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2024-06-27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精选7篇)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篇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范围是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三带,构建四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圈。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省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也是环境承载能力最强的地区,在鄱阳湖地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近年来,在以佛山为主的建陶业大迁徙所带动的资本浪潮的巨大冲击下,高安建筑陶瓷业产业集群发展浪潮迭起。课题组最近走进国家级建筑基地,走访了主管部门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建陶企业,如外商投资企业江西富利高陶瓷有限公司、江西东方王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宏信陶瓷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座谈,了解了陶瓷产业发展现状,查找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产业经济的对策,并对高安陶瓷产业税收平稳增长的可持续性作了细致分析。

一、陶瓷基地目前进展情况

近年来,在当地党政的筹划、决策及大力扶持下,高安陶瓷产业呈现异军突起的局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迅速成为当地地方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基地落户企业65家,投资总额118.345亿元,其中陶瓷生产企业31家,拟建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195条(其中抛光砖76条、地砖30条、西瓦10条、内墙砖31条、外墙砖33条、卫生洁具6车间、陶瓷腰线生产线5条、地脚线4条)。已有47家企业开工建设,其中35家企业已投产。先后有神州陶瓷、金环陶瓷、瑞源陶瓷、罗斯福陶瓷、恒辉陶瓷、佳宇陶瓷等18家陶瓷企业及配套企业签约落户,投资总额达25.95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5亿元,总产量近2亿平方米,完成税收近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54%和68.5%。在第四届、第五届陶瓷行业新锐榜评选活动中,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连续两次拔得头筹获年度产区奖,2008年7月10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正式将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命名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二、陶瓷基地现状分析

(一)区城环境方面

区位优势明显。在发展环境上看,高安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后勤服务保障。基地位于江西省高安市东南部素有高安“金三角”之称的八景、新街、独城三镇交界处,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分生产区、展贸区、物流区、培训区等相关链区。区位优势明显,距赣粤、沪昆高速公路胡家坊大型互通出入口仅10公里,高胡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周边设有货运火车站3个。基础设施力度加大。壮大建陶产业的核心问题是物流渠道,高安货运产业的集约化经营为陶瓷产业的发展带了机遇。基地铁路专用线项目已获得铁道部行政许可,并于2008年12月29日由省政府发布开工令,将于09年3月动工建设。

(二)产业结构方面

布局合理。江西富利高陶瓷有限公司是由新中源陶瓷企业集团投资兴建的大型现代化建筑陶瓷企业。公司规划13条生产线,第一期工程4条生产线现已建成投产,主打产品为各序列高档釉面砖、内墙砖和仿古砖,全力打造巴丹、天伟、珠江、圣卡四大品牌产品,员工人数2000人左右;二期工程也将在今年6月份建成并投产,全部建成后年产各式建筑陶瓷4000万平方,年产值12亿元,利税2亿元。江西东方王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占地138亩,品牌有东“方王子”、“月亮天使”、“宇宙之星”、“马到成功”四大品牌。目前它是高安经营陶瓷最大的经销商,在全国各地有代理商108个。该公司产品优等率高达94%,产销率100%,年出口量1188万元。江西宏信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浙江新来高安投资企业。主要产品是内墙砖。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该公司投资40多万元建的环保工程正在筹建之中。

目前,产业转型升级处于绝佳时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打造区域品牌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目前,高安产品质量、品种、花色以及技术含量上比佛山并不差,但市场接受度远不如佛山产品。从已入驻基地的50家企业来看,5亿元以上项目有8家,亿元以上有17家,占产区项目的34%;省外企业25家,省内企业25家;高安以外32家,本土企业18家;从资本构成上看,亿元以上项目占资本金总量的90.9%,亿元以下占9.1%;其中本土企业占15.7%。强弱并存,优劣不一,各有所长,是前期中国建筑陶瓷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微观显现,是梯队和团队创业的动机反映。从全国几大陶瓷基地来看,我省高安陶瓷基地规模排在第五位左右。全国影响力比较大的基地,分布在广东佛山,山东淄博等。

三、制约陶瓷基地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分析

1、陶瓷物流无法满足现状

一是目前航道水位浅、大型货船无法进入、通航能力小的状况;二是公路集装箱货运收费过高;三是基地的部分原料及产品走江海联运、时间过长的状况。

2、陶瓷品牌效益不突出

高安产区已经成为全国建陶新产区的龙头,但实际销售中高安陶瓷并未被市场完全认可,缺乏品牌效益。另外,陶瓷检验成本高。江西作为建筑陶瓷产业转移中承接陶瓷企业最多的省份,其原料、产品仍需送往陕西咸阳检测,成本大、耗时长。

3、服务方式及服务水平不高的负面影响

入园企业来自国内不同的省份,创业服务环境是否规范,办税流程是否优化、办税手续是否繁杂、办税服务效率是否快捷将直接影响到税务部门的形象。政务环境是否畅通将影响到企业家的投资热情及企业的发展。

4、税收执法规范有待加强问题

进行税款核定征收时,国税部门是根据窑的长度、宽度来核定,地税部门的城建税也随申报附征。但据反映,在核定时加上冷却带的长度,有的又不加。税收执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违背了税负公平的原则。严重损伤了纳税人的积极性,影响了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地税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的参谋作用及服务举措(税收政策宣讲和税法宣传等)还有待加强。

5、企业用地涉及难题

企业的占用土地,征收土地使用税时,能否公平税负,一视同仁,也对投资人心理产生负面不良看法。另一方面,建筑陶瓷属于投资大、占地大的产业,但由于基地在外影响较大,不断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高安,有的甚至提出答应给地,马上签约,由于用地紧张,目前五环陶瓷、瑞鹏、太阳陶瓷等几家企业要求落户基地进行建厂的要求无法立即满足,制约了基地的发展壮大。有的企业土地使用证的款项已全部交清,却迟迟拿不到土地使用证,影响了企业贷款及运作。

四、陶瓷产业做大做强,促进税收平稳增长的几点建议

高安建筑陶瓷陶瓷业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依赖于各级政府对其产业的重视、投入。税务部门可以借助国家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促进其良性循环。有鉴于此,课题组认为,要确保该行业平稳发展,给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必要保障,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整合对流资源,规范交通运输税收轶秩序,为基地物流创造良好环境。

降低成本,追求最大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发展状大的必经途径,陶瓷行业是物流量大进大出的行业,物流成本占重要部分,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显得尤为重要,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办法是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在物流领域进行对流。下一步是整合公路、铁路、水运资源,形成区域对流,降低物流成本。对现有货运运输公司,地税要加强税收征管,倡导合理税负,为陶瓷基地企业提供公平的物流环境。

2、地税接触社会广的机会,着力宣传鄱阳湖经济,服务区城品牌的打造。

地税部门应主动宣传高安陶瓷基地产品,配合策化高安陶瓷基地论坛建设,打响高安陶瓷品牌,政府搭台,民间唱戏,部门协调,各有位置,势在必行。同时争取相关部门制定相关制度,在全省重大项目上尽量使用本地的产品,提高本地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服务打造区域品牌。

