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发展(精选12篇)
生态保护发展 篇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的主体之一, 其保护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 也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 树立生态理念, 做好林业的发展与保护。林业发展要确立走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1 林业保护对生态保护的作用
1.1 生态保护功能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要保护好环境, 林业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作用, 突出表现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大量的林业资源被过度采伐, 林业资源面临枯竭,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许多地方林业过度开采大大超过了森林自我修护能力, 森林资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退化现象。森林是林业产业中的重要资源, 做好林业保护, 可以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 林业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并能释放出大量氧气, 平衡生态链。
1.2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不断深入, 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1]。做好林业保护工作可以推动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 而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又会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 林业发展的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好林业生态保护的协调与引导功能, 普通公众要牢固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和理念。
2 林业保护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林业保护无论是理念还是实际所采取的措施都比较落后, 尤其是生态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到位等都对林业保护产生了较大影响。
2.1 生态保护重视不够
一直以来, 与过分重视林业的经济效益相比, 林业的生态保护处于被忽视的境地。而且人们总是习惯将林业行业作为一个经济效益的推动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来认识, 没有对林业发展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认识, 缺少对林业的应有保护, 对于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不到位, 甚至出现一味地滥砍滥伐, 以此来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发展的现象, 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森林人均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21%, 人均森林蓄积量也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 与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31%相比, 我国的森林平均覆盖率只有21.63%。森林资源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的现象, 林业保护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2.2 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此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也越来越严峻, 林业行业也不例外。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 缺少专门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缺失, 加上日常法律宣传工作的不到位, 普通民众对于林业生态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 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于林业在健全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面缺少足够认识, 这些都影响到了人们依法依规采取保护林业生态发展的工作举措。
2.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我国的荒漠化治理、草原林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长足进步。加之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我国的林业面积逐年递增, 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不高, 如树木品种过于单一、树种的结构和搭配不够合理, 难以发挥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3 生态视角下的林业保护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林业发展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2]。因此, 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具体来说, 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把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 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 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维护好后代人应有的生存发展权。此外, 还需要尊重自然, 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以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来指导林业建设和发展。
3.2 完善林业保护机制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林业行业保护的法律法规, 切实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引导人们科学、合理、依法依规地做好生活林业发展与保护。深化林业改革力度, 进一步健全林业管理体制, 加速生态林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科学规划, 积极抓好国家和省市公益林的保护发展, 做好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林业保护力度, 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增加林区的投入, 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林业保护中, 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3 增强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力度
加强对林业私伐滥砍行为的监管力度, 逐步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增加林业保护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林业生态保护纳入到政府预算中, 增加投入比重, 为林业生态保护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此外, 林业管理和相关的科研单位要加强合作, 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引入适合当地树木种植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选择, 扩大生态保护渠道, 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此外, 需要进一步加强整顿治理, 林业、环保、水利、土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强联系, 对乱采、乱挖、乱占林地以及乱排乱放有害气体危害林业发展的行为要坚决从快、从重、从严打击力度[4]。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全球温室效应的出现和资源紧缺的不断加重, 做好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因此, 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 做好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工作, 加强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家有.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 2012 (5) :190-191.
[2]左铭.浅谈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J].新农村, 2011 (7) :114.
[3]柴文秀, 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333.
[4]徐青云.铜陵林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安徽林业, 2006 (6) :32.
生态保护发展 篇2
众所周知生态农业并不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它遵循生态经济学的规律,力求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转化,是一种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模式。
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具有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强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来促进农业生产。针对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杨邦杰有五点建议。
第一,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现阶段正是生态农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以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和保障支撑体系,促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最优化运行。要此外,我们在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中谋求统一,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倍增效益。
第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引擎,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应当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来集成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因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它们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企业运营之中,以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为引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并推广适宜可行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从而提升产业规模化辐射效应。
第三,以人才培养为驱动,构筑生态农业发展人才高地。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对新时期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更要掌握推进经济方式转变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新型农业培训,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为方向,以实用技能和技术培训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技术优势,构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第四,以多元合作为纽带,加快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发展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更是一个关键环节。想要实现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就必须着力于整合大专院校等教育资源,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科研单位的创新主力优势,推动国际合作,政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多元合作方式,并以此为纽带促进经济与技术的联动。
第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大发展。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已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竞争的焦点,成为带生态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动力引擎。当前迫切需要加大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在农业中的研发推广应用,加深信息化生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融合程度,推动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
生态保护发展 篇3
关键词:发展权;玛纳斯河;经济;生态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43
玛纳斯河流域是新疆地区的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在很多方面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引领下,玛纳斯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也必须将发展权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到当地整体的利益,否则将很难获得新的提升。
1 发展权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发展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在理论层次上,发展权主要指的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到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发展当中,进而带来的一系列权益。当前,发展权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深入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发展,在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从玛纳斯河流域的发展来看,走的是传统路线,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了恶性循环。当前的人口不断增多,经济和生态必须要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建设,否则很容易导致社会各方面受到影响。发展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应将其作为基础内容,不断强化玛纳斯河流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各项措施,促使当地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2 基于发展权的玛纳斯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玛纳斯河流域是我國重点生态保护地区,也是经济开发的核心区域。为了稳定新疆地区的繁荣,必须针对一系列的重点流域进行治理。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生态层面,都必须投入较大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1 合理利用水资源
玛纳斯河流域处于比较复杂的环境当中,以往的各项问题在当前都积累成了严重的隐患。建议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层面,将当地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减少一系列污染和浪费带来的恶果。在玛纳斯河流域的建设过程中,农业方面的工作不能忽视。应继续应用与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同时有效控制耕地面积,不可以无限增加。由于当地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所以要根据客观情况,开展限额供水。在当地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方面,应将部分自备井进行关闭处理,取而代之的是增引地表水,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对当地的地下水开采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自然灾害隐患。建议在玛纳斯河流域的治理当中,将渠灌作为主要的方法。
2.2 坚持治理山区
玛纳斯河流域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不是特别的突出,很多工作都落后于国家的平均标准。本文认为,只有将生态保护做得更好,才能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坚持治理山区,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一是雪岭云杉绝对不能采伐。针对以往的采伐地区、山区当中土地适宜的地区,开展人工定植,有效扩大林地的面积,保护环境,涵养水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帮助;二是执行“以草定牧”的方法,针对夏牧场的具体牲畜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将半荒漠地区、干草原厂作为专用的饲养区域,提高畜牧的合理性,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在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逐步过渡为“舍饲圈养”。该方法在实行的过程中,既可以对草地进行休养,避免对当地的植被过度破坏,同时还可以提高畜牧业的集约化程度,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对玛纳斯河流域的山区开展深入的治理,大面积勘察山区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策略,完成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恢复。
2.3 积极发展绿洲经济
经过上述两项工作的努力,玛纳斯河流域在经济、生态方面均可以获得较大的改善。但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即便经济、生态有所改善,依然不能充分满足当地的需求,还是有很多方面要进一步的改善。在地理位置上,玛纳斯河流域是我国的西部地区,未来的开发潜力是比较大的,但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绿洲经济”的提出,为玛纳斯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绿洲经济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效益调结构,贯彻“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总体思路。农业方面,要推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实行“减棉、增粮、兴农、强果蔬”的战略部署。工业方面,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纺织、食品、建材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加快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积极发展电子通讯、生物医药和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商贸、物流、金融、信息软件及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把石河子打造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第二个经济中心。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以绿洲经济的发展来补偿山区和荒漠的生态建设。
3 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发展权,针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进行讨论。在当前的工作情况下,玛纳斯河流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经济指标上升,生态效果巩固,当地的生存情况获得改善。今后应加强经济和生态平衡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异星,罗格平,周德成,韩其飞,鲁蕾,许文强,朱磊,尹昌应,戴丽,李艳忠.近5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10(16):4295-4305.
