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承策略

2024-08-22

学校传承策略(精选11篇)

学校传承策略 篇1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有乐器的音乐历史就有八千余年之久。这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创造和逐渐积淀起来的, 它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遗产, 当今的音乐教育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把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引进课堂,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也能提高欣赏水平和音乐理解能力, 更能弘扬民族音乐。所以研究乡土音乐在学校传承情况, 对于我们发扬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音乐在学校传承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 乡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包含着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探究乡土音乐的传承现状, 往往更能使传统音乐文化所蕴涵的大量的、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更好地发展下去。

(一) 学校的音乐教育应成为传承乡土音乐的战略前沿阵地

传承民族文化, 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来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该是责无旁贷的。学校是一个大的学习场所, 便于创设一个加入乡土音乐的音乐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这熟悉、亲切、愉快的环境中去主动学习音乐知识, 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使学生对当地乡土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学校的音乐教育把乡土音乐中的经典曲目、相关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加强他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使之成为民族音乐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目前, 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民族音乐, 各个地区可因地制宜编写乡土音乐教材, 大力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措施。

(二) 学校传承乡土音乐体现了音乐新课程改革中“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

音乐新课改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主要理念。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迫切性, 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增多, 寻求本土文化的优势成为各民族谋求生存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高到全人类文化的重要资源之一的高度。因此, 学校音乐教育应该重视乡土音乐的传承, 让青少年在成长中了解、热爱本地区的乡土音乐, 教师应对他们加以正确、合理的引导, 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华为母语音乐教育研讨会”上, 国家音协教委李妲娜说:“中央提出弘扬民族文化, 加强凝聚力。目前, 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 社会生活对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 都提出了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这个深远问题。世界音乐教育也开始了这样的实践, 呼唤本土文化是‘母语’, 国际音乐文化研究重点也趋向本土音乐。科学从娃娃抓起, 民族音乐也应从娃娃抓起。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开始音乐教育是‘母语’教育的一个内涵, 而母语同样还包括文化意识、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是魂。”

二、乡土音乐在学校传承的策略

(一) 注重发展文化理解的乡土音乐教育

音乐应被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 正如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所说:“一种音乐文化的构成是不断地在大量文化参与中实践、挑选和修正。”乡土音乐文化有自己发展的规律, 有对应自我文化意识的价值系统和成就模式, 其音乐形式通过与其他文化形式的结合, 来展示当地群众在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深层结构。把音乐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授是音乐人类学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理念, 这种理念突破了以往只注重对音乐本体的研究, 而忽视了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 这种理念还体现了音乐价值的平等性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因此, 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从音乐生成的文化中去理解, 认识到音乐文化价值与乡土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传承丰富文化内涵的使命, 进而去发展各地区乡土音乐文化。

(二) 学校要重视乡土音乐教育并加强音乐教师的乡土音乐教学培训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要重视乡土音乐的教育, 首先, 学校要重视音乐课, 要根据情况规定音乐课时, 不准随便减少或挪用;制定音乐课成绩对学生升级与否的具体规定;学校必须配备专职的音乐老师, 保证音乐教育的经费和设备, 确定包括乡土音乐在内的教学内容, 编写与之相配的当地乡土音乐教材。其次, 学校在实施乡土音乐教育时, 宜采用校内小课堂与校外大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小课堂的教学, 除了学校专职的音乐教师之外, 还应该多聘请有成就, 有修养的从事传统音乐工作的各方面的专家 (尤其是优秀的民间音乐家) 来校任课;大课堂的教学, 是指学校要有计划地、经常地组织师生走出校园, 深入到传统音乐实际环境中去主动接受乡土音乐文化的传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任何教学思路与教学设想都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来体现。一方面, 聘请专家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 专家们可通过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教音乐教师学唱, 这样教师们可以学到正宗的乡土音乐, 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原汁原味的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要学习乡土音乐的相关文化知识, 作为一名现代音乐教师应该主动学习, 不仅会唱, 还要对乡土音乐的起源、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有深刻地了解。

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应该重视本国民族音乐传统, 跳出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圈子, 以新鲜的口味, 喜悦的心情来品尝我国绚丽多彩、营养丰富的民族音乐, 从中汲取活力, 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所以, 我们应当把乡土音乐引入校园, 走进课堂, 挖掘它的艺术魅力, 使它走进学生的心田。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学校的音乐教育重视乡土音乐, 并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 乡土音乐必将成为学生最热爱的一门艺术。在现代音乐教育甘露的滋润下, 乡土音乐必定会茁壮成长, 永久地, 热烈地绽放下去。

学校传承策略 篇2

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创建于1982年,原名为胜利油田第六中学,学校最初创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胜利油田机关驻地的职工子女就学需求。2003年高中部撤销,随后移交地方政府管理,2005年正式更名为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滋兰树蕙竞芳菲,历经几代学校领导和六中人的辛勤耕耘与努力,如今的胜利六中已成为胜利教育乃至东营市义务教育的一所名校。

2011年12月,笔者正式由东营市胜利十一中调任至胜利六中。作为东营市已有30年办学历史的优质学校,当时的胜利六中已经具有自己特定的发展模式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如果不考虑学校目前的发展现状,一味地推倒重来,不仅是对前任学校领导的不尊重,更不利于学校文化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未来发展与定位成为摆在六中全体师生面前的问题。

致力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再续辉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过多次与全校师生研讨、征求历任老领导和退休老教师的意见与专家的建议,学校拟定了胜利六中学校文化的征询提纲,并分发给每一位教职员工,同时对六中的校训、学风、教风、校风、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学校信念、学校精神、学校口号、座右铭等进行重新梳理。经过多次梳理总结,与学校教师讨论交流,笔者编制完成了《胜利六中“33621”文化改造建设计划》。

“33621”学校文化改造建设计划,不仅明确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而且在继承之前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又根据学校当前的现状加入了新的先进文化元素,拓展了诸如师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网络文化等内容,使六中文化得到了真正改造和新生,这种承继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方案和行动,受到了全体师生的高度赞誉。

