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目标

2024-08-28

生态保护目标(精选12篇)

生态保护目标 篇1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概述

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直是国外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 目前国外已有20多个生态旅游定义。其中, 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1987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去往相对原始 (undisturbed) 的地区或未被污染 (uncontaminated) 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 其目的是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 (manifestations) ;Boo E (1991) 认为, 生态旅游是指去往相对原始 (undisturbed) 的自然区域, 以欣赏、研究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为目标, 并能为保护区筹集资金, 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 为旅游者提供环境教育, 从而有利于自然保护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协会 (Ecotourism Society (1993) 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通过对这些定义分析可以看出, 生态旅游的概念在不断被拓展, 内涵在不断被丰富与充实。

二、生态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策略

以整体来说, 生态旅游市场主要是选择城镇区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中具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甚至是保护自然等需求的旅游者。但由于各生态旅游产品所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特性、知名度、种类及其生命周期、主体经营实力及市场营销战略等的不同, 在具体选择目标市场时也是不同的, 所采用的策略也不一样。

1. 生态旅游目标市场选择模式

可考虑的生态旅游目标市场范围选择模式, 大体有五种模式:

(1) 产品一市场集中化。生态旅游营销主体从市场和产品角度出发, 将目标市场集中于一个细分市场, 生产一种旅游产品, 以此展开市场营销。

(2) 有选择的专业化。选择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其中每个细分市场在客观上都有吸引力, 并且符合营销主体的目标和资源。

(3) 产品专业化。向不同的细分市场供应同一种生态旅游产品。这种模式要求旅游营销主体具有优势甚至是垄断性的资源。

(4) 市场专业化。旅游营销主体对同一细分市场推出各种不同的或者是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这样的营销主体产品开发能力强, 资源也丰富。如现代生态农业园。

(5) 市场全面化。营销主体选择整个生态旅游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全方位的推出旅游产品。这种模式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国家或省域生态旅游目的地产品可考虑采用。

2. 生态旅游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可供选择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有:

(1) 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无差异营销策略也叫整体市场策略, 是将整个生态旅游市场视为一个目标市场, 用同一种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开拓生态旅游市场。

(2)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是将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 针对每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组合方案, 以满足每个市场面的具体需要。差异性营销策略的优点是:使生态旅游者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 由此促进产品销售。

(3) 集中性 (密集性) 市场营销策略。集中性营销策略是集中力量进入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 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销售。实行这一策略, 营销主体不是追求在一个大市场角逐, 而是力求在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前述三种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各有利弊, 生态旅游产品营销主体到底应采取哪一种策略, 应综合考虑自身、产品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包括:

(1) 自身资源或实力。当资源实力很强时, 可以考虑采用差异性或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资源有限, 实力不强时, 采用集中性营销策略效果可能更好。

(2) 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一般而言, 同质旅游产品宜采用无差异营销, 异质旅游产品则适合差异营销或集中营销策略。

(3) 生态旅游市场特征。市场同质性高, 意味着各细分市场相似程度高, 不同顾客对同一营销方案的反应大致相同, 此时, 可考虑采取无差异营销策略。反之, 则适宜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4) 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处于投入期, 同类竞争品不多, 竞争不激烈, 可采用无差异营销策略。当产品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 同类产品增多, 竞争日益激烈, 为确立竞争优势, 可考虑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当产品步入衰退期, 为保持市场地位,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全力对付竞争者, 可考虑采用集中性营销策略。

(5) 竞争者的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竞争者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如果竞争对手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 则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策略与之抗衡;若竞争者采用无差异策略, 则可采用无差异或差异性策略与之对抗。

(6) 市场竞争者的数目。当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者较少, 竞争不激烈时, 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当竞争者多, 竞争激烈时, 可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三、结论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组织 (政府) 和企业对抗竞争的有力手段。面对国内外激烈的旅游竞争, 只有重视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才有可能在竞争与发展中取得比较优势。本文探讨了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状态及其相应营销策略, 生态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及其模式和相应营销策略。生态旅游在我国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更新观念,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就可以逐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实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为旅游地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Ceballos 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 1987, (January)

[2]Boo E.Planning for Ecotourism[J].Parks, 1991, (3)

[3]杨海英等: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初探[J].天目山, 2001 (1)

生态保护目标 篇2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县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4〕18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评分标准〉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4〕95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是指市人民政府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当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县(市、区)长为第一责任人,对所辖行政区范围内的耕地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节约集约用地、“三旧”改造、土地执法监察等工作负责。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逐年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涉及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根据《梅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按照《梅州市土地整治规划》及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指标确定。

第四条 考核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等部门负责研究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的重大事项。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考核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等工作。

第五条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一)耕地保护考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不合格:

⒈县级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面积低于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耕地保有量考核指标。

⒉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面积低于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考核指标。

⒊县级行政区域内,经依法批准的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后,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二)土地执法监察考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不合格:

⒈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超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15%。

⒉未通过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验收。

⒊被国家直接立案查处或者挂牌督办的。

(三)未完成市级下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不得参与耕地保护考核奖项评定。

第六条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包括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三旧”改造、土地执法监察等四大项考核。

第七条 考核采取县级自查、市级检查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一)各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组织自查,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

(二)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等部门根据自查、抽查以及日常掌握的情况,对县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等部门根据自查、检查以及日常掌握的情况,对各县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考核结果建议,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每年对各县(市、区)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且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认定为不合格或在土地执法监察考核中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第九条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为各县级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的行政区域,由市监察局、市国土资源局对其建设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涉嫌违法违纪的,依法依规查处相关责任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各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加强对耕地、基本农田和土地利用情况动态监管,对上报的考核数据真实性负责。

第十一条 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中国首次公布量化气候保护目标 篇3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在即,中国政府11月26日首次公布了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了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根据这一目标,至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至45%。欧盟对中国宣布的目标表示审慎的欢迎,而环保组织则认为这一目标被定得太低。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将于12月7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被认为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历史机会,而会议的成败则首先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态度。不久前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传达的政治信息还不是那么乐观,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该组织成员国表示,将不会达成一个全面的和有约束性的全球气候保护协定。对于气候保护活动人士来说,在不到24小时内,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相继宣布了数量化的减排目标,这毕竟是个可喜的消息。11月25日白宫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并将在大会上作出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至2030年时减少30%。

欧盟对中国的减排目标给予了审慎的欢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莱因费尔德表示:“我们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在过去的24小时里,美国和中国两国以具体的减排数字显示出他们的意愿。但同时我们必须要提醒,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将地球变暖的程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以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巴罗佐和莱因费尔德这两位欧盟高级领导人11月30日到南京出席欧中峰会,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便是气候保护。欧盟27个成员国承诺,到2020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时的20%,并声明如果主要排放国提高减排指标,欧盟会将该指标提高到30%。专家指出,华盛顿刚刚提出的量化减排目标如果以1990年水平为计算基准,那么它实际上只有4%,远远低于欧盟的指标。中国方面认为,发达国家目前提出的减排指标仍然太低,认为发达国家应该将减排指标提到到1990年的40%。

环境保护人士对中国刚刚公布的减排指标并不满意。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气候政策负责人马丁•凯泽在汉堡对德新社表示,对中国自己也赞同的“2摄氏度”目标而言,中方的目标是太低了。专家认为,只有将地球未来变暖趋势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人类及生态系统或许仍有可能适应。而为达到增温不超过2度的目标,发展中国家也应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此,至2020年,发展中国家应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5%-30%。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重申了中国对全球气候保护政策的立场。中国政府主张在减排上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拿出具体的有约束性的大幅度减排目标并付诸行动,并主张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和能力”,在制定减排目标上应该是自愿和自主的。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篇4

