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数学分析

2024-07-02

汉字的数学分析(精选12篇)

汉字的数学分析 篇1

一、汉字简化的历史回顾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的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作为中华文化的灿烂结晶和载体,它同汉族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自古以来使用简单规范的汉字是每个汉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关于汉字简化的历史,曾有过一些争议,一般认为汉字简化从甲骨文时代就开始了,之后都产生过许多简体字。到了汉代以后,汉字形体发展到了楷书阶段,字体的演变基本停止了,随之而来的是汉字本身的变化,最主要的是笔画的减少,唐宋之后简体字日益增加,民间流行的印刷物也出现较多简体字。宋元之后简体字在广大群众中更是大为发展,民间印刻的小说更多的出现了简体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又在1956年和1977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汉字简化工作,这两次改革更是为汉字的面貌带来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关于汉字简化的争议也随之变成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关于汉字简化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汉字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关乎到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二、汉字简化之利

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我们在看待任何问题时应该关注到它的利与弊,对于汉字简化的分析我们也应该秉持着一种全面客观的态度去分析和看待,这对于我们更科学地开展以后的汉字简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汉字的进一步规范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汉字简化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对于笔画的简便等各个方面。

首先,汉字简化可以将一些繁琐的汉字进行笔画上的减少,有利于我们识记和使用,提高汉字的书写效率。传统汉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汉字的繁与乱,繁主要指的是笔画繁多,乱主要是说汉字异体纷呈,这些都为书写者和使用者带来不便,而汉字简化之后,汉字笔画的简化提高书写的效率,而改善汉字乱的现象,减少通用汉字的书目也大大提高了汉字学习的效率。《简化字总表》2235个简化字平均每字10.3画,被简化的2260个繁体字平均每字16.1画,平均每字减少5.8画,由此也提高了汉字的书写速度。可以说,汉字简化在我们追求快节奏和效率的今天更是具有进步作用的。

其次,汉字简化后的文字结构更加简单明了,便于使用者识读。繁体字构字繁复,不仅给书写和阅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人们识字过程增加了一些困难。而简体字则构字简单明了,方便人们识记和认读。如汉字中的部分形声字,简化字的声旁比原来繁体字的声旁表音准确,结构更加清晰,因而也更便于初学者认识和记读。如:“運”简化为“运”后,则可以依照声旁“云”来帮助记读这个字。又如,“膚”简化为“肤”后,则依据“夫”来记读。这样的例子简化字中比比皆是。毫无疑问,这样的简化对于汉字的普及和使用者的识记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最后,从规范简化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来看,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已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中国大陆公布的简化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已明文规定使用我国公布的简化字;联合国文件中的中文文本和西方国家出版的中文印刷品都采用标准的简化字,这说明我国的规范简化字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简化字的功绩。

三、汉字简化之弊

虽然汉字简化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汉字的传播带来了诸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汉字简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汉字简化的另一些方面,也就是其存在的弊端。

首先,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而汉字简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汉字的表意功能。我们现行的简化字为了追求简便,增强了汉字的符号性,从而削弱了汉字的形象性。如“車”原本是象形字,被简化成“车”后已毫无象形可言。这样的简化虽然给书写和学习减少了困难,但却破坏了汉字的构形理据,违背了汉字自身的特点,不利于汉字的发展。

其次,简化字的结构关系比较冗杂,繁简关系也较为混乱,这对于汉字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简化汉字虽然实行多年,但是它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结构系统,常常会有一些不能推导出来意思和读音的汉字,而即使是能推导出来的简化字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使得部分字的繁简关系变得混乱复杂,没有固定的规律和规则可以遵循,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汉字学习的困难,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和把握。

再次,汉字的繁简使用没有统一标准,不利于汉字的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当今在世界上使用汉字的人有大约四分之一,但是除了我国大陆地区的人使用简体字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使用的都是繁体字,因而社会和学术界的许多人都认为汉字简化给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以及日本、韩国等之间的交流带来了问题。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简化字和繁体字在转换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也确实给对外和两岸交流带来了一些不便。

对于汉字简化的问题,历来学术界是持有不同立场和看法的,正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汉字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汉字简化也都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大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汉语热”的现象还会继续升温,因此我们应该更好权衡汉字简化的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汉字,使得汉字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同时也使得汉字承载的文化能够更好的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汉字简化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同时还要尽量规避其弊端,主要可以朝着以下方面努力:建立更加精确科学的繁到简的转化系统,使得繁体字到简化字以及简化字到繁体字之间能顺利精确地转化;鼓励人们对繁简字都加以识别认知,可以促进维持繁简字同时存在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综合来看,汉字简化是汉字改革的方向,是符合汉字发展规律的。简化汉字在大陆地区已推行了近60年,它所取得的成绩和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之处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今后的汉字简化工作应当更注重现行简化字的规范使用,及时总结既往工作中的得失,为汉字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综观汉字的发展历史简化是不可逆转的汉字走向,不能因为二简字的废止就认为汉字简化已走到尽头。我们相信汉字不会永远停留在目前的形态,它还会朝着更加便捷的方向简化,特别是那些形体复杂难写难记的字形,绝对逃脱不了被简化的命运。只是在简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在汉字简化的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汉字朝着便捷有序又不失其丰富内涵的方向发展。

汉字的数学分析 篇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次必考以下几种形式,每组一般给出三个汉字,选出符合条件的那一组汉字的代码。

下列哪一组不是规范汉字?

下列各组汉字笔画为相离关系的是?

下列各组汉字笔画为相接关系的是?

下列各组汉字结构模式属于上左下包孕的`是?

下列哪组字都是多音同义字?

下列哪组字都是多音多义字?

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

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音作用的是?

下列各组汉字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此题给出四个选项,正确答案有二至四个选项。每次必考:

下列简化字中简化的最好的是?

下列汉字中“X”是记号的是?

下列汉字中“X”是音符的是?

下列汉字中“X”是意符的是?

下列哪组的形声字有表音功能?

形声字旁兼有表意作用的是?

符合“题干要求”的字表是什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此题命题无规律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此题命题无规律

五、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用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的构形

用字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的构形

用汉语拼音为下列词语注音

指出下列汉字的笔画数

指出下列简化字的简化方法

解释下列成语中带点的字的字义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此题命题无规律

七、论述题(10分)

此题命题无规律

汉字的数学分析 篇3

关键词 汉字笔迹特征;主观评定;客观评定

分类号 DF794.2

1 前言

在汉字笔迹心理学分析中,基础的工作是对笔迹特征进行筛选与评定。赵庆梅(2001)通过对已往文献的分析,总结出十一种笔迹分析方法,即特征法、测量法、比较法、直觉感知法、望气法、形与态结合法、类推法、微观到宏观分析法、宏观到微观分析法综合法、综合法、软件测评法。笔迹特征的评定方法不一, 一直限制着笔迹分析的发展。冮勇(2008)认为,笔迹研究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笔迹整体印象分析和笔迹微观特征(即元素分析)两种视角或两种策略。一般来说,实证性研究视角多具有元素主义取向;而重视整体特征的分析多为经验性研究。童辉杰和杨鑫辉(2003)研究认为:笔相学家的主观经验判断是没有根据的,其经验判断大多是主观臆测,经不起实证检验。这种仅凭经验进行判断的笔迹分析很难满足科学所要求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逐渐被摒弃和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测量,即把笔迹当成平面几何图形对其特征进行测量。张卿华和王文英(1998)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研究了笔迹的年龄特征以及笔迹特征和神经类型间的关系。牛乐(2008)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对上留白、下留白等十项笔迹特征进行了测量,研究了笔迹的布局特征。赵娜和李永鑫(2007)指出,测量法的最大优点是可操作性强,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客观公正,易为人们所接受,可以被引入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操作。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让我们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处理笔迹。为了更好地将手写体转译为印刷体,人们采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地改进识别手写体的质量。何震宇(2003)提出了“去除笔迹的格线和噪音”“矩特征算法”“笔迹纹理分析”等方法,对笔迹特征的计算机识别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在客观测量在笔迹分析技术上大行其道时,冮勇和孔克勤(2009)指出,已往的研究过于关注可客观测量的笔迹特征,而忽视了笔迹整体印象的评定。这背离了笔迹学研究开创者克拉格斯(Ludwig Klages,1972~1956)所提倡的整体性研究思想。笔迹特征具有怎样的整体结构是研究笔迹与人格关系的前提。随后,冮勇和孔克勤(2009)采用“整体性印象评定”研究取向,编制了“汉字笔迹整体特征评定量表”。这是对主观评定方法的信奉和改良。

