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影响(精选12篇)
传承影响 篇1
2015 年7 月初, 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斥资465 万实施方言调查“ 响应”计划并指出“ 方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消亡的速度令我们很震惊。 每十天就消亡一种方言。 ”[1]方言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部分,它的现状也折射出其他文化遗产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传播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媒体是传播的载体。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应用,社交媒体迅猛发展。 作为人们分享彼此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2]在人人都是信息生产者的背景下, 社交媒体在使受众发表、传播信息的传媒接近权得以实现的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文化传播、交流、交融的载体与平台。 本文以流传在福建莆田地区的莆仙方言及其载体如莆仙戏等为例,探讨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的困境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标识和精神纽带。 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有的甚至走向消亡,方言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目前,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在逐渐加大、加强,但也存在着诸多困境。
( 一) 行政手段控制有余影响不足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政府通过制定纲领性文件等方式以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行,起着主导作用。 此种方式能有效地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统一部署,但实行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群众在行政手段的掌控下被动地进行文化传承,较难融入其中,甚至会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其最后结果往往是政府或传承人在唱独角戏,本该受其影响的群众却沦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 以方言为例,一方面,大连、上海、南京、温州、陕西、宁波等地都启动寻找最地道的方言发音人,开展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 另一方面,年轻人却越来越不会说方言,方言的特征也在迅速消失。[3]
( 二) 传承方式单一形式单调
传承方式的单一和形式的单调也成为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硬伤。 文化遗产本蕴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活泼的呈现形式,然而,落实到具体的传承上,却大多是文字记载为主,个别的视频为辅,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在各地保护方言的举措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开展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福建莆田是编撰莆仙方言工具书。 此种举措对保护方言有一定的作用,但却把传承主体局限于本已精通方言的人士,却忽略了文化传承的对象———那些不会方言或是对其知之甚少的人,人为地框限了参与群体。 与此同时,诉诸文字的传播方式对文化程度的要求使得能担负其传承任务的主体受限,也限制了传播面的扩展,效果不容乐观。
因此,在控制的前提下利用亲和力、影响力进行文化传承,追求一种既有掌控力又能发动群众的方式,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多渠道多方式地传承文化的方式就成为当务之急。 社交媒体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
二、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 一) 社交媒体的概念与属性
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包括社交网络( Social Network) 、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 其核心理念是“ 用户生产内容”( UGC) ,本质上是一种“ 消费者即是生产者的媒体”( CGM) 。 Antony Mayfield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中归纳出了社交媒体的基本特性,即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 社交媒体具有社会交往和媒体功能两方面的属性,参与、交流、对话、社区化强调社交媒体的交流、 分享和反馈等互动的社交属性,公开和连通性则是强调社交媒体多媒体融合及信息的公开传播等媒体属性。
1.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
人们使用社交媒体,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在博客上发表日志或在论坛上发布帖子,表达观点与思想;在微博上更新动态,记录生存状态与人生轨迹;在朋友圈发布记录, 分享当下情绪……社交媒体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 使用者在社交媒体上所做的更新一般会得到相应人员的评论与反馈,得到回应的信息发布者也会适时地进行回复。 如此循环往复,信息发布者与评论者依托社交媒体进行互动,自由地发布与传递信息,完成了信息的传递和思想的交流,主动性更强。 在交流和互动中,社交媒体使用者既是信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各主体间形成了或强或弱的关系链。 信息在关系链中依托社会化关系网络进行流动,并能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进而以科学知识、历史或者影视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
2.社交媒体的媒体属性
社交媒体不但是人进行互动交流的社会交往的载体和工具,还是实现信息及时迅速且公开传播的平台。 使用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均能在第一时间发送,在其所发布信息的下方,还能准确地显示信息的发布时间:刚刚、1 分钟前、2 分钟前、1 小时前、 昨天……信息实现了实时更新与发布。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无论是好友还是陌生人都可以看得到( 微信朋友圈例外,用户发布的信息只能在自己关注的圈子或被关注的圈子及好友当中传播) , 实现了信息的公开传播。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允许使用者把图片、视频、文本和传统内容进行混搭处理,并进行互动,建立“ 联系”( connection) 和生成“ 意义”( meaning) 。[4]成为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的平台。
( 二) 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媒体属性意味着利用平台实施控制,社交属性则意味着依托关系产生影响。 兼具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的社交媒体因其所具有的特有特性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迅速成为其了解并传播信息的最佳载体,对人们的信息接收、生产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进而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1.增加文化传承的主体
偶遇民俗活动通过微信记录过程、参与文化活动利用微博直播现场、阅读深度好文运用论坛实现共享……社交媒体消费者即是生产者的特性使文化传承不再是专家、 学者、文化传承人或档案部门的特权, 理论上只要拥有相关设备,每个人随时随地动动手指、 按按鼠标就可以成为信息来源,成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 此外,媒体中流传的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在经过社交媒体使用者在其社交圈子中的转载、分享后也实现了更为广泛的二次传播。 文化循着传承主体的社交关系链从原先的小部分个体扩大到整个大众。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文化传承还只是社交媒体使用者自发的、非自觉意识行为。 尽管如此,在使用者无意识的撰写、转载、分享中,个体成为文化生产的源头,文化实现了二次传播,得到了传承,但如何使这种自发行为上升到自觉行为则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2.丰富文化传承的内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相同的文化,不同的传承主体所关注的内容往往不近相同。 专家、学者等侧重于宏大精深的文化理论解读, 文化传承人注重仪式、习俗等方面的传承, 档案等机构部门偏重老照片等文物的挖掘,普通民众则偏爱文化中较接地气的趣味类、细节性内容。传统媒体既往的传播往往将焦点集中于专家、学者、文化传承人及机构部门,虽然阳春白雪,但难免曲高和寡。 普通民众下里巴人式的兴趣则较少触及。 社交媒体则兼容并包,在提供主流媒体阳春白雪式内容的同时,也为普通民众需求的满足提供平台。 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民众通过社交媒体以迥异的视角自发地分享、贡献文化的各个方面及对其的解读,用不同的形式对文化进行生产与传承,客观上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
3.拓宽文化传承的渠道
APP应用的开发、专题类微博的开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题论坛的创建,借助社交媒体,文化传承的方式与渠道在不断地延伸、拓宽、创新。 作为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允许以文字、声音、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呈现内容。 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为多元化的文化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与传承提供了载体,也为不同传播方式的文化提供了可供传播的平台,使各种文化找到最适合其传播的渠道,进而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的传播形式。 与此同时,倚重人际传播的社交媒体在社会化关系网络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还融合了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形式,传承手段更为灵活多样。
4.明确文化传承的对象
社交媒体所具有的社交属性使使用者依托社会化关系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关系链,处在相邻关系链节点上的个体往往具有同质性,具有相似的品位与爱好,某个个体所关注的信息往往也是整个群体大部分人需要的内容。 与此同时,社交效应即我们的行为会受到其他人行为的影响[5]也使文化传承的传播对象更为集中、明确。《 纽约时报》 曾调查2500 位读者,分析他们转发文章的动机,得出五个结论,其中之一是定位和展示自我形象,即通过分享转发,“ 告知”他人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 比如某个人关注并转载地方方言的文章,其所在朋友圈或论坛、 社区往往是与其具有相似品位的个体,或出于兴趣,或出于定位或展示自我形象,也有可能进行阅读并加以关注。 因此,社交媒体关系链节点中的某个个体撰写、转发、分享的信息,因其受众较为明确,不仅在其所属圈子里有较大的阅读量,而且往往能引来好友的点赞、分享,有的甚至有刷屏之势,有较大的反响。
5.提升文化传承的效果
社交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的传播是种病毒式传播。 病毒式传播指的是基于相似的信息获取和分享需求的人借助彼此关系网络实现信息快速复制、流动、扩散的信息传播方式。[6]其显著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接受度高。 因此,在社交媒体圈内传播的与文化传承有关的信息,不仅能迅速地到达广泛的接受者层面,使使用者对文化有一定的认知,还因其传播对象明确、精准而有可能引起受众态度甚至行为层面的改变。 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全民探讨文化、传播文化的宏观效应。
因此,在文化传承中,相关部门可依托社交媒体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载体实现多元化传播,进而建设适合特定文化传承的平台,实现有效的控制。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对使用者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则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影响效应,影响身边的朋友、同事,实现较为精准的传播,大大提升了其传承效果。
三、控制·影响: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 拉斯韦尔在1948 年发表的《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中就提出,传播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社交媒体特有的社交属性和媒体属性既为其提供了可供控制的传承平台,也为其利用平台及个人影响力进行传播提供了可能,使其在传承主体、内容、渠道、对象和效果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媒介有较大的优势。 因此,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开展文化传承就显得尤为必要。 根据社交媒体的属性,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 一) 培育“ 意见领袖”
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7]社交媒体中也存在意见领袖,他们是在社交平台为受众提供信息进行互动并同时对其他信息发表观点的“ 活跃分子”。 在信息传播中,他们通过设置网络议程,把网民的眼光引到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上去,形成较高的关注度之后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舆论,不仅影响网民“ 想什么”,而且影响网民“ 怎么想”。[8]只要意见领袖足够权威而且谈论话题极具说服力就能够将他们想传递的信息传播给受众并得到受众的转发与关注。
社交媒体是受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相关部门便可利用这个平台扶植意见领袖来进行文化传承。 意见领袖的形成来自于用户的活跃程度和其对影响力的积累。 以福建地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 宋元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的传承为例,莆仙戏团队可以在微博、博客、贴吧等平台同时扶植多名意见领袖,每天更新一条或数条与该剧种有关的且具有较高传播价值的信息,在一定时间靠活跃度让其在社交媒体拥有一定的粉丝和影响力,拥有核心粉丝。 接下来, 意见领袖可利用社交平台发布莆仙戏中经典剧目的视频,如《 春草闯堂》 、《 状元与乞丐》 、《 沉香救母》 等并做相关评论、上传莆仙戏剧照和花絮,并适时发表一些与莆仙戏传承相关的评论。 在人们对莆仙戏有一定的认知之后,意见领袖可以在其平台介绍一些莆仙戏的手势和唱腔等专业信息。 人们在关注后会由于感兴趣继而进行分享、转发,无形中将莆仙戏文化带入他们的朋友圈里。
社交媒体的另一重要属性是社交。 媒体属性意味控制,社交属性则强调影响。 意见领袖可通过社交效应来实现其影响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坦利·米尔格兰曾用“ 六度分隔”理论来形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连接关系: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社交媒体具有弱连接的强大功能, 把本来处于弱连接的数量极大的网民,在最短的时间里动员起来。[9]比如在微博中,每个人的好友几乎都不一样,一个人的粉丝不多,但根据“ 六度分隔”理论我们明白,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弱连接,此时若能通过@好友实现相互间的注意,通过一个@一个的方式带动自己的粉丝,粉丝又带动自身的粉丝,如此循环往复,相互影响。 此时,意见领袖可以以关系链为传播渠道,充分发挥自身在圈子中的影响力,通过@好友等方式对他人施加影响,并使影响顺着关系链传递,实现文化传承效果的最大化。
( 二) 构建传承路径
意见领袖是社交媒体中重要的信息源,也是重要的影响源。 任何信息,经过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发布、用户的转发、分享、评论,意见领袖的个人议题渐渐会成为公共议题,在此过程中, 他们也成功地为社交媒体使用者设置了议程。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认为, 媒体设置的议程具有一种聚集社会群体的功能,这是源于人们都有一种对于群体归属感的需要。 受众参与议程设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议程融合的过程。 议程融合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感知事物或认识社会,还包括结成关系。[10]因此,在议程融合的过程中,重要的不仅是传播,而且是维系共同体。 社交媒体使用者融入群体的这一诉求为构建文化传承的路径提供了可能。 在文化传承中,以莆仙戏所使用的语言———莆仙方言的传承为例,若想推广莆田方言中的惯用语,可以先将相关内容放置在相关网站或微信公号等方便使用者查询的地方,之后再要求意见领袖发布一则含有惯用语的信息,可请大家猜猜是什么意思,如“ 起早冥暗( 早晚时候) ”、“ 牛筋马力( 力气很大) ”、“ 撑戈舞手( 手舞足蹈) ”等,也可请大家进行实时更新。 在大家都对其热烈讨论的情况下,为满足其群体归属感,不知道或一知半解的人自然会去查询。 在查询和互动的过程中,一条始于意见领袖,终于文化传承网站或微信公号的传承路径得以构建。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中,人人都可无门槛地便捷参与传播,对其适当引导也可实现构建文化传承路径的目的。 比如在莆仙方言的传承中,可策划一个“ 你会说莆仙话吗? ”的抢楼赢神秘大礼的活动,用莆仙方言讲一个故事并将其制作成视频置于莆田本土热门论坛上,要求大家在跟帖或评论时也附上一段视频或是一段莆仙话发音的文字, 抢楼接力传播。发帖内容不得重复,凡所发评论所处楼层处于其规定的数值时即可获得神秘大礼。 论坛会员在抢楼中为避免出现重复内容,发帖前必须一条条翻看他人所发内容,无形中掌握并复习了莆仙方言,巩固了传播效果。 而在其乐融融的抢楼发帖的过程中,也构建了一条以楼主为中心、往周边辐射的莆仙方言传承路径。
( 三) 拓宽传承渠道
社交媒体具有媒体属性,它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能使信息公开迅速传播的平台。 相关部门在大力推进相关文化网站等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开发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比如可以开通视频网、创建QQ交流群、运营微信公众账号、进行贴吧直播、建立YY语音大厅等等。 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这类平台置于最受欢迎的网站上, 推出客户端,用户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方便用户最便捷最迅速地接触文化内容。 以莆仙戏为例,可以建立一个以其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利用其进行莆仙戏文化资源的整合,建立网络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在运营期间,可以根据用户对莆仙戏的了解程度创建“ 莆仙戏欣赏”、“ 莆仙戏图文库”、“ 莆仙戏文化课堂”“ 莆仙戏研究”等由浅入深的版块,并定时在相应版块推出相应内容,以获取不同层次的使用者。
