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传承(精选12篇)
保护和传承 篇1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 本文首先阐述了档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并分析了对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在此基础上, 针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档案保护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的传承
1. 档案装裱技术的传承。
传统档案修裱主要是利用浆糊作粘合剂, 运用修补和托裱的方法, 把托纸“托裱"或“补”在文件的背面, 把受损的文件进行修复以保证良好的状态使其延年益寿。即使是损坏严重的文件也要尽一切能力来增加文件纸张的机械强度和文件的耐久性, 起到保护和延长档案寿命的作用。将修补或托裱后的档案上墙进行干燥, 利用自然温湿度将其干燥后揭下, 可以使修裱后的档案光洁平整, 有利于后期保管。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至今仍被档案部门普遍采取, 并应用广泛。此外, 在修裱材料的合理选择方面, 史籍所载浆糊的调制方法很多, 但大都加入白芨汁、川椒末等作为辅料。唐代在制作浆糊时已考虑到防虫性能, 开始使用去除面筋的浆糊, 并在浆糊中加入研细的熏陆, 利用其味道辛苦的特点来防止虫蛀。除了面粉和柴炭外, 还有白芨、黄蜡、藜芦、皂角、茅香、藿香等药材, 不但具有防腐避蠹性能, 而且还有稳定浆糊的作用。淀粉粘合剂作为一种天然胶粘剂, 具有优良的可降解性能和环保性能。因其无毒无害, 对环境无污染而在至今还在被广泛传承。
2. 对档案防虫技术的传承。
古代一直将中草药晒干后夹于档案典籍中或者做成草药包置于档案装具中, 防虫效果较好, 因此中草药防虫是我国古代使用效果最广、流传时间最久的档案害虫防治方法。也有书籍防虫用樟脑防虫效果显著的记载。采用樟脑防虫蛀防霉, 从古代一直延用至今。
3. 档案防霉技术的传承。
唐代出现的“干扫法”在当代仍然可以借鉴传承, 只是在当今科技条件下不再需要通过日晒法来降湿。四川成都文殊院还珍藏有上万册珍贵文物、佛经和文献, 至今仍保留“扫经”的做法。
二、档案保护技术的创新
1. 低温冷冻杀虫法。
低温冷冻杀虫是根据昆虫生存特性, 将温度长时间控制在昆虫的致死低温区内, 使害虫体内的组织和细胞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化而致死, 温度越低, 致死时间越短。我国曾于80年代利用工业低温冰箱进行低温冷冻杀虫, 处理过南京博物院藏拓片、木刻雕板, 取得了显著效果。冷冻杀虫对纸张强度、字迹、色彩基本没有影响, 对周围环境也没有污染, 不危害档案工作人员健康, 操作简单, 是目前较理想的杀虫方法。
2. 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法。
真空充氮杀虫灭菌采用真空和充氮方法将虫霉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氧气含量降低到2%以下, 致使虫霉的新陈代谢活动受到破坏从而使虫霉因缺氧窒息而死。真空充氮杀虫灭菌的效果较好, 所使用的氮气无毒、无害, 不易燃易爆, 对纸张、字迹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上海市档案局研制的新一代真空充氮杀虫灭菌设备, 经深圳市档案局等单位长期使用后, 证明效果较好。该设备一次可以对排列长度约4米的档案进行杀虫消毒, 所需时间约72小时。这种无污染较环保和高效的杀虫灭菌方法既可以用于直接处理已经生虫长霉的档案, 也可以用于对接收进馆的档案在入库前进行消毒处理, 值得大力推广。
3. 酶制剂的使用。
采用酶揭粘档案的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与传统揭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生物酶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蛋白质, 是生物体内特有的催化剂, 借助于酶的催化作用, 对破损书画、档案砖中的粘结物催化作用迅速。可用极少量的酶来促进大量反应物的分解, 其优点是催化效率极高, 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可以将起主要作用的淀粉大分子链分解成短分子链, 使粘度很高的浆糊失去粘性。因此, 无论是档案砖还是旧字画, 经生物酶浸泡后, 粘连在一起的纸张很容易被分开。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水解酶和蛋白水解酶, 淀粉水解酶可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蛋白水解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 从而使淀粉、蛋白质失去粘性。
三、档案保护的优化策略
1. 制定档案修复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对于载体或者内容已经遭受损害的档案必须进行修复, 修复之前必须制定档案修复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必要时要进行实验, 确保在修复时不造成新的损坏, 从而使档案保护工作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2. 严格调控库房的物理和生化环境。
库房的物理、化学因素的调节与控制工作包括:温度、湿度、光线、有害气体、灰尘和电磁辐射的调节与控制。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种保护技术标准和档案保护的具体要求, 始终保证库房的温湿度符合国家标准, 保证库房洁净无尘、空气清新, 使用符合要求的光源, 特殊库房的电磁辐射要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库房的生物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防虫杀虫、防菌灭菌和防治鼠害。
3. 加强档案保护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自学, 掌握档案保护技术的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环节, 了解档案保护的专业设备及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应该积极组织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学习, 不定期举办一些水平较高的、带有一定研究性和前沿性的关于档案保护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班、研讨班, 档案工作人员也应该多争取参加学习, 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档案保护技术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仇壮丽.中国档案保护史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007.11
[2] .赵淑梅.档案保护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兰台世界, 2000.1
保护和传承 篇2
史金波
①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②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道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至7月,共有5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处,世界自然遗产1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
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③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联成万里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________A________。
④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官,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________B_______。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一千三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⑤中国非常重视文物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评选和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5批珍责古籍,其中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全部共评审出国家珍贵古籍12274种,先后由国务院公布,并以图录的形式分5次出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展示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⑥中国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⑦自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72项。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______C______、安徽宣纸等;还有很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____D____等。
⑨总之,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更多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选自20《新华文摘》第23期,有删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5批珍贵古籍,这些汉文典籍充分展示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C、中国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
D、山东的泰山、齐长城、济南皮影戏、诸城派古琴等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录》,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15、请将下面四个例子分别放到文中ABCD处。(4分)
①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②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
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
③贵州侗族大歌
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近6,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分)
材料一: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教堂拱顶等部分遭大面积损毀,塔尖坍塌。巴黎民众在火灾现场跪地祈祷,为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而落泪哭泣。
材料二:敦煌研究院成立75年来,因为有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一辈子的守护和研究,才成就了如今的敦煌传奇。
答案:
14、C
【解析】
A、选文第⑦段明确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表述不正确。B、“截至目前”与原文第⑤段“截至20”的表述不符。D、泰山是自然文化遗产,齐长城是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错误
15、A.④ B.② C.① D.③
【解析】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体现多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第③段说明内容相符。②句句式与第④段举例部分的句式相符,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属汉族文化,与中国古琴术、安徽宣纸等并列。③的例子与第⑧段D空前“蒙古族长调民歌”相似,属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16、示例一:“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该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一论点。
示例二:第⑦段。该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之多,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解析】选文多处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列举了……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列数字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7、示例:①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保护责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②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覆盖面;③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工作,鼓励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研究;④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专业人才;⑤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大众传媒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 篇3
【关键词】传媒;非遗;影响;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
一、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東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二、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主要依赖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介来完成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大众传媒就是以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以技术或组织特征为标志的传播手段或者向大众的信息传递。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特性、空间和时间优势,在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上个世纪,全国只知道山东茌平剪纸有名,现在其他区县的剪纸艺术,通过大众媒介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展现,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各自所属地域的文化价值认同,弘扬和传播了民族剪纸类精神,丰富了剪纸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在这种媒体信息的传递方面,摆脱了原来空间上的偏狭性,使得未在场的人们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三、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