1.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

在不考虑环境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历经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1]等过程。这些目标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环境污染、资源缺乏尚未严重的情况下,对于引导企业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环境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自然资源的匮乏、生态环境的恶化、竞争的加剧、环境污染的处罚,企业生存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剧。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经不利于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日益明显,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需要逐步改进创新。

1)可持续发展在资源方面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

追求利润最大化[2]的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断地生产产品,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利益,而这些的代价就是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然而,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经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企业的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对资源的利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2)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方面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

大多数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经营中注重生产效益,不关注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向空气排放污染气体,向水中排放污染物质等,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严重的污染了我们所生活的周边环境,也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3)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观方面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表现在财务管理中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这要求财务管理的目标要实现经济一社会一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提出

2.1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出现的背景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使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并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中,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没有考虑环境资源限制的条件(或仅考虑排污费、绿化费等简单因素)。在环境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于是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应运而生。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资金运动和协调企业与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3]。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当局及企业全体员工,树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思想,兼顾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的利益,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追求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值。

2.2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

1)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要求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4]。首先,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能更好地满足企业所有者利益上的要求。它通过设置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如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来促使企业通过提高业绩来提升公司的股价;其次,可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经济效益指标中设置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债权人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判断自己的债权是否安全;再次,能满足经营者利益上的要求。它能从产量、销售、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中看出经营者的业绩,从而使所有者能通过业绩评定确定给经营者的报酬;还可以满足政府、社会利益上的要求。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在内,以“经济效益最优化”为目标,有利于促使企业注重社会效益;最后,还可以满足员工利益上的要求。

2)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最有效地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兼顾环境,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就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体现社会目标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特性;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提出,也是考虑了企业选择何种方式发展下去,是追求短暂的利益还是长久的生存。要求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这就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前瞻性的特性。

3)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能克服传统目标的弊端。

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5]等为目标,这些目标必然会导致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地利用资源。而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则要求保护环境,这就克服了传统目标在环境方面的弊端;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对社会作出相应的回馈;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追求的是短暂的经济利益,是短暂的发展,无法获得长远的生存,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寻求的是一个协调的发展,注重的是企业长远的发展。

3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构建

3.1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界定

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而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消耗和惊人的损失浪费,并由此带来了自然灾害频繁、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续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协调发展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是将资源的有限性(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社会的效益性(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保护性(使环境不受破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理财目标,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3.2 构建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应考虑的因素

1)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应实现社会利润最大化。

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得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危机。这就要求企业应站在社会的角度,担负起对资源环境的责任,以考评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对企业的评价,应以社会利润为标准,社会利润应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将社会利润最大化纳入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其实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化[6]。因为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目标,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进行社会利润的量化。如社会收益包括:职工工资福利的增加、就业岗位的增加、土壤的改良、大气质量的改善、水污染的治理和能源保护与二次开发等。社会成本包括人类生产要素的减少而引起的社会成本(如人才的外流、耕地的减少等)、大气污染引起的社会成本、水污染引起的社会成本、土壤流失和森林破坏引起的社会成本,等等。此外,还会发生一些社会管理费用。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包括社会成本和社会管理费用)的差额就是社会利润。

2)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应承担社会责任。

根据社会经济观,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但包括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对投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还包括安排就业、保护环境、稳定社会秩序等责任,因而企业的“责任”重大。

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认为企业管理的责任不仅是使利润最大化,而且还要保护环境和增加社会财富,企业的领导人员应该注重利润的时间价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入,社会目标在企业中逐渐得到重视和提高。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如:保护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等等。这些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活动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3.3 构建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容

企业的目标是生存、获利与发展,而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也是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可见,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与传统的目标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环境资源,进而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7]。

正如绿色会计要力求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一样,生态化财务管理也同样应该追求这三者的最佳结合点,以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数量和质量全面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一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我们可以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原理,并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不确定性和非独立性,构建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容如下:

其中:V—综合考虑三大效益的企业价值

V0—传统的只考虑经济效益的企业价值

V1—考虑社会效益的企业价值

V2—考虑生态效益的企业价值

β1、β2—衡量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确定性的系数。在目前的财务会计水平上,由于无法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单独计量,因此可以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合并为非经济指标,于是上述模型又可变为:

其中:VM—综合考虑三大效益的企业期望价值

β—不确定性系数

综合考虑三大效益的企业期望价值VM可以采用前述的社会利润进行计量。可以看出,三大效益模型与改进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型实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型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要求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追求经济效益,也要对社会负责,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对社会负责,就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成,孙茂竹.我国近期财务管理若干理论观点述评[J].会计研究,2003(6):40—43.

[2]易龙.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性选择[J].现代商业,2008(2):76—77.

[3]王谦.刍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 (1):67—68.

[4]王跃.生态化财务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07(5):170—171.

[5]常国华.财务管理目标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8(2):18—19.

[6]王化成.企业财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22.

环境保护目标与措施 篇5

一、环境管理目标

1、污染固废物100%回收处理;

2、严格控制噪音释放;

3、施工酸碱废水二次处理达标排放;

4、杜绝放射性泄漏;

5、及时修整、恢复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

6、施工生活区废水达二级排放。

二、环境保护措施

1、本工程施工中可能或将会产生诸如噪声、灰尘、水土流失、滑坡、油污、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气、火灾、影响绿化等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重视环境工作,加强环保教育,贯彻环保法规,强化环保管理,尽力维持在规定的施工活动范围之外的植物、树木的原状,并做好做到少扰民和降低环境污染。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严格遵守当地有关规定,并办理有关手续,按照项目法人对环保的要求进行工程的施工,做好施工场地四周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尽力维持在规定的施工活动范围之外的道路及绿色植被的原状,除非业主有特别许可,否则不得将有害物质污染周围环境。

3、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对爆破施工的有关规定,办好相关手续,按照项目法人对环保的要求进行工程的爆破施工,并做好爆破施工现场

四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4、施工机械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在选择施工设施、设备和施工方法时,要考虑到由此产生的噪音以及对工人的影响。各种噪音主要来自机械设备,要求施工机械作业尽量避开休息时间,如工序的连续性要求需开机施工的,应事先计划安排好并报告监理工程师,取得同意后再进行施工,以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并按贵港市环保规定办理有关噪音排放手续。

5、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本工程项目的场地范围使用场地和施工作业。在主体工程完工后,除已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外,一切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和临时生活设施必须尽快拆除掉。拆除后场地要彻底清理,恢复原貌。

6、整个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均要作好给排水规划,建筑物及临建四周均设排水沟,排水沟每隔20米设沉砂井一个,工地排水道出口设集水井,所有施工及生活废水均经沉砂井沉淀后才能排入集水井,集水井内的水必须经测试符合二级排放标准方可外排,杜绝“黄龙”现象发生。

7、工程计划组负责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并监督实施。

8、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并报告业主/监理工程师,接受环保部门、业主、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指导。

9、建筑垃圾到业主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不许乱堆乱丢。有毒有害的按贵港市环境保护部门同意的方式处理,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

施,防止在利用或占用的土地上发生土壤蚀化。

10、设备、材料要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规划位置放置整齐,现场砂、石料场,搅拌站地面均硬化处理。周转材料及时归堆维护保养,保证现场场容场貌清爽整洁卫生。

11、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现场道路均硬化处理,施工区内道路要经常洒水,减少空气污染。

1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方运输沿线出入口和道路的畅通。运输车辆装好土之后,要将车上土方压实,以防止土方洒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对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做好清洗或清洁工作,防止车辆带出的土方或杂质污染道路和环境。

13、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土石方爆破及草袋围堰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合理设置灭火器材和相当容量的蓄水箱。

