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村

2024-08-01

国家级生态村(精选12篇)

国家级生态村 篇1

1海洋生态损害

海洋生态损害,参照 《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系指海上溢油、危险品化学品泄漏、围填海、排污、海洋倾废以及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涉海非法行为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有害影响的事实后果。

损害是对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妨害,故探讨损害的构成离不开权利。生态损害虽然具备传统损害概念的某些特征,它也是人的行为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却并不是指某个民事主体的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后果,而是指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消极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并非法律中的权利主体,无所谓“行使权利”“利益丧失”。那么, 海洋生态损害只是海域所属国家的损害吗?不能肯定。海洋无疆,海域有界,国家管辖海域由法律界定,难及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范围,故严重的海洋生态损害事件会引起相邻国家关注,甚至成为跨国环境外交问题。由此看来,法律上界定的“海洋生态损害”,是因事发海域所属生态系统遭受侵害而致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以健康、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指向的公共利益受损的法律事实。这一公共利益系指生态系统基于其客观属性向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提供的生存、发展需要之满足,在法学研究中多被称为“生态利益”。 海洋生态损害进入法律调整领域的原因,在于其侵害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海洋生态利益。

生态利益意识 的觉醒,生态利益 观念的形 成,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遭遇生态危机时 “反而求诸己”的表现。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客观上催促生态利益被法律确认为一种新的法益,得到明文保护。不过,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当代国家尚未在实定法中规定生态利益。从利益分析角度考量,海洋生态损害不时发生的根源,是生态利益这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具有普遍 需求和广泛冲突的新型利益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法律保护,相应地,当事人的重视程度不高,该利益遭受侵犯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生态利益是典型的公共利益,其因不法侵害行为而丧失,由此造成的损失,是全体人的损失, 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部门的私益损失无关。 海洋生态损害事件影响广泛,因受侵害的权益并非私人权益而难以按照民事法律的通常办法提起普通 侵权之诉。 在一国范 围内,代表全民 意志、维护公共利益的机构是国家政府。当然,维护生态利益,公众监督、参与必不可少。如果海洋生态损害的影响超出一国管辖范围,则损害所及的国家均有权就其国家损失要求赔偿。

从海域管理的角度说,重大海洋生态损害事件发生后,该海域的所有权主体———国家遭受权益侵害,造成国家损失。面对影响面广、调查难度大、证据收集困难的“海洋生态损害事件”,国家政府及其部门具有及时调集多方力量、通过官方途径向事故责任方施压等优势。近30年来,国内外重大海上溢油事故引发的生态损害索赔诉讼,都是由掌握海洋管理权力 的政府及 其部门依 法提起。例如:在 “Cadiz”号巨型油轮油污案中,法国政府基于预计实施恢复生态系统的计划进行索赔;“Patmos”号漏油事故案中,意大利政府作为国家遗产的受托人就“公众忍受了丧失享受的乐趣的痛苦”主张赔偿;“塔斯曼海”轮油污损害索赔案中,我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2款规定的 “生态损害索赔权”行使诉权;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发生后,美国政府也是以其在谈判中背倚政治与法律的强势及其司法部启动刑事调查程序,对英国石油公司造成的压力,迫使英国石油公司设立初始资金数额为200亿美元的溢油响应基金,并建立“海湾海岸索赔工具”运作该基金。虽然美国的法律制度中早已确立“公民诉讼制度”,但是,面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索赔这类繁难案件,公民、环保组织通常难以组织长时间的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取样、分析,不具备与事故责任方谈判、施压的条件[1]。

国家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国家对海域加以管理或予以支配的公权利(权力)本源于该国公民的权利。“权利—权力”的关联与制约关系, 决定了国家被依法赋予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权时,应当受到公民、团体的制度化监督。完善 “权利—权力”的关联与制约关系,是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索赔实践向我国立法提出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海洋生态系统因涉海非法行为所致不利后果,表现为事发海域油污厚 重、生物遭灾、生态破坏 等现象, “反映”为海洋环境容量损失、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耗减等海洋监测结论。这些都构成对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共享的生态利益 的妨害。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之诉,是由国家代表事发海域所属国家的全体人员向不法行为人提起的环境 公益诉讼。这一诉讼,和其他公益诉讼一样,并非只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可以提起,“有关组织” 亦可成为原告主体。一方面,由于立法不足,我国海洋执法机关在准备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国家 索赔时遇到诸多司法难题,因此应尽快构建我国的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制度;另一方面, 学者对政府的“环境公益代表资格的唯一性”存疑,指出“政府也并非环境公益的唯一代表,我们必须走出‘公益等于国家公益’的误区,体现环境公益维护者的多元取向”[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结合我国的实践,在第五十八条中规定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的认定条件。2014年12月8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又对“可以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第五十八 条规定的 社会组织”做出规定,至此,环境公益 诉讼案的 原告主体,在我国法律上得到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当然适用于属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之诉。

2015年6月5日,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向大连海事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状告中石油“7· 16”事故造成大连市海洋环境重大污染,并向其索赔6.45亿元,用于修复生态环境。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杨白新向媒体介绍,在收回的1万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赞成起诉中石油“7·16” 污染案的占96%。“环境是一种公共财富,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必然损害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维护良好的环境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 我们想使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监管、社会参与、经济调节相配合,从而实现大连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另外,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督查诉讼部部长马勇也向媒体表示,“我们也在考虑将来启动环境公益诉讼的方式来要求生态的修复”[3]。由此看来,“环境公益维护者的多元取向”已由学者的呼吁落实为当下的司法实践。

2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权的分配及其行使程序

构建海上溢油 生态损害 国家索赔 制度,是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表现,有助于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承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工作的职责。

为指导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开展海洋生态 损害索赔 工作,国家海洋 局制定了 《海洋生态损害 国家损失 索赔办法》(下称 “《办法》”),于2014年10月公布。

《办法》围绕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索赔内容、索赔主体、索赔途径、保全措施、信息公开、赔偿金用途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我国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工作存在的重要事项缺乏专门规定、各级海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索赔程序不统一等突出问题。

《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分别承担不同管辖海域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其中,地方管理海域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的分工,由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自行规定;跨省、地方管理海域以外国家管辖海域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由所在海区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承办。这一规定明确了“国家海洋局主抓监督管理,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和地方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管辖海域分 片管理”的职责划分格局,使《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得以细化。

《办法》第六条至第十二条明确了行使海洋生态损害国 家索赔权 的基本程 序,即预判—评估—发送索赔函—协商、仲裁或诉讼。索赔程序法定化,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索赔权提供程序指南,使案前技术准备工作,与海洋生态损害事故责任人的协议、异议,因非诉解决无果再转诉讼索赔的过程合法、合理,同时,有助于社会各界依法了解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工作步骤,避免急迫、无序的国内外舆论扰乱依法推进的索赔工作。

《办法》虽以规范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为中心,未专门涉及公众参与机制,却也在第五条和第十四条规定了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建立海洋生态损害信息共享机制”、索赔工作相关信息应当依法“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等内容。这说明,《办法》的制定者准确地认识到,担负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职责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需要与环保、海事、渔业等部门联系与合作,需要海洋信息公开及共享的工作机制支持,在全社会监督的法制环境中及时、有效地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的公共利益诉求。就连海洋生态损害行为的发现,也需要“接到相关报告、通报”等方式作为重要补充。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进行的公益损害求偿,所得到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赔偿金”亦“应按照国家财政有关法规进行管理”,用于受害海域的海洋生态恢复与建设。一言之,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非政府部门利益;是为救济国家管辖海域的生态利益损失,而非国库财产损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履职,应当得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公开监督。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被依法赋予“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权”,亦应担负及时、有效地作为并向社会公开信息的法定义务。

