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共12篇)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1
高等教育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理论有意识、有目的的反思与探究(1)的一种认识活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问题应该是指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对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后果承担什么样的以及何种程度的责任。它本质上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研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1 高等教育研究“探求真”的内在责任和“求用”的学科立场
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探求真,具体表现为: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本质,探索高等教育规律,构建高等教育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保证学科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源泉,促进学科的发展;还要追求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学科,因此,在履行“探求真”的内在责任的同时还应该秉持“求用”的学科立场。
在研究的过程中,有的研究者热衷于纯粹的理论研究领域从而忽视现实的问题,理论研究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甚至于把“求用”看成是功利主义行为从而轻视,致使大量的研究处于经院式的自我封闭状态。而有的研究者却是盲目地追踪热点问题,产生出了大量的关于高等教育现实而非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的文献。仅以“六五”至“十五”期间全国教育规划高等教育课题为例,有关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课题数量不多,理论水平不高,解释力不强,而以回答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强调研究的应用性和追求热点问题的课题则占了80%。(2)这两种现象都应该成为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所应该警惕的。
“求真”与“求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相互结合才能构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片面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研究主体的功利化倾向。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依托的理论是苍白而空洞的。所以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中要在坚持“求真”的内在责任的同时秉承“求用”的学科立场。
2 高等教育研究应注重创新、注重担当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
高等教育研究不仅要适应于社会、服务社会而且要起到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而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研究越来越沦为一种追释性思维活动及思维活动结果表达。高等教育研究应该成为一种引领社会发展的研究,而不是跟随一些现象后面去做后补性的或验证性的阐释。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现象是要进行分析,进行原因探讨和政策实施的分析,但是如果在研究工作当中仅仅是做到这些,那么只是起到了高等教育研究适应于社会的作用而忽视了高等教育研究要引领社会的发展的职责。高等教育研究不仅要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还应该关注今后将会发生的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要具有预测性、前瞻性,不应该总跟在社会现实的后面亦步亦趋。高等教育研究对社会不是消极的顺应,而是通过理性的批判,引领人们不断冲破现实社会的束缚,不断超越现实和社会的局限。
正如潘懋元先生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这一本书中做的序中所提到的:“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国’,不能满足于规模大、成果多,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和应用价值,逐步走向国际,不是依附于西方,而是同国外高等教育界相互借鉴,平等对话”。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比如说探讨如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能仅仅是阐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而是应该提出如何解决的策略,不能仅仅是追释性的研究,而是要创新。高等教育研究者们不能满足于一些流行的言论或结论,而是要对许多看似正确的理论和说法要问个究竟、追根溯源,并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体现出作为一名学者的品质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伦理道德责任
首先,价值取向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和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性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客体间关系和其他主体均有重大影响。就拿选题来说,研究者的选题应该从普适性的原则,应该选择要能够体现出或者促进社会“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几个方面的论题。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事业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有了紧密的联系,使得高等教育研究者们深刻认识到他们的研究工作并不终止于自己的小领域里,从而开始关注高等教育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思考各种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目前课题研究报告和学位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例:选题存在“洋、大、空”的倾向。(3)另外一种情况是在选题的过程中极易受到自身价值取向的影响甚至是控制,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一定都是有益的。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个体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对自己的研究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使自己的研究既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其次,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研究者的学术规范,强调研究者的学术责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的大多数研究者和研究机构都是单独运作,至今都没有实行或者计划实行实质性的联合。据调查,大多数的普通高校都有高教研究机构,但是这些研究机构规模小、研究力量分散、研究上低水平重复、学术特色不显著、研究方向不明确、思路不清晰,从而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有导师而无大师、有学者而无学派、有研究人员而无高效运转的研究机构。(4)
此外,一些研究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动机和目的纯粹是从个体利益出发的,把研究仅仅当成谋生、升迁或谋取其他私利的工具。当然,研究中的过度功利性取向也和国内的学术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无联系,对教师的考核中,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的数量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这就迫使研究中注重短期效率,不能静心并精心地做研究。这种急功近利的研究心态必然会导致大量滥竽充数的著作、论文和成果,学术界的假冒伪劣风气盛行,必然引起学术危机,也为社会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使科研成果充分得到利用、高等教育研究如何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及高等教育研究如何引领社会的发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承担起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
摘要:高等教育研究要平衡“探求真”的内在责任和“求用”的学科立场的关系,还要担负起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并注重其伦理道德责任。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责任,引领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胡建华.近2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实证分析——基于“六五”至“十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5.4.
[3]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8.
[4]郑海燕.目前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困境及路径安排[J].科技广场,2008.4.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2
学校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地,事业所在。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校的发展我们义不容辞。作为一名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我们要赢的学生的爱,社会的尊重,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做群众的榜样。首先,要有一定的职业学识,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师生间非同龄的共鸣。多才多艺、学有专长的教师,是博得学生尊敬、依赖、神往、愿和你一道前进的条件。学生应当在教师身上看到一个聪明的学识渊博的善于思考的对知识着迷的人。其次,教学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再加工。必须运用适应教育规律,适应儿童的心里特点的方法、手段,对学生施以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做到一下三点:
一、爱事业
爱因斯坦有一句知名的格言:“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满怀激情、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爱就是奉献,就是给与。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具有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爱岗敬业的精神。因为,只有爱事业,才能无怨无悔执著从教,专心从教,潜心从教,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们把教师赞誉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烛燃烧自己应该是幸福的。教师的价值在于既给社会作贡献,又给自己谋幸福。
二、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热爱学生是教师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他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诚心、热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家长的放心。教师爱学生就是爱事业、爱人民、爱祖国。教师爱学生是对学生、对社会负责。
三、爱学校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也必须是热爱自己的学校的,因为学校是教师工作和追求职业幸福的平台。平台垮了,受损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自己,所以,爱自己的学校应该是每个教师的本分。
1.爱学校就要真心地维护学校声誉。一是要牢记人民教师的身份,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决不让学校声誉因为自身原因而受到丁点儿损失。二是要有听不得任何人说自己学校“不”的感觉。听了,一会不舒服,二会给予适当解释,三会及时汇报,四会反省自己,使所议不良现象不发生于自身。
2.爱学校就要用心做好自身工作。一要有做好教师做最好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二是用心地认真地做好日常每一项工作,努力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要科学地艺术地处理好工作和私事的关系,尽可能少地因私影响革对角绷着黑色命工作。
3.爱学校就要真正地成长自己和发展自己。一是要对教育心存敬畏,懂得误人子弟是教师最大的“恶”。二是通过阅读和实践,扎扎实实修掺着洗衣粉放炼自己的人品、学识和能力,牢记人品是为师之基,努力做一个善良、慈爱、严格、智慧的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做一个充满热情,有着很强感召力和人格魅力的老师。三是修掺着洗衣粉放炼自己的“激励性人格”,努力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
4.爱学校就要时刻心存规矩。一是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原则性错误和失误,做严格遵守纪律的楷模。二是坚决地做到令行禁止,学校要求做的事或应该做的事早做、做好,学校不让做的事坚决不做。三是懂得讲究层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对领。之前两天它导的指示和安排有不同看法,要懂得先执行再协商。5.爱学校要时刻心存同事。一是时刻关注同事。二是时刻为同事着想。三是随时准备为同事提供帮助。四是有活儿抢着干,有活儿自己先干,绝不能有活儿首先想到同事。五是学会推功揽过。六是有冲突有矛盾,要学会先反思自己,先看自身问题。
6.爱学校就要时刻心存学生。懂得“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真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一爱所教学生。二爱全体学生。三要积极地主动地管理教育每个学生。四要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对待每个学生,严厉中透着亲,严格中渗着爱,不嫌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7.爱学校就要时刻心存家长。作为教师要明白:家长是通过自己的孩子的话语和变化,通过和你的简单接触来了解和看待老师的;家长又是通过老师来了解和看待学校的;家长是老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是老师的合作伙伴。所以,教师应该主动接触家长,并在家长面前谨言慎行,要信任家长、尊重家长、理解家长、团结家长,并很好的利用家长,做家长工作一定要讲求艺术,要努力地挣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高等教育研究实现社会责任的路径 篇3
总体而言,高等教育研究必须通过三个途径体现其社会责任:一是培养一个更具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者群体;二是创造、传播和阐释高等教育理念,探索和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对繁荣社会科学研究、引领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以及政府决策和公众价值取向产生正面影响;三是直接参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研判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甚至参与制订高等教育政策,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实践。
就我国的情况看,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期望也前所未有地高涨,但与此同时,学术水平的良莠不齐、学术道德和自律的缺失等等问题的凸显,也日益成为社会对于包括高等教育研究在内的学界的普遍质疑之因。这种质疑,已足以动摇决策者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信任,侵蚀学科存在与发展的根基,甚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无论是从高等教育研究者内心的归属,还是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实践的角度,都有必要重拾道德的护卫,实现高等教育研究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的终极目标。
一、研究者对真理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指向研究原初动力的路径
研究者对于真理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乃是支撑研究者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研究者及其研究的社会价值的内在力量。在高等教育研究自发端至今的一百余年历程中,无数高等教育研究者以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理想,对于大学精神的建构、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目标孜孜以求。弗莱斯纳主张学者保持象牙塔式的学术纯洁,他赞成让大学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的现实,但是不谋取权力去实施由这种研究所建议的政策。意即,心怀理想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应以学者的良知,坚持既入世(即联系社会实际)又出世(即坚持学术独立自由,不以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学术立场。赫钦斯对于学者的社会良知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学者应该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布鲁贝克则进一步指出,真理能够站得住脚的标准是它的客观性,学术的客观性或独立性来自于德国大学所称的价值自由。德里达则对研究者如何按良心办事提出了建议,他充分理解,“在开展社会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要避免个人倾向或偏见是相当难的”,但“学者们应该记住,自己的首要责任是探索真理……研究者在进行有争议问题的研究时应该特别小心谨慎。”用大学的“智囊”和“良心”来形容高等教育研究是再恰当不过了。高等教育研究对于高等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如此巨大,以至于只有那些“在思想意识上最愿意冒险面对严重的伦理道德难题的人”(德里克语)才有勇气承担重大的研究命题。从这个意义来说,高等教育研究者是勇者,而研究者也唯有高举社会责任的旗帜,才可能从研究的起点回归精神的家园,获得良心的慰藉和事业的回馈。一旦高等教育研究失去了这样原初的动力,其研究必然迷失,陷入苍白、短视、无生命力的窠臼。