如前所述,社交媒体的核心理念是“ 用户生产内容”。 用户的积极参与使每个使用者都是潜在的传播者。 各地文化部门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这一特性来组织活动,使潜在的传播主体成为实在的传播者。 例如,前期可以在微信、微博或论坛等平台上发起“ 身边的文化”甄选活动,让社交媒体使用者罗列出其所认可的身边文化及其现状,使用户以主人翁心态来参与该活动;活动的第二个阶段则可推出“ 保护身边文化”的探讨,让用户献计献策,从现状出发寻找切实可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措施;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第三个阶段可实施“ 随手拍、随手记录、随手分享身边文化”的活动,让用户以社交媒体为载体,记录、展示身边文化保护的成果,形成全民参与文化传承的氛围。 在活动过程中,可通过持续推出签到有礼或互动抽奖环节来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增加用户黏性。
在社交媒体时代, 文化传承不但有较多的传承主体,可生产较为丰富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实行相应的控制,培育意见领袖进而设置相应议程, 并通过社交效应等方式激发个体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使文化传承更快地实现与目标用户无缝对接,控制与影响并重,使文化遗产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能得到更好更快的传承。
摘要:在文化传承行政手段控制有余影响不足、传承方式单一形式单调的情况下,兼具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的社交媒体所具有的特点对文化传承具有特殊的意义,使其在传承主体、内容、渠道、对象和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相关部门可依托社交媒体的平台及社会化关系网络,控制与影响并重,通过培育意见领袖、拓宽传承渠道、设置议程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承。
关键词:社交媒体,文化传承,控制,影响
注释
1[1]澎湃新闻.汪涵自掏465万为守护方言[OL].(2015-07-10).[2015-07-23].http://ent.163.com/15/0710/14/AU5VE4ND00031H2L.html.
2[2]孙楠楠.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9(17):16.
3[3]《华商报》微博.陕西建立方言数据库海选方言发音人[OL].(2015-06-22).[2016-01-28].http://news.qq.com/a/20150622/001455.htm.
4[4]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66.
5[5]佩德罗·M·加德特,刘进龙/汪皓译.机上购物和朋友圈营销背后的原理:社交属性决定我们爱跟风[OL].(2015-3-27).[2015-7-17].http://www.199it.com/archives/335699.html.
6[6]董向阳.微博的病毒式传播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09:15.
7[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209.
8[8]付永利.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5.
9[9]李成贤.“弱连接”发挥“强”作用——从“阿拉伯之春”看新媒体的政治传播能力[J].新闻记者,2013(3):67-71.
10[10]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传承影响 篇2
摘 要:泼水节传统文化是传承傣族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节日文化是最直接、最有效、最集中展现民族文化的窗口。民族特色鲜明的泼水节,其起源、传播、发展,以及相关的节庆活动和动人传说,都包含了关于傣族人民的大量历史信息和人文信息,且泼水节全面地展现了傣族的宗教、审美、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它为我们研究傣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是传承傣族民族文化的载体。
关键词:泼水节;教育影响;社会传承
一、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起源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后被佛教所吸收,按佛教的说法,泼水节又称佛诞节或浴佛节,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节日。缅甸、老挝、泰??、柬埔寨等地的泼水节起源传说均与帝释天神有关,显然起源于印度无疑。我国古代也有一个与泼水节十分类似的节日―上巳节,那是每年仲春的三月,人们成群结伴来到水滨泽畔,用清冷的河水洗去身上的积垢,希望能消灾祛病,祈求福祉,称为祓禊。金沙江河谷的傣族地方调查发现,这里的傣族还保留着许多古朴的风俗习惯与原始宗教,与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的傣族有较大的不同。他们的族源相同,在早期都受到中国原始宗教文化熏陶,且又有十分相似生活的地理环境,产生相同的神话就是自然的,自育成泼水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而南传佛教传入云南在公园7世纪。
综上所述,中国傣族泼水节传说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正是佛教文化对中国傣族泼水节的第二次融入。
二、泼水节的教育影响
泼水节是傣族的一项重大节日盛会,在其发展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多种活动,诸如表演孔雀舞,象脚鼓舞,赛龙舟,赶摆,泼水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下将泼水节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智力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泼水节过程中,人们常常要跳孔雀舞,孔雀舞分为雄孔雀舞和小孔雀舞。雄孔雀舞需要膝部起伏较刚韧,手上动作柔韧,手上动作柔韧挺拔而舒展,小脚较有力,三道弯造型棱角较明显,动作较大很健美。放大的柔肩、拱肩、碎抖肩,加强了舞的刚韧而舒展的特点。鼓点有力、浑厚,节拍鲜明,节奏异常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人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特别是在舞蹈上细节的打磨,观察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前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的连接要自然和谐,这是空间感和节奏感的双重锻炼。同时诸如孔雀舞、象脚鼓舞等歌舞也融合现代的舞蹈形式,极大地培养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非智力因素影响
在泼水节这种群体性活动中,艺术实际上成为一种共同的精神信仰和情感表达的手段。泼水节传统文化是加深傣族民族情感的纽带淳朴善良的傣族人民,生性活泼开朗,热情好客。人们在泼水的过程中,享受着水的洗礼和水的祝福。除了泼水,泼水节还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丢包、赶摆、巡游、歌舞表演以及除尘清扫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为傣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人们通过共同参与节庆活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加深民族情感。
三、泼水节的社会传承途径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陪同缅甸前总理吴努到西双版纳欢度了这一节日,周总理“泼水”事件的广泛传播加深了人们对“泼水节”的印象。“泼水节”已不再是纯粹的“民间”活动,不仅当地的傣族和其他民族喜爱这一节日,外地客人、外国朋友也都千里迢迢来参加这一节日。“泼水节”逐渐成了融民俗、艺术、体育、经贸、旅游为一体的民族盛会,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节日。西双版纳如此受到众多人的欢迎,及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很广的知名度,与其泼水节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关系,除了传习馆以及学校教育的传承外,社会传承是其最重要的途径。
(一)职能部门制定参与式的文化保护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文化部门应协同相关组织部门主动进入社区,对当地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和研究。学者专家们也应走出书斋,下到田野,深入到民族文化主体中去进行指导,并通过对其文化遗产的分析和诠释,让当地民众更深刻地理解其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要素,使其认识到本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保护意识,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07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二)与旅游业结合,适度的产业化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西双版纳的旅游业获得了长足进步,“泼水节”的名声也享誉海内外。西双版纳傣族园于1999年8月建成营业,2001年10月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景区内有曼将、曼春满等5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也是西双版纳州唯一集中展现傣族历史、文化、宗教、建筑、服饰、饮食的特色旅游景区。2003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此后,这一旅游节事活动成了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头戏。使泼水节、孔雀舞等傣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一个自由的展示空间,成为傣族人民认识、传承自身文化和外界了解傣族文化的平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发展。同时,旅游业带来的收入还带动了当地手工业、餐饮业等副业的发展,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地区经济状况,从而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尚衍斌.泼水节溯源与传播小考叶北京[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3.[2]李佳芸瑞.泼水节传统文化在傣族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3]光映炯,张晓萍.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2010,1.作者简介:
传承影响 篇3
关键词:孝文化;传承;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思想领域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使得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现象表明:在我国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其带来的诸多难题影响家庭和谐的建设;家庭生活之中尊老不足的现象增多;各种利益的争夺冲淡浓浓的亲情关系;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偏移问题突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最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活动,也包括家庭中各成员间发生的各种互动。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离不开家庭生活,家是社会的最小最基本单位,而家庭教育在人生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非正式的同时又是终身式的,从始至终不断地影响着教育着人的各方面。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传承之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优秀资源。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传承就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孝文化的传承。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孝文化无疑是最传统的,最古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几千年来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把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思想教育,孝文化是我们必须吸取和借鉴使用的根本内容,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教给青少年孝文化的精髓内容,使孝的中国传统深埋于心。
何为孝文化?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提出:“百行孝为先”。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里将孝字从结构上分析开来,“孝”是由“老”与“子”组合成的,意思就是下面的“子”侍奉上面的“老”人。孝文化是指包括古今关于孝的所由概念、观念、法律、规范以及行孝的行为方式的社会内容存在的总结。在传统的孝文化中,其指孝道以及它所涉及的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问题。孝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大体分为几方面。首先,尊亲敬亲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养亲的思想。对父母的侍奉,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的最基本的孝行要求。最后,贵生博爱的思想。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对孝文化加以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孝文化加以弘扬和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德育、道德、精神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孝文化的传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形成感恩意识。孝文化的核心是有感于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形成感恩意识。由感恩父母而推广至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由感恩小家而至感恩大家。孝文化的传承使得他们理解感恩、学会感恩、诚信感恩他人。
第二、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解决养老问题。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情况最严重最特殊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问题高度。中国养老体制运行十多年,对深化改革开放,稳固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积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实施时间不长,不是很成熟,快速的老龄化又使我国的养老问题雪上加霜。孝文化的传承。基本要求善事父母,对父母的物质供养是基础,为父母提供生活帮助,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进而对父母的精神照顾是关键部分。尊亲、敬亲、养亲的孝文化使青少年心系父母,为父母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品质,有利于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
第三、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建设。孝文化中的平等、互敬、互爱原则,可以使自己与父母平等的交流沟通,使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历程,与孩子一同成长,彼此尊重;平日对父母的电话问候,节假日的探望,回家的真心交谈等,有利于代际间的隔阂疏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孝文化中将爱推及他人,教会青少年做人的基本准则,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他人,尊重生活,有利于解决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建设和谐健康的人际关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第四、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形成责任意识。自古以来,孝与责任相辅相成,总是相伴而生。孝几乎被认为是华夏文明责任的发源点,孝的精髓既是培育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现在的青少年只关心玩乐享受,对父母对家庭淡漠,不对自己负责,不对家人负责,更不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孝文化中的贵生博爱思想,要求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爱惜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守护自身的品质和节操;对父母家庭负责,承担起子女应尽的义务;对社会负责最后对国家负责,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领悟,以责任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第五、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着许多优良传统,孝文化正是这些优良传统的集合体,孝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不断传播这华夏文明的精神世界。
家庭教育伴随一生一世,人离不开家庭教育,我国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应当是孝文化,孝文化以其尊亲、敬亲、养亲、谏亲、贵生博爱等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思想屹立于华夏几千年文明传承长河中,对于自身,家人,社会,国家都有莫大的有利影响。孝文化的精髓精华需要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小议润笔与稿酬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篇4
1. 古之“润笔”
1.1“润笔”的由来
“润笔”之说最早见于隋代。《隋书·郑译传》[1]记载:“译复爵沛国公, 位上柱国。上令李德林立作诏书。相国戏谓译日:‘笔干。’答曰:‘出为方牧, 仗策言归, 不得一钱, 何以润笔?’上大笑。”这段史料记载的是郑译从隆州回京治病时, 杨坚在醴泉宫招待他时大臣们之间调笑的一段趣事。“润笔”一词作为稿酬的代名词从此就流传开来。
虽然, “润笔”一词最早出现于《隋书》, 但是可视为具有“润笔”性质的举动有可能并非隋代首创。
