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安全

2024-08-01

农村生态安全(共10篇)

农村生态安全 篇1

2000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生态安全”的概念, 其实质是“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一、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生态安全反映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关系必须保持相互协调, 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顺应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环境不能因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和恶化, 而应该建设的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 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而国家生态安全则是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重要基础。

生态安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 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因此, 保障生态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生态安全的重要部分

农业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 农业现代化建设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 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环节。现代农业开发技术的生态功能就更为拓展和突出, 如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中的保护性耕作, 测土配方施肥, 按标准化作业程序生产等都很好地体现了资源再生、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功能。

赤峰是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大市,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显得格外脆弱, 在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突出生态功能成为迫切和重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模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统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平、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品牌效益和竞争力, 实现资源型农业向生态环境替代型农业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赤峰市现代农牧业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理性选择。

三、保障生态安全的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保证农业生态安全, 应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 走改造与适应相结合、恢复与保护相结合, 以保护为主的路, 必须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退耕还林还草是以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为出发点, 改变传统农业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方式, 实行集约化经营, 实现减地稳粮、优化结构、恢复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 调整结构, 提高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种植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作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因而在调整结构时要注意作物品种与当地环境相适应, 突出地方特色, 优化资源配置, 把质量、效益和生态环境统筹起来考虑, 形成多元化的种植结构, 不断推进产业化进程, 在增强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的同时,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 注重耕地保养, 培肥和恢复地力

要坚持用养结合的原则, 积极采取措施, 保养耕地, 培肥地力, 促进耕地的持续高效利用。一要抓好农村有机肥积造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做到人有厕、畜有圈, 大力积造有机肥, 扩大有机肥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二要加大农田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力度, 积极推广免耕法, 强化土壤保肥、保墒蓄水能力, 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劲。

(四) 加强节能减排农村能源建设

农业农村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搞好农村牧区节能减排, 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 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有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 减缓能源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以村庄农户为单元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农户为基本单元, 系统整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 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 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根据各地区不同条件, 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技术、多种经营方式, 因地制宜地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多元化循环农业模式。

(五) 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规律, 尊重农民意愿强化政府的公益服务。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管理等都具有公共服务特征。这些服务的提供, 是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通过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来实现。关键是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全面提高政府的公益服务水平。

(六) 强化资源开发环境监管, 提高农民生态安全意识

坚持保护与优先防治相结合, 严格控制不合理开发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环境破坏, 特别是要控制地表植被的开发, 重点检测控制农牧交错地带区域的土地退化沙化。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 维护生态安全, 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 让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氛围,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 生态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基础,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其中生态安全不容忽视。通过分析赤峰市新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找到症结所在,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保障生态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从而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能源,生态,安全

农村生态安全 篇2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建设,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规划村庄建设和产业布局,促进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破坏;治理;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关乎着整个国民生活安全与生产发展,也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将必然成为整个国家生态环境防治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了诸多具体的治理措施。但是,我国农村地域宽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生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了各地方对待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不一。此外,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环境保护和治理意识淡薄,政府缺乏优秀的环境管理人员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加上原来的治理中心放在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环境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治理滞后,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显得尤为艰巨。所以,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环境,极大程度满足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考量和议题。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战略意义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受制于生态系统,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对我国来说,生态环境建设尤为紧迫,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在田头、路旁, 甚至抛掷到沟渠、水塘,影响环境卫生和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排沟渠、水塘。乡镇工业布局不当,工业污染突出。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造成的局部地区面源污染突出。综合利用措施滞后, 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凸显。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广大农村, 是淡水、耕地、林地、草原、生物等资源的最大腹地,是承载人口的主要场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依托。同时,与城市比较,农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于环境治理线长面广,环境问题原因更为复杂、危害更为严重、治理更为困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标志着国家适时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的主战场放在农村。但是,问题在于这一事关全局的大战略还远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 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很多人, 特别是城里人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抱以漠视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农村的事、是农民的事,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然而, 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有毒大米等一些列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一浪接一浪的爆发, 城乡居民健康程度下降, 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每年? 出生的残疾孩子数量不断上涨, 其原因主要是农产品使用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医疗保健成本大幅度上升,已经为城里人敲响了警钟: 农业还具有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直接影响到了城乡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保护农村生态, 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2.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呈现的特点

1)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识有显著增强

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不再是农民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当仁不让的环境保护的 关键因素。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是工作的重点。只有加大宣传的力度,丰富宣传的手段和方式,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接受环境保护知识。同时,要加大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人民群众了解破坏环境的各种后果以及在维护合法权益中利用法律武器;只有人民群众明白了环境保f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使他们自觉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只有人民群众了解了环境保护和自身生活质量提高的内在联系,才能积极主动的处理好环境保护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够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农村环境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农—村环境防治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民是农村环境的护卫者和直接受益者,因此,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深入的了解了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参与环境的保护。只有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自觉的约束破坏环境和行为;只有农民群众的保护环境意识提高了,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只有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积极的行使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只有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大踏步前进。

二、环保政策与实际情况反差巨大

第一,农村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首先,由于产权不清晰和兑现程度低的问题,人们对投资环境资源缺乏信任,因此导致短期行为;其次,农村资源市场不健全,价格机制不完善,从最大利益的角度出发,唯利是图,牺牲环境而不愿意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第二,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主要是在政府转型时期制定的,因此,不能够完全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保护,强制性的罚款、限期整改等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且成本巨大,往往出现经济发展得不偿失的状况;第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统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地政府对GDP数据的追求,而将环境保护等问题抛诸脑后。加之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存在偏颇,没有把环境质量这一重要的项目纳入到经济活动的成本之中,导致地方经济指标偏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因此削弱。

第四,环保制度设计不周密。由于环境保护制度的设计方面存在务种影响因素,导致制定出的制度本身就存在低效率和低约束力的问题。加之,有些环境保护部门不能够确保环境保护防治资金的落实,甚至从中克扣,对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置之不理,加重了一现象的存在。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稳定,由于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有些政策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使得人民群众无所适从,久而久之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因而在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等出台和执行的时候,群众并不积极的实施,不放心自己的血汗钱投入到长期的项目中,使得环境保护的有益措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造成了的环境保护主要依赖国家补贴的局面。

三、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特点

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问题解决进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了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特点。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不足2%,到2004年却超过5%,增加了近二倍,但是与同时期的城市居民增长相比,就落后了,城市居民收入却达到了9%:2005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了 3.22倍。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处于相对下降中,农民子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比重较大,农民的生活负担较重。农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于城市居民持续下降,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大项支出更使其感到生活艰难。?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越条件,中、西部地区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而且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手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过剩人口众多。“贫困一人口增长一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中,加剧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畜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还不能全面的取代传统的粗放的生产方式。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反单位GDP消耗的资源率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让人更为担心的是带来了环境的破坏。有关专家估算,我国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治理的成本高于发展带来的利润,经济发展得不偿失。以云南省的漠池为例,由于周围农田和化工厂的污染,滇池的许多种鱼类和微生物已经灭绝,水质已经变为劣五类水,如果只单单将水变回二类水这一项将投入几百个亿,以前发展得到的几十个亿的利润己经不值一提了。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的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那么,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环境污染仍在肆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7年仅粮食种植面积就高达10553万公顷①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使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农田多有留守的老人和妇女耕作。由于留守人员的素质不高,加之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在技术宣传、优质品种的推广等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使农业仍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甚至于由于农药滥用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第一,农作物稻杆污染严重

