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

2024-06-12

保护生态(共12篇)

保护生态 篇1

森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与自然基础, 它被人们誉为地球的“肺”。森林覆盖率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这不仅因为森林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有时可更新资源, 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与生物圈的正常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森林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1.1 农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 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

自然界中的一切动物要靠氧气来维持生命, 而森林是天然的制氧机。如果没有森林等绿色植物制氧, 则生物生存失去保障。森林具有较强的贮水量, 可以防止土砂流失, 保护栖息鸟类, 供给氧气, 还具有较强的环境效益。另外森林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与氧气在大气中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1.2 森林是消减环境污染的万能净化器

森林能阻滞酸雨, 降尘, 还可以衰减噪音, 降低风速, 减弱风力。森林还可以分泌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以净化空气。

1.3 森林可以调节水分,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森林可以通过对风力的减弱临近农田的水分蒸发量, 增加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1.4 森林能降低年平均温度, 缩小年温差与日温差, 减缓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

这是因为森林的呼吸蒸腾与蒸发水分, 消耗了大量热能。森林作用可促进水分小循环, 改善小气候, 增加降水量。

1.5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 最理想的物种基因库

森林具有明显的层序性, 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小生境或小气候条件, 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每个小生境中生活着许多有代表性的生物, 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生物区。据估计进热带雨林中就有数万种生物。这些生物遗传库已给现代农作物与药草提供了许多物种, 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2 我国森林资源与特点

2.1 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思念林生态系统的类型齐全, 包括有热带雨林到亚寒带针叶林的各种类型。1949年我国森林面积为1.87亿平方公里, 覆盖率13.0%。20世纪70年代减少到1.8亿平方公里, 覆盖率12.7%。到20世纪80年代末, 覆盖率上升到12.98%, 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1991年森林面积达到12963万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为13.4%, 森林蓄积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年0.3亿立方米“赤字”, 增加到现在的0.38亿立方米盈余, 这表明中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已有良好的势头, 但是, 用材林的消耗量仍然高于生长量, 森林质量不高, 郁闭度偏低 (全国平均为0.52%) , 大片森林继续受到无法控制的退化, 任意改作耕及其他用途, 农村能源短缺以及森林病虫害的危害, 要消灭用材料的“赤字”与森林的破环的退化, 则要求采取一致紧急行动, 退耕换林, 大力培育森林资源, 使公众了解森林的重大影响, 并参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各种活动。

2.2 森林资源特点

2.2.1 据统计, 全国乔灌木树种约有8000种,

其中乔木约2000种, 包括1000多种优良用材及特用经济树种;中国森林类型众多, 拥有各类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季林, 雨林以及他们的各种此生类型。2.2.2人均森林面积1.3亿平方公里, 进占国土面积的13.92%, 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4%, 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2.2.3森林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与西南地区。这些地区森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3/4。2.2.4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性表现为林种结构与林龄结构的不合理。林种结构中用材林面积过大, 发护林与经济林面积偏少, 不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林龄结构中幼龄占33.8%, 中龄占35.2%, 成熟林占31%, 成熟林比例少, 近期可供采伐的森林资源不足。2.2.5森林地生产力低。我国森林地生产力低主要表现为:林业用地利用率低、残次林多、单位蓄积量少与生长率不高。

3 森林资源破环环境的影响

3.1 森林资源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3.1.1 生态平衡失调。

森林面积的锐减, 使复杂的生态结构受到破坏, 原有的功能消失或减弱, 导致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大片林地被砍杀, 使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 也使地表截蓄径流能力的减弱, 加剧了风沙、洪水等自然灾害, 扩大了水土流失区。3.1.2环境质量退化。森林在生态平衡中起决定作用, 有人认为环境中的林业问题、玩平方公里农业问题、水利问题、土壤问题等, 其中心是林业问题。森林破坏必然会引起环境质量退化, 引起水土流失, 土质沙化, 对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3.1.3造成野生动植物种减少。森林面积的缩小, 使野生动物失去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破坏了野生动植物栖息与繁衍场所, 使2.5万种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3.1.4影响大气的化学组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化二氮与甲烷对地球温度与臭氧层破坏产生主要影响的三种气体。具有关资料表明, 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大气卫视效应的严重性, 热带森林的土壤与人林耕种土地对大气中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原始森林地区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此生地区多, 同时吸收消耗的甲烷更多。森林砍杀后二氧化碳释放量明显减少, 同时因光合作用减少, 也较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增加。3.1.5引起气候变化、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森林的减少使这种功能大大减弱。如我国四川的森林覆盖率从25%降到13%, 有46个县的年降水量减少了10~20%, 历史罕见的春旱也年年出现。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的贵州, 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5%, 今年来变的三年二旱。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森林减少的趋势都非常一致。

3.2 我国森林资源破环的原因

3.2.1 集中过伐, 消化量大于生长量。

目前国家的木材85%以上集中在林业局, 过量采伐现象十分严重, 有些林业句由于建设不上去, 林业资源面临枯竭, 集体林区情况更严重。过量的采伐主要集中在沿海 (路) 的林区, 不少沿海 (路) 的成熟林资源已被砍光, 只有靠砍中龄材, 有些已无林可采。由于集中过伐, 我国森林资源的生产量远远小于消耗量。3.2.2计划外伐采量大, 难以控制。由于居民烧柴, 城乡工业烧柴以及一些地方用材等非国家计划用材, 加速了林业资源的消耗量, 全国林区每年烧掉木柴约6500万平方米, 超过国家计划的全部用材量。占全国森林资源消耗量的35%。3.2.3森林火灾几病虫害。火灾是森林的大敌。1987年发生的大兴安岭大森林火灾, 受害林木总蓄积量3960玩平方米, 使该地区森林后备资源至少7~10年才能恢复。森林病虫害也是影响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全球森林斌虫害有100多种, 危害面积达667万平方公里, 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的森林生长量至少达1000万平方米。3.2.4毁林开荒与滥伐现象。由于片面追求粮食生产, 长期以来不断发生大面积毁林开荒的现象。由于毁林开垦, 不仅使森林资源面临枯竭, 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4 森林资源的保护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 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 此外还要做好一下工作:

4.1 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要管好林业, 首先要建立与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计划;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 加强森林管护。

4.2 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 一定要合理采伐, 伐后即使更新, 使木材生长量与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与综合利用率。

4.3 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本世纪末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 应分期分阶段与分不同地区来实现。

4.4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一点星星火, 可毁大年林”要是森林

4.5 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 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法杖。

4.6 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的伤害, 影响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与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产生影响, 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保护生态 篇2

环境保护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之一。由于我国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宣传不到位,对环保认识有待提高。近年随着环境污染影响形势恶化,事故不断发生,引起全世界民众关注,环保意识在增强,环保措施在硬化,环保工作已从污染治理发展到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此从环保基本情况、基本