2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根据《公约》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团体、群体、有时为个人”,然而,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大众传媒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保护和传承 篇4
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传播这是塔塔尔人一直坚持的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民族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是同时进行的, 由于目前缺少塔塔尔民歌的创作人, 其保存和传播成了问题。现在的塔塔尔族人大一些节日外, 已很少有人演唱其民歌了。再者, 像塔塔尔族民歌这种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主要是靠自己传承和传播,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 想要原汁原味地进行保护已经不太可能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跟上时代潮流, 扩大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其传统文化的品味、做传统文化的传承接力之人, 关键之处在于创新。塔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来进行保护, 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进行其民歌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保护措施——建立塔塔尔族资料库、博物馆
建立塔塔尔族资料库、博物馆, 是对塔族民歌进行的一种抢救式保存, 首先是对其抒情歌曲、习俗歌曲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整理, 尽一切可能将分散于民间的资料和民间艺人说唱歌曲收集起来, 建立完善的民俗性音乐资料库, 并以文本、光盘等多种媒介的方式进行出版和发布, 以便能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考的借鉴作用。其次, 对塔塔尔族的民间文化的实物进行保管和保存, 调查记录现有的资料和材料是当务之急。保管好塔塔尔族人内部流传的民歌集、音像资料,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将没被整理的民歌用简谱或线谱记音成谱, 并分别以塔塔尔语和汉语出版,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再现塔塔尔族民歌的音像, 以便更好的保管。最后, 在全面搜集和整理塔塔尔民歌的同时, 进一步对将要消失的民歌进行抢救, 加强收集对民间艺人的演唱 (奏) 的记录 (乐谱、音响和图像) , 并记录民歌的社会作用、形成过程、传播方式、衍变历史等背景, 分析艺人演唱的现状和不同地区的变异情况, 将收集到的有关塔族民歌的重要资料存放在专门的博物馆中。在现有的资料中, 王达、热孜也编写的《塔塔尔民间歌曲选》目前收集到的民歌是最全面的。
传承措施——设立塔塔尔民歌之乡, 保护和培养传承人
设立塔塔尔民歌之乡, 保护和培养传承人。艺术之乡是一种原生态保护的异名词, 并且有一批技艺高超的民间艺术大师, 为传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以说成立艺术之乡是原生态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了基地, 就有了经费, 就有了传承遗产所需的物质保证。它可以进行可视性的现场教育, 也可以进行其歌舞表演, 并将其制成光碟发行, 也可以写专著出版。基地为传承的艺人提供很大的舞台空间, 提供更多音乐表演的机会, 给考察研究提供活的标本, 可谓一举多得。一旦确定单位或个人及艺术乡或原生态保护区, 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传承人在文化传播、传承的过程中所起的创新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传承单位和传承人进行一定的资助, 每月给予生活补贴, 与此同时, 教育厅在编写新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常识读本时, 将塔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列入其中, 更好地传承塔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政府需要鼓励民歌传承人培养下一代传承人, 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传艺和艺术创作等活动。政府还需发掘具有塔族特色的民俗类表演项目, 如“撒班节”等;
传播措施一——加强对塔塔尔族传统文化的学习
加强对塔塔尔语的学习, 注重塔塔尔族传统文化、民歌的普及与教育。语言是一个民族在民歌传承中最重要的。目前, 塔族民歌发生了很多变异, 最重要的原因是塔塔尔语的消亡。新疆各地的塔族协会应该加大对塔塔尔语的学习, 以保证其优秀文化更好的传承, 传承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 要使塔族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 必须从婴儿抓起, 建立起从幼儿园到本科一条龙教育体系。在学习塔塔尔语的同时, 学习其传统文化、专项技艺及相关的专门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加入塔塔尔族音乐的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 其中可以渗透一些关于塔塔尔族舞蹈、器乐演奏、相关名人介绍的内容, 采取“文本教学”和“口传心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更多的塔塔尔族艺术爱好者。这些文化既可以作为历史文化来看待, 也可以作为民俗文化去实施、传播、传承, 只有这样, 塔塔尔族的音乐文化传承就有希望了。再者, 鼓励各种塔塔尔族文艺团体用各种形式将其歌舞艺术搬上舞台, 举办“塔塔尔族歌舞汇演”, 组织文艺团队去祖国各地演出, 以期扩大塔塔尔族音乐的影响。
传播措施二——加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加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为塔塔尔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坚实保障。开放性地参与国际、国内、社会和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有益文化项目、文化合作及社会活动等。目前, 新疆的塔塔尔文化族与喀山的塔塔尔族文化交流很频繁, 伊犁、乌鲁木齐、塔城、昌吉等地的很多塔塔尔族青年被送往喀山学习塔塔尔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便造福于后人。政府要加大对新疆塔塔尔族协会的支持, 要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的学科建设项目, 需要很大的资金, 要完善塔塔尔族优秀的教育体制, 更需要政府的大力赞助。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 建立起塔族民歌保护制度是很有希望的, 它是确保塔族民歌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的重要保证。新疆各政府部门可多提供塔塔尔族歌舞的演出机会, 扩大对外宣传。笔者希望,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 使这种扎根于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团体早日实现自我传承, 实现他们应有的价值, 以期在全国的大舞台上, 我们能够重新认识一个民族——新疆的歌舞明星塔塔尔族, 塔塔尔民歌也将永远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笔者提出了建立塔塔尔族资料库和博物馆、保护和培养传承人、加强塔塔尔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四项保护、传承和传播措施, 其目的是试图为塔族民歌的生存寻觅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使这朵“民族音乐的奇葩”不再消亡, 使其在不同时代的艺术殿堂上不断焕发出绚丽光彩。相信随着政府“非遗”的各种政策的落实和各位同道者的共同努力下, 它还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和自立于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目前塔塔尔族民歌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试图为塔塔尔族民歌的生存寻觅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第一要务。笔者在不断研究中找到一些更好地传承、传播和保护塔塔尔族民歌的措施, 以期使这一民族音乐奇葩能够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关键词:塔塔尔族民歌,传承,传播,保护
参考文献
[1]《塔塔尔族简史》编写组.塔塔尔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 2008.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
[3]中国歌曲民间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曲民间集成·新疆卷[M], 1998.
[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总编辑部.中国各民族民歌选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5]王达, 热孜也.塔塔尔民间歌曲选[M].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3, 3.
保护和传承 篇5
一、传承人目前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情况
1.冰火两重天:近年来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传承状况、遇到的问题及困惑,放一块儿谈,一句话:冰火两重天。火的方面是那些产品有销路,他们办起了公司、招工人、开起了商店,如陶瓷、刺绣、雕塑、制剑业。但这部分人是少数行业的少数艺人。大部分民间文化后继乏人,传承人靠手艺连自己也养不活,更谈不上致富,无人愿跟着学,即使传承人想招外姓人授德传艺,也无人愿学。如郑州“猴加官(冠)”艺人老曹,已80多岁了,通过媒体公开声明愿免费招外姓人为徒,传授制作技艺,却无人愿跟着学。
2.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一是后继乏人;二是知识产权纠纷。1956年私合营时留下的历史问题,改革开放允许私营经济后,以及受到保护后,有了名和利之争。家族内部的纷争,兄弟反目。相关利益集体和个人争抢传承人资格。三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盲目拆迁、合村,对古村落和古民居的毁坏。四是自然环境污染,造成人们不愿、不敢品尝地方小吃,不愿、不敢直接接触手工艺品。
3.河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前后4批共有84名国家级传承人,分布在民间文学、民俗之外的8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类之中。全国4批非遗传承人共1986名,平均每个非遗项目约1.63人。我省非遗传承人约占全国总数的4.2%,高于各省平均人数(58.4人)。河南非遗居国家级项目平均拥有1.15个代表性传承人,略低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均人数。我曾做了一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表:①民间文学的国家级项目有5项,民俗有8项,而传承人缺位;②戏剧类国家级项目有17项,平均每个项目2.5人;传统音乐平均每个项目1.6人,传统舞蹈平均每个项目0.5人,曲艺平均每个项目1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平均每个项目1.6人,传统美术平均每个项目0.9人,传统技艺平均每个项目1.7人,传统医药平均每个项目1.5人。
4.河南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2008年公布第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来,每两年评定一批,221人入选。2010年评定了第二批231人入选。2012年第三批189人入选,三批共计641人。
在省文化厅2008年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之前的2005年3月,省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按照中国民协的部署开展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命名工作。2007年7月25日,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联合命名了76名省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单。当年11月,在郑州召开了命名大会,冯骥才、孔玉芳等领导亲自向传承人援牌。其中28人于2007年6月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介绍76名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图书《薪火》,于2010年5月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
5.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情况:从2006年起,国家对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了补贴,数额少则二三十万,多则数百万。从2009年起,国家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贴每人每年8000元,第三年提高到10000元。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年有10000万元补助,而河南省的省级和省以下传承人还没有任何补助。而陕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发文明确表示从2013年元月起,对10名省级传承人每人每月资助传承经费400元,49名市级传承人每人每月资助200元,在72名县级传承人中每年选出10名优秀传承人,每人奖励1200元。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对其生存、生活提供保障,通过资助和奖励,能使其主动开展授徒、传艺、交流和传统节日表演活动,搜集整理、出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保持原真实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发展、打造独具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
6.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错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始阶段,是先确定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后再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以项目带传承人,项目是一个,而传承人和传承主体可以是多个。这是符合非遗实际情况的。初看起来,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但实行几年后,问题出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差别是其“非物质性”,即活态存在和活态传承。这个“活态”
就是传承人。只要把传承人保护好了,他就可以制作出更多产品(服务、演出、制品),可以传授给更多的徒弟。静态地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适用于那些已经被历史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果把扶持资金的大头放在项目上,似有见物不见人之嫌。所以应该确立起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首要位置,进而确立起传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保护好了鸡,它就会多下蛋。