学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所以文化的建设必将是一次集体思想碰撞的总结和提升,在这场头脑风暴中,全校师生还明晰了今后三年六中的规划――即争创东营市师德建设示范校(继承中提高)、争创东营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总结中提炼)和争创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规范中提升)。

倡导个性教育,打造教育品牌

归根结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学生,将学生教好、育好,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教育界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学校根据六中实际情况,经过创新、借鉴、改良,最终决定以“三三六”反思课堂教学法作为六中的教学方法。

反思性课堂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通过经常性的反思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反思。元认知理论认为,反思就是主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特征的思考,通过调节、控制自身的认知过程,以达到认知的目的。“三三六”反思教学法着眼于通过教师对教的反思,引领学生对学的反思。通过“教师主导”主线、“学生主体”主线和“教学反思”主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六个基本教学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的“三三六”反思教学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东营市优秀教学法的初评中,“三三六”反思教学法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市教科院专家对学校的“三三六”反思教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教学法在研究方向、操作模式、教学实践和实施途径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东营地区乃至省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反响。

除了对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学校还以“求精善思”为核心,打造胜利教育品牌学校,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学生主题教育,在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成立各种学生社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为学生特长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广播站、青青文学社、《青青》校刊、《研修之窗》等各种文化建设阵地取得了很好的文化引领作用,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营建学校文化,提升教师素养

学校的核心问题无疑是教师的问题。抓住教师的发展问题不放,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牛鼻子。一所学校的改变,首要的是改变教师;改变教师的关键,在于学校文化的真实营建。2012年,学校以建校30周年为契机,坚持“继承中提高――整合中提炼――规范中提升”办学三步走战略,加强“三风一训建设”。在文化治校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积极探索“明志德伦,尊法修文”的文化传承密码,对“精思教育”进行了层级解读,提出了“精思教育”的核心价值――求精善思:精神引领,思想制胜,独立思考,善于反思。

提升教师文化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的问题其实是文化习惯的问题,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持之以恒地用文化的方式来改变文化的问题。为此,学校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突破。

一是用“精?思”文化培养有文化的德性教师。“精?思”教师文化的重点是滋养教师的“三气”;一个缺乏“精神气”“书生气”和“孩子气”的教师,就愧对教师这个职业,就有负于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教师要在学校文化场中养炼“三气”,用自身“三气”孕育学生的“三气”(志气、朝气和睿气)。

二是用“精?思”文化造就有文化的专业教师。优秀教师的素质和技能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教育价值观、个人素质、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为施教提供了方向,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为施教提供了条件,高效的教学能力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基于此,用“精?思”文化锻造有文化的专业教师,就成为学校发展教师的方向。于是,有选择地精要学习教育理论,吸纳理论精髓、掌握理论精义,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在实践行动中验证学习思考成果,成为学校教师磨砺意识、丰实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素养的专业发展路径。

三是用“精?思”文化打造有文化的教师团队。学校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在“精?思”教师文化的框架下,尊重教师的个性需求,建立共同的哲学观和价值取向。毕竟,一所学校的教师在拥有共享的空间和条件、共享的制度和规范、共享的理念和情操、共享的愿景和使命、共享的传统和文化下,借助文化力量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文化的学习共同体,是现代化学校“追求卓越”的时代表征。

“用文化的标准培养教师、造就干部、建设团队,是胜利六中的一个创举。”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杨志高如是评价。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锻造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成为学校特色发展、高位发展的亮点做法。

“六中是我家,我是六中人”逐渐成为六中人的自觉行为准则。学校坚持以教师的积极转变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并通过完善“三台六星”制度,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反思性课堂建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精思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职工认可;精思教育的思想正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和支持;精思教育越来越深入到教师的工作行为中,打造精思课堂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念正在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挖掘精思教育,打造家校合作

著名未来学家埃德家富尔曾说过:“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固然有简捷、快速的优势。但它同时也呈现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少,对知识的掌握依赖教师的讲习,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低”的不足。

近年来,学校以“精思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养成反思习惯”为主导,以“提高育人效果”为宗旨打造家校合作模式。学校把家校合作定位于立足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立足于生活实践,通过教师、家长的教育反思,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合理地评价自我。在这个不断学习、诊断、甄别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反思性学习习惯。而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所以,学校分别成立了学校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使家委会在家校合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然后辐射到每个学生家长;建立校讯通、班级博客、联系簿等平台,从而实现家校及时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控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反思性行为的良好习惯。

学校方面 学校以反思性课堂为载体,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通过专家引领,读书学习,反思性课堂,为教师搭建看台、舞台、平台,教师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在课题研究中,许多老师养成了写教学随笔和反思的习惯,不少老师建立了个人博客,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反思不足,促进了专业成长。

学生方面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源于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与动力,通过诸多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转变了被动学习的观念,树立了自主的学习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其次,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增强了学习效果,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家长方面 家长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受教育者,他们从后台走到前台,与老师一起积极充当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与老师紧密配合,共同指导孩子学习,引导孩子自主学习。问卷调查发现,实行家校合作以前,能够自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家长不足6%,而开展课题研究后,已经有近24%的家长能积极与学校配合、协作,开始更多地关注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其内在底蕴的反映、办学理念的载体、精神内核的体现、办学品位的标志。只有优良的文化才能支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学校做文化,作为一名教育人,笔者的任务是用文化把教育做到极致,用文化力引领胜利六中成为底蕴深厚、师生向往、社会满意的具有综合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传承黄河文化促进学校发展 篇3

立足实际建设校园文化

高青三中把“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定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进而把“浸润黄河文化,奠基幸福人生”作为主体文化,以“和融共进,行健搏新”作为学校精神,以“德成方圆,志行千里”作为校训,以“和谐奠定立校之本,统筹聚合发展之力,创新成就引领之势”作为办学策略,把培养目标定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张扬、知识全面的幸福学子”,把办学目标定为“占领基础教育高地,打造一流名校”。全体师生初步形成了“诚朴有责,自强协作”的校风,“爱生启智,精研善导”的教风,“乐学善思,点滴成习”的学风。学校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制定了长远规划,向着淄博文化名校的目标迈进。