方法学上的局限一直限制着笔迹分析的发展。目前,笔迹分析两种主流的方法取向是: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主观评定是较成熟且应用较多的方法,前人的研究大多依赖这种方法,但主观评定方法由于误差较大,评定标准不一, 一直被科学心理学所排斥。客观评定方法发展相对较晚,具有量化或计量优势,但却无法对笔迹的“整体印象”如美观度、潦草度等特征进行评定。评价这两种分析方法的标准主要是效度,本研究试图对同一样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以探讨两种评定方法的优劣。

2 方法

2.1 被试

对全国多个省份的1100名被试进行笔迹样本采集,最终1011名被试的笔迹材料符合要求。其中男性477人,女性465人,69人性别信息缺失;被试年龄为16岁至71岁。

2.2 研究工具

2.2.1 书写笔、纸和垫板

为了控制书写时影响笔迹特征的无关变量,采用王高强(2013)的标准化工具测评法,选用统一的书写笔、书写纸、书写垫板和汉语抄写材料:标准书写用笔为晨光牌MG-2180型号0.5mm水笔;标准书写用纸为立印牌高级多功能复印纸210mm×297mm,70g/m2;书写垫板为得力牌9353型号垫写板;标准抄写材料为包含147个汉字的文字材料(题目为《人生的大智慧》)。

2.2.2 汉字笔迹特征量化识别系统(CCQAS4.0)

该系统由课题组与河南大创公司联合研发而成。该系统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以扫描后的书写笔迹材料图片文件为处理对象,通过分析算法,最终可获得27个汉字笔迹特征参数。该系统用量化分析代替以往的手工测量,大大提高了参数的准确性和运算效率。

2.2.3 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

采用刘勇华(2014)编制的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该量表包含30个笔迹特征项目,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量表编制过程中采用了定义明确、评定难度较低以及评价一致性好三个标准,故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评分者信度,各项目组内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

2.3 方法与程序

2.3.1 笔迹样本采集

对30名参与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后,分别在全国7个省、直辖市采用以上标准工具和标准程序对1100名被试进行笔迹采集。指导语:“各位朋友,大家好。现在大家面前都有一支笔、一张白纸和一份抄写材料,请把垫板放在白纸下面,把这一段文字材料按照平时的书写速度和书写习惯抄写到白纸上。请注意秒表,最后把抄写所用时间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准备好了,现在开始。”被试抄写结束后回收笔迹样本,进行筛选后采集到1011份有效笔迹样本。

2.3.2 笔迹特征量化主观评定

对30名实验人员进行主观评定培训,采用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每位评定者大约评定100份笔迹,每一份笔迹经过前后3次不同评定者的评定,取3次评定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的结果。

2.3.3 客观度量

对1011份笔迹资料用明基Q66扫描仪进行图片全真扫描,然后使用CCQAS4.0对扫描储存的笔迹图片进行客观度量,获得每份笔迹资料的24个笔迹特征参数。

nlc202309021418

2.3.4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2003和SPSS21.0对数据进行管理,用SPSS21.0对主客观评定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因素分析

3.1.1 主观评定数据的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主观评定包含的潜在笔迹因子,对主观评定的“整体清晰度”“整体工整度”“行一致性”“行距大小”等30个笔迹变量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因子,并对结果进行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KMO值为0.876,Bartlett’s球型检验结果在0.01水平显著,适合做因素分析。通过多轮因素分析,逐步删除个别因素负荷小于0.35的项目或者存在多重负荷的项目。根据碎石图的特点,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5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4%。

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整体清晰度”“整体工整度”“笔划流畅度”“成熟度”“行清晰度”“行一致性”“行距大小”等7个笔迹特征变量在因子S1上有较高负荷,共同解释总变异的24.86%,这些笔迹特征反映书写者笔迹具有清晰、工整、一致、成熟的特点,故本研究将因子S1命名为“整洁性”。“字体大小”“字体宽窄”“横划长短”“捺划长短”“撇划长短”“竖划长短”“字间距”等7个笔迹特征在因子S2上负荷较高,解释总变异的18.23%,这些笔迹特征反映的是笔迹字体的基本笔划的长短以及字体的高矮宽窄等大小特点,故本研究将因子S2命名为“笔划长度”。“左留白”“右留白”“上留白”等3个笔迹特征在因子S3上负荷较高,解释总变异的9.99%,反映笔迹的留白大小情况,因此将因子S3 命名为“留白大小”。“连笔多少”和“字体棱角”这两个特征同在因子S4上负荷较高,解释总变异的8.88%,连笔和棱角反映的是字体的清晰、工整情况,所以研究将因子S4命名为“连笔与棱角”。“左边距一致性”“右边距一致性”在因子S5上负荷较高,解释变异的6.18%,反映的是笔迹边距一致性情况,因此将因子S5命名为“边距一致性”。

3.1.2 客观评定数据的因素分析

对客观评定的页眉留白、页脚留白、左侧留白、右侧留白等29项笔迹特征再加上时间共30个笔迹特征进行因素分析。同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对结果进行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KMO值为0.72,Bartlett’s球型检验结果在0.01水平显著,适合做因素分析。根据碎石图的特点,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30%。

根据因素分析结果,平均字面积、最大字面积、标题字体面积、最小字面积、均匀程度比、像素数等6个笔迹特征在因素1上有较高的负荷,该因素命名为“字体面积”。平均行间距、最大行间距、最小行间距、标首距等4个笔迹特征在因素2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行间距”。平均高宽比、标题高宽比、最大高宽比、最小高宽比等4个笔迹特征在因素3上有较高负荷,命名为“字体高宽比”。平均行倾角、最大行倾角、标题倾斜度等3个笔迹特征在因素4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行倾斜度”。左侧留白、页眉留白、右侧留白等3个笔迹特征在因素5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留白大小”。时间特征在因素6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书写速度”。

3.2 性别的判别分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多数笔迹特征上存在性别差异(张卿华,王文英,1998;秦玉红,孙艳,2009;冮勇,董巍,2013)。本研究尝试以性别为分组变量,以主客观评定的笔迹变量为自变量分别建立判别模型,来考察两种评定方法对性别重判的正确率,以此作为评价两种分析方法的外部效度之一。

3.2.1 主观评定的判别分析

将被试按性别分为两组,用主观评定的笔迹变量对两组进行判别分析,比较两组情况。使用步进式方法得到以下判别分析模型:

D=-0.24连笔多少+0.44行距大小+0.28标点规范度+0.67性别倾向-0.31成熟度

该判别模型的特征值为0.15,正则相关系数为0.27;Wilk’s lambda值极显著,表明两组平均值显著不同。用判别模型将两组被试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4.90%(见表1)。

3.2.2 客观评定的判别分析

使用客观评定的笔迹变量对按性别分为两组的被试进行判别,建立以下判别分析模型:

D=0.65页脚留白+0.43标题字体大小+0.66最大字面积+0.74平均高宽比-0.69最小高宽比

该判别模型的特征值为0.08,正则相关系数为0.32;Wilk’s lambda值极显著,表明两组平均值显著不同。用判别模型将两组被试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1.70%(见表2)。

