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传承

2024-09-22

美术传承(精选12篇)

美术传承 篇1

摘要:中国民间美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学地制定出完善的传承发展策略。这些民间美术品是蕴含人类文明之始的本原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我们不能把民间美术只看做是一种艺术品,它更是我们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我们不仅要给予最大的重视,而且还要对这个重要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合理设计、精美制作、奉献人类。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策略

目前在我国,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现在还无法对许多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做出更详尽的了解和评估,对它们的普查工作势在必行。普查时要做好资料档案的保存,对普查对象的设档要规范有序、记录完整,使它们成为文献编纂和科学研究最直接有效的依据。除文字记录和实物收集外,应尽量使用录像、计算机储存等先进手段。

一、提高民间美术的保护的意识

经验告诉我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并尽一切可能给予能工巧匠者一定的生活保障和创作激励,尽一切可能去完善传承性使之后继有人。我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其中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在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大力强调各级政府的投入与扶持,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唤起全社会对民间美术保护开发的重视,由有关领导部门明确这一工作的归属,分阶段地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逐步予以实施。可仿照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分级分批地确定和落实。

二、强化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

民间工艺品在自然经济时代流传范围非常有限,不过这种天然性质的封闭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的地域特色。对这些工艺品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它们的造型、色彩、用料、做工以及属于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出正确的界定。但交通和信息传播方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流通领域的扩容使许多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日益减退,特别是当它们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地域特色的减退不但不利于民间美术的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地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以及它“本土化”的特征,它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影响力非常巨大,它的真正价值已然超出作品本身,因为它们代表着文化精华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对它的保护、发掘、开发和培植工作,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靓丽品牌。

三、将民间美术纳入学校教育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与教学结构来看,虽然中国新兴的美术教育已有八十多年历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完美教育体系和教学结构依然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对民族美术传统和规律的认识许多时候还非常肤浅,有些地方甚至停留在最初级阶段,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民间美术的重视度远远不够。中国文化的旗手鲁迅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曾一再提醒国人要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中国的民间美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让传统民间美术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发扬光大,绽放出最美的中国风之花。如何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引导它渡过危机,走出低谷,成为我国民间美术工作者一项艰巨的工作。民间美术若要不断延伸和发展,一是要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变个人和家庭的传承方式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遗产。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张道一探讨民间美术时说:“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最低限度是保住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至于熄灭和中断。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把民间艺术引进中小学的教材之中,这对于培养民族精神保住民族根本至关重要也非常必要。同时我们主张这种教育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各大学、中学、小学及各种院校都应该设立民间艺术技艺课程,只有这种全员参与,才能真正起到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保护作用并促其健康发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条件多建一些民间美术品收藏陈列室、民间艺术工作室、中国民间美术校园工作坊等,让地方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作用。

四、促进民间美术品市场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工艺并使其不断创新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创新并不是让民间美术面目全非,而是在保持其面貌特征和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作出一些创新的尝试,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质量决定着未来,民间美术品市场必须要完善品牌建设,多出精品,多出佳作,多造精华。这点上可以借鉴日本对待传统手工艺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得到发展,但现代生活方式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的许多传统工艺品在这种冲击下出现了粗制滥造等各种不良倾向,但他们能够及时察觉到这种危害并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进。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工业文明的最好补充,于是他们提出了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造乡运动”,提出“在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的根源”。以自己特有的民间文化吸引外乡人,开展了“一乡一品”的活动,一个地方发展一种精品。建立具有民俗特点的民艺馆、民艺村落,集工艺制作、表演、收集、陈列、研究、培训、销售于一体,以传统民间文化吸引大批游客,把民间艺术转化为文化产业。

五、总结

当今社会,民间美术所有的发展都必须要符合社会需求,要遵循现代空间模式下的规律发展。完整的民间美术的变革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外在形态的适应性为主要目的。民间美术的发展、民间美术中的经典元素、它的激活应用程序,这些都是民间美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形成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民间美术的发展并非孤立前行,它要时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始终如一地坚持“民间”的性质,这是民间美术发展的基本原则。

美术传承 篇2

摘要: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是土生土长的,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表达民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意愿。我在乡镇学校教书,受一些条件的限制,艺术课程因此很难如火如荼的展开。但这几年教育系统都提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步发展,特别是今年教育局在我市要申报一些特色学校。我学校的申报项目就是----剪纸。学校领导支持我进行剪纸实验教学,探索改革发展的路子。我于是便选定四年级其中的两个班尝试剪纸教学,并将剪纸纳入了学校美术校本教材内容。

【关键词】小学 美术 剪纸 课堂 引进 传承 创新,推广

一剪纸艺术的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二,剪纸引进课堂的原因

(一)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中国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二)它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便于顺利的开展和普及。

(三)它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的全面的推广。

三、课堂开展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 1,小学生喜欢剪纸。这点不论从老师调查学生“是否喜欢学习剪纸?”时,那齐刷刷高高举起的像一片小树林似的小手臂,还是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了。剪纸虽说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今天仍被很多人喜欢。

2,有学习剪纸的时间。现行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内容学生难以准备学具;有的因为环境不适合无法展开;有的因条件所限难以学习。这些内容在教学中会被压缩删减,这样就有了可用来进行剪纸的学习时间。

3,学生拥有并熟悉剪刀。小学生特别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因为经常上手工制作课,大都有一把小剪刀。学生们经常在美术课上进行剪贴,掌握了一些要领与技巧(虽然专业的剪纸剪刀与小学生手中的剪刀有些区别)。另外,即使少数学生没有,买一把不过一两元钱,况且可以长期使用。学生准备学习工具问题不大。基本上都能配备齐全。

4,纸类学具,学生易于准备。。学习剪纸以纸为学具,避免了无法准备学具的不足和无奈。这就为学好美术,学好剪纸打下了物质基础。小学剪纸从浅显入手,对教师要求不高,即便不很熟悉,而只是临时学习一下,也可以从事剪纸教学。当然,如果本来就是剪纸高手那就更好了。

四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用途

(一)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提高手脑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对于生活在“卡通”时代的儿童,让他们接受剪纸这一民族艺术,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学生对形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装饰效果的剪纸作品有很强的情感接受性,而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正是具有这些品质,它们造型呈现夸张变形、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

(三)剪纸艺术和绘画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剪纸需要一些美术基础,剪纸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剪纸是一个综合课程,能手脑同时并用。对小学生的身心是个很好的锻炼。

(四)民族的就是艺术的,艺术的就是民族的。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权利和义务传承这一古老艺术,并有责任把它发扬和创新,从小学习剪纸,无形之中加重了爱国情怀。

五,怎样开展剪纸教学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剪纸在表现技法上,可以分为阳剪和阴剪两大类,阳剪讲究“线线相连”,阳剪强调“线线相断”同时应做到“五要素”:圆、类、方、缺、线,要达到圆如秋月,饱满圆润;尖如麦芒,尖而挺拔;方如青砖,齐整有力;缺如锯齿,排列有序;线如胡须,均匀精细。

当然,和欣赏任何好的艺术品一样,优秀的剪纸作品也往往让人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技法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它不应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应是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本领。同时,在剪纸教学中,除了要练好基本功,激发学生剪纸学习的兴趣,还要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步步的学习中掌握传统,剪出新花样。

1、“随形附物”式的涂鸦剪。

这样的剪纸教学不过多地强调技法和严谨的造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感兴趣程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剪纸是一种乐趣,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学,打好剪纸学习的基础。

如“随意形”的教学: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如剪纸用剩的大边料等,根据形状的特点联想事物,再运用剪纸的基本纹样刻画出事物的特征,从而创作出具有观赏性的剪纸作品。再如“同形异纹”的教学:提供给学生具有多样性的事物的轮廓纸,如蝴蝶、鱼等一些变化多端的物体的轮廓大样,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纹样给物体打扮,形成别有风味的“同形异纹”的系列剪纸作品。

2、“观花走马”式的临剪。

“临剪”指把原样放在旁边,看着样子剪。有了上面涂鸦剪学习产生的兴趣后,学生就会希望自己也能剪出漂亮的作品,由于学生剪纸能力的限制和对剪纸艺术掌控的不足,还不能凭想法创作,这就需要提供优秀作品并引导他们进行“临剪”,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素材与技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的临剪有临变的因素,就是学生在临摹的时候不要求做到百分百的相似度,对大的结构可以适当用笔或指甲抠一下定位,同时,可以在原作的基础进行纹饰的变化或增减,也可以是外形或动作上的变化,只要抓住原作的寓意与意味。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临剪中学到优秀作品的精髓,添加自己的想法,又不会因能力的局限而有所束缚,仍然保持学生在剪纸上的兴趣。

3、“移花接木”式的组合剪。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剪纸基础后,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剪纸作品进行分解、组合、变形,创作出新的剪纸作品,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剪纸纹样和题材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剪纸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创作或主题创作打好基础。

4、“胸有成竹”式的自由剪。

这里包括对剪纸作品的默剪,也包括没有原样的创作剪,特点是对剪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剪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变化或更改原来的想法,能剪出具有欣赏价值和一定想法与新意的作品。这样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大胆创新组合,将折、剪、刻等技法相结合,用剪纸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剪纸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精髓的意识,唤起他们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

