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2024-08-07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共12篇)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1

1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技术概述

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现代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对石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应用必须满足运输需求, 即从能源产地到消费场所的传输, 国内石油化工企业主要采用的有两种方式, 即罐车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 罐车运输由于受到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制约, 主要在短距离内发挥作用。相对而言, 管道运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不间断作业等优势, 被视为长距离输送的最佳选择。

结合现状分析,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掩埋的方式, 尽管在管道外部做了敷设防护, 但由于土壤成分复杂、地形迥异等问题, 依然会形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腐蚀问题。

长埋地下的管道与土壤接触, 长期收到土壤介质中的水分、细菌、酸碱等因素干扰, 腐蚀因素慢慢积累, 经过量变完成质变。一旦发生管道腐蚀泄露, 就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而对于企业而言, 腐蚀问题会导致整个管线的停运, 受到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基于以上原因, 针对长输管道进行腐蚀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无论多么严密的仿佛绝缘层或隔离措施, 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腐蚀因素的干扰, 同时, 由于长输管道长埋于土壤之中, 无法进行定期观察检修, 更不可能采用常规手段进行维护。

根据阴极保护的原理不难看出, 只需要确保长输管道获得稳定的电子补充, 就可以有效组织腐蚀问题的发生, 因此, 阴极保护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合理的措施。

2 管道阴极保护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效益上说, 运输成本低、全天候作业、能源消耗少, 从环境效益上说, 由于采取全封闭的运输模式,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同时,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周期较长, 客观上要求它必须实现一定的使用年限, 因此进行腐蚀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阴极保护的基本设置

根据金属管道在泥土中的腐蚀机理研究不难看出, 在管道表面出现土壤腐蚀、大气腐蚀、细菌腐蚀等因素情况下, 会导致电子流失, 形成局部腐蚀现象。阴极保护即采用补充电子的方式, 是典型的电化学预防方式, 是针对金属材质最本质的腐蚀预防手段。

在具体的执行中分为牺牲阳极法和强制电流法两种形式, 前者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外部电源, 不受外界干扰影响, 不需要额外设备和占地面积等优势, 这种方式较为适合掩埋在地下的金属材质管道, 但防腐效果有限;对应地, 强制电流法的保护范围大、适用范围广, 采用电流输出的方式进行补充, 因此比较适合长输管道的应用。

2.2 阴极保护的设计要点

第一, 优化接地电池的设置。传统的阴极保护设置只注重管道防腐本身, 对设备保护缺乏认识。结合创新的思想, 采取安装接地电池的方法, 将雷击和静电破坏因素考虑在内, 防止绝缘设备与保护电流之间的相互干扰。

第二, 杜绝杂散电流的现象。杂散电流的不稳定性是导致电化学腐蚀程度加剧的原因, 一般来说, 在管道附近5米以内、电位差高于0.5m V/m时, 就会导致大量的杂乱电流出现, 会加速绝缘层的破裂速度。可以通过设置排流锌阳极组来减少干扰, 实现防腐的目的。

第三, 复杂区域的特殊保护。石油天然气管道在建设中会发生与其他设施较差的局面, 如公路、铁路等地理位置上的重叠, 由于大量金属材质的集中, 会出现腐蚀的共生性。基于此, 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特殊保护, 如增加套管、开凿焊点增加锌阳极保护等。

2.3 阴极保护的创新应用

一般来说,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维护都是有自身企业完成, 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同时还面临技术不专业、安排不科学、劳动强度大等弊端。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 可以考虑维护外包的方式。将长输管道阴极保护的工作以承包的方式转接给国内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 以专业团队为基础, 进行现场监督、维护处理和定期汇总。

3 结语

综上所述, 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的应用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杂散电流造成的腐蚀是阴极保护的一个关键技术障碍, 尤其在复杂区域内实现电流稳定控制的难度较大。结合创新的管道防腐蚀维护方式, 以专业的手段增加阳极防护方法, 可以实现很好的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武烈.我国阴极保护技术的发展及其高新技术化的探索[J].腐蚀与防护, 2006, 03:136-139.

[2]李晓星.阴极保护原理与新技术[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S1:50-54.

[3]薛致远, 毕武喜, 陈振华, 张丰, 陈洪源.油气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现状与展望[J].油气储运, 2014, 09:938-944.

[4]颜东洲, 黄海, 李春燕.国内外阴极保护技术的发展和进展[J].全面腐蚀控制, 2010, 03:18-21.

[5]韩兴平.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技术的应用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 2002, 05:10-15.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这迫切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率,为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体制保障。

(一)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生态观念、发展生态经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然而,现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难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难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二)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就是核心竞争力。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新阶段,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用生态文明理念分析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提高节能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可以推进存量结构调整;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增量结构优化。从现行环境监管体制看,政出多门、权责脱节、监管力量分散等问题明显存在,影响行政效能,削弱监管合力,环保引导和倒逼机制作用尚未充分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升级,推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三)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加快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力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向,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能源资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碳排放强度。这在客观上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全面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加快低碳发展提供支撑。

(四)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基、民心所向。2013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等污染问题集中爆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在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下,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缺乏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环境执法监督的职能配置,环境监管难以到位,这导致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政策措施打了折扣。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集中力量解决细颗粒物(PM2.5)、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需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五)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职能不仅要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而且要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必须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不欠新账、多还旧账,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目前,国家层面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能分散交叉较为突出,存在权力下放不够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难以形成严格监管的强大合力;基层环保部门被赋予的职能和担负的任务不匹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内在地包括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由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兼具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须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为根本指向,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方针,不断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从再生产全过程着手,从形成山顶到海洋、天上到地下的一体化污染物统一监管模式着力,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一)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保护生态环境,应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污染降不下来,环境质量就提不上去,人民群众也就不会满意。优先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坚持将环境保护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各方面,严格环境法规政策标准,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要素综合、职能综合、手段综合,实现污染治理全防全控。协调处理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把环境质量反降级作为刚性约束条件,确保区域流域海域的环境质量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

实行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强化环境监督执法,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等领域和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

(二)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必须打破区域界限,统筹陆地与海洋保护,把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结合起来,控制陆源污染,提高海洋污染防治综合能力,抓好森林、湿地、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促进流域、沿海陆域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集中了我国大部分重要生物资源,承载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要在这些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强化区域间工作会商,及时就生态保护修复情况进行交流、沟通和协商。加大区域联合执法力度,对突出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查处。构建生态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信息互换互通。

建立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已陆续建立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其他地方也要结合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以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区域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与流域污染防治有效衔接,以流域为控制单元,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

(三)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国有林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系,搞活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妥善安置富余职工,推动林区经济转型,增强林区发展活力。

我国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大力促进集体林区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已基本完成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要按照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加大对林下经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森林保险等的支持力度,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规范和监督林地流转,探索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集体林地基础设施建设。

(四)完善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健全举报制度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使其上课本、进社区、入工厂,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环境信息公开,扩大公开范围,完善公开方式,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企业污染物排放等信息以及环境状况、重要政策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公开,主动向社会通报。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真实客观地公开环境信息,监督企业按规定公开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信息。

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畅通工程,精心做好环境权益被侵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受理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好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五)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排污许可是一项国际通用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对实行排污许可有原则性规定,但许可条件、程序等具体规定尚未明确。要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规范污染物排放许可行为,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污染减排与行业优化调整、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在总结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各类排污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强排污权交易的组织机构和监管能力建设。

(六)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既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违法成本、震慑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根本对策。要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生态环境损害与公民损害列入赔偿范围。建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合理鉴定、测算生态环境损害范围和程度,为落实环境责任提供有力支撑。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的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对排放污染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3

杨宇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云南省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创建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主持和参与云南多个国家公园规划编制或评审。

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以传统的资源消耗性方式发展经济常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这就要求一种能在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实现双赢的模式。

国家公园就是世界上通行的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家公园的建立能够保护原生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并为国民提供游憩和学习场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学术研究及国民环境教育。