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曾经作为生活燃料的农作物稻秆已经普遍的被煤球,天然气等替代。另外,由于农村词养规模的有限以及词养伺料业的发展,稻秆作为词料消耗也急剧的减少;再者,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稻秆还田的运用不多。以上的几个原因直接导致了結秆的过剩,无法处置。在农村普遍采取的措施就是直接燃烧,这样的手段一面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带来火灾隐患,一面还会影响周边城市航空业、公路交通业的安全等。例如,2007年在南京到合肥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 60辆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调查得知主要原因是稻杆焚烧导致烟雾弥漫,大大降低了空气透明度,影响了路面交通视线。第二,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有2000头猪的猪场规模,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相当于10万人口当量。近年来,集约化畜禽养殖模式发展迅速,但由于其管理技术的不完善,给环境带来了超重负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本人调查发现,在集约养殖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是主观方面。一,在集约化养殖与环境影响的相互关系上认识不全面,没有处理好实际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比如设备器具清洗不合格、蚊幡多、氨臭味严重等;二,没有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未执行等;三,养殖过程中忽视卫生指标,滥用人用药、原药和违禁药。其次是客观方面。一是养殖模式布局不合理,不仅区域划分不合理、区间距离不符合要求,还将养殖区设在了居民点;二,加工处理技术不成熟,畜禽粪便不能脱水除臭制成商品肥料或进行综合利用,粪便等废弃物排放不符合标准要求。第三,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丛1978年党的H届三中全会来,我国乡镇企业飞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为乡镇企业数量较多、能源消耗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大多数企业无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问题较突出。据1997年的报告《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染调查公报》可知,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己达全国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现在,乡镇企业污染在整个工业污染中的比重己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 —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己接近甚至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当地农村环境被如此庞大的污染物污染的程度不言而喻。

二、受地方经济制约环境治理难获得有利的物质支持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渐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新房、新村、新镇”建设中,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能达标,许多地方只重视城镇总体建设规划的编制,忽视了把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联系起来,导致缺位或不协调,加上管理缺失,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染物直接排人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SL、差”①的现象。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大致可分为生产型环境问题和生活型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显而易见的是我国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保功能相当缺乏,致使环境的综合质量差。综观我国农村发展过f呈,农村往往是率先启动和发展住宅、商业、服务业等基础设施,将有限的财力集中于道路、房屋、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建设,而诸如垃圾处理、排 水和污水集中处理、消烟除尘、噪声隔离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根本就不为人所注意,更谈不上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万多个建制镇,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跟不上乡镇的发展速度。有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环境基础设施水平中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0.7%,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建制镇还没有一个供水站,致使饮用水供应紧张。建制镇的人均城建资金仅为城市的20%,即只有每人150.9元。资金不足使得小城镇的道路铺装率不足50%,人们出行很不方便。也使得60%以上的地区都是雨污合流更不用说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之类的了。-第二,乡镇环境管理滞后

乡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剧主要是由于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生态环境管理投入少力度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粗放等造成的。由于缺乏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得不到保障。据了解,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发育比较成熟的苏南地区,仅30%的乡镇有工业废水专门处理装置,超过50%的建制镇居民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第三,能源结构欠佳,污染空气环境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仍然是城镇的主要能源,1998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煤结构中,煤炭占61%以上,部分小城镇生活用煤还是以薪柴、稻杆为主。工业用能的煤炭比重还要高于生活用能,而且优质煤比重明显偏低,缺少清洁能源,使煤烟型污染成为小城镇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三、政府的“爱莫能助”与民众的信心缺失导致治理动方不足

“任何一个组织体系,都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运转。环境组织管理也如此。它主要包括环境监测、规划、监督、环境管理及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管理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组织机构合理性,管理权限确定性,组织机制科学性” [21] ①。从横向来讲,环境组织管理机构应当有环境监测、监督、事务处理、执行等机构;从纵向来讲,环境组织管理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但是,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环境组织管理机构都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在环境组织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权限划分不明。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的政府主导部门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各省、市级政府也设置相关的环境治理机构,而到县一级地方政府,通常只在工业密集、工矿企业比较多的地区设置专门环保机构。从中央到地方,这种垂直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起到集权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而环境管理机构一般隶属于本级政府,往往屈从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对环境问题置若罔闻。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往往连片存在,跨地区,跨行政区域,因此若按照行政权限有地方政府操作,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由于执法主体较多,权力过于分散,造成权责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常常引发行政部门横向层面管理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尤其是当污染区域跨地方行政区域,导致存在管理空白的可能,而一些地方环境治理机构沦为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的调查立案权。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环境部有权管理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全国环境信息网,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放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职能;而水利部的水资源水文司也有监测江河湖库的 水质、审核水体纳污能力的职能。换句话说,水文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的一部分。另外,在规划职能方面,环境部具有“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的职能;而国家发改委的农村经济发展司也具有“编制和实施全国生态 环境建设规划”的职能,两者职能的交叉和重叠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环境主管部门独立性不强。《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虽然如此规定,然后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笼统和模糊的嫌疑。没有相关配套的法规明确环境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及管理幅度。当环境问题爆发时,主管环境单位必须上报给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地方的声誉,不希望信息传播到中央,因此有可-能责令环境主管部门私下协调解决。也就是说,环境主管部门独立性不强,往往依附地方政府权力而存在,难以实现独立自主解决环保污染等问题。第三,基础环境管理机构薄弱。

农村基层环境治理,具体由基层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以微观管理为主。一方面由于资金、编制、人员等有限,环境治理机构不能渗透到基层;另一方面,缺乏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往往流于形式,在执法过程中体现出软弱,妥协,甚至利用权力寻租。当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制止,群众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助长了环境污染者气焰,起不到惩罚、威慑作用,导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第四,管理配套机制缺乏。管理目标的实现,不仅依靠法律强制力保驾护航,同时需要领导者管理方式灵活多变。如何使得管理成本投入小,产生的效益最大?在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用地悲剧”:“当众多消费者在共同的、向公众幵放的草场资源饲养牲畜的时候;必将出现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因为草场是公共的,畜群是私人的,每个牧民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养更多牲畜,跟本不在乎公地退化”。?农村环境作为公共资源,对于农民来说,环境是进行农牧业生产的基础。如果大家都不顾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那么环境势必承受不起污染之重。因其公共性,个体不愿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愈加恶化,进而,生产方式不能持续进行。出台相应的鼓励机制、协调机制,通过利益均衡的途径,号召农民一方面维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引导群众,加强环境污染的问责机制,对造成污染事实的企业或个人追究其责任,起到惩治的效果。第五,环境执法者素质偏低。目前农村环境执法者的数量不足,并且由于准入标准较低,其素质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相关技能考核,基层环境执法者的能力有待加强。当遇到污染环境的具体情况时,不能合法、高效、准确执法,从而影响环境治理的权威性,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甚至导致居民的非议和不信任。因此,基层环境执法者素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薄弱环节,需引起重视。

4.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1)制定相应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措施

政府应该给予生态环境保护以特别的关注,在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治理的问题上给予高度重视,并就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目标与原则。

2)明确农村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和任务

(1)农村生活垃圾整治。

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采用集中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降低处理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市场运作的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机制。

(2)农村水污染整治。

为了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永州市总体规划,并要求与督促各区(市)县城区和所有乡镇做好农村污水处理的规划,并分步严格落实,依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为了实现规划的制定与认真落实,永州市水务局牵头、市建委配合,不仅帮助各区(市)县政府做好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而且还对各区(市)县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时限,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同时,市政府还加大了对饮用水的保护,特别是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在科学规划水源区的同时,对水源保护区的排污口予以坚决取缔、从而预防和处理水污染事故等。另外,加强各渠系、河道的整治,现已基本完成。(3)农业资源污染整治。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污染超标耕地综合治理。全面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逐年削减化肥施用量,基本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搞好农作物稻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4)空气污染整治。

加强对废气的强制处理,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的废气排放。鼓励农村的中小企业集中发展,敦促废气排放完全达标,并对没有遵循相关条例危害农村生活环境的中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禁止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生活垃圾,保证农村空气质量。.(5)农村建筑和道路垃圾整治。

农村垃圾随处可见,随处堆放,从生活垃圾到建筑垃圾,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管理或者属地管理的标准。由于垃圾乱象影响村容村貌,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道路安全埋线了隐患,因此需及时清理农村建筑和道路垃圾。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机制创新