二、方法的科学化——指向学科建设的路径
当前我国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基本沿两条思路展开,即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国内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比例不足5%,调查法的使用比例不足3%。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程度不高,其实是高等教育研究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现象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程有一定关系。在我国,尽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开始就是作为一门学科来建构的,但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开展研究的历史不长,仅有20多年,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教育研究历史的悠久和教育研究手段的不断完善。1893年,被誉为“高等教育研究奠基者”的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的学位课程。到20世纪40年代,全美大学中大约有30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学位课程。西方崇尚实证主义的传统,也不断地为高等教育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早在1890年到1920年之间,教育研究逐渐成为一种实证的和专业的科学。大学史、大型实证调查、大学文化、大学行政等问题都进入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视野。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高等教育研究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时期。1982年,伯顿·克拉克出版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专著《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他认为,研究高等教育的人应认真地领会各学科的主要作用和它们的研究方向。他系统地提出了多学科、跨国家研究高等教育的新构想。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美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创设出大众化、适切性、多样化、私营化、国际化等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科学化。高等教育学正式成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呈现多学科融合的特征,衍生出了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学等若干新的分支学科,甚至出现了以高等教育学研究为研究对象的元学科;在研究方法问题上也达成了基本共识,如要建立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即在本学科研究中遵循共同的学术信念、学术话语与学术规范,并形成共同的研究方法、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采用思辨研究与质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混合的研究方法,便于对高等教育的不同对象进行分类研究,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取长补短。这些对于高等教育研究学科体系建构、研究方法等的争辩,虽暂无定论,但既昭示着高等教育研究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经路径,也日益凸显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界的社会责任。
三、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指向实践的路径
浅析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 篇4
一、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完善”,[2]所以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首先就要落到高等教育的中心——人上。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人才,不是基于社会要求下所按工厂规则所进行的商品化模式培养的产品,相反,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社会人才,是基于高等教育理念,具备高等教育知识,达到高等教育要求,能够首先是一个具有独立教育品行的人。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之于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首先就是要探索人才培养之道。社会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中和计划经济积弊下,已经脱离了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是走上了一条纯粹的为市场而教育,为经济而教育的“歪路”。从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中我们看不到为教育而教育,为人而教育的真谛。辨析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在探索人才之道时,就要重新把高等教育的理念进行巩固,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围绕着高等教育的中心,来建立合乎高等教育目标的培养模式。
其次针对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人才,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要在回归高等教育本质的人才之道的基础上,让受教育者明白其自身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而不是同一产品的产出。需要让受教育者自身去认知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也乐得顺水推舟的把人的培养问题退化为一个就业问题,即用最少的时间急迫地制造出一大堆能完全为国家所用的年轻人”的现实,[3]这样一个现状,能够从自身去摒弃这样的被动灌输,同高等教育本质一道来汲取知识,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才。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想要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这种从高等教育客体对象角度来帮助高等教育对象完成自身认知和教育认知是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关键环节,是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高层次道德要求,要不遗余力,也要循序渐进。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对于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伦理的要求,是在学术责任基础上,升华到社会责任的必然。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是学术责任承担还原现实的一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职赋予了其自身的学术责任,这也是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基本责任和底线责任,但是做好高等教育研究,就要求在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两者之间进行兼顾,两种责任是互融共生、相互促进的。在高等教育研究的高层次学术道德影响下,高等教育研究方可完成学术坚守,实现社会责任担当。
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引擎,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起到的助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新的思想和技术不断产生,而这些思想和技术的产生都有赖于高等教育,或者与高等教育有着高度的联系。高等教育虽然不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生的,但确实从多个侧面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必然也会涉及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问题,这是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属性。在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的逐渐加强,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的密切。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其自然而然成为社会获取人力资源和思想技术资源的第一目的地。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之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是首先要让高等教育者,明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高等教育停滞不前的社会,不会是一个发展着的社会,尽管可能会有漂亮的发展数据,但是本质上这个社会已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不能按照社会的发展要求来给予高等教育任何的墨守成规的许诺,而是把两者独立起来,通过教育介质来相互影响,这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教育介质就是凭借高等教育自身理念而生长出来的,无太多社会秉性的新思想,新技术,新人才。当这些新思想、新技术、新人才进入社会后,才能够使社会去糟粕而走新路,实现高等教育助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宏伟目标。
要回归大学理念导向的发展道路,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看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目标。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属于市场导向型和政府导向性,产生了过分的市场化倾向,“虽然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这其中应该有一个‘度’,而不是无止境地向市场化甚至企业化方向靠拢”[4],“市场化已使得我国某些大学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出现了过分追求权利和经济利益等急功近利的行为”[5],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成果,不管是技术、思想还是人才的产生,都难以契合理想的高等教育理念。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影响因素,但是不会是决定性因素,大学应该保持其独立的个体的地位,成为新时代的“象牙塔”。高等教育只有剔除绝对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把高等教育理念还原到高等教育事实中去,才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才能够使得良好社会和良好教育的齐头并进。
“我国高等教育由于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且更为艰巨”[6],但是我国现如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缺失想象严重,或者说很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根本就没有社会责任意识,抱着高等教育的底线责任安于现状。尽管高等教育和社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由于其双方的本位理念决定了他们难以形成绝对的对立关系。社会服务意识是高等教育意识的一种,是承担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指导思想,也是帮助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本因,这是从根源上影响着高等教育成果的进入社会后的效益最大化。
三、凭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哺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的研究,是要发现高等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高等教育找到走出困境的理想路径,让高等教育能够为教育而教育。现如今高等教育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错误的高等教育理念或者不合实际的教育方式所导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是被错误的社会因素所诱导,偏离本质理念和忽视社会责任。现在的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需要走出“象牙塔”,“大学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不再是被动的组成部分,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做出变革的主体”[7],要在明晰社会和高等教育作为互相独立个体的存在的前提下,能够接力而为,与时俱进。如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需求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那么高等教育就会成为社会附属,失去独立的品性,成为社会培养社会劳动力的工厂。但是这些新的社会需求不可避免的被高等教育所考虑,所以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就是需要高等教育能够与新的社会需求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凭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哺高等教育研究。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必然途径。
高等教育研究的路径是需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来进行完善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成果进入社会后形成的良性愿景,所以高等教育的研究不能仅仅守着高等教育这个第一对象,而是要从高等教育出发,辐射社会,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去探究高等教育的进步性和服务性。从正面进行高等教育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会是由内而外的,从侧面进行高等教育的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会是由外而内的,二者不可或缺,优势互补,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作用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针对社会发展来反哺高等教育研究的第一立据。
高等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受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高度影响。当高等教育的现行理念发生量变的时候,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在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和发展中展现出来,但是偏离高等教育理念所培养出来教育成果,一旦进入社会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产生深刻的质的影响。高等教育成果直接左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良性的教育成果是会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反之则不然,所以我们要反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考我们高等教育是否符合自身的本质理念,现行的高等教育理念是否能够指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必然,也是做好高等教育,帮助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高等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就是要求高等教育能够综合考量一切影响高等教育的内因和外因,深刻把握高等教育能够最大化影响的外部因素,将外部因素和内部机理相结合,来探索高等教育的未来。
虽然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认定众说纷纭,但最终不会脱离的两点就是人和社会。高等教育场所也是一个教育社会,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只有把握好人的核心作用,反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融共生,才能深刻的体会到社会责任之重,达到高等教育研究的高层次道德,实现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中国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国,高等教育改革也正在持续进行中。当前,需要指责的可能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对什么高等教育问题都进行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对高等教育方方面面都要求改革却很少要求对自己‘改革’”[8],但是只有提供范式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辨析,才能够让高等教育研究者,能够有一个指导性的责任纲要,能够实现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认同,将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与学术责任一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摘要:在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认知能够帮助大学应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通过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凭借社会发展反哺高等教育研究的这三方面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辨析,认清我国在承担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中的困境和突出问题,通过合理化地承担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国梦。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合理化,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董泽芳,张继平.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9.
