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反思

2024-07-27

启示与反思(通用12篇)

启示与反思 篇1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要求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小学生, 密切关注并努力促进每一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反思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启蒙教育和入门教育的学科,能让小学生跨入科学的大门,初步感知和描述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 为后续学习其他科学提供最基础的思想、知识方法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学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强调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数学思考,侧重发展数学思维;三是解决问题,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四是情感与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由上述四个目标可以看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核心”,而是要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思维形式与途径的变化与发展,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重点不仅是自己该如何教,更应该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情况,重视让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反思

不少数学教师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水平感到棘手,强化学生的知识灌输。 教育学原理认为,热爱是教学的前提,尊重是教学的行为, 激励是教学的手段。 三要素在教学过程缺一不可。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启蒙者和实施者, 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责任。 因此,科学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不但是化解矛盾的溶剂,更是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助推器。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 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优生智商高,学习主动、学习好,其他方面也差不了。 差生则相反。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割裂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 用考试成绩去划分学生的等级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这是因为一个学生成绩的优劣高下,与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创业创新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还应该包括社会和家庭的融合、参与。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一定要正确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观。

四、小学数学学习情感的反思

数学教师能否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学习热情不但关系到小学生学习自觉性与主观能动性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参与性和接受性的保障。 从小学数学新课标所关注的不难看到, 无论何种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围绕人进行的。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对象而言,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思想行为特征。 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一个教学方法与学习形式的相互统一的平台, 这对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情感的反思表明,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要建立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之上, 教学过程的实施必须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无论是教育技能的习得还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都要注重与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生活、情感、兴趣、爱好等相吻合。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小学数学习题布置的反思

眼下,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强化了常规教学的题海战术,而且毫不留情地加大了数学作业的量然而,就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而言,我们的数学课程教学绝不是升学工具, 数学知识的习得过程本身应该是充满了学习的趣味性及成功体验的过程,但现实中无法回避的是:“减负”口号喊得高,结果却适得其反———小学生在巨大的应试压力下,书包变得越来越重,作业变得越来越多。 教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传授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而不是对课本知识简单的机械性的重复,给学生布置的数学作业应具有举一反三之效,而不应该以作业为约束工具,作为限制学生贪玩的手段。

六、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反思外,在具体的实践中, 还有一些上层设计的因素也值得反思。 一是现实中愈演愈烈的小升初大战,为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提供了用武之地;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各种考核的评价标准, 还差强人意。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将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唯有不断反思、改进,才能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日益完善和发展。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分析数学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并展开深入的反思与探讨,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启示与反思 篇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质是对“面向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可以说,这并非一个新话题,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及学者都进行过深入讨论。但其内涵又是一个新话题,时代的变化赋予这一问题以新的答案。从这一角度来说,关注和研究核心素养问题,实际上是在思考社会环境变化与学生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会对学生的素养发展提出各种挑战,而教育是维持二者之间平衡状态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化时代的来临,面对更富挑战性的时代格局,为了保障学生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成功地应对未来挑战,到底应该培养他们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近年来,来自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人士都对核心素养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并展开热烈讨论。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它对教育有怎样的启示?深入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对于准确回应发起核心素养研究的初衷——培养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科学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素养”:走向整合,重视培养“完整人”

核心素养不等于“知识人”,也不等于“技术人”,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的表现需要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是素养的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整合表现。例如,有的学生非常善于查找和使用各种信息,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答案是未必。如果这个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没有遵守信息使用的伦理道德,未经信息拥有者的同意就擅自使用,那么只能说其具有信息检索技能,但不具备信息素养。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不仅能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准确并且有创意地使用信息,同时还具有信息使用的伦理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不仅是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整合表现,也是不同素养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整合表现。在具体的问题情境解决过程中,单纯依靠某一种素养的情况比较少,绝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需要借助于不同素养的整合作用。不过,某一种素养可能在某种情境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另一种素养可能在另一种情境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素养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不同素养之间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不能进行重要性的排序与比较。

核心素养的价值功能具有整合性,兼具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意味着对核心素养指标的遴选,不仅要考虑到来自未来社会外部环境的挑战,如经济全球化趋势、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等,还必须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需求,选取的指标要同时满足学生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整合性,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重视态度、情感、道德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的价值。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对“素养”的理解偏重于认知层面,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凸显态度、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素养的认知层面和非认知层面。通过对国际文献的梳理发现,无论是东方文化背景下把“道德价值观”作为核心素养指标单独列出,还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将其融入每个素养的内涵界定中,都凸显出对道德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其次,重视核心素养的整体效应,把握好不同素养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尽管各国际组织、国家或者地区所遴选的指标类型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即文化修养、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文化修养是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导向,掌握文化基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自主发展、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核心素养不同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表现出来的整合效应就是核心素养。从这个角度看,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鉴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时刻保持“全人”思考,不能只看到“部分”而忽略了“整体”。

二、“核心”:从终身发展的尺度进行思考

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挑战,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及由其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是最关键、最必要的?这里,需要站在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

核心素养作为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未来发展的期望,是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以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观念,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把中考、高考作为重要的参考点,考试需要什么就侧重于培养什么,没有扩大到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尺度上进行规划,使得很多学生虽然顺利应对高考,但走向社会后却后劲不足,无法成功应对人生后半段的各种挑战。核心素养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升学,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功地应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挑战,最终具有健康幸福的生活,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从这一角度来说,核心素养对人的发展具有长效的预测力,是具有跨时间迁移作用的素养。例如,“自我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具有长效预测力的素养。国外追踪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四岁左右能够控制自己抵挡住糖果的诱惑,那么成年后他们会具有更好的学业成就和更幸福的生活。

虽然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但强调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是否会抹杀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实际上,把核心素养作为共同目标,并非指所有的人在每一个核心素养上都达到同样的水平,也并非指一个人在所有核心素养上都要达到同等的水平。把核心素养作为共同素养,并不排斥其他非核心素养的养成。在保证核心素养充分发展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进一步选择发展其他素养。强调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实际上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平性,主要是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与促进的角度而言的,是对所有学生未来发展的引领与期望。但同时,核心素养最终达成的状态和水平,又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是外界教育引导与儿童自身发展的合力作用。因此,每个人最终呈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状态与水平,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三“学生发展”: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广义而言,有些素养是先天的,有些素养是后天习得的。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当然,这里的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终身的连续性,而且具有阶段性。一方面,不同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不同的敏感度,某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从而为其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在每一个具体的年龄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阶段水平,具有发展的上限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上限,无限制地提高要求。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变得越来越重?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地超越他们的发展水平提高培养要求。例如,为了帮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进行提前培养和教育。尽管家长和教师的初衷是为了孩子,但任何不以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教育都是对孩子的伤害,是不科学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明确不同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界定清楚发展水平的上限与下限。目前,关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非常有限,未来需要在这一领域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四、内涵的拓展:从育人结果到整个育人系统

近年来,人们对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逐渐由对概念本身的讨论拓展到对整个育人系统的关注。最初,研究者和实践者主要聚焦于概念的辨析,围绕“核心素养”一词的表述与用法进行讨论。例如,“核心素养”是什么?“素养”与“素质”“能力”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采用“核心素质”或者“核心能力”……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从育人结果的角度,关注对核心素养指标的遴选,聚焦于“培养具有哪些素养的人”或者说“核心素养有哪些”这一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基于育人结果对整个育人系统进行反思,把核心素养看作一套具有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完整育人目标系统,不仅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还包括“为什么培养”“如何培养”“培养得怎么样”等问题,开始探索如何基于前期遴选和界定的核心素养,从多个途径引导整个教育系统进行变革,从而实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培育。

启示与反思 篇3

关键词:次贷危机 信用评级 评级购买 NRSROs

传统的信用评级业务是由专门从事信用评级的机构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对被评级单位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运用特定的符号确定相应信用等级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国际信用评级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美国华尔街分析师约翰·穆迪创建的穆迪公司在1909年开始出版刊物《穆迪铁路投资分析》供投资者参考,开创了利用简单评级符号区分债券信用等级优劣的先河。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投资方式的增多,信用评级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展。作为揭示信用风险的手段,信用评级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信用评级业务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用评级机构也一度被誉为“金融市场的看门人”。

然而在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享誉世界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引起了人们对信用评级的强烈质疑。在危机发生前,三大评级公司对蕴含极大风险的证券化产品评级严重虚高,引发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导致市场积累了很大的泡沫和风险;在危机爆发后,又反应过度,快速下调信用评级。这种“过山车”式的调整,使得投资者彻底失去了信心,不再相信各种金融产品的评级等级和市场定价,市场陷入恐慌,对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推波助澜的负面影响。

次贷危机下信用评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用评级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各种弊端引起了国际范围内对信用评级机制的分析与反思。三大评级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出现的评级失信问题,主要源于评级结果公正性的缺失。除了评级机构在对结构性金融产品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方法模型存在缺陷外,引起评级机构公正性偏离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证制度缺陷造成评级市场的寡头垄断状态

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了认证制度,信用评级机构可以申请注册成为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s),这样,通过认可的评级机构所出具的评级结果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公信力。NRSROs成员准监管的角色使得以前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用评级,变成了官方支持的准强制性评级。

