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教育

2024-08-26

中医传承教育(共11篇)

中医传承教育 篇1

周代的“医事制度” 开创了中医教育的先河, “师徒传授”是我国早期的中医教育模式。至清代, “太医院”的医学逐步向专科分科发展, 共形成了13个科目, 基本确立了整个中医学的“教学内容”。新中国成立后, “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被写入国家《宪法》, “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使得中医与西医有着同等地位。但就目前中医的教育来看, 矛盾仍然存在,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继承问题。继承和创新一直是中医学发展的两大主题, 我们要继承的不仅仅是古代的学术成果, 还包括中医学的教育思想, 尤其是师承教育的精髓。试问, 没有继承何谈创新?探古以鉴今, 传承为发展, 这正是我们关注它、研究它的重要原因。

1中医教育的特点

1.1传统中医教育的特点

“师传”和“家传” 是古代中医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直到近代, 也始终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古代的中医一般是医药不分家的, 他们需要亲自种植、炮制药材, 所以对药材很熟悉。在接收徒弟时都要经过十分精心的挑选, 要求徒弟聪慧、勤奋、诚信, 并且有良好的品德。这些徒弟必须经历认药抓药、学习经典、抄写处方、临床实习四个阶段, 从学习药材的炮制、识别等技术, 同时背诵经典的医学教材, 到跟从自己的老师接诊, 了解老师处方用药的特点, 从而学习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再到在老师的掌握、控制之下尝试独立地为患者进行诊治,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9~10年的时间, 最后才能毕业出师, 得以自立门户。传统的中医教育虽然有扎实的基本功, 但也存在如专业理论不够系统、完善等局限性。

1.2现代中医教育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 国家建立了中医研究院和一批研究所, 建立了21所中医学院和一批中医药学校, 由过去以师承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包括高、中等专业教育、继续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及师承培养的多种教育模式, 从最基本的理论学习 (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相关知识) , 掌握中医的阴阳五行、望闻问切等基本内容, 以及西医学中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的相关知识。然后, 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见习、实习, 理论联系实际, 逐步形成系统全面的医学理念。现代中医教育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 通过融入西医的内容, 丰富了知识面。但培养人才的时间太过仓促, 填鸭式的教育必然导致了基本功的匮乏。

2目前中医院校对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医是我们的国粹, 是我们中国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但就目前中医的教育来看, 矛盾仍然存在。经过十年余的中医临床教学, 笔者发现目前中医教育存在如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医学院校从专业课程设置到课时安排体现的都是大而全的理念, 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西医学不通、中医学不精的恶果。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只能是“水过地皮湿”而后又迅速“蒸发”。

2.2临床实践经验不足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验性学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大多数中医院校都是重基础、轻临床, 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方式, 导致现在的中医教学中学生的临床实践明显不足。

2.3中医理论的创新不足

现行的课程体系多以横向知识为主, 学生学业负担较重, 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其他现代科学等相关课程及选修课, 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也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医人才。

3目前中医教育方法改革的探索

综上论述, 中医教育的特点与目前中医教育存在的一些明显的问题,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目前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继承先人中医经验方面的不足。继承是创新的前提, 这就迫使我们去考虑如何采用最合理的教育方式使新时代的中医师能理论知识扎实、全面, 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 需要我们广大从事中医教育的学者去思考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思路。

3.1精研中医经典著作

尊崇经典、重视经典, 是中医教育的一贯传统。中医四大经典、古代中医文献以及古代哲学也见证了历代名医的成长。因此, 中医药学校应积极宣扬学习金典课程的重要性, 如《黄帝内经》、《伤寒论》、《方剂学》、《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医学文化精髓, 建立以中医经典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学习中医, 深入经典, 吸收古人的智慧成果, 发展中医理论, 也为更好的中医临床服务做好铺垫。

3.2重视临床实践

中医学是具有鲜明实践特点的医学体系, 历代名医的成长也都离不开实践, 他们都具有优秀的临床实践能力。因此临床实践在中医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医药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才能保证对高等中医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多途径、多手段构建临床训练体系,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理论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 即可组织学生开展阶段性临床实习, 及时巩固、消化吸收所学理论知识, 大大提高学生对各门课程的“悟性”。

3.3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在现代中医教育中, 也应该科学地减弱老师的主导作用,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习惯性地去思考, 并且往深度去思考, 然后带着自学成果参与课堂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3.4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必然会受其它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再者, 中医本身是文化性与科技性的融合, 例如, 繁体字、阅读古文、了解古代文史常识等。要想真正深入认识与了解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内涵, 对古代医书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就必须对古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一总体上的把握, 这是学中医最起码的要求。

3.5加强英语学习

让中医走向世界是所有国人为之努力的梦想。然而, 中医要走向世界, 语言很关键。纵观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医院校, 其英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学生大都不能用英语准确自如地表述。因此, 培养出一批精通英语的中医专业人才, 对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无疑将大有俾益。

3.6加强中医科技情报信息课程的教学

在知识经济化的今天, 中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加强中医科技情报信息课程的设置。只有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 才能密切关注其它国家对中医的最新研究成果, 为我所用, 才能使我国的中医研究得以不断地开拓和创新。

总之, 中医教育要遵循中医传统教育规律, 从有利于中医自身“继承、发展、创新”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中医的需求去考虑, 使学生具备雄厚的中医理论基础, 扎实的临床技能, 掌握必要的西医知识, 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摘要: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的瑰宝。结合中医临床教学经验, 分析中医教育的特点, 以及中医教育传承中存在的利与弊, 并对新时期的中医教育方式提出一些思路, 希望能与广大中医工作者共同探讨, 为推动中医教育传承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医教育,教育模式,中医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海波, 李斌, 林大勇.现代中医教育应该借鉴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10 (7) :2183-2184.

[2]庄琴.顾继昌.中医教育的古往今来[N].中国中医药报, 2008-07-14.

[3]梁润英.刘晓峰.薛敏.中医教育方法的探索——引入中西医比较中医思维学课程[J].中医教育, 2007, 1 (8) :26.

[4]杜雅薇.王玉来.从中医传承模式思考当前中医教育[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7 (8) :716-717.

中医传承教育 篇2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衍生和发展的一门伟大的系统的古老学科,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西医引入中国,中医的主导地位逐渐为西医所取代。

相对于西医而言, 目前中医学在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均处于次要、辅助地位。在从业人数、院校数量、在校学生数、床位比、床位周转率、科技成果获奖等各个层面, 中医都与西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临床所治疗的疾病看, 中医多局限于疑难杂症、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预防保健领域。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年轻的中医医师对中医学术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 他们更热衷于学习掌握西医知识, 而中医水平却代代下降。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

1.中医的传承困境

据统计【1】,1920 年全国中医从业人员约80万人,1949年约50 万人, 降至25. 3万人, 占医师总数的11. 7%, 而目前全国名老中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人减少至现在不足500 人,可见中医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1.1中医传承的内部困境

1.1.1中医队伍自身的迷茫

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了疗效,其存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在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此即为中医的灵魂。而也正是中医与“哪痛治哪”的西医的最大分别。

然而随着西医的蓬勃发展和诊疗技术的日益更新,许多人提出“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先进的诊疗设备作为诊病的根据之一,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且不知这使得很大部分的中医在临证之时,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西医的僵化思维模式,哪里不好就治哪里,有炎症了就用清凉的药物清热解毒。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 的做法,完全脱离了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的精髓丧失殆尽,空有其形而已。

