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2024-07-08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选9篇)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1

美国高等教育由弱变强的历程与美国整个国家的崛起息息相关。如果说新国新梦、危局新政是美国大国崛起的历史浓缩, 那么学习英国与德国并自主创新则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真实写照。美国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后进之邦, 在仅仅百年 (自19世纪中后期崛起计) 的时间内完成了稚嫩的蜕变, 并最终超越了英、法、德诸国, 执世界大学之牛耳。纵观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 可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是“光荣与梦想”和“危机四伏”并存的景象, 然而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本国特点始终是美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主线。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即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演变史, 尽管大学对自身发展理念的自觉思考和探索始于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创建, 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 大学理念一直或隐或显地影响和引导着大学发展的实践, 高等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1]不可否认, 美国在取法英、德的基础上,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引导美国走上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创造出了高等教育史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奇迹。

一、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之路始于以19世纪初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创办为标志的“大学时代”, 崛起于19世纪中后期。[2]其中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前半叶的“大学时代”的开创;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反思与改革时期。

(一) “大学时代”的开创——真正大学的崛起 (19世纪初~20世纪前半叶)

美国高等教育发轫于殖民地时期移植英国模式出现的“学院时代”, 并形成了以哈佛学院为代表的九大学院, 但这一时期仅仅是美国高等教育的起始阶段。19世纪, 随着产业革命的推行和大规模的西进运动, 美国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由此, 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前半叶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 进入了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大学时代”, 州立大学、赠地学院的出现与发展、研究型大学的创立及社区学院的出现在完善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同时,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高等教育。[3]

(二)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美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规模迅速扩张, 进入了大众化时期。其中, 《军人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案的颁布是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的直接动力, 并使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以法律的形式得以固定化;另一方面, 这一时期社区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收纳了大量高中毕业生, 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美国高等教育的反思与变革时期 (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前, 可谓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高等教育则陷入了重重危机, 其中, 财政紧张、经费短缺是美国大学的头号危机, 这一时期由于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采取保守主义经济政策, 联邦政府减少对高等学校的资助, 经费短缺的矛盾日显突出;同时还遭遇了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危机, 公众普遍对大学学费的不断上涨不满, 并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提出了质疑;学术道德和大学生信仰危机也加剧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困境。[4]面对诸多窘境, 美国开始寻求改革途径, 自此, 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反思与改革的新时代。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针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具主义大学理念以及对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的批评与反思而开展的。

二、美国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里的观念、信条、思想、理论很多, 甚至会有彼此不同或冲突的理论和观念, 它们并不都代表大学理念。只有最具代表意义的部分, 且基本上在主流意识上发挥着持久影响者, 才可能被认为是大学的理念。”[5]教育理念就是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理念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 它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的一种价值判断, 是一种理想状态, 教育实践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与之完全重合, 具有一定的永恒性和超越性,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过时;第二, 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理论体系, 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真理性, 符合教育的最基本的规律, 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理念可以共通、共享;第三, 教育理念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它对一国的教育实践已经产生过或正在产生重大影响。

指导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是指,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所出现的国家层面的、指导美国高等教育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理想与观念, 其基本特征是永恒性、规律性和实践性。本文以此为标准, 并根据高等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的功用及发展高等教育的路径三个方面, 梳理、归纳了指导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诸多理念。

(一) 高等教育目标方面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受实用主义思潮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美国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 便担负着服务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美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始终围绕着其服务社会的工具主义理念而进行。在其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专业教育一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就教育本身而言, 它不过是一种工具, 是解决商业、工业、政治和社会状况等问题的手段, 它不追求某种终极的永恒真理和个体人格的完美, 而要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 培养人才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目的。但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有识之士提出通识教育的思想, 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至此, 培养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具的人才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目的便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 大学功用方面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鉴于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理念, 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 始终是美国社会进步的引领者, 促进了美国社会多元化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1. 产学研合作理念

产学研合作理念萌芽于西方国家, 其产生与发展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功能发展的见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 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方式, 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 而且在许多国家推广、实施并得到迅速发展, 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

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起源于19世纪的辛辛那提大学和安提亚克大学, 当时是一种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随后的50年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 美国成立了合作教育委员会, 转年又成立了合作教育协会。1976年国会通过的《高等教育法》独立设立了合作教育基金。20世纪90年代, 美国的产学合作发展迅速。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开始重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通过立法、拨款等手段开始对产学合作实施多方面的影响;同时, 美国大学也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 加强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密切关系, 按照企业急需调整专业设置, 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企业的需要, 更适应高科技的发展;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严密的训练计划, 其合作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美国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大学的技术创新依据政府的引导而开展;同时, 大学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都是产学研合作较为成功的范例。

2. 社会服务理念

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服务理念肇始于赠地学院的创建, 最初表现为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战后, 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服务理念更多地体现为高等教育为国家利益服务, 出现了高等教育的国家主义和高等教育政治化趋势。

实用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也是长期以来指导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理念。在实用主义理念的引导下, 19世纪初州立大学运动时期, 确立了服务世俗社会需要的办学宗旨和向学生提供超越殖民地旧式学院水平的教育的办学目标, 并允许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性倾向。而二战后, 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由于其短期性和职业性、过渡性并存的优点发展迅速, 接纳了49%的高校学生, 并为社区的民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成为美国社会不竭的知识源泉和服务站。20世纪70年代以后,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美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学-政府-产业界相互合作”的三螺旋模式产生, 其基本战略是使学校与其所在地区企业界、公众以及政界领导间建立一种积极的伙伴关系, 承担为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和前瞻性策略选择的重任。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许多地区的公立大学因地制宜地与地区各界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合作活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促进了高校与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社会服务理念伴随美国高等学校的发展, 已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 并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鲜明特征。美国实用主义的社会文化传统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服务, 这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理念得以产生的源泉;美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为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理念的产生提出了现实要求, 是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联邦政府是促使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外部力量。美国政府介入高等学校事务, 影响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教育立法和财政资助等手段完成的。

二战后, 美苏争霸逐渐白热化, 交替进行的冷战、热战以及苏联卫星上天事件使联邦政府进一步控制高等教育, 将高等教育作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此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服务理念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为国家利益服务, 即呈现出国家主义的倾向。

3. 教育公平理念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它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一般而言,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自其建国以后, 在“自由”“平等”“民主”等理想的驱动下, 美国历代政府及民众便开始了对教育公平理念追求的艰难历程, 美国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极大地推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一方面与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国际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分不开, 但另一方面也是其追求教育公平的结果。第一, “多样、多元、多层”共存的办学体制是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最鲜明的特点。第二,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教育公平理念, 从而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三, 基础教育公平的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保障。第四, 兼收并蓄各国之长, 发展本国特色, 扩大世界影响, 是美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显著特点。具体来说, 美国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中。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殖民地至南北战争前的精英阶段;南北战争至20世纪40年代的大众化发展的过渡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大众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普及化阶段。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而言, 高等教育的法治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动力;充足的经费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保障;多类型、多层次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直接促成了大众化的实现。

(三) 发展高等教育路径方面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1. 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基本思路

