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承

2024-09-22

融合传承(精选6篇)

融合传承 篇1

校服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价值符号, 其内蕴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意蕴。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 学校校服的样式、风格、颜色、图案、面料等方面映射出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反映了学校所追求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期许的学生精神面貌, 其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追求的教育价值理念和一个国家服饰文化发展水准。

一、民国女子学生装的以华服传承为主的亦中亦西

民国初年至上世纪20 年代, 一种内蕴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文明新装”在女学生中首先被推广开来, 并成为当时女学生的追求。正如张竞生先生对传统服装的改良设想:“改良的古装……袄的做法要妥帖身体, 是骨骼的美处能够表现出去”, “不用穿了袄后又穿褂与裙, 只要穿一袄就够了”, 1“文明新装”主要通过相应的收腰 (省道的处理和转移) 等方式改良了服装的合体性和穿着方式。此外, 装袖也采用了西式服装的结构处理方法, 通过“对照”与“和谐”两条规矩, 从而达到灵巧、美丽、简便以凸显女子的服装曲线, 但款式仍遵循中国传统服装的形式语言。正如张爱玲在《五四遗事》中描述的女学生:“一条黑华丝葛裙子系得高高的, 细腰喇叭袖黑木钻狗牙边雪青绸夹袄, 脖子上围着一条白丝巾”2。另一种流行的女学生装则是改良中式旗袍。这种学生装源于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 从而成的新式旗袍, 并成为当时流行的“校服”。改良的中式旗袍在色彩方面崇尚清新、淡雅。其实质是域外的服饰文化价值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一次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体, 即, 西方的服饰文化价值理念以内容寓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价值的外在形式之中。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 虽然中国女学生装收到了较多的域外服饰文化的较大影响, 但中国女学生装仍保留的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价值理念和外在形式。所以, 从宏观视角来看, 民国时期女学生装采取了批判式融合与吸收国外服饰文化元素的方式来显示自身独特的中国服饰文化价值底蕴。

二、民国男子学生装对域外服饰的效仿

民国时期的男学生装, 主要是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西装这一服饰形式进入中国之后, 对近代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轨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维新派人士认为穿着西服可以促使国人学习西方的进取精神, 可激发努力向上, 雄武刚健的精神气质, 孕育有独立的思想从而脱离奴性的思维惯性。这种认识显然过于片面化, 不过却从一个侧面促进了服饰的变革。另一种民国时期学生装的表现形式则是“中山装”。“中山装”不仅糅合了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男士服装的某些特定服饰文化价值理念, 又不失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价值的理念内涵。中山装与欧美及东亚各国西服的最明显区别在他的立领是关闭式的, 凸显了中国民族所内蕴的含蓄内敛之服饰文化价值取向。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 当时不仅学生穿着“中山装”而且政府官员、文化人士纷纷穿着“中山装”。一时成为民国时期的风尚。也正因此, 中山装成为民国时期三大男装款式之一。直到今天, 中山装作为一种内蕴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价值符号流行在人民的生活中。

三、民国学生装的价值意蕴

服饰作为一种外在的文化价值符号, 体现了意识形态内蕴不同的文化价值理念的冲突与融合进程, 它对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以民国时期为时间段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服装的近现代化是中国服装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其内蕴的文化价值旨趣具有自身独特、重要的价值意义。

1. 民国学生装映射了民国时期思想文化价值取向

在“1840 年之前, 中国的思想文化比较单一。1840 年后, 由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单一的思想文化的存在格局被打破, 除原有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外, 又相继出现或产生了外国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本国资本主义思想文化”。3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历史中, 统治阶级一直统领着国家的衣冠服饰标准。它立足于儒家“礼”的思想价值内涵, 结合统治阶级立场, 对服饰制造的生产、管理和穿戴以及样式、色彩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体现了垄断性、阶级性、保守性和封闭性的特点。随着民国时期各种思潮的兴起, 从“剪辫易服”以及西装的引入, 长袍、马褂和旗袍不再是学生装的唯一选择。学生装从款式上也经历了一个从保守性的思维模式到简洁明快突出男女身体特征的历程。新式校服的穿着, 在民国时期被视为一种新思想和新的社会文化价值符号。“一方面, 它逐渐打破或解构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等级象征意义的桎楛, 另一方面, 其也慢慢地融入了现代的实用主义精神和新鲜的人性化审美观念, 与此同时, 它还表明了中国社会现代化服饰意识的初步觉醒, 可以说开启了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现代化探索, 为民族服饰增添了新鲜的活力”。4