14、生活用电设独立电源,用电线路规范,严禁个人在宿舍内乱接乱拉及在宿舍内煮食;不许乱砍乱伐树木。开挖时,按措施要求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预防滑坡或造成水土流失。

生态保护目标 篇6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存量挖潜;市场配置

一、现行耕地占补执行机制的不可持续性

出于粮食安全等因素考虑,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国家建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通过编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农用地转用计划和耕地保有量予以整体管控,对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相应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应该说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设计本身是科学的,耕地补充的途径既包括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也应当包括存量建设用地复垦,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区,应当以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量建设用地复垦需要对产权人实施搬迁补偿,成本远高于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基本上不作为补充耕地的路径。且耕地占补费用越高,意味着用地成本越高,政府招商引资的压力也就越大,即使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紧张,省级政府在制定耕地开垦费标准时,仍以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作为测算成本的依据,用地单位缴纳的耕地开垦费远不足以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复垦。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迅速減少,甚至出现占补平衡指标比农转用指标更加紧张的局面,地方发展陷入建设用地捉襟见肘的窘境。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按照目前开发未利用地来补充耕地的速度,我国将有一半的省市5年内就会将所有可开发为耕地的为利用地开发完毕。

由于耕地后备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耕地占补在执行中过度依赖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的模式必然是阶段性的、不可持续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降低用地成本,同时促进未利用地开发,现行耕地占补执行机制是适当且富有成效的。但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耕地后备资源日趋匮乏,同时,未利用地的过度开发还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等问题,若不及时转变耕地占补执行机制,寻求补充耕地的合理路径,违法用地现象将难以遏制,耕地保护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路径设计

(一)实行差别化的耕地占补执行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耕地占补应当根据地区差异实行差别化管理。根据地区土地资源禀赋,耕地后备资源充足的地区仍可以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区则应当以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经济落后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充裕,因此,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通过实施成本较高的存量建设用地复垦,经济落后地区主要通过实施成本较低的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由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是现实可行的。实践中,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不仅仅能够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很好地调动了地方实施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积极性,使得通过存量建设用地复垦补充耕地具备了更强的操作性。

(二)改革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

1.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的缺陷。现行法律规定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平衡,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地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重要路径,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不利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出于整治成本考虑,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异地购买占补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导致原有的粗放用地情况仍然延续;二是耕地后备资源快速消耗,国家对耕地划定了保护红线,对耕地后备资源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任由地方无限制的开发,导致耕地后备资源快速消耗,越来越多的城市自身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对易地占补的依赖越来越强,耕地后备资源的快速消耗正在威胁着耕地保护任务的完成,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环;三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因产业集聚效应,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项目落地方面又可以通过易地占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导致建设用地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提供占补指标的地区虽然得到了少量资金,却失去了长远的发展空间和招商引资中的用地优势。

2.改革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的设想。经济进入转型发展阶段,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重点围绕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促进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一是要压缩易地占补空间,对产业及经营性项目用地,只能在本市范围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即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也不允许跨市购买占补平衡指标,倒逼市、县人民政府实施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市、县人民政府需要在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和项目用地产出效益之间进行测算,适当提高建设项目用地门槛,淘汰低产出、低效益的用地项目;二是要严格限定跨市购买占补平衡指标的使用范围,规定跨市购买的占补平衡指标只能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益类等非营利性项目。由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较高,通过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保障非营利性项目用地不具备可操作性,允许通过跨市购买占补指标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三是国家和省要帮助解决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耕地占补问题,由于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用地规模较大,占用耕地较多,且属于非营利性项目,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地区难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硬性要求只会催生违法用地。且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和全体国民,但是补充耕地的任务和责任单纯由被占地的地方政府负责和承担,这一行为有失社会公平。因此,国家和省应通过投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储备一定量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专项用于解决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耕地占补问题,占补指标由占用耕地地区购买,价格不低于占用耕地地区耕地开垦费标准,占补指标净收益全额返还指标提供地区。另外,占补平衡指标应纳入市场,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三)完善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国土资源部报公报显示,1997-2007年全国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与农村人口总量逆向发展,农村人口减少了9860万,而农村居民点反而增加了1100km2,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从193m2增加到218m2。城市化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在大量农村宅基地被闲置的同时,要求提供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这就为实施挂钩政策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须逐步放开现行挂钩政策的限制,一是要取消整治建新规模的限制。在坚持农民自愿、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放开整治建新规模,为存量建设用地挖潜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了防止盲目大拆大建,侵害农民权益,整治项目坚持农民自主申报为主,政府引导示范为辅,要求整治项目申报必须提供农民自愿的证明材料,整治资金必须足额预存,设立专户管理。为了防止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要求整治项目申报必须提供统筹城乡发展项目规划,要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整治节余指标不得低于一定比例,拆旧区复垦验收必须提供农业主管部门对耕地质量的认定意见和后续使用、管护计划;二是要允许整治建新指标在市域范围内配置。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较高,需要通过整治建新指标流转弥补整治资金投入,国家规定项目区不得跨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缩小了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范围,必然减少土地级差收益,导致有整治资源的地区缺乏整治资金,有经济实力的地区购买不到整治建新指標。只有放开整治建新指标配置范围,才能显化其价值;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由于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扩大整治规模,必须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整治,允许投资者获取合理收益。目前政策规定整治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这种收益分配方式只有在政府投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社会资本投入必然要求获取相应回报。

(四)积极培育和建设整治建新指标市场

1.培育整治建新指标市场供给。由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涉及产权人权益,政府无权强制实施,因此整治不宜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应以农民自愿或农民自主的形式运作。市场建设初期以政府投资示范项目为主,政府拟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在征得农民(集体)同意的前提下,组织整治项目的实施,整治土地增值收益及时全部返还农村,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农民自主实施整治。农民(集体)主导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整治方案经政府批准同意立项的,农民(集体)可将项目在市场上挂牌,寻求投资者,或以其他方式自行寻找投资者,允许投资者获取适当收益,具体收益分配方式由农民(集体)和投资者协议确定,政府可公布指导性的投资收益率。在政府引导示范和农民(集体)自主实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实施整治建新指标市场供给计划。

2.培育整治建新指标市场需求。整治建新指标市场需求取决于地方建设发展速度,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市场需求,促进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为了平衡整治成本,在市场建设初期可规定新增经营性用地必须使用整治建新指标,待市场发育成熟后,再逐步将新增工业用地纳入整治建新指标强制使用范围,但市场需求制度设计要与市场供给能力相适应。在指标竞买主体方面,应当以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为主体,因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竞买单位在不确定是否竞得土地前不会提前竞买指标,也无法预计需要购买多少指标,在竞得土地后未竞得指标又会导致土地闲置,因此整治建新指标应由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参与竞买,用地单位在竞买经营性用地时,必须缴纳相应的指标保证金,竞得土地后由相关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直接提供指标,收取指标价款。由于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极易受到政府干预,因此市场竞争必须彻底排除行政干预,否则将导致实质上的政府定价。

3.科学设定指标价格形成机制。一是要建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与土地综合整治相挂钩制度。由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由国家无偿下达,而整治指标需要竞买取得,形成指标价格双轨制,对整治建新指标的市场建设产生很大影响。个别地区将国家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也纳入指标市场,有偿供应,这种方式虽然能将价格并轨,但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将难以竞得用地指标,造成地方发展受限,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国家计划的分配需要政府予以调控,不能完全市场化配置,分配制度的设计十分重要,分配不科学、不合理,可能对整治指标市场造成冲击。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将国家计划分配与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相挂钩,国家计划在保障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后,剩余部分主要作为整治指标提供方的奖励,经济落后地区为发达地区提供整治指标,同时通过整治获得国家计划指标奖励,保障本地区的发展需求;二是确立市场竞价机制。为了加强政府对指标市场的调控,防止指标市场价格虚高,做空土地实物市场,部分地区采取了整治指标由政府统一定价收购的制度,但政府统一定价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实际上剥夺了农民(集体)本可通过市场竞争获取的额外收益,也导致市场竞争的缺失,限制了农民(集体)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性。考虑到由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作为指标竞买人的情况下,指标价格越高,土地出让金需要扣除的土地取得成本就越高,政府能够获得的土地出让收益就越低,因此指标价格不会被过度抬高,整治指标市场能够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张琳,张凤荣.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J].资源科学,2007(6).