这其实体现了许多中医的迷茫、不自信,若他们能坚持辩证论治的根本原则,使先进的诊疗手段为己所用,对临床疗效未尝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养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那么适当的结合西医,才可能是有利的,否则就只会是未得其利,先获其弊。

1.1.2中医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是师承教育,主要通过父传子、师授徒承的方式。而现代师承教育主要体现为遴选有丰富学术经验和技术特长的名老中医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学术继承人,展开针对性的培养【2】。师承教育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的形象,保存和继承了各家的理论,但是其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其次,师承教育容易造成思维局限,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创新【3】。同时,另一种主要的中医教育模式就是院校教育,虽然院校教育能够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但由于教学规模较大,无法就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对加强中医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导致学生临床水平不高。

1.1.3中医自身的难度

中医辨证具有灵活性和思辨性。由于它的依据是病人的主诉、体征及医生的主观感觉判断, 如舌、脉诊断, 较笼统和主观, 缺少统一的规范化、量化的标准, 不利于学习、继承和推广。【4】同时,中医在治疗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该分析的时候分析,

该综合的时候综合统筹兼顾全面考虑而不是顾此失彼、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中医学这种思维方法更适合于解决多因素、多层次的慢性及复杂性疾病的治疗问题。然而这也造成了中医的学习难度,易学难精,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1.2中医传承的外部困境

1.2.1中医文化的环境的丧失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语言皆采用文言文,其中的文字也都是繁体字,而我国现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白话文,书写简体字。因此,对于文言功底不好的人来说,中医的典籍、药方不啻于天书,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缺失及错误。这种中医文化传承的弱化,必将会影响中医的传承。

2.中药制剂的落后限制中医的发展

说起喝中药,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它那苦涩的味道,就不禁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老病号,长期喝中药都喝怕了,一提起中药就叫苦不迭。同时,中药多为方剂,需要煎服,过程繁琐,十分不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繁琐的家务,开始注重享受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见效越快越好。而中药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许多人都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中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中药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脱离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3.普通民众对中医的信任危机

3.1中医的一些理论依据无法得到科学验证

有人说中医不科学,甚至还有人说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因为中医所说的“ 气” 是虚无的;中医所说的经络在解剖学中是找不到实体的;中医的五行学说牵强附会;中医历千载而不变是僵化的;中医只不过是历史经验积累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了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现代医学如此发达,有没有中医已经是无关紧要了!【5】

3.2中医的“名医效应”

部分人认可中医的疗效,也承认中医在疑难杂症、慢性疾病、术后康复、养生保健方面有独到的优势,然而他们却只认可知名的老中医,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医不屑一顾。名中医一号难求提前一夜排队的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有的预约专家号己排到几个月以后。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些相对年轻的中医却无人问津,少有人相信他们。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一些人对中医的缺乏信任,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壮大。

4. 中医管理机制的僵化

中医之衰落,与其僵化的管理机制有莫大的关系。在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整个地区的中医产业还不如一所西医医院!中医医院、诊所则寥寥无几。医者无立足之地,医术又何以宏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方面,中医医疗机构严重不足,业务萧条,又无法申请行医执照,以致大批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许多无医疗技术的江湖骗子长期挂靠医院门诊非法行医,虽经整治,屡禁不止。【5】多年来,中医之管理松紧失度:该严格把关的地方不严格,该放宽限制的地方不放宽。许多酷爱中医之士欲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竟然所学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沮丧!

中医的前景如何,与相关政策休戚相关。如果政策适当,给中医适当的发展空间,中医就能够得到巨大的发展,最终受惠的还是人民群众。反之,如果政策失当,该紧的地方松,该松的地方紧,对中医的发展不促反抑,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现在处于艰难处境, 可谓内忧外患兼而有之。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医药困难中孕育着突破, 绝境中包含着生机。应戒骄戒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求真务实,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使中医能在不远的将来以崭新的形象服务于中国,服务于世界,成为我们的骄傲。

参考文献:

【1】 陶艳.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5( 6) :7

-8.

【2】 汤少梁 沈爱琴 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解读当代中医传承困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

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2. 南京中医药大学 级硕士研究生, 江苏 南京 210046)

【3】 孙涛, 樊新荣. 澄省与致远: 中西医并存下的中医学思索[M]. 北京: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2009:182.

【4】 陈四文 中医现状反思与展望之我见 中医药通报 6月 第 5卷

拔罐,传承至今的中医奇技 篇3

起初,拔火罐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称之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风寒感冒及酸痛诸证。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罐斑辨证

中医认为,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这种力量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如同刮痧出“痧”一样,拔罐也会出现“罐斑”,即拔罐后皮肤出现的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或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罐斑一般会持续一至数天,不同的罐斑代表不同的健康状况。

◇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

◇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淤的病理反应。

◇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熱毒证。

◇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淤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纹,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

拔罐的正确方法

拔火罐是一种专业的中医理疗手段,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生活中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自行在家操作,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患者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人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许多人在自行拔罐后皮肤被拔出水疱,大部分是因为拔罐时间太长。其实,拔罐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大罐吸力强,1次可拔5~10分钟,小罐吸力弱,1次可拔10~15分钟。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应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以上为定罐法,还有一种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法相对较难,不适合在家自行操作。

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后背排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排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经常拔八大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经八脉的作用。百合穴在头顶,需剃光头才能拔。

拔火罐时应该注意什么

除了与刮痧有相似的注意事项与禁忌外,拔罐还需注意以下情况: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或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疱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疱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纵横分析中医药教育的传承与改革 篇4

关键词:中医教育,中医传承,改革

建国后,我国分别在各大中医院校设立中医药专业,并多次进行教材的修编及教学目标的修改规划,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及输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院试教育的弊端也在逐一显露,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便是中医药教育的改革与传承。立足于当今时代,学院教育已是必然,改革的重点唯有借鉴古今中医传承教育成功之处,同时汲取周边国家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经验,使之与我国院试教育巧妙结合,扬长避短。

1 纵向汲取历史经验

1.1 古代中医药的学习与传承

1.1.1 师徒相授

传统医药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皆有着渊远的历史,追溯至现存最早的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行文皆以黄帝恭敬请教岐伯、雷公、少师等人学习阴阳、针灸、术数来展现。《黄帝内经》不但是中医医道的奠基之作,也是上古时期医者求学场景的投影仪。名医扁鹊与淳于意,皆是寻道高人,恭敬礼遇,得其所传教法禁方,刻苦研习,闻名于世。后汉医圣张仲景,亦习医于张伯祖。隋唐前中医的传承,多为师带徒,又名亲炙。师父择徒,会用很长时间考察徒弟的慧力、品行、心态,非其人不传;而徒弟也需通过重重打磨,才得师父传授,这种良性的双向互动有力地保障了传承的质量。另一种亲炙,则是家门独学,如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所述:“观今之医……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相对于前种师徒间打磨学习,该法虽保留了医术中的某些经典或技能,却降低了传承的品质及开放性。

1.1.2 自学成才

古言“好马有,伯乐不常有”,很多人未能寻到师父,便只能通过古人留下的医书自学成才,又名私淑,如名医张从正、罗知悌、张介宾等。私淑的医家多出现在隋唐后,由于医学书籍广泛刊印流布,给无法亲师的儒士们创造了方便的学习条件。后代医家著作的个人色彩日益浓厚,中医理论也不再似汉前般古朴,多从阴阳五行入手,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偏向于某个专向的学说,如滋阴、攻邪、补土等。

