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2024-08-28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共12篇)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1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源自于生活, 而又服务于生活。课改后的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融合, 是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 力求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出发, 设计数学问题, 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 把学生生活经验课堂化, 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 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身临其境与数学融合

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将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积极与教师教学活动相配合, 轻松接受新知识。

二、自主探究与数学融合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联系, 把生活中的问题, 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使之产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新课改更多的强调, 学生用数学的眼光, 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 讨论解决方案, 探究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 本人在教学“两位数乘法”时, 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 某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去参观动物园, 老师16人, 小朋友60人。动物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10元, 儿童每人5元, 团体20人以上每人8元。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最好的购票方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出了一下几种不同的购票方案:

(1) 买团体票: (16+60) ×8=608 (元) ;

(2) 不买团体票:16×10+60×5=460 (元) ;

(3) 一部分买, 一部分不买: (16+4) ×8+ (60-4) ×5=440 (元) 。

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来解决。教学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让数学更接近生活, 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 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 引出学习内容, 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是新课改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 进行发散思维, 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既满足了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 又体会到了数学应用的价值, 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融合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2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式

教材的改革应体现学以致用的目标,所以数学课本必须实现学与用有效结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善于发现社会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并能灵活机动地将生活实践问题引入数学教学,实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

1.依据教材,超越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不符合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教师应有意识地对这样的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恰当地应用生活现象再现生活画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强调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可以多运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例子替代枯燥重复的讲解与练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生动、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树立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观念,又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感悟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当讲到“时、分、秒”等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读表、调表、定时,而且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进行时间上的运算,具备相应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比如可以问学生:“1天只有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钟,1小时能做什么?1分钟又能做什么?有的同学感觉一天什么都没做就过去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如此一来,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变得活力四射,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2.来源生活,内外结合

想要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有效融合,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创新,树立“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良性互动,比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一些长方体,然后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学生积极汇报并制作长方体,从中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加以点拨便可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本质特征了,同时学生感受到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让学生把课内外知识紧紧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可以确保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有效融合。

3.积极实践,创新评价

长久以来,教师把考试看成是评价学生、管理学生的利器,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就必须借助教学评价上的创新实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促进。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懂得钱数汇总与找零,必要时教师可以借助“班级币”这一虚拟货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利用“班级币”进行物品的虚拟买卖,灵活开展合作性的实践活动,从而加大对学生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数学情感的养成,真正热爱数学。

二、结语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3

案例一:按比例分配

1.谈话引入。

师: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老师有10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

2.学生交流。

生1:我觉得应该平均分,男、女同学各分5个。

师:是个办法,男女平等。

生2:这样不合理。我们15个人,怎么和她们10个人分的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向了。

师: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

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得多分点,少的少分点。这时,有学生争议起来:那到底多分多少呢?

师(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

又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

解读:这样的情境真实、有生活气息,充满问题,具有挑战性,因此课堂充满生机。从体育课分球这样一个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由人数的不同不能平均分这一认识冲突,打破了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而想到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学生在情境之中有了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产生问题,进而又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按比例分配。学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从何而来?案例中的情境无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问题场”。

案例二:认识负数

1.游戏引入。

(1)“剪刀、石头、布”:同桌两人玩,记住自己输赢的次数。

师:赢三次可以用3(板书)表示,但输了三次还能用3表示吗?你能用一种新数表示输了两次吗?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2)展示学生作品。

师:哪种数写起来最简便,而且一眼能看出输了3次呢?

生:减3。

师:赢3次,用3表示;输三次,-3,读作负三(板书)。

2.师:生活中,你还遇到过这样相反意义的量吗?(生交流)我们写了这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较一下,和过去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活中的负数(揭题)。

解读:上述情境不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而且把握住数学习的核心。这个情境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己表示方法的机会,又通过巧妙的设计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新的表示方法的特点,由此实现从自己的表示向数学表示的飞跃。

反思:

1.一个好的情境应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场”。

94—98年度的世界数学联盟主席D.Mumford在1998年论述现代数学的趋势时说,“创建好的模型正如证明深刻的定理一样有意义。我想,承认这一点,数学将会从中受益。”创造好的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好的情境。作为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考虑两点:一个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另一个是能成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要从情境中能找到问题,而这个问题应是名符其实的问题,能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富有挑战性。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学习过程。