2.韩娟,吕萍,薛剑,钟和曦.现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机制自身建设问题及建议[J].资源与产业,2009(1).

3.乐君杰.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邱继勤,邱道持,石永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的市场配置[J].城市问题,2010(7).

生态保护目标 篇7

一、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特殊性

1. 严峻的外部环境

环境问题正在国际化, “环境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环境因素已不仅是环境方面的问题, 还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 更是重大的外交问题。”[2]一些西方国家试图采用“环境殖民主义”、“环境侵略”等策略将本国的生态矛盾转嫁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摆出“气候霸权主义”姿态, 以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为名, 推进贸易保护主义。以巩固并强化自己在全球经济政治秩序中的优势地位, 从而达到制约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新兴大国发展, 维持霸权地位的目的。我国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 出现了诸多生态问题。河南省在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把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手段过程中, 不仅要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累积的生态矛盾, 还要承担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转嫁过来的生态问题。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双重压力影响到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了难度。

2. 复杂的内部环境

河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 层次较低, 主要表现为高资源消耗型加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同时, 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万元生产总值的水耗和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超过国内平均水平, 导致河南省长期累积的一些环境资源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 污染物排放和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河南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支撑力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升高, 他们不再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要, 开始以挑剔的心态面对生活质量、公共服务和政府管理。同时, 环境问题与河南省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许多问题相互穿插、相互强化, 如果不及时疏导和处理, 生态问题将有可能从局部管理问题上升为全局性大问题。比如, 许多群众会以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放大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不公正现象, 从而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扩大化。

3. 有限的政策环境

当前, 河南省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为增强经济社会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河南省政府采取各种政策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于公平正义正逐渐成为政府执政理念的重要支撑点, 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两者之间, 河南省政府的注意力正在逐渐向后者侧重。同时, 日益加剧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国家间的竞争, 在货币政策、国际贸易、汇率体系、国际产业分工等方面, 中国还要考虑全球平衡问题。而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整体上看, 河南省政府在制定生态建设政策时, 必须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民生就业、社会公平、国际资本、环境保护、世界贸易等多种因素中寻找平衡点。此外, 随着市场化初期的资源红利、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河南省要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仅采取防守型战略措施是不够的, 还必须采取进攻战略,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在此背景下,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被压缩, 尤其是多重政策目标下生态建设问题的矛盾, 将不可避免地抬高河南省政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政策门槛。尤其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看,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不具有优先性, 某种程度上还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矛盾。比如, 短期经济利益、民生保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因此,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多重因素导致的政策框架下探求可行的发展路径。

4. 紧张的资源环境

据《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统计, 由于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比较低, 河南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矛盾比较突出。一是河南省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高, 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消耗67.1%、天然气储量消耗53.4%, 铝土矿只够开采10年, 而煤矿储采比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河南省水资源缺乏, 地域与年际分布不均衡。据统计, 河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 已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1700立方米警戒红线。目前, 许多地区地下水供水源已处于满负荷, 甚至超采状态。三是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很重, 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8公顷,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与之相对应当是, 河南省的土地开发程度却很高, 可供使用的后备土地资源, 尤其是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导致河南土地的人口承载压力日益增大,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制约力随之增加。四是河南省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上比较高, 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从2009年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看, 河南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含农业源) 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2位、第8位和第5位。五是河南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据统计, 20%以上地表水河段的水质被评定为劣质V类, 全省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的21%, 由矿产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医疗废物、其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滞后,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河南省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地质、气象、生物、水文和人为活动导致的损失每年平均达30~40亿元, 受灾最重的年份损失甚至高达80亿元以上。

二、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应对策略

1. 科学评估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一是构建常态化的分析评估机制, 深入开展分析和评估, 对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禀赋进行客观分析, 对河南省各地区资源环境现状、问题与成因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河南省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针对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类分级评估, 并对各地区的发展潜力进行合理、科学测算。二是对三条红线进行合理规划, 合理设置河南省的生态保护红线, 进一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积极发挥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屏障。针对资源环境容量超负荷区域, 采取相应的管制措施;科学设置自然资源使用红线, 有效控制矿产、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设置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 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三是依托河南省各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 科学合理地制定河南省各地区的发展战略, 对各地区资源环境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以期将有限环境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和最重要的重点项目和重要领域上, 将有限的环境资源容量运用到最需要和最重要的行业和区域, 引导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达到时间上持续发展、空间上协调发展。

2. 构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河南省政府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在对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时, 我们不仅需要考虑促进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 还要把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工作成绩纳入到考核范围之内。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 尝试实行具有差别化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生态经济、生态保障、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和生态发展等内容。一是生态经济指标, 着眼于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循环经济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包括人均绿色GDP、单位土地面积GDP产值、循环经济比例、生态产业比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二是生态保障指标, 主要从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社会安全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市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及制度状况, 包括社会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国控、省控、市控监测站总数。三是生态承载力指标, 主要从资源消耗、人均资源占有、污染物排放程度、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生态与资源承载力状况, 包括单位GDP的能耗 (电耗、水耗) 、人均资源量 (水、耕地、林地、矿产等) 、清洁能源使用率、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四是生态环境指标, 主要从资源禀赋、生态建设、环境质量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生态环境及环境保护状况, 包括煤炭、水等资源储量占全国比重、省会和中心城市全年API优良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各类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等。五是生态发展指标, 主要从教育、经费投入、公众满意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潜力及公共文化的状况, 包括高层次人才的比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指数等。

3. 构建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制定和完善节约资源、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专项立法。积极制定和研究有关法律法规, 有效遏制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 有效控制农用地膜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养殖畜禽造成的污染, 有效防控农村的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因地制宜, 加快研究和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完善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税费制度。针对河南省资源税收、环境税收、碳税以及循环补贴、生态补偿、低碳补助等,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环境产权交易制度, 健全林权、水权、地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产权制度。三是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监督力度, 进一步增强河南省环境质量检测、生态功能检测、环境标准监管、产业准入监管和污染排放监控。完善生态建设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河南省各地区要及时发布空气质量、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情况、河流水质等信息, 进一步加大企业环保失信信息的共享力度, 建立企业环保信用“黑名单”数据库。四是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 研究和建立河南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制度, 针对未达到污染排放目标、环境质量目标、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的责任者, 要对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追根溯源, 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 推行严格的赔偿制度, 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它的持续发展动力源于积极成熟的公民意识。”[3]因此, 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公民生态意识。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部署中深入推进, 广泛开展“全国低碳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河南生态日”等生态文化活动。不断进行河南省环境脆弱、资源短缺的省情宣传, 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地节约每一粒粮、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二是在全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厉行节约, 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 引导和规范全省绿色产品的生产, 进一步畅通全省绿色产品的流通渠道。不断扩大环保、节能、低碳的绿色产品消费理念,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通过采用价格等手段引导和调节城镇居民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三是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作用, 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环境执法、环境影响评价、重大环境政策及规划制定、环境地方立法等方面增强公众参与的力度, 及时公开生态环境信息, 提高环境执法和决策的民意基础, 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通过制度创新, 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矛盾中达到和谐统一,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摘要:河南省形势严峻, 急需通过科学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及制度创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生态文明,特殊性,策略

参考文献

[1]白杨, 黄宇驰, 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N].生态学报, 2011.31 (20) :6295.

