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的

2024-07-27

农村生态环境的(共12篇)

农村生态环境的 篇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聚焦农村社会进步, 放眼农村远景规划, 如何盘活农村金融市场, 支持农村社会建设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服务系统应当正面回答的问题。当前, 金融服务机构过度集中于城市, 农村金融市场低靡, 货币流通呆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泛可靠的资金支持。剪除束缚, 央行要不断推进有倾向性的支农政策, 加大政策导向力度, 健全法律服务环境,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全。

一、支持和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

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缺位, 客体缺少可靠的运作途径, 银行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空间很大。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以小城镇为区域中心的商业银行机构网络残缺, 金融服务覆盖不全。二是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功能残缺, 市场开发死角多。三是核心竞争力不强, 农村商业银行内力不足。四是市场信息不对称, 征信体系得不到健康发展。五是盲目的追求效益, 机构风险依然存在。突破障碍, 打开支农金融服务的绿色通道, 发挥央行政策导向作用,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创新制度约束机制, 营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 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 形成合力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打破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的局面, 让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这主要是政策导向问题, 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农业银行、农发展银行, 在业务领域上有过于严格的区分, 乡镇级的邮政储蓄所只储不贷、农业银行从农村吸储后抢占城市信贷市场、农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市场上, 涉农金融机构的各自为战使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化开发、区域经济带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真正面向“三农”, 支持农村自营经济。其次改造农村金融软环境, 消除潜在风险。如果说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军农村市场, 设立乡镇级营业网点, 支农有了硬件基础, 那么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非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无疑会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软环境, 激发农村货币市场流通活力。

二、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 指导

金融机构建立支农绿色通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财政投入, 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拓展农村市场营造了广阔的空间。发挥央行领导职能, 加强政策导向, 用好、用足地方政策能够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 加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协调联系, 发挥央行政策导向作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行央行职责,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联系, 为当地政府解读央行政策、掌握地方需求、解决地区性金融问题、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结合地方支农政策, 利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信贷资金有序流动。二, 重视农村经济政策改变, 适时调整支农金融策略。当前各级政府不断出台地区性支农政策, 主要集中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 积极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 壮大县域经济, 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其目的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三, 指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 效益与公平兼顾。央行在各类金融企业入主农村市场, 除了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也要加强分类指导, 支农资金要严格审核, 监督流向, 定期动态分析。鼓励再贷款, 并给予适当的贴现, 指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政府重点支持的领域, 降低自身注资风险的同时, 形成支农金融合力。引导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形成。解决农民、农企关注的利率问题、借贷手续繁琐、风险转移费用附加过多等问题。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注重长远, 切实把农村金融推向市场。

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质量迅速攀升, 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加聚的前提下,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政策导向作用发挥、综合治理结构、适性服务水平存在严重的失衡。农村金融市场化势在必行, 当前的农村金融规模小、起步晚, 大的产业链尚在酝酿之中。但是, 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在农村金融建设的定位上也必须有“大金融”的概念,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观念上要更新, 模式上要有突破, 质量上要注重在长远发展上作文章。一是农村金融产业链必须以高技术支撑。对农村的金融服务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一张存款折, 一本糊涂帐, 一条乡村路”。存款折是农民一年辛苦的积蓄, 远离城镇的村庄存取款极为不便;糊涂帐是村民委员会代收村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事业支出款项记帐本;一条乡村路是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员跑断腿的业务路。改变现状, 用现代化手段服务农村社会, 一方面能够减少服务性支出, 降低金融成本, 更主要的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扩大影响树立银企形象。由于过度分散的服务模式, 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实现城乡数据共享, 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和使用银行卡、电子汇兑、电子商务。具体运作要积极利用官方网络、网络运营商的工程开发、现有专业银行网络延伸等办法。二是在改革创新中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立法、行政干预等必要措施, 加快涉农专业银行服务方式和质量上的转变, 消除或减少金融机构由于过分强调利益追逐短期行为。宏观上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扼制农村商业性银行在转制过程中形成集权式管理、政府“越俎代庖”和追求“时间表”效益造成的非法人治理风险和政府“包办”风险。建立行业规范, 鼓励合法竞争, 驱动银企可持续发展内力。三是为农村金融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办点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深入社会各行各业, 人才战略, 科教兴企对方兴的农村金融市场有着广袤的内涵, 农村金融服务有其区别于城市金融业的独特性, 在法律环境尚未健全, 拥有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贯彻执行当前的支农政策和企业树立长远发展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央行要在力所能极的情况下抽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涉农服务的专业银行编写行业规范, 进行专业人才培训, 组织职业资格认定。

农村生态环境的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一定不能忽视环境保护,这已经形成了全世界的一个共识。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而且环境污染已经像毒瘤一样,向广大农村地区蔓延之势。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这个重大课题。本次的实践报告对当前上京镇部分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实践的内容要求,主要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一次粗略的调查。本次的实践活动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当地的农民们也对自己的村落的生态感到担忧。以下是一些村民们的阐述:“垃圾到处乱扔,没人管制。结果垃圾那味道简直让人感到恶心,傍晚时分,在路上蚊子到处都是,你伸手就可以抓到一把。”“还有是水质问题,我记得前几十年,那是非常清澈的,鱼在水里游都可以清楚的见得,可如今却让人难以想象,河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河水还散发出一股臭味,让人感到恶心。”“现在田里的土质变坏了,经常出现塌方。”“在矿区的田地,如今已经不能种植了,因为得不到收成。种了,也等于白忙。”“在看看那路上的粉尘,车一经过,粉尘飞得到处都是,弄得家里的到处都是飞尘。这也就是传说中的307省道中问题之一。”“对于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我觉得没什么,早就习惯了,每个人都是这么损害环境的,我又要弄什么特殊呢?我还要生存,家里还要很多人要我来养,保护环境可以让我家里的那些人得到饭吃吗?”

由上可知村民的反应也是很大,他们的环保意识不强,需要学习。希望早日改善村的生态环境,也希望我们可以帮上忙。如此的生态环境让人感到担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只能希望政府尽早解决这些问题。让村民们可以过上一个舒适、清新的环境。经过初步的调查,得到的结果不容客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整理,问题主要有:

(一)农村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生。

(二)农村沟渠河道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畜牧业粪便排放的污染.