2.情境的内涵应是数学的。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4

案例1 关于“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难点, 也是高考常考题型, 常见的有这两个类型:

类型①f (x) ≤g (a) 恒成立⇔[f (x) ]max≤g (a) ⇔[f (x) -g (a) ]max≤0恒成立

类型②f (x) ≥g (a) 恒成立⇔[f (x) ]min≥g (a) ) ⇔[f (x) -g (a) ]min≥0恒成立

虽然有些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轻松地跨过这一“抽象”的门槛, 把握其中的含义, 但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时却不易于接受, 不理解为什么以上类型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引导学生用生活的事例来解释上述含义, 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本质。比如, 以类型①为例, 可以举接近学生生活的这样一个案例:篮球明星姚明站在班门口, 现在要证明我们班所有同学都比姚明身高矮。答案是很明显的, 如何证明?方法一:每一个同学都和姚明比较一次, 得出结论;方案二:只要找出班中最高的同学和姚明比较身高, 即得出结论。虽然两种方案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但相信无一例外都会选择方案二。自然而然, 学生能轻松理解和接受类型①的本质, 从而, 不难类比得出类型②的本质意义,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案例2 函数的“最值的最值问题”

这个问题大多是因涉及参数的变化引起而产生函数“最值的最值问题”。可细分为四类:最大值的最小值、最大值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最小值, 统称为“最值的最值问题”。多数初学者并不理解此问题的本质含义, 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许多教师给学生讲解时, 大都是按这样的程序:先求最值, 再求最值的最值……类似这样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形态, 在中学阶段并不少见。可以尝试贴近学生的生活, 寻找符合学生生活常态的事例, 帮助学生跳离抽象的空间, 更好地理解该数学概念的本质意义。比如可以举这样一个案例:2008年奥运会男子100米赛跑从半决赛到决赛过程中, 每组选出最快的选手进行决赛, 决赛在于决出冠军, 半决赛相当于寻找各组的最快选手, 而决赛从各最快的选手中寻找出最快的选手。参数的取值相当于不同的小组的组号, 此时函数的最值相当于寻找每小组最值, 而决赛就是寻找最值的最值的过程, 其结果就是最值的最值。

案例3 数学归纳法的理解问题

数学归纳法对多数初学的学生来说, 要理解其本质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寻找出生活常态解释其原理, 使得抽象问题具体化, 便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数学归纳法在原理上与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起骨牌游戏。当第一个骨牌倒下, 将会导致第二个骨牌的倒下, 假设第k个骨牌倒下, 若导致第k+l个骨牌也倒下, 由k的任意性, 从而可得所有骨牌都会倒下。多米诺骨牌游戏的成功依赖两个条件:①第一张牌被推倒;②假若前一张牌被推倒, 后一张牌随即被推倒。其中第二步用到的就是递推关系, 如此通过动手、动脑及动画演示等形象展示递推过程, 为教学难点突破提供了直观的参照物, 作感性上的突变, 从而分解数学归纳法的一个难点, 然后适时给出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及步骤。通过类比和对比, 使学生走在一条轻松、愉悦的学习道路上, 归纳原理就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案例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问题

这是“简易逻辑”教学的一个难点, 许多学生都不易理解如何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与关系。为了帮助学生便于理解, 可以结合图形和生活实例, 比如A班可以表示为集合A (简称范围) , 集合B表示为A班所在的学校B (简称大范围) , 从人员涉及的范围来看, A班涉及的范围较小, 学校B涉及的范围较大, 且学校B涉及的人员涵盖A班涉及的人员, 明确了他们的相互关系, 比如, A班的a同学获“市优秀学生”称号, 我们可以下结论, 学校B有学生获得“市优秀学生”称号, 小范围“发生”导致大范一定“发生”, 同时, 反之, 学校B有学生获得“市级优秀学生”称号, 但并不能得出A班有同学获“市优秀生”称号, 从而明确a同学获“市优秀学生”称号是学校B有学生获得“市优秀学生”称号的充分条件非必要条件;同时可以知道, 从集合观点A⊂B, 也就是说集合A的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这是前提条件, 也即大范围发生是小范围发生的前提, 即必要条件, 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命题p、q的逻辑关系。