3、贯彻税收经济观,提升税源控管水平

近几年宜春市地税局、高安市地税局对陶瓷产业非常重视,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当好了政府的助手及上级税务部门税源管理观的参谋,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地税部门强化社会化税收监控体系,利用税务部门了解信息广,了解税收政策导向的便利,积极服务于陶瓷产业,分别设立了征收网点,方便其纳税申报,开辟网上远程报税。据了解,在调查企业对地税的反映非常好,认为服务到位,管理规范,办事方便快捷。在提高服务举措及手段的同时,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如何更好的服务纳税人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也有些文章可做。从目前的情况看,主管税务机关可以继续深化以下措施,一是应加强与陶瓷企业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最新产业税收政策。二是对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泛的经济领域进行适时调查以掌握情况。在核定企业税额时,可在每个企业抽调一名管理者代表参与核定税额工作。三是进一步探索对高安建筑陶瓷陶瓷业的具体管征措施,合理平衡税负。对规模以上的建陶企业,督促并辅导其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以达到查账征收方式要求,并加大纳税审核比对力度,使税款应收尽收。

4、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具有有效的引导、调整作用。针对高安建筑陶瓷陶瓷业现状,重点应是对防治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的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完善。

一是积极用好现有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落实国家对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所得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其使用的土地,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二是可综合运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原有政策作出完善。落实国家对支持技术创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税率、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对座落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保护、高新技术、节能节水类型的企业,新增的用地和房产减免所得税。并将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从税收角度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持。

三是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等方面的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和税额抵免税收优惠政策;已改革执行在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加大比例给予税收抵免,以促进企业的环保与防治污染的技术性投资。此外,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防治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对企业环保类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再加大比例扣除,对环保类企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允许加计扣除,以促进企业环保类人力资本的形成。

四是不断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加快鄱阳湖地税部门的信息化管税水平,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篇2

今年“两会”期间,李源潮副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所有现代化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都经历了大规模、长时期、艰巨的生态环境建设。这实际上是一个再生态化的过程,几乎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一样艰难”。纵观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之路,并无捷径可走。现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做法摘编如下,供参考。

一、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立法手段保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善,内容十分详尽,操作性很强。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等,凡构成环境污染威胁的都列为法律规定的内容,很全很细。美国环境立法,均以科学数据作支撑,每一项法律背后,都有科研人员付出的巨大劳动,他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精确数据,依据这些数据立法,可以说美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实用技术实现了一体化。法国在总结以往法律法规基础上,于200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义务法》,从能源、住房与城市规划、交通、自然资源、垃圾处理、公众监督管理、税收等7个方面,制定了257个具体条目,不仅设定了更高的环境保护目标,明确了分阶段达标计划,还规定了具体工作措施。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系统,90年代初,德国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明确“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把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德国的各种法律规定非常具体详细,有效避免和减少法律上的漏洞以及执行中的随意性和扯皮现象。日本在1967年制定并实施了《公害对策基本法》,主要从污染控制的角度,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和公共团体防治污染的职责、措施和基本对策,解决环境公害问题。后为满足环境保护需要,于1993年颁布了《环境基本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并将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统一纳入其中。2000年又出台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提出了建设环境负荷低和资源利用率高的循环型社会的构想。新加坡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条例达49部,主要有:《环境公共卫生法》、《环境污染控制法》、《污水道和排水道法》、《有害废物(进出口及转移控制)法》等。新加坡环境立法不仅完备,而且严格,如《环境污染控制法》用多达八个条款规定了不同情形下对环保违法行为实施连续处罚。如该法第16条规定,对违法排放污水的,在处以罚款和拘留的同时,在违法行为持续期间,每天处以1000新元以下罚款;再次实施环境违法行为的,在处以罚款和拘留的同时,在违法行为持续期间,每天另处2000新元以下罚款。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美国于1970年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具体职责是根据国会颁布的环境法律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从事或赞助环境研究及环保项目,加强环境教育以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环保局现有职员一万八千多名,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华盛顿总局、10个区域分局和超过12所实验室。所有职员都受过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半数以上是工程师、科学家和政策分析员,还有部分职员是律师和公

共事务、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法国的环境管理体系颇具特色,1971年设立环境部,2002年改组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部,2007年又重组为环境、可持续发展与领土整治部,2008年更名为环境、能源、可持续发展与领土整治部,职能范围由之前仅仅涉及自然保护扩展到资源领土与居民、能源与气候、可持续发展、风险预防与交通等,转变为一个切切实实的大部制。法国内政部专门设立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中心局”,被称为“绿色警察”,由生物学家、医生、宪兵等较专业人员构成,主要负责环境破坏行为调查:设备质量、技术水平、工艺流程等出现问题而引发的环境污染等。德国在联邦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另外还有很多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为了加强环保执法,德国设立了环保警察,除通常的警察职能外,环保警察有对所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和事件进行现场执法的职责,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例如在莱茵河水域行驶的船只,如发现有油污污染情况,警察无需搜查证,直接进行扣留、罚款等处罚措施。日本于1971年成立了由总理大臣直接领导的环境厅,主要负责环境政策及计划的制定,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的环保工作。2001年,为加强防止气候变化等国际环境问题的管理,便于开展综合性环保工作,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并在2005年设立了派驻地方的环境事务所。新加坡于1972年成立了环境发展部,后改为环境及水资源部,是政府负责环境基础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国家环境局和公用事业局两个法定机构,分别负责环境保护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因政出多门而带来协调上的麻烦,便于统一管理,提高效率。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更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循环经济被广泛认可的操作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社会和区域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展开。美国是最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开创了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又称杜邦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杜邦公司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三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通过放弃使用某些环境有害型化学物质、减少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德国的废弃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其典型代表,又称社会层面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德国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1995年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目前共有1.6万家企业加入。这些企业组织成网络,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处理。政府只规定回收利用的任务指标,其他一切均按市场机制运行,如果盈利,DSD会返还给企业或相应减少第二年的收费。日本是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97年从“零排放”的构想出发,规划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并把它作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其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四、综合施策鼓励节能环保