美国是一个以地方分权为主要特征的联邦制国家, 美国政府对高等学校没有管理权, 根据联邦宪法的精神, 教育管理权作为州政府的自有权利而加以保留, 州政府负有高等教育的立法权和管辖权, 为高等学校的运行管理提供政策、法律框架和经费支持。然而, 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联邦政府逐渐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兴衰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 因而逐渐采用法治和经济手段间接地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干预, 使之为国家社会发展服务。

2. 政府管理大学的基本模式

美国是一个实行地方分权的国家, 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没有直接的管理权, 只能通过立法和拨款形式间接干预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主要掌握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手中, 因而形成了多元化的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州政府主要通过宏观管理对高校进行指导, 很少直接干预高校的运行, 各高校没有全国统一的招生和录取标准、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师聘任标准、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管理规则、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 高校基于自治的规定可以自行任命教授、自由选拔学生、自行决定课程的开设、自由筹措经费、自由分配经费;[6]美国民间高等教育机构极其繁荣, 它们通过对高等学校的评价和认证等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州政府则通过提高民间机构和组织的高等教育事务参与度、协调民间研究机构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 以及协调州与州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 由此, 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因其地域性差异, 形成了多元化的管理体制。

另一方面, 在政府进行积极干预的同时, 美国高等院校也保持了一贯的自治传统。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认为, 美国学院与大学享有显著的不受政府控制的自由;虽然美国政府的影响在增长, 但是院校有很强的独立性, 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使美国享有的自主权比世界上任何主要国家的院校都要大。大学高度自治不仅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最具特色的方面之一, 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在建国后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 并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7]

大学自治是美国大学的悠久传统, 一直以来是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 它是大学本质的固有特征和大学对于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品质。[8]从1636年美国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到19世纪中期, 大学自治经历了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 在此期间, 大学的决策权从完全掌握在外部社会力量手中, 逐步发展为教师群体争取到了有限的权力参与大学决策;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 大学自治获得充分发展, 行政人员和教师群体发展迅速, 教师权力制度化;从20世纪中期至今, 世界发展进入新格局, 大学面临激烈变化的内外环境, 大学自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美国的大学自治制度主要体现在“法人-董事会制度”中, 高校内部管理权掌握在各校的校董事会手中, 董事会可以任命校长和其它重要的行政官员, 聘用、提升、解聘学校的资深官员以及审议、通过年度预算和为学校筹措资金, 校董事会成员的任职及任期长短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管理及生存和发展。[9]

3. 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软环境

实用主义社会文化思潮是美国大学思想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动力, 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是美国民族的性格和精神。[10]实用主义作为为美国民众广泛接受的社会思潮, 是美国一切制度形成的基础和主流观念生存的土壤。实用主义由皮尔士创立, 经詹姆士系统阐发, 由杜威发扬光大, 逐渐渗透至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美国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根基,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支撑和主宰了美国人的精神生活。

受实用主义思潮相对真理观和工具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高等教育中的实用理念反对欧洲传统的训练心智、培养绅士的教育观和知识观, 而强调民主、自由、多元, 主张将人才的培养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求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 “美国高等教育无论从哪一方面做出牺牲, 必得以另一方的增益为条件, 或者是为了获得别的有价值的目的。尤其重要的是, 在实现这些目的的同时, 一定要保证效率的提高。[11]可见, 在美国形成了对效率的崇拜, 效率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实用主义的有用性和效率性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理念、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另外, 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的民族精神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进程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美国公众从来不把大学仅仅看作象牙塔, 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亨利斯蒂尔康马杰就曾这样评价道, 对19世纪的美国寻常百姓来说, “教育是信仰”——条件是它必须“实用并带来红利”。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实用高等教育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 正是在实用主义高等教育理念的引导下, 以是否有利于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本依据, 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采用适应社会需要的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多元化的学校类型和多层次化的纵向结构, 并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 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有力地支撑了美国向世界经济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跃进。

多元化也是支撑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动力, 是美国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所必不可少的软环境。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是把多样化作为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提出来的。[12]实际上, 由于美国多元、包容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美国高等教育创建伊始就存在明显的多元化的特征。在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以来, 多元化更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理念主要表现在:学校类型与层次的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的多元化、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等方面。

而作为大学最具特色而又古老的学术自由传统则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深受德国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 然而美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实用主义的精神又赋予了美国学术自由崭新的内涵。美国学院和大学经历了从学术自由思想的孕育、学术自由原则的确立到学术自由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几个阶段。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的紧密结合是美国学术自由的突出特征, 从而形成了美国特色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就是经济、职业安全的保障。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就是建立以教授终身聘任制为核心的教师聘任制度, 保障大学教师的经济、职业安全。

三、经验与启示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及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整个历程, 可以发现, 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本国特色自主创新始终是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 是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经验, 其对我国的启示有:

(一) 改革高等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高等教育理念是指导一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和信念, 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支撑美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原动力。美国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进之邦, 仅百余年时间便超越了英、法、德等老牌高等教育强国, 堪称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纵观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 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本国特色自主创新, 及时摒弃旧有教育理念是美国走向成功的不二法宝。因此, 可以说, 改革高等教育理念, 祛除痼疾, 使之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 是高等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二) 教育理念的提出要预见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趋向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动力站, 必须“充分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 换句话说, 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 大学为社会服务, 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13], “大学应成为灯塔, 积极促进社会发展, 成为公众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14]因而, 教育理念的提出必须符合国家社会的实际需求, 并在预见国内外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引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 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 在国家干预与大学自治之间寻求平衡

美国联邦宪法虽然规定教育是各州的保留权利, 但联邦政府从州立大学成立之初就介入了高等教育事务, 以保证高等教育的世俗性, 确保高等教育为国家、社会服务, 二战后, 联邦政府更是通过立法和向大学拨款等手段使之对高等教育的干预。然而, 美国大学却享有高度的自治, 这不仅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最具特色的方面之一, 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在建国后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 并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15]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要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 最为关键的是要落实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政府要由高等教育的管控者转变为高等教育的协调者, 大学要在国家干预与大学自治之间寻求平衡, 为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2

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郑州一所小学面对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主题是“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的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帮助他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看到有人落水要大声呼救,碰到持有凶器的歹徒不可贸然行动,而是要及时报警,等等。郑州版本倡议书的出台,再次把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课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在中小学生中推行见义勇为的美德教育无疑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皆不完善,当他们面对各种危险情境的时候,自身就处于极大的弱势。这时要求他们“挺身而出”,不但不能起到消弭灾难、救助他人的作用,往往还会带来更大的伤亡。所以,要不要在未成年人中提倡见义勇为,在社会上一直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这个争议的背景是对生命权的.强调与尊重,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年初,浙江宁波市新制定的《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就明确规定:“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危险性活动。”这一人性化条款的出台,赢得了广泛的赞同。 郑州倡议书所提到的“见义智为”和见义勇为只有一字之差,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新创的词汇不但继承了民族传统中的美好成分,又强调了在做善事时的策略性,因而对于未成年人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操作性。智与勇一样,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化的美德之一,但在过去的道德教育中,我们片面强调了“勇”的一面,总是鼓励人们面对灾难和不法行为时要勇于牺牲,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智”的一面,这种忽略不仅导致了为善之举的鲁莽化,也背离了生命权高于财产权的文明原则。也正是在这种有所偏废的道德指引之下,不少人在见义勇为时不衡量自身能力,以致不必要地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 道德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社会转型、文化进步的内在要求。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创新,否则不仅脱离了社会现实,也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情绪,甚至有可能把他们引向歧途。郑州版本的倡议书以一字之差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这给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中国教育报》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3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文化传承