迫切需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战略位置上来抓。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及基础体系建设。“十一五” 期间, 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发展阶段, 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 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 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 并作为实施的重点,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抓紧制订 5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6, 并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 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系,充实农村环保机构的力量,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 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力度,制止城 市、工矿 企业向农村排 放/ 三废0。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实行党政一把手 / 亲自抓, 负总责0 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任务重, 涉及部门广,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 齐抓共管。环保部门负责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农业部门具体负责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指导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利部门负责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工作;建设部门加大对农村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林业部门负责农田林网和湿地保护等工作;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科技投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安全农产品系列标准的发布;计划、财政、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 达到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和谐。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循环。应用农业循环经济理 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高效、清洁生产,延长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 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可以有效缓解生活用能,改善农村侠生状况, 防止环境污染, 保持村容整洁。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的 / 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0 发展模式, 可以既实现对已有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也避免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认识生态农业的公益性,在税收、银行贷款和产品标识等方面制定更优惠的专项扶持政策, 以降低生态农业改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提高生态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促使农业产业化, 使现代农业与生态型 农业有机结合,达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与农业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布局, 严防新农村建设导致新一轮的生态破坏。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专门 编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把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统筹考虑农村的村镇布局, 发展中心镇、中心村, 萎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 统筹考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 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 将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优先配置中心镇、中心村,要将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源建设等作为重要内容;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 按照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理念, 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区、规模养殖小区和保护小区, 为各业持续发展提供空间。

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是在新农村建设中, 一些地方忽略生态环境保护, 存在着 / 一刀切0的错误倾向, 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的农村建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居民点, 使农村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优势。这种倾向必须防止和客服,绝不能让一些地方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 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 田防护林建设。5.结语

农村生态安全 篇3

对于广大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有效途径和最广阔的平台,要实现这个的梦想,主要取决于他们在教育上取得的收获,这远比住房、医疗、就业等问题更为重要,教育已经成为农村最大的民生问题。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正值壮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其中有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4000多万在14周岁以下,他们一边连着农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艰辛,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农村的基础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头戏,却由于撤点并校及办学软、硬件条件的薄弱,导致教育视野越来越狭窄,教育资源越来越枯竭、精神底气也越来越稀薄,农村的教育生态已经严重失调。

“撤点并校”让农村教育水落船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布局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虽然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水平相对薄弱,但却能为学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保障,琅琅的读书声对村庄来说,意味着朝气、信心与希望。进入90年代,许多地方政府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政策”时,重点放在了“撤点并校”,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一前提,不仅导致部分农村孩子失学,也造成乡土文化的土崩瓦解。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小学的数量减少了47.5%,有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有的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几公里路上学。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租房陪读,有的干脆退学。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非但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相反却因撤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压力,住校、陪读衍生的额外经济负担,使许多家庭无力承受,辍学的孩子数量呈增多趋势,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因无人看管,家庭经济压力大、无法就近入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呈增多趋势,十四五岁辍学外出打工,十七八岁结婚生子,在农村已是屡见不鲜。

笔者于2009年5月对江苏北部某农业县官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镜头一:门卫是一对夫妻,刚吃完早饭,炊具零散地摆放在学校门口,门外的晾衣绳上挂满了衣服,一只大黄狗在校园里悠闲地走着。

镜头二:走进教学区正赶上下课,孩子们有的在嬉戏、追逐,有的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玻璃球,有的在小商店买几毛钱一袋的垃圾食品。

镜头三:上课铃响后,笔者去厕所,里面苍蝇成群,污秽遍地,根本无处下脚。

学校有两栋使用时间不长的教学楼,教室还算明亮,课桌椅也还说得过去,与老师们交谈,一些现象让笔者吃惊不小。

该校这几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校生数量也大幅减少,成绩好一点的或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去县城读书了,剩下的大多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监护,很多学生的个性品质甚至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以该校初三年级为例,共有三个班,140余名学生,一班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校为这个班配备了最好的师资,指望他们在中考时为学校争得荣誉,学校为初三老师们下达了考取县中免费生(免培养费,学费、代办费等正常收取)的指标。老师们获此“军令状”,当然不敢怠慢,又把该班成绩较好的几名学生单独组织起来,学校免费提供食宿,老师们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另外两个班是成绩差的,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导致他们无人监管,他们不仅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不知道今后自己該干什么。他们经常逃课,如果不是学校有控制流失生的指标,他们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两个月后,中考成绩公布,笔者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一班有四人考取县中免费生,还有二十来人花几千或上万元不等的培养费被其它高中录取。二班、三班两个班,百名左右的学生,中考总分在200分以下的占61.7%,200~400分之间的占24.2%(注:中考满分是800分)。他们由于无法上高中,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大部分外出打工,学习生涯就此结束。

农村学校争取尊严之路何其漫漫

教育家朱小蔓说:“农村教育的目标,既不是通过学校把农村孩子移出来,也不是通过学校把他们永远拴在土地上,要探求的是这种教育给孩子什么样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要让他们有对生活的信念,有尊严,有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就能生活下去的条件。”

重点校制度不仅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把农村学校中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吸走一部分,应试教育催生了对择校的追逐,又有一部分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被挖走。教育产业化不仅把择校浪潮越推越高,也把农村学校所剩不多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再一次抽走,城市学校成了农村学校的“抽血机”,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再到生源质量,最后到中高考升学,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已成天渊之别。

“城市中心”的视角将农村孩子疏离为没有支撑的边缘人,受这个观念的影响,疏农、离农、弃农的价值观在农村盛行,农村教育也糊里糊涂地以追逐分数为办学目标。在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几次抽走的现实情境下,追逐分数、靠升学率取胜的办学目标已是缘木求鱼,而上不了大学,一切都会在乡村社会被清零。学校与农村社会之间又有一道高高的看不见的围墙,二者是隔离的,这种隔离必然导致丰富的文化资源、乡土教育很难进入农村的教育教学过程,致使农村学校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

靠升学率取胜无门,师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想搞特色,农村社会、学生、家长又不认可。农村学校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要得到认可、获取尊严,其路漫漫!

从奠基农村的高度拯救农村教育生态

农村教育的改革虽然经历了波折,走过了弯路,但社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要求却日益提高,我国有近九亿的农业人口,农村教育应放在奠基中国的高度,其发展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面向未来的眼光,从文化重建人手,将其放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

1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两会”均提及学前教育。目前中国农村的学前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

态,幼儿园数量少,入园率低。应尽快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步伐,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对现有幼儿园应规范管理,办出特色,调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办学思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制定好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对家庭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政府财政补贴,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2村小不能搞一刀切式的一撤了之

裁撤生源少的教学点,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这一政策有很好的初衷,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被异化。简单的撤校并校,导致大量的农村孩子失学。特别是位于边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享有法律规定的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撤并的同时应考虑到他们的权益,不能一撤了之。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每项政策的制定,优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所谓均衡,不是削峰填谷,一律拉平,而是在于弥补短板,让每个农村孩子能够就近入学,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

3初中教育多元化

办学条件、资金实力和师资水平的落差,对农村小学造成的影响,势必导致乡村初级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处于劣势,若让应试教育来扼住农村初级中学的命脉,不仅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义务教育,还会使大批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应试教育的节奏,导致他们失去奋发进取的信心。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学业上的失败便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很多重要的可以改变自身生活和命运的机会,但如果选择了不适合他们未来生存的教育,不但成本巨大,更会因为低回报和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使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初中教育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某些群体的教育需求,这是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农村的初中教育应在基础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基础化方面深入挖掘,使能升学的孩子远走高飞。不能升学的孩子落地开花。

4高中教育特色化

有些农村高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文化底蕴,优异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但由于农村学校在环境上的劣势,不同的高度平台、待遇上的差距以及各种机会的不均等,使得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纷纷走向城市,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失,农村的优质生源也大幅减少。虽然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学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要面向农村实际,切实提高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同时,农村高中应更多的在发展特色特色高中上开动脑筋。县城及城市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假如农村高中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环境与经济资源的潜力,在高中开设职业教育,采用普高、职高并轨制,让学生有两种选择,让有条件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通过高考和职业教育对口单招两种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的,用自己学到的职业技能服务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走得更远。

5注重農村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一切的活动都是课程。宽敞的教学楼,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是教学的需要,但并非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相反,教师的言行举止,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诚实礼让,蓬勃的朝气,严谨的治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与顽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教学生态,这些看似无痕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能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在有意无意中收获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这种无痕的环境中接受熏陶,会形成有痕的力量,远胜过那种有目的的约束。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学校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根本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的。

6莫把教育与乡镇领导的政绩挂钩

中国官员的任期较短,因而功利心较强,而考评机制对其所制定政策的可持续性关注较少,却对眼下具体问题的解决关注较多。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滞后效应,一场失败的教育实验可能会对几代人造成影响,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因而,对农村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不要拿教育说事儿。对教育应有的支持与投入,若地方政府没有做到,应受到重处,决不能让地方官员把教育创新与“眼球效应”挂钩,这样的政绩只能蒙一蒙“急于出政绩”的官僚领导。不要赋予教育任何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否则,不仅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硕果,却有可能使教育走上歧途。

7提高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偏远地区,这一规定并未有效落实,教师工资偏低甚至被拖欠,农村教师的收入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也是造成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灵魂,从事教育需要教师高于常人的奉献精神,但道德的感召力并不能长期保证一个人对职业的使命感与尊严感,相应的物质保障是必要的。提高教师待遇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线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何时能让这个法律条文真正实现。广大教师期待着!农村教师也急切地期待着!

