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启示(精选11篇)
融合与启示 篇1
一、引言
媒体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交流, 是传播情感和信息的一个载体。个人认为当今媒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 最传统的媒体, 也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媒体——平面媒体。第二, 电波媒体, 即我们熟悉的广播、电视, 也被称作瞬间媒体。第三, 也是我们当下年龄最小最年轻的一种, 网络媒体。现代社会发展急速, 各类媒体只有更加贴合人们的需求, 不断改善、进步、完善才能更长久的发展, 这就需要三种媒体相辅相成, 互补互利, 也就是媒体融合。
二、媒体融合对于媒体竞争的影响
平面媒体是最初的一种形式, 主要以纸为媒介, 它是在传播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证, 层层筛选, 才会提供的资讯。虽然资讯很具有权威性, 但也表现了它的弊端:时间缓慢。电波媒体虽然相比较平面媒体有所改善, 加大了信息量, 画面对视觉也有了很大冲击, 但是其转瞬即逝, 很容易因为观看者一时分散注意力而被忽略。网络媒体相比较前两者有了很大的改善, 即快速、永久。但是因为网络媒体不够严谨, 造成了大量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因而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媒体融合可以有效地刺激传统媒体, 提高媒体的传播能力以及受众的黏合程度。实现节目多方面传播, 在此背景下, 电视网络也随之应运而生, 电视节目不在受时间的限制。同时, 电视节目与网络互动, 增加了受众的黏合程度, 有效地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 不再单一、孤立。
三、媒体融合的发展前景展望
(1) 媒体融合的信息检索方式更为便利。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媒体融合逐步被人们所重视, 现在的媒体融合已经对各个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直接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整体运营模式以及前景。媒体融合的主要因素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个人信息的接收和发送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检索的主要途径。网络数据的深入完善、信息存储量的极大扩展, 为信息检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现在的信息检索大部分还是以文字为支撑的, 我相信, 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新型的信息检索方式的出现是未来我们很快就可以见到的。
(2) 媒体融合的信息互动平台更为开放。媒体融合的出现, 是为给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的信息, 也为信息互动搭建了平台, 信息的接受者不再单单为接受者, 更成了信息资源的一个创造者和传播者, 这样为更高效地传播信息提供了便利。现在互联网里面的微博、微信、QQ、BBS等工具成了互相沟通分享的主流平台, 越来越多的“平民记者”成为重要信息的传播者。所以, 以后的信息互动平台更为开放, 是一个必然出现的结果。
(3) 媒体融合的终端软硬件设备更为个性化。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 是媒体融合出现的一大重要条件。电子书、电子报纸、杂志、网络电视、新闻已经逐步占据了主导位置。人们不再满足自己仅仅是一个信息接受者, 而更多地参与到了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利用与分享媒体资源成为人们的习惯, 媒体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 这样也必然导致终端软硬件设备更为个性化。
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探索
(1) 提高思想意识, 树立媒体融合的新理念。传统媒体想要顺利晋级, 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 就要勇于打破观念, 解放旧思想。快速地适应新媒体融合, 才能成功被新一代受众接受。互联网思维模式是用户与用户间资源共享与平等交流, 当然, 用户的体验与反馈同样重要。不仅要实现信息的网络化、个性化, 更要做好互动化。传统媒体要结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信息来源, 融合新的媒体技术资源,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 不断地实现媒体融合。
(2) 坚持以内容为王, 构建现代化传播体系。网络媒体虽然比平面媒体和电波媒体在速度和信息量上占有极大的优势, 但是因为在信息采集、核实和深入分析、解读方面不够细致。所以造成了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等不实信息的传播。这是网络媒体的一大弊端, 是需要向传统媒体学习的重要方面。所以, 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结合为新媒体的同时, 这些优良品质, 需要保存, 在媒体融合的同时, 继续追求信息品质与专业性。网络媒体的信息有短小精准、吸引力强以及互动性强的优点, 传统媒体可以借鉴学习。只有三大媒体互补互利才能更加完善。
(3) 加强规划设计, 构建媒体发展新格局。新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体现。传统媒体要想做到媒体融合就需要加强规划设计, 放远思想, 开阔视野。有目标、有计划地分步实施, 形成新的融合发展形势。由于融合的规模庞大, 自主建设与借力发展意识要同步进行, 制定总体的方案方针, 通过合作、引进等方式, 利用有利条件进行更好的发展。对于自身的组织结构、资源管理、财务制度等顶层设计, 逐步探索适合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 对自己的内部进行改造、规划。
(4) 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 打造深度融合的新队伍。新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 是时代所需, 新媒体融合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媒体应该制定适合于自己的人才引进计划和培养计划, 帮助员工掌握与学习这方面的本领。制定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打造一支既具有高素质又全能型的全媒体队伍。
五、结语
应时代的要求, 媒体融合的速度是惊人的, 也是必须的。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这就需要每一位媒体人去努力。不可否认, 数字化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数码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不断地渗透到各个媒体领域。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摘要:时代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们对媒体的传播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大众要求, 新时期的媒体就不能再单一、孤立地发展, 媒体融合势在必行。本文就媒体融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对媒体融合与传统媒体的发展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前景,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 (中国名校卷) (二) [C].2009.
[2]邓利平.论重大自然灾害中新闻传播的正向功能效应——从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报道说起[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 (11) .
[3]刘也良.深度报道——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优势[J].
[4]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5]陈禹安.Web2.0时代平面媒体的读者迁移策略[J].中国记者, 2009 (03) .
融合与启示 篇2
[内容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起来决定作用,又广泛传播于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其中韩国是对儒家文化的保留最多的一个国家,这不仅促使了韩国经济的崛起,也被运用的韩国国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在现代的法治建设方面,韩国也没有放弃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相融合。本文梳理韩国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回顾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法治建设;分析近代韩国法治的困境并探讨这一过程中儒家文化的境遇;总结其利用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相融合的经验启示,为儒家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互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韩国;儒家文化;法治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韩国对儒家文化的承继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四家:儒家、道家、墨家、道家,其中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形成最早,以孔子办学授徒为起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对人们影响持久又深远的儒家文化。不仅对我国现代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广泛传播于东南亚地区,对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甚至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腾飞。
朝鲜①是东方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韩国古代大致可以分为三国以前,三国时期,高丽王朝,李氏朝鲜。根据中国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北方居民不断向朝鲜迁移并先后建立政权即所谓的古朝鲜。其中有殷末周初,殷王箕子率遗民逃往朝鲜,在今平壤一带建立政权史称“箕子朝鲜”;有韩国学者认为,箕子从时代上来讲早于孔子,孔子是对当时社会的文化和思想的总结和创新,儒学的形成渊源可以追溯至孔子之前,因此箕子流亡到朝鲜半岛的说法意味着原始儒家思想已经传到朝鲜半岛②。公元3世纪,百济统一马韩,新罗统一辰韩,中国东北部兴起的高句丽迁都平壤,于是在朝鲜半岛形成了三国争霸
① 韩国与朝鲜在历史上同一个国家,本文所用韩国是指二战后的大韩民国。
[韩] 琴章泰:《韩国儒学思想史》,韩梅译,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②的局面,即古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中、韩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儒家文化是在战国时期即朝鲜三国时期,随着汉字传入自然而然的传入的,这一时期韩国吸收儒家制度与规范,并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实现了折衷。327年朝鲜半岛第一个国家高句丽在中央设立太学,向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这是朝鲜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传播儒学,标志着儒家文化开始在韩国传播,所以三国时期及三国以前是儒家思想传入韩国的开端;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政府的帮助下征服高句丽和百济首次完成朝鲜半岛统一,7世纪新罗在中央设立国学,招收贵族研究儒学经典,这说明儒家的制度、礼俗、规范已经在朝鲜社会确立,随后儒家思想成为了朝鲜政治改革的思想基础。8世纪末开始,许多贵族开始留学唐朝学习儒家文化,崔致远是这一时期朝鲜优秀的儒学思想家。但在公元9世纪,新罗因内部分裂走向衰落,到10世纪初时又形成后高句丽、后百济新罗的后三国局面,918年后高句丽大将自立为王,改国号高丽,并重新统一朝鲜半岛,即高丽王朝。高丽时期是儒、佛、道并存发展,高丽太祖的统治纲领《训要十条》尤其强调儒教的仁政,958年实施了科举制,这一系列事例都说明高丽时期是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地位确立时期;高丽建国后继续扩张,却不断受到蒙古军队的进攻,直到1258年高丽降服于元朝,但在元末农民起义后高丽又拜托元朝的统治;在高丽王朝后期大将李成桂先后废黜冒王逼迫恭让王退位后,大将军李成桂利用儒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了改朝换代的社会变革,自立国王改国号朝鲜,创建了朝鲜半岛上历史最长的国家——李氏朝鲜。李氏朝鲜从朝鲜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一直持续到衰落。自李氏王朝建国之日起,儒家思想变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因此全国兴起了儒学热潮,选派更多留学生到中国研习儒学经典,这一时期儒学思想家有李珥、李滉。可以说,朝鲜半岛的儒学思想在李氏朝鲜时期达到了顶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朝鲜也不了避免的沦为殖民地,二战后伴随日本无条件投降朝鲜获得独立。但由于历史原因,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部分。1948年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成立大韩民国。受西势东渐形势的影响,韩国文化受到西方的冲击,反邪卫正派排斥西方文明,坚守性理学阵地,东道西器论者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张弹性吸收西方文明,文明开化论者认为因打到儒教,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及价值观和宗教,在西方势力不断妥协斗争中也确立了新的儒学理论。