论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 篇4
1 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 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1,2]。同时, 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 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 改善生产生活的条件, 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内贫困职工脱贫以及生产、生活的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 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 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 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 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 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要改变人类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纵观人类历史,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征服自然, 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 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 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 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 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 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 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 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 充分利用自然力, 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 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 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 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应当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 改善生态状况, 实现山川秀美, 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与林业发展相适应, 达到生态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 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新的社会形式。
2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让生产经营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各项有用的技术指导, 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的技术潮流;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 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 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 重视商品林基地的建设。保护好我国的天然林资源, 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 加大人工林培育, 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 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 切实保护好天然林。只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 结合市场选择, 实施分类经营, 鼓励私人部门的投入、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及其他速产丰产林, 使林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 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据专家核算, 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 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 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 一是资金有限, 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 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 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 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 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
4 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 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 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 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 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 投资难以得到补偿, 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 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 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 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 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 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
5 结语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 应通过利益诱导, 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的培育获取较高的利润, 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解决经营林业的激励机制, 要规范市场行为, 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 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 把生态建设放到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生态, 让子孙后代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中国:A版, 2008 (3) :75-77.
[2]邵权熙.浅论创新与我国林业创新体系[J].中国林业, 2000 (11) :33.
[3]柴文秀, 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333.
生态保护发展 篇5
【摘 要】经济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全社会进步。而甘肃省民勤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启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为代价,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均衡,才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民勤;生态经济
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顾及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甘肃民勤生态经济发展的启示
民勤的历史就是治沙造林的历史。民勤的经济发展也是和防沙治沙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处理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民勤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民勤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加快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着力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经济转型示范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民勤县勾勒出了生态经济建设的示范样板。
1.治沙造林,建设生态屏障
近几年,民勤县制定实施了《民勤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办法》,加大治沙造林力度,稳步推进荒漠化治理进程,构筑防沙治沙生态屏障。民勤县立足项目,综合防治,初步实现了防沙治沙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按照“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防沙治沙精神,统筹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整体推进生态保护保护与建设。
民勤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一体化的沙产业,全县完成农户承包治理经营21.68万亩,种植甘草、梭梭、枸杞等沙生药草15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2.51万亩,白茨接种锁阳500亩,建成了1.34万亩沙产业试验示范生态园。完成防风固沙林建设6.13万亩,农田防护林网5.02万亩,封沙育林草19万亩。
2.调整农业结构,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
在加快治沙的同时,民勤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着力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实现农民户均2座棚、3亩特色经济林,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到“十二五”末,建成设施瓜菜生产基地6万亩、养殖暖棚7万亩、酿造葡萄10万亩、红枣10万亩、枸杞2万亩,把民勤建成河西优质农产品重要产区、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的主产区。
3.大力推广高效节水产业的发展
调整农业结构。民勤县还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以配水面积和水权总量为依据,大力压缩亩产值在2000元以下、亩耗水在400立方米以上的小麦、洋葱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棉花、杂交食葵、小茴香、黄白蜜瓜、制干辣椒等高效节水作物,推动高效节水主导产业向资源优势区、高产丰产区和技术成熟区集中,建立了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节水增收目标相配套的种植业结构。
4.工业强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生态治理。民勤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立足全县煤炭、石墨、光能、风能优势和农畜产品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全力“引项目、建园区、找矿藏、上规模、增效益”。
同时,民勤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县城交通、通讯便捷和人流、物流量大、服务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打造城东工业集聚区,着力培育以酿造、食品加工、中药材、循环经济、彩印包装、棉纺、建筑建材、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八大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全社会进步,真正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过去那种高耗能、高污染、不计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我们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民勤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启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是以环境破坏为前提的,也不应该、必须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均衡,才是可持续的,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行生态经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才是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根本出路。
二、生态经济的基本特征
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多层利用的原理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形成环境优良、资源再生产能力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1.协调性。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协调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只有协调,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才能实现“1+1>2”效应。
2.系统性。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这种开放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2)生态经济系统与环境密切相关。在生态系统的诸多组成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
(3)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们在考虑生产和消费的同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3.循环性。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但是由于有了人们的各种干预,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4.价值性。生态经济系统除了具有协调性、系统性、循环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价值性的特征。
(1)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2)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
(3)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建立和发展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经济模式。我国在发展区域生态经济时,应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