表1 主观评定对成员的性别判断

性别预测组成员合计

男女

男(初始)307170477

女161304465

未分组的案例254469

表2 客观评定对成员的性别判断

性别预测组成员合计

男女

男(初始)264213477

女148317465

未分组的案例323769

4 讨论

主观评定中抽取了整洁性、笔划长度、留白大小、连笔与棱角和边距一致性等五个因子;客观评定中抽取了字体面积、行间距、字体高宽比、行倾斜度、留白大小和书写速度等六个因子。两者进行比较可知:主观评定中的“留白大小”因子与客观评定的“留白大小”是一致的。同时,主观评定中的字体大小、边距一致性和客观评定的字体面积、行间距、字体高宽比等评定的都是笔迹的字体大小和间距方面的特征。主观评定主要依据的是直觉经验,没有明确的操作定义;每个人的评定标准不同,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差异。刘加艳、郑全全和时勘(2005)指出:“在对笔迹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时,由于各个研究者对笔迹特征的操作定义不完全一致,同时纳入研究中的笔迹特征也各不相同,因而给实验结果的横向比较带来了困难。”客观评定是计算机自动化的评定,它有着客观、标准化的评定标准,这大大缩小了操作误差,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客观评定中提取的六个因子是对笔迹的具体、细节的特征进行的评定。笔迹学开创者克拉格斯认为,对笔迹的理解应该采用直观性、无媒介的理解,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与西方的字母文字相比,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同时,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汉字的形态更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冮勇和董巍(2013)在运用自编汉字笔迹整体特征评定量表考察汉字笔迹整体特征不同水平书写者的人格特质差异时研究得出,笔迹与人格间并不存在“量”上的相关性,研究并没有得出类似于“笔划越长越外向”这样的结论。笔迹可能存在类的区分,这提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对笔迹的整体性印象评价的价值。

nlc202309021418

张卿华和王文英(1998)的研究表明,在字的高度、宽度方面,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秦玉红和孙艳(2009)研究表明:男性的书写水平低于女性,男性笔迹较潦草;男性笔迹的字行间距大于女性。冮勇和董巍(2013)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在笔迹的工整度、书写流畅性和书写规范性上差异显著。诸多的研究显示,男女笔迹特征差异较大。本研究以性别为分组变量,以主客观评定的笔迹变量为自变量分别建立判别模型,来考察两种评定方法对性别重判的正确率。主观评定的判别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以最终进入判别方程的五个笔迹变量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性别的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4.90%。客观评定的判别分析结果得出:同样进入的五个笔迹变量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性别的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1.70%。对性别的判断正确率与莫雷和杨莲清(1995)以及Hayes(1996)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种评定方法对性别的重判正确率差异不大。

纵观笔迹评定发展的历程,从最开始的完全主观经验的评定到后来对具体笔迹特征客观的测量,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重视主观的“整体印象评价”的价值,正如罗西(Rossi)所说,在笔迹研究中要能够将“整体性方法”和适用于该领域的、有效的“分析形式”相互结合。我们应该利用客观评定的标准化、误差小、效率高等特点,同时也要重视主观评定对笔迹整体特征评价的价值。在此方面,童辉杰(2004)已经进行了尝试,他选取的148个笔迹特征中包括客观测量指标以及等级评定指标,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汉字笔迹特征投射分析系统在后来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都显示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笔迹的主客观评定方法都有其价值,同时也有其局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主客观评定的优势,将两种评定方法结合,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笔迹特征,这对于笔迹测量领域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何震宇,李和平. 中文笔迹鉴别软件研究与开发.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

冮勇.(2008). 笔迹与人格的关系. 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冮勇,董巍.(2013). 汉字笔迹整体特征不同水平书写者的人格特质研究. 心理研究,6(03),45-50.

冮勇,孔克勤.(2009). 汉字笔迹整体特征结构及评定量表的编制. 心理研究,2(05),59-64.

刘加艳,郑全全,时勘.(2005). 中文笔迹分析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28(02),442-443.

刘勇华.(2014). 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的编制及笔迹与人格关系的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莫雷,杨莲清.(1995). 书写字体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学报,27(04),407-412.

牛乐.(2008). 笔迹布局特征的客观分析及其与人格关系的初探. 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医科大学.

秦玉红,孙艳.(2009). 中文笔迹性别差异的研究. 刑事技术,02,33-35.

童辉杰.(2004). 投射技术:对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测评技术的探索.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童辉杰,杨鑫辉.(2003). 对非心理学背景的笔迹分析中经验判断的心理学验证. 心理科学,26(05),934-935.

王高强.(2013). 应用笔迹特征分析软件对笔迹特征及其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张卿华,王文英.(1998). 汉字笔迹与个性测评研究. 心理科学,21(04),301-305.

赵娜,李永鑫.(2007). 人才测评中的笔迹分析技术.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04),37-40.

赵庆梅.(2001). 笔迹分析与测试.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Hayes,W. N.(1996). Identifying sex from handwriting.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3(3),791-800.

汉字结构理论的相关比较分析 篇4

一、六书说及其同异

六书说主要有:第一家郑众, 《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了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第二家班固, 《汉书·艺文志》中说:“教之六书, 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造字之本也。”第三家许慎, 《说文解字·叙》中说:“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 指事者, 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二曰象形, 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曲, 日月是也;三曰形声, 形声者, 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四曰会意, 会意者, 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 转注者, 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六曰假借, 假借者,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三家相同之处:1.郑众、班固、许慎均为汉代人, 由此可见, 汉代是研究六书的鼎盛时期;2.三家都把汉字结构归为六类, 他们对六书所做的分类在内容上是一致的。三家相异之处:1.三家对六书所做的分类在内容上一致, 但具体名称不同。郑众分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班固分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分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2.郑众、班固、许慎对于六书的次序排列, 没有一个统一。3.郑众、班固都没对六书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解释, 而许慎为“六书”逐一下了定义, 所以说许慎是最早为六书的名目定下界说的。同时他在《说文解字》中运用六书全面分析了汉字的结构, 因而我们说, 许慎在三人中, 甚至在中国文字学历史上, 是最具贡献的一家。

传统六书说是我国最早论述汉字结构原理的理论, 对人们认识和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构形的发展等具有很大价值。但由于时代的局限, 六书说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它把造字法和用字法混为一谈, 同一种造字法被分成象形、指事、会意三类且界限模糊, 有些汉字无法找到合适的类等, 这些也都被后代的文字学家关注到了。

二、三书说及其同异

许慎后, 出现了很多对汉字结构划分的文字学家。戴震提出了“四体二用说”, 将具备自身结构特点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同不具备自身特点的转注、假借加以区分, 这对汉字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书说, 则是对许慎六书说的一大革新, 破除了传统说在文字学史上长期的垄断地位。

“三书说”是唐兰首先提出的, 他批评六书说中象形与指事、指事与会意、象形与会意界线交叉, 在分析时常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 他把汉字结构分为象形、象意、形声。他认为:“三书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文字, 不归于形, 必归于意, 不归于意, 必归于声。形、意、声是文字的三方面, 我们用三书来分类, 就不容许再有混淆不清的地方。”后来陈梦家指出唐氏三书说具有缺陷, 提出把汉字结构划分为象形、假借、形声。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陈氏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 但他把象形改成了表意。

唐氏三书说、陈氏三书说和裘锡圭对三书的看法也有同异。相同之处:1.唐氏、陈氏、裘锡圭三书说均产生于20世纪, 是汉字结构类型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2.文字学家们对六书说均产生了怀疑, 破除了六书说在文字学发展史上的统治性地位, 他们都认为汉字结构应该分为三种而不是六种;3.三家的学说中均有一些类型混淆不清, 难以划分。相异之处:1.三类名称不同, 唐兰的是象形、象意、形声;陈梦家的是象形、假借、形声;裘锡圭的是表意、假借、形声。2.唐兰把假借排除在了汉字基本类型之外, 陈梦家与裘锡圭的分类相对来说更合逻辑。

新旧“三书说”从汉字的形体及语言的音、义联系等方面出发, 分析汉字构造方式, 使汉字结构理论更趋于细致、严密, 但新旧三书说虽然认识到了“六书”的不足, 却仍未从根本上打破“六书”的格局, 很多汉字无处归类, 这就说明新旧三书说还不能概括全部汉字的结构, 还不是十分科学、完善的理论, 至今还无法取代六书说的地位, 但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结构理论正在批判、继承中不断地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3]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中华书局, 1988.

[4]林志强.20世纪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新发展——以“三书说”和“新六书说”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3.

[5]韩伟.汉字结构类型古今研究综述[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1) .

[6]黎千驹.现代六书学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7]徐志奇.汉语文字学概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汉字的数学分析 篇5

对网络词语中的汉字词的多角度分析

网络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也是一种时代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网络语言的`形成与时代、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从各个角度对网络词语中的汉字词进行分析.它们虽然形式特别,但它们的生成仍然符合汉语词汇的构造规律.