2. 民国学生装内蕴着审美美学发展趋势

审美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特别是审美意识的塑造。, 审美美学的价值理念发展趋势不仅反应了审美活动的过程, 又体现了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真善美的追求致力于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满和群体生存的和谐,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也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所期许的理想场景。

首先, 民国学生装审美学引导人们造就完整人格。严格意义上的美是在审美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价值取向, 描绘了人类生存完满性的终极意义。正如黑格尔所说, 真与善只有在美中才能实现水乳交融。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抛弃了那种以单向度视角分析、观察世界的方式, 培养和造就完整的人格。多维视角的审美视角可以使人既享受感官层面的愉悦, 又坚守道德良知。或者说, 审美人最为全面地占有人的本质, 持善与寻真在求美中达到有机统一。 其次, 自由、民主的审美意识形态充分地物化于民国时期学生装这种形式符号之中。对传统服饰的改造不在固守原有的规制。从款式上看, 喇叭形的身袖, 领边, 袖口和下摆的装饰也由繁入简, 甚至直接不点缀边饰。最后, 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审美美学的实用功能和意识形态价值的功能也有重要发展。从简单的遮体和保守的桶装形式发展为三维、合体的款式。同时, 民国学生装也一改传统服饰“保守、陈旧”的形象, 充满了活力和现代的气息。通过服装的多样性来展示自身朝气蓬勃的青春和独立人格。

3. 民国学生装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关于人文主义, 其最直白的理解便是, 它昭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 即, 注重自身的独立性, 发掘本真, 还原自我真实色彩。在中国近现代化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 人的独立性的意识逐渐浮现出来。这个时期在服装史上的特殊地位表现在:一是形成并建立了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关系, 主要表现为西方的服饰时尚施加于中国的影响;二是现代通用时尚与中国民族服饰传统之间的交锋、征服与替换, 现代通用服饰逐步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两者又是合二为一的:空间上的西风东渐、中西交流也就是时间上的今古冲突与转换。5在这个动荡的、百花齐放的特殊年代, 青年人成为了推动服饰潮流的主力军, 自由、独立的意识形态通过学生装这种外化的形式主义符号得以体现, 大开大盎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 衣分五色” 旧时代衣着制度。

结语

20 世纪的服装史展现了一部不同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震撼人心、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交流的场景。民国学生装接受国外文化影响的痕迹显得尤为突出。虽然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存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 但这个时期的服饰文化将东方、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所展现的经典款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校服文化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价值痕迹。

摘要:在我国民国时期, 学生装在秉承自身特有的传统服饰文化意蕴, 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服饰文化价值理念。这一特殊时期, 服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呈现多种样态, 并展现了特有的服饰文化价值之传承、融合方式。概言之, 民国女子学生装以华服传承为主, 男子学生装则体现了对西式服装的效仿。

关键词:民国学生装,文化价值,效仿

参考文献

[1]张竞琼.《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2]张竞琼.《从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国服装的传承经脉》.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 2009年版.

[3]张爱玲.五四遗事, 《张爱玲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6年版.

[4]郑大华.《论民国思想史的几个特点》.天津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

融合传承 篇2

研报告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 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

(2015年12月2日市政协三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通过)

为了助推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全市旅游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按照市政协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上旬至中旬,市政协7名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市政协各内设机构、市旅游、文广新局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参加,组成四个调研组深入全市九县(区)就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现状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坚持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旅游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指明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县(区)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将促进旅游改革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目标定位准确。各县(区)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确立文化旅游发展定位,策划旅游营销主题,围绕秦早期文化、伏羲文化、氐羌文化、三国文化、西狭文化,打造人文历史旅游文化品牌;围绕文县白马人民俗、西和乞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民俗旅游文化品牌;围绕两当兵变、宕昌哈达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全市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呈现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态势。市县(区)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精心编制了《陇南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精品景区和特色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规划的纲性约束作用保证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的贯彻落实。