《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要求,不影响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部门依 法提出的 其他索赔 要求。按照 《〈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解读》,“《办法》适用于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不同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提起的私益索赔,也不影响其他部门依法提出的其他索赔要求。”问题是,《办法》出台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案已公布,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施行,故笔者认为,《办法》第十三条中的“其他索赔要求”不仅包括“私益索赔”,也包括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

3适格的社会组织

“海洋生态损 害国家损 失”一词出现 在 《办法》的名称中,着实耐人琢磨。

损害与损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损害是一种事实状态,系因侵害行为而致,其强调的是不法行为的后果;而损失强调的是权利主体的利益丧失。损害的事实状态必 然带来损 失的后果。损失不限于损害的财产价值表现形式,还包括无形损失等“损害的非财产价值表现”。有损害必定有损失,有损失不一定有损害。换言之,并非所有损失皆缘自损害。民事主体行使权利不当也会带来损失。

如果损害和损失不分,不仅造成人们概念上的混乱,而且容易导致在确定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时随心所欲 和遗漏,影响了法 律的公正 和完整。从这个意义上说,《办法》在名称中出现“损害”“损失”两个词,不仅有助于救济那些无法用财产价值表现形式来体现的国家利益丧失,也有助于明确属于国家的各类损失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向责任者索赔的法律依据。因此《办法》规定的索赔主体只有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而未提及“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组织”。

损害是由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造成的。《办法》第二条规定了十二类“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造成国家 重大损失 的”行为,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及其他用海活动等。这些不法行为的后果既包括海洋生态损害,也包括“次生污染损害”。后者虽不属于海洋生态损害,却是在应对海洋生态损害过程中发生的损 害,是对特定 环境造成 的 “排放型”损害。而海洋生态损害是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 “功能型”损害,其影响的 权利主体 具有不确 定性,其妨害的权益是生态利益,故这种新型损害所致后果包括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普遍遭受的公共利益损失。《办法》作为国家海洋局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二款制定的规章,只涉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的对国家造成损失费用总计超过30万元的重大损失索赔。这意味着,并非海洋生态损害带来的所有损失均可由 “法律规定的机关”提出索赔。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不影响其他部门依法提出的其他索赔要求,例如,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农业部积极开展养殖渔业、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索赔。

仅就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而言,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是担负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职 责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其便于获得技术支持与法律支持,依据《办法》中明确规定的索赔程序开展索赔工作。不过,除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具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符合“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组织”亦可成为索赔主体。《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五十五条、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完善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不仅有利于督促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履职,且明确了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的“替补”原告。适格的社会组织亦可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不仅体现了环境民主原则,也说明生态利益是社会公共利益,可以由适格的社会组织依法维护。再者,如学者言,“人们所见的每一次生态损害中都包含没有被人们认 识到的损失”[4]。基于特有的视野、智识和观念, 适格的社会组织可以发现海洋生态损害造成的各种损失。这种来自广大民间的社会组织不仅人员广泛,且有持续、深入工作的可能,其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之诉的密切关注,使之得以配合、 监督“法律规定的机关”工作,甚至在必要时作为替补原告向责任者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我国立法的上述新规定,将有利于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更好地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摘要: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进行公益损害求偿,应得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监督。《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解决了我国各级海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索赔程序不统一等突出问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表明,不仅“法律规定的机关”具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适格的社会组织亦可作为替补原告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可更好地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

国家级生态村 篇2

工作总结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村以创建生态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契机,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互利互惠“双赢”的奋斗目标。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有效的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现已达到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

一、全村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村情

东园镇八字渠村是自治区和中卫市确定的塞上农民新居示范村,地处城郊结合部,是以二、三产业和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708户,2550人,共有耕地2061.5亩。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947.52万元,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5.3元。按照中卫市乡镇建设规划,2008年规划建设了八字渠新村,栽路芽1800米,硬化巷道1000米,栽植风景树980棵,安装太阳能184座,铺设下水管道1800米,制作垃圾收集箱86个。我村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有利时机,从环境

治理入手,科学规划、抓点带面、积极推进、使全村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好的开局,环境面貌有很大提升。

二、创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组织到位,科学规划、积极推进

1、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村委定期召开会议针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布置,成立了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担任组长,分管卫生的副镇长、村支部书记为副组长,镇村规划办、农技服务中心、土管站、财政所、水管所、派出所、司法所为成员单位,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安排、督查、落实,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2、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以点带面,积极推进、改善农居环境。

(二)、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创建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于的工作,为有效地推动工作进展,在全村大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发放传单2200份;制作广告牌匾10块;设立宣传展板11块;设立宣传咨询点2个;举办培训班6期;编发简报3期;上报信息13条;市广播电台报道2次。

(三)、措施到位、确保落实

结合“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抓好改水、改厕、改圈,开展沟渠清淤、垃圾清捡工作,着力整治环境脏、乱、差,力争使我村辖区村容村貌有

一个大变化。一是以我村主干道路为框架,由南到北逐步治理,2008年首先以村部、环村路环境治理为重点,启动农民新居示范点工作,一期工程新建塞上农民新居50户,今年100户新居全部落成,基础设施、上、下水及绿化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二是将4、10月定为我村“卫生环境集中整治月”以村统一安排组织开展二次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活动,把“环境卫生月”和“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气氛造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动辖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师生及农户开展声势浩大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三是以队为单位,对村庄巷道乱占、乱堆、乱放及违章建筑,统一组织,集中人力、物力进行中整治;四是加强对各队整治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定期到各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是近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本着质量第一,科学规划,严格把关,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程达标,真正把实事办实、办好、办成人民心中的“德政”工程;六是制定相应的补助奖励政策,筹资10万元,对积极参与支持生态村建设工作的农户、主动配合拆圈、清理“三堆”的农户,给予砖、水泥、大门和资金补助,对乱占巷道、乱堆杂物、违章建设的农户,勒令限期清理拆除,对拒绝拆除的农户,由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强行拆除,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七是健全村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每个生产队选派一名环境卫生管理员,负责对村庄巷道公共区域进行定

期卫生清扫,监督每家每户垃圾清倒、杂物堆放,做到村庄环境净化、美化、绿化。农民群众满意、舒心,确保工作的总体成效。

(四)、责任到位,严格考核

1、责任到人,严格考核。村支部书记及主管领导分别为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度管理、监督的第一和第二负责人,各队队长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对本村此项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2、加强督促检查,现场评促。村上定期对各队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利用召开现场会、评促会等方式评比通报各队整治情况,对任务完成较好的队给予奖励,对进度慢、重视力度不够、工作不能及进完成的队进行通报批评,做到奖惩分明。

三、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狠抓沼气池建设工作,农村沼气应用作为农村一项基础建设,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成为我村保护生态环境、节能降耗、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种植业和投入资金160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万元,建成40立方米秸秆气化站一座,供气农户达300户。

二、依据我村养殖业、设施蔬菜产业现状,突出规模发展效益。目前我村从事养殖、设施蔬菜产业农户200多户。

三、大力开展水资源地保护工作。开展净化水源,强化供应工作,使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99%。

四、坚持不懈抓道路、沟、渠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推广工作。自2008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以来,春秋植树造林工作的全力推进,年均植树7千株,累计达1.5万株以上,全村实现农田林网化率达35%,道路绿化率35%。

五、加大村庄道路硬化投入。2008年以来,硬化道路3.8公里,通过近年来累计设入,基本实现主道路和主巷道硬化、绿化,大力改善了农户住行条件。

六、生产中大力推广无公害肥料及生产技术。作为一个农业产业大村,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定位于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目标,通过“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发展种植、养殖、园林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四、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使大多数农民住进了农民新居,实现了新居改造工作。

2、清理三堆1550立方米。

3、拆除圈棚2350平方米。

4、基础设施完成情况。

其中:(1)埋设下水管道1800米。

(2)垫路基沙夹石365方。(3)硬化道路1000米。

(4)植树1.5万株,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5)制作垃圾收集箱86个,建成砌垃圾池16个。