5、“得心应手”式的创意剪。

创意剪的关键在于有了“主题”的限制,不再只是自由的、随意的,而是根据要求,运用能表达主题的纹样和造型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学生对剪纸的纹样、造型、寓意等有一定量的掌握,并能较灵活在运用到实践当中。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查阅资料,也可以先画好设计图再剪,重点是抓住主题,发挥创意,剪出特色。

这种“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分层教学法,分散了学习的难度,让剪纸成了一种乐趣,既利于保持学生对剪纸学习的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文化的热爱,继而形成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六,剪纸的传承与创新

剪纸的材料虽然简单,但也有利有弊。例如:手工纸的色彩稳定,不易退色,只是纸质稍厚,不利于多层剪制;同时宣纸柔韧、绵薄可着色,但易粘连在刀头被损坏,造成刀口不平整。如果第一层和最后一层使用手工纸,把宣纸夹在手工纸中间,再剪制,那么就可解决两种纸张存在的缺陷,发挥各自的优势,制作出完美的作品。如遇喜事,也可将纸面光滑,多层剪时易滑开的闪光纸夹于手工纸内,进行创作,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传统纸张,做到扬长避短,更要积极推陈出新,选择具有特色的材料,创作出新的剪纸作品和新的欣赏价值。

1、水墨剪纸。顾名思义是“剪纸”加“水墨”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染色剪纸。首先,在方法上,“染色剪纸”是先剪再染,色彩的染制根据形象的需要决定,起到丰富剪纸作品色彩的作用。“水墨剪纸”是先染后剪,染时自由发挥,可随性而染,也可根据某一事物的感觉而染,亦可采用中国写意的绘画形式而染,注意色彩的纯粹与搭配即可,接着,根据色彩的倾向或表现的内容创作。其次,在呈现效果上,“染色剪纸”中色彩的运用加强了形象的表现力,具有浓郁的装饰意味。“水墨剪纸”中的色彩与形象既相互衬托又各自为主,由于是先有色彩再思考形象,因此色彩给形象营造了一种抽象、朦胧的韵味,一种似是而非、近似天成的趣味,同时,在镂空造型的形象上,色彩的虚实变化自成一格,犹如中国水墨画般的写意效果,别有一番滋味,使作品不仅有剪纸的质朴与寓意,而且有水墨画的灵动与韵味,使其别具一格。同时,水墨剪纸比染色剪纸在技法上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发挥,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2、树叶剪纸。民谣“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具有别样剪纸的画面,也提供了新的剪纸材料——树叶。“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将生命与树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哪怕是泛黄的树叶,也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同时,生命崇拜是剪纸永恒的主题,对祖先的崇拜和繁衍生息的观念,在剪纸中比比皆是。如果用具有生命寓意的树叶来表现对生命崇拜的剪纸内容,那么生命的文化寓意将得到最大的展现。教学中,首先要考虑树叶易折易碎的特点和形状的局限性,采用简洁大气的造型,形成类似于原始彩陶纹样或岩画的艺术效果。其次根据树叶中水份的影响,在新鲜时剪制,因为此时的树叶有一定的韧性,再把完成品夹入书册中压平保存。当然,也可以根据树叶色彩的变化,创作别有风味的作品。

3、泡沫纸剪纸。“泡沫纸”这种材质严格来讲不是纸,而是一种具有一定厚度、易剪刻保存,不易扯坏的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殊软材料。它不仅适合学生单独创作,也适合学生群体创作,而且创作的作品不仅有剪纸的韵味,更具有浮雕的效果。它与众不同之处在刀法的运用上,“切”与“划”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切”是指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上下一致。“划”是指握刀时使刀与纸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刻出的图形产生上下渐变的效果,形成立体的造型效果,同时剪纸的正面与反面会呈现相似却不相同的作品效果。当然,在剪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确与果断,特别是在刀与刀之间连接的地方,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

除上面介绍的材料,还有吹塑纸剪纸、的确良布染色剪纸等,这些材料的使用,既保留了剪纸本身的美感,又因材料的特殊性使作品产生与众不同的韵味,获得新的欣赏价值。学生在材料的选择运用中,不仅提高了剪纸的技法,激发了剪纸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实践领悟了创新的重要性与价值,将创新的思维从实践的运用提升到思想的认同,有了技法的承载,思维的创造力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七,剪纸的普及与推广

剪纸作为正在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不仅需要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进行濒危资料、文献、作品实物的搜集、记录、保存,更需要教育者将它作为一种常识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应该在小学剪纸教学中用“守”来传承我们的剪纸文化,用“变”来丰富我们的剪纸文化,要让它作为一种气、一种血液、一种生命元素活泼泼地流动在今人特别是新一代的身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场。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 篇3

摘 要:柳编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而安徽霍邱柳编不仅历史悠久、造型多样、形式丰富、技法精湛,更是沿淮地区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意识、艺术观念和工艺造物的综合体现。但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作为国家级“非遗”的传统霍邱柳编技艺的生存发展空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于这一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霍邱柳编;非遗;传承;保护;发展

[课题项目:国家级“非遗”霍邱柳编的制作工艺和产业化调研(项目号:2510357403)]

作为我国传统竹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霍邱柳编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独特的编制技巧、优美质朴的造型设计成为传统柳编工艺的翘楚。霍邱柳编经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中国汉族民间手工技艺,通过着色、煊染等技艺加工,使其呈现出古朴中不失高雅,精致中透着大气的风格,霍邱柳编取材天然、坚实耐用、朴素大方、纹理优美,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欣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受到许多海内外人士的青睐。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霍邱柳编本身工艺的难度较大,习艺时间长,工序复杂多样,如刮皮、烘烧等,做起来特别辛苦又费力,又随着一批批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许多年轻人更多地是去大城市打工或者从事别的工作,不愿意学习,这就导致一部分柳编工艺失传,加之现代家庭生活日用品的多样化等原因,使其传承与发展同样面临与很多“非遗”一样的生存、传承与发展的尴尬境地。因此,对于做好对霍邱柳编的传承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认为:对于做好霍邱柳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要遵循霍邱柳编的艺术发展脉络和文化底蕴,同时,亦要探寻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以适应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境遇,决不可也不能顾此失彼,无视现实和柳编工艺传承与发展的历史真实。因此,霍邱柳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应重点关注以及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改善霍邱柳编的生存环境

霍邱地区柳编技艺所用的柳条原料主要是来源于当地大片的河滩地或者水泽地里自然生长的柳树和沙河细柳,学名叫做“杞柳”。这种柳条的生存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极强、生长速度也很快,具有皮薄、柔韧、实心等特点,非常适用作为各类编织用品和工艺品的制作原材料。杞柳喜在上层深厚的沙壤上中生长,所以在沙壤土、河滩地以及近水的沟渠边坡等肥沃的地方利于杞柳的生长。阜南和霍邱两县位于淮北平原西南部的淮河两岸,拥有着适宜杞柳生长的优越资源,这里不仅气候条件优越,日照充足,气温适中,而且淮河干流穿境而过,地处淮河行洪、蓄洪区,境内支流众多,水域宽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两地人民发现杞柳为他们带来的财富,更加注重杞柳的种植与培养,目前两县杞柳种植面积已达20万余亩,规模名列全国前列[1]。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才为柳编的材料来源以其批量生产制作提供了方便。而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日渐增多,当地农民对于杞柳种植的热情剧减,和之前相比,杞柳的种植面积正快速微缩,这样无疑会影响到柳编材料的生产数量,加之国家淮河水利治理工程持续治理力度的加大和成效的明显,使得原先的水患泛滥区减少。事实上,作为淮河两岸最重要的柳编生产基地,霍邱柳编和阜南柳编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而且享誉国内外。本文认为保证柳编的材料供应,才是柳编工艺得以传承、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

二、保护好霍邱柳编技艺传承人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是“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人”。因为“人”是宝贵知识、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他们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递下来,使该项目的知识得以保留和延续,只有保护好他们和他们的传承方式,才会避免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和“人亡艺绝”的文化危机。因此,对代表性的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2]。

首先,老艺人可以说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和“人间国宝”,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柳编生产技艺,而且熟悉柳编的历史和应用规律。事实上,也正是这些老的柳编艺人才可能构成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血脉的灵魂般存在。编织是代代相传的,在霍邱,很多优秀的柳编老艺人是柳编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没有他们的坚守和默默付出,霍邱柳编的独特的制作技艺就无法进行流传。因此,对于长期从事霍邱柳编编织并有一定成就的老艺人,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文化机构应大力地鼓励他们尽享柳编的艺术创作等,并同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甚至可以定期向老艺人“收购”柳编作品,以此鼓励老艺人从事柳编技艺。此外还应尽量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做好霍邱柳编“非遗”的保护工作,切合实际地解决老艺人的生活困难,尽量让他们保持对于柳编的热情和信心,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安心地从事和传承柳编技艺。同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鼓励老艺人做好“传、帮、带”工作,让他们安心从事柳编工艺,热心授徒,传授柳编技艺。