(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基础逐步夯实。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夯实。市县区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去年以来,筹集资金15.7亿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A级景区12个,其中4A级9个;宾馆饭店共981家,总接待能力达到98100个床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2242人,发展旅行社和旅行社分社共15家。积极构建智慧旅游平台,在重点景区、旅游企业、星级农家乐等场所实现了免费无线WIFI、二维码全覆盖,开通和设置旅游信息查询平台、旅游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门户网站,旅游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活力逐渐增强。各县(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比如康县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成立凤凰谷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有限公司,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农副土特产销售、特色种植养殖,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礼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00 万元,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实行3年政府贴息贷款,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县(区)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拓宽融资渠道,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成果初步显现。各县(区)在盘清家底的基础上选择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先后建成了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创建了祁山堡、西狭、天池、云屏、三滩等一批历史民俗文化鲜明,体现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历史民俗文化的抢救挖掘和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比如,市政协编辑出版了《白马民俗文化系列丛书》、《白马汉大辞典》,在保护白马人民俗文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县近期申报 “土琵琶弹唱活动(异地)”、“池歌昼傩舞技艺”两项目,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成功举办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中国(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批重大文化节会,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力扩大了陇南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是,从整体上研究,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尚处培育开发初级阶段,与发达省市、优秀旅游城市相比,与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的多元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融合领域不够广泛。历史民俗文化元素在旅游各环节体现少而偏,多数景区景点停留于原始粗放状态,没有融入民间工艺、特色餐饮、民俗节庆、戏曲曲艺等,旅游活动单调乏味,不能充分应和现代旅游重体验、重休闲、重参与的需求趋势。二是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景区建设与乞巧文化、白马文化、高山戏、“男嫁女娶”婚俗等特色民俗文化元素紧密结合不够,缺少相关人文摄影、绘画、诗词、歌曲、舞蹈、故事等,融合度表面化、浅层次,致使游客驻留时间有限。三是融合机制不够流畅。文化与旅游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一些主要景区没有文化与旅游联合审题研究互动平台,营销缺少一致行动。四是融合效益不够显著。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明显,双向拉动的效应还不突出。究其原因,大体在于:对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认识不够深刻,旅游资源开发较快,文化传承保护低层次徘徊,未能形成发展合力;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景区景点管理机构与旅游主管部门关系错位,甚至存在旅游部门管不了景区景点的尴尬局面;缺乏行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整合带动能力不强。

二、加快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顺应大势,推动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上位升温。旅游产业作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特别是秦早期文化、乞巧文化等历史民俗文化人无我有,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具备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挖掘潜力。各县区积极探索创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途径,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特别是西和县坚持以乞巧文化为主线,走出了一条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当前,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一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我市交通瓶颈制约将彻底打破,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应顺应发展大势,进一步强化融合即是发展、互促共赢发展理念,抢抓历史机遇,站在“大旅游、大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事业与产业、文化与旅游、宣传与建设的关系以及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掀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热潮,在一定时期内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超常规发展。

(二)传承保护,盘清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利用各类家底。一要深度挖掘我市乞巧文化、白马文化、氐羌文化、西狭文化等珍贵文化遗存,特别是“乞巧”、“池哥昼”、“高山戏”和云屏号子、康南毛山歌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与历史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二要按照尊重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原则,抓好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民居、极具考古价值的殿宇等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进一步做好宕昌县哈达铺镇、文县碧口镇、文县石鸡坝乡哈南村、两当县杨店镇杨店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三要加强白马文化、氐羌文化等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好“乞巧节”和“陇蜀道”、“北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议市上适时成立羌文化研究会。四要出台政策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扶持,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帮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的方式进行鼓励,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的知名品牌。一要以大景区建设为龙头,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全力打造好官鹅沟大景区、阳坝亚热带原生态休闲体验区、白龙江民俗风情区、嘉陵源生态养生度假区、大堡子山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五大景区。二要依托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茶马古道、陇蜀道、西狭颂等为主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景区,开发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秦早期文化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游、陇蜀道探险、汉隶书法赏析等旅游产品。三要依托乞巧文化、白马文化、氐羌文化等为代表的特色民俗文化,围绕实施氐羌民俗文化聚集区、白马人风情体验区等文化旅游骨干项目,全面加强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和包装。以文化体验为主导,开发多种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文化演艺、民族民俗体验产品。四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影视、网络、媒体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创排和制作一批反映陇南文化旅游特色的文艺作品、文艺剧目、电影、微电影、电视片、宣传片等,争取在央视等国内知名媒体的头版或黄金时段刊发播放,并在各大宾馆、景区点滚动播放。五要加强与文化演艺企业的合作,鼓励演艺企业与地方特色节目融合,在景区持续开展主题演艺活动。