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一直以写实主义美术为主流。写实主义在中国艺术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反映我们的生活。从民国时期到现当代,中国主流美术潮流就是各种类型或题材的写实主义。我国美术界对写实主义的推崇由各种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民众文化素质造成。但随着国际美术交流的日渐增多,也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逐渐强大,美术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显现出了诸多问题。首先表现为中国的美术与世界美术发展的脱轨现象。虽然,美术不像科技可以用明确的指标去进行比较,但在文化主导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被引导的角色。中国的绝大多数优秀艺术家都有海外留学和进修的经历。相反,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美术工作者单纯依靠中国本土美术教育体系的培养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环境发展的限制,另外一方面则不得不追究中国美术教育的问题。

在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扩招以及艺考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的低录取使得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已经出现了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平庸美术人才过剩与高级美术人才的缺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不仅面对来自国外艺术文化交流与日俱增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国内的一届届美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适时地去发现问题和改变现状是中国高等美术不得不进行的计划。

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专业与模仿

1.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中国的绝大多数艺术院校的本科课程中专业技法课程占70%左右,相关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占30%左右。专业技法课明显成为了美术高等教育的重点课程内容。专业技法课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艺术理论课重视的是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理解力的培养。许多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有非常好的绘画技巧,但在阐释自己画作和思想时却是局促紧张的。

高等美术教育并非职业培训,这种职业性培训应该是专科或职业类学校的工作,高等美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思想、有文化引导力的美术大师,而不是美术工匠。

另外在国内的各类关于美术优劣评价的比赛和考试中,绝大多数人习惯于用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等标准却衡量美术作品,导致了高等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沿着画得准不准去努力。艺术院校的教师也用这种标准去评价和考核学生,很多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学生不被重视和鼓励,在专业发展中逐渐失去信心而选择了其他的发展出路。

1.2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对美术的“狭隘”理解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把绘画、雕塑等美术专业理解为一种职业,并且在等级制社会中把美术定位为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但我们回顾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会发现,美术可以成就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汇聚了各国艺术大师、19至20世纪的法国巴黎吸引了众多的现代派艺术先锋、如今的美国纽约成为时尚与艺术之都。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强大无不印证了艺术扮演着文化发展中最强有力的角色。

如果单纯地把美术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职业或一个没有意义、不需要更多理念的技术劳动,这种美术教育也不太可能培养出影响国际文化的艺术大师。只有扭转对美术基础作用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找到正确的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1.3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特定历史历程与对模仿的重视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起源于公益学堂这种职业性教育,美术人才的培养以解决功利性的需求为主。在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中国美术教育出现了“全盘苏化”的局面。长期因循契斯恰可夫的教学方法,注重摹写,淡化创造力和想象力。建国以来美术教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政治服务,并由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美术学院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只能产生一种美术创作的风格即革命现实主义。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从历史发展到艺术服务功能定位,都决定了美术教育对模仿的重视。中国的美术院校多数是侧重于技术创作型的学院,像是培养技术的技工学校而非真正的美术大学。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2.1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新时代的需要

当代社会,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具有更多科技含量和形式化因素的美术创作形式出现,原有的传统媒介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在逐漸退出主流艺术领域。画家的想法与创意具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才具有更多的社会效应和国际影响力。时代在向前发展,文化和艺术领域不可能停滞不前,文化发展不可能固守传统。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艺术工作者不仅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更需要有强大的创新勇气。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就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

现代艺术鼓励艺术家的个性表现,正是这种五花八门的个性化表现构成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成为绘画市场上的重要元素,现代艺术家们也在竭力的塑造这种个人特色,赖利的视幻艺术、沃霍尔的商业气息以及波洛克的随意洒脱、培根的沉闷窒息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所有之后的艺术模仿都难以引起更多的回响。

2.2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

美术多以可视的艺术形象或形式来反映艺术家的思想及情感,艺术的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一次创新过程。成熟的艺术创造依赖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经过艺术家内心的体验,通过复杂的联想、辅助以视觉加工、转化等多种过程得以成形。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创新能力的结晶,艺术家的创新能力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

美术创作成为了所有美术教育环节的最终目标,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教育除了训练和提高学生艺术造型技巧与审美能力外, 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追求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如学生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努力更有效,所以,创作环节就是让学生去尝试完整的艺术加工过程,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内容。

3 注重文化传承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作用

3.1 注重文化传承是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

高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被多次讨论,并在近现代一直是欧洲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尤为重视的话题。关于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孰重孰轻,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在西方的各类高等教育学府中普遍的做法是:在人文科类教育中普及理工类教育,而在理工类教育中加入人文科目的教育。大学教育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道德风尚的人,高等教育不仅是专业的教育,更是全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坚持。高等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通过具体的考试或模式来进行,它往往要通过更多地日积月累的不断努力,通过学生对深邃文化内涵的一种执着精神去坚持。这种学习和探索将是人一生的学习,也是比学会任何一种技能和任何一类专门知识更重要的学习。

注重文化传承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反应为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美术技能,还包括对精神、价值问题的追问,对自然与美的思考。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美术教育、美术研习活动,往往强调灵感与顿悟的重要性;往往追问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信仰与启示,而非简单的视觉形象的塑造。正因如此,美术教育应像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在文化传承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

3.2 注重文化传承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与就业面的途径

高等美术教育经过的多年的扩招之后,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但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导致了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牵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大问题。拓宽高等美术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是高等美术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拓宽高等美術毕业上的就业面就必须扩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就业时能选择与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如艺术品收藏、艺术品鉴赏、艺术品买卖、青少年艺术教育、大众文化艺术事业、文化传媒行业等。与纯美术就业难相对应的是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及新兴行业的人才紧缺。大学教育是培养全面的人。注重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包含了宽泛的内容,使受教育者的知识体系得以全面发展。

拓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也是改变单纯的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形式。艺术不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仅仅是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艺术的核心知识除了技能技法之外,还包括艺术修养、文化思想。艺术修养的高下,决定个体成为“匠”与“师”的重要因素。文化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个体成为“师”与“家”的重要因素。

4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4.1 美术家的文化素养是创新的灵感和源泉

技术进步、文化发展与新艺术形式的萌芽总是如影随形,而这些高科技产物的美的价值和意义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其背后缺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同感。脱离了文化传承的艺术创新显然是走不远的。

艺术创新往往被认为是困难重重的,困难的关键在于对前人的艺术作品的广泛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破旧立新。所以,没有深厚的艺术理论就无法进行基于历史与传统的创新。其次,文化素养为艺术人才提供了宽实的知识结构,宽实的文化知识是拥有灵感多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4.2 文化传承是一种学习,创新是另一种学习

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形式的学习,创新是一种突破形式的自我审视。创新要依托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不是奇形怪状,艺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引人向上、给人警戒、给人启示。文化传承的终极目标是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总结出能反映本时代精神和文化的新颖艺术表现形式及内容。

以创新为目的的文化传承不是单纯的复古,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新也不是另类的搞怪。在此消彼长的交替学习中,才是培养未来高级美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跃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艺术教育[J].高教探索,2006(5).