政策、生态经济等方面介绍些基本知识。

一、认清环境现状,增强保护意识

保护环境能在全世界形成共识,是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确实存在严重的危机,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繁衍的大问题。尤以震惊世界的8大污染公害事件,更能说明污染的危害性。当代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淡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突出。全世界有62个国家将近22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3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并于97年汛期出现黄河断流,长达226天,720km。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具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省淮北地区较为典型。可以形容为水多、水少、水脏,水不均。一条条大河视为地球的血管,河流的污染可以喻为地球得了“白血病”。

2、温室效应地球变暖。气候变暖的原因多数科学家认为是人为活动造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加所至。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是旱涝加剧,公害频发,物种减少,疾病增加,海平面上长。97年7月24日北京最高气温达42.2℃,创百年历史记录。地球变暖喻为“地球在发烧”。

3、酸雨现象。由于人类向空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使雨水变酸。当降水PH值低于5.6时称为酸雨。它可使土地、湖泊变酸,水生物减少甚至死亡,腐蚀金属和建材,危害作物和森林,损害人体健康。我国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全国每年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亿。酸雨现象可以说是“地球在流泪”。

4、森林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森林称之为地球之肺,湿地称之为地球之肾。从世界看现有森林只有20世纪中叶的50,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的1/80。我国近期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人均蓄积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7,林种第一,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全世界湿地200万平方公里,中国约26万平方公里,总的趋势面积在缩小,功能在弱化。

5、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全世界约有9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带,直接接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有708万公倾耕地消失,600万公倾土地变成沙漠。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继续以每年26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6、土壤酸化盐渍化,面源污染严重。由于耕地过分开发,化肥、农药过多使用及各种废料到处抛弃,在对土地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面源污染尤以我国为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7、生物种类减少。由于环境的恶化,世界上每天至少有100余种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物种灭绝将使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链将严重受到损害,地球物种面临第六次大灭绝。

8、海洋过渡开发和污染。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速度减少,人类向海洋倾泻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磷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又通过鱼类转移到人类身上,损害人类健康。1999年我国近海岸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东海海区,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9、资源浪费现象普遍。资源的价值在于他们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传统的经济快速增长依赖于资源的消耗,粗放经营和掠夺式开发都造成资源快速消耗,掠夺式开采和粗放经营称之为“端祖宗碗,吃子孙饭”。

10、臭氧层破坏。由于工业废气和氯氟烃的排放,严重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形成了极地臭氧层空洞,称之为“肺穿孔”病。平流层中的臭氧已经损耗了将近1/10。臭氧每减少1,皮肤接受到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增加4。

环境问题举世关注,这是当代环境特点的决定的。一是从区域环境问题扩展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其影响危及全人类的安全,问题的形成与全人类的活动有关,问题的解决也是全球的。二是从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现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都市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水体污染、森林破坏、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和占有耕地等现象,也是在发展中国家急

速发展。三是个别环境问题扩展到全面环境问题,全球气温变暖,打破了生态平衡;臭氧层破坏,引起全人类忧虑;酸雨问题越过国界,称为“空中死神”;危险废物在全球转移,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三十年艰苦奋斗,环保成效明显

二十世纪中叶不断发生的世界公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吁呼各国政府和人类共同努力,维护和改善环境,造福于人民。中国在周总理重视下派团出席会议,并于73年8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第一次承认中国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拉开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30年来我国环保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绩。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健全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为环保工作专门出台法律八个,条例若干个。它们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在《土地法》、《矿产资源保护法》、《森林法》、《水法》等法律中都有资源保护的内容,在97年修改的新《刑法》中专门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二)与时俱进地确立了环保工作方针。

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确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于民”环保工作“三十二”字方针;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简称为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这一方针从战略上为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环保发展道路,这一方针的核心是“协调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完全一致。

(三)“三大政策”奠定了环保立法管理基本准则。

1、“预防为主”政策。这是吸收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制定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沉重,不但污染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治理费用更多,时间更长,因此是不可取的。后来将其完善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正确环保理念。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这是借鉴70年代西方国家“污染者负担”做法提出来的,将这一政策精神拓展到自然环境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总体意思要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强调必须发挥政府职能,对排污者加强管理,才能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由此实行了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

(四)八项制度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八项制度在有关环保法律中确认,因此即是制度,也是法规,具有强制性。具体制度是: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③排污收费制度、④排污申报与许可证制度、⑤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⑥限期治理制度、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五)“九七”达标,彻底整治了企业污染严重现象。

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控双达标”的目标要求,重点整治“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和“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大气污染,对15种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小企业实行关停和取缔,97年12月31日,国家环保局对淮河流域1556家重点达标排放情况采取了名为“零点行动”的执法检查,取得了淮河污染治理的重大进展,当年底全国关停67000家“十五小”企业。

(六)探索科学发展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

1987年受38届联大委托,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带领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成员,在全世界调研,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得到全世界认可,其含义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中国也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6年全国环保会议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把生态建设纳入环保工作重中之重,安徽省随之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出台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确定建设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七)国务院发部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主要精神和新的政策要求。

《决定》结合我国环境现状,明确了未来环境保护的目标。国家从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社会需求与经济承受能力相一致,坚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改善环境质量的长期性相统一,提出了未来15年环境目标: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这是一个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水平相协调的目标,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目标,也是一个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决定》科学阐述了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在基本原则中。指导思想中强调: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原则中要求: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决定》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单列一章,从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等3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决定》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向,是保护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

《决定》从下决心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出发,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七项重点任务从整体上相互关联,必须全面推进;从阶段看必须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尽快尽早解决环境问题。七项任务有五项是污染防治问题,因此也是重中之重,污染防治又把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决定》重申了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重点查处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违法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坚决纠正“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问题。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

《决定》从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入手,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环境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管理体制;二是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市场机制,完善环保投入机制;三是健全社会监督,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四是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五是落实政府保护环境领导责任制,完善科学评价发展的考核办法;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健全协调机制,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决定》是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思路、新任务、新目标、内容丰富,特色明显,尤其是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

三、树立生态意识,发展循环经济

1、什么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危机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经济。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2、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过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绿色食品是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添加剂等。

有机食品是指采用一种有机耕作和加工方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认证,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3、生态省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

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经过全省人民近20年的努力,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较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使我省成为人民生态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生态省建设的基本步骤:

起步阶段(2003—2007年):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初步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生态经济的服务网络和科技支撑体系。形成若干优势明显的生态产业,推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产品。树立生态立省的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建立完善政策法规,形成生态省建设良性决策机制,为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面建设阶段(2008年—2015年):生态省建设走健康轨道。树立以绿色资源,生态产业群、生态城镇群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安徽品牌。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进一步均衡发展,基本建成协调发展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的利用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舒适优美的城乡生态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保障有力的决策、管理、科技支撑五大生态建设体系框架。建成一批重大生态经济建设工程,并逐步产生较好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质量明显提高,社会福利和公益设施基本完善。

提高完善阶段(2016—202年):生态省建设主要目标实现。全面形成以生态经济为标志、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生态强省形象,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前列,全省生态文化氛围已经形成,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普遍较高,政府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基本建立。全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全面形成小康社会。