(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耕地土壤质量下降。

(四)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五)矿区的污染严重等等。

这些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中所面临的问题,要改变这一事实,还需要大家的努力,加大宣传教育等等一些有关改进生态环境的行为或者办法。但是,部分的村干部也根据自村的特点也相应的采取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1、在垃圾方面:在家庭聚集的地方设置了个垃圾池,并由 1

相关的人员进行处理,定期的把垃圾处理到指定地点。通过这一措施,适当地解决了村的垃圾乱扔的现象。

2、在水源方面:统一弄个蓄水池,每家每用上了自来水,这样给村里的人们又带来一大方便,同样也解决了用水的问题。

3、为了创建新型的农村,部分的村干部经过努力,也为村里安装了路灯,方便了村民行走。据了解,许多的村干部也在大力的宣传要保护好生态资源,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环保的知识宣传,邀请农业局的相关人员对一些进行讲解,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等措施。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通过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实践调查中取得一定进展。也通过网上查资料针对性对那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或者建议。

一、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等生物工程技术,将农村集镇粪便及其他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变废为宝,生产清洁能源,净化、回收农业污水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生活污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有效模式。

据了解,这一措施也是政府所倡导的政策,建立一个沼气池还会给一定的经济补贴。经调查现在已经有许多户在使用沼气煮饭了,但是这也是针对些养猪户们,对全村人来说使用这个有点不太实际。我认为应该在家庭相聚的地方设立这种沼气池,最后大家在一起使用它会更好。

二、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产量的15%以上。化学农药的施用在减少虫害挽回损失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次要害虫的大发生等。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虫新品种(系)可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这种抗虫植物的应用可避免反复喷洒农药,避免因有的部位难以喷药以及有的生物杀虫剂在自然条件下不稳定等而影响杀虫效果,节约人力和物力,减少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哺乳动物和一些有益昆虫不产生毒害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个生物工程的大学生来说,这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努力创新,早日开发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问题就落在我们这些学生物的学生们的肩上了。我想在今后的几年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相信我国拥有这个实力。

三、矿床采选冶活动对水土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矿区采选矿废水pH值、SO4^2-浓度远远超过水环境标准,选矿废水和接纳采选矿废水的河流水体中Fe、Mn、Cu、Pb、Zn、Cd的含量大部分超过地面5类水标准,少部分超过4类水标准,矿区采选矿业废水是地表水金属污染的重要源头。矿业废水pH值与金属Fe、Mn、Cu、Pb、Zn、Cd的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SO4^2-浓度与金属离子Fe、Mn、Cu、Pb、Zn、Cd浓度具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提出整治硫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应坚持因地制宜、矿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用石灰石碱性中和酸性废水,隔离覆盖尾矿矿堆,对废弃矿山植树种草进行生态修复,对效益低下的开采矿山退矿还林,对严重环境污染的矿山实行关闭,对新开矿山要进行科学规划开发。

如今政府也已经下达文件对一些违规的采矿区进行了封闭。还有加强对矿区的管理和监督和指导,把安全和生态放在首位,不要有先污染后治理的心态。

我想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前进,使社会的经济实力更上一城楼。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对于自己村或者邻村有了个深刻的了解,才发现农村的生态环境是这么的不好,只有加强对农民们的宣传教育,及时的处理有关生态环境问题。这样才可以使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进而给投资商带来好影响,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向更好的一成前进。这不是一个梦,在我国的领导下,最终会成为一个事实。

理工系XX专业XX班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分析 篇3

积极开展信用工程建设

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

一个好的金融生态, 首先就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安全区,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金融生态环境比金融安全区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要以“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创建活动为载体, 推动创建工作向乡镇、村级发展、向基层金融机构延伸,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发展格局, 进一步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结合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工作,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在支持“三农”发展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积极探索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考核机制和标准, 促进“上下配合、由点及面、城乡同步”创建格局的形成。同时, 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 搞好协调、推动、宣传工作, 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作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 建立相关工作制度, 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 加大诚信宣传力度, 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 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

加强农村服务环境建设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服务环境是农村经营的载体, 是经营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营必须通过服务才能实现。要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农村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其所能吸引的客户数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 提高服务水平, 关系到经营的规模质量和效率, 关系到竞争能力, 决定了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搞好服务是事关农村金融的社会形象, 影响到各项经营活动的综合性工作, 因此农村金融的每个机构, 部门, 员工都要相互支持、配合, 增强服务意识,顾全大局, 发挥整体功能,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一个中心、四个层次”的服务大格局。“一个中心”, 即以为客户服务为中心, “四个层次”, 即一线为客户服务, 在各服务窗口、部门为客户提供品种多、效率高、质量好的金融服务; 二线为一线服务, 各管理、技术部门要根据一线的需要, 想方设法搞好服务, 提供保障; 领导为员工服务, 领导干部要体察民情, 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级为下级服务, 上级行要统筹规划和指导基层社的优质文明服务, 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有奖励,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办事效率,对下级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协调。

提高金融电子化水平, 创新服务手段, 完善服务功能, 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开办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 主要是存、贷、汇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现有服务水平、服务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要提高服务质量, 必须创新服务手段, 完善服务功能, 提高金融电子化水平, 提升综合竞争力, 将农村金融机构现有的网点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

调整经营理念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机构就要始终秉持植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理念, 以改革为动力,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 拓宽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质量, 不断提高融资能力, 扩大市场份额, 聚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不断创新服务手段, 拓展信贷领域, 在坚持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一是加强信贷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 营造大型企业使用资金氛围。二是加大信贷投入, 支持乡镇工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营造私有企业使用资金氛围。三是鼓励干部职工, 积极投身到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为家乡的建设出资、出力、出谋划策。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发挥本地优势, 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 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 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探索支农新方式

一是创新农户贷款服务领域。农村信贷业务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 要努力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找准“三农”经济发展的新效益增长点, 积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 充分满足农民所需消费性贷款的合理需求, 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层次; 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促进农村劳动转移, 支持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创新农户贷款方式。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 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扩大发证范围,使发放农户贷款像支取存款一样方便;三是创新农户贷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电子信息系统, 为农户提供急需的致富技术和信息, 努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加强“两大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

一是继续完善法制体系, 营造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 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加强农村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 尽快出台相关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法规, 使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有法可依, 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二是继续构筑信息体系平台, 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审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通过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督促各类企业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 依法强化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深化中介机构改革, 形成中介机构市场竞争的机制。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监管力度, 杜绝虚假中介行为,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农村生态环境的 篇4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 金融主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 甘肃省农村初步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内的, 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以民间借贷为重要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1) 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有效供给不足。一是政策性金融供给缺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虽然一直在改革, 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作为粮棉油收购银行的现状, 支农力度不足。国家开发银行的职能定位及商业化改革方向, 决定了其贷款投向主要是电力、公路等部门, 政策性支农力度有限。二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 其存贷款的市场份额严重不对称, 资金来源有限, 难以独自承担服务“三农”的重任。四是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业务集中于特定领域, 业务面狭窄, 在金融服务“三农”中的作用有限。

(2) 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根据在甘肃定西的调研, 农户借款主要有两条途径, 即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借款和进行民间借贷。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覆盖面比较广, 但是只有小部分农户获得了信用评级, 且获得贷款的大部分农户的授信额度不高, 因此民间借贷也是重要的借贷方式。目前, 民间借贷仍然没有获得合法身份, 也缺乏有效监管, 借款方式不规范。

2. 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法律制度问题。

(1) 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一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行缺乏法律依据, 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定位、经营范围、运行规则等缺乏明确规定, 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抢业务, 不仅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无法发挥, 而且积聚了不小的金融风险。二是对于债务人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 难以有效制裁。三是对金融债权的刑法保护力度不足。

(2) 现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不协调之处。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 对不同所有制的金融主体采取歧视性态度, 导致非公有制金融主体发育很不健全, 不利于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二是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没有建立, 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确保监管信息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流通。三是问题金融机构退出的法律制度欠缺。现行相关规定只是从宏观上确立了清算的原则, 虽赋予银监会撤销金融机构的权力, 但没有对涉及的具体问题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同时, 金融机构破产也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四是金融机构出了问题完全依靠中央银行救助, 导致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机制软化, 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未来币值的稳定。