立足学校实际把管理原则确定为“重人文,亦重制度;重决策,更重落实”,并按照民主、法制程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还坚持民主集中制、教代会、团代会、学生会制度,不断扩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学校尽量淡化制度的硬度,时时处处彰显人文情怀。

勇立潮头扛起黄河文化大旗

山东省高青三中在开设国家规定必修课的同时,大力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先后开设了《科学发展观》等地方课程,开设了《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还开发了《健康教育》等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的校本课程体系。结合保护母亲河行动,重视环境课程的开发,强化环境育人作用。推行导学案五步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打造课堂文化,体现学校特色。

学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对教职员工开展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组织教师开展“学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强化“爱心”和“责任”意识,把“诚朴有责,自强协作”作为教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工作中感受快乐、体会成功、享受幸福。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阳光乐观、有责任、有爱心的教师团队。学校深化教研教改,注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创建适合教师专业特色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学校以生为本,搞好学生文化建设。一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幸福,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路子。二是加强社团组织建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三是以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具有学校特征的兴趣爱好和意志品质。

打造润物细无声的物质文化

一是搞好学校建筑外景观文化建设。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体现学校特色的标准字、标准色,并在学校内部及对外交流和宣传中使用。学校还重视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力争体现高品位、高层次、实用性。建筑主色调为黄色,体现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建筑外景观文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有特色又相互辉映,充分彰显了“和谐、包容、绿色、人文”的文化氛围。

二是搞好建筑内文化建设。博学楼在设计上突出了核心理念、爱心、责任、博大、宽容、教学方法、文化名著的内容,意在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启智楼在设计上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涌慧楼和溢馨楼主要是展示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意识,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三是搞好室内文化建设。学校会议室展示“和融共进、行健搏新”的学校精神,激励教职工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接待室展示校徽和校训,对外展现学校精神面貌;多媒体教室展示校徽和学校精神,体现严谨和谐的氛围;思源楼主要设计为规范师生言行,营造文明、和谐、愉快、有序的就餐环境,并适量悬挂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方面的科普卫生挂图。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方能成习,以少聚多,才能成就大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人防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今后将进一步把学校文化建设继续推向深入,让学生浸润黄河文化,奠基幸福人生,扛起黄河文化的大旗,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全省学校文化建设的品牌学校。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

传承辽文化特色共推学校发展 篇4

走进叶茂台镇中心小学,一股花草树木的芳香扑面而来,一排茂盛、整齐的柳树随风点头向您致意,让您感觉像是走进了树的海洋、草的世界,心情舒畅,无比开心。整洁有序的校园,充满了书香的气息;宽敞明亮的教室,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天地;走廊过道的星级班级展示牌,彰显着孩子们的智慧;经典美文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孩子们的求知欲;平整干净的校园场地,雀跃着孩子们活泼的身影;生机勃勃的鲜花绿树,在微风中向师生点头致意……清晨,书声琅琅,孩子们迎着朝霞,尽情地享受着美文诵读带来的快乐与充实。黄昏,夕阳沉暮,孩子们踏着余晖,尽情地挥洒着童真与自由……每一个走进叶茂台镇中心小学的人,都会感到:在这里,每一株小树会说话,每一棵小草会唱歌。

二、以推动学校发展为职责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的职责是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多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不断升华,持续渐进地推动了学校的良性发展。我校领导班子:公平正直、作风正派、坚持原则、方法灵活;业务精良,把调动教师积极性放在首位;对内稳住这盘棋,对外撑开这扇门,把关怀作为首要价值观。学校领导班子应给学校留下:文化底蕴———和谐、奉献、活力;物质基础———校舍、办学条件、优良环境;管理理念———淡化制度、突出人文、倾向文化。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只有培养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有所保证。首先,把提高师德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加强事业心、责任心教育,关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树立教师的完美形象,每学期评选师德典型;必须遵纪守法。其次,做好校本研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集体备课,使教师们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加强了;资源共享,让教师们艺术精湛的上好优质课;班主任的经验介绍能让教师们更好的因材施教,辅导学困生。第三,要求教师要做到的能力有:性格开朗,对学生有感召力;营造氛围,建设良好班级能力;转化学困生的能力;组织班级各项活动的能力;善于交往,家访及时,调动家长协助学校教育的能力。第四,鼓励教师深造,积极参加函授与外出学习。第五,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内涵修养。此外,充分抓住教师基本功学科素养大赛的契机,全力打造我校领军团队建设,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

三、抓好课改打造高效课堂乃立校之本

叶茂台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一是教师真正心中有学生;二是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知识。核心策略是“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独立自学、小组讨论、师生交流中探索和解决“问题”。

自2012年以来,叶茂台镇中心小学就走在了探索高效课堂的道路上。2012年,数学课“小组合作,快乐速算”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课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5年3月,全校实行阅读与阳光体育“微课堂”。语文课“以阅读为基础、小组合作为核心、提高学生学习力”,通过把学习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数学课模式探索:准备 (复习、导入课题) →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汇报 (教师注意提炼总结) →当堂训练 (密度大) →完成展示结果。

四、以“辽绣”特色为依托,“三项建设”全面开花

我校地处叶茂台镇叶茂台村,这里有规模庞大的辽墓群,其中著名的是7号墓和16号墓,有“大辽福地,宰相故里”之称。“辽绣”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辽丞相的故乡,理所当然要继承与发扬。“辽绣”即辽代风格的刺绣,特点是:横向施针,稀绣扑地的刺绣手法。我校派人外出学习,并编制校本特色课程。虽然没有形成规模,但也算成果“小成”。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之一。每一个伟业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细节做铺垫,看似平常的小事,就是他日成功的基石。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励志电影,每周学干一种家务活,做一件孝敬老人的事情……这就是叶茂台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回家的家庭作业。2015年4月读书活动月启动,我们安排了“亲子阅读”活动,既养成了读书习惯,又留下“亲子”的美好瞬间。学校力争从最小处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对爱的表达能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项建设”取得佳绩。“校长杯”校园足球赛中,我校名列全县第七名;小提琴社团每周坚持活动,取得成效;在师生山水画比赛中,教师2人次获得教师组二等奖,学生15人次获奖。