二、我村生态村创建工作达到了以下标准:

1、农民人均纯收入。我村农村经济以种养殖、运输、服务等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农民收入水平较高。据中卫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25.3元。

2、饮用水合格率达99%。

3、环境卫生

(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6%,户户有卫生厕所。(2)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我村各巷道均设垃圾池,并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回收率达100%。

4、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100%,生活污水经三位一体沼气池处理,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

5、污染控制

(1)我村辖区无大型企业,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2)清洁能源普及率(%)≥90%,80%以上农户使用液化气,并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应用技术,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0%

以上。

(3)农膜回收率(%)≥90%,组织农户对农膜全面收回。

(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秸秆全部实现粉碎还田,据市农牧局资料显示,我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6、资源保护与利用

(1)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畜禽粪便均被大型养殖场及自建沼气池利用。

(2)绿化覆盖率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无公害、绿化、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占30%。(4)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据农牧局资料,我村亩均化肥用量15公斤/亩,低于全市20公斤/亩标准。

7、可持续发展

(1)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引导农户注重农家肥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

(2)经调查,村民对环境概况满意率达99%。

五、几点体会

(一)创建生态村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在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还较普遍地存在着,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加快

农村城市化步伐首先就要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的成果,这是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所必须研究和解答的基础性课题,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二)创建生态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创建生态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领导班子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同时也体现领导班子讲政治的高度。因为它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形象工程、民生工程,“抓好创建工作就是为民办实事”。

(三)创建生态村必须把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群众手中有了钱,集体经济壮大了,工作推进就有了支撑力,推进建设的效果就会显著。

(四)创建生态村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完成创建的各项工作,必须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创建活动责任制。必须明确党政一把手作为全村的第一负责人,制定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中卫市东园镇八字渠村村委会

国家级生态村 篇3

1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气候变化绿皮书(2013)》发布研讨会暨生态宜居新城的财富规律——涿州香邑溪谷·原墅论坛在河北省涿州市诚信大厦举行。河北省涿州市环保局局长李劲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陈洪波博士、置业投资专家冯国亮、隆基泰和集团负责人、房地产资深媒体人王健民,以及京城几十家主流媒体记者及涿州置业者共聚论坛现场,业内专家就气候变化绿皮书、涿州区域价值、绿色地产等生态、宜居话题进行了研讨。

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此前国内20多个地区申请落地“绿皮书”国家级生态宜居示范基地,最终河北省涿州市作为8个国家级生态宜居示范基地之一入选。

据河北省涿州市环保局局长李劲松介绍,涿州生态宜居示范基地总用地面积50平方公里,将着力打造融合“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于一体的新兴城市信息服务和产业支撑体系,构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智慧生态城市。近日记者获悉,由住建部与河北省合作建设的涿州生态宜居示范基地规划已获河北省政府批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陈洪波博士表示,低碳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实现路径。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当中,一定要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锁定效应,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布局。与此同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给城市带来的气候风险与脆弱性也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对城市加强适应性管理,打造低碳韧性城市。

“宜居涿州”楼市品质化进程加速

涿州市位于北京南部,地处大北京经济圈紧密层,位于京、津、保三角区中心地带。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廊涿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廊涿支线、张涿高速公路(建设中)、107国道纵贯涿州,目前涿州市已有19条道路实现无缝对接北京。投资700亿元的首都第二机场选址京南大兴,现已开工建设。距离大兴区40公里的涿州,将依托国际性航空枢纽,带动周边地区住房、商贸及公共设施建设。

自京石高铁涿州东站正式通车,12分钟即可从涿州到达北京西客站,京南重镇涿州依托便捷的交通设施,率先引领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随着北京客群比例日渐增加,以隆基泰和集团为代表的绿色房企入驻加快了涿州楼市品质化进程的步伐。

据了解,“中国五百强企业” 隆基泰和集团是一家践行“绿色开发”模式的房地产企业,旗下近70个项目开发区域遍及全国,涿州香邑溪谷·原墅项目是住建部和河北省重点项目。

隆基泰和集团负责人介绍,香邑溪谷·原墅是涿州市首个定位为绿色生态别墅的项目,其最大亮点是“多绿”。首先该项目占据了涿州5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宜居示范基地首开区域,拥有不可复制的原生态绿色资源优势;其次该项目运用多项绿色节能技术及产品,打造节能生态住宅。仅以一项新风系统为例,其在涿州香邑溪谷·原墅项目中的运用是整个涿州区域项目中独一无二的,甚至比肩北京高端项目同领域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此外,香邑溪谷·原墅占地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到4万平方米,容积率1.1,绿色率达到60%。

置业投资专家冯国亮认为,绿色地产以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来贯穿到房地产开发整个全过程,特别是要贯穿于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如规划设计、建造、维护、运营乃至拆迁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节能环保的利益最大化。房地产资深媒体人王健民表示,香邑溪谷·原墅选择在涿州开发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他建议在细分市场的前提下,更多的品质房企放眼未来,打造更多更有利于环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宜居城市里的宜居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房企聚集涿州,除了交通利好之外,涿州房价的价格洼地也是重要原因。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场成交均价为24815元/平方米,这一均价水平也超越了2011年2月24459元/平方米的水平,成为历史新高。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六环附近的房价已接近2万元/平方米的前提下,目前固安部分楼盘的价格已涨至9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燕郊房价突破1万元/平方米,涿州目前在售项目成交价格普遍在6000元/平方米上下,成为名副其实的价格洼地。业内专家表示,受到北京房价较高并且实施限购的影响,部分购房需求外溢。此外,涿州价格“洼地”吸引了具有投资意愿的购房者,品质化加速的涿州楼市对北京购房者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国家级生态村 篇4

“汗马”源自鄂温克语,意为激流河的源头,额尔古纳河的重要支流—激流河就发源于此。大兴安岭的主脊横亘在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界线”。

汗马保护区人迹罕至,广袤的原始林在我国已不多见,保护区周边的“使鹿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保护和发展。

地址:内蒙古根河市金河镇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冯家坪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篇5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三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村为抓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被省市县评为“生态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概况

冯家坪村是冯家坪乡政府所在驻地村,距永坪小城镇开发区5公里,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328人295户,劳力385个,党员57名。全村总土地面积为21.9平方公里,有退耕面积4220.1亩,大棚80座,红枣1026亩,苹果853。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5724元。“永延线从该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村庄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川、山结合,以川台地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5724元,群众安居乐业。该村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25.1℃。年平均降雨量483.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50天。境内水源较为丰富,打了多口水井灌溉全村大棚,棚区内桥、涵、路、渠设施完备,确保冯家坪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该村男女比例为104:100,全村农业户口占99%,2008年全村出生率为7‰,自然增长率为3‰。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制

义务教育已经落实。同时,在卫生、社保,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二、具体做法

我村被列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行列,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关心和支持。为此,我们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编制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标准。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不断形成生态村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国家级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通过召开一系列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户主座谈会及组织党员外出参观等形式进行深入发动,利用宣传标语(牌)、文化示范户、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统一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组长、全体党员亲自动手,带头表率,农民群众积极配合、广泛参与,主动投工投劳,企业老板纷纷解囊,形成了全村上下,人人参与,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2)科学合理规划,确保创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根据全国生态村的具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两个规划:《冯家坪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从本村实际出发,精心编制全村20008年—2010年的生态建设规划,明确创建主要任务和重要工程;《新农村建设规划》。我们对全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新村点调整为一个中心点三个辅助点,计划分步骤有序实施新村建设。

(3)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生态村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的系统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全面开展生态村建设。