生态省建设规划为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江淮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五大区域。主要任务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保障支撑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五大体系,发展生态工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林业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生态水系工程、清洁能源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生态文化工程、能力保障十大工程,实施八大措施。

4、生态示范村,生态示范户建设的内涵

生态示范村是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建立的村级范围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是以治理“脏、乱、差”,建设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农业模式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生态示范户是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庭院经济、就是推进农民增户经济,减少化肥、农药污染,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当前生态示范户建设内容是:“一池三改”,即以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为一基本项目单元进行同步建设,有条件地方还可以引导农户与改水,发展太阳能结合起来。

5、生态经济的主要模式

农村生态经济是以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态物的效率和氮资源转化为高蛋白的效率,加强能源和物流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从而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生和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总结各地发展生态经济的经验,发展生态经济主要有以下模式。

⑴生态规模化模式。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如粮食基地、油料基地,林果基地、蔬菜基地,畜禽水产品基地,规模经营,形成批量。

⑵生态整治模式。对低产田,低洼地丘岗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形成路渠配套,灌溉方便,旱涝保收。

⑶生态改善模式。开展退耕还林,四旁植树,在田地、路边、渠堤、沟坡合理栽植树木,做到林水田结合,乔灌草结合,落叶与常青结合,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结合,建成农林成网化,沟渠林带化,道路林阴化,村庄园林化,多树种生态防护林体系,改善小气候,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⑷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形成饲草、饲料喂家畜家禽,畜禽粪便制作沼气,沼液养鱼,沼渣还田的生态良性循环。

⑸生态种植模式。一是实行林、果、粮、药、菜的立体种植模式,在纵向空间阳光的最大程度利用,提高效益。二是实行套种复种,充分利用作物的季节性差异达到能源和土地使用最大化。

⑹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农村规划建设上推广一庭两院生态结构住宅,前院饲养家禽、家禽,发展沼气,后院住宅种花种草,栽植果树,充分利用宅院的光、热、水、气、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仅净化、美化、香化环境,而且增加经济收入。

⑺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在农村一家一户可以操作的循环经济模式“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池→鱼”和“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果(粮食)”模式。

四、执行环保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任何新上建设项目和规划,都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项目建设分级管理的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能建设。

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正式生产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生产。

3、按时缴纳排污费。排污费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制排污单位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环境污染损失或危害承担的经济责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向排污单位强制收取的费用。排污费是按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确定的,因此是补偿性收,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4、严禁新上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国家明令禁止新上“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同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落后生产工艺的项目不予审批。

保护生态 篇3

三沙市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方面建立垃圾回收站和污水处理厂,使生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开展植树绿化行动,岛礁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三沙市委书记肖杰说,目前,南沙洲上椰子树、羊角树郁郁葱葱,一簇簇红草像地毯一样覆盖在岛中央,良好的环境引来乌燕鸥等海鸟栖息、繁殖。西沙洲上的木麻黄也已经长到七、八米高了。

更为可喜的是,三沙市已在南沙洲、北岛、晋卿岛、甘泉岛、全富岛等多个岛屿监测到海龟产卵、孵化的情况,并在晋卿岛、七连屿建立海龟保护站,将产卵点的保护工作责任分配到人。今年4月以来,七连屿的北岛、南岛、南沙洲等岛礁已经记录到135次海龟上岸产卵,目前已有50多窝小海龟孵化出壳回归大海。位于晋卿岛的海龟繁殖保护站救助、孵化的80只小海龟已被放归大海。

保护生态 篇4

生态脆弱区也称脆弱生态区 (VulnerableEcologicalRegion或WeakEcosystem Region) , 是指那些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应敏感、生态稳定性较差、生态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的方向发展, 并且在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这种负发展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止的连续区域。生态旅游 (Ecotourism) , 原指在满足保护自然的前提下, 从事对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的游乐活动。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开展, 对生态旅游的本质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不受干扰或少受干扰;不损害环境, 不造成环境恶化;对保护区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有直接贡献;必须有当地居民参与;对游客、当地居民及经营者有教育功能[1]。生态旅游一方面要注重发展旅游地的经济, 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2]。

1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1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1.1.1 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

生态脆弱区地理环境背景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抗外界干扰能力低, 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反映非常敏感, 特别在人类活动干扰比较频繁的情况下, 极易向不利于人类利用和生存的方向变化。

1.1.2 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

生态脆弱区多分布在干旱、高寒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受气温、降水、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制约, 生态系统发生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因此, 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 其再建能力就十分有限, 生态恢复周期很长, 甚至不可恢复。

1.2 脆弱区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经济发展一般相对落后, 生态旅游开发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市县, 旅游投资逐年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加大, 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 旅游服务和旅游接待能力逐步提高,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 旅游收入得到较快增长[3]。

以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祁连山脉东端的天祝藏族自治县高寒草原生态旅游为例[4], 该县1996年开始发展生态旅游, 到2002年已形成一定规模, 生态旅游从业人数、接待人数 (次) 逐年增加 (注:2003年受SARS影响接待人次急剧下滑) , 旅游综合收入和生态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有较大的增幅。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该县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因旅游而产生的景区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

1.3 生态旅游对生态脆弱景区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 尤其是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开发, 更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 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

生态旅游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建设和生产。在原生生境中开发旅游地, 随着道路、建筑物等旅游设施的修建, 在原始自然景观中加入了人工成分, 造成景观碎裂化程度增加。随着动、植物的生境条件发生变化, 在景区原生境条件下生存的动植物种就可能会减少。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为追求经济利益,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往往仅注重开发而忽视了保护。二是旅游活动。骑马、采集等旅游活动都会产生对植被的践踏和破坏, 使表层土质刨松, 易引起风蚀和沙化, 加重水土流失。在对祁连山马蹄寺旅游区大野口景点10m×10m范围内样地调查中, 就发现有被拔出的云杉苗、狼毒、马蔺、折断的刺瑰等植物, 还发现被挖去草皮5m 2[5];某些通过对野生植物挖掘生产旅游商品的活动也会加剧草原的退化。

1.4 脆弱区生态环境容量与生态旅游规模

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最高限度, 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尤其在生态脆弱地区, 对环境容量的要求就更严格, 如果环境容量超过其承受范围, 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脆弱区各种生物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反应相当敏感, 强调生态旅游的规模和限制脆弱生态区游客的数量和观光时间是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脆弱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可采用下式:

式中:C为日生态环境容量 (游客时) ;S为游览区面积 (m 2) ;S0为游客时面积标准 (m 2/游客时) ;K为脆弱系数 (0.1~1.0) 。脆弱系数值越大表明系统越脆弱, 对游客承载能力就越低[6]。

