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问题(共12篇)
传承问题 篇1
民族声乐艺在声我术精髓不, , 容是乐每观一国民声族乐声。个如从何事才民能族更声好乐地艺乐术的发发展展进严程重中失, 衡相艺传术, 承者发的扬值中得国比发较展西前洋景美深思的问题。
一.民族声乐作品内容与形式要有创新和突破
我国地域广阔, 民族大家庭成员众多, 民歌艺术宝库丰富多彩。民歌艺术形式本身曲调质朴, 节奏变化不大, 创作手法中规中矩, 显得脱离了时代, 与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追求不同。艺术家在处理民间民俗中处于原生态的民歌素材时, 要大胆创新, 勇于突破固有形式, 融入时代的气息, 给传统民族声乐带来新的变化。例如, 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蒙古人》等歌曲, 是借用民歌长短调的形式加入了现代流行摇滚音乐的曲风, 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还有些歌曲创作者在作品中, 也虚心学习了传统民族声乐的元素。近年来, 中国流利音乐乐坛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 其中有不少佳作都是采用了民族声乐中的元素, 如《千里之外》、《故乡是北京》、《浏阳河2 0 0 8》等等。这表明, 民族声乐的发展环境的并不完全失去, 重要的是对民族声乐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 使他们跟上时代的跳动的脉搏, 这样才能不愧为艺术领域的常青树。
二.善于运用传统音韵理论研究的成果
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语言发音中音位性的音调不同是每一种语言都具备的特点, 只不过是在中国的语言中, 声调所负担的责任更为重大。声乐理论中普遍强调, 歌唱时要“腔随字走”, “依字行腔”称。我国清代古典戏曲声乐学巨著《乐府传声》中提到, 成为一个歌唱家的基本功是三门课程“宫调、字音、口法”。这其中有两个地方已指出了吐字在歌唱发音的重要性。要发出正确的字音是很容易达到的, 只要发音是按照全国统一标准的语言发音, 并不加入方言语音即可。而要做对“口法”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必须有一个适当灵活的“口法”, 才可将字唱得清晰和真实。书中进一步指出, 演唱者吐字清晰的技巧是“出声、归韵、收声”。这意味着, 歌曲音乐本身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发音音调, 当歌手在具体演绎歌曲时, 要对曲调进行润色, 使之更为全面、完整、形象和美化。从而也演生出了各种润腔的技巧。因此, 对于一个民族声乐的演唱者, 必须要学习和掌握音韵的理论, 并善于运用这些成果, 提高自己的发音水平。
三.民族声乐艺术与美声唱法协调发展
有些民族声乐歌唱者的发声方法是建立在美声唱法基础之上的。这种发声方法虽然可以让人“洋味”十足, 且声音质量大大得到改善。然而, 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却是不利的。因为, 美声唱法强调的是高音部分的颤音技巧, 如果在民歌中运用过多, 会使民歌艺术特点受到破坏, 失去了民族独特的韵味。再者, 民族声乐和美声有关于如何正确发音的基本原理、发音调节方法等方面存在分歧。好在二者对声音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 比如, 一个优秀的歌唱者应当有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域范围, 可以自如的控制音量, 还必须有较好的声音质感、吐纳技巧、歌唱的持久能力等。中国戏曲花旦使用的是半假声和假声的唱法, 这种与美声唱法中的女声发音大同小异。主要区别中在于, 花旦唱法是“头腔共鸣”, 美声的女声则是头腔与胸腔一齐共鸣。在民族声乐传承发扬过程中, 我们要认真辨析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异同点, 要在保持民族声乐基本特征的同时学习美声唱法的优点。
四.民族声乐的表演艺术的技巧
表演艺术技巧是民族声乐作品演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 声乐表演动作并不复杂,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形体站位、手的摆放位置、身体美感等都必须掌握。例如, 在民族声乐表演中, 歌唱者要学会用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 不同的眼光示意了景物的高低远近, 不同的眼睛表达演唱者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赋予歌曲情感的力量, 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进行歌曲表演时, 对一个首歌曲的风格理解也很重要。歌唱者在表演抒情类型歌曲时动作要含蓄内敛, 在表演赞美歌颂类型歌曲时动作要热情奔放, 在表演某个特定故事情节人物时还要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五, 结束语
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沉, 我国民族声乐文化遗产是现代音乐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我们要充分吸收借鉴其它声乐艺术门类的成就, 传承发扬传统民族声乐精髓, 开拓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民族与美声相协调的民族声乐发展之路。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西洋美声唱法比较出现了严重失衡。为了更好的传承发扬民族声乐, 要对民族声乐作品内容与形式要有创新和突破, 善于运用传统音韵理论研究的成果, 注意与美声唱法协调发展以及表演艺术技巧的应用。
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声,艺术
参考文献
[1]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8
[2]项晨, 韶华《东篱采菊——京剧知识a b 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传承问题 篇2
自贡盐帮菜在新世纪之初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发展中还面临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品牌还未树立
尽管自贡盐帮菜是极具价值的品牌,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甚至在来自成都的“上河帮”和来自重庆的“下河帮”面前,“自贡盐帮菜”多少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不得不在自己家门口打响盐帮菜的保卫战。在“盐府人家”、“蜀江春”、“阿细”等本土餐饮企业带动下,在新千年之初,盐帮菜在自贡的市场地位才得到了捍卫。
自贡餐饮企业尝试走出自贡也是2000年以后的事,首选地点是成都。首家 “蜀江春”于2001年5月在成都科华北路开设分店,随后跟进的是 “盐府人家”(2003年)、“阿细”(2004年)。接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自贡餐饮企业又陆续将分店开到了北京、昆明、重庆、湖北等地。综观自贡盐帮菜的市场情况,即使在规模、影响最大的成都,也仅有规模企业三家,分店9个,只能说自贡盐帮菜在成都占稳了脚跟,还谈不上与成都上河帮分庭抗礼,几分天下;在省外其它地区就只能算出现了自贡盐帮菜的餐馆,对当地餐饮业还谈不上有多大影响,离品牌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就是在自贡本土,餐饮企业也是近年来才看到了自贡盐帮菜的含金量和巨大地商机,才打出了自贡盐帮菜的招牌,出现了与自贡盐帮菜有关的店名,如天地盐商菜,私家菜,盐商菜,盐帮菜传人等。在2006年开始举办 “首届盐帮传人杯”厨艺大赛,自贡餐饮美食协会在2006年9月8日才成立,扶持和发展盐帮菜刚刚写进200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这只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自贡盐帮菜品牌工作的良好开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行业集中度低
餐饮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呈多样性与分散性的特点,处于多元竞争的状态。餐饮业小企业居多,规模小、规范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自贡市真正成规模、上档次(规模餐饮企业的标准为:年营业额200万元,从业人员40人以上)的餐饮企业仅有8家。使餐饮企业品牌创新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不利于自贡盐帮菜品牌的创立。
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有待加强
自贡市多数餐饮店老板是身怀绝技的厨师,因一些招牌菜和灵活的经营头脑,使自己的餐馆由小变大,到成立餐饮公司,开连锁店。因此,家族式的经验型管理占较大比重,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制度化较差。即使随着规模的扩大,聘请了部分职业经理人,但这些管理人员较少受过正规现代经营管理教育,仍以经验管理为主。在餐饮的日常管理中,尤其是后场的现场实务管理较为混乱,前台富丽堂皇、后场不堪入目的状况在许多中餐馆普遍存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不多,使企业改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和全面提升竞争力十分困难。
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自贡盐帮菜技法、味型多样,变化极大,厨师的手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菜品的质量。近年来虽有一些毕业于各种烹饪学校的厨师陆续进入餐饮行业,但厨师行业到现在还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师徒相传是常见的现象。造成很多厨师都学历不高,各门派之间交流较少,菜品缺乏理论的提升,不利于整个菜系的发展。据业内人士估计,自贡市80%以上的厨师属师徒相传型,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厨师超过50%,具有专科学历的厨师寥寥无几。
餐饮服务人员由于薪酬低,不仅难以吸引和留下高水平的人才,也难以激发在岗人员进修提高的积极性,使目前餐饮服务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在初中及其以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不仅如此,自贡餐饮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也明显不足,管理薄弱。出现了从厨师长、领班、大堂经理、经理一将难求的局面。据业内人士估计,自贡餐饮业2万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超过50人。
理论研究滞后
中原文化传承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原文化;传承;文化价值观;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46-03
一、中原文化传承的现状
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近些年来,为了加强中原文化的国内外宣传,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搭建文化传播平台
中原文化厚重,历史悠久,日益浓厚的“中原情结”凭借一系列的举措正在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开辟新的路径,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日新月异的现代传播技术为中原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新的条件。最近这些年河南在文化的对外交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革,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原文化行”系列活动把中原文化推广到了港澳台、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郑州歌舞剧院联合社会力量成功打造了歌舞剧《风中少林》,其波澜壮阔的演出阵容出现在“澳亚艺术节”上,引起当地民众对中原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各界高呼“戏曲辉煌不再”之时,《梨园春》逆势而上,在悉尼歌剧院的演出中的道具、服装、音乐和布景无不彰显着中原文化的魅力与特色,令观众心驰神往。由河南省豫剧二团打造的文艺精品《程婴救孤》于2013年春节首次登上百老汇舞台,成为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对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东方戏剧魅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在拓宽对外交流渠道的同时,河南省还精心组织“国际媒体河南行”“国际旅游小姐巡游”等文化活动,主动把游客及各界媒体“请进来”,让他们了解和宣传中原文化。
(二)经贸交流与文化节联袂,拓展传播新渠道
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吸引、交流与传播的原动力,而形态各异的文化节逐渐成了传承与交流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原地区的文化节更是魅力独特、底蕴深厚,可以概括为下面四种形式:一是特色节会,各地以本地的山水或人文历史文化为依托开展的各种文化节会,如登封的国际少林武术节、洛阳的牡丹花会和信阳茶文化节等;二是寻根节会,以新郑的拜祖大典和中原各地的姓氏文化节最为著名。三是民间庙会,如淮阳太昊陵朝祖庙会。四是博览会展,如郑东新区如意湖畔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仅2014年就举办了大大小小30多项展销会,成为各界人士了解中原文化与经济发展,加强同河南的经贸交流的重要渠道。如今河南各地结合地方经济与文化特点进行了众多的招商引资活动,初步形成“文化拉动经济,经济促进文化”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积极探索品牌建设与文化推广途径
文化推广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需求,是遵循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而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品牌的打造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传播与推介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这一过程中一旦打造出知名的文化品牌,必将推动中原文化建设发展到新的高度。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石刻艺术宝库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以《风中少林》和《大宋·东京梦华》为代表的演艺品牌,以纸媒与新传媒相结合的《梨园春》和《大河报》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品牌,以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洛阳唐三彩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品牌,以“小樱桃”为代表的动漫品牌,这些文化品牌特色鲜明,已经成为带动河南文化产品、技术和资本进行交易的重要平台。这些文化品牌是与中原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易让大众产生共鸣,形成一种“光环效应”,进而推动文化相关产业快速进步。
