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和保护

2024-05-12

生态修复和保护(精选9篇)

生态修复和保护 篇1

摘要:咸宁市是湖北省一座新兴的江南水乡式的绿色园林城市,淦河是贯穿城区的一条重要河流,为综合整治成融安全、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城市景观河道,湖北省确定为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试点之一。在实施中经反复调研论证,结合水源保障、市政截污治污、城市防洪、河道整治及滨水景观建设,全方位多渠道来实现水生态的修复,并通过建立河网湿地系统来实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

关键词:水生态,滨水景观,城市防洪,河道整治

1 概 述

淦河是湖北省咸宁市的城市河流,系长江中游南岸支流金水主干的上游,发源于大幕山南麓,由南向北流经温泉、咸安二城区,注入斧头湖,汇入金水经金水闸最后注入长江。淦河(金水斧头湖以上)流域面积854 km2,占金水流域面积3 354 km2的25.5%。淦河干流河长76.6 km,河道平均比降为0.136%。

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南岸,水资源较为丰富。又是湖北省的“南大门”,鄂南的中心城市。武汉“1+8”城市圈的重要一环,也是未来“中部崛起”极具潜力的城市。淦河与咸宁市城区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现状防洪标准偏低、水体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咸宁撤地设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建规划把新城区定位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将淦河22 km城区段的综合整治作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点项目。为进一步贯彻治水新思路,维护河流生命健康,促进人水和谐,省市区都高度重视,下决心进行综合整治,淦河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被确定为湖北省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之一。

2008年淦河城区段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进入实施阶段,为了防洪保安、水生态环境和配合城市景观建设,构建人水和谐和贯彻节约环保的理念,在《可研报告》的基础上,与建管单位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暂缓实施南川水库调水工程、结合防洪实施盘泗洲新城水系连通工程、一号桥橡胶坝原址重建、淦河复航工程等改进意见,使淦河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对于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形象和城市防洪能力,弘扬水文化更具有重要意义。淦河水系及水生态工程示意图见图1。

2 以水质目标为约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及保障措施

2.1 以水质目标为约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据咸宁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咸宁市水利水电工程测试所近年对淦河干流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显示,淦河干流上游和中游河段水质为Ⅱ~Ⅲ类[1],源头南川水库以上河段水质较好,达地面水Ⅱ类水标准;南川水库以下至城区一号桥以上河段,水质基本达标(即Ⅲ类水以内);一号桥以下至麻纺厂排污口以上河段水质为Ⅳ类,受到污染;麻纺厂以下河段水质Ⅴ类或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

根据淦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框架,水生态修复水功能区划如表1所示。

基本思路是依据环境水利学有关水质污染稀释自净需水量的求算,有专家1992-1993年研究过以水环境质量目标为约束的城市河段最小流量测算方法,其主模式为:

CS[Q1+Σq(1-Κ2)]=(1-Κ)[Q1C1+W(1-Κ1)(1-Κ2)]

式中:CS为河段水质控制目标,mg/L;Q1为河段上游流入的水量,m3/s;C1为污染物浓度,mg/L;W为河段内污染物产生量,g/s;K为污染物削减综合系数;K1为河段内污染物治理系数;K2为河段内废水资源化系数;Σq为河段内城市废污水产生总量,m3/s。

K1、K2是两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投资及水污染治理投资、污染源治理效益和废污水资源化条件等有关的治理系数。

根据《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SL348-2006),综合衰减系数可以通过分析借用、实测法、经验公式法等来率定。淦河水质监测资料比较齐全,本次拟通过实测法来率定该参数。根据淦河水质监测成果,由于双鹤桥至十好桥段无大的排污口,较符合参数拟定条件,考虑根据此段成果拟定综合衰减系数。据2004-2006年实测值推算的成果,K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1%、-9%,可见实测K值拟合成果可信度较高。

目标水体控制标准CS为Ⅲ类水质标准值,C1上游目标水体质量控制标准,即Ⅱ类水质标准值。

咸宁城区先后通过BOT方式投资近2亿上马了咸宁温泉污水处理厂、咸宁永安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厂近期一期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日处理能力将达到9万t,远期二期工程完工后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8万t,故近期现状水平年K1、K2分别取K1=0.85、K2=0.25;远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取K1=0.90、K2=0.45;因暂未提供当地污水水质情况,城镇生活污水参照国内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氨氮含量取为25 mg/L,可求得近、远期河段内污染物产生量为26.0、52.1 g/s;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可得近期以水环境质量目标为约束的城市河段最小流量4.30 m3/s,远期城市河段最小流量4.58 m3/s。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量越来越大,污水总量的扩大必然带来污染物总量的扩大,长此以往,河流势必不堪重负,故除了需要做好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以外,污水资源化利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2.2 生态用水配置方案

淦河上游有南川、四门楼、鸣水泉等水库,主要拦蓄淦河上游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水体基本没有受到污染,为II类水质。目前咸宁市的城市供水主要是引江供水工程提供,需从30 km外的长江经四级提水送至城区,水质差,处理成本较高,路途远,提水运行成本也高。而南川水库的优质水没有得到优水优用。因此,有公众建议南川水库应搞好灌区节水改造,转变供水功能,建设管道向城市主供饮用水[2],而淦河生态补水可由南川水库通过一、二级电站下放,一号桥橡胶坝进行日调节,作为城市供水备用水源。还可考虑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或由“引江供水工程”补充。因此,目前不必急于新建引水闸和引水渠。

3 水利工程生态实现及价值实现

3.1 盘泗洲新城水系连通工程

水体岸线是城市珍贵的资源,提供了市民亲水的场所,同时,水体岸线的价值也可以通过两侧土地地价及土地附着物的价格得到充分体现。一般临水一线的地价和建筑物单价要高于非一线同类价格近一倍以上。水系网络化可以增加水体岸线的长度,并相应形成新的滨水区,使土地和房产增值,满足政府经营城市的要求,地方的积极性较高。

淦河在咸安城区的一段,因河道特别弯曲,长期以来,上游泥沙在沿河村境内堆积形成沙洲,称盘泗洲。盘泗洲总面积80 hm2,与咸安城区隔河相望。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西边群山环绕,森林植被保护完好,空气清新,适宜于居住与休闲,但狭窄的河道满足不了行洪的要求,城市建设已启动盘泗洲新城咸宁碧桂园房地产项目,由开发商和水利局联合投资,将淦河水引入盘泗洲,兴建人工湖;以人工湖为依托,兴建盘泗洲水上游乐园,改造盘泗洲大桥,拉通河滨大道;兴建河滨住宅小区和商业区等,同时建设魏贾湾橡胶坝,抬高河水位,使盘泗洲新城区环城水域形成景观水面、恢复通航功能,为人工湖引水换水。并且人工湖选在河道裁弯取直地段,连通水系还可分流部分洪水,解决行洪问题,多方受益。

3.2 一号桥橡胶坝复建的生态意义

城市是人工生态系统,从生态角度看是属于生态亏空区域,城市的生态稳定需要外部自然生态系统的强力渗透,然而,由于自然生态系统渗透的强度随着渗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目前咸宁城区单靠自然渗透已经难以满足中心区生态良性循环的需要,必须依靠强力的生态输入。咸宁淦河具有水系资源丰富的优势,可以通过水源工程来完成自然生态系统向城市中心生态亏空区域的生态输入过程,对咸宁城区而言,是最合适的也是最高效的选择。

原一号桥水电站又名温泉橡胶坝水电站,位于温泉镇,月亮湾一号桥下游。1974年由咸宁地区水利局组织设计、施工,1976年5月建成发电。随着咸宁城市防洪标准的提高,原设计电站厂房位于河道内,占用了过洪断面,近期又沿右岸建设截污管阻洪,使得该处在设计标准洪水时壅水问题严重,且下游水位抬高发电效益降低,咸宁市三防办已正式下文拆除。

《可研报告》为增大行洪断面,确定下移月亮湾重建橡胶坝,经调研论证建议调整为原址重建。一是考虑维持水功能区的划分,保护水源地。一号桥是城区沿河截污管道的起点,该处建坝,可以隔断枯期下游污水上溯,使坝上仍为水源保护区,坝下为景观用水和城区排污控制区,可以利用橡胶坝拦蓄清水,为下游景观娱乐水体换水。二是拆除电站和降低底座高程2 m后,行洪断面已基本恢复天然状况,不会阻洪。三是不破坏月亮湾景观的完整性,保持较大的天然泳场和水上娱乐范围,满足城市景观水位衔接的需要。四是节省工程投资。因而受到城建规划部门的赞许。

温泉电站在湖北省小水电最早应用橡胶坝技术,运行将近40年,也有历史纪念价值。原址重建一号桥橡胶坝,坝顶高程31.5 m,考虑右岸底座内设置一放水钢管,不设任何流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常年下泄不超过1.0 m3/s的生态流量,在运行期间只需在钢管进口处加一滤网,定期清洗滤网即可防止钢管堵管堵塞。未来也可接长管道为月亮湾天然泳场引水放水以及形成涌泉景观。

3.3 大畈陈闸改建工程

大畈陈闸为自动翻板闸,一是闸底高程比河底高3 m,二是该类闸型泄洪能力偏低,在城市防洪规划中就提出了扩大泄洪能力的问题。

大畈陈闸主要建筑物包括泄洪闸、冲沙闸及电站厂房,呈一字形布置在河道上,拦河蓄水发电。根据可研设计成果及实际运行情况,大畈陈水闸由于闸底板高程偏高,且闸门为自动翻板门,流量系数小,泄洪能力有限,导致实际运行时水位涌高达0.46 m,对上游城区特别是对黄畈工业园区和黄畈堤的安全影响较大,故需要加以改造以确保上游防洪安全。