早在西汉时期, 就有陈皇后“千金买赋”“复得幸”1的故事。 (见司马相如《长门赋序》) 南宋王抒木《野客丛书》说:“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 别在长宫门, 闻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 奉黄金百斤为文君取酒”, 相如因而为陈阿娇皇后写了篇《长门赋》2, 叙其哀怨, 汉武帝读了很感动, 将阿娇“复迎人宫如初”。如果这则史料属实的话, 司马相如应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拿稿酬的文人。但是, 《汉书·外戚传》上并没有陈皇后奉金买赋复得幸的记载, 只说“数年后, 废后 (陈皇后) 乃薨”;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楚辞集注·后语》中说:“《汉书·皇后》及《相如传》无奉金求赋复幸事”;清代学者顾炎武也指出“陈皇后无复幸之事, 此文盖后人拟作”3。所以, 这则史料是否属实尚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还有人认为, 具有“润笔”性质的举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战国。战国时期, 秦国相国吕不韦组织手下的门客, 各抒所长写出文章, 择其精要, 编成一部《吕氏春秋》, 公布在咸阳城的城门上, 并发布告示:无论任何人, 若能增加或减少一字, 便可获赏千金4。这千金一字的巨额润笔到底有没有人得到, 我们现在虽已无法得知, 但是, “润笔”是文人自觉地进行文艺创作所得到利益, 具有有意识的进行文艺创作的性质。从“润笔”的内涵来说, 吕不韦的这种做法带有被动的意味。所以, 笔者认为,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种千金一字的举动并不能看作具有“润笔”性质的最早举动。
1.2“润笔”的支付形式
概括来说, 古代润笔的支付形式大致有三种:钱物并举、实物、银钱。以银钱支付润笔是润笔支付形式中最普遍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唐宋时最盛, 以后历代均有秉承其遗风者。
1.2.1 以银钱为“润笔”的支付形式
米芾, 为宋徽宗书屏风四扇, 得“赐银十八公 (合九百两) ” (朱或《可书》) 。
赵孟顺 (松雪) , “松雪颇爱钱, 写字必得钱然后乐为书” (孔齐《至正直记》) 。
何澄, 画家。其作品《归庄图卷》有虞集跋称:“京师人贵重何翁画, 当其在时, 每一卷书, 不惜千金争售之。官昭文馆大学士, 年九十而终, 其画益贵数倍。” (罗继祖《枫窗睉语》)
冯梦龙, 以时文、小说见长于时。除为出版商写小说换取资财外, 也常为人作文取酬。《吴郡文编》收录的《代人为万吴县考绩序》、《代人贺长白得子序》等13篇文章即是其50多岁时在苏州为人作文的产物。又据《渔矶漫抄》载:袁祖玉《西楼记》初稿经冯梦龙修改, 增添了《错梦》一生, 袁赠“百金”于冯。
1.2.2 以实物为“润笔”的支付形式
韩愈, “为文必索润笔” (钱泳《履园丛话》) 。其撰《平淮西碑》, 得韩宏谢酬“绢五百匹”, 撰《王用碑》, 得王用儿子谢酬之“鞍马并白玉带” (赵冀《陔余丛考》) 。故同时代的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中有“一字之价, 雄金如山” (《刘宾客集》) 之称。
王寓, 仅在宜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一夕间草就了四篇制文, 徽宗赐其御用之物“紫青石砚一、方琴光漆甸匣一、宣和殿墨二、斑竹笔一、金华笔格一、涂金镇纸天禄二、涂金研滴虾蟆一、贮粘曲徐金方奁一、镇纸象人二、荐研紫柏床一” (赵奚《陔余丛考》) 。
孙仲益, “每为人作墓志, 得润笔甚富, 家益丰。有为晋陵主薄者, 父死。欲仲益作志铭。先遣人达意于孙, 云:‘文成, 缴帛、良粟各当以千濡毫也。’仲益欣然落笔, 且溢美之” (王明清《挥尘后录》) 。收人钱财, 为人说话, 故多溢美之词。
张孝祥 (于湖) , “精于翰墨”, 知京口时为多景楼书匾, “公库送银二百两为润笔。于湖却之, 但需红罗百匹” (周密《癸辛杂识》) 。
1.2.3 以钱物并举为“润笔”的支付形式
李邕, 《旧唐书》5本传载, 其长于为人作碑志颂词, 时人多持金帛往求其文, 前后所制凡数百首, 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 未有如邕者”。
石延年, 为幸士“写己诗《筹笔释》等篇, 豪士甚珍爱之, 赠金帛可值数十百千, 使骑送归” (阮阅《诗话总龟》) 。
王禹玉, “作《魔颖公神道碑》, 其家送润笔金帛外, 参以古书名画三十种, 杜荀鹤及第试卷亦是一种” (叶梦得《石林燕语》) 。
张德远, 曾为全真作墓志, 诸子以家藏苏东坡真迹“遗德远充润笔”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 。
2. 今之“稿酬”
2.1“稿酬”的含义
稿酬是指作品发表后交付给作者的稿费, 它是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后给付作者的报酬。稿酬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经济权利, 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物质补偿, 是著作权人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经济权利, 任何人不能随意剥夺。我国目前实行的稿酬制度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制度。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五) 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稿酬计算有两种: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实际上我国现行的稿酬制度, 不是国际上通行的版税制。所谓的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制, 还是以基本稿酬为主, 印数稿酬为辅的。基本稿酬的确定, 又以作品的“质量的高低, 著译的难易”为依据, 其基本原则是以质论价, 按质付酬, 同时兼顾印数。
2.2“稿酬”的由来
现代稿费制度出现以前, 由报馆实行的免费刊载文章, 成为古代自费刻书和润笔制度向现代稿费制度过渡的中间环节。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时, 就宣布“如有骚人韵士有愿以短什长篇惠教者, 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 及长歌纪事之类, 概不取值;如有名言谠论, 实有系乎国计民生、地利水源之类者, 上关皇朝经济之需, 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附登斯报, 概不取酬”。声明愿意提供一个发表文学作品的平台, 不收作者的钱, 在当时的文人看来, 这是一件十分宽厚、前所未有的事情, 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免费发表文人作品数年后, 申报馆又最早实行以一定的报酬购买书稿, 它表明中国现代稿酬制度首先由晚清上海的报馆实行。申报馆不但出报纸, 还印刷出版各类图书。1878年3月7日, 《申报》刊登《搜书》启事, 表明愿意出资征用并重刊士人手中的珍本书、畅销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下的内容:“启者, 本馆以刷印各种书籍发售为常。如远近诸君子, 有已成未刊之著作, 拟将问世, 本馆愿出价购稿, 代为排印。抑或俟装订好后, 送书数十或数百部, 以申酬谢之意, 亦无不可, 总视书之易售与否而斟酌焉。”申报馆愿意出钱购买士人手中已写成而尚未排印的著作, 为之出版并在市场上销售, 根据销售情况付给报酬, 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 愿意出价购稿, 所出的价钱当然就是稿酬, 只是考虑到当时不少有身份的作者还不愿意出卖自己的著作, 所以采取变通方法, 按照惯例以出版的新书作为酬劳, 这些新书理可视为变相的稿酬。申报馆的这则启事, 应该可以视作现代稿酬制度的开端, 不过在报馆刊印的新书中, 属于这种性质的究竟有多少, 尚难统计, 不过可以肯定确实有。
书稿付酬实行若干年以后, 报刊来稿也开始给付稿酬, 但是据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时报的编制》所说, 当时报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 除小说以外, 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是没有稿酬的。郑逸梅也曾认为报刊稿酬制度始于上海的《小说月报》, 后有学者寻找到1903年广东《岭东日报》的一则征稿广告, 上面注有详细的稿酬等级, 比《小说月报》早了10年。但申报馆在实行书籍给付稿酬的数年后, 又发展到对报刊投稿也给予一定的报酬, 始这开始于《点石斋画报》中针对绘画的稿酬, 时间上较《岭东日报》又早很多, 对稿酬多少也有明确的说明, 鉴于此, 我们不难发现, 并不像一些研究者所言, 稿酬制度是围绕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而建立的, 实际上, 在报刊上对画稿支付稿费开始, 便已经出现了稿费制度的雏形。
稿酬制度实行的初期, 如何分级、酬款标准、酬款方式等, 是五花八门的, 没有固定和统一的做法, 可由出版机构自定标准, 也可以由出版机构与著作者共同商定, 取双方都愿意接受的方式和标准, 稿费既有论字数计算的, 也有论篇或论本计算的, 报刊文章因篇幅短小, 所以多按篇计算。
在稿酬制度出现的初期, 社会对它的看法仍受传统观念影响, 认为为报馆写稿取酬是文人末路所做的低贱之事。所以, 如果不是迫于饥寒, 一些文人仍耻于为市场、为稿费而写作。但是到了民国时期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尤其是在上海, 以卖文为生、以写作为职业的知识分子数量激增。鲁迅, 就是这群齐集上海的知识分子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而稿费、版税、编辑费与兼职所得便是鲁迅经济来源的最主要来源。
2.3“稿酬”的支付形式
“稿酬”的支付形式主要有两种:现金和银行转账。众所周知, 在网络还没有全面普及之前, 人们通常采用现金的形式作为“稿酬”的支付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 电脑成为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人们无需走出家门, 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与外界取得联系。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转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稿酬”的另一支付方式。
鲁迅, 1913年发表了《怀旧》, 获稿酬5元大洋。
刘绍棠, 1953年出版了《青枝绿叶》, 获稿酬1800元。
丁玲, 1952年出版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获稿酬四万多元。
毕飞宇, 1991年发表了《孤岛》, 获稿酬1700元。
3.“润笔”与“稿酬”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所以, “润笔”与“稿酬”对文化的传承既有消极影响, 同时又有着积极影响。
3.1“润笔”与“稿酬”对文化传承的消极影响
我们不难看出, “润笔”与“稿酬”也可以视为是文人谋生的一种方式。鉴于此, 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两种现象。
3.1.1 剽窃抄袭, 弄虚作假
有人为了得到“润笔”或“稿酬”, 在进行文艺创作时, 不惜出卖自己的良知和尊严, 剽窃抄袭, 弄虚作假, 而且还会写出一些不实之词或过实之词, 乱说一气。这种现象在现代尤甚, 用我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 看你会抄不会抄”。正所谓“天下熙熙, 皆为名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在利益的驱动下, 有些人放弃了文人应秉持的良知。这样就不利于历史真相的还原, 造成了文化的虚假和倒退。在这种情况下, 辉煌灿烂的文化就难以真实地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遭到了腐蚀。同时, 这样也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3.1.2“稿酬”每况愈下, 不利于文化传承
如今, “稿酬”呈现出每况愈下的趋势。稿酬的上涨不仅大大地低于工资的上涨, 甚至低于同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1978年,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过3857亿元, 可2010年竟然达到了39.7983万亿元, 上涨了100多倍。然而稿酬的上扬仅为同一时期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上涨的1/20。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最后的盲区吗?1980年, 大多数报刊所执行的稿费标准是每千字10元。但是, 30年后, 2011年许多报刊所执行的, 还是1990年国家版权局的出台的稿酬标准, 仅为每千字30—50元。中国稿酬标准居然30年未变, 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包括许多年收入超过亿元的大报, 仍在执行30年前的稿酬标准。那么, 低稿费制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显而易见, 几乎消灭了自由撰稿人这个重要的行业。到2011年, 据行业内的统计, 中国靠稿酬生存的自由撰稿人, 己濒临灭绝, 不足千人。同时, 我们还可以看到, “稿酬”不仅越来越少, 而且现在有些作家为了出版或发表自己的作品, 竟然还要自己出钱才能实现。出版或发表作品, 不但得不到“稿酬”, 反而要倒贴钱,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由此可以预见, 长此以往, 势必会影响到文化事业的传承与繁荣。同时, 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2“润笔”与“稿酬”对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虽然, 我们看到了“润笔”与“稿酬”所引起的种种奇怪的现象, 但从总体上来说, “润笔”与“稿酬”对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是利大于弊的。
3.2.1 提高了文人创作的积极性
有了“润笔”与“稿酬”的激励, 文人在进行文艺创作时也就有了动力, 这点不难理解。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一般而言, 只有在物质基础得以保证的情况下, 人们才有可能尽情地进行文艺创作。也即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润笔”与“稿酬”也是知识分子们赖以谋生的一种方式, 因此,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人创作的积极性, 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3.2.2 积累和沉淀了民族文化
为了得到“润笔”或“稿酬”, 有些文人不得不进行文艺的传抄或模仿。所以, 许多不朽的碑文、诗文、书画等文艺作品这样产生了, 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毁坏或遗失等现象, 能完好无缺的保存下来的并不多见。但就是这样, 在有意或无意中, 民族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无形中, 积累和沉淀了民族文化, 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润笔”与“稿酬”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利大于弊。针对其弊端, 政府应采取有力的措施, 把文化的造假与浮夸之风打压下去,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文艺创作提供一个可供交流的坚实的平台, 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同时, 作为文艺创造者的我们更应秉持应有的良知, 提高自身创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不为利益所诱, 实事求是, 还原出历史和生活的真实面貌, 做到让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附录
摘要:通过文艺创作获取相应的报酬, 古时叫做“润笔”, 也有简称为“润毫”、“濡润”等的, 现代叫做“稿酬”或者“稿费”。“润笔”与“稿酬”,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可以认为是激发作者进行文艺创作的一种手段, 它们在文化传承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润笔,稿酬,文化传承,影响
参考文献
[1]、 (唐) 魏征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
[2]、金国永校注.司马相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3]、 (清) 顾炎武著, (清) 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 (外七种)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4]、 (汉)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书店, 1988.
创新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传承机制 篇5
廖达凤
2012年第10期 ——文化建设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题中应有之义。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宜昌市作为全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多年来注重加强对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有效解决了宜昌民间文化普遍面临的“艺人故去、艺术失传”问题,有力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民间文化传承人在保护民间文化资源、传承民间文化技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宜昌市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
一、健全传承人发掘机制,壮大民间文化传承队伍
民间文化艺术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对传承人现状进行系统调查评估,是对民间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首要条件。近年来,我们着力建立起民间文化传承人发掘机制,详细整理资料,为更好地保护和扶持民间文化传承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1、调查摸底。为了全面掌握宜昌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和民间文化艺人整体状况,我市成立了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牵头组成一支300名文化工作者参加的民间文化普查队伍,按照“不漏掉一个艺术门类、不漏掉一位民间艺人”的原则,普查员深入全市900多个行政村,对2000多名民间艺人开展专项普查,搜集整理出民间文化传承人详细资料。枝江市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户打造成发掘民间文化人才的“基地”,常年对传承人资料进行“驻点式”搜集整理。西陵区与三峡大学合作,加强对传承人的资料收集、组织申报、科学研究工作。
2、评定命名。在市文化局设立民间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传承人评审命名工作,出台了《宜昌市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评选和命名办法》,明确了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申报条件、评审命名程序以及具体要求。评审命名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为民间文化传承人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3、登记建档。市政府拨专项经费建立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全市命名的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建立个人档案,对传承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艺术特长、艺术成果等进行登记造册,采取录音录像方式对他们传承的文化艺术进行分类采录,现已形成视频素材总量达12.5T,图片数据500G,文字材料2G。经过多年的发掘整理,全市现有314名民间文化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0人;2470名优秀民间艺人;有各类民间文艺表演队400多支,人员近2万人,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健全传承人扶持机制,激发民间文化传承热情
在发掘整理民间文化传承人资料过程中,针对部分传承人年龄较大、生产生活存在程度不同的困难,宜昌市建立起民间文化传承人扶持机制,对他们进行资助和帮扶。