1.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这里所指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牧业、花卉业、观光农业、畜牧和农业手工业。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模式的构建。
(1)要重视生物的共生特点,发展立体式种养殖农业。
(2)要实现有机物多层利用,实现循环效益,达到废物的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3)对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根据当地的优势资源,合理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以最优的种植方式实现种植结构的优化。
(4)重视对山区生态保护的改变,营造良性的山区经济。
2.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依旧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将各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1)重视生态保护,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生态保护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没有好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生态旅游的发展。
(2)旅游环境的保护还必须要规范游客的行为,杜绝人为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3)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开发和建立合理的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3.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实现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就是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基本目标,坚决取缔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循环的企业,推动区域工业发展生态化。
(1)发展科技型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2)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杜绝资源的浪费现象。
(3)建立节约型工业生产模式,实现高效工业生产。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废品再利用。
四、发展区域生态经济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生态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表现:
(1)热爱自然的环保主义者;
(2)凌驾自然的征服者;
(3)自然与社会持久发展。
要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加强大家的生态意识教育,改变观念,变“征服”为共生,化“掠夺”为互助,实现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均衡。
2.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发展生态经济,不能只重视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的保护。因此,工业就要走循环经济道路,农业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处理好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持续运转。
3.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型生态经济产业
改革传统产业,使之走向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轨道。这种新型的产业,不但能够缓解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总之,构建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小处入手、从具体出发,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和谐共生,将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注释:
[1]戴备军,,浙江在线,2006年05月15。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家园 篇6
建设生态家园,充分利用当地山区自然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脚养猪、果园养鸡、小山湾砌塘养鱼、水面养鸭等综合立体种养模式,是发展家庭经济的新途径。其主要特点是:小区域、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开发;科学布局、立体种养、良性循环;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
建立一个中等规模的生态家园,前期投资仅需4.5万元,一般投资回收期为4年,4年后其净收益可达5万~6万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采取以短养长、种养相结合、分年度投资的做法,一般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劳动力的农户都可以发展。
具体地点以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坡度在30度以下,山脚或附近有充足水源的低矮丘小山湾为宜。在开发布局上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山顶戴“帽”,即自峰顶顺山坡而下,纵向10~30米范围内保留一定规模的自然植被,加以管护,用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 在坡度30度以下山腰开发种植果树。果树幼龄期可套种花生、西瓜、菜、豆、绿肥等经济作物,果树成林后可在果园养鸡等。
3. 在山脚根据当地水源状况围堰筑堤,建立一定面积的鱼塘养鱼、养鸭。塘岸建畜禽养殖栏舍和建造沼气池。利用畜粪作为沼气原料,鸭粪喂鱼,沼液做果树肥料。
4. 在山口选择地势平坦的地点建造农家住房式管理房,从管理房至山上、田间、畜禽栏舍要建立机耕便道,便于管理。
5. 整个园区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园区周围种植绿竹等,以保持良好的气候环境和优质的水源条件,减少畜禽、果树等病虫发生。
6. 在经营规模上,根据当地条件和农户的劳力资源、经济状况而定,可建立大、中、小不同规模的生态家园。具体经营模式要因地制宜,园区内的种养结构要力求合理。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篇7
2007年以来, 贵阳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和推动环境法治建设, 环境法治实践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环境立法、环境执法方面积极展开工作, 特别是在环境司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一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 就是在国内率先建立“环保法庭”这一专门的环保审判机制, 开创了以专门法庭专业审理生态环境被破坏案件的先河, 运用司法的强制性手段加强对贵阳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营造社会“破坏环境就是犯罪”的浓烈氛围。2013年十八大后, “环保法庭”更名“生态保护法庭”, 内涵更丰富。成立贵阳生态保护法庭, 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是力图从法治的层面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法院系统积极应对“两湖一库”环境污染
2007年9月中旬, 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在我省调研期间, 非常关心我省的环境保护工作, 亲赴污染严重的红枫湖水域考察, 随后指示省高院应考虑在“两湖一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环境保护人民法庭, 统一该地区司法管辖权, 规范管理体系。
为落实万鄂湘副院长的指示, 省高院张林春院长及时召开党组会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一致认为, 成立环境保护法庭意义重大:一、建立明确、畅通的司法处理渠道, 不再受制于区划、隶属关系, 从而解决长期因行政区划、隶属关系不同而导致“两湖一库”污染难以有效治理的问题。二、可以解决对“两湖一库”环保违法案件处罚不力的问题。无论是企业的违法行为, 还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渎职、失职行为, 都将受到法律惩处。三是可以建立“两湖一库”治理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大“两湖一库”库的司法保护力度, 依法防治水污染,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保障贵阳市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调整转化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单一行政“管”水的格局, 为依法治理我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湖水库等饮用水源污染问题, 以及贵阳所辖区域内环境保护审判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 省高院积极协调各方, 一方面省高院的一位负责人牵头抓紧开展工作调研并提出意见;一方面与贵阳市委主要负责人及有关部门深入交换意见, 就进一步寻求以法律手段解决“两湖一库”饮用水源的保护问题, 设立“两湖一库”环境保护法庭以及该法庭的隶属关系、案件管辖、机构规格、人员编制、领导指数、物质装备、业务指导等相关事宜达成共识。2007年9月17日下午, 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一行专程来到省高级人民, 与省高院院长张林春等座谈。会议决定:1、在贵阳市红枫湖设立环保人民法庭, 隶属于清镇市法院, 专门负责涉及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两湖一库”水资源、渔业资源、林业资源、土地资源保护方面的民事、行政纠纷一审案件及其执行案件。在地域管辖问题上, 涉及红枫湖环保人民法庭审理和执行的案件, 超越了清镇市法院管辖范围, 但属于贵阳市中院管辖范围的, 由贵阳市中院指定该人民法庭管辖;超越了贵阳市中院管辖范围的, 由省法院商安顺市中级法院指定该人民法庭管辖。2、红枫湖环保人民法庭拟为副处级规格设置, 编制12人, 由省法院负责解决政法编制。庭长拟配备副处级, 副庭长拟配备正科级, 所配干部职级由贵阳市负责解决;所需要的审判人员由贵阳市中院在全市辖区范围内择优抽调。3、红枫湖环保人民法庭的基本建设和工作所需的车辆、电脑、打印机等物质装备由贵阳市解决;4、红枫湖环保人民法庭审判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由省法院和贵阳市中院共同负责。1
与此同时, 省高院及时指导贵阳市中院认真做好筹建环境保护法庭工作, 随后, 贵阳市中院拟定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设立环境保护法庭的实施方案 (草案) 》提出了如下实施方案。
(一) 充分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法庭工作
当前, 全市法院正在全面创建“六型”法院, 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设立环境保护法庭,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落实省委和市委治理“两湖一库”污染, 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市法院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 正确认识抓好环境保护法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深刻把握抓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的重大意义,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环境保护法庭的设立工作抓实抓好。
(二)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环境保护法庭领导机构
按照省高院和市委的要求, 贵阳市中院成立环保法庭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中院院长赵军担任组长, 常务副院长翟晓辉为副组长, 成为由市中院党组成员担任, 院办公室、政治部具体负责环境保护法庭设立工作事宜。
环境保护法庭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 积极开展设立环境保护法庭的筹备工作;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审判工作的工作指导和业务指导, 研究解决设立工作及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大力开展调研工作, 拓宽环境保护法庭工作新思路;及时开展检查督促工作, 推动环境保护法庭工作的开展;完善组织协调工作, 紧紧依靠上级法院和市委的领导和指导。
(三) 设立环境保护法庭组织机构, 配齐审判人员, 完善组织保障, 夯实工作基础, 试点成立环境保护法庭
1.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 新建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法庭负责审理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及贵阳市所辖区域内水土保护的排污侵权、侵害赔偿、环境公益诉讼等类型的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和相关执行案件。对于贵阳市辖区内涉及“两湖一库”及贵阳市所辖区域内环境保护、管理、侵权等民事、行政一审案件, 由市中院下达指定管辖决定书, 统一指定环境保护法庭负责审理;对于贵阳市辖区外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环境保护、管理、侵权等民事、行政一审案件, 由省高院下达指定管辖决定书, 统一指定环境保护法庭负责审理。
2.根据我市审判工作实际, 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法庭人员编制。
3.环境保护法庭的组成人员由市中院在全市法院范围内, 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原则统一调整, 选调审判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并有民事、行政审判经验和执行工作经验的统治担任环境保护法庭法官。必要时, 环境保护法庭还应邀请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科研机构的同志、专家作为特邀陪审员, 充实环境保护法庭审判力量。
4.环境保护法庭的经费开支由相关部门统一解决。
(四) 用于创新, 锐意进取, 强化改革、以积极的实践完善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1.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 坚持“两湖”治理事关全局的原则, 认真落实省高院和思维的工作要求, 努力做好环境保护法庭的设立工作, 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为创造我市优良的环境, 将贵阳建设成为真正宜居城市, 环境保护法庭应以高度的社会政治责任感, 在审判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勇于创新, 为“两湖”治理提供最有力的司法保障。
3.环境保护法庭加大调解工作和法制宣传的力度, 通过教育说理、以案说法和新闻报道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扩大社会影响面, 促进公民以及各单位树立环保意识, 实现社会和谐。