美国采取税收、收费和奖励等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和居民注重节能环保。一是税收政策。包括征收新材料税、生态税、填埋和焚烧税等,促使少用原生材料,少用汽油、电能,多进行再循环,多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为可再生能源的有关项目提供抵税优惠、提高抵税优惠额度、扩大受惠的可再生能源范围;二是收费政策。美国200多个城市实行倾倒垃圾收费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城市垃圾数量可减少18%;瓶罐收费可使废弃物重量减少10%—20%,体积减少4%—8%;全国居民水费中含污水治理费;市镇政府必须向州政府交纳污水治理费,对未依时交纳的处以罚款;三是奖励政策。美国于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旨在重视和支持那些具有基础性和创新性、并对工业界有实用价值的化学工艺新方法,以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来实现对污染的防治。同时美国几乎所有的州均有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采购政策,联邦审计人员有权对各联邦代理机构未按规定购买的行为处以罚金。法国采取形式多样的财税政策工具鼓励企业节能环保。一是政府补贴。主要有两种,贴息补贴和直接补贴。贴息补贴是政府用财政收入或发行债券的收入支付企业因节能投资或用于节能研究与开发而发生的银行贷款全部或部分利息;直接补贴是政府以部门预算的形式直接向节能项目提供财政援助,如对研究与开发项目、示范项目和能源审计(诊断)项目等的补贴。二是税收优惠。主要对企业节能投资提供税收优惠。如政府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产品目录,如果企业购买了目录上所列的节能型技术和设备,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三是贷款优惠或对贷款提供担保。即对节能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项目贴息贷款,或免(低)息贷款以及为贷款提供担保。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通过发展银行、小商业财金公司、人民财金公司给企业提供贷款,随着需求的增加,政府又设立了污染控制服务公司,即现在的环境事业团。其使命是针对环境问题,对私营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技术和财政上的支持。环境事业团通过日本政府的财政和投资贷款计划,主要从事转让项目、贷款项目、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全球环境项目。同时,地方政府也为污染控制提供贷款计划。日本政府采取的另一项财政支持手段就是免除税收。政府指定某些环境污染严重、需要采取措施的地区有资格获得地区环境污染控制计划的资助,并可获得比未指定地区优惠的政府资助。

五、始终坚持严格执法

发达国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处罚的措施很多,力度很大。如美国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官员、律师与工程师必须同时出动,这些行政、法律和技术专家相结合,保障了执法的权威性,可以充分应对执法对象的欺骗、糊弄,使法律得以有效执行。2007年10月,美国电力公司因生产造成的酸雨污染环境,被美国环境保护署、8个州政府和10余家环保组织提起集团诉讼,最终被迫与司法部门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接受46亿美元的巨额罚金。法国某地方法院2008年1月作出判决,法国石油工业巨头道达尔集团对1999年“埃里卡”号油轮断裂沉没造成的严重污染负有责任,罚款37.5万欧元。道达尔和其他三名被告还须向大约100名原告支付1.92亿欧元赔偿金。获赔原告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团体、受污染地区渔民、旅店经营者和地方协会等。德国对于环保问题的处罚措施有多种:整改、罚款、逮捕直到关闭企业,在严厉的环保法规面前,每年会有人被逮捕。日本对非法抛弃废弃物采取罚款、征税等惩戒措施,严重者将受到5年以下的徒刑或100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法人为1亿日元。新加坡很注重规划,一旦确定了规划,就必须严格执行,严格按环境功能分区和环保法律、法规审批,任何人也没有特权,政府不会因为引进某些大企业而降低环保标准和要求。新加坡法制严

厉,对于信手涂鸦、破坏环境者,其法律甚至规定了严酷的鞭刑,对于一些破坏环境与公共卫生者,其罚金之高当冠世界之最。

六、吸引广泛的公众参与

美国规模庞大的民间环保组织已成为环保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美环保民间组织已达一万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环保协会,始建于1967年,拥有40多万会员,其中有众多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涉足水、大气、海洋、人体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等多个环保领域,在美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协会主席是美国总统的座上宾,其建议甚至可能左右美国的决策层。环保组织资金主要来源于公民捐款,而不是政府财政拨款。法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市民的充分参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体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协会、专家机构和专业性办公室(局)等,主要程序包括公众调查程序,公众辩论程序,地方公众投票,主要形式包括知情、咨询、商讨,最后是共同决策。法国政府在制定《国家环境义务法》的过程中,于2007年7月成立了由各级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专家以及民众多方参与的环境政策工作组,以集思广益。德国有许多环保自愿者协会,它们都是自发成立,致力于广泛的环保领域,不需要政府投资,且不求回报的社团组织。当然,也有一些产业和私人公司都在意识到自愿协议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好处后,积极参与这些措施的实施,纷纷加入到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中队伍中,并提高了出口和进口效益。

七、注重全民的环境宣传教育

美国环保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课堂教育、野外教育和社区教育三种。课堂教育就是各学校均设有环保课,针对不同年级编写不同教材,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之中;野外教育主要是通过青少年夏令营、家庭周末野餐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野外知识,亲近大自然;社区教育主要是在社区公园、教会等公共场所开展,利用大众传媒(影视)对公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德国、法国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生存的意义,不论职业和社会阶层,都认同要维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空间。他们充分享受优良的自然环境,草坪上随处可见享受阳光的人们;宾馆没有拖鞋、洗漱用品等一次性生活用品,以节约资源;大街小巷,花花绿绿的分类垃圾桶竖立街头,上面贴有简易易懂的垃圾分类图案;为了保护臭氧层,私人家庭一律不装空调;街道上,随处可见供出租的代步自行车和骑自行车出行的人;超市里,法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都贴上了反映产品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碳标签”。学校设有专门的环保课程,环保团体定期在公共场所发放材料或举办讲座。日本不仅将环境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而且还通过建设环境教育馆、环保俱乐部、编制通俗环保教材、成立环保民间组织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环保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载体先进,寓教于乐。新加坡将环保教育视为民众终生教育,环境教育被列入了学校课程的一部分,鼓励每所学校至少成立一个环保俱乐部,设法在学校培养环保大使。自1990年以来,每年都开展“清洁绿化周”,推动环保团体、学校与公司参与环境保护,鼓励每个人对环境负责。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篇3

目前,我国对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依旧存在环境被破坏的情况。只有针对生态功能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才能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生态环境保护决策不够科学

我国幅员辽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广泛,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人文条件各不相同,在实际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中,没有因地制宜,在工作中采用统一标准和方法,使得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没有达到实效。另外,在实际的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中过分强调某种生态的恢复情况,这与科学决策的目的是相违背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类型多样,且受破坏的程度也不同,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决策对于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没有充分的考虑,违背了基本的生态规律,使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质疑。

2. 部分生态环境破坏情况依然存在

我国大部分的生态功能区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发挥实效的原因,除了当地地理因素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还存在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我国在过去的十年中大力推行退耕还林,用以防风固沙,尽管国家倡导生态保护,但是在退耕还林的生态保护区又出现了新的耕地开垦情况,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建,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增加了生态压力,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同当地的经济发展没有协调统一,是造成部分生态环境加剧破坏的主要因素。

3. 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存在困难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多,且规模大,一般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不利于开展实地的调查工作,给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工作带来难度。另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环境监测设备不够齐全,环境监测数据不具备全面性及实效性,现阶段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多来自于国家环境监测站或第三方机构,使得当地的监管部门对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管理监督工作难以展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难以发现环境保护工作上的误区,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4. 不具备完善的绩效考核手段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我国财政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来决定各个保护区内国家资金投入额度,此种方式类似于各大企业内部制定的奖惩制度,虽然方法简单但是也有明显的效果。对于生态功能区来说,只有将环境保护工作做的够好,才能获得国家的大力财政支持,反之则会遭到投入资金锐减的待遇。自2011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此政策之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越来越好,虽然在此层面来看绩效考核手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绩效评估时,会发现其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其发挥出来的主要作用依然围绕着决定拨款额度大小,却并未对各级政府的绩效评估产生明显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各级地方政府仍然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国家的拨款额度不及本地区污染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大时,绩效评估就会彻底失去作用。