程应奋 古老与现代 传承与融合 篇3

对于自己的作品,设计师程应奋谈到:“每一件衣服都采用美丽的、带着匠人们体温的的艾德莱斯绸为原料,这是新疆和田地区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织品,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被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神秘的歷史、绚丽的色彩、经典的图案、时尚的服装廓形,程应奋将传统手工艺的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链接,形成传统经典和现代时尚之间的多样性并存,这些服装就象是在和时间对话、与历史共存,美好之极。“我希望借助服饰这个载体让古老文明与现代时尚相依相偎,通过酣畅淋漓的视觉表达,让新疆民族文化在时尚流行中传承,融入现代生活,让中国了解新疆、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民族文化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新疆有着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文化,设计师程应奋就在这片热土上从事服装设计工作二十余年,曾任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连续多次在亚欧丝绸之路时装节上进行作品发布,一直致力于将科技制衣的刻度与民族手工艺的温度,通过面料的裁剪与再造,把美丽和大家分享。现在作为新疆丝路之星服饰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程应奋力求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感受到丝绸之路多民族文化之美。

融合传承 篇4

一、融合性设计概念分析

网上及词典是将融合释义为把两类或者是多种不同事物融合且形成一体, 最终呈现为水乳交融的效果及状态。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的融合性设计分析中主要是强调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之间所存在的一体性关系, 把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这两个看似可以分离的部分融为一体, 书籍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具体实践特征而进行的, 并不会由于其余因素而去过渡式设计, 这样有助于把各类资源充分利用到书籍设计中, 以致实现规范及引领科学的书籍设计思维作用。具体实践也主要是借用书籍设计的有效辅助来呈现自身独特之处, 更是为了体现书籍设计更好的诠释具体实践, 使得学习者能够很快了解和掌握到各类信息。强调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之间的一体关系则说明具体实践特征与书籍设计密不可分, 这时书籍设计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具体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呈现出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不能分离的状态, 最终呈现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中各类资源充分应用, 从而发挥更大的效果及效率, 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融合性效果。

二、融合性设计观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 教学理念转变

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方面的改革主要是理念转变, 着眼于书籍设计发展进程来讲, 国内近代书籍设计受到外来观念及理念的影响较大。中国的五四运动打开了文化锁国的大门, 教育先驱们开始将各种西方书籍设计引进国内, 这也使得国内书籍设计艺术走向了新步伐。装帧一词的引入则快速被人们所接收, 以往的书籍设计师们受到时代及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能使得书籍总体设计全方面参与, 长此以往则只是封面设计的代名词。正是因为这个概念不完整则就束缚了我们几代先驱们的设计思维, 最终形成一种非常片面的书籍设计观念。随之国内书籍设计逐渐走向装帧至书籍设计过渡环节, 很多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将装帧设计专业改为了书籍设计专业, 这同时也体现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尽管传统式书籍设计等方面有着非常厚实的基础及精湛的技艺范本, 但这时是需要采用新理论来唤醒传统式思维模式, 以便突破陈旧的表现形式而创新出适应于时代发展的模式。

2. 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融合性设计原则

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融合性设计应坚持从具体实践特征着手而找寻适应的融合点, 实际上具体实践特征也就是将具体实践的核心内容充分融合, 用具体实践特征替代实践关键点, 从而找出书籍设计及具体设计最适宜的融合点, 但是务必要尊重具体实践各方面关键信息, 也应考虑到具体实践其余信息, 以便找出更加准确和适宜的融合点;坚持书籍设计辅助性地位原则, 科学有效的运用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各方面资源,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加快, 人们逐渐有意识的注重书籍设计来呈现具体实践, 从而加强书籍之间的竞争, 因为设计方式及理念不科学且不适宜, 导致出现了诸多不达标的书籍设计;坚持具体实践特征及融合点与审美情趣统一化原则, 应充分掌控具体实践特征及融合点和审美情趣这三者之间的统一性, 以便明确书籍设计及具体实践融合性设计分析探究, 主要是为了实现被教育者快速且准确的得到具体实践特性信息, 达到各类资源合理应用, 设计出更好、更适宜的书籍。