当然, 并非所有的数学都能有实际的学生生活情景予以支持, 至于在教学中如何“以人为本”, 如何呈现学生易于理解的教育形态, 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跨过抽象的门槛, 努力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 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参考文献

[1]刘兼, 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幼儿语言教育与生活融合的思考 篇5

1.有利于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语言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与他人交谈,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发展语言的关键不在于每周两节专门的语言课上让幼儿强记大量词汇,而是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操练。幼儿的日常生活为语言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使幼儿的语言运用更具灵活性,有利于幼儿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角色游戏时幼儿协商分配角色,穿脱衣服时请别人帮忙,孩子之间发生纠纷时商量解决的办法等。

2.有利于激发幼儿语言交流的兴趣

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才可能是幼儿感兴趣的,幼儿才能大胆地交流,有话可说。当今风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其课程的生成就是源于儿童,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兴趣、谈话和争论。因此,当教师与孩子共同制定活动计划,执行活动计划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具有强烈的表达与交流的欲望,连语言课上见到的“小哑巴”也跃跃欲试了。

3.有利于加强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丰富,而且赋予美好的情感。(教学论文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所了解的文学作品给与一定的情境,那么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将形成一个升华的循环图。如幼儿学习并理解了诗歌《快乐的小屋》后,我们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勃勃生机,要求每个幼儿收集采撷一些小石子、野花、野草,回到幼儿园,教师利用废旧的纸盒,让幼儿自己动手建造“快乐的小屋”,然后请幼儿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朋友,把自己的快乐小屋介绍给同伴。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幼儿去体验、去想象,从而认识到生活是快乐美好的,孩子们也加深了对原作品的理解。

4.有利于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与生活经验融合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实践融合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经常把数学知识包装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学得有趣、轻松、深刻。国标教材中所选的许多例题,基本上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一方面要用好这些例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原有例题进行优化组合。

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教学。五年级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习题训练尽量生活化

习题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例如应用题的训练,要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者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让老师买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吗?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实践活动必须生活化

国标教材的许多单元都安排了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这些活动中,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因此,学完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深化感悟,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完“统计的初步知识”后,让学生分小组调查学校前面的路口过往车辆的数量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

根据表格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面对表格,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路口的小轿车最多,小客车最少,因此可以知道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很多家庭都有小轿车;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这么多的车,而且车速这么快,我们过马路要注意安全;这么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受害最严重的就是少年儿童。因此,很多学生提议:把这张表格交给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很简单的一个活动,让学生真正扮演了小主人的角色,体会了自己的价值,同时很好地应用了我们学过的知识,深切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再如,可以组织全班同学测量身高,制成统计图等。

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篇7

一、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融合的优势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在于构建了学生感兴趣的“类生活”课堂。这种“类生活”课堂从学生内心深处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唤醒学生创造力, 让学生体验德育学习的价值。也可以说, 这种“类生活”课堂就是“模拟生活情境”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是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从教学目标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获得感受体验, 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对话, 促进情感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刻板印象。

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思维为主, 他们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去感知, 而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品德教学所需要的大量素材。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及生活经验, 把学生熟悉的事融入到教学中, 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生活中体验知识, 在生活中实践知识,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把知识融为自身, 促使学生主动地把所学的知识升华为指导自己言行的坐标。因此, 把生活与小学品德结合起来, 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又能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二、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要通过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增强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实质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进而更好地学习、生活。因此, 要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必须实施生活化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品德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开发的学习氛围, 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 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道德品质。因此, 品德教学不只是纯粹的理论, 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要发挥品德教育的意义, 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升华。为此, 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 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培养学生做决定的能力。

3. 教学活动生活化

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更富有创新性, 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组织, 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 互动游戏、实践性活动 ( 如采访活动、实验活动等) , 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 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活动中, 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达到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优化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 就是为学生营造生活化语境, 开展生活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 参与生活, 达到品德的内化。

4. 教学过程生活化

品德教育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重视品德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因此, “生活”要贯穿于整个品德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拉进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发现问题,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 实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统一。