作 者:马婧贤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 “”(12) 分类号:H1 关键词:网络语言   造词   后塑文化构词法  

汉字的数学分析 篇6

关键词:汉字艺术;现代家具设计;汉字艺术的应用

中国的汉字艺术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汉字文化系统十分庞大,不仅有我们现代实用广泛的简化汉字还有繁体字,追溯文字的起源也有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丰富的汉字文化为家具的设计应用提供了可能。从现代家具追求独创性和个性的角度出发,汉字是个好的选择[2]。可以在家具的应用上大放光彩。

汉字艺术与家具风格

说起中国的汉字艺术,中国人是非常自豪的。中国的汉字艺术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汉字文化系统十分庞大,不仅有我们现代实用广泛的简化汉字还有繁体字,追溯文字的起源也有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汉字不仅具有着形态美,还有着美好的寓意和象征性的意境。汉字的形态可以变化多端,草书和楷书的区别也在于形态的不同,同时对于汉字,不同的人的书写也呈现不同的形态,所以汉字的形态可以在家具设计上加以借鉴[3]和应用。汉字的历史底蕴丰厚,古人和大家等对汉字的创作也可以被应用与家具的设计中来,来增加家具的文化内涵。汉字还拥有着美好的寓意,对于家具风格的定位,对于家具美好意义的表达起着好的传承作用。比如汉字:合、和等的运用,可以寓意家庭的和睦和和谐。同时汉字本身就有着良好的意境美,汉字,特别是诗歌在家具中的应用,可以增加家具的古典气息,让家具传达更加多的象征意蕴。

汉字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恰当可以让家具绽放光彩,但是汉字艺术也不可以滥用,要充分考虑家具的风格。保证应用的到位。假如,要设计一套复古[4]家具,那么汉字艺术就可以应用到家具的设计中去,可以在椅子的设计中融入古典的汉字,也可以在橱柜上设计古诗词的花样,让古典家具,更加拥有文化底蕴,让古典家具更加绽放文化色彩。如果是一套现代家具的设计,汉字艺术也可以镶嵌其中,但这时候要更多考虑汉字的形态变形,保证汉字的形态美和时尚效果。总之,对于汉字艺术的运用要考虑家具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汉字艺术与家具个性应用

汉字艺术的应用可以让家具更加个性,现代科技部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增强,对于家具的选择更加注重家具的个性,汉字就可以更加突出家具的个性。比如通过对甲骨文的应用,制造一把更加前卫和时尚的椅子,让甲骨文的形态美和甲骨文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也可以根据汉字的形态变化,设计出更加实用的家具,例如,现代家具有时候要求更多的折叠效果来节约空间,那么就可以利用特殊的汉字,制造折叠的效果,让家具在折叠起来后更加的美观和实用。

家具的设计不仅有家具形态,也有家具材质,家具颜色的搭配。中国家具要更加体现中国特色,对汉字的应用就是一种方式。首先家具的形态,既可以做成简单大方的形态,也可以根据家装的需要,进行具体的形态定位。而对于家具的材质,中国传统设计注重实用木材,木材的家具不但经久耐用,也可以在岁月的冲刷下为家具增值。

总之,家具设计的重要性愈发的凸显,要求家具设计突破传统,积极创新。

汉字的寓意、形态与家具设计

1.汉字的寓意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中国人在家具的选用上,喜欢家具的好彩头,以及家具的美好寓意。那么在家具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国人的这种心理。比如,人们在购买家具的时候希望家庭和睦,那么就可以把汉字‘和’字运用到家具的设计中去,比如做生意希望生意兴隆,那么就可以把‘兴’字运用到家具设计中,比如有人喜欢年年有余,那么也要考虑购买者的喜好。让家具寓意更加美好,生活更加旺盛。

2.汉字的形态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在新中式的家具设计中,对于家具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古典家具的模仿,而是对现代家具有了新的定义,它是一种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文化精髓的提炼,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文化浓缩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从而形成了新中式家具设计风格。例如,将运用“古”字的外形融入于现代家具设计中,文字下半部的“口”为坐面和椅子腿,上半部的“十”字为靠背和扶手,通过细节上的处理,让现代家具设计更中国化。

结束语

中国的汉字艺术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汉字文化系统十分庞大。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小小的汉字浓缩着国人的集体智慧[5]。汉字艺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代家具的设计中去,在研究汉字艺术的同时,兼顾家具设计的理念,让汉字艺术更多地为家具设计服务,让小小的汉字,爆发出大大的能量,为家具设计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小龙. 视错觉在现代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3(08)

[2]王小珍. 基于技术美学的现代家具设计研究[D].北京大学,2012(06)

[3]冈陵. 汉字艺术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05)

[4]郭亚树. 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体现[D].德州学院,2012(07)

[5]李孝利. 明式家具设计理念在现代木质家居用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09)

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篇7

一、汉字书写现状令人担忧

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 字形不仅仅是表音表义的符号, 更是一门艺术————书法艺术。 自有文字以来, 书法艺术就作为中华民族艺术中璀璨耀眼的明珠流传沿袭至今。 但是, 今天的中学生汉字书写, 连最起码的要求———让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认得出都达不到, 更不要说书法艺术了。 当前, 学生汉字书写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书写意识淡薄, 思想态度不端正。 大部分学生认为用笔写到纸上的就是字, 字写得好坏与学习成绩关系不大, 只注重答案的对错, 而不考虑书写的工整美观与否。 所以, 学生作业和试卷中就不断出现了“四不像”的自制“甲骨文”, 让教师在批阅时左看右看, 上看下看都摸不着猜不透。 就性别而言, 男学生比女学生的书写态度更糟糕。 二是执笔方法错误。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大拇指、食指握住笔杆, 用中指抵住笔杆, 无名指和小指成半握状态, 这样整个握笔姿势成虚掌握笔。 但是, 大部分学生执笔时常犯以下几种错误: (1) 横搭型。 这样写字缓慢, 写字太用力, 容易疲惫。 (2) 扭曲型, 即拇指扭曲以食指顶住笔。 这样用力不均, 容易写字画符。 (3) 扭转型。很多学生写字时会把手腕扭转, 笔向自己, 这种执笔方法会影响脊柱。 (4) 错位型, 即以拇指压住食指和中指握笔。 不知为何, 较多女生常犯此错误。 (5) 睡觉型。写字时, 手腕和手掌会贴在桌子上, 遮住了自己的视线。 三是写字姿势不当。 部分学生写字时, 作业本歪斜, 致使左肩下垂, 右肩拱起, 侧着身子写字。 还有一个易犯的毛病, 即学生写字时两脚着地不平, 左移右晃, 头部不正。四是点画形态模糊。汉字的点画书写具有一定的方法和用笔要求, 不管是毛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都该应有点画形态。由于学生没有通过汉字笔画专业的训练, 心中缺乏点画形态的印象, 把所有笔画都写成一段直线, 久而久之, 学生尖圆、弧直、轻重、快慢分不清, 导致字形僵硬或乱画。五是结构松弛, 偏旁部首搭配不和谐。学生写字时, 往往只注重汉字有哪些笔画和组成部分, 而不注重结构的疏展、穿插、高低等基本规律, 汉字重心不稳东倒西歪, 这样很难以做到书写时意在笔先。 六是笔顺错误。 笔顺虽然不影响一个字的正确性, 但影响书写的流畅性和美观性, 基本笔画规则是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先中间后两边, 如果按照这个笔顺规则, 写字功底再差, 写出的字也会容易辨认, 不至于字迹潦草, 难以辨认。 七是汉字占位空间不准。 学生初学写字时, 强调字在方格中的空间位置, 在方格内练字, 做到不撑满、不出格、不歪斜。

二、汉字书写不规范的原因层出不穷

造成中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原因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从社会层面分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公民没有从中国汉字书写重要作用的高度上去认识, 对汉字规范化意义不够, 公民认为写字是自己的事, 与他人及对社会的影响无关, 在日常用字时书写不认真, 不重视字的形、音、义等。从家庭层面分析,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在家里, 家长要写规范字, 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自己孩子的书写。 同时, 家长在必要时要给予孩子必要的督促和指导。从学校层面分析, 学校的教育导向很重要。 早在2013年2月, 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纲要的出台旨在督促学校、学生重视书法教育, 重视书写规范汉字。现行的教育制度中, 虽然也大张旗鼓地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厌其烦地大谈素质教育, 但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 分数总是毫无客气地摆在第一位。 在无情的分数面前, 教师和学生谁还会顾及到无伤大雅无足轻重的汉字书写吗?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把汉字书写推向死亡边缘的恶性连锁反应: 学校为了追求成绩的最大化, 书法课也是形同虚设, 学校写字课, 由语文教师代上, 无专业教师指导。