2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

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开发者缺少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总体认识, 很多地方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规划和设计, 即使进行规划的地方, 不少也只是进行商业性的旅游规划, 许多项目设计缺乏对脆弱生态区旅游资源状况、数量、品位等基本资料的收集, 对其现状认识不足, 没有制订出针对脆弱生态区环境特点的保护对策, 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普遍缺乏利用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特殊考虑;普遍突出项目开发的商业活动, 基本没有考虑在旅游区内发放各种旅游服务信息手册, 很少开展对旅游经营者进行必要的有关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培训, 造成了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2.2 脆弱区生态保护规划和相应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开展生态旅游的生态脆弱地区普遍缺乏对生态旅游真正意义的理解, 实际上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由于相关研究开展不够深入,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使得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 影响了政府在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旅游市场管理中的权威性[7]。一些政府引导不够、法制不力的环节和地方, 往往就变成“死角”, 成为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只从经济利益出发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缺失, 表现出决策的短视行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资料显示, 已经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有43.9%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管理规章[8]。

2.3 脆弱区旅游景区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旅游景区生态建设投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建设投入, 二是专业的生态旅游从业队伍和管理机构建设投入。前者是硬件建设, 后者是软件建设。生态脆弱区旅游地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地区, 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 不少生态旅游地因财政困难, 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投入与需求相距甚远, 对生态脆弱区保护的软件建设认识不足, 投入极少;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后续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生态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或困难重重。

2.4 参与生态旅游的游客生态意识急待提高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游客自身的素质对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重要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环境教育相对滞后, 不少游客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在游客数量相对较多的景区或时段, 随意丢弃垃圾、践踏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现象相当严重。有调查表明, 在祁连山大野口旅游区, 坡度15°左右的草地及林缘地带都有人涉足, 丢弃的垃圾有塑料袋、纸片、易拉罐、玻璃瓶、卫生筷、瓜皮、烟头、骨头、剩菜等, 平均垃圾密度1~2件 (个) /m 2, 且多数玻璃瓶都被摔碎丢弃[5]。游客生态意识薄弱, 一方面极易造成生态旅游过程中对脆弱区原始地表覆盖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监管的困难。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脆弱区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一对矛盾。据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强旅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基础是完善的法律法规。脆弱区的特点决定了一般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理论及法规不能适应脆弱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因此, 必须针对脆弱区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 协调生态脆弱区旅游管理和生态管理的关系, 通过经济策略和法规制度严格控制景区旅游经营活动, 根据具体脆弱区的状况限制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和游览整个生态景区的时间, 尽可能减轻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利用强度, 对已经过度开发的景区或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的区域, 坚决关闭景点进行保护。

3.2 科学规划脆弱区生态旅游

科学规划不仅关系到脆弱区生态旅游的生存与发展, 更关系到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必须将生态脆弱区旅游规划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根据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 加强生态旅游规划指导和管理, 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和评价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 特别注意在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 科学编制脆弱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统一部署, 统筹兼顾。

3.3 建设脆弱区生态旅游从业专业队伍

生态旅游从规划、开发、建设、保护到宣传、经营和导游都需要一支专业化的队伍。由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一般相对落后, 生态旅游从业队伍素质不高。因此, 今后必须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从业队伍的专业建设, 加大必要的投入, 使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保护意识, 能够适应脆弱区生态旅游教育功能的要求, 在提供一般旅游服务的同时, 承担起生态保护教育的职责。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强化从业人员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价值观,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不仅是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生态旅游服务的基础, 而且更是保护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和实现区域持续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

3.4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相结合

游客通过生态旅游更多地了解自然, 丰富科学知识, 这是生态旅游应有的科学文化内涵。生态脆弱区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比较恶劣, 人为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后果触目惊心, 很有震撼力, 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得很好的活教材。在脆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 结合景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 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 不仅对生态保护具有良好作用, 而且对增强社会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3.5 加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间的合作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森林管理、草原畜牧、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支持。旅游管理、经营部门应加强与这些部门的合作, 争取他们的指导和配合, 共同做好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的特点。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日益加剧, 尤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明显。因此, 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 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为此, 在分析我国当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Wang Xiaoxiao.Elementary Introduction and Suggestionon Ecotourism[J].Ecological Economy, 2005, 1 (2) :40-43.

[2]杨秀梅, 陈绍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J].甘肃科技, 2006, 22 (8) :16-17, 15.

[3]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 (10) :125-130.

[4]党国锋, 赵军.甘肃天祝生态旅游对景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甘肃农业, 2004 (4) :25.

[5]常学向.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及对环境的影响[J].甘肃林业科技, 2000, 25 (4) :45-46, 62.

[6]孙玉军, 王如松.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4) :564-566.

[7]李蓉, 张硕新.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法制问题探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 (3) :208-210.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篇5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前瞻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核心内容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全面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这些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仅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为党和政府进一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

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保障。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已经告诉我们,生产力不仅包括作为劳动者的人及其创造力,还包括外部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中的各种自然要素,比如作为劳动资料的土地,或者是作为劳动对象的森林、矿藏等。生产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就是人们以自身的活动引发、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通俗地理解,就是人们通过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财富以满足自身欲望和需求的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人与外部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在传统的工业文明时代,受对自然规律认识所限,人类突出强调的是对自然的掠夺、征服和战胜,其结果是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的生态灾害和危机。在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外部生态环境可以影响生产力的结构、布局和规模,进而影响生产力的运行效率和效益,所以突出强调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

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理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广东最先遭遇由长期快速粗放增长带来的一系列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当前,广东又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这就意味着我们既要偿还过去30多年高速发展带来的历史环境欠账,又要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中新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学习好、贯彻好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既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是广东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快转变思想认知,摒弃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树立起良好生态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新理念。自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进一步提升我省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生态保护勤算账 篇6

又如《云南日报》报道,我国重点化工企业云南磷化集团,于1965年,矿山投入建设后,一方面为全国的粮食稳产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方面却又因大量挖山采矿,原生植被受到破坏,还形成了众多的祼露山体。就此,集团领导仔细算了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后,决定“磷矿开采到哪里,复垦植被就跟进到那里,恢复生态,不留遗憾。”二十世纪80年代,他们就在采矿废弃地启动了生态重建工程,成功地使可复垦植被土地,实现复垦率95.71%,达到国土资源部建设“绿色矿山”的总体目标。尤其可喜的是,他们还在采矿废弃地实施了“万亩基本农田改造”示范工程。

我们当为这种生态算账叫好。其原因很简单,就是说:生态不仅是个宝,而且还是一个活宝,它还能生出很多其他宝贝来,如经济、如和谐、如机遇、如开放……也就是说,生态里蕴藏着很大的优势,不仅保值而且增值;其他地方的生态如果在贬值,而云南的好山好水被认真保护了下来,增值效应就会更加凸显,这种变化是良性的,达到某个突变点,就会对经济产生极大提升。

那我们该如何算好生态账?答案也很简单,就是要从市场上学。有市场就会有买卖,有买卖就必须要算账,不论办企业,还是开饭店;种庄稼,还是跑交通,都要算账。用经济学的话讲,就叫通过对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分析,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也有账可算。一方面,一定要算好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又要实现生态优势的最大化,促进经济发展。

当然,还要说的是算账要在状态,要善作为。 首先,要选好对环境影响小的无害项目,新上的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对生态环境做好科学评估,做到有数据可查、有支撑佐证,对项目投资强度、时间计划、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具体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其次,要算好时间账,心中要有本明确的时间账,才能把握住工作中的黄金节点,在最佳时机发挥出最大效益,我们各项工作要有推进计划,项目要有建设计划,环境保护计划,要列出时间表、明确 路线图,挂图作战,以重点时间节点来倒逼工作推进;再是,要算好收益账,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够给当地增加多少经济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能否承载,都要认真思考。在这一点上,云南的教训就是滇池,现在治理工作是很困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生态是很脆弱的,稍不留神,云南的生态也是有可能下滑的。

总之,勤算生态保护账是一大好事,在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好“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要守好生态环境”这条红线。

让我们在勤算生态账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未来的云南,不光做中国的净土,也当成为国际上一片独一无二的美丽福地!