8调整教育布局,控制流失生

农村教育的萧条,如同乡土社会衰落一样很难逆转,迫使学生及家长做出“背井离乡”走向城市的选择。农村学生向城市集中的后果,使得部分家庭不堪经济重负,导致辍学率重新反弹。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初中进城”的局面,形成大量的“教育移民”。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调研区域内受教育人口的实际情况,以对每个孩子负责为宗旨,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初中,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既要搞好本地教师的培养,又要让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使每一个农村孩子完成义务教育。

农村生态安全 篇4

一、农村城镇化的外部性问题

周围事物、环境等直接关系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人们将其称之为农村城镇化过程的外部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为可能会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这些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口聚集改变了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生态系统循环具有内在平衡机制,外部因素如果完全抛掉,生态系统平衡性可以得到保证;城镇化过程中,城镇集中了大量的农村人口,且无法向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效进入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废弃物等,这样废弃物与原有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就遭到了隔断,导致有环境问题因素形成;第一是集中城镇有机废弃物,导致城镇环境有机物污染问题的出现;第二是减少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为了平衡生态系统的投入与产出,需要采取化肥等替代物,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另外,城镇集中开展工业生产活动,缺乏科学治理,在一个位点上集中排放出来的三废,如果自然系统无法净化,就会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

其次为现代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外部不经济现象的出现;如投入化学材料,影响到环境安全;开展专业化单一耕作,会影响到保持水土等。因此,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讲,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外部不经济。

二、农村城镇化产生的生态问题

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城镇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多小城镇存在严重的大气污染与水污染,普遍存在垃圾超标现象,加重了生态恶化趋势。具体来讲,具有这些方面的表现:

(一)城镇周边存在着严重的农业污染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且农膜会产生白色污染;村镇居民在生活中,则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垃圾产生;部分农民依然焚烧秸秆,加剧了大气污染;还有部分人员将有机肥料发展为化学肥料,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在每平方千米375千克左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过度施用氮素化肥,水体中进入部分化学用品。有多种有害杂质存在于磷肥中,如果对磷肥过度施用,会在土壤中不断富集有害物质,出现生态环境问题。

(二)加剧了乡镇工业污染

部分农村工业企业依然采取传统粗放型的经营发展模式,导致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乡镇企业只有较小的规模,分散布局,且粗放经营,污染到了周边环境。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乡镇企业每天排放出1亿吨以上的污水量,且向水域中直接排放超过80%的污水,严重污染到了河流、湖泊以及水库等。

(三)大量农田被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制约到农业生产发展

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受制于人地矛盾;根据调查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工业达到了700万平方千米以上的占地面积,以砖瓦业为例,消耗掉1300万吨以上的土资源方可以生产出60亿块砖;除了对耕地资源直接占用之外,农村工业的发展,还对大量农田造成了污染和破坏;我国每年有14000万平方千米的耕地被工业废水所污染,可以占据到15%左右的耕地总面积。

三、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对策

新时期下,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将会不断加快,同时也将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构建生态安全型城镇。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在农村城镇化系统中纳入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在过去农村城镇化经济系统中,没有将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没有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遵循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原则,发展农村城镇化,将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充分纳入考虑范围,以便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科学协调。

(二)做好城镇体系规划

以陕西汉中为例,在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规模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在城镇体系规划实施中,没有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作用下,对各种问题孤立考虑,全省生产力布局、产业分工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城镇规划体系,如构建城市联盟体,结合实际情况,对城镇规划适当扩大,贯彻集约化发展原则。要贯彻开放竞争及上下兼顾原则来开展城镇体系规划,制定且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

(三)做好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建设

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为生态环境,要想快速发展小城镇经济,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复合性,涵盖了基础设施、生活群体等一系列内容,且紧密相连区域生态系统,要紧密结合水土能源等最大承载能力来配置土地资源,控制开发强度等。在具体实践中,将以人为本、生态优化原则严格贯彻下去,有机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整体生态建设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机结合小城镇绿化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与规划水环境;对节约环保型建材、再生型资源等优先选用,科学管理废物,降低废物排放量。

(四)对城镇建设、居民生活用地科学整合与规划

城镇各种活动都在城镇土地上开展,因为城镇土地是不可流动且有限的,需要充分重视城镇土地规划、建设等内容。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除了要保证当前城镇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用地需求得到满足之外,城镇今后发展利益也不能够受到影响,互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之间的关系。城镇要坚持集约化发展之路,不单单是外延扩张空间规模,贯彻合理节约原则来进行城镇建设,规划居民生活用地。具体实践中,需要对城镇用地指标合理确定,实施计划用地;对现行城镇规划有机完善,做好土地综合评价工作;对城镇用地布局合理优化,对城镇地块的利用方式、开发强度等合理确定;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有机调整和优化,做好城镇空间立体开发工作,促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节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结合现阶段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防范措施,贯彻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摘要: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地域逐步向城市地域演变,其能够将本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反映出来,直接推动了当地、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城市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物质财富十分巨大,但是需要将大量的能源资源投入进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安全,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桂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J].旅游纵览月刊,2014,5(10):123-125.

[2]赵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9(18):133-135.

生态新农村改造方案 篇5

(2010—2015)

为了深入贯彻区委会议精神,大力实施 “生态农业基地”、“旅游文化名镇”两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家级人文生态综合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整合全镇的资源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全镇现代化建设步伐,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全力推进生态新农村建设,现制定《长岭镇绿林村生态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新生态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抓手,以镇村规划,文明村镇创建为切入点,以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生态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把生态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全面推进国家级人文生态综合发展小城镇的建设步伐。

二、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到2015年,镇域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功能初步显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要求,全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镇域环境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

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初步建立起服务“三农”的新体制,完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制定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规划。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格局,“生态农业”框架基本形成,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显著提高,农村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制度化、规划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学致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与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服务体系,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树立农村新风尚。

三、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建设生态新农村,就是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训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三农”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通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邻里和睦”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把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平台。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既注重发展农村

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经济发展,又重视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及基层党支部建设;既注重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农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农业产业是基础,新经济组织是纽带,农民素质是关键,好班子是保障,新农村和新风貌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四、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规划先导,科学编制村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农村管理等内容,使农村环境变化与产业发展同步,农民素质提升与塑造良好的民风民俗同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不急功近利、不搞低水平分散建设。

——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文本,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选择,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着力教育和引导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村庄发展水平,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策”,采取整体建设、局部改造、环境整治等方式,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等特色鲜明、格调新颖、充满时代气息的生态新农村。不照搬就抄,不搞千篇一律。

——积极稳妥、梯度推进。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根据村庄区位和发展阶段,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思想上不急于求成,行动上有紧迫感。不举债、不攀比,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

——创新机制、建管并重。牢固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意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

2、绿林村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

(1)全力实施镇域中心区建设,打造绿林村生态新农村

绿林村生态新农村为60亩,涉及庙上湾和二老湾,共26户居民,按照镇域总体规划要求,要坚持周边环境保护的原则,突出特色,完善旅游服务,农产品养殖和加工中心,农业信息和服务中心的功能。按照镇域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全面完善配套设施,彻底改善有镇无中心状况。环境建设、绿化、美化、道路修建、供水、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要与市政接轨,为快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要切实抓好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道路——绿林村生态新农村联络线道路改建工程。北起采石场路口,南至庙上湾村路口,全长3公里,路面宽度为8米,总投资150万元(已经在2006年建成)。