1、政策上给支持。市里制定了民间文化保护、奖励、资助系列政策,政府每年拨专款10万元,用于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和扶持传承人。设立了“民间文化高龄传承人扶助金”,定期向 65 岁以上患病的或受到意外伤害的各门类优秀民间艺人发放扶助金。宜都市对被评定为省级以上的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制定了《县级领导联系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制度》,规定副县级以上领导每人联系2名以上优秀传承人,近两年来共联系100多人(次),并解决民间文化保护经费近10万元。
2、生活上给照顾。多年来,宜昌市坚持对民间文化传承人在生活上进行关照,为部分生活困难传承人办理了低保,为年龄较大的民间艺人实行免费体检。如为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办理了保险、按月发放生活费,为“首届世界民间艺术大师”丁开清解决了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设立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养老基金,支持企业出资为刘德方修建住房,每年为刘德方发生活费1万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将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安排到敬老院养老,夷陵区将原生态“农民兄弟”歌手王爱华、王爱民破格招入区文化馆,为他们解决了事业编制。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全市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较好解决了民间文化传承人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他们保护传承民间文化的积极性。
3、政治上给待遇。宜昌市不仅为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评职称,还在政治上给身份、给待遇。丁开清、王爱华以及“巴山舞之父”覃发池等优秀传承人当选为县市政协委员。随着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些传承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多方奔走,使得民间文化得到了更好保护和传承。丁开清当选为宜都市政协委员后,积极向外界推广青林寺谜语,使青林寺谜语村落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全国众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部分民俗专家以青林寺谜语为样本,深入研究中国民间谜语。青林寺谜语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健全传承人培养机制,推动民间文化传承有序
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不断传承,是对民间文化最好地保护。宜昌市为传承人建立传承基地,支持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使得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
1、支持带徒传艺。宜昌市充分尊重民间文化艺术口传心授活态传承规律,设立了“优秀民间艺人奖”、“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全市已举办7次“民间艺术师徒大赛”,对优秀师傅和优秀徒弟给予奖励。近年来,表彰了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德方、巴山舞传承人覃发池、宜昌丝竹传承人杨龙洲、南曲传承人覃远新等20多名优秀师傅,为他们颁发了奖证、奖牌和奖金。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许多优秀传承人带徒传艺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如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建立资丘镇民间文化艺术团,招收45名土家子弟,精心传授撒叶儿嗬舞。在师徒共同努力下,撒叶儿嗬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受到观众的喜爱,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人会跳撒叶儿嗬舞。
2、建立传承基地。依托各县市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和民间文化传承协会的力量,建立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长阳、五峰、枝江、宜都、兴山等18家传承基地,为传承人传授技艺提供了传承场所。传承基地分专业、普及和生产三种类型,板凳龙、宜昌堂调等专业型传承基地有学员5人,巴山舞、撒叶儿嗬、三音歌、吹打乐等普及型传承基地有学员20多人,制茶、纳布鞋、冲菜制作等生产型传承基地有上百人在学习,其中远安“冲菜制作”传承基地有学员200多人,五峰“采花毛尖制茶技艺”传承基地有学员300多人。
3、推进课堂教学。与国家民委、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宜昌市在部分学校开展“民间文艺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聘请宜昌丝竹、土家打溜子、南曲等国家和省级优秀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教学,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南曲传承人覃远新、都镇湾故事传承人刘为芬、长阳山歌传承人杨运实、兴山民歌传承人陈家珍等一批优秀传承人走上学校讲台传授技艺。目前全市有5个县市区把民间文化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6所中专职校把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有近5万名学生会喊山歌、唱南曲、演花鼓戏,学校逐渐成为培养新一代民间艺人的重要载体。
四、做到“三个结合”,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创新
宜昌市注重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增强艺术感染力,让他们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与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在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宜昌市都要举办大规模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传承人将山歌、龙灯、狮子、采莲船、板凳龙、花鼓戏等节目搬上舞台,让更多的群众领略到民间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如巴山舞传承人覃发池对巴山舞的动作、音乐、表现形式等进行了革新创造,形成简洁明快、轻松活泼、易学好跳的大众舞蹈,深受群众欢迎。国家体育总局把巴山舞列为广场健身舞向全国推广,目前宜昌每天跳巴山舞的群众达数万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2、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积极为民间文化传承人提供良好创作环境,引导传承人积极参与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生态文明村镇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许多优秀传承人用故事、谜语、山歌、楠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倡导农村文明礼仪新风,促进乡风文明,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村文明和谐程度和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如青林寺谜语村创作出版《廉政乡音》、《计生谜语》、《青林寺迎奥运谜语集》、《电力设施谜语》等谜语书籍,让青林寺谜语以特有的魅力渗透到各行各业。用廉政谜语教育干部群众,讲计生谜语传播生育文明新风,创作的民兵谜语已成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通俗教材,电力谜语引导居民自觉保护电力设施。
3、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随着宜昌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传承人与旅游景区“联姻”。三峡人家风景区邀请王爱华、王爱民兄弟到景区唱山歌,车溪风景区建立毕兹卡民俗表演村,土家山歌传承人王纯成、土家哭嫁传承人蔡佩到景区表演,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有的传承人组建了民间艺术团,长期坚持商业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覃发池组建的歌舞演出队到全国各地演出3000多场,收入过百万元。在传承人的带动下,全市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创新,部分手工技艺转化为生产力,依托产品走向市场,采花毛尖茶、三峡奇石、步步升布鞋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1年,采花毛尖茶年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五峰及周边地区茶农10余万户增加收入,昔日传统制茶手工艺,如今变成富民大产业。
宜昌市通过多年对民间文化传承人持续不断地保护、扶持和培养,促进全市民间文化不断发展繁荣,文艺创作队伍活力迸发,文化精品成果丰硕。全市共有30件文艺精品获得全国性大奖,有8件作品连续7届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3届获全国“群星奖”金奖,两届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奖山花奖;有145件文学作品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长阳、兴山、枝江、秭归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阳、宜都、当阳、夷陵区、秭归5县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传承影响 篇6
关键词: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中医传承;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2-0038-06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Hospital 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An Example of in Jiangsu Province
SHEN Jun-long, TANG Shao-liang, YANG Li, XIAO Zeng-min, BIAN Qi-j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perspectiv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hen builds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knowledge bar of hospital,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puts forward hypotheses and tests all of those using data fro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in representativ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outh, central and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 To promote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actionabl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empirical study
1 引言
2006年国务院16个部门联合发布实施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并确立了“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1]。2011年江苏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决定,“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深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并提出注重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因此无论是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还是江苏中医药强省发展战略,都离不开中医药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中医药持续、快速发展的源动力。由于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及其特有师承教育模式,使得中医药继承与科技创新的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医医院,因此研究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少量几篇文献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了一些定性研究, 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提出了对策,但是,结合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特点,基于隐性知识管理视角,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定量实证研究文献几乎未见。从已查到的文献来看,傅一军等结合中医特色优势角度,给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一些措施[3];刘志国等对隐性知识共享与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4];周典等对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5];郝芹华研究了加强科研管理与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6];何含兵等对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7];吉建伟等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定性研究[8]。
总结上述文献可知,现有文献大多是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定性与实证分析,对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因此,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通过对江苏省内有代表性的中医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分析,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提可操作的对策与建议。
申俊龙,等:基于中医传承的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Vol.31, No.2预 测2012年第2期
2 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模型
根据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9,10],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是在中医医院特定情境中,通过中医知识传承实现的。中医医院情境的不同,决定其中医知识的差异,从而影响中医知识传承。中医知识的情境嵌入性意味着中医知识传承必须充分考虑中医医院情境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医医院的特点,将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分为医院学习文化SC、领导行为LB、激励措施IM、医院知识管理模式KM和组织结构OS五个维度指标。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延伸至管理角度,实际上是以中医知识传承即中医知识如何获得并使用为前提的。中医知识传承是对中医知识及其创造、汇集、组织、传播、利用和发展的系统管理,它需要在注重且提升中医传承意愿的情况下,将个人知识转化为可以为中医医院内广泛分享和合理应用的中医知识。本文将中医知识传承分为中医知识获取CMKO、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CMKS、中医知识传承意愿CMKW三个维度指标。根据文献[1],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包括中医科学理论创新CMTC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CMSC两个维度指标。
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将中医知识传承作为自变量,中医医院知识场境作为影响变量,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为因变量,研究促使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构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1a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1b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1c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2c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3c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4a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4b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5a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5b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6a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6b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a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b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8a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8b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和样本选取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在参考文献研究成果[10~12]、省内各中医院老中医专家座谈、学术专家座谈、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管理领导访谈、团队多次集中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基本信息部分,包括被调查者年龄、职称等信息,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由16道题组成,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由11道题组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由13道题组成,量表采用利克特表(Likert Scale)5分制法。