4.环境保护法庭要不断探索环境保护新措施, 不能就案办案, 应当突出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配合, 最大限度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5.对于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行政案件, 环境保护法庭要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快执行, 尽可能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确保提高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6.环境保护法庭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庭试点工作的指导和对环境保护审判队伍的培训工作。市中院要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法庭试点工作的调查研究, 及时总结相关审判工作的经验, 通过总结提炼, 不断将试点工作引向深入。市中院要在省高院的指导下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审判队伍的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环境保护法庭审判法官的政治、业务素质。2随后, 贵阳市中院出台了《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决定书》, 确定了自2007年12月20日起, 全市法院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一审案件 (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 由清镇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辖。上述刑事案件中有附带民事诉讼的, 由清镇市人民法院一并进行审理。同时还明确了涉及环境保护案件是指: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因上述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而产生的相关执行案件。同时,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两湖一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的实施意见》、《关于办理涉及环境保护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继出台, 对刑事司法领域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二、从上到下多部门协调配合、筹备工作有序高效
2007年10月26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设立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人民法庭的批复。2007年11月7日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下发了关于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置环境保护人民审判庭的批复:同意设置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 为市中级人民法院副县级内设机构, 领导职数:设庭长1名, 副庭长2名。核定行政编制8名, 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审判庭。并确定了贵阳市中级人民环境保护审判庭的主要职责: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贵阳市所辖区域内水土、山林保护的排污侵权、损害赔偿、环境公益诉讼等类型的一、二审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和相关执行案件;及按照指定管辖决定书, 依法审判贵阳市辖区外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环境保护、管理、侵权等民事、行政一审相关案件;对审理的案件, 在案件生效后负责相关执行工作;监督、指导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审判业务工作;加大调解工作和法制宣传力度, 扩大社会影响, 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3
同日, 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设立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的批复:同意设立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 为清镇市人民法院正科级派出法庭, 核定行政编制12名, 领导职数:设庭长1名, 副庭长2名。
整个筹建环境保护人民法庭的过程, 自始至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与支持。2007年10月中旬, 时任最高人民法院万鄂湘、奚晓明副院长及政治部李克主任听取了省高院李汉宇副院长做的关于设立环境保护人民法庭的专题汇报, 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与精心指导, 一致指出贵州省在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环境保护人民法庭, 统一司法管辖权, 符合中央精神, 符合贵州实际, 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支持贵州法院大胆探索, 并对省市两级法院筹备工作的务实、高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时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在市委召开的依法治理“两湖一库”动员大会上宣布, 将坚定支持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辖的清镇市人民法院设置有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人民法庭。李军书记还多次深入省高院、贵阳市中院和“两湖一库”现场, 及时解决筹建环境保护人民法庭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贵州省副省长肖永安称赞建立环境保护人民法庭是关注民生、强化法律手段、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的重要举措。
三、环保“两庭”正式成立, 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在2007年11月20日举行的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授牌暨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人民法庭揭牌仪式上, 时任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省高院院长张林春做了重要讲话。李军书记指出:成立环保审判庭和环保法庭在我省是第一次, 全国也属罕见, 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希望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人民法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创新。拓宽视野, 创新审判工作方式方法, 要严格执法,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 对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等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毫不手软, 在全社会形成“破坏环境就是犯罪”规则意识, 形成讲规矩、守法制的浓厚范围。
张林春院长强调:贵阳市中院环保审判庭和清镇市法院环保人民法庭, 要服务大局、坚持法治、努力创新、大胆改革。要加大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力度, 倾力保障“两湖一库”的环境治理工作, 公正高效地审理好、执行好每一起环保案件, 着力解决好“两湖一库”因行政区划、隶属关系不同而难以治理、对环保违法犯罪案件处罚不力的问题;要大力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普法教育, 以案说法和新闻宣传报道, 广泛教育群众, 扩大社会影响, 促进人民群众及相关单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珍惜“两湖一库”, 共同保护“青山绿水”;要通过审理和执行环保案件, 进一步从环保监管、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 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企业提出有整改方向的司法建议, 督促其整改, 使其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和办法, 完善制度, 逐步建立“两湖一库”治理和保护的长效机制。张林春强调:二十一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高举法治旗帜, 运用法律武器, 保护好“两湖一库”的水资源和自然环境, 使其青山永驻, 绿水长存。确保贵阳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贵阳市民身体健康、协调贵阳市人与自然和谐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贵阳市中院环保审判庭、清镇市法院环保人民法庭要通过法律手段, 充分发挥审判工作的职能作用, 全方位地阻止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的继续, 治理和恢复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 对“两湖一库”环境保护造成严重污染后果并触犯刑律的, 要依法从重予以惩处。相信在司法强力的威慑下, 环境侵权者一定会有所收敛, 环境管理部门的责任心一定会得到加强, 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两湖一库”一定会青山绿水, 白云蓝天。4
至此, 全省首创的贵阳市中院环保审判庭、清镇市法院环保人民法庭正式挂牌成立。从立意到成立仅用了两个月, 充分体现了从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到贵阳市中院, 从省委省政府、贵阳市委市政府到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等多部门的紧密协作, 周到高效。在各方的大力协助下, 贵阳市的这次司法创新有了如此完美的开端。
四、更名“两庭”, 司法环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备
司法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国家发改委在对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的批复中, 要求我们“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此, 贵阳市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系, 于2013年3月1日, 正式将环境保护“两庭”更名为生态保护“两庭”, 内涵更丰富。此举是为纵深推进贵阳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力举, 形成利用法律武器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合力, 是贵阳市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 标志着贵阳市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司法体系迈出了新的步伐,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司法体系与以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牵头抓总的行政体系一起, 将使贵阳的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龙配套, 形成为全市人民生态权益的强大正能量。
全省首创的贵阳市中院环保审判庭、清镇市法院环保人民法庭从立意到成立仅用了两个月, 充分体现了从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到贵阳市中院, 从省委省政府、贵阳市委市政府到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等多部门的紧密协作、细致高效。在各方的大力推进下, 贵阳市的这次司法创新有了如此完美的开端, 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司法践活动, 很好的履行了生态保护的司法职能, 开创了贵州省生态保护法治化的新局面。十八大以后, 贵阳成为首个荣获批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的地区, 以及国内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所在地, 其殊荣的获得, 表明贵阳市在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做出过卓有成效的努力, 有着长足的进步,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这其中, 生态法治实践的开拓与创新, 则发挥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推动作用。
生态法庭在贵阳率先成立后, 就始终走在我国同行业的最前列, 一方面有利的保护了贵阳最珍贵的资源, 即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 其为我国的司法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在实践中对当前我国理论界争议的诸多环保问题进行了检验。全体法官积极努力开展工作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了显著效果, 形成了环保司法“贵阳模式”, 并在积极开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探索和尝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确立诉前禁令、专家取证、专家鉴定、裁判类型多元化、第三方监督裁判实施、原告律师费由污染者承担、司法建议的灵活运用、独特的判决执行方式等十个方面做出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解决纠纷之外的功能, 不但灵活地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调配, 更重要的是其既取得了司法救济的弥补和矫正功能又很好地教育了环境侵害者和广大的民众。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在制度方面所做的另一个突出贡献, 就是成功突破了我国公益诉讼理论障碍, 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落地。贵阳生态保护法庭在当地政府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有利配合和支持下, 顺利的开启了公益诉讼的大门, 并成功的审理了一些有影响的案件, 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 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引起国内广泛关注, 众多专家学者、有关单位前来调研学习取经络绎不绝, 成为全国的典范, 起到一种环境司法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蔡守秋说:“环境司法的‘贵阳模式’从价值层面切入, 并且扎根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壤中, 经验可行,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作为国内首创的一种新兴生态环保机制, 在其运行和监督的实践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需要我们去细心分析, 改进完善。但是, 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 其价值和影响却是巨大的。它为我们更好地从理论上总结生态环保法庭的经验和启示, 为我国诉讼制度特别是公益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其所具有的示范性意义不可低估。
总之, 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有利的保护了我国当前不容乐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司法保障机制, 弘扬了社会公共道德和关爱人与自然的价值理念, 促进了社会的有机和谐。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审判工作资料汇编.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 2012.2.