[2]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罗伯特·基尔.社会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流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刘同之.面对21世纪的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4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的专门人才。从规划课程来看,该专业主要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三门语言类课程。另外,很多学校也会为该专业的学生开设《汉字学》课程。就《汉字学》而言,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会学习该课程之外,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会让学生学习该课程,比如,王宁先生的《汉字学概要》《汉字构形学讲座》等。相比较而言,后者存在的时间较长,学者们的研究也较为充分,而如何开设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则需要我们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进而从方法和效果上取得突破和创新。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课程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要想解决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方法的问题,必须认真思考该专业开设《汉字学》的必要性,一方面是《汉字学》在该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跟汉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的区别所在。另外,我们也需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考察。

(一)汉字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开课程中的作用

总体来看,《汉字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贯通作用

这里所说的贯通作用,主要指学科知识的贯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几门语言学课程,这几门课程中都有关于汉字知识与理论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都各有侧重点:《现代汉语》中的汉字学知识主要是关于当今通用汉字的笔顺、部件、笔画序、汉字规范的知识,《古代汉语》中的汉字学知识主要是关于汉字的造字、构形、字体、字形演变的知识,《语言学概论》中的汉字学知识主要是关于汉字的性质、汉语与汉字的关系等。显然这些汉字学的知识是不系统、不全面的,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则可以将这些内容贯通起来,让学生对汉字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与了解。

2. 强化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除具有知识的贯通作用之外,还具有知识的强化作用。不管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学生掌握的汉字学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既表现在汉字理论知识上,也体现在具体汉字的形音义知识方面。而在《汉字学》课上,该专业的学生会接收系统的汉字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训练。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应对教学中随时碰到的各种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个体汉字形义关系的认识,从而在汉字教学时自如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3. 指导作用

除对汉字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教学外,还需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方法的教授,即《汉字学》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一般的《汉字学》课程重在对于汉字本体知识的讲授,而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汉字学》一定要有专门的篇幅讲授汉字教学的相关问题,从理论和方法上对他们进行引导。从另一方面来看,该专业的《汉字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更注重培养该学生解决汉字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文化传播作用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汉字学》不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即让该专业的学生在《汉字学》课堂上通过汉字相关知识及理论的学习,来获得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也就是该专业的《汉字学》还有文化传播的作用。因为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汉字教学,比如,部首教学法、同类汉字集中教学法等,很容易让留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如果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将汉字的教学与文化的传播融合在一起,在汉字学习的同时,让留学生更多地了解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故事,了解更多与汉字相关的中国文化,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行为。显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汉字学》课堂上需要对相关的汉字文化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和学习。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

从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调查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汉字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这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合理且充分的解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所以授课老师常常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汉字学》教学目标为参照,或者直接以后者的目标为准,致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觉得特别需要的知识、理论不够用,而有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则暂时派不上用场。

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很多学校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汉字学》的时间不长,故而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先例。其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可参考的更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课程的内容或框架,从而使得内容过于专业,这样比较容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这里的问题在于授课老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了解不够全面,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对该专业学生而言最急需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他们。

3. 教学策略或方法缺乏科学性

由于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缺乏科学全面的了解,对该专业开设《汉字学》课程的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从而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存在偏颇或不合理之处,致使在教学策略及方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是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方向引导,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在《汉字学》课上把握不住重点,进而造成学习积极性减弱、学习效果不明显等种种问题。最终结果是在面对实际的汉字教学工作时,常常被留学生随机提出的各种问题难住,或者是给出的答案不能让留学生信服,影响了课堂质量。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尽管赵金铭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汉字与汉字教学的问题,从教授者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不过这些方法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该专业教学目的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从教学方法上做出创新。就《汉字学》的教学而言,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引导,以使他们在获得汉字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尽快提升自己的汉字教学和研究能力。

(一)重视对汉字形体的分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汉语是第一性的,汉字是第二性的。虽然汉字是为了记录汉语才产生的,但汉字又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这集中表现在汉字的形体上,因为形体才是汉字最核心的要素。在进行汉字教学时,汉字形体的教学自然成为对外汉字教学的重点。从而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课堂中,要让该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对于汉字形体分析与考察的重要性,具体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

1. 重视对汉字形体演变的考察

当今我们所使用的绝大部分汉字都是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其结果就是汉字字形的不断改变。只有认识了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才能在给留学生讲授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将枯燥的汉字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历史的游历,进而让留学生更加容易记住所要学习的汉字,并且知道这个汉字为什么写这样而不写那样,从而加快学习的速度,提升学习的效果。比如,给留学生讲授“奔跑”的“奔”字时,告诉他们这个字早期像一个人甩开胳膊迈着腿,表示人跑得非常快,经过书写演变后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奔”。

2. 重视对汉字形义统一特性的把握

汉字形义统一性是汉字的根本特征之一,它是汉字经久不衰的原动力所在,因而也是汉字学习者与教授者必须把握的关键点。汉字形义统一性的一个功能是有助于汉字学习者将汉字的字形与所记录的词义联系在一起,从而减少汉字书写过程中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帮助区分形近字。比如,“即”和“既”这两个字,其形体较为接近,所记词义也容易混同。如果我们从汉字形义统一特性入手,便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即”的古字形像一个人伸着脖子面对着食器,准备吃饭,从而引申有接近、靠近、即将等用法;而“既”的古字形则像一个人吃饱了饭,调转头背对着食器,将要离开的样子,引申有结束、已经等用法。显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很需要掌握汉字的这些特性,这也是该专业《汉字学》的学习重点之一。

(二)重视对汉字字义与所构词词义的沟通

虽然汉字是相对独立于汉语而存在的,但汉字的形体是为了记录汉语而造的,从而汉字的字义与汉语的词义在某一时段是一致的,只是后来词义不断引申,才与字形有了一定的历史差异。不过,这并不影响字义分析对词义理解的价值。比如,“突然”这个词,我们在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讲授的时候,学生需要记住“突然”的主要用法: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很显然,要让留学生死记住这一用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稍加引导,告诉他们“突然”的词义与“突”的字义有非常直接的联系,而“突”正表示“犬从穴中暂出”,即犬从穴中突然而出。后面的这一解释特别形象,非常有助于留学生联想记忆。这就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常用汉字的字义有较为全面的认知,从而在词语教学中可以运用自如。