大畈陈闸改造主要目的为增大行洪能力,改造对象主要为泄洪闸,而冲耱闸及电站厂房均维持原状。根据工程实际,拟定降低闸底高改建开敞式水闸的方案,并考虑增设小型船闸。

4 与下游斧头湖综合治理规划衔接

4.1 城区河道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斧头湖原与西凉(梁)湖同属一湖。古时,斧头湖与长江相连,宋初江洲淤积,长江北徙,形成湖泊,后来长江古道形成金水河,西凉湖一分为二。

斧头湖东北为武汉市江夏区,东南为咸宁市咸安区,西为嘉鱼县潘家湾、渡普两镇,地处嘉鱼、江夏、咸安3县区交界处。解放初期,当中水位21.5 m时,湖泊面积为189.4 km2, 容积37 060万m3。湖水流经金水河由金水闸排入长江。1956年将东湖围堤从三洲延伸到陈家垄,堤长约14 km,堤顶高程24~25 m。在峡港口修建电排站后,原来通过峡港相连的西凉湖和斧头湖再不能自流相通。尔后,按照综合治理规划确定的“上蓄中疏下泄”的治理原则,在淦河和横沟河上游的通山、咸宁两县市共兴建了大小水库11座,控制来水面积137 km2,可拦蓄6 800万m3的来水。1973年在金水闸附近兴建了金口电排站,总装机6×1 600 kW,设计排水流量120 m3/s。由于沿湖围堤垦殖,现斧头湖中水位21.5 m时,湖泊面积114.7 km2,容积27 471万m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作为“民生水利”越来越受到重视,斧头湖的治理重心也由原来的治涝转向了湖泊生态治理、整体功能的恢复。生态治理,重在水质。淦河作为斧头湖上游的主要汇流区之一,城区河道的截污及生态治理,必然对斧头湖综合治理起到极其重要推动的作用。

4.2 复航开通水上巴士

淦河曾是一条通航河流,原来小火轮可从汉口直达城区,只是后来弃水就陆,航运萎缩直至停航。《咸安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疏浚北门口至龚家湾航道,恢复淦河水运”,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水运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9】39号)强调:“建设桥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航运发展需要,通航设施应按照规划航道等级标准同步建设。”为延续武汉市六湖连通水上旅游,开通水上巴士,畅游斧头湖和游览咸宁温泉,考虑橡胶坝枢纽结合设置泄水闸或者分两步建设船闸,先只做上闸首,保留扩建船闸的条件。双鹤桥以上为水上娱乐区,又是潜山森林公园和温泉游览区,主要是陆上游玩,故双鹤桥橡胶坝可考虑在坝下建设码头,不扩建船闸。

5 城区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水系

5.1 防洪保安

作为民生工程,防洪安全总是第一位的。2000年,咸宁市利用日元贷款对城区部分河段进行了防洪治理,但因资金有限而未能完全到位。本次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第一要务仍然是将未达标的堤段整治达标,强调水生态工程必须满足行洪要求。为生态水系治理与防洪保安相结合,一是堤防达标考虑生态护坡、建亲水平台、河床清淤和建造人工湿地扩大泄洪断面。二是完善了盘泗洲新城水系连通工程规划,替代防洪规划曾考虑的裁弯取直工程,以达到完美结合。

5.2 水污染防治

由于我国早期城市的建设,没有考虑雨污分流系统,原城市规模小,河道还能勉强承受。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合流系统在排涝的同时,也将污水排入河中,城市污水逐渐成了城区河流不可承受之重。水污染防治也是河流水生态修复的必要环节。

咸宁先后通过BOT方式投资近2亿元上马了咸宁温泉污水处理厂、咸宁永安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厂近期一期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日处理能力将达到9万t,这为淦河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契机。

城市的迅速扩张,污水量越来越大,污水总量的扩大必然带来污染物总量的扩大,长此以往,河流势必不堪重负,故除了需要做好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以外,污水资源化利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5.3 城市供水

目前咸宁市城市供水主要是引用长江水和抽取地下水,又考虑从王英水库引水,未来应发展分质供水。南川水库应搞好灌区节水改造,转变供水功能使其优水优用,建设管道向城市主供饮用水,同时下放生态用水,保证一号桥橡胶坝蓄水的水质达标,为下游河道引清换水,也为城市提供备用水源。未来淦河城区段(大畈陈以下)枯水期生态水配置还可考虑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或由“引江供水工程”提供。

5.4 城市滨水建设与生态保护

城市景观轴线的塑造是体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以水体(干支流河道)为主要载体形成的城市轴线更能体现咸宁的山水城市特色。水体河道本身也具有较大的旅游观光潜力,与岸线和滨水区的有机结合可以成为新的城市旅游资源,同时,水系网络也为组织水上旅游线路提供了基础条件和自由的旅游线组织。

根据河道堤防护坡现状,对新建堤防护坡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对现有护坡的改造应坚持以优化为主,重点地段改造的思路。对自然护坡应在保护的基础上,优化护坡植被,增强护坡能力,美化景观,突出野趣;对难以改造的传统硬化区段以强化植物美化为主,以蔓生植物与花灌类为主;对能够改造的区域采用多种生态护坡工程技术更替现有护坡,在确保安全行洪的前提下,把淦河河道建设成为水清、岸绿、景美、和谐的生态河道,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亲水性。

通过水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斑块之间的关联度,使生物的活动与生存场所相对扩展,生物繁衍生存空间扩大,从而丰富淦河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又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有序性,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

[2]朱其明.咸宁市淦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OL].http://www.hbswj.com/swqk/2004-2/1/8.htm,2010-06-30.

[3]黄化.武汉市湖泊资料手册[Z].武汉:武汉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1998.

生态修复和保护 篇2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2016年度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中科院、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及西藏、青海等相关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评价方法体系,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年第一批支持项目不超过专项总任务的30%。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5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

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10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个。

本专项2016年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

1.1 生态系统监测设备研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制用于各生态要素和参量的数据自动采集器、远程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及其节点和基站等立体综合生态监测设备,构建生态物联网监测体系,并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研制针对不同生态要素的数据采集器10-12种,无线传感器2-3种,实现产业化应用,构建生态物联网监测系统,逐步满足国家实时生态监测的需求。

1.2 生态系统多源数据融合与评估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途径、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生态要素数据,开展多源数据生态要素同化和空间尺度转换、长时间序列及精细和标准化生态参数数据集生成等技术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参数驱动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生态质量评估模型。

考核指标:突破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实 — 2 —

现生态参数标准化;构建国家生态质量评估模型及应用系统,被国家有关部门应用,开展业务试验运行。

2.东北森林与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2.1 东北森林区生态保护及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及经济发展需求,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保护技术,研究森林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形成森林生态保护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标准规范;开展道地药材、浆果、坚果、花卉等主要非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提出主要非林资源全过程生产标准及技术规范,为国家天然林有效保护、林农经济增收提供途径与技术保障。

考核指标:开发森林生态保护与生物资源产品5-8项,形成森林生态保护与生物资源开发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2.2 东北典型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系统研究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格局、功能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研发湿地生态补水及湿地生态水文调控技术、湿地关键生物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重要栖息地修复与功能提升技术。

考核指标:揭示区域湿地格局和功能演变及其退化机制,研发退化湿地恢复重建技术8-10项,形成湿地恢复与重建系统技术方案,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示范区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30-40%。

3.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3.1 北方退化草地治理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北方不同退化草地类型,阐明区域草地退化过程和驱动机制,开展不同典型退化草地快速、稳定恢复技术研发,研究适宜北方草地的草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技术,形成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退化草地治理技术方案及模式。

考核指标:明确区域草地退化的形成机理,研发退化草地恢复技术10-12项,区域生态产业技术5-6项,构建区域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集成示范应用,满足区域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草甸退化草地、荒漠化退化草地、山地退化草地,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2 北方沙漠化地区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北方不同沙漠化类型,研究沙化形成机制和演变趋势,研发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集成技术,研发生态畜牧业、生态光伏、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等生态产业技术,集成防沙治沙产业化技术体系,有效支撑国家北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

考核指标:完善北方沙化土地形成和演变的理论基础,研发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8-10项,防沙治沙产业技术6-8项,形成适宜的沙化土地治理产业化技术体系和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 — 4 —

治理集成示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满足国家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需求。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京津冀风沙源区、半干旱荒漠区、干旱荒漠区,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3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大型煤电基地长期高强度开采驱动下的生态累积效应,评估其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阈值。研发矿区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土壤重构和景观生态恢复等关键生态恢复技术体系,集成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综合技术体系和区域生态调控模式。

考核指标:阐明煤电基地建设的生态累积效应和生态阈值,研发和集成矿山生态修复技术10-12项,形成基地修复整治技术方案,在国家明确的大型煤电基地开展集中示范,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30%-40%,煤炭基地废迹地治理率达到95%以上,满足煤电基地开发与区域生态的协调和优化。

3.4 盐碱地土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研究盐渍化土地形成机理,研发盐碱地微生物、植物种植与修复技术,研制盐碱地整治工程装备、盐碱地治理产品,研发适于盐碱地利用产业技术,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盐碱化土地生态治理技术6-8项和生态产业

技术4-6项,集成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达到国家相关治理标准要求。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东北盐碱地、河套平原盐碱地、新疆干旱区盐碱地,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5 天山北坡退化野果林生态保育与健康调控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野果林种群退化机理;研发野果林野生传粉昆虫引进技术、病虫害生物控制技术、野果林生态关键种及其伴生种的复壮技术,提出野果林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集成和研发野果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建立天山野果林病虫害防控系统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天山野果林种质资源库,构建野果林病虫害防治及更新等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集成示范,形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技术,满足退化野果林保护的需求。