二是院基寺水库综合维护。8000亩的水库。按照防洪生态治理,一级水库景观治理标准对院基寺水库进行综合维护。

三是绿林村生态新农村改造前期准备工作。绿林村生态新农村为60亩,涉及庙上湾和二老湾,共26户居民,按照一比一的方案进行房屋改造,和村民逐个签订协议。或者是村整体搬迁,按照一比一重新规划、选址、建设。

绿林村庙上湾要在整体搬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民居基础设施建设,在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公共安全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争创武汉市生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2)规划建设休闲产业群。将庙上、二老湾两个村建

成“休闲产业型”新农村。按照统一规划,要突出周胜路沿线文化古迹众多特色,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充分利用山形地势,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不同的风格,一村一策,设计成自然村落式,农村社区式、田园农庄式、集休闲、观光、垂钓、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农游合一”发展模式。

五、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

——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人畜分离,粪活得到妥善处理,垃圾定点收集,无污染处理,村庄周边,促内道路,庭前院落干净整洁。

保护农村环境推进生态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现状,污染来源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在总计13.3亿人口中, 乡村人口6.1亿, 占总人口的54%[1]。对于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 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是保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1 农村环境污染紧迫性

长期以来, 由于受思维习惯和乡村自然经济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环境规划与治理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 发展程度严重滞后的问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部分地方的发展计划重城市、轻农村, 重建设、轻保护;农民为追求经济效益,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导致地力下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极大地冲击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 正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破坏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

2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2]

2.1 农村水污染触目惊心。

目前, 我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 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突出, 导致农业减少, 甚至颗粒无收;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 降低农产品质量, 甚至完全失使用价;导致渔业爱损如2004年7月, 淮河发生重大污事件, 污水所到之处, 鱼虾绝迹;迫使部分地区改农业种植结构。

2.2 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 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 农产品已经缺乏安全保障, 对安业生产, 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3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 而且大量城市垃圾向城郊和农村转移, 给农村带来严重污染。

3 农村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来源[3]

3.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1.1 地方政府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 城市环境的改善往往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 而农村没有得到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相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

3.1.2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地方政府为促经济而忽视环保, 现有GDP核算体系也缺乏环保指标, 更没有专门的农村环保法规或考评政策来约束地方政府的环保行为, 导致农村环境执法部门处境尴尬, 农村环境管理不尽人意。

3.1.3 当前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粗放, 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农村的工业企业生产, 都存在生产过程中污染超标, 高耗低产, 治理不到位等问题。

3.1.4 农民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薄弱, 也缺乏对农民生存权利自觉维护的观念。

3.2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3.2.1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 已经造成了大气、土壤和水的严重污染。以化肥为例, 中国2008年化肥使用量为4124万吨, 平均每公顷施达400公斤以上, 比发达国家规定的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还高出许多。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其中一半在被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 或以液态从排水沟渠流失, 会对土壤、地下水、地表和空气产生污染。我国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污染的土地超过2187万公顷, 约占耕地面积16%。

3.2.2 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在农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畜禽新陈代谢产生的粪便和畜禽疫病死亡是农村环境污染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农村的水产、生猪、肉牛等养殖业都比较发达, 发展牧业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项目,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却忽略了养殖生产中, 会产生大量的污浊气体, 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畜禽粪便流入水体的COD、氮和磷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2.3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随着乡镇工业开发区的不断兴建, 各类工业企业大踏步向郊区进军, 乡镇企业的大量兴起, 一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粉尘、废气、废渣和废水, 对周边的大气、土壤、草原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产生严重的污染。

4 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4.1 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名声,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环保形势的严峻性, 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同时加强农村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环境意识。政府要加强化宣传教育, 引导农民正确施肥、科学用药, 并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提高环境意识。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职能监督。

4.2 加强组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 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谁污染、谁付费, 谁收益、谁负担, 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4.3 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要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 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强化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信箱等渠道。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 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强的状况。

4.4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生态产业。

当地政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强化环境保护内容的前置约束作用。加快生态农业, 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4.5 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力度。

有关部门应针对部分农田废弃物品多、污染面大的情况,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废弃物、菌渣、塑料棚膜等污染物的回收与处理。

4.6 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

引导农村向城镇转变,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非农产业, 引导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新时期生态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谐发展,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html/t0105.htm.

[2]杨智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6.

农村生态安全 篇7

1 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

“社区”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 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1871年,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将其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 并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一般认为, 社区是由居住区域关系引发的共同生活体系。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们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其基本功能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对区域内农村居民进行管理以及促进居民的经济增长。”[2]农村生态社区是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 是以是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居住人群, 以农村为特定社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镶嵌一体的生态与人文经济社会系统, 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表明中国农村建设的理念、目标、模式和体制, 向着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社会迈进。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

农村生态社区中生活的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所关联的共同体, 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包含而又超越了生活共同体的更大的生态共同体, 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 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 生态性

生态性是农村生态社区的首要特征, 它强调农村居住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改变过去农村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 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 农村生态社区通过绿化、净化、合理处置污染垃圾等方法改变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通过有效的生态治理手段, 促进村容整洁,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社区产业间的合理联结, 实现良性循环。

2.2 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的人文精神, 是一种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关怀。如果农村生态社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 那么农村生态社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软件, 它指向的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建设, 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 更注重村民的内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享乐文化、世俗文化在逐步蔓延, 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在非理性膨胀, 农村文化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碎片化, 精神虚无化。农村生态社区需要培养村民的公益精神、参与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2.3 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内容。在经济方面, 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与自然环境相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 包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生态化, 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 发展生态旅游业, 推动社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政治方面, 加强制度创新, 从制度上规范社区内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费生态化行为, 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 鼓励村民的公共参与, 赋予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在精神文化方面, 充分挖掘社区生态人文资源, 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积极建设农村生态精神文化。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的路径上,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树立大局意识, 认清生态社区建设重要性

思想认识上,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不能将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去完成, 农村生态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维系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呈现出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通过改善村民居住地的生存环境, 不断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 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 实现农村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资源配置效率, 传承乡土文脉, 保护自然生态, 重构乡村魅力空间。其实质是要让农民参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农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

3.2 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经济建设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一切工作, 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 ……, 那末, 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3]农民是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 决定了农民是农村新型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意愿,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农民成为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主体和推动力量, 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 生态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而是要让农民看的到实惠, 摸得着幸福, 通过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标语和公开栏等各种形式, 把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介绍给农民,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 让农村在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经营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 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营造开展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要从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 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 让村民们切实感觉到社区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3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水平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要有所区别, 有所侧重, 而不应设计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分析本地区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综合考虑农村山水风情、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资源环境等因素, 把握其内在的肌理, 并统筹兼顾到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开发规划, 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社区建设, 而一些地方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 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 这与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相违背。为此,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是当前各个地方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中特别需要予以明确的, 需要作进一步具体的研究。

3.4 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并非一蹴而就, 在建设过程需要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 推进规划管理由粗放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做好社区项目规划的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工作, 向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咨询, 多听不同意见, 避免长官意志, 提高生态社区规划建设决策的科技含量, 依法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其次,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政府财政手段, 调节生态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态与经济利益, 确立资源环境的价值观念, 形成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制度设计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 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最后, 制定和完善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相关的其他各项法规与政策, 将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法治精神融合在一起, 从制度和法律上的理顺各种关系,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惩治违法行为,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使生态社区建设在有序的轨道上顺畅运行。

摘要:农村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试图对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路径做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J].瞭望新闻周刊, 2011 (6) .