二、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韩国法制建设
①“就儒家文化的程度而言,古代朝鲜是中国本土之外最为彻底的地区。”因此,自中国儒家文化传入朝鲜以来,不仅儒家的思想观念根植于朝鲜民众心中,儒家的法律文化也深刻的影响了朝鲜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韩国法的起源带有儒家文化色彩
“箕子八条”一直被看作是韩国法的起源,也是是朝鲜法制文明的最初形态。三国以前的古代朝鲜没有统一的国家形态,一些小的国家或部落联盟虽然有一定法律制度但都比较初级。早在“箕子朝鲜”时期,就以“箕子八条”为治,而箕子本为殷王,那么“箕子八条”本身就已经带有源儒家文化的色彩。在朝鲜的法制建设还有没有开始对中国具体仿效时,就已经打上儒家文化的烙印,这也是韩国法律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历史渊源。
(二)借鉴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于法制建设
朝鲜长期学习借鉴中国的儒家文化,自然而然也将儒家文化的精神运用于法制建设之中。在古代朝鲜典籍《增补文献通考》中有记载:“高句丽大武神王十一年令曰:‘其十恶中,准律用刑者外,犯别罪合被重杖者并征赎。’”②“十恶”是魏晋南北朝时北齐所创,隋唐继续沿袭,是法律儒家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法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高丽时期,取法于唐律时就确定了以儒家精神为原则的取向,“特别是接受了唐朝‘一准礼乎’的礼治精神,法律成为维护家庭伦常,等级制度的有力武器”③。李氏朝鲜时期,太祖命群臣编纂《经国大典》作为国家的基本典章,当时儒家的信奉者郑道传奉旨编撰了《朝鲜经国典》,他根据儒家的基本理念,仿照《周礼》六官分掌六典的体系,也撰写了朝鲜的六典④,在《朝鲜经国典》的基础上历经四朝完成了李氏朝鲜最重要的法典——《经国大典》。随后,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朝鲜又先后制定了《前续录》、① 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转引自马小红等主编:《输出与反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7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②版社2012。
③ 马小红等主编:《输出与反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8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 ④《后续录》、《大典通编》、《大典会通》等法典。朝鲜的法制并不只是表面的模仿中国法律的体制,其法制建设的内在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即便是现代的韩国法治也难以脱离儒家文化影响。
(三)大量仿行中国的法律制度
朝鲜半岛与中国为邻,当时的中国较之朝鲜相当发达,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各种方式陆续传入朝鲜,法律制度也是这样,在不同的时期,朝鲜都效仿了当时中国的法律制度。早在朝鲜的三国时期,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分别以不同的途径引入了中国的典章制度。百济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新罗全面以中国的制度模式构造其国家体制,高句丽原在中国境内,迁都平壤后政治制度没有变而是仿行秦汉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以百济浸染汉文化之深,则其法律必自汉、魏两代脱胎而出,为无可疑惑之事也。”①诚如杨鸿烈先生所言,百济的法律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不仅在朝鲜的古籍中有所记载,在中国的古籍中也略有记述:在《后周书·异域传》中“百济及其刑罚,反叛退军及杀人者,斩;盗者,流,其赃两倍征之;妇人犯奸者没人夫家为婢。”这些法律规定都与魏晋的法律极为相像。新罗在朝鲜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具体的法律文本均无遗留,但新罗当时官员的名称与唐朝官员的名称一致的甚多;在制度上逐渐建立几乎同中国一样的模式,新罗中央政府的四部八府就是就是仿自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高丽时期的法律全面借鉴唐朝的法律制度,唐朝发达的法律制度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高峰,韩国成文法的历史就可以追溯的高丽法典。李氏朝鲜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自开国之初就确定沿用《大明律》,以表示对明朝的尊崇和对中国文化典章的承继。
三、韩国近代法治之路
(一)韩国近代法治的困境和改革
韩国同中国一样,近代历史都是以被动的方式开始的。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随之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76年朝鲜在日本的炮舰政策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开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此时,所有朝鲜原有的法律的都被废止,在日本人的指导
① 杨鸿烈:《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之影响》,33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下完成了一批新的法律,1897年日本帝国主义改朝鲜为“大韩帝国”,建立傀儡政权;直至1910年日本取消“大韩帝国”之名,设立朝鲜府,韩国正式被日本正式吞并,相应的,朝鲜半岛的法律也由朝鲜府所制定。在包括中韩两国在内的整个东亚被迫开始近代历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历来受朝鲜所效仿的中化文明在世界上已经不再占优势,以往被尊崇的儒家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空前挑战;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强势袭来,让人们不得不被动接受,为了尽快收回本国法制主权,朝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将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结合的难题。
在殖民地时期(1876—1945)韩国的法律制度改革完全受日本的控制,全面受到日本法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朝鲜于1948年正式建国,国名“大韩民国”,韩国的法律制度广泛受到英国和德国的影响。“1945年到1962年是韩国法制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法制发展对韩国的整个法制现代化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①”首先清算了殖民统治时期制定的大量法律,然后在此基础上编撰了新的法典。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编撰了一系列法典:宪法典、民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典、刑事诉讼典、商法典,从而形成了以六法全书为主体的法律体系。②
(二)韩国近代法治中儒家文化的境遇
在韩国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全面借鉴西方法律文明的过程,韩国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入的挑战,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韩国传统的法律文化面临西方法治主义的考验。因此,在韩国近代法治中,儒家文化面对强势存在的西方文明,韩国选择了筛选留存。无论外国的法律文化是被动传入韩国还是韩国主动吸收,都没有让韩国与原有的传统文化决裂,因为一直受深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传统文化是大韩民族的精神支柱。二战后,韩国进行“清算旧法”“创立新法”的改革,由于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持久,因此在改革中韩国法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儒家传统文化因素,这可以称之为“儒家思想道德观下的立法”③。
韩国的民法领域保留了儒家的礼治和伦理传统,在日本吞并韩国之前,韩国的民法是完全仿行中国的体制,因此,尤其是婚姻家庭法更是深厚儒家文化的影响。首先,在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韩国开始起草民法典,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大多年轻时都受过儒家教育,这对韩国民法典儒学色彩突出有一定的影响。其次,① 韩大元:《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144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何勤华等主编:《东南亚七国法律发达史》,182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参见杜文忠:《会通之路:儒家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②③在家庭方面,韩国非常注重家族制度,这种制度源于儒家思想,是儒家建构社会秩序的基本制度。《韩国民法典》第778条规定:“家族血脉的继承者,如果与现有家庭决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建立或恢复家庭,应当有义务成为户主,即一家之主。”户主制度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在韩国也同样历史悠久,集中体现了韩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虽然西方认为是遗留下来约束个人自由的旧制度,但在这已经融入到了韩国的法律和人们的观念意识当中,并起到了良好的维护家族和谐的作用。最后,在民法领域,儒家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他婚姻家庭制度,比如同姓同本禁婚制度、父姓制度等,但有些制度随着韩国现代化的发展,也在不断被修改,以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
韩国的刑法领域也同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韩国刑法典》第151(2)条规定:“如果与罪犯生活在一起的罪犯的亲属、户主或家庭成员,为了罪犯的利益而与之提供庇护,则不受刑事处罚。”《韩国刑法典》第155条同样有这种情况下与犯罪嫌疑人生活在一起的罪犯的亲属为其隐瞒证据伪造或改变证据的行为进行豁免的规定。这都体现了儒家文化里浓浓的“亲亲相隐”的色彩。
孝道是儒家文化的内涵之一,韩国民众也非常注重孝道,这在韩国的法律中也有所体现,《韩国社会法》第3条规定:“国家和民族都应尽量保持尊敬及孝顺老人的优良传统。”由此,韩国对儒家文化优秀传统不但保留在道德层面,也上升的法律层面,这中对儒家文化双重吸收的形式也保证了所指定的法律更加符合社会实际。
除了在法律制定方面,韩国非常重视儒教的道德教育作用,并以其深化儒家文化对韩国法治的影响。1995年,韩国儒家学者召开大会,通过了“儒教宪章”建立了全国性的儒教组织。根据宪章规定,韩国承认儒教是宗教,并设立发展儒教事业的专门机构和培养相关的人才,以继续传播和弘扬以孔子为和核心的儒家思想。
四、韩国利用儒家文化进行法治建设的启示
韩国在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但仍然保留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与本国的法治建设相结合起来,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如何利用好有优秀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是良法美意
良法美意是古代朝鲜儒家理学的法律理念之一,这种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良好的法律应该建立在良好的社会风俗之上。好的社会风俗是法律产生的基础。①当时的法观念认为,法要符合古代周礼的要求,要顺应民意,取得民众的信任。只有以民意为基础的法才能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秩序相一致,成为“良法美意”②,因此良法的基础就是“民信”、“民意”。这与中国古代的“良法之治”如出一辙,在我国所谓良法不仅要行使其本身法律的效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众人愿意接受和服从。这在高丽时期就已经有所体现:高丽王朝的法律虽然取法于唐律,但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是根据自身的情况的有所删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良法之治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理念。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是“良法美意”。
(二)立足本土优秀文化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我国的法治建设在近代也遭受了西方文明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顾着发法律移植而忽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资源,那么在法治建设的今天,如何对待本国传统文化,韩国有着丰富的经验供我们学习。韩国在近代法制建设中,从来没有彻底放弃过传统文化。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完成一系列新法的编撰后,仍然非常重视儒家文化在国家各方面特别是法律方面的作用,使韩国成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结合得最好的国家。那么中国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更应当重视本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结合,不断从儒家文化中撷取精华,抛弃糟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儒家文化结合的更好。
(三)重视传统文化中道德与礼对法律的补充性功能