1.2 古代官办医学的变化与发展

中医药的官学可追溯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夏时便有巫职,主司奉祀祈福,并兼事占卜、星历、采药之术。到了周朝,医学作为单独体系被划分出来,《周礼》有记:“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根据当时国情,官学所招之医,多为师徒相授。直到隋朝太医院始建,才开展了医学的官方教育,但受众范围小,且多为皇族官员服务。直到宋朝,因士风振兴,崇尚医学,地方也开始兴办“医学”,类似如今各大中医院校的雏形。明清后,虽然基本沿用了宋朝的制度,但习医之风不如宋浓厚,且多为医官世袭[1]。

2 横向对比日韩传统中医教育

2.1 韩国传统医药教育

中医在韩国境内普遍为民众所接受,国家重视程度高,古时的传承与我国类似,当今教育制度虽为院式,但课程设置较国内医学更重视经典的学习,预科便学习四部经典,配合医学气功、运气学、炮制学等,本科再次深入学习经典,配合针灸、经络、西医等课程的学习,传统与现代医学的课时数约为7∶3。在注重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韩国很多传统医科大学都将《孟子》作为必修课,培养中医药学生古典文化素养,从而深入理解经典中所阐述的医理[2]。在临床上,韩国有着严格的医师制度,要求中医师只能通过中医手法进行治疗,不得依赖于任何西医的检查手段,在锻炼中医辨证能力的同时,保留了中医的纯粹性。

2.2 日本传统医药教育

日本汉方医学传承自中医学。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崇尚西化,汉方医学被废除取缔。随着全盘西化的弊端显现,汉方医学重新复兴,各地创立专门研究部门,并在大学中设立了汉方医学课程,内容以教授经典和临床实践为主,但并未设立相应专业,只作为辅助性手段。中医学自传入日本起,理论研究逐渐被淡化,以“方证对应”进行治疗,并强调西化,如肝炎即用小柴胡汤,贫血即用当归芍药散等[3],如今我国中医学亦有此趋势。中医西化给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却容易造成中医思维的断层,长此以往,势必阻碍中医的传承发展。

3 对中医药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我国中医药教育正面临着多元化、多维度的问题: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中医经典教学的薄弱,西医化思维的冲击,课本化僵硬的辨证模式,临床望闻问切能力的匮乏,大量堆砌用药等。结合上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变革。

3.1 中医教育与中西医结合教育明确区分

现今中医临床效用低,特色不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教育到临床都存在一个中医西化的问题。中医专业学生读研时大多做西医实验,临床都以西医治疗为主,其结果便是中医未研透便西医化,导致真正的中医并没有传承给学生。长此以往,我国的中医教育迟早会落入日本的困境。对此我们不妨借鉴韩国的行医制度,从大学期间便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主攻的方向做出明确区分,对日后的行医资格亦做出相应的划分,中医专业学生从课程、论文、实习到毕业行医皆应以纯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专业则侧重中、西医两方面的学习,课程、论文、实习乃至行医亦考虑两者结合治疗。

3.2 院试与师徒教育结合

一对一师徒授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从古到今都很难做到,但师徒教育的优势也是一对多的院试教育所不能比拟的。院试教育的优点是可以大范围地进行知识传承,我们可以在院试教育的基础上,配合师带徒的模式,从大一开始,由学校随机予以相应的跟师安排,或进行选拔性名师带徒[4]。学院跟师虽然在深度上不及古代历经磨练的师徒模式,但能从一开始便接受临床的熏陶,了解临床情况,无疑对中医学习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随着大三基础课业的学习,可由学生自行选择中医导师,进行跟随学习,并在最后进行实际病人检验考试。从传统的望闻问切到处方用药,培养医患沟通技巧,将学院的理论和临床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3.3 重视经典教育培养

经典教育分为两块,一是中医经典教育,如《黄帝内经》《伤寒》《本草》《难经》等中医奠基之作;二是传统文化学习,如《周易》乃至诸子各家。在纵向的历史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历来有所成就的中医师,除天赋异禀外,基本都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更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体现在为人处世以及深厚的国学底蕴上。哪怕是隋后的医家,无缘得名师点拨传授,也都是从研读《黄帝内经》而起。如今我们有着现成的经典,不需要苦苦寻师求取,却始终未名医辈出,根源问题在于毅力的欠缺。传统经典的教育不仅是医学的教育,同时也熏陶了学生们基本的做人信念乃至德行。如果我们依旧仅仅拘泥于统编教材的课本规划,一味将后世归结出来的理论框架交予学生作为使用准则,中医的根将永远被当作一种过时的附属品存在于院校的教育之中,中医学子也总是漂浮在一些名词之上,那么真正的中医,便很难焕发光彩,实现其固有价值。

4 结语

中医教育改革是必然,如今不少中医院校也都尝试建立了中医传承班,恢复某些传统教育模式,也许改革的成效并不如预期,但变化总是会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以此文与广大中医学者共勉,愿中医能在我国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顾漫.中医古籍整理与学术传承[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2]吴深涛.韩国传统医学教育与韩医师培养之特色[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3):463-465.

[3]张碧英.日本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对中医国际教育的启示[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6):17-20.

中医传承教育 篇5

关键词: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中医传承;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2-0038-06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Hospital 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An Example of in Jiangsu Province

SHEN Jun-long, TANG Shao-liang, YANG Li, XIAO Zeng-min, BIAN Qi-j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perspectiv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hen builds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knowledge bar of hospital,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puts forward hypotheses and tests all of those using data fro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in representativ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outh, central and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 To promote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actionabl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empirical study

1 引言

2006年国务院16个部门联合发布实施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并确立了“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1]。2011年江苏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决定,“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深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并提出注重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因此无论是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还是江苏中医药强省发展战略,都离不开中医药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中医药持续、快速发展的源动力。由于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及其特有师承教育模式,使得中医药继承与科技创新的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医医院,因此研究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少量几篇文献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了一些定性研究, 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提出了对策,但是,结合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特点,基于隐性知识管理视角,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定量实证研究文献几乎未见。从已查到的文献来看,傅一军等结合中医特色优势角度,给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一些措施[3];刘志国等对隐性知识共享与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4];周典等对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5];郝芹华研究了加强科研管理与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6];何含兵等对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7];吉建伟等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定性研究[8]。

总结上述文献可知,现有文献大多是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定性与实证分析,对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因此,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通过对江苏省内有代表性的中医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分析,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提可操作的对策与建议。

申俊龙,等:基于中医传承的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Vol.31, No.2预 测2012年第2期

2 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模型

根据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9,10],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是在中医医院特定情境中,通过中医知识传承实现的。中医医院情境的不同,决定其中医知识的差异,从而影响中医知识传承。中医知识的情境嵌入性意味着中医知识传承必须充分考虑中医医院情境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医医院的特点,将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分为医院学习文化SC、领导行为LB、激励措施IM、医院知识管理模式KM和组织结构OS五个维度指标。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延伸至管理角度,实际上是以中医知识传承即中医知识如何获得并使用为前提的。中医知识传承是对中医知识及其创造、汇集、组织、传播、利用和发展的系统管理,它需要在注重且提升中医传承意愿的情况下,将个人知识转化为可以为中医医院内广泛分享和合理应用的中医知识。本文将中医知识传承分为中医知识获取CMKO、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CMKS、中医知识传承意愿CMKW三个维度指标。根据文献[1],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包括中医科学理论创新CMTC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CMSC两个维度指标。