这种全国认证的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信用评级的市场秩序,促进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但由此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其他机构进入的壁垒。自从1975年实施NRSROs制度以来,除了当初指定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家具备资格以外,在随后的20多年中,SEC再没有认可一家新的评级机构,之后即使有新的加入者,也几乎都被三大评级公司合并。鉴于监管当局对NRSROs评级结果的认可使用, ,要求评级的公司更乐意向NRSROs成员提出申请, ,从而使得一些新的评级机构很难找到评级客户。 这实质上是阻碍了市场准入, ,最终造成了市场垄断格局, ,严重损害了评级业的良性竞争。目前,信用评级业由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主导,它们提供了几乎全部重要的评级服务。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一项统计表明,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公司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普公司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

市场的过于垄断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首先,信用评级机构由于垄断而缺失了外部市场约束, ,也就失去了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利益冲突控制的原始动力, ,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采取短期化行为无疑是更有诱惑力的选择。

其次,垄断定价势必对新评级方法的开发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阻碍了评级方法的创新,进而影响评级质量。市场结构的高度集中和评估方法的单一化使得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相关性较高,缺乏多样性,叠加在一起时容易产生强大的周期性力量。

最后,评级机构依靠认证制度的实施以及强制评级的推行获得了强大的资本市场话语权,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评级霸权也延伸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研究表明三大评级机构存在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和债券评级的普遍高估以及对其他国家企业和债券的评级普遍低估的现象。欧债危机期间,欧洲债务危机国家仍维持了较东亚部分国家更高的评级,但市场给出的5年期CDS(信用违约互换)价格已明显表明这种情形是非常不合理的。如图1所示,2010年12月印度尼西亚的5年期CDS市场价格比法国高,但穆迪和标普对印度尼西亚的主权评级却低于法国很多。

图1 欧债危机期间部分欧洲国家和东亚国家评级情况

数据来源:Bloomberg

(二)付费模式不合理产生的利益冲突

发行方付费的模式是最根本的利益冲突来源。自评级行业出现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 ,评级机构并不向发行债券的公司收取评级费用, ,其收入来源完全依赖向投资者出售评级报告。7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复杂程度的提高,评级业务的盈利模式逐渐转变为由发行人付费。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信用评级机构为买方的投资者提供关于金融产品的风险参考,却从产品的卖方处获得报酬,这导致了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评级购买”现象

被评级企业在正式雇用评级机构之前,往往根据发行人要求或者评级机构自愿为企业预先做出一个信用评级分析,然后从中选择能给予发行人最理想评级的机构签订合同。这就导致评级机构之间为了争夺评级市场份额而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次级贷款和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等构造异常复杂的结构性融资产品的大量出现,加剧了“评级购买”现象。因为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公司债券等产品,评级机构给予的评级预测比较相近,然而金融产品在经过多次组合与分层后,评级机构也很难完全了解其本来面貌,从而往往会给出不同的评级意见,评级的差异化使得发行人产生“评级购买”的动机。资产的复杂程度存在一个阀值,一旦复杂性超过这个水平,“评级购买”将对发行人更加有利,相应的就会产生评级虚高现象。

2.辅助业务的开展

结构性金融产品是通过层次设计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评级机构在进行评级的同时提供对次级债券有偿的信用增级、分层设计等服务,发行方会获得评级机构的建议或者至少能运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模型进行预构建。这些服务显然会扭曲评级机构和受评机构的关系,使评级机构不再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风险揭示,易于低估结构性金融产品风险。近年来,评级机构开辟的这些新的收入来源在其总收入的占比中越来越高,为了兜售这些附加业务,评级机构在评级时难免会迁就评级对象。

(三)监管支持造成的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

国际上,对投资管理决定和风险管理做法有越来越多的规定,要确保金融产品达到主要评级机构给出的一定水平的评级。美国《投资公司法案》2a-7条款规定,货币市场基金只能投资高流动性的短期金融工具,而最低投资标准是由NRSROs成员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修订的国际资本架构也扩展了主要评级机构的准监管角色,第一支柱中提出的风险计量方法中标准法的实施依赖于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

监管政策的扶持使得投资者倾向于搭外部评级的顺风车,只要金融产品满足了门槛评级标准就无需担心其内在风险,造成了市场对信用评级的过度需求和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然而,对于21世纪以来美国金融市场上大量涌现的金融衍生工具,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专业分析师很难做到客观评级,只能沿用普通评级方法和程序,其评级结果一般都偏高,对证券投资者形成了误导,催生了投资泡沫。而在危机时期,信用评级机构一味地将证券产品降级,顺周期效应使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违约率进一步增加,致使危机进一步扩散。

与此同时,众多市场参与者使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作为业务操作和内部考核的标尺,也降低了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对信用风险的自我评估能力。评级不过是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得出的违约概率指标,并不是对未来市场的某种保证,要评级机构仅凭借有限的知情权,对系统性风险作出精准的预测并不现实。

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市场规模小、评级产品相对单一的问题还比较明显。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信用评级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受评对象的直接经济利益,也将成为投资者最为重要的参考信息之一。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的各种弊端,对加快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增强评级机构评级行为的透明度

评级的非透明性很容易导致评级丧失公正性。由于评级模型技术涉及评级机构的商业机密,评级机构一般会在网站上或评级报告中简要介绍评级的方法,但一般不会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也不会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市场和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评级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因此,尽管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涉及商业秘密和客户资料的保护问题,但评级机构的透明度仍亟待提高。

次贷危机后,各国都加强了提高评级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立法工作。例如,美国2010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规则,让每个评级机构公开披露其作出的初始评级及此后评级变化信息,以便评级用户评估评级的准确性以及比较不同评级机构的表现,还要求评级机构发布信用评级时附随一张表格,表格应当披露关于评级程序和方法的基础假设、确定信用评级所依赖的数据、如何使用第三方服务商报告以及评级监测的频度等方面信息。

在我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和证监会出台的《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资信评级机构出具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统计报告、业务报备及信用评级报告管理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层面相对较低,我国仍缺乏信用评级行业统一的法律基础。后续应继续深入研究如何在保护评级机构商业秘密和客户数据资料的前提下,向投资者公开更多关于评级方法、评级收入来源和评级结果表现方面的信息,完善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评级的透明度。

(二)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评级机构的发展壮大,取决于自身评级质量的提高和公信力的提升。公信力是信用评级使用者对评级结果认同度和使用状况的度量,是判断评级机构提供的产品是否属于有效供给的重要依据。信用评级机构公信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影响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独立性对于防范利益冲突至关重要。评级对象通常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种类型的发行人以及它们所发行的债务工具,其关联方不能也不应替代评级机构的地位和角色,信用评级机构必须是客观独立的企业法人。而目前我国信用评级市场不完善,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和行业封锁现象,在信用评级过程中行政干预较多。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仍然比较欠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

第一,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在评级领域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应重视市场对评级机构的约束和淘汰作用,构建评级机构的自律体系,在此基础上强化外部监管,促进评级机构独立性制度建设。

第二,完善评级公司治理结构。从对独立性影响的关联度来看,应尽量避免与评级产业链相关产业的企业对评级机构的入股,特别是成为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这将严重影响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第三,加强评级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评级机构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组织结构设置、业务流程、人员任用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积极防范潜在的利益冲突,审慎开展辅助业务,通过采取在评级业务和其他服务之间设置防火墙,隔离业务承接和级别评定,有利益冲突人员无投票表决权,设立专门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等措施,保持在评级活动中的独立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应提高内部评级能力

使用评级结果的机构应该最终对其客户和股东负责,应对风险作出独立判断,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风险评估职能外包给评级机构。这就要求评级结果使用机构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要提高内部评级能力。内部评级是指金融机构在具体的授信审批环节,对借款人及其借款的信用风险状况进行评级。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在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必须对每个债项和债务人进行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确定风险资本的数量,计量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可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是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标准法是根据外部评级机构评定的结果来确定资本要求,内部评级法是根据商业银行自己计量的数据来确定资本要求。2011年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审慎使用外部评级,重大投资行为原则上应以内部评级为依据。

银行内部评级具有易获得贷款客户数据和违约信息的优势,外部评级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信息来源广泛性的优势。从银行体系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专业评级机构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及专业优势,为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提供外部评级服务。此外,外部评级机构可为商业银行间进行信息采集和配套方面的服务,为银行提供、收集内部评级所需的基本信息。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的风险管理需求,在提高自身内部评级能力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和尝试与评级机构的合作,通过内、外部评级的有效结合,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促进内、外部评级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领域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责任编辑:牛玉锐 罗邦敏

参考文献:

[1]Carol Ann Frost: “Credit Rating Agencies in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Research Evidence on Selected Criticisms of the Agenc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2006,6:1-38.

[2]Vasiliki Skreta and Laura Veldkamp: Ratings Shopping and Asset Complexity: A Theory of Ratings Infl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14761, 2009.