无论是古代朝鲜还是古代中国,起初所谓的法就是治理百姓的工具,因此,只能依靠儒家文化中道德和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在法治现代化的今天,法律对人们的日常行为的约束仍然有诸多的不完善,韩国就很重视传统文化中道德与礼的补充性功能,从而以道德规范社会的规范体系,以礼来调整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所体现的儒家文化的精神,在法与道德结合中,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礼是儒家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道德和礼也被人们所熟悉,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法治,另一方面,也应该注重道德的作用,加强道德建设。同时法与
① 马小红等主编:《输出与反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6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韩大元:《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132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②礼的结合也会让法治在尊重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秩序基础上更加合乎人情,以保证法治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四)东亚法治建设经验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宝贵资源
融合与启示 篇3
一、洋务派融合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思想
1.政治主张——“自强”和“求富”
“自强”即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应付西方;“求富”即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该政治主张的本质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李鸿章认识到惟有借西方国家之法,也就是办洋务,中国才能图强。因此他大力提倡和推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张之洞则在文章中说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1]
2.思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清政府统治的基础是传统的封建专制体制,因此必须重“道”,必须以中学为体。李鸿章变“器”而不变“道”的根本思想是很明确的,他只承认西方的“技艺”,而否定西方的制度和思想[2],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纲常名教不必变,因为中国的礼仪教化远胜于西洋诸国。张之洞则认为中学为“体”对西学为“用”具有主导和导向作用。他认为通“中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国家、民族和祖国文明的情感。因此,学者必须在通“中学”的基础上,“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阕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
二、洋务派融合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实践尝试
洋务派在现实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缺陷在于“务虚”,“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中国以义礼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礼为轻。”[3]洋务派看到西学之长在于科学技术,中国要摆脱危机走上自强之路,就必须尽快学习西方科技。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两个途径:一是学堂传授,二是留学教育。
1.开办洋务学堂
兴办洋务需要大批洋务人才,而这种人才又是科举制度培养不出来的,因此,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校。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学”和“西艺”为主。[4]大体有三类: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现以这三类学校的典型进行阐述。
首先,外国语学堂的典型是京师同文馆。它最初是作为外国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它典型地体现了洋务派的办学思想和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努力尝试。京师同文馆创建之初旨在培养“认识外国文字,通解外国语言之人”的“译才”。[5]随着各地洋务事业的开展,洋务官员们越来越感到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便有人倡议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兼学西洋格致之学。[6]奕忻等人上奏朝廷,请求添设天文、算学馆,认为“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从天文、算学中来”。[7]这一请求遭到守旧派士大夫的公开抵制和攻击,引发了近代以来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第一场争论,即“义礼”之学与“技艺”之学的争论。守旧派反对学习西方科技,他们认为科技不足为立国之本,“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8]而洋务派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祖宗之法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学习西方科技,自强之道不仅在“义理”,更在学习“技艺”。[9]在一番历时半年之久的争论后,1867年,天文、算学馆终于成立,1869年京师同文馆又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逐渐扩大了课程范围。从1876年拟订的京师同文馆分年课程计划中可以看出,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已成为除外语以外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第二,技术学堂的代表是福建船政学堂。洋务派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10]并大量购买和制造轮船、枪炮,从而建立制造军火的兵工厂。洋务派兴办了大量技术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在这些学校里,主要学习西方的实用科技知识。如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主要有:英文、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动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术等,由此可见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将实用科技知识列为最主要的学习课程。尽管如此,这些实业学校里仍始终保留着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要求他们学习中国经史之学,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
第三,军事学堂的典型是天津水师学堂。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一些封建官僚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发展军事力量对稳固封建政权的重要意义。因此,洋务派设立了军事学堂以培养军事人才,如天津水师学堂,学堂内开设英语、地舆图书、算学、几何、代数、驾驶诸法、重学等课;但同时,学堂很注重“教之经俾明大义,课以文俾知论文;瀹其灵明,即以培其根本。”[11]又如广东水师学堂“限定每日清晨先读四书五经数刻,以端其本。”
综上所述,这三类学堂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是职业、技术学校;二是它们都以“中体西用”作为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三是它们都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为主要课程;四是它们都重视“固本”教育。洋务派办西学,接受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是要用西方的“长技”武装自己,以更好地巩固封建统治,因此无论哪种学习西方的学堂,都规定学生必须要读“四书五经”,必须要接受正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传统人文教育占很大比重,只不过洋务派出于现实的考虑,已经将实用的科技知识的教学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教学的重点明显倾向于实用科技知识。无论如何,西方近代的科技知识已经正式成为学堂的教学内容,并逐渐为社会广泛接受,这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大大迈出了一步。西方科技教育和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在学堂中杂和、并存的局面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12]
2.洋务留学教育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人士认识到,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仅仅靠国内创办的洋务学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国内的学堂存在师资、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就必须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于是,洋务留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留美幼童和留欧学生。
以派遣留美幼童为例。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对留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管理人员上作了精心地安排,有中文和经学老师随行,不中断“中学”的学习,管理人员也以陈兰彬等守旧派人物为主。[13]学生到美国后除学习西学外,仍要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以及《国朝律例》等。而且“每遇房、虚、昂、星等日”,还要“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14]更有甚者,当时在旧学派与新学派之间产生了留学教育之争,旧学派官员陈兰彬以容闳“偏重西学,导致中学荒疏”为由,增加留学生诵读儒经的时间和内容。
虽然洋务留学教育规模小、人数少,但它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进程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洋务学堂固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留学于西方国家、直接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却是一条更为彻底的途径。虽然清政府及守旧派在教学内容、管理上作了精心安排,后又将留美幼童撤回,但从客观上来说,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也是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起来的探索与尝试。
三、现代启示
1.适应多元文化必须防止文化封闭和全盘照搬
当今世界的开放性是以文化的多元性为前提的,而多元文化的存在又使得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与合作成为时代发展的特征。时代的发展要求开放和交流,因此既不能自我封闭,也不能全盘接受。正如冯骥才先生说过的:“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文化。”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在资本主义国家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因此导致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进一步拉大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并阻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意识到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融入世界,并在交流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借鉴、吸收别国经验的同时还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有区别、有选择地引用才能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实际情况、发展水平和目的,因此只有将别人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借鉴,而不是照搬。
2.建构现代教育要求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并重
洋务运动以来,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就作为教育的两个对立面而存在,二者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科技教育的发展依赖人文教育,同时也促进着人文教育的发展;而人文教育的发展也依赖于科技教育,同时也促进着科技教育的发展。制约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重科技轻人文,因此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同时,需要加强人文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同时具有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的人,因此在建构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张之洞.劝学篇下(设学第三)[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秦君英.科学乎?人文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十八)[M].刻本.杨书霖编.1890(清光绪十六年).