二、中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无可否认,河南是全国文化资源大省。但中原地区丰厚的文化资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非常弱,传播范围也很小,影响力较弱,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颇不相称。中原文化资源在跨国界、跨文化传播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品牌知名度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从总体上看,高水平的创意和策划还很缺乏,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够坚实,缺少高水平的策划和创意。中原文化资源优势强大,但却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而转化为产业优势。能够符合当代文化市场需求,真实凸显中原文化独特魅力的文化品牌还在襁褓之中;宣传推介文化品牌的渠道还比较滞后和单一。尽管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等一批文化品牌正在走出全国,但因没有得到深度开发利用,中原文化知名品牌在国际上依旧寥若晨星。
虽然河南省属于全国文化大省,但其在利用中,过度注重了注重商业价值和文化外在形式,而忽视其真正文化资源内涵的一面。河南的文化旅游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文化的内涵挖掘还缺乏深度,文化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附加值比较少。例如,本来少林寺是佛学的殿堂,历朝历代对佛教精神的宣扬都是少林寺得以名扬天下的原因之一,另辅以少林功夫。但现在少林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世俗化的倾向,景区内的高香动辄几百元甚至高达上万元,纯粹是企业逐利的行为。佛门圣地的殿堂本是清净的,甚至可以说是无为的,但是这些行为确实消弱了大众心中的神圣感,让普通信众感到少林寺也不过如此。此外,少林功夫本是本是佛家修身养性的外在形式,或者说是禅宗能够做到普度众生的一种工具,是佛教精神的一种宣讲,体悟禅宗深意的表意。但是现在少林寺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过于注重少林功夫的对外传播,却很少提及少林功夫和禅宗的紧密联系。同样,龙门石窟景区打出了“夜游龙门”服务项目,采用高科技的灯光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却未曾想到利用佛教所蕴涵的精神为现代社会中异化的人们营造诗意的精神空间[3]。“傍文化”[4]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有人鉴于当下社会崇尚文化,国家重视文化,所以尽量与文化挂钩以搭便车、借光环,分享国家的优惠政策等等,这是对文化价值观的误判。
(二)缺乏国际运作的经验,宣传途径过于狭窄
自从加入世贸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西方文化以及价值观也迅猛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虽然融入了佛、道的精华,但是不可避免的遭受强大的冲击,显得难以阻挡。特别是西方文化辅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物质产品作为载体,更是难以招架。其冲击和影响是异常广泛和深入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年,影响更是深入方方面面。提升地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然而,政府行为又会是一把“双刃剑”[2]。政府拥有的资源多,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干预多,往往采用计划的办法管理某些市场的资源配置,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近年来河南也在努力加强文化的对外宣传,但由于缺乏对受众的细致调查与分析,不了解市场以及受众期待视野,政府与市场互补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缺乏同国际知名的文化公司合作、合资的能力,缺乏具有知名品牌效应的文化中介机构,这同我们资源大省身份仍然不大协调。
中原文化的传承从根本上来说还有赖于作为中原文化的文化主体的中原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商业经济和外来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此,原本深深扎根于传统农耕时代的中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今中原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的英语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在英语热潮的大背景下,有多少孩子还能理解中文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渊源?文化的剧变不仅意味着文化传统中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因子会被淘汰,同时也意味着文化传统中的精蕴也会随之流失和社会整合功能不断减退。
(三)忽视文化资源精神内涵
河南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这里的中原文化内涵丰富。近年来河南旅游界深挖文化内涵,系列电视节目《厚重河南》把一个文化的、历史的、厚重的、文明的、风情的河南展示给观众,对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开发也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借助文化做生意,或杂糅古旧情调,或装裱文化元素,这是商人的精明,也是我国消费环境升级、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河南的文化旅游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未能足够重视文化的更具长久产业附加值的内涵。高科技灯光下的“夜游龙门”引来的只能是走马观“灯”的游客;企业化经营的少林寺内价格不菲的高香让人们对清静无为的佛门圣地望而生畏。
三、中原文化传承的问题分析
中原文化传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和我们自身对宣传重视不够,忽略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传播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方国家掌握着艺术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一)相对落后的对外传播理念
思想决定行为。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查找根源,破除旧观念,突破瓶颈,以新的思维方式从事文化产业的生产、组织和规划。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中原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有明显差距。首先,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下的中原人形成了温和柔顺的性格,难免缺乏独立思考、锐意进取和创新发展的能力,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文化失去了活力,导致中原文化逐渐地走向式微。同时,中原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农业文化,缺乏与现代经济的关联性;中原人民习惯于遵循传统,但传统中有些内容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经济发展,甚至还会影响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判断。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观念太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文化单位缺乏经营理念和竞争意识,不能透彻分析“成本—收益”规律和很好把握市场供求关系,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3],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必然遭到淘汰。第三,以文化为载体的传播意识不强。我们曾简单地认为“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仅仅是一种对外宣传”[4],一厢情愿地把我们的文化物品当作他人希望了解的东西,因而没有注重探寻效果较好的宣传形式和载体。忽视形式上的意义,缺乏市场意识和对国外受众的深入研究,我们的文化宣传也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全球化的深入和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它使原本处于不同时空下的文化价值观念退去了神秘与隐蔽而混杂在一起。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精神和审美趣味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影响到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利用国际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文化的输出力度,由经济领域逐步进入到思想领域。全球化的浪潮中人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使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能更好地生存;但与此同时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却在减弱,民族身份也在逐渐消解。全球化造成对传统文化的极大冲击,那些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渐行渐远,而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新型城市化的日益推进也淡薄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意识。西方经济规则和模式的传播和价值观念的蔓延,使得某些人在接受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过程中良莠不分,看到了本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却忽略了她的巨大优势和民族精神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有些文化输出选材层次较浅,以努力迎合西方的审美期待和猎奇需求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中原文化的形象。
(三)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人才的匮乏
翻译人才是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原文化走出去,不差钱,也不差优秀的文化资源,差的是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对于翻译,尤其是中译外的关注和重视还不够。翻译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艰苦的工作,绝非懂几句外语再加上一本词典就可以胜任的。目前社会上还没有对翻译质量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政府和社会对中译外工作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给予的重视和关注不够,没有认识到“翻译工作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劳动,使得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翻译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原文化资源“走出去”的主要瓶颈[5]。译文受众的汉文化背景知识缺乏,目前的翻译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原因不能满足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需求。目前的翻译行业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准入机制,多数文化单位没有专门的翻译从业人员,在此情况下翻译质量是没有保障的。河南对外文化传播的资料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效果。有效对外传播中原文化,必须提高中译外翻译质量,借助全球化的浪潮打破文化传播“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窘境,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原的故事。
四、结语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强大的中原文化可以激发中原人民强大的创造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要努力找准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切入点,针对不同的文化资源类型,根据不同地域策划不同的传承及推广目标、路径、载体以及交流运作模式,强化中原文化资源传承及对外推广的力度和效度,使中原文化海外放异彩,与世界文明和合共生。
参考文献:
〔1〕高金成.豫剧《程婴救孤》登上美国百老汇[N].河南日报,2013-02-20.
〔2〕宋国卿.新形势下河南省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对策[J].决策观察,2011,(8).
〔3〕裴钰.避免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N].中国旅游报,2012-03-19.
〔4〕谈新敏.试论中原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J].商丘师范学院学,2012,(11).
〔5〕张豫红.河南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翻译问题的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2,(7).