5. 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 就是把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价的基础, 突出学生的真实经验, 强调教学对生活的适应。在生活化评价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 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促使他们不断得到发展。

三、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1. 跳出教材, 实施人本化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这个学科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 品德教学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需要。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 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教材中所呈现的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 还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提示,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 寻找到学习资源, 进而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真实, 更加具有生命力。品德教育更加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此, 要们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 从教师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的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更能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生活经验, 教师要利于这些经验来设计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出真实思想。

2. 挖掘生活资源, 整合教学资源

陶行知说过: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学习“和好书交朋友”一课, 学生在课外虽然初步懂得了和好书交朋友的好处, 但是该如何选择好书成为了另一个问题。这个时候,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让学生对好书和坏书产生的效果进行说一说、比一比; 让学生推荐书籍; 说一说读书的方法等。这样的交流使教学更加开放, 更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锻炼, 还让学生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达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

3. 解放学生, 体验生活

品德教学更应该加强生活体验, 这是学生获取经验、感悟、内化, 从而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对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进行整体的解放, 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品德习中, 积极体验, 发现德育的价值,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小学品德与生活融合, 是提高小学品德教学的出路, 而这也是我们对学生权利的尊重, 在与生活的融合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 要实现“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说, 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 与生活有效地融合,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建立以教材内容为中介, 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式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体验,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和态度。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谈一下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化,优势,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7) .

浅谈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8

一、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作用

1.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挖掘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学习《化学电池》时,让学生了解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战略意图,调查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电动车的优缺点,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融合生活的探究性教学,学生逐渐养成用化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中,展示西红柿和铁铜组成的原电池能使耳机发声,引发学生质疑:装置中的电流是从哪里来的?促进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充当原电池材料的条件。

3. 促进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能力的提高

在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探究过程中,把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在学过《铵盐的性质》后,让学生分析氮肥不能和草木灰混合使用的原因,实现学以致用。

二、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原则

1. 生活化原则

化学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在问题情境设置时,首先要体现生活化原则。如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时,可提出“为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炉膛材料”“为什么无论怎样加高熔炉都不能使铁矿石的转化率达到100%”等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2. 开放性原则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应具有开放性。如学习铁的性质时,可让学生列举“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引导学生从隔绝与氧气的接触、隔绝与水的接触、电化保护等方面进行思考,列举出尽可能多的措施。

3. 创新性原则

创新成为目前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原动力,化学教学更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敢于提出新问题,运用新的探究方式、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流程

1. 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是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前提条件。生活情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粗盐的提纯中可以创设“海水晒盐”的生活情境。

2. 唤醒生活的灵感

在化学与生活融合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搭建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树立生活与知识关联的学科思想,唤醒学生联系生活的灵感,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运用生活经验去验证理解课本知识。如学习了甲烷物质的含碳量后可让学生思考煤气灶头要改烧天然气,风门应如何调节的问题。

3. 活学活用

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融合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来源于生活的问题要思考、探究,更重要的是在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如学习了《蛋白质的变性》后,可让学生通过探究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变性来体会牛奶有解毒之功效的原因。

4. 总结归纳

融合生活教学课结束时一定要首位呼应地对新课开头设计的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例如,在《溶液的稀释》一节新课伊始,教师拿出加了食盐的一杯水,亲自尝了一下,说太咸了,怎么办。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本节课的难点“溶液稀释中溶质的量不变”进行学习。新课结束时我们引导学生对之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化学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合作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化学教学融合生活的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生活化教学途径多、范围广,在此笔者只是粗略做些探讨,望能够抛砖引玉,求共同提高。

摘要:化学教学与生活相融合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

注释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9

如何让主题活动在农村幼儿园绽放异彩, 我尝试将主题活动与幼儿生活融合起来, 使幼儿每进入一个主题, 都能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 幼儿更广泛地认识了生活的丰富, 更深刻地体验了生活的精彩, 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对新生活的追求。

一、关注生活, 生成主题网络

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无论是幼儿生活常规的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还是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都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