传承经典,打造书法教育品牌学校 篇5

六年磨一剑,书法教育回归经典

孔子十分推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并以之作为教授弟子的科目。这其中的“书”指的是识字与写字。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写字质量和数量每况愈下,或提笔忘字、或羞于提笔的现象屡见不鲜。面对如此现状,学校提出了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发展理念,把书法教育确立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夯实学生书写技能的同时,注重向课外延伸和拓展,让学生人人练一手好字,终身受益。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已成为莱州市书法教育的领跑者、示范校。

多年来,学校以“守正创新,回归经典”为方针,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健好体”为目标,制定了书法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和长期规划,健全了《云峰中学师生书法学习考核方案》等,落实了“教师外出与名师对话”的业务培训方案,为书法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托新资源,书法环境得天独厚

莱州云峰山是著名的“北魏郑道昭摩崖刻石”代表名山,被誉为北魏书法艺术三大宝库之一。依托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学校精心地创设“六个一”特色环境,营造浓厚的书法教育氛围。

“一室”——现代化的书法专用教室:配备一流的设施,并在室内陈列师生在历次比赛中的获奖作品、活动资料等。“一廊”——百米书法长廊:内容包括书法明星榜、书法快讯和级部书法园地,用于展示书法明星风采等。“一库”——书法人才库:通过书法晋级档案和等级达标卡,记录了人才库成员的成长过程。“一平台”——校园网书法平台:在校园网开辟“走进国粹,亲近书法”专栏,及时地更新名家作品和师生优秀作品,让师生从中领悟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一展示”——校园书法成果展:每年学校都要展示一年来校园书法比赛的优秀成果,精选近千幅学生作品进行装裱、悬挂,让师生在书墨飘香中陶冶情操。“一基地”——云峰山书法教育实践基地:每学期组织一次云峰笔会,欣赏摩崖石刻的云鹤海鸥之态、古松蟠屈之姿。

名师来导引,书法练习守正创新

学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全国硬笔书法高级研修班。学校开展“四个一”活动,坚持普及与提高并行,确保书法练习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每日一练:每天晚饭后30分钟为每日一练的固定时间。每周一赛:每位师生每周上交一篇最能体现自己水平的书法作品,统一组织评比,评价成绩作为“校园书法家”“书法之星”评选的依据。每月一展:每月评出的优秀作品在书法长廊、校园网站进行展示,创树榜样,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每学期一总结:学校每学期末对书法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表彰,根据“每周一赛”的成绩确定书法晋级和争章达标的情况,表彰书法工作先进个人等。

“四个一”活动促成了书法练习常态化,使学校师生的整体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改变着师生的精神面貌。

打造新品牌,书法教育成果斐然

经过多年积淀,书法教育为学校整体工作锦上添花,助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攀升。近几年,学校师生在“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比赛、“世纪星”全国书画摄影比赛以及省、地、市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其中130人次荣获一等奖,216人次荣获二等奖,学校也多次获优秀组织奖,多次为全市艺术教育现场会提供现场。学校艺术月书画比赛有86人次获一等奖,并代表莱州教体局参加烟台市比赛。近年来,先后有《中国教育学刊》《烟台日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的书法教育特色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挥毫一展凌云志,泼墨尽显柔翰情。”在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道路上,学校将不断地探索新课程环境下的书法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机制,努力培养一支书法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构建翰墨树人的文化风骨,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云峰中学)

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篇6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

“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 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 特别是高中阶段, 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 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 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 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 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 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 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 课外活动内容单一, 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 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 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 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 (直接方式、间接方式) 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 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 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 但在活动里面,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 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 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 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 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 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

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 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 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 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 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 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 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 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 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 从现实状况来看, 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 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 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 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 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 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 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 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 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 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 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 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 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 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 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 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 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 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 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 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 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 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 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 立足本校实际, 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 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 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 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 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 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 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 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 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 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 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 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 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 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 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 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 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 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 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 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 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 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 培养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 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 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 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 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 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 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 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 热爱本民族文化, 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 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

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 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 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 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 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 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 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 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摘要:多年来, 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发的教育活动, 例如民族节日、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活动等。这种原生态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少数民族儿童适应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 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 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只依靠少数民族自发地传承活动是不够的, 同时还需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当前,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 2006, (4) .

[3]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2) .

[6][7]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沦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19-20

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策略简析 篇7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策略

目前在我国,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现在还无法对许多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做出更详尽的了解和评估,对它们的普查工作势在必行。普查时要做好资料档案的保存,对普查对象的设档要规范有序、记录完整,使它们成为文献编纂和科学研究最直接有效的依据。除文字记录和实物收集外,应尽量使用录像、计算机储存等先进手段。

一、提高民间美术的保护的意识

经验告诉我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并尽一切可能给予能工巧匠者一定的生活保障和创作激励,尽一切可能去完善传承性使之后继有人。我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其中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在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大力强调各级政府的投入与扶持,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唤起全社会对民间美术保护开发的重视,由有关领导部门明确这一工作的归属,分阶段地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逐步予以实施。可仿照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分级分批地确定和落实。

二、强化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

民间工艺品在自然经济时代流传范围非常有限,不过这种天然性质的封闭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的地域特色。对这些工艺品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它们的造型、色彩、用料、做工以及属于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出正确的界定。但交通和信息传播方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流通领域的扩容使许多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日益减退,特别是当它们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地域特色的减退不但不利于民间美术的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地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以及它“本土化”的特征,它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影响力非常巨大,它的真正价值已然超出作品本身,因为它们代表着文化精华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对它的保护、发掘、开发和培植工作,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靓丽品牌。

