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承(共12篇)
学校传承 篇1
一、带有农村特有土地芳香的美丽校园
走进叶茂台镇中心小学,一股花草树木的芳香扑面而来,一排茂盛、整齐的柳树随风点头向您致意,让您感觉像是走进了树的海洋、草的世界,心情舒畅,无比开心。整洁有序的校园,充满了书香的气息;宽敞明亮的教室,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天地;走廊过道的星级班级展示牌,彰显着孩子们的智慧;经典美文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孩子们的求知欲;平整干净的校园场地,雀跃着孩子们活泼的身影;生机勃勃的鲜花绿树,在微风中向师生点头致意……清晨,书声琅琅,孩子们迎着朝霞,尽情地享受着美文诵读带来的快乐与充实。黄昏,夕阳沉暮,孩子们踏着余晖,尽情地挥洒着童真与自由……每一个走进叶茂台镇中心小学的人,都会感到:在这里,每一株小树会说话,每一棵小草会唱歌。
二、以推动学校发展为职责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的职责是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多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不断升华,持续渐进地推动了学校的良性发展。我校领导班子:公平正直、作风正派、坚持原则、方法灵活;业务精良,把调动教师积极性放在首位;对内稳住这盘棋,对外撑开这扇门,把关怀作为首要价值观。学校领导班子应给学校留下:文化底蕴———和谐、奉献、活力;物质基础———校舍、办学条件、优良环境;管理理念———淡化制度、突出人文、倾向文化。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只有培养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有所保证。首先,把提高师德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加强事业心、责任心教育,关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树立教师的完美形象,每学期评选师德典型;必须遵纪守法。其次,做好校本研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集体备课,使教师们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加强了;资源共享,让教师们艺术精湛的上好优质课;班主任的经验介绍能让教师们更好的因材施教,辅导学困生。第三,要求教师要做到的能力有:性格开朗,对学生有感召力;营造氛围,建设良好班级能力;转化学困生的能力;组织班级各项活动的能力;善于交往,家访及时,调动家长协助学校教育的能力。第四,鼓励教师深造,积极参加函授与外出学习。第五,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内涵修养。此外,充分抓住教师基本功学科素养大赛的契机,全力打造我校领军团队建设,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
三、抓好课改打造高效课堂乃立校之本
叶茂台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一是教师真正心中有学生;二是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知识。核心策略是“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独立自学、小组讨论、师生交流中探索和解决“问题”。
自2012年以来,叶茂台镇中心小学就走在了探索高效课堂的道路上。2012年,数学课“小组合作,快乐速算”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课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5年3月,全校实行阅读与阳光体育“微课堂”。语文课“以阅读为基础、小组合作为核心、提高学生学习力”,通过把学习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数学课模式探索:准备 (复习、导入课题) →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汇报 (教师注意提炼总结) →当堂训练 (密度大) →完成展示结果。
四、以“辽绣”特色为依托,“三项建设”全面开花
我校地处叶茂台镇叶茂台村,这里有规模庞大的辽墓群,其中著名的是7号墓和16号墓,有“大辽福地,宰相故里”之称。“辽绣”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辽丞相的故乡,理所当然要继承与发扬。“辽绣”即辽代风格的刺绣,特点是:横向施针,稀绣扑地的刺绣手法。我校派人外出学习,并编制校本特色课程。虽然没有形成规模,但也算成果“小成”。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之一。每一个伟业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细节做铺垫,看似平常的小事,就是他日成功的基石。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励志电影,每周学干一种家务活,做一件孝敬老人的事情……这就是叶茂台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回家的家庭作业。2015年4月读书活动月启动,我们安排了“亲子阅读”活动,既养成了读书习惯,又留下“亲子”的美好瞬间。学校力争从最小处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对爱的表达能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项建设”取得佳绩。“校长杯”校园足球赛中,我校名列全县第七名;小提琴社团每周坚持活动,取得成效;在师生山水画比赛中,教师2人次获得教师组二等奖,学生15人次获奖。
多年来,学校坚持“精诚办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成长创建良好的环境。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塑造品质优秀,个性健全,行为规范,具备一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世纪新人是学校孜孜以求的育人目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学校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爱生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循循善诱,严格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创设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传承 篇2
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创建于1982年,原名为胜利油田第六中学,学校最初创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胜利油田机关驻地的职工子女就学需求。2003年高中部撤销,随后移交地方政府管理,2005年正式更名为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滋兰树蕙竞芳菲,历经几代学校领导和六中人的辛勤耕耘与努力,如今的胜利六中已成为胜利教育乃至东营市义务教育的一所名校。
2011年12月,笔者正式由东营市胜利十一中调任至胜利六中。作为东营市已有30年办学历史的优质学校,当时的胜利六中已经具有自己特定的发展模式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如果不考虑学校目前的发展现状,一味地推倒重来,不仅是对前任学校领导的不尊重,更不利于学校文化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未来发展与定位成为摆在六中全体师生面前的问题。
致力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再续辉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过多次与全校师生研讨、征求历任老领导和退休老教师的意见与专家的建议,学校拟定了胜利六中学校文化的征询提纲,并分发给每一位教职员工,同时对六中的校训、学风、教风、校风、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学校信念、学校精神、学校口号、座右铭等进行重新梳理。经过多次梳理总结,与学校教师讨论交流,笔者编制完成了《胜利六中“33621”文化改造建设计划》。
“33621”学校文化改造建设计划,不仅明确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而且在继承之前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又根据学校当前的现状加入了新的先进文化元素,拓展了诸如师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网络文化等内容,使六中文化得到了真正改造和新生,这种承继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方案和行动,受到了全体师生的高度赞誉。
学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所以文化的建设必将是一次集体思想碰撞的总结和提升,在这场头脑风暴中,全校师生还明晰了今后三年六中的规划――即争创东营市师德建设示范校(继承中提高)、争创东营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总结中提炼)和争创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规范中提升)。
倡导个性教育,打造教育品牌
归根结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学生,将学生教好、育好,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教育界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学校根据六中实际情况,经过创新、借鉴、改良,最终决定以“三三六”反思课堂教学法作为六中的教学方法。
反思性课堂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通过经常性的反思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反思。元认知理论认为,反思就是主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特征的思考,通过调节、控制自身的认知过程,以达到认知的目的。“三三六”反思教学法着眼于通过教师对教的反思,引领学生对学的反思。通过“教师主导”主线、“学生主体”主线和“教学反思”主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六个基本教学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的“三三六”反思教学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东营市优秀教学法的初评中,“三三六”反思教学法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市教科院专家对学校的“三三六”反思教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教学法在研究方向、操作模式、教学实践和实施途径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东营地区乃至省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反响。
除了对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学校还以“求精善思”为核心,打造胜利教育品牌学校,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学生主题教育,在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成立各种学生社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为学生特长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广播站、青青文学社、《青青》校刊、《研修之窗》等各种文化建设阵地取得了很好的文化引领作用,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营建学校文化,提升教师素养
学校的核心问题无疑是教师的问题。抓住教师的发展问题不放,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牛鼻子。一所学校的改变,首要的是改变教师;改变教师的关键,在于学校文化的真实营建。2012年,学校以建校30周年为契机,坚持“继承中提高――整合中提炼――规范中提升”办学三步走战略,加强“三风一训建设”。在文化治校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积极探索“明志德伦,尊法修文”的文化传承密码,对“精思教育”进行了层级解读,提出了“精思教育”的核心价值――求精善思:精神引领,思想制胜,独立思考,善于反思。