(3) 规范金融生态外部环境的相关法制亟待优化。如何从根本上避免行政力量对金融活动和司法审判的不恰当干预, 没有有效的法律制度安排, 政府机构不能真正依法行政且行政干预严重, 致使金融执法环境欠佳。

3. 信用体系不完善, 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一是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社会信用的作用尚未得以发挥。二是信息涵盖面狭窄, 税收、工商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自然人的非银行信用信息等并未涵盖。特别是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尚未接入个人征信系统, 使农户的个人信贷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三是征信行业建设严重滞后, 信用信息采集、披露等活动不规范。现阶段, 辖区尚没有建立专门的征信机构, 缺乏统一的行业监管部门, 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 中介服务极不规范, 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 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 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的问题客观存在, 给银行信贷留下了风险隐患。四是征信立法空缺, 征信活动无法可依。现阶段我国尚没有一项法律或法规为征信活动提供直接的依据, 致使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上无法可依。

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1. 强化商业银行的支农责任。

第一,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国有商业银行, 应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努力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的支柱和骨干。第二, 邮政储蓄银行应加快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进度。第三, 在机构网点布局上, 大型商业银行现有县域网点应保持稳定, 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在县域以下区域增设具有有效贷款功能的分支机构, 下放信贷管理权限, 提高县域资金运用水平。第四, 鼓励银行同业制定《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公约》, 规定银行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执行与监督、奖励与惩罚等。

2. 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 甘肃省已有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1) 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独特性, 将村镇银行发展为地方性的、社区性的、小而专的银行。 (2) 进行市场化运作,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推行开放式经营, 采取“银银、银保、银企”合作模式, 以有效防控信贷风险。 (3) 地方政府可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 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以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覆盖率, 改变农村金融业竞争不充分的局面。 (4) 中央银行应加大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核准村镇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开户的资格, 疏通结算渠道。 (5) 监管当局应从严监管。一是严格任职资格审查;二是考虑到村镇银行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特点, 对其运营应持更为审慎的态度, 尽量减少因运营不善而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三是向公众充分披露信息;四是在监管体制上建立及时处置机制, 对于确实经营困难、难以为继的机构进行退出处理。

3.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环境。

(1) 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就全国层面而言, 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除现有的《宪法》、《农业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及其他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外, 还应包括如下法律法规:规范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法规;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等。

(2)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公正性。司法部门应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维护经济发展大局出发,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从根本上遏制逃债、废债、甩债等行为。

(3) 规范金融生态外部环境的相关法制, 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从根本上避免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 降低金融风险, 同时增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提高其法律修养, 形成良好的守法环境。

4. 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1) 全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应率先垂范, 树立起信用政府形象。首先, 各级政府要打破地方保护, 绝不能纵容逃废债务的行为;其次, 在金融机构有贷款的地方政府应切实履行还贷义务, 并保证义务履行的连续性。

(2)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一是应建立覆盖全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数据库, 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二是应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 以满足不同征信需求, 提高信用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应建立规范的信用评估体系, 以提高信用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一是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形式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和农户进行曝光, 使其借贷无门;二是依靠司法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对失信者予以严厉制裁, 让失信者承担应负的责任。

(4) 强化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使讲信用成为理性经济人的经济身份标签, 形成珍惜和重视自身信用积累的氛围, 从而产生各经济主体主动发掘和利用信用资源、提升自身信用的正向激励。

5.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1) 农村政策性担保可采取的运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政府组建、政策性运作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全额出资, 优点是可以通过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 迅速组建农村信用担保组织并较快地投入运营, 充分体现政府意志;不足之处是容易产生不恰当的行政干预, 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出资为主、外部筹资为辅组建担保机构。该模式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又能体现政府的支持作用。同时通过引入外部资本, 还可以提高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2) 农村合作性担保体系的构建, 应定位于为互助合作组织成员的融资项目提供担保服务。可由一定辖区范围内愿意参与互助合作担保的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按照“合作制”的模式组建担保机构, 体现“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合作关系, 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农村商业性担保组织可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各种融资活动提供商业性担保服务, 作为政策性、合作性担保的补充, 政府以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一方面, 可由一定辖区范围内的农村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较富裕的农村居民以市场化方式组建股份制担保公司。另一方面, 可鼓励保险机构扩大服务范围, 提供相应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摘要:本文基于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指出, 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阻碍了新农村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主体,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梁磊.浅析甘肃金融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陕西教育 (理论) , 2004;6

[2].王清, 姚相如, 刘丽梅.打造农村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财经纵横, 2007;9

[3].吴治民, 韩杨.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6

[4].陈建国, 余章炎.大型商业银行的支农定位.农村金融研究, 2006;8

[5].张亚兰.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与路径转换.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5;1

[6].符兰滨.农信社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吉林金融研究, 2006;12

[7].江泓洁.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定位的思考.西部金融, 2007;9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调查报告 篇5

姓名:李娟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汉语言091班 学号:5000209081 中文摘要: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导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各类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目标。

正文:经过调查,农村生态环境存在很大问题:

第一,耕地资源质量下降。有相当部分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粉尘的污染。其次,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由于耕地的粗放型耕种导致土地结构变得脆弱,容易造成流失。

第二,水资源质量下降呈现严重趋势。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然后洗衣服的使用的化学物品直接进入水体中也造成了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第三,农药、化肥等污染严重。长期过量使用农用化学品,使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不但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土壤中的残留物还会通过雨水的冲刷,进入地下水和江河中,对水质造成污染。地膜等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耕地环境质量。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

第四,乡镇企业污染呈加重趋势。乡镇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往往是在“富”了一方人的同时,也“脏”了一方人。大多数乡镇企业都缺乏环保处理设施,废水、废渣和废气随意排放,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关于以上的几大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防止问题继续严重发展下去。以下是我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应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生态保护意识。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尽最大的程度让人们都了解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做出实际行动来维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同时让人们都了解相关的环保法规,自觉学习这些知识,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其次,农村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要采取多种合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的问题。城市周边镇,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和截污并网,将污水并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其余镇要建设独立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镇,要把脱氮除磷技术使用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条件。采取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关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问题,尽量少使用农药确保无公害,同时多使用有机肥,以此来代替那些化肥,不仅对产品有好处,同时也对耕地结构有很大的好处。

然后,逐步调整农村土地的结构。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适应新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由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以林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转变,以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调整的重点。要在保护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营,培养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开拓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关于农村工业的调整也需要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待。由于工业的污染导致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在这方面农村工业需要优化结构,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维护生态的同时也增加人们的收益。明确赏罚制度,对那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厂家进行惩罚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的 篇6

对于广大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有效途径和最广阔的平台,要实现这个的梦想,主要取决于他们在教育上取得的收获,这远比住房、医疗、就业等问题更为重要,教育已经成为农村最大的民生问题。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正值壮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其中有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4000多万在14周岁以下,他们一边连着农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艰辛,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农村的基础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头戏,却由于撤点并校及办学软、硬件条件的薄弱,导致教育视野越来越狭窄,教育资源越来越枯竭、精神底气也越来越稀薄,农村的教育生态已经严重失调。