[3]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03-26。

[4]朱荣恩:《国际评级业和评级监管的发展与演变》,载《中国证券》,2010(9),66-70页。

国外广告教育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 篇4

一、美日广告教育模式简述

1.美国广告教育——“大学式”与灵活的课程设置。

美国广告教育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其特点是“大学式”教育模式, 其真正培养人才的基地在高校。

美国广告教育初期, 尤其是整个20 世纪, 都将重点放在了实际操作上。但如今, 面对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的科技冲击, 美国广告教育界开始提出质疑并进行反思, 逐渐将“技术”学习转向了“学术”研究, 以求广告学学生具备稳扎稳打的理论素养和学术内涵, 从而更好地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具体到广告教育内容中, 美国在课程设置上特点突出。一方面美国广告教育是先根据实务经验进行课程设置, 然后才用学科专著进行指导, 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 美国高校广告教育也一直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研究对课程进行大规模调整, 防止出现教育偏差。例如, 在1989 年, 为了顺应整合传播学的发展, 很多开设广告专业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专业名称更改, 使专业方向往公关和整合、战略营销方面过渡, 高校自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在研究内容上, 将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文化研究、国际广告研究、新媒体广告研究、品牌理论研究等。看似比中国更为“务实”, 实则重点都是理论和方法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著名的广告理论和观点多出自美国。

2.日本广告教育——“公司式”与强实务性。

日本广告教育一直都是“公司式”的教育模式, 也称“双轨制”, 主要由“大学广告讲座”和“广告公司培训”这两部分组成。由于日本的大学没有开设广告学这一专业, 亦没有科班出身的从业人员, 所以讲座形式和公司培训便成为主要模式。一般大学内部均开设有广告这门讲座, 各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将之作为选修课来自主学习, 所以日本广告行业内有涉及各种专业的工作者, 如医学、法学等, 从而使广告真正融入各行各业中, 从各行业的特点出发来为其服务。

关于公司培训, 日本业界普遍认为, 广告教育的技能部分需在企业内部完成, 人才培养要靠社会来检验, 所以公司培训是日本广告教育的第二个主要模式。而从事培训的讲师都是资深的从业人员, 通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对各级员工和领导岗位进行不同阶段的培训。

除此之外, 日本各大广告公司还与高校联手组建了多个针对高校学生的行业组织和协会, 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不仅和国际广告行业接轨促进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也为广告公司培养潜在的软实力。

二、中国广告教育宏观现状——大学为主和“质”“量”不均

1.高校本科广告教育概况。

由于我国的学制设置和就业要求, 目前为广告行业提供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是大学本科专业教育。1979 年, 我国广告业经历了众多曲折后, 终于迎来了业界的复兴, 广告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1983 年5 月30日, 厦门大学传播系创办了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广告专业。之后随着广告业对人才的需求, 众多高校出现“设立广告学”的热潮。截止到2007 年, 由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合水教授等人在《中国广告教育状况研究报告》中的调查表明, 我国 (除港澳台地区) 已有322 所高等院校设有广告专业。

目前高校本科广告专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 核心课程基本相同。现下在全国广告专业排名靠前的校园如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 他们均设有以下相同的课程: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文案与策划、设计与软件应用等, 以此为主并延伸出广告心理、中外广告史、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美学、广告摄影、媒介策略等更为详细具体的相关课程。这几所国内广告教育顶尖的高校, 四年的课程设置总量大致都在40 门以上, 类别细分度高, 涉及面广。其他如天津师范大学等广告专业优势略有不及的高校, 广告学的课程设置也在50 门左右, 但课时较短。具体到学习内容来看, 高校本科广告专业并没有过多细分学习方向, 仅是注重基础, 涵盖内容多。相较于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的课程也更偏重于实务。

2.我国高校本科广告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从设立广告专业的高校数量, 还是我国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数量来看, 都显示出了我国广告专业在复兴后30多年中的迅猛态势。但正由于发展过快, 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出现很多只求量不求质的现象, 以下几个问题尤为突出:

(1) 广告专业学科建设亟待调整。部分高校虽然跟随热度设置了广告专业, 但和已成系统的传统学科相比, 对广告学科的具体发展和学术培养并没有明确目标。由于广告学科交叉性强, 很多院校只是参考性的将涉猎的学科课程进行简单拼凑, 没有进行详细规划, 导致课程内容杂乱、不系统。

(2) 学术理论研究所受的重视度差。目前国内虽翻译并出版很多国外广告学的经典教材与论著, 但真正在国际上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本土专著却十分少见。我国广告业复兴初期, 由于国情所致, 占据学科研究主流的只能是实务研究而非理论。但经过30 多年的发展, 单纯的实务研究显然已经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且由于现实情况, 科研资金短缺、对旧理论进行翻炒再加工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理论研究的发展。

(3) 师资力量与结构有待优化。在教师专业背景方面, 通过对广告专业教师的本科学位调查表明, 我国12 个学科门类中, 广告教师本科出身覆盖了其中10个, 科班出身的教师较少。在教师年龄构成方面, 存在年轻化的趋势, 缺乏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在教师学历及职称方面, 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在近年来虽有提升, 但所占比例较少, 除少数专业顶尖的高校外, 学历为本科的教师还是占大多数, 整体师资力量和水平均需提升。

(4) 学术组织的学生参与度有限。我国有关广告行业和广告教育的组织虽然不少, 但能为广告专业学生所触及并提供交流的却屈指可数。很多行业组织的会议参加者都是广告业顶尖人物或高校教师。除了高校自身举办的讲座, 学生基本无法接触到行业内优秀的人才并从中学习到课本外的知识。不仅是高校间广告专业的学生交流较少, 也鲜有学生与广告教育组织的交流, 很难通过行业组织了解到相关动态。

三、不同广告教育模式带给中国的反思和建议

1.明确方向, 调整课程设置。

在美国, “广告专业”这个名词并不笼统存在, 而是划分为如广告介绍、广告研究、受众分析等方向, 分别进行如广告学原理、文案、营销、媒体销售等课程学习, 方向性强, 课程精简。就目前我国广告专业分析, 在本科四年内学习多达40 门以上的科目, 缺乏重点方向, 试图培养“全才”, 实则不然。此外, 美国的广告教育中, 将广告专业和公共关系划为两个不同专业, 教学各有侧重。而我国则是统归为“广告学”。所以现下我国本科广告教育在教学方面, 应精简每学期的必修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方向深入学习。例如, 新媒体软件操作等课程, 只需告知学生在实践中需要掌握哪些必要软件, 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而不必集中授课。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也可以使紧张的课时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只有明确教学方向, 更加系统化, 才能做到让学生在本科阶段, 可以真正的术业有专攻。避免泛泛而学、杂而不专。

2.重视理论研究, 避免求“术”不求“学”。

当前国内高校教育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偏差, 认为研究生阶段才需“研”, 而本科阶段只需重视“基础”。笔者认为, 如果选定了正确的方向, 理论研究和实践是同等重要的。从我国广告专业课程来看, 偏重实践操作内容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多。理论毕竟是实践的升华, 我们的广告教育历史较短, “拿来主义”比较严重, 缺乏自己的研究成果和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所以本科阶段广告教学就应该开始重视理论的研究, 避免浮躁的学术氛围, 将理论教育从本科就抓起。

3.增加和行业组织的互动, 提高学生参与度。

日本虽没有正规的高校广告专业, 但却能够通过讲座和培训培养出大量人才。我国尽管也有如中国广告协会等权威组织, 但参与者基本是行业顶尖人才, 与学生交集甚少。学生除校内讲座、专业实习外, 鲜有机会能了解到行业的真实需求和工作状况。所以高校应多和国内外的广告公司、机构进行合作和沟通, 为广告专业的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企业讲座以及与从业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机会, 这样也能为高校学生的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5

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关于仿生学的课文,课文开篇以科学家从鸟类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引出了“可以说,鸟儿是人类的‘老师’”;接着,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鸟类,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学习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一种”;最后,以“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呼应开头,点题作结.全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愿望。学情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本次习作要求孩子们先是走进大自然,开展观察植物、动物的综合性学习,从而得出启示。时值春暖花开之际,面对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所以在动笔之前,我引导学生回想一下本身实践的综合性活动,确定写作重点。完成本次习作就水到渠成,出现了不少的佳作。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本节课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通过了解人类运用仿生学进行创造的实例——流线体、薄壳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创造发明提供有益的启示,并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分组收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2.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难点:

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做好交流的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播新闻,激情入境

出示课件:新闻三则《苍蝇与宇宙飞船》《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电鱼与伏特电池》

谈话导入:听了这几个新闻,你有什么感想?(科学发明与动物有很大关系)小结过渡:今天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相信你收获更多,希望大家好好地表现。(板书课题)

二、初读检测

1、读一读。

破碎 教训 颤抖 坦克 机毁人亡

超过 均匀 袋鼠 机翼 轻而易举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人类的老师有哪些?

师:提问: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老师”不是我们平时所指的老师,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特指,所以加引号。)

3、学生述说大意: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出很多东西,说明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三、依托课件,自主探究。

1、出示:(多媒体课件)鸟类与飞机、鲸与轮船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分配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任务:第一大组重点研读课文第一、二、六、七自然段

第二、三、四大组重点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点拨。

第一、二、三大组:从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了什么?

第四、五、六大组:“老师”是谁?“老师”教给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如何?

(3)组织交流,评议导向.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二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过渡: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好,畅所欲言吧!

1.第一大组汇报探究情况,其他组补充或提出异议

(1)第一自然段

①科学家从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

②鸟儿是人类的老师

③从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高性能的飞机。(2)第二自然段

①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还有什么? ②鲸的流线型外形有何作用?有什么应用呢?(3)第三自然段

① 人类从生物哪儿得到启示,或有所发现,或有所改进,或有所发明,“真是”、“好”写出了人类对生物的赞美。② 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2、第一大组汇报探究第一自然段情况,其他组补充或提出异议

(1)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2)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3)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4)飞机的发明、改进、创优几乎都是从自然界中相关生物的相应特点得到的启示的。

3、第二大组汇报探究第二自然段情况,其他组补充或提出异议

4、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

(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5、小结: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哇!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怎么做?(学生自由说)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细心发现、积极探索!