1、加大投入,全面实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1)通组达户道路全面硬化。村级道路根据村庄规划,做到合理布局,主次分明。全村主干道实现柏油化及通组达户道路已实现了砂石化。(2)河道疏通工程全面推进。我们根据本村的现状,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饮用水卫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3)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有卫生服务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综合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1)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全面改善村庄环境。全村开展了路旁、河旁、村旁、农户房前屋后绿化,全村绿化覆盖率达91%。全面实施民居美化工程,295户村民中率先实施新型民居工程建设,新建房窑87孔,沼气池100

口,厕所2个,垃圾台4座,改造村庄道路1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村庄面貌。

(2)实施环境洁化工程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①秸秆全面利用,塑料农膜回收率达到85%; ②通过治理“三废”,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量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了水、气达标排放;

③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通过推广生态型农业技术和农药的控制使用,较好地控制了农业污染。

④对全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共投入资金14.42万元,全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桶10只,垃圾收集房2座,落实保洁员2名,常年清运,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认真实施改厕工作,新建公厕2座,消除露天粪坑32只,户户改造成双翁漏斗式厕所,卫生改厕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了村庄环境卫生、道路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庄环境的长效管理工作。

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村辖区内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和土环境质量已达到本地环境规划要求。

⑥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煤气用具、太阳能迅速进入百姓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91%。

⑦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以户为单位修建了渠式生活污水处理,全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9%。

3、更新观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1)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针对我村养殖、种植业较为发达,由此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压

力较大的现状。为此,在生态村的规划建设中,我们提出养殖业向园区集中,种植业向大户靠拢,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充分结合本村蔬菜香瓜种植、羊子饲养多、优势明显的产业特色,围绕“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做好结合、改善生态”的目标,全力打造生态农业特色村,果园853亩,生猪繁育基地一个,全村有猪存栏3280多只,有大棚80座。通过组织引导、政策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和棚栽业,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推动了产业发展,并为农民增收寻找新的路子,真正做到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四者有机结合,使我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化特色村。

(2)加大技改投入,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和产品。同时,推行清洁生产,注重污染物集中处理,实现水、气达标排放。

4、结合创建活动,开展生态文化建设。

全村建有图书室,配有远程教育网络等,作为以学习文化、科技、娱乐为主的村民活动场所;在村部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内部设施规范完善,并建有室外休闲健身活动场地,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示范户、宣传栏等文化阵地作用,结合新村文化建设,通过设立固定的标语、标牌、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等各种形式,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体村民的生态意识。

三、主要成效

(1)强化产业开发,实现农民稳步增收。按照乡上 “川道发展棚栽业,沟道村发展畜牧枣果业”思路,我村在广泛

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全村大力发展棚栽业和红枣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为了发展好这两项产业,村上制定了《冯家坪村五年发展规划》。对此,全村上下形成共识,先后建大棚80座,新栽红枣1026亩。该村统筹发展棚栽业、红枣业、养殖业,力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民居建设,改变群众居住环境。按照全县新型民居建设的总体要求,该村自2008年以来,共完成民居建设112户。在村容村貌整治上,对每个庄头进行整体规划,针对公共部位,统一实施帮畔护坡、道路硬化、边沟水渠等,并对以前民居破损部位进行维修,真正实现净化、美化、靓化的效果。三是在实施村庄绿化上,在历年春秋绿化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村庄道路、庄前屋后、河道两岸的绿化工作,真正实现“林在村中、村在林中”的绿化美化目标。

四、几点体会

一是村域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全部普及,长期以来制约村民生产生活的行路难、饮水难、照明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二是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由于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群众的观念逐步改善,村民对公共设施的爱护程度明显加强,自觉意识明显改变。

五、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以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一)进一步巩固生态村建设成果,要坚持领导小组不散,工作力度不松,做到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个方面的责任制。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利用村宣传阵地和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意识,更新村民观念,转变村民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深化生态建设内涵,延伸生态建设内容,加大配套投入,给全村人民一个水清、天蓝、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

二O一一年八月三日

国家级生态村 篇6

关键词: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大保护力度;增强生态功能;实现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

一、基本概况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洮河中上游的迭山北坡,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临潭、迭部和合作四县(市)境内。总面积287759公顷,其中核心区109762公顷,占38.2%;缓冲区67434公顷,占23.4%;实验区110563公顷,占38.4%。该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天然原始山地寒温性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森林覆盖率49.34%,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保护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总集水面积2877.5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13亿立方米,占洮河流域片年平均径流量53.1亿立方米的19.06%。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代表性较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该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境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原始林及森林生态系统,其物种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有122科444属1302种;野生脊椎动物26目59科275种;森林昆虫1055种;大型真菌248种。其中,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尚有4种;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61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多达115种。

二、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林业方针,突出抓好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全面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轨道。护林防火形势相对稳定,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保护区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1.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由于没有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来源,保护区的办公、管护用房仍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木和砖木结构的平房,设施陈旧,设备落后,远远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由于保护区机构和编制尚未解决,保护区经费没有列入省级财政预算。目前,保护区的所有运行费用都由保护区自筹解决。

2.狠抓公益林建设,积极培育森林资源

自设立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把资源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地块的同时,通过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使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得到了切实的改善和恢复,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45.81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3.6万亩,活立木蓄积增加了2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78个百分点,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出良好恢复和发展趋势。

3.提高认识,加强资源管理

保护区成立后,我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了保护区资源管护力度,针对保护区面积大,林缘线长,周边居民多,交通四通八达,无天然屏障,资源管护难度大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措施。一是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采用局领导包保护站,保护站领导包保护点,护林员包林班小班的办法,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和管护合同。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护,不留死角。二是对林区护林热点、难点地区进行集中整治,充分发挥林区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作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保护区自然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社区联合,齐抓共管。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区内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区的有关规定,使当地群众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自然意识得到增强,由被动接受保护区工作到主动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

一是积极与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已完成《甘肃省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甘肃省洮河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洮河林区云杉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洮河林区苗圃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洮河林区中高海拔造林技术研究》、《洮河林区植被种类及植被类型调查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二是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编制了《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为制定保护区的长远发展规划,提高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5.积极参与UNDP/GEF洮河项目

为了使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我局积极参与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与保护建设——促进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GNDP/GEF利用生态方法保护洮河流域生物多样性项目是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的赠款项目,如何充分用好外资赠款,对我局来讲是一项新生事物,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三、问题和建议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目前,保护区无机构,无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严重制约保护区的发展。建议省上尽快解决保护区的人员编制问题,将保护区的运行费用纳入省级财政预算。

2.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我局大多数职工原来从事森林经营工作,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保护区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之自然条件差,收入低,难以引进人才,现有的技术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国家级生态村 篇7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山脉西坡北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境内,地理坐标为E122°23'34"122°52'46",N51°20′02″51°49′48″。保护区总面积107348hm2.森林覆盖率88.4%,平均海拔10001300m。保护区内没有人为干扰,没有任何生产和经营活动,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原始的寒温带原始明亮针叶林地区。保护区内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河流纵横,最大的河流塔里亚河有大小15条支流汇聚而成,是黑龙江上游激流河的重要源头,对维护黑龙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是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的天然基地,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栖息于此的野生动物有29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