[2]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 2013.35 (1) :4.

生态现代化的目标内容及路径选择 篇8

一、生态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价值

生态现代化是围绕生态对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而展开的。指在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中, 始终将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变量和重要内容, 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现代化发展理念, 通过大力发展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 强调绿色GDP, 不断提高资源劳动率, 科学地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合理地利用和悉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支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 建构有利于人和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的, 使生态环境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人类能够世世代代的可持续发展。是发生在生态环境领域之内但意义又超越了生态环境范围的划时代的革命性变革。其主旨是通过环境保护, 发展绿色生产力和循环经济以及提高资源劳动率, 追求绿色GDP, 营造绿色文化, 倡导绿色消费等措施, 全方位地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现代化要求人们在运用生产力标准或经济增长速度来评估现代化水平和程度时, 还必须评估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生态资源。

生态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原动力。生态文明的发展又有助于加快人的现代化步伐, 通过人的文明来带动社会整体文明。在生态文明、人的文明和社会文明三者的交互发展中, 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方式等会发生全面的革命, 催生着绿色自然力、绿色生产力、绿色消费、绿色科技、绿色政治文化等新生事物, 推动着社会文明进入一个更加崭新的阶段, 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的美好景象。

1.环境保护是生态现代化的基础工作。环境保护一般是指自然和生态的保护、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环境管理、环境检测等一系列活动。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因此,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建设生态环境就是造福人类。只有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对自然界既索取又投入, 既利用又建设, 才能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根据我国特别是江苏省南通市现在的环境状态, 环境保护重点在于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植树造林、发展生态产业、从各方面堵塞破坏环境的途径, 遏制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趋势, 逐步恢复、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扭转环境系统的失衡局面, 保证环境内部的自身发展。

节约资源也是环境保护的内容之一。生态资源都是有限的, 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只有在生态资源的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 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 才能使生态环境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节能型城市等方面的节约资源的活动, 培养国民养成自觉节约资源的行为, 是生态现代化中的重要内容。

2.发展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技是生态现代化的主体工程。生产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 包括了自然力、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力。生产力的源泉的抽象形式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环境系统, 也就是以土地、河流、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矿物等自然资源为核心的自然力。自然力构成了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 是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源泉。绿色生产力是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生产力, 如推广清洁生产, 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广绿色农业, 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产品;治理沙漠、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优化水环境。非绿色的生产力的发展, 如采取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所获取的经济增长, 实质上是对生产力的源泉从源头上加以扼杀,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危害。绿色生产力要求绿色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 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的办法, 从暂时看, 可能生产力得不到发展, 但是它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系统, 得以休生养息, 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绿色科学技术在生态现代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使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原来沉睡在地下的各种自然资源开采出来, 成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 使人类获得越来越多的能量, 但是又带来空气污染、臭氧层越来越稀薄。许多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又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因此, 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 存在着绿色与非绿色科技之分。绿色科技是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不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有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科学技术。非绿色的科技是那些不利于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科技。科技对生产力的进步作用应该在于, 不损害生态系统自组织的优化, 反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如果科技对环境产生负面作用, 就不是第一生产力, 相反, 会成为第一破坏力。

为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充分反映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 必须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即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是对传统的GDP只是考量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 但是无法反映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状况的一种纠偏和调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大力推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 只有这样, 才能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将生态现代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3.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活方式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技呼唤着绿色消费力, 绿色消费力反过来促进和推动着绿色生产力与绿色科技力。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按照社会生活生态化, 生态资源效能最大化利用的要求, 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 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充分尊重生态环境, 重视环境卫生, 确立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新的生存观、幸福观和发展观, 倡导绿色消费, 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 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生态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是由生态在整体现代化中的功能决定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的。现代化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综合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超越传统的革命性变革, 始终奠基于生态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基础上。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反复证明, 没有生态环境资源, 现代化的步伐无法向前迈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采用非生态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就不能实现;破坏生态环境资源, 现代化建设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能持续地利用生态环境资源, 现代化建设就会夭折和中断。

二、生态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现代化理论表明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的正向结合不仅是可欲的, 也是可行的。面对中国不断出现的环境挑战, 在市场的压力和有能力国家推动下, 沿着生态的路线走工业化, 可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目标的协调。生态现代化建设是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 涉及面十分广泛, 牵扯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多个层面的诸多问题, 依笔者之见, 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花力气。

(一) 把树立生态意识作为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现代生态意识提倡高效低耗、无毒无害、清洁安全、循环节约、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预防创新和健康环保, 反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超量消费,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完全脱钩、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互利共生。生态现代化是一次生态革命, 也是人类观念、行为上的重大转变, 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的生态理念的转变。因此, 提高人民生态意识、改变不利环境保护的行为模式, 是关系到生态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应不断加强宣传与引导, 在全社会广泛树立现代生态意识。

1.要变单纯追求经济价值的发展观为把追求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相结合的发展观。经济价值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具体体现, 并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发展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人文价值上。而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实现又要依赖于和取决于生态价值的实现。只有将人与生态环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相互补益的动态系统, 并将这一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整体协调和整体最优化作为价值取向, 才能达到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三者兼顾, 共同发展的目的。

2.要变只是局限于“人与自然关系系统”的发展观为把“人与自然关系系统”与“人与社会关系系统”结合起来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主体, 是索取者, 自然是客体, 是奉献者。人对自然索取得越多, 主体价值越能实现。同时, 传统发展观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其结果,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相当大的一部分又反过来成为人类征服自己的能力。

3.要变只是追求当代富强和幸福的发展观为把追求当代的发展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将当代与未来割裂开来, 认为发展就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人们的价值取向是物质第一主义, 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的刺激成为人生的目标和时尚。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将当代发展和未来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保证发展链条的衔接性和连续性是当代应该倡导的发展观。一方面, 当代要适度生产。经济发展要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 达到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 要倡导适度消费。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抛弃唯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高消费的追求, 讲究生活质量的提高, 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4.要变只是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的发展观为把关注本国本地区的发展与关注别国别地区的发展乃至全球整体发展结合起来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对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只局限于自己所生存的范围内, 表现出强烈的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色彩。其实, 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和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 当局部系统遭到破坏时, 整体系统会随之失衡和发生改观。只考虑自己的一方净土, 或者以污染别的地方来保全自己, 都是不明智的短期行为。在环境保护问题上, 需要全球视野和世界主义的胸襟。

(二) 把实施生态经济战略作为实现生态现代化的着力点

生态经济是指把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发挥生态优势, 创造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1. 发展生态工业。

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一是采取措施推进老城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化改造,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责任制, 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二是遵照循环经济理念, 培育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 促使企业节约能源, 再生利用废弃物, 降低经营成本。三是全面实施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使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打造绿色工业名牌产品,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督促企业绿化、美化环境, 创建“园林式”工厂。五是引进并鼓励企业在从事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服务和环保产品商业服务。

2. 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要把推行生态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场革命, 以生态技术和生态理念引导农民,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绿色农业技术, 并实施“沃土工程”、“植保工程”, 大力推广以健康养殖、清洁生产技术为核心的生态种养方法。二是培训一批生态技术人才, 指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 并培养一批农村生态农业骨干,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三是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通过生态化生产模式的典型示范, 加以推广。四是全面推进“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无公害示范县建设,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度和公信度。五是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等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工程, 定期开展林业生态系统评价。