云南率先在滇西北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这一管理模式已在云南省逐步推开试行,国家林业局已确定把云南省作为全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试点省,并委托云南省林业厅负责全省的试点工作,目前在云南已建立了13个国家公园,标志着云南省在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做出的一项有前瞻性、开拓性和引领示范的成功经验。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当地居民为了生计进行土地之争

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立法,片面地强调了自然保护的一面,而漠视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自然保护区土地在民法上的财产属性,用过于简单的方式严格限制甚至禁止草原放牧、林木采伐、药材采集、野生动物狩猎、渔业捕捞、渔业养殖、农作物种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相关权利的行使。这些严格规定,在实践中遭遇诸多障碍,并导致大量违法活动和土地权属冲突发生。在实践中由于政府财政负担能力有限,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活动实际上达不到法律设定的严格保护要求,又只能将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权授予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这意味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利用行政管理权、土地经营权集于一身的便利,在土地权属管理中追逐土地利益,与民争利。在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实践中,管理部门在利用经营权排斥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又利用行政管理权为自己开辟出多种土地利用渠道,从旅游开发、土地使用权拍卖、特许经营等活动中获得诸多经济利益。法律所追求的自然保护目标没有达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益也未服务于解决社区贫困问题,反而长久地造成了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自然保护区缺乏利益激励机制

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关系除少数个案之外,关系多数不协调。保护区建立忽视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的需要和利益所在,未有将协助社区发展,提高区内及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纳入保护区的工作计划;而往往单纯地封闭式保护,力图使保护区成为与是隔绝的禁区。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周边的自然资源,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常常是当地世居居民传统上的狩猎、采集药材、生产、生活的资源地。保护区建立后当地居民很少有利用这些资源的权利,这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当地人的生存资源,甚至部分居民失去生活的土地,而同时政府又没有给出另一条生存出路,保护和发展矛盾随之而艰巨而难以调和。这就造成保护目标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严重的冲突,以致在保护区内乱采乱挖、乱捕乱猎、乱砍乱伐等活动是屡禁不止。另外,野生动物肇事也是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肇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财产伤害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这使本来就缺乏经济来源的当地居民生活更加困难。保护区和社区的经济利益关系难以调和。

保护区与当地政府(主要为地、县两级政府)的关系最重要也最复杂。自然保护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做了许多限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极其有限。经济发展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保障,是政绩的体现,所以地方级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地、县级保护区,在保护与发展的抉择中,一般都是向经济发展目标靠拢;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政府甚至对国家级保护区也千方百计寻找可以开发利用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的保护是迫于政策压力,真正的保护主动性不高,有些很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当地政府不积极申报保护区,甚至阻碍保护区的申报和晋升。

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的保护模式

缩小城乡差别,缩小地区经济差异,逐步消除贫困,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迫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不能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特别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地也是长期发展的需求,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只注重了资源的保护而忽视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寻求一种能在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发展实现双赢的管理模式,其实这一模式对我们而言也许既熟悉又陌生,那就是“国家公园”。说对它熟悉是因为它已经是世界上通行的保护地形式;说它陌生是因为在我国至今还没有使用这种管理模式。

为什么选择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在世界范围早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而对于中国,对于云南,这个名词依然显得新鲜而疏离。“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我国现行的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完全开放的风景名胜区或国家森林公园,是介于严格自然保护区与完全开放的旅游开发区之间的一种保护发展体系,始终坚持以景观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双重任务的基本策略,是国家政府对某些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区划出一定范围而建立的公园,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理。主要管理目标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理景观,并允许为适度开发提供游憩机会。

建立国家公园符合全球可持续利用的趋势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野牛谷和高黎贡山赖茂瀑布。

尽管保护区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许多保护区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而且处于生物多样性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保护区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排斥当地社区群众,激化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贫困、发展和环境间的复杂关系,促使人们探索联系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国家公园是世界上通行并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家公园的建立能够保护原生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并为国民提供游憩和学习场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学术研究及国民环境教育。国家公园不仅是世界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和基本设置,也是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地。于是,许多世界上自然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通过设立国家公园来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通过保护与发展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动了国际旅游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成功地从规划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解决了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做到了资源的持续利用。

国家公园有利于正确处理遗产地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观才有风景区,才有风景旅游;有完好的自然遗产,才有长盛不衰的遗产旅游;有旅游才能带动与其相关的地方经济发展,因此,遗产地是源,地方旅游经济是流,有源才有流。国家公园13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保护和保存好自然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文化价值,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需求者,从而带动区内外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国家公园实践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如黄石公园及其周边优美的自然风光在吸引大批度假观光游客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退休人员和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到周边定居和工作。外来人口的持续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为附近城镇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已占整个黄石国家公园从业人数的62%。目前黄石公园附近可以开发的国有森林的收入有83%是来自旅游和休闲资源非消耗型产业,而来自森林产品和畜牧业的总收入的只占11%。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产业相比,国家公园以保护好资源环境,促进以旅游、休闲娱乐和服务业为主的非消耗型产业经济结构显然更具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

国家公园未来的发展前景

早在1998年云南省政府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就计划合作在滇西北建立国家公园,这一计划在前几年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2004年云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组团专门针对美国的几个国家公园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为国家公园在云南省的建立打下了基础。2005年,云南省政府、迪庆州政府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碧塔海、属都湖高原湖泊为案例的新的保护管理模式的研究。省政府在西南林学院成立国家公园研究室,负责技术层面的支持,并已计划成立国家公园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议事和决策机构,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2006年8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宣告成立。其实普达措国家公园只是即将浮出水面的“云南省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支早荷。云南省政府构想在滇西北地区先期建设三大国家公园。一是香格里拉国家公园, 包括了已开放的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 和计划中的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 二是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 三是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2007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说明材料中,一份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撰写的《关于国家公园的说明》引起各部门领导的注意。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提出:“在滇西北地区建成第一批国家公园,把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云南最美丽的生态旅游区和科考探险基地,促成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多赢。”

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问题研究 篇4

一、生态管理理论综述

不同于环境管理思想, 生态管理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 九十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生态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生态系统管理 (Ecosystem Management) 和生态化管理 (Ecological Management) 。1992年USD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的Overbay提出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生态化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是将社会生产、生活系统中的管理对象类比于自然界中的元素, 管理主体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方式来管理社会系统, 最终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开展的研究多从生态化管理的角度运用“生态管理”概念, 个体企业、流域、产业系统等常被作为生态管理对象, 其中产业系统的生态管理研究理论目前较为成熟。伴随着产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大量生态学理论被引入到产业系统的管理活动当中, 并进一步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理论, 认为生产企业及其消费群体与其支撑环境构成一个具有自调节能力的自组织系统, 对这个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进行整体管理。工业生态系统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种, 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引入生态管理, 为缓解工业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出具体的生态管理途径。

二、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

将具有资源流动网络特征的工业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管理的对象, 提出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具体内容, 来阐述如何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施生态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工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 强调工业生产活动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网络的资源流动网络特征;“生态管理”中的“生态”强调借鉴生态学原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两者含义不尽相同。

为了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减排的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目的, 首先需要对工业生产活动物质能量流动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其次需要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环节;最后结合前两步工作所提供的信息, 提出生态影响改善方案。完成第一步工作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等。但这些方法都不能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存在分析描述不够全面的缺陷。本文在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能够全面系统地完成工业生态系统各单元间以及与系统外界的物质能量流动描述工作;并结合定量化指标分析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的生态环境影响, 完成前两步基础工作。

(一) 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由于社会、经济等利益的驱使, 各部门间存在自发形成的资源流动网络。借鉴产业生态学研究中工业共生网络的概念, 从一般工业生产活动中抽象出由工业生产系统及其共生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开放系统。其核心部分是由相互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工业各部门组成的工业生产系统, 承担生产者的作用。围绕工业生产系统存在着与其有经济、社会、环境利益关联的共生系统, 分别承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工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间、工业生产系统与共生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物质上的输入输出关系。共生系统主要由上游产业、下游产业、产品消费环节、污染治理部门等四部分组成。上游产业为工业生产系统提供生产原材料, 下游产业接纳工业生产系统的中间产品, 消费环节接纳工业系统的最终产品, 而治污部门接纳了部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 并且能够为工业生产系统提供再生资源。工业生产系统及其共生系统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一起构成了与系统外自然环境存在能源、水、废弃物交换的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