其次,应当做好霍邱柳编技艺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和扶持的问题。为了撰写该文,我们曾专程到当地进行过短期的调研,发现懂得柳编知识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而且,更为让人担心的事是,很多人对于柳编工艺品的漠视态度。当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的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了中青年人员的流失,甚至是曾经热爱和已经初步掌握柳编技艺的一部分精壮劳动力。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劳动力来说,如果能够挽留他们,并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从事柳编的生产和工艺的传承,那么,不仅会解决柳编传承队伍的问题,而且一定会有大量的优秀中青年柳编艺人出现,这部分中坚力量也会带动更多的喜爱和热心柳编工艺的传承人,从事柳编的“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工作,这样一来,霍邱柳编的传承就有了广阔的未来。

而对于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来说,一方面鼓励柳编艺人对于柳编的集约化生产,在政策上扶持,在文化上加强宣传力度,组织推介会和会展活动,从政策层面和实际工作中扶持柳编传承和生产性保护工作。鼓励中青年柳编艺人进行柳编技艺的制作,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柳编工艺厂家的生产和销售,而且会为柳编生成带来丰厚的利润,客观上促进当地农民的就业,同时也会扩大地方财政的税收。其实,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导向对于柳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重要,而且是密不可分的,并尽量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相应的经济扶持,改善其工作环境与传承机制。

三、加强霍邱柳编文化的宣传与研究

霍邱柳编的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同时它也是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生产基地不仅在当地,而且也远布外省,享誉国内外。对于这样一门优秀的传统工艺品来说,加强宣传和研究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对此,我们认为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非遗”的专家学者加强对于霍邱柳编工艺文化的整理,收集相关的文献和图片资料。

霍邱柳编工艺源远流长,主要是与淮河泛滥有关。因此,柳编也是淮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部分研究不可忽视。其中做好霍邱柳编工艺的整理、种类和生活日用的分类研究,编写相应的图目和图录,做好传承人资料和档案的整理,霍邱柳编历史的梳理以及相关风物和民俗的传说工作。从学理层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柳编文化的知识,发现柳编背后潜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工艺文化与实用价值。

二是艺人的录音、录像和实物资料

对于年迈的柳编艺人,一定要做必要的录音和录像工作。霍邱柳编的传承是更多工艺经验积累的结果,而老艺人正是通过一代代人的手传心授,以及不断探索与创新,才得以不断扩展和丰富,从而成为一门重要的“非遗”类属。而其中的技艺和“记忆”是保护和传承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老艺人的口述史的研究就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了。而做好录音、录像和对于他们来说作品的拍摄、收集当然也是必需的了。这不仅是以后研究霍邱柳编必要的资料,也是后人学习柳编工艺重要的依据与参照之所在。

三是建立霍邱柳编的展览馆和传习所

对于霍邱柳编来说,无论是从文化保护的层面、收藏层面,还是从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旅游工艺品的层面来说,柳编的展览馆和传习所的建立都是有必要的。对于展览馆来说就是全面展示霍邱柳编的种类,以及不同时期的柳编精品的艺术魅力等。而对于传承所来说,主要以展现柳编编织的工艺流程,尽量让老、中、青艺人一起展示技艺,或技艺精湛的艺人定期展示柳编技艺,给观众以直接的印象,领略柳编工艺的精湛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霍邱柳编,喜爱和关心甚至能够研究霍邱柳编。

四、结 语

对于霍邱柳编的保护和传承来说,路正长,但曙光常在,毕竟已经做过了风雨千百年,但是,保护和传承是责任,更是使命与担当。当地政府、民间艺人和学者可以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尽管保护工作非一朝一夕或坐而论道,但是,只要社会重视和专家关注,尤其是艺人的坚守、不懈努力和对柳编工艺的探索,不难想象,霍邱柳编的传承与保护一定会有广阔的未来。

注释:

[1]赵伟.安徽省淮河柳编的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以阜南、霍邱两县为例[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4.03

[2]周康正,吴霞.歙砚雕刻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作者简介:

闫涛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2012级学生。

岳金凤,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14美术史论研究生。

美术传承 篇4

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传统美术文化资源。而地方传统美术文化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本土民间风俗习惯,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缩短了课程与本地区学生的距离, 为校本课程建设和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既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 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原本化开发和利用。

一、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多年来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一些教师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 没有走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一狭窄天地, 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有了较大的弹性, 学校和教师可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 使得更多的地方美术资源进入教学系统成为可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和管理, 在开发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资源的思想滞后, 开发力度不够, 忽视了校外传统美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 开发的课程资源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综合性不足, 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

2.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地方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文化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 因办学条件与行政重视程度不够, 也存在城乡差别、校际之间的差别。美术作为地方性文化的主要继承载方式, 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国家教材虽然也编入了一些地方美术内容, 却是作为通用教材中的必修内容出现的, 容量非常有限。由于教材缺乏多种版本供不同地区学生的多种选择,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往往因为不同地区间师生经验的差异、获得实物资料的难度不同和接触实际操作的条件不同, 教学效果差异较大, 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编写乡土美术教材可以对现行通用教材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在“统筹于美术新课标的首要原则”后, 也必须“突出地方性原则”。然而, 有些乡土教材一味追随通用教材编写的内容体例, 这样发行乡土美术教材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无法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 从中失去的将是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本身。

3.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美术学科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 难以全面实现教育的价值。为此, 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 重视美术学科与外部资源的整合, 培养学生“将美术理解为文化”的能力是当务之急。由于教科书不再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整合课程资源, 贪大求全, 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甚至把美术学习的重点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的方向, 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地理、政治、文学或其他课程, 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由于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 造成渲宾夺主, “人文”被挖掘得淋漓尽致, “双基”却被削减弱化, 片面地强调“综合”而失去了美术学科教学的特征。这种多学科渗透下的美术课程就不是以美术为本的综合, 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丧失, 使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策略

1. 教师要有多元的课程理念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

学科专家对课程的开发只能做出普遍性的假设, 最终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内化以及建构价值都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的。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是关键, 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还是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建设者。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 从实际需求出发, 选取贴近学生的情感、生活与认知的地方美术资源作为发掘对象, 结合当地及本校特点, 将独特的地域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基于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连接需求, 应贯彻“情境化”的原则, 让学生参与一些环节的工作, 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生参与地方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本体研究, 增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互动, 这是促进其理解并融入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综合探索”体现了教育的综合趋势, 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为提高学生的“软”艺术素质, 实现多学科渗透这一重要的课程理念, 应越过固有的美术框架, 与其他艺术、科学、哲学等进行交流和对话, 特别是各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地方传统美术具有本土人文学科特征, 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结合学校所在地域文化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 将地方传统资源引入课堂, 跨越美术原有的边界重新谋求组合, 是对现行通用教材之下的弹性空间的一种充实, 将给整个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自主权。当前, 导入地方乡土文化, 引导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 是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向, 这些资源既有中华主流文化的共性, 又保留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个性, 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恰恰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彰显。

2. 开发并利用好教材, 诠释美术新课程教学内涵。

美术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 是可以超越、选择、变更和补充的,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不是课程的全部。首先应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 创造性地利用国家教材, 是使用教材, 通过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 综合提高美术素养。国家教材的编排是针对全国大多数学生的使用而编排的, 照顾的是全面。而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 关注学生自身特点,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地方特点“因地施教”, 才能为各地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个优质的桥梁。

在教材编写与选择上, 主张一标多本。地方教材选材要取舍得当, 开发的课程要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适合教师专业水平的发挥。后现代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究竟哪些地域性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必须经过教育哲学、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三层筛选, 把经筛选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交叉整合, 将课程资源转化成美术课程。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课程资源, 使国家课程与地域性美术文化紧密联系, 增加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内容, 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 这是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延续与补充。

3.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推进区域性美术教学整体发展。

地方乡土美术有着典型的原发性特征, 反映了本土独特而深沉的审美体验与感受, 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当代社会的高科技越多, 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 乡土美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 调节并补偿了人们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开发利用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离不开现代教育为它提供的平台, 学校与社会必然互相依存。社会上虽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 而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课程资源。地方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范例或教育资源, 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 是一个在继承和借鉴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构建地域性美术课程体系, 有一个开发、整理与实施磨合的过程, 存在着转化的问题, 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 实地考察与调研。访问民间艺人, 寻找当地的艺术品, 考察古建筑与民俗风情, 收集、归纳和整理原生态的传统美术资源。

(2) 资源状况的初步分析。分析乡土艺术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和价值观;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分析其它共生关系中非民间美术的联系。

(3) 教育资源转化论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 对照本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以现代性的视角来审视与分析本土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对相关资源加以甄别与筛选, 确定重点, 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实践能力的课程资源。

(4)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综上所述, 构建一种开放的、能拓宽又能容纳的美术课程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传承本土艺术,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与综合美术素养。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完成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 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 对构建具有特色的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美术传承 篇5

张 弘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

摘 要:古老的大地湾文化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食粮,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同时,也给当地民间艺术的开发和艺术教育产生了有利影响。借助大地湾文化彩陶艺术,对学生进行泥塑制作的学习与探究,对传承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价值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大地湾文化;泥塑制作;民间艺术;素质教育