[2]李泽彧,赵凤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新探[J].龙岩学院学报,2011(1):1-4.
[3]何雪莲.诛心之论与橡皮泥——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J].江苏高教,2011(4):13-16.
[4]邢燕.浅谈大学的社会责任[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6-7.
[5]严吉菲.市场化危机: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责任“契约”的离析[J].高教探索,2006(5):35-38.
[6]吴筱贞.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3):6-9.
[7]白华.关于现代大学社会责任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3(3):24-26.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篇5
第一,在学生(家庭)系统方面的角色是:
1.发现者:有些遭遇困扰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求助,而教师或其它人也未能及时发现和转介。此时,学校社会工作者基于专业职责,必须主动发现学生需求,及时给予协助。例如,「九二一」震灾,有些学童遭到亲人伤亡的打击,导致情绪沮丧,中辍在家。对此,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透过家庭访问,发现需要帮助的儿童及家庭。或者,结合教师、医师、护理等专业人员,成为协同发现者(co-discoverers),以发现急需协助的案主。
2.治疗者: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直接服务,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传统角色之一。例如,学校社会工作者接受教师转介一个逃学的案主,透过家庭访问知道主因是家庭经济情不稳,案母离家多时,案父有酗酒问题。对此案例,学校社会工作者除协助案主参加青少年的支持团体(support group),也将案主转介给医院,以药物治疗其沮丧情绪。
3.促成者:学校是教育单位,有促进学生成长的责任,学校社会工作者亦须扮演促成者(facilitator)的角色,透过各种专业技巧,催化学生、家长或教职员去完成必要的改变。例如,某校计划在家长会之中成立一个课程研讨团体,藉以鼓励家长对学校的课程规划提供意见,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负责协助家长组成团体。
4.教导者:学校是教育机构,凡是学校成员,对学生都有教导的职责和功能。学校社会工作者也常被期待能就其专业素养提供专门的信息、知识和工作方案给学生及家长。教导者(educator)或「老师」(mentor)的角色,就是提供别人所需知识的一种方法(Franklin,2000)。第二,在学校(社区)系统的角色是:
1.合作者:在学校里,除了教师与学校社会工作者之外,还有许多助人的专业工作者,包括学校心理学家、学校谘商人员、学校护士,他们形成一个工作团队,共同为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协助。社会工作者基于工作需要,经常扮演合作者(collaborator)的角色,与学校其它专业人员互换讯息或连结资源,以利问题解决和目标达成。
2.咨询提供者:咨询(consultation)是发生在专业之间的一种干预方法,通常是出于自愿的关系,目的在分享经验,解决问题(Sabatino, 1991)。在学校里,咨询可能发生在学校社会工作者与教师、校长、学校其它人员或社区成员之间,彼此相互咨询。
3.倡导者:社会工作是服务弱势者的一种专业。如果服务对象是少数族群、进行性障碍(developmentally disabled)、未婚怀孕之类学生,或者资源有限的学生家长,他们的权利较易受到疏忽或剥削,而且没有能力自己争取,特别需要学校社会工作者以倡导者(advocate)的角色,做为案主的代言人,来维护案主应有的权益(Franklin,2000)。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6
石伟平,1957年12月出生于上海,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协作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专家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
作为我国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学科专家,石教授曾说过这样的名言:职业教育的“天”是国家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方案,“地”则是一线的职业院校;只有了解社会现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倚靠“立地”来“顶天”。而作为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他又充分把握国际交流方面的机会,为自己的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他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一书已成为国内职教学科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两年前,当我们承担教育部委托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课题时,他无私地将自己撰写了近2万字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成果提供给课题组,使我们最终完成的研究报告更加完整而丰满。今特从中节选部分,以飨本刊读者。
通过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一些普遍规律和有效做法,有利于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予以借鉴,对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一、国际比较的几个视角
1.国际上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认可度如何?——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逐步融多功能于一体,受到很高的社会“待遇”。
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其社会功能经历了一定的转变,无论在哪个国家,其发展初期都主要集中于为就业服务。然而随着教育大众化和个性化浪潮的冲击,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各国都拓展了高职院校的功能。从课程上看,美国的社区学院可承担的功能包括升学、转学教育,职业准备教育,技术准备教育,社区服务,补习教育,再就业培训,知识、技术提高教育,订单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日本的专修学校可提供的课程主要有三类,一是高等课程,二是专门课程,三是一般课程。再如德国的职业学院(BA),其毕业生可获得工程师等文凭和学位。也可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等。另外,以课程形式出现的高职教育,如英国的NVQ培训课程和澳大利亚的TAFE课程,都提供给学生既可就业又可升学的途径。而且,在舆论上,各国政府也积极支持高职教育功能的扩展,如1993年日本经济学会建议实施“结构调整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把成人教育和各种非正规培训也纳入到高职教育之中。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功能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正逐步成为融培训、就业、升学、补习、社区服务、技术开发等多种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问题,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各国提高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的做法,主要是“以特色取胜”、“以质量取胜”。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FH)走的就是与综合性大学完全不同的道路,教学上不强调学术性和基础理论,而是偏重应用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行严格考试,在专业学习方面实验实训占很大比重,这样就形成了其适用性强、学生就业前景好的社会形象,“向FH进军”成为德国高中生的梦想。再如,澳大利亚政府在《2004-2010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家战略》的报告中指出:在职业教育中营造“以客户为驱动力”的文化。为了满足客户即求学者的各种特殊需求,雇主们就应当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也就是说学习者从职业教育那里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而这正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强调今后的TAFE目标将更多元化,为学习者个体度身定造所需的教育与培训。可见在这些国家,高职教育不但没有受到鄙薄,反而受到很高的“待遇”,其关键就在于高职教育本身能够拿出质量、办出特色。
2.国际上高职教育的管理与投入机制有何特点?——从分权自治为主转向加强宏观调控,政府成为投资和支持高职院校运作的主体。
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传统特点,总的来说主要由政府、地方和学校三块组成,其中以地方和学校自治为主的较多。不过,目前各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都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改革动向。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经济和立法等手段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这种对教育事务的大规模干预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里根上台后推卸了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部分责任,但自90年代起历届政府都相继总结了里根任内的教训,再次强调联邦的作用,而且比50年代更进了一步;英国在保持大学自治原则的同时,加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调控职能,并引入市场机制。1988年和1992年分别发布了《教育改革法》和《高等教育法》,改革大学拨款方式,并将所有多科技术学院提升为新的大学,以摆脱地方教育当局对高校正常教学活动的过多干涉,同时取消传统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之间的人为界限,促使学校密切与工商界的联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摆脱在经济投入上完全依赖国家的被动局面;日本有意识地消除等级制度在教育、财政和社会方面造成的不平等,如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主要改革措施有支持和资助私立大学、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注重改善大学教学和科研条件、广泛招收社会人士在大学学习等;德国加强联邦和州对大学的控制,州政府对各校监督管理权力增大,这使得大学自我调节的条件和教授在聘任时的要价都受到更多的限制;法国则试图分散权力,扩大学区权限,但效果并不明显,1989年国家提出希望地方对大学的建设提供资助,地方表示同意但同时要求对大学的某些事务享有决策权。这些改革动向比较明确地显示出各国政府包括中央(联邦)和地方都开始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并加强宏观调控。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各国高职教育的投入机制,发现与我国以收取高额学费发展高职院校为主的格局完全不同。如德国的职业学院三年学习期间,人均实践
培训费用约为6万10万马克,主要由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分担,按照具有法律作用的学习合同,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向学生发放生活津贴,州文教部则向职业学院提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费用: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也基本上完全由州政府、文教部及企业分担办学费用。又如美国,一般公立社区学院统计资料显示的经费来源中,州经费占42%,学杂费占23%,地方经费占18%,联邦经费占5%,其他(捐助、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占10%,因此学生不必缴纳很高的学费,一般每年平均学费为1518美元,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获得各种补助。英国则由政府发给每个学生一定的教育津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入私立或公立院校进行学习,一般进入公立院校者不用额外添加学习费用。若进入私立学校则需个人出资一部分,但负担并不重。由此看来,世界各国都没有把高职院校当成主要由学生和个人支撑的产业,恰恰相反的是政府给予高职院校大量的投入,可以说政府已成为支持高职院校运作的主体。此外,高职院校还通过积极吸纳各种途径的投资确保学费的低廉,以此作为吸引学生的一件法宝。
3.国际上高职教育的学制与课程特征是什么样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强调终身学习。课程灵活多样,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
通览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现行学制体系及高职教育在现有学制体系中的位置,有些是和普通高等教育处于不同类别的关系。如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是比较典型的双轨制,特别是我国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拥有从专科到研究生的单独学制;有些是层次的关系,如美国的二年制的社区学院,毕业后可以升入普通高等学校;还有些是部分的交叉,如澳大利亚的TAFE课程、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它们可以直接升入职业教育的上一层次,也可以转入普通教育。无论现行学制体系是类别关系、层次关系还是交叉关系,都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或与大学的应用性专业的本科、研究生层次相衔接的体制,基本上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态势。其中,专科教育全日制的一般为2年,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澳大利亚的TAFE、我国台湾的“二专”;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研究生教育则3-5年不等。值得一提的是各国高职教育都强调终身学习与培训,高职院校中的全日制学生绝对不是主体,真正构成学生主体的是部分时间制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参加各类业余学习、职业进修和社会培训的成人学员,如美国社区学院的全日制学生仅占37%,而部分时间制的学生则占到了63%。
近年来,“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其目的是让学生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工作。英国推出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的方略以及业本学习(Work-based learning),确保学生就学期间的所学可以为今后工作所用;美国则一直把以三个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学校学习与岗位学习的整合,高中教育与社区学院教育的整合)为核心的“从学校到工作”运动。作为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职业教育改革主题,进入21世纪后又进一步提出了“从学校到生涯”,即除了就业还要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做准备;此外,还出现了情境学习(Contextual learning)、项目学习(Project learning)、任务学习(Task learning)等。由此可见,各国都积极把就业导向的实践课程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以此来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这些对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若干启示
1.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如何提高?——从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向基于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观迈进,从“趋同发展”向“以特色和质量取胜”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30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一直都在呼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转变鄙薄劳动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但这一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一直偏低。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机会均等,提倡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从而导致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原来职业教育是针对某一部分人群,即所谓“应试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中考或高考落榜生的职前准备教育:而如今变成了“面向人人”的全民教育,成为每个人都要接受的与普通教育同等的一种教育经历,并把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拓展了高职教育的受益面,并把它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中国要改变高职教育的次等地位,首先要让新的职业教育观念和理念深入人心,在若干政策、法规和宣传努力下,相信大众化、终身化的高职教育不会再成为广大学生及其家长们“无奈的选择”。同时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往往受到以往传统的高等专科教育的影响,而传统高专的思路则是跟着普通本科教育走,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趋同发展”。而事实上,由于基础不同、特色不一、条件不够、经验不足等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在与普通高等教育同方向、同目标的趋同竞争中是无法获胜的。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实用性、实践技能和“就业导向”作为自身的特色,以严格的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理论的教学作为自身的质量保证,这样才有可能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
