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精选10篇)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1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源自于生活, 而又服务于生活。课改后的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融合, 是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 力求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出发, 设计数学问题, 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 把学生生活经验课堂化, 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 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身临其境与数学融合
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将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积极与教师教学活动相配合, 轻松接受新知识。
二、自主探究与数学融合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联系, 把生活中的问题, 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使之产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新课改更多的强调, 学生用数学的眼光, 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 讨论解决方案, 探究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 本人在教学“两位数乘法”时, 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 某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去参观动物园, 老师16人, 小朋友60人。动物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10元, 儿童每人5元, 团体20人以上每人8元。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最好的购票方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出了一下几种不同的购票方案:
(1) 买团体票: (16+60) ×8=608 (元) ;
(2) 不买团体票:16×10+60×5=460 (元) ;
(3) 一部分买, 一部分不买: (16+4) ×8+ (60-4) ×5=440 (元) 。
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来解决。教学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让数学更接近生活, 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 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 引出学习内容, 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是新课改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 进行发散思维, 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既满足了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 又体会到了数学应用的价值, 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融合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2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70-02
1 大环境——努力构造多媒体教学环境
努力构造多媒体教学环境是促进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学相融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平台。这不仅需要教师在平时上课中多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多的是要求整个教育界、学校集中力量来构造一个针对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平台,构建和完善好各种视觉型、听觉型、视听觉型常规教学媒体,实现数字化教学环境和媒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以我国教学发展现状而言,实现整个范围内的多媒体普及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不断构建这个大环境的同时,学校可以发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陪衬日常教学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进行多媒体课程设计比赛,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课程设计摆脱以往枯燥、千篇一律的缺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等等。真正的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完善化显然还需要时间,因此,大环境上营造一个积极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2 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培养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素质
2.1 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作为传授者的教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使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在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进行教学设计时,数学教师应该本着两个原则来进行设计:1)使教学形态呈现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前提;2)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在进行多媒体设计中要端正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解析时要注重表达得是否清楚,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中分清层次,使小学数学应用题或者计算题的讲述有层次、逻辑分明,达到在教学生如何答题的同时,通过形象化的结构描述培养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创新和趣味性。小学数学的教育对象是低龄儿童,结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喜好,用有趣的视觉信息(卡通图片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教案设计的构思和语言陈述也应呈现不断递进的趋势,以利于培养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高級思维能力和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能力的培养。
2.2 用信息观统一进行教与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一点,作为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两个主体同时进行的:一方面是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另一方面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所进行的信息加工,即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通过判断他们学习时的反应来评价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效果。教学过程首先是一个信息过程。知识,首先是通过有意识的理解和记忆信息获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数学知识进行趣味性编排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教师在信息传达方面,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通过视图声像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加强他们对信息的加工和吸收。
比如在讲解低年级算术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插入形象的数字符号来进行演算;在讲解高年级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对应用题的陈述进行形象化描述,穿插一个趣味的人物来演绎题目,通过层次性陈述来剖析隐藏在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去思考整个问题。另外,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年龄、经验的影响,在进行数学计算和应用题计算时经常会思考不到位不全面,不能正确理解问题,不能洞察问题里所埋伏的陷阱等,同时又极其容易受以往学习方式的影响,造成思维单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定化,以致钻到思维的死胡同里。因此,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创新性,结构性要突出,用全图和逻辑思维图等来分析问题,以冲击学生的大脑来接受多样的解决问题方法,培养他们立体、结构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联系。在讲解完一道题之后,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学习效果来及时调整教学方针,多媒体教学方案的设计一定要达到简单达意的效果。在教学方针不适合学生的情况下,或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下,能够灵活改变多媒体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
2.3 通过教学评价审视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改善离不开对教学的评价。数学教师及时接收来自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进行教学评价,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后,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针能够展现怎样的教学效果是需要及时发现和调整的,因此,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虽然是数学教师在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对学生了解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但是难免会出现部分学生不适应、接受慢等现象。为避免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数学教师要在多媒体课程中多观察学生,不仅观察他们在学习中的反应,也要注意审核他们学习的效果。通过检测和对学生的互动,来及时调整利用多媒体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吸收到教师所要传达的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来自于学生的反馈更真实地反应了教学水平。对于低龄化学生来讲,在课堂中,跟着教师万变的教学方法来逻辑性地分析数学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些问题也许适合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讲解;有些问题也许需要教师用粉笔和黑板在发动全班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来进行解决;有些问题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时,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信息,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与学生的素质、教学的环境等因素有关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师也不一定能够察觉到这些问题。因此,通过教学评价、与学生互动,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过程中方法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真正结合,实现双剑合璧来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效果。
3 培养学生对信息化知识吸收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认识,以信息化的形式来传授知识,使教学过程更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同时,它也面临一个问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已经习惯了粉笔、黑板的讲课方式,怎样使多媒体技术被学生接受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学生对信息化知识吸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中,数学教师应与学生互动,通过视频演示、动态数据等来调动他们对信息化内容的兴趣,扩展他们学习加工和吸收不同的信息传达方式。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也多寻求学生的意见,甚至可以发动学生去设计下一节课的应用题的陈述演示和讲演方式,以他们适应的形式去讲课,以方便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是以低龄化学生为对象,通过教授学生计算和应用题等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的计算能力。如何实现多媒体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完美融合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改进的课题。这不仅需要具有教研精神的数学教师的努力,也需要支持多媒体进校园大环境的推动等。笔者相信,多媒体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教学信息论[J].教育研究,1989(6).