国家级生态村 篇8

由于建设新安江水电站, 使淳安和遂安两座千年古城、五大集镇、30万亩良田及绝大部分基础设施被水库淹没, 29万人移居他乡, 淳安由建库前的甲等县、富裕县变成建库后的贫困县。经历了十年倒退、十年徘徊、十年恢复、十年发展的曲折历程, 经历了因湖而贫、因湖而名、因湖而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努力, 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有了快速的发展, 但目前淳安县仍是浙江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自千岛湖形成以来, 淳安县就拥有一级的环境空气质量和Ⅰ~Ⅱ类的千岛湖水质, 生态环境优良。如今千岛湖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秀水”,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旅游强县。县域内有森林、溪流与水库等多种生态系统, 物种资源非常丰富, 显示出优良的生物多样性, 为生态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特别是享誉世界的千岛湖, 如今已成为淳安的响亮品牌和发展依托, 资源优势与后发优势日益显现。未来的千岛湖, 是以湖兴县的基础, 是生态立县的基础, 是旅游强县的基础, 是淳安发展的核心竟争力。近年来, 在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下, 生态立县带来了硕果, 生态经济日益壮大, 以千岛湖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的生态经济逐渐成为淳安经济的主导。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67.4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9210元增加到171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3215元增加到4816元。全县旅游经济总收入由2002年的7.2亿元增加到19.3亿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千岛湖水质保护成效显著, 总体保持在国家I~II类水质标准, 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为优良的天数达到98%, 生态人居更加舒适。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的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持续开展,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3.9%。2008年初浙江省委书记超洪祝在淳安视察工作时指出:“千岛湖是淳安的宝贝, 是浙江的宝贝, 也是中国的宝贝”。未来千岛湖必将成为淳安最具时代的战略资源, 最为突出的比较优势, 最为宝贵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保护千岛湖的良好生态, 保护全县的良好生态, 是淳安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淳安发展的希望所在。

二、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发展与保护难度加大。淳安的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初期, 经济总量偏小, 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第二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小, 与杭州地区周边县市的差距日益扩大, 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尽管淳安在生态县建设上有不少独特优势, 国家和省市对我们加快生态县建设也寄予了厚望, 但淳安经济欠发达的特殊县情, 在客观上也给生态县建设带来很大难度。淳安地处山区, 土地资源十分缺乏, 人均耕地仅为0.035公顷, 人多地少的矛盾, 加剧了水土流失, 对千岛湖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不仅如此, 淳安的工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等用地也十分紧缺, 缺少发展空间。全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洪旱灾害、地质灾害频繁, 县域范围内林业植被质量不高, 针叶林比重大, 阔叶林、混交林比重轻, 中幼未成熟林比重大, 成熟林比重小, 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相对较弱。目前千岛湖周边以及岛屿上的森林植被以先锋植物群落马尾松林为主导, 树种单一, 林相单调, 难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不仅景观异值性差, 而且影响生物多样性, 不利于松毛虫天敌的繁殖, 导致森林病虫害频发。全县矿产资源点多面广规模小, 资源的开采工艺简单、设备落后,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 由上游安徽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一半以上, 千岛湖水质受安徽来水水质的影响较大, 水体保护任务艰巨。

二是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集镇和村庄的环境基础设施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难以实施,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任务很难如期完成, 已成为影响生态县建设的重要因素。按照国家级生态县考核要求, 全县80%的乡镇要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 按此计算, 我县在2012年应有18个乡镇通过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 而到目前我县环境优美乡镇达标的只有5个, 按此进展, 要按时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 则每年至少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4个。经调查分析, 我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关键环节是要解决乡镇所在地的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 目前除千岛湖镇、枫树岭镇、威坪镇、姜家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和千岛湖镇、临岐镇、威坪镇、姜家镇、石林镇、文昌镇、梓桐镇、中洲镇的垃圾中转站建成投入运行外, 还有19个集镇需要新建或扩建污水处理设施, 15个乡镇需要新建垃圾中转站, 经测算, 需要投入资金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 其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7000万元, 垃圾中转站3000万元, 而这些资金虽然上级将有部分补助投入, 但以我县现有财力, 在短时间内筹集如此巨额资金进行投入是十分困难的。

三是创建体制机制不完善。生态县建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全县各部门各乡镇的共同参与, 更需要政策机制的保障。目前县级成立了创建生态县工作领导小组, 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 设有专人负责的工作办公室, 但许多职能部门和重点乡镇, 对生态创建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普遍存在着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现象。同时部门联动机制、生态县建设联系制度、以绿色GDP为基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都尚未建立。另外生态乡镇建设奖励政策以及重点工程资金补助政策尚未完善, 千岛湖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仅靠淳安一县投入, 难以保护承担长远保护千岛湖的艰苦任务。自水库形成以来, 我县严格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导向, 在为下游提供I~II类优良水质的同时, 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发展, 而区域间的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力度不够, 影响了千岛湖保护的持续投入。

四是乡镇政府和企业创建氛围不浓。乡镇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是生态县创建工作如期实现的关键。但在具体工作中, 有少数乡镇和企业对生态县建设工作认识有片面化的趋向, 还没有将其当作根本性任务来抓,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不能正确对待和从自身找原因, 而是强调客观理由。在领导中, 仍有不少同志对生态建设存在“说说重要, 做做次要”的现象;在社会群众中, 对自身参与环保工作与生态建设工作的义务和责任认识程度低;在企业领导中, 受“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 有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因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 污染物不能确保达标排放等。

三、创建生态县实践机制的几点思考

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关系到淳安未来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深入推进生态县建设, 确保2012年力争2010年实现生态县目标, 就如何推进生态县建设在实践机制上有重点地作几点思考和分析。

(一) 扎实推进“以湖兴县”战略, 着力完善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发展是硬道理, 对于欠发达的淳安来说, 经济总量小, 人均收入低, 基础设施落后是必须面对的实现问题, 解决一切问题要靠发展。目前在生态建设中, 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地方公共财力, 只有不断的加快发展, 才能快续地增加地方公共财力。而在特殊的千岛湖与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县情下, 如何加快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面对淳安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发展, 换言之, 就是要在保护中加快发展, 在加快发展中强化保护, 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双赢, 坚持走“生态立县, 生态经济强县, 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 淳安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 从“一种养二加工三服务”到“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 从“强农重工兴旅活商”到“一体两翼三支撑”, 从生态立县、开放兴县、基础强县到全面实施千岛湖“品牌发展战略”。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确立了“以湖兴县”的发展定位, “以湖兴县”的具体内涵是: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工业富县、文化名县、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 全力把淳安打造成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水业基地、生态宜居福地、都市农业园地、文明和谐境地。这些战略和目标中, 包涵着科学发展观, 统筹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淳安近几年在“以湖兴县”定位的指导下, 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住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等等方面取得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是正确的, 是一条符合淳安特点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加快发展之路, 也是生态建设之路, 更是一条双赢之路。

(二) 强化基层目标责任, 着力完善部门乡镇干部考核机制。

从几年来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 难点和困难在基层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根据《淳安生态县建设实施意见》, 要确定今后五年生态县建设重点工作任务, 明确各乡镇部门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的职责。一是落实生态县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乡镇部门对本辖区本部门的生态建设负责, 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负总责。在2008年前“一主两副”等重点乡镇逐步建立环保机构, 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2010年前所有乡镇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 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建立部门权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机制, 将建设生态县目标完成情况列入乡镇部门和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二是全面进行生态乡镇建设。生态乡镇建设是生态县建设工作的基础和细胞工程。要按照先易后难, 分步实施, 逐年推进的原则, 制定生态乡镇创建推进计划, 到2012年力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标准。围绕这一目标。一要把生态乡镇建设与落实年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相结合, 推动生态县建设顺利实施。二要把生态乡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推动我县早日实现“以湖兴县、融入都市”的战略目标。三要把实施生态乡镇建设与做好考核迎检准备工作相结合, 推动生态乡镇建设早出成效, 多出成果。在此基础上, 按照创建市级、省级生态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所提出的20%、30%、40%的生态村比例要求建设一批生态村。四要深化清洁乡村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五整治、一提高”工程, 控制工农业污染, 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和沼气工程, 努力提高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率。五要尽快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政策。尽快建立切合实际的激励政策, 重点扶持和鼓励生态乡镇建设。对乡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予以政策扶持, 并给予项目投资的补助。对年度完成各级生态乡镇创建任务并通过命名的除上级部门奖励外, 再给予配套奖励, 并在生态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乡镇和个人给予宣传表彰和重点奖励。