四、奇思妙想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1)实物演示:鸡蛋捏不碎

(2)分析捏不碎的原理:将压力均匀地分散

(3)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3、自由述说。

五、拓展延伸,展示资料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展示资料

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和蚊子,它无论怎么飞,也不会撞上什么东西,这是什么缘故呢?科学家反复研究,揭开了秘密。科学家运用这个道理,制成雷达装在飞机上,飞机就能在夜间飞行了。

萤火虫——高效冷光源 蝴蝶翅——迷彩服、装潢材料 夜蛾——作战性能高的战斗机 苍蝇——蝇眼照相机 跳蚤——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 海豚——快速度的潜艇

六、课外迁移,作业超市。、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七、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类的老师》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八、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绍有关仿生学方面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章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因而,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还自主学习于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亲身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任务。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预习的能力,所以,自主预习时,我让学生多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便小组交流。精读课文时,主要抓住重点段,即一二自然段,反复研读,挖掘文本内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重点学习自已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根据课文特点,我设计教学流程为:听播新闻,带入情景→阅读课文,了解大意→依托课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畅叙感受→开放网络,延伸拓展。

1、明确一些方法。本篇课文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个“点”将形象典型的事例与人类的改造发明有效地联系起来,扣住这个“点”即可以起到挈领的作用。这个“点”便是动物带给人类的启示。在学完“鸟儿带给人类的启迪”以后,我便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讨论学习其他的两个事例,学生觉得轻松,觉得快乐。

2、激发一点情趣。如果只是枯燥地灌输这些“仿生学”方面的科普知识,许多学生也许觉得无聊。因此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是相当的有必要。如何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除了考虑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对文章抽象语言的形象感悟,对科学中新发现的意义的认识,对相关材料的有效补充等,都值得探讨。

从一篇教学反思得到启示 篇6

闲暇之余,我翻阅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当读到徐文英老师《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后,我很震撼,也受到了启示。

文章的大概内容是:“今天这节课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语文课上学生没有把书读好,没有把老师的朗读指导作用体现好。由于我个人的疏忽,导致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充分预习。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里就遇到了障碍。起先两名学生显然不会概括讲,按着课文的写作顺序讲下来。这个时候我就应该意识到,学生要么是不会概括,要么就是文章不熟悉。但是,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的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全文。他说是琳达一家人围绕角膜捐献发生的事。这给我一种认识,看来学生是初步读懂了课文的。我表扬了他,说能把长文读短是很了不起的能力。后面是字词的检查。这里应该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出在深入学文的时我请同学推荐一位同学读1——3小节。第一位同学推荐了他的同桌,结果同桌读的很有问题。不但语气停顿掌握不好,而且逻辑停顿也没有掌握。显然这是一个不会读书的学生。可惜,可惜——我竟轻轻把他放过而另请了一名学生遗憾之二是固守既定的教学预案,较少变通。当预设的学生情况跟实际情况有较大不同时,应该做的是沉稳的调整教学过程。这样的老师可以称做名师。可惜,我没有做到——可惜!!要是我肯拿出10分钟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把整体感知的部分做好,遗憾可能会小一些”。

几年来的事实证明:通过老师的课堂反思来提高教帅的课堂教学水平,是教师业务提高的必经之路。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执教的每一节课都会有遗憾和不足。作为教师应该养成课后反思的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些都说明了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作用。作为教师不但要有反思的习惯,还要有掌握反思的策略。也就是说不仅要从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反思我们教学思想,而且还要运用反思结果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同时,也能培养教师课堂的自我调控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启示与反思 篇7

然而,2010年底以来,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遭遇了一次"集体信誉"危机,部分上市公司由于欺诈、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等问题而被要求停牌或退市。2010年8月,美国《巴伦周刊》质疑在美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引发了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不信任情绪。2010年底,SEC介入中国概念股的调查—官方正式拉开调查序幕。2011年6月,因面临巨大的不确定风险,国际四大会计公司关闭了中国公司通过反向收购以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业务。

从目前被调查的中国企业特征看,这些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上市时间较短且上市模式多以反向并购的方式进入美国资本市场。被调查处分的原因主要涉及财务信息造假和披露不及时。事实上,除了少部分企业确有涉嫌故意财务造假外,大多企业是由于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规则及监管措施认识不足产生的。此外,由于多数企业规模小和缺乏危机处理经验,容易成为美国做空基金攻击的目标。

那么,中国企业在美国遭遇退市风暴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1. 深刻理解美国证券监管规则

美国证券法律制度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功能作用是十分强大的,譬如美国的交易做空机制、司法上的集体诉讼机制,可以有效弥补以"宽进"为特征的新股发行备案制带来的制度弊端,一旦研究机构、机构投资者、律师等通过上述制度形成联动,参与造假的公司成本将大到让公司不能承担甚至自我毁灭。有人将中国公司的遭遇归咎于美国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并将之上升为"围猎中国概念股",恐怕也只是看到部分结果,并未深刻反思个中原因。股东集体诉讼制度在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健全和完善,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在尚不十分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中,防止境外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恶意融资等伤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必须认真对待的。

2. 在企业做强的同时着重诚信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建设

企业只有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优势,加强经营管理,使经营管理水平上台阶,才能做强做大;与此同时,只有强化诚信意识,努力做到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才能取得良好的信誉;并以积极的态度去管理风险而不是一味地回避风险,加强危机处理能力建设,才能确保企业价值创造力的可持续。

3. 完善境外上市企业的定价机制

截止2011年9月15日,据MarketWatch报道,今年在美国股市IPO的公司至今跌破发行价者过半,数据分析公司Dealogic表示,2011年在美上市公司年初至今已有63%跌破发行价。通过分析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可以发现美国市场对高成长性企业风险的理解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非常强。因此,针对境外上市企业,需要突破境内一级市场"业绩定价"的传统思路,实现从"业绩定价"向"风险定价"的转变,逐步淡化IPO对市盈率过度关注,加强国内资本市场对境外上市的科学理解力。

4. 推进政府与PCAOB跨境监管合作与经验共享

中美在监管合作上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需加强相互合作。这不仅可以加强监管审计的效果,对两个国家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有益;另一方面,也会使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恢复信心,有利于中国公司利用美国资本市场有效融资;同时,对于培育中国市场监管者成熟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均是难能可贵的。

5. 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科学审慎考量国际版的推出

近年来,中国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取得了长足进展,除主板市场外先后建立了中小版和创业板。尽管如此,市场的快速扩容仍满足不了待上市企业的迫切要求,于是有了部分企业赴海外上市的热潮,于是很多企业在不十分了解海外规则的情况下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尚未有清醒的认识,国际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其推出要充分科学的考量并慎之又慎。

6. 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最大可能地减小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会计标准障碍

经过IASB近10年的努力,各国向IFRS趋同的趋势日见明朗,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趋势。继欧盟之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相继宣布向FRS转换的战略,其后,韩国、日本等非英语的亚洲国家也陆续推出了全面采用IFRS的路线图计划;近来,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考虑全面采用IFRS的行列。

中国在2006年2月发布与IFRS实质性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后,于2010年4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路线图》,表明了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决心。但中国未来是否有可能"直接采用"IFRS"值得认真研究并尽快决断。在此之前,我们的"国际板"一旦推出是否考虑"直接采用"的试点呢?

启示与反思 篇8

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是世界上的一种濒危动物,今年九月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从动物保护层面来说,我们需要利用一些媒介、载体对与动物的保护进行宣传与推广。从熊猫本身这一物种来说,黑白相间的体色、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温和的性情等特点都极其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在影视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外也逐渐出现了以熊猫为题材的动画作品。整体来看,虽然国产熊猫题材动画数量相对较多,但在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上同国外作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能够寻找到该差异的存在,笔者将从熊猫形象差异性分析入手进行一定的研究。

二、国产动画中的熊猫形象

在国产动画作品中,以熊猫为题材的创作不在少数,但国产动画并没有深入开发也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

早上上世纪70年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彩色剪纸美术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故事描述老熊猫和小熊猫在竹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不同的动物到百货店买东西.但每个动物的要求都不同,例如小鹿的脚很小,所以要特小号的鞋,大象要很长的腰带...它俩对顾客的服务态度既仔细又热情,即使碰到身材比较特殊一些的顾客,也总是千方百计让顾客买到合身的衣服。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受到了顾客们的赞扬。为人民服务与扩充自己的腰包两不误。这个影片也多次被引用到市场营销或经济学的学生课堂教学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以及日本动画在我国动画市场当中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此时,政府对我国动漫产业进行了积极的扶持,在产量方面获得一定的提升。但作品质量及创意创新思维表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熊猫京京》是当时较为成功的一部动画片,故事描述京京一家生活在熊猫乐园当中,在邪恶势力影响下去探险、寻找新乐园的故事。从故事文本看来,该动画对当时广受欢迎的“历险”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迎合,在熊猫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片中,却具有大量的画外音,则给人一种图说故事的感觉。角色造型设计方面,较为写实,动画视觉语言魅力不足,不仅没有形成独特的动画风格,在色彩以及色调搭配方面也缺乏考究,整体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另外,《酷巴熊》以及《巴布熊猫》是在四川本土产生的两部国产动画。其中,前者是生活当中小人物的缩影,在影片中显示出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后者则描述巴布熊猫一家的生活。从故事层面看来,在这两部动画当中,其内容主要都是普通人的生活。虽然同生活较为贴近,且应用了武术、棋文化以及川剧变脸等中国文化符号,但依然存在着较为简单而且杂乱的问题。形象方面,两者都对3D技术进行了应用,其中,巴布熊猫为布偶造型,具有可爱、柔和的特征,但从荧屏看来,整体显得较为粗糙,在变化以及质感方面存在不足,画面色彩所具有的审美格调较低。同其相比,酷巴熊憨态可掬,大脸庞当中具有较多的花斑,在当时也培养了较多的粉丝群,可以说较为成功,但由于受到剧本创作方面的限制,影响力并没有保持很久。