提升教师文化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的问题其实是文化习惯的问题,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持之以恒地用文化的方式来改变文化的问题。为此,学校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突破。
一是用“精?思”文化培养有文化的德性教师。“精?思”教师文化的重点是滋养教师的“三气”;一个缺乏“精神气”“书生气”和“孩子气”的教师,就愧对教师这个职业,就有负于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教师要在学校文化场中养炼“三气”,用自身“三气”孕育学生的“三气”(志气、朝气和睿气)。
二是用“精?思”文化造就有文化的专业教师。优秀教师的素质和技能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教育价值观、个人素质、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为施教提供了方向,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为施教提供了条件,高效的教学能力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基于此,用“精?思”文化锻造有文化的专业教师,就成为学校发展教师的方向。于是,有选择地精要学习教育理论,吸纳理论精髓、掌握理论精义,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在实践行动中验证学习思考成果,成为学校教师磨砺意识、丰实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素养的专业发展路径。
三是用“精?思”文化打造有文化的教师团队。学校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在“精?思”教师文化的框架下,尊重教师的个性需求,建立共同的哲学观和价值取向。毕竟,一所学校的教师在拥有共享的空间和条件、共享的制度和规范、共享的理念和情操、共享的愿景和使命、共享的传统和文化下,借助文化力量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文化的学习共同体,是现代化学校“追求卓越”的时代表征。
“用文化的标准培养教师、造就干部、建设团队,是胜利六中的一个创举。”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杨志高如是评价。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锻造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成为学校特色发展、高位发展的亮点做法。
“六中是我家,我是六中人”逐渐成为六中人的自觉行为准则。学校坚持以教师的积极转变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并通过完善“三台六星”制度,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反思性课堂建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精思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职工认可;精思教育的思想正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和支持;精思教育越来越深入到教师的工作行为中,打造精思课堂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念正在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挖掘精思教育,打造家校合作
著名未来学家埃德家富尔曾说过:“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固然有简捷、快速的优势。但它同时也呈现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少,对知识的掌握依赖教师的讲习,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低”的不足。
近年来,学校以“精思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养成反思习惯”为主导,以“提高育人效果”为宗旨打造家校合作模式。学校把家校合作定位于立足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立足于生活实践,通过教师、家长的教育反思,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合理地评价自我。在这个不断学习、诊断、甄别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反思性学习习惯。而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所以,学校分别成立了学校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使家委会在家校合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然后辐射到每个学生家长;建立校讯通、班级博客、联系簿等平台,从而实现家校及时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控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反思性行为的良好习惯。
学校方面 学校以反思性课堂为载体,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通过专家引领,读书学习,反思性课堂,为教师搭建看台、舞台、平台,教师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在课题研究中,许多老师养成了写教学随笔和反思的习惯,不少老师建立了个人博客,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反思不足,促进了专业成长。
学生方面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源于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与动力,通过诸多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转变了被动学习的观念,树立了自主的学习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其次,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增强了学习效果,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家长方面 家长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受教育者,他们从后台走到前台,与老师一起积极充当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与老师紧密配合,共同指导孩子学习,引导孩子自主学习。问卷调查发现,实行家校合作以前,能够自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家长不足6%,而开展课题研究后,已经有近24%的家长能积极与学校配合、协作,开始更多地关注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其内在底蕴的反映、办学理念的载体、精神内核的体现、办学品位的标志。只有优良的文化才能支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学校做文化,作为一名教育人,笔者的任务是用文化把教育做到极致,用文化力引领胜利六中成为底蕴深厚、师生向往、社会满意的具有综合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传承书法文化 打造特色学校 篇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为了深化书法教育,在“兰亭”书法社活动中,学校通过丰富活动课程,点燃全体教师的热情。
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学校成立了“兰亭”书法社,每周三为书法社活动时间,邀请书法名师到学校为社团教师作书法指导讲座。培训内容有书法简史、书法作品欣赏以及书写工具、执笔姿势、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等多个方面,让书法社教师领略了中华书法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书法的奇妙表现力。
书法笔会,结队帮扶。我们以每月笔会活动为契机,为学校书法社的成员创造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们一起练习,相互切磋,形成了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我们还采用结队帮扶的措施,每年评比的优秀社员和新社员结成队,两人结队“一对一”的帮扶使新社员很快成熟起来,在社团中形成梯队,使社团建设良性发展。
文化学习,课题研讨。我们在学校里开设书法文化吧,为社团老师们发放不同碑帖和史学人文方面的书籍,提高他们的“眼力”和“字外功夫”,社团教师书法修养自然得到提升。在书法课程上我们自编了社团书法教材,定期开展社团书法课题研讨活动。社团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从平时教学中的常态课、欣赏课、整合课入手,构建“五入”体验式书画教学模式。
创新展示形式。书法主题活动是书法文化建设的土壤和血液。学校充分挖掘社团成员潜力,广泛运用各种展示形式,积极开展书法校园文化活动。
以节日为载体。我们以平时节日为契机,给书法社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临近春节,我们开展社团成员为全校教职工写春联活动。“六一”活动中节目单全部由书法社成员书写等。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我们利用网络平台成立“翰墨香”书法QQ群,进行网上晒字活动,社团成员每天晒字一幅,并在群内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同时,在校微信平台定期对书法社活动和优秀社员进行专题报道,真正让书法教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我们在武穴市天桥附近设置了“书法一条街”,向社会推介书法社团的优秀教师,让这些在学校的“书法名星”真正“亮”起来;校园里的地书展示、办公室的书法作品、楼道里的书法墙和书法社团的活动展示等,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高效的激励措施。制定激励评价机制,提高书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先锋团队”评比活动。我们每学期把书法社成员按教研组划分成几个小团队,期末时根据小团队成员的出勤、作业上交情况评比先锋团队。设立全勤奖,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开展“阳光教师”评选活动。在每学期结束时,我们采用民主测评,择优评选的方法,评选出十名书法“阳光教师”,并在期末校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让这些教师在全校书法工作中起到榜样引领作用,也给书法社成员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
开展书法“等级过关”活动。每学期对所有社团成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内容就是从本学期所练的字中选择一部分,发放书法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进行等级过关。主要是考核平时书法训练效果,并加大奖励力度,避免只写不评、只练不考的应付式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构建 篇4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的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福州第十六中学, 1985年开始创办职业高中班, 2002年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与福州十六中剥离, 与原闽侯师范学校整合并迁址办学。为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2006年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又与原福州工艺美术学校与整合, 实行一校两牌 (即一个办学实体, 保留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和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两块校牌) 的管理模式。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 又先后整合了两所学校, 其积淀的文化内涵无疑是深厚而丰富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不同学校的整合, 必然带来的是不同核心价值体系的磨合、交融和重构。而经历了磨合、交融和重构后所形成的崭新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像基石一样稳固地埋在学校发展的土壤里, 他表明“这就是我们的面貌, 这就是我们的风采, 这就是我们追求。”