(三) 加大各方筹资力度, 着力完善财力投入机制。

资金筹集难度大, 重点项目难以实施, 一直困扰着生态县建设的推进。由于资金不到位, 集镇和村庄的环保基础设施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能配套, 生态乡镇建设推进缓慢;由于缺乏资金, 下山脱贫、安置脱贫致富工作很难实施, 贫困人口比例很难达到生态县建设要求。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务艰巨, 投资额大, 单纯依靠财政投入, 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和产业化的筹资新路子。根据“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 开展动员全社会力量, 实行政府、集体、个人三方面结合政策, 鼓励多方投资, 提高资金利用率, 尽可能将生态建设各项工程项目按照市场进行运作, 吸引社会力量与资金来参与实施, 以确保生态县建设中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一是将生态县建设的重点工程有侧重地纳入到国家及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中去, 充分利用省市政策,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生态补偿利益最大化, 争取国家、生态省、生态市建设进程中重点工程的部分专项资金。二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确实保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所需经费, 不断增加投入, 建立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 增加千岛湖保护基金的筹集额, 争取全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3.5%以上, 用于千岛湖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县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广开市场门路对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工程项目, 主要依靠项目资金的投入, 辅以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扶持;在环境污染物防治上, 依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并辅以环保专项贷款;在城镇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上, 坚持“谁污染谁负担, 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采取单位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 并辅以城镇维护建设费和基础建设配套费补助;在生态旅游和生态资源开发保护上, 一律按照“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全面征收排污费和资源补偿金并通过地方财政上级部门补助解决;四是拓展市场合作资金, 采取多种形式, 充分利用民间、个人、组织的资金参与到生态县建设中来, 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五是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按照“谁收益、谁补偿, 谁破坏、谁恢复”原则, 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制度, 加大上下游的生态补偿力度和上级政府生态补偿力度

(四) 广泛宣传教育, 着力完善生态文化普及机制。

生态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 要使生态建设长期坚持下去, 生态文化必须在广大群众中得到普及, 把生态建设转化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形成全民共建, 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政府要继续加强生态县建设的宣传教育,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为导向, 切实抓好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公益宣传和正面专题报道;坚持以“多绿”创建为载体, 夯实创绿系列基础;坚持以推动生态建设志愿者队伍活动规范化、正常化为抓手, 提高生态县建设的社会化进程;充分利用中小学义务教育和各级党校的各类干部培训, 提高各阶层群众的生态建设知识素养。当前工作的重点要放在乡镇农村, 要通过多种手段, 结合新农村建设, 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教育, 真正把生态文化、生态价值和生态文明观念根植于广大村民。通过宣传教育, 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真正把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县的决策, 转化为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为生态县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2005年——2008年淳安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资料

[2]2005年——2008年淳安县环境保护局有关文件和总结资料

[3]2005年发布的淳安县千岛湖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国家级生态村 篇9

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标准高、任务重、工作难度大。 为有效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我市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工作, 狠抓落实。

领导重视, 纳入日程。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 副市长副组长, 20个市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和专题会议, 贯彻落实国家、省、黑河市生态建设会议精神, 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编制规划, 科学指导。 为确保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顺利推进, 2002年我市聘请省环科院专家编制了《 北安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2003年10月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2003年经北安市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批准实施。

统筹安排, 合力推进。《 北安市总体规划 ( 2006- 2020) 》中, 把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确定北安精神时, 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主要内涵;在创建省级文明城时, 把生态环境纳入了重要内容;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 明确提出了凡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不招不引。

严格考核, 督促落实。 市政府与牵头部门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 把 “ 生态示范区建设” 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和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并实行“ 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凡是没有完成目标责任的, 单位不评先进, 领导不得提拔重用。

2夯实基础, 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为使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我市首先从抓思想认识、制度建设、 资金投入上入手, 进一步夯实了三位一体的生态示范区基础建设。

深化认识, 提供思想保障。 为使全社会形成思想共识, 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 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先后深入农村、学校、企业开展全民环境教育, 普及生态知识。 组织有关人员到克山、拜泉、北安农垦分局等先进地区学习创建经验, 强化了全社会对创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认识。 在电视台、北安信息报开辟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专版专栏, 开展了“ 生态示范区建设”局长访谈, 刊播了环保新闻、生态示范区建设情况、生态公益广告语。

健全制度, 提供政策保障。 市政府每年都与黑河市政府签定《 生态市建设及市长环保目标责任状》, 并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和目标。 先后制定出台了《 北安市秸秆禁烧管理办法》、《 北安市创建无烟城工作方案》等文件, 规范、引导了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顺利完成各项创建指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认真贯彻《 环保法》《 水法》《 土地法》等一系列专项法律、法规, 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加大投入, 提供经济保障。 为了保障生态示范区建设资金, 几年来, 我们坚持“ 多条腿走路”的原则, 广开渠道, 通过争取国家立项、争取省级拨款、本级财政筹资、吸引外来投资、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 筹措资金17.48亿元, 加大了生态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和物资的投入, 确保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

3实施“ 七大工程”, 确保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

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这一主题, 我市结合实际建设了以生态城镇、 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生态牧业、绿色创建工程为重点的“ 七大工程”。

建设生态城镇工程, 提升城市品位。 以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完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 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工程。 有效净化了城市环境;修建了人民公园、铁西游园、逸园、文化广场、市标和步行街等, 改造了站前广场, 烈士公园, 改善了人居环境, 提升了城市品味。

建设生态工业工程, 增强工业发展后续力量。 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全力打造优势突出、环保节能、富有实力的生态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电力、食品等支柱产业。 北安市进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引进英国ICP公司先进技术, 生产车用太阳能蓄电池板, 促进了资源节约;宜品乳业公司加大了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产品远销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宜品乳业公司被评为AA级企业, 森源米业等5家企业被评为A级企业。 通过实施生态工业工程, 培养了一批骨干企业群体, 为工业立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生态农业工程, 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 把生态农业发展摆上重要日程, 高度重视, 加大投入, 为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粮豆薯总产实现3.54亿公斤, 农业总收入实现12.3亿元。

建设生态林业工程, 改善生态条件。 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生态林业对形成区域小气侯的重要作用, 因此, 始终把生态林业建设抓在手上, 从不放松,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保障饮水安全。通过狠抓饮水安全,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土保持治理, 有效地推进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促进了水利事业长足发展。 加强水源地保护, 强化了水质监测、检验。

建设生态牧业工程,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保护天然草原, 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走舍饲之路。 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养殖户利用盐化、氨化、碱化和微储等秸杆利用技术解决饲草紧缺问题。

建设绿色创建工程, 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把绿色创建工程作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 细胞工程”, 广泛开展“ 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 “ 小手拉大手、共建绿色北安”系列创建活动, 创建了一批“ 绿色学校“” 绿色企业”“、 绿色单位”。 赵光镇被授予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东星小区、北苑小区、通达小区分别被创建为省市级安静小区。“ 生态北安, 绿色家园”已经成为北安的形象代言。

4几点启示

提高认识是前提。北安是欠发达地区, 2001年财政收入8284万元, 到2006年才实现14008万元。 我们敢于启动实施“ 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项需要投入较大的工作, 就在于我们充分认识到“ 创建生态示范区”是坚持以人为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 但是, 不尊重规律的“ 硬发展就没有道理”。 因此,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使各级组织、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建生态示范区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 迎难而上, 负重进取。 有了正确的认识, 坚定了正确的认识, 就产生了实践这种认识的行动。

领导重视是关键。 我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得益于各部门、全市人民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 但关键还在于领导组织的高度重视、强力推进。

增加投入是保障。 生态示范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 没有资金就难以开展工作。 我市在资金筹措上, 一方面, 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另一方面, 通过争取上级扶持、招商引资、银行贷款、鼓励群众投入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国家级生态村 篇10