2.高职教育如何为实现经济、社会和教育这三大目标服务?——密切关注经济发展阶段与高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纵观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轨迹,主要是为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经济目标——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社会目标——为社会稳定和其他需求服务:三是教育目标——为实现教育平等或提高教育层次等需求服务。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时期的高职教育为实现这三大目标是分别有所侧重的,如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刚刚走出战争阴影,人们渴望生活的安定,为了实现安居乐业的社会目标,高职教育得到大规模的发展;70年代经济危机的普遍存在,使得人们把带动经济发展的愿望寄托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更主要地实现了经济目标;而80年代随着经济的再度增长,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那时高职教育的发展主要满足了人们对教育本身的需求。但自90年代以来,事情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社会、经济和教育都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发展与变革的需求,因此它同时实现着三大目标。但是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国家和地区,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经济目标始终是高职教育追求的主要方向。扩展高职院校的规模,可以推迟许多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时间,这自然起到了缓解就业市场压力的作用;而且扩展高职院校规模。可以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既减轻了升学压力,又能满足民众的大众化高等
教育需求。但是,假如经济部门基本不需要这样的或者消费不了这么多的高职毕业生,岂不是在推迟就业的同时,在为今后几年制造更严重的就业危机吗?因此,我国在考虑高职教育功能的时候,特别应重视以经济目标的实现为主导,才有可能兼顾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3.如何看待高职院校入学门槛过低的现象?——注重多种功能的开发,包括升学、补习、培训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近几年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最低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这一现象不免让人担忧:入学门槛放低造成学生素质“鱼龙混杂”,是否会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不少国家的高校有些也采取“宽入口”政策,有些则根本就没有入学门槛,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可以免试入学,日本的专修学校入门也很容易,但他们同样可以保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甚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其实,“宽入口”政策折射出的并不一定是低质量,而是开放度的增加,这其中隐含的就是高职教育多元功能的开发。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现状来看,高职教育不仅仅承担着就业准备功能,而是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使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体现了学生学习个性化意识的增强。我国目前为解决这种担忧可有三种备择方案:一是提高高职教育的入学门槛,确保招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加强了“入口处”的筛选,以降低高职教育实施的难度;二是保持低门槛,严格把好“出口关”,对于学力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不予毕业,拉长学制,确保他们达到要求才能走出高职校门;三也是保持低门槛,但在高职教育内部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满足更多教育对象的需求,如针对学力不足的学生可开设补习教育,对缺乏文化水平的失业人员采取放慢进度,按需补充,对需要进行闲暇教育的学生,可以学习课程-但不获得任何证书或学历。通过学分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来保证其实施。第一种办法针对的学习对象的基础都差不多,其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不会受到影响,容易控制,但其对象因门槛的提高将减少许多,仍然类似于普通教育的选拔;第二种方式通过考核可以实现严把质量关,但有些学生因学力不足或其他原因始终跟不上进度。又没有补充的课程,导致毕不了业,这同样会令许多人对之望而却步;而第三种方式不但可以扩充高职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按照他们的需求设立多种课程,取得不同的学历、证书、学分或课程,但其代价就是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组织不同类别的课程、教师、软硬件资源等。笔者认为在三种办法中,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顺应国际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又能满足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第三种办法更为妥帖。
4.高职教育的学费为何居高不下?——加快投入机制的改革,启动多元投资机制。
在我国,高职教育不受家长和学生青睐的原因之一是其高昂的学费,它往往要比普通本科教育的学费还要高,而它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回报率却偏低。投入成本和获得收益不成比例,显然是违反价值规律的,居高不下的学费成为让许多家长和学生望而却步的障碍。而从国际比较研究的结果看,国外的高职教育却并不那么昂贵,其原因是启动了多元投资的机制,一般除了学费外,各高职院校的经费渠道还包括中央(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私人或企业的赞助、技术服务的报酬、各社会机构的支持等,其中属于政府出资的占60%以上。有些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津贴。而我国由政府举办的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费用比普通大学的少,民办高职和行业企业举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为满足实施高职教育的实训设备需要和学校的日常开销,不得不抬高学费标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认为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理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这是高职教育顺利运作的坚实基础,而它正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环节;企业和行业作为高职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也应积极参与赞助和扶持高职教育;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高职院校当打开思路,积极筹资,启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切实做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所要求的“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并加强对高职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高职教育应该由谁来管理?如何管理?——强调分权与制衡,统一与完备。
各国对高职教育管理程度的相对位置如上图所示。当然这些位置只是相对的,并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国都在寻求一种相对平衡。我国在其中的位置,显然比较倾向于中央政府管理较多、学校自治权较少的局面。但结合更多的国情,可以发现我国虽然政府的管理较多,但投入与决策权并没有相配套,相对而言政府的投入较少,高职院校本身投入的运行经费较多,但学校获得的决策权却不足。因此,我们建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在管理方面的权限与责任和投入统一,并做到分权与制衡、统一而完备:一是中央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对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予以引导:二是地方政府积极鼓励行业和企业的参与,组织制定行业标准,有节制地控制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三是高职院校自治管理,自主运行。
6.如何解决高职教育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强调专业设置的适需性发展。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7
一、单一教学为主导型的高校社会职能
教学是西方大学最古老的职能,在中世纪及其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学均是教学为主导型的,教学是大学最为突出的活动,是西方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培养人才,主要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体现出来,即通过教学活动培养专门人才。欧洲中世纪大学促成了大学自身成为相对自治的教育机构,拥有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包括内部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免除赋税及兵役权、学位授予权及到各地任教权、自由演讲、罢教及迁校权等。这些权利的获得,为大学教学培养人才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文艺复兴时期,大学教学导向转向了人以及人的文化特性的养成。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将基督教的知识权威取消了,转而认同希腊文和拉丁文古典知识的权威,从知识角度而言,西方人的进步不是由于对人文主义的研究,而是由于培养了一种批判探究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最终对科学技术的追求’。”注重人的特性和文化的属性是这样时期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即教学方面的突出变化。
宗教改革时期对大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较之以往更加成为政府的工具。大学对政府的作用既为政府部门培养了世俗官员,也为教会培养神职人员,由此政府想控制大学,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了政治功能并得到释放,成为了服务国家和世俗政权的一种“工具”。17世纪的科学革命,各种专门学院、技术学院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不断涌现以及18世纪,欧洲南部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绝大多数学生型大学,逐步成为国家培养高级官僚或为地方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18世纪末期民族化或国家化趋势,导致教学为政治人才培养服务、宗教人才培养服务和经济人才培养服务方面,至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了谁培养人才,在什么样的机构培养人才等问题的思考促使大学及高校办学的社会职能取向更加复杂化。
二、科研开启高校社会职能二元同存新局面
19世纪初,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和研究统一”作为办学的原则,要求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要传授自己的研究思想、研究成果;学生的“学”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学”,而是一种独立的研究和钻研。可见,从德国洪堡时代的大学起,教师和学生都得从事科学研究,一起探讨真理,开始把科研引进教学过程中,这种做法,使的德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快速壮大起来,后来许多大学纷纷效仿。
1876年,美国以柏林大学为榜样建立了霍普金斯大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在新的水平层次上的融合,科研职能及其在大学中的地位获得了质的提升。并且创建了高水准的“研究生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霍普金斯理念,即“一所大学的声誉应当体现在它的教师和学者的水平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师的数量和所使用的建筑物上”。继霍普金斯大学后,有先后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密歇根、威斯康辛、加利福尼亚等许多州的大学也纷纷效仿。这一时期的大学除了大力发展研究之外,有从事教学。在教学任务上,以研究生的教学为主。这些做法使得美国的大学能够更多、更好地发挥研究的功能,同时也将教学与研究向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这些大学的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可知,对教学和科研的共存的注重使得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大学职能的飞跃,使得大学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外部规律的变化,加强了自身的探求和发展,遵循高等教育本身的自身规律相向迈进。
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高校社会职能确立
19世纪后半期,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在美国发展起来了。坚持大学不仅要进行教学,培养人才,进行科研,发展科学,而且还要为社区或科学发展提供直接服务。新的大学职能的产生及其实践,使美国高等教育显示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并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1862年,美国颁布了《莫雷尔法案》,该法案以赠地形式鼓励各州创办农业学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该法案的颁布为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提供了法律依据,直到威斯康辛大学建立,标志这第三种大学的社会职能正式确立。该大学的社会职能取向从建校之初就定位在直接为本州服务的,发展地方的产业,培养专门的农业、轻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服务的。这种理念就是“威斯康辛思想”。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威斯康辛思想的实质就是使大学的人力资源直接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从而发展了高等学校的第三个职能。这一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社会职能的形成,一方面表明近代大学已真正走出“象牙塔”,逐步向经济社会的中心逼近;另一方面也标志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开始“零距离”接触,高等教育的经济属性真正获得释放和强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很好结合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得到了一股强大的发展力量,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高校一体多元社会职能格局