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西部,处于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心。大地湾丰厚的彩陶艺术文化深深地陶冶着这里的一代代人民,同时也孕育了一代代技艺精湛的泥塑艺人,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泥塑艺术文化。大地湾泥塑艺术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和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古朴风格。笔者认为对民间艺术的传承,首要的是要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继承,扩大民间艺术的传授面,把民间教育渗透到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育中去,在美术课中开设泥塑、彩塑和民间剪纸、民间建筑艺术等课程;音乐课开设花儿小调、秧歌等其他民歌;体育课开设民族舞蹈、跳秧歌等。对学生进行全面性教育,使民间艺术得到全面的继承和发展,打破以前对民间艺术只局限于近亲传授和师徒传授的狭隘的传承方式,因为这种传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放弃传统性的传承方式,用现代教育方式对民间泥塑等进行继承发展,使之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对民间泥塑进行挖掘、发现、整理和抢救。为了收集民间泥塑的教学资料,更好地把民间泥塑引进课堂,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民间艺术品的收集,去过许多地方进行考察,农村集市上泥塑艺术品样式极多,并且古朴、大方、美观。这些都是来源于民间的传统泥塑制作。把收集来的作品陈放在学校的陈列室里,便于学生参观、学习和临摹,既借以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又使学生理解泥塑作品的内涵所在,了解先辈们怎样通过一件件陶艺作品表达他们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把民间泥塑引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1)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根本无法购买美术用品中的水粉、水彩颜料及所需的纸张等。而民间泥塑所需材料简单、经费较少,这恰好符合了农村学生的经济条件。(2)民间泥塑来源于民间,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农村学生有较好的.基础,有的学生从小得到长辈的传授,学校开展这类课程教学,使他们有大显身手的机会,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上泥塑教学可分以下几步教学:(1)让学生通过走访民间艺人,了解泥塑最基本的制作方法,使之胸有泥塑、情有泥塑。(2)让学生带一团泥和一块小木板。从简单到复杂,首先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物象造型,如,小鸡、小鸟、小花瓣等。学生只要动手,就能制作出漂亮的泥塑作品,并且效果良好,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3)让学生塑造一些稍微复杂的物象并作一些花样装饰,使泥塑作品变得更美观。(4)首先让学生把心中的“作品”画在纸上,然后选出他们最心仪的“物象”,把学生分成小组,并利用牙签和刻刀等辅助工具进行合作制作,逐步训练学生的泥塑造型。为了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把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让其他学生参观、相互学习。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技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思想和经验。通过泥塑的学习,学生更加热爱他们身边的艺术,也使他们产生了对剪纸、蜡染的热爱之情,使他们产生了对民间艺术的责任感。

为了给教学带来良好的导向作用,各地相应建立了民间博物馆,因为博物馆是一部最生动的教科书,特别对于本来条件差和缺少参观机会的农村学生来说,更显的非常重要。通渭县建立了博物馆、秦安县专门建立了大地湾遗址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陈列了出土的彩陶和民间的泥塑、刺绣、服饰、民间绘画及剪纸等许多民间艺术精品。地方性博物馆是民间美术教育的宝库,为民间美术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促进了地方美术教育的发展。

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泥塑艺术大赛,横向交流,同时聘用民间艺人传授技艺,借以扩大辐射面,使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在笔者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性美术比赛中,共有20人多次获得金、银、铜奖,有12幅学生作品编辑出版,鸡川中学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艺术教育特色单位”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让学生体会到自身价值,更激发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使整个校园形成了浓厚的气氛,并带动了周边学校,促成了一股学生学习民间文化的热潮,壮大了学习队伍。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少年儿童泥塑爱好者不断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同样也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只有把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结合起来,让年青一代对民间文化有深刻认识,树立他们对民间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更好地开拓民间文化的精髓,也只有在他们身上,民间文化才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另外,我们一直贯彻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三十条关于“中小学应当将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的决定,给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正在大力开发的大地湾文化遗址,“繁衍生息”的泥塑文化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只有将民间文化同中小学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民间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也只有这样,民间文化才能永放异彩。

参考文献:

美术传承 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4-02

一、前言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民间美术作为中华艺术长流中的一支,有其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然而在当今多元的文化背景之下,民间美术已逐渐成为濒危文化,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学美术教育加强民间美术教育,不但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对于传承民间美术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而创作的广泛使用和流传于民间的美术作品,具有相对的空间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相对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地域环境孕育出特定的文明,包含人们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而这些都能够在民间美术作品上呈现出来,譬如泉州的戏曲艺术,如高甲戏、木偶戏、歌仔戏等,便是由于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以及海洋文化在闽南地区碰撞相融衍生而成的,闽南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吸收继承传统,吸收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特点。对于民间美术作品有了深刻了解之后,便对于它所处时代民族的文明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以更好的传承文化。

20世纪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我们确实感受到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但是在这些繁华表象的背后,我们的本土文化也在强烈的冲击之下逐渐退化,甚至出现失传和断层的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加强民间美术的学习,不但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还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1.引导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正确态度

民间美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当今各种时尚文化的冲击,各种高新技术的问世,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作坊,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可否认,民间美术中有些已经是不符合时宜的,但我们不能单以实用价值来衡量,其深刻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民族价值,这些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传承。

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更是强调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往的美术教学,由于观念和篇幅的原因,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更侧重于那些经过历史筛选的,久为人知的,在美术史上已盖棺定论的作品来感染学生,而对于学生家乡的、身边的、本土的民间艺术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学生误以为只有那些省级的、国家级的才是有艺术价值的,例如教科书上要介绍古代佛教寺院,可能会优先介绍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身边的古寺则因为年代久远缺乏修整,没有进入教科书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例如闽南作为一个古老的沿海城市,具有许多古代佛教寺院,也许在艺术上并不是很出众,但是都是当地具有标志性的象征,建筑的装饰、风格既有本土文化气息又有带有很多浓厚的异域色彩,是这个地域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审美情趣的真实反映,这些身边的民间美术同样具有可开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发现身边的美术,这对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民间文化内涵的传授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将美术的性质定性为人文性质,美术课程从技能学习的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民间美术是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对当地民间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得理解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民间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语言。在历史文化背景部分,应当把它产生的来龙去脉、思想观念、以及在当地起到的作用讲解清楚;在艺术语言部分,绘画少不了构图、形象、色彩、造型、材质,建筑应注意材料、结构、色彩、装饰等。为理解他们的独特性,还可将同一题材或同一材质的当地美术作品与其他地方的进行比对,在这过程当中,就涉及到了历史、地理、政治、經济、文化、宗教、风俗等知识,丰富了内涵,加强了课程的综合性。

3.重视美术教育理念的实践与创新

我国各地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只要对于本地资源作认真调查,就一定可以找到能够作为美术教材的内容,例如重庆一位老师在上《家乡的老房子》这一课时,将当地吊脚楼加入课程设计当中,组织学生对吊脚楼居民进行访问,并利用粘土或彩泥尝试制作,使学生认识家乡,了解民间艺术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感悟心灵,达到一种文化全面的理解。要把民间美术变为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运用课程理论,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分析等,不可将民间美术资源当成很随意的教学内容,不加以分析编辑直接上课,这样便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传承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理论的创新,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民间美术特有的形式和元素,进行挖掘和提炼,寻找与现代中学教学理念结合点,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创作灵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民间美术是国家与民族的血液,凝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纵观当今社会,各种西方文化和思潮涌进,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务必将民间美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从中汲取养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使美术教育进入更广泛,更全面的领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梁方晓.论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课程文化建构[J].艺术教育,2009(8).

传统工艺美术内涵及其传承 篇7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 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 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 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 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经时代的沧桑, 在无数先辈努力下, 经过数千年实践的锤炼, 才有了今天涉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 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自古以来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承认和包容, 通过沟通、协调而达到和谐统一的风格。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这一深厚底蕴深刻的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 如何将先人千年来总结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规律与成果运用到今天的现代产品设计, 将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话题。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 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要求, 创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

首先, 我们的传统工艺陶瓷艺术。陶瓷产品品种众多, 生产工艺复杂,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殊要求, 每道工序必须有工艺技术人员指导、监督、控制, 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工艺技术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千百年来, 我国陶瓷工业从手工作坊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化生产, 尽管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逐渐充实到工艺技术人员队伍中来, 但是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一直未得到规范, 制约和影响了陶瓷行业的发展水平。随着陶瓷行业的发展, 其生产规模不断增加, 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 工艺过程的制定与监控显得更加重要, 而目前在我国陶瓷行业这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从业行为和职业能力有待规范和提高。

在陶瓷工艺方面:抛光地砖, 坯料制备 (按物性要求按比例配制球磨造粒) ——压制成坯体 (微粉砖需多次布料) ——烘干生坯——釉线印花——高温烧成——抛光打腊——包装入库;两次烧瓷片, 坯料制备 (按物性要求按比例配制球磨造粒) ——坯料制备 (按物性要求按比例配制球磨造粒) ——压制成坯体——高温素烧——釉线施釉——印花——低温釉烧——磨边——包装入库。

其次, 我们的传统工艺青铜艺术。中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 是发现于甘肃省东乡县林家的小铜刀和永登县蒋家坪的残断小铜刀, 制造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300年之间。至于黄铜残片的发现, 则在陕西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 时间约为公元前4600年左右。在更迟一些的龙山文化时期, 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此时人们已能制作青铜的容器。制作青铜器, 要经过采矿、冶炼、浇铸、修整等几个阶段。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 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 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