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万宁市境内,地理位置在1818°39'19"N—18°41'26"N,110°01'26"E—111°29'40"E之间,总面积7 000 hm2,其中岛屿陆域面积为420 hm2,海域面积为6 580 hm2(图1)。本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8℃,最冷月平均气温18.7 C,最热月平均气温28.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2 166 mm。阳光充足,日照时间为290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108.9 h[1]。为保护大洲岛的金丝燕和海洋生态环境,1988年万宁县政府将大洲岛划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90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0]《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的批复》),是我国首批建立的5个海洋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洲岛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海岛生态、金丝燕及其生态环境,和岛屿周围海域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

2 大洲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2.1 濒危物种——金丝燕

大洲岛的金丝燕,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可以营造白色可食燕窝的珍稀鸟类。因其分布范围非常狭小,种群数量十分有限,人为破坏相当严重,使这种极度濒危的金丝燕面临灭绝的危险。据记载,大洲岛最初有南罗、暗岩和大架3个燕洞,每年采摘的燕窝也较多,可惜随年代的变迁,暗岩和大架两个燕洞无人知晓,现仅有南罗一处燕洞残存至今。人们对大洲岛金丝燕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甚至更早。大洲岛金丝燕最大群体可达200多个巢,在20世纪80年代仅60~70个巢[2]。2009年的保护区监测调查表明,目前大洲岛的金丝燕仅在南罗崖洞1个点有个体活动与繁殖。按照现场观测统计和估算,目前大洲岛金丝燕的种群数量仅为30~40只,已低于保护生物学中的最小可存活种群数(50只)[3]。

2.2 植物

该地区的植被以灌木与矮林为主,缺乏高大的乔木,植物发育良好,受人为干扰较少。据初步鉴定和统计,目前发现有野生维管植物618种,隶属123科,407属,其中蕨类植物27种,隶属14科,20属;裸子植物5种,隶属2科,2属;被子植物586种,隶属107科,385属。调查显示该地区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niana)、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和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等9个种,其中海南龙血树在岛上分布的范围较广。除滨海海滩匍匐植物群落和灌丛草地群落没有分布外,其他植被类型均有分布[4]。

2.3 动物

岛上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根据大洲岛保护区的调查,两栖动物有1目4科6种,其中,蟾蜍科(Bufonidae)、树蛙科(Rhacophoridaae)各1种,蛙科(Ranidae)和姬蛙科(Microhylidds)各两种。共有陆栖爬行动物12种,隶属2目5科。其中壁虎科两种,鬣蜥科(Agamidae) 3种,石龙子科(Scincidae) 4种,游蛇科(Megapodiidae)两种,眼镜蛇科(Elapidae) 1种。共有鸟类94种,隶属11目,31科。在94种鸟类中,留鸟59种,夏候鸟1种,冬候鸟34种。这94种鸟类大部分为海南常见种,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大。共有哺乳动物9种,隶属2目5科。除棕果蝠(leschenaultia)及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等鼠类数量较多外,其他种类数量均十分稀少,野外很难见到。

2.4 珊瑚礁

大洲岛周围海底除在大岭和小岭之间有少量沙滩分布,有礁盘分布,礁盘以下为沙质海底,为喜礁生物如珊瑚等的栖息创造了条件。本区珊瑚及礁栖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性高。造礁石珊瑚物种数合计有48种,统计结果显示,主要优势种是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二异角孔珊瑚(Goniopora duofasciata)、精巧扁脑珊瑚(Pavona decussata)、标准蜂巢珊瑚(Fa via speciosa)、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cdecussata)[5]。

2.5 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有85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27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有19属75种,其次为甲藻门,有6属8种,蓝藻与金藻各有一种。优势种类为异角毛藻(Chaetoceros diversus)、劳氏角毛藻(Chaetoceos lorenzianus)、尖刺菱形藻(Nitzsciia pungens)、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短叉角毛藻(Chaetoceros messanensis)、海毛藻(Thalassiothrix sp.)、毛尖形根管藻(Rhizosolenia styliformi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中国盒型藻(Biddulphia sinensis)。浮游动物有38种,隶属于17属,其中桡足类21种,毛颚类8种,水母3种,浮游幼体和介形类各两种,磷虾和多毛类各1种。优势种类有锥形宽水蚤(Temoraturbnaata)、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生物量范围为0.002~0.221mg/m3[5]。

3 大洲岛保护区保护管理现状

3.1 保护区管理机构

1992年2月26日,国家海洋局批准设立“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2年11月经省编委核定,大洲岛保护区管理处编制4名,隶属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为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保护区的管理。

3.2 保护区基础建设

1992年2月保护区在岛上建立了一座二层的办公生活楼房,设立了现场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以及简易的办公用具、船只和通信设备,解决了值班管理场所,在大岭建成了保护区主标志碑。

3.3 保护区法规建设

1992年5月30日,《海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颁布实施,为了实现对大洲岛保护区的依法管理,万宁县政府1992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告》,制定了禁止在大洲岛砍树林和打猎等相关的规定。199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施行,1995年5月,国家海洋局发布实施《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这两部法规的出台给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了明确、有力的法律依据。2001年4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制订了《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及适度开发活动审批程序》,明确保护区内进行科研和开发的审批程序。

3.4 保护区公众教育与培训

①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工作是保护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自保护区标志碑设立后,保护区管理人员开展了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②保护区宣传材料的制作和传播,保护区印制了大洲岛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小册子,海洋部门也在相关电视台进行了一些宣传教育工作;③培训,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进行了一些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省里举办的各类学习班。

3.5 保护区监测和科研

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组织下,在保护区内开展了以下监测和科研工作:①对金丝燕的生活习性及种类研究;②岛上植被的生物多样性调查;③岛周围海洋生态调查;④海水水质监测;⑤珊瑚礁生态修复实验。

4 大洲岛保护区存在的生态问题

大洲岛周围海域自15世纪中叶起是传统的渔场。目前,当地渔民常年在大洲岛附近海域以捕鱼为生,大洲岛是渔船补给、交换鱼货和避风的场所。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岛上有季节性渔民约600人;4—9月,也有100人左右,但这些渔民户口不是以大洲岛为常居地,只是临时居住,岛上居住期间会产生生活垃圾和污水,对保护区海洋生态的保护非常不利。另外,保护区调查认为,本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渔业天然资源开发过度,而使得许多优质渔业种类形不成鱼汛,优质鱼类比例下降,渔获物中优质鱼的幼鱼比例不断升高,更有甚者,电、炸、毒鱼现象时有发生,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6]。

5 大洲岛保护区管理建议

5.1 实行社区共管

在大洲岛保护区建立之前,当地渔民祖祖辈辈就在大洲岛生产生活,至今他们仍然把这里当作避风港和补给地,但即使季节性居住也会造成环境影响,同时给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带来困难,影响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完全不允许渔民在这里避风和临时居住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建议在保护区实行社区共管,建立起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机制,共同管理好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社区共管作为保护区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是一种适合我国保护区发展特点的管理模式,能积极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在社区共管中,保护区管理机构由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而社区群众则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管理人员与社区居民一起参与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计划的目标制订、项目实施和评估过程,从而实现了共同参与、共担风险、共享受益的新局面。

5.2 建立生态教育基地

建议在大洲岛建立生态教育基地,建成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科学基地,使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局海南测绘资料信息中心.海南省地图册[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6.

[2]冼耀华,张焕英.中国鸟类一个种的新记录:爪哇金丝燕Collocalia fuciphaga[J].动物分类学报,1983(2):125.

[3]吴天国,黄卓儿,蔡圣伟.大洲岛金丝燕种群衰减原因及保护对策[J].热带林业,2010,38(1):24-25.

[4]吴天国.万宁大洲岛保护区植物资源的调查初报[J].热带林业,2009,37(4):49-50.

[5]吴钟解,李成攀,陈敏,等.大洲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洋资源调查及其管理保护机制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7):97-100.