三、将民间美术纳入学校教育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与教学结构来看,虽然中国新兴的美术教育已有八十多年历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完美教育体系和教学结构依然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对民族美术传统和规律的认识许多时候还非常肤浅,有些地方甚至停留在最初级阶段,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民间美术的重视度远远不够。中国文化的旗手鲁迅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曾一再提醒国人要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中国的民间美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让传统民间美术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发扬光大,绽放出最美的中国风之花。如何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引导它渡过危机,走出低谷,成为我国民间美术工作者一项艰巨的工作。民间美术若要不断延伸和发展,一是要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变个人和家庭的传承方式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遗产。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张道一探讨民间美术时说:“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最低限度是保住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至于熄灭和中断。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把民间艺术引进中小学的教材之中,这对于培养民族精神保住民族根本至关重要也非常必要。同时我们主张这种教育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各大学、中学、小学及各种院校都应该设立民间艺术技艺课程,只有这种全员参与,才能真正起到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保护作用并促其健康发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条件多建一些民间美术品收藏陈列室、民间艺术工作室、中国民间美术校园工作坊等,让地方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作用。

四、促进民间美术品市场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工艺并使其不断创新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创新并不是让民间美术面目全非,而是在保持其面貌特征和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作出一些创新的尝试,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质量决定着未来,民间美术品市场必须要完善品牌建设,多出精品,多出佳作,多造精华。这点上可以借鉴日本对待传统手工艺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得到发展,但现代生活方式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的许多传统工艺品在这种冲击下出现了粗制滥造等各种不良倾向,但他们能够及时察觉到这种危害并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进。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工业文明的最好补充,于是他们提出了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造乡运动”,提出“在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的根源”。以自己特有的民间文化吸引外乡人,开展了“一乡一品”的活动,一个地方发展一种精品。建立具有民俗特点的民艺馆、民艺村落,集工艺制作、表演、收集、陈列、研究、培训、销售于一体,以传统民间文化吸引大批游客,把民间艺术转化为文化产业。

五、总结

论陕北秧歌的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篇8

关键词:陕北秧歌,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陕北秧歌犹如在群山环抱连绵起伏的陕北高原上盛开的一朵鲜花, 它以夺目绚丽的色彩, 独具一格的风格, 漫山遍野地怒放, 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12006年, 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陕北秧歌发展的重视。但是, 受到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双重夹击, 陕北秧歌面临着断代危险。对此宋瑾教授指出:“黄土地的传统音乐文化只能由当地的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目前的局面确实令人担忧。也许解决问题的希望应寄托在学校音乐教育上。”2本文梳理陕北秧歌在学校教育传承方面的发展现状, 以期为深化陕北秧歌研究提供参考。

一、延安地区中小学教育传承陕北秧歌现状

从2007年开始, 延安市中小学开设地方特色课程, 秧歌、腰鼓等具有陕北特色的艺术课程。开设的地方特色课程基本内容为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三鼓 (包括蹩鼓、腰鼓、胸鼓) 、陕北剪纸。原则上小学必须开齐4门课程, 中学可任选3门组织教学。各县区结合实际, 在完成特色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 另行研发实施具有当地特色的新课程。延安市教育局专门就特色课程内容对一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 已经编写印制出陕北民歌、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简易教程。陕北秧歌、陕北三鼓、陕北剪纸等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延安市中小学的校园文化, 也让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陕北秧歌在中小学教育遭遇到一些问题, 表现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课时并未开足开够。陕北秧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众多音乐教师对陕北秧歌缺乏了解和研究, 未掌握陕北秧歌的历史文化精髓和基本动作要领, 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 陕北秧歌的教学道具 (伞头、手绢、长腰带、锣鼓) 容易破损, 重复使用率较低, 要求全员配齐难度较大。

二、延安大学教育传承陕北秧歌现状

延安大学开展“陕北秧歌腰鼓大学堂”活动。“陕北秧歌腰鼓大学堂”是延安大学校历届艺术节长期坚持的品牌活动之一。举办该活动的目的, 是让大学生充分领略陕北黄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是对陕北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2013年, 延安大学校第十五届“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之“陕北秧歌腰鼓大学堂”活动在窑洞广场举行。这次活动共有2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学习, 活动持续4天, 主要学习了陕北秧歌和安塞腰鼓的基本步法和套路动作。红火热闹的秧歌, 粗犷洒脱的腰鼓, 让学生们感受了到陕北秧歌和安塞腰鼓的无穷魅力。

延安大学定期举办陕北秧歌教职工大赛, 进一步传承创新陕北民间艺术,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展示我校陕北秧歌的独特魅力,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012年12月, 延安大学工会委员会主办的喜庆“十八大”暨迎新年教职工陕北秧歌大赛在延安大学礼堂举行。本次大赛共有15个基层工会和分会的代表队表演并参加了比赛。2014年12月, 由延安大学工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教职工陕北秧歌大赛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学校领导、全校各部门和各学院主要领导与千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比赛。全校17个基层工会选送的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在两届比赛中, 每支代表队都精心编排了自己的秧歌形式, 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交替展现。角色不仅有传统的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 还穿插有旱船、跑驴、大头娃娃、蛮婆蛮汉等社火节目;表演程式不仅有传统的大秧歌和踢场子, 还糅合了安塞腰鼓、铜镲舞、单人和双人舞等元素。各参赛队伍风格迥异, 形式多样, 各具特色, 精彩纷呈, 展现了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

三、部分高校课堂教育传承陕北秧歌现状

延安大学和榆林学院开设陕北秧歌的选修课。教学目标是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 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扬延安精神。在具体教学中, 掌握陕北秧歌的基本动作特征和基本艺术风格。教学内容:教授大场秧歌的基本道具和基本动作。如伞头持道具的基本动作, 文武身子摆动腰绸的基本动作, 拿捏手绢的基本动作等。秧歌基本动作小、中、大摆十字步, 小、中、大摆三进一退步, 二进二退步, 前进扭步转角步, 十字跳跃步等。教学方法:动作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口令提示法等。