“二战”之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新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一方面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得到了社会的更多的重视,科学研究与直接为社会服务业普遍被人认识。培养人才的趋势变得更层次化、多类型、多规格化。科研的任务和研究对象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既注重研究教育的自身,也着眼社会实际。既为教学本身服务,也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研究的人也变得多样化,不只是大学成为了研究的主体,另外的社会研究者和知识分子都有涉及到研究领域。对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一职能来说,首先在世界范围之内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世界的工业发挥和经济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力量。这一职能直接对社会的服务的方面是很多的。因国家的需要、地方的特色、大学的力量、学科的多样性而产生的服务项目多种多样。从20世纪开始,高校的社会职能取向不仅仅是体现在某一种职能上面,而是体现于集科研,教学和自身为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多元职能体系。即大学发挥教学、科学研究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整体职能,而非将三种职能分开运作。总的来说,社会的多元化,教育的社会化,科技的发展进步,使得把大学和社会很好地紧密结合起来。三个职能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更加密切。
在现代,面临这样多元的社会和多样的高等教育形式,对大学的三种最基本的职能要有更准确的认识:首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对三个职能的侧重有所不同,也应该有所侧重。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条件,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所侧重的培养人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其次大学的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并有先后主次的主要性的。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才是发展科学,才是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依然是高校这个机构的重要特点,这特点也是最不能放弃的。最后开展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活动,要着眼于社会效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要为了服务社会化,浪费大量已有的社会资源,以污染环境等更大的社会代价来成就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恶果,也不要直接为了社会服务,忘了教学,忘了培养人才,不注重教学与科研的质量,注重了短期的效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任何一种这样的偏废都会导致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因此我们要把这三种职能的意义弄清楚,要有所控制,有所侧重。摆正我们面对高等教育的姿态,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6]潘懋元.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6(3):11-14;15-17.
[2]贺国庆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2.
[3]单中惠.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1-12.
[4][英]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9.
[5]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009.2重印):110.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8
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是高等院校大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活动, 使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大学生主人翁意识, 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总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 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和头脑风暴的席卷下,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 而需要能够对书本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并且灵活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的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 当代大学生也渴望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应对社会的巨大变革, 打破“被就业”模式, 真正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力军。因而, 大学生迫切需要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辅助其成长成才。
(二) 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研究、学术科研与社会对接的重要渠道, 只有通过亲身参与, 从理论走向实践,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前空洞、乏味的“灌输式”教育远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而急切的要求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摒弃“填鸭式”教育的弊端, 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 以更好的适应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需要
当前, 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作为科研机构主体的高等院校来说, 发挥知识传播、技术运用和科研创新的功效, 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之举。因而, 高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与时俱进, 推进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 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氛围。
二、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蓬勃发展, 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社会实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 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缺乏深层次的认识
部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没有从应有的层次和高度加以认识, 导致实践工作出现了“虚、假、空”的现象。首先, 在实施工作过程中, 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指导而多是浮于一般性的号召。每年学期末, 学校都会号召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但由于人数多、专业杂、时间紧, 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导致有些同学对如何联系实践单位、如何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如何撰写实践报告等问题都十分茫然。其次, 由于部分指导老师或实践工作负责人自身素质不高, 创新性思维薄弱, 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从而产生一种厌烦心理, 认为每年牺牲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是一种负担, 毫无新意, 从而影响了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效果。第三, 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方式不完善, 没有做到“点、线、面”全面部署。大部分学校只是对其具有某一特色的实践项目或者课题进行投入, 却忽略了“面”的延伸与扩展。在实践过程中, 相当比例的学生只是在开学前随便找一个地方, 在实践报告上盖个公章就上交到学校, 都能顺利通过审查, 学校在学生实践活动检查验收方式上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
(二) 广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在长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和优越的生长环境下, 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工作实施的主体, 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在还没有掌握大量的、足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 没有必要步入社会, 甚至惧怕进入社会, 缺乏走入社会的自信心。甚至有些大学生还认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很浪费时间, 但由于学校要求就只能被动接受, 从而缺乏投身实践的热情, 往往草草应付, 甚至有些学生弄虚作假, 觉得实践报告交上去没人会看, 为了交差就在开学前随便找个单位在实践报告上盖个公章就应付了。这都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升自我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途径。因此, 只有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将问题转化为答案, 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社会实践工作考评机制存在缺陷
高等院校在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的考评机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往往只要求学生交一篇实践报告、实践论文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具有实践经历的相关资料, 然后从中评选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或优秀团队。在这一评选过程中往往使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变成寒暑期社会实践论文大赛或者是调研报告评比大赛, 导致一些学生或者团队重评比结果、轻实践过程;重活动影响, 轻实际效果, 走形式主义路线, 这就失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影响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效果。
(四)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些单位或企业只意识到眼前自身利益的实现, 而没有认识到大学生身上潜在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其带来的效应性, 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 不能积极主动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便利的实践环境, 降低了实践效果。因此, 高校社会实践工作主管部门要积极联系实践基地, 加大宣传工作, 让社会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 调动学生和接收单位双方的积极性, 实现双赢的局面。
三、新时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保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要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健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育体制、管理体系以及考评机制, 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建立起高校与社会的良好桥梁, 培养面向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一)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机制
为了使社会实践具有学术性、成效性和科学性, 应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其进行培训, 调动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积极性。同时, 高校应该做到“由点及面”, 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动脑性, 寻找适合自己的实践单位和实践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实践计划, 并对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技能要求、注意事项、报告撰写方法等进行指导, 保证社会实践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二) 深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工作意义的认识
高校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应从社会实践工作的管理者转化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服务者, 尽可能满足学生在实践上的需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员与宣传工作, 深化学生对社会实践工作意义的认识, 让大学生从实践的负担者中摆脱出来, 意识到社会实践工作是他们自我提升、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将自身的优势、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求相结合, 积极主动地参与有侧重点的社会实践工作, 并把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放到社会中检验, 才能真正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三) 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考评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为这其保证系统性和整体性。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体制是依据预先制定的要求和标准, 对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和收获等真实表现进行考核的机制, 必须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在认真审批每一份大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报告、科技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同时, 还要适当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信息反馈查询, 了解学生给实践单位带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使高校指导教师、学生和实践单位三方挂钩, 对表现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和钻研能力的学生进行奖励, 对指导老师按相关办法给予补助, 对有关单位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并建立科学的惩罚机制, 对态度不认真、报告不达标的的学生不予毕业, 使考评机制更具针对性、实质性和激励性。
(四) 积极争取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支持
为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一个稳定的渠道, 适宜的环境和正确的检验标准, 就必须依托各种社会资源开展, 特别是要争取实践活动当地政府部门、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文化基地以及军政部队等的支持和协助。本着“共建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双边互赢”的原则, 建立多种类型和相对稳定的校地联系、交流与合作的关系, 以良好的实践基地为载体, 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智力优势, 为实践单位提供技术支持。这样, 不仅能够获得社会对大学生实践工作的支持, 还能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使其全方位、多角度得到锻炼, 保证和提高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决定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 要紧随时代脉搏, 把握社会规律, 了解学生情况, 不断克服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工作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 14 (3) :160-162.