3. 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书籍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纵观书籍设计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书籍的形态是随着各个时期读者需求及要求而持续健全与完善的。书籍设计是需要读者参与阅读, 在这过程中和书籍产生互动, 并且能够带给读者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 这也是实现了书籍的真正意义及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 书籍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不管书籍设计理念是怎样改变, 或者是技术水平的提升, 书籍始终是给读者看的。以人为本可谓是书籍设计最基本、最关键的要求, 书籍人性化设计能够充分反映人文精神, 应基于读者为核心展开考量的设计理念, 显示着设计师对读者的关系及尊重。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同时也要求根据不同读者的各类需求, 进行书籍中的各个元素细节的统一化设计, 比如开本及色彩和文字与图形及材质等, 从而充分渗透于图书各个视觉要点上, 在细微处充分体现出读者群体的精神及情感与个性, 使得书籍装帧视觉形态满足读者生理及心理的要求和审美需求, 传递出对人性的关怀。良好的人性化设计是在书籍及读者间找寻平衡点, 持续分析读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提升书籍的亲切感及舒适感, 提供视觉美感及情感关怀, 使得读者获得双重体验。不同类型的书籍应依据不同读者群体特征展开设计, 比如儿童读物及科技类书籍和文学类书籍之间, 设计风格及工艺材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

三、融合性设计观下书籍设计应重视理论及实践结合

理论及实践这两者可以说是辩证关系, 主要是辩证发展规律则是实践到理论到实践到理论的上升全过程。书籍设计教学理念转变是必然的, 则理论及实践互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就极为关键, 值得教育学者深刻分析和探索。通常教育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也可以作为设计师的理论性依据。教学中不可以只谈理论, 不注重实践指导, 或者说只重视实践训练却并不重视理论教学, 实际上这两者应该是互相结合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中的。

理论及实践的相互结合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书籍设计教学中应利用实践到理论到实践到理论的规律。传统式教学是理论到实践的主要模式, 这也就是先集中讲解理论之后再实践训练, 此类教学方式中的理论及实践两者严重脱节, 融合性极差, 最终培养出众多的跛者不踊式设计师。这时的教学方式应从传统式集中化转为分散型, 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状况充分结合而进行讲解, 使得学生们在进行实践时加强理论记忆, 从而加深理解, 促使理论更好、更具体的指导具体实践。课程主要是应在课程之前讲解某些基本理念, 再让学生们进行实践, 此环节的关键在于掌握学生思维模式及理论认知状况, 紧抓学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接下来再采取针对性理论知识讲解及设计讲评, 此种教学方式有着极强的循环性及融合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常是利用假设性命题及自由命题, 这两种形式均是虚拟化的, 没有实际案例作支撑, 缺乏直接性。导致学生们思想上并不注重, 最终使得设计没有动力, 因此学生设计作业也就总是图文组合及色彩拼接等, 这些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也就谈不上适应各方面消费需求及要求, 造成设计没有实践意义及使用价值。书籍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委托命题的形式, 或者是采用实际案例, 提供更好的设计选择, 通常实例设计任务可以带给学生极高的创作激情及学习动力, 以便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若是学生所设计的作业被应用则就是对学生设计的极大肯定, 这也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

结束语

现代化社会发展飞速则单一化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因此持续分析和探究新型课程内容, 挖掘适应于现代化书籍设计的新观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学者最关注的问题。融合性设计观在书籍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使得书籍内容丰富、殷实、科学合理, 具备良好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毛德宝.对书籍设计教学建设的认识[J].美苑, 2013 (9) .

[2]胡海燕, 逯海勇.对书籍设计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美术大观, 2014 (2) .

[3]李丽珍.概念书籍设计在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湘南学院学报, 2014 (16) .

[4]蒋蕾.新时代下书籍设计教学的改革思考[J].大众文艺, 2013 (6) .

融合传承 篇5

一、生活环境与习俗促成原始舞蹈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舞蹈在形成的初期, 往往是基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满族舞蹈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渔猎式生活方式。据《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自少康以后, 世服王化, 遂宾于王门, 献其乐舞……东夷率皆土著, 喜饮酒歌舞……常用十月祭天, 昼夜饮酒歌舞, 名之‘舞天’”, 史料反映出肃慎人喜欢歌舞的乐观豪放性格, 原始族人在生产、生活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符合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从文献中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不仅有用于礼仪的乐舞, 民间基于原始的祭祀活动, 已经产生了萨满祭祀舞蹈。同样, 基于生活环境和习俗的改变, 在清军入关后, 长期与汉族聚居过程中, 渔猎式生活方式转为农耕式生活方式, 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下, 以前在舞蹈中表现的追逐、骑射、跳跃等动作形态, 逐步转化为喜庆、礼仪、娱乐的内容。