陕北秧歌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教学课堂。长期从事陕北文化研究的榆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孟海平与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明文军, 多次研讨, 达成共识, 确定将陕北秧歌“抢救、保护、传承”等作为双方共同合作开发的一项科研项目。并且, 把陕北秧歌艺术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提高, 在表演内容和技能上得到长足发展, 从而使陕北秧歌这一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相融互补、相互渗透, 自成一体。其中既要保留陕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还要适合现代教学训练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不同民间舞蹈的特殊技能。由北京市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的“陕北秧歌教材”于2013年12月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实验汇报。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民俗舞蹈文化"以民俗文化为依据, 整合陕北多个秧歌类舞蹈样式, 旨在让学生体认秧歌文化内涵;第二部分"课堂训练"以陕北秧歌类舞蹈为素材, 提纯、凝炼其典型形态特征, 进行风格化的身体规训;第三部分是安塞腰鼓套路组合, 其不同于传统腰鼓的风格。明文军意图在教材中实现, 将陕北秧歌作为有机的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 能够传递陕北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陕北秧歌作为陕北特定族群集体记忆的文化编码符号和文化基因要素;陕北秧歌作为教育过程中立体化重新呈现民间舞蹈原型全貌的方式, 并提出三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即民俗仪式的功能性重构、职业化身体的去规训化, 以及身感教学的理念探索和实践操作。”3

注释

11 .于丽.论视觉文化时代陕北秧歌的发展路径[J].农业考古, 2011 (6) :383.

22 .宋瑾.陕北黄土地民间传统音乐考察印象[J].福建艺术, 2006 (2) :54.

学校传承策略 篇9

一、学校“蒙以养正”教育思想的沿革与发展

学校“蒙学楼”外墙上“蒙以养正,磨炼成才”八个鎏金大字清晰地告诉我们学校的百年校训及其今天的发展。

在百年的办学中,学校秉承“蒙以养正”的校训,始终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学校教育面临一个复杂的难题: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不断提高,但耐挫能力不断下降,呈现出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一面。出于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关怀,1987年,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彩色天地”星期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徒步远足、野外拓展等活动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并逐步探索和形成了“磨炼教育”这一学校德育特色。

“磨炼教育”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地磨炼和体验,使其意志品质、学习毅力、生活能力、合作能力等个体内在素质不断完善,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和要求。我校的磨炼教育是依据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彰显了校训校风的精神内涵。2003年,学校以课题“以校为本创特色,磨炼教育促发展”为引领开展研究,着力打造教育品牌,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磨炼教育对泗泾小学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精神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二、学校“磨炼教育”德育特色的定位与创新

学校的“磨炼教育”是从校训“蒙以养正”发展而来的德育特色,旨在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团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人认为,磨炼教育就是挫折教育,一味地让学生受挫、体味失败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曲解了“磨炼教育”的内涵。

“磨炼教育”思想孕育之初,学校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磨砺精神毅力为主要目标。但随着教育的深入,这一思想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今天,学校的“磨炼教育”主要是以“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为总目标,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创新”五个方面具体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围绕核心目标,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为突破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断开发和创新磨炼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围绕“蒙以养正,磨炼成才”的办学思想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与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其二,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支复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师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其三,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课程开发团队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主要分为活动技能类、体育艺术类、人文历史类和学校资源类四大类。

三、“三日营”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磨炼教育”课程,即五年级磨炼教育“三日营”活动。这一活动有效地整合了泗泾周边的人文教育和实践活动资源,将佘山少儿营地、天文台、地震馆、天主教堂、军营等作为实践基地,以实践体验活动为抓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开展技能学习和文化拓展。从1987年的“彩色天地”星期营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三日营”活动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如“传承世博文明,争当四好少年”“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等主题,在彰显时代特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磨炼教育”以新的生命力。

(一)课程开发目标

磨炼教育“三日营”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社会时事和学校周边人文资源,构建起系列化的实践体验、主题探究的活动平台,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让学生在继承和弘扬学校“磨炼教育”的优良传统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获得新知,学会自立、自理和互助友爱,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基。

1. 总目标

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具体要求

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勇于探索,学有毅力,独立自理,合作乐群。

3. 目标分解

学会生存——强体坚志,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炼。

学会学习一—健心益智,进行学习毅力的磨炼。

学会生活——动手长技,进行自理能力的磨炼。

学会交往——互助合作,进行协作精神的磨炼。

学会创新一—善思力行,进行创新思维的磨炼。

(二)课程实施原则

1. 方案分步实施

前期准备阶段: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制定活动方案,成立“三日营”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五年级教师工作会议,布置任务,合理分工;召开五年级家长会和学生动员会,宣传活动意义,告知注意事项,明确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习《营歌》,组建学生活动保障部。

活动实施阶段:以佘山少儿营地为主阵地,借助周边人文资源,开展学走长征路、军事训练、自理能力培养等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参观地震馆、天文台、天主教堂等实践探究活动。

总结拓展阶段:组织召开与“三日营”主题教育活动相关的主题班队课,学生撰写体验作文,开展活动展示等;教师对实施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深入学生内心。

2. 活动分层开展

在方案实施的各个阶段,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体质差异及个体智力发展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学校层面结合营地情况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与调控,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不断丰富和调整活动形式,以求最佳。

(三)课程实施方法与途径

围绕活动目标,学校形成了“一走二看三练四评五写”的五位一体活动模式。

1. 一走——学走红军长征路

随着营主任的一声号令,身着迷彩服的小营员们在鲜红旗帜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十公里以外的佘山少儿营地前进。一路上,行军队伍红歌四起,激情昂扬,颇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概。随行教师负责学生安全,后勤人员安排休息点及营养、水分补给,学生之间互勉互助,最终安全到达营地。

2. 二看——参观学习勤探究

活动前,学校组织自然科技教师设计天文、地震、植物知识探究单,开设相关讲座为学生进行培训,为探究活动做好知识铺垫,提供基本的方法指导。“三日营”活动期间,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花卉知识,探究天文奥秘,学习抗震救险技能,感受自然妙趣,不仅增加了知识积累,而且提高了生存技能。