4.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改善及稳定性维持技术 4.1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多因子耦合作用下生态修复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研究,研究区域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系统承载力、利用方向及调控途径。

考核指标:阐明区域生态可持续维持机制,揭示区域水土资源与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和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推进区 — 6 —

域生态恢复技术及其可持续性维持提供理论基础。

4.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研发群落合理构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及生态衍生产业技术,集成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产业模式。

考核指标:提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技术6-8项,生态产业新技术5-7项,集成相关技术体系与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

5.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 5.1 典型高寒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及机制

研究内容:研究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与响应机理、主要江河源区草地沙化变化规律、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及自然和人为的相对贡献率;研究区域草地畜牧业生产结构及方式优化的适应性管理原理及途径,构建青藏高原普适性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功能提升的综合管理模式并进行跟踪评价,提出相关解决途径。

考核指标:系统阐明自然与人为活动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影响机理和贡献率,揭示区域生态演变主要规律,形成理论体系综合管理模式,形成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被省级以上政府采纳。

5.2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三江源高寒退化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发

高寒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草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区域生态衍生产业开发技术,开发相关生态产品,集成适合不同区域的退化草地治理技术模式。

考核指标:研发针对不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恢复技术8-10项,生态产业技术3-5项,形成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协同技术方案,开展县域以上范围面积集成示范,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15-20%。

5.3 西藏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西藏地区高寒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研发高寒退化草地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探讨区域生态畜牧业发展技术和途径。

考核指标:研发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技术3-5项,沙化土地治理技术4-6项,生态产业技术4-6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集成示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共赢。

6.长江中上游区生态保护与修复

6.1 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

研究内容:研究西南地区生态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对横断山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发山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和调控机制。

考核指标:揭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演变机理,阐明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机制,明确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提出区域生态 — 8 —

产业布局、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技术途径,形成技术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

6.2 西南水电开发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研究内容:面向西南水电开发,研究大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累积效应,研究大型水库消溶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大型水利工程鱼类保护技术、生境恢复技术等。

考核指标:阐明水电开发对流域和区域生态的影响规律、机理、响应机制和累积效应,提出梯级高坝大库生态调控和修复、鱼类综合保护等关键技术8-10项,应用于西南大型梯级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

6.3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西南不同喀斯特类型区土地石漠化问题,揭示流域尺度石漠化演变机理及驱动机制,研发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调控、水土漏失阻控、退化植被群落生态修复与优化配置等技术,研发适宜的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山地旅游等生态产业技术,构建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与优化的技术体系,并进行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阐明石漠化过程中的相关生态变化机理,研发和集成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8-10项,生态产业技术模式6-8项,形成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技术方案,开展县域范围以上应用示范,为区域生态改善和贫困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喀斯特高原、喀斯特

断陷盆地、喀斯特槽谷,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7.东部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 7.1 重要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研究内容:以典型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闽三角、珠三角)为对象,研发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监管技术和区域生态健康诊断、安全评估与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技术;研发关键生态景观重建技术以及受损生态空间修复保育和服务功能提升技术,开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网络设计技术及生态安全保障技术,构建城市生态安全协同联动机制决策支持系统和平台。

考核指标:形成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监管技术2-3项、区域生态健康诊断、安全评估与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技术 3-4项,关键生物栖息地的生态重建技术4-6项,受损生态空间综合修复和服务功能提升技术4-6项,构建评价与监管系统1个,生态风险预警平台1个,并开展县域以上集中示范研究。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京津冀、长三角、闽三角和珠三角,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8.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8.1 珍稀濒危动物及极小种群植物物种保护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大熊猫等3种以上珍稀濒危动物的濒危机制以及综合评估等研究,研发珍稀濒危动物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技术,构建珍稀濒危动物生态保护技术体系和范式。研究5种以上 — 10 —

极小种群植物维持机制,评估极小种群植物在关键生态系统中生态作用,研发极小种群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生境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在所选择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机制的基础理论方面取得突破,研发不同珍稀濒危物种保育技术体系,形成珍稀濒危物种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技术体系。突破极小种群植物的维持机制,形成极小种群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扩繁、生境恢复等技术体系,开展规模化范围以上的示范应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珍稀濒危动物和极小种群植物,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有关说明:要求珍稀濒危动物需列入《中国濒危珍稀动物名录》,极小种群植物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8.2 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潜力区遗产价值科学基础与全球对比研究;开展遗产地生物多样性维持与动态监测,重要物种栖息地保育与受损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研发遗产地跨区域、跨境生物廊道以及景观安全格局规划与设计技术;构建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信息平台。

考核指标:制定国家自然遗产地监测保护标准规范;建立自然遗产生态安全保护的技术平台和综合管理模式。

8.3 区域生态资源资产统计核算业务化技术

研究内容:(1)研究生态补偿核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提

出补偿政策与模式;研究生态资产评估方法和指标;研究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体系。(2)研究生态环境损害基线、因果关系判定、损害数额量化等鉴定方法、技术标准及规范,研究构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平台技术。(3)研究自然资产负债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技术体系。(4)研究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报告。

考核指标:提交各研究内容评估方法和技术体系,形成相应的标准及规范,在国家批准的试点区域开展示范,形成相应配套政策文件,被政府部门采纳利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4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申报要求

1.对于涉及生态产业技术的指南,原则上要求企业参加申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2.有示范要求的申报指南要依托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开展,示范区需属于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重点任务区,并取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支持。

生态修复和保护 篇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整合财政资金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为抓好贯彻落实,现就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意义

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功能提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长期以来,受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生态系统破损退化严重,部分关系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地区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不断下降。此前开展的一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由于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考虑,客观上存在各自为战的状况,生态整治修复效果不尽理想,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亟待进一步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就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作出了明确的部署要求。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是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迫切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开创生态保护建设的新局面。

二、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的部署要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指导开展工作,充分集成整合资金政策,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真正改变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一般应统筹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一)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我国部分地区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造成地质环境破坏和对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特别是在部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仍存在矿山开采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威胁。要积极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突出重要生态区以及居民生活区废弃矿山治理的重点,抓紧修复交通沿线敏感矿山山体,对植被破坏严重、岩坑裸露的矿山加大复绿力度。

(二)推进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应围绕优化格局、提升功能,在重要生态区域内开展沟坡丘壑综合整治,平整破损土地,实施土地沙化和盐碱化治理、耕地坡改梯、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工程。对于污染土地,要综合运用源头控制、隔离缓冲、土壤改良等措施,防控土壤污染风险。

(三)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加快对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并对已经破坏的跨区域生态廊道进行恢复,确保连通性和完整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带动生态空间整体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升。

(四)推动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要选择重要的江河源头及水源涵养区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以重点流域为单元开展系统整治,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生态功能重要的江河湖泊水体休养生息。

(五)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修复。在生态系统类型比较丰富的地区,将湿地、草场、林地等统筹纳入重大工程,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河湖水系连通、岸线环境整治、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等手段,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三、加强对地方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和支持

(一)加强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地方要在全面摸清本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突出矛盾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的编制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资金投入和各方责任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将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将立足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大生态保护修复进行科学规划;对地方开展的跨区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统筹协调,支持相邻省份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方案融合、项目对接;将积极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问题,组织建立专家团队,完善生态修复的标准体系、技术规范等,为地方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与专业服务。

(二)中央财政将对典型重要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给予奖补。鼓励各地积极拓宽资金渠道,按照系统综合治理的要求,提出本地整合资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统筹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各类资金,切实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中央财政将择机选择对我国生态重要性高、实施效果好、跨区域开展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进行奖补(具体奖补办法另行制定),以进一步调动地方积极性,有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行动起来,加强组织协调、健全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措施,切实抓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组织实施,推动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2016年9月30日

水环境及其保护与生态修复思考 篇4

1水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地球上, 有70%的水, 地球上的海洋和湖泊是比较多的, 水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元素, 而且我国的水环境也分为淡水和咸水。 在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 主要包括离子和各类营养元素。在天然的水体中, 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 所以, 这些问题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水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天然水体会吸收不同的热量, 而且要接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所以, 天然水体中水环境的特征也是不稳定的, 水环境中的p H值、化学稳定程度也是不同的。

2我国的水环境保护

2.1我国水环境的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还是比较多的, 但是人均资源不足。长江以南的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我国人均水资源每年都是呈下降的趋势, 而且在一些发达地区水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

2.2我国的水环境保护

我国在渔业环境保护中做了很多的努力, 限制了农药、鱼药的使用, 防止工业废水对书资源的污染, 水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已经通过完善的法律来约束。规定了健康的水产养殖应该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从而能够保持生态的平衡。 现在, 在进行水质监管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履行相关的职能, 对池塘和养殖的水质进行检测。

3水环境生态修复

3.1生态修复定义的产生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是在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 在内陆的湖泊中进行人工养殖越来越普遍, 我国是一个水产大国, 在养殖的时候一般是用鱼饵, 但是, 这些鱼饵长时间在水中会导致水资源形成富营养化, 使养殖水体中的耗氧量增加, 导致水环境的质量下降。 在养虾的过程中, 平均每一吨虾都要运用很多饵料,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在水中超标, 导致鱼和虾发生病害问题, 使我国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降。水环境的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少, 而且在水环境中还会有大量的毒物聚集。

天然的水环境在污染后, 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其在一段时间的恢复中, 还是能够起到水环境净化的效果。而且可以采用生物净化的方法, 很多藻类等微生物能够起到水资源的净化作用, 但是如果水环境的污染已经超出了限度, 那么, 生物的净化作用是不能体现出来的。