汉字简化与文化传承问题再思考 篇4
一、汉字形体的简化
汉字形体的改变自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开始, 汉字形体演变的主流是简化。新中国成立后文字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就是对汉字形体做出简化。汉字形体的简化坚持了尊重历史、尊重习惯等原则, 但也存在着把简化工作看做是实用的、临时过渡的思想, 从而未能充分考虑汉字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历史发展和长期使用的问题。
(一) 草书楷化
草书楷化是汉字形体简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充分体现了尊重历史的原则。草书楷化即取草书写法, 只要其形, 舍却不必要的笔划, 并用楷体规范。归类于草体楷化的简化字大部分是独体字, 多取自在民间流传已久的草书, 往往笔划简单, 易于书写, 因此很容易被大众接受。
“车”字甲骨文是由两个车轮的象形、车轴的象形和两个车轮和车轴相交的“十”字构成, 是象形字, 突出了车的特征。在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逐渐简化成“車”, 文字改革中又根据草书的形体进一步楷化成“车”, 彻底失去了象形的意味, 形成单纯的记号字。
(二) 古字回改
汉字有漫长的发展历史, 同一个音义的汉字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有笔划的增减, 一个汉字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字形, 形成古今字。简化时将这些不同的字形合并, 选最简单的作为简化字。因为有历史上的字形, 并且保存了造字理据, 所以这类字也很受大众欢迎。
网- 網 “网”字甲骨文、金文是鱼网的象形。籀文和篆文“网”字由网的象形或其省写和声符“亡”构成。汉字隶变时又再加意符“糹”, 表示网的材质是丝织类。汉字简化时采用象形的古字, 简单明了。
(三) 取局部特征
汉字的形体复杂, 简化时将原本笔画繁多、重复的部件加以省简, 或者仅取某部件, 使得文字易于书写。“兒”由“臼”和“人”两个部件构成。“臼”是幼儿大头并且头盖骨封闭不完全的象形, “人”是婴儿侧面的象形, 整个字形象地再现了婴儿最主要的生理特征。汉字简化时省减了部件“臼”, “人”字讹变成“儿”, 从而失去象形的特征, 变成单纯的记号字。
由于省体简化是将原本笔画繁多、重复的汉字部件加以省减, 或者仅取某个部件, 这样就使汉字的表意表音功能部分地遭到破坏, 简化后的汉字往往变成单纯的记号字, 一般的读者就难以从字形上去推测读音、探求字源。但是也有一些汉字在省体简化后的, 仍保留表音表意功能。“離”字甲骨文由鸟的象形和捕鸟网的象形构成。意思是捕鸟网没有捕到鸟, 由此产生脱离的含义。籀文字形由两个鸟的示意图、捕鸟网的象形和手形构成。简化汉字“离”即取籀文字形的结构并省简一个构字部件“鸟”讹变而成, 经省简后取的部件是“手”、“鸟”、“网”, 仍然表示手拿网捕鸟而不得的意思, 保留了汉字造字的理据。
(四) 造新字
一些经过简化的汉字, 并没丧失其表音或表意功能, 是因为彻底改变了构字部件, 形成新的表音表意字。“袜”字篆文由“韋” (韦) 和“蔑”构成, “韦”有熟皮子的意思, “蔑”字有轻视的含义, 整个字的意思是用柔软皮子制成的不重要的东西, 指袜子。汉字隶定后用“衣”代替“韦”。简化字“袜”由历史上的俗体字简化而来, 意思是末端的衣装, 仍是袜子的含义。三种字形虽一直在变, 但都是会意字。“袜”字历经篆文、隶书至简化字等数次字体改革, 依然没讹变成记号字, 通过“袜”字的字体改革, 还可了解篆文之时古人已有着袜子的习惯, 古时袜子是用熟皮子制作, 后来换成衣料制作。字体的改革除了可将笔划适当趋减, 还因时间的转移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同样构造下的繁简字, 简化后的“袜”字明显优于繁体字。
(五) 造符号
汉字简化中省减了部分表音表意的部件, 这些部件经过讹变或添加, 形成新的符号, 这些符号即不表音, 也不表意, 只是单纯的记号, “侖”最早可见于籀文, “侖”字由“亼”和“册”构成。“亼”字是集合的示意图, 整个字的意思是把简册集中在一起。简册集中在一起要分门别类地放, 由此产生条理的含义。简化“侖”时将“亼”省减成“人”再将“册”字草书楷化成“匕”, 构成记号字“仑”。
汉字简化中省减了部分表音表意功能的部件, 讹变或添加又造成简化字中的一个新部件对应繁体字中的不同部件的乱象, 使得这些汉字更加难以溯源, 难以归类。以“又”字为例, 其对应的繁体部件就有“奚、鸟、雚、堇、登”等, 这些原本在繁体字的部件中或表音、或表意, 省体变形简化后都变成“又”字, 如:鸡- 雞, 难-難, 观- 觀, 凤- 鳳, 对- 對, 戏- 戲, 邓- 鄧, 圣- 聖, 汉- 漢等字。以一个部件对应多个部件虽然达到了简化的目的, 但不符合造字原理, 也让汉字优越性的六书原理不能显现, 可谓得中亦有失。
(六) 偏旁类推
汉字简化方案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偏旁类推, 以“門”为例, 甲骨文“門”字是双扇门象形, 汉字简化时按草书楷化形式简化成“门”, 形成记号字。“門”是部首, 简化成“门”后, 由于实施部首类推简化, 共有56 个归于“门”部首的汉字在类推的情况下简化。《简化字总表》第二表收可做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 个, 简化偏旁14 个, 第三表即收录根据偏旁类推原则得出的简化字1753 个。可以说偏旁类推解决了汉字大部分的简化问题, 这种简化方式简单明了, 除了方便人们繁简字学习之外, 更方便计算机在繁简字间的转换, 充分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优越性。
二、汉字字数的减少
汉字简化的另一个途径是字数的减少, 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音近合并, 即把音近但意义有别的两个字合并, 选取笔划较简易的字取代笔划较复杂的字。二是同音假借, 即选取笔划简单的字形替代笔划复杂的字形。
(一) 音近合并
汉字合并简化就是将不同字形但其音近或音同而择简单的直接合并, 不另造新字。汉语中同音汉字甚多, 但各自字形不同、字义也有差别。汉字简化时将两个字形不同, 意义不同用但音近的字体加以合并, 并舍繁取简, 选笔划少的为简化字。
后- 後 “后”字甲骨文由倒写的“人”和“口”构成。意思是口中可以发出使人头朝下受刑命令的人, 由此产生君主的含义。引申为君主的妻子。後”字甲骨文由“彳”、“幺”的变体和手形构成。“彳”字是道路的象形, 整个字的意思是手领着孩子在路上走。带孩子的人走的慢, 会落在别人后边, 由此产生与“前”相反的含义。汉字简化按音近合并, “后”负载两字意义, 成规范字。 “后”字在字形字义方面都与它的繁体字不通用, 仅仅音同, 所以在汉字规范简化时合并。不过可以合并的最大因素并非音近, 而是因为早已普及, 未规范之前群众都已接受。不过这种合并让字的负载变重, 还会对古文的学习造成干扰。
(二) 同音假借
同音假借是借鉴了传统“六书”造字原则中的假借。严格来讲, 假借是汉字的用字方法, 即早期汉字的数量有限, 新的音义产生后, 不愿意另造新字, 往往就用已有的字形来代替, 但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中, 被借字的音义往往被后借义所覆盖, 以致于一般的使用者很难知道它们的本来意义, 除非专业的研究人员。同音假借使得汉字总体的数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假借是汉字发展史上常见的用字方法, 汉字简化中采用了这种古老的用字方法, 常常是将原本各自具备字音和字义的两种字形, 以生僻但简单的字形替代笔画繁多却常用的字形。例, 坏—壞, “坏”是“坯”的本字, 本义是土丘;简化字以“坏”替代“壞”的本义衰亡、崩溃、倒塌, 并取代“壞”的音。“坏”失去其本音本义。同音假借让甚少使用的生僻字得以重新使用, 无需再造新字, 减少了汉字的总数;以替代方式让生僻字直接取代常用字的音义, 也减少了汉字的一音多义现象。
(三) 合并并另造新字
两个音近的汉字合并后, 另造简单的字形来身兼这两个字的音义。历- 歷- 曆, “歷”字甲骨文由“禾”、缺笔的“禾”和脚形的“止”构成, “止”表示行动, 整字意思是种庄稼的全过程, 由此产生经历、经过、完全等含义。后来字形加“厂”, 是房子的象形, 整个字的意思是把庄稼收回家的全过程。“曆”由“厤”和“日”构成, “厤”表示粮食收回家, 整个字意思是农事活动和太阳变化之间的关系, 由此产生历法、日历的含义。简化时把这两个字合并并另造新形声字“历”, “厂”表意, “力”表音。这样 “历”就成为后起字, 它们的繁体字合并后并没有选其中一种为规范字, 而是构造笔划简单的新字替代繁体字的音和意。
三、总结
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汉字简化后, 单个汉字的笔划明显减少, 常用汉字的总数明显变少, 简化汉字在中国大陆推行五十余年, 已经深入人心, 对处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期内的文化普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功不可没。但是汉字简化后, 变形和省体使得个别汉字成了单纯的记号字, 所简化后的构型部件难以紧密联系之前的字体, 更多的是变成新的部件替代原有的音意, 部分地破坏了汉字的造字理据。音近合并和同音假借又使得个别汉字承载的音义过多, 造成现代汉语中同音现象复杂, 无形中增加了掌握汉字的难度。再加上汉字历史悠久, 形体构造复杂, 传统的六书理论也只能将汉字进行简单的归类。推行汉字简化后, 汉字更不容易分析归类, 这就部分地割裂了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结晶,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推行简化字后, 很多人不认识繁体字, 不仅看不懂古代的书籍文献, 甚至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排斥的心理。这也是许多文化学者诟病简体字的原因所在。
另外,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台湾和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仍然通行的是未经简化的楷体汉字,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 繁体汉字愈来愈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社会上又流行起繁体字, 但是很多人由于缺乏汉字字体的演变历史以及简繁字体对照方面的知识, 乱用混用的现象十分严重, 如将“皇後”错当成“皇后”的繁体, 把“十麵埋伏”错当成“十面埋伏”的繁体等等。
我们认为, 现阶段简繁汉字确实并存的情况下, 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 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 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新形势下, 在坚持汉字简化方针的大前提下, 可以适当地对大众进行语言文字知识的普及教育, 以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净化社会语言文字环境, 这方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带了个好头。除了在公共媒体上积极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语言文字知识外, 还应该特别提倡大中学校对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的介绍, 使得学生有汉字发展源流和简繁字体对照的一些基本常识。在现行教育制度下,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知识被强化, 语言文字知识则被弱化, 很多老师甚至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老师说‘车’字是象形字, 我看却不像”的问题, 也出现了文章开头笔者提出的大陆赴港台留学的学生想要学习简繁字体对照方面的知识却投师无门的现象。高校大学语文教育中, 只讲文学、文化, 几乎不涉猎文字知识, 就连文史专业的学生也不喜欢古代汉语这样的课程, 不愿意阅读竖排繁体的古籍。在全民的语言文字知识普遍缺失的情况下, 尽快补上这一课程, 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字素养, 必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和民族认同感、凝聚力的加强。
参考文献
张书岩1997《简化字溯源》, 语文出版社。
张素凤2008《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 中华书局。
陈文敏2007《汉字起源与原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
传承问题 篇5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定位中写到:“音乐课旨在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开拓艺术视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识。”由此可见,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世纪开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们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品种繁多的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他们都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当今树根立魂的民族精神在学生心目中渐渐缺失,很多学生沉迷于某些格调不够高雅的作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利用艺术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来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道德品质。
一、音乐教学与时代接轨——精心设计导入,吸引学生关注
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所教的是怎样的学生?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怎样的音乐、怎样的方式才能为学生们所接受,才能让他们感动,才能让他们有所启迪?我们要树立一种不断发展的时代精神,用“发展”的视角来摈弃传统教育的滞后性,千万不能沿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时时在变化的学生。所以老师的思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我们的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教师的职责重在引导,当你引导有方,学生的思维会随之涌动,学生关注的角度会发生变化。
当初三(2)班学生在下课后要求再一次地欣赏《吉祥三宝》并齐刷刷的坐在座位上时,当同学们再次从歌中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喜悦时,当同学们再次为歌曲感动时,我就会再次惊艳,惊艳《吉祥三宝》具有那种超越语言、文化和年龄的魅力,感受到家的“温馨”,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超凡魅力。《吉祥三宝》根植于蒙古族音乐文化,谁说我们的学生不喜欢民歌?从《吉祥三宝》引入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嘎达梅林》、《森吉德玛》时,学生们会对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发出由衷的赞叹。“中国摇滚教父”崔健《一无所有》的横空出世,对西方摇滚乐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结合进行了相当可贵并且非常成功的探索与尝试,带给人的那种强烈的心灵冲击。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开始接触到古典诗词之美,虽然有点迟了,但“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却让学生开始欣赏中国的诗词曲赋,迈入浩瀚诗海。时代在前进,民族音乐也在发展,当那些源自原始民族音乐文化的作品被不断地创作出来,并广为人们所熟知,那么民族音乐就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在教学中,我总感觉民族器乐离学生的距离较远,当我从“女子十二乐坊”切入教学时,同学们如痴如醉。“女子十二乐坊”将中国传统的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完美结合,她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激情的现场表演,拓展了中华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以其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和充满震撼力的表演在国内外弘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当我从原始时期的骨笛、骨哨„„„娓娓道来,同学们深深为我们的民族器乐所震撼,为我们意蕴深刻的民族音乐所折服,竹笛、二胡、古筝、箫„„的幽远意境让同学爱不释手,难道这不能引导学生去关注民族音乐吗?“女子十二乐坊”就是发展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典型的、成功的代表。