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将中医知识传承作为自变量,中医医院知识场境作为影响变量,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为因变量,研究促使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构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1a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1b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1c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2c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3c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4a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4b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5a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5b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6a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6b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a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b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8a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8b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和样本选取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在参考文献研究成果[10~12]、省内各中医院老中医专家座谈、学术专家座谈、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管理领导访谈、团队多次集中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基本信息部分,包括被调查者年龄、职称等信息,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由16道题组成,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由11道题组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由13道题组成,量表采用利克特表(Likert Scale)5分制法。

研究样本从江苏省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名录中选取, 最终从苏南、苏中、苏北各片区选取有代表性的8家中医医院,每家中医院选取30至40名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医生及少量科技管理干部,共270位中医医生及科技管理干部组成问卷调查的样本。问卷回收后,剔除问卷的准则是:剔除问卷填写缺漏多于5个选项者; 剔除问卷从头到尾选择同一分值者。剔除掉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3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6.7%。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的16道问题项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五个维度指标的

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3;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的11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8,三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7;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的13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大于0.7,两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值都大于0.87,符合Item-Total相关系数应大于0.35,Cronbach’α系数值应大于0.7的判断标准[13]。检验结果表明各子量表的信度较高,各维度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结构一致性。

收敛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各子量表中各维度指标CFA模型的χ2值在测度模型有自由度时的显著性概率都大于0.05;χ2/df值符合小于3的标准;GFI、NFI、CFI和IFI等都大于推荐的标准值0.9;AGFI都大于推荐的0.8;TLI都大于0.9;RMR都小于0.05;RMSEA都小于0.06。各项测度指标都比较接近理想值,说明各维度指标测度模型的拟合效果符合要求。在各量表中,维度指标对各题项回归系数的临界比(C.R.)都大于1.96,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回归系数,因为某些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固定为1,所以会出现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1的情况。标准差都大于零,说明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解释能力符合要求,不需要删除任何题项。上述结果表明,各子量表中的题项可以表征维度指标的内涵,子量表中变量收敛效度符合要求。

4 研究结果

4.1 结构方程回归路径检验

结构方程(SEM)中各潜变量均以多个测量项加以测量,而若均以具有多重指标的潜变量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有可能因为结构方程的数理运算过于复杂,估计参数过多,导致模型的拟合度降低。为避免此问题,本文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首先以“嵌套模型方法”进行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而后再以个别路径系数的t值验证个别假設是否成立[13]。结果显示上述关系所表示的模型显示出良好的拟合状态。为深入研究变量间路径关系并验证假设,需进一步进行路径分析和比较,分析潜变量的直接路径系数(见表1)。路径系数中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

根据表1的分析结果,验证直接作用假设。本研究验证通过条件为:临界比C.R.的绝对值大于1.96,且显著性概率值控制在0.05以下。在此基础上,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因此各直接作用假设的验证结果是:假设H2c、H4a及H4b不成立,其余假设均验证通过。

4.2 结果分析

验证结果表明,有3条原假设不成立,反映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中医传承意愿并未引起高度重视。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领导行为对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作用不明显。在中医知识传承过程中,传与承的强烈意愿对中医的顺利传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这方面,虽然有专家意识到了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中医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领导行为并未真正将加强中医信念作为重要考虑,使得在重视进修学习过程中并未将其纳入,使之成为被忽略的方面。

(2)知识库建设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潜作用力还有待挖掘。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获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获取的作用不明显;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的作用不明显。从结果来看,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的作用均不明显,究其原因,目前中医医院里知识库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知识库的建设还很少,在企业里很重视的知识库在中医医院还比较陌生。但是中医知识的获取与传播、共享的过程在中医医院以一种其他的方式进行着,因此二者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作为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工具,知识库的作用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中医知识传承除了采用自身的途径进行之外,还必须重视信息化工具的高效利用。

从成立的假设及影响重要度来看,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均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又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且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影响度上要大于中医知识获取的影响度。这说明我国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仅重视中医知识的获取积累还远远不够,还需更加重视现有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传播与共享中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而我国在中医传播与共享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

5 对策与建议

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表明中医医院知识与中医知识传承成正相关关系,中医知识传承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因此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加强中医知识传承对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中还发现,中医知识传承意愿虽然不能直接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影响,但是却对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注重加强中医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要提高中医知识传承意愿。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5.1 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

(1)提倡学习、继承与创新的中医院文化氛围。由于中医知识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和过程性等特点,而且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的源泉,中医院文化需要强调学习精神、继承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医院文化建设首先就是创造一种促进医务人员不断学习、继承和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内外部交流、培训,如选派人员参加公共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或聘请一些名中医、专家到中医院内部进行授课与培训,为全体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平台,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减少因知识差异导致的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障碍。中医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最终由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去实践,因而必须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到组织学习中来。医务人员对组织的认同和承诺将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全员参与组织学习将会大大增强医务人员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共识和理解程度,增强组织的中医科技创新能力。

(2)建立“按知分配、按才分配”的中医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措施。中医知识存在于中医院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中,存在于个人脑海中的中医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且这些中医知识与其在中医院中的地位和待遇紧密联结在一起。通常中医院医务人员用自己所掌握而别人尚未掌握的中医知识来衡量自身价值,不愿意与其他人共享中医知识,害怕把中医知识传播给他人后,会影响自己工作的稳定性和个人利益。因此,建立中医知识开发、传播和应用的激励措施非常关键。虽然中医院为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提供了平台,但是中医院仍然需要对每个医务人员不断进行激励,持续激发他们共享和创新中医知识,从而有效地把医务人员个体中医知识转化为中医院共有中医知识,扩大中医院的中医知识存量。中医院应把医务人员视为“有知识的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必须建立与医务人员的中医知识运用与创造性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合理的知识报酬体系能够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并能留住医术好的核心骨干医生,有发展潜力的医生,不断淘汰表现较差的医务人员。精神方面,可以授予中医隐性知识拥有者和贡献者相应的荣誉称号,在中医院内进行表彰等来满足医务人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构建扁平化的中医院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管理与学习效率。中医院组织结构决定了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效率。中医院知识分布的变化及其创新过程往往要求中医院在组织设计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从整体上看,与中医知识创新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必须是具备环境适应性,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动力,能够有效激励知识员工的开放式组织结构,其突出特征就是能够有效地将组织内外分散化的中医知识加以有效整合,并持续地实现中医院组织知识的积累、创造和更新。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院都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从最上面决策层到最下面操作层之间隔着许多管理层,管理手段主要依靠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得组织中的每个人与上级很难进行平等的沟通,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损害。同时,由于机构臃肿、层次过多、协调不畅,往往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中医院必须改变传统组织模式,优化组织结构,以便于在中医院内部实现终身而高效的组织学习。

(4)建立与中医院发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并充分有效利用中医知识库。虽然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承的正相关关系不成立。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绝大部分中医院都不重视或根本就没有中医知识库管理的概念,从而导致中医知识库管理水平极其低下,以至于没有对中医知识传承发挥任何作用。但大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表明,组织知识管理模式对组织知识的创新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医院要想促进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未来必须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

5.2 重视中医知识传承,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

(1)提高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意愿。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国内也不断出现反对中医的声音,甚至一些中医医生都对中医产生了一些动摇。这明显阻碍了中医的传承。这种情况下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需要加强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国家要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制定利于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的中医政策和措施。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中医的态度对民众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从政策层面为中医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各地中医医院必须加强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的信念,尤其加强师承过程里中青年中医医生的信念,并且采取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促使名老中医积极地传授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