浪琴:精准与典雅的完美融合 篇3
1832年, 年轻商人奥古斯特阿加西透过与坐落于瑞士圣耶米山谷小镇的小型钟表店合作后, 便开始涉足于钟表制造业的世界, 并很快担当了阿加西公司的法定负责人。在当时, 家庭制表是依据古老的腕表生产模式规律来制作的。即由家庭作业的方式来实现。其后, 公司不停寻找途径对外开拓, 务求使其腕表能开拓海外市场, 并致力发展商业活动联系, 尤其是大西洋彼岸。19世纪50年代, 阿加西的侄子欧内斯特弗兰西昂掌管了生意。在承担了这家赫赫有名钟表厂的同时, 他积极考虑在钟表生产中改进制造工艺的可能性。他的构思促使他试图在同一个厂房内进行不同的钟表生产步骤, 然后再进行分销。弗兰西昂想创办一家工厂, 通过在里面进行不同的腕表机械生产工序, 以完成腕表的所有生产和组装。为了实现他的构思, 弗兰西昂于1866年购入了位于苏伊士运河右岸的两块毗连的土地 (河流流向索伊米亚的小山谷) , 当地称为“浪琴” (Les Longines.) 。欧内斯特弗兰西昂聘用了年轻的亲属亚克斯·大卫出任工程师, 协助他设计各种工具和仪器, 以改善生产工程。19世纪70年代期间, 由弗兰西昂所有的产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工厂稳步发展直到20世纪的首个1/3时期, 至1911年, 聘用员工人数已达到1100人, 其钟表产品也销售至全世界。
多年來, 公司在不同技术范畴进行研究, 并以飞翼沙漏作为注册标志。浪琴在世界和国际展览中首屈一指, 以至在1929年巴塞罗那展览上成为奖项大赢家, 并先后共十次获得“格兰匹兹”大奖。浪琴是现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记录里历史最悠久的, 并自1867年起便一直沿用“飞翼沙漏”作为品牌商标以及“Longines”作为品牌名字, 从未更改过, 这一切都是品质的保证, 并防止那些利用其良好声誉的假冒商品。
由于拥有专业的钟表技术, 浪琴和世界体坛活动建立了特有的伙伴联系。浪琴不断研发并设计各种计时工具, 务求更准确地记录每项赛事的赛果:在1912年瑞士联邦体操运动会上, 浪琴推出“断线”自动计时系统;1952年推出“Photogines”系统, 该系统是首个装置同时配备计时功能及拍摄终点线功能的仪器;1960年再推出“Contifort”装置, 更成功地将动感形象与计时功能结合。这些发明及设计都足以证明浪琴在世界级体育活动上所作出的骄人贡献。浪琴亦为无数著名的世界赛事担任计时。它凭借先进及超卓技术进军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事, 最后更与意大利著名汽车品牌法拉利成为合作伙伴, 举世瞩目。
浪琴在国际舞台上的众多重大赛事中发挥了精准计时的本领。由此, 浪琴在重大的国际马术赛事以及神秘的皇家阿斯科特赛马赛事 (英国) 中担任官方计时器。浪琴为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世界竞技体操锦标赛这两个最能体现优雅的比赛中担任计时。同样地, 它也为法国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法国网球公开赛“罗兰-加洛斯”担任计时。另外, 浪琴亦活跃于雪地竞赛, 它为众多的高山速降滑雪赛事担任计时, 如Levi (芬兰) , Aspen (美国) , Beaver Creek (美国) , Val Gardena (意大利) , Bormio (意大利) , Adelboden (瑞士) , Maribor (斯洛文尼亚) , Wengen (瑞士) , Cortina d Ampezzo (意大利) , Garmisch Partenkirschen (德国) , Tarvisio (意大利) , Sestriere (意大利) , Kranjska Gora (斯洛文尼亚) , Bansko (保加利亚) , Ofterschwang (德国) , Kvitfjell (挪威) , 以及在Are (瑞典) 的世界杯决赛和在Val d Isere (法国) 世界锦标赛。
为了展现传统价值观, 优雅气派和精湛工艺, 浪琴精心选出与它的气质相符合的优美形象大使, 如网坛第一夫妇安德烈·阿加西和斯蒂芬·格拉芙、印度女星艾西瓦娅·雷·巴兹安、中国明星郭富城、俄国影星欧列格·米契柯夫和立陶宛喜剧明星英格波佳·达库内提。模特丹尼斯·凯勒, 林志玲及德国男影星彼得·洛迈尔, 作为浪琴优雅形象大使, 演绎出了浪琴的非凡气质。
浪琴在体坛事业中发挥了它非凡的贡献, 在世界各赛事中充分展示了它必不可少的价值。挪威滑雪名将斯文达尔、瑞士马术选手简·理查德和马可斯·福斯、体操选手肖恩·约翰森以及中国体操男子团体都同样担任了浪琴的优雅形象大使。
虽然与世界体坛活动建立了伙伴关系, 浪琴仍旧积极开拓, 创新工艺, 使这些技术不单应用在体育赛事中。自1919年开始, 浪琴成为国际航空联合会 (FAI) 的指定供应商, 为飞行员提供计时工具, 并见证了众多的世界飞行记录。如史上最成功的美国飞行员之一查尔斯·连拔 (Charles Lindbergh) , 于1927年驾其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 (Spirit of Saint Louis) 首次单人不停站飞越北大西洋的创举, 正代表着历史、人类及科技上的辉煌成就。因此, 浪琴所研制的各种机械为世界各地的探险家和航空先驱者默默的赋予支持和贡献。