(二) 工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IOA) 采用矩阵的形式表示各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各部门的增加值和最终使用情况, 于1973年被引入到资源环境管理领域中。

投入产出表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两种。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 常用于国民经济系统研究, 由四个象限构成:第Ⅰ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 其主栏为中间投入, 宾栏为中间使用。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 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第Ⅲ象限是第Ⅰ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 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第Ⅳ象限是第Ⅱ和第Ⅲ象限的共同延伸组成的, 反映价值再分配过程, 目前可利用数据较少, 一般不做研究。

实物型表则采用实物型计量单位, 常用于企业生产管理。与价值型表的区别在于: (1) 产品不再按部门划分, 而按实物形态的物品种类划分; (2) 一般情况下, 只有第Ⅰ和第Ⅱ象限, 各象限的经济解释与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相同; (3) 沿行方向计量单位统一, 沿列方向计量单位不一定统一。价值型模型特点是计量单位统一, 便于开展计算;实物型模型特点是以实物量为单位, 统计数据更加形象具体。

结合价值型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表, 进行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的原材料、产品、水、废弃物等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该模型基于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 在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在第Ⅱ和第Ⅲ象限中增加共生系统部分, 并统一采用“吨”作为计量单位。

在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投入产出表中, 第一象限由中间投入产出矩阵T={tij}n*n组成, 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间物质投入产出关系, 如tij表示第i个工业生产部门产品用于第j个工业生产部门生产消耗的实物量, 下同。第二象限由共生系统使用矩阵Y={yij}n*m、污染物排放矩阵W={wij}n*h、废水排放列向量Pn*1、平衡项On*1等组成, Y={yij}n*m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共生系统各部门投入的实物量, 包括工业生产系统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输出、污染物消除等。W={wij}n*h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量;Pn*1向量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自然环境的废水排放量;On*1向量表示误差平衡, 主要包括未列出的污染物排放以及单位换算误差。第三象限由共生系统投入矩阵G={gij}m*n、能源投入行向量E1*n、生产用水行向量L1*n等组成, G={gij}m*n表示共生系统各部门向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投入的实物量, 包括上游产业对工业生产系统的原材料提供、治污部门提供的再利用资源等;E1*n向量表示共生网络外对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的能源投入量;L1*n向量表示共生网络外对工业生产系统的生产用水投入。X、XT向量分别表示工业生态系统行向和列向的总产出、总投入。

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以及投入产出表, 可以详细表示出工业共生系统各部门间以及系统与自然环境间的资源交换状况, 完成工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工作。

(三) 生态影响辨识评价指标体系

在完成对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工作之后, 需要判断工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环节。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生态影响辨识指标体系 (表1) 。该指标体系从输入、输出及效率三个方面, 分析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中各类物质、能源利用状况。通过指标值计算、分析, 找到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生产环节和过量排放的污染物, 完成生态影响辨识工作。最后根据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针对存在问题的环节, 寻找物质重复利用新途径, 补充物质能量流动网络缺失环节, 实现生态管理的目的。

三、生态管理案例分析

选取造纸工业及其共生部门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收集数据, 建立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并编制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投入产出表。分析造纸业中制浆、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加工纸制造、纸和纸板容器制造、其他纸制品制造等五个生产部门以及纸品消费环节、造纸相关企业、污染治理部门、废纸回收部门等四部分组成的造纸共生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状况, 得到如下结果: (1) 纸和纸板容器制造以及其他纸制品制造两部门与其他部门间存在较紧密的物质交换关系; (2) 造纸生态系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544.81吨, 废水排放总量为26624493吨; (3) 造纸生态系统的能源投入总量为351502.25吨标煤, 取水总量为33988656吨。根据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生态影响辨识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指标值。将计算结果与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以及造纸工业清洁生产标准等相比较, 确定造纸业主要在用水方面存在生态环境影响, 其用水量、废水排放量、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均低于行业标准。针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调整现有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中水资源流动路径, 提出生态管理方案:增加利用含大量有机质的造纸废水进行速生林灌溉的路径, 达到节约用水、增加速生林产量的目的。

四、结语

与传统环境管理不同, 生态管理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完全循环模式的角度出发, 采用循环共生原理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 而不是单纯从某一环节提出生态环境影响消除措施。由于以工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可以综合更多的相关因素提出生态管理决策, 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具体, 拓展了管理思路。

本文通过物质能量流动过程描述、系统生态环境影响辨识、提出改善方案等三步骤工作进行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实践。以实现资源重复利用、污染物减量化的生态管理目的为核心,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以及投入产出表, 完成物质能量流动过程描述工作;利用生态影响辨识指标体系作为数据分析处理手段;最终在现有共生网络基础上调整物质能量流动路径, 达到生态管理目的, 实现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2]潘祥武, 张德贤, 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3]施晓清.产业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生态管理理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5

强化环境保护管理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近几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处在局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依法保护海洋和渔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为重点,强化了海洋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作 者: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环境保护管理处 作者单位:刊 名:海洋开发与管理 ISTIC英文刊名: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0(4)分类号:关键词:

管理哲学新生态 篇6

知识成分越来越多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产业地理分布。土质好、气候和降雨量合适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业生产;盛产石油的地方为其它地方的工业提供石油;资金雄厚的国家组织资金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提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以美国为例,“在19~20世纪在大部分时间内,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因为它有美国东部最好的天然良港,并有充足的资金建设通往中西部的水路;匹茨堡是钢铁之都,因为固有的煤炭、铁矿、河流和湖泊的分布,使该地区成为生产钢铁成本最低的地方;由于铁路的便利,芝加哥成为美国的运输的中心城市和全世界的肉猪屠宰中心;得克萨斯自然是石油中心;因为有足够的电力,华盛顿州的哥伦比亚沿岸成为铝的产地……”(《资本主义的未来》,p72, 瑟罗)然而,今天再研究一下20世纪初美国最大的12家企业的名单:美国棉油、美国钢铁、美国炼糖、大陆烟草、联邦钢铁、通用电气、国铅、太平洋邮电、人民煤气、田纳西钢铁、美国皮革、美国橡胶,这12家公司中有十家是自然资源公司。然而,除了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的通用电气,其他公司如今只有很少一点残余地保留在别的公司内(被兼并或已倒闭)而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企业实体生存至今。今天,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而言,自然资源的占有程度已经不是比较优势了。

“经济中的知识成分越多,能源消耗就越少。”(《知识资产》,马克斯·H.博伊索特,2004)现代产品所需的自然资源更少了:桥梁和汽车所含的钢材数量更少,电脑所需的零件几乎不占用什么自然资源——作为电脑最重要部件的芯片,其主要元素硅不过是从普通的沙子中提炼出来的;另一方面,低廉的现代运输,可以将资源运送到世界任何地方。而且,排除一般通货膨胀因素,20世纪70~90年代,全球范围内自然资源的价格下降了60%,可以断定今后25年内还将下降60%。更重要的是,世界正处在材料科学革命的边缘,这场革命将会带来新型的定制材料。生物工程技术也将加速农业的绿色革命。

资金的可利用性也不再是竞争要素了。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更多人可以在纽约、伦敦或东京筹措到借款。资金密集型产品不一定非在富裕国家生产,富裕国家的工人也不一定是在资本投入多、劳动生产率水平高和工资收入高和行业工作。传统意义下的、对企业所投入资金与所投入人工之比例的规划已不具现实意义了。无论是用于购买生产设施的有形资金,还是用于创造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的无形资金,都可以、也必须由相同的投资基金来实现。传统意义下的、未经训练及教育的劳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已不构成生产要素。