我们知道, 幼儿的学习在很多情况下发生在日常生活活动中, 他们的学习是笼统、综合、整体性的。一次秋高气爽的中午, 组织幼儿散步, 当孩子们看到一些花时, 不停地追问:“这是什么花?”“它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呀?”花对于他们来说, 不仅意味着颜色, 还意味着美。这里难以区分出是植物学、物理学, 还是美学。根据幼儿的提问, 我们在原有的网络图《秋天》中, 又延伸了一个分支, 增添了新的内容, 幼儿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发现。在主题活动中, 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表现也比较大胆, 有时也会受到年龄的限制, 主动生成活动的能力还不够,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倾听他们的心声, 细心观察孩子在自发、非正规活动中的表现, 及时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 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 拓展主题网络, 并使之丰富和完善起来。

二、体验生活, 实施主题活动

农村幼儿的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是一种实践, 一种参与, 也是一种体验。

小班新生入园, 由于是平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的保护独立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 他们内心焦虑不安, 找不到感情寄托, 哭闹不止。于是, 我们实施了“我上幼儿园”这一主题, 幼儿通过参观环境、介绍自己、认识标记、大带小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 认识了新的朋友, 熟悉了新的环境, 适应了新的生活, 并融入了这个充满欢歌笑语的大家庭。在开展的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 它的内容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需要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去感悟、体验, 使他们亲历--感受、体验“生活世界”的种种生活, 亲为--投入、参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因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育百科全书, 在“生活世界”中, 他们会学到各种知识, 获得各种经验, 掌握各种能力。

三、美化生活, 创设主题环境

主题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是为主题而创设的, 而主题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 更具体地开展。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 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主题, 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 每一步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体现, 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 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教师和孩子的智慧、劳动和创造……在《秋天》这一主题中, 我们把网络分成几大块, 根据气候和具体情况分块逐步实施。带领幼儿去户外采撷秋景, 收集各种树叶标本、种子、芦苇、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进行树叶拼贴, 果实组画, 或栽种、悬挂在教室里。收集多种水果、干果, 用皱纹纸、粘贴纸、水果包装纸进行装饰, 成为生动活泼的水果娃娃, 陈列在教室中。把幼儿画的枫叶、银杏叶, 彩色碎蛋壳、皱纹纸团、蜡光纸粘贴的水果剪下来, 和废旧报纸做成的树枝结合, 布置成秋天的树, 丰富了主题, 美化了教室环境。

四、创新生活, 家园合作拓展主题内容

大多数的农村家长已开始关注幼儿园的教育, 我们注重做好对家长的宣传工作, 宣传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 并发挥各自的优势,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形成教育合力, 促进幼儿发展。在我们实践的很多主题网络活动中, 都少不了家长的配合, 正是有了家长的热心帮助与支持, 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使我们的活动日益丰富。如:在《我上幼儿园》这一主题中, 就要求家长能放手, 相信我们的工作, 让孩子勇敢地面对新环境、新生活。在《秋天》主题中, 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收集树叶、水果, 利用假期带幼儿外出寻找秋景。在《有趣的图形宝宝》主题中, 利用废旧瓶罐、盒子、铅丝、泡沫等, 将废物变宝, 创作出新的作品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有材料的提供, 有知识的准备, 有成果的展示, 获得的这些知识、经验、成品都可适用于幼儿的游戏、生活之中, 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 新的精彩。让家长投入到孩子的活动中来, 成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伙伴, 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 激发创造生活的热情。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10

展示生活实物。生活中, 蕴含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利用生活中的客观景物, 帮助学生建立事物表象以及表象与文本之间的联系, 实现言与意的交融, 进而引导学生关注语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找”语文, “学”语文, 真切感受“生活处处皆语文”。如教学《卜算子·咏梅》时, 或领着学生走进自然, 或折几枝梅花带入课堂, 让学生仔细观察梅花的形、色、味等, 并将梅花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或凋零殆尽的其他植物进行对比, 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梅花那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等品格, 在此基础上拓展毛泽东的相关故事, 进而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襟, 此时无需过多的引导, 学生定会满怀激昂赞叹之情体认梅的风姿和品格。又如教学《秋天来了》, 教室内可布置些成熟的瓜果、火红的枫叶、多彩多姿的菊花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能产生浓浓的诗意。此外, 还可以在教室的角落开辟生物角、玩具角等, 让一些可爱的小金鱼、小螃蟹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让美丽的鲜花、发芽的种子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