[2]汪志球.贵阳环保法庭频频‘亮剑’ (绿色家园) [EB/OL].人民网, 2013-5-18.
[3]蔡明.从环保法庭成立背景、运行现状谈环保审判走专业化之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EB/OL].贵州先锋网, 2011-12-29.
[4]贵阳市成立环保审判庭和环保法庭[N].贵州日报, 2007-11-21.
[5]李最.贵阳生态文明建设:‘两庭’更名‘三局’成立[N].贵阳晚报, 2013-3-4.
[6]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7/07/006888139.shtml.
从生态保护看体育旅游的发展 篇8
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给旅游环境带来了破坏和消极影响。因此,如果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旅游环境,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生存;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因此,开发与保护成为旅游界的首要课题。
2. 体育旅游的界定
体育旅游不是传统的旅游形式,而是一个特殊的旅游形式,要谈体育旅游不得不谈一些理念。
2.1 生态旅游的理念
20世纪8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 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理念,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为目的,去往相对没有被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生态旅游也是一种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它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前提,把环境教育和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倡导爱护环境、促进环境保护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和享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2.2 体育旅游的概念
体育休闲旅游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旅游者或参与者在参与的各种体育健身、体育比赛、体育娱乐和休闲活动等中,借助旅游地或相关组织进行实施,从而达到从观光型行为进一步转化为实体体验型行为的延伸和满足的目的;二是为了满足和适应体育休闲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旅游地或相关组织借助各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体育活动、体育赛事、体育娱乐,并充分发挥其诸多功能,使旅游者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延伸为互动体验休闲型旅游,身心进一步达到和谐发展。体育旅游是在我国新经济时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健康、对生活质量提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体验型休闲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真正的社会旅游资源扩张和延伸。
要给“体育旅游”下一准确的定义确有难度,主要是定位比较困难。从旅游角度定位,可以理解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专业性旅游,有别于一般观赏、审美、娱乐旅游。这种定位有利于产业分类和统计。如果定位在体育,则应理解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休闲体育或假日体育,是人们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或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应该是一种以生态观为基础的旅游方式。
3. 关于体育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3.1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法律只是当成一套书籍束之高阁,而要依法管制。
3.2 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于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在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考虑,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的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不能采用“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3 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及长远观念教育,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与当地的居民互动,增强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
3.4 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还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3.5 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3.6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教育,培养专项服务人才。
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这是两大产业能融合的重要条件。体育旅游分为参与体育旅游和观战体育旅游,参与体育旅游需要旅游者亲自参加体育活动。只有遵循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有许多活动项目必须经过专项指导后才能去参与,例如潜水、蹦极、攀岩等,所以参与体育旅游需要有精通科学训练的服务人员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的康体健身,而且可以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3.7 细分体育旅游市场,合理开发体育旅游产品。
旅游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篇9
1 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1世纪最大的文化是环境, 最大的资产是生态。”这种观点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同。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舒适性资源, 是人们观光、游览、休闲等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和客体, 一方面是发展旅游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是发展旅游的依存条件。巩固和强化旅游环境资源价值观, 重视其环境价值, 为了适应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需要克服以损耗旅游资源和恶化生态环境的方式换取经济效益。
1.1 旅游资源的生态依赖性
中国的旅游业在近二十年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 旅游产业化的程度经过初期的培育与建设, 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对完整的产业系统。通常情况下, 旅游业的成功与自然自然环境所具有的吸引力带给旅游者的愉悦息息相关。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依托一定的空间才能进行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价值共同构成了吸引旅游者的力量。因此, 旅游产业一方面依赖生态资源的供给, 另一方面依赖于生态资源保护。另外, 自然景观的不可再造性和不可移置性, 在一定程度上, 使旅游产业完全依赖自然可再生性。
(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所谓自然旅游资源, 是指在地球表面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 是人类大力开发下得以保存下来的经数亿万年演化的珍贵景观, 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环境, 自然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它所突出的是物质的物理特性, 特别强调人的官能感受, 自然美的形态, 和谐的色彩, 音响等美感, 使其具有观赏价值。物种的多样性能给予旅游者不同的感觉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群落外貌的差异及季相变化极具旅游观赏价值, 而群落的内部环境光照、温度、湿度等与外部环境存在差别, 能满足人们疗养、保健等目的。生态环境成为生态旅游的绝对吸引因素, 在旅游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
(2) 人文、社会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人文旅游资源以形写神表现出历史文化的内涵和韵味, 突出一种历史特性, 是将动态的历史静态地显示出来, 而社会资源则是人为载体的一种社会现实,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史, 人文社会旅游资源是人和自然共处的历史展现, 它动态平衡中不断调适, 最终以和谐状态存续到现在, 我们对历史的传承必须维持这种社会生态的平衡。
1.2 旅游资源的环境价值
旅游资源并非独立存在, 从形态上附属于土地面附着物, 如森林、河流、滩涂、草原、文物古迹等, 而且它往往与更广范围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结合在一起, 因此旅游资源很难从自然资源或环境中单独剥离出来。旅游资源具有价值难以市场化、无法分割和不可交易等许多环境资产的特征, 属于环境的一部分。
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 (1) 满足人类对旅游业的发展和资源本身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2) 满足其所处生态环境系统的需要, 维持所处区域基本生态过程的健康发展。中国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处于极为脆弱的生态区, 旅游资源的环境价值越来越突出, 其环境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质、容量、观光、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价值, 符合旅游资源特性的自然资源往往具有以上价值。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在合著的《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 提出了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理论, 该理论认为环境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之和共同构成环境资源的全部价值。 (1) 所谓直接利用价值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食品、医药, 以及工农业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带来的直接价值。 (2) 所谓间接利用价值是指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循环, 净化环境, 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等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等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 选择价值是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资源以备自己将来利用、子孙后代利用、别人将来利用的支付意愿。 (4) 所谓存在价值是指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 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