无需特定领导者的企业

“我们都是只有一支翅膀的天使,我们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翔。”(Luciano de Crescenzo,1920)这位20世纪意大利诗人的隐喻并不是为21世纪的企业而作,但是它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成功将属于那些没有特定领导者的公司。或者更确切地说,成功将属于人人都有领导权,和蜂巢、生物群体、或鱼群并无两样的企业。

如果一个公司的CEO想控制一切,这家公司将遭到灭顶之灾。在一个越来越混乱、越来越需要智力的世界里,高层管理团队比一个单枪匹马、薪水高得惊人、坐在一个“招财进宝”式的钱柜后面的CEO要强得多。你或许会认为一个群龙无首的团队肯定是低效的。其实不然。一只蜜蜂或许只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东西,但一群蜜蜂却是致命的。“你只要看一看生态系统,你就会明白,并不存在什么等级森严的制度。”Peter Cochrane先生,BT实验室的研究部主任说。“每一样东西都是低调的、平淡的,适应能力很强,也是非常残酷的。”

互联网使公司成了“蜂巢”。信息不是通过某种渠道自下而上地传到CEO那里、然后又自上而下地传了下来,而是平等共享的。“建立互联网的实质在于,人们只要一接触互联网就会明白一件事—没有任何负责人。”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商业创新中心的电子商务主任,John Jordan说。

这种组织安排的好处在于,最适合做出决定的人很快就能做出决定。这是否会给公司造成混乱呢?当然会。但是这未必就是坏事。自上而下的统一思想会使企业瘫痪。硅谷深谙此道:程序员调试软件时,故意使自己同别人隔绝开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与同事们犯同样的错误。

21世纪,统领一切的CEO将不再风光。要兴旺发达,公司”领导者“必须明白:商界与自然界一样,没有一个可以真正控制他人的人。

为“长尾”而设的企业

考查经济史,人类经济发展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小批量手工定制(早期的农业和手工业)、大规模标准化(工业化时代大批量地生产标准产品)、大规模定制(信息时代的生产模式)。大规模定制既是大规模生产,又是个性化的。这只有在新经济时代才能成为现实。我们也已看到实践成果了,比如在线音乐的下载、在线购书、网络广告,等等。

“长尾”是一条统计曲线,认为非热门产品在技术和现实条件下如果容易获取、成本极低、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前提下,其规模总和将大大超过热门产品,这是对80/20帕累托法则的颠覆。后者说80%的收益来自20%的产品贡献。

大规模定制如何成为可能?首先,超低价的生产使尾部市场(利基市场)有利可图。其次,大幅度下降的(消费者)获取成本和(生产者)营销成本使尾部市场供应丰富。第三,为个性化的选择提供服务,需求分散化。第四,消费者自行加工产生需求信息,使尾部变长。最后,汇总的尾部市场的需求(从而是利润)不小于热门市场。

以上几种可能的实现又依赖于:①生产工具的普及,实现超低价格的用户生产;②传播工具的普及,使营销成本极大地降低;③高效、低成本地连接供给和需求,做好供求双方的匹配服务。只有数字化产品/工具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降低成本的终极方式就是消灭“原子”,用“字节”处理一切。纯数字产品的销售企业,只需将产品存储在硬盘上,并通过宽带来运送它们。生产、存储和销售的成本接近于零(在销售量达到一定的大规模之后);版税只在销售发生之后支付。这是最高境界的市场—即需即制的市场。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7

关键词:水库,抢险,加固,安全管理模式

1 前言

水库的安全运行, 关系到地方防汛防旱工作的开展,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发挥其综合功能, 是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保障。文章创新抢险水库的思路, 结合生态保护景观, 探索最新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模式, 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2 融合生态保护理念, 探索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模式

2.1 理顺小型水库建设管理体制

长久以来, 小型水库建设维护问题突出, 任何加固工程的支出, 一次性投入资金量都较大, 同时资金回收时间偏长。一段时间内, 尝试通过租凭、承包等方式, 获得周转资金。但是微薄的资金收入, 难以满足项目建设及管护的需求。加上, 社会闲散资金很少参与工程建设, 长久以来就造成了小型水库欠账问题偏多的现状。

随着大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 给供水、旅游、养殖等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从而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多数地方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后期管理中来, 采取水库经营权拍卖的方式, 将水库竞标拍卖, 筹集一些加固资金;或在加固后竞标拍卖, 筹集资金用于水库的管养经费。拍卖实施的过程, 仍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专项机构管理, 在防汛责任制和灌溉保证制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下, 以拍卖水库的长期 (30~50年) 的经营权, 把水库大坝、水面及部分土地经营权发包出去, 较好地解决了部分水库的后续管理问题。

金湖本地政府财力有限, 虽然小型水库数量不多, 但全额承担水库管护存在一定的难度。由此, 建议拍卖水库经营权, 加固水库采用“三结合”的方式, 将工程效益发挥到最大。第一, 水库抢险加固与公益效益相结合。所有公益性水库落成后, 明确水库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对其实施统一的管理, 发挥水库在农业灌溉、水土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弥补单一管理带来的经费不足。第二, 水库抢险加固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小型水库承包给个人的, 本着“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与其签订经营管护合同, 明确个人管理职责,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长效管理机制。第三, 水库抢险加固和提高旅游效益相结合。对于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小型水库, 在除险加固工作中, 既注重农业灌溉, 又注意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同步规划、综合开发, 确保发挥最大的水效益, 确保经济社会效益将大大提高。通过上述措施, 基本可使水库发挥应有的效益, 解决了水库无人看护、防汛值班不到位等问题。

2.2 加固小型病险水库过程中的生态、景观建设

目前, 小型水库山区分布较多, 如此, 根据病险情况制定科学加固方案的同时, 应综合考虑山区生态环境较好的特点, 加固的同时对环境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大坝上下游坡面, 防浪墙、管理房屋、周边山坡等地的美化建设。

2.2.1 山坡绿化:

水库落成, 施工中破坏山坡, 难免有发生。不加修复, 导致砂石裸露, 破坏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不可避免。针对这样的问题, 本着“加固一处水库, 美化一处环境”的原则, 加固抢修水库同时, 应注意保持水土标准, 做好山坡的绿化工作, 绿化保护水土。

2.2.2 坝顶、防浪墙、管理房绿化:

小型水库中, 不少与村落、公路周拜年。如此, 大坝顶应有交通要求。至少要保证坝顶, 用沥青铺设地面, 加固水库的同时, 更便于改善村庄的交通。而对防浪墙的建设, 建议用砌石砌建。靠近村落的水库, 加固的同时, 注意生态文明村的建设, 背水坡砌建花坛, 种植低矮的灌木, 确保大坝为居民养生休闲之所。水库管理房的管理, 表面摒弃一灰二白的主调, 建议用彩色釉面砖贴面, 尽量使其成为水库环境管理的要点之一。

2.2.3 迎水坡、背水坡绿化:

迎水坡应考虑到水浪的冲刷, 减少对坡面的损伤。建议用干砌石护坡, 尤其是在山区, 采用干砌石护坡, 不仅护坡效果好, 而且便于就地取材, 降低工程造价。背水坡应考虑雨水对坝体的冲刷, 解决此问题可采用碎石或青草皮护坡。结合本地情况, 青草皮为最佳首选。建议用耐寒、根深、常青的品种, 不仅美化大坝外观, 同时减少雨水的冲刷, 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以上工程措施的采用, 在满足工程安全要求后, 也达到了美化水库环境的目标, 今后可确保地方发展第三旅游产业, 为创收经济增长提供可借鉴思路。

3 结论

随看城乡建设和社会挤的发展, 对水利提出更高的要求, 资源水利, 环境水利, 景观水利相继提出,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仅仅是工程安全的要求, 也应该符合现代水利特色, 对美化环境, 保护植被, 达到与人文、自然的和谐, 展现现代水利形象的更高要求。结合这些年的工作实践, 能够实现水库抢险与生态保护的完美融合。一方面在体制上应有所理顺, 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就是费用支出的问题。如果能实现水库经营权的拍卖, 加固水库的同时, 采用“三结合”的方式——水库抢险加固与公益效益相结合;水库抢险加固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水库抢险加固与提高旅游效益相结合, 财力问题的解决基本不是问题。而在实际操作中, 更应该注意到山坡绿化;坝顶、防浪墙、管理房绿化;迎水坡、背水坡绿化, 这几个敏感区域都应有所考虑。

参考文献

[1]王钦.海城市小型水库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 (4) :197-198.