二、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
1.确立传承人在民间文化中人的主体地位:民间文化传承的内在规律是“活态”存续。其载体主要是传承人。保护住了传承人,也就保护住了民间文化;扶持了传承人,也就是传承了民间文化。留住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是先救项目还是先救艺人?是把主要精力、财力、物力放在项目抢救上,还是放在传承人身上,不仅是个政策和方式方法问题,而且还体现出对民间文化传承规律的认识,有必要深入探讨,抓住关键。
说一个现象,有些地方花大钱建仿古一条街,什么什么一条街,建民俗村,搞招商,可就是招不来艺人去开店。朱仙镇搞了木版年画一条街,十分的冷清,只有三家去开门面,也是常常关门,其中一家也撤出来了。造成木版年画一条街不景气的原因有很多,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什么?如何抢救和保护?纲举目张,纲在哪儿?这个纲就是传承人。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标准、比例及认定程序研究:河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从2008年至2012年认定了三批共641人,其中84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艺人一旦被认定为省级或国家的代表性传承人,身价倍增,名利双收。所以,现在评选、认定代表性传承人成了一个敏感的事情。但在评选、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时候,缺乏一个分类别标准,缺乏各类别之间以及同类别中不同项目的结构和平衡系数;认定程序也欠完善。有些老艺人不知道评选传承人这回事,也没钱去请人制作申报材料;有些项目一家上了两代人;有些艺人一旦“榜上有名”后就不再操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事情了。
各级传承人名单的命名应采取倾斜政策:一是在非遗项目上,向濒危项目倾斜,向稀有项目倾斜,向弱势项目倾斜;使每个此类项目都有一个以上的省级或国家级传承人,并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传承人梯队。二是在传承人分布上向民间艺人倾斜,向农民倾斜,向民营企事业传承单位倾斜;既然是倾斜,所占人数比例要超过50%。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国家制定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六字保护方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六字方针,前十二字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后四字。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六字保护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六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可以移动的或不可以移动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不损害就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活态传承,活态发展。传承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传承人。
传承人的培养,传统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现代方式主要有行业培训和学校培养等方式。
(1)家族传承:“百年字号,祖传技艺”常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诩的词语,也是极为吸引人的广告词。至今,家族传承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主要传承方式。按照旧的族规,家族技艺绝活“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传长门不传旁门”。这是时代使然。家族传承也有其优势,可以保持祖传技艺的纯正、正宗、地道,不变异、不变质、不变味。但世代单传往往会造成人亡艺绝、技艺失传。
(2)师徒传承:名师出高徒。社会上谈起艺人的时候,往往会先说起他(她)是某某人的徒弟、高足、关门弟子,说他(她)曾拜某某为师、师从某某人。就像钱币的两面,师徒传承的另外一面,是保守、封闭,仅从行业谚语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徒弟徒弟,三年奴隶”,“能舍钱一斤,不传一招新”,“没得烟与酒,师傅留一手”,“徒弟传徒弟,越传越差气”,等等反映师徒关系的谚语。师徒传承从古至今,是传统技艺、民间演艺、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主要传承方式。
(3)社会传承:社会传承又称为集体传承,多发生在民俗以及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中。其传承特点是集体意识、集体认同、集体行为。在社会性传承中,不排斥家族的、师徒的传承方式。
节令,是典型的民族性传承模式。例如当春节来临时,亿万民众浩浩荡荡“回家过年”,全家团圆已经成为民族共识,甚至是下意识、无意识。2006年,国家在春节之外,又确定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假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国家继承和延续。
庙会,是典型的集体传承模式。方圆几十几上百里的民众,认同某位神灵、祖先,认同某项祭拜活动或仪式,他们会世世代代沿袭下来,成为不约而同的习俗、习惯。例如浚县正月庙会,如果谁参加社火队朝顶,必须得连续参加3年。在民众意识里,似乎不去参加对某位共同始祖的祭拜,会产生被族群抛弃的感觉,“数典忘祖”、“数典忘宗”是最耻辱的行为。
传统农业耕作技艺,包括传统渔牧技艺,及其相关的手工加工技艺,已经成为地域的共同知识。俗话“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就是反映这种普及现象。例如中原二十四节气耕作技艺,是千百年来民众智慧的结晶,并且用大量的农谚和歌谣形式一代代传承下来,弥足珍贵。现代农业改变了传统耕作技术和方式,但改变不了二十四节气耕作时序。可以用播种机代替耧种麦,用收割机代替镰刀割麦,但再大的动力机械也改变不了小麦秋播夏收的节气规律。
(4)行业培训:行业培训已经进入了专业领域。同行之间的观摩、交流、切磋、学习,使艺人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提高技艺、扩大交往。行业培训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展。面对已经被评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省文化厅从2010年起到2012年,分4批进行了全员免费培训。
(5)学校培养:学校教育是现代培训形式。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最早开展起来的是公办戏曲和音乐学校,搞得最红火的是民办武术学校和杂技学校。
①坚持的戏校。河南那些老的地区大都有戏曲学校,主要为本地剧团培养演员和伴奏员。中央戏剧学院开办有豫剧本科班。但是,不少戏校面临招生难、生源不足的窘困情况。于此对照的是民办戏校兴
办了起来。纳入职业教育和中专教育体系的,国家减免学费、发放生活补贴。
②刚强的武校。民办武校不但在登封和温县林立,在省内许多地方也遍地开花。省体育局于2000年10月6日颁布了《河南省武术学校、习武场所管理办法》(豫体武字〔2000〕053号),规范武校的管理。
③耀眼的杂技明星学校。杂技演员必须从小培养,传统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杂技院团的需求。成立于1992年的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已经培养出1300多名学员(2010),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杂技团队。2010年,宝丰建立了魔术艺术学校,中专,学制3年。
④璀璨的工艺美术院校。这是院校数量较多而且比较正规的一类院校。在工艺美术院校中或多或少都设置有与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有关的专业,几十年来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材。
⑤五味调和的烹饪学校。各种各样的烹饪学校、专业、培训班遍地开花,很受青年人的青睐。
⑥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2007年8月7日,河南省人事厅印发了《河南省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办法》(豫人职[2007]16号),为从事文化艺术生产活动或以此为创收对象的民间艺人评定职称。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专业为: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杂技魔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技艺等七大类型。全省民间艺术人才职称分为高级艺术师、中级艺术师、初级艺术师三个级别。省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在省人事厅的指导下,由省文化厅具体负责实施,省文化厅人事处负责办理日常事务。省文化厅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连续3批为160多位民间艺人评定了职称。2012年,又开始进行第四批民间艺人职称的评定工作。
(6)培养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拥有非遗的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政府无可替代,专家委员会不能替代,社会无可替代。
三、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1.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存在于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归属于某个群体或个人所掌握,也是资源所有者,甚至还是排它的,有“法人”的地位。人们习惯于顺着文物古迹保护的思路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将政府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和传承主体。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政府机关都不能作为申报主体和传承主体。而且在相关文件中的“保护单位”应该改为“传承单位”,国家非遗扶持资金应该由保护单位划拨到传承单位。
2.培养非遗传承主体的自觉意识:即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所有人和传承主体是政府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那么他们就应该承担起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责任。政府应该鼓励和扶持传承主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首要的是通过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进而在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在经济上予以扶持。
3.非遗保护应以人文本:在《非遗法》实施后,我国非遗进入依法保护的历史时期。而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
如何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年来非遗界在积极探讨的课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两项工作相比较,保护传承人应优先于项目的保护;将财力、物力向传承人倾斜,将工作重心向传承人倾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几年,是以制订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带动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效和作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越来越显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力量所无法替代的。政府的保护工作重在政策的制订、法规的建设、资源的调配、资金的投入,具体项目的保护则主要依靠传承人自己去做。
朱哲琴:民族音乐需要传承和保护 篇6
A:我其实很少想这些,音乐就是我的世界。
Q:在音乐上,以前你的身份是歌者,因为新专辑《月出》,你多了一个身份,制作人。你的最大体会是什么?
A:制作人比歌者更累,它不仅仅是一个表现者。我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恒定的力量,要由始至终,而制作人就是一件事情里面的一个恒定的力量。
Q:为什么要做一张专辑来呈现这些美妙的民族音乐。
A:在采集之初,我只是想要做民族音乐的保护,打算把这些音乐素材交给别人去做。但是在采集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我应该认认真真为它们做一些事情。中国的音乐人、文化人,应该为自己的文化多花一些时间。我们需要对中国的原创音乐、民族音乐进行发掘和探索。
Q: 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A: 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应该由中国最优秀的文化人去投入,去发展。你看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比如在日本近现代文化崛起的过程中,有一大批日本最优秀的文化人在参与和促进。音乐界的如坂本龙一、小泽征尔等,然后在文学、艺术领域也都有一流的人才在进行推动和发展,这些人对本民族的文化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目前在中国当然也有人在做,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Q:在这次发现音乐之旅中,你和你的团队采集了很多的音乐素材,你说未来会开放这些素材?
A:中国早就应该有一个声音的博物馆或者是图书馆。中国是世界音乐元素最丰富的国度,是一个声音的万花筒,所以需要去搜集和梳理这些声音,我们就是做的这样的一个准备。我们希望民族音乐的基因得到保护和传承,有更多人关注民族音乐、原创音乐。
Q: 你对明星公益慈善的理解是什么?
A:公益这件事情其实可大可小。不一定是要跟捐钱有关的事情才是公益。公益不等于就要依赖于募捐,尽管做公益过程中需要钱。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刚刚起步,所以需要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一条对的路,把慈善事业做好。盲目支持和盲目打击明星公益对公益慈善事业都不好。
Q:很多明星都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你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
A:当然想过。希望能够和一个优秀的专业的团队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我自己有一个“1+5”计划—一个手工艺大师或者民族歌师带5个徒弟—我们想帮助400个民间的老艺人和歌师,他们每个人教5个学生,这样就可以在民族手工艺和民族音乐领域里培养出2000个年轻的有才能的人,让我们民族的东西得到传承。目前我用世界看见巡演留下来的钱以及卖出专辑《月初》所取得的收益中的10%,来做“1+5”计划,但是在培训和教育上,我们没有经验,所以需要找专业的管理机构来操作,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安全的合法的系统,把公益项目做好。
Q: 在浮躁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对生命以及世界的期待?