“撤点并校”让农村教育水落船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布局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虽然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水平相对薄弱,但却能为学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保障,琅琅的读书声对村庄来说,意味着朝气、信心与希望。进入90年代,许多地方政府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政策”时,重点放在了“撤点并校”,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一前提,不仅导致部分农村孩子失学,也造成乡土文化的土崩瓦解。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小学的数量减少了47.5%,有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有的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几公里路上学。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租房陪读,有的干脆退学。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非但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相反却因撤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压力,住校、陪读衍生的额外经济负担,使许多家庭无力承受,辍学的孩子数量呈增多趋势,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因无人看管,家庭经济压力大、无法就近入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呈增多趋势,十四五岁辍学外出打工,十七八岁结婚生子,在农村已是屡见不鲜。

笔者于2009年5月对江苏北部某农业县官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镜头一:门卫是一对夫妻,刚吃完早饭,炊具零散地摆放在学校门口,门外的晾衣绳上挂满了衣服,一只大黄狗在校园里悠闲地走着。

镜头二:走进教学区正赶上下课,孩子们有的在嬉戏、追逐,有的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玻璃球,有的在小商店买几毛钱一袋的垃圾食品。

镜头三:上课铃响后,笔者去厕所,里面苍蝇成群,污秽遍地,根本无处下脚。

学校有两栋使用时间不长的教学楼,教室还算明亮,课桌椅也还说得过去,与老师们交谈,一些现象让笔者吃惊不小。

该校这几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校生数量也大幅减少,成绩好一点的或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去县城读书了,剩下的大多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监护,很多学生的个性品质甚至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以该校初三年级为例,共有三个班,140余名学生,一班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校为这个班配备了最好的师资,指望他们在中考时为学校争得荣誉,学校为初三老师们下达了考取县中免费生(免培养费,学费、代办费等正常收取)的指标。老师们获此“军令状”,当然不敢怠慢,又把该班成绩较好的几名学生单独组织起来,学校免费提供食宿,老师们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另外两个班是成绩差的,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导致他们无人监管,他们不仅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不知道今后自己該干什么。他们经常逃课,如果不是学校有控制流失生的指标,他们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两个月后,中考成绩公布,笔者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一班有四人考取县中免费生,还有二十来人花几千或上万元不等的培养费被其它高中录取。二班、三班两个班,百名左右的学生,中考总分在200分以下的占61.7%,200~400分之间的占24.2%(注:中考满分是800分)。他们由于无法上高中,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大部分外出打工,学习生涯就此结束。

农村学校争取尊严之路何其漫漫

教育家朱小蔓说:“农村教育的目标,既不是通过学校把农村孩子移出来,也不是通过学校把他们永远拴在土地上,要探求的是这种教育给孩子什么样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要让他们有对生活的信念,有尊严,有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就能生活下去的条件。”

重点校制度不仅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把农村学校中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吸走一部分,应试教育催生了对择校的追逐,又有一部分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被挖走。教育产业化不仅把择校浪潮越推越高,也把农村学校所剩不多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再一次抽走,城市学校成了农村学校的“抽血机”,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再到生源质量,最后到中高考升学,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已成天渊之别。

“城市中心”的视角将农村孩子疏离为没有支撑的边缘人,受这个观念的影响,疏农、离农、弃农的价值观在农村盛行,农村教育也糊里糊涂地以追逐分数为办学目标。在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几次抽走的现实情境下,追逐分数、靠升学率取胜的办学目标已是缘木求鱼,而上不了大学,一切都会在乡村社会被清零。学校与农村社会之间又有一道高高的看不见的围墙,二者是隔离的,这种隔离必然导致丰富的文化资源、乡土教育很难进入农村的教育教学过程,致使农村学校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

靠升学率取胜无门,师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想搞特色,农村社会、学生、家长又不认可。农村学校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要得到认可、获取尊严,其路漫漫!

从奠基农村的高度拯救农村教育生态

农村教育的改革虽然经历了波折,走过了弯路,但社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要求却日益提高,我国有近九亿的农业人口,农村教育应放在奠基中国的高度,其发展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面向未来的眼光,从文化重建人手,将其放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

1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两会”均提及学前教育。目前中国农村的学前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

态,幼儿园数量少,入园率低。应尽快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步伐,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对现有幼儿园应规范管理,办出特色,调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办学思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制定好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对家庭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政府财政补贴,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2村小不能搞一刀切式的一撤了之

裁撤生源少的教学点,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这一政策有很好的初衷,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被异化。简单的撤校并校,导致大量的农村孩子失学。特别是位于边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享有法律规定的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撤并的同时应考虑到他们的权益,不能一撤了之。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每项政策的制定,优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所谓均衡,不是削峰填谷,一律拉平,而是在于弥补短板,让每个农村孩子能够就近入学,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

3初中教育多元化

办学条件、资金实力和师资水平的落差,对农村小学造成的影响,势必导致乡村初级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处于劣势,若让应试教育来扼住农村初级中学的命脉,不仅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义务教育,还会使大批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应试教育的节奏,导致他们失去奋发进取的信心。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学业上的失败便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很多重要的可以改变自身生活和命运的机会,但如果选择了不适合他们未来生存的教育,不但成本巨大,更会因为低回报和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使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初中教育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某些群体的教育需求,这是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农村的初中教育应在基础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基础化方面深入挖掘,使能升学的孩子远走高飞。不能升学的孩子落地开花。

4高中教育特色化

有些农村高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文化底蕴,优异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但由于农村学校在环境上的劣势,不同的高度平台、待遇上的差距以及各种机会的不均等,使得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纷纷走向城市,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失,农村的优质生源也大幅减少。虽然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学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要面向农村实际,切实提高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同时,农村高中应更多的在发展特色特色高中上开动脑筋。县城及城市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假如农村高中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环境与经济资源的潜力,在高中开设职业教育,采用普高、职高并轨制,让学生有两种选择,让有条件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通过高考和职业教育对口单招两种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的,用自己学到的职业技能服务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走得更远。

5注重農村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一切的活动都是课程。宽敞的教学楼,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是教学的需要,但并非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相反,教师的言行举止,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诚实礼让,蓬勃的朝气,严谨的治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与顽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教学生态,这些看似无痕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能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在有意无意中收获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这种无痕的环境中接受熏陶,会形成有痕的力量,远胜过那种有目的的约束。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学校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根本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的。

6莫把教育与乡镇领导的政绩挂钩

中国官员的任期较短,因而功利心较强,而考评机制对其所制定政策的可持续性关注较少,却对眼下具体问题的解决关注较多。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滞后效应,一场失败的教育实验可能会对几代人造成影响,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因而,对农村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不要拿教育说事儿。对教育应有的支持与投入,若地方政府没有做到,应受到重处,决不能让地方官员把教育创新与“眼球效应”挂钩,这样的政绩只能蒙一蒙“急于出政绩”的官僚领导。不要赋予教育任何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否则,不仅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硕果,却有可能使教育走上歧途。

7提高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偏远地区,这一规定并未有效落实,教师工资偏低甚至被拖欠,农村教师的收入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也是造成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灵魂,从事教育需要教师高于常人的奉献精神,但道德的感召力并不能长期保证一个人对职业的使命感与尊严感,相应的物质保障是必要的。提高教师待遇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线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何时能让这个法律条文真正实现。广大教师期待着!农村教师也急切地期待着!