三、改变中学生书写现状对策的思考

尽管受到电脑打字技术的冲击, 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 但就目前甚至今后的一段时间而言, 我们国家中学生尚未达到每人一台电脑的水平, 作业考试还得靠手写, 提倡训练书写规范字仍大有必要。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尝试, 来规范中学生汉字的书写。首先, 社会上要创造写规范字的浓厚氛围。如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标语, 文化机构、街道、社区活动中心提倡全民进行书法系列活动, 书写规范汉字。此外, 当地书画院、文化馆可每年举行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等活动。这样,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学生可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写规范字。 其次, 要强化学校教育, 引起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足够重视。一要开好写字课, 而且要进行考试, 达到一定等级才会合格过关, 为汉字书写的练习赢得必要的时间与空间, 使写字不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 不被其他会考科目所挤占。 二是根据《纲要 》要求, 各年级都要开足、开齐书法教育课, 真正落实学生规范汉字的书写。 三是要有书法专业教师辅导训练。 必要时, 学校可将当地知名书法教育人士聘请进入课堂, 指导训练学生, 改变现在只由语文教师凭兴趣蜻蜓点水式指导。再次, 抓紧抓好家庭启蒙教育。孩子刚开始学写字是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始的, 因此, 家长首先要懂得写好汉字的基本知识, 尤其是握笔姿势和坐姿, 这样在指导和训练孩子写字时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有的放矢, 少走弯路。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华庆说过:“写字具有人格价值。写字揭示出人格特点, 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形态的展示与写好字的形成演变特点是一致的。”由此可见, 中学生能写一手好字, 对个人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摘要:当今, 在电脑和手机普及的情况下, 全民写字水平下降。中小学生书写汉字现状更是令人担忧。本文对中学生书写汉字现状的表现、书写不规范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了具体措施, 以提高中学生的书写水平,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在当代标志设计中的优势分析 篇8

如今不管设计些什么, 大行其道的都是“洋文”, 而且这种趋势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企业标志、广告, 诸如此类的东西, 名为与世界接轨, 追逐世界文化主流, 其实是在迎合国人的崇洋心理, 以为“洋文”就是流行!

二标志设计中汉字较拉丁字母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1. 拉丁字母在标志设计应用中的弊端

欧洲的拉丁字母最初起源于图画, 后来为腓尼基字体, 最后演化为古罗马体, 逐渐形成水平位置上的正方、长方、三角、圆、垂直、水平、统一斜度的规范性字体。它以最简洁的符号形式表现, 具有高度识别性, 这种强化视觉识别或阅读的成功演变, 在现代世界通用语言中一直被沿用。拉丁文字由26个字母组成, 为了更加简洁易记, 以单个字母为设计元素的文字标志非常普及, 然而企业太多, 字母又有限, 用得过多就会有雷同感, 甚至相互混淆。26个字母不管怎么翻来覆去、怎么变化写法, 总是缺乏个性, 总令人觉得千人一面。

标志及其延伸而来的各种设计就是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它不仅能充分体现企业的形象和本质, 还能充分体现企业的文化精神。标志在不同时代都会有不同风格的设计出现, 把握时代脉搏, 赋予标志设计新的精神风貌, 这样的标志设计才会具有生命力。

2. 汉字在标志设计应用中的优势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象形文字, 但它并不仅是象形而已, 更具有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构形特点, 所以说它是表义的, 可以充分、准确、生动地揭示物的本质及特点, 为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标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途径。

从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 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再到秦汉时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期的印刷字体, 直到现在常用的宋体、黑体、仿宋、综艺、琥珀、圆体等,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的观念而产生的,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即人类并非宇宙创造的中心, 而是自然中的一部分, 能否符合大自然的韵律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如此强调自然的形态与模式, 汉字的创造无疑也遵循这一法则, 即模拟自然, 将物的形简化地融会于方正的字体符号之中。这种特征在逐渐演变的汉字构成中也能看出几分, 汉字的构成分六部分, 古称“六书”, 其中象形、会意和形声的构字特点, 充分说明了汉字不但是一种符号, 而且最重要的是具有表情的意义。象形是指模仿自然物形, 以简单的笔画书写而成的字, 它不仅表达了自然物形的含义, 还具有文字符号的性质。会意是指将两个字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文字, 如“二木成林”, “三木成森”等。形声是指形与声结合构成的文字, 如“闷”字, 为“门”之形与“心”之意构合而成;“河”字为“水”之形与“可”之声合而为之。

汉字的另一个特点是, 汉字的一个字本身就代表一种或多种意义。这一点, 拉丁文字的一个字母却不能完成。在文人士大夫创造了优秀的书体与书法作品的同时, 民间艺人也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无数巧妙而极富视觉意趣的字体图形。汉字不只是交流信息的语言符号, 更被作为个性品位极强的艺术品而大放异彩。如用来招揽顾客的幌子、节庆与民俗活动中的吉语、吉祥纹样中的连笔字等, 具体来说, 如早期的蝌蚪文和鸟虫书 (最早的物形字) ;秦汉时宫殿上的瓦当字 (一般为吉祥语, 如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等) ;钱币字 (如圆钱纹中“唯吾知足”四个字都有一个口字, 以口字为中心, 互相借用) ;剪纸字 (如“飞龙戏珠”, 以双龙盘绕表现草体飞字) 等。均是反映日常生活形态的杰作, 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强烈的民族特色。

汉字运用于标志设计, 可以准确、鲜明、简练地表现主题, 能达到充分体现企业形象和本质及体现企业的文化精神的要求。文字标志同时具有语言形式、语音形式和图形形式。虽说拉丁文字源于图形, 但经过长期的演变, 基本上已失去了原来的图形意义, 但汉字却是一种兼表音、表意于一身的文字, 仍然保留有许多图形的特征。

三汉字标志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设计比比皆是, 其中不乏堪称经典之作, 以下是三个经典案例分析。

1. 中国铁路局标志

中国铁路局的标志用“工人”二字变形而成, 恰似行驶在“工”字铁轨上的火车头。它同时还令人联想到, 工人阶级就是时代前进的火车头。设计得简练、形象、文化蕴涵丰富, 至今仍堪称典范。

2. 中国银行行徽

中国银行的行徽是另一个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设计典范。它外圆内方, 俨然是一枚古钱币, 中央的方孔幻化成“中”字, 似两扇上了锁的门, 这样把中国和银行连在一起, 象征安全与守信。同时, 古钱币不仅代表银行业, 还代表中国古老文化。中线象征联系, 外圆象征天下, 寓意中国银行是为中国金融业开展全球金融活动的企业。中国银行的基本要素、本质尽收于以一个汉字为中心的简洁的行徽之中。寓意清晰, 耐人寻味。

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从1985件中外候选会徽作品中经过慎重评选, 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确定下来的, 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会是国际上最隆重、影响最深远的体育盛会之一。它的会徽不仅要能为主办国民众所认可, 还要为全球所接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做到了这一点。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高度赞扬说:“北京奥运会会徽将成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且最为人们熟悉的标志之一, 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出色且最有意义的标志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 用中国传统书法加以表现。它古朴、典雅, 体现出了中国数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神韵, 因为主题是运动会, 它又不失灵动、热烈。艺术字“京”自然代表了该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 同时, 又巧妙地幻化成一个人形, 仿佛在向前奔跑, 热烈地舞动, 这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也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及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它将中国特色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 不失为中为洋用的典范。

四汉字标志将成为未来标志设计的大趋势

当前设计界有这样一个论调, 就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汉字标志将逐渐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还未待弄清这种说法的对错, 许多企业早已“防患于未然”了。无论从事什么, 经营什么, 其“代表符号”都堂而皇之地冠以英文字母, 似乎这才是一个跨世纪的时髦企业。

中国的实力与日俱增是有目共睹的,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经济的飞跃发展, 国人中唯洋货可居的心态正逐渐减少, 洋文不再令我们见而起敬, 反而是越来越多的洋人钟爱“中国制造”。汉字成为世界设计的重要元素, 中为洋用, 世界与中国接轨肯定将成为一种趋势!其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国际地位迅猛提高, 以及古老神州文化的无比深厚的底蕴。若不明了其中奥妙, 中国企业也许会在市场竞争中绕一个大弯子。

众所周知, 标志对于塑造品牌、塑造企业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标志的设计方法有多种, 如采用几何形、自然形、人物形、动物形、花木形等, 文字标志以其文化性、时尚感及表形、表义的双重作用, 在标志“家族”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如世界十大著名企业及著名商标中, 有一半都是采用文字作为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 从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来看, 汉字无疑是一种具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 作为高度符号化、色彩丰富的视觉元素, 汉字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达手段, 有着其他设计元素、设计方式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 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尤其广泛地运用于现代企业的标志设计中。汉字标志的个性化特征使它在标志设计中独具魅力, 失去个性的设计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汉字标志设计是否会脱颖而出,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五结论

汉字标志的个性化特征使它在标志设计中独具竞争优势, 汉字标志将成为未来标志设计的大趋势!