当张艺谋执导,章子怡、金城武与刘德华等主演的影片《十面埋伏》上映后,学生们非常想了解《十面埋伏》这首曲子。利用这一锲机,及时向学生介绍作品并进行欣赏。这首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显示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曲中所表现的那种用兵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和雷霆万钧的气势,结合乐曲内容,分析出曲中表现的那种磅礴的大战场面,学生们被乐曲的表现力深深吸引,有身临其境之感,回味无穷。我发现:我们应充分地用好各种资源,让他能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因为电影《十面埋伏》,所以我们欣赏音乐《十面埋伏》。借用学生喜欢的电影导入,不但可以欣赏民族音乐,而且能加深理解民族音乐。
充分利用电影、媒体等宣传,在学生有兴趣了解并有一定知晓的前提下,在学生有想了解的欲望支配下,可以让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上”一个层次。老师要充分利用、精心设计“导入”,与时代接轨,适时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奋,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关注。我们不必避讳流行元素,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并利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世界”都知道,我们还有理由不感动吗?
在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本土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因而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地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本份。奥尔夫和柯达伊的教育体系,也都是以一种民主进步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实践着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
在全球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歌曲《茉莉花》的旋律,早就随着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登上了世界歌剧的舞台;这首歌的旋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从十四位中国美少女的指尖淌出,让世人领略了舞动的北京;这首歌的旋律,贯穿于上海“申博”宣传片的始终,并通过一个三岁女孩的稚嫩嗓音传遍了全世界„„当学生随着《茉莉花》的优美旋律轻轻地哼唱此歌,当学生在欣赏到流传于河北等地的《茉莉花》时,无不为在流传中变异的民歌而感叹,无不为我国丰富的民歌资源而赞叹,无不为我国民歌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惊叹!
上高中教材的“中外传统乐器演奏的乐曲”一课时,我以古琴曲《流水》作为本节课开始前的背景音乐,以《知音》的典故开场,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古琴与古筝的外形比照、音色比较;箜篌与竖琴的外形比照、音色比较;„„我欣慰于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关注,当大家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时,我想,学生们也就成了被载入宇宙探测器金唱片而响彻太空的《流水》的知音了。
当然,热爱民族音乐时我们并不排斥外来音乐,我们享受着一切民族的优秀作品,既爱《小河淌水》,也爱《伏尔加船夫曲》;既爱《江河水》,也爱《悲怆交响乐》;既爱《春江花月夜》,也爱《月光奏鸣曲》;既爱《梁祝》,也爱《罗密欧与朱丽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世界”都知道,我们还有理由不感动吗?
三、经典音乐审美体验———欣赏经典,让我们的情趣更高雅
对一个民族来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音乐内涵的情感与精神,往往是它的灵魂和思想、智慧的发源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与其他文化是血脉相连,息息相通的,它们共同记录和表达出了当时、当地的独特文化和思想。
艺术是一种感动,但究竟怎样才能引发学生对艺术的感动,我们要把握好音乐教育的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情。
二胡独奏曲《赛马》曾被20岁的中国籍钢琴演奏家郎朗及身为专业二胡演奏家的父亲郎国任搬上了卡内基音乐厅。郎朗以其超凡的个人魅力与对音乐的痴迷和热情赢得了全世界乐评人和音乐爱好者的青睐,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穿上了红色中式上装与父亲演奏钢琴、二胡二重奏《赛马》,父子俩你来我往,大有骏马飞腾、鬃毛耸立之势。朗朗自信的眼神,飞扬的头发,兴奋的表情,无不显示出对中华民族音乐的骄傲。当我们欣赏完这一片段后,学生们非常兴奋,而后又沉默了,很久,很久„„课后很多学生向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他们为曾经轻视民族音乐而惭愧。
中国经典的戏曲在当代学生心目中所占的份额很少很少,然而中国的京剧、越剧、沪剧和豫剧登上了世界著名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却可以成为我们教育的锲机。上课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报道”。据报道:每年在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世界著名指挥家们的风采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要素。无论是卡拉扬还是梅塔、小泽征尔,每次必须侧着身躯通过狭小的乐队走廊走向指挥台,无法享受特权。不过,为了能让头戴凤冠的“中国贵妃”的扮演者史依弘从容地展示中国京剧优美的身段,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大动干戈,拆去了四排座椅,将舞台扩大了三分之一,使“中国贵妃”一路走上舞台尽显了王者风范。“中国贵妃”破天荒独享至尊待遇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外国同行还说,中国京剧像北京的歌剧,沪剧像上海的歌剧,旋律很优美。那么究竟是怎样的表演能有如此“王者风范”呢?听完老师的介绍,学生们急切地企盼着欣赏我国的经典地方戏曲。那么,老师就可以从容地带领学生们去戏曲百花园走一遭,让大家共同领略中国经典戏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亲河,母亲河都养育了一个民族。中国有条黄河,衍生了华夏文化,养育了万千炎黄子孙,而在捷克,同样有条河——沃尔塔尔河,培育了勤劳、善良、坚强的捷克人民。音乐家们对母亲河总是不吝感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流淌出一曲曲动听的乐章。当我们对殷承宗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和斯梅塔那的《我的祖国》(选取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进行欣赏比较时,学生们感受到经典文化离他们很近。
《蝴蝶的爱情》,这是为欣赏经典名曲《梁祝》所起的课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支曲子是很神圣的,必须要跪着听。--小泽征尔(世界顶级指挥家)。这是为欣赏《梁祝》精心选择的导入语,让同学们一下子侧目。学生们谁都知道《梁祝》,但谁都不太听得懂《梁祝》。从《梁祝》的作者、体裁、题材、民族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梁祝》的旋律韵味、小提琴模仿了那种民间乐器进行听辨,从《梁祝》使什么精神在新的创意高度上得到提炼与升华进行感受。利用学生有一定知晓的前提,点通他们模棱两可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深”一个层次,经典其实离我们很近。很少有人不知道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达坂城的姑娘辨子长„„王洛兵让中国的民歌走向了世界„„„当我们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为世人所知晓,当越来越多的民族音乐作品走向世界,当“世界”都知道,我们还有理由不感动吗?走向世界的不仅仅是民族音乐,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杨叔子院士曾经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支撑下,才得以存在与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支撑下,我们必定能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从而再一次显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所以我们要在音乐教育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那么在实践中必定能增长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陶冶情操,这将影响一代人的民族精神。
中学音乐教学中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设计
作者:勾
海 波
传承问题 篇6
随着民间艺人年龄的增长,很多较少有人从事行业的老艺人步入了花甲之年,这些老艺人时常会担心自己终生从事的艺术就要失传;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要非常重视这种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性;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对个人经济生活拮据的民间艺人在给予经济上帮助的同时,还要努力创造一种观念,形成一种氛围,让更多的人来从事或者喜欢这些文化财富,从思想观念上对人们就行指引,要培养更多的“文化粉丝”;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熟悉并喜欢我国的经典优秀文化艺术,把这些青少年们培养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口授身传的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这些发源于传统农业文明,大多以口头传承的传统文化,而对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正在急剧势微。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廊中,依靠一代又一代艺人们的口授身传,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发展延续,代代相传。这也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
但是,这些大多以口头传承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恰如遗金散珠,逝花流水,存亡不知,心中无数,特别是面对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这些发源于传统农业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急剧势微,甚至已经失传或者消亡。
存在于温州永嘉一带的菇民戏,如今只有寥寥几人还会演唱,诞生于明末清初的台州乱弹,仅有的一个剧团已停演多年。
“口授身传”的传统文化后继乏人,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始于武肃盛于宋,相沿至今千百年”的海宁硖石灯彩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年近50的胡金龙从事灯彩工艺已经有23年,如今是硖石灯彩的领头人。制作灯彩这活儿精细,主要靠手工,年轻人不愿学,令胡金龙失望的是,儿子就未承父业,不学灯彩学了电脑。为培养接班人,老胡从1998年开始,在职业高中开办灯彩工艺美术班,可办了4年,培养了70多名毕业生,最终仅留下1人。
面对不断流失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现状,有学者认为,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二、民间手工技艺家收徒难
人类是文化的使用者和接受者,我国的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傅们手把手的传授,然而对这些老艺术家来说,要找到心满意足的接班人,还是破费周折的,传承人不仅要有艺术的天分还需要有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
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来讲,他们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估算的。伴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有不少民间艺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失传,这对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无比巨大的损失。
眼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策与法规的缺失,导致很多传统工艺难以生存。比如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荣宝斋木板水印,现在只能作为一种特色的纯手工技艺保存着,但不可能依靠它去盈利,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授身传来传承,但是要挑选一门传统工艺的优秀传承人,条件非常严格,其中最主要是有责任感,因为民间手工技艺的利润低、工艺复杂,不能因为不赚钱就半途而废。这也是目前“收徒难”的主要原因。
三、困难传承人机制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传承人保护机制还面临三大问题的困扰,而这也正是传承人机制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由于“文化粉丝”的缺乏,造成社会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仍停滞在浅表状态,群众热情不能调动起来,下一代孩子业已形成的审美娱乐化崇拜和感官刺激崇拜以及西化痕迹,要想得到适当纠正,难度就非常大,由此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继乏人。“失去了传承人,遗产就变成死的东西,就没有保护的价值了”。
第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后继人。很多传承人他们并不在意政府给自己多少补贴,而是在意自己的技艺由谁来接。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年轻人都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失去兴趣,不愿学习和继承这些老技艺。
其次,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缺少一个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建立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给钱,还要营造好的氛围。大熊猫只有在有竹子有水的地方才能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样。要引导大家形成比较好的乡土文化氛围,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传承下去。
第三,明确传承人的身份定义。如何确立和培养传承人?现在感到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把我们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传承下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是要靠悟性和口传身授,可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感兴趣,传承人的素质亟待提高。
参考文献:
[1]佟玉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J].文化学刊,2011,(01).