[2]王亚伟.北票市龙潭水库运行状况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 (3) :193-194.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8

无居民海岛与我国其他领土一样,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领土主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规定:海岛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无居民海岛指不作为常住户居住地的海岛。在我国辽阔的海面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虽然无居民海岛的面积占总海岛面积的2%,但是无居民海岛的生态、政治、经济和军事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有的无居民海岛是珍稀鸟类及其它动植物的天然聚集场所;有的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的无居民海岛可作为海洋基点,在海域勘界上具有重要意义;还有的无居民海岛周边海域水深条件良好。但大多数无居民海岛远离祖国大陆、地貌结构类型单一、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大多数无居民海岛仍处于无人开发状态。

(一)生态资源丰富

一是具有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资源。无居民海岛海底地形极为复杂,多明礁、多干出礁,是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最佳地域。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生物量大。各种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不均,海洋生物初级生产力旺盛,生长时间长,为发展资源增养殖、海洋医药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是具有珍稀罕见的植被资源。海岛植被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形成随地理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植物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开始频繁,海岛原生态植被分布一般极少,有些无居民海岛邻近海域的红树林和湿地面积也都在逐渐减少;部分沙洲岛种植有木麻黄林等沙生植物,如徐闻东部海域的罗斗沙。海岛植物资源对维持海岛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但这种生态作用正随着植被的覆盖率、类型结构等因素的变化而减弱,是研究海岛植被演替过程的重要基地。

三是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海洋旅游不同于大陆旅游,以海洋为主的海岛旅游以自身独特优势和风格吸引着世界各国各地旅游爱好者的目光。有的海岛自然景观既有蓝天碧海、迷人的海湾沙滩、独特的地貌景观,又有水上运动、海底观光的良好场所,同时,丰富的生物资源也具有探险、游玩、开展科学探索等多种旅游功能。

四是海岛可再生能源丰富。海岛的珍贵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其中,目前我国实际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和风能。海岛上能源储量非常有限,从大陆引进能源的成本很高,因此保护和开发海岛上可再生能源是极为重要的。

(二)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海域开发的力度,无居民海岛也逐渐被纳入到前沿开发阵地。无居民海岛以丰富的海岛资源和独特的环境条件,显然成为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新热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是以旅游、港口运输、渔业为主。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中仍存在一些生态环境、管理模式上等多方面的问题,由于海岛面积小,对它的开发也显得单一,缺乏综合利用和开发,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一些无居民海岛由于远离祖国大陆的经济依附,在海洋的经济发展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发展。也有些无居民海岛由于多度开发,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发,有的海岛甚至就永久地消失了。如福鼎市三门港围垦区北部的乌岐屿和圆屿虽仍能保留原有的形态,但它的周围已完全变成陆地;泉州湾内的白屿已因采石受到严重破坏;厦门市的钱屿、象屿、虎屿等海岛因港口建设而消失。

由于没有科学引导和规划,许多无居民海岛未因地制宜的保护和开发,开发的方向和定位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资源利用的效益非常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长久以来,由于海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无居民海岛权属问题一直不明确,使得开发问题缺乏系统的法制监督,破坏性的开发也愈来愈增多。无居民海岛开发管理工作又相对分散到多个部门,导致各个部门权责不清,对开发问题的矛盾和分歧剧增,难以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海岛管理纠纷造成生态管理权责不明

无居民海岛是我国重要的领土部分,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虽然我国已经立法保护了,但是仍缺乏科学政策的指导。无居民海岛的权属问题不明确,相关部门没有明确划分区域,有些地方政府、单位或者个人以为海岛临近管辖区就误以为属自管辖区就私自占用、转让、出租等,因此导致海岛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无居民海岛海岛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独特的陆地区域,需要有一个合法的部门对其海域管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职能负责。统筹资源开发与保护一块进行,使无居民海岛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无居民海岛保护意识不强,多数无居民海岛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导致无居民海岛生态环境的急遽恶化。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无居民海岛在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比较常见。无居民海岛在基础设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建设不是很健全。一些工业型无居民海岛在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水排放以及油类等会给无居民海岛以及其周边海域造成直接的污染。一些过度接待游客的旅游型无居民海岛会被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所污染,甚至有个别无居民海岛被当做工业废弃物和垃圾的倾倒场和堆放场。无居民海岛周边水体普遍受到有机物污染,在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排放的污染物中,有机污染物占绝大多数,引起富营养化,甚至导致赤潮频发。一些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区还被测出沉积物镉超标,一些无居民海岛周边油类污染呈增长趋势,重金属污染严重。另外,由于缺乏科学论证,还有一些实体坝连岛工程,大坝建成后,严重改变了海岛周边的水动力环境,致使大坝周边生态恶化,水体循环不畅,泥沙淤积。

(三)对无居民海岛的掠夺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

一个海岛就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是由岛陆、岛礁、岛基和环岛海域组成的。由于海岛结构简单,面积小,具有极高的脆弱性。海岛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一旦被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但是,目前很多无居民海岛的开发还未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大量地开采,挖沙、挖掘珊瑚礁、采石和砍伐树木、贝壳堤和捕捉岛鸟等现象引发生态失衡问题,严重破坏海岛资源。一些海岛上违章建筑林立,超容量开发与开发不足现象并存。一些旅游海岛超规模接待游客,在旅游旺季大量游客涌入,相关部门只顾经济利润,不顾海岛环境容量,加剧了海岛的环境污染,给海岛的自然资源带来了压力,也给海岛上的生物的生存、繁衍带来了威胁。

(四)无居民海岛的开发结构不合理造成生态管理的困难

一些海岛的开发在对无居民海岛进行资源开发时,没有科学的指导方针和合理规划,一些重要资源未受到重视,甚至很多具有典型地貌特征和生态特点的海岛还没有得以开发仍处于原始状态,因此一些具有经济潜力的海岛被埋没,况且对海岛资源的开发一直局限于旅游业、采矿业等,在新的领域还需继续探索和研究。对海岛开发结构不合理,一岛一用,缺乏对其资源的整体综合开发。单一的开发模式不光影响海岛生态系统平衡,还导致海岛其他资源白白浪费。

三、无居民海岛生态管理完善途径探讨

一直以来,海岛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除少数条件比较好的大岛被初步开发用于旅游和渔业外,其余的海岛基本处于自然状态,生态保护管理更是被忽视。随着一批海岛经济试验区、开发区、加工区、港口等一系列海岛开发项目的设立,许多海岛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海岛的潜在价值被发掘,生态保护管理问题也才被提上日程。对海岛进行生态保护的最重要方式就是建设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海洋资源、修复海岛和海洋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海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数量,形成一张庞大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对保护海岛和海洋生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确立无居民海岛的科学生态管理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发展原则

首先对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加强海岛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其次注重海岛环境与资源在质量上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最后提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和利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协作原则

生态系统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和多部门的参与,从而协调相关利益。因此要组成海洋、生态、水产、林业、旅游等多学科的专家委员会,并由海洋、国土、军队、水产、旅游等相关部门组成相关的工作网络,共同参与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系统管理。

3. 动态原则

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内部处于发展演替的过程,同时外界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会产生相关的干扰。因此,必须加强动态的数据收集和监控工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和策略。

4. 预防原则

当人们对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的时候,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支撑条件的变化,在优化海岛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约束条件下,采取预防原则,做出科学的决策。

5. 公众参与原则

目前,对于民间对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积极与热情,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应予以正确引导,建立起公众参与平台,倡导开发与保护并重,以开发促保护,提高公众参与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利用的意识,并形成对无居民海岛管理的大众监督机制。