5.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至今无法和谐发展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顾名思义其工作重点在于生态环境保护,且由于其是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态产品是其重点发展对象,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不断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作,以期能够起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我国政府不断对该区域内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企业进行了强制关停,并针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资金赔偿,另外对即将要在生态功能区上市的污染企业采取限批政策,同样也有针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偿措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相关政策渐渐出现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导致生态功能区内的企业赔偿额度越来越小,且越来越不具连续性,大大影响了该区域企业经济发展,从而阻碍了该地整体的经济发展,另外,当地政府为了继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不断的进行资金投入,如此一来对当地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势必减小,由此来看,相对于当地生态功能区与经济共同发展来说,国家给予的资金补助远远不够。

二、针对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问题的对策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带动生态功能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我国要重视重点的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通过财政拨款以及政策扶持等手段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各省级也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对于省内的生态功能区要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与补偿。其次,要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对于生产环节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企业要鼓励其产业转型,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与技术支持,对于不按照规定生产的企业,政府要予以停业整改等处罚措施,进一步实现生态功能区域的绿色经济发展。最后,要发挥市场对于生态功能区的作用力,鼓励民间团体、个人积极参与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扩大保护工作规模,提高保护工作效率。

2.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方法研究

我国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模式是根据少量典型的生态功能区制定的,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要对各生态功能区的实际问题与生态规划作出较为详细的保护方案,通过借鉴已经获得成效的保护工作经验及本地的生态环境要求制定出合理的保护工作方案。另外,要加强对于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上的创新,采用高分辨率的遥感系统获得生态地理数据,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监管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国家重点的生态功能区域的地面网络监测系统,对生态功能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变化实施监控,定期评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情况,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开垦耕地的情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监管,最大程度的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4. 完善生态环境绩效考核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任何工作的开展均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同样会有工作进展良好的部门,因此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绩效评估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全国各地,中央机关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必须将绩效评估工作交给当地政府,目前来看最佳的方式即是:将生态功能区内的环境改善以及相关发展指标纳入当地政府整体发展绩效评估中,以此来促进绩效评估工作的进行;另外必须进行定期绩效评估,对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在任职期间内的工作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奖励或追究相关责任,如此一来即能够在根本上解决当地政府领导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问题。

5. 明确环境保护机构的地位

(1)目前来看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管理工作呈混乱状态,此现象并不是近年来形成的,自从我国开始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时,即规定生态功能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由国家机关进行监管,另外由林业、农业等其他部门配合管理。虽然我国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但我国地大物博,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无法兼顾到全国各地,因此最终管理仍然需要当地政府配合进行,如此一来极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如出现问题时无法确定唯一负责人,另外在开展工作时,由于负责管理的部门众多,各个部门之间存在推诿现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必须重新制定相关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保证所有部门均对自身权利范围有明确的认识,如此才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2)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其具有强度大、工作繁琐、周期长等特点,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因此要很好的完成此项工作,必须确立领导核心,并且在该核心的基础上明确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使各个部门能够进行有明确目标的合作工作,以此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避免在开展工作时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不仅浪费时间更浪费人力物力,对环境保护工作有很大影响。另外只有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理论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将理论寓于实践中,在开展工作时严格监督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掌握其工作进度,以此来进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免出现衔接失误的情况,另外,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能一味将重点放在各个政府部门中,同时要发动社会上各个部门的力量,共同来完成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工作,如学校、科研机构等,因为环境保护能一味依靠修复,还需要进行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起全国人民的重视,如此一来即可以事半功倍。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区域内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方法研究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监管,才能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闫喜凤,纪晓宁.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生态移民的政府责任研究[J].行政论坛,2014,02(04):72-75.

[2]周兴,童新华,华璀.广西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S1):1-9.

[3]张宪洲,何永涛,沈振西.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11(03):306-312.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篇4

1.1 保护湿地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支持系统。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保存了大量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特有基因, 孕育了世界上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 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重要功能。湿地是淡水的天然“储存库”, 储存了我国96%以上的可利用淡水资源, 对于保障人们永远能够喝上干净的水, 维持多种生物的水环境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 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 筛选和改良的物种, 均具有重要意义。湿地还是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的“缓冲器”, 具有预防侵蚀、调洪蓄水、抵御风暴、等重要功能, 对于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已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1.2 保护森林构筑了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森林和自然湿地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4.13%。被誉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的森林和“淡水之源”、“地球之肾”的湿地, 共同构筑了我国生态安全的强大屏障。我国森林面积29.32亿亩, 覆盖率20.36%, 单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自然湿地面积5.43亿亩, 占国土面积的3.77%。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和储碳库, 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湿地的固碳能力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泥炭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占全球陆地面积6%的湿地储存了约7700亿吨碳, 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因此, 构成了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3 保护好森林和湿地是新时期我们的重大使命

首先,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 科学研究表明, 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 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 释放1.62吨氧气。森林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其次, 湿地面积减少, 是世界各国一种普遍现象。抑制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湿地保护政策的核心。湿地的固碳能力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泥炭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提供的莲、藕、菱、芡及浅海水域的一些鱼、虾、贝、藻类等都是营养丰富的副食品。湿地和森林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 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 影响地球的健康。因此, 我们要把保护湿地, 恢复湿地功能, 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 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 这也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2 保护森林和湿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途径分析

2.1 保护森林途径分析

2.1.1 抓好重点工程, 推动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是核心, 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 加大力度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巩固好两大工程成果, 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 严格天然林采伐管理, 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后续产业, 鼓励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 落实对退耕农民的有关补偿政策, 解决好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要坚持以系统工程和综合治理的方法确保湿地保护任务的落实。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 修复典型生态系统, 切实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2.1.2 加强森林管护

认真落实管护责任, 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 落实到山头地块, 并适时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加强对新造林地和幼龄林的抚育管理, 切实把管护责任落到实处, 确保造林绿化效果;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 按照“落实主体、维护权益、强化保护”的总体要求,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同时, 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使用管理, 做到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专款专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公益林地基金使用效益。

2.1.3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林地保护

创新宣传方式,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林业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激发全社会参与植绿护绿的热情,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积极支持森林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同时, 严格按照林地审核、审批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办理征收征用林地许可, 并进行异地植被恢复;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地的行为, 严禁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建房, 严禁乱征滥占林地进行工程建设和非法占用林地开采矿石等, 节约、集约用地, 依法使用林地。