3.2生态修复的原理

当水环境受到污染的时候, 其修复的原理可以采用培养生物的方法, 也可以对微生物接种, 从而能够对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转移, 降低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在水环境中, 运用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 在酶的作用下, 有机物会转化成无机物, 然后被水中的植物吸收, 然后植物还可以吸收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起到二次净化的作用。这一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对氧的吸收, 能够借助菌类和藻类等, 起到水环境净化的效果。

在水环境中, 细菌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所以, 运用细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是一个很好地方法, 通过相关的实验, 可以发现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远远强于真菌, 所以, 人们可以根据水环境中的污染物, 自行地培育细菌, 将不同种类的细菌放在不同程度污染的水环境中。

也可以采用生物水净化剂来修复水环境, 运用细菌制成的微生物制剂, 其氧化作用是比较好的, 将其放入到水环境中, 从而能够使水环境中的理化因子发生变化, 从而能够减缓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生长, 使水环境更加符合人工养殖的条件。

3.3生态修复中的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 微生物是一种数量最多, 而且分布广泛地生物种类, 其能够使大自然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 其起到了分解者的作用。微生物能够在水环境中维持水环境的平衡, 能够将生物的排泄物、饵料等分解, 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 从而使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多, 而且其代谢能力也是不同的, 在自然界中, 所有的有机物都能够通过微生物分解, 当微生物被污染后, 其也具有自净的能力。在对水环境进行净化的过程中, 可以借助一些外来的微生物, 如可以使用珊瑚色诺卡氏水, 从而能够将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 提高其他微生物的代谢能力。

4结语

现在, 我国的水产养殖发展的非常好, 但是,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 会产生水环境的污染, 大量的饵料会导致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水生生物排泄物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所以, 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控制水环境污染, 实现对水环境的净化作用, 从而能够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天然的水环境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因素, 从而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我国的水环境问题, 并提出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通过对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所应用的原理和相关技术进行分析, 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水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水环境,环境保护,生态修复

参考文献

[1]龙华.水环境及其保护与生态修复[J].湖北农学院学报, 2014, 04:328-333+347.

[2]唐萍, 翟红娟, 邹家祥.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初步研究[J].水资源保护, 2011, 05:43-46.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篇5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论文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如何合理的制定完整的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并简单列出修复水生态环境的规划措施及水源净化方法。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 河流 环境保护 修复规划 治理

一、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概述: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说,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生态环境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湿地消失、江河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大面积的水体被覆盖, 河道被硬化、渠化, 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 河流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 河流自净能力丧失等问题,导致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状态的河流整治工程进行了反思, 并逐步对已改造的河流进行了回归自然状态的再改造。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内容有两项, 即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同步进行, 保护推动修复, 修复促进保护。其一, 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对水体及涉水部分进行保护, 包括保护水量水质, 防治水污染, 使其质量不再下降。同时保护水系和河流的自然形态, 保护水中生物及其多样性, 保护水生物群落结构, 保护本地历史物种、特有物种、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栖息地。此外, 还要注意保护水文化。其二, 对已经退化或受到损害的水生态环境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修复, 遏制退化趋势, 使其转向良性循环。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工程技术措施应是综合性的, 可利用现有的或建设湿地保护区、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控制点源和非点源等)、清除内污染源(受污染的淤泥二次释放, 还有藻类和其他水生物残体等)、相机以水工程科学调度调水释污、河道整治、水系调整、建设江河湖泊生态护坡护岸工程、滨水生态隔离带工程(包括滨水景观绿化带)、河道曝气、前置库等各项工程技术措施, 进行合理选配。目的是要起到削减污染物产生量和进入水体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 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 使水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配套, 确保工程技术措施的全面实施, 发挥其最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效【1】果。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原则。水利部《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包括: 遵循自然规律原则、经济社会现实可行原则、保护与修复长期性原则、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2】原则。

(1)遵循自然规律是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健康江河湖泊应该是生态功能与开发利用功能和谐统一的, 既有良好的生态, 又能够合理利用, 造福人民。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 既要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要可持续开发利用其使用功能,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要树立与江河湖泊和谐共处观念, 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水的关系。国内一些湖泊的治理经验表明, 要慎重采取换水和清淤的措施来改善水生态环境, 否则, 都极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要深化对江河湖泊的自然生态规律的研究,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经济社会现实可行是由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系统工程, 除将保护措施融入各项水利和其他经济工作中, 还要建设一些治理和修复工程, 庞杂且费用大、周期长。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确定合理适度, 现实可行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目标和工程措施。在实施中, 应该用生态的观念和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观点, 系统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既要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 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变, 既要考虑水量, 又要考虑水质, 既要考虑经济效益, 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涉及到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生态工程等多门学科。难点之一在于其复杂性和不可重复性,不可能有控制地进行反复试验。修复工程不确定性大, 工程失败容易造成不可挽回到损失。

(3)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具有长期性,不是集中一段时间就能完成。因此, 要长期坚持不懈, 并将保护与修复工作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施工, 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

(4)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这是保护与修复的目标之一。河流湖泊的开发利用势必影响到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功能及水资源保护等。因而须将开发利用中对水生态环境的累进影响降低到最低。同样, 在进行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对工程措施中, 也要注重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要重视引进、推广高新技术成果, 例如控制化肥流失技术、水体氮磷藻移出技术, 以及生物净化技术等等。

二、水生态修复规划内容与方法:

在“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方面,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表述,这些表述也反映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从过程、目标到相关措施都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河流生态恢复定义有以下主要表述:

“完全复原”(Full restoration),定义为“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Cairns,1991)。完全复原首先是河流地貌学意义上的恢复,这就意味着拆除大坝和大部分人工设施以及恢复原有的河流蜿蜒性形态。然后,在物理系统恢复的基础上促进生物系统的恢复。

“修复”(Rehabilitation),定义为“部分地返回到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生态修复方案的实施,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重要功能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栖息地仍可以被重建。

“增强”,(Enhancement),定义为“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2)。典型的增强措施包括改变具体的水域、河道和河漫滩特征以补偿人类活动影响。比如改变河流内鱼类栖息地结构等。但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增强措施虽能提供改善栖息地条件的机遇,但缺乏生态学基础,其有效性受到置疑(Beschta et al.1994)。

“创造”,(Creation),定义为“开发一个原来不存在的新的河流生态系统,形成新的河流地貌和河流生物群落”(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2)。创建新的栖息地的做法是一种管理手段,试图把丧失栖息地的影响降到最低或弥补这种影响。

“自然化”(Naturalization),由于人类对于水资源的长期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河流生态系统,而这个系统与原始的自然动态生态系统是不一致的。在承认人类对于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同时,强调要保护自然环境质量。通过河流地貌及生态多样性的恢复,达到建设一个具有河流地貌多样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动态稳定的、可以自我调节的河流系统(Rhoads and Herricks,1990)。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河流水系生态恢复的任务有三大项:一是水质条件、水文条件的改善,二是河流地貌特征的改善,三是生物物种的恢复。总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标志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水质条件、水文条件的改善包括:水量、水质条件的改善,水文情势的改善,水力学条件的改善。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维持河流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通过污水处理、控制污水排放、生态技术治污、提倡源头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改善河流水系的水质。提倡多目标水库生态调度,即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基础上,模拟自然河流的丰枯变化的水文模式,以恢复下游的生境。

河流湖泊地貌学特征的改善包括: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联通性;保持河流纵向蜿蜒性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外移堤防给洪水以空间并扩大滩地;退耕还湖和退渔还湖;采用生态型护坡以防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生物物种的恢复包括:濒危、珍稀、特有生物物种的保护;河湖水库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包括鱼类在内从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等。

(二)、规划原则[3]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评估河流的生态状况,确定河流开发与保护的适宜程度,提出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工程措施和管理对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河流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原则(1).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2).具备社会经济与生态双重功能

河流应该满足特定的防洪、供水、发电、环保、旅游等社会经济功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生态修复规划应强调整体优化观点。(3).统筹协调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属于水资源保护类的专业规划,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必须服从综合规划并在综合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成为综合规划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也要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和衔接,这些规划包括:防洪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等,都需要统筹考虑,相互衔接。(4).河流生态修复与河流综合治理相结合

河流生态修复应与防洪、河道整治、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整治、城市景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工程相结合,使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也可以不单独形成独立的规划,而成为防洪、河道整治、环境整治、市政建设等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提高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格局原则

(1)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增强物种多样性[] 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强,有利于生态修复。(2)改善流域尺度的河流景观格局配置

在流域尺度下需要研究改善全流域景观的空间格局配置,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需要以缀块-廊道-基底模式的空间景观理论为基础,合理规划各种类型的缀块的数量、几何特征、性质,充分发挥河流廊道连接孤立缀块的功能。还要研究河流廊道与其它形式的廊道的协调关系。运用边缘效应、临界阈值理论、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景观生态学理论,采取调整土地利用格局,增加景观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缀块,建立基础性缀块,运用不同尺度的缀块的互补效应等措施,谋求提高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3)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

在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可以实现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

在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途径有:在河流平面形态方面,恢复其蜿蜒性特征;尽可能外移堤防以恢复河流原有的宽度,给洪水以空间,同时在汛期保持主流与河滩、河汊、池塘和湿地的连接。在河流横断面上,恢复河流断面的多样性,在水陆交错带恢复乡土种植被。在沿水深方向恢复河床的渗透性,保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通。通过这些景观要素的合理配置,使河流在纵、横、深三维方向都具有丰富的景观异质性,形成浅滩与深潭交错,急流与缓流相间,植被错落有致,水流消长自如的景观空间格局。

3、流域尺度规划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尺度应是流域。换言之,应该以流域为空间单位制定河流修复规划,而不是以区域或河段为单位。如果以区域或河段作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不仅忽视了河流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忽视了以河流廊道为纽带以流域为基质的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所谓流域,在水文学中可以定义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汇集降落在其中的雨水流至出口的区域。