[2]李海舰.国外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中学刊, 2013, 28 (5)

农村生态安全 篇8

关键词:城乡,生态化,农村

20世纪90年代,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遍被采纳, 是实现自然、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 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城乡蓬勃展开, 城乡生态化建设目标的建立是由于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群众越来越意识到城乡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牛慧娟认为:“城乡生态化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 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1]”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提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的“十点生态重建计划”认为重建计划是“生态结构革命”即重建基础结构, 包括城镇耕地利用模式、交通系统、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 这10项计划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西方世界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2]。生态化发展模式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为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生态农业建设是农村生态化发展的开始和成功探索, 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态村、小康生态村、生态文明村等新思路、新模式, 促进了农村的生态化发展, 但这些概念在内涵上还停留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或就某方面的生态化, 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农村的全面发展。如何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 在建设生态农业的基础上, 扩展生态村的建设内涵, 借鉴其他领域生态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探索农村全面生态化发展的模式, 对农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 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1 建设“生态农村”研究背景

1.1 政策层面:城乡生态化建设

2010年, 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省未来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3]。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城乡生态化策略是在这些建设实践基础上发展的。在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下, 应如何建设生态农村, 生态农村建设是城乡生态化建设必然途径, 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举措。

1.2 现实层面: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不协调性

山西省未来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 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但在这一发展进程中, 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也出现了种种不协调的现象, 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经济上虽取得了短期的增长, 生态上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3 发展层面:生态农村发展迫切需求

城乡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 在“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展进程中, 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 按照“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思想, 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于上述背景, 对山西省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的5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探索切合实际的生态农村建设模式。

2 城乡生态化对建设生态农村的基本要求

从城乡生态化和建设生态农村两者的本质出发, 通过“投入和产出”作用机理连接了两者的内在关系。城乡生态化和建设生态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一致的,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融合。将城乡生态化策略的理念应用在建设生态农村中将是“新”的突破口和经济发展点, 形成“新农村生态化经济体系”新模式。

2.1 生态产业建设

2.1.1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产业建设

围绕城乡同城化发展, 在村域范围内优化调整农林牧系统结构, 增强物质循环、能量转化, 提高生态效率;根据村域现代生态农业, 依托同城化发展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设与城乡同城化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以园区管理的模式运作。围绕同城化发展, 立足服务城市, 开发自然、农业、文化旅游资源, 使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农业、传统民俗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依托城市发展生态工业, 尤其要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或新建生态工业园区。

2.1.2 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产业建设

围绕资源禀赋, 立足资源现状, 在村域范围内优化调整农林牧系统结构, 增强物质循环、能量转化, 提高生态效率;根据村域现代生态农业, 依托资源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设与资源开发相适应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以园区管理的模式运作。围绕资源, 立足自然资源开发自然、农业、文化旅游资源, 使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农业、传统民俗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或新建生态工业园区。

2.2 生态人居建设

2.2.1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人居建设

围绕城乡同城化发展, 建设生态住宅。在建筑设计上充分根据同城化发展, 利用自然资源, 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设计, 以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 [4]为准选取本土、环保建材, 注意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 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采用屋顶、墙体立体绿化。根据庭院功能的不同, 建设绿化、美化、整洁的生态庭院和兼有生产功能的生态经济庭院, 注意优化庭院生产结构, 建设新型沼气池, 加强废弃物处理, 改善庭院居住环境。对村落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设计, 各功能区合理分区、优化布局, 合理安排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绿化用地、除污用地 (污水处理塘、垃圾回收站、堆肥厂) 。

2.2.2 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人居建设

围绕资源, 建设生态住宅。在建筑设计上充分根据资源和立地条件, 利用自然资源, 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设计, 以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 [4]为准选取本土、环保建材, 注意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 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根据庭院功能的不同, 建设绿化、美化、整洁的生态庭院和兼有生产功能的生态经济庭院, 注意优化庭院生产结构, 建设新型沼气池, 加强废弃物处理, 改善庭院居住环境。对村落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设计, 各功能区合理分区、优化布局, 合理安排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绿化用地、除污用地 (污水处理塘、垃圾回收站、堆肥厂) 。

2.3 生态环境建设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资源管理, 退化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 农业生态建设是指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林网、道路、节水灌溉设施) ;提高生产资料、资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新技术新品种, 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推广节水农业,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废弃物做到资源化利用, 进行秸秆还田、堆肥、气化、食用菌生产等, 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堆肥、有机肥, 使用可降解农膜或农膜回收再利用。社区环境建设是指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 (生产堆肥、有机肥) 、无害化处理, 用生物塘、湿地法、沼气污水净化池等处理生活污水, 建设生态厕所及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5]。

2.4 生态文化建设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文化建设和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文化建设可采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生态伦理及生态意识 (生态系统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生物多样性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对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按照生态行为的原则进行规范, 培养节约用水、用电, 珍惜易耗品的生活习惯, 倡导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杜绝浪费、适度消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废旧物品二次使用, 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等。

3 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城乡生态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发展对象, 城乡生态化经济模式势必对生态农村建设有一种潜藏的作用, 要求生态农村建设构建良性生态关系, 城乡生态化对生态农村建设存在着一定的运行机制, 决定着生态农村建设的手段和方法。

3.1 公众参与的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协调性, 在农村生态系统中, 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 在基于主动自愿原则的以农民个体为主导, 农民具有科学的环保意识, 按照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农民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 生态农村建设在构建良性生态关系中自觉参与建设的行为。

3.1.1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实施行为, 是资源高效利用, 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行为

要求农民自觉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沼气、太阳能) 、保护地栽培 (大棚蔬菜) 、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 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 以沼渣、沼液为肥源, 实现种植业 (蔬菜) 、养殖业 (猪、鸡) 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

3.1.2 农业循环经济行为

开展“节水、节药、节肥、节种”等清洁生产技术。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 农药施用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控防技术, 农膜要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 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

3.1.3 改善住宅建设行为

在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设计, 以准选取本土、环保建材, 注意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 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采用屋顶、墙体立体绿化。

3.1.4 发展庭院经济行为

建设绿化、美化、整洁的生态庭院和兼有生产功能的生态经济庭院, 注意优化庭院生产结构。

3.2 法律管制的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在农村生态系统中, 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 在基于制定环境法规对农民个人的行为进行限制的行为。对农民自身的行为进行限制, 生态农村建设在构建良性生态关系中行为进行限制。

3.2.1 排污限制

根据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实施意见》, 在已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适度养殖区基础上, 加强监督管理, 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养殖。适度养殖区内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对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 (三同时) ”制度, 逐步实现畜禽粪污治理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日常监管, 禁止畜禽养殖场直接向河流、水体排放粪污;对未采取有效措施, 致使畜禽粪污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以及向水体超标排放、倾倒畜禽粪污等违法行为, 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及庭院养殖户要根据污染的影响程度分类进行指导与治理。对分散的小规模庭院养殖, 主要依靠加强宣传, 推行人畜分居, 实行畜禽圈养或拴养, 鼓励建设沼气处理设施, 配套“一池三改”等技术措施, 引导粪污还田利用。对规模化养殖场, 要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 指导养殖业主进行综合配套治理——采用节水措施, 减少污水排放;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完善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造与养殖量相匹配的防雨水冲刷 (流失) 的干粪堆仓和污水处理池, 保持养殖场整洁卫生等措施, 强化养殖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

3.2.2 技术限制

严格限制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开展正确施肥、科学用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推广生草栽培、秸秆覆盖等环保技术, 提倡使用可降解薄膜;推广可循环技术, 制定果、菜无害化清洁化生产技术规范, 鼓励果农、菜农使用秸秆或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推广合理施肥。鼓励农民沟施化肥和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特性和肥料效应, 制定出所需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和用量, 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在果、菜主要产区, 禁止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 鼓励使用生物农药, 并示范推广农业生物综合防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如推广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

3.3 激励机制的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3.3.1 强化激励, 加大投入

在资金投入上, 采取向上争取一点、镇财政拨一点、村里拿一点的办法, 层层引带, 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 组织市、县、镇包村工作队与开展村结对帮扶, 在人力、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 走出了一条城乡结合、优势互补、文明共建的新路子, 加快生态村建设步伐。

3.3.2 按照“突出特色、典型带动”的原则, 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 培植建设亮点

提高各建设村 (居) 的积极性, 争创生态村的高潮。每年将拿出专项资金对生态村进行补助奖励。具体标准是:申报建设生态范村的, 经验收合格后, 每村除享受上级财政补助外, 镇党委政府将拿出2万元对其进行奖励;申报建设生态村的, 经验收合格后, 每村除享受财政补助外, 镇党委政府将拿出1万元对其进行奖励, 验收不合格的村不再享受奖励补贴政策, 并进行通报批评。

参考文献

[1]牛慧娟.浅谈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J].科技资讯, 2008, (1)