如今, 浪琴不仅拥有精湛的工艺, 而且在秉承一贯优良传统的同时融合了创新的精神。以飞翼沙漏为标志的传统名表有浪琴Master Collection系列, 浪琴evidenza典藏系列, 浪琴Spirit和Heritage系列 (Flagship Heritage系列, Clous de Paris巴黎饰钉系列, Conquest Heritage系列, Elégantes de Longines优雅系列) 。浪琴优雅的诱惑也在一些系列中精致的呈现出, 如浪琴DolceVita系列, 当代优雅的浪琴BelleArti系列, 和经典优雅的浪琴La Grande Classique经典系列。最后, 关于性能方面, 浪琴品牌向全世界展现了精湛超凡的工艺, 如HydroConquest系列, Conquest系列, GrandeVitesse系列, Longines Admira系列, 而在运动传奇系列中, 以飞翼沙漏标记享誉国际的浪琴表向与浪琴有关的传奇人物和英雄致敬。 (包括威姆斯腕表, 连拨Hour Angle腕表及Driver Legend腕表) 。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4
关键词:发现生活;走进生活;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06-0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数学教改提得比较响亮的一个话题,但在现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对生活化的教学却比较随意和马虎,注重理论和纸上谈兵仍然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主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这不是空穴来风,小学数学确实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违背数学教学原理,只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空洞无解和顿生厌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我们教师责无旁贷,只有去做得更好。
一、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数学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小学生,老师提出的问题是: “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你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设计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做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做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解决数学应用问题
“数学很有用”,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如,苏教版第六册有这样一道题:3个大筐可以装90千克苹果,2个小筐可以装50千克苹果。果园里采了400千克苹果,用哪一种筐装比较合适?为什么?部分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先分别算出每个大筐、小筐各装多少千克。大筐90÷3=30(千克);小筐50÷2=25(千克)。再经过试验发现;400÷25=16(个),用16个小筐正好装完。因此,用小筐装比较合适。然而,有同学表示异议:觉得大筐装也合适。400÷30=13(个)……10(千克)。这样只要14个大筐,用的筐数比小筐少。几个学生附和,几位学生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用大筐装,有一个大筐装不满”“对,如果从正好装满的角度考虑,用小筐比较合适,如果从筐少的角度考虑,用大筐比较合适。”我话音刚落又有同学站起来说:“也可以用13个大筐和一个小筐”。我立即肯定了这位同学提出的此种组合方案有新意,同时又提示:“问题是怎么问的——用那一种筐装比较合适。”同学们认为只能用选用一种筐装。突然,又有同学倏地站起来:“问题换作,‘怎样装比较合适会更好。”教材的问题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大胆地向教材质疑,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新课标的教学境界吗?当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带学生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勇敢的同学大胆的估测:10米,15米……大多数同学都摇头。有的同学提出:用一根绳子送到顶端,从上往下量。有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活动中,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知那位学生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怎么刚学完比例知识,在这就用上了?”是啊,这大概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吧?