2.2 保护湿地实施路径

2.2.1 完善湿地政策措施为保障, 显著增强了湿地保护能力

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 要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当前, 国家出台了湿地保护政策, 制定了宏观战略规划, 将湿地总面积、湿地保护面积纳入了国家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强化了湿地保护检查、考核、通报和奖惩制度的贯彻落实。因此, 我们加强了机构建设, 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 明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湿地管理委员会, 承担湿地资源统一管理以及进行部门协调的责任, 强化了履约协调机制。同时, 我们还要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科研工作, 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采伐计划、采伐方式、采伐量、审批手续、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 加强森林保护。

2.2.2 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为重点, 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为手段

首先, 加强湿地保护有效维护了国家生态安全。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 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 对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实行普遍保护。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完成国家项目二百多个, 建立了黑龙江、长江等流域湿地保护网络, 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六百多多处。其次, 提升手段将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好、增收致富好、生态观念好”的湿地文明村、文明户。开展了中国湿地文化节、沿海湿地万里行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中国湿地保护已经成为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的热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

2.2.3 将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为主要目标

我们要大力夯实基础工作, 积极推动湿地立法工作, 逐步理顺体制机制。准备在编制湿地保护规划时,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 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的衔接, 确保自然湿地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同时, 继续完善湿地保护体系, 严格保护自然湿地, 科学修复退化湿地, 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全面加强湿地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 统筹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水资源平衡, 充分兼顾湿地保护等生态用水的需要。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3 结束语

总之, 湿地和森林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 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 影响地球的健康, 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要:“湿地与森林”, 深刻揭示了两大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充分体现了湿地和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保护森林和湿地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保护策略, 以此实现森林和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篇5

一、为什么要编制《指南》?

●资源约束压力增大●各类保护区空间交叉重叠●生态环境缺乏整体性保护

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 我国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 但总体而言, 资源约束压力持续增大, 环境污染仍在加重, 生态系统退化依然严重, 生态问题更加复杂, 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逆转。已建各类保护区空间上存在交叉重叠, 布局不够合理, 生态保护效率不高, 生态环境缺乏整体性保护, 且严格性不足, 尚未形成保障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此背景下, 为强化生态保护, 2011 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 (国发[2011]35 号) 明确提出, 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 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现“生态红线”概念并提出划定任务。 国家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战略决策, 旨在构建和强化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遏制生态环境退化趋势, 力促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永久保护, 体现了我国科学规范生态保护空间管制并以强制性手段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政策导向和决心。

2013 年5 月24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 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 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 否则就应受到惩罚。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重要、最优先的任务。可见, 生态红线提出后, 其受关注程度和重要地位不断上升, 划定生态红线已经不仅仅是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 更是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内容, 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为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环境保护部自2012 年提出编制 《指南 》的重点任务, 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相关技术单位承担编制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 技术单位在系统研究国内外生态红线划定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研讨、科学论证、试点验证、征求意见等工作的开展, 完成了《指南》编制工作。《指南》的出台, 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制的总体要求, 抓紧在全国划定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制, 加强对生态红线划定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技术研讨:为了统一对生态红线的认识, 探讨生态红线划定的关键技术, 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环境保护部于2012 年3 月组织召开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研讨会,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主要省份环保厅 (局) 管理者对生态红线的概念、内涵、划定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并对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科学论证:2012 年4~10 月, 生态红线技术组草拟了《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初步制定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 形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初稿) 》。 为确保生态红线划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对《指南》进行论证, 听取和采纳科研院所学术专家和不同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专家意见, 从理论方法与操作性层面统一了认识。

试点验证:为验证《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为全国范围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 2012 年底, 环境保护部召开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启动会, 确定内蒙古、江西为红线划定试点, 随后, 湖北和广西也被列为红线划定试点。 2013 年技术组全面开展了试点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提出了试点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划分方案, 并进一步完善了《指南》。

实地调研:在划定试点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过程中, 技术组分别于2013 年5~8 月陆续开展了内蒙古、江西、广西、湖北等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区域实地调查, 充分听取了地方政府各部门意见和建议, 为《指南》的修改完善提供了有利的工作基础条件。

二、生态红线由哪些构成?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是以“红线”为基础, 在区域性生态规划、管理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 并得到多方面肯定, 从而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 生态红线自提出至今, 其概念和内涵逐步由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扩展到资源能源利用及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

根据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兼顾资源、环境、生态三大领域重大问题与保护需求, 《指南》 中首先界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及其构成。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 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高或最低数量限值, 具体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可简称为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

其中, 生态功能红线是指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 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 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最小生态保护空间;环境质量红线是指为维护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基本需要, 必须严格执行的最低环境管理限值;资源利用红线是指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 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安全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最高或最低要求。

就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构建而言, 《指南》主要针对生态功能红线制定, 是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技术支撑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定生态功能红线旨在保护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国土空间。 《指南》适用于国家层面生态功能红线划定, 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但《指南》也为省级及以下行政区的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给地方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留有发挥空间, 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级红线划定, 其目标是保障地区生态安全。

基于生态功能红线的概念、 内涵及保护目标, 《指南》 界定了生态功能红线的主要类型与属性特征。 通过系统分析与研究, 生态功能红线的主要保护目标可归结为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减轻自然生态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 因此, 《指南》将生态功能红线的类型划分为以下3 类: 一是生态服务保障红线, 主要指提供生态调节与文化服务,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生态区域; 二是生态脆弱区保护红线, 主要指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 维护人居环境安全的基本生态屏障;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 主要指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关键物种、生态系统与种质资源生存的最小面积。

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后, 应满足如下属性特征与保护要求:一是保护性质不改变, 是指生态功能红线的用地性质和保护主体应保持相对固定, 不可随意变更;二是生态功能不降低, 是指要维护生态功能红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应逐步得到改善;三是空间面积不减少, 是指要维护生态功能红线的地位和作用, 必须保证一定规模的面积数量, 并且具有固定的区位。

三、划定红线基本原则有哪些?

●重要性●系统性●等级性●协调性●可控性●动态性

《指南》提出了划定生态功能红线需要遵循的6 条基本原则:

一是重要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 以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为目的。因此,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首先应考虑区域的生态重要性。

二是系统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在不同区域范围内根据生态保护对象的功能与类型分别划定, 通过叠加分析综合形成国家或区域生态功能红线。

三是等级性原则。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及监管需求, 生态功能红线实行分级划定。 生态功能红线区域内部可实行分区管理, 实行差异性管控措施。国家层面划定并监管国家级生态功能红线, 各地应划定并监管地方级生态功能红线。

四是协调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区划、规划, 以及已建各类生态保护地边界相协调,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 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 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面积规模。

五是可操作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必须要落到实地, 落实在具体空间上, 确保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兼具科学性与操作性。 为此,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 国家层面从全国总体要求划定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域, 地方层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边界。

六是动态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之后并非永久不变, 红线面积可随生态保护能力增强和国土空间优化适当增加。当生态功能红线边界和阈值受外界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应当适时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基本生态功能供给。

四、哪些区域内划定生态红线?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禁止开发区

《指南》在遵从国务院[2011]35 号文件要求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范围, 即在哪些区域内划定生态红线。 目前, 我国在国家层面生态保护领域已经建立了各类点状和面状保护区域, 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管辖, 错综复杂, 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需要对各类保护区域进行科学整合。