加强生态保护,探讨生态村的建设 篇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也将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又一目标,并且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就要求各个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更不能仅仅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为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保护人的身体健康,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现阶段大部分工业区都从市中心转移至郊区,并建立了成片的工业区,比如化工厂、 电厂等,这些工业型企业都会排出大量的废气、污水,如果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或是专业的废弃处理装置,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是土地污染,所以说环境问题对于经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于经济的增长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增长速度,忽视环境的保护,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综上所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村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建设生态村,可以对现有的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产业调整,同时也可以发现新的经济项目,对于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除此之外,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村,对于房地产、旅游观光自以及服务产业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对于新兴产业如: 绿色农业、物流业以及循环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2对现阶段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各种影响生态文明,阻碍生态村建设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要求的提出,农村的各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太完善,比如对于污水处理厂的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对于发达城市还是比较滞后, 而且由于环保设施的不完善,我国部分地区河流的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企业负责人缺少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而且没有一定的环境法律观念。比如在进行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时,并没有到当地的环保部门备案,更没有办理环评审核手续。另一方面, 没有对国家规定的“三同时”政策进行严格遵守,更加没有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环保设施, 但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污水、废气等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就随意排放,甚至有的工业企业逃避环保部门的突击检查,对于本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谎报甚至是不报,并没有履行企业应该履行的环境保护义务。

3对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村提出有效的策略

3.1对当地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村,首先要对当地的资源进行节约利用,让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在此过程中,减少对于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并且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倡新能源的生产与利用,建立低碳环保型的发展方式, 对于低碳型的企业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对于当地的湿地以及水源地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被污染。对于土地, 更要严格遏制随意占用土地现象的出现,对于当地的矿产资源,要做到合理的勘探,开采和保护,防止矿产资源的随意开发。

3.2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污染物排放工作进行完善

在解决污染物排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时,要始终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对于不利于居民健康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对于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治理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另一方面,对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进程加快,并且对于城区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及时的完善。 对于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针对随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并且要求停业整改。

4结束语

对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村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对当地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污染物排放工作进行完善等,相关部门要不断对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村提出创新性的举措, 加快建设进程。

摘要:环境与经济以及民生问题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人类生存的基础就是清新的空气与干净的水,生态文明也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国家对于农村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视,而且环境保护部门在此过程中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引领和践行建设生态村的进程,但是在对生态村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加强生态保护,探讨生态村建设的战略性措施。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村,环境问题,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的保护 篇8

二、核心考点剖析

(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 人口增长与自然种群数量增长的比较:

人口增长不同于自然种群数量的增长, 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因为人口的增长还要受到国家政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等五个方面上。

2.探究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1) 逐渐上升的生育率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 形成巨大的“落差”, 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 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例1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 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 环境容量降低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综合三幅图可知, 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 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 (图2和图3) , 但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 人口的过度增长造成资源枯竭, 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下降, 环境容量降低, B项错误, A、C两项正确;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D项正确。

【答案】B

(二)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比较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2.比较海洋污染和土地荒漠化

(1)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

(2) 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

例2图1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 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2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汽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汽化温度为420℃。请回答。

(1) 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逐级富集, 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 研究表明, 某些植物能促使吸收来的重金属与____________、有机酸等结合而分别沉积到细胞壁和液泡等处, 并依靠_________________ (填细胞结构) 的功能, 使污染物与体内的敏感分子或部位隔离, 不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对栽培的此类植物要及时收割, 否则, 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重返土壤中。

(3) 如果图中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 将加剧________________-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4) 两种植物的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具体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 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内不能被降解, 而是随食物链逐级传递, 逐级富集,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越高。

(2)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中起屏障作用的物质是细胞膜, 可选择性的阻拦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存留于植物体内的重金属等物质可以随枯枝落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回到土壤中。

(3) 图中气体为CO2, 过量排放可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 引起温室效应。回到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再度被利用属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4) 植物吸收镉化物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同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所以对同一物质的吸收量有所差异。图中蔓田芥对镉化物的吸收能力更强, 而且其汽化温度较低, 所以适宜选择蔓田芥作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的植物。

【答案】 (1) 食物链 (2) 纤维素 (或果胶) 生物膜枯枝落叶 (3) 温室效应 (酸雨) 物质循环 (4) 运输镉离子载体的数量不同蔓田芥蔓田芥对镉化物的吸收能力强且其汽化温度低 (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

【通关锦囊】几种常见的水体污染及其处理办法

(三) 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成因的分析

(1) 从分子水平看:

(2) 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1)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3) 环境污染;

(4) 外来物种入侵。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外, 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 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 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 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例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 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所有的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D.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解析】在人工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 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项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C项错误;外来物种入侵, 导致该外来物种大量繁殖, 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项正确。

【答案】C

【同步训练】

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1世纪末, 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 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 然后缓慢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 K值为16亿

2.大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变化引起当今世界各种生态危机。下列有关“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三大危机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三大危机都与氧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关

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O2的大量减少, CO2的大量增加所致

C.CO2增多一方面导致“温室效应”,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 生物圈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

D.海洋中部分有机物沉积于无微生物的深海中,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4.三峡库区蓄水后, 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 为保护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6.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能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7.某池塘有藻类植物、水草、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类等生物。由于大量排入污水 (pH近中性) , 藻类暴发, 引起水草死亡之后, 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 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 若清晨采集水样检测, 其pH可能低于7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 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 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有利于修复生态环境

8.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 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 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保护生态 篇9

一、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进展情况

(一) 草原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草原生态建设, 自治区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大力开展草原围栏建设。到2009年我区草原围栏面积达4.16亿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以水为主的配套草库伦。目前, 全区配套草库伦达400多万亩;三是大力推广青贮技术。已连续5年开展了青贮专项推进工作, 青贮能力达300亿公斤以上;四是大力开展人工草场建设和饲料种植。截至2009年, 全区人工草牧场保有面积4543万亩, 草场改良保留面积4699万亩, 草原飞播保留面积1176万亩。目前, 全区年均草原建设的总规模达5000多万亩, 占可利用草场的5%。通过加强草原建设, 促进建设养畜, 减轻了草原生态压力。