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中外合作的关于熊猫的动画影片,如中德合作的《熊猫总动员》,这是一次有益的国际化尝试。剧情设计采用了好莱坞常见的超级英雄模式,熊猫潘迪和它的朋友带领整个熊猫家族度过洪水的生死考验,不畏艰难、走出险境的故事。影片对于节奏的把握还是非常明快的,但错把技术当做了动画片的灵魂,缺少些人文关怀。

三、国外动画中的熊猫形象

国外动画作品中的熊猫形象,不得不提美国梦工厂动画《功夫熊猫》,受到来自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作喜剧电影,动画创作十分成熟。在前期策划阶段,制作团队专门来到中国考察,感受并体验中国文化,将中国元素充分的融入到动画作品创作当中。在该影片中,将中国功夫武术同熊猫进行了结合,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贯之以“平衡-失衡-平衡”的叙事模式,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该影片中,主角熊猫阿宝本来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人物,在获得超凡能力之后逐渐成长,并从最初的自卑走向责任与勇敢,终于成为了神龙大侠。当然,他也不是完美的,也具有着身材胖乎乎、贪吃、笨手笨脚、爱睡以及爱占小便宜的缺点,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人情味、有血有肉的形象。外型方面,其形象十分精致,在角色各个方面都具有高逼真的细节,造型拟人化程度较高,同美国动画当中情感表达第一的理念十分吻合。而在《功夫熊猫2》以及《功夫熊猫3》当中,都对东方元素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一如既往以阿宝保护家园的同时也使其寻找到了自己的身世,并在家人的帮助下打败敌人,可以说人情方面具有了更高的水平。

四、中外动画中熊猫形象的差异性分析

1、文本创作的差异性

在动画影片当中,由故事情节实现主题的呈现,而并非较多的解说式语言。可以说,虽然语言能够在影片当中实现大量信息的传递,但如果故事简单、更多以语言呈现,在生动性方面则会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功夫熊猫》中,其文本创造可以说十分成功,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形象人性化程度较高。《酷巴熊》当中,每一集都会展示一种超能力,基本没有文本创作以及故事叙述,并不能够展示戏剧冲突以及角色的成长。总的来说,我国熊猫题材动画存在构思单一、情节简单等问题,给人一种熊猫纪录片的感觉,可以说这正是创作方面不足而导致的。

2、审美趣味的差异性

我国《巴布熊猫》以及更早的《小熊猫学木匠》等影片看来,我国熊猫动画中的熊猫更多的是单调、写实的特点,表情少而呆滞,动作迟缓等。而在《功夫熊猫》中,阿宝表情搞怪夸张、自由灵活,无论是性格特点还是动作特点都进行了较高的人格化。同时,在该影片当中也具有大量滑稽的语言以及夸张的肢体动作等,而不是仅仅以语言的方式来描述。我国影片当中主要以语言描述熊猫,而在美国影片中,则更多的是依靠身体语言以及镜头语言进行塑造。通常情况下,纯粹的语言塑造也将受到语种、文化以及年龄等方面的限制,通过肢体镜头语言的丰富处理,则能够在对该限制进行突破的基础上更利于形象的塑造。

3、制作水准的差异性

我国熊猫动画同国外在制作水准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美国,其动画制作具有好莱坞电影工业支持,制作水准非常高,如在《功夫熊猫》中,其镜头语言就非常丰富,多机位、多角度、大场景,不仅具有快速的连续变化,且在特殊视角应用方面也十分精彩。同其相比,我国动画镜头变化较少,很难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制作技术上的局限性而导致的。

五、熊猫形象对于国产动画的启示

当《功夫熊猫》进入国内影院后,多少人为之感概,我们总是感到题材的匮乏,当我们的题材被别人运用后,才发现是宝贝;其实,无论是日本对于《西游记》的再造,还是迪斯尼对于《花木兰》、梦工厂对于《功夫熊猫》形象的运用,皆是有着自身独特的视角,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文化主权的侵犯。通过对中外动画影片当中熊猫形象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动画产业的确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实现我国动画影片的更好发展,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更新创作理念。在美国以及日本动画当中,都对剧情具有较高的要求,如从米老鼠时代开始,迪斯尼就对文本创作非常重视,更多强调情节设计的创新。对此,就需要国产动画在视觉、文字文本创造时积极突破理念,实现创新理念的创新发展;二是加强娱乐性。在美国以及日本动画中,将动画的趣味性以及故事性提升到了第一的高度,并将观念隐含在娱乐当中,并不是单纯的动画片说教。同其相比,我国动画也需要在趣味性以及娱乐性方面积极提升,以此实现具有生动形象动画角色的塑造;三是重视角色造型。视觉文本方面,美国动画将实体形象实现了变形与夸张,其人物造型设计特点十分鲜明,形象概括凝练,动物形象则大都作了大幅度的夸张与变形处理:大头、大眼、灵巧的手、大脚,极富拟人化的情态与造型风格,达到近乎完美的视觉效果,也因此成为了世界各国积极借鉴的造型模式。国产动画在今后创作当中也需要从中获得启发,在角色造型上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恰到好处的变形以及艺术夸张,将中国元素更多更好地渗入到国产动画创作之中,以此更好的满足观众接受心理及审美需求。

六、结束语

作为我国的国宝,熊猫动画在今后创作当中也会不断出现。在上文中,我们对中外动画影片熊猫形象差异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国产动画今后创作中,需要对中外动画的差异、差距做好充分的把握,通过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创造出更优良、更受人欢迎的动画作品。

摘要:众所周知,熊猫被誉为中国国宝,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动画影片当中,以熊猫为题材开展创作的影视动漫作品也非常多,其独特的外形特征深受观众的喜爱。本文针对中外动画影片中的熊猫形象差异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外动画影片,熊猫形象,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芦明明.浅析动画创作中幽默的表达及其影响[J].戏剧之家.2014(08).

[2]宋磊.中国电视动画创作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文化月刊.2014(20).

启示与反思 篇9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理性思考

(一) 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意义

所谓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美国学者波斯纳 (Posner, 1989) 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甚至会出现滑坡。”美国教育家玻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案例+反思=名师。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课后反思正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 反思性教学的理性思考

我认为反思性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对反思性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 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 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 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就很大, 如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 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教师如何“学会教学”, 即教学方式的改变, 它更强调学生如何“学会学习”, 即学习方式的改变, 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并能快速地把教师塑造成学者型教师。

2.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科研活动

通过不同层面的教科研活动, 可以快速的积累经验, 获取新的观点、理念, 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提升教研能力, 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反思, 形成再反思。通常有以下三个层面: (1) 教师个人的反思, 是教师走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远离平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是教师的自我对话; (2) 同伴互助, 即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3) 专家的指导和引领, 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先进的理念、思想方法, 拓宽教师的视野。

我利用双周教研组活动中的备课、开课、听课、评课。课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中观察, 小范围结思;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 然后将自己这节公开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 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

3.注重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案例等方法, 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 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通过理性梳理自己零散的实践经验, 改进自己课堂教学行为, 并写出论文, 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形成文章、论文, 独特教学风格的基础上, 一方面, 提升了对教材的认识、处理能力, 另一方面, 才有可能进行更有效、更彻底的教学反思。

4.反思性教学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

个体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 更新其固守的经验和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包含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集体反思是指与同事一起观察教育实践 (自己的或同事的) , 或与他们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 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的研究, 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 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常常体现在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研讨中。

如果说个体反思是一种静态的自我完善研讨 (种子发育, 发芽) 的过程, 那么集体反思就是在动态中暴露自己的优缺点、吸取集体智慧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当于种子钻出地表后, 只有能经受风雨、阳光、干旱历练的, 才能生存, 茁壮成长。因而, 只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结合起来, 就会大大提升反思性教学的实效。

二、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法

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归纳, 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质量, 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 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 因而案例研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具备的案例特征

1.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 若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有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案例必须要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 案例研究的程序

1.案例描述

记录教师本人的原始想法;用具体事实表达教育效果。

2.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问题即想法, 当时和事后的想法, 同事或同行的想法;做法, 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效果如何。

3.案例归纳

即由某案例分析归纳出来的若干教育教学策略。

4.案例创新

即从“追溯研究”走向“试验研究”, 由此产生另一个或多个相关新案例。

(三) 案例研究的功能

通过案例研究、案例撰写、分析案例, 对于自身教学的成长有诸多帮助。

1.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2.可以促使自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可以对自身行为促进反思, 提升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课例研究

(一) 《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教材介绍与分析

关于《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 位于《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章节中,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这一教学课题中。教材的编排非常简单, 教材中没有详细罗列相关知识点, 而是要由教师来整理教材, 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及经线、经度与半球之间的关系。

教师根据教材, 由地球仪引出经线、经度的概念及特征。在解决经线、经度知识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及如何利用经度来做出对东西半球的判断。

利用经线、经度的相关知识, 对东西半球作出判断是初中地理部分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这一知识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由于比较抽象又涉及空间知识, 因而学生掌握起来的难度非常大, 一直以来有关这部分知识的得分率一直非常的低。本人利用反思性教学, 针对《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 在一定程面上解决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