[4][6][7][1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9]何志魁.从科学与人文之争看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文化心态[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0]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1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融合与启示 篇4
美国主要通过“军民一体化”的模式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即通过军方、军工部门和军工企业的调整改革,以及军政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开启军、民两用技术和资源双向转移之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主要有以下做法:
1.1通过国家制定法规政策和机构改革促进军民融合
美国在国家决策和宏观调控层推行军民融合的机构主要有国会、总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统科技政策局等机构。美国国会从1990年开始,通过每年度的《国防授权法》和制定《联邦采办改革法》等一系列重要法案和政策,鼓励采办民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一个“无缝”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美国国防部根据国会的法案和政策,先后出台了《采办改革:变革的命令》、《两用技术:一种为获得经济上能承受得起的前沿技术的国防战略》等一系列采办政策和文件,推进军民融合。在机构改革方面,1991年,为了促进军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美国国防部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隶属于国防研究与工程署,作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牵头管理机构,负责与能源部、商务部等部门的协调。
1.2实施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
各种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以及负责管理这些计划的机构是落实和实施军民融合措施的重要依托。美国推进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主要有:技术转移计划、先进概念技术演示计划、两用科学技术计划、利用民用技术节省使用与保障费用倡议、国防部制造技术计划、独立研究与开发计划、北美技术与工业基础组织计划、技术转化倡议、国防生产法案第三篇计划、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这些计划主要由国防部负责科学和技术的副部长帮办、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国防部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先进系统与概念的副部长帮办等负责,由它们负责和管理军民融合科技计划,真正将军民融合落到实处。
1.3培育开放型产业链和军民结合型创新主体
美国创新主体的军民融合基本上是市场导向型的,产业链基本上是开放型和社会化的。由于产业链是开放型和社会化的,创新主体在开发技术时,有各种手段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军民融合:有的通过主体合作,有的则通过企业并购。高校、非营利机构、军队(政府)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美国政府和军队(国防部)数百个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与发展经费全部或绝大部分来自于联邦政府。现在高校和非营利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通过与企业更加密切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私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大多是军民结合型企业,技术和资源是可共用的,他们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同样的技术,有军品需求就生产军品,有民品需求就生产民品。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系统集成、航空、航天和技术服务,都是军民两用的技术。
2 美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2.1国家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外,还必须付诸计划实施
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国家不可谓不重视,从毛泽东同志的“军民两用”到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到江泽民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再到胡锦涛的“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都一直在强调军民融合。国家也成立了国防科工委专门负责国防工业的发展和军民融合工作,但是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我们在政策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必须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来确保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
2.2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并促进其相互转化
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是推进军民融合的关键,是推进军民融合的中心环节。因此,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对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成立由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军民两用技术发展领导小组,作为国家层次的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管理、指导、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协调合作、组织攻关;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成一个资源整合的网络体系,将技术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有效连接起来,解决技术转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引导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为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开辟通道,加强政府、军方与厂商的沟通与合作;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基金,鼓励和资助研制开发、应用军民两用技术,打通军民两用技术成果通向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2.3要加大对民用科技单位的扶持
由于军工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特点,构不成批量经济,而且难度和风险大、要求高,这给追求效益和利润的民用科技单位带来很大的投资风险。再加之自主研制性的项目赋税重,而且民用科技单位基本上是靠自筹资金进行研制,因此,他们也不敢冒然承接军品研制任务,客观上限制了他们进入军品市场的积极性。所以,要给承担军品研制的民用科技单位公平的税收政策和利益补偿,以激励这些企业积极承担和拓展军品科研生产项目。
参考文献
浅谈视野融合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篇5
从“视野融合”这种解释学观点来说,理解文本实际上就意味着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阅读教学。笔者认为,一切理解都是能动的自我理解,从文本自身存在方式的角读看,文本是一种文化载体,寻求师生参与“解读文本”意义建构的对话策略;从文本反思的角度,把文本看作一种“反思”,在批判与反思的课堂教学中寻求建构新课程的对话策略。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解读视为一种文化视野的融合。
一切理解都是能动的自我理解,一切理解也都是理解者自我精神的扩充、人生意义的丰富。解释学中自我理解的观点,给了课程论以重要启发,师生理解文本也是在理解和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空间。理解文本的师生与被理解的文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经由对话和理解达到视野的融合。理解文本,就是师生向文本发问并从中寻求答案的过程,也是文本不断向师生提出问题并不断为师生提供答案的过程。我们理解文本,我们的视野延伸在文本的视野之中,文本被我理解,文本的文化视野也融在我们的文化视野之中。理解文本,也是理解自己;构建文本,也是在体验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与文本的理解性对话中,建构起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对话中的文本,不再是那种预设的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一种动态的、生长的完整文化。所以,阅读文本就是一种文化视野的融合。尽管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人文化成”的内涵却被广为接受。“文化因人而存在,人是文化的目的与依据”,“文化的本质是它人性内涵”,“文化要使人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文化要提升人的主体价值与意义、发展人的自主品质与精神、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②阅读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阅读教学的设计要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文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另一个层面上认识阅读教学——一种文化的视野融合与理论的实践构建,一种促进个体心灵陶冶与主体精神发展的人文化成的行为。文化精神是语文教育价值取向、教学活动与行为教学创造过程的智慧根基,语文教育传播、追求和创造着人类的文化精神,为人类构造精神的家园。毋庸置疑,语文教育是文化精神建构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践就是文本解读中师生与作者文化视野相互融合的实践。
把文本解读当作一种文化视野融合,对教师来讲,就是要从文化的角度把握文本、开发文本、建构文本。当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建构文本的时候,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便凸现在语文阅读文本的实践之中。我们读《离骚》,感受到作者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寻求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从而意识到它表达出了全人类的共同主题:自我意识的痛苦挣扎。我们读《孔雀东南飞》,感受到当人失去自由意志的时候,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和保卫自己的生命尊严,不惜以死来抗争,从而意识到它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这样,我们就不至于从政治或社会的角度去人为地拔高人物,而是让阅读走近人类思想的本真。教师以文化的眼光选取文本内容,进行文本的设计和实施,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陶冶人性、建构灵魂。
教师还应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上,与学生一起去开发一种“文化”文本,建构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文本,蕴涵了教师的思考,但并不代替学生的思考;寄寓了教师的见解,但并不限制学生的见解。这样的文本留给了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与之对话。因为它给孩子提供的是口味不一的精神盛宴,在所涉及的精神命题里,把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抵牾的思考、见解,都呈现在孩子面前。教育者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开阔的思想平台,让他们独立地思考、自主地选择,而不是把我们自己的思考结论灌输给学生,更不能把自己的选择强加给学生。从这一角度说,师生就是文本,以他们为生命载体的文本具有内生性,即能动地产生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文本教学资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文本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对阅读教学来说,师生既是文本文化的实践者,又是文本文化的创生者。教师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打破专家垄断文本的传统,从而建构人文化的阅读文本,实践作为文化的阅读文本,达到读者与作者文本文化意义上的视野融合。
其次,正确应用视野融合观有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升华。
在解释学视野中,“文本”就是师生从自己的视野出发理解和建构专属于自己的课程,这种课程,就是师生在“当前情境”下所理解、解释应用的“文本”。它召唤师生的参与,师生共同融合到文本的理解、应用和开发之中。解释学还认为,艺术作品“不确定的、隐喻的、储蓄的以及直接以空白形式表现出来的特点,具有模糊性、泛指性,展示了远比确定表达更具时空广延性和艺术韵味的可能性,因而展现出巨大的容量,显示出艺术恒久的魅力之所在”。③后来的接受美学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认为作品意义的未定性和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文本通过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来构筑自身的开放性结构,这一结构被伊塞尔称为“召唤结构”。由此出发,伊塞尔建立起了文学的对话与交流理论,“文本与读者两极,以及发生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文学交流理论的根基”,“文学作品是一种交流形式”,姚斯则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构建了文学阅读的交流对话理论:“一部艺术作品解释史就是审美经验的交流史,或者说是一场对话,一个问答游戏。”
尽管这都是谈文学作品的阅读问题,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正如以上所述,我们把阅读教学和教材看作一种文本,这种文本同样存在着大量的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它们构成一种不确定之域、一种空白结构,如小威廉姆E·多尔所说:“一个好的故事,一个伟大的故事,诱发、鼓励、鞭策读者去阐释,与文本进行对话。好的故事应具有足够的不确定性以诱使读者参与到对话中来。”④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种文本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但应留有较大的改变和补充的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提供机会让教师将个人构想的教学内容投入到教学中去。文本中存在的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正是文本建构的重要因素,读者以期待视野或既有经验对空白结构进行填补,把不确定之域具体化,从而形成二者视野的融合。这时的文本不再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而是一种自由填补、解释、建构的框架。我们要积极鼓励、要求教师和学生正确应用视野融合观开展阅读教学,因为“一般的指导思想无论来自何处——课本、课程指导、州教育部、专业组织或过去的传统——都需要具有如下特点:一般性、宽泛性、非确定性”,“确定性通过每一具体情境中被视为教育过程核心的课程发展过程来获得”。⑤好的阅读教学不是引导学生去看文本里有些什么,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里所没有的东西。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为例来把握文本的概念。当代文本视野中的教科书编写,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本的“召唤”与“游戏”特征,给师生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开发和建构新的意义。比如:新教科书不再设计阅读引导、预习提示等内容,而是呈现出一种空白框架。这些框架就是待开发的意义空间。这样的文本建构,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师生带着自己的体验、想象和思考,在充分自由的阅读空间里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开发。让师生、作者及文本的视野走向融合,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形成师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应用、创造和开发,使阅读教学呈现一派生机。