(三)重视对汉字理论的思考与探究

汉字的教学与汉字理论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教得好,首先要对汉字的基本理论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因为在汉字教学过程中,随着教授对象的不同,授课老师碰到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比如,笔者在给留学生上课时,一个韩国籍的学生曾问了一个问题:“内”和“內”是不是同一个字,如果是,为什么形体有差别。其实,“内”跟“內”的差别是新旧字形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汉字改革时提出的一个论题。事实上,在给留学生教授汉字时,所碰到的汉字理论的问题会有很多,需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四)重视对汉字规范工作的跟踪与规范成果的学习

除上面谈的几个方面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汉字规范工作、学习汉字规范的成果。该专业的学生在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教授汉字汉语时,常会碰到某个汉字的字形、笔顺序、笔画数、异体字、同形字等问题。很多时候采用的方法是向同事请教,然而,同事的解释也未必具有权威性。关于这类问题,国家语言文字规范部门发布的相关规范成果非常具有权威性。基于这样的事实,就需要《汉字学》的授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一些本专业常用到的规范成果进行介绍或专门讲授,比如,《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2009)、《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2009)、《汉字部首表》(2009)、《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2009)、《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1999)等。这类规范字表对汉字字形、笔顺、归部等的规范很容易帮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解决他们在汉字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跟规范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对这类规范成果的认识。

四、结语

总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较为年轻的专业,后者在课程设置和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等方面,还有很多亟需探索研究的论题。《汉字学》作为该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关联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关于汉字和文字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也进一步加深了该专业学生对汉字性质、汉字特征的认识,同时,也帮他们夯实了汉字基本知识。只有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性质入手,我们才能更加科学地设置《汉字学》的教学内容,才能探索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效度和信度。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不同于汉语言文学的一个新兴的专业,该专业开设的《汉字学》课程在课程性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其独特性。就课程性质而言,主要表现在具有贯通作用、强化作用、指导作用、文化传播作用等。目前,该专业的《汉字学》课程主要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策略或方法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需要重视对汉字形体的分析,重视对汉字字义与所构词词义的沟通,重视对汉字理论的思考与探究,重视对汉字规范工作的跟踪与规范成果的学习。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字学,教学,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宁.汉字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学应用

中共十七大在党的政治报告中首次使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从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在推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

一、“非遗”传承与高校教学结合的目的与意义: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值得备加珍惜的人类心灵世界和精神家园,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高等学校的重要宗旨就是培养高级文化人才,从事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创新。因此,高等学校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在于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及理解,可以传承与发扬民文化,同时还可以将当前时尚的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使设计出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感,这样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占据国内及国际市场。这就说明传承力+创新力=非遗生命力,这就要“非遗”传承融入教育模式,搭建产、学、研、服务结合以及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一体的模式培养传承人才。

二、“非遗”融入高校服装教学中的创新方法与手段:

我院将“非遗”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从强化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入手,以多维度、立体化的方式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空间、师资队伍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强化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整合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战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区域性专业人才市场的新变化,把握科、艺、技紧密结合的学科发展趋势。学院将土家苗族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作为重点,研制开发了蜡染扎染模块、湘西苗绣模块、土家织锦模块等课程模块。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来,由民间艺人现场传授,传授艺术创作技艺、呈现创作过程,总结心得体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术角度讲授某种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及流变,归纳艺术价值,做到大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首先通过收集大量相关的作品图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因为只有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及深深喜欢上了这些民族艺术,才会很好地将其中的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其次采用讲授教学法教导学生了解这几种民族艺术的特点,了解相关的材质及工艺制作方法,理解各民族图案的文化内涵,掌握相关元素的运用技巧。教师们通过对民族服饰、苗绣、湘西扎染、蜡染、土家族织锦等传统文化的探究,并将其具象或抽象化,变为设计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上。与学生共同挖掘文化精髓诉说东方文化与情感,用最饱含中国特色的处理与创造方式,设计出实用与艺术相融合的视觉享受。将精美而具有历史意味的造型符号进行组合,设计将蜡染、苗绣、织锦等多种中国传统造型附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品和艺术品上,传统与现代伴随游走于我们的身边。

三、“非遗”在高校服装专业建设的作用和长远影响:

通过这样有创新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不但学到了更丰富的知识并且提高了素养,同时学生的就业也将会有更明确的方向,就业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对我们服装专业的建设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湘西州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人。文化部党组成员、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先后到湘西职院蜡染实训室、民族工艺传习所、民族艺术大师工作室、民族手工艺品陈列室等地实地考察,项兆伦指出,要不断提高非遗传承水平,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在提高中保护非遗。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座谈会,与会的政府代表、企业家代表、高校代表、设计专家、非遗传承人等踊跃发言,深入探讨了非遗项目建设、文化与旅游融合、校企合作等问题。今年5月我院“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叶水云老师和湘西苗绣传承人彭晓君老师带着师生部分苗绣工艺品、服饰、饰品以及土家织锦等非遗作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受各国参会者青睐。充分肯定了学院将非文化物质遗产与旅游商品融合,积极拓展市场,探索工业化时代振兴传统工艺文化的做法。

“非遗”在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实践中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深入发现、认识、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改善材料、改进设计、改良制作、提高品质、拓展市场、扩大就业等方面,探索出工业化时代振兴传统工艺文化的途径和经验,推动提升传统工艺文化发展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郑迦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6(04).

[2]许檬檬.高等教育中非遗保护与传承[J].纺织服装周刊,2014(29).

[3]申绪湘.依托高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初探——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论坛,2011(12).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6

关键词: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源意义和伦理价值, 是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考量, 在现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发展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我们应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 来促进我国当代的思想政治建设。

一、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资源价值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和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 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有别于西方的“智性文化”, 注重道德教化, 形成了一种“趋善求治的”、以伦理为特色的“德性文化”。这种伦理型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 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 并相应地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 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价值与伦理价值。

1. 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已成为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丰厚的思想资源。传统文化的人生目标是治国平天下, 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最终目标, 始终放在首位。只有以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为己任, 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才能以其信念激发他们对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使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提高自己的学习文化水平, 报效祖国。

2. 传统文化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供了可贵的精神动力。“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 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易经》对这一精神作了经典性的表述, 提出“天地之德日生”。“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即人们应该效法天体之意志, 刚健有为、生生不息、不断奋进。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挫折都要不屈不挠、顽强奋进。

3.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和谐仁爱思想价值。“

“以和为贵、推己及人”的精神, 为建设和谐人际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协调和谐统一, 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当代时期, 人际关系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地变化, 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团结关系仍是我们在交往中的重要行为准则和重要前提, 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4.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开拓创新、勤俭节约的思想价值。

“穷则思变、革故鼎新”的精神, 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财富。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为开展艰苦创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传统文化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从本质上说,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在于为整个民族和国家构筑一个思想的支点和灵魂的休养生息之所。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 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 作为一种产生于欧洲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但它不是直接为我们提供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需要的具体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 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被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 成为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还必须符合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历史传统和思维习惯。因此,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我们只有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带上浓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它才有可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从而真正地深入人心。客观地说, 从1938年10月14日,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号召以来, 我们党已经开始确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那就是由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基本内容的“批判继承”。并且, 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上升到党的决议和国家文化艺术、思想教育之基本政策的高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界开始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问题, 并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方针、政策, 以期在分析、批判和抛弃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成份的基础上, 识别、汲取并消化其精华来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服务。