营造生活情境。“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只要我们善于呈现现实生活背景, 浓浓的生活味会使语文教学魅力无限。因此, 教师应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点。利用文中插图、语言描述、多媒体渲染等手段, 再现可感的生活场面, 呈现文本描绘的生活情境, 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 学生学习的情趣会高涨, 主动性会倍增。如教学《学会合作》时, 可以让学生先分组合作解决某个问题, 合作后, 分别采访合作最成功的小组和合作效率较低的小组, 让他们分别说说合作中的体会, 进而自然过渡到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会与他人合作, 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切实感悟, 对合作这一主题就会有深层的理解。

点击生活需要。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尝试、体验以及被人欣赏等需要。语文教学应满足学生的这类生活需要, 激活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的欲望, 使学生带着类似的生活需要和情绪, 沉醉于生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 深入地领悟文本的内涵。这些生活需要可能是自发的, 更多的需要教者借助鲜活的现实案例, 相机点击, 为此, 教师不能被概念化的教参所束缚,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激励学生自由地说, 大胆地讲, 深情地读, 畅快地写, 主动地思, 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 热爱生活, 多角度地体验生活。如教学《谈礼貌》后, 设计“礼貌用语大本营”的拓展环节,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交往需要, 说说你还会用哪些礼貌用语:请人帮忙说“拜托”, 初次见面说“久仰”, 请人出席说“赏光”……这些和气文雅的礼貌用语, 从知到行, 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之中, 既拓展了知识, 升华了文本, 又内化了语言, 真真实实地满足了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生活需要。

链接生活经验。课文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 而不是教师的生活, 也不等同教师眼中的学生生活, 所以, 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 善于观察学生生活, 了解学生生活经验和真实想法, 想一想:学生已积累了哪些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 其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铺垫, 借此激发学生想像, 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和情感积淀, 感悟文本。如教学《春联》时, 如果一味地讲春联的相关知识, 学生可能会兴味索然, 而从学生熟悉的过新年出发, 引导学生回想除夕贴春联的生活画面, 定会兴趣大增, 接着激发学生联系贴春联的生活经验自读课文, 然后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描绘书中春联的画面, 感悟文中春联的意境, 进而根据上联对对相应的下联, 为不同身份的人选择合适的春联, 收集自我感兴趣的对联, 等等。这样,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回想现实”或“模拟生活”中自主地探究语文, 自由地放飞思绪,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生活的主人。

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 激发学生通过“语文”的途径发现现实问题、研究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课堂体验, 关注和理解生活语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激励学生理解生活, 服务生活。如教学《鹿与狼的故事》时, 在学生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后,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 主动探寻相关知识和法规, 并制订一份“绿色环保行动”计划, 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解决身边的环保问题, 争做家乡的环保小卫士。

回归生活世界。学生的生活有多广, 探究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引导学生从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感受现实生活, 感悟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中的生活, 让真实的生活世界成为学生探究语文的广阔天地。这样, 有利于学生形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感受生活的能力, 热爱生活的激情。这就需要教师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与社会生活感应, 与自然欢娱, 体察社会气息, 在学习做人中学习语文, 在运用语文知识中服务生活, 使语文学习的生活之流回归社会生活的海洋。如教完《向命运挑战》后, 启发学生:“你了解身边向命运挑战的人吗?”以此激发学生走向生活, 接触社会, 通过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探索现实问题, 热爱美好生活。学生只有回到现实中探究语文, 才会激活自我的生活情趣, 丰富自身的语文积累, 提升自己的个性品质, 进而促使学生融语文探究于生活之中, 于社会之中, 于人生之中。

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才会开出最艳丽的花, 才会结出最甜美的果。只有让生活的列车行驶在语文的轨道上, 才能处处语文风光好, 时时语文气象新。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 将语文教学拓展到课外、校外, 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接触社会, 使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更开放, 让现实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 最大可能地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摘要:关注学生精神生活, 赋予教育意义和生命价值, 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现实化的语文教学应注意展示生活实物, 营造生活情境, 点击生活需要, 链接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 回归生活世界, 最大可能地实现语文教学现实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11

【关键词】数学语言 数学情境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作业设计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71-0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率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当前,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深邃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让数学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呢?