摘要:汉字为创造标志的民族风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途径。汉字标志的个性化特征使它在标志设计中独具魅力, 失去个性的设计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汉字标志的个性化特征使它在标志设计中独具竞争优势。

关键词:民族,个性化,汉字标志

参考文献

[1]王亚非.美术字设计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9[1]王亚非.美术字设计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9

[2]刘乙秀、毛德宝.装潢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5[2]刘乙秀、毛德宝.装潢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5

[3]苏克.新概念标志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3]苏克.新概念标志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汉字的数学分析 篇9

一、基于汉字结构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汉字教学与汉语母语者的汉字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所教授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对外汉字教学侧重于现代汉字的音形义构成、现代汉字的书写等方面。因而着眼于对外汉字教学领域,一些学者对“教什么”即对外汉字教学汉字本体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字形研究、字音研究、字义研究。

汉字的本体就是字形,汉字的教学必须从字形出发,基础阶段的汉字教学,书写字形是第一位的,字形研究是对外汉字本体研究的主要方面。汉字从字形上分为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级别。对外汉字字形多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笔画是汉字的书写元素,但有关汉字笔画的研究不是很多,比如:梁彦民《汉字笔画区别特征初步分析》,刘丽萍《笔画数与结构方式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等.有学者在笔画研究中提出了笔素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并通过数据表明,根据笔素序进行汉字教学的效果优于用笔画序进行汉字教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教多少笔画”是研究的重点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对外汉字教学领域出现了一批研究笔画系统的论文,如:黄金城的《海外汉字教学呼唤改革创新———探寻“汉字难”的破解之道》,此篇文章中将重新设置的笔画分为3类9种,称为“九笔画”;王汉卫,苏印霞的《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画》中以“等级划分”3000汉字为范围,得出对外汉语教学用字笔画32种,而对外汉字教学笔画25种,基础笔画则为19种。

部件研究是对外汉字字形研究中倍受重视的领域。张旺熹的《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一文从汉字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部件结构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后费锦昌《现代汉字部件探究》、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万业馨《汉字字符分工与部件教学》、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等文章都证明“部件结构教学”的有效性。

对外汉字教学领域字音和字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的研究。能够充当声旁和形旁的,原来基本上都是有音有义的独体字。对外汉字教学的部件教学应该给予声旁和形旁同等的重视,有效地利用形旁和声旁的作用,然而,在对外汉字教学中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着重形旁轻声旁的做法。形声字的声旁对留学生学习和记忆生字有重要的作用,但留学生对形声字的读音规则性效应以及对形声字声旁表音作用的意识是随汉语汉语水平提高而增强的,所以就需要在识字之初就应该重视形声字声旁的教学。为此,学者们从形声字入手,以《汉语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2905个汉字为对象,进行大量的定量分析。其中有冯丽萍、郝美玲的《声旁语音信息在留学生汉字学习中的作用》中以留学生未习得的形声字作为对象,根据学习遍数来证实声旁语音信息对留学生形声字认知的影响。

二、基于教学观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最早流行的是“语文一体”的教学模式和“语文并进”的教学方法。“语文一体”是指在教材编写上语言材料用汉字书写;“语文并进”是指在教学方式上一边教“语言”,一边教“文字”,“语”和“文”同步进行。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吕必松、赵元任等学者指出:“语文一体”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张朋朋率先提出了“语文分进”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欧美汉语初级的留学生,主张语文分进、集中识字。自此以后,有许多学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外汉语教学进入了“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白乐桑在2002年提出了“Chinese Recycled”教学模式,此模式是以字本位理论为基础,有别于拼音文字的语言教学方法。赵金铭在《教学环境与汉语教材》一文中提出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对“语”和“文”有不同的要求,其另一篇论文《初级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先语后文”辩证》为“先语后文”提供了科学依据即:以汉语和汉字特点为依据、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据、以教学规律和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为依据。除此之外,李大遂还提出了“应单独开设汉字课以加强汉字教学从而使汉语教学更好地进行。”

对外汉字教学两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书写和认知,合适的教学法能够促进汉字学习者更快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上世纪90年代,张朋朋和百乐桑提出了“字本位”的汉字教学理论,因此以此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被称为“字本位教学法”。以字本位为理论基础还形成了许多更加细致的教学方法,如:部件教学法、形声字教学法、随文识字教学法。但其中部件教学法、形声字教学法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两种教学法。崔永华在《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一文通过对《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中的汉字和构成其汉字的部件进行分析,为部件教学法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一文通过分析汉字部件的区别特征促进学生对汉字的书写与认知。对于形声字的教学法,张熙昌的《论形声字声旁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一文和吴海艳的《试论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法》一文中都进行了论述。在对外汉字教学法中理据教学法也是学者们较为推崇的教学法。李香平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字理阐释》一文中提出,理据教学法是“理据阐释为主、流俗文字学阐释(通俗幽默的汉字阐释方式)为辅的汉字教学方法。”并进一步阐述汉字理据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不可或缺性。以此为基础又提出了“字族识字法”和“字源识字法”,丰富了理据教学法的内容。杜丽荣的《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提出了“系联法”这一对外汉字教学法,是主要针对形声字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刘慧玉在《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汉字教学法》中提出了汉字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法,使学生能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高效地学习汉字。

三、基于教学对象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教学对象即学习者是对外汉字教学的主体,同样也是汉字学习的主体。对外汉字教学能高效顺利地进行,对学习者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留学生汉字意识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舒华在《汉语儿童词汇和阅读获得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正字法意识”,她认为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汉字是一样的,都是在汉语的不断学习中逐渐对汉字的字形特征形成一定的认识。王建勤阐述了留学生的汉字构形意识,刘婷雁在《汉语学习者汉字构形意识的发展研究》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留学生汉字构形意识的发展过程。与汉字构形意识相对的是汉字分解水平,这是徐彩华在《外国留学生汉字分解水平的发展》一文中提出的,并且研究表明留学生汉字分解能力的形成大致需要一年。在学习者汉字学习的学习策略方面,无论是从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还是从一定数量的被试者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有学者从留学生汉字背景出发,将留学生分为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但主要是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江新《汉字频率和构词数对非汉字圈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安然、单韵鸣《非汉字圈学生的笔顺问题———从书写汉字的个案分析谈起》李蕊、叶彬彬《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对汉字能力的影响———针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实验研究》等。

四、基于偏误分析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留学生在汉字书写时会出现一些错字和别字,这是汉字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学者通过对这些偏误进行整理,归纳出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偏误类型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从而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杜同惠在《留学生汉字书写差错规律试析》一文中将留学生汉字书写时的错误具体分为字素、笔画/笔形、部件、结构和其他五类。后又具体分析了每个类别会出现怎样的具体偏误。石定果、万业馨的《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留学生进行调查,以掌握学习者在汉字学习的过程、困难和需求。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也总结出其易出现偏误的种类并分析出影响留学生汉字学习的一些因素。之后施正宇发表了《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一文,着重分析了留学生在汉字字形书写上的偏误,强调了笔画教学和正字法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肖奚强在《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中从部件的改换、部件的增损和部件的变形与变位来讨论成系统的汉字偏误。

留学生汉字书写和认读方面的偏误受其母语文字背景的影响以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其研究成果也大不相同,因而学者们又从不同国家入手,研究其偏误。有关非汉字文化圈的研究成果有:陈琴、刘婧、朱丽《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郭圣林《韩文对汉字字形习得的正负迁移》等。非汉字文化圈的研究成果:原新梅《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偏误“镜像错位”析》,安然、单韵鸣《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及修正过程的个案研究》等。

五、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研究的语料也有其独特性。而在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中主要是以以下语料进行研究。以《汉字等级大纲》为基础的研究:刘琴勇的《甲级字解析及对外汉字初级阶段教学》是对大纲中800个甲级汉字进行研究,对初级阶段的教学任务的安排和开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郭玲的《汉字构型阐释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讨———基于<汉字等级大纲>汉字的动态演变研究》从字形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演变两个角度出发对大纲中2095个汉字做了类型的分析和阐释。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基础的研究:黄伟的《字形特征对汉字文化圈中高级水平学习者书写汉字的影响———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观察》就是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统计,以分析汉字文化圈中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汉字使用情况。熊春花的《对外汉语同音易混字教学研究》一文是以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汉语水平词汇及汉字等级大纲》为基础对同音易混字进行统计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六、结论

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汉字教学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看出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也在不断加深,但研究的切入点仍需要不断挖掘。研究成果多为经验式的总结,缺少实证研究,且汉字教学理论较少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些都是未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摘要:汉语在不断走向世界,作为其书写符号系统的汉字也受到重视,但随之而来的汉字难写难记的问题引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有关对外汉字教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文章是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核心期刊上的有关对外汉字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从汉字结构、教学观、教学对象、偏误分析和语料库五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综述

参考文献

[1]朱志平.汉字构形学说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2]施正宇.现代汉字的几何性质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意义[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3]梁彦民.汉字笔画区别特征初步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

[4]刘丽萍.笔画数与结构方式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

[5]王汉卫,刘静,王士雷.笔素与汉字的难度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2).