参考文献:
①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②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页。
③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0页。
④⑤(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第232页。
融合与启示 篇6
“Where’s my mouse?”这是密苏里新闻学院Joy Mayer教授在开始广播电视媒体运行管理与创新培训课前的一个引子, 讲的是四岁小女孩和爸爸一起看电视, 然后她跑到了电视机后面, 在那里左右寻找, 爸爸好奇地问她在找什么, “爸爸, 鼠标在哪里啊?”小女孩答道。故事虽小, 却真实地道出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依赖关系。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学习, 对在电子革命和经济危机双重作用下, 美国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正在发生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体而言, 报纸的情形最为严峻, 部分甚至面临倒闭;电视受到冲击, 但在与网络媒体充分融合和内容收费的条件下, 仍有很大的市场;广播在车上主流收听市场上几乎没有变化, 家庭收听却明显下降;而网络收听、移动终端收听人群直线上升, 市场情况相对稳定 (如图1所示) 。
1 媒体融合对于媒体竞争的影响
电视媒体在美国之所以尚能够保持较好发展势头 (如图2所示) , 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在做好内容的同时, 通过拥抱新技术, 融合新媒体, 重新获得了竞争优势。
1.1 媒体融合激发了传统媒体活力
《Good Morning America》是美国广播公司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 王牌晨间新闻节目, 开播于1975年, 受竞争影响, 收视率一度严重下滑。两年前栏目开始要求所有主播和记者开设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账号, 并将账号地址列在网站主页, 供观众互动。记者采访到突发新闻时首先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简短消息, 然后在节目中进行全面报道。社交媒体上的最新报道, 吸引了大量受众参与评论, 栏目通过社交媒体能更好地发现观众近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从中寻找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阵痛之后, 积极求新求变, 栏目平均收视率重新回到了全美第二的位置。
另外, 让全美最大的广播电台美国国家公共广播 (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 自豪的也是他们在媒体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NPR电台负责人认为:“任何节目最关键的是要让受众参与到其中。受众越参与到当中, 就代表他们对节目越忠实。只要受众到哪儿, 媒体从业人员就应该到哪儿。”正因为有这样的发展观念, 时至今日, NPR在Facebook拥有上百万粉丝, 空中节目有近3 000万的收听人数, 网络听众人数增长到了1 000万。可见, 拥抱新媒体, 为传统媒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媒体融合提升了节目传播能力
在美国, 小到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 CNBC) 的校园分台, 大到NPR和ABC, 都有一套成熟的内容管理系统 (CMS) 来支撑日常节目生产与媒体管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able News Network, CNN) 有两套CMS, 一套用于多媒体内容管理, 另一套则用于传统内容管理, 充分利用其聚合优势, 通过重订目标 (Repurposing) , 重订制式 (Reformatting) , 重新包装 (Repackaging) , 分发共享给广播、电视、网站、博客与平媒, 二度开发内容, 深度挖掘管道, “一鱼多吃”, 提高传播效力。
Top News Sites 2012 (Nielsen) 统计结果显示, Yahoo-ABC News Websites, CNN Digital Network, MSNBC Digital Network分列美国新闻网站的前三位, 由此可见网络作为媒介, 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网络, 美国的各大电视台非常注重开发与改善自己在移动媒体上的应用程序, 为节目发展拓展更多空间。早在2010年5月i Pad刚诞生不久, ABC就设计出了以旋转地球仪为特点的App程序, 下载量在App Store里长期获得高排名, Nielsen公司2011年对其的评价是好用度与新奇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根据Verizon公司的研究, 在2012年第一次总统大选辩论前, 有46%的受访者表示会用第二屏跟踪电视报道, 40%的受访者会用第二屏确认报道真相与记者的反应;2013 State of the News Media报告显示在总统大选之夜, 有27%的人在同时使用第二屏与电视关注选举进展。1/3的美国人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 预计到这个世纪结束时, 会拥有高达100亿部智能手机, 移动设备将无处不在。融合新媒体以多管道发布、多终端共享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节目传播能力。
1.3 媒体融合提高了观众黏合程度
2011年, 在受访的1 500名美国成年人中, 30岁以下人群中有65%将互联网作为主要新闻来源, 比2007年的34%几乎上涨了1倍, 同期选择电视的比例从68%降至52%。从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的3年中, 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花70 min的时间在其个人电脑上进行网上冲浪, 3年来, 这个数据基本无变化。而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则从2010年的162 min增长到了2012年的168 min, 基本无明显变化。2010年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使用手机App的时间为66 min, 2012年达到了127 min, 相比之下, 增长了近一倍。这意味着美国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了使用计算机上网的时间, 同时超过看电视也将是必然的趋势。于是, 传统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吸引和挽回观众, 而应用社交网络进行互动成为其不二之选。
2个耳机, 2套显示屏, 是美国广播电视主持人必备的家当, 一个用于节目制作, 一个用来与受众交流, 在直播过程中及时了解事件的进展、受众的反应, 在节目中不断更新互动信息, 吸引更多受众注意力。通过社交媒体讨论社交话题, 发布和收集信息, 征集线索。利用Google pluse多人视频聊天功能, 在节目之中开辟观众互动版块, 就某一热门话题展开在线讨论。鼓励播客 (Podcast) 等用户制作内容 (UGC) , 自拍短片, 讲述故事, 分享心情, 促进互动。CNN与ABC也分别在网站专门设有i Report与i-CAUGHT故事分享平台, 鼓励观众上传内容, 为各自频道提供新闻素材。对于传统电视网站上的视频, 观众可以直接在上面发表评论, 如果你喜欢这则新闻, 点击“like”功能, 即可分享到Facebook上, 在“like”上也可实时看到你的朋友喜欢什么, 关注什么。应用新媒体, 利用其自我复制, 自我传播的特点, 搅动人气、聚合受众、分享关注, 有效提高观众黏合度与忠诚度。
2 媒体融合对于电视发展的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3) 》调查显示, 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 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3年前的70%下降至30%, 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 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 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 70.6%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 相比上一年年底下降了近3%。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与上年底相比略有降低, 为45.9%。手机上网的比例保持较快增速, 从69.3%上升至74.5%。在Alexa的全球排名中, 百度、腾讯、新浪、搜狐、优酷均在前100名之内, 其中百度、腾讯名列前10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 官方媒体掌握了80%的话语权;而在2012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 非官方媒体掌握了75%的话语权。面对现状, 如何破题?个人觉得应该在打造内容、构建管道、抢占终端上下功夫。
2.1 打造内容
内容是传统媒体的核心产品, 也是电视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作为主流媒体, 生产的内容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 必然有别于那些以“夺人眼球”为主的“标题”新闻, 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代表主流声音, 输出正能量。另外, 节目本地化策略也是扩大电视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本地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本地新闻, 也不等同于以本地视角报道新闻 (包括全国及国际新闻) , 而是指满足本地居民的视听需求。本地新闻与社区新闻以其地缘优势与亲民本色, 将吸引观众回归电视。
据报道, 2013年《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两档节目的冠名费分别为1.38亿和1.18亿,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更是拿下了2亿元的冠名费。就内容竞争而言, 视频网站目前虽然在娱乐报道、影视剧方面略有优势, 但在自制节目、自主版权节目, 特别是综艺节目制作方面相形见绌, 自办综艺节目已成为当前电视媒体参与内容竞争的杀手锏。
《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曾说, 21世纪的媒介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媒介品牌的较量。电视媒体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节目制作人才, 培植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优质栏目, 培育了一批忠实热心的观众, 以及在这过程中电视人自觉形成的品牌意识、精品意识都是内容生产需要坚持的特色。据称, 美国名牌节目主持人的社会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国会议员、企业界巨头、工会领袖, 排名第五, 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明星效应, 因此主持人品牌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之一, 理应成为媒介品牌管理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2.2 构建管道
管道是媒体竞争的先决条件, 也是内容落地的根本。与其他视频内容提供商相比, 画面清晰、声音悦耳是电视的固有优势。但是, 随着互联网与宽带的不断提速, 各大OTT运行商提供的网络视频的视听感受已是今非昔比, 直逼机顶盒标清输出质量。而满足4K、3D、环绕声等广播电视的前瞻性应用, 互动、时移、回放等用户实际使用需求, 以及提供综合性的信息应用服务, 均需要一个高速、稳定、开放的业务网络。由此可见, 又好又快地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这个主管道, 是电视得以继续留在“客厅”的充分条件。
网络电视台是传统电视为了适应媒体竞争的变化, 采取的一种主动性布局。网络平台能够帮助及时准确地预报节目信息, 展示电视屏幕无法容纳与无法呈现的内容, 是媒体推广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 也是主持人、记者通过拍客、博客、微博等与观众互动的地方。在合理分配内容资源、人力资源、广告份额的前提下, “台网联动”两条腿行走, 将使媒体竞争之路走得更为稳健。
通过IPTV集控平台、CMMB、移动电视、OTT等多元渠道实现内容的多屏发布, 通过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朋友圈、二维码、即时通信等工具实现线上线下的信息传播、共享与互动。在节目积极拓展第二屏同步播出的同时, 提供新媒体时代交互式、碎片化的内容收看服务。
2.3 抢占终端
观众到哪里, 电视就到那里, 移动将引发一场收视变革。据美国调研公司Flurry调查, 美国用户平均每天花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上的时间为2小时38分钟, 其中80%的时间花在应用上, 20%花在移动Web上 (如图3所示) , 其CEO Simon Khalaf指出:这样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将最终看到手机App取代电视, 成为多媒体信息消费的主要渠道。或许有点危言耸听, 但不争的事实是据牛华网报道《中国好声音》第二季首播2 h后网站视频在线人数突破400万, 而来自移动端的流量就已经占到总流量的30%。
搜索一下各站点提供的可下载移动媒体应用软件, 几乎囊括了国内排名第一、第二阵营的主流电视台, 及其各大品牌栏目。以某一应用下载网站统计为例, 曾获得2011最佳手机应用软件奖的《凤凰周刊》阅读器的安装量为45万, CNTV的安装量显示为177万, 已是极高的了, 大多数卫视与其王牌栏目的安装量只能以万级计, 而反观某视频网站的应用软件安装量竟高达1 500多万。因此传统媒体在针对移动终端特点的内容二次开发与编排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对移动收视的心理习惯、用户体验、技术方法更有必要加强学习与研究, 但关于移动应用真正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传统媒体是否已对移动传播效应给予了足够重视。
3 结束语
融合与启示 篇7
三网融合政策及其监管方法
在美国三网融合的过程中, 1996年的《电信法》是一份基石性文件, 它为三网融合扫清了法律障碍。对于电信业和广电业的混业经营, 美国政府的态度经历了从禁止到支持的变化。联邦电信委员会 (FCC) 是美国对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的独立监管机构。1996年的《电信法》规定, 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 不必申请获取特许权;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 也不得对其服务施加任何条件;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这一法律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混业经营的限制, 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 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 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 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由此, 整个电信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准入许可。通过电缆和光纤传输信号的有线电视公司借助其设备优势, 纷纷进入电话和网络市场;电话公司则通过设施升级和兼并等方式开始拓展网络和电视服务。原先分属不同领域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差异越来越小, “语音+视频+数据”一体化的模式日趋普遍, 并正朝着“语音+视频+数据+无线”的方向发展。
2005年, 俄勒冈州组织了政府的十个部门与行业内的专家, 任务是针对电信行业的技术变化与市场修订与之相适应得法律法规。这项工作持续了将近2年, 2006年12月, 工作组更新了对于“电讯”和“电讯服务”的定义, 这些新定义被加入ORS 759.005当中。