A:一定要有梦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那么他等于一个死人。
保护和传承 篇7
一、黄杨木雕市场低迷的原因分析
1. 地域性制约。
黄杨木雕做为传统民间工艺, 在本身的发展上就受到地域的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间工艺的发展, 诸如曲艺杂技流行于北方而消散于南方一样, 黄杨木雕的地域性也成了这一门技艺发展的桎梏。“千年黄杨难成柏”, 黄杨木缓慢的生长周期使得适合制作黄杨木雕的材料愈加之少, 如今在温州乐清等地, 适合制作黄杨木雕的材料已经微乎其微了, 而远自神农架、东南亚等地的黄杨木, 除去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和破坏, 制作黄杨木雕的成本也大大增加。做为民间工艺, 原本的概念应该是制作精巧, 取材便利。而如今作为材料的黄杨木少之又少, 导致收购黄杨木的成本大大提高。雕刻成本的提高, 制约了黄杨木雕师的创作, 为了维持日常生活的开支, 很多的黄杨木雕师都无奈的降低了黄杨木雕的创作, 这在无形中降低了整个黄杨木雕的活力。
2. 现代工艺品的冲击。
1977年至20世纪末, 这个时间段可以说是黄杨木雕最辉煌的时期, 也是整个乐清黄杨木雕行业发展最迅速、人才倍出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后三中全会的召开, 解决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 使国家的物质经济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伴随着物质经济的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摆脱为吃穿住行烦恼的人们终于能将精力投入到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去。大量的文化精粹在当时那个年代萌发出来, 作为以黄杨木雕技艺闻名的乐清显然不会失去这一大好时机。通过朱子常、叶润周、王凤祚等人的努力, 黄杨木走出了国门, 被世界各地人民所喜爱。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 新科技渐渐取代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手工劳作, 大量的新工艺制品进入到大家的眼球中。由于新时代科技的发展, 原来手工制作的工艺制品渐渐被机器制品所替代, 机器制品有成本低, 损坏小的特点, 这为工艺制品的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商业利益。而在这些用科技手段生产的工艺制品冲击下, 价格高昂的黄杨木雕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的黄杨木雕给黄杨木雕雕刻师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科技工艺品的大量泛滥也导致工艺品行业参差不齐, 大量的虚假产品使珍贵的黄杨木雕受到抵制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黄杨木雕在仓库里发霉损坏。
3. 新老脱节, 各有千秋。
黄杨木雕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断层, 老一辈的雕刻师渐渐地被岁月侵蚀, 而年轻一代甚少会对传统的民间工艺产生兴趣。IT业、服装业等等行业带走了大量的年轻人, 浮华的物质环境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浮躁不安, 对于需要精细对待的黄杨木雕行业很难受到年轻人青睐。如今, 在黄杨木雕老师们带领下的学徒, 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做雕刻, 有熟练的雕刻技法, 但却没有很好的美术创造力。而身为美术学院的大量学子, 他们有很扎实的美术功底, 但却没有实践经验。在这种矛盾的冲击下, 黄杨木雕学徒对起色较慢的黄杨木雕行业渐渐失去兴趣和坚持的信念, 从而脱离这个行业。而美院学子们缺少实践经验, 既不想埋没又不想浪费才华, 于是更多的美院学子投身到动画动漫、广告书画等行业中去。黄杨木雕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 愈发的失去原本的色彩。
这三点重要的原因使得黄杨木雕的发展产生了滞后, 21世纪, 大量的新文化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大量高新科技让人们的眼光展望到未来的新事物, 忽视了传统工艺的魅力。直到乐清三科非物质文化博物馆、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的建立, 黄杨木雕才慢慢的走进大家的视野。今天, 一些人接纳了黄杨木雕, 重视它的存在, 黄杨木雕的市场也渐渐地在复苏, 但是, 单纯的市场复苏并不能完全改变黄杨木雕的尴尬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展。针对制约黄杨木雕发展的三个元素, 应该进行有效应对, 以维系黄杨木雕的健康稳固发展, 这才是改善黄杨木雕尴尬局面的重要举措。
二、振兴黄杨木雕的对策建议
1. 克服地域性制约, 实施全球性推广。
黄杨木雕因地域性制约导致成本增加, 原有的南方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于固有的成本价格。在黄杨木雕的生产销售上, 将市场开拓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 让乐清黄杨木雕, 乐清三寸人重新回到当初受世界各国友人争相购买的时代中去。
市场的增加, 带动黄杨木雕的销售, 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到黄杨木雕的生产中去。乐清作为黄杨木雕的起源地, 将黄杨木雕的拓展出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 已经有多家博物馆重点展示黄杨木雕, 将乐清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再次延伸到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年轻人的眼前, 黄杨木雕再一次的响彻在乐清的土地上。黄杨木雕的发展还有赖于把黄杨木雕的宝贵信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让各方面的业界人士参与到黄杨木雕的关系链中, 促进黄杨木雕的生产, 推动黄杨木雕的发展, 为黄杨木雕提供后继的动力。
2. 创新工艺, 广学博览。
黄杨木雕发展至今, 大多是取材与民间寓言、神话故事和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或情节。现代生活的发展与日俱增, 更多的讯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人们的创新意识和改造能力也大幅度的增加。为了将黄杨木雕的市场竞争力重新夺回, 必须要有创新的工艺来提升黄杨木雕的艺术魅力。首先的就是自我艺术水平的提升, 才能创作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作品, 将一些原本不能完成的高难度作品加工成形, 让人感受到黄杨木雕不同的艺术价值。其次是广学博闻, 在黄杨木雕的创作过程中, 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 和新奇的美工构造, 那么这就需要吸收更多的知识。这样在创作黄杨木雕的时候能更好的为黄杨木提供一个完美的素材, 将原本单调的黄杨木勾勒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最后, 要时刻了解市场上工艺品的走向, 让黄杨木雕在发展的过程中能更贴近时代的需求, 为黄杨木雕创造市场空间。有了市场空间的存在, 黄杨木雕就有了与其他工艺品相抗衡的价值, 再加上原本的固有价值和创作价值, 就能为黄杨木雕在新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新的蓝天。
3. 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现在黄杨木雕学徒空有雕刻技巧却没有丰富的美工底蕴, 这是黄杨木雕行业难以提高艺术水平的症结。因此, 应将优秀的黄杨木雕学徒组织去美术学院学习, 向美术学院的教授请教专业化的美术知识, 在有了深厚的雕刻技艺同时, 吸收高等的美术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将自身良好的技艺功底发挥出来, 以达到更好地创作黄杨木雕的目的。同时针对如今中国大量美术学院雕刻专业的学生们, 他们有大量的美术知识和很深厚的美术学识功底, 但却缺少实践上的应用和了解。黄杨木雕创作室应为这些学生们提供实践的空间, 在实践的同时, 将他们丰富的美术学识带进黄杨木雕行业, 伴随着年轻一代学子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和改变, 黄杨木雕行业中也可以产生新的气息。美院的学生能将时代气息注入黄杨木雕的创作理念, 又能为黄杨木雕企业员工带来大量专业知识。黄杨木雕企业的员工们既能将自身熟练的雕刻技艺传授给美院的学生, 又能更好地将技艺与美学知识相结合, 为黄杨木雕的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黄杨木雕的发展是有前途和希望的, 但同时也是艰巨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乐清当地非物质文化, 有志于黄杨木雕事业的人们将在黄杨木雕的领域奋发学习, 鞭策自己, 提高自我, 为这个需要保护的行业贡献自身的力量和智慧乃至毕生精力。
参考文献
[1].王曼编著.企业创新文化建设[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保护和传承 篇8
筑者为城, 集者为市。这也就是说城市和建筑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建筑有着居住功能, 但与一座名城一起留传下的建筑, 必然还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并在物质的传承中往往融入更为深刻的精神, 从而在物质家园之外变成居住者的精神家园。这种城市灵魂, 一定也是从居住者中形成, 一定来自它的真实的民生。安居乐业是社会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 只有居住者重视其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居住美学, 才会去花费心智, 精工巧艺, 倾其心血。对富裕、美好的追求和现实的奋斗, 往往也就表现在建筑中。这里面, 可能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凝结, 中间慢慢化成风气, 化成故事, 化成文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城市已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支点和亮点。而一座名城, 往往积累和显现出一个地域的精华。这些精华累积在一起, 使中华文化在时空纵横中灿若星辰。在名城的传承和保护上, 我们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第一时期是无条件让路给了现代化建筑。这里的原因很复杂, 也各具利弊。但当水泥钢筋的高楼大厦占据了太多的空间, 人们才发现, 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是千城一面了, 城市的特色正在消亡。在更深的层次, 人们感觉到一种精神的惘然, 精神脉络在印刷式的现代建筑中断裂, 使城市里居住的人找不到家园的感觉, 而更像是一个过客。这种状态, 已引起了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的共同重视。所以, 名城的传承和保护, 已经开始摆在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位置, 并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行动。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同样有几个误区:一是大量的成片拆除旧建筑, 开发仿古建筑, 形成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复制式摆设;二是在所谓的“整体保护”名义下, 对个体的整修、翻建控制得过死, 以致逐步使这些旧城区沦为贫民区, 动不得, 也发展不了。
历史名城一定起自人居, 传承和保护也就必须回归到人居。对名城最佳的传承和保护, 应该是科学的人居。