8调整教育布局,控制流失生

农村教育的萧条,如同乡土社会衰落一样很难逆转,迫使学生及家长做出“背井离乡”走向城市的选择。农村学生向城市集中的后果,使得部分家庭不堪经济重负,导致辍学率重新反弹。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初中进城”的局面,形成大量的“教育移民”。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调研区域内受教育人口的实际情况,以对每个孩子负责为宗旨,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初中,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既要搞好本地教师的培养,又要让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使每一个农村孩子完成义务教育。

农村生态环境的 篇7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农村生态环境: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9%,具有生态优势。但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综合开发,特别是综合开发中的“乱开挖”、规模化养殖污染、农民集中居住生活垃圾,带来了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考验。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区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面积的95%,大于25度陡坡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9.93%,水土流失面积1160.4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38%。二是开发保护不力。石英砂、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废渣乱堆乱放,矿区大片裸露地面没有进行植被绿化,闲置或荒弃的矿区也没有进行生态恢复,风吹扬尘,雨淋冲刷,废水直接排放到农田、河流,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面下陷和山体滑坡。三是农业污染突出。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施用逐年增加,据统计,黔江区年化肥施用量7.1万吨、农药使用量600吨,地膜施用量350吨,造成严重的耕地面源污染。受利益驱动,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据林业部门统计,2013年,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244起,行政处罚244人次,没收和收缴违法木材1500立方米,罚款和补交两金140万元。四是生活污染加剧。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生活垃圾乱丢乱倒乱堆,农药瓶、塑料袋、泡沫、烂衣烂鞋等生活废弃物随处可见。城市生活、建筑、工业垃圾向农村转移,垃圾“围乡围村”。

——农村环境污染:四个方面比较突出。调研发现,黔江区农村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集中居住地污染突出。生活方式和消费产品的变化,生活垃圾由原来易腐烂降解的果皮、菜叶等农产品的废弃物向塑料袋、快餐盒以及腐败植物的混合体转变。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向集镇、集中居住点转移,生活污染越来越多、越来越集中。“新村、新房”建设,没有将环境与土地、产业与发展等规划有机结合,集中安置点排污管网和垃圾收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随意倾泼,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调研了解到,只有石会、冯家、南海3个乡镇的生活垃圾运至城区无害化处理,其余24个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未建或建成未投用,农村没有设置垃圾箱(桶),村民生活垃圾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乡镇街道中只有阿蓬江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勉强能够使用,其余乡镇未建或工程质量差未投入使用。二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隐患较大。黔江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好坏不一,采用的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方式供水基本上都没有进行混合反应、过滤消毒等。由于群众缺乏水源的保护意识,存在乱开挖失去水源、规模养殖污染水源、农业污染水源、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乱倒废弃物,使黔江区本来就差水、差水源现状更加严峻。三是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近年来,黔江区畜禽养殖发展迅速,但由于配套排污设施建设不到位、管理技术落后,带来了环境超重负荷。据调查统计,2013年全区出栏生猪80.09万头、肉牛3.85万头、山羊2.31万只、土鸡114.14万羽,存栏生猪65.58万头、肉牛9.54万头、山羊2.32万头,土鸡57.1万羽。根据《中国环境科学》杂志报道各种畜禽养殖新鲜排污系数计算,全区畜禽粪尿产生总量近350万吨,还不算圈舍的烂草等废弃物。除少部分作生化降解处理和还田外,大多采取直排,导致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两年来,畜禽养殖引发环境污染投诉42起,饮用水源安全事件8起,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四是区域内河流污染严重。调研发现,“有河皆污”成了黔江区河流污染真实写照,37条境内河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垃圾充塞河道,特别是遇到阵雨、暴雨时,漂浮物到处都是,让人触目惊心。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场的污水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塘、沟渠、河流等水体,造成境内的水环境污染有更加严重的趋势。其中,最明显的是阿蓬江,河道两边居民的垃圾、生活污水、养殖场粪污等大量直接排入,加上老城大量城市污水和正阳工业园区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黔江河和梁桥河的排入,造成水质严重恶化。2014年4月,区环境保护局对阿蓬江流域黔江段地表水水质污染调查情况显示,阿蓬江水域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存在严重超标,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农村环境整治:没有建立综合治理机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五大行动为抓手,实施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和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对15个村居环境进行连片整治;出台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确立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落实了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制度;研制了阿蓬江河流污染治理方案,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步伐。结合新农村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乡村1个,市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1个,区级生态村10个,促使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好转。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建立了一些制度,实施了一些工程,但还未形成综合治理机制,特别是乡镇街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不明确、村居和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靠财政资金解决基层问题依赖性未转变。

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考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高、涉及面广,矛盾复杂,必须将上级要求与区情有机结合,讲究方法、把握关键、周密部署,科学安排,着重建立“一个框架政策体系”,着力理顺“三个关系”,重点实施“四项整治”,确保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建立框架性政策体系。现在黔江区实施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缺乏系统性政策体系。应构建有效的农村环保管理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将环保工作纳入基层政府党政目标考核,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重点考核辖区内的饮用水源保护、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集镇或新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创建生态村镇等相关指标,切实推进基层政府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将环保管理触角向基层延伸,重心向基层下移,职能向基层下放,人员向基层倾斜,尽快配备专职人员,推进乡镇环保办规范运行。将村组和农民意识强化到位,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健康行为规范教育,建立基层自治的治理组织,村设立由村干部兼任的环保监督员,组设立环保信息员,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让村组和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

——理顺“三个关系”。一是区委政府、基层政府和村民责任的关系。建立起区委政府统筹领导,基层政府推动落实,村民具体实施维护的机制,推进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建设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基本农田,建立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使全区农村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政府投入与其他投入的关系。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建议从土地出让金和城市维护费中划拨一点,从排污费中挤出一点,从畜禽养殖的农户和中心场镇的居民收取一点的形式,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机制,不断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保证稳定有效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共同推进辖区农村环保工作。三是面上整治与重点整治的关系。牢牢把握黔江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扎实有序推进。针对区上没有更多钱投入环保的实际,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治理,努力推进黔江区农村生态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带动全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档升级。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思考 篇8

一、保护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1.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威胁到农民的生存权。由于环境污染, 恶性肿瘤已经在中国农村人口的死因跃居第一位, 许多地方因环境问题出现了“癌症村”[1], 环境污染对农民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国际上恶性肿瘤高发通常是工业高度发达地区, 而不是农村地区, 因此这反映了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污染对农民比贫穷更可怕, 贫穷只威胁温饱, 而污染却威胁农民的生死存亡, 已成为农民最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因为疾病损害了农民身体健康, 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 疾病又导致劳动力的损失, 让农民的收入化为乌有, 更重要的是生存权面临威胁, 这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就要着力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不断满足广大农民需要, 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保障他们生存权益。

2.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 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 污染越来越严重, 环境问题已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传统农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 如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 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同时, 化肥施用不科学、利用率低、农药使用剂量大等, 破坏了土壤结构, 降低了土地生产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成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瓶颈, 威胁到农民发展权。