政策法规的定义修改是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这些新技术推动了政策监管和组织部门的重组。这些技术包括:Digital Subscriber Line service (DSL) 、Telephone Service over Cable、Fiber Optics、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 IP) 、Broadband over Power Line (BPL) 、Vo IP vs.POTS (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Wireless Internet和ENUM (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
技术的推陈出新需要相适应的体制和政策监管, 美国在政策监管方面做出的方法值得借鉴。政府把运营商分为两类, 一类是传统意义的运营商, 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责任;另外一类是竞争性服务提供商, 政府不过多地审查运营商的利润, 而是对价格和市场进行监管, 例如设定价格上限。政府对新批准和加入的行业竞争者创造一个竞争区域, 政府制定一个价格向下的空间, 实行不对称管制。政府可以因为竞争因素的存在, 根据实际情况免除某种服务, 包括该服务的资费。如果现有传统运营商可以例证某项服务是竞争对手不必要的, 政府可以免除该项服务。
在马萨诸塞州, 政府成立了被称为DTC (Depart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Cable) 的部门, DTC负责统一管理通信服务规范和通信建设规范, 促进行业竞争并保护消费者公共利益, 负责监管通信和Cable服务, 处理和解决运营商投诉和相关服务。
在促进竞争方面, 通过修改现有法律和制定新的规则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搜集竞争信息和相关数据, 整理并形成行业年度报告。制定政策并贯彻实施, 促使落后区域的充分竞争, 促使法规的实施符合国家法律。
在业务规则方面, 限定一些传统本地主导运营商的业务批发定价;创造网络设备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商务关系;解决运营商之间的价格争议与服务争议;建立传统运营商业务批发的质量标准, 促进公平竞争;建立非传统主导运营商的定价, 可以转售主导运营商的业务;制定规则确保消费者权益, 避免竞争壁垒形成;做好码号分配管理工作和规则执行;多方协调, 制定和确保各种载体的运营商的建立和准入规则, 重点关注资费和进入范围。从零售的角度, 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制定销售规则, 促进竞争。在不影响市场地位的同时制定和规范主导运营商的服务。在相对弱势、后进入者中, 通过资费调节、服务和基础工作增强这些服务提供商在各自服务领域的优势。要求所有的运营服务商保证合理的服务质量。从消费者的角度, 建立和执行基本消费保护规则, 例如计费和终止的需求, 账单需求等。研究公众感兴趣的新型付费电话, 并确保服务提供商价格与服务保障。解决中小企业和公众服务投诉, 规范市场。
在公共网络安全方面, 确保E-911系统 (通信定位系统) 的建设资金 (比如征收网络附加基金) , 保证公共安全系统资金。通过与运营商的紧密联系, 解决网络中断问题。定期对运营商的网络可靠性执行检查, 确保网络安全。
在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 参与到新进入运营企业的通信服务提供和服务注册活动。审核新进入者的服务提供和资费, 退出者的服务周期和现状等, 确保退出者的业务平滑过渡。
在2007年的俄勒冈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的一份《电信业竞争和规则状态》的报告中, 记录了这样几个重要事件: (1) 有线电视公司正在越来越多的提供服务, 包括Internet接入、电话服务、有线电视服务。这些服务的提供需要改变基于电视服务的网络设计, 即把单项传输技术升级为双向传输技术。 (2) 运营商正在增加通过Internet网络提供语音服务、视频服务,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仍在考虑未来的Vo IP监管。这就产生了三个重要的关于立法的讨论:视频播出许可、普遍服务改革和互联网安全。
美国的发展经验 及对我们的启示
在2007 NAICS Definitions (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定义) 中, 原先被定义为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分类已经被划归到通信服务分类。同时, 诸如有线电视服务、分发、Vo IP等都被划分定义到统称为有线通信载体的分类中。
从此次分类的数据中可知, 从1997年到2007年, 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都被定义到统一的分类中, 基于cable、有线电话网、Internet等都被看作是有线承载网络的一部分。同样, 新定义的无线承载网络, 包含了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还新定义了卫星承载网络以及基于业务增值销售的其他电信业务。
图1显示的是2006年俄勒冈州运营商提供的高速通信的类型, 从提供类型来看, 高速宽带交换、光纤以及混合无线是运营商提供的主流通信类型, 这也代表了运营商未来建设和网络规划的方向。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一看用户选择的类型, 从接入网的角度来看, 图2是美国主要的高速接入线路的类型比例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 Cable技术和DSL技术是美国现有用户接入最广泛采用的技术。
融合与启示 篇8
一、国外产教融合的发展实践
1. 美国产教融合发展实践。
美国产教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高校及地区有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 对硅谷、波士顿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该校为硅谷的兴起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成立之初, 斯坦福大学经历了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 加上政府对斯坦福大学的财政支持有限, 该校曾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办学经费问题, 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克·特尔曼 (Frederick Terman) 提出建立斯坦福科技园, 对外出租斯坦福拥有的土地资源。这一措施不但吸引了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进驻科技园, 为学校筹集了办学所需经费, 而且为斯坦福大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促成了美国高科技集聚地——硅谷的形成。斯坦福大学坚持开放办学, 从教育教学到科学研究到社区生活都与硅谷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解决了大学自身经费不足的难题, 另一方面, 大学通过双方合作培养和锻炼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人才, 为硅谷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这种协同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双方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斯坦福大学对教授办公司非常支持, 只要教师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 就可以到公司兼职或创办自己的公司。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John Hennessy) 在发明了MIPS后, 便合伙创办了公司,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司运营中。几年后, 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后期将公司出售给SGI公司后, 约翰·汉尼斯 (John Hennessy) 又回到斯坦福大学担任工学院院长, 并于2000年起担任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至今。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协同融合发展成为城市与高校合作发展的典范。
2. 英国产教融合发展实践。
英国产教融合的代表案例为牛津大学与牛津郡的融合发展。60年代的牛津郡以农业为主, 随着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其对牛津郡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提升。目前, 牛津郡地区80%的高科技企业由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创办, 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牛津地区的快速发展。据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 (John Hood) 介绍, 牛津大学技术转让中心平均每6到8周就能创造一个新企业, 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牛津及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牛津大学不仅带动了牛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成为牛津城中仅次于健康服务部门的最大雇主。据相关学者的测算, 牛津大学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基本凯恩斯指数为1.34, 即牛津大学每支出1英镑, 就为地区增加0.34英镑的额外收益, 可见牛津大学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力非常明显, 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牛津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国内产教融合的发展实践
1. 北京产教融合发展实践。
北京产教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是中关村的建设及运营。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 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40余所, 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00余家,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各近30家, 留学人员创业园30余家。目前, 中关村聚集了联想等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 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14年, 实现企业总收入超过3.5万亿元, 同比增长17%。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除了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外, 高校及科研院所对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科技支撑。截至2014年10月, 北京地区中央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让项目1709项, 收入超过百亿元。高校与中关村乃至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与共生协同发展。在高校与中关村的协同发展中, 政府发挥的推动作用是两者实现合作发展的基础。
2. 上海产教融合发展实践。
上海拥有高校67所, 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8所, “211工程”高校9所, “985工程”高校4所。高校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科技支撑, 上海雄厚的经济实力、超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等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复旦大学为例, 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所说, 上海与复旦大学在度“蜜月”, 并且日后也将越来越“蜜”。上海为复旦大学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 并且在土地等办学资源的配置上, 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了飞速发展, 办学规模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截止2014年, 复旦大学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 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理工科有3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00名。复旦大学也一直视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凭借自身强大的科研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的转化应用, 增强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4年11月, 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成立, 研究院立足上海, 聚焦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 研究和总结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城市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 寻求解决我国城市发展现实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3. 深圳产教融合发展实践。
深圳经济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 但是高等教育规模、办学层次及其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并不明显, 距离深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差距明显, 成为深圳城市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软肋。针对这一问题, 近年来, 深圳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政策、资金投入, 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合作。一方面, 重点扶持深圳大学等本土高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在2015年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 深圳大学有光电技术与材料学科群、智能信息处理学科群、特区经济与中国道路学科群等, 3各项目被确定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为深圳大学的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 不断强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 由深圳市政府、国外知名高校、国内知名高校三方合作, 共建高水平大学, 例如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深圳市政府与吉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共建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 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等。
三、国内外产教融合实践的启示
1. 高等教育规模和层次是基础条件。
通过国内外城市与高校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 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校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础, 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另外, 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以及国内的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来看, 高水平大学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 科研能力更高, 能够在科技创新和成果的应用上发挥引领未来的功能。因此, 对地区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影响。