(二)建立无居民海岛的科学生态管理模式

首先要分析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的动态特征,剖析无居民海岛面临的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其次确定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管理的边界;再者结合无居民海岛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确定无居民海岛开发管理保护的可持续目标;然后制定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的计划和措施;最后对实施计划进行监控和评价。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海岛生态系统管理的全部过程中加强公众的参与。

按照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无居民海岛的类型及其性质、特点来确定管理方针,把无居民海岛分为海洋权益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开发型和生态修复型四大类,并对其实行有效的分类体系和管理,逐步推动无居民海岛的开发趋势从传统的单纯开发模式逐渐优化转变为新型的保护性开发模式。

结语

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逐渐引起科学家和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开展无居民海岛生态管理研究,对于促进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但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管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短期内可见到明显成效,相信因岛因地制宜,坚持精心养护与管理,无居民海岛生态建设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摘要:2l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已将海洋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构建海岛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海岛优势,促进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岛屿众多,无居民海岛资源十分丰富,但无序、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对海岛生态保护力度一直不够,加之无居民海岛距大陆较远,生物多样性程度低、稳定性差,生态系统脆弱。本论文的实际意义在于摸清海岛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保护和维持海岛自然生态,提升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管理水平,实现海岛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 篇9

1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林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也是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地大物博, 可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林地资源保护不仅能够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还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近年来, 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提速, 加上人口增长, 消费意识发生改变, 这些都对林地资源保护造成一定影响。有些地方不注重林地资源保护, 盲目追求工业化进程, 随意做木材加工项目, 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过量采伐天然林木, 导致林地生态功能下降, 生物多样性遭到损害, 林地涵养迅速降低, 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因此, 加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 已经成为富民强国的重要战略。政府相关部门更要成为林地资源保护的主力军,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保护措施, 把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到村到户。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林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2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也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基础。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颁布, 具体措施的落实, 都要从实际出发, 把保护管理工作日常化长期化。这样才能确保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富有成效。

2.1 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提高生态林业保护意识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不只是林业部门的责任, 全社会全体公民都应该成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的倡导者和保护者。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宣传手段, 让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够明白保护林地资源搞好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自觉成为爱林护林的模范。宣传工作要覆盖全社会, 让男女老少都能够培养林地资源保护意识, 因为保护林地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任何人都不该置身事外。特别是各级领导更要率先垂范, 把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看成是自己的工作和职责, 坚决不做对不起今人对不起后代的错误决策。其实, 搞经济建设搞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都没有错, 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做到兼顾, 就必须要搞好生态林业建设, 为打造青山绿水宜居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2 促进林权制度改革, 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林权改革主体内容是分山到户, 确定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所有权。这对有效保护林地资源非常重要, 在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用承包经营的方式, 确立林农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林农经营林地的积极性, 给林农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能够有效保护林地资源不受侵害。特别是国家对生态效益林还有专项的补偿制度, 这对提升生态林林分, 保护森林资源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各地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规定, 本着“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把专项补偿资金及时落实到位。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生态林补偿资金, 特别是那些生态效益直接受益的单位, 像旅游、矿山、水利等, 从经营中抽取一点, 用于生态林的保护, 让林农得到实惠, 这样生态效益林地就会充满生机。林农植树造林的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这当然是双赢的局面,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3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提升生态林地资源总量

林地资源保护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就是一手抓造林, 一手抓保护。抓造林, 就是要利用宜林荒地开展造林活动, 增加森林面积总量;抓保护, 就要严格执行森林限伐政策, 要严格执行征林占地审批制度, 严格执行相关补偿制度, “谁占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还要大力提倡退耕还林, 营造各种生态林, 推广混交栽培技术, 实行封山育林。另外, 加强林地资源的防火灾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也是生态林地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只要多管齐下, 保护与造林并行,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就会获得发展良机。

2.4 提高执法管理力度, 维护林地资源保护秩序

林地资源保护离不开法制建设, 我国关于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比较健全。《森林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等, 都从法制角度给予明确规范。在森林保护管理中, 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对无证采伐、无证收购、非法运输等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 要坚决查处。根据相关法规, 还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强化苗木检疫程序, 全面执行林业法律规定标准。

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林业执法队伍, 进一步理顺森林公安管理体制, 将森林公安编制纳入政法专项系列, 提高森林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努力打造森林资源保护的钢铁长城。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力度, 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给予纠正和处理。建立全覆盖的法律法规网络, 林地资源保护就有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2.5 科学规划生态工程, 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关系

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历来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常常会顾此失彼。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生态环境保护为先的原则, 对现有林地资源加强保护, 认真编制林地利用规划。要对林地开发利用进行统筹安排, 要在保护的前提下, 实施开发利用行为。对名胜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道旁树等林地, 要重点加以保护。对一般用材林、经济林等商品林木, 要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利用。政府部门要有长远规划,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本地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 坚决摒弃透支消费生态环境的做法。要采取强有力措施, 制止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的做法。

2.6 制定多种经营策略, 提高林地生产经营效率

林地资源保护不是被动地看护管理, 而应该是让林地资源生产更多的资源效益。林地经营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林地具体实际情况。幼林可以间作套种一些农作物, 也可以间作药材, 成林中可以搞活林下经济。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旅游等, 都是很好的经营方式。进行林地经营, 最好能够按照生态林地和商品林地的不同要求进行。要依靠科学管理, 用强大的科技力量做支撑, 建立适合的经营运行模式。只要经营方式选择正确, 林地经营就可以获得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语

保护林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林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管护网络体系, 提升管护水平;政府部门要做长远规划, 制定保护规程;林农要实施林业管理措施, 搞活林地经营。只要全社会都能够建立“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的意识,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就不再是难事, 建设青山绿水宜居环境就不再是梦想。

摘要:林地资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 林业人责无旁贷, 全社会都应该成为林地资源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和保护者。本文先简单介绍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 然后主要就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措施和对策进行深度剖析, 重点强调林地资源保护的法制化、林地经营的科学化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生态林,建设

参考文献

[1]冯恩旭, 孟瑞, 王斌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6) .

[2]苏杰南.林权改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J].人民论坛, 2010 (20) .

[3]李润.浅谈如何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 2009 (11) .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10

战略管理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对企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所进行的规划和管理。战略生态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外部环境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

与传统的战略管理相比, 生态战略管理的特点如下:

战略生态的目标既要考虑自身利益, 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战略生态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在本行业内部的风险共担, 旨在寻求生态协同, 有利于减少整体内耗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战略生态建设与投资范围已超越“企业是独立、自治的实体”, 它包括对核心生态系统和整个生态系统两方面的投资。为此, 企业在建立核心能力, 培育核心生态圈的同时, 还必须瞄准广阔的机会环境, 争取领导建立最有利的战略生态系统, 占优势的新的生态系统可能是由延伸到几个不同行业的组织网络所构成, 与相似的网络竞争, 并扩展到其他行业。

战略生态超越了在定义明确的产业中竞争的传统战略思维, 强调技术、产业边界发展与战略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 强调生态进化和生态演替, 建立与技术、环境的长期适应性。

战略生态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着眼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要求企业的发展应基于自然和社会的承载力, 维护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环境合理、经济合算、行为合拍、系统和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战略生态管理下的业绩评价

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 过去大多集中在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 以企业的利润为核心,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使股东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 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生态战略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企业的行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衡量企业业绩的角度发生了转变。在考察企业的业绩方面, 已经不再把企业经济绩效作为单一的衡量指标, 把企业的生产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了衡量指标之中, 并更倾向于研究生态因素。

环境业绩指标 (EPIs) 可被用来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效率与效果。也就是说, 环境业绩指标是用来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的。环境业绩指标是生态效率指标的重要基础之一, 它通过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效率与效果, 以反映企业环境成本投入的环境产出。

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看, 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 生态战略管理结合了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两方面指标, 把对于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的衡量指标综合起来, 作为考察企业业绩的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指标体系。可以说, 对于把企业的生产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了衡量指标之中, 正是生态战略管理方式对于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所在。