(二) 第一次教学

1.第一教学设计与实践

首先是东西经度划分的教学。结合图示一, 进行讲解。

(1) 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2) 由0度经线向东至180度, 为东经区, 由0度经线向西至180度为西区。 (并结合图一进行讲解)

(3) 自西向东的方向观察, 可发现自西向东, 东经区度数在递增, 西经区度数在递减。由此规律, 给予任意二条相邻经线的度数, 就可判断, 这两条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如:自西向东依次出现20°、25°, 一般可判断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解决了以上问题后, 再来讲解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对任一点进行东西半球判断的教学。

结合图示二, 进行讲解东西半球的划分: (1) 分界线, 由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 半球划分由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以西部分为东半球, 另一部分为西半球。在讲解的同时作图、标注, 如图二。

由以上方式、方法讲解这一知识, 问学生听懂了没有, 90%以上的学生都会说听懂。但随便出一道题目, 如:“25°W, 位于什么半球?”结果发现正确率只有50%左右, 而且这50%正确率中还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在。这么低的正确率, 促使我去反思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2.第一次教学后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其原因, 其一, 90%以上的学生说听懂了, 其实大多数说听懂仅仅是听懂, 并非真懂了, 并非真理解掌握。大多学生在听懂与真正知识的落实之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其二, 当时是听懂, 而且会了, 但一离开图示, 就会出现无从下手, 说穿了还是没掌握, 没能落实到实处。其三, 这一知识点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对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而言, 在空间思维方面的发育还不够成熟, 因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较弱, 致使掌握起来的难度加大。

发现以上问题之后, 思考解决的途径。方法一, 讲解时放慢速度, 给予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方法二, 图文结合, 尽可能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直观的图示、视频, 以降低难度, 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方法三, 加强练习来加以巩固。通过这样的教学操作, 应该说有效, 但效果不理想, 像我们学校基本达到57%左右。因而考虑改进教学方案。

(三) 第二次教学

1.改进

在以上的教学反思的过程中, 观察发现, 东西半球划分中, 东半球具有以下特点, 如图三。

(1) 西经中除度数小于20度的经线在东半球外, 其余西经区的经线都在西半球上。

(2) 东经中除度数大于160度的经线在西半球外, 其余东经区的经线都在东半球上。

(3) 刚好位于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上的点, 就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2.改进后教学

由于东西半球划分在东西经度上有以上特点, 因而在第二次教学中, 在第一种教学方案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教学改进与教学补充, 并着重强调有关东半球的以上三个特点。通过以上的调整, 做题时, 学生的准确率有很大的提高, 基本达到了67%左右。但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3.改进后反思

分析学生造成错误的主要因素, 总结后概括为:上述的三个特征, 一是没能记住, 二是没有理解, 做题时当然也就不会应用了;东西经不分, 不会分;没有图示, 不会做;有图示, 落实不到准确点上。

在教学中, 每每遇到这一问题, 促使我去探究思考:有无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今年的九年级复习中, 又遇到了这一老问题, 在备课、画图示、观察图示与相关的数据时, 发现一种针对这一问题, 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规律。

(四) 第三次教学

1.再改进

这一方案, 是在第一、第二方案的基础上, 通过观察图示与数据的基础上发现, 东西半球判断中, 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有以下规律, 如图四。

(1) 经度小于20度的点, 不管东经、西经都位于东半球 (某点<20°) 。根据这句话, 只要提供的某点经度是小于20度的, 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如:东经15度, 只要看到度数小于20度的, 不管东经还是西经, 都在东半球。因而, 由于15度, 小于20度, 位于东半球。

(2) 经度大于160度的点, 不管东西经都位于西半球 (某点>160°) 。根据这句话, 只要提供的某点经度是大于160度的, 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如:西经171度, 只要看到度数大于160度的, 不管东经还是西经, 都在西半球。因而, 由于171度, 大于160度, 位于西半球。

(3) 经度大于20度, 小于160度上的点, 东经在东半球, 西经在西半球 (20°<某点<160°) 。根据这句话, 只要提供的某点的经度是大于20度, 小于160度的, 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根据这句话来作一练习, 如:西经30度, 先看度数, 30度, 在20度与160度之间, 采用本句话来判断, 是西经, 在西半球;是东经, 在东半球。西经30度, 是西经, 就在西半球。又如:东经75度, 度数在这一区间, 是东经, 就在东半球。

(4) 经度刚好等于20度的点, 是西经20度的, 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是在东经20度的, 就位于东半球 (某点=20°) 。这句话, 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20度, 所采用判断方法。如:某点 (20°E, 30°N) , 判断出是东经2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东半球。又如:某点 (20°W, 70°S) , 读出是西经2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5) 经度刚好是160度上的点, 是西经160度的, 就位于西半球, 而是东经160度的, 就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某点=160°) 。这句话, 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160度所采用的判断方法。如:某点 (160°E, 66°N) , 判断出是东经16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又如某点 (160°W, 70°S) , 读出是西经16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西半球上。

2.改进后再教学

由于发现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有以上规律。因而在教学上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讲解时着重渗透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的以上规律, 适当配合题目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只要练习几次, 就能掌握领会。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及考试反馈, 采用这一教学方式, 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率达到95%以上。做到了, 只要提供任意一点经度位置, 采用以上观点中的相应观点判断, 就能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 某点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还是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因而针对《东西半球划分与判断》教学点, 这一教学方式无论在操作性、实用性, 还是在实效性上都非常好。

思考之, 针对教学难点, 突破教学难度, 降低学习难度, 使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方案, 对于解决利用经度对东西半球的判断, 目前只在九年级学生的复习阶段进行了行为研究, 效果满意, 但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新生, 在缺少地球空间知识认知状况下, 采用这一方法效果如何以及有无影响到教材设计中, 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空间上对这一知识的认知有无影响, 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四、研究后的反思与结论

(一) 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研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反思性教学的开展不断深入, 积累不断增加, 越加感触到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正如叶澜教授说的,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 但如果认真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与教研活动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运用于教研活动之中, 将二者有机结合, 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教研组的功能, 极大地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因而, 对于我来说, 教学反思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改进了教学实践, 而且是使自己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有利于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二) 怎样进行教学性反思

我是这样一来做的。把自身的教学反思渗透在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中。在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中, 再配与实践 (行动) ─反思─调整─再实践 (行动) ……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会出现有效反思, 也会出现无效反思。教学反思的有效无效在于教师自身对于所面临的问题的把握程度, 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及对学生认识学情的把握程度。同时, 对于无效反思经过改进, 不断的改进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有效反思。

具体在课前、课中、课后中我是如何做的:

1.课前反思, 要有前瞻性

在教学活动之前, 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 查漏补缺。它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自觉的实践, 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2.课中反思, 有监控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和应变,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中反思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使教师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

3.课后反思, 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 反思学生学习状况, 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 反思课堂整体状况, 反思失误, 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 写下执教反思体会。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 行为跟进

反思性教学对于目前的我而言, 仅仅是摸到门,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不断积累, 不断完善才能窥到门道, 提升实践。目前本人正在从以下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究。

1.行动研究

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 畅通反馈渠道, 不断地获取自己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进行分析、整合。教学反思要跳出自我, 反思自我。通过比较, 找出理念上的差距, 方法上的差异, 反思教学行为, 从而提升自己。

2.案例分析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 并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 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文献案例, 从他山之石中汲取精华。通过案例分析, 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 特别是教学思想, 通过交流反思, 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07.

[2]殷伟康.论反思性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 2002-04.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篇10

一、抽丝剥茧, 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前反思:《钓鱼的启示》课文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1-9自然段钓鱼部分, 10-11自然段是启示部分。而启示部分说理性强, 如何与学生的已知对接匹配, 批文入情, 情动辞发, 最终让学生引起共鸣呢?必须找到课文切入点,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呢?我反复思量。课文在启示部分说“道德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简单与困难形成矛盾, 抓住这一矛盾来设置疑问, 激起学生探知欲望。

课中反思: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后, 我问学生“我”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很快答出“道德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根据回答板书“是”“非”二字。追问, “是”在本文指什么---放回钓到的鱼;“非”指什么—不放回鱼。我说, 道德真是个简单的问题, 要么放, 要么不放。为什么从放到不放却那么难呢?板书“难?”。请同学们研读钓鱼部分。同学跃跃欲试, 着急地要发言, 看来问题找准了。我说, 别急, 发言一定要有理有据。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我参与学生小组探讨。全班围绕“难”交流, 纷纷找依据:有说离捕捞时间很快了, 因为“离捕捞开放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有说钓鱼不容易, 因为“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钓上来的”;有说天知地知, 别人不知, 因为“四周静悄悄的”;有说鲈鱼又大又美, 因为“鲈鱼在月光下翕动着嘴唇很美”,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边引导边板书关键字边小结, 我们不放回去, 有充足的理由。第一, 这条鱼太大了, 以至于我后来也从未钓到过这样大的鱼;第二, 钓起这条鱼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指责, 因为提前钓起鲈鱼天知地知, 我知爸爸知, 别人无一知晓;第三离捕捞开放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小时, 一晃就到了。是的,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不放。所以, 当爸爸对“我”说“你得把鱼放回去”的时候, “我”是急切的问, 大声地争辩, 甚至哭出了声, 到最后乞求父亲。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真正把自己融入其中。感受放鱼过程实在是难。难在这条鱼的诱惑太大了, 难在没有人知道我们违背了规则。学生批文入情, 情动辞发。朗读表现出了孩子个性化解读。

学生感受到了道德实践的困难。是不是只有“我”才抵制不了诱惑呢?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我”的父亲就没有丝毫的不舍吗?孩子们兴趣盎然, 找到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抉择。因为“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和“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看得出, 爸爸同样非常喜欢这条大鲈鱼。心中一样不舍。但是父亲为什么不容分辩地对“我”说“你得把鱼放回去呢?”其实父亲是深思熟虑了的。从他平静的语气可以看出遵守道德比得到鲈鱼更珍贵。鲈鱼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诱惑, 将来, 一定有更多、更大的诱惑。让孩子坚守道德, 不容置辩, 不留余地。父亲这样严格的教育对孩子有益么?我又抛出一个问题,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三十四年后, “我”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 “我”再也没有钓到过那样的大的鱼, 但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此顺势理解两个“鱼”的含义。学生通过上下文联系理解了两个鱼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如果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含义。

课后反思:教学中找准问题, 层层推进的主线教学, 落实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突破了重难点。学生始终兴趣浓厚, 主动个性化解读文本。师生, 生生, 生本充分展开对话。学生是理解了道德的重要性。但是, 倘若换一换, 让他们抉择, 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们会不会坚守道德底线?