一、创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吸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虽然每个学生的手头都发有精心编辑的教材,但它是面向大众的,即便最新的版本,所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切合我们所教的学生个体。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来说,孩子们接触的事物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

教师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发现和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們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生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提倡生活情境化,特别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几乎每一节都有情境主题图。如: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单元采用的情景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铅笔”;第六单元“购物”呈现给学生的是文具商店货架;三年级“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则出示了许多美丽的剪纸……,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地理区域、认知限制以及学校具体教育资源的差异使得情景图内容并不一定适用于每地、每校、每班。此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对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作适当的调整,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新课程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乘法教学中关于电影院座位的计算,由于学生进电影院次数有限(农村孩子则更少),相对来说,结合学校实际,如:算一算学校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的座位等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教师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地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

三、教学例题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但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七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把例5改成“第28届奥运会冠军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他跑了全程的十分之一,你能用线段表示这个分数吗?”通过多媒体电脑课件展示:课件播放刘翔在110米跨栏中的情景,再把110米跑道抽象成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说出表示的哪那一部分线段。这样,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面积单位”一课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出示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画框(面积分别为9平方分米和8平方分米),请学生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起初学生意见发生分歧,发现仅靠前面学习的观察法已经难以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提出:“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了,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因为我发现爸爸在计算房间大小的时候是用尺子量的”。有的说:“我把两本本子重叠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可以把这两个画框也重叠比一比”。有的说:“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摆一摆,看看可以摆几个。”教师则抓住学生回答闪光点把握时机,把画框反过来,呈现出画有小方格的一面。在观察法、测量法、重叠法的基础上数格子法应运而生。同时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历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方法。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通过不断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使学生不断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认知过程,自主总结发现了比较面积大小的多种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生活经验启发数学学习,享受到了自主探索和个性发现带来的乐趣。使知识形态的数学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火热的思考”。教师则因势利导,“该出手时才出手”,通过知识内化,方法掌握的教学过程,增进学生数学理解和用多种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要教得轻松,学的主动,只有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活中学习,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充分体會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使每一名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篇12

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 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融合在一起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勇于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自己本身的价值。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反映人文教育理念, 换句话说, 就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精神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启发和正确引导,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共鸣, 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应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而不仅仅是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人物、时间、地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拒绝死记硬背, 要真正做到理解, 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 是一门基础课程。传统的课堂教育就是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左手持教鞭, 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把考高分作为唯一的目的, 只重视结果, 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呆板无趣, 方式单一, 完全忽视了历史课堂教育过程中应该教给学生们对历史应该具有的正确的价值观, 对历史应该具有怎样的情怀。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做到了教书, 而育人却没有到位。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考试, 还要学生了解历史, 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理念、基本政策、基本方针,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书本与生活的结合

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艺术又高于生活。”那么书本作为一种艺术, 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我们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后自然要回归生活。当下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与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备课时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思考这节课可以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启发, 在课堂上要通过怎样的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个事件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怎样发生的, 有怎样的影响。

(2) 扩展书本内容。书本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要把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就要学会发现身边的实例, 在课堂举例的时候尽量选一些贴近生活,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 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讲述某一段历史的时候, 教师可以从某一个姓氏入手自然引出要教的, 同样地,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询自己家族的历史, 从族谱中, 从与长辈交谈中, 了解家族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还原一个当时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借助各种教学设备的前提下, 在绘声绘色的表达中可以身临其境, 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因必有果, 因果之间的联系可以在这些历史的情节中让学生充分理解。给历史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历史, 学生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从历史中理解生活的含义。

3.融合注意事项

为了让高中历史课堂教育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应注意那些事项呢?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角, 而新课改下, 要大力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变成辅助者、引领者, 发挥引领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 即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想要顺利地推行课堂与生活两者的结合, 教师应明白学生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运用上文提到的教学方法之前教师应注意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历史上, 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重的兴趣, 才愿意配合, 进而完成师生之间的互动,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还不禁锢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相互影响、相互配合。

总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需要教师先用心去理解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明白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 并加之运用, 然后利用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把历史代入现实生活, 让前人的经验变成现实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客观表达下一篇:绿色食品水稻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