三、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命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缜密, 而逻辑则使人善辩。一部《中华上下五千年》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悠悠数千年文明的浩瀚与悠远, 更告诉我们五千年生息不止、光照千秋的中华文脉的强劲与坚韧。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的历史在深沉的反思中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五十多年艰辛探索, 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起点;五十多年来, 我们还始终在探索中取得进步, 明白了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之重要, 为实实在在地将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推向新高峰夯实了基础。

1. 推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化人”本性的复归。

从根本上说,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较之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立起来的、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来说, 在政治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结合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来说, 只有坚持民族的尺度, 以传统道德文化发展为主线, 通过思想道德教育途径为社会成员所广泛接受和遵循, 并进而形成体现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密切整合的“文化化人”和“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 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化人”本性的复归。

2. 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我国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新时期的思想教育文化选择的体现, 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因为, 民族精神是贯穿于特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发展和完善全过程的基本线索, 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灵魂, 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知、无情的人, 不可能承担起接续并光大民族基本精神的神圣职责, 也就不可能形成表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楼宇烈先生所说:“我们要做到我有一颗中国心,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上成长起的……一个对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的人, 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没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 是很难让他生起爱国心的。”

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强调,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集体都极为重视并时时加以关注和指导的核心问题。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人物, 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过“民族精神”的概念, 但在他的许多著作或讲话中, 都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述。他的基本观点, 根据有关学者的归纳, 可以概括为“革命斗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造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结合国内外形势的风云变幻,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基本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 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进行了更为细致而周详的论述, 并展开了一系列富于时代特色的新探索。当前, 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 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中的核心就是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3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34.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7

关键词:于右任,职业教育管理,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包括载体层的物质文化、外显层的行为文化、中介层的制度文化及内隐层的精神文化等。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建校背景与发展历史, 不仅会给学校烙上历史与传统的印记, 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未来。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 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与治校方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 厚重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传承与创新的必然产物。

我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 于右任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亲自发起并具体领导了学校的筹建工作, 并担任首任校长。他的办学指导思想、治学态度与管理理念已内化为我院的优良传统, 其影响达七十多年, 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 不但对学院的特色办学具有指导作用, 而且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启迪与昭示作用。

办学指导思想:从“兴学兴农”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30年代初, 我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日本侵略东北, 西北连年灾荒, 工业不能自立, 农业不能自给, 关中灾害流行, 死亡约三百万人。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 于右任等一些社会知名之士发出了“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吁。国民党政府在内外交困中也提出“兴学兴农”。在此背景下, 1932年, 国民政府委任于右任、张继、戴季陶、杨虎城等人筹备成立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之初, 原计划一年后即可招收农林各专业学生, 造就高级农业指导人才。但因西北初中毕业生有志于农林者众多, 而无相当学校予以造就, 故多失学旷业, 遂有人主张先办附设高级职业学校, 以培养“农林事业上之初步工作人才”。因此, 在于右任先生的倡导下, 筹备委员会决定先行建立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 我院由此开始发展, 正可谓受命于危难之时, 背负兴学兴农之责, 沉重而光荣的职责铸就了学校办学的思想与方针。

学院发展的第二次历史机遇出现在1997年,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为了稳定人才, 发挥农科教优势, 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亲自推动下, 国务院批准在学校所在地成立了国家唯一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由陕西省与国家19个部委共同领导和建设。在科教体制改革的推动下, 同处一地的陕西省农、林、水三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了陕西第一所全日制高职院校, 杨凌揭开了新的一页, 学院也开启了新的华章。国家交给杨凌的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 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 依靠科技示范与产业化带动, 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又一次承担起了振兴国家、发展农业的历史责任, 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指导思想。

两次机遇, 两次抉择, 殊途同归, 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因国情而修正, 因国运而调整, 但职责更明确, 任务更具体, 校园文化一脉相承, 厚重有加。

校园环境:从依地势、泽古风选址建校到力戒浮华、事业为上

于右任主持建校之初, 陕西省政府初选校址于咸阳附近。先生力排众议, 亲拄拐杖, 着粗布棉袍, 率建校筹备人员, 顶风冒雪查勘校址, 最终选定现校址。他认为这里是“后稷之遗迹所在地”, “周秦汉唐之际, 化物蔚然”, 此后“千余年来, 虽文化寝衰, 而土地肥沃, 山川雄伟, 依然如故”。古神农后稷在此“教民稼穑, 树艺五谷”, 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以之建校, 讲习农林, 继往开来, 洵有历史深远意义”。加之周围历史痕迹、名流遗训颇多, “尤足激发青年崇高伟大之思想”。

除此之外, 于右任选择在此地建校的更重要原因是这里独特的地势地形。“具有头、二、三道塬不同地带, 村落稀少, 形势开拓, 可代表西北各省高、中、下不同地质, 便于农业上各种作物试验。而渭河北岸, 横约五六里, 纵约四十里之广大草滩, 堪为牧场;渡河而南, 水田漠漠, 可以种稻;再南而进达秦岭, 树木苍郁, 天然长成, 可作森林研究资料……迥非易得”。

于先生选址建校完全以学科之需为重, 以风尚和谐、宜于研读为本。七十多年来, 学院在此落地扎根, 安于奉献, 甘于平淡, 在各大专院校纷纷背离学科特色, 弃乡村而去, 择城市而居, 大兴土木, 极尽豪华铺张之能事之际, 学院决策者仍坚守“孟母三迁, 宜教为先”的古训, 居神农故里而默默耕耘, 立教育苑囿而开拓进取, 用勤奋播撒希望, 用汗水收获未来, 在陕西高职教育的历史上, 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校风校训:从“诚、朴、勇、毅”到“杨凌精神”

校风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与群体风尚, 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 稳定而具有导向性。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与职工的工作作风。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凝练, 是大学品质的映射。校风与校训都必须具有历史的厚度, 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与升华。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经过完善与创新, 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于右任先生主持领导下, 学校在初创时便形成了“诚、朴、勇、毅”的大家风范, 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 发扬光大。所谓“诚”, 即诚实不欺, 讲求信誉, 做人处事诚实, 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以诚为本, 为人为学, 诚心诚意, 诚信待人, 修齐治平。所谓“朴”, 即纯朴、朴实、朴素。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 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所谓“勇”, 即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 暗含强健体魄的寓意。所谓“毅”, 即毅力、坚韧、坚毅, 意为具有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 做到无坚而不摧, 无往而不胜, 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 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诚、朴、勇、毅”四字校训, 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 又结合本校“农”的特色, 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它深深砥砺着学校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 激励着一批批师生不断进取。