它是匠师的创作, 古代社会条件下才能最优异、技术最精良的匠师, 主要集中于王朝首都以及诸侯国的都邑内, 他们世代相传, 其“作品”有一定模式化、固定化、程式化, 但由于中国地域大, 各诸侯国的传统和技术均不一样, 所以会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 如中原各国的青铜器古朴典雅, 楚国的青铜器装饰细腻秀丽。另外, 青铜器的制作有其特殊性, 如合范性, 一套陶范在青铜器浇铸成型后, 就要拆碎, 不再重复使用, 因而每铸造一件人物 (青铜器) , 等于一次创造, 它必须经过由制模到铸成两个过程。由于有这个原因, 有一些青铜器看来外观相似, 但细察仍有差别存在, 这显然有一个个性风格的问题, 这样青铜器就有更大的创造性, 因而每个时期都能出现杰出作品, 他们是卓越匠师的精心创造, 更富有艺术方面的价值。

最后, 我们的传统工艺玉器艺术。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 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 对玉质之美的喜好, 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 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 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 小到各种玉佩饰, 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玉器, 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玉器包含古玉, 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

传统工艺美术本质上说是旧时代的产物, 也是旧文化的产物。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中, 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 不仅其生产具有一定的守旧性, 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如此。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 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要求, 创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工艺美术是从个体、民间发展而来。近半个世纪, 在计划性和对外贸易杠杆作用下, 曾经陆续发展成一批规模型企业, 但在经济向现代化、文化向多元化演变的过程中现在又大部回到了民间个体作坊, 这是经济发展使然。传承取决于发展, 发展取决于创新。要创新现有格局下推进工艺美术传承和发展的机制、体制, 形成政府、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角色定位。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国企、国资在推进工艺美术传承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工艺美术传承和发展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每一个工艺美术门类, 经过历史上许多代人的千锤百炼, 形成了一定的装饰方法和艺术表现风格, 其样式、质料、风格都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 有的已成为一种传统规范而呈封闭状态。

必须大力选拔和培养人才, 造就一大批既有技能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促进工艺美术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 在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培养。为加快培养工艺美术人才,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对有突出贡献的工艺美术人才, 采取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要鼓励有造诣的工艺美术技艺人员通过以师带徒的方法,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工艺美术各门类的技艺领头人;要为工艺美术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引导从业人员更新知识、钻研技艺, 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人们之所以历代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一个图形, 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 而是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图形符号的背后, 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 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神韵”是工艺美术的重要思想, 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往往与前一个时期大相异趣, 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在这些形式多样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气质, 不论是彩陶上稚拙的鸟纹和蛙纹、青铜器上的狞厉的饕餮、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 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淘洗之后, 仍然承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 感动着我们现代人。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 我们可以看出, 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 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宏建, 著.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美术传承 篇8

一、中学美术篆刻课堂现状

篆刻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一个项目, 我们现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我对本校的初中和高中学生做了一个抽样的问卷调查, 一共九个问题:1.你见过篆刻吗?2.你了解篆刻吗?3.你喜欢篆刻吗?4.你刻过篆刻吗 (印章) ?5.你用的什么材料刻篆刻?6.你用什么字体刻篆刻?7.篆刻课如何进入课堂你更喜欢? (欣赏、刻制) 8.你以前上篆刻课学了几个课时?9.你学习篆刻后你有什么认识?

初一学生100名同学中见过篆刻的只有41名, 占41%;了解篆刻的11人, 占11%;喜欢篆刻的有35人, 占35%;刻过篆刻 (印章) 的36人, 占36%;用木头、萝卜、橡皮刻的36, 占36%;用篆字刻篆刻的0人, 占0%;上课喜欢以欣赏为主的10人, 占10%;上课喜欢动手刻的26人, 占26%;以前他们学习篆刻只有一节课时间, 所有的同学学习篆刻只是觉得好玩。

高中学生100名同学中见过篆刻的只有45名, 占45%;了解篆刻的16人, 占16%;喜欢篆刻的有30人, 占30%;刻过篆刻 (印章) 的34人, 占34%;用木头、萝卜、橡皮刻的18, 占18%;用篆字刻篆刻的22人, 占22%;上课喜欢以欣赏为主的11人, 占11%;上课喜欢动手刻的23人, 占23%;在他们中间, 初中于本校毕业的同学, 学习篆刻有十二节课, 而外校来的同学学习篆刻只有两节课, 82%的同学学习篆刻只是觉得好玩和为了完成作业。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 在中学生里面有很多同学对篆刻是一无所知的。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去努力。

二、中学篆刻教育传承的性质

篆刻教育传承教学不同于社会上一般意义的美术特色班, 更有别于艺术院校附中或其他一些艺术特色学校中的以西方美术教育 (所谓的高考美术班, 只学习素描、色彩) 为侧重点的美术特色班, 搞篆刻教育传承, 宗旨和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兴趣为基础, 从而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要求改变课程和增加课时, 所以, 不影响学生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 也不影响学校教学的整体格局。篆刻教育传承仅是对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一种新的改革和探索的尝试;篆刻教育传承, 面向全体学生, 不作任何筛选, 通过教学不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而且还有一手篆刻特长;篆刻教育传承和其他美术特色班不一样, 不需要单独的画室, 可在普通教室上课, 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硬件设施, 这不会给学校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三、篆刻教育传承的思考

篆刻教育传承教学, 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传承中国文化传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 我对篆刻模块教学是喜忧并存, 有下面几点思考。

1.抓住篆刻教育传承教学的落实, 要在多少个课时上来做文章, 要考虑每个课时40分钟如何进行教学安排。

2.抓住篆刻的特性来教学;篆刻有很深厚的传统根基, 如何引导学生对篆刻的特点如用笔、用墨、篆写、刀刻等有较深入认知。

3.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问题, 篆刻在中国占有绝大多数的艺术作品与艺术家, 篆刻的教学如何安排得当, 从而最终会吸引学生, 使其有兴趣, 产生学习共鸣。

4.教学内容要切合当前形势, 如何开展才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从而符合新课改精神。

5.教学内容应注意思想性和教育性。篆刻虽是古老的传统艺术, 但往往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有国际性, 如何通过篆刻教学, 不但学习传统艺术, 而且还可了解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

四、篆刻教育传承教学的方法与步骤

1.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方法上, 采用欣赏与教学相结合, 通过古今篆刻名家范作的欣赏,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概念, 篆刻的历史发展, 篆刻的分类, 篆刻的材料、工具, 篆刻的文字, 篆刻的章法, 篆刻的刀法。通过欣赏在直观教学中让学生增强对篆刻艺术“印面文字书法美”“分红布白章法美”“凹凸立体雕刻美”的美感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步骤上, 采用“先看, 再摹、后临、再创作”的读印、摹刻、临刻、创作四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读印、摹刻、临刻在进行对比讲解, 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篆刻的一些章法和刀法, 学生再去自己设计创作印章, 独立完成一方或几方篆刻作品。

3.继承传统和发扬光大相结合。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读印、摹刻、临刻中继承传统, 学习古人的艺术精华, 但更要使学生在创作中发扬光大, 古为今用, 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在刻印方法介绍时, 要采用口头说教和动手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5.在刻印作业的内容设计和教学内容上, 做到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德育, 注意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和思想性, 让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 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教育。

6.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是一门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艺术, 它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涵盖了图案设计、文字设计、构图、雕刻、中国画、书法等相关的美术知识。在操作上又与版画制作, 浮雕制作、拓片制作、藏书票制作相近。刻印要识篆、习篆, 这又涉及古汉字及书体演变发展的历史。所以, 篆刻教育传承教学要与美术、文学、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相结合, 通过学习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

7.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面宽量大, 要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起点要低。为了降低难度, 我运用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提出的创造力可以分解为“边界推移”、“边界突破”的理论, 在篆刻教学上不采用传统的先教识篆、习篆的做法, 而是大胆地让学生直接先摹刻印章, 跳过识篆、习篆二步,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篆刻过程中, 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手操作、用心感悟, 自己去解读和熟悉篆字, 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中学”, 这也符合当今教改潮流的。在印材上, 我不赞成学生用木头、萝卜、橡皮等材料, 大胆让学生使用石材刻制, 从而让学生能感受到篆刻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8.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 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相结合的立体化、多层面、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目的是推动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 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 学有所长。

9.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既学理论知识, 又通过刻印, 学习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处理材料以及进行精加工的能力。教师也通过学习理论, 指导教改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经验。

五、结语

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 对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培养民族审美意识,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篆刻与其他美术模块教学相比, 容易使人感到有点陌生、枯燥, 在教学中能否提高学生对篆刻的兴趣, 直接影响篆刻课堂的教学效果。

我对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也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 有些学生也已经刻出了作品, 并在全国《畅想未来》中小学生书画摄影大赛、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市少儿才艺大赛中获得名次;我自己也分别荣获市、区优秀教师指导奖, 德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方面我也没什么经验, 也是模着石头过河, 我采取的一些做法是:在课堂上一般会用比较直观的演示, 使学生觉得篆刻不但不难学还挺有趣, 学生学习篆刻在短时间内, 是比较难以见到效果的, 我一般是开始只用一至两节课讲一些基本常识, 比如说工具材料、篆刻的基本概况、总体介绍等, 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后用一节课来欣赏古今名家篆刻作品, 让学生增强对篆刻艺术的美感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然后才让学生通过读印、摹刻、临刻在进行对比讲解;最后学生在自己设计创作印章。其他的一些知识, 比如怎么样鉴赏、如何了解各种书体、各种字体的基本知识、如何用刀、怎么样创作等, 都是在具体的训练中来讲。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接受知识, 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这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激发学生对学习篆刻的兴趣, 能使我更好的培养学生。