[2]吴安新,朱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刑法保护问题[J].兰州学刊,2010,(12).
[3]汤凌燕,柳建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法律思考——以福建省为主要分析对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研究 篇7
一、永清扎刻
所谓“永清扎刻”就是用高粱秸秆扎刻而成的各类工艺品, 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 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 它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 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与此同时, 它也涉及了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建筑学等相关知识。这一民间工艺自被发现之日起, 就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东方构成学典范”, 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以及建筑构成演变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特别是对其传承以及技法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20世纪60年代, “永清扎刻”的代表人物徐艳丰受到高粱秸秆扎成的蝈蝈笼的启发, 经过近50年研究与创新, 扎刻出了《天安门》《黄鹤楼》《滕王阁》《老北京四合院》《佛香阁》《故宫角楼》等70多件精美的仿古建筑模型。2008年, 这位民间艺术家研究与创新出的“永清扎刻”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 为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河北科技大学在建筑工程学院开设第二课堂, 聘请了徐艳丰来该校定期讲课, 把永清扎刻艺术纳入建筑工程学院《房屋建筑学》课程, 成立“永清扎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团, 以科技大学为基点, 长期有效地对扎刻技术进行学习、宣传、保护。目前, 秸秆扎刻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其作为工艺品被国内外社会或个人收藏。“永清扎刻”是具有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手工艺品, 它是一项能给传承者带来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唐山皮影戏
唐山皮影戏是冀东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曲艺, 它起源于西汉,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经过历代相传,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饱含乡土气息, 由此也深受大众所喜爱。唐山皮影的特点突出, 雕刻出的人物生动形象, 色彩简单明亮;其唱腔采用的是唐山方言。唐山皮影经过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产生了以唐山皮影为唱腔的新剧种———“唐剧”和以唐山皮影音乐和动作为基础的皮影舞蹈《俏夕阳》。
唐山皮影的发展,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03年唐山皮影戏《大闹天宫》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木偶皮影大赛金奖。2006年皮影舞蹈《俏夕阳》在央视春晚演出获金奖。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 它也产生了一些内在的忧患, 有人称之为“内冷外热”。唐山皮影只具有“外热”的特点, 并没有将其转化为实际成果。经过我们的实地考察, 剧团中皮影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较低, 皮影的培训体系不健全, 皮影传承人分散各地, 致使唐山皮影“内冷”。我们应该利用“外热”来改变“内冷”, 实现内外共同发展。
三、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起源于明代, 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的剪纸中独树一帜。蔚县剪纸又俗称为“窗花”, 其大部分出自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 他们的作品构图饱满, 造型十分生动细腻, 纯朴自然且意寓深刻, 生活气息浓厚。无论是戏剧人物、鸟虫鱼兽, 还是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 它都极大地体现了民间艺术家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独特造型、精湛刀工、绚丽色彩, 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形象、耐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剪纸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6年, 蔚县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 经国家文化部确定, 河北省蔚县的周永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中。蔚县剪纸的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 使其深受人们的喜爱。蔚县内有16个乡镇的96个行政村从事剪纸行业, 年产剪纸300万套, 年收入3000万元。目前在我们所熟知的民间艺术中, 蔚县剪纸的发展最为蓬勃。
四、曲阳定瓷与石雕
定窑瓷器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在唐宋时期使用较为广泛。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定瓷精品稀有, 这使得其被众多收藏家收藏。在国际上, 定瓷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在大英博物馆、旧金山亚洲美术馆, 定瓷均被作为古老东方艺术珍品。
曲阳雕刻艺术起源于东汉, 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曲阳石雕是现代民间石雕的代表, 其造型生动逼真, 手法细致, 纹路流畅。发展至今, 曲阳石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以及人民大会堂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 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
2006年, 曲阳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阳石雕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一种文化, 它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它对现在石雕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间工艺技艺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据实地了解, 曲阳现有雕刻集团3家, 雕刻从业人员3万多人, 雕刻年产值7亿多元。目前, 曲阳雕刻业已经形成了“一城一线三区”的发展格局,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五、总结
传承问题 篇8
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 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明确的传承计划。很多家族企业家在忙于创业的同时, 并没有把制定传承计划放在心上, 没有一个明确的传承计划, 就无法从一开始就对传承问题进行准备, 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潜在继承人进行培养和甄别。当第一代企业家渐老、家族企业真正到了代际传承的时候, 才发现已经晚了。 (2) 没有选择好合适的传承方式和继承人。在我国, 由于长期存在的父系财产继承关系, 子承父业被视为理所当然。导致很多企业在子女不合适继承企业的情况下, 强行采用子承父业的传承方式, 没有把企业交给最合适的人来管理, 从而造成企业后续发展的困难, 甚至是传承的失败。 (3) 上一代企业家和下一代接班人之间的冲突。家族企业的上下辈之间由于经营观念、处事方式、心理认知和交际范围的诸多不同, 会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矛盾, 如缺乏共同的梦想和企业发展思路存在差异等矛盾。这些冲突的存在使得上下代之间的权力交接很难顺利进行。
上面这些问题是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存在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是导致我国家族企业不能顺利传承的主要原因。然而, 目前我国众多家族企业面临的最紧迫的、最现实和最令家族企业主焦急和头痛的问题还不是这些, 而是家族企业后继无人的问题。浙江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和浙江省家族企业协会曾做过一项调查, 只有14.5%的受访者明确希望退休后由子女来掌管企业;有38%的企业主愿意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另有近一半的人表示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企业无人可传的局面一目了然。另外, 2008年花旗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所援引数据显示, 当华人企业遭遇换代高峰的时候, 大约30%-40%的子女有意向接班, 20%的家族另外找到了接班人, 还有接近40%的企业后继无人。很多家族企业主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企业, 却无人可传, 这对家族企业来说, 无疑是一件头痛的大事。
家族企业为何会陷入无人可传的困境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 一些家族企业主没有合适的子女可以继承企业。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家族企业主没有子女可以继承企业, 或者家族企业主的子女没有能力去继承企业。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 家族企业主子女偏少, 可供选择的人选太过有限, 在子承父业为主导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下, 一旦企业主的子女没有能力去接替父辈的企业, 那么, 他们父辈创立和发展的企业将面临无人可传的困境。二是家族企业主的子女不愿意接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族企业主子女的成长环境往往和父辈们完全不同, 思想观念、生活理念也可能完全不同, 他们中一些人不愿意再经历其父辈们奋斗的艰辛, 宁愿舒舒服服的生活, 而不愿意接下父辈创造的基业;一些家族企业主子女不愿意生活在父辈的影子之中, 宁愿自己创业, 自己发展, 也不愿意接下父辈的基业;一些家族企业主子女对父辈所创下的事业并无兴趣, 志在其他, 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方向, 而不愿意接班。据调查, 在家族企业最为密集的浙江省, 拒绝接班的第二代已经越来越多。
家族企业陷入无人可传困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 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企业。当家族企业主的子女们不能或者不愿意接替他们的父辈之时, 聘请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个可供的选择。然而在我国, 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并不成熟。一方面, 在以特殊信任为基础的信任体制中, 职业经理人缺乏信任的基础, 家族企业主往往很难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企业, 完全放心的交给职业经理人经营。另一方面, 职业经理人市场不成熟, 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 也没有形成一支专业有素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合适的职业经理人难以寻觅。另外, 一些家族企业还都处于创业和发展阶段, 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长期以来完全家族化管理的结果, 导致企业的制度建设很落后, 难以适应委托代理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方式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就是指将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从上一代移交给继任者的过程, 它包含着财产的传承与企业控制权的传递两个方面。家族企业继承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两个维度:所有权传承和管理权传承。其中, 所有权继承关注的是谁将拥有企业、传承过程在什么时间发生;管理权继承也称为“继任”, 关注的是谁来运行该企业、企业将发生什么变化以及继承人将在何时对结果负责以及结果是如何实现的, 继任者可能是家族成员, 也可能是非家族成员即职业经理人。根据所有权和控制的传承方式的不同,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所有权和控制的完全传承, 如子承父业模式;二是单纯的所有权的传承, 放弃控制权, 如职业经理人模式;三是所有权和控制权都放弃的传承, 如出售企业模式。