国家级生态村 篇11

构建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确立评价目的是实施评价活动的重要前提,它关系着评价指标的确定、专门评价小组的成立以及评价过程中指导思想的树立等多方面环节。因此,必须首先确立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目的。

——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进行价值判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是通过对申请单位的基本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从而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人员建设、教育活动建设以及产生的效益和积极作用等方面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和认识,最终确定该单位是否符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能否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各个指标都是在其建设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基本条件是定性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种论述性的方针政策,未细化出具体的评定标准,缺少可操作性。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直接转变为日常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增强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规范性。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使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出台的初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能客观地对不同单位的建设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对同一单位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有助于各单位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更好地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更好地实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提供引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体系,为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学习样板,创建单位可以参考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做法和方案,结合自身的特点,为本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

——促使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机制的形成。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营造创新的氛围。指标体系中设置与创新相关的内容,通过评价发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点及其价值,形成鼓励创新的机制,形成充分发挥基地工作人员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环境。

评价体系多重功能

评价功能是教育评价体系结构的内在机制,是构成评价体系各个要素的组成形式在运动状态下所发挥的功效,是评价系统内部所固有的一种潜在能量。

第一是选择功能。由于评价是根据评价的综合标准和指标体系来确定被评价对象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评价结果为管理和决策机构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优选提供可靠依据,因此,评价活动间接地具有选择功能。

在对申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单位进行评价时,由于各个申报单位处于竞争状态,评价的内容也相同,这样就能在同一平台上对各个申报单位进行公平评审,从而选择出优秀的单位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第二是导向功能。评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可以引导和鼓励单位和人员调整其工作方向,进行有价值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是评价对象进行各项工作的目标,它对评价对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对于评价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引导和导向的作用。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价,各个申请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可以根据评价体系中的要求来安排日常的工作,保证工作既有数量,又有质量,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

第三是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所得的结果,一方面为评价者提供信息,另一方面给评价对象反馈信息。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高,其努力就得到了承认和肯定,能激发评价对象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低,亦可明确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改进,起到鞭策的作用。

第四是交流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专家、管理机构与被评单位的代表,乃至社会公众需要交换意见,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如此有利于评价者、被评单位和社会公众及相关者掌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发展的需求。另外,评价活动要求评价者和被评单位进行广泛的交流,评价者充分听取被评单位的陈述,获取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被评单位通过评价活动也能进一步领会评价体系的宗旨,对于进一步改进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五是监督功能。监督功能是评价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通过评价可以达到对被评单位信息全面、系统和综合的了解,将被评单位的情况与预定的评价标准、目标和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被评单位目前所处的发展水平和程度,是对被评单位进行监督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设计评价体系原则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措施、基础设施、教育活动、财力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设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同时,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抓住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科学性就越强。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2008年4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团中央共同公布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对《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分解成指标,经严格程序确定各指标权重,达到可量化。

nlc202309040721

二是系统优化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需要用若干指标进行衡量,这些指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确定各项指标时,指标的内容要界限分明,指标之间不能存在交叉和相悖的内容。指标体系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具体要做到:第一,通过筛选,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情况,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第二,由于指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

三是实用性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指标要简化,评价方法要简便。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设计得太烦琐,在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同时,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应易于采集,且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真实可靠。最后,要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上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搜集的统计资料,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为主要参考依据,在环境教育基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附加指标两大类。

基本指标包含六个二级指标,即管理体系制度、基础设施、环境情况、人员情况、教育活动、社会效益。

管理体制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建立、工作计划和方案的确立、制度的建设和专项经费的投入。此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文件、会议、活动档案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基础设施除了专门的教室、展厅、宣传栏、墙报、专业讲解人员等硬件设施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网络专栏和宣传资料。

环境情况主要包括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规划情况、绿化面积的覆盖程度、树木花草的保育情况等。

基地人员配置和培训情况,包括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专兼职队伍、环境解说的队伍、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和教育讲座的基本情况。

教育活动情况包括定期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和主题宣传活动、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参观、考察和访问活动的人数。

社会效益方面包括为社会提供的环境信息咨询、面对周边社区、学校开展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生态展览、发挥传播生态文明作用效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的示范和推广作用情况,对当地环保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附加指标包括分类指标和创新特色指标。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种类有很多,很难制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评价标准。为此,参考已有的一些评价体系,按基本特征和具体情况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分成科技场馆类、环保科研类、环保设施类、自然生态类、工业企业类、农业示范类、社会民生类七大类型。在分类指标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设置相应的评价要求,使得评价更有针对性,满足不同类型基地的特殊性要求。创新特色指标是将各地方的特色和创新活动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中创新机制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体系的比较功能,应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经初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确定了标准,赋予了权重,但其准确性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地验证。

(责任编辑:李万全)

国家级生态村 篇12

一、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 为保护草原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 生态建设是内蒙古最大的基础建设, 也是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 并把这一发展战略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2007年,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写进了八次党代会的报告里。全区上下切实加强领导, 层层落实生态建设任务和责任, 团结带领各族群众长期不懈、锲而不舍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 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始终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 为保护草原奠定政策基础

我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 在此基础上, 又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的草原保护制度, 包括草原“双权一制”、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及草畜平衡等。目前, 草原承包面积已达到8.78亿亩, 8.4亿亩草原依法划定为基本草原。针对我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的实际,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我区确立了保护与建设并重, 以保护优先的生态治理方针。在认真实施好各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同时, 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 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全力推行禁牧休牧制度。到2010年全区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达7.81亿亩。初步建立起了草畜平衡制度, 已在近7亿亩草原推行草畜平衡, 与牧民签订责任状的面积约6亿亩, 涉及近20万户牧民。与此同时, 还不断完善了草原保护的各项法规, 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区实际的草原法规体系, 为全面实行依法治牧和依法治草奠定了法律基础。目前已建立了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四级草原监督管理机构, 其中旗县级以上草原监督管理机构108个, 基本形成了适应内蒙古地区特点的执法机构队伍体系。强化草原执法工作, 通过采取这些保护制度和法规, 使我区的草原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为草原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有力地促进了草原生态的保护。

三、全面加快草原生态建设步伐, 为保护草原奠定物质基础

近入新世纪以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和促进下, 草原建设的规模不断增加, 十年中, 平均每年草原建设的总规模达到8300万亩, 累计完成草原围栏4.18亿亩, 人工种草1.54亿亩。各类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覆盖面积超过3亿亩, 其中,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完成任务21740万亩,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治理面积完成9504.336万亩。通过全面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使全区草原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监测表明, 同本世纪初相比, , 植被变好的占33.18%, 持平的占52.06%, 变差占14.76%。全区草原生产力为552.03亿千克干草, 提高了4.79%。近3年草群盖度平均为37.3%, 比2001年的30.58%提高了6.72个百分点, 我区的草原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

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重要思想, 为保护草原奠定群众基础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 我区在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注意正确处理好“三生”即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 突出以人为本。首先, 我区在实践中认真落实“承包到户”政策, 国家和自治区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 凡是能承包到户的都承包到户, 明确治理、管护责任和获取收益的权利, 给群众吃“定心丸”, 激发群众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 确保工程建设取得预期的效益。其次, 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原则, 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 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资生态事业开发, 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生态建设流动、聚集。同时, 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参与生态后续产业的开发和建设, 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生产力布局、农牧民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 逆向拉动生态保护和建设, 实现了“三生”结合、“三效”统一, 为生态保护与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各地在实践当中也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如:“围封转移”战略、“转移收缩”战略等。2010年, 自治区政府还出台了旨在保护草原、增加牧民收入的1号文件, 把草原保护与牧民增收有机的结合起来, 受到广大牧民群众的拥护, 也使草原生态保护进入了兼顾民生的新阶段。

五、充分发挥科技进步支撑作用, 为保护草原奠定增效基础

上一篇:农村生态安全下一篇:电子物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