(二) 草原生态重点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截至2009年, 通过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 我区共建设草原围栏面积19040万亩, 其中禁牧围栏7732万亩, 休牧围栏10668万亩, 划区轮牧640万亩, 补播改良3903万亩。带动全区禁牧面积7.81亿亩, 其中禁牧面积2.83亿亩, 休牧面积4.07亿亩, 草原轮牧面积达0.91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过十年建设, 已形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生态屏障带。共实施人工种草793万亩, 飞播牧草129万亩, 围栏封育3334万亩, 建设基本草牧场117万亩, 草种基地6.5万亩, 暖棚126万平方米, 饲料加工机械10500台套。两大工程基本覆盖了我区所有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旗县, 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效遏制了草原生态恶化, 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条件改善、结构优化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三) 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制度

全面落实草原“双权一制” (即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制) , 通过落实草原承包到户政策, 有效调动广大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 2009年, 全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到7.81亿亩;同时, 认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依法管理和保护草原。各地按照草原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实际, 制定草畜平衡具体实施方案, 以户为单位进行了草畜平衡核定, 由旗县与牧户签定草畜平衡责任书。截止目前, 全区共核定实施草畜平衡的草原面积7.20亿亩, 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399668份, 为均衡、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 目前, 全区已划定基本草原8.36亿亩, 占全区草原面积的63.35%, 占划定地区草原面积的85.63。划定工作确立了严格保护草原的红线, 为下一步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打下了基础。

(四) 积极推进人口转移

为了减轻草原生态压力, 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自治区本着适度收缩、集中发展的原则, 大力推进草原生态恶劣区农牧民搬迁。阿拉善盟实行了集中转移战略, 锡林郭勒盟实行了围封转移战略, 鄂尔多斯市实行了收缩转移战略, 大量农牧业人口向城镇、园区和移民区集中转移。西部大开发以来, 全区累计投入23多亿元, 完成生态移民46万人, 其中转移牧民10万人。

(五) 草原监测能力不断提高

全区每年在实地采集样地数据700多个基础上, 结合遥感和气象数据资料已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布五月牧草返青监测报告、七月牧草长势监测报告、九月牧草生产力监测报告, 以及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报告和涉及各类自然灾害在内的以揭示草畜平衡状况为最终目标的草原监测总报告, 为国家和自治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内蒙古草原生态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社会发展, 人口压力不断加强、畜牧业养殖数量激增以及不合理活动, 如过度放牧、滥垦、乱采滥挖等, 使得草原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草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一) 气候变化导致草原“三化”严重

由于气候变化, 人口及牲畜数量的增长, 人为不合理利用, 以及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 草原“三化” (沙化、退化、盐渍化) 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草原“三化”面积为7.02亿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5%, 近40年全区草原产草量下降30%-50%, 严重地段几乎丧失了生产能力, 地表裸露、优质牧草锐减, 致使草原鼠虫害、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草原资源优势明显减弱。目前, 我区“三化”草原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草原年均退化1.67万平方公里,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损失32亿元。若按30年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50年总产值的1.42倍。

(二)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多年的草原监测, 我区平均超载率在20-30%之间, 缺草100亿公斤左右。长期过度放牧利用, 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 植被得不到更新, 产草量下降, 再加上草原建设滞后, 导致了草原压力越来越大,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草原不堪重负, 直接影响到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三)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不足与实际需求缺口较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央和我区财政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是, 从我区草原保护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来看, 草原保护建设和投入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2000年以来, 国家投入我区草原生态建设资金达到92亿元, 每年每亩草原投入不足1元。目前, 我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7.81亿亩, 但国家安排的禁牧补贴面积不到2.5亿亩, 大部分草原未列入工程范围, 得不到相应的补贴, 需要尽快解决草原保护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投入不足、补贴标准但低、覆盖面小、内容较为单一、实施期限短的问题。同时, 由于现行体制的影响,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还存在着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和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难以集中整合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 配套资金无法落实。

三、内蒙古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区草原生态出现了总体恶化趋势明显减缓、局部地区改善的良好局面。但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初步的, 较实现草原生态的全面好转和良性循环还有很大差距。我区“三化”草原大部分还未得到有效治理, 已经治理的尚不稳定, 仍很脆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资源开发强度加大和人口的增加, 草原生态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

(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需求

内蒙古草原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区, 东西横跨2400公里。大部分陆地被草原植被所覆盖, 草原构成了内蒙古生态的主体。草地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净化空气、固碳减排以及旅游等方面的多种生态功能。以碳贮量为例, 内蒙古的草原草地的碳汇总量在1.3万亿吨, 这相当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亿吨, 通过发展草产业, 可以有效地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是低成本的固碳减排的途径。因此, 草原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 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不可代替的, 对于增强我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重大意义。

(二) 维护祖国生态安全的需要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 天然草场有13.2亿亩, 居我国五大草原之首, 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22%, 从东到西绵延4000多公里, 是1400万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生存根基和生命家园。同时, 她还是“三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毛、绒、肉、乳、皮等畜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的需要。

(三) 能够有效解决“三农三牧”问题

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等退牧还草措施的实施, 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林草资源, 从而为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畜牧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型, 许多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的牧民走上了为养而种之路, 生态条件恶劣地区的农牧民也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实现了草原增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 划区轮牧和休牧

通过划区轮牧和休牧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实现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展天然草原划区轮牧技术应用研究, 建立合理放牧利用制度。对采取以单户或联户经营的合作组织, 实行划区轮牧生态补偿。在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地带实施休牧工程, 给草原植被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返青期休牧, 可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积蓄营养, 促进植物分蘖生长, 提高牧草产量。结实期休牧, 为牧草种子繁殖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草场植被更新创造有利条件。

(二) 长期禁牧、阶段禁牧

通过长期禁牧、阶段禁牧等措施, 给草原创造自我休复的条件, 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恢复草原植被;将荒漠、草原化荒漠、沙漠等严重退化沙化草场实行长期禁牧, 不再从事牧业生产。并将该区域牧民搬迁转移, 异地安置, 通过草原生态补偿和安居工程, 为牧民提供生活保障和居住条件。在草场经过若干年禁牧后, 草原植被好转, 逐步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根据草场载畜能力, 测算饲养牲畜数量, 实行以草定畜, 可持续利用。在阶段性禁牧期间, 牧民可不转移,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生态补偿标准, 为牧民提供生活保障。

(三) 人工草牧场建设

通过人工草牧场建设, 增加饲草料有效供给, 缓解天然草原压力, 促使退化沙化草场得到有效治理。我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水土热资源丰厚, 有大量的弃耕地和撂荒地适宜人工草地建设, 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实施标准化人工草地建设工程, 可为草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 又能实现增草增收、增效减排, 达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的。

(四) 生态工程治理

继续加大天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 巩固建设成果, 延长禁牧休牧补贴周期。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禁牧休、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 恢复草原植被, 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提高草原生产力, 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草原基本建设工程。对重度退化沙化草原禁牧5年, 并补播牧草;对中度退化沙化草原采取春季休牧, 即牧草返青期休牧, 给牧草提供充分生长发育的机会, 提高牧草产量;对轻度或未退化沙化草原, 实行划区轮牧, 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实现草原的合理利用。