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三个时期
1.涌动的潜流———核心价值体系的磨合期
在每一次的整合过程中, 我们都无法回避的是几种不同核心价值体系的磨合。在这个阶段里, 我们所乐见的应该是不同的原有核心价值体系的磨合, 但绝非摩擦。不同的原有核心价值体系的磨合对于新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正面的推动作用。而摩擦, 只会给我们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和谐杂音, 形成吞噬我们事业发展的漩涡。
2.理解的包容———核心价值体系的交融期
核心价值体系的磨合, 其目的是导向相互理解的包容和相互借鉴的交融。在核心价值体系的交融这个阶段, 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对原有身份的淡化, 强调的是一种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弘扬;强调的是一种对各自原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趋同。
3.创新的传承———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构期
如果说我们学校核心价值体系传承构建的前两个时期, 正好对应着学校的蓄势待发的发展阶段, 那么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的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随着新校区的区位劣势在福州城区拓展背景之下的逐渐削减, 随着政府主管部门对我校新校区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 学校的发展也必将进入其新的历史机遇期。学校发展的阶段特征也必然地由蓄势待发转为趁势而上。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 传承构建学校新的核心价值体系, 无疑将为学校的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
传承构建新的学校核心价值体系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我认为:我们学校所要传承并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六大必有之义”。
1.爱校爱生, 充满集体荣誉感
学校要实现科学发展, 离不开我们每一个成员对学校、对学生的挚爱。学校核心价值体系中如果缺失了对学校、对学生的挚爱, 缺失了集体的荣誉感, 那这所学校就是死气沉沉的没有希望的学校。
2.合作协同, 形成集体向心力
凝聚产生力量, 团结诞生希望。在现阶段, 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就是争创省级文明学校和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这两个目标的实现, 光靠个别人、个别部门的努力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我们部门之间, 教师之间都要弘扬一种合作协同的精神, 形成一种强大的集体向心力, 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我们的学校就会创出品牌, 赢得声誉。
3.创新超越, 追求永不言弃的精神境界
科学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对我们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言, 不竭的动力来自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取。学校的发展之路绝非一片坦途。我们可能会遭遇发展的瓶颈, 可能会遭遇观念的迷茫。但这时候, 支持我们走出困境就是一种永不言弃、永不言败的精神境界。
4.共荣共进, 营造和谐共事的工作氛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必须坚持学校的发展为了全体师生、学校的发展依靠全体师生、学校的发展成果由全体师生共享,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共荣共进, 和衷共济;必须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体现浓厚人文关怀的氛围,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全体教职工的权益, 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专业发展潜能和工作幸福指数, 努力营造和谐共事的工作氛围。
5.重态度、重细节, 锻造迎难而上的意志力
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我们就要调动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我们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中, 自我价值的体现, 应该来自一种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 一种对工作细节的务实求精的追求。工作中, 我们总会遇到困难。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就要锻造我们的队伍要具备迎难而上的意志力。不推诿、不抱怨, 重态度、重细节, 那么我们的发展之路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就没有迈不过的沟坎。
6.不自喜、不自傲, 秉持追求卓越的进取心
学校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篇5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人心的凝聚、社会整合、规范秩序的确立,有助于对人的思想行为塑造。当前中小学生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正处于积累知识,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根据当前现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学校;中华文化;传承弘扬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认识如何,它的公民的文化品格如何,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乃至它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昂然挺立,在很大强度上将要得益于我们血管中流淌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滚烫血液。同时,它也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之所以自信的最大理由。
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他们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名著、诗歌词赋、成语、毛笔字等没兴趣,而对洋文、洋节日、洋快餐、日韩明星、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却倍加推崇。
学校应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并结合各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真正用传统文化精神和世界优秀文化哺育青少年,培养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独立弘毅的人格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人格精神的一代人或几代人,才能担当起自己经历的时代风雨,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一.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
1、学校在墙壁、宣传栏、校园内张贴和悬挂适宜的各种诗文和优美词句,校园广播在课间早晨、中午休息的时候播放优美的古诗文和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形成一种浓郁的阅读文化氛围。
2、学校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做出时间上的保证,确保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的诵读时间,最好以晨读时间为诵读。此外,每周三下午古诗文活动课为学生诵读时间。
3、开放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学读物,建立一个学生必读书库,并要提高图书流通率,为广大师生系统阅读名著原典创造条件。
4、学校每半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讲座。每学年12月进行师生诵读汇报展示活动;每学年2次的专题读书论坛;每年5月举办一次的“经典诵读”擂台赛。
5、每班确定班级阅读成长计划,学生学年阅读计划。倡导师生共读,创设书香班级。一学年评出“十佳读书之星”、“十佳阅读班级”、“十佳阅读型教师”“十佳讲故事能手”等。一学期开展两次手抄报比赛,并且展示优秀作品。
二、弘扬传统,落实行动
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族节日”“爱家乡”“学雷锋”等为主题,积极开发传统美德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更加有效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美德。
1、重视传统节庆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如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笔者每年清明节都要组织全校少先队队员上山给教师前辈扫墓;端午节给学生讲解节日的由来,纪念爱国先人;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每年的重阳节,学校组织各年级召开重阳“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增强他们对父母与长辈的感情、懂得体谅父母,孝敬长辈。
2、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学雷锋”、“爱家乡等”。学校组织学生学习雷锋叔叔精神,幼儿园教师给幼儿讲雷锋叔叔生前的事迹,1至6年级学习事迹,并举行《学习雷锋好榜样》合唱大赛,并刻录《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抗美援朝》等历史影片进行教育。2011年,我组织少先队队员积极参加“祖国好,家乡美”主题活动,指导少先队队员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荣获第一等奖。
3、利用学校的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传统的文体活动。学校开展的兴趣活动小组有:合唱队、舞蹈队、绘画小组、书法小组、武术队、刺绣、地方菜的烹饪等,坚持常年训练。学校大课间操是武术健身操,做操要求严格,学生一定要做到位,2011年11月25日举行体操比赛,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学习民族服饰刺绣,如:苗族、水族、侗族服饰花纹等。
三、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因此,我们要搞好传统文化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养训练,形成一支以语文组全体教师为主,其他科教师自己参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传统文化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队伍,为开展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发孝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