三、增加生活体验,提高认知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常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为基点进入新课。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提前准备1到12厘米长的小木棍各一节,并贴上长度标签。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发放统计表,让他们用小木棍摆三角形,很快同学们就发现有的能摆成三角形,有的摆不成三角形。然后,我让他们观察统计表,讨论能摆成三角形的三节小木棍有什么关系;再讨论摆不成三角形的三节小木棍又有什么关系。大家在操作、对比分析中很快就感知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这样学习,不但使学生轻松中带着自信,愉快中带着乐趣,而且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定理的内涵,更好地掌握了知识点。使学生真正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自身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做”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我在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分组操作、讨论,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充分而多样的数学体验中学会了思维,逐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智能成长的过程。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5
网络动漫是动漫艺术与网络传媒融合的产物。网络的普及, 带来了网络传播的爆发;网络传播催生了动漫艺术的新形式;而网络动漫, 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科学技术与漫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并借助新的传播方式, 使艺术得到升华。在全世界范围内, 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自1969年期至今只有不到50年的时间, 但是其发展速度却无比迅猛, 特别是近20年来, 互联网技术已经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 它的应用深深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动漫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形式之一,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熟阶段, 其传播渠道与创作形式也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了新的变化。
网络世界巨大的空间为创造者提供了无限可能, 许多漫画创作者及爱好者通过互联网找到创作灵感, 动漫作品网络化已成为一种趋势。2010年7月31日是全球互联网最热门的网路连载漫画《疯女科学家》诞生十周年, 它是世界上由女性创作的最早的网络漫画作品之一。或许, 十年之前的网络动漫还略显青涩和稚嫩, 但如今, 网络动漫已俨然成为全世界最受大众欢迎的娱乐形式之一。网络动漫在中国的兴起是以老蒋2000年2月创作的《强盗的天堂》为标志的, 风靡全国为广大网民所熟知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为网络动漫做了一次成功的广告宣传, 特别是片中的歌词“翠花, 上酸菜”, 更是成为2001年中国十大流行语之一。
我国最早使用Internet是从1986年开始, 当时是为了与国外的一些科研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数据查询的。1994年, 我国接入Internet, 正式被国际承认为拥有Internet的国家, 我国网络事业开始蓬勃发展。1996年, 网络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1998年商业网络迅猛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在初期主要由基于web1.0技术构建起来的门户网站组成, 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功能, 早期的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线上网访问固定的网址, 在静态的网页上进行信息的浏览、下载、搜索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如今, web2.0技术已发展臻熟, 实现了从核心内容到外部营运的革命, 成为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 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在我国网络动漫发展的最初, 来源主要是门户网站的新闻漫画。门户网站是我国早期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这种形式的网络动漫, 其局限性体现在读者与创作者之间是单向交流, 作品形式缺乏吸引读者的新鲜元素, 读者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些作品而不能有所创造发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日益丰富, 互联网络开始注重市场细分, 漫画相关网站和专业网站爆发式出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 火神网、中国新闻漫画网、南方动漫网、千龙动漫娱乐网等一批如今有影响力的漫画门户网站开始建立。火神网是在清华大学支持下于1999年成立的, 是我国最早的视觉艺术网络社区, 它开创性的将网络漫画创作、作品展示、作者交流、漫画交易等诸多功能集于一身, 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漫画艺术交流学习网站。涂鸦王国建立于2003年3月, 是以涂鸦为主的交流性质的自由网站。网站的理念在于超越传统的绘画思想, 接近绘画最初的自由与表达。涂鸦王国作为中国最大的涂鸦网站, 是中国插画界有名的人才汇集中心, 让喜欢涂鸦和插画的人, 在这里找到了展现自己的平台, 吸引了不少畅销杂志编辑的目光。
除了门户网站之外, BBS等论坛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网络用户可以在所熟悉的各种论坛上自由发表观点、共享资源, 与其他用户沟通交流。在这种更加自由和宽泛的空间中, 网络用户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无限制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BBS是人们熟悉的各种网上论坛的英文缩写, 早期的BBS具有公示板的用途,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网络用户与其他用户沟通交流的地方。2002年被大众熟知的慕容引刀的“刀刀狗”, 便是国内最早通过论坛流行的网络漫画之一。