巩固和加大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重点治理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 采取林、水、草相结合, 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配套的治理方式。对两大沙地和退化沙化严重地块进行围栏封育, 并进行飞播、人工补播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选择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块, 建立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 增加饲草料供给, 缓解天然草原压力, 给草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包括禁牧休牧, 配套棚圈、青贮窖、饲草料加机械等建设内容, 为舍饲圈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牧区节水灌溉人工草牧场建设是解决解决饲草料短缺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力实施人工草地标准化建植技术, 是现代化畜牧业的主要标志, 也是解决增草、实现增收、减轻天然草原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区域规划、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以及节水灌溉、测土施肥、草田轮作等综合技术配套与规范, 在牧区实施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 可以达到以地块为单元, 以水利为保障, 以标准化为手段, 建植一块, 成功一块, 保护一大片, 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增绿的共赢目标。

(五) 草原生态监察

强化对全区范围内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农业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土地荒漠化及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尽快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 并以“3S”技术应用为突破口, 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体系, 整合利用各部门和相关机构的信息、研究成果。深入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监察示范活动。

(六) 生态补偿

保护生态 篇10

青海湖流域在历史上曾经是水草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但由于人类活动频繁, 气候变暖以及缺乏持续的生态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 特别是未能进行整体规划治理, 使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生态情况严重:一是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 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 特别是60年代以后, 湖水水位下降, 据卫星遥感显示, 青海湖正从单一的高原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二是沙漠化不断扩大;三是草地退化严重;四是渔业资源濒临枯竭;五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 管理体制问题:目前青海湖流域在水资源利用、林业生态建设、沙漠化治理等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存在条块分割, 部门和地区利益冲突现象时有发生, 在不少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的环境地区, 任有大批牛羊在放牧, 这种以牲畜超载过牧为特点的粗放型畜牧业经营方式只能加速土地的退化和沙化进程。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具有很强执法能力的综合性管理机构来组织协调管理。第二, 生态环境建设主体问题:目前青海湖开发主体与治理主体不一致难以保证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一方面, 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另一方面, 企业和牧民为环湖地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这种开发与治理主体不一致性导致青海湖地区缺乏一种利益制约、责任共担关系, 从而使资源开发和利用主体可以忽视环境成本, 而缺乏一种责任感。第三, 科技支撑问题: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已经成为青海湖环湖地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 通过组织禁牧育草, 以草定畜, 草畜平衡, 林业三大工程 (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 建设, 生态环境虽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技支撑力度的严重不足。例如, 草原鼠害治理技术、高寒缺氧区防沙治沙技术和植被恢复有待配套完善。第四, 部队土地退耕后的综合利用问题:青海湖环湖地区有300万亩耕地由部队耕作转为地方使用。这批本来生态比较脆弱的土地应由地方政府统一纳入到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去, 而不应该分给当地农牧民继续耕作, 而后再由政府拿钱实施退耕还林 (草) 。这样, 一方面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牧民对草场的围栏分割,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野生动物迁徙和获取食物的路径, 这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存在严重威胁。

三、解决办法

第一, 转变管理模式, 实现生态型管理, 加大宣传和提高认识, 从传统的单一资源管理转向系统资源管理, 实现生态资源开发, 生物保护, 环境规划统一协调的生态型管理模式, 以达到区域资源生态系统以及景观格局的更有效综合的管理。第二, 因流域分布在三州七县, 为了便于管理, 应成立拥有一定行政职权的“青海湖流域管理委员会”, 由省政府主管, 省长亲自任管委会主任, 制定统一的综合规划, 并通过制度建设将环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纳入到干部考核体系中去。通过体制创新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主体一致, 加强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牧业等经济发展推进整个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三, 进行多元保护, 完善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在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上, 根据流域生态建设目标, 在适宜区域特别是生态地位重要或受到威胁的自然湿地要抢救性划出保护区域, 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禁渔区、防沙治沙封育区、鱼类洄游通道区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第四, 流域内一些河流上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 隔断了自然河流与青海湖之间的天然联系, 造成了湟鱼类不能溯和产卵繁殖, 不仅造成湟鱼资源衰竭, 威胁鸟类生存, 同时还导致青海湖水文变化, 生态功能下降, 其潜在的危害尚无法估量;牧民对草场的分块围栏对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的迁徙、觅食的路径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对此, 应尽快拿出处理办法, 排除造成生态破坏的人为妨害设施, 恢复青海湖流域的生命活力。第五, 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大力加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加强青海湖流域的水文、植被、风沙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动态监测网络建设;二是对涉及环湖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采取招标等多种形式组织联合攻关。通过加强省内外的多领域合作, 实现科技攻关与科技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 加强对环湖流域农牧民的科技教育。第六, 转变致富观念, 从根本上改变草畜失衡的状态。一是对环境天然草场实施以草定畜, 草畜平衡项目;二是对环青海湖的现有全部耕地实行退耕还林 (草) , 尽可能的恢复生态植被状况。第七, 对环湖地区牧民实行新农村或新村建设试点工作, 使牧民集中居住和生活, 同时实行新区管理, 这对改善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候佩玲, 沈小京.青海环境[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保护生态 篇11

关键词: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73

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极小,导致在森林资源方面,人均占有率较小。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单方面向自然索取”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因此,我们要重视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对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欠缺,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日常需求,导致对森林的过度开发,使其面临极大的危机。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原本较少,再加之不断的开发、滥砍乱发以及忽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堪忧。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人类单方面向自然索取且不加保护,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变成荒漠。现在即使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也很难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强化。

2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森林,又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的作用极其巨大,但与此同时,森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仅占陆地系统的30%左右。因此,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森林中有着极为复杂、繁多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高大乔木、灌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还有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以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种群等。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丰富的物种以及强大的功能,它自身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物圈,对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巩固土壤以及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保护木材资源

森林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因此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可以保护稀少的木材资源,而且能体现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2.2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中拥有着繁多、复杂的生物种类,因此,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对森林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的物种必定也会受到伤害,多种生物也将濒临灭绝。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以保护物种不遭到破坏,为这些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3 良好的经济效益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资源产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为国家节省开支,保证社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森林在陆地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过度开发环境的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森林的利用、保护及开发进行系统的管理,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3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3.1 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思想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因此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也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满幸福。要积极学习传统的思想财富,挖掘其现实价值,不断补充和丰富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3.2 完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

若要对森林生态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得有一套先进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努力保护环境的群众进行表彰或者现金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人,根据其对环境的破坏强度,再具体分析判定。尤其是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要实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不法行为,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3.3 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等方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充分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对我国现如今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还应继续努力,积极的完善生态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将其传承下去,福泽后世,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森林生态的保护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张杰,徐波,那守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04).

[2] 谭开湛.浅析森林生态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生态经济,2001,(07).