在时间的安排上, 十二节课远远不能够把篆刻教育传承的教学做好, 我准备在日后的教学中, 把初一、初二的美术课集中安排, 除了篆刻, 还把其他的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融入进来, 如中国画、书法、版画、剪纸等, 统筹的、系统化的教学, 达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凝聚力、民族自尊心的教育, 达到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目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 也是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篆刻作为其中的一种, 在中学美术课堂上如何进行教育传承是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思的一个课题。

美术传承 篇9

一、湘西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现状

湘西民间美术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苗绣、刺绣、蜡染、 苗族银饰、蓝印花布、剪纸、滩头年画、凤凰纸扎、苗画、 土家织锦、苗族服饰、祭祀绘画等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反映了湘西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悠久深厚的历史内涵,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当地政府和各部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国家层面,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湘西地区已经有二十多位民间艺术家被政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这是对湘西民间艺术形式的肯定,也是一种通过荣誉和物质的形式对传承民间艺术的奖励。在地方政府层面, 湘西州政府和文化部门定期开展各类民间艺术活动以及凤凰旅游节来推广和传播湘西民间艺术。本土高校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利用地域优势也开设了湘西民间美术相关课程并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等等。

然而,尽管政府和其他部门在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事业上做出了很大努力,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湘西民间美术日益变得式微,很多美术形式甚至已经到了濒临灭绝,后继无人的境地。这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随着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喜欢民间美术的大众数量逐步减少, 这也直接导致了从事民间美术事业的艺人的减少。其次, 民间美术本质上要扎根本土文化,而湘西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大量青年不得不外出打工,这客观上导致了民间美术继承人才的缺失和断层。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艺术研究机构尤其是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大多遵循西方式美术教育形式,忽视了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传承和保护,使得民间美术研究和高级创作实践人才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湖南地方高校在培养民间美术人才,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形式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二、湖南地方高校在湘西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中的优势

总体上来看,湘西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调,而笔者认为,本土高校美术学院是湘西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机构,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来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湖南地方高校集中了大量美术师资人才,能够有效开展科研和教学实践。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据笔者了解,尽管湘西民间美术开始变得式微,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在湘西民间美术理论和创作方面具有深厚的学养和功底。由于湘西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很多美术学院的教师或直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或者将湘西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自身的创作实践中。因此,作为湘西民间美术人才储备库,尤其是理论人才储备库,湖南地方高校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

第二,高校的非功利环境有利于传承湘西民间美术。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的根基在于民间艺人,其主要的生存环境则是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然而,如上文我们提到的,由于现代工业文明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当今湘西地区的青年大多离开这片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而奔赴南方打工,湘西民间美术的传承已经在现实的经济冲击和生活压力下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这样一来,既然湘西民间美术创作和研究总体上难以带来经济上的功利目的,而高校机构作为知识、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能以非功利的目的去研究、传播、保护湘西民间美术。

第三,高校展开湘西民间美术教学有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广泛传播和推广。艺术需要推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目前的情况是,湘西民间美术囿于其偏僻的地理环境和地方经济条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而在高校开展湘西民间美术教学,学生毕业后将会遍布全国各地,能够有效推广和传播这一艺术形式,将湘西民间美术精华带到祖国各个角落甚至全世界,这是湘西民间艺人个体传播和推广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由此可见,湖南地方高校能够在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中扮演重要角色。当前有条件的高校应该改变固化的以西方美术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为中心的思维, 将湘西民间美术直接或者间接融入日常教学中,这既有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也能让当代美术散发出更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

三、湘西民间美术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式

(一)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的自主意识

与教授其他美术形式如油画、水彩画、素描课程不同的是,湘西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向学生传达一种迫切的传承湘西民间美术的责任感。如果说一般美术门类课程主要注重创作技法,那么湘西民间美术教学应该首先让学生意识到湘西民间美术的价值、意义、文化审美内涵,尤其是其巨大艺术魅力和价值与其日益濒临边缘化甚至消失的现状,让学生在自主意识上认清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年轻一代,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美术专业的学生完全有责任和义务为保护传统美术做出应有的贡献。一直以来,很多人甚至包括不少美术专业人士以及学生对民间美术抱有一种狭隘的看法, 认为民间美术代表的是粗糙、俗气、缺乏深度,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民间美术的动人,主要来自它的审美品格: 以特有的形式所体现的人格特征,即审美形式的劳动人民的人格特征——质朴、天真、活力。[2]因此,教师在开设有关课程前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授、民间美术作品展示、理论阐述等形式向学生阐明民间美术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地位,以及湘西民间美术辉煌灿烂的历史和现状,逐步激发学生内心的保护愿望。

(二)将湘西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美术课程教学中

湘西民间美术的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种,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将湘西民间美术中特有的、突出的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当中。湘西民间美术形式多样,各类作品色彩独特,造型别致,主题鲜明,图案奇特,这些鲜明的元素都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到当代美术作品中,使得这类作品既保留原有的核心形式,又增添活泼性和陌生审美感,为艺术创新吹入一股清风。事实上,将传统的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奥运标志中国传统印章形式的运用,奥运火炬设计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的“祥云”图案,奥运“福娃”设计中融入的中国传统壁画、 风筝、彩陶等文化艺术元素。[3]由此可见,民间美术不仅不是当代艺术作品的累赘,反而是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湘西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剥离。例如,在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湘西刺绣中独特的图案,如石榴、苗王印、 蝴蝶花、星宿花等融入到作品中,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也可以将刺绣和印染的独特色彩融入其中,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笔者在中国重彩山水画教学中,通过对湘西民间美术中突出的色彩设置、空间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抽离有机地融入到创作中,并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结合的创造性意义, 进而鼓励他们尝试用这种手法创造出更多具有活力的作品。

(三)开设湘西民间美术课程进行传承

如果说将湘西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各个美术课程中只是传承湘西美术的辅助形式,那么开设湘西民间美术课程则是最佳方式。为了让学生对湘西民间美术有系统的了解,可以开设该类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湘西民间美术的历史、成就、文化内涵、具体门类、 特征、技艺、手法等。此类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涵盖面广, 对于湘西典型的民间美术形式如年画、刺绣、头饰、纸扎、蜡染、印花、蓝印花布、苗族凿花等都有详细介绍。 总体来看,此类课程的性质更多地属于文化熏陶类,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性地教授一种或者几种湘西民间美术技艺,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设计创作苗族刺绣图案并完成一幅小型的刺绣作品作为课堂作业。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教师讲授、 多媒体民间美术作品呈现、案例式分析、实践创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注重湘西民间美术的文化层面讲授,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便能够在学生毕业后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濒临消失的古老技艺。

总之,湖南地方高校肩负着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的重大责任。高校独特的地位、集各种优势于一身的状况也为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湘西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让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永远流传下去。

摘要:湘西民间美术是我国民间美术之瑰宝,由于种种原因,湘西民间美术在当下面临失传的危机。为了能让古老的湘西民间美术得以延续,有必要将湘西民间美术教学引入湖南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体系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湘西民间美术。

关键词:湘西民间美术,高校美术体系,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吕胜中.再见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59.

[2]郎绍君.质朴·天真·活力——试论民间美术的审美品格[J].文艺研究,1983,(5):32.

美术传承 篇10

一、已有彝族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存在不足

目前对彝族民间美术的关注很多, 彝族题材的美术作品也非常丰富, 不少教师将彝族民间美术运用于美术教学中,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彝族民间美术传承进行系统研究却极少, 相关的文章多是介绍性的, “师徒传承”“父子传承”是目前最主要, 最直接传授的方式。造成彝族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 已有美术教学中对彝族民间美术认识存在片面性, 往往只涉及彝族民间美术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 如服饰、色彩、纹样等, 使彝族民间美术传承存在片面性。

其次, 现行有关的彝族民间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彝族聚居地的学生没有系统的教材让他们全面系统了解彝族民间美术;其他地方的学生因生活实际有差距, 导致教师教学无的放失。

再次, 教师对彝族民间美术的了解不全甚至不了解, 造成教师在教学时教学内容空洞无物, 使彝族民间美术教学逐渐被边缘化, 彝族民间美术传承面临困境。

最后, 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彝族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中的传承, 致使有意投入彝族民间美术传承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走了很多弯路, 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二、正确理解彝族民间美术, 有效实施彝族民间美术传承

1.形成完整、系统的彝族民间美术分类, 有效指导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彝族民间美术传承

利用完整、系统的知识进行教学,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因此, 我们对彝族民间美术作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和研究, 从其形成与发展、分类等入手, 进行了系统整理, 有效应用于在教学中, 让孩子们系统学习、了解。

(1) 彝族民间美术的形成与发展。正如《凉山彝族民间美术》中指出的那样:彝族民间美术从原始时期、游牧时期、农耕时期;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民间美术随其民族文明史而发展。不断吸收其它民族之长, 促进其不断发展, 在历史文物和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经书典籍、宗教法器、兵器、建筑和生活用具都加以美的装饰, 极富美的感染。