三、引入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战略生态管理

(一) 引入生态效率指标研究的意义

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看, 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 并且偏重于对经济指标的考核, 而对环境业绩的考核有所偏弱。同时, 即便是现在的环境指标体系, 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与经济事项脱钩, 只是单纯地揭示和反映环境领域的内容。这容易导致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忽视治理的经济效益, 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生态战略管理理念所强调的核心在生态效率指标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把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引入到生态战略管理中, 使得对于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更加科学, 更加完善。

生态效率即将成为一种革新和发展的巨大驱动力, 一种帮助其实现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双赢的工具。在生态战略管理涉及的环境业绩指标评价体系是评价环境成本投入效果的关键标志;而生态效率指标又在环境业绩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处于业绩计量考核的重要评判地位。

(二) 生态效率的内涵及重要性

1992年,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 (WBCSD) 最先从企业的角度对生态效率的概念做了界定:生态效率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商品与服务, 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生态承载力一致的水平。

Paul (2005) 认为, 生态效率作为一种企业行为, 它的变化会在企业管理系统发生变化或者增加减少污染和资源使用的投资才能实现。而促使企业追求生态效率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驱动力:减少资源的使用、废物排放和减少污染都可以节约各种成本;企业主动作出改变可以降低未来竞争风险, 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新的绿色产品会吸引消费者购买以及一个积极的环保形象可以提高企业声望。

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结合后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预测环境问题及其对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 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就一个拥有平均水平以上环境业绩的企业而言, 意味着该企业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更持久的利润。较低的未来投资和更高的利润是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 可持续影响未来的现金流量, 从而对股东投资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态效率与企业的财务价值估价相关联, 具体影响是: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毛利;降低企业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追加投资;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鉴于上述影响, 企业通过更多自由现金流量的获取,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同时, 环境效率也会降低企业债务负担, 因为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可以用于股利分配, 这显然是企业吸引投资者的一个标志。

(三) 生态效率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生态效率指标

生态效率指标是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它的基本内容是由两个独立的指标构成:生态效率指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 如上式所示, 该指标计量单位价值的环境影响, 如每单位销售额或每单位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或资源消耗量。这与计算每单位GDP的能源强度类似。在这里, 环境效率变成了每单位产出或每单位GDP的环境强度 (或影响) 。一般来说, 所有致力于环境业绩指标研究的国际组织, 都使用类似的方法或计算类似的一套指标。能源、物质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与财务变量之比是最常用的。将财务变量作为分母的做法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并通过其比率值反映单位经济投入的环境效果。目前, 已有的生态效率指标具体包应负担的二氧化碳排出量 (t/元) ;产品、服务的生产量 (t/t) 。

近年来, 有一些学者致力于把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量化分析, 更有利于对企业的生态效率定量评价。目前有一种方法主要是采用借助于企业的生态足迹而计算生态效率。以面就研究这种方法对于企业业绩的评价。

生态足迹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占有、使用情况。生态效率这一概念用来衡量一个企业或国家 (地区) 在创造一定的价值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

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 紧扣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涉及系统性、公平性和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生态足迹的思想恰好与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不谋而合, 战略生态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外部环境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核心都是强调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态效率的计算模型:

企业的生态效率定义为占用单位生态足迹所创造的产值, 计算公式为:

式中, EE———企业的生态效率;B———企业的年产值;EF———企业的生态足迹。

由于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是不同的, 为了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土地汇总为区域的生态生产力, 须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能力转化为统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 为此需对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

以长沙市某企业为例, 基于生态效率的企业业绩评价。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 公司主营精密设备和精密模具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现有员工总数为300人左右, 年产值11780万元。

根据模型, 将各个账户的生态足迹汇总, 求出企业总的生态足迹, 并计算出企业的生态效率。计算结果见表1。该企业年产值11780万元, 所以企业的生态效率为:117800000/230.66=510708元/hm2。

生态效率指标是实现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也是生态效率评价是企业进行生态战略管理的重要方法。生态效率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性意义, 而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的最核心的目标, 乃至整个社会的目标。生态足迹具有内涵刻、表述形象和计算简单的特点,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知, 研究企业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能够定量揭示企业的生态需求及其主要构成、影响要素, 为降低企业生态足迹, 提高企业生态效率, 创建生态企业提供科学的定量指标和方法。

由于本身结合了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两方面指标, 比起传统意义上的业绩评价, 生态效率评价有利于使企业业绩评价更加全面、合理, 因而更加具有优越性。尽管生态效率在量化指标体系上并不是很完善, 但通过目前的方法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对于企业朝着生态企业发展的有效

结果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 能源足迹占总足迹的比重最高, 其次为原料和水的足迹, 这3种成分的足迹之和占总生态足迹的93.5%。该企业的生态效率为510708元/hm2, 由于没有其他企业生态效率计算的资料, 无法在企业间进行比较。但和全球平均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效率比较, 该企业的生态效率远远高于各国家及地区的平均水平。

因此, 在制订企业的战略生态管理模式时, 应该考虑降低该企业的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措施主要应针对能源、水和原材料制定。改善能源结构, 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原材料, 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建设生态工业的目标。

战略生态管理克服了传统战略管理在企业业绩评价上的缺陷, 而把生态效率作为企业业绩的量化衡量方法, 把生态效率率作为企业制订战略生态管理模式的重要参考指标, 对于企业制订有效的战略生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参考, 随着研究的深入, 更为系统而完善的评价企业方法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高前善.生态效率——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J].经济论坛, 2006 (7) .

[2]、朱环, 郑广宏, 乔俊莲等.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应用中热点问题及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 2006 (1) .

[4]、柴一新, 郭林, 祝宁.浅谈生态足迹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情况[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 .

[5]、高成康, 王少平, 陆雍森等.生态足迹的修正及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24) .

[6]、李明月.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假设条件的缺陷浅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2) .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11

关键词:现代森林生态工程;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69

1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在实际的工作中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更好地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固有的一些自然或经济上的规律,同时还要在社会生活中对生态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管理,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都要用统筹的观念去处理,从而实现总体的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森林生态工程的复杂性相对较高,这样也就更需要在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中将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在管理当中也要设置一个更加科学的结构,此外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所以一定要对市场予以仔细的鉴别,管理好市场、企业和政府这三种角色。

2 我国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不足

当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整体上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发展,但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工程自身缺少一个必要的规划,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很多部门和环节都不能充分地做好协调工作;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上去分析,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以及必要的资金便没有一个良好的保证;如果站在工程管理的角度上来分析,我国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规划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且林业生态工程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风险的类型也大不相同,这也使得管理的总体目标很难实现,工程建设和经营者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

3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不断加剧,已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我国先后确立了以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六大森林生态工程。并且我国在生态工程中研究与处理的对象,不仅是自然或人为构造的生态系统,而更多的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可以分成为3个主要集合。具体见图1。

4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非常强的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会在很多方面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4.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因为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复杂性,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这就需要对林业工程建设予以严格的规划,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结合我国目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出现的特征,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阶段应进行宏观调控和约束,采取直线型的职能结构,在国家和省、市、县设立专门的森林工程领导管理办事机构。

4.2 发挥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程的约束作用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为了能够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规范性,政府部门应该在审计和设计规划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方案以及建设的规模进行指导性管理。林业生态性建设对于资金的管理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管理,尤其是在国内和国外的资金注入方面进行监管。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确保林业生态性建设的良性发展,对于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能够协调解决,不断加强政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可以有效推动林业生态性建设的进程。

4.3 发挥市场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顺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充分的利用市场竞争的机制使得林业生态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因此,可以按照市场的招投标程序来对林业工程进行运作,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来优选林业工程的施工承包人和相关的工程监理单位,通过合同的管理方式共同去营造一个林业生态工程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实现建设管理目标可靠性得以提高,同时也促进林业工程的施工单位、企业不断去改进管理机制,不断去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也可以积极探索、推广“先建后补”的工程管理模式,即先由林农按工程设计进行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按工程投资标准给予补助。

5 结语

当前,我国更加重视的是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也成为了很多工作当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宗旨,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来看,这项工作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促进其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林政.现代中国森林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4,(2):32-36.