(一)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完整传承———子承父业模式
子承父业是指创始人退休以后, 由其子女直接担任企业的领导者。子承父业不仅能把所有权从上一代完全传承给下一代, 而且把企业的控制权也完全传递给下一代, 这是家族企业的一种完整的传承。传承之后, 除了领导人发生了变化之外, 企业的其他制度基本不变, 企业的性质更不会发生改变。这种传承模式在我国最为普遍, 它不仅仅是感情上的偏向所致, 更是传统文化、市场环境和产权属性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它比较符合中国的传统伦理和现实情况, 是多数家族企业, 尤其是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家族企业, 最乐于接受和最愿意看到的传承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传承是在家族范围内进行, 对企业的震动相对较小, 传承的成本也最低。不足之处在于存在继任者的能力问题。由于选择范围的狭窄, 如果继承人能力较差, 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 在这种传承模式中, 继承人的选拔和培养非常重要。
(二) 放弃控制权的部分权力传承———职业经理人模式
就是指把企业的所有权传给自己的子女, 而把经营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的传承模式。在这种传承模式中, 企业的所有权仍然保留在家族之中, 但是经营管理权已经从家族中移出, 家族仅对所拥有的股权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 但是不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直接控制的权力。此时, 家族企业的传承已经从子承父业的完整权力传承, 转变为职业经理人模式的部分权力传承, 在传承的过程中, 家族失去了一部分权力。职业经理人的选择有外部寻找和内部选拔两种方式。外部寻找就是从企业外部寻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它具有可选择范围广、选到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概率较高的特点。内部选拔就是从企业内选拔经理人。内部经理人在企业历练多年, 在能力、业绩、人脉等方面的基础都能帮他建立足够的威信, 赢得大家的信服。内部经理人的继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性, 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职业经理人模式的优点在于, 选择的范围较大, 可以把企业交给最合适、最有能力的人去经营管理, 有利于家族企业从家族化治理走向现代化治理。缺点在于职业经理人市场并不完善, 在经理人市场上找到值得信任的职业经理人较为困难。
(三) 放弃所有权和控制权———出售企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家族放弃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把权力 (所有权和控制权) 转变为资金, 即出售企业。此种模式的传承与其说是家族企业的传承, 倒不如说是家族企业的易主。这种结果一般是家族企业主最不愿意看到的, 是家族企业实在无人可传的无奈结果。当家族企业主既无合适的子女可继承企业, 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之时, 可以考虑出售企业, 把企业的资产转变为现金或者其他资产, 然后将所得的财富通过基金会、信托和家族资产组合等方式传给下一代。比如, 可以利用出售企业所得资源成立一个以家族命名的基金, 建立另一个平台, 把家族的声名和荣耀代代相传。出售企业不仅使企业可以得到持续发展, 而且家族的财富也不受损。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简单省事, 一卖了之, 既不会涉及所有权如何分配和传承的问题, 更不用操心接班人的挑选和培养的问题。缺点也很明显, 企业从此与家族无关, 家族企业主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企业, 从此要改名换姓了, 这是很多家族企业主所不愿意看到的。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方式的选择
当老一辈企业家面临退休问题之时, 它所经营的企业到底何去何从, 是传给下一辈, 还是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 或者把企业变现?不同的企业将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不同的企业也将适合不同的传承方式。
(一) 子承父业模式
子承父业模式是大多数家族企业最愿意看到的传承模式, 也是最典型的、最具有家族企业传承意义的企业传承模式。然而, 并不是所有家族企业都适合选择这一模式, 只有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子承父业模式才是最适合的选择。一是家族企业主有子女 (或者近亲属) 可以传承, 即家族内必须后继有人。二是家族企业主的子女有能力来继承企业, 即企业领导人也必须后继有人。这要求家族企业的领导人, 在企业创业和发展之时, 就必须有意识的在家族内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使得接班人在自己退休时, 具备接班的能力, 从而使得家族企业可以顺利传承, 而不是等到上一代领导人快要退休时, 才考虑和寻觅接班的人选。三是家族企业主的子女有意愿来继承企业。如果家族企业主的子女无心接班, 那么, 这一方式也无从选择。四是家族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发展阶段, 适合家族化的治理模式。子承父业的传承模式一般适用于采用典型的家族化治理模式的家族企业。家族化治理模式不同于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模式, 家族化治理一般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企业处于创立和发展阶段时相对有效。但是, 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 需要人才的增多和对管理者才能和制度建设要求的提高, 继续采用家族化治理, 就可能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障碍。此时, 家族企业的传承也不能再拘泥于子承父业模式了, 而应该考虑职业经理人模式。
(二) 职业经理人模式
一般而言, 职业经理人模式是家族企业发展到高级化阶段的一种现实选择。然而, 是否选择职业经理人模式, 不仅仅与企业发展的阶段有关, 还与家族企业的各个方面现实情况有关。具体而言, 职业经理人模式一般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当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原来的家族化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的继续发展, 企业主动寻求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企业。家族企业发展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况, 即维持小规模发展的状况、快速发展壮大为现代化的大公司和破产倒闭。当家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为现代化的大公司时, 寻求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企业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另一种情况就是, 当家族发展仍处于创业阶段或者小规模发展阶段, 而家族企业主子女中又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来接管企业, 而不得不采取职业经理人的传承模式。而当家族企业处于小规模发展的状况时, 对企业领导人能力要求不是太高, 适合子承父业的传承模式;但是, 当家族中无合适的人选可以接班之时, 采用职业经理人的模式也是一种选择, 尤其是内部培养模式。对于这种小型企业而言, 由于长期的观察和交往, 不仅容易甄别经理人的能力和, 而且在企业主和经理人之间往往已经建立起来一种较为亲密的情感和信任关系, 企业传承相对顺利。
(三) 出售企业
出售企业模式一般适用于仍处于创业和发展阶段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家族企业。出售企业虽然是大多数家族企业主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然而, 有时候它却是一种最为现实和合适的选择。中国人始终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希望家族生意和声名"不朽"。创业者热盼后继有人, 将自己的事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然而, 如果企业家的子女无能力接班或者根本无意愿接班, 那么即使让他们勉强接棒, 在如此激励的竞争环境下, 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家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甚至在竞争中遭到淘汰。与其把家族企业交与不合适的人经营, 最终导致家族的财产因经营不善而在企业中消耗掉, 那还不如卖掉企业, 及时把财产转化为现实的财富。因此, 当家族中确实没有适当的传承人选并且不能在企业内部寻求到合适的接班人之时, 也没必要强求。卖掉企业, 将财富传承下去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下一代有了上辈留下的财富不仅可以衣食无忧, 还有了创造自己事业的经济基础, 上一代的辛苦也就没有白费。由此看来, 对于我国众多面临无人可传的家族企业而言, 当老一辈退休之时, 采用出售企业的模式, 也是解决无人可传问题的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军香.国内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发展思路探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70-118.
[2].盛乐.信任资源、产权制度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演化[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6) :261-265.
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问题研究 篇9
北宋时期是开封史上艺术的全盛时期。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北宋都城“近岁节, 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 回头鹿马, 天行帖子。北宋中期, 市场上出售的雕版印画已比比皆是。当时的雕版印画结合民间的吉祥艺术, 其创作内容和品种更是多样化。据邓椿《画继》记载, 汴梁 (今河南开封) 刘宗道擅画婴孩, 其画风上承唐代张萱, 五代杜霄、周文矩, 其作品“照盆孩儿, 以手指影, 影亦相指, 形影自分, 每作一扇, 必画数百本, 然后出货, 即日流布。”
木版年画的兴起, 加速了年画制作的流程, 取代了唐代以前纯手绘年画的制作方法, 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木版年画的先河。随着北宋逐渐没落灭亡, 以及开封城内几经黄河泛滥淹没, 木版年画的中心也便从原本兴旺的开封城移至距城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内。时至明清, 贾鲁河 (古名孙家渡) 的开通使得距开封城南的朱仙镇兴旺起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是一年一度的木版年画生产销售开始的时间, 各路“打门神”的商贾便云集于此, 进购年画。当时的制作生产基地以朱仙镇为主, 四邻的大小村落皆可印制年画。商户们成交的货物, 水路陆路均可通行, 所贩货物盛销四方, 盛名远扬, 并一度远销到山东菏泽、江苏徐州、安徽界首以及湖北、福建、甘肃、宁夏等地, 辐射了大半个中国。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问题解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 国家已付出诸多努力, 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仙镇木版年画位列其中, 时隔五年之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加快了建立健全非遗法律保护的脚步。国家对非遗的逐步重视引来了多方的关注, 然而从朱仙镇木版年画自身来讲, 真正的出路在哪, 只靠几个年迈的艺人是远远不够的。
(一) 曾经的“流产”
早在2006年7月由镇政府主导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行业联合体”, 并制定了“朱仙镇木版年画行业联合体协议”。“协议”规定在统一销售方面, 由镇政府授权的开封县国粹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有限公司持有“朱仙镇”商标, 并拥有统一销售权, 然而协议在签订后不久就“流产”了。政府对于统一标准销售、避免经营者相互拆台的主导是正确的, 对于年画经营所得利润, 是不应插手的, 不能既当“裁判员”, 又当“运动员”。
时至今日, 镇上的曹家老店、天成老店、天义德等老店各自虽有了自己的商标, 对外宣传与销售上还是各自为营, 对外宣传缺乏统一有效的“品牌”策略。随着朱仙镇木版年画知名度的提高与影响力的扩大, 屡屡造成了商标恶意抢注与侵权事件, 对整体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 忠实度的“偏移”
当地某些年画店尝试与地方高校合作, 并设计制作了一些新年画, 却偏移了传统年画的制作风格, 对传统的“忠实度”的偏移, “发展”将会受阻。此外, 由于各个年画店的艺人自身掌握技艺水平参差不齐, 同一题材的年画却能印制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对传统的“忠实度”不够, 何谈“发展”?