研究样本从江苏省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名录中选取, 最终从苏南、苏中、苏北各片区选取有代表性的8家中医医院,每家中医院选取30至40名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医生及少量科技管理干部,共270位中医医生及科技管理干部组成问卷调查的样本。问卷回收后,剔除问卷的准则是:剔除问卷填写缺漏多于5个选项者; 剔除问卷从头到尾选择同一分值者。剔除掉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3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6.7%。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的16道问题项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五个维度指标的
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3;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的11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8,三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7;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的13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大于0.7,两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值都大于0.87,符合Item-Total相关系数应大于0.35,Cronbach’α系数值应大于0.7的判断标准[13]。检验结果表明各子量表的信度较高,各维度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结构一致性。
收敛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各子量表中各维度指标CFA模型的χ2值在测度模型有自由度时的显著性概率都大于0.05;χ2/df值符合小于3的标准;GFI、NFI、CFI和IFI等都大于推荐的标准值0.9;AGFI都大于推荐的0.8;TLI都大于0.9;RMR都小于0.05;RMSEA都小于0.06。各项测度指标都比较接近理想值,说明各维度指标测度模型的拟合效果符合要求。在各量表中,维度指标对各题项回归系数的临界比(C.R.)都大于1.96,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回归系数,因为某些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固定为1,所以会出现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1的情况。标准差都大于零,说明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解释能力符合要求,不需要删除任何题项。上述结果表明,各子量表中的题项可以表征维度指标的内涵,子量表中变量收敛效度符合要求。
4 研究结果
4.1 结构方程回归路径检验
结构方程(SEM)中各潜变量均以多个测量项加以测量,而若均以具有多重指标的潜变量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有可能因为结构方程的数理运算过于复杂,估计参数过多,导致模型的拟合度降低。为避免此问题,本文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首先以“嵌套模型方法”进行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而后再以个别路径系数的t值验证个别假設是否成立[13]。结果显示上述关系所表示的模型显示出良好的拟合状态。为深入研究变量间路径关系并验证假设,需进一步进行路径分析和比较,分析潜变量的直接路径系数(见表1)。路径系数中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
根据表1的分析结果,验证直接作用假设。本研究验证通过条件为:临界比C.R.的绝对值大于1.96,且显著性概率值控制在0.05以下。在此基础上,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因此各直接作用假设的验证结果是:假设H2c、H4a及H4b不成立,其余假设均验证通过。
4.2 结果分析
验证结果表明,有3条原假设不成立,反映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中医传承意愿并未引起高度重视。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领导行为对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作用不明显。在中医知识传承过程中,传与承的强烈意愿对中医的顺利传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这方面,虽然有专家意识到了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中医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领导行为并未真正将加强中医信念作为重要考虑,使得在重视进修学习过程中并未将其纳入,使之成为被忽略的方面。
(2)知识库建设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潜作用力还有待挖掘。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获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获取的作用不明显;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的作用不明显。从结果来看,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的作用均不明显,究其原因,目前中医医院里知识库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知识库的建设还很少,在企业里很重视的知识库在中医医院还比较陌生。但是中医知识的获取与传播、共享的过程在中医医院以一种其他的方式进行着,因此二者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作为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工具,知识库的作用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中医知识传承除了采用自身的途径进行之外,还必须重视信息化工具的高效利用。
从成立的假设及影响重要度来看,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均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又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且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影响度上要大于中医知识获取的影响度。这说明我国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仅重视中医知识的获取积累还远远不够,还需更加重视现有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传播与共享中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而我国在中医传播与共享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
5 对策与建议
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表明中医医院知识与中医知识传承成正相关关系,中医知识传承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因此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加强中医知识传承对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中还发现,中医知识传承意愿虽然不能直接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影响,但是却对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注重加强中医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要提高中医知识传承意愿。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5.1 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
(1)提倡学习、继承与创新的中医院文化氛围。由于中医知识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和过程性等特点,而且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的源泉,中医院文化需要强调学习精神、继承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医院文化建设首先就是创造一种促进医务人员不断学习、继承和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内外部交流、培训,如选派人员参加公共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或聘请一些名中医、专家到中医院内部进行授课与培训,为全体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平台,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减少因知识差异导致的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障碍。中医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最终由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去实践,因而必须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到组织学习中来。医务人员对组织的认同和承诺将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全员参与组织学习将会大大增强医务人员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共识和理解程度,增强组织的中医科技创新能力。
(2)建立“按知分配、按才分配”的中医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措施。中医知识存在于中医院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中,存在于个人脑海中的中医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且这些中医知识与其在中医院中的地位和待遇紧密联结在一起。通常中医院医务人员用自己所掌握而别人尚未掌握的中医知识来衡量自身价值,不愿意与其他人共享中医知识,害怕把中医知识传播给他人后,会影响自己工作的稳定性和个人利益。因此,建立中医知识开发、传播和应用的激励措施非常关键。虽然中医院为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提供了平台,但是中医院仍然需要对每个医务人员不断进行激励,持续激发他们共享和创新中医知识,从而有效地把医务人员个体中医知识转化为中医院共有中医知识,扩大中医院的中医知识存量。中医院应把医务人员视为“有知识的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必须建立与医务人员的中医知识运用与创造性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合理的知识报酬体系能够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并能留住医术好的核心骨干医生,有发展潜力的医生,不断淘汰表现较差的医务人员。精神方面,可以授予中医隐性知识拥有者和贡献者相应的荣誉称号,在中医院内进行表彰等来满足医务人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构建扁平化的中医院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管理与学习效率。中医院组织结构决定了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效率。中医院知识分布的变化及其创新过程往往要求中医院在组织设计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从整体上看,与中医知识创新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必须是具备环境适应性,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动力,能够有效激励知识员工的开放式组织结构,其突出特征就是能够有效地将组织内外分散化的中医知识加以有效整合,并持续地实现中医院组织知识的积累、创造和更新。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院都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从最上面决策层到最下面操作层之间隔着许多管理层,管理手段主要依靠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得组织中的每个人与上级很难进行平等的沟通,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损害。同时,由于机构臃肿、层次过多、协调不畅,往往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中医院必须改变传统组织模式,优化组织结构,以便于在中医院内部实现终身而高效的组织学习。
(4)建立与中医院发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并充分有效利用中医知识库。虽然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承的正相关关系不成立。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绝大部分中医院都不重视或根本就没有中医知识库管理的概念,从而导致中医知识库管理水平极其低下,以至于没有对中医知识传承发挥任何作用。但大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表明,组织知识管理模式对组织知识的创新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医院要想促进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未来必须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
5.2 重视中医知识传承,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
(1)提高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意愿。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国内也不断出现反对中医的声音,甚至一些中医医生都对中医产生了一些动摇。这明显阻碍了中医的传承。这种情况下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需要加强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国家要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制定利于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的中医政策和措施。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中医的态度对民众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从政策层面为中医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各地中医医院必须加强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的信念,尤其加强师承过程里中青年中医医生的信念,并且采取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促使名老中医积极地传授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
(2)正视中医知识特点,重视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由于中医药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其多在名医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中动态体现。因此,若要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整理挖掘其隐性知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名医的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隐性知识只有在流动和共享中才能显出价值。而且如果不及时梳理和更新,很可能会衰减和弱化。因此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刻不容缓。中医知识获取主要包括了中医知识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大量医学数据实施合理的数据处理和知识提取,促进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而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包括了横向与纵向的交流,包括加强中医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医医院间学术交流以及中医医院与中医科研院所的研究合作交流,同时不可忽视中医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加强优势互补的中医医治团队建设。由于中医知识相比较西医知识的隐性特点更明显,因此,宽松的知识交流与经验共享,构建集思广益、自由讨论的氛围,对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作用更加明显。
(3)顺应中医知识特点,重视师承制在中医临床教育上的作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模式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这对高等中医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临床中医知识的隐性特点,学校教育无法达到真正中医人才的培养要求,致使真正能够精通中医药整个知识体系、具有创新精神的名医、名家欠缺。实践经验表明,中医药学术需要多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实践性强、学术流派多及独具特色学科本身决定了师承制教育在中医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学术界也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师承教育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中医临床教育的人才培养角度考虑,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矛盾,中医显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学校教育,而中医隐性知识的学习与中医临床学术思想和经验却必须靠师承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医师承工作颇有成绩,对于中医重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挖掘程度大大加深,中医的学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这也说明了师承制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国务院16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07-03/21/content_1752389.htm, 2007-03-21.
[2]江苏提出“十二五”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EB/OL]. http://health.people.com.cn/GB/200501/13838416.html, 2011-01-28.
[3]傅一军,茅扬.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推进医院科技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8):28-29.
[4]刘志国,崔健.医院科技创新与隐性知识共享[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22-224.
[5]周典,刘心报.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3):193-195.