3. 发展生态旅游业。

以南通市为例, 南通生态资源丰富, 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南通特有的滨江湿地和沿海滩涂资源是开展生态观光与生态度假旅游的条件, 南通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具有丰富的参与性、独特性和新奇性。如:如东的“海上迪斯科—南黄海踩文跲基地“、滩涂放风筝、启东的”圆陀观日出“、海门的蛎蚜山生态旅游等等。虽然具有明显的生态旅游特色, 但有些景点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要引导企业按照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路, 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建设具有生态功能的休闲旅游项目及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 创造以绿色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品牌。

(三) 把制度的完善作为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要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以前片面强调干部的政绩在于江河要改, 面貌要变, 衡量干部的政绩主要看近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有些干部以牺牲环境求速度, 甚至到了“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的地步。

1.要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 制订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做到生态现代化有法可依。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 努力做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 同时要支持和监督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还要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 普及有关法律知识, 教育全体公民养成尊重环境、善待环境和呵护环境的习惯, 成为品德高尚、富有教养和审美情趣丰富的现代人。

2.通过开征生态税,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广义的生态税包括开采利用自然资源和使用具有污染性产品的行为税以及排污税。前者如开发森林资源税, 使用含铅汽油、含氯氟化碳产品税等;后者是指对各种形式的垃圾征税, 包括企业“三废”和居民垃圾。这样能够促进可更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从财税和金融政策上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型产业加以扶持, 促进其快速发展。这类产业具有高利润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等特点, 应对这类企业在财政上予以资助, 税收上给予优惠减免, 融资上给予倾斜照顾。与此同时, 凡是会加重资源环境压力的企业项目要加以严格控制, 严禁高污染项目上马。

水环境是南通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生态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治水。要以开展节水型城市活动为契机, 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 实现包括城市和农村、水量和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和需水在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要由以供给管理为主转向以需求管理为主。要实施节流优先, 治污为本, 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建立起供水和污水排放的统一的管理和收费体制, 建立用户节约用水和效率用水的激励机制。

(四) 把创新科技机制作为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环境恶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性勾连, 应重新估计科技在环境改革中的作用, 不能仅仅把科技理解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更应把科技理解为治理和防止环境问题的潜在的和实际的工具。生态现代化主要靠科技来推动和催化, 科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强大动力。生态产业的兴起、清洁能源的开发、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绿色产品的生产, 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 可以说, 科技进步在生态现代化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均未形成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 技术落后是导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 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推上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位, 构建一套有利于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科技创新机制。

建立和完善这套机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框架, 一是增强发展生态科技投入意识, 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二是明确生态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技创新, 应以无害化环境为前提或主导方向, 与社会生态化进程紧密配合。如在新产品开发时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指标, 选择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 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且注意不产生毒副作用和最少的废弃物, 同时有利于拆卸、回收和利用。三是要着力开发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如要着重开发有利于节约、替代、循环作用的先进适用技术, 包括空调节电技术、绿色照明技术、重大机电产品节能降耗技术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链接技术。还要着重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主要包括推广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技术、生物质能生产清洁液体燃料技术、沼气应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扩大风能利用规模技术等等。四是要全面构造生态技术的推广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应用两张皮的问题。此外, 还应大力培养人才, 这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 必须把它放在生态城市建设重要位置, 抓紧抓好。

(五) 把加大资金投入作为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如生态科技的开发、环保设施的改善、生态文明的修复、环境污染的治理、监管能力的提高等等, 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的投入, 建设生态城市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引导、组织多种资金多形式、多渠道投入, 这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生态城市建设的速度有多快、面貌变化有多大、效果有多好,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多寡。一是政府投入。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要加大政府在城市环保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的投资力度。把生态技术开发、城市的自然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技术、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纳入财政预算, 不断提高财政支持额度。二是银行信贷投入。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应更新观念, 强化金融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服务意识, 逐步增加对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信贷资金投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消耗的产业、产品, 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抵押贷款要简化抵押登记和评估手续, 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延长有限期限。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要下力气拓展业务, 尽力解决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需求。三是工商企业投入。企业是资源、能源的主要消耗者, 也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主要建设者。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 引导企业把更多资金用于自身结构调整、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用于实行清洁生产, 努力成为生态型企业。四是外资投入。应认真总结前几年招商引资中的经验教训, 努力引导外商投资生态产业, 投资改造我国的传统工业、传统农业, 发展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上述多渠道、多层次投入,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资相结合的投资结构, 借助于经济手段的改善和生态建设的经济环境, 就一定能充分发挥投入机制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作用、保障作用。

(六)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

生态现代化理论很注重市场、政府与生态现代化的关系。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市场在实现生态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为遏制污染的新技术必须通过市场才能使生态走向可持续发展, 政府是不能干预的。然而, 这丝毫不否认政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在生态现代化中, 政府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制定环保政策, 变补救性策略为预防性策略, 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展的环境代价。市场和政府的重新定位也改变了公众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新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的鼓励, 得以在公众中广泛传播, 这大大调动了公众的参与意识, 从而使他们成为生态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 我国政府应该改变其计划经济时代的功能, 把工作重点落实在完善基础设施、制定环境政策、弥补市场失灵上。在我国, 那种认为“环境保护只能是增加成本”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选择时, 常常是选择前者, 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为此, 我们应该提倡生态现代化理论中关于“防治污染有回报”的理念, 从而使政府在制定策略时从长远考虑,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 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运行的过度干预, 鼓励创建生态市场,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例如, 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上, 政府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和负责必要的投资, 然后要通过商业资本、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各种途径筹集资金, 拓宽投资渠道。当设施建成以后, 要实行市场化运作, 使之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此外, 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还应鼓励公众参与。在实行开放政策条件下, 政府、市场、公众都应当共同谋求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其中公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决策时应该调动公众参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决策咨询的积极性, 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以保证政策的公平、公正。因为公众才是环境政策的真正拥护者和执行者, 公众的行动关系到政策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如何, 只有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才能真正实行好。

摘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表明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的正向结合不仅是可欲的, 也是可行的。生态现代化建设是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 涉及面十分广泛, 牵扯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多个层面的诸多问题, 文章指出, 应树立生态意识、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完善制度、创新科技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目标内容,路径

参考文献

[1].丁溪.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学术交流, 2010 (2)

[2].雷怡安.浅析苏南生态现代化发展道路.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3].郇庆治.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 (1)

[4].李伟娟, 张鹤同.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环境教育, 2009 (4)

[5].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决策与信息, 2009 (12)

生态保护目标 篇9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当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系统认知理论用于同一城市问题的研究时, 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论。当这种情况发生, 并且相应问题的研究又必须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之上, 该怎样对不同理论及由此作出的结论进行协调?这种协调问题尤其在不同结论间存在明显矛盾时, 更容易凸显。比如, 有些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中, 就出现了经济指标、环境指标、文化指标间近乎“不可调和”的矛盾, 结果导致保护也不是, 不保护也不是。

基于上述, 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这样一种城市生态系统的认知:它能够有助于我们在对城市问题进行综合目标评价时, 对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态学理论及相应结论进行整合, 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和不同性质的因量转换。下文将以此为目的, 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再认识。

1 城市生态系统的宏观甄别

人类的城市行为虽然直接对象更多的表现为城市空间环境, 但本质上却是在处理“人”自身的发展问题,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产生的需求会使这种行为表现出既于物质又远超出单纯物质要求的复合特征。因此, “城市本质上是人类属性的延伸和物化” [1];城市生态系统不仅存在客观的物质因量关系, 同时也存在同样具有客观性的非物质因量关系;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横向关联的物质系统, 也是一个有着时间纵向联系的人文系统。