确定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时间尺度,必须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新的生态系统需要足够的时间。因此,规划中制定的时间尺度具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项目实施的时间尺度;项目监测时间尺度;项目区管理时间尺度。

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河流生态修复要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个性,包括水文、气象、地貌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属性;开发、利用、防洪的功能属性;人文、历史和休闲等社会属性,采取个性化的规划理念,寻求最佳的河流修复规划方案。

4、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人工适度干预为辅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对待外来干扰的反应总是力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自我恢复的功能。自我恢复的过程表现为食物网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和生物群落的自适应能力。其结果是在新的条件下形成动态平衡,恢复原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某些特征。

5、生态修复工程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原则

技术,是实现维护河流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除了技术支撑以外,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还需要包括立法保障、执法监督和机制体制改革、推行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1)河流生态修复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

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应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相结合。规划中应包括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措施、生态和环境管理措施以及规划实施后项目区环境维护管理措施。(2)建立河流生态修复的多部门合作机制

河流生态修复必然涉及到各个政府部门和诸多行业,包括发展计划、水利、环保、国土资源、林业、建设、农业、交通、科技、旅游等部门,需要跨部门的合作,建立统一规划和实施的机制,具有坚实的组织保障。(3)建立河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水环境治理关系到流域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与全流域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利益,需要建立一种协商机制,在河流的开发者、保护者及社会公众之间达成河流健康标准的共识,形成一种被各方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需要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三)、规划编制的技术流程[5]

编制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现状及历史调查与分析;制定生态修复目标;提出规划对策;经济-生态效益评估。

规划编制的技术流程包括:1)明确规划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2)现状与历史的调查与分析,包括社会、经济及水资源状况、水文气象、地貌地质、河流演进历史和形态、生物物种状况和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原因调查分析。3)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4)确定规划范围、时间与空间尺度以及总体格局。5)确定工程任务主要包括:水文条件的恢复;生物栖息地保护和修复;生物群落的恢复及保护。6)建立河流生态监测系统和河流健康评估系统。7)制定管理办法。8)对于规划进行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估。

确定工程范围、工程目的、相关限制等提出问题前期调查前期调查资料整合分析初步构想自然地理调查水文气象调查地质地貌调查社会经济调查生态调查民意调查等初步设计水力分析安全分析生态分析经济分析等生态环境监测民意反馈等细部完善所选择方案的细部设计反馈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后的监测维护等选择目标物种设定检测指标河流形态、土壤特性、生物群、岸坡型式、河床型式、岸边过渡带等评估

要区分两类被干扰的河流生态系统。一类是未超过本身恢复力的生态系统,是可逆的。当去除人类活动造成的胁迫因子,比如采取污染控制、水文条件的改善、改造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工程等措施以后,有可能靠自然演替实现自我恢复的目标。另一类是被严重干扰的生态系统,它往往是不可逆的。在去除胁迫因子或称“卸荷”后,还需要辅助以人工措施创造生境条件,进而发挥自然修复功能,实现某种程度的修复。

一般来说,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可以归纳为三类:水文恢复措施、地貌多样性修复措施及栖息地恢复措施。水文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调节径流模式,如改变水库运行调度方案、调整河流取水方式、调水工程等。地貌多样性修复措施包括多项技术,其目的在于使河道具有一定的自然地貌特征,主要措施包括:河岸带廊道的修复;河流蜿蜒性特征的修复;河流断面多样化特征的修复;创建深潭-浅滩序列;河道内局部地貌特征的改善;生态型岸坡防护技术。栖息地措施包括在河床、河岸、河岸带上设置一些结构物,改善河流的生态功能,以及在河流内设置遮蔽物、开挖枯水河道、进行岸边带植被和改善河床底质等。

在确定利用某种修复措施后,应在理解其结构、功能及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细部设计,比如,深潭-浅滩序列的修复和重建必须建立在对河道历史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应根据河流地貌学分类,与同一流域内其它具有同类地貌特征的未受干扰河段进行类比分析。除此之外,也可以按照水力学和泥沙输移理论的一些经验公式确定相关特征参数。表2-1为深潭-浅滩序列结构、功能和特征的一些要点。

表2-1 深潭-浅滩序列的结构、功能和特征(National Rivers Authority(1994b))

占到河流栖息地的50%以上;

断面流速不对称,即使在顺直河段也是如此; 河床底质为松散混合砂砾石;

在水深大于0.3m的所有流量条件下,比相关联的浅滩断面窄25%; 位于弯曲段的顶点;

深潭

在枯水流量条件下,与出露的砂砾石沙洲/边滩相关联; 对于水域内的大型植物和鱼类具有重要生态功能; 具有重要的休闲娱乐价值,如垂钓、划船等;

可能有周期性的泥沙淤积,特别是在上游有大量泥沙供给的情况下(如河岸侵蚀崩塌)。洪水过后和深潭调整以后,泥沙可能会被冲走。占到河流栖息地的30-40%;

局部较陡,河流纵剖面较浅,一般情况下,横断面基本对称; 在枯水流量条件下,水流湍急;

在各种流量条件下,比相关联的深槽断面宽25%;

位于两个弯曲段之间的过渡段,间距为3到10倍的河宽(河床越陡,间距越短)。混合砂砾底质,具有一个密实的砾石面层。应在浅滩表面放置一些大块石,以打浅滩 破低流速模式,形成湍流,营造多样性的栖息地环境;

洪水过后,可能会出现泥沙淤积问题,上游深槽会产生淘刷。过度淤积的泥沙将在后期的枯水流量条件下被冲刷至下游深槽;

与深槽相一致,一般位于河流的蜿蜒段。在顺直河段,可能会出现交替的浅滩; 浅滩高出河床的高度不应大于0.30.5 m,顶高程的连线坡度应与河道坡降一致; 为鲑鱼和多种无脊椎动物群落提供产卵栖息地。通过过滤、曝气和生物膜作用,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

另外,以下是治理污染水体,净化水质的措施[6]:

规划措施:

(1)水域截污:可以通过规划手段,对地区水系的整理、疏浚,使该地区水系与外围河道有意识地进行隔离,加以隔断上游被污染的水体,使地区水体尽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水系。上游水体通过外围河道绕开地区水域,流向下游。

(2)引清调水:在地区内部分河道上设泵站,调活水体,增大流速,提高河水的复氧、自净能力,加快污染物的降解,从而达到保持和改善水质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利用降水来达到引清调水的效果。遇上下大雨的时候,可以打开隔离水体的水闸,利用地区内外水位的高差,配合泵站的牵引,乘势排水,不仅利用雨水稀释了河水,而且利用水位高差增大了河水的流速,从而达到冲污、稀释、自净的效果。(3)营造沿岸“绿色走廊”:在区域截污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整体规划,尤其是对区域内河流沿岸进行绿色规划,营造“绿色走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河流沿岸建设推行“绿化”和“造景”相结合的建设方案,以“植树绿化”为主题,同时配以雕塑、凉亭、座椅和灯饰等一系列小景观,建设一条独具特色的沿河绿化景观带。水处理措施:

(1)底泥处理:城市河流污染的底泥处理包括河道中的底泥处理及底泥挖出来后的处理。在进行引水冲污的同时,可结合河道疏浚工程,先采用小型挖泥船或水动力方式挖除底泥,然后在河底铺上细沙和石头,以减少CO2 ,CH4 以及重金属化合物或离子的沉积。(2)曝气复氧::河道曝气复氧的形式可以采用固定式充氧和移动式充氧两种,氧源可以采用空气和纯氧。由于固定式充氧具有单位充氧量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的优点,适合于固定污染源,因此,建议在地区水域范围内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进行充氧,以期能在较短的时间降低该处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改善水环境。

需要指出,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也存在着一些偏差。比如引进大量外来名贵树木花草,或建设繁复的楼台亭阁,或沿河建设喷泉广场和戏水乐园,这些建设项目有可能加剧河流的人工渠道化,与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大相径庭。

成功的河流修复经验表明,生态修复规划是一种“辅助性规划”。人的任务不是改造自然,更不是控制自然,相反,人的任务是帮助自然界恢复到更为自然的状况。可以说,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三、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与方法

其实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紧密相连的,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 认为:“生态工程的本质是对自组织功能实施管[6]理。”。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近年来,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采取退田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界自我修复功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对水生态环境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可以利用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开展生态修复,这是一种经济的规划方法,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投入之比要高。

根据水生态环境不同的情况,对河道、岸坡、堤防和防洪墙等不同修复重点,选择不同的方案(表3-1,3-2,3-3),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

表3-1 修复河道环境特征的措施

修复工程的目的

可能采用的方案

恢复河流蜿蜒性,控制河道坡降,进行岸坡防护或河道衬砌(混凝控制河床和河岸侵蚀

土或块石),种植植被,建设植被缓冲带。

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拦截泥沙,恢复受干扰区域的植被,有选择避免河床淤积

性地清淤,建设植被缓冲带。防止地下水位下降

修建水位控导工程,植树造林,发挥牛轭湖的功能。

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建设分洪道,建设深潭和浅滩,加强河流内

栖息地结构,修建水位控导工程,拦截泥沙。

单侧施工,建设植被缓冲带,建设分洪道,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维持枯水期水流深度和速度

保护水质

采取导流措施排水后进行开挖,有选择性地疏浚清淤

加强河流内栖息地结构,仅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恢复河流蜿保护水域栖息地

蜒性,建设深潭和浅滩,改善河道底质,设置鱼道,修建水位控导工程,发挥牛轭湖功能,有选择性地疏浚清淤

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植树造林,种植植被,恢复受干扰区域避免减少河岸带植被 的植被,保护裁弯取直后形成的森林区