时序延伸到2007年, 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重返故地, 向包括学院所有师生在内的杨凌人提出了一个关于“杨凌精神”的命题。他说:我在杨凌工作和生活了31年, 杨凌是我的第二故乡, 是培养农学人才的摇篮, 我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是一种精神在支撑。李振声院士认为这就是“杨凌精神”。其精髓, 一是心系黄土高原, 扎根大西北;二是安于平淡, 乐于奉献;三是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正是这种“杨凌精神”, 使一大批业务精湛、学识渊博、人品高洁的教师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 来到我院, 扎根杨凌, 为我国农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这种“杨凌精神”, 使无数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造就了学生“重人品、强技能”的良好品质, 成就了学院的高质量与高就业率;正是这种“杨凌精神”, 使大批国家知名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自愿来校任教, 聚集到“中国绿色硅谷”———杨凌, 高举“农科教统筹, 产学研结合”的大旗, 使这个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 “杨凌精神”是学院校风融合地域文化的结果, 是学院师生行为风尚凝练的结晶;良好的校风成就了“杨凌精神”, “杨凌精神”升华了学院校风。

办学理念:从实践第一、技能优先到质量立校、特色发展

学院初创时期, 于右任校长在治校方略上处处呈现出严谨务实、科学求真的大家风范, 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比如:“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立教兴学, 志在成人”;“建国之业, 教学为先”;“克勤克俭, 创业之源”;“以仁为教, 以教为学”等。但最值得为人称道的, 是先生对实践技能环节的高度重视, 其中包括实践训练场所的选址建设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强化培养。这一真知灼见, 与目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首先, 在先生主持下, 学校在机构设置上, 先建场, 后建系。场即教学与科研基地, 先行建立了农、林、园艺三场, 作为将要陆续建立的农、林、园艺三系的实习实验场所, 有利于联系实际, 提高教学人员水平, 同时为学生实习、实验创造有利条件。先期建立的农场, 分麦作、特作、旱农、杂粮、蚕桑五室;林场分山地造林区域与黄土及滩地造林区域;园艺场分设果树、花卉、蔬菜三区。

其次,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力求两个重视:一是重视结合西北实际, 为西北农、林、园艺等事业服务;二是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及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畜牧兽医专业要注重西北家畜品种研究与改良, 农艺专业要注重西北主要农作物的栽培与育种等。每个专业均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 开设的课程中, 实验、实习等课程占全部课程的40%左右。

先生创立的优良传统, 历经七十余年而坚持至今, 成为我院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我院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 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 建成融省内外100个左右的县、1000个左右的企业的联谊会。目前, 学院已与省内外30个县 (区) 、568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其中外省1个县、175个企业, 省内29个县、393个企业, 并与31个县、281个企业签订了紧密合作协议, 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15个;院内也开设了多项社会职业资格鉴定站 (点) , 建有11个融职业技能培训、行业技能鉴定、生产能力、科研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推进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宽阔的平台。

办学宗旨:从传播科学、服务生产到科研强校、示范推动

于右任先生在学校初创时, 不但重视学校的实用人才培养, 而且强化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提出“未建系组, 先办场站”的同时, 提出“未开课程, 先抓科研”的办学方针。在学校设置了农村事务处, 内分农村合作、农业推广等四股;大力宣传科技知识, 推广新技术, 指导农民植树、修路和兴修引水灌溉工程;举办校内农民训练班, 为农村培养示范人才;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择其要者先行试验, 以期渐次推广”, 在学校附近农村建立若干科研点, 作为试验基地, 在建场站的同时, 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土壤研究室收集的五百多种土壤样本, 大部分是由高职学生利用假期采集的。

学校初创时“服务社会”的理念, 经过七十多年的延伸, 已传承发展成为今天的“科研强校”办学特色。目前, 学院不但设有科研推广处, 具体负责科研立项、示范推广等工作, 而且还成立了“三农研究所”, 针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等展开立项研究。学院在渭北旱塬彬县、秦巴山区凤县及关中平原杨凌等地建立了1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 在主动为生产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专家大院型、科技包村型及企业带动型五种农业类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年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20多期, 培训人员达万人以上;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推广项目6项、省 (部) 级项目109项, 在研经费达515万元, 参与了国家“星火计划”、“863计划”课题项目的研究。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 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二等奖7项。教师获得专利技术3项, 教师先后公开发表论文798篇, 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354篇, 正式出版教材193种。学院教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菊花新品种“玉壶妹”分别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新型瓜、菜化控浸种研究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 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填补了我国利用化控技术浸种育苗的空白。学院的科研优势、社会服务能力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已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也是学院科研强校的基础。

于右任先生开创了职业学校治学兴教的先河, 创立了诸多先进的办学理念, 构成了校园传统文化的基石。七十多年来, 无数后来者承仁者之志, 步先贤之风, 创职教兴农之业, 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以推进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为己任, 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为本职, 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 养全院师生勤、智、善、美之气, 孕育积淀形成了我院厚实的校园文化基础。这既是对校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对校园现代文化内涵的延伸与创新, 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更是文化与理念的统一。于右任先生是开拓之大师, 我院师生是后继之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关联芳.西北农业大学校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2]王革, 马建华, 杨耀荣, 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8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创新即推陈出新, 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面对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 变革与创新亦成为教学改革之焦点。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出突破性、独创性、开放性等特点, 以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显得至关重要, 特别是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这种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实践能力。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关键。这种创新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无中生有”, 所谓的创新不是摒弃传统, 而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文化是有着延续性的, 艺术所谓文化载体就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割裂开来。关于艺术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分析, 当持以客观和辨证的态度。

1. 创新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宏观地看, 创新能力是一种运用现有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和开发的能力, 它一般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三个方面, 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数据显示:艺术类专业学生三种能力中, 创新思维能力相对突出, 就专业而言, 这种创新思维主要是设计思维,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这些必然受到相应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关于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认为: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化特征的能力, 而且是人格化特征的能力。除了体现出智力品质外, 还体现出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其中的性格特征的形成、精神状态的体现和传统文化不无关联。

2.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评价

著名心理学习家Csikszentmihalyi曾提出创新研究系统模型, 其核心观点为:创新不但是一种心理事件, 而且是一件文化事件和社会事件。因此, 只有将创新过程置于个人、文化与社会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获得全面理解。由此看来,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从设计的角度而言, 趣味是很重要的, 而趣味是要依附于美学的, 面对特定的群体, 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 上升到文化层面, 从而获取灵感, 汲取艺术养分。

此外,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的体现有其专业特殊性。在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这三种能力中, 调查表明,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三方面能力中较强的。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作品的创意上, 创新思维能力是使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进行沟通的桥梁。相比之下,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显得较弱, 笔者认为, 这种能力上的差异, 一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技能训练的机械化所致, 另一方面是缺少人文知识的介入, 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淡忘。然而, 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有敏锐的艺术判断力, 艺术的判断能力取决于一定的文化修养。