(2)正视中医知识特点,重视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由于中医药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其多在名医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中动态体现。因此,若要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整理挖掘其隐性知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名医的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隐性知识只有在流动和共享中才能显出价值。而且如果不及时梳理和更新,很可能会衰减和弱化。因此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刻不容缓。中医知识获取主要包括了中医知识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大量医学数据实施合理的数据处理和知识提取,促进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而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包括了横向与纵向的交流,包括加强中医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医医院间学术交流以及中医医院与中医科研院所的研究合作交流,同时不可忽视中医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加强优势互补的中医医治团队建设。由于中医知识相比较西医知识的隐性特点更明显,因此,宽松的知识交流与经验共享,构建集思广益、自由讨论的氛围,对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作用更加明显。

(3)顺应中医知识特点,重视师承制在中医临床教育上的作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模式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这对高等中医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临床中医知识的隐性特点,学校教育无法达到真正中医人才的培养要求,致使真正能够精通中医药整个知识体系、具有创新精神的名医、名家欠缺。实践经验表明,中医药学术需要多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实践性强、学术流派多及独具特色学科本身决定了师承制教育在中医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学术界也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师承教育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中医临床教育的人才培养角度考虑,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矛盾,中医显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学校教育,而中医隐性知识的学习与中医临床学术思想和经验却必须靠师承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医师承工作颇有成绩,对于中医重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挖掘程度大大加深,中医的学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这也说明了师承制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国务院16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07-03/21/content_1752389.htm, 2007-03-21.

[2]江苏提出“十二五”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EB/OL]. http://health.people.com.cn/GB/200501/13838416.html, 2011-01-28.

[3]傅一军,茅扬.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推进医院科技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8):28-29.

[4]刘志国,崔健.医院科技创新与隐性知识共享[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22-224.

[5]周典,刘心报.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3):193-195.

[6]郝芹华.加强科研管理促进医院科技创新[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1):88-89.

[7]何含兵,罗长坤,孙兆林同,等.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3):112-118.

[8]吉建伟,郑孔林,葛焕青,等.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路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34-35.

[9]谭可欣,郭东强.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7,19(12):49-54.

[10]Nonaka L, Toyama R, Konno N.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 33: 5-34.

[11]王国荣.组织学习视角: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组织学习方式相关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2]李纪明.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9.

中医传承教育 篇6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专业化教育也迫切需要融入通识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学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以及应试教育模式, 使其在人文、心灵和智慧等方面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弱化, 培养的学生缺乏思辨性、创造性思维。作为颇具特色的中医传承教育, 为了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中医人才, 需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通识教育。而目前教学安排紧凑, 课业负担繁重, 加之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使得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通识教育难以实行。慕课 (MOOCs) 的出现让二者的融合成为现实, 慕课正以其开放性、透明性、易获得性推动着高校课程改革。本文以我校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为例, 探讨慕课在中医传承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中的优势。

1 慕课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慕课最早起源于美国, 意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合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其中, “M”代表Massive (大规模) , 指的是课程学习人数多;“O”代表Open (开放) , 即课程内容对所有有求知欲望的人开放;第二个“O”为Online (在线) , 学习者可以灵活安排学习的时间;“C”则代表Course (课程) [1]。

自2008年第一门慕课开设起, 慕课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从“悄然无声”到“井喷”的发展过程。其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函授等形式进行的远程教育不同, 也不完全等同于当下流行的网络公开课, 慕课依赖信息技术和网络, 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符合人类注意力规律的授课形式吸引目标人群, 通过满足学习人员的需要、兴趣, 完整、系统地实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等过程[2]。

目前, 国际上几个著名的慕课平台, 如Udacity、Coursera、ed X等向全世界免费提供各大知名院校的优质课程, 国内一些知名高校, 如清华、北大、复旦也已经开始着手打造国内专业慕课。

2 中医传承教育改革与探索

中医药类院校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认识的转变, 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当前中医药院校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3]。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校构建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 班级制与导师制相互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设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 (以下称为“仲景班”) , 以期推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 推动仲景学术思想传承,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我校以“强化中医经典, 突出仲景学术, 强调中医思维, 突出临床实践”为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首先, 对公共选修课所有课程予以保留, 但总课时由970学时降至852学时, 为专业教育做出让步;其次, 将中医经典课程作为重点予以强调, 与普通中医学专业相比, 仲景班的经典科目由5门增加至9门, 总学分由20学分增至40学分。而且,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并没有减少, 与普通中医专业的118学分相比, 仲景班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增至130学分, 其意图显而易见, 就是想要保证在强化中医经典课程的同时不忽视其他课程。另外, 为突出中医特色, 培养中医思维, 学校为每名仲景班学生配备一位资深教师作为导师, 带领学生在中医门诊实践, 每周不少于半天 (至少4学时) , 整个学期共计80学时。

仲景班重经典的精英化教育方案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教育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 纵观整个教育历史, 除了教育质量是困扰我国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问题, 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创造力欠缺也是严重的问题[4]。有人曾说, 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才, 都不是仅仅在某一专业领域杰出的人才, 而是在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的人才。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教育缺失, 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力也不佳, 容易被限制在狭小的专业圈子里。

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更深层次智能和技能的发展, 我们应当探索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在思想上、技能上、身体上符合社会要求, 现代大学教育应该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5]。因此,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成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3 将慕课作为连接中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桥梁的优势

仲景班的教学改革是中医药专业教育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更好地继承祖国传统医学, 不断创新, 使之发扬光大, 需要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但是从目前仲景班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 大量的课堂时间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等占用, 加上临床实践, 已经很难再开设通识教育相关课程。慕课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

3.1 慕课可解决课堂时间严重缺乏和通识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依托于各大知名高校而构建的慕课平台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既有专业教育内容, 又有素质教育的公共课。任何专业学生都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关的拓展课程进行学习。仲景班除了课堂学习专业知识外, 可将公共课或素质拓展课的内容转移到慕课上来, 既为专业课留出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和精力, 又能弥补素质教育的缺失, 还能在一定程度解决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师资相对薄弱的问题。

3.2 慕课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慕课针对人们最佳注意力时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的生物规律, 将教学内容锤炼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 方便学生利用学习间隙灵活安排学习, 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能吸引目标人群, 更能调动学习者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完全拥有学习的控制权, 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安排学习进度[1]。

3.3 慕课能够最大程度集合优质教育资源

中医教育是一门师承教育, 为最大程度保证中医精粹薪火相传,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然而,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 教师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传承要求, 优秀的资深教师更是缺乏, 其他公共基础课同样如此。慕课集合全世界著名高校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共同话题或主题, 将分布于世界各地有意愿的授课者和学习者联系起来。无论身处何方, 只要有网络和客户端, 就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便捷地学习多种课程。随着慕课的发展, 中医药专业课程学习也可以变得多样化。

另据国内外报道, 一些高校已经对部分慕课提供学分认证, 如在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定, 最终可以得到该课程的学分。

3.4 慕课能够实现网上师生互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效果一般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评价, 具有偶然性和滞后性, 不利于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动态和成绩。因此, 建立适当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慕课通过自动化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 课前课后与学生及时互动, 赋予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的权力, 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这种突破了时间与空间束缚的教学方式, 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高等教育机构的关注。目前慕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其显著的优势, 已为中医传承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融合提供了契机。如何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 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摘要:作为颇具特色的中医传承教育, 为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中医人才, 需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目前教学安排紧凑, 课业负担繁重, 加之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使得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通识教育很难实施。本文以我校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为例, 阐述慕课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通识教育的优势, 探索以慕课形式开展通识教育之路。

关键词:中医传承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慕课

参考文献

[1]李青, 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30 (7) :30-36.