名城, 也应该是人居佳市, 人是居的主人。科学的人居, 就是居者的个性和家族生命的传承构成居所真正的灵魂, 也就是说居者对建筑的参与权和主动性要有一定的体现。这与现行的以房地产开发为对象的建设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在现代城市改造中, 人往往只能被动选择, 在居的设计、建筑过程中是“被代劳”了, 自己的个性根本进不去。在居的使用上, 很多自由空间也被严格限制。人对大自然的亲近, 也“被公共”了。本来可能不错的建筑个体, 在成片“印刷化”的生产后, 从根本上失去美感和生气。而完全可区割成庭院的空间, 基本被公共成水泥大马路。人的居住权, 从庭院后退到屋内。这一退, 基本把“居”退回到纯物质状态。民居中传承了几千年的精神、文化之脉, 就没有空间可以延续下去。
随着现代城市人口的膨胀,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过一个院子住五六户甚至十几户的历史时期, 大量的临时搭建曾让许多名城的历史建筑蓬头垢面, 面目全非。现在, 随着新城区的大量开发, 一般的老城区的人口压力已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是, 这些承载着历史和人文传承重任的老城区也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原来的临时搭建基本还在, 整理起来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二是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发展缺乏活力, 有滑向贫民区的潜在倾向。
科学的人居才是名城最佳的传承和保护。在现代化发展大潮中, 人类对精神家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这其实也与工业革命残酷地剥夺了人的个性有关。人类是物质的奴隶, 还是物质的主人?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 又迫切地摆到人们面前。从人和城市的关系这个角度看, 人, 不应是这个城市的过客, 而是主人。什么是主人?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他的创造, 这个创造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 成为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 变成物质和精神的一个共同载体, 这才有真正动力。而这种积累, 才成为城市的灵魂。
成片商业性开发, 即便是仿古式的建筑, 被这种工厂化的规模复制后, 个性的细胞会荡然无存, 这对一座历史名城来说, 往往是一种毁灭, 也是没有真正活力的。而仅停留在保护历史而忽视了人居住使用功能的概念式的保护, 又往往会使这些历史建筑不断破旧下去, 传承也只能停留在一种概念层面上, 不能与居住者真正接通精神上的脉络。这是一种矛盾, 但从当前来看, 解决这个矛盾已经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一是社会对历史人文的传承和保护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二是人们对居住的要求已开始有了从纯物质的向精神家园的转变, 一部分人也有了这个经济支撑的实力;三是国家出台了物权法, 在法制上使居所的创造有了保障;四是前面说过的, 新区已提供了巨大的居住空间, 使老城区已从人口压力下解脱出来。
名城的生命, 不仅仅在于一种历史性的活力, 更关键的是让居住的人自己行动起来。政府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规定规划空间。保护不是为了摆设, 人在其中生活的乐融融才是古城真正的生命力所在。扬州对古城改造奉行“五保护”、“五不”原则, 即:保护古城的历史街巷体系、保护古城的建筑风貌、保护古宅名园、保护古城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不破坏历史文脉、不破坏建筑风貌。以个体庭院为面, 以文物保护为点, 以整体规划为意, 让古城重新恢复活力, 不再是历史摆设, 从而成为人居佳处, 城市之魂。若只保护而不开发利用, 那么这片地方, 要么过度保护而走向死胡同, 要么逐步蜕化成为贫民区, 要么成为单纯历史摆设的游览区:付出的代价是极大的。若交开发商推倒重来, 那也悲惨。古城历史的痕脉、纹理、根系将全部一扫而光, 几千年古城文明将无来路可循。
其实, 一座城市的活力便在于与众不同但大家又都以为是美。一座城市的灵魂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且又在其中滋养出文化。这就是中国哲学所推崇的“和而不同”的境界。
扬州这种鼓励民间庭院建设的作法, 应该是对名城的最佳传承和保护, 并使其走向科学的人居的一种有益的创新和实践。一座城市, 个体住宅是细胞, 街巷是经脉, 老城的民间庭院修缮若能动起来, 街巷自然也就会活起来。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也早已表明, 旧城保护完全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 以居民为主体, 通过社区互助的“自我修缮”方式来实施, 将旧城整治从拆迁模式下的行政关系, 转变为修缮模式下的民事关系。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波尔多、日本的京都和奈良等古城, 都完美体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法:既在整体上原封不动地保持古城的风貌、韵味、尺度、肌理, 又在微观层面实现了住房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更新。改者, 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也, 造者, 创造人文美学环境也。个体庭院是古城改造中最具活力的细胞, 做好个体庭院的改造工作, 既能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也能充盈和活跃新的创造。
这里面有几个核心点∶
一, 物权明确。这是民间庭院修缮和开发的一个基础。“安居乐业”的前提, 来自物权的稳定。有篇文章说过, 作者漫步于日本的京都、奈良, 令他震撼的并非只是那些宏伟的寺庙、庄严的塑像, 还有透过“民家”院墙看到的那一方假山或一株古梅。这不只是时间的印迹, 更是一代代房主用心维护的明证, 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位作者还说, 同样是古城, 为什么这里见不到破败的危旧房屋?稳定而安全的物权, 会促使房产所有者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它, 而不是看着它一天天破败下去, 成为“危房”。国内外很多经验说明, 只有让个体参与古城的改造修缮, 才会精彩纷呈。时积月累, 便是值得留给子孙的历史财富了。
二, 改变政府管理思路。首先要有一个置换平台。有一定的买卖市场后, 老屋便会升值。而这也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利用这种收入去置换、购买新区的房子, 使新区也充实起来。当然, 置换一定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这事急不来的。但有了这个平台, 房层的置换和买卖慢慢就会多起来。关键的是要明确不拆迁, 给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其次要有配套的服务管理方法。民众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方便的平台, 还要有明确的政策、服务式的审管。古城住宅的置换、修缮、监审, 应该有公开、清晰、可行性强的具体规定。古城开发, 走的应是“政府主导, 统一规划, 个体参予”的路子。将文物保护与人居使用界定清晰, 吸引民间力量分段分点修缮, 使古城在人居上也能翻倍地提增价值。对于个体的修缮、改造, 政府也要定下几个规矩来。基本的结构和材料, 还的尽量以原有和相近的为主, 必须中式风格。这需要有专门的委员会把关、跟踪、服务和管理。这个委员会, 应由不同专家组成, 拥有投票审核每一户、每一庭院修缮规划的权利。这样一年下来, 能动个十多户、几十户。日积月累, 不出十年, 古城就会大变样。同时, 古城开发并不是拆迁, 而要界定在整修、装修的层面上。这样, 很多老的结构, 老的材料, 才能被保存下来。同时, 要在一定的空间内保护个性, 这主要体现在规划和规划的实施上。成片开发的仿古建筑往往又会陷入一种新的“千宅一面”的局面, 这也是很伤脑筋的。在大的布局下还是以大写意的为主, 不求工笔式的整齐划一。而在小处细节上, 要充分利用原有结构, 发扬个性空间。不仅要在统一的中式建筑元素下形成多种多样的姿态, 更要实现居住者的人文美学与整体建筑环境的辨证统一, 把个体的精神追求完美地体现出来。这样, 我们才能从古城开发利用上, 从全国走出一条新路来。
临海梅花老屋
临海杨哲商故宅
三, 增加吸引力, 让民智、民资、民力参与进去。这就需要在一定的规范内, 鼓励、方便在一定规划内的修缮、翻建;个性庭院必将成为社会潮流, 也是文化的具体载体。若民众个人参与建筑, 那么他们对其中的一砖一石, 一水一景, 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现代的高楼大厦建设中, 这全由房地产商代劳了。) 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 个性的东西, 也才容易真正成为他的根。过去, 一般人家造房子, 总有留传几代的想法。所以, 必穷其智、尽其力, 精其工。要一园一策, 一园一规划, 一园一服务, 一园一跟踪地进行具体的规划, 这样让专家来把关, 让住户来投资, 让政府来服务, 小心冀翼地精心做好古城每一处、细节的修缮、改造, 吸引经济精英、社会精英自愿回住古城, 形成古城在建筑、经济、价值、人文方面的良性循环和真正复兴。这种宅子, 若收拾得好, 价值是不得了的。
四、现代的水电排污基础设施要由政府统一实施到位。古城房屋产权复杂, 街巷结构也复杂, 现代的水电排污基础设施由一家一户自已来搞, 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就只能由政府组织实施, 按不同区位统一规划, 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推进改造。争取一次性到位。这部分费用, 可以由政府补贴主干线的, 入户的由住户承担。比如我们临海的紫阳街, 这部分改造已开始进行, 群众还是很支持的, 在生活上使居住者方便了不少, 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古城打下基础。
有一位建筑专家说过∶“一个城市的发展犹如生命肌理, 生生不息, 以自然为依托, 经济为基础, 文化为灵魂, 千百年来是一个有机更新的过程。”
其实, 像对一个新生生命一样对待名城的传承和保护,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保护。这里面有几个座标, 即在名城传承和保护上的度。
一, 正确处理好修缮的度。名城建筑有着它自己的特点, 是历史的精粹, 是多少代人精神的积累。一砖一础, 一木一瓦, 都有着不可复制的人文内涵。但是, 作为人居的话, 它又必须具备现代人居住的基本要求:不但看上去美, 住进去也要舒适、方便。这些古民居想要符合科学的人居条件, 一定的修缮和改造还是必要的。在实践中, 除了一些特别的建筑强调修旧如旧外, 大多数建筑, 对修缮和改造, 还是需求有一个相对的空间。比如, 对水电排污设施, 可宽之;对室内装修, 可次宽之;对庭院和外观, 在一定的材料、风格统一标准下, 也是可允许有新的创造的。从这一点上说, 历史不是到我们这一代为止的, 如果我们新的创造搞得好的话, 也能被后人所传承。历史是条长河, 我们不能静止地看待它, 而是要加入到它的流动中去。建筑只有与居住在里面的人的爱好、文化、生活习惯等统一, 才能有生命活力。为何过去村与村间的建筑风格常有细节上的区别, 说到底, 还是住的人选择了, 接受了。
我们临海就是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的古宅民居, 绝大部分都拥有百年以上历史, 是明清两代台州府城、古街民巷的历史见证。许多宅院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如有350年以上历史的明代古宅, 有200年历史的九曲巷梅花老屋, 还有以官衔命名的清代骑尉第等等。这些饱经沧桑的古民居建筑, 能保存到今天, 实际上就是一种历史文物。另外诸如三大夫、三抚基、二元坦、芝麻园、紫阳故里、杨哲商故宅、朱虚之故居和洪家、何家、罗家、陆家等居宅, 都能与许多历史典故和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 其保存价值远远超过古居房屋的本身。这些古建筑本身, 就各具特色。紫阳街上每户房的门窗、墙壁、庭堂、院落等, 从花饰、格式到布局、结构, 全是不相同的。和者, 非一同也, 而是在不同中产生的一种科学、美学的度。央视介绍的扬州民间庭院的改造, 很多也参杂进去了一些现在居民个性的创造。一般来说, 这些一庭一园式基本型的老房子, 若能花上十来万整理修缮一下, 会很漂亮的。中式庭院讲的是自然之道, 用材普通, 石头、旧砖都可利用, 水和植物也是平常之物。感觉这倒可发挥下装修公司的作用, 房主与装修设计者共同商量, 房主是占主导地位的。当然, 政府的把关作用在这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关是很具体、很专业的, 对原有的结构、材料, 都要管到。在这方面, 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和国内对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程序。其实临海过去许多庭院都很美, 好多古建筑的基本结构都还在, 只是破败了而已, 略加修整, 便会成为建筑艺术的精品。