创建或维持坡地的多

河流廊道管理,种植植被,合理堆放疏浚和开挖的土料

样性 创建湿地

提高或保护河流内区域的美学价值

植树造林,发挥牛轭湖功能,合理堆放疏浚和开挖的土料 恢复河流蜿蜒性,建设深槽和浅滩,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修建水位控导工程,建设水面景观,河岸应用特殊材料并进行修整 仅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种植植被,对疏浚开挖土料堆积体进提高或保护河边区域

行修正以形成一定的造型,保护植被缓冲带,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修的美学价值

整,建设水面景观,有选择性地疏浚清淤

提高或保护河流内的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修建水位控导工程,保持牛轭湖和弯道,娱乐价值

表3-2 修复河道岸坡环境特征的措施

修复工程的目的 维持或提高河岸带陆地环境的栖息地价值

可能采用的方案

应用加筋护坡结构,护脚措施,削坡后植被,种植树木和灌木等植物,进行河流廊道管理,修建隔离和缓冲带,浮水植物 为水底大型无脊椎动物

抛石或毛石,石笼,或其它特殊结构

提供稳定的底质 提供或维持鱼类栖息地

植被保护,植被护坡,特殊结构,土质堤防

绿化,植被与其它结构措施的组合(复合护坡,开挖的台地,土增加或维持审美资源

质堤防以及抛石区再植被),建设隔离或缓冲带,进行河流廊道管理,有选择性地清障,建设土质堤防

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亲水设施

表3-3 修复堤防和防洪墙环境特征的措施

修复工程的目的 提供鱼类栖息地

可能采用的方案

对取土坑塘进行特殊设计,控水结构,取土坑内建鱼类庇护所。避免对湿地的破坏,堤防布置中保留或增加河漫滩区,尽量不砍伐植保护或创建湿地

被,超标准设计排水沟,在取土坑塘内修建人工岛,植树

避免对湿地的破坏,保护树木,尽量不砍伐植被,建设“超级堤防”,植保护或创建坡地栖息树,通过插枝加速灌木生长,布置隔离网,有选择地进行植被维护和地

管理。

对取土坑塘进行特殊化设计,道路和小径,设置宣传栏、观察区等,提供娱乐休闲场所

舟船码头,钓鱼设施,游泳池,沙滩场

种植观赏植物,对取土坑塘和池塘进行特殊化设计,应用可拆装防洪增加或维持审美资源

墙,对防洪墙、泵站和其它建筑物进行建筑艺术处理。

河流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中还要包括监测和评估的内容。一旦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执行以后,便开始了在人工的适度干预下河流演进的过程。其演进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向良性方向发展,可能持平,也可能继续退化。换言之,其演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规划预定的方向,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于对象河流进行跟踪式的生态监测。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借以确定规划的有效性,必要时需要适应新的情况修改规划。沿着“规划-监测-评估-调整规划”这样的流程编制的规划称为“适应性规划”,在控制论中可以称这种技术路线为“负反馈调节”。

复合护坡,近岸平台的建设和保护,削坡后再植被,河道重新布

置,抛石区再植被,河流廊道管理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和保护 篇6

【摘要】本文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对现存机制中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职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希望建立起多位一体的责任共担综合机制。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仅对自身负责,通常还需要承担高于自身目标的社会义务。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生存和发展不仅要靠自身拥有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还依赖于消费者、社区、公共资源、自然条件等社会生态环境,既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动者,同时又是一个依赖于社会生存的被动者。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以追求经济利润为唯一目标,在经营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对员工,消费者,社会,环境等承担责任,可以获得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的美誉,这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企业只承担创造利润,对投资者负责的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而忽略甚至抛弃了应该承担的“维护和改善生存环境,造福于社会并有利于持续发展”的长期社会责任,那么这类企业必然难以融入社会,甚至会受到社会排斥,终将被社会抛弃[1、2]。

社会责任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慈善与捐款,还与商业盈利,用人机制,企业模式以及对待周边的态度等等息息相关。这其中,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参与社会环境保护活动,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重要路径。

2、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的大规模开采,不可避免会造成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以地表污染为例,大量排土场、尾矿库的存在和使用不仅大量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还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如果不对这些工业废弃物排放场地环境进行及时修复,贻患将长期存在甚至蔓延,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还会给该地区及周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从而恶化企业自身的生存环境[3]。因此,对矿山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既是矿山自身的企业责任,也是矿山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共赢选择。

然而,开展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对矿山企业而言是一项艰难的抉择,不仅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而且见效周期漫长,需要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在没有充分的外界积极推动作用和刚性约束机制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焕发的主动性将是十分有限也是难以持续的。

如果企业无力承担这份责任,又有谁来承担呢?这又不免回到了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该由谁来买单这个被不断重复提出的问题上。

“谁污染,谁治理”是一项国际通用的基本原则。在发达国家,法律普遍规定矿主有出资恢复生态的责任,土地复垦、生态恢复也被纳入开采工艺审核。这种明确主体责任的机制能有效制约企业主行为,因此其复垦和生态恢复率普遍超过50%,英美等国家更超过80%。然而在我国,这一通用准则却失去了其公允性。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有相关规定,如第六条: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但是在现实中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3、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的矿山生态补偿体系主要由废弃矿山补偿和新建、正在开采矿山补偿两部分构成。弃矿区和老矿区的生态环境补偿由政府通过建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来实现;新建、正在开采矿山造成的生态损害由企业100%承担修复治理责任。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使然。因为我国几十年来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体制改革的双重变化,大量企业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改变,法律责任主体发生了迁移,但这类企业对其前身已经发生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没有依照“父债子还”原则承袭下来,加上不少企业关停并转或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导致所遗留的环境问题成为“无头案”。对于这一类历史遗留问题,除了政府和社会买单别无他法。

“低成本污染,高成本治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环境治理的主要矛盾,也是导致许多矿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忽视环境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显著恶化且趋势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目前情况是,在不少地方对待危害环境的肇事者和相关机构、人员采取了过度包容的态度,象征性的处罚有如隔靴捎痒。这无疑会促使这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无视法律法规,完全抛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不能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社会对待污染责任的追究处罚不力、狭隘的地方保护意识作祟的诸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寄希望于企业自觉自愿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全国也陆续涌现出一些矿山企业先行先试,在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生态恢复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使得我国矿山复垦和生态恢复面临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率不足30%,要達到国土资源部的规划中的“力争到2020年使大中型矿山建设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总体来看,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资金缺口很大。近年来不少地方借助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的机会,陆续开始收取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明确了采矿权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要求做到边开采、边恢复,以此制约采矿权人对采矿区环境的保护、恢复和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了矿山生态修复的资金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业内涌现了许多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声音,主旨是想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建立一个包含相关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保证金征收制度在内的综合机制,用于保障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

4、社会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从目前的主流社会意识倾向和政策导向来看,用于保障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应主要由造成污染的企业承担,这样做显然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所谓公平原则。但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有失偏颇。首先,矿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产资源开发的目的不仅仅是矿企个体经营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停止开发,但这样又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行业和社会各个层面;第三,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后,受益者就局部而言是企业自身和周边环境,从全局来看则是全社会。因此,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不仅仅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承担,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机制”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追责的严肃性以及受益者分担成本的公平性。

根据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政府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面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依靠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确保资金来源;政府依据整体规划和公平原则主导资金流向;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对民生影响力重大的治理项目主要由政府出资;对开展治理项目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资金补偿激励,尽量减轻因治理带给企业和个人的损失和负担。另外,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在生态恢复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排放额度或排放许可证交易方式已被部分国家接受和采纳,通过排污企业与污染治理企业的交易行为,保障从事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服务的企业的收益和积极性[4]。

这些经验给了我们一条重要启示,那就是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件关系到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會共同参与。只有建立起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公众的全民参与机制,才能够实质性推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事业发展,将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彦龙.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责任边界[J].学术交流,2011,02:70-75.

[2]李伟阳,肖红军.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89-99.

[3]李君浒,董永观,董志高.我国矿山环境的治理现状与前景[J].生态经济,2008,12:78-83.

生态修复和保护 篇7

1 区域概况

1.1 地理概况

马尔康县位于自治州中部,东与红原、理县交界,南与金川、小金相邻,西与壤塘接壤,北与红原、阿坝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30°35′~32°24′,东经101°17′~102°41′。东西长134 km,南北宽90 km,面积6 632.73 km2。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东部,邛崃山脉北段,为川西北高原南缘高山峡谷地,属高原峡谷区,山原面积约占65%,高山峡谷约占35%。

地形呈不规则长方形,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位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北西走向的鲜水河断裂带及松潘地块交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多为三迭系砂岩、板岩和变质岩等。境内最高峰海拔达5301 m左右,最低谷地海拔在党坝乡克尔古河坝,海拔为2180 m。

马尔康县山岭连绵,沟谷陡峻,树枝状水网密布,溪河高度发育,河谷幽深,水流湍急,落差大,流域广,主要河流有梭磨河、脚木足河、茶堡河和大金河,全属于大渡河的支流。梭磨河由县东部入境,在热脚和脚木足河交汇,境内流长91 km;茶堡河发源于大蔵乡北部大青坪,由东向西在龙头摊汇入脚木足河,长67 km;脚木足河(麻尔曲河和草登河)源于青海省班玛县境内,由阿坝县入西北境,于白湾乡可尔因与杜柯河汇合后经党坝入金川县境,境内流长124 km。

1.2 气候及土壤条件

马尔康县属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干雨季明显,四季不分明,大部地区无夏,日照充沛,温差较大,干季大风日多。全年平均气温8~9℃,年降雨量753 mm左右,日照时数达1 500 h以上,绝对无霜期120 d左右。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灰褐土、山地棕壤土、山地褐色土、山地棕褐土、山地高山草甸土等。