3.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农业增长依赖资源的高消耗使资源约束矛盾凸显, 这不仅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 更引发农村社会矛盾。企业排放污染导致农村和企业、农民和工人的矛盾, 甚至发生群体事件, 因污染导致的民事、刑事案件增多, 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安定团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了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导致农民民生问题突出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 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 就必然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4. 保护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经济指标, 强调道路、水利、住房的建设, 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农村建设是不全面的。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建设起来的新农村也无法持续下去。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

1. 农民环境权的缺失。

环境权即“生活在满足尊严和福利要求的环境中, 并拥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 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斯德哥尔摩宣言》首先提出, 现已有4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明确制定入宪或其他法律, 法律上的确认, 是实现公民环境权的最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目前, 中国宪法与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公民的环境权变成了“环境义务”, 环境维权处于尴尬境地, 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更是无从提起。

2. 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

农民保护环境意识欠缺是农村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思想根源。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缺乏, 使得很多农民对环境、生态、污染漠不关心。他们只看眼前利益, 无视长远利益, 更不顾忌生态环境,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积, 农药、化肥无节制地使用, 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另外, 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 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方式来发展经济, 使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 在环境与经济关系处理上, 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许多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不知道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面对殃及自身的环境污染却无动于衷。

3. 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

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环保法律体系, 但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城市生态环境是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对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一部独立的综合性法律,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和治理, 都分散在其他如森林、草原、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中, 没有一部专门的系统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和研究多注重对环境的预防方面, 很少涉及到治理方面。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提到农村环境问题外, 其余法律法规都很少有针对性较强的规定;《农业法》仅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规定了一些关于农田环境保护的规定。在这些法规中农村环境保护都有体现但没有针对性的直接内容, 明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农村发展进程, 不能满足农村环保的新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对农业资源的保护仅停留在原则上, 概括抽象不具体, 缺乏可实施性和操作性, 对农村污染的防治和保护方面没有规定、尤其是处罚规则过于简单笼统, 没有规定处罚的金额和措施, 造成现实中处罚缺失。立法在农村环境保护、农业环境的治理仍然空白, 要加快该领域的法律建设,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4. 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范围广、速度快, 不但有农业生产造成的也有城市工业转移造成的污染。而中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重城市轻农村, 导致农村在环境法规实施上基础薄弱。特别是在一些领域规定空缺, 一些重要的实施细节上空白。另外在农产品安全等重要方面一直立法缺失, 而在农田灌溉、化肥农药的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 虽有“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以规定, 但大都属原则性规范, 内容简单, 缺乏配套实施细则, 难以建立相应的执行制度[3]。有关农村生态立法基本都是“确认性”规则, 即确认应有的保护行为, 却没有违反后的惩罚措施, 造成许多“违法行为”成为“无罚行为”, 环境法自然丧失了其应有的威力。

5. 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

现行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机制, 在国务院下设国家环境保护部, 在省市政府设专门的环境机构, 在工业集中的地区设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监管, 甚至在较大的工矿企业也设环保部门和环保专职人员。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机构设置,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空白, 县级环保部门在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困难, 农村环境管理人员配备、经费空缺。农村环境保护难度很大[4]。环保部门作为本地区行政的附属机构不能独立, 无法有效地保证国家和地方环境法规的贯彻执行, 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整体观念和协调,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常常出现, 法律实施常常流于形式。农村环境管理执法中遵循的法律依据不明确, 法律条文规定缺乏灵活性, 不系统, 不具体, 针对性不强, 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实施, 给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带来障碍。某些条款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农业环境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罚责任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 农业主管部门难以做到依法管理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5]。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 明确公民的环境权。

宪法应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使环境权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从宪法的高度加以保护。环境基本法应明确规定环境权的权利内容, 如公民享有宁静权, 日照权, 眺望权, 通风权, 清洁水权, 清洁空气权, 优美环境享受权, 环境知情权, 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 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控告的权利等。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应规定具体的操作程序, 便于权利的实现。

2. 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 强化农民的意识。

目前, 大多数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甚至无意识。因此, 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各级政府应根据农村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 利用村民学校、“三下乡”、“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一切形式, 合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 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 在农村中小学校广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使农民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 促进农民环保意识、环境公德和环境法律观念的提高, 增强农民抵制生态环境污染的自觉性, 以维护环境权益保护农村环境。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 充分听取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见。另外, 对乡镇干部、乡镇企业人员应加强环保教育, 使他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积极、务实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3. 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内容分布比较分散, 概念性强、针对性差、操作性差。为了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把农村环境保护从整个环境保护法中独立出来, 重点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及中国农村环保的特点, 使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具有针对性、可实行性和独立性[6]。 (1) 在立法层面, 要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 立法层次要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升到全国人大来, 加大此项法律的权威性。同时, 农业环境管理法规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基本法的范畴,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 (2) 补充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中欠缺的单行法。如制定《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空白对农村环保工作十分不力, 因此, 建立一个关于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 保护农村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制定《农村清洁生产促进法》。使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全程联动全程控制, 达到农业生产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人民生活的全面进步。 (3)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以使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与国际环境保护接轨。如《水污染防治法》中增加排污费税规定, 《农药管理条例》中限制农药使用范围, 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处罚等。 (4) 加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各地各有自己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国家环境立法没有规定或是不宜规定, 地方环境立法针对本地的根本环境情况和现实需求, 解决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要避免对上位法的照搬照抄, 对上位法规定不明确或有矛盾的, 制定适应本地的法规, 以地方环境立法加以调整。地方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 制定合理农村发展规划、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等, 切实推动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

4. 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1) 加强执法体制主体建设。健全农村环境执法体制,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法治化。对现有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进行改革, 建立协调、统一的综合执法体制, 加强环境执法的体制保障。实行环境执法机构独立管理, 避免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干预环境执法。协调管理跨流域的环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执法体系, 将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行政职能统筹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7]。各级环保管理机关中都要设立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的检测、研究、治理和统筹规划工作, 尤其是乡镇政府要设立专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明确职责职权给足编制。定期对执法队伍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法制宣传, 实行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 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设置环保法律咨询机构, 加强环保信访工作加强对执法机构和自身队伍的监督管理。 (2) 加强执法程序制度建设。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杜绝执法实体、程序违法等现象,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程序。完善执法程序法律法规, 如《环境监理工作程序》、《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环境监理工作制度》等。环境执法人员必须按规定依法取得国家颁发的环境行政执法证件, 在开展环境监督、调查时, 必须两人以上, 在对执法程中, 必须按法律规定程序进行, 法律、法规未规定的, 应遵守相关规章中的规定, 并报经单位领导审批。在环境行政处罚时也必须按程序的规定, 先报送环保部门进行审查后备案, 调查取证和处罚决定分开, 处罚决定与实施罚款收缴分离, 重大行政处罚适用听证制度, 使用规范的环境行政执法法律文书, 环保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等。 (3) 明确执法责任。建立严格的环保问责制度, 将执法权限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环保机构和执法岗位中, 对执行违法甚至滥用职权, 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建立包括环保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7]。经济增长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 使之地方政府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把生态责任纳入到绩效考核中, 作为官员绩效考核的内容, 成为“政绩”之一, 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以此促进环境的良好发展, 调动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刘冬梅, 雷玲.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6) .