在全国生态空间保护与优化方面, 国家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土地利用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生态保护规划区划, 加快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 (地) 保护和建设步伐, 但是依然存在下列明显问题:

一是宏观保护区域面积大, 重叠严重, 所含部分区域无法有效保护。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50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总面积220 万平方公里,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25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总面积386 万平方公里,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中32 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232 万平方公里, 分别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9%、40.2%和24.2%, 上述3 类宏观尺度生态保护区域存在空间交叉重叠, 总面积已超过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且由于部分区域是按照现有行政区划, 内部还有许多城镇和工业开发区, 必然导致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矛盾, 难以实行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二是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保护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和严格管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 这一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水平, 但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不平衡性。 早期建立的一些自然保护区, 科学论证不足、规划不合理、片面追求面积规模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管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并未得到有效保护, 如我国尚有30%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20%的野生动物、40%的高等植物仍处于保护区以外, 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已建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也普遍存在缺乏体制机制保障、保护和管理松懈等问题, 并且不断受到各类经济开发活动的蚕食。

此外, 在已划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遗迹等各级各类保护区中, 虽然大多数区域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但由于机制体制等原因, 实际操作中多数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 旅游开发远重于自然保护, 生态破坏情况常见, 生态保护和管理急需规范和加强。

总体而言, 我国生态保护区域类型多、面积大、覆盖广, 但是布局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明显不足; 既缺乏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和管理措施, 各级政府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也难以支撑对现有保护区域的有效管护;再加上各级政府优先追求GDP和财政收入、 企业和个人优先追求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大环境对生态保护地的不断蚕食, 已对建立健全国家高效稳定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巨大威胁和破坏。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科学整合各类保护区域、强化各类保护和管理手段、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与义务、提高生态保护效率的最有效方法, 是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和方法、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最有效途径, 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 《指南》将重要生态功能区,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禁止开发区确定为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的主要范围。

重要生态功能区: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地域空间。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海洋重要生态功能区。

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 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蓄等5 类共50 个。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4 类共25个。海洋重要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等。 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的划定, 既保护了区 (流) 域范围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供给生态服务的关键区域, 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指对外界干扰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 易于发生生态退化的区域。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在我国陆地和海洋均有分布, 陆地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其中, 陆地生态敏感区、脆弱区主要包括降水、积温、地表土壤基质等条件较难保障植被快速自然恢复需求, 频繁受大风、干热等不利气候影响、受洪水、风浪等强烈冲蚀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

2008 年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 对全国各省进行了土壤侵蚀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冻融侵蚀敏感性等区域评价与识别, 初步确定了全国生态敏感区的分布情况。随后同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了东北林草交错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荒漠绿洲交接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区、西南山地农牧交错区、青藏高原复合侵蚀区、沿海水陆交接带区等是我国主要的陆地生态脆弱区类型。

参照《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文件, 海洋生态敏感区、脆弱区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敏感区、海岸侵蚀敏感区、海平面上升影响区和风暴潮增水影响区等4 类区域。 其中, 海洋生物多样性敏感区指分布于我国海域和海岸带已建保护区以外的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区, 如鱼虾产卵场、洄游通道、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等;海岸侵蚀敏感区指受海水波浪和潮汐作用影响强烈, 多年或近年处于蚀退状态的自然岸线;海平面上升影响区指因全球海平面上升叠加区域地面沉降引起的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所导致的海岸带淹没区; 风暴潮增水影响区指发生风暴潮时, 实况潮位高出天文潮位所导致的海岸带淹没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划定后, 将为人居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 为减轻自然灾害、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支撑。

禁止开发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 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 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区域。

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红线划定后, 将进一步明确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已建保护区, 在原有保护与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强化管控。

五、怎样做到差异性划分?

●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估识别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空间区域

在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范围以后, 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估识别出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空间区域。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生态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指南》针对3 类划定区域分别建立了差异性划分方法, 以保证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 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包括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评价内容。目前, 国际上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相对成熟与完善, 《指南》分别给出了大尺度快速评估方法和中小尺度的数学模型方法, 可供全国各地划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对于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敏感性评价, 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地沙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等评价内容, 采用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也是在学术界得到公认并已在典型区域研究得到了较好应用。

对于禁止开发区, 考虑到各类保护区分布分散, 空间交叉重叠程度高, 主管部门多、管理严格程度不一等现实情况, 《指南》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纳入生态功能红线范畴, 体现其管理严格性。

最后, 为便于对生态功能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与长效管理, 规范化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形式与内容, 《指南》提出了集图件、数据库、文字报告为一体的生态功能红线成果要求。 其中, 图件包括生态功能红线划定过程中的各类基础图件、不同类型生态功能红线分布图与汇总图;数据库是生态功能红线的基础信息集成, 包括地理位置与范围、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保护目标、主导生态功能、主要人类活动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管控措施等;文字报告主要说明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技术环节、工作过程及结论。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篇6

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万宁市境内,地理位置在1818°39'19"N—18°41'26"N,110°01'26"E—111°29'40"E之间,总面积7 000 hm2,其中岛屿陆域面积为420 hm2,海域面积为6 580 hm2(图1)。本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8℃,最冷月平均气温18.7 C,最热月平均气温28.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2 166 mm。阳光充足,日照时间为290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108.9 h[1]。为保护大洲岛的金丝燕和海洋生态环境,1988年万宁县政府将大洲岛划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90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0]《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的批复》),是我国首批建立的5个海洋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洲岛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海岛生态、金丝燕及其生态环境,和岛屿周围海域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

2 大洲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2.1 濒危物种——金丝燕

大洲岛的金丝燕,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可以营造白色可食燕窝的珍稀鸟类。因其分布范围非常狭小,种群数量十分有限,人为破坏相当严重,使这种极度濒危的金丝燕面临灭绝的危险。据记载,大洲岛最初有南罗、暗岩和大架3个燕洞,每年采摘的燕窝也较多,可惜随年代的变迁,暗岩和大架两个燕洞无人知晓,现仅有南罗一处燕洞残存至今。人们对大洲岛金丝燕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甚至更早。大洲岛金丝燕最大群体可达200多个巢,在20世纪80年代仅60~70个巢[2]。2009年的保护区监测调查表明,目前大洲岛的金丝燕仅在南罗崖洞1个点有个体活动与繁殖。按照现场观测统计和估算,目前大洲岛金丝燕的种群数量仅为30~40只,已低于保护生物学中的最小可存活种群数(50只)[3]。

2.2 植物

该地区的植被以灌木与矮林为主,缺乏高大的乔木,植物发育良好,受人为干扰较少。据初步鉴定和统计,目前发现有野生维管植物618种,隶属123科,407属,其中蕨类植物27种,隶属14科,20属;裸子植物5种,隶属2科,2属;被子植物586种,隶属107科,385属。调查显示该地区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niana)、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和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等9个种,其中海南龙血树在岛上分布的范围较广。除滨海海滩匍匐植物群落和灌丛草地群落没有分布外,其他植被类型均有分布[4]。