[2]张鸷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16 (2) :116-121.

[3]郑玉玲, 詹向红, 呼海涛, 等.中医传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医教育ECM, 2013, 30 (1) :8-10.

[4]王姝, 陈志芳, 童慕兰.通识教育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5 (6) :57-59.

中医传承教育 篇7

关键词:中医传承,名老中医,治则治法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基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将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笔者通过探索与对前期工作的总结,认为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绝非是一方一药的传承,而在于方药背后临床思辨体系的传承,在于临床思维的传承,即治则治法的传承。因此中医传承应以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为核心。

1中医传承的是名老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历经数十年的临床磨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继而方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方成为名老中医。因此名老中医是最能体现中医临床疗效的一批人,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宝贵的,而需要后学者传承的恰恰是名老中医的宝贵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而创新的临床思维又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基础[1]。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分为临床诊断、辨证思维、临床治疗(处方用药)思维,可以概括为理法方药。

中医传承的并不仅仅是名老中医的具体临床经验,而是临床经验、一方一药背后所蕴含的辨证论治体系,即临床思维。在临床过程中,需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确定不同的治则治法。法随证立,因此通过治则治法可以反推出证。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通过清热法可以反推出是实热证,从温阳法可以反推出是虚寒证。辨证是基础,而最终落实到处方上的是具体的方、药。治则治法承前启后最为关键,因此治则治法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辨证以确定治则治法,下统方药以指导遣方用药。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治则治法确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关乎处方用药的方向,关乎临床疗效的优劣。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临床上治则治法直接决定着临床思路、决定着临床疗效的高低、有无。

方药灵活加减的基础在于对治则治法的充分理解,名老中医、流派名家的著述、医案也无一例外地体现出治则治法的临证指导作用,因此传承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治则治法的归纳总结,承者若不能充分理解治则治法而仅专攻具体一方一药,缺乏治则治法的“圆机活法”指导下的处方用药,只能成为“下工、医匠”,也谈不上对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临床思维体现在治则治法上

治则治法是建立在整体观和辨证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和判断,从而确定不同的临床治疗原则和治疗思路,所以治则治法的确立体现了临床思维。治则治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如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认为: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历代名家独特的学术思想,多来源于独特而创新的临床思维,具体表现在特色的治则治法理论体系中。同时这些创新的治则治法又都引发中医理论的发展与进步。如张仲景的《伤寒论》确立的六经辨治体系,其中太阳麻黄汤证的辛温解表,桂枝汤证的调和营卫,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的表里双解,小柴胡汤的和解少阳等,都是以治则治法开创新的治疗法门,从而被誉为“医圣”。而后世张景岳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更是被后人在补益阴阳时所遵从。而温病学派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则治法,直接指导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治疗。

因此,中医传承的是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并取得显著疗效的临床思维。治则治法上承诊断、下启处方,是最具有中医思维的核心理论知识。特色治则治法是从名老中医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源自于对病因病机独到的认识,源自于对一般治则治法的升华,故而特色治则治法的传承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首先传承治则治法,通过治则治法,上可推及其病因病机认识,下可指导其具体方药的临床加减应用。如此方可最大程度地传承其学术理论体系。

3治则治法有理论源流

中医治则治法学源远流长,肇始于内难。《素问·移精变气论》称治则为:“治之大则”。《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以“至真要大论”为代表,提出了诸多的治则治法,己经渗透在整个中医学治疗体系中[2]。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为医家所重视,被放在了整个中医治则的最高层次,概括为“平调阴阳,以平为期”,即调理阴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论述,归纳为“因时制宜”,后世发展为“三因制宜”。因此有学者认为治则治法理论与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同步的。

如当今所论的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等治则,皆可在《黄帝内经》中找到原貌。治则治法理论是由《内经》、《难经》奠基的,为其形成的标志[3]。自《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已经对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使其成为体系。

4治则治法自成体系

从中医发展史来看,治则治法一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治则,是治疗原则的简称。《辞海》称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治则是整个中医治疗学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具有适用于治疗任何疾病和任何治疗手段的普遍意义[4]。可以说凡是涉及中医相关的临床决策、治疗等,皆受到中医治则治法的指导。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或手段,方、药、针、灸、取穴等则是具体的手段[5]。

治则、治法是建立在中医发病观基础上的,常合称治则治法,也泛称为法。如“方随法出,法随证立”的法,即指治则治法。二者虽统称为法,但前者为原则性,后者为具体体现,故不可混淆。对于治法,临床中多加以分层,法当有大、中、小之分。又或称之为:治疗大法、基本治法、具体治法。尽管某些治法带有法则性的指导作用,可以适用于多种疾病,但是仍缺乏普遍性意义。

大法或治疗大法首推“八法”。八法的内涵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已有论述,历代均有所发挥,使之成为系统则出现在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将其归纳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因八法为治法的高度概括,故属于治疗大法。中法或基本治法为针对某一类具有相同病机或病性的疾病或病证而确立的治疗方法,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等。小法或具体治法指针对具体病证而设立的具体的治疗方法。如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基本治法指导下,具体而言又有温阳化饮、行气化饮、芳香化饮、淡渗利饮等不同,即是针对临床具体病证的具体治法。具体举例而言,如汗法当属大法;而汗法又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的基本治法,为法中之法,属中法;具体而言,辛温解表中又有麻黄汤的直接辛温发汗解表、桂枝汤的调和营卫解表的具体治法,即小法;辛凉解表则可细分为辛凉平剂的银翘散法、辛凉轻剂的桑菊饮法等。

从治则到治法,从大法到中法、小法的过程,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在治则治法的指导下完成方药的选择,也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

5治则治法源自于病证、病机的独特把握

“法随证立”,只有证的确定,方能提出法来。故特色治则治法的提出源自于对核心病机的把握,源自于对病机关键环节的认识,如此才具备提炼特色治则治法的背景。如王永炎院士的化痰通腑法源自于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痰热腑实证[6],抓住中风急性期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故而针对性地提出化痰通腑法,从而显著提高中风病的治疗效果[7];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寒凝证临床广泛存在,通过把握寒凝证的指征(痉脉、疼痛、恶寒),从而创新性地提出汗法可用于里证、虚实相兼证、阳虚阴凝证等,也拓展了既往汗法只适用于表证的认知[8];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的调周法源自于临床,认为月经规律性来潮与阴阳消长转化的周期节律有关,与整个自然界包括体内的圆运动生物钟节律有关[9],并将之拓展到女性不孕症、痛经病证、功能性子宫出血病证的治疗。周平安教授运用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冒,认为北方外感的特点是表寒里热,从而提出表里和解法治疗流感,将和法拓展到外感疾病的治疗上。

从上述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的形成过程来看,特色治则治法源自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源自于对疾病病因病机的独特把握,通过临床对其深化、凝练,最终形成特色治则治法,并对临床治则治法体系有所补充,也是临床客观发展的需要。