1.3 行政区划

马尔康县辖11个乡3个镇,105个行政村,234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5个民族,总人口约5.5万人,其中藏族39 176人,占人口总数的71.91%,是一个藏族聚居县。县府马尔康镇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川西北交通、贸易中心。

1.4 野生动植物资源

马尔康县森林覆盖率为57.91%,林草综合覆盖率95.32%,活立木蓄积量4 029万m3。森林中主要种有冷杉、云杉、落叶松以及桦、高山栎等。天然红豆杉资源丰富。马尔康县植被分为阔叶林、针叶林、箭竹林、灌丛、草甸、流石滩植植被6个类型。由于地形、地貌的垂直差异和立体气候的影响,县内植被呈垂直分布。在海拔2 180~2 500 m的河谷地区,分布着白杨、白桦、洋槐、柏树等自然林木,蔷薇、野杏、野桃、野樱、臭椿、香椿、野枸杞、狼牙刺等灌木丛,蒿类、茅类、山百合、野藿香、野棉花等草类,还有苹果、花椒、核桃、梨等栽培林木。每逢春夏,青山绿水之间,鸟语花香。

在海拔2 500~3 200 m的半山地带,分布有油松、白杨、红白桦、黄背栎、云杉等建群树种;有三颗针、胡枝子、白刺花、紫花杜鹃、大叶杜鹃、小叶杜鹃、箭竹、山柳等灌木丛;有蒿类、少齿花秋、金发藓、狼毒以及林下真菌(黑木耳、橙盖伞、松口蘑、青头菌、硫磺菌、牛肝菌、猴头菌、青杠菌等)。特别是油松、白杨、红白桦、黄背栎、云杉等建群树种和三颗针、胡枝子、白刺花、紫花杜鹃、大叶杜鹃、箭竹、山柳等灌木丛在梭磨河、脚木足河及茶堡河沿岸相间分布,夏秋之季形成色彩缤纷的沿河风光带。

在海拔3 200~4 500 m的高山地带,分布着云杉、冷杉、铁杉等优势树种,杜鹃、高山落叶松、高山柏等分片群林和石竹科、龙胆科、苔藓、地衣、松萝、丁座草、忍冬及少量真菌(木耳、牛屎菌)等林下植被,形成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风貌。

在海拔4 000~4 500 m的高山上,有亚高山灌木丛草甸和高山草甸2种类型。由于气温低、风大、日照强烈,高大植物不易生长,这里主要分布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及地衣、苔藓,杂生着小叶杜鹃、金露梅、窄叶鲜卑花、矮山柳、矮沙棘、香柏等低矮灌丛。草甸具有夏绿秋黄的草原风景,在蓝天的映衬下,与周围的雪山、森林相映生辉。寄生着松茸、羊肚菌、猴头菇等10余种野生食用菌;生长着杜仲、党参、贝母、虫草等270多种名贵药材,素有“川西药山”之称。森林中在茂密的森林中,栖息着金钱豹、白唇鹿、梅花鹿、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獐、熊等73种珍稀野生动物。

2 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全县林草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环境状况较好。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全县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距离建设生态高地,建设长江上游最佳生态屏障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加大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美化生态环境,找出并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马尔康县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2.1 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马尔康县虽没有暴发特大的自然灾害,但也时常暴发小规模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洪涝、冻害、雹灾、地震、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近年来,异常的气候条件致使全县的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财产安全。

(1)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破坏了河流和溪沟沿线的生态环境。马尔康县域树枝状水网密布,其中60%以上的溪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的破坏,泥石流和洪涝灾害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溪沟沿线的生态环境,冲毁了公路、桥梁,电站、农耕地、房屋。自然灾害使得河流和溪沟流域沿线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2)地质灾害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马尔康县山高坡陡,地形、地势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全县地质灾害点多达130余处。全县牟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加之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地质灾害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着马尔康县的生态安全。

(3)暴雨、雹灾、干旱等自然灾害对河流、溪沟源头生态环境的破坏。马尔康县境内高山湖泊共有116个,主要分布在雪马山、二毛山及峡谷地区,水域面积177.87 hm2,皆分布在海拔4 000 m以上陡岩角峰围绕的低洼凹地。冬季处于冰固状,夏季处于消融水渗透状。部分湖泊有出水口,细流成沟,有的则无出水口,为死水湖。一般蓄水体积都较小,水面窄,呈不规则圆形、半圆形或长形。有的独立一湖,有的三五湖成群,最多的九湖成群,均属淡水湖,湖内生长“草地鱼”或其他水生物,暴雨、雹灾、干旱等自然灾害对该县大部分河流、溪沟源头的高山湖泊、生物群落及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威胁着下游的生态环境安全。

(4)鼠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鼠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森林、草场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森林、草场的生态环境安全。在全县范围内,此类灾害的危害程度较小,但不能忽视此类灾害对生境环境造成的影响。

2.2 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人为直接干预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和不良行为。马尔康县有较丰富的森林资源、畜牧业资源、矿产资源、药材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长期以来,在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全县的大部分地区存在着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或不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在马尔康县范围内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不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其他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环境污染等。

(1)存在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马尔康县自1998年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全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天然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由于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处林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仍然存在着乱捕滥猎、乱砍滥伐、过度开发利用林下中药材和野生菌类等资源的行为,这些过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也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2)存在破坏畜牧业资源的行为。近年来,马尔康县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此项工程的实施大力保护了全县的畜牧业资源,但长期以来,全县广大农牧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过度放牧,过度开采虫草、贝母等野生中药材资源的行为,致使草场沙化,资源日渐枯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破坏了草场的生态环境,危及全县的生态安全。

(3)存在破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行为。在马尔康县的部分地区存在违规征占和使用土地资源,乱开采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行为。由于这些地区在开发资源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实施,导致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被毁,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雨季来临时,容易发生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4)交通、通讯、电力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马尔康县大力建设和发展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及生态安全。马尔康县实施的“村村通”工程,一方面修建了全县所有村寨的机耕道,全面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变得脆弱,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5)大力开发水电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马尔康县大力开发水电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由于不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存在着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长期开发利用。

(6)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马尔康县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较小,但也不能忽视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和农牧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出污染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和其他化学污染物。环境污染会严重危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破坏生态平衡,危及生态安全。

3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强度,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带来了诸如森林减少、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对生物圈的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制约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自身的安全。

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经成为维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如何整治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有效处理和解决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恢复和重建马尔康县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已经成为人们面临的共同课题。加强生态恢复理论研究,在适当的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的实践试验,对探索适合区域生态恢复的途径、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4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重建的对策

生态恢复主要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良和重建退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学潜力[1,2,3]。生态恢复主要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通过人工设计和恢复措施,在受干扰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恢复和重新建立一个具有自我恢复能力的健康的生态系统。根据马尔康县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生态修复和重建方案[4,5,6,7]。

4.1 大力宣传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文件精神,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高度重视,做好规划。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政府部门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2)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政府部门要通过电视,报纸、期刊、杂志等各种宣传媒介和途径,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等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文件精神。深入农村、牧区等地区进行长期宣传和讲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严格执法,营造氛围。要依法执法,严格执法,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表扬和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学法、守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要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4.2 认真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工程建设

(1)认真实施好各项生态工程建设。认真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好天然林、人工林和草场,不断巩固工程建设成果。要科学规划,重点对易暴发泥石流、洪灾、滑坡等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地区,以及江河源头,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人口密集区等重要地区进行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不断提高林草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努力把马尔康县建成为大渡河上游最佳生态目的地和长江上游最佳生态屏障。

(2)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全县地质灾害点多达130余处,由于受主汛期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以及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常年偏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给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减小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为切实做好防汛抢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遏制和预防地质灾害发生,要迅速行动,认真研判防汛抢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要标本兼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努力构建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有效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防灾于未发”。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对全县防汛抢险地质灾害防治进行再安排、再动员、再落实,从早、从速、从实抓好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3 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只有重视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体系,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小环境的破坏,才能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可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细致地抓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实施等一系列的工作,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的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改变长期以来破坏生态环境或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要保护生态环境,广大群众就要在生产、生活中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循序渐进,只有这样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2)加强监管,搞好规划,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破坏较重的地区和生态脆弱、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以及泥石流、洪灾等自然灾害易发区进行实时监控和监测,并加强对该地区人员和工程建设的管理,加强对该地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畜牧业资源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3)不断研究和探索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丰富生态建设的内容,提高生态修复重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水平。加强对生态修复重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明确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的目标,掌握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的规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2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生态学过程,包括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和驱动力、退化过程、特点等的研究;二是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对各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到接近于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生态恢复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人工设计和恢复措施,在受干扰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恢复和重新建立一个具有自我恢复能力的健康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同时,重建和恢复的生态系统在合理的人为调控下,既能为自然服务,长期维持在良性状态,又能为人类社会、经济服务,长期提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服务于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丛书[M].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李秋景,丁亚林,赵吉法,等.生态修复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应用[J].治黄科技信息,2009(1):14-16.

[3]张新时.关于生态重建和生态恢复的思辨及其科学涵义与发展途径[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112-118.

[4]李洪远鞠美庭.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李洪远.生态学基础[M].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N].人民日报,2000-12-22(5).