3. 三练——动手实践学本领

学生在营地得到军人的指导,学习内务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烧竹筒饭,制作水果拼盘,还学会了搓圆子、包馄饨,在动手操作中增长技能,钓螃蟹、参加趣味游戏,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全程提供指导,适时给予援助,确保学生快速掌握方法与技能,获得成功体验。

4. 四评——以评促练齐进步

学校采用整体评价和分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营员达成五个“学会”的目标。由营地教官制定集体评优要求,根据中队、小队、寝室、餐桌等队员的综合表现评选优秀集体;学校大队部组织教师和学生干部根据五个“学会”共同设计“星级营员评价表”,由同寝室营员根据评价标准在寝室长的主持下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星级营员。在简单而庄重的结营式颁奖环节,一份份荣誉让营员看到自己的成长,激励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5. 五写——笔端寄托万般情

营地内读家信、写家信,流露感恩之情;学校中忆活动、写活动,记录成长轨迹。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家信,填写信封;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感悟成长,抒发胸臆;设定作文主题,提供习作指导,开展征文比赛。

点评:(王洪明,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主任)

传承民族文化 打造学校特色 篇10

以开放的心态整合教育资源,从大教育观的角度确定民族文化传承的出发点、切入点

打造民族学校特色,需要资源整合的智慧。一是校本资源。每一所学校都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教育资源,散布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当中,关键是学校决策层要善于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这些资源。二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封闭的,学校特色往往是所在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创建特色学校是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

统整学校三级课程,让原有课程校本化,让校本课程特色化。围绕“彰显教育特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目标,我们一方面要执行好国家、地方课程,满足这些课程实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围绕学生需要和学校特点,渗透办学理想和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完整的三级课程体系。

在总结学校近十年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中国风、民族情——民族艺术与生活》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体系,形成了由必修、选修和活动三个课程系列,十多个课程门类,百余个课程主题组成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学校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首先体现在课程结构和门类的多样化上:它包含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与政策常识、初步学习民族工艺制作、民族歌曲舞蹈、民族乐器表演、民族体育游戏、古诗文诵读、民族书画赏习等学习内容和活动体系,分必修、选修与活动三种类型。其二体现在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利用的多样化上:师生根据学习内容可选择动手操作、情境模仿、实践体验、参观表演、游戏比赛、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促进校内和校外结合,调动学生多感官运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其三是学习评价内容、主体、形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教师、家长、学生多向度评价的交流与综合。其四是师资配备的多样化,我校校本课程的执教者不仅有本校的教师,还会根据专业化要求适时、适度地聘请专业团体、大学院校、各级民委等有民族教育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研究者承担授课或培训任务(如民乐教学和书法教学就是聘请的相关专业团体的老师担任组织教学工作)。

转变教学策略与原则,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促成顺应成长的教育境界。学校生源以少数民族学生、外来务工子女为主要对象,学生个体知识储备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都比同地区中心学校学生略差。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低起点,小台阶,体验成功、促进发展”的教学策略。

“低起点”要求教师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为起点,“小台阶”倡导降低要求、分散难度、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的教学策略。“体验成功、促进发展”则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成长的自信,从而激活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

学校确立的课堂教学原则是: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灵动课堂,培养思维品质,促进全面发展。我们的课堂追求是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赋予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有效的意义,真正实现师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努力建构充满教育智慧和生命活力的课堂。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六条“新武昌人”的“关爱”“融合”策略:一是“保平安,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二是“欣赏认同,把差异当作资源开发”,三是“培养习惯,为美好人生奠基”,四是“提升学业,获得成功与自信”,五是“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六是“家校互动,让家长与学生共成长”。

人文内涵与主题活动是民族教育特色的文化主体,学校办学特色是师生智慧的结晶

作为民族学校,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肯定要把民族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应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以民族教育为辐射源,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培植学生的民族文化根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打造民族特色环境文化,营造浓郁的民族教育熏陶氛围。学校的文化根基,除了学校创办者是辛亥首义甲等功臣,传承了辛亥首义精神之外,还因学校与起义门、楚望台、清真寺等历史遗迹毗邻,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底蕴,这都为学校的环境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2014年底,在各级民委及教育局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借学校百年校庆契机,对学校的文化墙、校史展厅、学校民乐排演厅、学校荣誉陈列室、会议室、美术室、保健室,以及楼梯和走道边的宣传画与展示橱窗、教室内的班级文化墙等文化阵地都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和重新布置,校园环境彰显了强烈的民族文化教育魅力。

让读书、习字成为生活习惯,让翰墨、书香滋养幸福童年。近3年来,学校活动策划一直在保持传统教育影响的同时努力开创和挖掘学校“四有”文化办学特色:即“学校周边有名胜”即“起义门”文化名胜风景区、“民族教育有传统”即民族文化教育传统、“校园文化有特色”即民族艺术与书香文化促发展、“悦读小镇有品位”即家校共读,让书香浸润成长。

作为武汉市2013年“读书之城”启动仪式上政府表彰的十大书友会之一的蒲公英“悦读小镇”阅读公益组织的主要创始成员校,学校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的阅读推广方法和模式:即“激发兴趣——爱读,养成习惯——常读,重思增能——会读,师生互动——精读,亲子共读——促读,开展活动——乐读,创设条件——广读”等多项并举的措施,具有较好的宣传影响和推广价值。

自2010年秋武昌区启动“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专项工程以来,学校结合常规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为突破口,重点落实了“20+20”亲近母语专项活动课程。学生每天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使用专门的教材,早上开展20分钟的民族传统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下午开展20分钟民族传统书法习字活动。

学校以“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作为实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专项工程活动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执行效度进行等级评定和过程引导,并同时研制学生写字及诵读积累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对《书声琅琅》读本的规范使用与保管也明确了奖励制度。我校聘请了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专家与教师们共同开发写字课教程,并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书法专业培训;同时,让书法家走进教室,坚持每周为各班孩子上一节书法课,让孩子们能经常走近专家名人,接受正规的写字教学。

开展民族教育课题研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学校传承策略 篇11

规范课程设置,应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严禁占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规范课程设置的同时,学校还应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任,融传统文化教育于学科教学中,进行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活动开展的实践探索。