二、角色互换, 让孩子成为道德的捍卫者

课前反思:自以为, 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道德自律, 即便遇到巨大的诱惑, 同学们也能战胜贪欲, 守住道德底线。如果让他们选择, 我自信他们会义无反顾地放鱼。

课中反思:课文结束, 我问:“如果是你, 你会放掉鲈鱼吗?”“不放。”孩子们异口同声, 纷纷找理由。放在水里不拉起来, 等到时候了再拉起来;有的胡搅蛮缠就是不放, 还说如果是我爸爸, 他也会同意的。有说又没有人看到, 谁知道是什么时候钓的……这个结果令我意外。转念一下, 孩子们生活环境从家庭到社会, 哪有道德教育的榜样, 上公交车疯挤占座;路人丢钱捡来据为己有;卖东西短斤缺两……我们的孩子如何独善其身?我又如何改变孩子的观点?

我突然想到了名师薛发根反败为胜的一招。我说“孩子们, 我要是你们也不舍得放。这样, 你们当爸爸, 来说服我好吗?”大家想一想, 下一节课来辩论。

第二节语文课上,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当“爸爸”, “你得把鱼放回去。”

“不嘛, 这么大。这么漂亮。”我说。

“要是别人知道了怎么办?”

“爸爸, 你看四周静悄悄的, 根本就没有人知道的, 这事就只有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了, 不放。”

“不放, 你就不怕良心受到谴责吗?你愿意为了一条鱼失去良心的安宁吗?你是要道德还是要鱼, 自己想清楚。”

我沉默, 手捂胸口。

“你放不放, 不放我打你屁股。”

“我……”

呵呵, 还真拿出当爸爸的威风来了。此时此刻还有什么需要我去说教的呢?

启示与反思 篇11

摘要: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杜威认为,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对物理教学具有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反思性思维理论;物理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64-02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思维引导行为,思维决定结果。杜威说,“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就学生的心智而论(即某些特别的肌肉能力除外),学校为学生所能做的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本文将对杜威反思性思维理论以及对物理教学的启示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

(一)“思维”与“反思性思维”

关于“思维”与“反思性思维”,杜威作了如下论述:“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接,使两者连接起来。”杜威指出:思维的最好方式就称为“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杜威把思维看作从疑难的情境趋向于确定的情境的过程,其实他所讲的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杜威指出“思维就是探究、调查、深思、探索和钻研,以求发现新事物或对已知事物有新的理解。总之,思维就是疑问。”“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理由和进一步得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思性思维”,在杜威看来,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但思维未必就是反思性的,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经受疑难的困惑,不辞辛劳地进行探究,才能有反思性思维,它与放弃探究的行动而匆忙地得出结论的拙劣思维绝不相同。

(二)思维训练与教学活动

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杜威详细介绍了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反思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1)活动和思维训练。教育者要重视儿童活动的意义,要让儿童在游戏、工作及类似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训练。为儿童设计的活动,要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和活动的内在价值,唤起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的需求,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否则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反省思维。

(2)语言和思维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教育者要指导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使语言由原来作为交际的、社交的工具,逐步变成有意识地传播知识、帮助思维的工具。

(3)观察和思维训练。当一个人开始进行反思性思维时。他需要从观察开始,因为观察可让儿童获得思维的材料。观察对思维习惯有直接的影响,但观察仅仅是手段。思维训练才是目的。因而在思维训练中,要把观察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4)知识和思维训练。直接观察所达到的领域毕竟是狭窄的。因而在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借助于知识传授来提供更丰富、更精确的材料。教育者既应认识到知识传授对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又要时刻注意传授的教材应该是一种刺激,能激发学生亲自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思考的精神,而不是一堆教条的、僵死的知识;传授的教材应与学生经验中的问题有密切关系,能深入学生思维的过程,促使有效的思维发生与发展。

(5)讲课和思维训练。讲课对儿童的思维训练起刺激和指导作用,但并非任何讲课都能实现思维的训练。要处理好思维训练和讲课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明确讲课的目标,即讲课应刺激学生理智的热情,唤起他们对于理智活动、-知识及好学的愿望;讲课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课应检查已经获得的知识。看学生是否理解教材上的内容,是否能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事讲一步的研究。

二、反思性思维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杜威认为,思维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目的。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要能激发儿童的思维。

(一)关注学生兴趣。创设激发思维的情境

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创设出意外、新奇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可以运用实验、典故、漫画故事、电影电视中的故事情节、自编小故事等引入课题,还可介绍物理学史,科学家趣闻轶事、科学家为真理献身的动人事迹……

(二)鼓励语言表达是思维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语言既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获得了发展,它并非仅仅是单纯的顺应环境的手段,而成为了人的无限广阔而深刻的思维的据点,也是出发点。思维的发展及知识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靠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和决定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靠语言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它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进行和发展,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质量。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启发性和系统性。在课堂内外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可以进行提问和组织课堂讨论,可以利用角色换位,让学生上台执鞭当“小老师”。在课外,可以让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办科学墙报、进行小品创作和科普宣传,到自然界中开现场讨论会。课堂上应讲究教学民主,让学生开口讲话,并多给学生提供尝试表达的机会。

(三)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能优化课堂结构,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有效提问指问题既囊括内容又明确确定达成课程目的和目标所需的思维操作程序,即在问题中安置一个动作词汇,向学生提示我们希望学生执行的某种特定的心理操作,问题中的动词控制着思考的核心,如:你注意到它有什么特点?如何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你确定了原因了吗?提示认知操作的措词,使教学对话具有了指路标识,可以用来推动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考进程。

问题还要具有适当反馈。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对象,还是一群向我们反馈教学信息的知识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为我们提供进入学生大脑的线索,会发现致使学生做出回答的内容是什么,学生思考了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教师一旦知道学生是怎样推理的,就有机会确认他们的错误想法。帮助他们清除错误观点。在窥探学生理解力的同时,就会有机会引导他们建构高质量的回答,更好地理解。有些老师,担心打乱自己的教学进程。

对学生提出的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不能及时地给予适当反馈,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置可否。其实在学生意外的答案中,经常包含着学生创造的成分。指望学生真正进人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发展中的个体,即使是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教师不应该墨守成规,仅仅依赖过去教学中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而要尝试运用更合适的教育理念来反思教学,让自身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超越自己的思维定势,从而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进行思考,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帮助教师增强问题意识,更合理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更优化,更具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

教师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以达到教改的要求,使教学达到更高层次的合理性,不断创造良好的思维发展的外部环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的内驱力,让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教师能获得关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新观点,发现新问题,能使教师更有意识地思考日常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矛盾,把课程看作是暂时性和需要不断构建和改进的过程,把自己看作是不断被塑造的人,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研究者,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杜威反思性思维的提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当前的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资源。我们在教师教育的理论性探讨上要锐意创新和突破,在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推动教师教育在微观层面的改革。教师应该把注意力转向教育的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和课程的原理基础等更宽广的教育问题上。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社,1990

[3]J DEWEY.How We Think.D.C.Heat hand Company.Boston,1933

[4]单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启示与反思 篇12

关键词:地方债务,地方政府性融资平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违约风险

据资料显示,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最早产生于1979年。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促使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该法第28条明确规定, “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资由显性逐渐转为隐性。

到1996年, 包括计划单列市在内的全国所有省级政府, 90.05%的市级政府和86.54%的县级政府都有举借债务。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中, 为了应对危机, 刺激经济增长, 中央通过发行国债并转贷地方政府, 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 这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同时, 为寻求发展, 地方政府自身也积极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的方式大量筹集资金。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筹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资金, 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划拨的土地等组建资产和现金流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 必要时再辅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 重点将融入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 各国政府紧急救市, 增加市场流动性。为加大消费, 繁荣市场, 促进经济平稳过渡, 2009年我国财政部颁布《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 为地方融资提供“绿色通道”。发行国债并转贷地方导致的地方政府债务再次迅猛增加。

根据国家审计局数据, 截至2010年底, 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 174.9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 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 再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则该比率达70.45%。另外,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有79%来自银行贷款, 规模约有8.5万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底, 地方融资平台总数由4 000增加到9 828, 其中约70%为县政府服务;贷款额也由2009年初的1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7万亿元, 约为2008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121.1%。此外, 部分贷款已被出售给信托基金, 而不再出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 由于这些信托基金无须向公众披露更多的信息, 故实际数据无法计算。若根据央行在2011年6月初发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所述, 2010年末各地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计算, 在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47.92万亿元人民币的背景下,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上限在14.4万亿元左右。