生态修复和保护 篇8

1 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简介

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进行了建设。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境内, 主要有眭洞湖、分水塘与古桂柳运河等湿地, 是典型的岩溶湿地, 构成了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广西进行湿地公园建设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气候宜人、降雨充沛、景色秀丽、浮游动植物品种丰富、交通便利, 文化内涵深厚。会仙湿地在漓江水生态系统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集“山水景”、“湿地生物”、“湿地文化”于一体, 是一个多样化的湿地景观。古桂柳运河是古人利用浅埋岩溶地下水开凿而成的, 开凿于武则天长寿元年 (公元692 年) ,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良丰乡、临桂县会仙乡、永福县苏桥乡境内。会仙湿地的古桂柳运河属古桂柳运河的中段, 全长约15km。经过历代的修整, 形成了独特的古桂柳运河景观, 运河名人辈出、文化深厚。当前, 湿地周围的水质、土壤大气环境良好, 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诸如政策管理的漏洞、人才技术失调、宣传认知欠缺等问题凸现出来, 这些问题威胁着会仙湿地的发展。对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进行修复保护不但能够有效调节气候, 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保护水禽栖息地, 还能疏通河道和调节洪水, 减少灾害的发生,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 此外该工程的文化价值、宣传教育价值、经济效益也不容小觑。

2 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政策管理漏洞

政策具有导向的作用, 政府制定的生态建设政策为会仙湿地发展提供了平台, 但湿地的价值、运河的文化价值在一些政策中体现的不是很明显, 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会仙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管理机构众多, 具体有桂林会仙湿地管理处、临桂区会仙镇政府、桂林西江黄金水道办、桂林市临桂区文物管理所等, 但难免会有职能交叉、脱节。会仙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落后, 为生态修复保护管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2.2人才技术失调

会仙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建设与开发需要进行环境容量、游客容量的评估、大气影响评估、水质影响评估, 需要进行灾害防治的规划。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 但实际操作中技术人员缺乏, 难以满足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的需要。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中的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工程规划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在实际建设与开发的过程中, 这些技术运用起来比较困难, 未真正的运用到工程中去。

2.3宣传认知欠缺

政府部门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民众意识不到湿地的重要性, 修复保护湿地就更加无从谈起了。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但普通民众对湿地的作用不够明确, 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 很多游客综合素质较低, 环保意识匮乏, 总觉得保护湿地是政府的事, 跟自己关系不大。这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失去了群众基础, 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进展就比较缓慢。

3 强化会仙湿地桂柳运河修复保护对策

3.1制定政策完善法规, 为修复提供法律保障

近几年, 我国的人口持续增长,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而我国湿地功能衰退, 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保护湿地资源势在必行。国家颁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4 年11 月28 日通过, 现予以公布, 自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国家还将保护湿地作为“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的一项重要措施。广西针对会仙湿地生态修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对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修复保护予以倾斜。生态修复保护过程中环境评估、容量评估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法律规定、政策制定的这些措施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其真正的效能还未发挥出来。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 一些措施执行起来更有保障。要进一步明确国家、地方的政策, 完善法律法规, 使会仙湿地桂柳运河修复保护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3.2明确责任加强监督, 为修复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的组织力量, 要建立领导干部问责制, 政府要把公园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责任制, 定期进行考核。对于具体的管理工作, 要细化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 出现了问题, 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的监督也要到位。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 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尤其要对工程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审计和监督。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 设立工程资金监督部门, 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核查和监督。通过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财务使用状况、资金运用和管理过程的分析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发挥监督的作用, 保证各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提高资金的安全利用率。通过明确责任, 加强监督, 保证公园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3注重工程管理举措, 为修复提供管理保障

为发挥湿地的作用, 要对修复保护工程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 可以从质量管理、基础设施管理、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入手。为保证会仙湿地桂柳运河修复保护工程质量, 运用一系列的手段、方法开展管理活动。资金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报账制度, 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基础设施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机制, 协调公园内部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日常保养维护。多建一些湿地保护管理站, 更加方便管理。湿地公园信息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是未来公园管理的趋势,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系统, 实现信息的收集、更新、分析。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湿地公园的开发保护、旅游状况、宣传教育和管理提供了有效服务。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 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为修复保护工程提供管理保障。

3.4引进先进人才技术, 为修复提供技术保障

人才是实现湿地公园规划与经营目标, 促进公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面对人才流失, 高端人才缺乏的现状, 政府要引进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 这些人具有旅游专业知识, 协调管理能力较强。对公园内的部分管理人员, 要定期进行培训, 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 要保障外引人才和公园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提高人员的福利待遇, 保障其工作和生活条件。对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如水禽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管理、湿地恢复重建、岩溶植被修复等方面, 都需要先进的科技作为后盾。要加大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 与区域内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进行专项科学研究和调查。也可以在园区内部建立湿地科研课题和科研基金, 在湿地公园内部培养专门的科研技术人才, 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4 结语

加强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能够改善该地区的小气候, 改善空气质量, 为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活动场所。通过制定政策完善法规、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注重工程管理举措和引进先进人才技术, 切实强化会仙湿地桂柳运河修复保护, 为广西的生态发展提供更大的助推力。

摘要:作为全球的3大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不但能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原料, 还能净化水体, 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 要加强对湿地生态工程的保护力度。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是桂林市林业局重点开发建设的生态工程之一, 是2015年西江经济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 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会仙湿地桂柳运河进行修护保护, 是当前湿地保护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会仙湿地,生态修复,保护,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协保.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修复[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4 (02) .

生态修复和保护 篇9

叶县林业局:

培育和保护林业资源 力创省级生态林业县

■本刊记者 李彩岩 通讯员 田长明

新年伊始,叶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生态林业县这一目标,结合全县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方案,平原、山区一齐上,以建设林业生态乡、生态村为基本载体,大力培育和保护林业资源,突出抓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廊道建设、山区生态体系建设,以及村镇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为全面实现省级林业生态县建设目标展开了新一轮的实战。

明确目标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确保如期完成省级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叶县林业局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全局召开工作会议,局长李国琦在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全力配合并监督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2009年完成造林总规模14.05万亩,其中山区生态体系林1.57万亩,农区防护林5.775万亩,林业产业工程林2.03万亩,生态廊道林0.76万亩,村镇林0.35万亩;新建和完善林网65.8万亩;完善生态廊绿化438公里,完成中幼林抚育1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0.5万亩;完成“四旁”植树450万株,林业育苗4200亩;18个乡镇分别按照平原和山区、丘陵林业生态乡镇的标准,全部实现生态乡镇建设目标。

做好前期宣传

为了在全县上下形成创建生态县的强大舆论氛围,林业局按上级要求拟定了造林绿化宣传提纲,并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重点宣传各级关于林业生产的有关政策及先进典型。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建设生态县的重要意义。同时还组织各乡、镇召开不同层面的动员大会,并利用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发动,引领干群思想。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建林业生态县的热潮。

制定总体规划

按照建设林业生态县的要求,叶县林业局紧密配合各地组成规划队进行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造林档次,打破村组界线,按照实现“四统一”,即统一放线定点,统一树种要求,统一整地标准,统一栽植要求,制定详细的方案。对林网建设、高速通道绿化、成片造林等重点工程进行详细的作业设计,把造林规模、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栽植规格、造林用工、苗木规格、苗木来源、所需资金、资金来源、造林对象等项目纳入规划,并绘制相关图纸,以实现纸上一个点,地下一株树,纸上一条线,地下一行树。所有造林工程都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进行操作,规划不合格不准整地,苗木不合格不准使用,整地不合格不准造林。要求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亲自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以确保造林质量。

在实施培育林木资源的计划中,林业局把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按照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和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的要求,以生态廊道网络绿化为基础,提高绿化品位和档次,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多树种配置,重点抓好现有沟路渠河的完善和提高。乡村主干道实行乔灌结合、针阔叶混交。一般生产路每侧1行树,村级道路一路一沟4行树,一路两沟6行树,乡级道路一路两沟8行树,开口2米以下的单沟每侧1行树,开口2米以上、10米以下的单沟(河)每侧2~3行树。同时,对全县高速公路两侧绿化通道中的缺株断垄现象进行补植补造。对村庄主次干道全部实现绿化,以农田、道路、村庄及庭院为重点,营造片林、林网、绿地、森林公园及围村林,其中浅山丘陵乡(镇)要建好不低于总土地面积10%的公益林或森林公园,平原乡(镇)要建好不低于总土地面积1%的森林公园等。要求全县18个乡(镇)要分别按照平原和山区林业生态乡村的标准全面实现生态村、生态乡。

与此同时,林业局把山区生态林体系建设作为基础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要求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选择树种,节约造林成本,确保造林成效。对山区成片林建设的管理,坚决防止毁林造林、盲目造林事情的发生。对村村通道路的绿化,要求修一条,绿化一条,同时对缺株断行的进行补植补造,不留空档。并组织专人对已实施的退耕还林项目,按照国家要求继续进行全面清理:对成活率在50%以上的造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对成活率在49%以下的要重新造林,对不符合要求、造林效果差、土地条件不适宜的造林地要抓紧调整,并实现同步造林,以确保退耕还林面积不减、标准不降。为保证2009年造林的补植补造,林业局还督促各乡镇继续抓好林业育苗,并结合当地实际,有计划地选育一些适应性好的乡土树种,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树种结构。

监督计划实施

为了能按时有效完成创建省级生态林业县的目标任务,林业局配合各乡镇组织的专业规划队伍,按照生态乡、村标准,在栽植之前逐村、逐路、逐沟、逐河、逐渠、逐造林地块进行规划,摸清底子、明确任务,要求面积、长度、所需苗木数量等都要掌握详尽的数据。要求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2月中旬,各乡镇要根据规划方案掀起以整地挖坑为主的冬季林业生产高潮,全面完成整地挖坑任务。同时,对适宜年内造林的地方和栽植的树种尽量进行栽植,要求全面完成各项栽植任务。2008年12月底前、2009年3月底和7月底前各综合检查验收一次,并随时通报验收情况,促进工作开展。2009年3月底后,要进入全面管护阶段,确保所栽苗木成活率。

加强管护工作

上一篇:就业创业辅导下一篇: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