2002年, 个人主页——“博客”这一新兴网络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它的出现让每一个网络用户无需花费大量资金便可以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网站。个人网站向用户提供稳定的平台来展示自己, 用户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博客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网络用户, 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为网络动漫的发展提供了潜在市场。右手的《漫画兔的自杀》系列、黑背的《黑背日记》系列、盒子创造社的《张小盒》系列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网络动漫点击量最大的作品。
门户网站的发展、BBS的走红、个人主页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让网络原创动漫越来越受到网友们的欢迎。网络成为了各类新动漫作品最佳的展示场所, 在扩大动漫作品发行渠道的同时, 有利于中国动漫形式的多样性、多元化发展。2004年之后, 我国网络动漫发展势头逐渐强劲, 特别是在网络文学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盛大文学进军动漫领域之后, 我国网络动漫发展便呈现出势如破竹之态。在盛大文学的带领之下, 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业集团开始向网络动漫领域进军。2008年, 著名网络企业“完美时空”创办了原创网络漫画平台“纵横动漫”;2009年, 盛大网络收购国内知名动漫论坛“有妖气”, 开始商业化运作, 成为原创漫画网络平台。专业网络运营机构的进入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 也提升了国内动漫网路媒体平台的整体实力。
网络动漫之所以在我国有如此强劲的发展, 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大众娱乐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应用。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 革命性的技术必将催生革命性的文化现象。网络动漫的发展使艺术创作与技术发展紧密结合, 两者之间的联姻, 实现了网络动漫的走红。从专业的门户网站到BBS论坛, 再到个人主页, 进而到专业的动漫网站与动漫频道的建立, 网络动漫发展的每一步, 无不彰显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的成果。正是在这样一种彼此完美融合的境况下, 网络动漫成为动漫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我国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发展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
论声乐作品演唱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篇6
一、作品演唱之前必须仔细读谱并深入理解
要真正理解作品所包含最深层思想感情,必借助其歌词、旋律内涵来了解。要了解作品具体内容与思想情感细微变化,须深入到对歌词独到的理解和感受,因为歌词一般如诗歌般精炼。演唱之前,必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词的出处,方可掌握其风格与真正内涵,才可以准确了解作品主人公内心思想情感和作者创作作品背景和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演唱作品时方能更好“进入特定环境,进入角色”。此外,还要反复诵歌词,在朗读中感受和体味词的韵味与韵律、作品包含的情感氛围,才能将词和声音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作品感情表达需要,最终唱出该有的韵味。
另外,读谱在演唱作品之前重要性不可忽视,歌者拿到一首新作品,要先根据作品的作者、年代去了解作品风格,再看作品的拍子特点、旋律线特点、旋律标记,深入了解与掌握作品内涵。切不可直接去网络搜取范唱,直接模仿。这样根本不了解作品就去演唱,是对作品的亵渎与不尊重,做不到对作品正确演唱与诠释。
“呼啦啦啦,西湖的桥,从中折断,雨中定情的纸伞,丢向谁边……”只从作品的词中就可直观看出它是一首悲凉意味的情歌。这是歌曲《断桥遗梦》中的开篇歌词,演唱者也许并不知道其真正背景内涵,会误以为是写给神话传说中的许仙与白娘子的。其实,曲作者是为了表达对已逝爱妻的深切思念,满怀爱恋与不舍之情而写的。曲作者是一个纯艺术人,日常很少做家务,是妻子一直全权打理一切,妻子的突然离世给他以巨大心灵撞击。作品就是在这样这样背景下创作的,寄托了作者无尽的思念之情。所以,歌者对作品的词、背景感受愈加深邃,演唱时表现力就愈加完美。对作品的曲调创作了解越深,包括拍子特点、旋律线特点、旋律风格、旋律与歌词结合特点等深层进行咀嚼。尽量发挥演唱者想象力,把自己从文字与音符中获得的灵感信号,融入到作品演唱意境中去,就会最大限度增强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因此,在拿到一首新的作品时,不要急于唱谱,应将歌词反复朗诵,查找资料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和思想情感,做好案头工作才会对作品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二、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音色表达歌曲的韵味
能否准确掌握作品风格,对于歌者的演唱效果是迥异的。通常歌者在演唱作品之前,要切实做到正确了解作品所处时代而去准确把握其风格,包括其民族与地区属性、作曲家性格特点及其生平,才会对其风格等进行细致分析和了解,这样才不会把各种风格的作品混淆在一起。每个演唱者的嗓音条件、身体条件、家庭教育背景所造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不同,则演唱特点不尽相同,或深情婉约,或朴素深邃,或粗犷奔放,这与个人先天条件和其对作品独到领悟有关。每一首作品都有其特有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图,其中倾注了曲作者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演唱者要尽力用自己心灵去感受、揣摩,再借以歌唱技巧把作者意图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能信马由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忽视了作品本身的情感元素,就会让作品失去原始魅力。
以作品《北京颂歌》为例,歌者在演唱前几句时,以一种叙说口吻来演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京的早晨静谧而美好,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此时北京的秋天清晨似乎有些清凉,但在庄严的东方红乐曲声中,灿烂的朝霞掩映着祖国首都的壮丽,人们心中升起一团豪迈的激情,不得不去歌唱她。
所以,在了解了歌曲的文字内涵以及创作背景前提下,我们要用甜美的音色、柔和的声音、诉说般把对祖国首都的无限热爱从心底发出,切忌用强壮的声音,不加修饰地只顾声音宏大,暴躁而索然无味。要把当时人们那种单纯的,对祖国一腔热血投注于工作的情感与热爱诠释出来,也就是用声音与音乐表现把时代感表现出来,这样才会唱出自己独到韵味。