[2]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EB].www.docin.com/p-52208852.html, 2011-08-04

[3]城乡生态化的核心是“四个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五[N].山西日报, 2010-08-07

[4]张凯.经济转型期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保护, 2004, (3)

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 篇9

关于金融生态的概念,目前有不同看法:(1)比喻论[1],认为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环境,主要是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制度环境及经济环境等;(2)内外因素综合论[2],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法律、意识形态、信用传统习惯,和金融业内部结构和运行主体、组织行为、机制、产品等内部因素,以及内外部因素的相互牵制和影响;(3)价值论[3],认为金融生态反映金融业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4)仿生论[4],这一观点来自于生态经济学并借鉴了生态学的观点,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仿生学概念,是一种社会状态,与自然界的生态相类似,是社会发展中一个呈网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中的其他要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本文基于经济生态学或经济演化理论,将农村金融本身视为一种生态,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包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或供给者,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决策及监管机构)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法治建设、乡村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构成的,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这种动态平衡系统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农村金融主体的活动范围和服务对象,影响甚至决定后者的运行机制、生存状况,反过来,后者通过提供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农村金融信息生产与导向功能、风险规避与管理功能积极反作用于前者。当然,由于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人是活动的核心要素,其他要素、子系统及环境都带有活动着的人的印记,如农村金融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主体、农村金融组织、农村金融监管者等都是活动着的人;农村金融环境如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乡村政治、文化、习惯等又都是人活动的历史或现实的积淀,因此,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其主体与环境之间界限并不十分明晰,是一个人性化的特殊生态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影响着农村金融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与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农村金融生态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和机制,但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由于农村金融内部生态系统的非自然运行,以及外部环境系统建设的不和谐,使得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内外部因素主要有:

2.1 非自然、非均衡演进的农村金融生态影响了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

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演进与均衡发展的系统。中国金融产业虽然已经开始实现向金融产业的真实复位,但同属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演进历史,显然有悖于生态金融演化的重要原则:自然演进与均衡发展。从1998年开始正规金融后撤,贷款权限进一步上收,国有商业银行许多县级及以下机构和变成单纯吸收存款的“抽血机”,农村资金以每年3000~6000亿规模的速度外流,造成了农村金融的严重失血。在国有金融后撤的同时,国家强令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只留下了农村信用社这一“草根金融”,各种民间金融及地方民间借贷甚至成为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对于广袤的农村而言,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早已自身难保。首先,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商业银行浮动利率改革范围较小,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制约农村资金的流失。其次,大多数农村信用社难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经常面临多元目标的冲突,造就了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经营和外部管理中的机会主义,成为影响其运行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局限于信用社的农村金融改革部分地限制了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影响了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迄今为止,农村金融抑制、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歧视仍然相当严重。在这种非均衡与非自然演进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中,农村金融体制与功能异化,极大地削弱了竞争机制对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强化和创新推动的作用,影响了农村金融产业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而影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2 对农村金融资源的粗放型利用催生了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资源的粗放型利用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业高投入、低产出方面。在投资饥渴症、预算软约束下,许多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而不管资金的利用效率。这种资金生态链的不对称情况,不仅浪费了金融资源,而且极大地破坏了金融生态的平衡,直接催生了农村金融风险,这些风险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农村储蓄率上升且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使得风险在农村金融机构累积,不良资产增加;农村基层财政赤字的日积月累(中国仅乡镇一级政府的平均负债已经超过400万元,何况县市一级!这条漫长的债务链条在延续了十多年后,已经成为可能引发我国金融系统风险的最脆弱一环),使得基层财政风险与农村金融风险协同,成为农村金融不稳定的另一根源;农村商业银行与乡镇企业治理结构缺陷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成为国家对农村金融进行财政买单的诱因;农村金融机构在利率方面缺乏自主定价的环境和定价能力,无法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2005年6月末中国农信社不良贷款率在17.5%高位徘徊,而资本充足率仅为5.89%;在WTO开放环境下僵硬的金融体制缺乏金融创新的活力使得农村金融业蕴涵着竞争力风险。

2.3 制度缺陷成为农村金融生态恶化、影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制度缺陷主要包括:(1)农村金融产权制度缺陷。金融系统中模糊的产权边界使得各经济体及政府超越生态边界,原有的金融生态系统也趋于失衡。现行的农村合作金融仍然难以有效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名义上归全体股东所有,但其股东中绝大部分是自然人,这些自然人股东不仅合计出资额少,且分散在众多的自然人股东之中,他们的所有权难以体现。由于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造成权责不对称。名为入股社员所有,而由于股权分散性与原子性质,难以体现出社员对合作金融机构的所有关系,导致内部人控制盛行以及内部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措施缺失,形成“大行业、小机构、松散型”的体制缺陷,最终出现全行业高风险状况。此外,在这种合作产权体制下,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重新撤离农村,县、乡两级政府对农信社的依赖和控制程度都不断强化,使得行政干预与权力现象有增无减。(2)信用制度缺陷。金融业没有信用基石,就如同自然界没有了空气和水。生态金融系统中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各个投融资子系统能有序对话,要求完善信用增级机制。目前我国农村征信业尚无专门法律或法规加以规范,征信业在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没能明确,农村社会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中介机构建设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既不能有效地归集并准确地评估农村金融系统中各层次、各子系统的信用信息,又无法在经营机制上依赖于筹资者的真实信用状况以做出决策,造成失信惩罚机制缺失,贷户诚信意识淡薄,由此导致了农村大量的诈骗案和逃废金融债权现象。(3)法律制度缺陷。金融法律制度通过构建金融组织竞争机制、调节机制及保障机制,能够使金融组织优胜劣汰,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动态平衡,增强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鼓励金融创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法律环境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化法制如破产法律、入股者保护法律等不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实现优胜劣汰,政府提供高成本的非市场干预机制导致风险累积,破坏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动态平衡;其二是监管法律不健全,执法环境不佳,金融欺诈、诚信危机危及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机制的基础。

3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促进农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内部系统,促进农村金融生态有效复位

政府必须立足战略高度,服从市场要求,自觉地拾遗补缺,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的有效复位,措施主要包括:

(1)建立明晰的农村金融产权关系。

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农村合作金融内部生态优化、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和农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金融资源的产权界定形式有三种,即法律界定、政府界定、市场交易界定,单纯依靠法律界定和政府界定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市场化的产权交易对农村金融产权的界定进行补充。因此,要加快农村金融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通过产权交易完成闲置金融资产或低效配置金融资产的整合,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形成一个多元化、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产权主体明确、产权实现完整、产权约束严密的农村金融内部生态系统。

(2)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产业主体,满足农村金融生态的多样化需求。

单一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显然不符合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需要,违背了多样化原则,无法充分有效地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早就指出,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各个阶层和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金融部门自身提高效率并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制定大、中、小并举的农村金融产业内部生态系统的发展战略,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形式农村金融组织各有定位,功能互补,产权明晰,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鼓励多种形式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吸收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建立起由农村信贷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市场等所组成的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要在发展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商业银行基础上完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体系,优化农村金融产业结构,满足农村小额信贷需求。

(3)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良性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机制。

主要是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信号传递机制、引导机制及价格调节机制,赋予农村金融主体尤其是信用社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出机制。调节机制主要是利率机制。利率既是农村金融资本价格与收益水平的综合体现,又是调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杠杆。健全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需要健全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基础,同时稳步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则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农村金融产业进行引导和有效管理。

(4)强化对农村金融的有效监管。

监管是强化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有力保障。如果监管行为正位、监管责任明确、监管问责落实,就能够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形成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长效机制,使农村金融生态稳健发展。当前首先是必须参阅国标监管标准,制定中国农村金融业监管制度和政策;其次是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要以增强监管有效性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监管问责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再次是推动监管手段、监管理念的法制化,解决依法监管问题,建立监管者与监管对象对监管法治化这种文化的趋同。最后,监管也必须符合生态学原则。监管的最终目的应是推动一种共同的、自然的法治信念的建立,在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渐进式发展中,使金融监管成为维持农村金融生态平衡的有效制衡力量。

3.2 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产业内部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这主要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以及协调的市场环境等,以此促进农村金融产业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1)完善农村法律环境。