2.3 动物

岛上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根据大洲岛保护区的调查,两栖动物有1目4科6种,其中,蟾蜍科(Bufonidae)、树蛙科(Rhacophoridaae)各1种,蛙科(Ranidae)和姬蛙科(Microhylidds)各两种。共有陆栖爬行动物12种,隶属2目5科。其中壁虎科两种,鬣蜥科(Agamidae) 3种,石龙子科(Scincidae) 4种,游蛇科(Megapodiidae)两种,眼镜蛇科(Elapidae) 1种。共有鸟类94种,隶属11目,31科。在94种鸟类中,留鸟59种,夏候鸟1种,冬候鸟34种。这94种鸟类大部分为海南常见种,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大。共有哺乳动物9种,隶属2目5科。除棕果蝠(leschenaultia)及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等鼠类数量较多外,其他种类数量均十分稀少,野外很难见到。

2.4 珊瑚礁

大洲岛周围海底除在大岭和小岭之间有少量沙滩分布,有礁盘分布,礁盘以下为沙质海底,为喜礁生物如珊瑚等的栖息创造了条件。本区珊瑚及礁栖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性高。造礁石珊瑚物种数合计有48种,统计结果显示,主要优势种是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二异角孔珊瑚(Goniopora duofasciata)、精巧扁脑珊瑚(Pavona decussata)、标准蜂巢珊瑚(Fa via speciosa)、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cdecussata)[5]。

2.5 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有85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27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有19属75种,其次为甲藻门,有6属8种,蓝藻与金藻各有一种。优势种类为异角毛藻(Chaetoceros diversus)、劳氏角毛藻(Chaetoceos lorenzianus)、尖刺菱形藻(Nitzsciia pungens)、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短叉角毛藻(Chaetoceros messanensis)、海毛藻(Thalassiothrix sp.)、毛尖形根管藻(Rhizosolenia styliformi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中国盒型藻(Biddulphia sinensis)。浮游动物有38种,隶属于17属,其中桡足类21种,毛颚类8种,水母3种,浮游幼体和介形类各两种,磷虾和多毛类各1种。优势种类有锥形宽水蚤(Temoraturbnaata)、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生物量范围为0.002~0.221mg/m3[5]。

3 大洲岛保护区保护管理现状

3.1 保护区管理机构

1992年2月26日,国家海洋局批准设立“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2年11月经省编委核定,大洲岛保护区管理处编制4名,隶属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为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保护区的管理。

3.2 保护区基础建设

1992年2月保护区在岛上建立了一座二层的办公生活楼房,设立了现场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以及简易的办公用具、船只和通信设备,解决了值班管理场所,在大岭建成了保护区主标志碑。

3.3 保护区法规建设

1992年5月30日,《海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颁布实施,为了实现对大洲岛保护区的依法管理,万宁县政府1992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告》,制定了禁止在大洲岛砍树林和打猎等相关的规定。199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施行,1995年5月,国家海洋局发布实施《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这两部法规的出台给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了明确、有力的法律依据。2001年4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制订了《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及适度开发活动审批程序》,明确保护区内进行科研和开发的审批程序。

3.4 保护区公众教育与培训

①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工作是保护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自保护区标志碑设立后,保护区管理人员开展了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②保护区宣传材料的制作和传播,保护区印制了大洲岛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小册子,海洋部门也在相关电视台进行了一些宣传教育工作;③培训,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进行了一些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省里举办的各类学习班。

3.5 保护区监测和科研

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组织下,在保护区内开展了以下监测和科研工作:①对金丝燕的生活习性及种类研究;②岛上植被的生物多样性调查;③岛周围海洋生态调查;④海水水质监测;⑤珊瑚礁生态修复实验。

4 大洲岛保护区存在的生态问题

大洲岛周围海域自15世纪中叶起是传统的渔场。目前,当地渔民常年在大洲岛附近海域以捕鱼为生,大洲岛是渔船补给、交换鱼货和避风的场所。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岛上有季节性渔民约600人;4—9月,也有100人左右,但这些渔民户口不是以大洲岛为常居地,只是临时居住,岛上居住期间会产生生活垃圾和污水,对保护区海洋生态的保护非常不利。另外,保护区调查认为,本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渔业天然资源开发过度,而使得许多优质渔业种类形不成鱼汛,优质鱼类比例下降,渔获物中优质鱼的幼鱼比例不断升高,更有甚者,电、炸、毒鱼现象时有发生,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6]。

5 大洲岛保护区管理建议

5.1 实行社区共管

在大洲岛保护区建立之前,当地渔民祖祖辈辈就在大洲岛生产生活,至今他们仍然把这里当作避风港和补给地,但即使季节性居住也会造成环境影响,同时给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带来困难,影响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完全不允许渔民在这里避风和临时居住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建议在保护区实行社区共管,建立起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机制,共同管理好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社区共管作为保护区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是一种适合我国保护区发展特点的管理模式,能积极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在社区共管中,保护区管理机构由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而社区群众则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管理人员与社区居民一起参与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计划的目标制订、项目实施和评估过程,从而实现了共同参与、共担风险、共享受益的新局面。

5.2 建立生态教育基地

建议在大洲岛建立生态教育基地,建成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科学基地,使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局海南测绘资料信息中心.海南省地图册[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6.

[2]冼耀华,张焕英.中国鸟类一个种的新记录:爪哇金丝燕Collocalia fuciphaga[J].动物分类学报,1983(2):125.

[3]吴天国,黄卓儿,蔡圣伟.大洲岛金丝燕种群衰减原因及保护对策[J].热带林业,2010,38(1):24-25.

[4]吴天国.万宁大洲岛保护区植物资源的调查初报[J].热带林业,2009,37(4):49-50.

[5]吴钟解,李成攀,陈敏,等.大洲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洋资源调查及其管理保护机制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7):97-100.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篇7

1 基本情况

1.1 保护区概况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39'59″~103°50'26″, 北纬34°54'17″~35°01'43″之间, 东以洮河为界, 北以冶木河为界, 西南两面以洮河林业局冶力关林场和羊沙林场的边缘为界。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总面积11691hm2, 森林覆盖率63.6%。分布着原始灌丛、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高山灌丛和草甸。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气候特色, 年均气温6.4℃, 年均降水量653.1mm, 年均蒸发量1266.8mm, 海拔2000~3578m。

1.2 森林资源概况

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90科、346属、74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星叶草、桃儿七、紫斑牡丹、冬虫夏草等10种和兰科植物15种;有脊椎动物189种, 其中兽类45种、鸟类13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 其中属于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斑尾榛鸡、马麝等8种;属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四川林鸮、苏门羚、蓝马鸡等32种。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 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 使莲花山成为陇上有名的风景旅游区。

2 自然生态环境特点

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生物资源丰富, 是自然地理和生物地理的分界线, 具有独特的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即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物种的稀有性和珍稀濒危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水源涵养的重要性以及古老原始的自然性、面积的有效性。这种特性决定了保护区在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保护好莲花山保护区生态环境, 对维护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火灾隐患多, 资源管护难度大