二、政治与经济融合促进舞蹈的发展繁荣

一种舞蹈类型从形式到内容的丰富, 必然是与其社会文化底蕴相称的, 同样需要来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力支持。在历史上, 单一民族能够在历史上独自发展壮大是较难的, 而背靠一个强大政权发展起来的例子却很多。隋唐时期以粟末靺鞨为主建立起来的满族先世第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国”, 就是把唐朝奉为宗主国, 在政治、经济上保持密切的联系, 其乐舞受盛唐时期大环境的影响, 歌舞在民族交往中相互学习借鉴, 同样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渤海乐舞继承了先人喜乐善舞的传统, 在礼宴和外事交往活动中, 表演内容为表现本民族战斗场面及勇敢精神的舞蹈;在民间的节庆活动中, 各阶级普遍参与, 有唱有合, 形成民族特色的舞蹈。同时, 吸收融合唐朝的雅乐和燕乐, 在与日本交往过程中, 相互通使交流学习乐舞, 使得日本乐舞也传到渤海, 并由此传入唐朝, 而渤海乐传到日本, 有些乐舞还得以流传下来。因此, 渤海乐舞流传时间也较长, 直到宋代、金代仍有渤海乐舞, 足以说明其传承发展的长久生命力。而清代的宫廷乐舞则大量借鉴了前朝的礼乐, 通过创立武舞—扬烈舞、文舞—喜起舞, 展现满洲人善战英勇、威服天下的辉煌历史, 歌颂大清王朝太平盛世、文治武功。当然, 这里也体现了民族舞蹈的融合, 比如在舞蹈表现形式和道具上也借鉴了汉族的元素, 在庆隆舞蹈表演和民间舞蹈中就采用了汉族民间传统舞蹈的“竹马”的形式。

三、兼收并蓄中实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

民族舞蹈在融合中的确有可能失去本民族特色, 事实上, 舞蹈文化仅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小的缩影, 从一定角度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嬗变。但是在民族融合中, 也可兼收并蓄保留本民族特色, 最终形成本民族舞蹈特征。比如, “秧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 是在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 在全国范围内因风格不同形成了以地域命名的秧歌流派。随着近年来对满族秧歌的研究深入, 直到2006年将抚顺地秧歌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才将满族秧歌从东北秧歌中独立出来, 变成一个独立的民族舞蹈流派。虽然在满族的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大众意识中, 认为满族的秧歌是汉化的产物, 与汉族的秧歌非常接近。但是从表演的形式套路上, 仍然可以看出其独到的民族特色。比如, 满族秧歌在音乐上由满族民间乐曲和汉族乐曲组成, 行进中一般采用汉族的曲牌, 进入场地表演时演奏满族民间小曲。它的发展并没有完全采用汉族的表演形式, 而是将体现满族特色的“礼”“阵”“舞”等特征元素加入到秧歌的表演形式中, 表演中通过施“抱见礼”, 变换队形的走阵, 舞终高潮时的“圈大场”等模仿满族首领带兵打仗及欢庆胜利的热闹场面。在具体的动作细节上, 男子基本动作形态的“跺步”“蹉步”等生动地反映了满族先人渔猎生活的社会特征。所以, 在民族融合中通过相互借鉴产生自己的民族舞蹈类型, 也体现满族民间舞蹈在传承中, 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一特点。

摘要:满族舞蹈作为一个北方民族的舞蹈类型, 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 特别是受满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几次大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使得作为充分体现其民族性的舞蹈类型, 也随着产生了相应的融合和历史传承。本文以生产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形态和民族社会发展等因素展开分析, 研究历史环境、社会环境变迁对舞蹈的影响, 研究满族舞蹈发展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满族,舞蹈,文化,融合,传承

参考文献

[1]董锡玖刘峻骧.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2]马微马维丽.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

[4]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年

[5]袁禾.中国舞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年

[6]庞志阳.满族舞蹈寻觅.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4年

[7]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年

融合传承 篇6

一、电影《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简介

《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又名《孙子从美国来》, 电影讲述的是老杨头的儿子从国外回来了, 并带回来了其外国女友及她的儿子——小洋人布鲁克斯。因老杨头的儿子和女友作为志愿者赴西藏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 布鲁克斯被委托给老杨头照顾。爷孙俩的故事由此开始。首先祖孙两人存在语言上的差异和沟通障碍, 其次在生活习惯、思维及行为和文化观念上大不相同, 生活中总是磕磕碰碰。由于人性化的关爱及相互之间的包容、接纳, 最终变对立为友情, 老杨头和布鲁克斯成为好朋友。