如果说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的各科教学结合起来是百花齐放,那么开发孝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就是一枝独秀了。开发孝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深入开展的重要体现,它是一所学校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有力方面,是破解当前德育难做的关键。
进行校本课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更加有效地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热爱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五、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用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让学生走近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杜甫,理解什么是忧国忧民;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让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营造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应在学校张贴标语、图片、宣
传画等文化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专栏、专刊、学校广播站等媒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校园文娱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努力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成立多种学生兴趣小组,内化传统文化
学校成立合唱队、舞蹈队、绘画小组、书法小组、武术队等多个宣传传统文化的学生兴趣小组。学校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并自觉践行传统美德对自身的要求。
结束语
学校个性、文化传承与校本课程 篇6
【关键词】学校个性;文化传承;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28-02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00)会长。
今天论坛讨论时出现了一些热词,第一是学校个性,第二是文化传承,第三是校本课程,我在这里回应一下。这三个热词当然是有关系的,因为今天论坛的主题就是指向学校文化个性——文化个性很重要,它包含了文化的传承;而文化传承、文化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学校的课程来实现和彰显的。
一、学校个性
关于学校个性,我曾经借用海明威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理解。海明威说:“作家写作其实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正如刚才一位校长所讲,每个人个性化的表达都有共同的东西。共同的东西就是,你讲的这个句子人家要懂,要可以和别人交流。我把它概括为三个“合”。第一是“合法”,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第二是“合理”,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是“合时”,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有了这三个共同的东西,“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追求个性之“个”,就不会有问题了。个性怎么能够彰显,我也给过一些建议。
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要回过去看,我从哪里来的,我是谁?认识自己很重要。
其次是文化立校。我把学校文化解读为四层结构:一是校容校貌,你走进苏州平江实验学校,马上就有一种古朴甚至庄严的感觉,这说明学校文化已经借助特有的建筑外显出来;二是组织行为,文化是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开展的活动、制定的制度;三是核心价值观——这些人为什么这样活动。这可以表达为培养目标,也可以表达为学校教育哲学、办校理念,甚至一种教育口号,在平江就是大成殿匾额上所书的“德润文光”,在苏州景范学校就是范公的“先忧后乐”;四是生活方式,学者们说,基于一种文化假设,在一种情境中,这个组织的人在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所做出的反应,就是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杨绛先生讲,振华学校的学生都有一种味儿伴随终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文化最终追求的就是我们的孩子有那样一种味道,有那样一种你想培养的生活方式,这是需要慢慢做的。
上述这四个层次,从文化主题说,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怎么来,大概有四种情况:理想的追寻——想把孩子带到什么地方去,把学校带到什么地方去;现实的反思——现实生活当中哪些做得不行的,我就是想做好;文化的传承——学校文化的根在哪里,要传承什么;性格的使然——苏州十中的校长柳袁照是诗人,苏州十中的文化建设是践行诗性教育,如果让他去做责任教育,他肯定感到不很自在。景范学校的顾苏云校长内心深处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对范公的“先忧后乐”精神可谓正合我心,非常乐意地承传,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二、文化传承
学校个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可以是承传自己学校的文化传统,也可以对区域文化加以传承,甚至也可以对民族文化、世界上其他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但是在百年老校,我们讨论的文化传承,可能主要是向历史致敬,有缅怀前贤的意思。我认为从这些学校所做的看,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要研读、梳理、凝练学校的文化传统。学校的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要去反复读,要理解精确、理解丰满。
二是向往未来。我们在继承文化传统的时候,还要思考“为什么”的问题。我经常强调一个东西,就是向往未来。我们向过去看,不是为了回去,而是为了往前走,是要向往未来,是要把学校带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孩子带到一个新的地方。那么向往未来与回头张望,又有什么关系呢?向往未来其实包含教育者的教育理想追求,然后或是早有领悟,或是豁然开朗,看到自己的学校、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就有这么多好东西。这么多好东西其实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文化传统的精髓,它在不同的历史情境当中都是有生命力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这就是人类文化为什么越积累越深厚的原因,人类文化越来越走向一个文化高度的原因。
三是激活历史文化。一是要“化”,把文化“化”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化”在课程当中。很多学校都在非常努力地这样做。二要有批判意识。历史的东西,不都是好东西。比如说到平江学校来,一听就是这个地方出了那么多状元,如果不批判地继承,就容易生成精英教育的思想。平江的艺术教育就体现了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另外,对范仲淹这样伟大的人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仍然要重新审视,跟我们的教育目标,跟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不是一致。有人认为知识分子有三种,一种是陶渊明这一类的,什么事情都不问,不干我的事,我自己过,闲适一生。另一种是范仲淹、胡适,我在台上,在庙堂之高,在乡野当中,我都是忠君的,都是为国家、为领袖、为民族做些事情。还有一种是鲁迅这样的,既不是把自己放逐在山林当中,也不是整天考虑庙堂之上的人在讲什么,而是为苦难深重的人民、为劳苦大众去思考去奋斗去呐喊。我们在继承传统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要考虑到为了每一个学生,考虑到时代的进步,有更好的引导。
三、校本课程
挺有趣的是,刚才各位校长在台上讲的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的校长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话语当中,使用的校本课程概念,也是不一样的。讨论问题有三种话语体系,一是理论话语体系,二是政策话语体系,三是实践话语体系。我们现在使用的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它是由政策话语体系主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这样一种政策话语体系,也是被理论话语体系和实践话语体系认可的。因此,跟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组合在一起的校本课程,必须在课程表上把课时落下来。在实践话语体系当中,对课程有一种泛化的理解,把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叫课程,都叫校本课程。这似乎带有点比喻的意思,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如果认可这种泛化的理解,那么学校只有课程,其他都没有了。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在大家认可的话语体系这个意义上来讨论的。
首先是为什么要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如果不要考虑适应性,国家课程都给你规定好了,那么不是省事吗?因为不同的地区有差异,所以要有地方课程;因为不同的学校有差异,所以要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当有哪些特点呢?基础性,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有课程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特性;全体性,校本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但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选一门校本课程,而是指所有学生都应该接受到校本课程的滋养;选择性,全体性是靠选择性来体现的,也就是说你要给学生提供课程机会,课程机会就是选择性。
怎么开发校本课程呢?每一门校本课程都要关注四个关键词: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如果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把这四点说清楚了,就表明这门校本课程的设计已经到位了。从学校整体的校本建设看,也有四个关键词:分类,把校本课程的类别分清楚。分层,不同的年级开设同一门校本课程,它是往上走的。往上走的里程就使课程得以成立。这是从课程设置角度说的。那么怎么在学生那里落实呢?这就涉及另外两个关键词:必选,规定哪些课程是学生必选的,必选包括两方面——一是这门课程你必须选,比如有的德育课程;二是在课程群当中,必须选一个,比如说,艺术类的必须选一个,体育类的必须选一个。任选,就是放开让学生选,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给了学生课程机会,其实也是在更深刻层次上体现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内涵。
载学校艺术教育推文化传承创新 篇7
一、基础型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近年来,我校提出了“关注学习体验,引导自主学习”的要求,它们的落脚点在于“关注学生”,艺术课堂同样如此。我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彻“关注学生学习体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理念。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的探索,都不可能绕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关注。不然,一切探索实践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抑或是教师的个人秀。对于强调运用感知进行审美体验的艺术学科,我们更应关注学生体验,进行适切的课堂教学。