(2) 对彝族民间美术进行完整、系统分类。通过搜集、整理, 我们将彝族民间美术大致分为绘画、雕刻、综合艺术和建筑等。其中绘画又分为毕摩画、漆画、刻画等;雕刻又分为古代青铜器、岩画、毕摩泥塑等;综合艺术又分为:服饰 (包括编织、银饰、刺绣、服装等) 、餐具、兵器、剪纸等;建筑又有土掌房、土司房等。当然这其中每一种形式也并未单独割离, 而相互穿插、相互融合, 密不可分。

孩子们了解彝族民间美术的形成、发展、分类后, 拓宽了他们的美术视野, 培养了他们强烈的民间美术传承和保护意识, 提升中小学生的民间美术文化素养。

2.编写适合各个区域、不同受众层面的彝族民间美术教学教材, 供选择使用

在不断的研究、实践中, 我们针对中小学各阶段, 编写了适合各个区域、不同受众层面、成体系、全面性的彝族民间美术教学教材, 供选择使用。彝族聚居地以引导归纳, 形成系统民间美术知识体系为主;其他地方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由浅入深, 由主干到枝叶, 从认识到实践, 循序渐进。

(1) 小学低段 (一至三年级) 。把彝族装饰纹样和生活器形用剪纸、泥塑、绘画等学生喜爱的课程表现出来,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彝族民间美术的美, 激发学生对彝族民间美术的兴趣。

(2) 小学高段 (四至六年级) 。有了低段的教学, 学生对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课堂设置方面, 多采取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的方式, 把彝族民间美术的元素引入课堂, 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 进行创造。

(3) 初中阶段 (七至九年级) 。此学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在课堂设置方面, 多采用欣赏评述课型, 按时间顺序, 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彝族民间美术, 由初期发展到现在, 历经千年面形成的优秀作品, 同时让学生了解彝族文化的发展史, 了解彝族的民族精神, 进而喜爱上这个民族及其相关的美术, 从而促进彝族民间美术的传承。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彝族民间美术的关键

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彝族民间美术传承, 教师是关键。教师对彝族民间美术的了解不全, 将导致学生认识的缺失;教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实践研究, 交流培训, 我们教师本身就先理解彝族民间美术, 更加乐于传承彝族民间美术, 在传承实践中丰富了美术教学经验。

(1) 全面理解彝族民间美术。通过广泛查阅资料, 实地考查, 深入寻访民间艺人, 全面了解彝族民间美术。

(2) 调动美术教师, 积极主动了解彝族民间美术, 参与民间美术传承教学研究。教学是一门艺术, 一门不断追求完美艺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修养和教学水平, 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效益。

三、结语

总之, 我们在研究彝族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中有效传承的过程中, 将彝族民间美术的领域从彝族聚居区域中解放开来, 从传统的材料、工艺中走出来, 结合新材料、新工艺, 用完整的彝族民间美术体系, 赋予彝族民间美术以时代的特性, 在当代美术的缔造群体中重新为其找到合乎时代的传承者。为为彝族民间美术传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与艺术空间, 激发师生自发传承当代的彝族民间美术的活力,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彝族民间美术的当代发展。

摘要:彝族民间美术博大精深, 从小学生到大画家, 都把彝族民间美术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其作品真可谓丰富多彩。正确理解和传承彝族民间美术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彝族,民间美术,传承,研究

参考文献

[1]凉山州文化局.凉山彝族民间美术[M].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

[2][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冯恩旭.四川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本土与创新[M].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0.

设计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传承 篇11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设计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传承

Design art education and the heritage of folk art

□刘莉莉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古老的传承方式也因民间艺人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降低等主客观原因而日显不足。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是保持其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设计艺术教育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以延伸。可通过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增加民间美术专题讲座与现场展演、加强民间美术研究、将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设计等措施,加强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设计艺术教育;民间美术;艺术设计

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在近 20年有了快速发展。早期设计艺术教育的内容、理念和方法更多的是对西方的模仿学习。现在,有些高等学校的设计艺术专业正在不断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形式,从盲目跟风、迷信他人,转向从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中汲取营养,在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研究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教育。就现代设计与民间美术的关系问题,以往众多学者多从现代设计艺术如何与传统民间美术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主要论述设计艺术教育在加强民间美术传承中的作用、优越性及通过设计艺术教育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及其现代困境

传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和宗教美术等而言的,是一种直接来源于普通民众的艺术形式,它的传播和继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在传统社会中,从事民间美术创造的多是社会下层的普通民众,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有的甚至不识字,只是在生产闲暇之时把日常生活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用刻画、剪印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出来,其创作技艺多以师徒相传、子承父业的形式,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来,弟子通过旁观、领会、揣摩而得到师傅亲授,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学艺口诀。民间美术以实物形式为主,传承技艺的指导性资料主要是一些成功的范本或小样,如画本、画谱、剪纸样、年画版子等。中国古代关于手工艺的理论著作可谓凤毛麟角,这和民间匠师们文化水平不高及手工业者地位低下有关。但也有一些官方纂修的理论书籍,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其中记载了一些民间手工艺的制作技术,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文字资料和实践参考。

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民间美术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通过举办民间美术展览,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节,建立民间美术博物馆,运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播与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但总体而言,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古老的传承方式也因民间艺人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降低而日显不足,越来越多的民间美术类型趋于衰退。比如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刻印作坊曾经遍及全国各地,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的冲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木版年画正面临手工印制被机器胶印所取代、市场被挤垮的局面,从而渐渐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可以说,全国的木版年画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要解除危机,仅靠宣传、保护和少数人的参与制作是远远不够的。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是新的历史形势下保持其传承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可行性

1.设计艺术教育可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平台

把民间美术教育纳入高等学校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把民间美术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相结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理念和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和实施。继承传统、创造革新、开创未来,对于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高校也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一,设计教育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多数民间美术作品是经过一定的工艺制作后产生的视觉艺术品,这些作品的制作虽需要一定的技法,但没有专业美术作品要求的技法水平高,因为民间美术的创造者是生活在基层的民众,简易、质朴、便捷是多数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相关专业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操作实践有助于培养其动手能力,加深其对民间美术的理解,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和工艺也因此而得到传承和延伸。比如,在环境装饰中学习民间剪纸,在戏曲表演中学习面具、脸谱、木偶、皮影制作,在游艺竞技中学习灯彩与玩具制作,在衣饰穿戴中学习织绣工艺、编结工艺等。

其二,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高校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民间美术工作室和民间艺术作品展厅等,可以让更多的人对民间美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举办民间美术展览是提高学生民间美术欣赏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民间美术魅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发掘鉴赏民间美术艺术魅力的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主动去探究、钻研、学习民间美术。

2.设计艺术教育可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以延伸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结晶,对现代设计艺术在色彩、造型、构图及创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使民间美术与时俱进,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设计艺术教育中有意识地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助于提高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扬。“许多当代设计都受到了传统民俗艺术的直接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设计艺术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1]

传统民间美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特征符号,成为某种形象、风格、情感的表达符号,并且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中国有代表性的传统装饰艺术符号如凤纹、鱼纹、云纹、涡纹等也在不同时期得到了衍生与拓展。这种传统符号的语义在现代设计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例如在标志设计的相关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标志的起源和发展,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视野,拓展其思维,从而感染学生,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三、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培养民间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依托设计艺术教育,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首先要拥有一批热爱民间美术、有理论研究基础并掌握了一定民间美术技艺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多的民间美术因为后继无人而濒临绝迹,所以传承人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国家也非常重视对这些传承人的保护,但仅有保护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他的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才能使其技艺的承继与发展得到保证。高校从事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师有较高的民间文化艺术理论水平,应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民间美术传统技艺。

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都曾经被邀请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传授民间美术技艺,但时间都非常短暂。如果能把这些技艺有计划、按步骤地传授给艺术院校的教师,再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些传统技艺自然就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对民间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除定期举办培训班、进行学术交流、举办研讨会、派遣访问学者等,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民间美术调查,让他们通过对民间美术的调查、技艺的学习、教学活动的开展,结合理论知识对特定区域的民间美术做系统的分析,这将对民间美术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民间美术的种类、制作工艺、历史源流、文化内涵等做了详实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开设民间美术课程

民间美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而真正地“活”起来,学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高等学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文化情境中,通过组织民间艺术家、专业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艺,可使民间美术的技艺与民间美术的精神得到传承与延续,实现民间美术的再创新。这样不仅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新内容,同时也给民间美术提供了新形式。当主体对象发生根本性改变以后,重新融合后的民间美术必将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3]

民间美术课程包括理论和技法两个方面。理论方面,可讲授我国各种类型的传统民间美术发展演变的历史、不同地域文化下的民间美术的风格特色,以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技法方面,可讲授一些民间美术的材料、工具、制作过程、生产工艺等,以培养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制作能力。