次贷危机以来,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起云涌, 虽一为地方债务, 一为主权债务, 但笔者认为二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以其为鉴, 反思自身, 可能对我国未来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处理和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估计会有颇多启示。本文仅以希腊债务危机为例, 做一下简单分析。

(1) 地方债务可划分为显性债务、隐性债务两种类型。显性债务一般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

一、解读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一)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2009年10月初,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公布了希腊财政的真实情况, 宣布当年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12.7% (该数据后被调整为13.6%) , 而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113%, 约为3 000亿欧元, 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上述数据一经公布立即引起投资者对希腊偿债能力的担忧,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一触即发。

使对美元霸权地位造成严重威胁的欧元区国家发生债务危机, 无疑是美国不可错失的良机, 随即,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8日宣布, 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 前景展望为“负面”。随后, 其他两大评级机构标普和穆迪也纷纷调降希腊主权信用评级, 这使得希腊的筹资成本大幅攀升。然而希腊经济长期不景气甚至出现衰退迹象, 更加深了债权人对希腊偿债前景的不信任, 故希腊债务违约掉期合约的价格也直线攀升, 进一步增加了希腊资金使用成本。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不断调降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甚至欧元区核心国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 引发市场对欧元区边缘国偿债能力的担忧, 直接引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以至传导至整个欧洲。

但究其根源来说,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刻的文、历史和经济原因。

1. 文化根源

2011年6月19日, 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在《每日电讯报》上的专栏里写道:“如果希腊人能够改变他们的国民性, 突然发现北欧人对政府的信念和德国人的勤劳与节俭, 那么灾难可能被扭转。”希腊人素来就有着超前消费的价值观念, 当危机爆发后, 希腊政府被迫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大规模削减财政赤字, 这立即引起国内民众的强烈抵制, 甚至诱发国内的党派纷争, 这无疑使希腊经济雪上加霜。

2. 历史根源

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 为了努力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提出的要求, 即“政府年度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 未清偿债务总额不能超过GDP的60%”, 希腊通过与高盛等国际投资银行签订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协议来降低财政赤字, 这种隐瞒其财政赤字真实情况的举措为日后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埋下导火线。

3. 经济根源

自2001年加入欧元区后, 作为欧盟援助计划的主要受益国, 希腊在2003—2006年之间经济快速增长, 并保持平均增长率达4%。希腊的高增长源于财政和经济项目的双赤字以及加入欧元区后更容易获得廉价的贷款。廉价贷款不仅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还促进消费信贷的增长。但是, 金融危机爆发严重抑制居民消费的意愿, 导致内需不足, 而希腊长期货币高估更使出口一直委糜不振。在没有灵活货币政策的情况下, 政府不得不依靠大量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 因此, 在财政赤字不断积累的同时赤字与出口下滑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希腊的主权信用风险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二) 希腊债务危机的本质

希腊债务危机的本质是欧元区僵化体制的一个反映。自希腊加入欧元区之后, 不仅通胀压力可以被其他欧元区国家摊薄, 而且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贸易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保障, 汇率风险也大大降低。故多年以来, 希腊政府并没有完全遵循《稳定与增长公约》优化其财政状况, 反而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 以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 其经济增长的代价就是经济学中的“负外部效应”。

另外, 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 这使得其成员国少了一样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 所以, 希腊政府在调控经济时, 几乎完全依赖于财政政策。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希腊政府为挽救经济, 避免衰退, 不得不扩大财政开支以刺激经济, 结果是财政赤字更加严重。同时, 这种僵硬的欧元区制度, 仅以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理性, 欧洲各国的差异化国情未得到充分考虑, 财政政策与僵硬的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矛盾, 而其他方面的政策协调也缺乏磨合与一致性。所有这些都成为希腊危机甚至欧洲债务危机的隐患。

二、希腊主权债务与中国地方债务的比较分析

(一) 二者相同之处

1. 两国债务的规模相似。

从GDP的规模来看, 2009年希腊人均GDP达2 963美元, 是中国人均GDP的8倍;同年希腊债务余额为财政收入的3.3倍。而在中国, 保守估计, 以审计局公布数据为例, 地方总债务余额应在10万亿左右, 2009年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为3.3万亿, 即地方政府债务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为3倍多, 这与希腊债务规模相近。

2. 两国都持续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希腊因加入欧元区, 货币政策失效, 为达到条约要求, 只能持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国政府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 虽几经通胀、通缩, 繁荣、衰退, 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始终不改, 在体制因素下, 这一政策被地方政府又高效地放大和强化。

3. 两国的债务都有还款保证。

在欧洲一体化的制度之下, 即使希腊出现债务危机, 欧盟也不会坐视不管, 否则打击的就不仅是希腊本国的经济, 更能击垮欧元。相似的是, 在中国, 地方债务出现问题, 中央一定会竭尽全力拯救, 否则地方债务影响的不光只是部分地区, 甚至会蔓延至全国。

(二) 二者的区别

1. 希腊债务有70%是外债, 这源于希腊没有自己的货币

发行权, 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消化这笔债务, 只能在接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苛刻条件下, 获得其提供的援助。而中国地方债几乎全是内债, 其中银行贷款占主体部分。显然中国地方债规模过于庞大, 且与银行业之间存在风险传导的联系。

2. 债务用途不同。

希腊的借款很大一部分被用于不能带来效益的政府日常开支。而中国的地方债多用于建设基础设施、修道路、建地铁等项目。从审计数据可知, 至2010年底, 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投入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约13 753.12亿元, 占总债务余额的12.83%;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工业等领域约4 016.02亿元, 占总债务余额的3.75%;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土地收储能源建设约69 675.72亿元, 占总债务余额的65%。

3. 最关键的是, 中国中央对地方政府以及国内资金市场

的控制与协调能力远大于欧盟对希腊及国际债务市场的控制与协调能力, 地方债即使出现危机也绝不会以显性方式爆发。

(三) 对比希腊债务危机, 分析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累累的原因

1. 体制原因

体制原因是造成两国政府高负债最根本的原因。希腊在统一的欧元区制度下, 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决策权, 在应对金融危机时, 只能依靠扩大财政赤字, 增加政府债务来刺激经济。同样的, 在我国, 1994年分税制改革加剧了中国地方存在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体制缺陷, 再加上长期以来的以GDP增量考评地方政府官员的考评制度的缺陷, 都使地方政府呈现出对资金的极度渴求, 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对中央财政项目和转移支付趋之若鹜的同时严重依赖银行和出卖土地解决资金缺口。

2. 法律原因

中国的预算法明令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券, 也不允许地方政府开支超出预算, 这样就使得地方政府大型项目无法获得资金支持, 若想建设大型项目也只能依赖于向银行贷款和向中央政府申请。而且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 缺少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合法性规范。许多地方政府的高负债有些是为了满足本地区建设开发和公共服务开支而欠下的, 有些债务则是地方政府违规担保, 所借资金大量被挪用、侵占等违法行为造成的。这使得地方债务隐性化加剧甚至扭曲。

在这一点上, 中国与希腊存在极大的差别。希腊是为了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主观上隐瞒财政赤字, 而中国地方政府则是客观上缺少合法的融资渠道和法律的规范。

3. 经济原因

中国地方政府既难以像希腊那样获得廉价贷款, 也不可能如希腊一样受益于欧盟援助计划, 所以, 长久以来中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 这就直接促使房价、楼价大幅攀升, 各地纷纷出现“地王”。然而, 土地财政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即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 必须确保土地收益的增加;而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 又不能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 须努力抑制房价和地价。人民的“安居乐业”被置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房地产泡沫成为政府不敢贸然捅破的众人公敌。

三、警惕我国地方违约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

目前, 中国有78个市级和98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负债率高于100%, 暴露出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巨大。地方政府融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民生服务领域, 这些项目和领域不仅带有公共服务性色彩, 而且建设周期长, 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并盈利。然而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期限一般为3—5年, 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用短期借款投资于长期项目, 投资期限错配无疑加剧了违约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中银行贷款占79.01%, 而且这些贷款多以土地作质押或以土地收入作为还款保证, 使其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之间存在着众多的风险传导的联系;而中央政府担保, 使一切以显性方式被引爆的概率极低。但中央政府无论是以外汇储备埋单、以其他重要物资储备埋单, 还是以超额货币发行埋单, 最终损失的还是人民的资产。

参考文献

[1]尚军.希腊债务危机引发市场的恐慌[N].新华社, 2009-12-08.

[2]汤敏, 于勇.希腊债务与中国地方债对比[EB/OL].财经网, 2011-06-02

[3]刘利刚.地方债务会演变为中国银行危机吗[EB/OL].新浪财经, 2009-11-28.

[4]叶檀.中国应从中反思泡沫扩张模式[EB/OL].新浪财经, 2009-11-28.

[5]佚名.希腊债务危机起源分析[EB/OL].全景网, 2011-09-08.

[6]郑启航, 邬眉.应对债务危机应当重组希腊债务强化经济刺激计划[EB/OL].新华网, 2011-07-19.

[7]吴家明.希腊债务危机扩散, 全球市场掀避嫌潮[N].证券时报, 2011-06-17.

[8]叶建国, 谈佳隆, 王红茹, 刘永刚.中国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面临严重债务危机[J].中国经济周刊, 2010, (7) .

[9]杨志勇.地方债务不足以导致全国财政危机[EB/OL].财经网, 2011-07-08.

上一篇:涂饰工艺下一篇:农村生态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