诊,采用实名制预约就诊方式。为减少爽约,要求预约后三日内将挂号费付清,否则预约将被自动取消。为保证膏方门诊质量,专家每半天的就诊人数采取限号制。2000年,医院中心电脑室开发了预约程序,患者预约后的序号即是就诊日挂号序号,这样患者在预约后根据预约号大致了解自己何时能够就诊,不必一大早来医院挂号等候,既节约了患者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原本不大的膏方门诊候诊区的压力。患者就诊后的核价、付费、领取取药凭证等要与普通门诊分开,最好在就诊区域附近,这样既能方便患者,同时也能体现出膏方门诊的高端性质。为方便患者领取成品膏滋药,门诊办公室划出专用区域,让患者在专用区域领取制作好的膏滋药。同样,每年在“冬病夏治”门诊开始前,门诊办公室也认真规划,为使就诊的患者有较舒适的候诊环境,门诊办公室在门诊用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挖掘潜力,实地测量,辟出专供“冬病夏治”患者等候的区域,放置好候诊椅,做好引导标识,使“冬病夏治”患者和该科普通就诊患者能分开候诊、就诊,有序等待治疗。针对“冬病夏治”中接受穴位注射的患者,门诊办公室在治疗室外安排专椅,让患者注射后能够休息,以便于治疗后的观察,保证了医疗安全。“冬病夏治”专科门诊的运行期间,门诊各窗口部门积极配合,财务科在相应楼面开足收费点,减少患者就诊后付费的等候时间。药剂科安排专人,将“冬病夏治”的常用治疗药物放在治疗室中发放,患者付费后不必去药房排队取药,可凭收费治疗单直接在治疗室中取药和治疗,大大减少了患者等候和往返。合理的就诊流程保证了中医特色门诊有序开展[1,2,3]。

4 提早开诊,门诊、病房联动,错开就诊高峰

考虑三伏天患者普遍来院较早,同时许多接受“冬病夏治”治疗的患者会利用早晨或下午上班前抽空来医院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仍匆匆赶去上班,这样会造成早晨和下午开诊时等候患者聚集现象。为此门诊办公室要求收费处早晨7:00开始挂号收费,临床科室早晨7:30开诊,下午12:30开诊,主要医疗力量集中在“冬病夏治”治疗上,及时处理等候治疗的患者,错开就诊高峰。“冬病夏治”治疗高峰期间,每当等候患者增多,办公室要求科主任及时协调,在保证病区医疗力量的前提下,组织人力支援门诊,及时处理门诊等候治疗的患者。办公室也积极动员其他临床科室的青年医师,作为志愿者,协助“冬病夏治”敷贴等治疗工作的开展。

5 驻厂监管,重视投诉,保证膏方的制作质量[4]

我院从1984年起在冬季开设“冬令进补”膏方门诊,是当时上海地区首家开展膏方门诊的医院,膏方门诊就诊患者逐年递增,从开始之初的不足300人次,到2006年突破10000人次,近年来更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加,就诊患者量在全市中医医院中一直名列第一。由于膏方门诊量逐年上升,医院已无法承担如此之多膏方的加工,因此采取定点厂家委托加工。加工过程中选用药材的等级、数量可直接影响到膏方的质量。近年来我院中医房根据门诊办公室要求,一直派专人进驻药厂,监督膏方制作及贵重药材的使用,以确保成品膏方的质量。门诊办公室重视患者的投诉,对投诉集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如传统的膏方是采用罐装,由于在罐装成品膏方后未等药物完全冷却即加盖密封,凝结在瓶盖上的水滴滴到膏滋药的表面可致药物发霉,也可因患者服用不注意污染了药物而致膏滋药发霉。近年来我院在膏方诊区辟出宣传板块,专门介绍膏方小包装的优势,易于保存和方便服用的小包装膏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做好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的管理是保证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顺利开展和延续的一项系统工程,开始前的全面酝酿,实际运行中的不断完善,门诊结束后的总结这一系列流程是做好季节性中医特色门诊的关键。既方便了患者就医和治疗,也使我院的门诊在满负荷情况下仍能够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进,王改变,李秀芳.如何做好肿瘤医院门诊管理工作[J].中国病案,2006,7(6):32-33.

[2]陈少春,冯泽永.“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就诊流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8:522-524.

[3]郝珍,蒋伟.门诊患者退号的现状调查[J].中国病案,2009,10(2):28-29.

上一篇:非成像光学下一篇:纺织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