(三) 非“文化”不“旅游”
2012年5月, 地方政府委托某集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 大有赶超“凤凰古城”之意, 斥资120亿, 历时十年之久。而目前的“凤凰古城”, 外面看似一座文化古城, 少数民族建筑特色鲜明, 然而城里已俨然成为一座集休闲旅店及各种特色酒吧的“旅游休闲度假村”。城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已被白天浓重的商业气息和夜晚不醉不归聚在酒吧的“休闲一族”所严重稀释。对于朱仙镇正在营造的“示范区”, 一旦生态文化建设得不到位或缺失, 是否也将重蹈“凤凰古城”之覆辙?难道非“文化”不“旅游”?
三、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策略探析
(一) 统一“品牌”, 赢得“空间”
“只有当地人重视了他们的文化, 文化才能保护下来, 不能只靠专家来做。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不重视, 一旦专家走了, 文化照样消亡”1, 因此统一的品牌系统, 对内能够提高当地人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认知度, 对外可以增强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统一的品牌系统若能在建设中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投入应用, 将会整体抬高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品牌效应与生态文化的传承效应。课题组将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统一品牌形象的设计及品牌策略的研发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所得成果将结合当地年画社与当地政府结合进行磋商, 以期达到应用效果。
(二) 稳握“忠实”, 勇于“创新”
年画的创作要跟上时代步伐, 传承人是关键。目前整体年画艺人整体年纪偏高, 年迈的传承人就像冬天里枯树上随风摇曳的几片叶子, 随时都有凋敝的危险。有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文物”之称的郭泰运老先生年近九旬, 依然精神矍铄, 制作起年画来还干劲儿十足, 并打破了传统的收徒模式, 破格接收了“外人”——郑海涛、蔡瑞勇等几名的高校毕业具有美术专业功底的年轻人, 对传承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以蔡瑞勇为首, 用了近一年时间集体创作了“包公”形象, 填补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创作中没有包公形象的空白, 并申请了国家设计专利。这些年轻人接过年画传承的接力棒, 创作思维更为敏锐, 有了新的创作成果也更懂得保护知识产权。
除此之外, 年画艺人也可通过网络知识平台、民间组织、相关研究学者或与高校的合作等多渠道, 积极拓展创作思路, 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民俗生活的“新年画”来。
(三) 根植“文化”, 适当“旅游”
“引进旅游市场机制, 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是一种可行的思路。”2作为非遗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通过对其文化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也是一种保护, 但要“适度”。
正在建设中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 是政府及地方企业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大力支持, 而生态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靠一项建筑工程就能完成的, 需要民众的参与与支持。“文化自觉”目前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种理想状态, 民众对这一文化遗产限于情感上的认知。政府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工作导向上应避免重“旅游”、轻“文化”, 利用民间组织和高校机构等可利用的一切资源, 根据当地民俗传统与习惯, 制定和组织一系列传统文化展演活动, 让朱仙镇木版年画健康地“活态”传承下来, 既可形成当地旅游“亮点”, 又可提供朱仙镇木版年画良好的发展契机。
四、结语
保护好朱仙镇木版年画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应仅停留在抢救与“料理后世”的层面。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传承道路, 我们呼唤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 让这枚年画中的“活化石”绽放更加绚烂的溢彩。
参考文献
[1]宋.孟元老著.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年8月版.
[2]冯骥才主编《年画研究》.马知遥《年画“临终抢救”的必要性》,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年版.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传承问题 篇10
一、侗族大歌的生境模式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 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口有270多万, 主要居住在湘、黔、桂毗邻地区。侗族的三大文化瑰宝——风雨桥、鼓楼和侗族大歌都为世人所[1]知。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习性中, 就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 侗族大歌也即是侗族人民劳作的成果, 是侗族人民生活所积累的智慧结晶, 同时也是侗族人民所骄傲的资本。
我们知道侗族大歌以其演唱的场合, 表达的内容, 表演形式的不同, 而呈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特点。不难发现侗族大歌其实根源于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与侗族的生活风俗息息相关。侗族人民是一个寨际交往频繁的族群, 他们在这种集体的交往中, 以一种集体歌唱的习惯, 及长期在山野劳作的生存方式成为这种多声调音乐形成的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的鸟鸣虫叫、高山流水, 生活生产中耕田犁地、纺纱织布的声音, 都有可能成为侗族大歌的声音素材。
侗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及相邻地区, 但是贵州境内聚居的侗族尤为众多。主要集中在侗族南部方言区, 都柳江水系的贵州黎平、榕江、从江三县的“九洞”、“六洞”、“千七”、“千三”、“二千九”及广西三江一带。可以发现虽然同是南部方言区的侗族, 也是有着明显的地域范围。也并不是南部方言区的侗族人唱侗族大歌都唱得好, 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表明侗族大歌传承的范围。为此, 侗族大歌也就不会脱离侗族这一族群而唱诵。假如缺少了唱歌的人, 流传的地理空间, 那么侗族大歌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根基土壤, 正是这一群善歌的侗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吟唱着世界上最为和美的乐章。在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社会背景中, 以“唱歌”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 把侗族大歌塑造成一个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兼备的文化典型。
二、侗族大歌面临的传承困境
1、大歌特定的流传区域
侗族大歌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有着特定的流传区域, 受着自然生态环境、人文传统、宗教信仰、生活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传承, 侗族大歌流传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 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便不会产生侗族大歌, 一种特殊的地理区域为侗族大歌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演唱环境, 特定的文化土壤, 从而也就限定了侗族大歌流传的区域。
2、特定的演唱人群
侗族大歌无疑是侗族人民自己演唱的歌, 是侗族人民在侗族语言的基础上演唱的。因此, 也不难发现, 虽然都是侗族, 但是有些侗族人一点都不会唱, 连侗话都不会说, 他们已经失去了唱侗歌的基本条件。他们不会说侗话, 却拥有着侗族的族别。唱歌与唱歌本人的天赋有关, 当然不全是天赋, 还与唱歌人后天的教育练唱是分不开的。这些人, 如果没有经过一定专门培训, 也不会领会歌中的意境。
3、生活向舞台的转化
侗族大歌是在劳作过程中, 为了缓解劳动疲劳, 以及日常人际交往, 一些节庆仪式中形成的音乐演唱形式。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日积月累地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种传统。侗歌作为音乐, 其价值就是在于给人们听觉的感受, 为此侗族大歌正一步步由生活迈向舞台之旅。有人专门谱写一些适合外面听众口味的曲子, 然后用侗语演唱出来, 从某种层面上, 侗族大歌渐渐远离侗乡人的生活, 开始脱离了生活的场景, 走向一块新的生活天地, 极大的影响着侗歌的原生态人文环境。
4、非物质文化普查呈现出的问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 在普查过程中, 忽略了大歌本身蕴涵的文化背景, 对侗歌只是从面上进行声音、影像、文字文本进行收集。侗歌本身内容的文化背景却没有注意, 因为某一文化事项的背景往往是其精神实质, 如果有了主题, 也就为文化事项增添了生机。
三、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启示
综上所述, 侗歌流传区域、特定人群、舞台的转化及侗歌本身文化的认识等方面, 都在影响着侗歌的传承。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 在困扰着侗歌的发展, 侗歌的传承受到很大的挑战, 歌手的减少,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传承民俗的不断渐变, 侗歌的发展正在接受着严峻的考验, 让我们在传承大歌的过程中萌发了一些启示。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标志,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 也是一个族群记忆和精神情感的重要表现。文化的自觉意识需要人们对自己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自己的经验, 来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适应, 作为个体的人, 对待群体文化的记忆, 是需要不断强化的。群体记忆是一个民族的代言人, 如果对自我文化持淡漠态度, 那么只会造成民族文化的遗失。
侗歌逐渐走上舞台, 走向市场, 同时一种脱离本土生活的趋势也在加大, 不光是强调民族自我意识, 还需要相关的部门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 对侗歌歌手及团体进行相关的本土知识的培养, 这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合作促进的。
传承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传承人往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歌手的年龄在增大, 数量在减少, 他们的生活得不到照料, 对他们的忽视, 将是我们的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从各方面保护继承人, 不然就会造成文化的流失。
参考文献
【1】魏霞.关于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2】吴定国.侗族大歌的申遗之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9, (2) .