抽象绘画是我们学习绘画中比较难以驾驭的一个门类,它脱离了具象的表达,而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途径,运用概念在人脑中再现对象的质和本质的方法,分为质的抽象和本质的抽象。在参加上海市教学评比时,我正是选用了教材中的抽象作品内容。抽象作品的解读对于中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而“通感”的表达正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艺术的阶梯。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抽象绘画的情感表达和感悟抽象绘画与音乐之间建立关系的通感,我们就需要进行探索性的思考,将抽象绘画的语言转化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体验感受的教学形式,既要从艺术学科本体的内容与形式去解读,又要从学生艺术体验的方式、方法去思考。
教学设计伊始,我希望能在40分钟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通过对艺术的体验来感悟和理解抽象绘画的音乐性,但真的要落实下来还是有很大挑战的。为此,我以康定斯基抽象绘画和勋伯格抽象音乐之间的关联为切入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过多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传授上,如点、线、面、色彩等造型语言如何表达情感,而是力求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生对艺术学科通感的体验、诠释和艺术思辨能力的培养上,用经典的视频结合教学内容来阐述抽象绘画与音乐的关系。这节课的探索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形成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探索、创新的原生动力。
二、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发挥教师专长
我校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中,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课程开发和设计由教师自主完成,赋予了教师很大的自主权。我校在拓展课的开发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动漫ABC”“基础素描”“创意美术”三门拓展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动漫ABC”,从社团活动中提升能力
社团作为高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自主管理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展示个性的平台,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的一块主要阵地。为了使各社团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文化、体育、科技、美育等方面的才能,在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我校整合优势资源,将社团活动引入学校高中拓展课程,根据教师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长,为各社团配备具有一定教学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经验的教师,定时、定点、定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动漫迷大军中,中学生的阵容最强大,中学生自然就是漫画读物最忠实的读者。在我校也有一批动漫迷,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希望对动漫进行较为系统的了解,包括动画的发展、制作流程等;有的学生是美术爱好者,喜欢临摹漫画书上的作品,但由于绘画基础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往往画得并不得法,所以希望通过学习提高美术技法。为此,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教师的专业特长,我们开设了“动漫ABC”动漫社拓展课程。学生们通过拓展课的学习不仅能对动漫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能在美术技法上有所提高;通过积累有关动漫素材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对动漫作品的人物和情节等内容有所理解,更能探讨作品的本质,理解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在精神或情感。
2.“基础素描”,在观察分析中培育综合素养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学科中绘画部分的基本技法掌握和基本功训练,在常规的学习中受时间、场所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同时,一些对基础绘画感兴趣的学生,在常规课的学习中有“吃不饱”的感觉,希望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学习。因此,我校开设第二课堂“基础素描”拓展课程,让对绘画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得到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该拓展课的实施,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素描的基本技法,更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
3.“创意美术”,享受无限创“艺”的惊喜和乐趣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寓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于兴趣活动之中。“创意美术”课程就是想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形式,选取教材中部分拓展内容和课外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在“创”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敢于运用多种方法,尝试不同材料,引导学生勤动脑、肯动手,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以兴趣带知识,以创造补技能。
“创意美术”课程不仅对学生进行一定美术技能的培养,更着重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尽情享受无限创“艺”的惊喜和乐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陕北秧歌的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篇8
关键词:陕北秧歌,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陕北秧歌犹如在群山环抱连绵起伏的陕北高原上盛开的一朵鲜花, 它以夺目绚丽的色彩, 独具一格的风格, 漫山遍野地怒放, 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12006年, 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陕北秧歌发展的重视。但是, 受到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双重夹击, 陕北秧歌面临着断代危险。对此宋瑾教授指出:“黄土地的传统音乐文化只能由当地的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目前的局面确实令人担忧。也许解决问题的希望应寄托在学校音乐教育上。”2本文梳理陕北秧歌在学校教育传承方面的发展现状, 以期为深化陕北秧歌研究提供参考。
一、延安地区中小学教育传承陕北秧歌现状
从2007年开始, 延安市中小学开设地方特色课程, 秧歌、腰鼓等具有陕北特色的艺术课程。开设的地方特色课程基本内容为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三鼓 (包括蹩鼓、腰鼓、胸鼓) 、陕北剪纸。原则上小学必须开齐4门课程, 中学可任选3门组织教学。各县区结合实际, 在完成特色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 另行研发实施具有当地特色的新课程。延安市教育局专门就特色课程内容对一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 已经编写印制出陕北民歌、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简易教程。陕北秧歌、陕北三鼓、陕北剪纸等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延安市中小学的校园文化, 也让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陕北秧歌在中小学教育遭遇到一些问题, 表现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课时并未开足开够。陕北秧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众多音乐教师对陕北秧歌缺乏了解和研究, 未掌握陕北秧歌的历史文化精髓和基本动作要领, 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 陕北秧歌的教学道具 (伞头、手绢、长腰带、锣鼓) 容易破损, 重复使用率较低, 要求全员配齐难度较大。
二、延安大学教育传承陕北秧歌现状
延安大学开展“陕北秧歌腰鼓大学堂”活动。“陕北秧歌腰鼓大学堂”是延安大学校历届艺术节长期坚持的品牌活动之一。举办该活动的目的, 是让大学生充分领略陕北黄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是对陕北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2013年, 延安大学校第十五届“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之“陕北秧歌腰鼓大学堂”活动在窑洞广场举行。这次活动共有2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学习, 活动持续4天, 主要学习了陕北秧歌和安塞腰鼓的基本步法和套路动作。红火热闹的秧歌, 粗犷洒脱的腰鼓, 让学生们感受了到陕北秧歌和安塞腰鼓的无穷魅力。
延安大学定期举办陕北秧歌教职工大赛, 进一步传承创新陕北民间艺术,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展示我校陕北秧歌的独特魅力,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012年12月, 延安大学工会委员会主办的喜庆“十八大”暨迎新年教职工陕北秧歌大赛在延安大学礼堂举行。本次大赛共有15个基层工会和分会的代表队表演并参加了比赛。2014年12月, 由延安大学工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教职工陕北秧歌大赛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学校领导、全校各部门和各学院主要领导与千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比赛。全校17个基层工会选送的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在两届比赛中, 每支代表队都精心编排了自己的秧歌形式, 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交替展现。角色不仅有传统的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 还穿插有旱船、跑驴、大头娃娃、蛮婆蛮汉等社火节目;表演程式不仅有传统的大秧歌和踢场子, 还糅合了安塞腰鼓、铜镲舞、单人和双人舞等元素。各参赛队伍风格迥异, 形式多样, 各具特色, 精彩纷呈, 展现了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
三、部分高校课堂教育传承陕北秧歌现状
延安大学和榆林学院开设陕北秧歌的选修课。教学目标是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 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扬延安精神。在具体教学中, 掌握陕北秧歌的基本动作特征和基本艺术风格。教学内容:教授大场秧歌的基本道具和基本动作。如伞头持道具的基本动作, 文武身子摆动腰绸的基本动作, 拿捏手绢的基本动作等。秧歌基本动作小、中、大摆十字步, 小、中、大摆三进一退步, 二进二退步, 前进扭步转角步, 十字跳跃步等。教学方法:动作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口令提示法等。