另一个重要方面,有很多演唱者一味地追求技巧而去演唱,有的为追求大的音量而演唱,丧失风格进而丢掉作品的风格,结果表现出的尽是呆板、木讷。要唱好一首歌,单凭一成不变的音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定要非常清晰地知道属于自己的那个音色,印于脑海。要唱属于自己的声音与风格!不做别人的附属品。
再者,还要根据不同作品所需的情感来选择音色。声乐作品素材如浩瀚的海洋,有关于政治的,有描写爱情的,有诉说人文的等等,因此歌者在面对不同作品时,应该首先把握好作品风格。如进行曲风格要选用雄壮有力且适度的声音,圆舞曲风格的则是华丽、明亮、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摇篮曲风格的则需要用柔和甜蜜充满爱的声音。要善于调动起自己最恰当的声音,从心出发,表现出歌曲内容所真正需要的听觉效果,还原作品原意。
所以,我们在学习与诠释声乐作品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声音的质量更不能忽视情感表现力,使科学的声音与准确的思想相结合,做到声情并茂。
三、努力拓宽知识面,有目的地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
一个歌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对演唱作品内涵的理解和诠释产生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同时一定是一个音乐内涵的成功诠释者,他不仅要准确传递歌词内涵,还要从各个角度去演绎歌曲。歌唱是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最终是演唱者综合素质的体现,这也是艺术家与艺人的最终区别。歌者在学习演唱的同时,还要深层了解一些电影、戏剧、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广采文博,从历史的、美学的及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更好地为作品的表达与诠释做准备,使歌唱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提高自身美学的认知水平,对于一个演唱者尤为重要,当你知道什么是美才会对你所表现的事物加以规范地表现。一个人美学的高低直接对其演唱形成制约,美学的认知培养除了先天的独到见解外,更多的是后天的不断补给。最后,在美学认知的引领下,舞台表现才会有质的飞跃。也就是说,歌者自身修养的提高一定是表现一切艺术作品的基础。
四、保持良好的舞台心态,提高演唱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唱者舞台表演成功的关键之一,这一点是歌者需要在学习声乐专业的过程中与舞台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逐步培养的。对于一个演唱者,身心状态好,舞台演唱时才会有充沛的感情与合理而饱满的热情去演绎歌曲。良好的身心状态、正确的歌唱技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三个部分决定了一个歌者演唱状态,也决定了他最终是否能够走向演唱的成功!不良的歌唱身体与心理状态会导致演唱者技巧的失衡,久而久之,歌唱信心就会被残酷折磨掉,这样的例子多如牛毛。因此不良的身体与心理状态对演唱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若做到舞台演唱的成功,首先歌者在演唱前要做好充分的身体与心理准备,对即将演唱的作品要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要一丝不苟地做到对歌词、音准、节奏的熟练掌握,做到驾轻就熟。每一个字、每一个乐句、每一个记号、每一个课堂上标记的重点都铭记在心。在曲目的选择上,不能贪大、盲目地追求难度、高度。应当客观地选择能轻松驾驭的作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其次建立起演唱信心。演唱信心是演唱者舞台放松的前提,信心不足会使演唱者不自觉地紧张、胆怯,最终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影响到演唱效果。而演唱的信心又同时来自台下的大信息量的提早准备,要有备而来,所谓艺高人胆大。
即便在舞台上,演唱者也是可以做临时自我调整的,比如深呼吸、平静心情、用心想作品内容,用一颗平常心去演唱,不要给自己过高的目标要求等。在平时练习时也要始终保持心情的愉悦,对作品的真正喜欢也尤为重要,使自己达到忘我的境界。丢掉那些来自思想上与声音上的包袱,以饱满的激情,放松自如的状态投入到歌唱中。演唱实践是检验和锻炼歌唱者的最好途径,平时要多实践,创造与把握各种演出机会求得锻炼自己,那么紧张感就会慢慢消除。最后,歌者要锻炼身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会有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随之自信心也就会增强。反之,当演唱者身体状态不佳时,柔弱多病,抑郁寡欢,自信心也会打折扣,必然会影响正常发挥。
五、结语
总之,歌唱是全身心参与的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它要求我们做到身体与灵魂的有机结合。声与情,是歌唱表演中密不可分的血肉相连的部分,它们既辩证又统一,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歌唱的道路上,我们要投注太多的甚至是毕生的精力去探索。它要求我们每一位演唱者协调好自身,使歌唱技术和心灵情感完美地结合,真正使歌唱达到“感情为师,技术为源头,情深技活,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的艺术境界,让作品充满生命力,达到情感与作品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出版社,2004.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7
巨星璀璨,打造自主品牌之路的“东方好莱坞”
近几年来,《满城尽带黄金甲》《潜伏》《步步惊心》《后宫甄則传》等国产知名电视剧在横店影视城成功拍摄,赢得了较高的票房和收视率,极大地提高了横店影视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在1996年,横店影视城还只是一个小乡村,以工业起步并致富,18年来,横店影视城先后建成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大智禅寺、广州街香港街以及明清宫苑明清民居博览城等集影视拍摄、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品牌化影视基地。
横店影视 城繁荣的 品牌效应 背后,不难发现大片云集、群星璀璨是其建立 和维护品 牌化发展 的有力保 证。那么横店影视城为何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剧组不远万里前来取景拍摄呢?奥秘在于横店影视城不收拍摄地场租费及影视场景设施极为齐全。相比其它影视基地一天动辄几千块的场租成本,横店可以帮助剧组省下这笔昂贵的开销。
此外,很多剧组需要从北方到南方、不同朝代之间的转场拍摄,这就需要不小的转场拍摄费用。而在横店影视城,几乎不存在转场的困难。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到民国初年的华夏历代古城、还是街衢市井的文化风貌,或是十九世纪古道纵横交错,珠江穿城的广州、香港的街市风情, 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剧组、每一位游客都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隧道,饱览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神韵.