[6]黄金城.海外汉字教学呼唤改革创新——探寻“汉字难”的破解之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1).

[7]苏印霞,王汉卫.现代汉字笔画系统简化刍议[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1).

[8]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1990(2).

[9]费锦昌.现代汉字部件探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6(2).

对外汉字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篇10

20世纪90年代, 对外汉字教学开始受到重视。1997年, 国家汉办与湖北大学在湖北宜昌主办了“全国汉字与汉字教学研讨会”, 与会者提出要重视对外汉字教学。从此, 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199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汉字教学研讨会”, 该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对外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之后, “汉字研究”和“汉字教学法”被国家汉办定为“1998—2000年对外汉语教学科研重点课题”。至此, 对外汉字教学开始了全面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从理论到实践探讨汉字教学问题, 期间发表的论文无论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

从整体上来看, 这些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对汉字教学进行研究。

(一) 理论研究, 对汉字教学的定义、特点进行讨论, 给对外汉字教学定性、定位。

(二) 汉字本体研究, 从“字本位”的角度出发, 充分了解汉字自身特点, 以助于汉字教学和学生对汉字的识记。

(三) 汉字习得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

1. 留学生习得汉字的发展过程。

2. 汉字内部各因素对汉字习得的影响。

3. 汉字偏误分析。

(四) 教学实验的研究, 对一些教学实验方法进行总结。例如问卷调查、测试、访谈等。

(五) 其他研究。例如电脑的汉字输入研究、汉字文化与汉字教学的研究等。

笔者主要对汉字习得研究中的汉字偏误分析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希望能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有所新知。笔者在收集大量论文后, 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二、关于偏误分析的综述

关于汉字学习的偏误分析, 其本身发展就不是很早, 所以这方面的综述更是不多。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些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综述, 在这些综述中提到了关于汉字偏误分析的内容及成果。例如潘先军的《近4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 (2003) 、李蕊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2008) 。

2005年, 出现了专门针对汉字偏误分析的综述, 如刘晓岚的《留学生汉字偏误研究综述》。作者对我国汉字偏误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类, 对不同时期的汉字偏误著作、研究重点、取得成果及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并提出了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还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鉴于这方面的综述做得较少, 所以要想从整体上把握汉字偏误分析的发展脉络及研究成果, 还是需要各专家学者广泛收集论文期刊、著作等。这也成为笔者写作的一个目的, 希望本文能够为以后的汉字偏误分析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和帮助。

三、从字形的书写上进行偏误分析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其研究工作主要是对错字的分析, 重点放在字形上, 有些还是对字形中的具体构字单位进行分析, 例如笔画、形旁等。

例如施正宇在《外国留学生形符书写偏误分析》 (1999) 中对形符书写偏误进行了分类, 并总结了产生形符书写错误的原因:一是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形符表义的内涵;二是混淆了汉语的字词关系。

他还发表了《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 (2000) 一文。这篇文章是在前一篇论文的基础上写作的, 作者将目光从汉字形符上移开, 放到整个汉字的书写上, 探讨了留学生学习汉字时产生错误的原因: (1) 忽视笔画教学; (2) 只注意书写的静态结果, 忽视书写技能的规范训练; (3) 缺乏对汉字形体拓扑性质的认识; (4) 对汉字正字法缺少正确的认识。

之后, 肖奚强在《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2002) 中从部件的角度讨论外国学生成系统的汉字偏误。作者通过考察得出:外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中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大多与部件有关。同是对汉字部件的偏误分析, 崔岑岑、侯博在《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举隅分析》 (2008) 中对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出现的偏误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1) 以图像为基础的字形改造; (2) 以部件为基础的字形改造。

原新梅在《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偏误“镜象错位”析》 (2003) 中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汉字书写典型的错误“镜像错位”进行了研究。这是专门针对某一偏误类型所作的较深入的分析。2008年, 郭圣林在《汉字的笔画特点与外国学生汉字笔画偏误》 (2008) 中从笔画的角度分析了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

四、从汉字的字形和字音上进行偏误分析

在这一类中, 各专家学者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书写的错字上, 而是开始将书写有问题的汉字分为“非字、错字、别字” (施正宇, 2000) ;在具体的分析上也不再是只对字形进行研究, 而是将字形与字音相结合, 使其更全面、更科学。所以, 这一类从整体上看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 “错字”到“错字、别字”相结合。

例如陈绂在《日本学生书写汉语汉字的讹误及其产生原因》 (2001) 中指出日本学生所误写的汉字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是误将日语汉字当作汉语汉字写, 第二种是我们通常讲的“别字”, 即它们是正确的汉语汉字, 但却不是该写的字。第三种是真正的错字。这种观点其实与施正宇相似, 即对汉字出现的偏误进行具体的分析, 而不是一概而论统统看作错字。只有对汉字偏误进行具体的分析, 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 由“字形”到“字形、字音”相结合。

留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所以仅仅对于书写的字形做分析研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随着对汉字偏误分析研究的继续发展, 就出现了对于汉字字音的偏误分析。

张清顺、张朋朋是最早从这方面入手做研究的前辈。在他们的《初级阶段留学生错别字统计分析》 (1985) 一文中, 作者就将错别字分为形错字和音别字两类, 通过实验发现形错字比音别字多, 而且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 形错字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音别字比例逐渐上升。吴英成 (1991) 认为现代汉字中同音字数量多, 学习者经常混用。字音相同或相近造成的学习难度大于字形相近造成的难度。陈绂在《谈对欧美留学生的字词教学》 (1996) 中通过定性的方法对朗读错误进行分类归纳, 探讨错误形成的原因。

五、对学习者进行分类的汉字偏误分析

对于汉字偏误分析, 也是要分国别, 从这一点出发作研究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如吴门吉、高定国、肖晓云、章睿健四人在《欧美韩日学生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研究》 (2006) 中采用注音、听写、选择填空等实验方法, 对欧美、韩国、日本的学生的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 旨在考察不同文字背景对汉字学习的影响。尉万传、毕艳霞在《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考察报告》 (2007) 中提道:东南亚华裔学生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中的重要群体, 他们具有自己鲜明的群体特征。通过考察, 作者认为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的情况与欧美、日韩学生存在着一些不同:东南亚华裔留学生的偏误更加复杂多样, 不仅具有前两者的错误类型, 而且其有繁体、异体、旧体, 以及受其母语或汉语方言的影响所产生的偏误, 等等。当然, 各种偏误的量的分布也与欧美、日韩学习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的总体特征之一。

六、其他

除了以上的研究, 还有一些从其他方面来进行汉字偏误分析研究。例如高立群在《外国留学生规则字偏误分析———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 (2001) 中对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规则字和不规则字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各国留学生在错误率方面没有表现出规则性效应, 由此推断外国留学生对形声字的认知加工主要依赖于字形信息。笔者认为, 在今后的研究道路上应该多一些此类文章。这种文章角度独特, 有助于我们拓宽眼界, 从另一个角度打开研究的大门。

七、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迅速发展, 汉字习得中的偏误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各专家学者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对外汉字教学事业的光明未来。但是, 笔者还想对此做一些补充。

众所周知, 汉字教学的任务是要将汉字的音、形、义教给留学生, 使他们可以熟练地掌握汉字。但是汉字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音、形、义的教学上, 还应该包括教授给留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留学生在掌握了汉字的三方面特点之后, 要能够做到会查、会用、会读、会在电脑上输入汉字。除此, 还要培养留学生学习汉字、运用汉字的字感,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 大多数的学者都将眼光集中在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偏误分析上, 对于其他学习内容几乎没有或者是很少涉及。