陕北秧歌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教学课堂。长期从事陕北文化研究的榆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孟海平与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明文军, 多次研讨, 达成共识, 确定将陕北秧歌“抢救、保护、传承”等作为双方共同合作开发的一项科研项目。并且, 把陕北秧歌艺术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提高, 在表演内容和技能上得到长足发展, 从而使陕北秧歌这一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相融互补、相互渗透, 自成一体。其中既要保留陕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还要适合现代教学训练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不同民间舞蹈的特殊技能。由北京市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的“陕北秧歌教材”于2013年12月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实验汇报。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民俗舞蹈文化"以民俗文化为依据, 整合陕北多个秧歌类舞蹈样式, 旨在让学生体认秧歌文化内涵;第二部分"课堂训练"以陕北秧歌类舞蹈为素材, 提纯、凝炼其典型形态特征, 进行风格化的身体规训;第三部分是安塞腰鼓套路组合, 其不同于传统腰鼓的风格。明文军意图在教材中实现, 将陕北秧歌作为有机的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 能够传递陕北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陕北秧歌作为陕北特定族群集体记忆的文化编码符号和文化基因要素;陕北秧歌作为教育过程中立体化重新呈现民间舞蹈原型全貌的方式, 并提出三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即民俗仪式的功能性重构、职业化身体的去规训化, 以及身感教学的理念探索和实践操作。”3
注释
11 .于丽.论视觉文化时代陕北秧歌的发展路径[J].农业考古, 2011 (6) :383.
22 .宋瑾.陕北黄土地民间传统音乐考察印象[J].福建艺术, 2006 (2) :54.
让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 篇9
目前, 民间音乐的传承主要还是通过政府和民间音乐社团组织来进行的。这当然是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但这种传承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即我国的文化传承是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的。因此, 对学校教育渠道的忽视导致了我国音乐文化传承的双轨现象: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以政府行为和社会民间音乐社团为主体, 而学校音乐教育则主要是以学堂乐歌以来的前苏联德奥音乐体系的西方音乐教育为主体。这些内容的教育当然也非常重要, 但学校音乐教育长期对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忽视却是不应该的。因此, 重视学校教育中的民间音乐的传承, 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间音乐传承为基础
当代学校音乐教育, 是以学习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为整体内容的。然而, 这种学习以什么为基础,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却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民间音乐文化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概念。学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应将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入音乐教育中, 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只有真正认识到将民间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真正重视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 才能确立民间音乐文化在整个民族文化领域的正确定位。
在我国音乐教育中, 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观念一直未能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要使民间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就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改造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根”文化意识, 使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生命不已。
二、加强民间音乐课程建设
提高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当务之急是加强民间音乐相关的课程建设。学校应该积极开设“地方民间音乐”课, 并在“音乐史”课程中增加地方民间音乐史的内容和分量。
民间音乐相关课程可通过鉴赏的形式开展, 也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民间音乐鉴赏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听觉上对民间音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从而形成对作品的审美认知;通过教师讲解民间音乐作品以及与音乐作品有关的知识, 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民间音乐知识。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和民间音乐课程内容相关的讲座, 邀请校外的一些知名专家、著名演员、民间艺人等进行辅导, 扩大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 讲座可把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融合在一起。
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分布情况, 有重点地加强对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和教学, 突出办学特色。另外, 要对已经设立的与民间音乐有关课程加强建设, 使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和富有特色。
三、带学生走出课堂, 实地采风
现代专业音乐教育通常以校内课堂为主要形式。而我国地域宽广, 民间音乐的精华大多在民间, 所以, 传承民间音乐教育更宜实施校外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只是学到理论方面的知识, 教师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地方的民间节日盛会、深入乡间田野去观看民间艺人的演出, 可以使学生对民间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 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内涵、种类、风格和作品资源有真切和客观的感知与理解, 将教学与传承更好地结合起来。
学生走出校门可以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各个民族的风俗, 有利于学习民间音乐。因为民俗是具体可感知的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传承性特征和模式化特征。它是在民众中共同传承、被人们世代追踪、不断重复的事项。民间音乐往往反映一个地方的民俗, 甚至是某种民俗的具体写照。因而, 民族不同、风俗不同, 各民族的音乐风格也不同。学生深入民间可以了解在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 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俗中有乐”或者是“乐中见俗”。
学生实地采风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地区都有着广阔的民族文化环境、民间音乐环境, 是丰富的音乐实践地, 可作为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资源, 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四、重拾“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本质上属于口传文化, 因此民间音乐传承传统上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完成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这种作坊式的传承受到了强烈冲击。现实中绝大部分教师的观念、评价指标、耳朵等都是“西方音乐”的格式化结果。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中体现的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优势在“西方式”教学中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口传心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 是东方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法之一。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特征,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基础上得以形成和不断传承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属全新的学校教育, 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式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打破了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而采用以写定乐谱为范本的书面式教育, 具有集体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因此, 要搞好民间音乐教学, 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把现代音乐教育结合到传统音乐的教学中。目前, 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对中国古代教育方式存有否定态度, 在否定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方式的同时, 也影响了我们所希望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原样保存和不断传承的教育环境。音乐的传承不可能仅仅依靠乐谱传声, 它更需要的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民间音乐文化像一条历史长河, 一直在滔滔不绝地流淌传播。在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上, 我们要利用学校建立起的系统的、规范的“普遍性知识”的传播和传承的模式, 更要在此基础上, 大力弘扬和保护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 保留传统音乐传承方式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充实艺术作品的个性魅力, 使我国瑰丽多彩、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文化永续流传。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研究中国音乐, 2003, (1) .