3.增加民间美术专题讲座、现场展演等形式

可以尝试采用高校的专职教师授课和邀请民间艺人进行专题讲座与现场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高校的区域优势,加强民间美术教育。所谓区域优势指的是可以以高校所在的周边地区较发达的民间美术类型作为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民间美术的发展是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情境的,因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将民间美术引入高等学校设计教育,要充分利用其地域性的特点。将高校周边民间美术传承人请到校园中来,通过系列专题讲座、现场演示或者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及其使用材料、制作过程、工艺特点,可使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技艺有更为直观生动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可以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展。每次作品展可设定一个主题,采用多媒体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展示传统民间美术的现状,包括对其细节的描述、对精品的多视角展示以及对手工艺人经历的叙述。这样,既能够提高民间美术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又能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修养。

4.加强民间美术研究

首先,开展民间美术的普查、收集与整理工作。民间美术研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查阅文献典籍等历史资料的书斋式研究固然重要,但深入乡间田野获取一手资料更为重要。设计艺术专业的师生应拿出一定时间开展民间美术的调查工作,在发掘、了解、收集、记录、整理的基础上掌握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以便深入研究。

其次,加强民间美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很长,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关于民间美术的一些基础理论不仅薄弱且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征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与民间美术专业相关的师生可以结合科研和教学工作对此展开研讨。

再次,拓展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途径。现代社会背景下,民间美术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加强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如何拓展其传承途径,这些都是当前进行民间美术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最后,探索民间美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及方式。在进行民间美术的发掘与保护的同时,如何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如何把民间美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何处理民间美术在产业化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加强对民间美术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对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都有着重大意义。

5.将传统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设计

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一批既懂得传统民间美术理论和技艺,同时又能将这种理论和技艺灵活运用、改造、变通并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的人才。在高等学校的设计艺术教育中如果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简单学习或者传统技艺的模仿,则没有太大意义。但教师若在进行专业技法授课时结合民间美术的题材、造型、色彩等特征,引导学生把握住这些特征所形成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改造和变通传统题材、工艺的能力,将传统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则很有意义。

如今,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因其深厚的寓意主题、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的造型手法,正在影响着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而设计艺术教育也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正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艺术的发展。

[1] 杨远.民俗艺术在设计艺术中的作用 [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7.

[2] 徐岩东.民间美术走进高师艺术体系的探索[J].美术大观,2009(12):154.

[3] 袁浩鑫,刘小军.中国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谈[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9.

[作者已有相关文献 ]

[1] 杨远,刘莉莉.夏代的工艺美术及审美观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7.

[相关主题文献 ]

[1] 郑芳.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J].艺术探索,2006(3):75.

[2] 杨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定位[J].电影评介,2006(17):69.

[3] 李涵.试论传统工艺美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及作用[J].美术大观,2007(11):136.

[本文创新点 ]从设计艺术教育着手,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民间美术结合的可行性,给出了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J528

A

1009-3729(2011)02-0026-04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 (SKL-2010-2343)

美术传承 篇12

民间美术课程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民间美术经历了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 浓缩了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内容, 是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 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民族文化根基之所在。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 其品种浩繁, 体现着地方的风俗人情,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间美术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 青年一代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越来越少, 对于民间美术的喜爱也逐渐被现代文化媒体所代替, 如何继承、保留和发展民间美术具有时代意义, 高校美术教育开设的民间美术课程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高校美术教育中, 民间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讲座的方式, 介绍、讲解、评价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产生的文化背景, 研究民间美术的地域特点、时代特征、审美观念、材料和制作工艺, 参观民间美术的代表性作品, 使得使渗透于其中的地域文化文化为广大青年一代所了解。西安美术学院聘请陕北著名的剪纸艺术家高凤莲到学校传授剪纸艺术, 使学生熟悉陕北剪纸的技巧、风格, 从剪纸的内容和形式中以及对陕北的地域文化认识都得到较大提高。

民间美术课程的技法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校内建立各类工作室,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 通过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民间美术品, 聘请许多民间艺术家到高校进行时间指导,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感情和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长江师范学院以乌江流域民间美术研究所为依托, 在乌江文化展览馆实地开展教学工作, 为《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蜡染、泥塑、陶艺、织绣等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 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乌江流域美术独特的审美形式, 增强了对民间美术的感情, 也加深了对乌江流域文化魅力的认识。

地域特色的美术研究所使地域文化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不同的风俗文化构成了各地民间美术的千姿百态;民间美术的地域性差异也决定着不同形态的民间艺术样式的生命与价值。设立专门的民间美术研究机构, 是高校传承地域文化, 推进地域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 一些地方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民间美术研究机构, 为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2002年11月, 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艺术研究所, 以“弘扬民族文化, 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 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组织民间艺术家来校讲学和举办展览, 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和创作之中, 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地域文化熏陶的又一途径。河北科技大学则在2003年初成立了“中国冀派内画艺术中心”, 把该校艺术学院的人才优势和专业教学水平与冀派内画王习三的专业技巧、实践经验相结合, 使专业美术课与民间工艺美术相结合, 共同探讨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 学生在掌握内画技术同时,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底蕴。这些专业研究所的设立, 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民间美术的技巧和审美特征, 开拓了师生的创新思路, 使得青年一代加深了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同时多位教育专家和民间专家的介入也使得民间美术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深入化。

部分高校的民间美术研究所还对民间美术品的材料运用、生产工艺和科技创新及市场开发进行研讨, 使传统的民间美术之花在高校这块园地里生根, 焕发出新姿。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苏州地域特色文化之一, 随着时代和审美发展, 从事年画制作的青年一代越来越少。2002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落户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建立起一个集保护、研究、开发、经营于一体的民间美术专门机构, 在将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该学院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同时, 也使得一批木版年画创作人员可在一个安定的环境里从事研究和创作, 并利用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势, 改变传统年画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 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到年画创作活动中来, 弥补了民间美术后继乏人的现象, 地域文化不仅在校园内得到传承, 并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艺术考察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艺术考察活动是高校美术教育的特色。

民间美术大都与特定的民俗节日、风俗礼仪和宗教信仰等地域文化有关, 结合民俗节日和风俗礼仪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参观、采访, 进行人文内涵的考察, 是艺术教育走出校园, 接触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相融合, 进而发展、继承、创新民间艺术的一种有益尝试。考察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文化环境、观察民情、体验生活, 还能使学生了解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渊源, 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挖掘民间艺术, 共建和谐乡村”, 深入到年画中心朱仙镇, 对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 为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注入了活力, 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鲁东大学美术学院结合专业特点, 在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民间美术实践考察活动, 广泛收集民间美术、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 把欢乐喜庆的新春佳节变成寒假第二课堂,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彰显育人特色,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蕴含的深厚地域文化底蕴。2004年7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奔赴全省9个地区进行考察, 秉着“再现民间美术, 传承优良传统, 学习锻炼自我”, 深入各地, 了解民风民俗, 寻访民间艺人、探究民间美术, 考察民间美术历史渊源, 了解民间艺人的生活情况和艺术生涯、学习民间艺人的手艺, 发掘、记录民间美术的宝贵资源等, 对浙江地区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校民间美术专业的设立为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民间美术在民间以群体的形式产生和发展, 体现了广大劳动者集体的生活、集体的需要、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理想愿望。所以民间美术专业是非常具有群众性和地域性、民族性特点的专业。现在, 在专业性美术院校和部分大的综合院校有民间美术专业的设置, 为地方民间美术工作部门和高校民间美术的教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由于民间美术和地域文化密不可分, 所以民间美术专业的师生在研究民间美术同时大都对地域文化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 仅就民间剪纸而论,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可谓遍地开花, 其样式之多, 何止成百上千。因此, 他们通过对民间美术发生地的考察, 按照专题研究或分类等方法, 进行采访、收集、分类整理, 结合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采用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形式, 探讨民间美术的发生原理与发展规律, 寻找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 摸清地域文化发展脉络, 了解艺术家对地域性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直至人格方面的影响, 解读这种文化氛围产生的背景, 并进而探究民间美术在当代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 这就已经关乎到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也将为民族、地域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复兴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工作, 在保护和继承地域文化, 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 或者引起政府的重视, 或者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于是才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让过去很多不为人所知的民间艺术、地域文化在主流文化中拥有自己的空间。

结语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项目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 当前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趋势, 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 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高校美术教育重视了当前教育中地域文化知识教育的缺失, 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立专业研究所和设置相关专业等方式, 把具有区域特色具有互补性的东西引入高校美术教育之中, 把文化精神潜移默化根植于学生们的心海里, 整理、挖掘、研究、传承、发展了地域文化, 促进了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

高校美术教育重视地方文化传承, 不能局限于自己地方的东西, 同时要把眼光放远一些, 因为一切人类文明的东西, 均是我们教育的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殖民主义的冲击下, 高校美术教育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能使新生代自觉保持一种文化身份和一种特别的文化底蕴, 从而在人格上重塑一代新人的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黄坚.美术教育要重视地方文化传承《光明日报》2004年5月3日

[2].王平.推进高校民间美术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精神《艺术教育》2004年第6期19-22页

[3].刘焱, 胡蓓蓓.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途径初探《经济师》2007年第7期14-15页

【美术传承】推荐阅读:

信息传承07-14

传承影响07-19

传承方案05-13

书法传承05-20

财富传承05-24

创作传承06-02

经验传承06-02

记忆传承06-21

民族传承07-06

传承功能07-09

上一篇: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下一篇:工程机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