[6]郝芹华.加强科研管理促进医院科技创新[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1):88-89.
[7]何含兵,罗长坤,孙兆林同,等.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3):112-118.
[8]吉建伟,郑孔林,葛焕青,等.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路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34-35.
[9]谭可欣,郭东强.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7,19(12):49-54.
[10]Nonaka L, Toyama R, Konno N.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 33: 5-34.
[11]王国荣.组织学习视角: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组织学习方式相关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2]李纪明.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9.
传承影响 篇7
关键词:格列柯,传承,视觉,表现,现代艺术
站在一幅幅流传下来的名画中, 时常能见到之前大师绘画中的影子, 不只局限于相同画派之间的学习, 甚至间隔几百年, 仍能从前辈大师中汲取着不尽的养分, 如此历经时间洗礼传下来的, 应该就是绘画中的本质、真谛吧。本文以格列柯这位绘画大师为例, 以诸多史实为据, 一一列举现代绘画对古典绘画的传承与沿袭, 从中试图揭示画面的本质。
格列柯独特的绘画风格使他成为三百多年后德国表现派的先驱以至当今的人介绍他的风格时不得不用三百年后出现的“表现主义”这个词去形容他, 因为实在难以找到另一个更确切的词儿了。他的影响远及二十世纪众多艺术家。例如塞尚、马奈、毕加索、波洛克及德国表现主义等等。
Efi Foundoulaki说:“二十世纪初的画家和理论家在‘发现’一个新的格列柯的同时也重新发现和认识了自己, 他对人物表情的描绘和色彩技巧影响了德拉克洛瓦和马奈。而第一个认识到格列柯绘画中的内在结构形态的是塞尚这位立体主义的先驱。”1我们来看看这两位画家的共通之处, 比如失真的人物造型、未完成感的背景和在处理空间的相似。布朗说“塞尚和格列柯是分开了几个世纪的精神兄弟”。2
毕加索的蓝色时期, 他运用格列柯清冷的色调最大限度的表现孤独的、无助的禁欲的象征性。当毕加索在绘制《亚维侬少女》时, 他去他的好友Ignacio Zuloaga在巴黎的工作室时, 研究了格列柯的《揭开第五印章》。在二十世纪80年代《亚维侬少女》和《揭开第五印章》的关系被指出, 当时就风格的相似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3通过两幅画的对比, 通过毕加索的解读, 让我们更容易地发现格列柯画中的现代元素:非常强烈的形式感、画面结构的处理、夸张变形的人体等。毕加索在立体派早期还对格列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画面结构, 多面貌的形态, 交织的形式和空间, 特别是在画面效果的处理上。在毕加索看来, 格列柯画面的结构是立体的。4Foundoulaki称毕加索“经过马奈、塞尚对格列柯的研究后, 彻底地体现出了格列柯的价值意义”。5在此, 我们清晰地看到格列柯画中的抽象元素已被毕加索发展到了极致。
格列柯的另一特点是侧重对精神层面的表现。Franz Marc——德国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曾指出, “我们要感谢格列柯留下的作品, 因为这个辉煌的画家是与我们的新观念艺术紧密相连的”。6格列柯的绘画中表达出的强烈的精神震撼力正与德国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艺术家追问内心, 提倡艺术主观赋予物体表现力, 注重感情色彩, 注重主观表现相一致。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 强调笔触的节奏和韵律, 以及由此造成的厚重机理。
格列柯是在借助叙事的框架, 以科学、严谨、超乎想象的养和更新。当然漆画的发展, 在不断吸取姊妹画种的创作形式、色彩、质感等的过程中,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在差异中, 在多元文化中, 做出漆的作为。
四、结语
漆画的独立地位是一种客观存在, 独立不是自闭, 它的发展需要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包容那些有利于漆画发展壮大的物质与精神因素。如中国画与油画在题材与样式、技法与色彩上相互热情在做另一件事——追求画面纯粹的视觉语言、形式语言的构架与表达。他有着股倔强不被一般人理解的性格, 并同时又具有博学贯通的知识, 精湛的绘画技艺。所以当我们站在他们的作品前, 首先冲入眼帘的不是画面中的故事情节, 而是整个画面带来的神奇的视觉冲击力——或是仿佛时间停滞了的永恒, 或是深入骨髓的精神感动, 或是什么都无需描述, 让画面直接告诉你吧。
格列柯站在他所处的时代, 做了一件对现代艺术乃至今天意义重大的事情, 简单的说:绘画从要讲述故事内容→视觉语言、形式语言→为自身 (艺术创作者) 服务。弗朗西斯科和格列柯依托主题载体来体现出画面视觉语言、形式语言;现当代艺术家依托视觉语言、形式语言表达他们对内心的诉求, 对社会的关怀和深思。
传承影响 篇8
1. 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逐步衰退
中华老字号 (China Time-honored Brand) 是指历史悠久, 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老品牌。它们通常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形成良好的信誉品牌。1991年以来, 有1500余家老牌企业被商务部授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老字号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眼界, 销量逐年减少, 品牌逐步衰退。
2. 老字号企业陷入困境
陕西省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其历史悠久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更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西凤酒、咸阳张记馄饨、徳懋恭水晶饼、贾三灌汤包子等闻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代表的不仅仅是上乘的质量, 更是中华文化, 尤其是陕西文化的传承者。2007年, 在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评定中, 陕西省共有8家企业榜上有名-西凤酒、咸阳张记馄饨、徳懋恭水晶饼等。但这仅仅是少数, 更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由于管理、创新以及营销等多种原因, 导致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逐步下降, 而渐渐步入低谷。陕西省的老字号招牌和资源, 在全国范围内来讲, 算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老字号企业的自身原因, 许多老字号已然消亡。
3. 陕西省著名老字号品牌-西凤酒
西凤酒品牌隶属于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 以陕西省西凤酒厂生产为核心, 联合其他企业法人和社会法人组建的公司。西凤酒厂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创建的。公司主导产品西凤酒, 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西凤酒醇香典雅, 甘润挺爽, 尾净幽长, 独树一帜。
二、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代际传承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 是与代际影响相近的概念, 是指消费行为的代际影响表现为在市场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上, 子女与自己的父母具有相似性。通过家庭内部的代际传承, 子女会受到父辈消费习惯、消费行为的影响, 会出现偏爱父辈喜爱或惯用的品牌, 从而出现对同一产品品牌忠诚度的传承。
三、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品牌忠诚度的研究起点较早, 而且关于品牌忠诚度的定义一直是焦点问题。Copeland (1923) 首次提出了“品牌持续性”, 被认为是最早的与品牌忠诚度相关的概念。在关于品牌忠诚的诸多解释之后, Jacoby和Chestnut深入总结, 认为品牌忠诚需要满足6个条件。代际影响 (intergenerational influen, 以下简称IGI) 是一代人的价值观、习惯和行为传递给另一代的过程 (Shah&Mittal, 1992) 它可以分为前向IGI (父母、祖父母甚至更年长者对晚辈的影响) 与反向IGI (晚辈对长辈的影响) 。代际影响应该与消费者社会化区别开来, 消费者社会化在个体的幼年时期就开始了, 儿童学习任何与消费技巧、表情、偏好相关的行为都可以看成他们社会化的一部分, 但代际影响发生作用的时间则要晚得多。
四、品牌代际传承与品牌忠诚度的关系 (以西凤酒为例)
1. 研究模型介绍
Hamilton和Lai (1989) 、Tse (1996) 、Eckhardt和Houston (2001) 等表明, 中国消费者把品牌作为建立社会关系的一种工具, 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看待社会的方式。根据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 就需要符合中国本土化的特色, 才能有更好评价效力的研究品牌忠诚度与品牌代际传承关系的工具。华东师范大学何佳讯教授 (2006) 根据中国消费者特有的特点和背景, 采用了中国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 (CBRQ) 量表, 基于消费者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来源, 有关应用研究已经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五、小结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结果统计, 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在选择老字号品牌消费时, 代际传承对西凤酒的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很大。在社会价值表达、信任、相互依赖、真有与应有之情、承诺和自我概念联结等6个维度上。通过本次对于西凤酒代际传承与品牌忠诚度关系的调查, 我们明显发现, 代际传承的信息流中包含了对于老字号品牌忠诚度的传承和延续, 新一代消费者受到了社会关系和家庭文化的影响, 对老字号有了更多的传递之情。但是, 我们仍必须看到, 仍有一定比例 (20%-40%) 的受访者在各维度上并没有表现出代际传承对老字号品牌忠诚度传递的作用, 这反映出老字号品牌传承中的品牌关系的薄弱, 为老字号的复兴, 老字号企业必须也要寻求家庭之外新的营销途径, 值得老字号品牌管理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裘晓东, 赵平.品牌忠诚度及其测评研究[J].现代财经, 2002, 10:8-10.
[2]安建华.品牌忠诚度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 3:48-49.
[3]Reichheld, Frederick and Sasser, W.Earl Jr.Zero Defections:Quality comes to servic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5) :105-111.