[2]陈志强.民间音乐作品保护模式的选择[J].交响, 2007, (03) .
[3]张伯瑜.音乐流变——传统音乐繁衍与消亡的内在因素[J].人民音乐, 2002, (02) .
[4]袁德明.关于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J].中国音乐, 1987, (03) .
学校传承 篇10
规范课程设置,应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严禁占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规范课程设置的同时,学校还应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任,融传统文化教育于学科教学中,进行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活动开展的实践探索。
1.校本课程中开设了许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国学诵读、武术、国画、陶艺、剪纸、民族舞、书法展示、古筝演奏、葫芦丝表演、快板、经典诗文朗诵、武术、二胡、地方戏曲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年进行的校本课程展示活动中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学生的作品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获得永久展示。
2.学校自主开发的“海岛文化”校本课程,重点研究海南传统文化,从海南民歌、竹竿舞、黎族服饰、黎锦、骑楼建筑、海南传统小吃、海南文化、海南历史等方面展开研究,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了解与热爱,还能把研究成果向全市推广。
3.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诗文篇、人物篇、建筑篇、饮食篇、服饰篇、书画篇、节日篇、民俗篇系列,开展了“中华纸文化”、“春联”、“中国结”等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
4.主题活动推进。每年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诵读比赛、书写比赛。每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中都有一栏“写字园地”与德育课程礼仪操一起,以主题形式推进。
5.常规管理保障。早读时间,各班开始“日有所诵”,下午2点钟在古筝曲的伴奏下,全校开始书法练习。
二、创新课程设置,铸就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我的课程我喜欢”为主题,以“让多彩的课堂伴随孩子的童年,让美丽的校园成为孩子的舞台”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共开设40多个门类的特色校本课程,涵盖音乐、体育、美术、语言运用、器乐、科学、英语、信息技术、棋类、书法、大阅读、生存教育及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海岛文化涉及10余个学科。
1.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搭建校本课程整体框架。
(1)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的内容要贴近时代、社会与学生实际,防止过分知识化、概念化,要体现有效性、适应性、趣味性、可学性、现实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参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且应该拥有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及时间、财力、物力、人力等投入来衡量,采用筛选、改编已有课程或编制全新校本课程等三种方式。根据教育对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办学条件等,采取相应的课程模式,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始阶段,我们按照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阶段进行开发。这五个阶段可以循环反复,周而复始。
(2)搭建校本课程框架。学校根据校本课程三年实施规划,初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其中“生存教育”、“大阅读”、“海岛文化”和“人格悦读”为必修校本课程;服装模特、校园足球、合唱、武术等40多门校本课程为三至四年级选修课程。二年级开设舞蹈和器乐特色校本课程班,三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课的书法校本课程。有校长副校长领衔参与、学校综合学科的全体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和学校精心挑选综合素质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以及致力于学校发展,愿意无偿免费为学校教学的跆拳道、小提琴、葫芦丝等外聘教师校本课程队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的空间。
2.多方联动挖掘资源,拓宽特色校本课程门类。
(1)有效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和校内教师资源。学校利用合唱教室、舞蹈室、电子琴教室、书法室、管乐教室、国画教室、手工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塑胶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资源,根据中青年教师的特长及专业背景,开设小模特、舞蹈、童声合唱、表演唱、健美舞蹈班、电子琴、儿童线描、国画、工艺美术、创意剪纸、手工、书法、兴趣英语、电脑绘画、电子报刊、武术、篮球、足球、田径、羽毛球、花样跳绳、国际象棋等4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
(2)有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及家长资源。学校进行三至五年级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有家长愿意担任校本课程志愿者,提供教学、场地基地、培训等帮助,并将这批资源运用到现有的教学当中。
(3)有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学校将海南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以“话说海南”为主题,以市县为板块编入课程教学;以“话说海南”为主题,以海南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人文景观、特产为板块编入课程内容。采取说一说、做一做、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等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有精心制作美丽的贝类工艺品、有海南歌曲联唱、海南热带水果拼盘制作、家乡特色小吃海南粉、椰奶清补凉制作、三句半表演等。
(4)有效利用学校人文资源。学校广播室、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班级黑板报制作等,都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校本课程教师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蓝韵广播站、小主持人班、小记者班、书法班等校本课程班,让学生能学有所用,能在短时间内将自己所学转化为服务学校提升自己的实践本领。
3.自主选择特色展示,打造学生个性发展平台。
(1)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一是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各个课程门类的喜好程度,然后学校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二是实行自主选修。为了让校本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以学年为单位,课程内容完全向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个人选修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学第一周,学校学生公布根据学生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门类,学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的时间,三至五年级的同学实行走班制,纷纷到自己学年初选择的校本课程室上课,在老师的引领下,体验传统课堂无法给予的感受。
(2)搭建平台展示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定期举办大型校本课程汇报展示会,既是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又是检阅教师教学效果的窗口;校园网上开辟的“校本课程大看台”和教学资源库中的“校本课程”专区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本门课程的特色和魅力,这样既可以总结反思,更能探索提升;既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进程,又促进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有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奠定基础。二是搭建网上交流平台。为了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丰富课程文化,在“校本课程大看台”,为学生开辟一块自由发言和交流的空间,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库中还特设了“校本课程”专区,收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文件资料、教师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教材。三是将已经成熟的校本课程,提升为学生社团文化。让学生成立社团,自行组织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向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文化。
4.独具特色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良性循环。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观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老师撰写课程纲要、教学设计、反思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制。等级的给定考虑三方面的因素。(1)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3)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4)评选“才艺新星”(各个课程组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质的评价与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运用自评、互评、他评等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
5.校本实施成效显著,课程铸就学校特色名片。
(1)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让教师去取舍,也可以不选某些课而让它自动消失。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亮丽名片。教师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懂得如何开发教材,将自身资源与学校资源相结合,每年的校本课程展示、检验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教师们不断反思、改进教学、创新设计,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整合校园活动节日,发展校园文化主题课程
学校建立课程研究中心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专职进行课程研发,服务学校决策。研究中心研究的重点是围绕学生,将原有的一个个的独立的活动,系统设计成系列课程;围绕教师,提高其作为学校课改参与者的课程研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能力。
每个年级成立以教导处、德育处、体卫处、级长、班主任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小组,把传统的学校活动用课程的要求加以整体设计,将它改造成具有活动主题、组织结构、丰富内容、达成目标、教育评价等要素的课程形式。
学校艺术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篇11
一、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是以“美”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教育。通过艺术类课程,学生能了解艺术中蕴含的多种形式的美,如声音的美、形体的美、线条的美、色彩的美、语言的美等,正是在了解这些美的历史、美的演进、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美的判断标准中,培养了学生历史的眼光和哲学的思维,使他们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艺术教育绝不简单是某些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化意识、精神内涵和艺术内在规律的继承,艺术教育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正是要培养能够传承人类文明的人才。因此,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然而,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也能动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活上体贴、学习上指导、思想上关怀,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这样才便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