[2]王东兴.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6 (3) :58-60.
[3]林刚, 闾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7) .
[4]申云同.浅议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7 (53) :73-74.
[5]陈雅君, 栾非时, 张莉莉, 袁维.社会实践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8 (3) :164-165.
[6]董志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1) :42-44.
[7]丁华.探讨社会实践的长效工作机制,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人才[J].燕山大学学报, 2005, 6 (增刊) :165-166.
[8]李长松.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6.
[9]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 2005.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9
一、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逐步确立的代表性历史事件
学界一般认为19世纪末是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时期, 且把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确立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但在社会服务职能确立的标志和具体时间上, 尚存在一些分歧。文章仅从其确立阶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描述。
(一) 先声阶段——从宾夕法尼亚学院到弗吉尼亚大学
1. 宾夕法尼亚学院的创办
宾夕法尼亚学院是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一所著名学院, 它由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富兰克林信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 他认为教育和知识必须为生活服务。在代表其教育思想的《有关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小册子中, 他主张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为大部分民众服务的中等学校,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他于1751年创建了费城文实中学, 又于1755年把费城文实学校发展成了宾夕法尼亚学院。在注重科学知识、职业技能和面向实际需要思想的指引下, 宾夕法尼亚学院发展成为当时殖民地9所学院中的佼佼者, 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
2. 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建
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建国初期第一所真正公立的州立大学, 同样也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亲自规划建立。杰斐逊的办学思想具有较大的功利性, 他致力于建立一所真正公立的世俗大学, 并具体表述了这种大学的特征。其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就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和强盛, 弗吉尼亚大学的成功不仅为其他州立大学的建立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而且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家布鲁贝克这样评价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在早先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世俗性, 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启蒙运动精神的最彻底体现”。[1]
(二) 确立阶段——从《莫雷尔法案》到康奈尔大学再到康斯威星思想的形成
1.《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和赠地学院运动
1862年, 具有远见卓识和民主思想的美国总统林肯正式签署批准了《赠予土地设立学院以促进农业和机械工艺在各州和准州发展的法案》 (简称《莫雷尔法案》) , 该法案的颁布直接推动了赠地学院运动的蓬勃发展。《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和实施以及赠地学院的建立, 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开始确立, 从此“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 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2]美国高等学校开始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从被动走向主动,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传统的“象牙塔”逐渐走向社会的“服务站”。
2. 康奈尔大学的创办
由安德鲁·怀特和埃兹拉·康乃尔共同建立的康奈尔大学, 因其全新的办学模式成为众多赠地学院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怀特为康奈尔大学的建立设计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而康奈尔则以自己无私的慷慨使蓝图变成了现实。康奈尔大学不仅摒弃了欧洲传统的英才主义教育观, 树立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而且通过其计划的实施, 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康乃尔大学对实施社会服务职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也为其他院校树立了榜样。
3. 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
成立于1848年的威斯康星大学进入20世纪以后, 在查里斯·范海斯校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15年间, 他把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发扬光大, 并使威斯康星大学办学模式的影响扩展到全国甚至海外。范海斯认为大学不应把自己局限在围墙之内, 而应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甚至教学和科研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 从而确立了威斯康星思想的基本内容。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第三职能, 建立了一种既反映美国实用教育价值观又反映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新模式, 昭示着高等教育新纪元的到来。
二、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确立的动因考察
社会服务职能伴随着美国高等学校的发展, 已走过了近200余年的历程, 并已成为“美国风格”的高等教育的一大鲜明特征。作为土生土长的开创之举, 它的产生必定与美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有着高度的适切性, 有一种深层次的动因。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维度来具体阐述这种深层次的动因。
(一) 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恶劣的自然环境、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注重实用的教育传统、颇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等因素为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1.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北美殖民地居民在独立战争前基本有三类构成:印第安人、来自欧洲的白人和从非洲贩来的黑人。在圈地运动中从土地上被赶走的背井离乡的农民, 众多为逃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及贩卖而来的黑奴, 在历经艰辛幸存下来的移民们踏上新大陆后, 等待他们的是依然严峻的自然环境的挑战。生活的经历在这些移民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这广袤而陌生的土地上, 他们在与自然界进行艰苦的斗争中, 培养起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恩格斯称赞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比任何别的民族都要精力充沛的民族, 这的确是对早期美利坚民族客观、中肯的评价。
2. 实用主义、共和文化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模式或类型,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支配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3]建立在美国社会和文化传统基础上的高等教育, 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国家主义的色彩, 其社会服务职能也反映出美国的共和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等种种特性。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 是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支柱力量, 它铸成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 代表了美国人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这种实用主义文化表现在高等教育上就是实用主义大学观, 即要求通过一种“即学即用”的途径尽快将获得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社会服务职能作为高校的第三职能之所以在美国开花结果, 并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榜样, 原因之一在于实用主义文化传统是美国社会普遍的社会心理, 它使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和发展不至于受大的阻力。社会服务职能在美国高校率先得到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实用主义文化传统。
共和文化是美国人在开发北美大陆的过程中形成, 定型于共和国创建时期文化的总称, 它以自由、平等、参与、民主等观念为核心, 被视为美国文化的精华而深受美国人民的挚爱。共和文化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推动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一大动因。通过教育使每个人获得自主、平等、民主的能力是美国人基本的教育观念。这一观念影响到美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在高等教育目标上由培养牧师向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性技术人才转变, 教育形式上更加灵活, 教育管理上也趋于民主化, 并进一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同时, 共和文化还促进了州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因为“民选”的州政府就要为本州公民提供高等教育和为本州各界提供服务, 使高等教育成为本州的“服务站”。
(二) 政治因素的影响
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深层次原因是联邦政府的干预和支持。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早期所建立的学校多效仿英国, 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美国社会急需大量的实用人才, 为维护和巩固共和政权, 政府开始介入高校的发展, 成为推动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力量。
1. 教育立法
各种形式的财政拨款和捐赠是美国高等学校得以发展和强盛的物质基础, 而确保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和渠道的正是不断完善的高等教育立法。美国联邦政府充分行使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职能, 通过教育立法的资助、引导和管理等三种效力,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和保障作用。[4]把调控政策和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 这不仅能够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 而且又能调动各州投资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等学校的积极性。
2. 财政支持
直接促进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实践的赠地学院的发展, 是依靠大量的联邦拨款得以实现的。首先在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中, 规定将一定数量的公有土地授予各州, 赠地面积共为6, 240, 000英亩;在1887年的《海奇法案》中规定与调查和试验有关的开支, 研究成果的印刷、发行及公布费用, 国会特向各州和本法第八条所指的准州拨付每年15, 000美元;在1890年颁布的《第二莫雷尔法案》中规定除了上述法案规定的赠款之外, 再给各州和准州拨款5, 000美元。通过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以赠地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直接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践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教育立法来实现的, 而在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中最具代表的赠地学院运动的发展则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实现的, 教育立法又为财政拨款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者之间处在一种有序的协调发展之中, 三者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和支持, 最终使得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的实践得以成功。
(三) 经济因素的影响
作为上层建筑的美国高等教育, 是扎根于其独特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的牵绊, 高起点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环境, 都为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打下了经济基础。
1.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既源源不断地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同时也是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到内战前夕, 美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但工业化水平较低, 农业仍然是当时最重要的产业。联邦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发展农业技术教育。为顺应时势的发展, 美国政府颁布了《莫里尔法案》, 建立了赠地学院, 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大批实用性技术人才, 设立更多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 这奠定了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的实践基础。
2.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高等教育领域, 而在高等教育领域, 美国采用的是一种分散型的管理体制, 即高等教育传统上由地方政府和其他各种私人团体管理, 中央一级设立教育部, 属于一般性指导、咨询服务机构。美国并不存在国立大学, 只有州立院校和私立院校。这种分权的管理模式使美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特色。因此, 美国高等学校作为提供知识和教育、智力服务的机构正如同其它商业机构一样, “高校出售教学服务, 学生购买, 出售科研服务, 政府和企业购买。”[5]这种购买带有很强的选择性。处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中的美国高等学校, 能够依靠社会的选择, 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 这些有利于高校主动适应与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下, 高等学校不应该也不仅仅是社会这片汪洋大海中孤立的“象牙塔”, 仅仅固守其“为人类的发展在终极意义上提供一个精神的指引”的传统, 而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实际层面的需求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态度。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能够作为继教学、科研之后的第三大职能, 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深远影响以足以说明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高等学校只有不回避社会, 同时又坚守自己的原则, 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保全自己, 获得更好的发展,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继续贡献其独特的力量。
注释
1[1]John·S·Brubacher, Willis Rudy.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4th Revised edition) [M].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148.