完善金融法律环境,以有效地保护债权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打击金融犯罪活动,树立诚信意识和道德规范,这是建设良好农村金融生态法律环境,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能力,决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来发展空间的根本所在。首先要修改《企业破产法》,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债权人会议、破产申请、受理和重整以及债务人财产清算等制度,建立市场化的企业破产机制。其次是在《刑法》中补充相关条款,强化对金融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那些逃废债务、欺诈骗贷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时做到有法可依,以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金融稳定。此外还应当尝试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保险保障制度,以市场化方式保障农村存款人、投资者和投保人的权益,从而有效提高公众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破产的社会成本,防止系统性农村金融风险,发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功能,保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能力。

(2)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农村信用体系是确保农村金融生态不被污染的重要层面,因此要从诚信建设、信用征信、信息披露和诚信惩戒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建设农村信用体系。(1)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增级机制和涉及企业甚至农户的较全面的农村信用体系。基层政府要带头讲诚信,要以提高行政公信力为核心,开展政府信用建设,同时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镇(乡)、信用村和信用户的“三信”评级建设机制,进一步营造重信用、讲信用的社会风气。(2)加快对农村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步伐,推进农村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农村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3)重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畅通资本金补充渠道,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放大担保倍数。完善农业保险补偿机制,提高农业抗击风险的能力。(4)充分运用法律约束、行政处罚、经济制裁、道德惩戒等多种有效措施,实现社会诚信建设的法制化、制度化和道德化。

(3)优化农村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相对城市而言,服务于农村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等专业化中介机构的服务和诚信水平相对薄弱,而这正是农村金融生态外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金融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同国际标准相比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会计、审计、评估、评级诸行业在发展上还不十分成熟;另一方面这一中介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存在滞后现象,导致农村金融业协同“骗贷”、欺诈等现象频频发生。2004年5月至9月,审计署依法组织对16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发现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其中就存在少数审计机构在利益驱使下主动配合企业造假的情况。因此,为了净化农村金融生态外部环境,就必须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发展,在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基础上,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诚信建设,严格行业准入和监管,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优化其对农村金融生态的社会服务功能。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内部生态系统功能存在障碍,外部生态环境恶化情况非常严峻。表现为:非自然、非均衡演进的农村金融生态影响了农村金融业的资源配置功能,农村金融机构的粗放经营及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结构缺陷催生了农村金融风险,制度缺陷成为农村金融生态恶化、影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必须通过明晰农村金融产权,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良性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机制,加强监管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内部生态系统;同时通过法制建设、完善农村征信体系、提供良好的农村中介服务来塑造优良的农村金融外部生态环境,以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优化

参考文献

[1]苏宁.优化金融环境改善金融生态[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jinrongshengtai.2005-07-18.

[2]韩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系统工程[N].金融时报,2005-05-24(1).

[3]乐嘉春,邹民生.可持续发展呼唤良好金融生态[EB/OL].中国财经信息网,http://bond.cfi.net.cn/(1uoazxyfbsdwnruqwsxgdaei)/newspageaspx?id.2005-10-11.

阿里构建农村电商生态网 篇10

7月8日,第二届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峰会在浙江桐庐举办,全国各地千余名电子商务先进县的县长云集桐庐,围绕“小县域,大生态”的主题,共同探讨农村电商的未来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电商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建设成为各界共识。一方面,在城市电商市场日渐成熟和饱和的现状下,农村电商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另一方面,电商下乡也将助力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创新。根据此次峰会披露的数据,电子商务对农村落后地区的帮助明显。在此背景下,阿里大力拓展农村电商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亿元淘宝县超过300个,遍及25个省市区,其中来自中西部的亿元淘宝县超过100个,如四川郫县、陕西武功、湖南桂阳等。

对于农村电商的未来发展,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希望做千县万村,帮助生产者把商品卖到农村,希望农村生产者把特色产品卖到全国。张勇认为,这些目标只有一个生态能做到,这个生态包括县域特色经济、当地政府的扶持、物流、金融、人才等各个方面。

布局农村物流网

“物流将变成淘宝在农村的竞争力之一。”菜鸟物流农村淘宝运营负责人熊健表示,针对农村消费市场,菜鸟网络逐步打通了4张物流网络,在相互渗透作用下,已帮助淘宝实现全国农村100%无缝覆盖。熊健进一步介绍,淘宝的4张物流网分别是民营快递网络、大家电配送网络、中国邮政以及村淘物流网。具体来看:民营快递网络由15家民营快递公司组成,能够将包裹送达超过50%的乡镇,部分农村的网购物流需求也可以满足;大家电配送网络则是通过日日顺等合作伙伴,淘宝实现了全国95%的区县大家电配送覆盖,50万个行政村可送货入村;第三张网络是中国邮政,其拥有快递服务营业网点10万多处。淘宝通过与中国邮政的合作,搭建起一张能够覆盖全国农村的无盲区物流快递网络。实际上,菜鸟网络于2013年将中国邮政引入淘宝平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物流服务。目前,大多发往农村的包裹,是通过中国邮政的网络来实现的;村淘物流网则是通过在县城设立公共物流网点,并且整合县内的货运及落地配资源,菜鸟打通了县到村的物流。快递公司将包裹投递到菜鸟在县城设立的公共网点后,由当地物流服务商送往农村,时效上,村淘物流网接近于城市时效,包裹到了县城之后次日必定送入村点。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物流的时效性和降低物流成本,淘宝还将在每个县建设仓库。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部副总裁孙利军表示,在每个县域建造仓库,成本非常高。虽然阿里巴巴未来几年将投入100亿元发展农村电商体系,但这远远不够。未来,阿里将与县政府进行协商,让当地政府扶持当地企业开发仓库或利用现有仓库改造,菜鸟将提供物流技术、信息系统接入以及人才培养等服务。孙利军指出,农村淘宝的一个劣势是单量少,配送成本高。通过淘宝村的模式,提高包裹的集中度。目前,在宁夏、甘肃的一些农村服务网点,每个村每天能够达到10单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启动以来,菜鸟利用现有社会化物流体系和菜鸟的技术优势,目前已经在16个省份的2000个农村布下村淘网络站点,实现了村淘商品送货入村,运营节点分布在宁夏、贵州、吉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致力解决人才缺口

“农村淘宝重中之重的就是‘人网’建立,这才是我认为农村电商的真正机会。”孙利军在此次峰会上表示,淘宝要建农村构建“天、地、人”三网。所谓“天网”就是政府跟阿里巴巴一起编织的大网,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共同努力;“地网”则是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人网”就是电商入才的培养。在孙利军看来,“人网”是三网中的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具备人才,农村电商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去年全国有200多个淘宝村,今年预估浙江就诞生200个淘宝村。为什么会形成淘宝村?我经常讲一个故事,一位小伙子六年前在杭州失业回到老家。他读书期间所有生活费都来自家里卖核桃的收入。那一年是核桃的大年,往年的销售价格是20元一斤,但是那一年一斤只卖到11.5元,全家人愁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位小伙子有一定的互联网经验,他尝试着把亲戚家所有的核桃收起来进行加工后在网上售卖,一斤竟卖到了35元。第二年他把村里所有的核桃收购后进行加工,共销售了60多万元的核桃。目前,这个村已经有600多人加入到电商之中。因为小伙子一个人带动影响了6 0 0多人,因为有这些人的不断碰撞,农村电商就有了更多的创新。所以,人才对于农村电商至关重要。”孙利军表示,未来农村的发展一定是靠人才,农村电商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

实际上,阿里巴巴早已开始着手电商人才的培养。8年前,阿里巴巴成立了教育培训部门——淘宝大学,作为阿里巴巴线上线下多元化电子商务学习和人才培养的平台。淘宝大学最早的服务对象是已经在淘宝、天猫开店的卖家,主要目的是提高卖家在平台上的竞争能力。随着县域电商的兴起,淘宝大学的战略发生转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淘大的整个培训重心就是围绕着县域电商和农村淘宝。据了解,淘宝大学希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可以在县域电商中建立人才库。通过这一人才库既可以给当地政府提供大概的人才分布的数据情况,以指导当地的电商规划,也可以匹配给相关企业招生。

上一篇: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现状论文下一篇:国家级生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