保护草地生态促进牧业发展 篇12

一、基本情况

河南县土地面积1 063.58万亩 (1亩≈667m2) , 其中草地面积984.74万亩, 可利用草地面积913.71万亩。2008年全县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9 692万元, 其中畜牧业产值29 476万元, 实现农牧业增加值35 276万元, 同比增长0.34%, 年末存栏各类牲畜80.13万头 (只) , 出栏率、总增率、商品率分别为48.74%、45.48%和44.42%。

二、草地载畜现状

人口数量增加, 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必然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草原资源普查时, 河南县牧业人口1.8万人, 存栏草食牲畜76.8万头只, 人均占有牲畜42.13头只, 人均占有草场507.6亩, 畜均占有草场5.82亩。到2008年, 全县牧业人口增至3万人, 增长1.6倍, 存栏牲畜80.13万头只, 增长1.04倍, 人均占有牲畜不仅没有增加, 反而减少15.42头只 (人均26.7头只) 。2008年全县草原理论载畜量105.93万个羊单位, 约超载61.98万个羊单位。草原负载过重, 牧民群众经营水平低, 生产效率低下, 加之生态环境恶劣, 雪、风、旱等自然灾害频繁, 牧业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遇到灾害牲畜大批死亡, 受灾群众的生活陷入困境, 返贫率高, 严重制约草原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据统计, 目前河南县中度以上退化草场有437万亩, 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7.8%。草原鼠害严重, 危害面积达335.3万亩。草原毛虫危害面积达94.5万亩。河南县地处高寒缺氧, 生态脆弱, 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严酷, 草地生态处于低转化的状态, 导致这一地区产业结构单一, 不具备发展其它产业的环境, 牧民群众收入主要依靠畜牧业, 无其它新的来源渠道。河南县草原的畜产品虽然优质, 在市场上却卖不出好价钱, 尽管牲畜存栏规模较大, 牲畜出栏率已高达48.74%, 牧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却增加不多, 远不能满足新增人口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作为牧民群众来说, 要获取更多生活资料,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牲畜的数量来实现。因此, 多年主张的以草定畜等饲养方法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就其结果而言, 草原生态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致使草原负担过重, 超过了草原资源的供给能力, 造成草原生态不平衡, 畜草矛盾日益突出。

三、近年来鼠虫害防治情况

自1990年春季到2008年共防治各类鼠害1 946.15万亩。其中防治地面鼠1 560.5万亩, 防治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投洞率达95%以上, 防效达96.7%;地下鼠385.65万亩, 防效平均达94.3%。鼠害的有效防治, 极大地缓解了草场退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2007年投资150万元, 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地1.5万亩。

四、保护草地生态主要的做法及经验

(一) 领导重视

机构健全是防治工作的基础。防前成立由主管畜牧业的县级领导挂帅, 以业务部门为主, 相关部门为辅的防治指挥部, 协调各方力量, 深入防区, 检查指导防治工作, 是防治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

(二) 技术到位, 严把“三关”

防前开展技术培训, 技术人员始终跟组检查、指导, 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严把好技术关、面积关、防效关。2008年, 三江源地下鼠防治工作中, 采取既注重防治面积, 又重视捕鼠数量的办法与施工单位签定了合同, 改变了以往片面追求防治面积或只追求捕鼠数量的做法, 提高了鼠害防治效益。

(三)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是完成防治任务的关键

县政府与乡政府、乡政府与牧户层层签订防治目标责任书, 草原站与防治技术员签订目标责任书, 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是完成防治任务的关键。

(四) 密切配合

受益乡党委、政府和牧户的密切配合, 是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五) 连年灭治

采取集中、连片、连年灭治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 多方筹措资金, 加大防治力度。2008年的三江源地面鼠防治工作中配套、自筹40万元, 使防治面积由60.1万亩增加到100.1万亩, 提高了项目效益。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效益是畜牧业生产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发展畜牧业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大量的优质畜产品,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实践证明, 当强调经济效益时, 绝不能忽视生态效益, 因为二者是劳动过程中的一对孪生兄弟, 他们始终是共生的、相伴的、相互依存的。因此, 河南县要把以生态效益为基础, 经济效益为中心, 社会效益为目标作为畜牧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指导工作。

(一) 控制牲畜头数

控制牲畜存栏是为了减轻草场压力, 让草场有休养生息、自然更新的机会, 使植被得到恢复, 提高产草量。因此, 通过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 实行以草定畜, 减少草地载畜量和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 减轻天然草场的生态负荷, 建立良性循环的草地生态系统。

(二) 调整畜种结构

减轻草场负担, 只抓控制牲畜头数是不够的, 还要抓好畜种结构调整, 建立本地区与草场相适应的最佳畜种结构。河南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发展羊, 稳定牛, 控制马”的畜种结构原则, 但实施结果事与愿违, 羊的数量少了, 牛也未能稳定。这是因为:一是各类牲畜对天然草场和气候条件的适应程度不同, 如马和牦牛适应于水份条件较好的草原和高草区, 绵羊适应于干旱草原的低草区;二是不同畜种食草量的标准不同, 如1匹马、1头牛的食草量等于5只羊。所以, 存栏牲畜基本相同的牧户, 由于畜种结构不同, 对草场负担的程度就不同。因此, 建立合理的畜种结构, 必须考虑各地天然草场、气候条件和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因素, 本着“宜牛则牛, 宜羊则羊”的原则择优发展。

(三) 提高牲畜质量

畜群的生产能否扩大, 不能只看其头数是否增加, 更重要的还要看优良畜种和改良牲畜占有率。提高了改良的比重, 在不增加存栏头数的情况下, 就可使产品产量成倍增加。抓牲畜质量, 把品种选育和牲畜改良密切结合起来, 重点抓种畜和优质母畜的选育工作。同时, 组织牧民群众广泛串换种畜, 达到更新血液, 防止近亲繁殖, 提高牲畜质量的目的。

(四) 建立畜群结构

有三:一是基本母畜既是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又是不断更新畜群本身的源泉;二是同等的畜种比例中, 不同母畜比例的高低, 就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三是同等的母畜比例中, 人均占有母畜的不同比例, 导致人均收入的差异。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在牛群中保证适龄母牛的比例占50%左右为宜, 适龄母羊要占60%左右为宜, 才能够保证正常畜群周转, 才能保证具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才能带动牲畜总增率高、出栏率高、商品率高、牧民收入高。

(五) 立草为业

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方针, 加大草原建设和保护的投资力度, 把草原建设和保护放在河南县牧业基础建设的首位, 走建设养畜、种草养畜的发展道路;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 实施依法管理草原、依法保护牧民对草场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结合生态建设积极推进草场使用权规范流转。

(六) 实现牧民定居化

实现牧民定居化是充分发挥防灾基地建设作用的前提条件。防灾基地建设统称为“四配套” (牲畜棚圈、种植饲草、围栏种草、牧民定居) 。“四配套”建成后能否发挥防灾抗灾作用, 关键在于“四配套”的管理是否到位, 使用是否合理。所以实现定居化是发挥防灾抗灾作用的先决条件。

(七) 实施有机畜牧业战略

上一篇:模型权重下一篇:中学物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