临海紫阳古街
二, 正确处理好商业化开发的比例和空间的度。在资本主义时期, 房地产商批量制造的是消灭个性的商品房屋但也要看到, 这也为个性庭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过去, 一些大房子的建筑确实美, 却建立在大多数人茅屋斗室上。在以居住为基本目的商品房充分发达的基础上, 对名城原有建筑的传承保护具有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世界建筑界, 中国近几年有二个获奖项目很有名:一是中国唯一进入联合国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二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荣获的2012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二个奖项获奖者都有大体相同的这一番话∶不能简单复制。更为让人担忧的是∶这种理念很可能会被政府、房地产商“招安”, 成为又一种拆迁的由头。
开发商可进入这个空间吗?应该说, 在一定范围内, 尤其在公共商业服务设施建设上, 还是有开发商进入的空间的。比如临海, 在新城旧城间, 还有一片地段, 南面是巾山, 北面是东湖, 中间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格子楼。这一区间完全可集中开发成文化休闲商业区, 风格以开放式的江南园林布局为宜。这样, 既可方便旧城的人的购物生活需要, 又可成为新城、古城间的一个有机联结。很多古城里的三产也很不发达, 这与大批居住者的经济条件有关, 高档的服务业无法在那里立足。
当然, 在民居上要坚决防止开发商成片开发的进入。即使像杭州的南宋御街那样在国际上获了奖, 但其建筑在风格上同一个设计师的烙印比较明显, 让人感觉不如原有的建筑形式多样而具备无限活力。
三, 在过程中注意培养一座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发展犹如生命肌理, 生生不息, 以自然为依托, 以经济为基础, 以文化为灵魂, 千百年来是一个有机更新的过程。一个城市的个性是由许多个体汇聚而成的, 一个城市的灵魂, 它的根, 也就是汇聚和凝结这众多个体生命的结晶。
名城之所以成为名城, 一定有它的灵魂所在。只不过它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断裂、枯萎了。
不能把古城搞成摆设, 而应把古城搞成人居的精华所在, 成为这个城市的人超越单体的经济层面而进入文化精神生活的一个载体。
保护和传承 篇9
关键词:档案学,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从目前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理解来看, 界定这个概念的主体多是国际上的相关机构、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 由我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具有权威性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1]。
2.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白族历史悠久, 白族的传统戏剧和民间曲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如:白剧、吹吹腔、大本曲等, 白族的传统戏剧和民间曲艺长期以来通过艺人的口头传承和现场表演流传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白族调 (学术界称之为白族大本曲) 、吹吹腔、白剧等内容, 其中大本曲、吹吹腔和白剧是最广为流传的三大形式, 至今仍在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 尤其是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 而年轻人中又很少有人愿意继承, 因而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 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属性
1. 档案基本属性。
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历史性、社会性和确定性等基本属性[2]。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产生于我国白族地区, 与各少数民族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戏剧和民族曲艺, 以及其文化空间和传统综合性文化体系。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白族民间戏剧和民族曲艺, 其具备了原始记录性、历史性、社会性和确定性等档案的基本属性。
2. 口述档案属性。
关于口述档案的概念学术界仍存在争论, 但达成共识的是口述档案是对经历过某事件的人进行访问, 记录其关于此事件的各种记忆, 目的是为真实再现当时历史的事实[3]。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口相传的传统方式进行传承, 我们走访传承人和组织机构, 采集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 这符合典型的口述档案的属性。
3. 档案文献遗产属性。
档案文献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4]。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资源是包括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白族民间戏剧和民族曲艺的文字、声音、缩微、数字信息等能够反映白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历史记录, 其具备档案遗产的基本属性, 是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保护和传承
1.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性”特点。
程焕文认为, 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 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应是各种文献载体形式, 如:文字、声音、缩微、数字信息等信息的集合[5]。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开发利用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 其具有较强的“物质性”,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将口口相传的民族表演艺术通过文字、曲本、视频、音频、缩微等物质形式记载下来, 并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因此, 从信息资源的视角来看,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较强的“物质性”,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也就具有了“物质性”的特点。
2.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刍议:
(1) 档案信息资源采集。白族民间戏剧和民族曲艺是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 广泛分散在白族地区的村落, 主要靠口传心记、言传身教传承, 具有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殊性质, 保护难度较大, 虽然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但保护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仍然不够, 因此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 必须要在全面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 有计划地开展长期、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才能完成, 需要通过文字记录、曲本收集、拍照、录像等方式将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 才有利于其长久保护和传承。 (2) 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构建。笔者认为,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传承人信息资源建设、组织机构信息资源建设、相关器具信息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等。另外,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还要考虑档案信息资源的描述问题, 前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描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 对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描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仍要考虑到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艺特性, 构建切实能够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的信息资源描述模型, 另外还要考虑到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数字化标准和规范的问题, 只有按照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标准和规范, 才能够保证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通用性和共享性。 (3) 专题数据库建设。专题数据库是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共享的载体, 因此在建设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规划, 并充分考虑信息资源采集的信息载体形式, 该数据库总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研究文献数据库, 主要是承载有关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文献数据库, 另一部分是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数据库, 内容主要包括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民间艺术的曲本、乐器、传承人、表演形式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53.
[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5.
[3]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2.
[4]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 2011.