传承问题 篇11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本体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各个民族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许多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处在濒临消失的境地当中。而当地政府或民间组织所发起的拯救民族文化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目的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可以说走进了一个误区。基于这一点,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一、本体论概述
本体论是一个哲学的范畴,它所研究的是存在的本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世界上关于本体论的定义尚没有得到统一,并且也没有对它的应用领域加以规定。而实际上,本体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理论等多个学科、多种领域当中,由此可见本体论的适用性极强[1]。
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领域,本体论同样能够得到应用。研究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就是指研究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目的,研究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存在的本质。当前的情形是,许多人,甚至是某些地方政府,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目的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么认为它仅仅是一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工作,要么认为它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很大的意义[2]。而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观点在社会中流行,并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除此之外,一些以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为由头的开发项目也兴建起来,比如“民族村”、“民俗村”等,但是却都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造成这些现象的都不是偶然的原因,因为从根本上来看,关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树立起“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本身就是根本性目的”这一“本体论”观念。
二、“本体论”观念下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对策
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本身就是根本性目的”这一“本体论”观念下,我们该如何做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下面,笔者以云南民族文化为例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明确民族文化的特色。只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才不容易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要想做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就要明确民族文化特色。归结起来,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三种特色。其一,民族数量多,文化丰富多彩。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规模较大的民族数量在25个左右,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在数量上所占的优势使得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二,云南民族文化兼容而开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云南各个民族之前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发展格局,兼容开放的特色非常鲜明,各个民族无论是从宏观族群上划分还是从语言系属上划分,都存在交集,民俗风情等都体现出相互渗透的痕迹[3]。其三,云南民族文化跨国、跨境的特色较为明显。因为云南的地理位置处在边境线旁边,云南民族与东南亚的各个民族之间有着密切的往来,甚至是跨境而居,所以云南民族也受到了东南亚民族的影响,民族文化中融入了异国的文化因素。
第二,找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找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要想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首先要明确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难题。云南民族具有代表性,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其他民族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其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不只是经济方面,同时它还给我国的文化、价值观等带来极大的冲击,云南民族文化在这个背景下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比如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服饰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仅在节日上出现[4]。其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旅游开发项目的影响。旅游业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是我国所积极倡导发展的经济建设项目。然而在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外来文化也进入到当地的民族文化当中,同化了当地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第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政府对民族文化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并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表现为设立云南省民族研究院等省级民族研究机构、完成大量的民族古籍的抢救、收集、整理等工作、建立非物质文虎异常四级保护名录体系、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机遇等。政府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做出的努力,可以作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应用到我国其他民族文化当中,从而让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许多民族消失了,而随民族消失的还有民族文化,一旦民族文化也消失,那么这个民族的存在痕迹也就没有了。因此,我国要正面应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本体论思想,剔除其他无关因素,尽量以保护与传承文化本身作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黄震.关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03)
[2]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2(07)
[3]华红莲,潘玉君.文化生态视野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云南电大学报,2012(04)
传承问题 篇12
一、中原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中原传统音乐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要分析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征。
(一) 中原传统音乐发展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距今约9000年的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是我国最早的一种乐器, 仰韶文化时期郑州后庄王陶鼓、大河村陶铃和陶埙, 揭示了陶器时代中原音乐文化发展的新面貌。龙山文化时期, 陶铃的体形制也十分清晰, 石磬、陶号角的出现, 使乐器改进后的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成为中原音乐文化飞跃发展的标志。[1]
夏商周时代的中原音乐渐成系统。汉代的《陌上桑》、鼓吹乐、杂舞、相和歌、百戏等音乐艺术的出现, 标志着传统音乐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丝竹相和、“一唱众人和”的传统演唱形式, 也为后世河南坠子等说唱曲艺所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文化多元融合。西北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原汉族音乐相互交融, 《木兰辞》的主题内容至今仍在河南戏曲和说唱曲目中传唱, 促进了中原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 汉族的散乐、百戏与西北兄弟民族的羌笛、胡舞、龟兹曲相互融合发展, 鼓吹乐、燕乐、胡乐绚丽多姿, 展示了隋唐乐舞的繁盛局面。
到了宋金元时期, 传统音乐由宫廷向民间转折, 促进了市民音乐的空前繁荣, 戏曲和曲艺的创作演出达到鼎盛, 民间戏曲艺术家、说唱艺人大量涌现, 传统音乐商业化逐步形成。直至今日, 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曲艺演出盛会窥其一斑。如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 河南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千上百的民间曲艺艺人, 负鼓携琴汇聚马街, 说书会友, 弹唱献艺, 观众多达数万人。马街书会推动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明清时代是中原传统音乐发展的又一高峰。民间俗曲不仅在数量上大发展, 而且在曲式结构、宫调的运用以及词曲情调、风格方面都有多种变化, 逐渐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曲种, 促进了中原传统音乐的发展。[2]20世纪以来,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以河南坠子、河南曲子为主流曲种的民间音乐, 走向街头和农家场院, 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二) 中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
作为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主体, 中原一带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造就了其高起点的音乐文化形态。并且以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连续性, 构成了具有独特艺术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 河南省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 (见下表) 。
中原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保护名录 (部分)
(三) 中原传统音乐类“非遗”具有典范性
中原地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古代文明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遗存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载体, 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在古代发展的水平, 也积淀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精神, 有中国音乐的文化象征物和标志物, 具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性。
二、中原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重视程度和参与度有待加强。各级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 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发展和传承出现了危机, 甚至处在濒临状态。有的地区成立了相应的保护中心, 但绝大部分县或市、区非遗保护都是由临时抽调的乡、镇文化站人员来进行, 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对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意义的认识, 缺乏专职人员和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 使得地方非遗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传承人及专业人才保护措施不够得力。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传承多是靠“口传身授”实现的, 即个体之间相互传承才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间音乐传承人难以凭借传统音乐技艺维持基本生存条件, 造成文化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后继乏人, 使得传承工作面临许多困难。
三是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不足。由于保护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比如实际开展的项目保护、数据库建立、传承人扶持、申遗事项联络等等, 对资金的实际需求量远远高于国家每年划拨的数额, 因此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在资金方面缺口很大, 致使实际操作时缺乏必须的资金支持。
四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播途径不够通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方面, 社会的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缺乏演出的机会, 缺少表演的舞台和场地, 缺少社会各界的呵护, 使得固有的传统音乐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在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越来越陌生, 许多艺人被迫放弃了专业。
五是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具体的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才能够得以实施。如何处理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如何有效保护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 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快, 保护机制亟待完善。
三、切实做好中原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中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 具有活态的特质。传承传统的中原音乐文化, 首先应通过传统音乐进课堂、进社区、进乡村的方式使之得到落实。
(一) 通过普通高校课堂教学传承与发展
要把高校作为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载体,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是推动传统音乐进课堂。通过开设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 将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播和学习, 确立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推动传统音乐学科课程的体系化和专业化建设, 构建高校传统音乐培养教育教学的体系。[3]定期组织学生到民间进行考察、采风, 观看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 现场感受传统音乐原始面貌。同时, 优秀的传统音乐也是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 加强传统音乐的教育教学, 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保护与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增进。
(二) 在民俗文化活动中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
1. 借助民间祭祀与庙会活动进行传播与发展
中原一带民间宗教活动中往往伴有音乐演奏, 佛家和道家在念经过程中, 也有“祥云盖”“梧桐” (悟通) 的一些曲目。[4]无论是道教音乐还是佛教音乐, 都在不断汲取民间传统音乐的营养, 同时也对民间的传统音乐予以深刻的影响。多种多样的民间社火表演、庙会赛神活动一般都会有传统音乐伴奏, 也有擂大鼓等壮观场面, 事实上, 不少传统音乐正是依托民间沿袭的宗教祭祀、社火庙会而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繁荣的。适时地利用这些活动, 对其中的传统音乐表演予以正确的指导, 对于保护与传承是一条捷径。
2. 通过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传承传统音乐
民间婚丧嫁娶的音乐中, 实际上也传承了一定内容的传统音乐, 民间的唢呐班 (俗称响器班) 与佛、道教寺庙音乐班这些民间传统音乐团体随着民间宗教和婚丧民俗的存在, 已发展成为弘扬传统音乐的重要力量。
(三) 以政府为主导, 建立非遗保护机制
政府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主体, 应根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民间性的特点, 尽快制定传统音乐保护政策, 为保护、开发等确立法律依据。在政府统一指导下, 逐级成立“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 协调指导保护、传承工作。同时, 还应制定科学的规划和计划, 对遗产进行记录与整理, 构建相应的保护体系;要逐步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 加大建设相关演出馆场的力度;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传承人的保护, 发挥民间组织、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培育广泛的公众保护意识[5]。保护好中原传统音乐文化,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形成政府、社会、专家和公众群体组成的保护和传承的主体, 形成从政府到社会、专家到普通百姓全面参与的传承与保护的局面。
(四) 加强引导, 通过网络传承传统音乐
网络为传统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空间。专家和学者通过在网络上开设博客, 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文化园地, 通过网络进行传统音乐远程教育。要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首先要建立中原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资料数据库, 尽快通过考察整理那些原生态的中原传统音乐资料, 原汁原味地记录和整理下来, 同时也要建立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的网站。不同区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网络对话与沟通, 增强人们保护意识和传承自觉性。
摘要:中原传统音乐是一种具有中原地域文化特征的音乐形式, 在长期的发展积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的连续性、音乐种类丰富性和典型性的特征。对于中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除了以政府为主导来建立非遗保护机制, 通过普通高校课堂教学传承与发展, 通过网络传承传统音乐外, 也要在民俗文化活动如民间祭祀与庙会、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传播, 多管齐下形成保护与传承的合力, 推动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原地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孙敏.试论河南音乐文物的文化特征[J].中国音乐学 (季刊) 2005, (2) :72-74
[2]郭湘明.中原地区民间音乐文化渊源与传承发展[J].许昌师专学报, 2001, 20 (3) :77-80
[3]王文俐, 赖涛.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普通高校的传承研究[J].东岳论丛2010, 31 (11) :187-188
[4]王晓坤.传统音乐在乡风民俗中传承传播与发展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9 (4) :129-130
【传承问题】推荐阅读: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研究11-03
中国民营企业传承问题06-08
信息传承07-14
传承影响07-19
传承方案05-13
书法传承05-20
财富传承05-24
创作传承06-02
经验传承06-02
记忆传承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