电影向我们呈现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亲情的碰撞, 其中一条很重要的主线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冲突:老杨头是一位皮影戏老艺人, 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 而布鲁克斯则喜欢美国文化中的蜘蛛侠。人们对不同的文化又是理解和包容的:布鲁克斯在老杨头的熏陶下, 也慢慢喜欢上了中国的皮影戏。老杨头在布鲁克斯将要返回美国的时候, 还特意为他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 作为礼品赠送, 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 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一开头是老杨头魂牵梦绕的皮影戏——孙悟空大闹天空, 这时电视中正在播放美国大片《蜘蛛侠》, 这一鲜明对比为电影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预示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同时这也很好地向观众诠释了电影的名字《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这部影片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是英语学习很好的素材。学习一门语言, 不光是学习单词、音标、语法知识, 同时还要学习这门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语言根植于文化之中, 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掌握某一门语言必须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社会文化。

电影集视听说于一体, 情景真实生动, 语言丰富多样, 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 是一本文化教学的活的教科书。影片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中西文化冲突, 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吧。

1.饮食文化:老杨头的儿子饿了, 问老杨头有没有什么吃的, 电影来了一个特写镜头, 陕西的油泼面。一方面老杨头的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油泼面, 而布鲁克斯却宁肯吃方便面。尤其是到故事的后面, 布鲁克斯吵着要喝牛奶, 吃汉堡包。

2.中西方家庭教育:影片中当布鲁克斯听到老杨头父子俩用中文对话, 向母亲夸耀“我是班里中文说得最好的”, 母亲的回答是“你在中文学校学得很好, 你的中文比我好得多, 你是我的布鲁克斯, 你是我的骄傲”。而当布鲁克斯向老杨头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蜘蛛侠时, 老杨头的回答却是“我脚趾头都比它画得好”。尤其当布鲁克斯调皮不听老杨头的话的时候, 老杨头的“不信治不了你”, “回头再收拾你”, “先拿个镜子照照自己”, “不要逼我动手啊”等, 典型的中国式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和心态。这体现了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美国家长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 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美国父母喜欢夸奖自己的孩子, 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在中国的家庭中, 家长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和统治地位, 家长就是权威, 因此中国家长把听话顺从作为好孩子的标准。如果孩子不听从父母的, 父母甚至会体罚孩子。同时, 谦虚是一种美德的传统思想, 使中国家长认为夸奖孩子会使孩子变得骄傲, 所以中国的父母喜欢挑剔并强化孩子的弱点。

3.中西方婚恋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门当户对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婚恋观。结过婚的女人被戏称为“二锅头”, 孩子也成了“拖油瓶”。就像本影片一开始, 老杨头认为儿子的女朋友爱华是“一个带着拖油瓶的寡妇”。

西方人在恋爱或婚姻伴侣的选择上更重视两人爱好是否相似, 性格是否合得来, 价值观是否相投等, 而不是外在的身高、相貌、年龄, 以及对方是否有孩子也不重要。西方的男士更欣赏成熟、独立的女性。一个带着孩子、积极生活的女性更能受到他们的尊重和爱慕。

在英语学习中采取中西方文化对比模式[5],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二) 中西文化的融合

影片不但向我们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和冲突, 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接纳。 (1) 老杨头在陪布鲁克斯玩耍的时候, 教布鲁克斯唱中文歌曲。而布鲁克斯也教老杨头唱英文儿歌。 (2) 小布鲁克斯开始练习使用筷子。 (3) 老杨头为布鲁克斯制作了中国式汉堡。 (4) 当老杨头带布鲁克斯去看皮影戏时甚至还秀了句英语:“布斯, 布斯let’s go”。 (5) 影片最后, 爷孙俩走在乡间小道上, 布鲁克斯问老杨头“孙悟空真能打败蜘蛛侠”, “为啥要让他们打架呢?要让孙悟空和蜘蛛侠成为好朋友, 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接纳和包容达到了高潮。