2. 校企深度合作是重要途径。斯坦福大学解决办学经费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产学合作, 为硅谷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解决公司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获得公司的经费支持。除此之外, 斯坦福大学还借助聚集在硅谷的全球知名公司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和教师解决公司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目前, 国内高校在产学合作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与全球知名公司开展了深入的产学合作, 为公司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同时, 与科技型企业密切合作,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部分企业纷纷开展电商业务, 高校与电商及相关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共同培养电商人才, 借助“双十一”等特殊时点开展校企实战合作, 优化网络销售的服务管理, 助力企业经营管理。
3. 良性合作机制有力保障。
融合与启示 篇9
关键词:党刊,刊网融合,新媒体
党刊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和理论引导平台, 在国内各类主流媒体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 实现党刊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中党刊办网是实现刊网融合的一大创举, 对促进党刊事业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 推进党刊办网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 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先进技术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机制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一、党刊办网的时代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尤其是近年来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快速转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受众日渐减少, 生存愈发艰难。截止到2014年12月, 我国共有6.49亿网民, 手机网民为5.57亿, 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上升到85.5%。1从覆盖率看, 微信覆盖率最高, 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 覆盖率为61.7%;再次是微博, 覆盖率为43.6%。相比较, 2013年, 中国人年阅读量为0.7本书, 只有51.7%的识字国民读书, 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了8.7%。同时, 人们读杂志的比例更比5年前下降了一半之多。读者阅读碎片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现象日益凸显, 传统纸质杂志的弱点逐步放大, 一些具有光荣历史、创办多年的理论刊物, 如《理论与实践》杂志也因影响力下降而停刊。这些教训告诉我们, 在互联网时代, 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迎合受众需求, 那么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作为党刊, 虽然有体制机制的暂时保障, 但也必须正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必须适应新的受众群体接受信息的习惯。创办理论网站, 发展微博、微信、客户端, 既是探索新媒体时代党刊创新发展的路径, 更是加强党刊理论引导能力, 强化宣传教育职能的关键。
二、当前党刊办网的基本情况
目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主办的党刊当中, 除甘肃省委《党的建设》杂志、吉林省委《新长征》杂志等少数党刊没有网站或网页外, 其他兄弟党刊都依托自身的理论资源, 创办独立网站或在主流网站开设网页, 同时都在积极发展微博、微信和客户端。
2008年, 求是杂志社按中央要求创办了求是理论网, 后更名为求是网。目前, 求是网开设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党建、国际、文选、文摘、资料库、读者来信等板块, 及时转载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重要理论刊物的时政要闻和重要文章, 在国内外有极大的影响力。同时, 开通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业务, 有效扩大了理论传播的空间。求是网通过近六年的运营已经建成体系完整、影响力大、互动性强的权威理论网站。北京前线杂志社主办的前线网创办于1999年5月, 经3次改版, 成为“人文北京行动计划”重点打造的主流思想政治理论网站。目前, 前线网设有理论类、政策类、文化类、互动类等8大类30多个一级版块。为适应Web2.0时代多媒体表现形式, 前线网推出了以“前线”命名的新媒体互动平台, 内容包括《前线》杂志自1995年以来的电子版, 以及制作精美的前线电子刊、前线手机报、前线电视、“前线理论圈”微信公众号等。辽宁省党刊集团主办的中华先锋网创办于2011年, 最高日点击率超过15万次。其基本定位是适应新形势要求,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服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平台, 宣传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果的重要窗口, 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渠道。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主办的河北共产党员网, 已升级成为省委门户网站, 省委组成部门和各市地县委均在河北共产党员网开通专页, 开全国党刊建党委机关网的先河, 其以打造全国一流党网为目标, 兼顾新闻性和理论性, 在全国党网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当前党刊创办网站的共性特点
第一, 高扬宣传马克思主义大旗, 既体现党刊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 又注重时效性、开放性、互动性, 发挥权威理论网站的引导、整合、服务功能。从求是网、前线网的发展来看, 理论网站作为新媒体时代创新党刊发展的主要渠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党刊时效性差、互动性弱、覆盖面小的缺点, 增强了开放式办刊的能力, 使党刊的理论宣传能力大幅度提高, 提升了党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 求是网、前线网所开通的微博、微信、客户端都很活跃, 每天在客户端、微博、微信上发布的内容在大学生群体和中青年读者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经常被粉丝大量引用和转载。
第二, 构建党务工作信息平台, 宣传党委中心工作, 交流各部门各地区党务工作信息, 做到及时报道、及时交流、及时跟进、及时宣传。同其他媒体相比, 党刊由于受到出版周期的影响, 宣传力、辐射面和时效性均有不足, 但在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导上又具备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深度性、启示性、连续性的特点, 理论辅导、工作交流和政策解读一直以来都是党刊彰显自身优势的所在。但在新媒体时代, 由于信息发布渠道的多元化, 工作交流的双向化让党刊单项传输的弊端逐渐放大, 因此, 创办网站是党刊转型的必由之路。辽宁省党刊集团旗下的四个刊物发行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尤其在2011年中华先锋网创办之后, 相继报道了以郭明义为代表的突出典型, 发起了向榜样学习的网络互动活动, 以线上活动带动线下发行, 实现了刊物之间的优势转化和内容上的衔接。
第三, 构建党务工作部门与群众互动交流平台, 积极吸引广大网民参与, 科学构建教育管理平台, 开设网络学习内容。党刊在倡导理论学习、解疑释惑方面具有优势。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平面媒体周期长、互动弱的缺点制约了党刊的优势。对此, 前线网、群众网等以理论学习辅导为重要内容, 活化学习内容, 丰富学习手段, 在网站上刊登内容生动、便于理解的文章和视频。党刊门户网站改变了平面党刊表现形式单一的缺点, 让党刊的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影响更广泛、受众喜更闻乐见。
四、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刊办网的意义
首先, 在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党刊要想实现自身突破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满足受众的需求, 提升技术能力, 尽最大可能地全方位服务受众。从中央和各兄弟党刊发展情况来看, 理论网站是克服党刊传统纸媒缺点的突破口, 单纯依靠平面媒体难以起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特别针对年轻受众的宣传必须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形成合力, 让平面媒体立体化, 纸质媒体网络化, 才能使党刊不被边缘化, 理论引导才不会被弱化。
其次, 创办理论网站能为广大干部群众和理论工作者创造高水平的理论宣传平台、思想激荡平台、学习交流平台、文献检索平台。当前, 党刊的发展在注重理论宣传、工作交流的同时必须加强读者服务方面的工作。开通网站能让受众在党刊互联网世界中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动员、互动。同时, 可以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投放不同的理论辅导材料, 突破传统党刊的容量限制、主题制约和时效影响, 尤其是针对实际, 可以为不同系统和各市、地、县设计出解决其实际问题的原创板块, 更加有的放矢地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纸质媒体已经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 如果不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步伐, 党刊受众随着年轻一代成长必将逐渐减少。2014年, 全国新闻纸需求量锐减, 纸质媒体发行量大幅下滑, 广告量锐减, 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上海《新闻晚报》因影响力日渐萎缩而不得不停刊, 其主要人员转型做澎湃新闻网。与此相对比的是传统媒体通过搭建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 如人民日报社开通新浪微博后, 短短几天内粉丝数量就已经超过其期发量, 现为2400多万人, 其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高。
五、结语
通过利用党刊办网, 使党刊在“微时代”里赢得理论宣传主动权。当前,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 党刊办网应抢占“微阵地”, 做强“微传播”, 扩大“微影响”。形成以网站为主体, 以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为主要创新点的“一体两翼”式立体化运营格局, 使党刊所创办的网站成为“微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引领者, 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蕴涵着改革精神的理论知识快速传播出去, 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微素养”, 增强他们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使之能积极面对“微时代”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进而通过网站无处不在的“微渗透”不断扩大党刊的影响力。同时, 根据《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党刊开办的网站可以申请网络出版权, 经营互联网出版业务, 进而党刊形成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进而实现党刊展示立体化, 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信息化, 重点政策解读、工作经验交流互动化, 服务党员群众便捷化, 进一步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参考文献
[1]郑诚.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党刊的创新机会[J].青年记者, 2011 (30) .
[2]万事成.信息化条件下党建类传播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4 (11) .
[3]邢华.党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转型[J].传媒, 2014 (20) .
融合与启示 篇10
本文将重点关注两大法系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两大法系在审理方式上的差异
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在审理模式上的差异,可以被视为是其他文化差别产生的根源和基础。
(一)大陆法系的选择--职权主义
在大陆法系的传统做法中,案件的事实查明和法律选择的适用都是在法院的主导下完成的,案件的审理体现的是一种"法官的治理艺术"。①在这种传统思想的指导下,大陆法系的审判模式实行职权主义,我们也常将其称之为"纠问式"审判(the "inquisitorial" trial)。
这种审判模式利弊交错:一方面,职权主义的审判方式赋予了法院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得法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对案件做出分析,同时也迎合了当事人将争议提交法院进行裁判的初衷;另一方面,职权主义的审判方式在过分强调法院主动性的同时也淡化了当事人维护自身权利的作用,加重了法院的诉讼压力和当事人不服判、不执行裁判结果的可能性。
(二)普通法系的选择--当事人主义
与大陆法系的传统做法相反,普通法系的审判模式属当事人主义,也被称为"对抗式"审判(the "adversarial" trial)。在这种传统做法下,法官的形象更像是一个居中裁判者或消极评论者,当事人才是真正主导审判并在权力上呐喊的人。
这种审判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当事人主张权利救济的终点就是法院最终裁判的起点,但这种审判方式无形中将诉讼演变成了一场充满技巧,甚至是充满陷阱的诡辩游戏,法院最终做出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有时并非真实,而是律师"预谋"引导法官相信的地方,如同经历了一场"大型实景魔术",也许公众会对最后的结果心存疑虑,但又不得不相信自己睁大眼睛看到的一切。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国际商事仲裁法律与实践虽顺应了国际社会的要求,但国家意志指导下制定的仲裁法过多地赋予了仲裁庭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调查取证等方面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司法诉讼中,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应积极借鉴普通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审判精神,从立法上保证当事人在调查事实、证据质证等诉讼程序上的权利,可允许在仲裁或诉讼中先当事人直接进行质证,在此环节结束之后再由仲裁庭或法庭对尚未明晰或仍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补充调查,以此强化当事人的责任意识和诉讼参与感,合理平衡当事人于仲裁庭或法庭的职责,使公正在庭审中"不缺席"、"不迟到"。
二、两大法系对交叉询问制度的不同态度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交叉询问可以被视为两大法系差别最为明显的地方。交叉询问是质证程序的一个环节,最早起源于英国的衡平法,一般在主询问之后进行。所谓交叉询问,是指在听审或开庭审理的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证人进行的询问。其目的在于核查证人的证言或质疑证人的可信性,如指出证人证言与正人先前所作证言中的矛盾之处,向证人提出疑问,诱使证人承认某些事实以消弱证言的可信性等。②
(一)大陆法系的态度:交叉询问的实践意义不大
大陆法系对交叉询问制度的态度是排斥和否认的。大陆法系奉行的职权主义审理模式从根本上否定了交叉询问存在的基础,大陆法系的律师普遍认为这种询问的意义不大,因为它不能给已经提交给仲裁庭的各种文件增加额外信息。