我们在进行偏误分析时, 多是采用实验的方法抽取一部分留学生, 作为被试, 对其进行听写、写作等测验。所以, 笔者认为, 实验结果可能会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而使其效度和信度难以保证, 进而影响到汉字偏误分析的结果。各专家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时能否想出更好的对策减少这些主客观因素对试验本身的影响呢?这也是一个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偏误分析中存在着一个难点, 即对留学生学习汉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和其偶然出现的不成体系的错误的划分。一旦划分失误, 必然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影响偏误分析的结果。这一点也有专家提出过, 如朱志平 (2002) 。实际上, 这种排除工作实施起来是很难的, 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 对外汉字教学开始受到重视, 有关于汉字教学各方面的研究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对近十几年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汉字偏误分析进行总结论述, 将各专家学者经验和成果集聚到一起, 取其精华, 以此为以后的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奠定基础, 进而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

分析汉字构形 改进识字教学 篇11

摘 要:如何根据汉字的构形特点,进行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当今小学语文改革的重点。就这一课题做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汉字构形;识字教学;字理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由于汉字的字形复杂多变,给小学生识字带来诸多不便,有些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不能根据汉字的特点说出更多的道理和规律,所以识字教学方式显得单调,教学效果不佳。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常用汉字的教学任务,我们可以依据汉字字义多字形繁,却又“因形示义”“形声兼备”的特点,从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小学生直观的认知规律出发,把汉字因形示义的特点运用到识字教学中,从而真正达到识字的要求。

一、汉字构形的特点和字理识字教学简述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端正美观,字形复杂多变,内涵丰富,具有因形示义、寓意形中的特点,字形结构和字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数量繁多,结构复杂,有些笔画、结构上的差别很细微,难以辨认,且表音功能不强,但又有其内在规律,是音、形、义的组合体,是以表意为主的文字,所以掌握汉字的规律是识字的基础。“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运用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规律教学识字的。所谓字理,即汉字的构形理据。汉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个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其主要表现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抓住了汉字组构和演变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就抓住了汉字的本质特点,也就抓住了识字教学的根本。

二、分析汉字构形特点,依据汉字构造原理进行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1.依据构形特点教学,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前我们的识字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提不起兴趣。效果自然就可想而知,如能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的年龄特点,对字形做通俗形象的分析教学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法。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虽然因其阅历的限制而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想象力却有着离奇怪异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海阔天空”式的联想,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运用形象分析和联想,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有助于培养其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识字析词教学质量最好的方法。众所周知,汉字是复杂的,仅字形来说,形近字就让人眼花缭乱。不少字的构形基本相同,仅是多一笔少一画之别;有些字笔画完全相同,只是其笔画长短而异,或是组合方式不一样等。因此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对字形精细识别。

2.依据汉字的构形特点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

手段

教师以形象的动作,辅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识字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识字方法。这种教法演示与练习交替进行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多感官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记忆效果。

3.依据汉字的构形特点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认识及对字义的了解

追寻字义形成的渊源,搞清字形的来历,以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印象,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例如,不少学生把“篮球”写成“蓝球”。篮球不是竹子做的为什么“篮”字要竹字头呢?原来篮球运动始于美国,起初并没篮板和篮圈,而是在室内墙上挂一个竹篮子,把球往竹篮里投。随着篮圈传入我国,“篮球”(basketball)也就是通过意译进入了汉语。当学生了解了篮球的历史,搞清了竹字头的来历之后,就不会再写错了。

运用汉字的构形特点教学,学生往往在认字识词中懂得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这就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识字教学中如何分析字形,探究字理,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

对于今天仍能进行形体分析的汉字,我们可以按照其造字规律解剖分析,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增加学习兴趣。例如,(1)象形字。对于这类字,教师可根据造字的“象形”特点,画个太阳教“日”字,画个月亮教“月”字,画条河流教“水”字,画座大山教“山”字。(2)指事字。教师可根据其造字特点,引导学生察而见意。如教“天”字启发学生“大字加一横”就是“天”,表示在“人(大)”的上面。(3)会意字,我们可根据这类字“合谊”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各个部件进行综合考查,以“会”其“意”,如告诉学生,很多人在一起就成“众”。这样教学,可促使学生很快地记住字的意义,并掌握一种构字的规律。(4)形声字。汉字80%以上是形声字,运用汉字这一特点教学,可使学生迅速扩大识字量。教学时如能根据所教生字归纳一些通俗易记的歌诀以配合分析字形,学生学习就更轻松愉

快了。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独体字做部件后,组装成复杂的合体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根据汉字的构形特点识字的方法,如“赢”可用“亡、口、月、贝、凡”五个部件组装而成,通过练习,学生便可以自己对难字、繁字进行拆解组合,从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有些字在拆装时,可以配合有趣的意义讲解,增加形象性、生动性。

四、字理识字教学的适用性和前景展望

根据汉字的构形特点进行识字教学适用于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识字教学。运用汉字的构形特点识字、析词,还适用于以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课堂教学。它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原玉明.以汉字构造规律为指导谈小学识字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5.

汉字教学误区分析及突破探微 篇12

误区一:识字教学被简单程式化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检查字词—初读感知—再读品味—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这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流程, 其中“检查字词”这个环节往往“理所当然”地放在了阅读之前。当我们在不停地按着鼠标一个接一个出示字词与拼音的时候, 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蜻蜓点水式的检查对于实际的汉字积累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学生大声齐读两遍之后, 可能不少同学还根本不能给这些词准确注音, 更不用说准确无误地书写与运用了。

误区二:识字教学被机械强制化

大多数教师的理念中, “识字教学”就是要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扫清文字障碍, 弄清字音字形, 理解词义。考试时要能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所以, 在学生借助工具书查阅, 让学生弄清疑难字词之后, 就会安排学生课后抄写生字词, 然后通过听写检查。面对学生在听写对了这个错那个的现象, 老师们有没有去想:学生为什么总是喜欢将这两个字弄混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牢牢记住这两个字, 准确无误地运用这两个字呢?

误区三:识字教学备考突击化

近几年来, 宜昌地区中考试卷的第一部分就是“汉字”, 10分的分值, 往往考察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语境辨析同音字字形字义和汉字的一字多义等能力。由于平常的汉字教学不够深入, 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 所以教师往往要在中考复习中花大量的精力来对多音字、形近字、成语等进行归类整理, 然后展开突击训练, 天天读资料、背资料, 做习题。到头来面对考题还是模棱两可, 凭运气得分。

那么, 如何让识字教学真正有效, 不再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景之作”呢?教学实践证明:汉字随文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策略一:“趣味串珠”教多音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遇到多音字的时候, 先让学生根据语境辨析该字在本句中的读音, 然后引导学生由此读音牵出其它读音, 再进行有趣的说话训练。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 在品味语言时, 一位同学品味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我让同学们齐读了“忍俊不禁”, 然后一起回顾了“禁”的另一个读音, 再请两位同学按要求进行“串珠”说话训练。甲生说:“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 班主任一再强调:禁止同学们拿零食当饭吃!”乙生接着说:“但李金谋同学依旧禁不住小卖铺的诱惑, 只吃零食不吃饭。”又一生接着补充:“有一次, 他一节课就请假上了两次厕所, 一出教室门, 捂着肚子撒腿就跑, 那滑稽样真叫我们忍俊不禁。”就这样, 让后一位同学随着前一位同学的思路接着说话, 要求用上同一个字的不同的读音, 在一般造句的基础上稍微增加了一点难度, 但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同学们开动脑筋训练思维, 从而在说话的游戏中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多音字的印象。

策略二:“比较异同”教形近字。在阅读教学中, 遇到容易记混的字, 教师要让学生找出与之相近的其它汉字, 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辨析异同, 然后根据字义加以分析, 从而培养学生准确辨析识记形近字的能力。如教学《石壕吏》, 辨析“戎”、“戒”、“戊”、“戌”。总结这样的规律加强记忆:“戊戌”天干地支是空横, 有“人”守卫 (“戍”的左下部分像一个“人”守在城门底下的) 读作“shu”, 下藏兵器 (“戎”的左下部分像古时作战用的兵器) 读作“rong”, 安上篱笆 (“戒”的左下部分像篱笆) 读作“jie”。让学生用此方法辨析“籍”和“藉”, “燥”和“躁”之类的形近字, 学生往往兴致很高, 经过一番比较分析之后的记忆就会变得非常深刻。

上一篇:医疗设备布置下一篇:CYSC、mA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