1.1 城市物质生态系统

城市物质生态系统是指以城市空间环境 (包括人造空间环境和所处自然空间环境) 为主体的一切物质层面上关联对象构成的整体, 同时人的自然属性也被考虑在这个系统之中。这里的物质, 不只是有形的“物”, 还包括自然意义上有形“物”间的客观关系。

从静止状态上看这一系统是若干独立构成要素在一定空间位置上的总和, 它可以完全基于“人”的需要和自身能动性发生改变, 因此, 静止状态的物质生态系统具有即时性和可分裂性, 可以进行以某一时间为单位或一定空间为单位的切片。

从单纯满足人的即时物质需要角度来讲, 城市只是新物态系统的空间提供者, 它在空间上的关联性要明显强于在时间上的关联性。理论上我们可以将一个城市原有物态系统全部摧毁, 然后再在原址上重新建造, 因此, 城市物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人的需求和能动性的影响。

由于城市物质生态系统便于量化分析和认知, 针对它形成的理论更便于技术化应用, 因此, 基于物质层面的城市生态学研究十分广泛, 比如, 围绕人与生物圈关系展开的生态学研究, 基于自然环境的城市生态学研究等。但学界在这个层面上的城市生态学研究中, 大多采取的是单系统理论, 既将所有与城市相关的要素看成是一个系统或这个系统的衍生, 因此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一是将人与城市的物质体系并行;二是将人完全从属到城市物质体系之中。前者容易导致夸大人对城市物质体系决定作用的认识, 而不便于城市物质体系对人群的反作用研究;后者则容易导致将人的社会属性中的部分或全部纳入到城市物质体系中, 而不便于进行系统非物质能量的研究。

1.2 城市人文生态系统

城市人文生态系统是指以城市人群的生活信念、价值观、生存结构、习惯、态度为基础, 所有具备社会属性的行为方式及关系的综合。这里的人群是个相对概念, 比如, 我们可以以家庭、社区、片区、城市为范围来界定人群, 也可以以某种价值取向来界定人群。

城市人文生态系统以“人”为纽带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 就整体层面而言, 它是“人”主观承传 (人际传播) 、自然延续 (长久记忆) 、时代背景 (环境适应) 、需求变化 (改进发展) 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基于人群界定的多元性, 这个系统难于进行切片和主观分解。

城市的人文生态不仅与城市物质空间存在一定对应性, 而且表现出很强的时间上的延续性, 因此, 城市人文生态系统的稳定, 一方面通过它的物化对象——城市物质生态系统来实现, 另一方面则来自系统本身的发展“惯性”。即有的城市人文生态并不会因为原有的物质依存和表现方式消失而立刻消失, 它的改变需要基于人的适应性过程。

城市的人文生态, 除了明显具有社会科学属性的一些学科如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对其有所关注, 其它学科领域鲜见对之深入研究者, 甚至在城市设计这样的学科领域它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 (一) 尽管早在20世纪六十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就“发展了一种系统的建立在人文生态学原则基础之上的城市发展理论” [2], 但是本质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不断完善, 更重要的是城市人文生态的存在及作用至今也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 城市人文生态在研究时难于像物质生态系统那样进行界定, 更难于进行量化控制分析, 在很多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内往往显得“实践”意义“不大”。

2 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关系

2.1 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

基于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 我们不难理解:“能量”传递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性, 并使之内部各构成要素存在广泛联系。这种能量传递必须有两个方面的保障:构成要素 (包括类别及分类量) 、因量关系。其中, 构成要素是能量传递及到达的对象, 并承担对能量进行转化的功能;因量关系是能量分流、传递的路径;构成要素对能量的结构需求构成它们之间的因量关系。能量通过因量关系在构成要素间的传递使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空间上的关联, 而传递过程和方式则使城市生态产生时间上的关联。“当系统内的能量传递发生改变, 那么原有系统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 当这种改变处于系统耐受阈限值内时, 系统会表现为定向性的生态演替——进化;当超出阈限值时, 系统的原有稳定性就会发生本质改变” [3]。

由于城市生态的双系统性, 能量传递在城市内部又会表现为两个层面三种路径。所谓两个层面是指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各自内部的横向能量传递及它们之间的纵向能量传递, 当一种能量由两个系统中的一个向另一个传递时, 能量的性质会发生转化, 即物化或非物化。而三种路径是指能量同时在通过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各自内部的因量关系、它们之间的局部因量关系、它们之间的整体因量关系进行传递, 见图1。

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 “人”是一个特殊的构成要素, 他同处在两个系统之中, 使能量在通过两个系统之间时物化或非物化成为可能, 是维持、改变、促进系统能量及能量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是城市生态系统动态性的表现, 因此其变化特征与它的动力特征存在一定的关系: (1) 基于能量传递、构成要素、因量关系之间的关系, 不难理解在每个因量关系中, 存在匹配的因量指数。因此, 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可以通过因量指数的变化 (以下简称“因量变化”) 得以反应; (2) 一个因量变化会通过能量传递而诱发下一个因量变化, 并由此产生系统层面的变化; (3) 基于能量传递的层面及路径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可以表现为整个生态系统变化、城市两个生态系统变化、城市两个生态系统内部变化三个层次。

理论上, 城市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任何一种因量变化都会通过系统内在的广泛联系, 而在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层面有所表现, 并最终表现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变化, 见图2。但是由于能量传递层次和路径的特征以及城市两个系统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 城市的两个生态系统对同一因量变化的反馈有着不同的灵敏度, 对变化影响的耗散或最终完成适应性调整的周期也不一样。也就是说, 城市的两个系统间存在反馈变化差, 反馈变化差的消除必须基于一定的时间保障。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正是由于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反馈变化差, 因此, 它们之间有理论上的可分离性, 也就是说并非每个城市以及发展中的每个阶段, 它的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之间总能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举例来说, 当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已经是新的状态时, 城市的旧有人文系统可能还在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把这个现象放大, 城市的旧有人文系统可能还在发挥作用, 但原先与之高度对应的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则可能已经完全消亡,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 这时候城市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这种失衡恰恰是我们在现有城市问题的研究中最容易忽略的。 (笔者认为诸如城市趋同、城市人口非结构性膨胀、人群对相应城市的认同感下降等等城市问题的出现, 与城市两个系统间出现的危机有很大的关联, 文旨所限, 这里不作展开。)

3 如何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关系

基于人的二属性理论形成的城市二属性认识, 使很多人承认城市二属性之间是高度关联的, 但是, 由于在城市“第一属性”或“本质论”上长期以来存在争议, 同时由于学科视角的差异, 人们更易于用分离结构或从属结构的理论看待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关系。

笔者认为当我们在进行综合性城市问题的评价时, 城市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应当被理解为城市宏观生态系统的一元二化, 两者间是既存在差异又互为依托、反映、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既不能独立成两个体系, 也不是从属或附属的关系:一、两个系统的出现及维持都基于同一个特殊的构成要素——“人”, 人的二属性直接对应着城市两个系统;二、两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 都不能体现城市生态系统完整的动态关联, “任何一个部分都会通过迭代和反馈彼此不断相互包容而成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 [4];三, 两个系统间存在多重客观的因量关系, 任何一个因量变化, 都必然会引起两个系统发生应激反映, 两个系统间存在多态位的客观联系。

如果以分离结构来看城市系统, 系统间未达到整体层面的因量关系就很容易被忽视, 局部因量变化对总体因量变化的影响就难于深入研究, 此外分离结构的认知理论很容易将城市问题变成片面物质或单纯社会考量。

如果以从属结构来看待城市的双系统, 实际上又回到了以一种系统为主体的宏观单系统理论层面。这样的理论很容易使城市问题陷入“混沌”的认识状态, 进而形成扩散的“城市完全自组织”的认识。由此, 人类的城市行为就陷入了作为和不作为的悖论逻辑中。