(二)普通法系的态度:交叉询问在诉讼中占用重要地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法系十分强调对交叉询问制度在商事仲裁中的应用。由于当事人及其律师往往不会在庭审前向法院提交内容全面、完整的书面文件,很多关于案件事实的重要细节须待庭审开始后通过辩论得以展开。此外,证人一般也不会在直接询问中回答他所知道的全部事实,这些有意或无意被隐瞒起来的事实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有关案件发生是的客观情况的事实。证人往往倾向于(支持)传唤他的那方当事人,因而可能隐瞒一些相关的事实;另一类是能够减损证人的可信度的事实:没有人希望自己不被人相信,因此证人一般会在主询问中隐瞒这些情况。③
(三)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所有提交给仲裁庭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都应当庭质证,质证的规则接近交叉询问。但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尚未对对证人询问的方式做一些原则性规定,如询问证人时应尊重其宗教信仰,不得侮辱证人等,没有具体规定询问的规则和发问方式,也没用限制仲裁庭在证人询问上的权力边界。我国应在今后修改仲裁法时对上述问题加以规定,填补当前法律规定的空白。
三、两大法系对证据出示方式的不同规定
(一)大陆法系注重书面证据的使用
按照大陆法系的传统,证据和证言原则上以书面形式出示,而当庭提供证言时,对证人的讯问不是由律师而是由法庭进行的。法庭保留独有的权利,以决定将向证人讯问哪些问题。简言之,大陆法系不允许律师对证人进行对抗性的盘问。这种传统与大陆法系采用职权主义审理模式息息相关。
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下,法官是解决争议的主持人和决策者。因此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当事人有义务向法院提交内容完整、真实客观的书面陈述、文件资料、专家报告或证人证言,以便使法官形成对案件事实的"初步感觉",并试图引导法官支持自己一方的诉讼请求。如果没有尽到此项义务,当事人将承担举证不力的后果。通过阅读这些书面文件,法官在开庭前往往已经对案件的争议焦点、可疑证之处等进行了归纳,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也有了大致的判断,庭审只不过是对争议问题的确认或者说是对证据漏洞的填补,口头辩论的重要性并不十分明显。
(二)普通法系强调言辞证据的使用
在普通法系的传统做法中,证据更多地是以言辞的形式在法庭上得意展现的。普通法系的律师,尤其是英国律师,较大陆法系的律师而言更习惯于在仲裁中进行激烈的辩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法庭在庭审前对案件的细节并不十分清楚,归纳争议焦点等工作也常常是与当事人的口头辩论同时进行的。"他(法官)应该是开庭前什么也不知道,像一张空白的纸在开庭时由双方当事人往上写字,最后由法官选择两者争辩的其一为答案。"④
(三)对我国的启示
书面证据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大量应用表明了这一做法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我国在实践中奉行的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也决定了书面证据在司法审判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国的庭前证据交换是一项以美国民事诉讼中国的证据开示程序为摹本、经过"国产化"处理的程序制度,⑤所不同的是审判人员在其中发挥了较普通法系更为主动的作用。随着国内对完善法院审判模式探索的深入,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将受到改革的冲击。
对此,我们应改进法院调查取证的作法,构建当事人直接取证程序的设置,明确证据交换的范围和方式⑥,同时借鉴普通法系大量使用口头辩论的作法,适当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当事人的诉讼参与感。
此外,两大法系在法律查明、仲裁费用核算等方面还有很多差异,我们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西为中用,发展好我国的仲裁事业。
注释:
①常怡著:《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111页。
②参见《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54页。
③齐树洁主编:《美国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84页。
④杨良宜著:《国际商务仲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第16页。
⑤韩波著:《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62页。
融合与启示 篇11
一、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在民间艺术的中, 我们可以更为鲜明地感受到或隐或显、或浓或淡的从原始艺术承继下来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审美心理、图式语汇以及艺术标准。剪纸艺术作为民间艺术门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它的历史源头也是从原始艺术开始。
1、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进程
从商代开始已经有了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 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的雏形。西汉时, 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为其招魂, 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自汉至唐出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 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 图案题材很多, 造型生动、活泼。在清代, 致使剪纸进入宫廷。据说有人用纸剪成有鹿、鹤、松的“六合春”图案, 加以彩绘, 贴于朝服上, 连西太后都以为是绣出来的。如今, 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 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 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 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它的清影;为此走向世界, 名扬四海, 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
2、民间剪纸艺术的现状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它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剪纸艺术起源于我国的平面镂刻艺术, 中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剪纸艺术在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剪纸艺术已深深地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 他们自画、自刻、自染, 农忙务农, 农闲刻窗花, 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 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朴实情感, 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倾注在自己的艺术品上, 反映了作者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使剪纸艺术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然而, 时代更迭, 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 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 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二、民间剪纸在海报设计中的融合
我国的海报设计越来越受到西方设计思想体系的影响, 在我们的设计师不断模仿西方设计的同时, 我们发现民族文化的淡化和被取代。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论和借鉴西方的文化成果的同时, 不能放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独立精神。
1、民间剪纸艺术融入海报设计中的必要性
海报设计发展到今天, 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 然而很多设计作品令人费解, 非但不为人们喜爱, 反而由于丧失其文化个性而遭到冷漠。从审美的角度看, 这不能不说是造成人们怀念民间艺术心态和产生回归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将传统剪纸艺术能够合理的融入现代海报设计中, 是现代海报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张道一先生所指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民间艺术具有“原发性”的特质。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中, 我们的设计也必须发掘本民族、本地域的优良素质和内在情操, 使本土文化能够超越引进文化。总之, 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中国设计之路的始发者, 其重要性以及对海报设计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民间艺术与海报设计从表面上看似乎毫无关联, 但从本质上讲, 二者潜藏着一种天然的关系。在现代设计中, 只要努力挖掘二者的关系, 把现代意识与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情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使现代海报设计更具生命力。
2、优秀作品融入民间剪纸元素的案例分析
中国共享软件联盟论坛的海报设计, 就是以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与海报设计结合, 将中国传统元素中的剪纸, 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将民间剪纸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 能够直接体现共享软件联盟所表达的内容, 并对现代海报设计艺术将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根据设计的主题, 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共享”, 它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只有通过共享、合作、互助, 更广泛、更深入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 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在2010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海报中, 设计师仍就以剪纸艺术表现出了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以及构成电影的摄像机, 简洁明了的概括表达了海报的内容。在现代艺术技巧中掺入中国剪纸艺术的手法, 这种互补性的融合是发扬中国文化的一个好趋势。但并非所有传统的元素都可以在海报设计中运用, 设计师在运用时需要“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以“创意中国”为题的海报设计中, 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本土文化设计风格。
三、民间剪纸艺术在海报设计中的启示
1、民间剪纸艺术在海报设计中的“本土”造型性
对于民间美术, 我们既不能对其进行过分夸大, 更不能说它是一无是处, 而应该冷静地取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 从中吸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同样, 在民间美术以实用和审美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意识里, 我们也可以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朴实、幻想和随意性。对民间美术形式的体验, 甚至直接进行的模仿, 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任何民族的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脱离不了社会文化环境中滋生的民族底蕴。中国是典型的东方民族, 拥有丰富而神秘的民间美术宝藏, 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灿烂文化, 其设计艺术源远流长, 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艺术的设计艺术中体现了道家、儒家思想圆道的、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 它重综合、归纳和感性的直觉与顿悟, 强调有机的辩证统一和主张矛盾的和谐, 讲究整体性、对称性, 阴阳相和、两两相对等。这些剪纸的设计形式和造型手法对于现代海报设计的再研究和视觉再创新有着一定的启发性。
2、民间剪纸艺术在海报设计中的形式表现性
民间剪纸艺术擅于运用抽象的艺术语言来抒发对客观世界的感情, 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 注重外在形似与神似的融合, 善于抓住主要特征对物象加以夸张、概括、变形, 从而对自然界得到一种本质上的理解、把握与表现。这些方面, 与海报设计重视通过图形的象征性表现内涵的功能性是完全统一的。海报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是视觉形式, 为了能够准确地宣传信息, 在艺术创造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色彩、形象的限制, 采用一些视觉设计的原理, 恰如其分地进行夸张变化、虚构幻想, 并任意简洁明快的组合或拆散, 以求视觉语言的生动性。而海报设计中的这些特征与民间剪纸艺术融合、激发运用与精神传达方面的交融借鉴上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和研究性。
在海报设计中运用民间艺术造型元素, 需要正确地处理守旧和求新的关系, 不能将设计创意点停留在单纯的视觉形态上, 而是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去。现在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 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民间艺术的造型、色彩、图案及构成方式, 这种回归情结是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风格的呼唤, 同时也是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自觉应对举措。剪纸艺术在海报设计中的融合与启示, 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所体现的精神与实质, 怎样能在当下的海报设计中相互融合, 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 使传统元素具有现代感, 为设计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海报作品给予一定的启示性和参考性价值。
摘要:随着各国文化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给设计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发展。国内海报设计从模仿转向了以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为基础的新研究和视觉新理解, 如何把“民间传统元素剪纸艺术”在现代海报设计中融合, 使“民间传统元素”具有现代感, 是海报设计界面临的新趋向。只有把现代设计意识与民间传统剪纸视觉艺术有机地渗透在一起, 才能体现出现代海报设计更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力。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海报设计,融合,启示
参考文献
[1]王虹.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创新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 2010, (3) .
[2]矫荣波.谈民俗剪纸对现代设计的启迪[J].美术大观, 2010, (4) .
[3]王若鸿.浅谈民间美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意义[J].美术大观, 201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