传承影响 篇9
一、傅振嵩的个人经历
傅振嵩, 字乾坤, 1881年生于河南省沁阳王曲乡马坡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傅振嵩的父母都以务农为业, 家里仅靠耕种几亩薄田勉强糊口, 加之家中的兄弟姐妹又多, 逢上年景不好温饱都成问题, 所以根本无钱供其上学读书。这还不算, 为了贴补家用, 傅振嵩小小年纪就得去地主家打短工, 从小就尝尽了人间的冷暖炎凉。傅振嵩生来体格强健, 个性正直, 十分喜爱武术, 闲暇时光里常与人在一起使枪弄棒, 但是苦于没有名师指点, 武艺久久也不能入门精进, 自己为此也颇为烦闷。河南本来是武术氛围极其浓厚的地区, 人们平素里就喜欢练武强身。傅振嵩16岁的时候, 村里人花重金请来了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的嫡传弟子贾岐山来授拳, 附近的很多年轻人都慕名前去习武。对傅振嵩来说, 这本来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可是傅振嵩的家里实在贫寒, 根本没钱交学费, 看着近在咫尺的机会, 却无法把握, 傅振嵩心中很不是滋味, 但是对于武学的执着让他没有轻言放弃。由于交不起学费, 他只得每天夜里悄悄地跑到村头的大庙旁去偷看贾岐山授拳。暗中偷艺是武林中的大忌, 所以傅振嵩很快就被人发现, 并毫不客气地被赶了出来。但是, 傅振嵩锲而不舍, 每天晚上还是照去不误, 赶了一次, 他就再来第二次。他对武学执着追求的这种精神最终感动了贾岐山, 于是破格允许他免费学习。傅振嵩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他虚心向贾岐山求教, 勤学苦练, 寒暑不辍, 就连吃饭睡觉也不中断练拳, 而且一练就是9年。由于傅振嵩练功刻苦, 加之天赋过人, 很快就在同村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 深得贾岐山的喜爱。为此, 贾岐山还破例将自己独门的太极球绝技传授给了傅振嵩, 练成之后, 傅振嵩可以用手将20多斤重的太极球抛到高处, 然后用胸接住, 练习八卦步法时他能同时让两个石球在手中旋转, 功力颇为强劲。1894年, 陈式太极高手陈延熙也被邀请到村中授拳, 一见傅振嵩就格外喜爱, 将其视为自己的衣钵传人。随后几年里, 傅振嵩深得陈延熙的真传和陈式太极拳的奥义, 不仅精通陈式太极拳拳法, 而且各种兵刃、器械也有过人之处, 尤其是他的太极剑, 功力深厚, 可称“人剑合一”。傅振嵩不仅在陈延熙身上学到了陈氏太极拳的深厚技艺, 更学到了陈氏太极拳忠、孝、仁、义的道德内涵。此后, 傅振嵩在乡里渐渐名声鹊起。1920年, 傅振嵩投身行伍, 在奉军李景林麾下当兵。在部队里偶然的一次大型武术表演中, 傅振嵩全面展示了自己的武学技艺, 他先后演练了八卦掌、太极拳、太极剑和太极枪, 动作扎实稳健, 招数雄浑勇武, 而且恰好被李景林看见, 遂被李景林选中, 担任了卫队长。1926年, 傅振嵩又在李景林的推荐下, 到北京给张作霖担任卫队长。但是, 傅振嵩个性淡泊, 不愿为官, 加之也看透了军阀腐败反动的丑恶嘴脸, 于是第二年他辞官不做, 选择回乡授拳。
1928年, 傅振嵩被当时的南京中央国术馆聘为八卦掌总教师, 并参加了国术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国术比赛。比赛中, 傅振嵩发挥出色, 连过数人, 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尤其对战一位南拳高手时, 傅振嵩只以一招“懒扎衣”就将对手击倒, 使傅振嵩在武术界的名声大振, 当时的《大公报》特别撰文称傅振嵩为“虎将”[2]166。1929年, 两广国术馆邀请傅振嵩赴广州任教。为了播撒传统武术技艺, 傅振嵩与著名拳师万籁声、顾汝章、耿得海、王少舟等五人齐赴广州, 这一事件也被人们称为“五虎下江南”。此后, 傅振嵩一心扑在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普及上, 将自己毕生所学, 融汇各派拳术之长, 创编出了傅式太极拳, 并不顾年事已高, 广收门徒弟子, 四处表演讲学, 播撒太极拳技艺, 不幸积劳成疾。1953年5月1日, 傅振嵩因病逝世, 享年72岁。
二、傅振嵩对太极拳发展传承的重要影响
傅振嵩的内家拳修为极高, 尤其对于太极拳的理解尤为深刻。在习练武艺的过程中, 他从不满足现状, 而是不断钻研, 努力创新, 将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和其他门派的长处融为一体, 创编了傅式太极拳, 这可以说是傅振嵩对于太极拳发展的最大贡献。同时, 傅振嵩对于武学的热爱几近痴迷,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太极拳, 虽然年逾古稀仍然痴心不悔, 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创编了傅式太极拳。
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傅氏太极拳, 是由傅振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所创编的。这套拳法共有八十八式, 与传统的陈式太极拳相比有着很突出的特点。它在继承陈式太极拳丰富技击理论和八卦掌灵活步伐的基础上, 更是将传统武术和道家中的调息、吐纳等养生技法融汇其中, 使傅式太极拳的技击和养生功用并重。傅式太极拳崇尚以腰气劲为主, 步法上则突出川字步与八卦步相结合, 灵活轻盈, 起步时常惯以脚尖落地, 而且时时刻刻要求保持身体的中正自然。习练时, 要求动作舒缓, 刚柔并济, 轻灵和缓, 浑厚自然, 古朴沉静, 招式在凶猛之中多了几分柔美, 在迅疾之中多了几分沉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对于普通人来说, 长期坚持习练傅式太极拳既可以强身健体, 更能够理气驱邪、益寿延年。所以, 傅式太极拳更加注重养生的这一特点, 使傅式太极拳刚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在普通人群中得到广泛传播和普及, 可以说, 这是傅振嵩对于太极拳的最大贡献之一。
2. 促进了太极拳的传播与普及。
傅振嵩的一生, 可以说是传播和普及太极拳术的一生, 是研究和探索太极拳技艺的一生。尤其中年以后, 傅振嵩主动放弃高官厚禄, 一心播撒太极拳技艺, 广收门徒弟子, 可谓桃李满天下, 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太极拳高手和传人。现在在广州当地有名的拳师梁日初、马日清、王洪、翟荣基等人以及香港的八卦掌名师孙宝刚都是傅振嵩的高足。作为太极拳的重要传承人,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傅振嵩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关怀。1950年, 广州举行第一届体育运动会, 傅振嵩被大会选为特约表演嘉宾, 并与叶剑英元帅一起观看比赛, 受到了极大的礼遇。同时, 傅振嵩不仅大力促进太极拳在国内各地的传播, 同时也将太极拳这一国宝积极地推向世界。在傅振嵩的努力和推介下, 傅式太极拳在美国、加拿大、巴西和东南亚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并在当地广为流传, 当地的很多著名武馆和武术学校都坚持以传授傅式太极拳为主。在授拳的同时, 傅振嵩也积极进行傅式太极拳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 尤其晚年之后, 傅振嵩不顾自己70岁的高龄, 编著了《傅式太极拳》和《斯文体育》等著作, 在社会上广为流传[3]42。
3. 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太极拳的真谛。
傅振嵩一生痴迷太极拳, 尤其在自己晚年的时候, 为了更好的传播太极拳法, 他不顾自己年高体弱, 常常往返于国内各个地区演示和传播太极拳, 最终累倒在了拳台之上, 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太极拳的真谛。1953年4月26日, 当时已经年过七旬的傅振嵩应邀来到广州岭南文物宫进行太极拳表演。连日来的奔波, 让傅振嵩已经感到有些疲惫, 但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拳术, 他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体, 坚持亲自演示。在表演过程中, 傅振嵩展示出过人的技艺, 只见他招式厚重雄浑, 动作快慢结合, 全场观众无一人交头接耳, 都被精湛的武艺所吸引和震撼。正当观众看得如醉如痴的时候, 他已然收招站定, 全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正当他准备下场休息的时候, 观众们却盛情邀请傅振嵩再练一遍, 傅振嵩欣然同意。此时, 已经72岁高龄的傅振嵩抖擞精神, 将拳法重新表演了一遍, 直到观众们满意为止。但是由于年高体弱, 加之表演的时间过长, 劳累过度, 傅振嵩在回家的当晚便感到阵阵眩晕袭来, 身体极度不适, 到达医院后, 被诊断为脑溢血, 随即病势沉重, 终于不治, 并于5月1日与世长辞[4]9。傅振嵩的死讯一经传出, 海内外武林界皆为之震动, 都为中国武术界失去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才扼腕叹息。
综上所述, 傅振嵩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和太极拳高手, 他武学根基扎实, 武学成就斐然, 社会影响深远, 对太极拳的贡献巨大。尤其是中年以后, 傅振嵩积极从事太极拳的创新和普及工作, 博采众长, 自创一家, 为此耗费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最终累倒在了拳台之上, 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太极拳的内涵和真谛, 谱写了感人的事迹, 更为我国太极拳的发展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入研究和探索傅振嵩的武学生涯和个人成就, 对于更好地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傅振嵩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和杰出的太极拳师, 是傅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重要传承人。他在多年的苦练和参悟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创编了傅式太极拳, 并大力进行太极拳的普及和研究, 对我国太极拳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傅振嵩,太极拳,发展传承,影响,窥探
参考文献
[1]赖燊宏.农民武术家——记傅式太极拳创始人傅振嵩[J].体育文史, 1985 (2) .
[2]李珍.运用八式太极拳“练意”的优先学习与合作教学模式对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2009 (4) .
[3]姜娟.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
传承影响 篇10
一、我国钢琴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钢琴是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时才传到我国的, 刚开始中国的钢琴音乐根本无法与西方的钢琴音乐相比较, 但是经过中国作曲家的不懈努力, 创作出的钢琴曲不仅仅符合时代的发展, 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音乐文化。有关钢琴的最早记载是在明朝时期, 而现代钢琴在1840年以后才开始传入中国, 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清政府的瓦解, 中西方音乐文化也开始逐步交流, 中国人开始将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与西方的钢琴文化相结合, 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2]。而文化大革命时期, 钢琴作为西方乐器, 它的发展遭到了阻碍。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学习钢琴的热潮, 从此钢琴走进了千家万户, 中国钢琴音乐也开始走上了繁荣之路。
二、中国钢琴的特点
中国钢琴以民间歌曲、民间乐器、民间舞蹈及戏曲为基础来创作, 它在调式、和声、旋律以及曲式结构上都与西洋钢琴不同。在调式上, 中国钢琴与西洋钢琴存在音级数目的差异;在和声上, 中国钢琴采用宫商徽角羽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在旋律上, 中国钢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采用序列音乐等手法进行创作;在曲式上, 中国钢琴不像西洋钢琴那样规整, 在这些基础上, 中国钢琴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钢琴语境; 在这样的语境下, 中国钢琴更加适合国人对音乐的审美, 对钢琴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3]。
三、中国钢琴文化对钢琴在中国传承的影响
卞萌学者首先提出了钢琴文化的概念, 她认为:钢琴文化包括钢琴曲的创作、演奏艺术、教学以及钢琴理论的研究等方面, 钢琴在我国经过短短200年左右的时间, 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黄金时期, 这说明钢琴文化在中国已经得到传承与发展。中国钢琴文化与我国流传数百年的诗歌相互补充、 相互配合, 曲调中讲诉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就拿《夕阳萧鼓》来说, 它与古诗《春江花月夜》相呼应, 营造出了一种和谐、静谧的气氛, 散发着中国传统诗歌文化, 被钢琴演奏出来便有一种独具特色的魅力, 还有《黄河大合唱》散发着英雄主义气概, 就连毛主席都称赞不已[4]。所有的中国钢琴作品都有着属于中国特色的烙印, 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 散发着民族精神与中国思想, 促进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深刻地被世界理解, 加深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5,6]。中国创造出的钢琴文化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符合中国的时代背景, 顺应中国时代的发展, 也由于这些原因, 促进了钢琴乐器在中国的的传承与发展[7]。
四、小结
虽然中国钢琴音乐的产生是由于欧洲音乐的需要, 但是经过几代中国钢琴作曲家的努力, 已经创造出了烙印着中国特色的钢琴文化, 这种文化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而使得这种钢琴文化越来越枝繁叶茂, 为中国音乐文化添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促进了中国在文化领域的新发展。此外, 由于钢琴文化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而使得钢琴乐器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形成了一直传承下去的良好趋势。
摘要: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 中国有很多学生都在学习钢琴, 这种西洋乐器已经融入了大众生活之中, 引领着我国乐器文化的发展。我国的很多钢琴家及作曲家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从而加快了钢琴文化在我国的发展, 钢琴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我国钢琴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其次介绍中国钢琴的特点, 最后介绍中国钢琴文化对钢琴在中国传承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钢琴,文化,乐器,传承,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楠, 姚海娇.浅析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性的发展及其特点[J].北方音乐, 2015, 35 (15) :22-24.
[2]王昌逵.论“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J].社科纵横, 2009, 9 (7) :134-136.
[3]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取向——“神韵”[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1) :156-159.
[4]刘珂, 孙静梅.本土音乐文化视域下高师钢琴民族音乐教学探析——以郭志鸿《云南民歌五首》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 2014, 27 (5) :94-100.
[5]庞卡.从钢琴曲《山歌与铜鼓乐》的演奏教学看少数民族音文化之传承[J].艺术百家, 2012, 10 (4) :239-240.
[6]徐晓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8 (5) :166-167.