1.3 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正负影响
(1) 正面影响。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面, 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 进而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在一定条件下, 为环境保护和改善奠定物质基础, 并且对环境保护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 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大。为此, 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并对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给与高度的关注和认可。在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方面, 旅游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发展旅游改变当地居民的观念, 同时增强他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尤其是当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实际利益时, 这种作用会更加明显。同时, 政府观念也会改变。肯尼亚的安波沙提国家公园, 每年的旅游创收达800万美元, 而养牛业创收只有45万美元, 当政府意识到发展旅游业可以赚取外汇, 就颁布“禁猎令”, 建立多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发展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 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还让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 负面影响。旅游业并非是人们长期所认为的无污染行业, 在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也产生各种废物, 在一定程度上, 其所产生的“旅游公害”难以弥补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旅游开发建设会对土地造成占用和浪费。机场、车站、码头、宾馆等设施的不断建设, 占用浪费了大量土地和耕地。例如,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与此同时, 不合理的规划施工、过量接待设施的兴建以及大量游客的涌入已经使公园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使植被、空气和水体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污染和破坏。
游客的各种行为也会导致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 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 会直接导致捕杀, 除了吃之外, 游客还喜欢购买动物毛皮、象牙等动物制品。游客购买稀有植物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当地居民进入保护区采摘天然稀有物种, 导致大量奇花异草濒临灭绝。据统计, 我国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35年来, 已有27种植物群数日趋减少, 有7种已经灭绝。
旅游活动是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双方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在整个过程中也会进行渗透, 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影响尤其严重。例如在四川泯江上游的羌族地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原本“十里不同羌”的羌族, 由于盲目仿效其它羌族的服装, 使不同地区的羌族在服饰上日趋相同。原本淳朴的民风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严重衰退, 无偿互助变成争夺客源, 中青年人以家传物品为幌子销售造假商品, 并强制游客购买商品, 导致旅游目的地犯罪行为增多。
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当代旅游高速发展之时, 旅游带来的种种环境破坏也与日俱增,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业的关注。旅游是人类发展行为的一种具体方式, 对资源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的发展、保持环境资源效用的持续性,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中国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 摒弃旧的传统发展观, 树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 并将其落实到各项实践活动的指导中。
(1) 资源计划原则。旅游景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会涉及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 旅游景点的开发都要以牺牲土地的其它用途为代价。在决定占用某块土地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之前, 要对其所有不同用途可能带来的社会收益和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 尽可能使这些资源的配置符合当地目前和将来的最佳利益。1990年在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 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在向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旅游行动战略》中特别强调指出, 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所有开发决策都应反映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合理配置。 (2) 临界点原则。在旅游开发和开展旅游活动方面, 要将对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使用控制在不会导致该地环境的质量发生任何不可接受的变化限度内。自然环境对某种污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一旦过量就会出现环境恶化问题。 (3) 预警原则。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涉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和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面对拟开发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发性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可能会造成恶果的情况下, 要假定项目的开发和旅客活动的开展肯定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采取预警原则的意义在于要求那些准备开发和使用旅游资源的有关企业与组织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要对其开发工作有关的环境保护承担责任, 以确保其开发行为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破坏性影响。
2.2 旅游生态开发与生态旅游
旅游生态化是针对人类应对环境危机, 适应“回归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需要提出的。生态思想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背景中, 生态化将通过对观念、技术因素的渗透及单独的生产力因素成为产业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环境基础。
生态旅游是一种有限制的旅游方式, 对旅游者的人数、旅游行为、旅游者经营开发模式等都有一定的限制。普遍认为, 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对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生态旅游仍然暴露出不少消极问题。 (1)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规范的要求, 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了解不深, 多只停留在森林旅游、野外探险等表面形式,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处处可见, 但多数无法满足生态旅游的基本要求。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在生态旅游方面, 生态旅游的供求不平衡, 不适应是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人均数量较少的生态旅游资源、较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生态需求之间存在供求矛盾。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国, 在数量扩张的发展态势下, 单纯依靠生态旅游来完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不切合实际的。
旅游生态化概念的提出, 不是旅游方式的转变, 而是旅游科学发展理念的确立。旅游生态化, 是采取一切生态保护的手段, 将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开发经营中最大化地采用各种生态手段保护环境, 把旅游产品的建设、生产、消费、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打造成一个生态化的过程。
3 结束语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摸索一条双赢的路, 让旅游与环境共存共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摘要: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 环境是前提。旅游是依附环境而发展的。对于景区来说没有优质的环境就不能吸引游客。为此, 本文对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进行阐述, 分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旅游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旅游业
参考文献
[1]雷石标.论海南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12) .
[2]马雪.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差异及推行措施[J].价值工程, 2010 (12) .