保护和传承 篇10
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大陆满语的专业人才只有百人左右, 满族同胞中会讲满语的寥寥无几。保护和抢救满族语言文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责任, 是教育、文化和科研部门的重要任务。如何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 根据目前世界和我国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和传承的经验做法, 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建设一支教学科研队伍开展经常性教学和研究;二是在满族聚集区使用和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为实现上述目标, 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做法。
一、切实加强满语教育和培训是保护传承满族语言文字的百年大计
今天需要学习和研究满族语言文字的专业人才, 是因为 “现存有大量清代遗留下来的满文档案亟待整理和翻译, 以及满语文已经成为历史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29。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 同样加强满语的教育和培训也是培养满族语言文字专业人才、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的百年大计, 因此要切实加强满语教育工作。
一是把满语的教育培训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培养满语专业人才是国家人才战略的一部分, 既考虑满语保护和传承的现实需求, 又要考虑长期的需求。目前满语的应用部门数量不多, 所需满语人才有限, 但是从满语的保护和传承的要求, 必须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要根据高校、科研、档案和图书等部门对满语人才的需求制订中长期的教育规划。制订规划时, 要根据满语保护传承的需求和满文文献档案记录明、清历史的特点, 要把听、说作为满族语言的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 把历史、古汉语作为满语专业的必修课, 为满族语言和文字的教育师资、科研和历史研究培养比较全面的人才。在满族聚集区域则进行普及教育和兴趣培养, 满族自治县 (市) 的中小学要开设满语课。
二是依托满语教学基础好的高校培养满语专业人才。目前, 国内已经开展过满语教育的高校, 如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都有满语专业师资和教学经验。要在这些学校巩固和完善满语教育体系, 特别是建设和稳定满语教师队伍。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 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资金拨付等, 不断提高这些学校满语教学水平。
三是广泛开展学习满语的兴趣教育。兴趣是人们学习和钻研的动力, 引导满族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学习满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满族聚集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中小学开设满语课, 帮助青少年从小了解本民族的语言, 使他们当中的孩子长大以后热爱满语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借鉴台北故宫博物院庄吉发先生义务教授满语培训班的做法, 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开设满语学习班, 使愿意学习满语的满族和其他民族同胞如愿以偿。
二、注重满语的应用是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 满族语言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样, 逐渐被国家和地区通用语言所代替。据有关专家论证, 如果一种语言不使用的话20年就会消失, 这是把20年时间计算为一代人。任何语言只有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断地使用才会传承下去, 而这恰恰是最好的保护。因此注重满语应用才是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一是注重满文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满文档案文献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又是规范标准的满族语文。注重满文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要建立国家满文档案文献总目录, 分别建立满文档案文献中国卷和海外卷。目前中国卷正在进行工作, 仍需抓紧完成。特别是把美、日、俄、英、德等国家的情况搞清楚, 同时把收藏在个人手中的文献也列入调查范围。 建立国家的满文档案文献的总账。要整理和翻译满文档案文献逐步出版, 为研究清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提供条件。辽宁省档案馆于2011年出版了馆藏《满洲实录》, 它是满、蒙、汉三种文体, 是《清实录》中唯一没有经过改动保持历史原貌的一部, 对研究满文和清王朝历史极为珍贵, 是学习和研究满族语言文字重要的文献资料。有关机构可以选择类似的珍贵文献出版, 既是对满文文献档案的保护, 又为满族语言文字研究创造了条件。
二是挖掘和创作满族艺术和满语艺术进入文化市场。文学艺术是语言文学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手段。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创作满族文化艺术, 创作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满族人口聚集区以及其他地区进行演出、传播。要以公益性演出为主, 同时积极鼓励其进入文化市场。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三是积极开展满族的语言文字的学术交流。满族的语言文字学术交流就是应用。这次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和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召开, 满族文化传承和产业化战略研讨会开得非常好, 进一步推动了满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各满文文献、研究、教学等部门应经常开展学术交流, 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境内外的学术交流, 促进满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研究水平的提高。
三、确定一批满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传承人
2011年2月, 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传承、传播, 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现在已经确定了一定数的满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人。满族的语言文字和满族的习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把能够讲授满语专业课的教师和能够熟练地用满语交流的教学科研人员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要不受民族界限, 只要符合规定条件, 虽然不是满族同胞也可以成为传承人。要打破身份界限, 无论是满族中熟悉本民族语言的老人, 还是从事教学、科研的学者专家, 都应当考虑在内。由于满族同胞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比较多, 地区分布广泛, 对满族同胞相对集中的区域都应考虑确定传承人, 以期推动满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要为确定的传承人建立声音档案, 把他们用满语讲述的故事、用满语交谈的声音录制下来, 保存满族语言的“DNA”。鉴于熟悉满族语言并能够交流的大多年事已高, 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大熊猫”, 因此确定满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人要抓紧再抓紧。
四、注重从锡伯族青少年中培养选拔满语人才
锡伯族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克斯语族满语支, 和满语极为接近。锡伯族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 一直沿用至今。目前, 我国有锡伯族人口19万人,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查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 东北的辽宁、吉林等省, 在东北的锡伯族已经融合在汉族之中, 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淡化了风俗。而在新疆查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聚集着2万多锡伯族群众仍在广泛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和宗教信仰。县里发行锡伯族文字的报纸, 学校里向青少年教授锡伯族语言。20年前孩子在小学阶段专门学习汉语, 现在小学开设锡伯语的专门课, 虽然今天的孩子大多数已经不能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 但他们许多人能听懂大人用锡伯语讲话。现在给小学生讲授锡伯语的老师大都是伊犁师范学院锡伯语专业毕业的。辽宁省档案馆曾经专门考核伊犁州师范学院毕业的锡伯语专业的学生, 被考核的学生能够朗读、翻译满语文献, 满语发音很准确, 具有满语听、说的天赋条件。建议把查布察尔县锡伯族自治县作为满语教育培训基地, 优先考虑锡伯族青年报考满语专业。对于锡伯族青年学习满文专业或学习锡伯语专业, 愿意从事满语教学、科研工作的毕业生, 应视为稀缺人才, 在录用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2013 年 9 月 21 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主办,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满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
五、加快把现有的满文文献数字化并翻译成汉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今天无人辨认, 已经不能了解所记载的内容。满文档案文献和汉文档案文献的内容并不完全雷同, 满文档案文献记载的历史细节在汉文档案文献有些没有记载, 前者是研究清史的新的史料。由于年代久远, 纸张老化, 字迹不清等情况, 亟需把现有的满文文献数字化和翻译成汉文。我国保存满文档案文献的机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二百余万件 (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1万余件 (册) 、辽宁省档案馆馆藏二十余万件 (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满文档案文献已经数字化, 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正在做这项工作。
满语档案文献翻译成汉文的任务十分繁重的。以辽宁省档案馆为例, 在现有二十余万件 (册) 满文档案中翻译成汉文仅占15%, 如果用8个人翻译 (现有5人) 需要20年。为了加快翻译满文档案文献的进度, 需要增加满语专业人员编制, 还可以聘用退休的满语专业人才进行翻译。在增加翻译专业人员同时, 研制满汉语言文字翻译学习软件提高翻译速度。目前应用广泛的中外文计算机翻译软件及有些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软件的应用, 对少数民族语言学习、翻译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为满汉翻译软件的研制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了使满汉文学习翻译标准, 方便, 研制良好的学习翻译工具是十分必要的。辽宁省档案馆和东北大学合作研制满汉语言翻译软件项目已经完成一期工作, 2000年通过鉴定, 2001年获国家档案局科技成果一等奖。这个项目受到满语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欢迎和期待, 有关方面应当把这个项目继续完成并早日付诸应用。
总之, 加强满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亟需政府主导, 社会各方面努力来实现。
摘要: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的目标:一是建设一支教学科研队伍;二是在满族聚集区使用和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为此, 要把满语教育培训纳入国家教育规划, 注重满语的应用是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确定一批满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传承人, 注重从锡伯族青少年中培养选拔满语人才, 加快满文文献数字化和翻译工作。
关键词:满语,保护和传承,对策
参考文献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篇11
项目来源: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310476063
摘要:以河南地区为例,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存在着许多优秀的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享誉中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花木兰传说和盘古神话等。而驻马店市更是存在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虽然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但依旧有许多传承和保护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以东岸核桃雕花工艺为例来分析此问题。
关键词:传统民间工艺;传承;保护
我国拥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此各个地域,各个时期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数不胜数,形成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而无形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更难被人记录和保存下来,因为他们多数不是以书面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技艺和口口相传的方式。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外来新鲜事物对人的冲击,使得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衰落甚至失传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东岸核桃雕花工艺是怎样面对如今的时代呢。
一、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历史
在河南有各种各样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豫剧,有古老的神话传说,更有充满着手工艺人心血的民间工艺,东岸核桃雕花工艺就是其中之一。以驻马店市的上蔡县最为出名,起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然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核雕方式,但内容,形式和手法都有所差别。比如在驻马店市人们种植了许多桃树,因此在选材上物尽其用,采用的是当地的野生核桃,从而节约成本。这种核桃虽然体型较小,但是不易碎裂,能保存上百年不会腐烂,及其坚固,对在上面雕刻各种图案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小小的桃核看似不起眼,但是想要在这上面雕刻图案,也要经过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缺一不可。工具也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工序上使用不同的工具来雕琢。因此在核桃雕刻的鼎盛时期,艺人手法非常精湛且雕刻出的作品小而精细,做工十分考究,在名门望族中很受欢迎。但是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发展也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经历过明清至三四十年代的鼎盛时期,也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衰落时期,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二、传承