保护区地处甘南、临夏两州三县交界处, 区内有5个乡镇9个行政村1173户5242人。保护区边缘人口密度大, 森林火灾隐患多, 社区情况复杂, 林牧矛盾突出, 森林防火及资源管护难度较大。存在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林下枯枝落叶层越来越厚, 极易发生连片火灾;二是保护区内人口多, 人员活动频繁, 可能导致火灾的可能性增加;三是防火设施设备陈旧老化, 数量不足, 一旦发生火灾, 给火灾扑救带来困难。

3.2 人为活动致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 组成成份和结构极为复杂, 物种多样性程度和物种总数丰度高, 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经过30年的保护, 森林植被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 但由于前些年人为因素的乱砍滥伐, 使本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特征及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今,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使得可供野生动物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 特别是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威胁。

3.3 过度放牧给保护区植被带来破坏

保护区内及周边居住着汉、回、藏、土等民族,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林区农户大都饲养有牛羊等家畜, 群众漫山放牧的习惯沿袭已久。2004年,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的意见》实施以来, 绝大部分牛羊已被驱赶逐出保护区, 但零星放牧、偷牧现象还未禁绝。由于长期人畜践踏, 有的地方过度放牧, 造成林缘区域植被严重退化, 对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利影响。

3.4 砍拾薪材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

保护区所在的地区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汉族聚集区向四省藏区藏族聚集区的过渡区, 且属于六盘山区连片特困地区, 经济落后, 多年来, 当地群众的生活燃料主要是利用木材, 原因是不用花钱购买, 并且方便。由于当地群众经济基础较差, 没有能力采用替代能源, 这给保护区森林资源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群众生活用材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 保护区在几年前就开始在社区内推广沼气池建设, 以沼气代替薪材作为生活燃料, 保护区为建设沼气池的居民提供了资金支持。沼气池建成后, 居民薪材使用量大大减少, 可以说寻找替代能源是解决社区群众砍拾薪材造成资源破坏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的问题是, 利用沼气作为生活燃料的居民占整个社区居民比例很少, 多数居民生活燃料还是以薪材为主, 这给保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也对森林资源造成持续破坏。

3.5 林下资源采集对植被造成破坏

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资源受到严格保护, 区内及周边群众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牧业, 经济来源单一。近些年来, 由于菌类等林产品有较大市场需求,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林下资源的价值。每年在林下资源成熟季节, 甚至尚未成熟时, 就有大量当地群众进山采集, 由于人员活动增加, 加之有一些破坏性的采集活动, 对保护区植被造成了破坏。

3.6 生态旅游对资源保护造成影响

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资源安全, 促进被保护对象的恢复和发展。但同时, 保护区也担负着向社会大众开展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责任。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是使群众接近大自然、向群众普及自然知识、提高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多年来, 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同时, 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有较大收获。但是, 旅游活动也带来一些问题, 主要是旅游活动导致区内人员活动增加, 给保护管理工作带来压力, 游客的随意走动和不规范行为给区内资源带来威胁。这些问题的出现, 主要是保护区内旅游设施的规划建设不完善, 保护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

3.7 水电开发对资源安全构成威胁

保护区周边的洮河、冶木河及其旅游资源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寄托, 保护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自2003年以来, 在莲花山保护区辖区范围内开发建设水电站5座, 水电站和道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区资源安全构成威胁, 使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有些项目的环境治理及植被恢复工程不到位, 给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4 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4.1 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 按照“严格保护, 科学管理, 合理利用”的基本方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 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指导, 坚持保护和发展区内水源涵养林和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 建设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宣教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 为甘肃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原则

坚持“自然保护优先、合理布局、分区管理、循序渐进、适度利用”的原则,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科学发展为先导, 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全面推进林区社会生态文明进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加大林政执法、宣传、科研和投资力度,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及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4.3 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4.3.1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对保护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 加之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不发达、地方群众生活贫困, 导致人们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 开展经常性活动, 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宣传重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宣传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把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进一步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态意识、公益意识, 使加快林业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氛围。

4.3.2 实施生态恢复工程

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和气候的影响, 致使莲花山保护区中低山区原生植被遭到破坏, 不但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 而且破坏了景观。保护区要通过制定规划, 完善措施,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按照封、造、育、管相结合原则, 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恢复原生植被, 构建比较完善的生态防护体系。

4.3.3 规范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建立完善资源巡护监测管理系统和森林防火系统, 在现有森林资源数据库基础上, 建立远程监控支撑平台, 实现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管理及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的信息化系统, 组建一个有效、实用的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监测指挥信息系统, 通过智能化管理手段增强对森林资源动态管理和森林火灾的综合管控能力。有效制止盗伐、盗猎、乱挖滥采、随意放牧、盲目开发利用等违法犯罪行为, 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 最大限度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安全。

4.3.4 加强科研合作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基因保存、栖息地恢复等实际工作还有大量问题没有解决, 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保护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可以说, 科技能否有所突破, 直接关系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工程的成效。要通过加大投入, 引进人才, 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跨学科领域联合攻关的合作机制, 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物种基因保护、物种繁育、野外放归等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 促进资源保护工作开展。

4.3.5 拓宽保护区融资渠道

保护区应广开门路, 多方吸纳资金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建立政府为主、保护区自筹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示范保护区建设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等国家重点林业项目建设资金。探索社会资金投入生态建设的政策和机制, 通过开展企业、社团、民间协会、民间组织和个人的捐赠、认领、认养、冠名重点保护区域、保护物种的方式, 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捐赠。

4.3.6 加强社区共管共建

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 区内资源的保护工作也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是保护区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内外社区共管的成功经验, 加强保护区和周边地方政府的联系, 成立社区共管委员会, 共同致力于保护区的管理。同时, 保护区在工作中也要考虑群众的利益, 在可能的范围内, 为社区居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因地制宜地积极利用风能、电能、太阳能等能源, 替代群众拾取烧柴等消耗森林资源, 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鼓励林区群众进行苗木、药材种植, 改善现有种植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 提高林区群众业务技能, 支持林区群众从事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及外出打工, 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林区群众收入, 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4.3.7 规范资源利用

利用森林公园优美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风貌, 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主, 种植、养殖、林副产品深加工等为辅的新兴产业, 走以产业养生态的路子。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等多渠道争取资金, 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森林旅游业、林木种植业, 并利用“陇上莲花山”注册商标, 对野生药材、山珍野菜等林副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升保护区自身造血功能。通过旅游展示生态建设成就, 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林业的认识, 推动森林旅游业发展, 进一步提升林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能力。同时, 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确保对主要保护对象不造成破坏。

摘要:通过对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系统特点的调查分析, 指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区建设发展对策。

关键词:保护区,生态建设,对策,莲花山

参考文献

[1]宋朝枢, 王呈荣.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最熟悉的陌生人论文下一篇:虚拟三维空间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