6治则治法构建了中医临床治疗体系

临床思维即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证而逐层确定治则治法,继之确定具体处方用药的过程,犹如方剂有单方、复方之分,而法亦有单法、复法之分。由于临床症情千差万别,证候不一,所以临床上辨证处方用药的过程蕴含的往往不是单一的治则治法,而是二法或数法合用。在单一治则治法的基础上,合法方能合方,以此解决复杂临床疑难问题。以《伤寒论》为例,六经辨证的体系中,解太阳表、清阳明热各为单一治法,合起来就是表里双解法的复法;而表里双解法又可分为解表清热的大青龙汤法、解表利饮的小青龙汤法等。而猪苓汤可谓一方三法,将育阴、清热、利水三法融为一体。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医者临床中根据复杂证候,需要合理搭配选择不同的治则治法,法与法的联合应用,更为恰当地适应了复杂的临床病证变化。在逐层深入确定的治则治法指导下,将法与法配伍组合,从而构建了整个中医临床治疗体系。

7结语

王永炎院士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序言中谈到:“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韩愈《师说》曰:“古之学者必有师。”数千年来的中医发展离不开中医传承,传承是数千年来推动中医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历史上璀璨如星河的中医经典著作承载着传承,又在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流派,可以说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前行的动力,传承也是中医发展的关键。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基本特点,疗效是中医存在的基石,而在辨证论治中,“方随法出、法随证立”是关键,治则治法上承辨证,下启处方用药,处于关键核心环节。

如何把名老中医经验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是目前中医传承的关键。在前期课题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名老中医临床中凝练形成的特色治则治法传承是中医传承的核心,特色治则治法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关键,也是课题研究方向。原因有四:(1)中医传承的是名老中医临床思维;(2)临床思维具体体现在治则治法中;(3)治则治法有理论源流及体系;(4)治则治法源自于独特的病因病机认识;(5)特色治则治法对临床实践有重大指导价值,并能够被后人传承发展。今后将在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中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1-2.

[2]张立平.《素问》“运气七篇”治则治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12.

[3]张登本,孙理军.治则治法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医药学刊,2005,23(1):17-19.

[4]王雪华.《金匮要略》治则治法辨析[J].河南中医,2006,(2):15-18.

[5]张浩良.治则治法新论(纲要)[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12(4):43-46.

[6]王永炎,刘炳林.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9.

[7]刘岑,高颖,邹忆怀.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证之临床应用与理论创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89-91.

[8]李士懋,田淑霄.汗法临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30.

中医传承教育 篇8

一、在学术文化建设中传承仲景文化

面对中医经典教育在中医药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学校立足于中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 于2010年9月, 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仲景实验班”工程, 开办以继承仲景学术思想为主的中医传承型人才实验班, 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 突出传统、突出经典, 加强临床实践, 强化经典背诵, 探索一条弘扬“仲景之光”的办学之路。这一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正在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的中医职业信仰和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专门人才。为继承和发扬医圣张仲景的思想, 传承仲景文化, 营造特色鲜明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成立有仲景学术研究所, 在《中医学报》开辟了《仲景文化》专栏。2010年4月至5月, 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仲景文化节暨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在仲景文化节开幕式上, 千名师生齐诵《〈伤寒杂病论〉序》, 在大学生中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艺术节期间, 学校聘请中医中药大家和文化名人开展学术专题讲座20场, 举办中医经典、歌唱比赛等竞赛活动10多项, 参加人数2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 加深了大学生们对医圣张仲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在教师的学术活动方面, 学校坚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大力弘扬学术民主、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 摒弃学术腐败, 创新和发展了学术文化。此外, 学校还举办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届仲景学术文化节”, 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仲景学术思想, 推动和促进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工作, 提升学校仲景学术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在文艺产品开发中彰显传统文化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学校充分利用50多年办学历史的优势, 积极开发中医药文化艺术产品, 宣传和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为宣传和弘扬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原院长李振华教授所代表的老一辈中医专家的优良品质, 学习和继承他们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德医术和视病人如亲人、精究方术博极医源的精神, 启迪后人, 教育后学, 学校自筹资金于2010年8月与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了电影《精诚大医》, 以李振华和众多中医泰斗的生活经历为素材, 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底蕴, 精心刻画了一代国医大师的艺术形象, 被业内人士誉为影坛上极为少见的中医大片。2011年3月, 《精诚大医》一举夺得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启蒙电影奖”和“组委会鼓舞奖”。此外,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目前正在紧张的拍摄中。该片记录了我国中医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转型时期, 老一代河南中医学院人在建校初期极其困难、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边学习医学知识、边建设学校的艰难历程。电视片真实地记录了从学校这些奠基人当中走出的一批德艺双馨、人民爱戴、饮誉省内外的全国名老中医, 他们中至今还有许多人依然默默无闻地在省内外各地为百姓解除病痛。观看电影《精诚大医》和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将成为学校新生入校教育的必修课。

三、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医文化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 学校通过设计和建设幽雅别致的校园人文景观, 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矗立在老校区的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大家的雕像、长达50米的中医药文化碑廊和历代名医名言, 塑造了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 通过中医特色校园文化工程整体设计, 与新校区各项建筑工程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赋予天一湖文化内涵, 点缀山石、花木, 建设水文化景观, 以彰显校园的灵性美;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树立了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塑像, 在北大门内建设了“中药百草园”, 在教学大楼走廊悬挂了历代名医的画像, 在教室和学生活动中心张贴学校退休教职工为学生书写的以中医经典和格言警句为题材的大幅字画等, 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气息。在学生宿舍和食堂墙壁上悬挂了大批人物画、山水画、油墨画,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心智, 成为学生增长见识、优化人格的源头活水, 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此外, 学校还计划通过建设河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草药植物园等工作, 使学校成为人们了解河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四、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 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 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多年来, 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 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 努力打造诚信自强的育人品牌, 坚持“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发挥国医大师、教学名师等的示范作用,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 积极建设优良的教风, 以人为本, 铸造了爱与责任相统一的新时代师魂。同时,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强化教育引导, 增进师生共识, 创新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涌现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王一硕和“全国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十大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 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效仿, 大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诚信自强、团结互助蔚然成风。继王一硕、白云苹等大学生先进群体之后, 在学校学生中又涌现出到四川灾区做抗震救灾志愿者、荣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的邱永华, 勇斗拦路抢劫歹徒的陈子涵, 智擒拐卖儿童犯罪分子的李萍, 带着弟弟上大学的张瑞娟, 在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期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到隔离门诊工作的贫困县志愿者郑五洲,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苏国磊、白丽萍、白丽娟等一批新的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2011年5月, 双胞胎姐妹白亚平、白亚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并获得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提供的“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名老中医经验现代传承模式展望 篇9

关键词:传承模式,老中医经验,中医学

中医文化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共存体,包含中医系统论、控制论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医学具有内容广博、信息量大、载体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在传承方式上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中医学在传承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1中医传承方式

古代中医师承的主要方式是住家带徒、口传心授。 即师徒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不但学习师者的行医用药,甚至连生活习惯、起居作息也在学习的范畴之内。 长时间的共同学习、生活使古代的传承方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优点在于:培养时间长,对师者的学术流派及观点把握准确,能全方位掌握师者的临证经验;不足之处在于:传承范围小,人才培养频率低,与社会容量的扩大不成正比。