自主研发,融民族内涵与特效制作的演艺精品
不知从何时开始,“到横店看秀”已悄然成为众多游客的口头禅。如今, 在横店影视城的每一个景区,都能够看到与其朝代背景和文化特色相吻合的经典实景演出。笔者于2014年2月中旬赴横店影视城考察,饱览了或震撼、或神奇、或诙谐、或互动的旅游实景演出。
无论是大型古彩戏法《汴梁一梦》中利用杂技、魔术、舞蹈等艺术手法将北宋汴梁风情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的奇幻演绎;还是走进明清宫苑,大型影视特效互动情景剧《清宫秘戏》选取观众参与情景剧拍摄,体验与王公大臣一起降伏鳌拜的斗智斗勇情节,同时导演还会为观众解开影视特技的神秘面纱,带大家体验拍摄与表演的奇妙乐趣;或是以山为背景,天做屏幕的大型特技实景演出《暴雨山洪》中,神秘的傩舞、诡异的祈雨仪式、野性的力量在冥冥中感受自然的召唤之后,狂风骤起,电闪雷鸣、山洪暴发的震撼场景,都给横店影视城打上了“梦幻大秀场”的深深烙印。
这些在自主研发背景之下打造出的融高科技手段、新颖艺术表现方式于一体的旅游演出产品,不仅带给游客别开生面的感官盛宴,更实现了横店影视城旅游文化资源的不断整合,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开发的良好愿景。
完整影视产业链,实现产业联动经济效应
与其它影视基地相比,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摆脱单纯的影视拍摄盈利模式, 通过建立以影视主题公园带动当地周边产业的发展模式,突破产业链之间的界限,促使各产业之间形成集聚效应,从而使影视城的盈利能力全面提升。
笔者来到横店,深刻的感受到围绕着其周围数十公里随处都可找到宾馆、酒店、度假村等众多休闲娱乐场所。据统计,2013年横店影视城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200多万人次,接待影视拍摄剧组139个,横店影视城群众演员公会向各剧组输送群演12万人次、特约演员18万人次。更有当地人戏称,“横店人,不是开酒店、开饭店,就是在影视基地当演员”。可见,模店影视城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消费,从而提升横店这一南方小镇整体经济的增长。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8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指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 在社会上发生的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与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哪一个领域内发生的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事件, 都可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 鲜明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都具有相应的时代特点, 社会热点问题正是基于这些时代特点而生, 并相对地反映了当时的国情; (2) 大众性, 社会热点问题就是那些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与问题, 也因此而为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地参与其中; (3) 动态性,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更替, 不同时代或者同一个时代的不同时期, 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人们的需求不同, 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同, 社会热点问题也就不同; (4) 典型性, 社会热点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就在于其能够典型地反映出社会的亟需解决的矛盾, 反映人们最迫切的需要; (5) 复杂性, 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较多, 产生的原因较多, 往往由很多矛盾交织而成, 因而解决方法往往也具有复合性。
2 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的意义
2.1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 人们也或多或少地通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来跟上时代的步伐, 提升自我认识。然而, 大学生们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 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面前, 很容易被某些不客观地言论所左右, 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获取有用的信息。对此, 高校应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即时为学生们作出正确的引导, 帮助大学生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精髓,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的领域广, 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 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 当然可以上升到对社会意识形态、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上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高校思政教育, 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十分有利。
3 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3.1 改革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是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途径。首先, 高校应当考虑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采取引导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直受到大众的诟病, 高校通过结合社会实时热点, 不仅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使其积极加入课堂讨论, 活跃课堂气氛, 还可以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客观解析, 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热点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思想。此外, 高校还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课外时间,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相应的讨论会, 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这样, 思政教育被延伸到课堂, 同学们通过讨论可以有进一步的思考, 毕竟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专家学者独到的讲解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其背后的理论思想。
3.2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所有大学生必须参加的, 也有很多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还是有不少学校的学生, 只是走一下形式, 当作是完成任务, 而没有真正落实社会实践的任务, 实现社会实践的目的。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们对社会实践不感兴趣, 甚至认为社会实践本身就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 同学们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可以引起其对社会实践的兴趣。此外, 高校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时, 应该注重社会的实践的实际效果, 提倡大学生们积极参加的同时, 还应强调同学们实际动手实践。同时, 还应该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
3.3 构建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 网络甚为重要。大学生们主要靠网络与同学、好友进行交流沟通, 也主要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 网络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因此, 透过网络平台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教育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途径, 会得到相当多大学生的青睐。一方面, 网络十分便利, 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查找相应的社会热点的资料, 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为上课作准备。另一方面, 同学们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上相互讨论, 也可以与老师互动交流,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进行思政教育。
4 小结
大学生群体普遍对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关注, 社会各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大讨论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既可能有积极的, 也可能有消极的。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可能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高校应该及时作出反应, 建立一定的健全机制, 妥善应对。同时, 社会热点也可以为大学生们提供独立思考与观察、认识社会的机会, 让大学生们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深刻理解各种社会热点背后的理论知识, 学以致用。因而, 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 提出三种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途径, 然而, 要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 除了这三种途径外, 还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机制, 留待日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 2012 (15) .