在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鼎盛时期,上蔡县东岸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核雕,形成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大小小的作坊,其中产生了许多手艺精湛的艺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到了如今,在上蔡县中的柴庄、大苏庄、小苏庄和小袁庄中还有一些老艺人在制作核桃雕花工艺品,有些手艺已经失传了,目前明确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流派就是河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海龙的刘派,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据他回忆,他的祖父可以只用一把雕刀就能雕刻,而现在的艺人大多雕刻的十分粗糙。而且受都市化和经济的影响,许多原先有着技艺的人们逐渐的选择利润更高的职业,从而使精湛的手艺失传,而又因为部分艺人的作品制作粗糙,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低迷,使得人们对此的关注度和购买欲都不高,就影响着传统的传承。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我觉得传承不仅是“传”更要“承”。既要将我们的优秀传统工艺流传下来,又要在原有的本质上创新并发扬他,让民间传统能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走的更远。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問题,不是单独一方就能解决的,这涉及到了社会大众对民间传统的认知,政府对他的扶持,社会对他的宣传和传承人对他的创新等等。
三、保护
我认为保护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他与传承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传承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大的保护,而保护又促使着传统能够顺利的传承下去。而如今的时代对我们的传统的保护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现在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能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这种事物充斥着我们的大脑甚至引导着我们的审美和对前卫未来感的追捧。在这里似乎传统就显得格格不入。当然,不见得这些信息都是错误的,他让我们与世界融为一体,快速了解如今的世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促使了我们让各个地域的传统文化得以流通,得到人们的认知。来促进他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软件技术来保护,也可以挖掘文化内涵,寻求创意开发突破点等等方法来保护文化遗产。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离不开传承和保护,这两者是文化繁荣的基本,当然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把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展向世界,留给世人。才能将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发扬光大,并在河南形成应有的文化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保护和传承 篇12
关键词:数字化,磁州窑,保护,传承
一、磁州窑艺术简介
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 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主要窑场位于古磁州今峰峰矿区和磁县境内而得名。生产的器物大都为民用瓷器, 以使用化妆土为特征, 白釉为主, 另有黑、红绿、黄琉璃、酱紫等釉色, 装饰以“白底黑花”著称, 有铁锈花、刻花、划花、剔花、镂孔、绘花等, 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包括原料成泥、修坯、刻画、上釉等72道工序。题材纹饰多取自民间生活, 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婴戏、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文词曲等。它以其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装饰内容、粗犷的绘画艺术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1996年, 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数字化时代磁州窑艺术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 磁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已经面临着老艺人退休、传统生产方式和制作观念改变、生产资金缺乏、手工技艺失传的局面, 急需进行全面的抢救、保护。
1. 发展的危机感
“南有景德, 北有彭城”。自宋代以来, 河北邯郸市的彭城就窑火不断。但在今天, 这个“北方瓷都”却普通得跟北方的其他小镇没什么区别。馒头窑虽还三三两两的存在, 但却失去了作为窑炉的功能, 变成了凭吊彭城古镇曾经辉煌一时的景观。目前, 传统磁州窑工艺赖以传承的家庭式作坊普遍不景气, 缺乏资金积累和经营头脑, 信息少, 销售范围打不开, 往往仅能养家糊口而已, 单靠他们自身力量发展, 很难形成规模。
2. 传承的危机感
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老艺人刘立忠, 已经是第四代磁州窑工艺的传人了, “不能让传统在我们手里失传了”, 是这位朴实无华老人的心愿。磁州窑的艺术传承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完成, 家族式的传承方式限制了传承人的选择范围, 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年轻人大多选择读书, 这更压缩了传承人的选择空间。要掌握磁州窑烧制的整个工艺体系, 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原料的性能, 还有成型工艺、绘制技巧、烧制技艺等特点, 没有几年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当下年轻人都热衷于iPad, iPhone, 醉心于“洋武术”跆拳道, 急于出国镀金而去读雅思、托福, 会有几人能耐得住这份寂寞, 来对磁州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坚持呢?
3. 保护的危机感
近年来, 许多外国磁州窑研究者、收藏爱好者慕名来到彭城一带考察, 对磁州窑艺术赞叹不已, 出版和发表了关于磁州窑的研究著作, 然而, 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对磁州窑的研究还处在自发阶段。从事磁州窑文化研究和开发者屈指可数。另一方面, 分布零散的一些磁州窑遗址, 经常被矿井、水渠和房屋所侵占, 有时还遭到盗掘破坏。尽管当地政府作了努力, 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状况仍然使许多慕名前来的专家和游人抱憾而归。磁州窑的保护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不得不令人深思。
三、磁州窑数字化宣传平台情况
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在对磁州窑的挖掘和传承上面功不可没, 出版了很多关于研究磁州窑的专著和论文, 但在数字化宣传和建设上面显得不足。目前为止, 只有一个关于磁州窑的宣传平台——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http://zgczy.no45.cuttle.com.cn) , 网站以图片和文字介绍为主, 有博物馆总说、新闻快讯、陈列展览、藏品精粹、磁州窑文化等9个版块, 内容比较全面, 在展现磁州窑特征和传播传承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网站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网站缺少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在展示馆藏文物时只有静态藏品的展示, 缺少三维立体化的展示;再有就是论文专著只要书的封面介绍, 研究性的论文可查阅的太少, 互动性差等问题。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网在数字化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建设。
四、磁州窑艺术数字化发展保护策略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发展保护方案
数字化保护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数字化技术来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在进行分类整理传播时, 保证其艺术本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能够对这门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 即切实维护其文化差异性, 与此同时,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相互渗透,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 制定出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规划,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2. 磁州窑数字化资源采集及专题数据库展示
用数字化方法来对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需建立磁州窑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 不仅是文物的数字化, 而且是对所有馆内外有价值文物的所有图像、文本、影视、语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 进行规范化的加工, 集成海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自动化管理平台, 形成博物馆资料综合收藏, 使博物馆从“实物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 超出“馆”的地理、物理限制, 使文物真正走出库房服务于大众。
首先要建立磁州窑艺术文化信息库, 第一要整理出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本信息, 包括磁州窑的发展历史、造型艺术、装饰技法、艺术品种、烧成工艺、文化内涵、历史典故、工艺流程、传承人等内容。第二要建立磁州窑艺术图案库。在收集整理磁州窑艺术图案的基础上对所有图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归纳出磁州窑常用纹饰、题材寓意等, 再就是整理出关于磁州窑研究的学术文献资料, 包括书籍、田野考察记录;实物图片资料;影视宣传资料;相关研究学者资料等, 为下一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展示系统的实现提供数据库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维技术动态地展现其艺术精髓。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操作习惯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从不同地域和品目中逐级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
3. 与先进数字媒介联手
在进行数字化尝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渺小的, 在技术和设备方面或许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但与一些先进的数字媒介联手, 收到的效果可谓是事半功倍的。比如, 2009年3月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圳市派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佳能 (中国) 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 在此次的项目原始数据采集过程中, 佳能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 以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及3D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形成了羌族非遗静态、动态影像数据库, 3D动作数据库,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套完整、系统和深度记录羌族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数据库。有以上成功的案例, 在对磁州窑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传承和保护的时候, 也可以借鉴。
4. 与数字化影像相结合
在漫长的岁月中, 磁州窑的历史充满了悲歌和传奇。古磁州窑留下的每一件珍贵的名瓷, 每一座著名的窑厂, 都有着可歌可泣的传说, 有着窑工艺人创业的动人故事。深度挖掘磁州窑的文化内涵, 使之很好地和影像化的大众传媒 (电影、电视新闻报道、各种文艺大赛和综艺节目、公益广告、专题纪录片) 相结合, 必定会取得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活着》加入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 一方面, 将皮影嵌入影片, 增加了影片的色彩和旨趣, 令观众欣赏到皮影这一现代社会中难得一见的“民俗奇观”;另一方面, 以皮影为载体串起几十年的中国历史, 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也使影片更加朴实厚重。
5. 开发数字化应用设计与销售平台
针对磁州窑装饰图案, 提取纹饰, 进行再设计。可研究开发应用于手机应用程序界面, 计算机软件界面, 网络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中, 即UI (User Interface) 设计。根据个性需求设计角色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 为商家创造卖点。针对磁州窑发展历史、历史典故、工艺流程等进行游戏开发与设计, 以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手法把中国传统的元素和时尚的数字游戏相结合, 从功能和技术到形式与艺术感的层面提高现代数字游戏设计的高度。
6. 建立数字化保护实验室
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验室, 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对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报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通过文化局和科技局两条线对项目进行资助。从三维建模, 到建立资源数据库, 将磁州窑数字化保护成果上网, 方便宣传和交流。
结语
一位戏剧表演艺术家曾经说过, 在演出的时候不能只是依靠以往学过的那套基本功, 而应该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实践的经验, 不断推陈出新的创造出新的表现技巧和表达方式, 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观众。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方式。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是社会潮流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也是在新历史条件下文化工作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杜鹤民、杨君顺.论中国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传承[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03期, 2006.
[2]杨向明.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 2006年01期, 2006.
【保护和传承】推荐阅读:
传承和保护情况12-01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09-10
传承与保护07-26
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08-28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10-20
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09-30
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12-01
满族文化非遗保护传承08-11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1-06
保护传承中华民间文化的热点话题素材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