[2]赵小华.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11,(11):114-114.

生态保护管理创新 篇12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县域创新,生态系统

1引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县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综合体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如何整合县域内外各创新资源,加大合作创新力度,突破现有的区域局限,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在县域企业、广大农村的运用和转化,对于县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从生态学视角探讨创新系统的研究散见于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的文献中,如Adomavicius等(2001)认为技术的进化与发展有赖于技术进步的整个生态环境。Adner(2006)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傅羿芳等(2004)运用种群理论和方法研究构成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黄鲁成(2003)根据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从反馈、回路、系统性、多样性调节机制等方面论述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苗红(2008)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张运生(2009)研究提出了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聚焦于高校、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并且从构建、运行、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开展研究,针对区域尤其是县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探讨涉及的还处于比较粗泛的阶段。当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各地科技发展实际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将群落生态学应用于县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仍是理论界和科技管理工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2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群落生态学一般指自然界中各生物或种群存在的一种自然状态,群落内的各种生物或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或者区域内与其外部环境进行扩散、交换,导致产生新的组合。群落生态学不仅仅是研究自然界各生物或种群存在的静态关系,同时也从多种维度、多种关系对各种生物或种群及其差异性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系列综合理论框架。Gleason早在1926年就提出局域群落只不过是各种分布重叠的物种碰巧出现在同一地点的产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局域过程(例如竞争、捕食和互利等)是局域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可以忽略大尺度上进化、历史以及地理因素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Macarthur,1965)。大量解释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也只是关注局域过程(Palmer,1994),事实上把群落当成了不受外界影响的封闭系统。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区域群落的物种迁入是影响局域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过程,因而Gleason的“开放群落”观点重新得到重视(Ricklefs,1987;Harrison&Cornell,2008)。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生态学家基于开放群落视域下,也相继提出了群落不仅以多样性、复杂性予以存在,还通过相互渗透、扩散、选择,并在其进化的过程共同作用,以求达到相对的选择性平衡,从而影响区域、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假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献,提出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观点。

县级行政区划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层级,县域科技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是衡量县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当地产业结构、资源概括、农业科技等领域联系密切。县域科技活动是在县域区域内开展的各类科技要素流动、配置的过程,泛指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的各种创新要素参与的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应用等创新过程的总称。县域科技创新,指的是在县级行政范围之内由各种创新主体参与的、推动创新活动开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可以理解为一个以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为基础,以特色产品推广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以人才使用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活动(王元,2012)。县域科技创新与省域、市域以及泛区域性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县域科技创新涉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院校或分支机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具有创新意愿及意识的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中介机构、农技协、各类推广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创新主体,与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和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成果等创新要素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集成和合理配置,推动县域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实现县域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系统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县域科技创新的过程,是创新主体与创新条件、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创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一种多主体(种群、族群)、多因素(知识流、信息流)、多层级耦合(价值转化)现象,属于开放的群落生态巨系统的范畴,同时也遵循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巴里·康芒纳,1997)。简言之,县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各创新主体、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创新环境、模式和机制的作用下,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协同推进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3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

每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千百万不同种群的生物,各个种群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极为特殊的环境生态位,而且每一种群,在其整体生命形成或运行的过程中,都具有影响着它的周遭环境的理化性质。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并非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贝塔朗菲·冯,1987)。

3.1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内在动力

3.1.1由外及内推进。每个生物种群也与其他种群发生着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县域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创新型省份建设内涵,开放式创新是促进县域科技进步的重要前提,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某一区域与外界环境既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必须从系统外部环境中获取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信息以及各种与之匹配的创新资源,并需不断地产生和向系统外部输送各种信息和创新产品,否则,它就不可能生存并正常地运转下去。假使在县域创新生态这个系统内的每个主体、种群本身都是开放的子系统,并且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其次,各主体、种群与系统外部环境之间同时还进行着各种信息与物质交换活动,如省会城市、设区市,省属科研院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之间都有着科研人员、创新资源、技术知识、科研经费、创新成果以及市场信息的交换。县域生态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的各种交流,各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使系统不断引入人力、资金、信息等负熵流,进而导致系统熵值的不断减少,而系统熵值的减少将使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

3.1.2内部转化推进。区域生态系统是由其相似组织及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生创新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大环境下,同一省份的县域之间,各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较为密切,县域内部的各个部门和行业作为在相同的一个环境中的种群,这些种群相互影响,并与其环境互动,促进县域之间创新要素循环转化,知识、资本、人才、成果、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县域内外加速流动、配置、重组。利用好创新要素开放共享,网络互联互通机制,将合作研发转化成重要创新趋势,知识、人才、成果、信息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在创新生态较好的区域快速整合集聚,迅速转化成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比较优势加速由资源要素禀赋向创新生态环境需求等方向转变、推进。

3.2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功能

3.2.1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功能。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在于对其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和优化。我国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着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资源配置“碎片化”等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障碍。县域科技资源长期存在财力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信息封闭不对称、创新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创新驱动战略目标的实施,就要强化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创新要素的开放、流动,合理配置、调整好县域各个创新生态因子的位置和进化趋势及轨道,让其分布在生态系统的最合适的生态梯度上运行。

3.2.2激发产业转型原动力功能。当前,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背景下,企业创新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效益需求同时诱逼企业不得不开展自主创新,这一良性循环成为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县域产业多属于资源能耗型,并位于产业链的末端,技术要求比较低,专业化分工不够精细,其创新进程多还处于技术的模仿、改进和跟进的阶段。创新驱动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重大技术改造提升的重要动力。在供求关系日益复杂、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的影响和带动,县域产业也加大与市、省以及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运转良好、物种丰富的创新生态系统,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相继涌现,通过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生动力驱动,逐步在县域形成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力强、带动性强的市场驱动创新新机制。

3.2.3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功能。由于创新的多样、复杂以及不确定和泛在性,县域创新不仅要依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校院所、企业(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具有创新意愿及意识的中小企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形成系统内部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协同效应,能够激发全社会每个细胞的创新热情,使整个经济单元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汇聚成为强劲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外各创新主体、种群等创新因子的互动,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培植创新创业文化体系,调动广大个体或群体的聪明才智,鼓励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微商”“微创”“创客”“即创”等形式的创新创业新业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4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优化路径

4.1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人才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族群,是创新最能动的因素,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县域创新体系发展中,面临着人才流失和高层次人才紧缺的双重压力,以科技园区、孵化器、创新联盟、研发(推广、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及其辐射区为载体,积极引入具有综合性知识、创造力强的研发型人才,同时也加大对熟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以县级政府或相关部门为主要牵头单位,设立适应当地区域发展特色的创新人才计划,发挥当地企业家和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创新作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成果在县级区域落地转化。

4.2优化创新群落政策环境

保障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共进、动态平衡,实现系统内外各创新主体、种群(族群)协调发展、价值交换等运行环境离不开创新政策的支撑。创新政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加强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政策协调和衔接,形成政策合力,推动政策设计一体化。当前,一些县级政府在政绩观方面仍受GDP等数值纯粹增长的观念的影响,缺乏经济增长要依靠内涵式增长的治县理念,县域经济发展多落实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急功近利领域,导致忽略了对基层科技进步的鼓励和扶持,更谈不上制定各项有利政策推动和促进县域科技的发展。因此,各县级政府仍需通过与国家、省、市等上级政府或部门制定的创新政策相衔接,与当地创新规律相结合,制定或落实好适应县域经济、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促进县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升生态系统内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而言,创新政策包含财税政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创新产品采购、首台套保险、订购、补贴、创新产品推广)、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广、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园区、创新基地、孵化器)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等,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县域各创新主体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4.3构建县域多层创新耦合创新体系

上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下一篇:呼唤纯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