2[2] (美)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等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5.
3[3]王伟.论美国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D].山东大学, 2008.
4[4]胡保利.教育立法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两次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6) :105.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10
党的十八大精神笔谈 (之二)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
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基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命题, 落实到教育上, 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是其当然的意涵。
(一) 现代化命题:从面向到基本实现
现代化国家需要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支撑,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需要现代化国家为依托。十八大报告对教育的重要论述, 是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凝练、丰富和升华。现代化命题的提出, 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支撑和驱动;二是高等教育要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蜕变。
中国高等教育, 从“面向现代化” (邓小平“三个面向”) , 到高等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现代化, 应有明确的内涵和明确的标准。高等教育现代化既表明高等教育按照现代化内涵和标准发展的一个过程, 也表明高等教育按照现代化内涵和标准发展的一种水平和状态。衡量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或基本实现, 要有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 还要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及高等教育内在发展两个维度去审视。要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视野看我国高等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是否相适应;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及人民需要是否相适应;要从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结合点的战略地位看我国高等教育与服务人才强国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是否相适应;要从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看我国高等教育是否达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一致;要从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要求看我国高等教育是否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是否坚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机统一。
(二) 现代化语境:新要求与新期待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必然是优质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现代化, 面临两个基本矛盾和一项基本任务。基本矛盾:一是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二是高等教育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基本任务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 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教育规划纲要》, 到202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 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 高等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另一方面, 到2020年, 我们国家将实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在国际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那时, 广大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教育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对教育公平更为关注。同时, 世界发展的历史证明, 一个经济大国和强国一定要有一个高等教育的强国支撑。所有这些告诉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刻不容缓, 实现或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刻不容缓。
高等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还面临来自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挑战。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发生变化, 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发生变化, 这一方面有利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得以不断优化, 同时, 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等负面影响也在侵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如何趋利避害, 如何在更好地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学术文化的本色, 成为重要课题。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影响也是深远的、持久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科学研究在分工进一步分化的同时, 集成也进一步加强, 知识传播、生产、保存和应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传统大学形态、学科组织、教学模式、科研模式等也形成了冲击, 高等教育如何把握科学发展新趋势, 能否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逐步推动国际学术中心向中国迁移, 并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 是又一重大课题。全球化的步伐加快, 高等教育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将更为活跃, 这有利于高等教育现代化, 但是竞争也逐步加大, 特别是对高端人才和优质生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由此对高等教育也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倒逼机制”。此外, 东西方文化的交锋与碰撞, 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都对高等教育形成重要的挑战。
(三) 现代化途径:内涵式发展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 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丰富的要求, 质量、结构、公平、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有其特殊意义。经过多年快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成为世界的高教大国。现在, 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转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 多年连续扩招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还在作用。因此, 提高质量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是高等教育发展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 是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公平、制度等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 关系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 关系到高等教育自身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反映, 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手段。现代社会, 能否接受高等教育, 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 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社会地位变化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 人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家不断采取措施促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 但是, 高等教育机会在区域间、阶级阶层间、城乡间的差异还相当程度的存在, 需要我们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度重视, 努力解决好。制度带有稳定性、长远性特点, 它关系到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制度一直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现在, 体制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十八大强调, 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因此,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需要。
努力加强教育评估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建设
张伟江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授)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学习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这既是针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要求, 同时也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广大人民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高等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 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大教育工作者勇于改革创新, 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特别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系统发展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除招生、教学、学科研究之外, 近年来教育评估异军突起。教育部专门成立了本科教育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机构, 开展了一系列评估、评比等工作。许多省市成立了教育评估机构, 广泛有效地进行教育评估, 为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实践。与此同时, 一些高校和专门机构也参与了教育评估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已参与或引领着国际教育评估活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 多次出现了对教育评估的论述。
但是, 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创新以及如何推动制度创新却还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实践, 所以, 我们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是“坚持以教育评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推动制度创新”。
近年来, 一大批教育评估工作者除实践评估外, 还致力于理论创新, 包括教育评估基础理论、教育评估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创新, 并取得了若干理论创新。而理论上的创新也给当前的教育学研究展现了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新领域。以笔者之见, 我们应该加快推动教育学学科的改革和发展, 也就是说应该改善其原有的专业结构, 建立更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学科结构。如它应该至少包括学生评价理论、教育内涵理论和教育评价评估三大方面。目前研究的薄弱点, 即在教育评估标准、教育评估规程和教育评估技术等方面还没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论基础。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11
她创办了著名的跨国教育培训集团公司——校园在线教育集团,同时亦是全国连锁的领先朗文英语中心、育才国际远程教育网、终生领导艺术管理学院、e学网、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的创始人及主要投资人。
郗慧林,一个令人吃惊的传奇女性,一个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女人。她的梦想是——办“中国最大的‘社会学校’,最大的民间教育服务机构”,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教育企业。
创办一所自己的“大学”
郗慧林的经历多少带有一些传奇色彩。出生在北京的她,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小的时候,对她要求非常苛刻,事事逼着她争第一,致使她在小学、中学一路跳级,14岁就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8岁分配到北京石油大学做英语教师。郗慧林回忆说 ,在中小学读书时,她的理想就是做教师。而站到大学讲台上之后,她的理想攀升了:要建一所自己的大学。
走上大学讲台的第三年,要拥有一所自己的大学的梦想越来越强烈,而当时用自己教书的收入去实现这个梦想简直是天方夜谭。为了打下基础,郗慧林辞去了很多人都羡慕的大学教师的工作,21岁那年下了海,开始了商旅生涯。
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国外的先进设备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但因为渠道不成熟找不到买家。到了香港的郗慧林靠外语优势,和外商直接交流,帮助寻找市场和买家。第一年就赚了50万,她拿出30万给北京的父母卖了一套房子,剩下的钱兑换了约2万美元,去了美国华尔街,开始和世界巨商们往来,做投资交易。
郗慧林说起自己在华尔街——冒险家的乐园的经历,很是兴奋,她说:“华尔街就是怎样把钱变成更多的钱的地方。头一年,我耳闻目睹了许多投资商通过资本市场让自己的钱滚雪球一样增长。第二年我开始参与一些基金公司的投资,也许是因为运气好,也许是因为眼光准,所投基金都赚了,到1994年,我的资金从2万美元增到100万美元。这段经历让我相信自己在投资方面有些天赋。从此,我开始和一些国际著名的公司合作,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投资理财服务,因为当时国内企业面对国际市场时间很短,这种服务特别受欢迎。”
在华尔街,郗慧林靠业绩赢得中国企业的敬重,获得了“金手指”美誉。1997 年,郗慧林的家底由100万美元升到1000万美元,在资本积累充足,中国市场经济成熟时,郗慧林扔了已经熟悉的投资生意金饭碗,返回祖国,准备实现创办一所自己的大学的梦想。
著名的网上学习商务公司——“育才国际远程教育网”诞生了。紧接着,在此基础上,她又创办了校园在线教育集团,开始在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之间牵线搭桥,把国际上需求的新兴专业引入国内。几年来,和北京邮电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合作开办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分析、管理工程专业等10 多个MBA、EMBA教学点,每年培训学员8000多人。
在谈到投资办学目标时,郗慧林说:“在华尔街闯荡多年,我太清楚全球化新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中国要加快步入国际化的步伐,就要培养一批批国际型的人才,国际型人才越多,中国的国际化步伐才能越快。我投资办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国际化的人才。”