(一)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动、典型化,更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灵魂。如:女画家周思聪的中国画《人民和总理》,表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赴地震灾区看望人民群众的感人场面,歌颂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真实情景;中国油画家罗中立的《父亲》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农村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形象;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反映了不屈不挠、奔腾昂扬的民族气节;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丑行,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给人们提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从而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使人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艺术教育具有增强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作用。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鉴赏,如:欣赏璀璨、辉煌的中国瓷器和丝绸织锦艺术,往往使人赞叹不已、荡气回肠,平添无限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奋之志,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审美的追求和创作热情。每当我们聆听欢快、悦耳、充满生机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还是放声歌唱一曲尽情的心声,或是观看、参与盛装的节日舞蹈,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文艺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尤其是舞蹈和艺术体操等表演活动,可以锻炼和加强学生身体健美的谐调性,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造就乐观豁达的性格,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三)艺术教育具有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艺术教育实践中,使学生懂得敏锐的用眼去观察事物,用耳感受事物,用心体会事物的能力,它是由形象思维的训练上升到逻辑思维的过程。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作用,就是把每个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潜能唤醒、点燃、开发、发展。从一种景色中看到更多的东西和意味,也就是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起到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平时经常有人说:“给我一双慧眼吧!为什么你看到了,我怎么没看到?你想到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其实:这就是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是否上升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在看将来的问题,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智慧发展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
(四)艺术教育具有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作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正是本着这一精神,具有典型的人文性,艺术课程在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展现个性的民主。孩子们在艺术课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用不同的材料、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活动。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對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宽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真钻研现代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能更加重视和关心艺术教育,从而加快实现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山西晋中市开发中学区实验中学)
学校传承 篇12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 学校音乐教育以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 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每个国家都力图寻找优秀的文化资源, 使自已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 为了使我国的教育走在时代的前沿, 学校音乐教育必须以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但是, 目前民族音乐在学校的教育中仍存在形式化的弊病, 一些教材没有明确规定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目标, 致使教师和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1。为了使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学校音乐教育应当更加突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地位。
(二)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以学校音乐教育为载体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很多载体, 比如民间音乐团体, 但最主要的载体还是学校音乐教育。学校是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基地, 在这一阶段, 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强, 可以把握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学校音乐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媒介作用, 使国人学习民族音乐的精粹, 为文化的传承提供动力。
二、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一) 创造良好环境, 促进文化传承
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 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良好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国家的努力,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文化政策, 引导社会关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立法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保护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需要学校领导层的努力。校领导应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引进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 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同时, 音乐组的教师应当定期开展科研活动, 探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新的教育方法2。
(二) 树立正确理念, 指导传承行动
理念是指导行动的方针, 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 才能指导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行动有效进行。学校的音乐教师应当正确处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使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与时俱进。
首先, 教师应当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让学生分析音乐中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我国许多的民族音乐都蕴含着民族精神, 比如《春江花月夜》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虚静”, 《阿里山的姑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质朴, 《高山流水》则蕴含着道家的自然观。教师让学生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其次, 教师应当使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与时俱进。民族音乐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以古曲《梅花三弄》为例, 有古筝版本, 有古琴版本, 还有琴箫合奏的版本。古筝版本以泛声演奏主调, 格调清雅;古琴版本采用泛音奏法, 琴声悠远;琴箫则合奏空灵绝尘, 古朴典雅。教师在具体的讲授中, 应该让学生了解各种版本, 并加以分析比较, 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民族音乐的变化。
(三) 完善音乐教材, 优化课程设置
教材是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渠道, 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载体, 因此, 学校在音乐教育中应当完善音乐教材, 优化课程设置。
在完善音乐教材这一方面, 学校可以进行如下工作:第一, 在教材中引入我国的民族音乐, 以时间的顺序进行编排;第二, 按照各个地区的民族音乐来编写教材。值得注意的是, 在完善音乐教材这一过程中, 所挑选出的音乐必须具有经典性, 从而让学生领略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3。
在优化课程设置这一方面, 学校可以进行如下工作:第一, 学校应当增设民族音乐的学习课程, 如设立中国民族音乐史等, 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进行了解。第二, 学校应该设置任务目标, 把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具备初步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
(四) 壮大师资力量, 加强音乐教育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教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学校应该壮大师资力量, 加强音乐教育, 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 一些师范院校的音乐培养以西方音乐为主, 使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这些学校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到民族音乐上来, 为社会培养一批民族音乐素养较高的音乐教师。其次,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 部分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不够, 学校应当加强培训, 并提供本校音乐教师出外交流的机会, 从而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音乐素养。再次, 学校可以让民族音乐传承者进入学校, 与音乐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壮大师资力量, 提高音乐教学的水平。
(五) 运用科技手段, 传承音乐文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热情, 使民族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 为同学们介绍传统民族音乐的类型。网络上有大量的民族音乐可以免费下载, 教师可以让学生下载经典的民族音乐, 在课后进行自主鉴赏。此外, 在现代传媒技术的作用下, 许多唱歌软件大量出现,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练习民族音乐, 将民族音乐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4。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必须在现代人的手中得到传承。学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国人应当把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在学校教学中创造良好环境, 促进文化传承、树立正确理念, 指导传承行动、完善音乐教材, 优化课程设置、壮大师资力量, 加强音乐教育、运用科技手段, 传承音乐文化, 从而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注释
11.张耀春.浅析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J].大舞台, 2015 (6) :184-185.
22 .张政.刍议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 2015 (3) :202.
33 .黄佳颖.分析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通俗歌曲, 2016 (5)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