[2]钟骏树.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6, (4) :29-30.

[3]蔡守秋.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J].河北法学, 2006, (10) :23-37.

[4]宋孔翊.依法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49-50.

[5]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J].河北法学, 2008, (3) :26-33.

[6]谢根成.加入WTO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07, (3) :10-11.

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篇9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

(一) 农村经济状况滞后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经济基础差, 经济总量小,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同城市相比, 农村工业化程度明显较低, 企经营规模较小, 没有形成规模经营, 经济效益低下, 缺乏长久发展动力;另外作为农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存在各种问题, 成为薄弱环节,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总之农村经济滞后状况, 使得农村金融缺乏必要的发展根基, 无法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金融机构在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 往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承担较大风险, 容易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二) 信用环境较差

信用环境通常包括信用法律环境和信用道德环境, 从这两方面来说, 农村的信用环境都呈现较差的局面。虽然近些年来, 金融部门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农村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户的活动, 对农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 推动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信用法律环境来说, 农村金融活动开展过程中, 往往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 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从信用道德环境来说, 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缺乏信用观念, 时常会发生债权人逃脱债务的情况, 挫伤金融机构开展支农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三) 金融服务不完善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缺乏, 服务能力较差, 金融服务产品数量少, 品种单一, 传统的存活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缺乏足够的外汇业务和中间服务。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 金融机构网点较少, 没有固定的证券交易网点, 保险机构不健全, 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这些机构在农村属于空白领域。总而言之, 虽然农村可以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这些组织机构获取金融服务, 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资金服务金融组织, 更缺乏金融创新和金融电子化产品服务, 无法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

(四) 金融监管力度不足

农村金融监管没有深入开展, 力度不足, 具体表现在:首先农村金融监控理念滞后, 仍然认为设立机构、审批业务和进行合规性检查等, 就等于进行了金融监管, 对现代化的金融监管理念缺乏足够认识, 沿用传统的监管理念。其次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 金融监管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以及对当事人的约束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 金融监管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和制度约束, 往往出现监管零散化、临时性的特点。以上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对农村金融机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民间金融借贷出现良莠不齐、矛盾丛生的问题, 增加农村金融风险, 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

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一) 转变发展观念,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生态要获得良性的平衡和发展, 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产业基础之上。所以首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第一改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 开展新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积极开展绿色农业, 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农业与食品企业的合作发展, 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具有高产值、高效益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第二要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 大力兴建农业基础设施, 改造农田水利等;第三要着力开发农业技术, 以先进的手段对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进行改造,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其次要积极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账,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二) 改善金融信用环境

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 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 保证金融法律信用和金融道德信用的构建。而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 从信用建设、诚信惩戒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以政府为主导, 将信用信息库机建立起来, 并搭建起农村金融机构相互协作和信息共享的平台, 从而有效使银行诚信成本降低。比如广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乡镇”的评比活动, 使农民的信用意识在无形中得意增强。另外要通过激励政策来改善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根据信用等级来确定贷款利率的高低等, 以便使得信用发挥杠杠调控的作用, 使社会形成诚信为重的社会风气。其次采取各种形式来解决农户担保难的问题, 可采取政府担保、行业协会担保、龙头企业担保、农户联保等方式, 这样同时也能够使银行放贷风险有效降低。具体来说, 可以建立大联保组织, 其中主体是农村个体工商户、种植养殖大户和私营企业主, 实行自愿合作、多户联保、风险共同承担的原则;也可以建立专业化的担保机构, 依托民间担保基金, 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出资的方式来建立;或者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保障等。

(三) 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推进农村信用改革, 进一步完善农业金融机构的职能, 积极推进银行金融网点深入延伸到农村地区, 在农村建立各种小额信贷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 推进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建立, 推进金融体系的完善, 实现合法化和规范化经营。另外还要建立起各种保险制度, 担保机制、保险机构, 为农村信贷提供各项配套服务, 保证金融服务能够顺利良性开展, 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并积极推进金融主体的多元化, 引入市场机制, 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四) 优化农村金融法律环境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是保证的金融生态环境均衡发展的制度性举措,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极大的提高金融生态的稳定性和市场适应性。首先要逐步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推进金融机构市场进入和退出制度的建立;规范金融机构服务业务, 建立并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推进多元化金融主体的市场化参与, 提高竞争效率。其次要提升法制意识, 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大力宣传和教育, 开展多种信用评比活动, 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多方配合, 实现银行机构、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协调行动, 提升执法意识, 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建立农村信用档案, 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积极推进信用中介组织结构的建立, 组建具有较强实力、信用等级较高的担保机构、抵押机构。全方位的完善和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的法律环境。

三、总结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关系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目前其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完善。本文从几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以供参考。相信通过学者们的深入研究,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静, 曹凝蓉, 方爱国.金融生态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左新亚.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不断提升湖北经济金融竞争力[J].武汉金融, 2006 (06) .

[3]姚正旺.关于构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武汉金融, 2007 (09) .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 篇10

1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对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部分问题

1.1 农村产业整体缺乏创新能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我国现代农村经济已经有了相对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外部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原本的经济基础就薄弱,对于广大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村农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由于人为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偏低,许多农业劳动力整体综合素质较低,现代意识以及科技素质等还不能与城市和现代化相适应。我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远远没有达到依靠科技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这就形成了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这种经济速度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发展。

1.2 农村缺乏资信体系的建设和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现象

在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不同,农村诚信教育和社会信用意识普遍淡薄导致金融债务现象严重。个体私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做假账普遍。我国的一些法规不够完善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法制建缺陷,地方政府保护使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同样法制不完善导致农村金融活动寸步难行。我国的金融机构面临着不良贷款成本高、司法执行效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2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解决的部分对策

2.1 我国全面开展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现代农村经济

为了支持农村设施建设,我国全面开展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现代农村经济,拉动农业内需包括农村水、电、信息以及环境与能源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方位支持农业开发,比如开发创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改造农田水利,使农业生产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加大对特色农业信贷支持此现代化农业产业建设全面推进。

2.2 提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者是人,加强农民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优化农村金融法制环境。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宣传金融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信贷政策等来完善农村金融法制环境。国家应充分采用多种方式让农民认识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位农民切身利益,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为整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2.3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优化措施

提高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规避金融支农风险,保证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能够得到回报,政府应该大力鼓励持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依照县域发展情况,并与自身规划相结合,对于我国金融服务改善中扶持村镇银行、改善我国新农村金融机构有着十分的重要性,降低风险,健全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障机制,扩大对政策性农村保险的范围,构建农业再保险机制使得可以转嫁风险带来的损失,建立完善农村保险机制和农村信贷风险,多渠道保证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利用互联网金融担保方式进行创新信贷,将信贷保险提供给融资机构,增加力度引导社会保险机构,在担保方式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构建多样化资本市场,以此解决我国农村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对应着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服务于各类金融机构的。农村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也在逐步完善当中,同时伴随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但由于我们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缓慢,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国整体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最直接原因,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远远不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农村实体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领域和农业经济为我国的其他产业做出重大基础贡献。由于我国整体经济薄弱环节,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仍然比较落后。金融的发展相生相伴的是经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后盾。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形态发展。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想健康发展农村金融需要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想要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关键是三农问题的解决。金融的发展相生相伴的是经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后盾。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形态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引导农村整体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当中,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业不断发展,相对应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缓慢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国整体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最直接原因,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远远不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探讨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对我国农村发展与进步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寻找到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并且找到相适应的方案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制约