对于企业的走向,她则提出了“大教育”的概念:“企业的业务方向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要求,并不是说教育就是指英语学习或者高管培训,这是窄面的理解。我们提倡的是宽泛的文化。如同一个人由襁褓到暮年,贯穿终生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都是我们企业所需要提供的。”
为中国人引进“领导艺术 ”
英特尔前总裁格鲁夫说:“对经理人而言,情境领导是十分有价值的指导原则。”在美国,组织行为学大师保罗·赫塞建立的“情境领导模式”及培训体系40多年来已被全球1000万经理人使用。而在财富500强中400多家采用了这个培训课程。
在华尔街拼搏了数年的郗慧林认为情境领导是全球教育培训业一颗闪亮的明珠。为了把这个项目引进中国,去年春天,她专程去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情境领导认证师的认证培训。在与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洽谈引进“情境领导”培训项目时,凭借亲自学习后的领悟以及公司500人的实力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郗慧林让对方认识到,眼前的这位女性对情境领导培训有很大的热心,并且具有令人信服的在中国的推广能力。
于是,郗慧林取得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的授权。
目前郗慧林“终生领导艺术”管理学院的分支已经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南京、昆明等18个核心区域。已有65000名公司及个人会员接受“终生领导艺术”管理学院的课程和服务。其中,全球最热门的“情境领导”课程已成为GE、摩托罗拉、IBM、微软、通用汽车、苹果电脑等大公司高级经理人常年必选的课程。
情境领导课程,是一门国际化、标准化领导力课程。经理人或带头人运用情境领导模式,能有效的改善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关系,增加彼此的信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创造企业和谐文化,最终为企业创造无限财富。
现在,学院和哈佛商学院、U21联合国际在线大学等全球诸多一流大学、培训机构、咨询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学院还定期为学员架设了与世界商业巨子及首席执行官互动联系的通道,可以直接聆听全球最权威的管理及营销经验,学员可以直接对话国内外富甲。不仅如此,“终生领导艺术”管理学院在传播方式上独辟蹊径,在授课内容上跟紧时代,将最应时知识技能、专业理念、工作智慧与现代化、多功能的立体学习中心相匹配,使战略决策者能够产生适时和实际的战略,以成就业务转型和行业转换。
郗慧林说:中国人不缺智慧,缺的是领导艺术。为此,她每月都要往返于美国、新加坡、香港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与许多名校合作MBA和EMBA,用重金聘请世界上最好的专家授课,让更多的企业家和领导人受益,长期保持快速接近国际水平。
可与世界名人交流的“ 知识·财富会所”
郗慧林投资教育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与人的终生学习和成功有关的。2003年郗慧林携手风险投资商注资600万元美元 建立了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连锁学习及企业人才服务型高级专业会所——知识·财富会所,在京、沪、深圳等地同时开张。在北京东方广场3000平米的办公区,到处是用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等命名的会议室,这是郗慧林自己起的名字,这些名字透视出从华尔街回国的女孩要培养国际人才的宽广胸怀。
知识·财富会所建成后,很快就成了哈佛商学院案例课堂,世界多所著名院校MBA课程培训基地、世界投资家、名人巨子的演讲场地,多家著名国际财团战略合作伙伴洽谈商务的场所。会所为惠普、ORACLE、I&I等多家跨国公司提供专业的商务服务及企业内训。
两年来,广州、南京、成都、重庆、苏州等10多个核心区域都有了知识·财富会所强势而稳健的生存空间。商界名流们纷纷注意到了城市中这个颇具实力的主题学习商业会所,并开始被会所形式活泼的论坛、讲座、培训、沙龙、短期课程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了这里的会员。一时间,知识·财富会所在全国名声大振,会所为会员们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互动性商务专场活动、商务机会及网上服务,会员可以自由的选择时间在中国不同的城市与世界名人进行交流与学习,完善个人的“终生学习”,快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郗慧林在谈到建立知识·财富会所的初衷时说:知识·财富会所要成为培养国际人才的基地,成为聆听国际声音的广场。“朗文成功英语”会员和“终生领导艺术”会员在这都会适时的受到国际人才行为和思维的熏陶。
目前,知识·财富会所已经有20 多万会员。她说:“目前,我们校园在线教育 集团资本规模已经达到6000万美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从没有向银行借钱。我们的钱是依靠课程的吸引力一点一点挣来的。不论是从学员人数看,还是从资金规模看,我想我们目前可能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学校’,最大的民间教育服务机构,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国外的大学校长来找我,要求和我们合办教学点。我们要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教育企业。”
有着惊人天赋的郗慧林,培养国际人才的许多创意都是在高尔夫球场上产生的,她的高尔夫球打得很棒,一些高尔夫圈中好友都戏称郗慧林为“高尔夫社交皇后”,这不仅因为她球技高超,赢得了多场国内外比赛的奖杯,还因为她有自己的一套“高尔夫哲学”理论。她说,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能体悟企业管理的精髓,也容易产生发展企业的创意火花,我投资教育产业的很多设想都来自高尔夫球场。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篇12
1 学校安全立法的原因
1.1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学校周边安全隐患增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校学生不断增多, 学校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大学城, 这些大学周边小商贩摊点, 娱乐场所等一应俱全, 但是因为没有规范的管理, 打架斗殴以及不法侵害的事件频发, 对学校的以及学生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同时校园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 校园中社会性质的流动人口以及车流量不断增加。加之校园周边环境治安越来越复杂, 安保水平较低, 急需安全立法。
1.2 校园内部安保人员职业素质较差
大部分校园内部的安保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安保素养。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队伍主要有校卫队、保卫科干部以及保安部组成, 其中干部大部分是由中专院校毕业、警校毕业或者部队转业干部构成, 保安通常外聘保安公司, 校卫队大多由勤工俭学的学生、保安学校毕业的人员以及校内部分流动人员构成。我国的安保人员的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多, 但大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没有进行过职业培训, 不符合从业资格要求等。对于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难以实现有效保证, 安全立法势在必行。
1.3 校园安保机构没有执法权限
虽然我国曾规定在高校派驻公安机构, 但这一政策并未得到贯彻落实。使得虽然部分高校确实有公安干警的存在, 但他们并没有有效地执法权, 甚至对治安管理没有处罚权, 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执法权缺失, 学校内部盗窃、大家以及其他事件不断出现, 教师学生对安保机构满是意见, 但是安保机构面对这种情况却无能为力。
1.4 校园安全主体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的安全工作涉及面极广, 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减少和预防校园事故的发生, 以及保障学校和学生人身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 还是社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家庭的共同的责任。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这一重点。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学校在学生安全问题方面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但是有关的其他主体的责任的规定却不明确, 而且规定不够全面, 政府责任方面更是如此。且安全主体的责任不明需要有效地安全立法。
2 学校在安全立法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1 对学生进行适当管理的义务
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不是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你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管理, 或者说对每一个学生伤害事故都能成功预见, 学校对学生的适当管理一般指校园内部。对于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外活动或者户外教学活动, 学校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管理任务。要对危险进行评估, 同时掌握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反的情况, 学校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则会降低。管理义务还包括保障学生不会受到校外人员、其他学生以及教职工的伤害。学校对于可预见伤害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履行自己的管理义务。
2.2 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进行户外学习或者课外活动时, 学校要教授学生充分的安全知识, 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指导的必要性。而且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确保每个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对于道路交通或者学校周边犯罪活动等已知的危险, 这些具有不可排除性, 学校需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指导。学校仅限于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期间对学生承担起安全保护的责任, 因此在教学活动终止时, 学校要及时告知家长。
2.3 保证设施和场地安全
学校需要对学校内部的场地进行定期的安全检修和维护, 使它们处于可以使用的安全状态, 当学校得知有安全隐患存在于这些场地时, 需要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对学生责任的承担。除此之外, 校外学生伤害时间学校不承担责任, 如果校园内的某些问题和过失导致学生在校外受到伤害, 学校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学生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因为学校的某些设备、设施发生了事故, 学校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安全隐患不可预见, 学校不对学生事故承担责任。
2.4 学生安全警告义务
学校有义务在学生有可能遇到危险时向学生提出安全警告。只要学校履行了警告或者告知学生安全风险的义务, 那就表示学生在活动中自愿对出现的风险承担责任。只要教职工没有在活动中人为的增加活动的风险致使学生安全受到威胁, 那么对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的伤害学校不会承担责任。除此之外, 学校有义务将学生想要伤害他人或自己的信息告诉受害者或者学生的监护人。
3 学校如何更好地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承担
3.1 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要使安全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教学、更要走进学生的头脑, 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并把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科学制定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教学大纲, 使用规范的安全教育教材, 将安全知识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作为学生的教育核心, 通过课堂宣传, 分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重点安全教育, 同时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 将安全教育系统开展。
3.2 建立综合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机制
对学生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 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伤害学生事故的发生, 是社会、国家、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 只有建立起综合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机制,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参与, 相互配合, 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的微薄之力, 明确交通、公安等各个部门在学生安全方面的职责, 保证各部门共同努力, 齐抓共管, 使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真正的做到和稳定, 为学生营造安全美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3.3 安全信息进行公开
学校要提高自己对于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学校要保证及时向学生提供安全建议, 并能够及时发布安全警报, 科学制定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案, 并将工作计划进行公开。定期对校园的犯罪进行统计并进行实时发布,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学校安全状况的了解, 对必要的安全信息和安全知识的掌握, 在加强自身安全防范的同时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建设, 同时推动了校园安全部门管理工作的推进。提高学校的安全工作的管理效率, 对各种危害校园和学生人身安全的犯罪进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
4 总结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环境的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学校只有明确自己的主体义务和责任, 并对自己义务和责任进行积极履行,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 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而又安全的教育环境, 使学生在人身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学习, 这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摘要:学校负有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使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保护和被保护关系上升到特殊法定阶段, 这是学校承担这一责任和义务的基础。学校明确自身承担的义务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学校安全立法,学校的义务,责任,措施
参考文献
[1]万华.法治思维下学校安全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校管理, 2016, (03) :24-26.
[2]申建军, 陈江毅.浅谈安全教育在高校保卫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 2015, (29) :189.
[3]侯艳丽.无缝隙组织理论视域下高校安全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5.
[4]贺婧.论校园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5.
【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推荐阅读: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指南08-12
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07-10
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09-10
高等学校的教与学07-15
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09-20
普通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约束与对策论文12-04
高等财务学校12-01
高等学校院系05-23
高等学校园06-11
特殊高等学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