生态保护发展 篇10
生态、环保和健康的建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水泥作为重要的建材之一, 其安全、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国家及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就提出了重点开发“生态水泥”等生态建材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装备, 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能力的经济发展要求。所谓生态水泥就是借助先进的技术, 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作为资源循环利用到水泥生产过程中, 从而制造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节约型水泥。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下, 水泥工业发展生态水泥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如何将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成功运用到生态水泥的生产过程中来, 有效降低城市废弃物处理负荷, 达到资源与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 是新时代水泥生产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
1. 发展生态水泥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总所周知,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 城市化垃圾的数量及增长速度不断攀升, 传统的焚烧和填埋方式不仅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而且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污泥的化学成分与水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这使得生态水泥的发展具备充足的物料支持;再加上水泥窑炉具有燃烧温度高、处理物料量大等特点, 且水泥回转窑在处理城市垃圾和污泥是具备温度高、氧气足、高温反应时间长等特点, 使得利用回转窑处理废弃物安全、可行[2]。反复的试验和测试表明, 通过水泥回转窑处理城市垃圾和污泥是完全可行的, 不仅降低了城市垃圾负荷, 节约了天然资源, 而且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 有效保护了环境。
水泥生产回转窑之所以让生态水泥的发展成为可能, 这主要是由回转焚烧窑的特点决定的, 具体表现如下:第一, 回转焚烧窑内较长的停留时间和极高的稳定, 使得危险废物全面热解, 部分低燃点的垃圾基本燃尽, 有害有机物分解率高。回转窑内气体温度在1350-1650℃, 高温区烟气停留时间为6-10秒, 并且窑内物料呈高湍流化状态, 不但使垃圾焚尽烧透, 而且有效分解了二恶英, 废料中的有害有机物成分焚烧率高达99%, 即使稳定的有机物也能被完全分解。
第二, 回转窑内无论是耐火砖还是原料、窑皮、熟料, 均为碱性, 因而可有效吸收和抑制二氧化硫、氯气等废气的排放。同时超高的温度还可将废料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元素转变成难溶的化合状态, 最终固定在熟料中, 这样不但可以免去对焚烧灰渣的再处理, 而且对重金属起到了很好的高温固化效果。
第三,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废气在焚烧炉中燃烧时, 不仅可以作为窑内废物衍生燃料, 还可以充当部分原料的作用, 节约燃料的同时, 起到了减少废气排放的效果。
2. 我国生态水泥发展现状
我国水泥生态化发展起步晚, 粉尘排放量、成本高、耗能大、环境污染代价远高于国外先进水平, 生态化水平较低, 目前尚处于技术型阶段。水泥生态化发展水平可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粗放型、技术型、集约型、绿色型。其中粗放型表现为设备差、资源浪费严重、产量少、品质差、环境污染严重;技术型表现为有规范的利用资源, 借助新技术和新设备达到减少资源损耗的目的, 环境污染较以前逐步减轻;集约型实施资源综合利用, 广泛采用新技术, 有害气体排放减少, 对环境污染较弱;绿色型就是建立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基础之上的最高生态发展水平, 将资源利用和城市、工业垃圾有效结合, 达到粉尘、废渣和废弃零排放的目的, 并有效改善现有城市垃圾负荷[3]。面对我国水泥生态化发展所处阶段需不断研发新技术, 统筹资源、环境等综合因素, 实现水泥产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
3. 发展生态水泥的具体循环模式
生态水泥的循环模式就是依据生态规律, 在水泥生产环节和环境之间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 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循环。
3.1 回收循环模式
回收废旧产品和排放物, 按照其有效成分和用途进行水泥再加工, 这种模式就是回收循环模式, 也是最常见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譬如利用水泥焚烧回转窑废弃低温余热发电, 回收的电能循环利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 大大提高了水泥生产环节的效益[4]。再如利用回转窑排放的尾气二氧化碳为原料, 生产二氧化碳共聚物, 经过一定的技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瓶和快餐饭盒等。不仅避免了传统塑料产品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可以让水泥工业生产形成物质循环的良性发展态势, 显著降低了天然资源的损耗, 对环境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3.2 连续循环模式
在企业之间建立连续循环模式, 譬如A企业的排放物可以被B企业利用, C企业又利用B企业排放物, C企业的排放物最终又被A企业所利用, 企业之间形成连续循环的资源利用模式。不仅企业之间, 同一企业不同生产环节之间与可以建立连续循环模式, 以内蒙最大水泥集团为例, 乌兰水泥集团循环生产, 以水泥产业为核心, 加强与周边电厂合作, 电力和水泥两大产业资源互用, 衍生发展与水泥相关产业、形成发电、水泥生产、灰渣利用、污水利用、煤矿等产业一体化新格局, 将采煤、发电直供、供热、污水利用、灰渣生产水泥、熟料生产、余热发电、调频改造、风积沙利用、小水泥重组技改等相关产业发展在一起, 形成了上道生产工序产生的废弃物是下道生产工序的原料, 同时有效结合周边其他企业, 实现资源相互循环和相互支持[5]。该产业循环链使其走出一条独特的、富有乌兰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成为水泥绿色型发展的成功之路。
3.3 反馈循环模式
反馈循环模式就是将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环节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连接起来, 前一个生产环节的排放物成为后一生产环节的原料, 后一生产过程的部分产品又可以作为原材料提供给前面的生产过程, 重新参与到生产中来。譬如某化工厂利用磷石膏和硫酸作为原料, 生产出产品磷铵, 同时利用该生产过程的排泄物加其他原料生产水泥和硫酸, 其中硫酸又可用于前面的生产过程再生产磷铵。这一过程就是反馈循环模式, 部分资源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 有效降低成产成本。3.2分解循环模式
分解循环模式的理论依据就是物质化学元素守恒定律, 其经典案例就是水分子的分解和利用, 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 获取人们需要的能源。分解循环系统随着技术和科研的不断创新, 以后必将在水泥生态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4. 结束语
水泥生产过程中因资源损耗大、同时产生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及其他固体排放物而成为高污染行业之一,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及其重要。要想实现水泥生产的绿色发展, 促进资源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产过程中就必须时刻树立环保意识, 将环境因素分解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同时不断研发、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 充分利用城市废弃物和工业排放垃圾, 显著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对天然资源的损耗, 逐渐改善城市环境, 使我国水泥生产朝着低能耗、高产量和零污染的方向不断前进。
发展生态水泥不仅对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摘要: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要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水泥, 就要做到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降低物质和能源的消耗。为此, 本文从生态水泥发展的可行性、发展现状和具体环保模式进行分析, 以便在生态水泥发展过程中更好的保护环境, 从而促进资源重复利用, 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关键词:生态水泥,可行性,现状,生态循环模式,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周志刚.水泥工业物质代谢及生态化转型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2]王焕顺, 矫学成.浅析我国发展生态水泥的保障措施[J].新世纪水泥导报, 2014, 02:1-4+7.
[3]滕飞, 马成.生态水泥研究现状及趋势[J].建筑与预算, 2014, 05:47-50.