二、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

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首先要明确艺术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艺术设计除了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外, 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 文化是其核心与灵魂。如前文所说,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思维有着密切联系, 必然受到艺术观念、文化基因的影响。因此, 艺术设计的创新离不开文化的传承。首先, 文化具有时代意义, 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 这些都要基于过去的传统文化求变。其次, 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和教化的作用外, 还体现在实用功能上, 艺术设计本身也包含了技艺和技能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 艺术设计要求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获得创新, 艺术设计中所指的文化内涵是指在传统中文化中发掘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视觉对象并加以改造, 使之符合时代变迁和大众审美需求, 从而获得文化上的认同。由此可见, 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提及文化传承, 势必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 处理好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涵义, 传统文化主要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具有“传承”的意思。艺术设计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之间的关系问题, 作为形而上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必不可少, 且影响深远, 主要体现在:第一, 现代设计源于传统文化。现代设计追求“以人为本”, 无论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 还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来说, 都是合乎情理的, 这里强调的是将理论用于实践, 思想与创新融合, 实现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使设计符合人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在实现设计的物质功能的基础上, 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作为设计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包豪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 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深远。由此可见, 无论艺术观念如何变化, 科技如何发展, 艺术设计必然受到这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社会与历史特征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现代设计必须基于本土的传统文化才能与世界文化交融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第二, 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基础。设计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行为, 传统文化成为培育创作灵感的土壤。作为艺术作品, 其创新之处往往通过丰富的创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 这里不得不提到设计思维的本土性与开放性, 以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为例, 观察、摹形、情感、想象、象征、整体、妙悟等传统艺术思维方式在现代设计创新中还是很有可取之处。另外, 现代设计无论从形态、形式还是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都或多或少地与中国传统造型元素有一定关联。对中国旧有的造型元素在形态上的改造, 可以在传递现代观念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传递现代信息, 在实现现代设计功能的同时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 这一点, 我们不难从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中体悟到, 该设计案例是在文化传承上进行创新的典型。文化具有延续性的思维积累特征, 在积累过程中, 传统文化不断给设计创新提供养分, 后来者不断给传统文化内涵注入时代特征, 使得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成为一对共生体。

三、关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性, 在“定岗双元、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注重“企业元”和“学校元”的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生源的具体情况, 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吸收企业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的行业理念与文化, 融入人才培养, 并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实训模式, 搭建更宽广和灵活的实践实训平台,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围绕“艺”与“工”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 深化课程改革。从“艺”的层面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将文化资源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文化资源中寻找灵感, 将艺术的感染力作用于学生, 发掘其设计思维能力、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文化素质的人才。因此, 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传承优秀的文化, 创新是文化资源发展的有力保障。

2. 积极推行基础课程改革

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偏重于造型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容易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是导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创新能力培养着手, 一是在训练学生对表现对象进行观察、认识和审美的体验过程中, 鼓励其个性思考和创新表现;二是可以针对能力目标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课题, 加强学生对形态表现的意象性训练, 学生凭借对人文、社会、审美各个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发挥想象, 将文化要素融入创新实践过程, 富有情感的创作过程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形”为基点, 上升到“意”的表达,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作为艺术设计人才, 社会对其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必须具备较完整的艺术设计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作为补充, 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设计作品取决于设计者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形成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改革有重要意义, “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自觉吸收意识, 可以通过观看展览、调研与社会实践、学术文化交流等多元的学习途径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的人文通识类课程, 以及组织各类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和交流平台, 帮助其完善人格, 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以此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直接关系到其将来作为设计师的创意水准和职业发展。这对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与熟练的设计技能完美结合。适应未来该行业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另一方面, 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修养。可见, 艺术设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 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者。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佳.感悟设计:设计艺术文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4]朱端.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

汉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篇9

东北林业大学近几年来实施的主题推进式教育, 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在实现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同时, 也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从而推动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是实现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有效途径。

所谓主题推进式教育, 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 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不同阶段学习生活的特点, 在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中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确定相应的教育主题, 分阶段、分类别、递进式、层级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目标集中、主题突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作为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东北林业大学自实施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以来开展的主题推进式教育, 深化了职能目标的实现, 强化了职能的内容, 丰富了职能方法, 增强了职能的实效,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深化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目标的实现

作为大学的四个主要职能之一, 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主要关注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而就像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所以, 大学所有的职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还应该是育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都需要通过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能得以实现。而文化反过来也能促进人的发展。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中的对文化“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的说明, 阐释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是其职能的表象目标, 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最终和实质目标。而东北林业大学开展的主题推进式教育, 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可以说, 在最终目标上, 二者是一致的, 主题推进式教育是对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目标的深化与发展。

二、强化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是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的精神旗帜, 也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主要内容。从历时性看, 作为泱泱文化大国, 我国文化的资源及其丰富, 既有主张礼仪天下, 内圣外王的儒家文化, 也有追求天人合一, 清静无为的道家理想, 既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也有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从共时性看, 当今世界, 还并存着以西方为首的基督教文化和以阿拉伯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 可以说目前我国既面临着国内传统文化的过滤与扬弃, 又要防止外国势力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就是目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也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内容。而主题推进式教育中, 所强调的感恩、诚信、立志成才、生态文明等教育主题, 无一例外, 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 由于在选取教育主题时, 考虑到如果在开展主题教育时, 主题过于分散, 思想内涵没有相互联系, 这就会造成主题的混乱, 影响主题教育内容的全面涵盖。另一方面, 由于主题推进式教育中选择的主题符合国家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符合学生的身心实际需要, 这样的主题对学生来说有极强的吸引力, 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也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三、丰富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方法

文化, 作为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包括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国家, 都会因为不同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导致文化的差异与不同。而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说, 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传承与创新方法。所以, 东北林业大学在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中, 考虑到不同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不同, 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开展活动, 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也丰富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方法。

一方面, 在开展活动时, 坚持按照“分阶段、分类别”的方法, 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安排不同的教育活动, 有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 坚持“递进式、层级化”原则, 即对同一群体, 也要根据这一群体的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与需求来安排活动,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需求, 从而提高教育效果。而且, 在开展活动中, 这两种方法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 “使不同年级主题教育与不同类别主题教育纵横交织、彼此呼应、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既覆盖全体, 又照顾个人的立体教育网络, 保证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

四、增强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 目前学校学生面貌和学校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效果得以显现。

(一) 学校良好文化氛围形成

作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载体, 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 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一方面, 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积极钻研, 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这就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同时, 良好的学风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 而在这种提高中, 作为教师, 也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 从而使教师的教风也发生了明显的好转。这样,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变得健康, 充满活力, 而“团结拼搏, 自我激励, 发挥优势, 争创一流”的东林精神, 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举办的“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组织单位和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最终荣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 优秀学生和群体层出不穷

文化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人的发展, 会对文化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促进人的发展和提高。通过主题推进式教育的开展, 东北林业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而这种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又反过来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近几年来, 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如在危急时挺身而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的2008级学生刘佳霖, 黑龙江省第25、39例无关血缘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者黄志礼、翟明鲁等等, 这些优秀个人和群体的出现, 既是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的收获, 也显示了学校在传承优良传统, 努力创新先进文化上的巨大成效。

随着国家发民战略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文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也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既是高校发展的新任务, 也是对高校职能的新要求。学校将以《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深化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 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正林.主题推进式思想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0) .

上一篇: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下一篇:梦想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