薪火传承 传承企业文化 篇11
作为企业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市分行营业部根据文件要求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五四青年节就组织了各级县支行选取代表进行演讲,并表演节目。身边的同事有的提出了要学习先进人物,有的演了带有农发行特色的小品,多姿多彩。近期又开展了岗位竞聘考试,深入地抓基础,强调学习提升财会队伍战斗力和执行力,引领我们青年职工融入企业,
在笔者看来,作为一名窗口柜员,推进柜员文化建设,打造窗口服务品牌,这才是力所能及之事。至诚服务,说的就是穿好行服微笑服务,对客户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
传承影响 篇12
家族企业是家族系统与企业系统的统一体。有关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以往研究中,学者更多地关注于家族成员在传承中发挥的作用,包括权利的传承( Barach,J. A. 等,1998) ,企业家隐性知识的传承( 窦军生等,2008) ,子代是否得到其他家族成员的尊重与认可( Handler,1991) 等方面,而很少有学者探讨管理层对家族企业传承效果的影响。但如果不限定在家族企业层面上,上市公司中控制权转移与管理层调整关系( 高雷等,2006) 以及管理层调整与企业绩效关系( 朱红军,2002) 的研究已被学者所重视。
为研究家族企业中家族企业传承期管理层调整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发生传承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调整与经理团队重组两个方面来横向分析管理层调整对家族企业传承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调整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影响不是单方向的,而是一种折中,即当管理层既存在传承也存在变更时,家族企业传承结果更为理想。
一、相关文献与理论假设
( 一) 家族企业传承中管理层调整的必然性
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对高级管理人员更替问题的研究,最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注意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更替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Cyert等,2002) 。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这一点使得我国控股股东能够掌控上市公司,而且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通过向上市公司委派高级管理人员实现的。因此,一旦控股股东发生变化,新任控股股东为了彻底控制公司必然会更换管理层,割断上市公司与原控股股东的关系( 刘旻等,2005) 。由此可见,控制权转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公司高管团队的稳定性,继而对公司的运行决策乃至战略发展、企业绩效产生深远影响( 陈小林等,2010) 。上述观点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
上市家族企业必然会具备上市公司这种权利转移与管理层调整之间的关系。但是家族企业权利转移又与一般上市公司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家族企业所有权的代际继承是在家族内部实现的( 储小平,2004) 。家族成员之间有情感支撑,这种情感约束能够增加成员对于家族企业的忠诚度,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家族成员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家族企业工作( 代吉林等,2010) 。因此,前任与现任权利所有者之间不存在根本上的利益纠纷,但是下一代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后,为巩固自己的权利会提拔一些对自己忠实的人,排挤一些能够挑战权威的人( 刘新民等,2011) 。所以,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权利的转移也必然会影响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在研究家族企业传承时将超越家族成员的局限,探讨管理层调整对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
根据Denis和Mc Connell的分类,公司治理系统一般可以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来研究( Denis等,2003) 。其中管理层是公司治理系统中内部治理方面的研究重点,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董事会、股权结构以及企业经理层等方面的研究( 李维安等,2010) 。因此,为更好地研究家族企业传承期管理层调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将从董事会与经理层两个方面分别论证。
( 二) 家族企业传承中管理层调整的效果
家族企业是家族系统与企业系统的统一体,家族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往往具有家族系统与企业系统的双重身份。所以,核心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属性也是反映家族企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Gersick等,1997) 。
对于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更换之间的关系,西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文献,他们认为在高管人员更换后,从总体上看,经营业绩将会上升( Denis等,1995) 。但是,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高管人员的更换并没有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只是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盈余管理( 朱红军,2009) 。还有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高层更换之间关系为负相关,并且认为常规更换对公司绩效的改善并无影响( 龚玉池,2001) 。
就本文所研究的家族企业来说,家族企业的传承往往在两代人之间完成,从超越家族内部成员的范围来看,由于两代人所接触的文化背景不同,企业管理层元老与接班人之间在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目标之间必然会存在冲突( 陈凌等,2003) ,以致于无法发挥管理团队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使管理团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对管理层进行调整。但是,如果高管人员过度更换,即非正常更换除不能在短时间内激发高管团队凝聚力外,还会向市场传递一种公司经营不稳定的信号( 朱红军,2004) ,引起企业经营绩效下滑的现象。所以,根据上述理论基础,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在家族企业传承期中,董事会变更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H2: 在家族企业传承期中,经理团队重组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二、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取
本文借鉴Handler的四阶段角色调整模型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分类并据此选取研究样本( Handler,1990) 。角色调整模型很直观地描述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全过程,Handler将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视为创始人与下一代家族成员的角色调整( role adjustment) 过程,该调整过程实际上就是创始人逐步淡出企业,下一代家族成员逐渐掌管整个企业的过程。她将传承中的角色调整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是企业的生存期,创始人关注的焦点是企业的生存能力,传承计划与企业的即期需求是不协调的,传承计划被视为未来的目标。在这两个阶段中,下一代家族成员对企业日常运营和战略的领悟还非常有限,尚不能对企业日常运营及企业重大决策产生关键影响。角色调整的最后两个阶段对企业的有效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两个阶段中,企业对继承人的准备表现得非常明显,并普遍开始制定传承计划。创始人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明显淡化,与此同时,下一代家族成员逐渐成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而创始人则往往选择参与董事会来扮演监督者或顾问的角色。
Handler的四阶段角色调整模型为有关创始人对有效传承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截至2014 年9 月,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中发生子代进入的企业共268 家,本研究根据Handler的四阶段角色调整模型将子代进入后的家族企业分为三个阶段,以子代进入家族企业为标志,下一代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担任 “助手”为传承的第一阶段,共112家; 成为 “管理者”即父子两代分别担任总经理和董事长为传承第二阶段,共73 家; 成为 “领导人”即父代不任总经理和董事长为传承第三阶段,共83 家。
由于第一阶段中下一代家族成员对企业日常运营和战略没有根本的影响力。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中,创始人逐渐淡出,下一代家族成员逐渐成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对企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因此,本研究只选取传承过程处于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剔除部分发生传承尚处在第一届董事会的企业47 家,剔除特异值1 家,最终确定96 家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公司董事会数据、高管数据及企业绩效等各项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并结合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核对、整理。本文数据的初始处理、计算等通过Excel进行,相关性及实证分析通过SPSS19 进行。
( 二) 变量选择与定义
研究企业绩效与管理层调整之间的关系时,本文按照上下文中的假设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但除了管理层调整,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将其定义为控制变量。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及指标如下:
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
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做法,本文选用会计指标衡量公司绩效,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上市家族企业,为更好地反映公司绩效,本文选用Tobin Q作为公司绩效指标。由于董事会变更对绩效的影响是一种事后行为,考虑到董事会变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变化,本文选取的绩效指标是董事会变更后三年的公司绩效的平均值。
解释变量:
董事会变更( BDS) 。针对董事会变更的计算,本文借鉴了Garner和Kale ( 2001) 提出的动态、非奇异平稳指数( 于东智等,2004) ,计算出董事会的稳定性见公式( 1) ,董事会变更则用1 减去稳定性见公式( 2) 。
在公式( 1) 中,Stabt,t + i代表在时刻t到时刻t+ i期间内的董事会的稳定性; Mt代表某公司董事会在t时刻的成员个数; St代表公司董事会的组成集合; #( St St + i) 表示属于t期董事会的组成集合,但不属于t + i期董事会组成集合的人数;#( St + i St) 表示属于t + i期董事会的组成集合,但不属于t期董事会组成集合的人数。
经理团队重组( TMTR) 。本研究定义的经理团队是指在上市家族企业中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于经理团队重组( TMTR) 的测量,同样借鉴了Garner和Kale ( 2001) 提出的平稳性指数公式,公式如下:
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 SIZE) 。企业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管理效率的高低,公司规模较大,公司经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强,容易形成规模效应,管理效率较高,往往有较好的公司绩效。一般选择公司期末总资产来衡量公司规模,但是由于总资产值较大,本文选用公司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衡量指标。
资产负债率( LEV)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财务杠杆大小。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承担着较大的长期偿债风险,过高的负债也容易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弊端,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相反,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公司,资产管理和运营能力高,对公司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许静静等,2011) 。
成长性( GROWTH) 。企业成长性采用总资产来衡量,资产增长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本文采用传承后三年平均资产增长率,可以消除资产短期波动的影响。
行业虚拟变量( Dumb) 。本文利用行业虚拟变量来控制可能存在的行业效应。制造业为1,非制造业为0。
( 三) 模型设计
基于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本文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管理层调整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设计如下:
模型1: 衡量董事会变更与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
模型2: 衡量经理团队重组与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α 为被解释变量对应解释变量的非标准化相关系数,ε 为误差变量。
三、统计性描述和实证结果分析
( 一)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作为最基本的分析步骤,是推断解释变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基本依据之一,也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变量之间的数据分布层次。所以首先对家族企业管理层变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以看出,传承过程中三类解释变量即董事会变动与董事会变动平方、高管团队重组、高管团队重组平方以及主营业务调整、主营业务调整平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都很明显,说明不同企业的管理层调整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公司绩效指标Tobin Q值均值为1. 90,说明在家族企业传承阶段企业绩效并不理想。但Tobin Q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比较大,说明不同的家族企业传承阶段的盈利能力有较大的差异。
( 二) 主要观测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2 描述了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由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绩效指标Tobin Q值与三类解释变量即董事会变更与董事会变更平方、经理团队重组、经理团队重组平方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可能存在曲线相关关系。
注:**在0. 01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 三) 多元回归分析
在对上述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为验证假设,需要对模型1 和模型2 用SPSS 19 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
模型1. 1 用董事会变更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中董事会变更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显然它与企业绩效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模型1. 2 用董事会变更平方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同样不具有显著性。模型1. 3 用董事会变更和董事会变更平方以及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董事会变更与董事会变更平方均在0. 05 水平上显著,拟合效果比较好,且系数分别为3. 082 与-3. 185,因此两者对Tobin Q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董事会变更平方系数为负,说明随着董事会变动程度的增加,Tobin Q值会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董事会变动与Tobin Q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H1 得到验证。
模型2. 1 用经理团队重组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中经理团队重组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因此它与企业绩效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模型2. 2 用经理团队重组平方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同样不具有显著性。模型2. 3 用经理团队重组和经理团队重组平方以及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进行了回归分析,在回归结果中,经理团队重组与经理团队重组平方均在0. 05 水平上显著,其中经理团队重组平方的相关系数为负,说明随着经理团队重组程度的增加,Tobin Q值会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经理团队重组与Tobin Q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H2 得到验证。
注: ( 1) 因变量: 企业绩效Tobin Q; ( 2) **和*分别表示在0. 01 和0. 05 的水平上显著,N为观测变量的数目。
本研究选取管理层的两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别对家族企业传承期管理层调适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且两者都通过了检验。因此,两个模型相互印证,实证结果一致性强,稳健性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管理层调整与企业传承效果企业绩效呈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管理层调整程度的增加,传承过程的企业绩效会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两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本文提出了管理层调适的概念。管理层调试是指在家族企业传承期内管理层的调整既存在传承也存在变更。家族企业传承期中管理层调适有利于改善接班人与管理层的契合度,可以充分调用管理层资源,有利于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
家族企业是一个由家族成员及企业人员构成的社会网络,其中管理层是决定企业战略选择、资源配置、核心人才选拔以及制度建设等重大问题的核心人员,在社会网络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充分调用管理层资源,使企业社会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是有效传承的关键。
在研究家族企业传承中管理层调整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时,社会网络、信任以及文化背景和目标识别等概念是研究管理层调整的基础。如果将这些概念与社会资本相比较可以看出,社会网络是结构维度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信任是关系维度社会资本的核心概念,而文化背景以及共同目标是认知类社会资本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而此类社会资本的有效识别也是实现接班人可调用社会资本最大化的关键。究其根源,管理层调适是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而进行的活动,是社会资本调适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一种观点即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社会资本调适同样有利于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的实现,本观点是否成立则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与验证。
摘要:家族企业是家族系统与企业系统的统一体,企业系统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对传承绩效存在影响。通过对发生传承的上市家族企业传承期管理层调整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调整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与其他情况相比,既存在传承也存在变更情况的企业绩效比较好,本文将这种情况的管理层调整定义为管理层调适;实证研究表明,管理层调适更有利于接班人实现对管理层资源的最大化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