[4]刘成.新疆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1.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篇11
关键词 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74-0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如何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也是国家政策制定所必须面对的课题,文章从环境与经济的概念入手分别对两者进行简绍,引入两者的关系问题,再采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来分析两者的关系,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环境经济系统分析
在环境学中,"环境"这一概念是指围绕着人们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人的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矿藏环境、生物环境等。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经济意义。在环境经济学中,"环境"是指能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的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并列的四大资本之一,它为人类提供许多不可缺少的服务。
环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命支持系统。在人类已知的范围内,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自然环境精巧复杂,各种成分相互作用,形成其有一定稳定性的动态平衡。它的大气层有效的防止各种有害的宇宙影响,大气运动产生大气变化,江河湖海滋养万物,树木草地形成并保护了土壤,亿万物种组成庞大的基因库,使生命进化繁衍。
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物资基础。也为人类提供废物消耗场所。人们生产和消费活动会产生一些副产品,有些副产品不能被利用,成为废物排入环境。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容纳、稀释、分解、转化这些废弃物,使之重新进入环境的物资循环当中。环境具有这的种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也称为环境容量。然而,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一是环境不能分解转化所有的物质,如有些人工合成的塑料,二是环境对废物的净化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如果短时间内排入环境的可降解废物过多,废物不能及时得到净化,也会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为人类提供美学和精神上的享受,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人类来自于自然,渴望回归自然是人类的天性。
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不特别考虑环境的影响,它把人类的经济社会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的行为主体--家庭和厂商。这两个行为主体由物资流和货币流连接起来,形成产品和要素两大市场。这样构成一个与周围环境没有物资或能量交换的封闭孤立的系统。显然,这个模型框架没有考虑自然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经济学将环境作为经济系统的支持系统,环境被看作能提供各种服务的财产,这种财产可以提供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生存支持系统,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虽然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发达国家对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的深入,以及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大量以环境经济学为内容的新的观点和分析方法不断涌现,有关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成为经济理论界的一个大热点。关注或从事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人员和部门日益增加,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了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中国,环境经济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众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很大。多数情况下,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2环境经济学理论概述
2.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价值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从总体上看,环境资源可价值理论分为三类: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存在价值论。
首先,劳动价值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和大为. 李嘉图创立,后经马克思发展至成熟的价值理论体系。对于环紧资源有无价值及其价值来源,马克思并未明确论述。当今社会,为了保持自然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均衡,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需求相适应,人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和再生产。环境资源已不再是纯天然的自然资源,它有人类劳动的参与,打上了人类劳动的烙印,因此,具有价值。
其次,效用价值论。所谓效用,是指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价值论则是从物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关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效用价值论认为:一切生产都是创造效用的过程,人们获得效用却不一定非要通过生产,通过大自然的赐予也能获得。
最后,存在价值论。从哲学的意义上可以将环境的价值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人类的存在、利用和偏好无关的价值,它是环境资自身的价值,如一种动物对一种动物所具有的价值,一种动物对生态系统具有的价值等,这种价值被称为环境的内在价值。另一类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价值,这种价值既可以是一种认识价值,也可以是一种赋予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为社会价值。由于人们的需求是按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从低到高不断发展完善的,因此环境的价值越来越大。环境经济学视角中的环境价值,与传统经济学一样,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学是研究取舍的学问,要求对不同选择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际环境价值评价中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经济学不考虑自然资源的价值,但自然环境的价值要通过人表达。自然环境不能发言,必须有人作代言人,自然资源的价值必须通过评价者表达。
2.2 物质平衡理论
该理论源于环境经济学家对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考察。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一个现代经济系统由物质加工、能量转换、残余物处理和最终消费四个部门组成。如果这个经济系统是封闭的,那么在一个时间段内,从经济系统排入自然环境的残余物比热大于等于从自然环境进入经济系统的物质量。现代经济系统中虽然越来越多的使用污染控制技术,但是治理污染物只是改变了特定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污染物的物质实体。物质平衡的思想表明,由于物质流动关系的存在,外部不经济是现代经济系统所固有的现象。如果我们把环境也视为稀缺资源,那么就有必要对一般均衡模型做出某些修正,即环境也作为一个部门,加入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找出这一系统的物质平衡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向我们揭示了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根源是环境资源的免费使用。而解决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方法也正是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类历史上的产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传统手工劳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是,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了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灾难性后果,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采取环保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但最初的环境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界限而变成了全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与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酸雨等。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发展道路的反思和探索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环境经济学》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问题,将环境经济学融于环境经济政策之中,注重环境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它并非运用方法学将几个经济学概念和实例进行重组的产物,而是一个进化中的、有血有肉的环境经济学理论与环境政策是建构加起来的学科体系。20世纪60 年代中期以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工业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例如: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府县发生了米糠油事件,患病者5000多人,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人,其典型特征就是充分凸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那个时期,欧洲、北美和亚洲发达国家中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此起彼伏,发展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很快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为此,就某种意义上说,环境经济学发展的背景应该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把自然界中本来属高品位状态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变成了低品位存在的形式。这种改变说明了工业活动消耗的能源和能量已转变成了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正在极大的影响着空气、水、土壤和生态等环境质量,以后,会导致社会经济后果。现代化的生产过程制造了一些新的化学合成物,这些合成物对于生态环境系统来说,其影响往往是未知的或难以确定的,有些物种可能会适应自然环境的改变,有些则可能因不能适应而发生变异,甚至灭绝。因为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多数人开始向往和追求一个清洁、安逸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说明,当人们的物质观层面的需求解决之后,良好的精神享受(比如生活环境)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
因此,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十分重要。不能只为了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而不顾环境的污染。为了使社会与经济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必要建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管理环境的职能。环境管理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命令控制型,一种是市场激励型。前者主要是国家颁布的各类环境标准和强制执行的各类环境政策、环境法规,后者主要是各种环境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许可制度。30年来,人类曾经历了两次环境意识上的革命,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当时人们认识到有限的环境容量最终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极限"。进入80年代后,人类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关系,这种环境意识的进步最终导致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生态环境承载的范围内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两者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完成本地区环境保护“十一五”指标,“十一五”期间本地区环保系统将全面加强包括管理能力建设、应急能力建设、监测能力建设、监察能力建设、宣教信息能力建设在内的环保能力建设和环境统计质量等基础性工作,这对于毕节地区的环境保护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因为地球是人类大地的母亲,我们不能重蹈覆辙,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必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环境资源的基础上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调整能源结构遇良机 节能减排有望成新增长点[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
[2]吴长勇. 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潜在影响[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3]秦燕,唐守锐,胡安民. 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4]王春,胡启南.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经济 篇12
生态与经济是一对相关概念, 而且这种相关是正相关, 也就是说, 生态制约着经济, 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 地理环境的差异, 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 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 且互相交叉, 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 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 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 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1.1 协调性特征
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 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 都起着其它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只有存在协调, 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 才能反映出1+1>2, 但协调的关键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 也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 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 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 就会使虫很少, 而虫一少, 树就长的好, 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 那就会使树少, 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 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
1.2 系统性特征
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 是由诸多要素组成, 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 生物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 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 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 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 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 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 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只有这样, 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1.3 循环性特征
的力量来完成的, 在这一点上, 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 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 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 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 资本在循环, 劳动力在循环, 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 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 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此外, 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 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 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还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 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 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 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生态经济的发展之路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步, 同时也带来了突出的生态矛盾问题。如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由于我们以前的发展是粗放型的, 工业化越发达, 生态破坏越严重,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必须考虑生态, 要把产业调整到良性循环方向来发展, 从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以提高资源效率、生产效率与经济的总体增长竞争力, 因此考虑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也就成为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曲仲湘.植物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2]王祥荣.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 1992 (5)
[3]江铭.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C].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
[4]汤章其, 邵茂才.宝钢的环境优化[M].百家出版社, 1992
[5]程绪珂.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C].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
【生态保护发展】推荐阅读:
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10-14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05-28
生态环境保护与体育旅游发展的关系11-23
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11-06
保护生态06-12
生态保护目标08-28
土壤生态保护09-21
生态保护制度11-04
海洋生态保护11-13
森林生态保护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