近现代,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是院校教育。新中成立以来,通过正规院校教育培养的中医人才已达数十万,这些人才构成了目前中医医疗体系的主体。院校教育的优点在于培养速度快,成才率高,知识构成规范化程度好;缺点在于“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培养出一流的中医人才,不利于中医学个体化知识单元的保存及流派传承。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师承工作充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为中医传承方 式的改革 注入了新 的动力。1999年、 2002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1]。其中明确指出,鉴于当前有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年事已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继承,指出这一决定是为抢救老中医药专家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主体的国家级科研院校先后启动了多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主要的方向为:1搭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2建立名老中医专属工作室制度;3启动国家层面的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科研项目;4建立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体系。 随着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的逐步深入,传承模式多元化、系统化的优点开始突显,通过这些方法的探索,很多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得以系统地保留、深化和发掘,团队式、集中化、精英式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

2目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名老中医是国之瑰宝,建国之初,岳美中、施今墨等老先生们曾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美名广布,而今这些名老中医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年事已高,对于这些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多年来,国家进行过多次师承工作,卓有成效。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 ,有些问题 逐渐突显 ,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 个方面。

2.1对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的挖掘不够每一位名老中医都有独特的成才之路,成长环境决定了老中医的性格乃至用药方式,古语说的“用药如用兵”即是很好的佐证。目前对于名医经验的继承主要以总结整理病案、医案医话为主,对名医成长过程的挖掘甚少。要想全面地总结整理名医的思想精髓必须要从成长轨迹、 成才之路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最终对名老中医有一个客观、立体的认识,才能实现“从根本上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2.2名老中医数据库不统一近年来,针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数据库、数据平台逐渐增多,但设计思路、后台语言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各数据平台之间的不兼容。很多时候,数据采集回来工作就告一段落,样本量偏小、持续时间短,缺乏动态观察,每个数据库变成“孤岛”,各自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目前,国际上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学决策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兼容的数据库已经变成了死角。如果能从国家高度出发, 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顶层设计,必定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形成便于处理的“大数据”,为未来中医循证医学奠定良好基础。

2.3对名老中医医案的挖掘缺乏有效方法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是借助统计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医案进行分析,很多还是停留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中医学的基础是哲学,仅从数学层面对医案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现实往往有较大差距。用药频次高的药物未必适合所有病种,用药频次低的药物也许在处方中是君药。如何揭示医案的本质成为最大的难题。在医案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节点,如病历采集人、病历录入人、病历分析人,均无法保证能完整、准确地领会医者的判断标准及遣方用药,这样录入的病历容易悖离医案的本意。如何三维地、立体地揭示名老中医的辨证用药成为最大的难点。

2.4名老中医经验大规模地推广困难中医的知识结构具有主观性强、难以用客观指标衡量的特征,因此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仍然是以老中医为核心,采用面面相授的方法进行。但是站在推广的角度上来看,能够得到名老中医面授者仍是万中无一,如何把这些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推而广之,让基层中医工作者都能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仅凭几个医案,一本经验集,很难将名医承载的一个学术流派概括清楚。如能将这些经验总结整理成客观化、易于基层医生操作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建国以来,对四诊、辨证客观化的工作不断进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中医真正地实现客观化还比较遥远。

3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展望

张伯礼院士在谈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问题时说, 第一是要认真学习、整理,原原本本地把经验、学说、案例保留下来;第二是结合实验,二次验证,二次评价;第三是抽提理论,这是一个再发展的过程[2]。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未来有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3.1继承为主中医学的知识特点就是主观性强,难于客观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想利用某种手段将名老中医的经验客观化比较困难,那么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角度出发,原原本本地记录这些老中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无法透彻理解其中的本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总有后人能够完成这个工作。在医案、医话的保留上,要尽量做到原汁原味,医案一定要来自老中医的亲诊,医话一定是老中医的口授亲传。通过电子设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挖掘工作。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即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医案分类上传,最终形成结构化医案。

3.2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数据库等现代计算机学知识密不可分,现有的传承队伍中,中医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传承工作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一方面,能够满足医案等专业知识的采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深入挖 掘,比单学科人才更具有优势。复合型人才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减少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临床-理论-临床”的传承模式中,多学科的共同合作是发展趋势。

3.3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完成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在运用的过程中,关键节点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但这部分隐性知识难以用客观指标来揭示。这个难点有可能是与样本量太小,缺乏循证证据相关,在未来更长时间中,随着国家中医数据中心的建立,大样本的采集整理,隐性知识有可能转变成显性节点,在这个转变中,现代技术手段尤其重要。同时,现代技术手段也有助于学术流派之间的鉴别比较。以往我们对学术流派的理解经常停留在用药特点、辨证方法的差异上,实际上,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能够确立,与其代表性人物密不可分。 对一位或者几位代表性名老中医的全面把握是掌握学术流派特点的关键。

4小结

王霞芳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篇10

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董氏儿科工作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王霞芳名中医工作室主任、客座教授;上海市中医特色小儿厌食专科的学术带头人;兼任全国中医儿科分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儿科联合会名誉会长、第三、四届国家二部一局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上海市2004年高级西学中研修班指导老师。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全国名老中医王霞芳传承工作室。2012年成为上海市董氏儿科中医流派传承研究总基地的负责人。

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

崇尚经典,赏用经方;脾肺同治,健脾为要;内外合治,推崇手法;继承先贤,力求创新;推崇董氏儿科临床诊治九诀。

临床特色

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厌食症;指压法治疗小儿呕吐症;小儿哮喘的不同周期针对性治疗治疗;小儿热病的辩治。

中医传承教育 篇11

传承传统中医,创新弘扬国粹

梁德榜既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医师。他的医术师从当地名医杜成序老先生,而杜成序老先生则家传五代并师从民国时期南宁名老中医伍绍岐(留法人士,广西中医学院鼻祖、第一代教授、内科系创建者),得到伍绍岐先生中医临床、用药的真传。

在杜老先生的传授下,梁德榜在20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努力挖掘历代名医医术,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中医科研成果,探索中医药临床新经验。在具备了严密的中医辩证思维和丰富的中医药临床实践基础上,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以师传的医术为基础,根据临床需要把疗效显著的30多部中医教材或名著电子化并剪辑成了《中医药方精选网》。

在网站中,梁德榜医师借助灵活的网页链接将中医辨别病人体质、诊断病情的基本方法及中医治病的遣方用药的辩证思维有效揭示出来,将师传的中医药方灵活加减变化的规律有效地展示,将师传的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该网站使中医师开处方的繁杂的脑力劳动变成简便,有效地提高中医师开处方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了中医学习与使用的难度,让中医医术通过网络有效地传播。

创建网站,彰显中医之奇效

梁德榜创建中医网站的原因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中医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是静态的纸张无法把动态的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有限的篇幅无法把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现行的中医教材不利于灵活的中医辩证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的传播与学习。中医书籍智能化与中医传播手段的改进,势在必行。

《中医药方精选网》是在杜老先生指导下创建的,以30多部中医教材、名著为基础,是一个中医辩证思维严密、有170年临床经验积累、疗效显著的中医网站。临床医生既能快速地精准地找到对症的药方,又能结合病人的体质与病情灵活使用药方,从而有效地使用中医药,提高疗效,使古老的中医在网络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该网站开通后便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推荐,现已成为广大中医师、在校学生、药店中医工作人员、网友、病友学习中医和治疗疾病的网络平台,为基层诊所、药店、网友提供较规范的中医医术服务,向广大民众宣传中医、推广中医,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中医在新时代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上一篇:员工提高整体素质下一篇:3+1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