1.校本课程中开设了许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国学诵读、武术、国画、陶艺、剪纸、民族舞、书法展示、古筝演奏、葫芦丝表演、快板、经典诗文朗诵、武术、二胡、地方戏曲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年进行的校本课程展示活动中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学生的作品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获得永久展示。

2.学校自主开发的“海岛文化”校本课程,重点研究海南传统文化,从海南民歌、竹竿舞、黎族服饰、黎锦、骑楼建筑、海南传统小吃、海南文化、海南历史等方面展开研究,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了解与热爱,还能把研究成果向全市推广。

3.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诗文篇、人物篇、建筑篇、饮食篇、服饰篇、书画篇、节日篇、民俗篇系列,开展了“中华纸文化”、“春联”、“中国结”等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

4.主题活动推进。每年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诵读比赛、书写比赛。每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中都有一栏“写字园地”与德育课程礼仪操一起,以主题形式推进。

5.常规管理保障。早读时间,各班开始“日有所诵”,下午2点钟在古筝曲的伴奏下,全校开始书法练习。

二、创新课程设置,铸就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我的课程我喜欢”为主题,以“让多彩的课堂伴随孩子的童年,让美丽的校园成为孩子的舞台”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共开设40多个门类的特色校本课程,涵盖音乐、体育、美术、语言运用、器乐、科学、英语、信息技术、棋类、书法、大阅读、生存教育及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海岛文化涉及10余个学科。

1.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搭建校本课程整体框架。

(1)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的内容要贴近时代、社会与学生实际,防止过分知识化、概念化,要体现有效性、适应性、趣味性、可学性、现实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参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且应该拥有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及时间、财力、物力、人力等投入来衡量,采用筛选、改编已有课程或编制全新校本课程等三种方式。根据教育对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办学条件等,采取相应的课程模式,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始阶段,我们按照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阶段进行开发。这五个阶段可以循环反复,周而复始。

(2)搭建校本课程框架。学校根据校本课程三年实施规划,初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其中“生存教育”、“大阅读”、“海岛文化”和“人格悦读”为必修校本课程;服装模特、校园足球、合唱、武术等40多门校本课程为三至四年级选修课程。二年级开设舞蹈和器乐特色校本课程班,三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课的书法校本课程。有校长副校长领衔参与、学校综合学科的全体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和学校精心挑选综合素质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以及致力于学校发展,愿意无偿免费为学校教学的跆拳道、小提琴、葫芦丝等外聘教师校本课程队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的空间。

2.多方联动挖掘资源,拓宽特色校本课程门类。

(1)有效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和校内教师资源。学校利用合唱教室、舞蹈室、电子琴教室、书法室、管乐教室、国画教室、手工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塑胶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资源,根据中青年教师的特长及专业背景,开设小模特、舞蹈、童声合唱、表演唱、健美舞蹈班、电子琴、儿童线描、国画、工艺美术、创意剪纸、手工、书法、兴趣英语、电脑绘画、电子报刊、武术、篮球、足球、田径、羽毛球、花样跳绳、国际象棋等4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

(2)有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及家长资源。学校进行三至五年级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有家长愿意担任校本课程志愿者,提供教学、场地基地、培训等帮助,并将这批资源运用到现有的教学当中。

(3)有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学校将海南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以“话说海南”为主题,以市县为板块编入课程教学;以“话说海南”为主题,以海南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人文景观、特产为板块编入课程内容。采取说一说、做一做、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等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有精心制作美丽的贝类工艺品、有海南歌曲联唱、海南热带水果拼盘制作、家乡特色小吃海南粉、椰奶清补凉制作、三句半表演等。

(4)有效利用学校人文资源。学校广播室、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班级黑板报制作等,都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校本课程教师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蓝韵广播站、小主持人班、小记者班、书法班等校本课程班,让学生能学有所用,能在短时间内将自己所学转化为服务学校提升自己的实践本领。

3.自主选择特色展示,打造学生个性发展平台。

(1)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一是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各个课程门类的喜好程度,然后学校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二是实行自主选修。为了让校本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以学年为单位,课程内容完全向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个人选修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学第一周,学校学生公布根据学生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门类,学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的时间,三至五年级的同学实行走班制,纷纷到自己学年初选择的校本课程室上课,在老师的引领下,体验传统课堂无法给予的感受。

(2)搭建平台展示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定期举办大型校本课程汇报展示会,既是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又是检阅教师教学效果的窗口;校园网上开辟的“校本课程大看台”和教学资源库中的“校本课程”专区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本门课程的特色和魅力,这样既可以总结反思,更能探索提升;既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进程,又促进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有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奠定基础。二是搭建网上交流平台。为了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丰富课程文化,在“校本课程大看台”,为学生开辟一块自由发言和交流的空间,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库中还特设了“校本课程”专区,收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文件资料、教师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教材。三是将已经成熟的校本课程,提升为学生社团文化。让学生成立社团,自行组织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向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文化。

4.独具特色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良性循环。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观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老师撰写课程纲要、教学设计、反思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制。等级的给定考虑三方面的因素。(1)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3)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4)评选“才艺新星”(各个课程组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质的评价与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运用自评、互评、他评等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

5.校本实施成效显著,课程铸就学校特色名片。

(1)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让教师去取舍,也可以不选某些课而让它自动消失。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亮丽名片。教师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懂得如何开发教材,将自身资源与学校资源相结合,每年的校本课程展示、检验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教师们不断反思、改进教学、创新设计,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整合校园活动节日,发展校园文化主题课程

学校建立课程研究中心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专职进行课程研发,服务学校决策。研究中心研究的重点是围绕学生,将原有的一个个的独立的活动,系统设计成系列课程;围绕教师,提高其作为学校课改参与者的课程研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能力。

每个年级成立以教导处、德育处、体卫处、级长、班主任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小组,把传统的学校活动用课程的要求加以整体设计,将它改造成具有活动主题、组织结构、丰富内容、达成目标、教育评价等要素的课程形式。

上一篇: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下一篇:噪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