参考文献

文登新农村的生态秀 篇11

垃圾“送”到城里去

张秀礼是文登市高村镇墩后村的一名保洁员,每天清晨他都会在自己村里的责任区清扫卫生、收拾垃圾,等待镇上的垃圾清运车过来统一收集。张秀礼说“以前村里垃圾到处堆,废塑料袋随风乱飞。现在我们收集起来统一运送走,老百姓都说好。”

垃圾清运专用车把村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到各镇垃圾中转站,经过机械化压缩处理后,由市环卫处统一运往市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就是文登市在处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方面所采取的“村收集-镇中转-市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

目前,20辆垃圾压缩车串起了全市12个镇级垃圾中转站,把736个村清扫保洁队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时集中清运至市级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农村与城市垃圾清运的同步接轨。

“脏水”养出了景观池

在文登市宋村镇山东村村南有一方“大花园”,里面长满了多种茂密的绿色植物。村委的林主任介绍说,这是被称为“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厂,占地500多平方米,每天可以处理100吨生活污水。村里的生活污水统一汇流到这里,经过厌氧罐降解处理后,流入这片“花园”,再经过植物的多重过滤吸收、高吸附性生态填料和砾石的净化作用,污水在排水口就变成了清流,流入河流等水系。

在农村,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通过沼汽池处理利用后,可以洗衣洗菜、清刷卫生等,但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成为影响农村生活质量的又一难题,文登市通过因地制宜发展这种“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了解,一处“人工湿地”使用寿命为15年,排放的污水可达到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100吨,每处平均占地面积为300至500平方米不等。文登正把这种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模式在全市农村推广。

同时,文登市坚持不懈地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农村居民和农村禽畜养殖厂建设使用沼气,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沼气在文登6成以上农村得到普及使用,并实现了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

废秸秆变宝贝

在文登市大水泊镇的秸秆压块生产车间里,3台生物质致密成型设备由北向南一字排开,工人正在忙着调试设备,只见麦秸、玉米秆、花生皮等在农村随处可见的草料经过传送带进入机器内,经过“揉切、上料、挤压”等工序,自传送带输送出来的则是外形整洁的细筒状生物速燃碳。与此同时,宋村镇的大杨植物燃烧项目已经投产,秸秆、杂草、木屑等以往堆在农村街头巷尾的草料被粉碎后,经过固化压缩机挤压,形成高效可燃燃料条。据介绍,这个企业年可处理秸秆2万吨;葛家镇新引进的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国能秸秆发电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运作,预计投产后年可消耗秸秆约30万吨。

秸秆综合利用是文登市解决农村秸秆乱堆乱放、草堆绕村的有效措施。按照秸秆利用“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的思路,文登市的农业技术部门还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对联合收割机安装秸秆切碎装置和购买秸秆还田机具的给予补贴,在全市广泛推行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如今,全市9成以上的麦田实现了小麦秸秆直接还田。

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对策研究 篇12

在1958年之前, 禄劝县的财政收支还有结余, 由于发展工业经济对森林的过度砍伐, 50多年来, 全县的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当地98.4%的区域属于山区环境, 没有林木作为财力支撑是造成长久贫困的根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的“两山到户”, 部分农民忽视了森林所带来的效益, 将大量树木作为薪柴使用, 以致山林再度经受了掠夺性乱砍滥伐,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水源渐渐变小甚至消失。当前, 由于林权制度改革的不彻底, 导致目前山林植被的破坏性损害现象时有发生。城郊的绿色山林在不断被开挖吞蚀, 野生物种面临灭绝,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 人们通常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项目的实现目标来思考, 但生态效益评价反应了定性的抽象指标, 往往在项目实施中流于形式而被忽略[1]。人们在重视城镇人居环境绿化的同时, 而广阔的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 我国的城镇率还比较低, 农村面积较大, 农村人口较多。因此,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当前出台的林权制度改革不彻底, 在过去“乡规民约”约束之下的山林环境, 在改革中出现管理空白, 农民在林权制度改革中更重视可开垦山地的利用, 而忽视了树木和丰富的林下野生物种[2]。据调查, 禄劝县有90%以上的农民拿到林权证后, 首先考虑的是开荒种地, 再在地中植树, 使同等林地面积上的作物植被对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效应极大降低。

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 重视不够,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项目验收中, 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其次是社会效益, 最后才考虑到生态效益[3]。山区最富足的农业发展资源是劳动力资源, 长期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想, 农民向山林垦荒挖掘, 过度依赖土地来维持生计, 把山区作为自己的活动空间。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山区是水土最易流失的地域。过去国家虽已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林业, 但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山坡越垦越荒的事实, 使人们对逐年递增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和森林覆盖率”产生质疑。而3次毁林运动的形成首因是制度不完善, 政策出现盲区, 导致毁林者有机可趁。因此, 笔者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应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强化以下措施。

(1) 制订林权所有者的林产品评估标准和办法, 使农民体会到拥有林权的重要作用, 认识森林和林下资源的价值。广泛扶持引导农民植树造林, 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主力军作用[4]。

(2) 在推行全域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 把投资者的绿化成果列入项目投资预算成本和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需要来看, 山区的自然地貌决定了最适宜发展的就是林业[5]。因此, 在山区倍加重视发展林业可以实现三大效益并举。国家在扶持项目的资金使用方向上, 应把绿化纳入扶持环节, 将生态效益放在必要位置, 严格控制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项目落地准入。

(3) 植树造林应遵循“天时、地利、人和”, 常抓不懈。“天时”即抢抓冬夏种树时节;“地利”即使农村和城镇达到同样的绿化效果, 并且山区最适宜的发展项目就是种树和林下产业;“人和”即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使政策引导与农民的意识水平相适应, 改变目前在山区破坏原始植被发展林果业、借荒山植树造林之名毁林开荒、先毁天然林草再开荒种植林果的现象, 逐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4) 对保护原有树木正常生长的同时间种林木, 发展林果产业。对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一定数量和面积的所有权人给予以奖代补, 对规模化植树造林的农民给予生活保障, 形成制度并一贯坚持。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的同时, 尽快制订农民工工资标准, 保障农民工合法、合理的收益, 减轻农村土地对过剩劳动力的承载负荷, 让山坡恢复植被, 使农民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增收之路[6]。另外, 对毁林开荒者给予重罚, 并制订更加严格的法律规定进行约束。

(5)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扎实推进沼气工程, 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的局面[7,8]。

参考文献

[1]刘艳菊.关于改善和解决农村人居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5) :1-4.

[2]叶红芳.促进甘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6 (9) :62-63.

[3]黄和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3) :180-183, 187.

[4]孙小锋.如皋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J].绿色科技, 2010 (12) :65-68.

[5]马宏升.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3 (3) :34-35.

[6]刘冬芬.豫东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 :393-394.

[7]魏炜, 徐永生.关于霍邱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8) :394-396, 398.

上一篇:启示与反思下一篇:理论的理性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