美国学者Hanvy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分为四个阶段[6]:第一阶段是识别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第二阶段是识别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接近, 但人们的反应有所不同;第四阶段是能够做到从对方立场出发感受其文化。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 我们应培养对文化的敏感性, 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这既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又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

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传输过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因此, 跨文化交流也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既要求做到对目的语文化的输入, 也要求做到对母语文化的输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衡发展。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指出[7]:“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 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是非常值得欢迎与肯定的, 然而仅仅加强了对英语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 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 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在谈论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时, 中国学生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在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 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 尤其是传统文化, 面对“中国文化失语”, 我们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本土文化教学。因为“了解你自己, 了解你自己的文化”[8]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 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译文内容准确, 基本无误译、漏译, 文字通顺达意, 语言表达错误较少。对本土文化的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仅停留在教学要求上, 同时也加大了考核力度,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出了局部调整。其中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 也就是说让同学们在30分钟内将一篇140-160字左右的汉语小文章翻译成英文, 且这篇文章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 尤其是加强学生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

《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这部影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 同时也细腻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温馨而质朴。让我们来细细回味一下。

皮影戏。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 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影片直观地让大家了解到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 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尤其是老杨头灯下为布鲁克斯做蜘蛛人皮影的过程, 细腻地向我们展现了皮影的制作过程:先将样稿画在牛皮上, 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着色, 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 出水后再晾干, 装订组合。

龙凤呈祥。当布鲁克斯准备睡觉时, 老杨头特意换上了全新的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被褥。当布鲁克斯问老杨头被子上绣的是什么鸟时, 老杨头告诉他, 那是凤凰, 还有龙, 龙凤呈祥。龙和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代表着吉祥、高贵, 亦有佳偶天成, 百年好合之意。

春节。老杨头向布鲁克斯介绍中国的春节:逛庙会, 吃饺子, 贴门神, 放鞭炮, 吃团圆饭, 等等。影片的结尾, 老杨头的儿子带着爱华及布鲁克斯回家过春节, 一家人着中国传统服饰唐装照全家福。

现在国外的电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 甚至以中国文化为蓝本的电影, 如《功夫熊猫》《木兰》《功夫之王》等, 都在我们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些影片也是同学们学习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很好的素材。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9], 把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工具, 导入它所负载的文化内容, 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教授。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文化认知的同时, 促进其文化意识的形成和文化能力的发展。“母语文化”在培养外语学习者“综合素养”方面应与“目的语文化”处于同等的地位, [10]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母语文化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体,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二语语言能力的增长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 这一论断已在诸多以母语维持为模式的二语教学实验中得以验证。[11]当下, 全球“汉语热”势不可挡, 全球迫切学习汉语和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英语, 不但要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更应该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文化, 使英语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让世界了解中国。

四、影视作品与英语学习

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文化教学既要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又要强调本土文化意识, 掌握主体文化的精髓。作为英语学习者的素材, 我们在影片的选取上既要重视影片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更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像《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这样的既保持中国传统文化, 又让我们看到中西不同文化的优秀的影视作品。让电影成为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一本活的教科书。当然, 电影是一门艺术,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学生在观看影片时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这就要求老师在电影选取上给同学们把好关, 选取电影时要考虑到电影所传导的价值观、展现的文化、语言难度及与课堂主题的相关性等。希望电影成为我们英语学习的好帮手。

摘要: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习得过程, 更应当学习目的语文化, 加强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只有这样才能熟练运用该语言与具有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 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传输过程, 因此既要做到对目的语文化的输入, 也要求做到对母语文化的输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衡发展。面对频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我们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 尤其是加强学生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这部影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同时也细腻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利用英文电影帮助英语学习, 使其成为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一本活的教科书。

关键词:文化,冲突,融合,本土文化,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Corbett, J.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00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17.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27-31.

[4]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J].外语界, 2012 (5) :74.

[5]宋伊雯, 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 2009 (11) :89.

[6]唐丽霞.英文原版电影与高校英语教学[J].电影文学, 2010 (18) :151.

[7]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19.

[8]Samovar, A.Larryet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253.

[9]文秋芳.美国国防部新外语战略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5) .

[10]袁芳, 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 2006 (5) :67-70.

【融合传承】推荐阅读:

信息传承07-14

传承影响07-19

传承方案05-13

书法传承05-20

财富传承05-24

创作传承06-02

经验传承06-02

记忆传承06-21

民族传承07-06

传承功能07-09

上一篇:改革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下一篇:加碳酸钙D3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