分离结构和从属结构的城市系统认识实际上都是单系统认识, 只不过宏观度有所差异。今天, 许多用能够用单一视角的生态理论给予解答的城市问题, 之所以换了一个视角就存在许多矛盾, 正是因于此。

文章引言部分所提的“协调性”问题, 归根结底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因量与非物质因量如何认知 (主要体现在作用关系上) 和如何协调评价 (主要体现在不同性质因量的等值转换上) 的问题。如何认知是如何协调评价的基础, 而如何协调评价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从经济至上、到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再到建设和谐社会, 城市发展理念上的进步要想真正变成认知行为的进步, 还需要一个过程。本文只是浅显的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系统因量的关系, 借此提供一种对其进行综合量性分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它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的展开。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摘要: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复合性, 选择性和分离性的城市生态系统相对容易认识, 但有些城市问题的研究, 需要基于尽可能综合的系统考量, 由此需要一种理论能够有助于对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态学理论及相应结论进行整合、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和不同性质的因量转换。基于此, 将城市生态系统甄别为一元二化关系下的物质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 并阐述了它们的动态关联特征。

关键词:城市生态,物质生态,人文生态,一元二化,变化差

参考文献

[1]宋俊岭.城市的定义与本质[J].北京社会科学, 1994, (4) :110.

[2]姜芃.美国城市史学中的人文生态学理论[J].史学理论研究, 2001 (2) :105.

[3]AULAY.MACKENZIE等.生态学 (精要速览系列) [M].孙儒泳, 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生态保护目标 篇10

一、生态文明下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具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尤其注重强调人与自然交汇互通的文明,也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以来最高级的一种文明。但是在这种生态文明的环境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仍旧形势严峻,它具体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进入到海洋的污染物无法通过海洋环境的自净机制进行彻底自净,从而形成大量污染物被滞留在海洋中,海水质量不断下降,造成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洋环境被污染。举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环境污染案例,就是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在2008年发生的近海海域浒苔污染。给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导致这次污染发生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海洋开发的不合理和海上石油污染[1]。

(二)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中也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重中之重,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重视,生态保护理念宣传不到位,导致了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

(三)海洋环境治理工作有效性低

现阶段在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就是政府部门。然而在不断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人们不断提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当其冲的便是法律基础薄弱。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还是欠缺的,尤其是针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我国的法律法规在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硬性规定,从而导致非政府组织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上受到许多限制。

二、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

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提供了思想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会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成功治理了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理念也会随之相应提高。因而,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政府或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宣传。与此同时,各大高校或者街道社区也可以组织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知识讲座等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播出去,加强人们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

(二)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体系

首先,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制定更加严格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比如可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环境保护法的修正草案等等。其次,国家和政府到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提供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并对其加强管理和利用。比如到2024年北京市在防霾治霾工作上的总投资将超过8000亿,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的拨款利用,并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比如,国家可以把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政府绩效考核相挂钩,在对政府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时,除了要像以往一样重视经济的发展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着重注意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效。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纠察力度和问责制度,对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生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要给予一定的党纪处分,并且要就责任追究到底,强化部门领导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明确其有关责任。所谓“人多力量大”,除了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要加大出拳力度之外,还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也都积极加入进来,同时注重加强环境保护组织的专业化。比如说可以让海洋环保组织实行信息公开化管理,将自身的管理工作全部放到网上来接受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从而提高组织透明度,平时注重加强在海洋环境知识领域的学习,这是做实做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集合全社会的智慧早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3]。

三、结论

总而言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必须尽量加快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在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海洋经济飞速、蓬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和谐、舒适的海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炜宝.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曹宇峰,孙霞,于灏,林春梅.浅谈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1:104-108.

生态保护目标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体的20个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要求,也是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则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

一、注重生态文明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八个字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党和政府要让农村GDP继续增长,人均收入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与农村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生态文明,对于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具有促进作用。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国土和水系整治,整备好农村和农业的基础,保护好森林和农业环境的其他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在保护和培育长期的农业生产力。在这一意义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产发展”是一致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村自然资本的价值实现途径,为农民的“生活富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生产发展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的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放在首位,我们要牢牢坚持这一战略思想。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生态平衡是社会建设之根基,一旦这一根基遭到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根据当今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现实,在深刻总结我国及世界工业化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言简意赅,精辟科学,正确把握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不误,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

(二)生态文明是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

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宽裕,也包含着身心舒适,即良好的生活环境所造就的健康的生活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使人不要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条件和重要基础。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发展落后,不仅仅是因为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这些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人们不遵循自然规律,导致了环境和生态状况的严重恶化,“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事物”,人们不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恩格斯就曾说过“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如,土壤力丧失使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农业可用资源日益匮乏、长期的农业发展缓慢也使很多农业人口流失从而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等等,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之密切相关。

二、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内容之一

(一)村容整洁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村容整洁”顾名思义,是指农村社区的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社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从微观行动来看,村容整洁就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的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活动,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从宏观部署来看,村容整洁讲求规划先行,这个规划,不仅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到城市文化的进程和发展布局,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高度,尊重农村社区的实际和特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从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入手,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比如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等。“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内容,农村生态良好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二)村容整洁的意义

应当说,实现“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既是针对当前农村村容村貌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直接体现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拥有良好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利益要求,更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的要求。村容整洁,有利于优化农村投资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环境,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潜在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有助于农民安居乐业,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有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带来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和建设成果的最直接体现,是体现人与环境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看一个村庄发展程度的好坏,看一个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这个农村的村容村貌。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抓手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

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载体。环境好了,文明的程度才能提高。有位哲

学家就讲过“环境能够塑造人,人能够改造环境”。抓乡风文明,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文明抓起,如果我们的村庄破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去跟农民讲文明,就很难有说服力。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有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就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自身与环境的和谐,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农民有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农民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文明和友好,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友善,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社会道德的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

管理民主,就是让广大农民在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能以主人翁的态度,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自主决定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自主管理农民自身的事情,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自身的权益。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农民自主从“干中学”的过程。成熟的民主体制始终伴随着永不停顿的成功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农民自主、村民自治、自我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主决策的新内容,这种民主决策直接给农民带来利益,管理民主之习惯从中真正育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是实践我们民主体系的过程,也是我们农村民主体系逐步发育、成长、成熟的过程。所以,离开这些与农民利益休戚相关的实践过程,谈民主管理往往就是空谈。

管理民主首先就要要求广大劳动人民积极参与与自身有关的各项事务中,而维护农民的环境权也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如农民自主管理生活与生产环境,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等。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广大农民要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大行动中,人人都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维护好自身的长远利益。转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倡导文明卫生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革除生活陋习,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全民参与,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参与以及他们对于自身行为活动的管理是生态文明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对改变被严重污染的农村环境有极大的作用,也会使我们的农村发展得更为全面,从而使我国广大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蒋和平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保护目标 篇12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调整划定基本农田, 落到地块和农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乡级规划要落实到地块。编制基本农田保护专题图, 标示出基本农田所有权界线、地块及编号等基本信息, 同时与农业部门配合, 把基本农田落实到承包农户。

———加强基础性工作, 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信息报备制度。对每一宗基本农田保护地块所涉及的保护责任、承包经营和质量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建立完整的图、表、册等台账, 并将相关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 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凡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修改或调整, 都要报国务院批准。补划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原则上在本市县域范围内完成。将基本农田的变化情况纳入年度变更调查, 进行“五级”备案。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作用, 强化基本农田的日常监管。

———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稳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聚合相关部门资金、引导社会资金, 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基本农田建设。继续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投入力度, 稳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上一篇:反垃圾邮件网关下一篇:道德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