[2]柴延艳.结合社会热点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及机制[J].剑兰文学, 2013 (8) .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9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生活 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47-01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
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讲“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我想,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最好,就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走近道儿。可以画几种走法儿让学生们选,然后问他们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他们会说那条路最近。为什么它最近呢?怎么证明呢?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甚至能很快地举一反三。有学生举这样的例子,一条狗见到前面的骨头总是沿直线向骨头跑去,而不会绕几个圈,或走曲线去吃骨头,除非它是一条疯狗。对零的性质的教学,我曾在李毓佩老师写的一篇童话,叫《梦游0王国》里有一段精彩的描述:0王国里所有的床铺都是上下铺,但下铺都没有人住。主人公小毅很好奇。为什么没有人住啊?0王国公民解释说,因为0不能躺在分数下。小毅不懂。大家就帮他设想,如果分数线上的数是2,而存在2/0这个数,比如说a吧,那么2=0×a,可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不可能存在a这个数。如果分数线是0,那么这个等式就变成0=0×a,同样的道理,a就是个不能确定的数,所以0就不能呆在分数线下面。在0王国里,没有男人和女人,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外人只能和0王国的人握手,却不能拥抱,因为握手相当于加法,拥抱却是乘法,和0一拥抱,自己也变成了0,回不去了;0王国的居民都很轻,不对,应该说它们都没有重量,但是只要往其他数字身后一站,就可以让他们重上10倍,如果站在小数点后面,又能让这个数轻上10倍……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奥妙。语言要精练,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其他的时间一概要交给学生自己。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和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网络的联系,让我们的工作不在是个人的劳动,它可以让个人的智慧集体化。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篇10
20世纪美国现代诗人, 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 (E.E.Cummings) (1894—1962) 是最具争议的诗人, 以最大胆的实验和最革新的意识特立独行地创立了卡明斯诗歌风格。有人嘲弄他是玩文字游戏的诗人, 有人则赞誉他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诗人。他既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又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卡明斯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其父是哈佛大学教授, 教授英语和社会伦理学, 其母精于绘画, 并常常鼓励他从事绘画和诗歌创作。正是因为父母的疼爱、影响和快乐的童年, 在《如果有我母亲能去的天堂 (她自己去) 》和《我父亲在爱的毁灭中穿过》两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爱的看法:爱是全部, 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是一种积极的动力。1911年卡明斯就读于哈佛大学, 主修语言和古典文学, 在他的第一部诗集里《郁金香和烟囱》 (1923) 有61首十四行诗。古希腊文学的研究对他个人至上的思想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毕业演说《新艺术》, 对古典文学提出了挑战, 并大胆地肯定了现代艺术。1917年卡明斯参加战地救护车队, 在法国工作时被捕关押在诺曼底群山中的监狱里。后来他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把集中营的生活经历写进了《巨大的房间》 (1922) 一书。一战后卡明斯在巴黎和纽约学习绘画, 结识了塞尚、帕布罗·毕加索等艺术大师, 汲取和积累了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他的画集《木炭画、钢笔画、油画、铅笔画、水彩画》 (1931) 充分体现法国绘画艺术家对他的影响和他本人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与追求。在此期间, 他开始创作诗歌。卡明斯就是在画室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诗歌创作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主要讨论卡明斯的绘画艺术及创作风格对其诗歌艺术和创作风格的影响, 如何实现绘画艺术与诗歌创作悄然而成一体。诗人曾说:“我的诗, 少数除外, 实质上都是画。”下列分别从绘画的主题、立体派绘画技巧、绘画的视觉艺术三个视角探讨其对卡明斯诗歌创作的影响。
2. 主题
卡明斯是一位优秀的画家, 举行过很多个人画展, 在油画和素描方面成就颇多。他目前有2000多幅油画留存于世, 80多本画集收藏在哈佛大学的卡明斯艺术馆, 包括一万多张素描。卡明斯的绘画多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同样, 身为现代诗人, 他的现代诗歌不具有“现代”特征, 如:自杀、乱伦、疯狂、淫欲、绝望和精神衰竭等;卡明斯的诗歌描述的是另一个世界, 在那里, 能找到个人的尊严、纯真的爱情、古老的传统、与他人同享的自由、超验的快感、太阳、鲜花和河流。如他的十四行诗“this is the garden:colors come and go”采用“abba abba cd ee cd”的韵律模式, 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两个诗节以浪漫的笔触并且借助通感等多种修辞格, 再现了花园里的诸事物如“trees”、“flowers”、“fountain”、“colours”、“greens”;整首诗中3个“T (t) his is the garden”的排比结构构成了全诗的线索, 起到了串联的效果。卡明斯诗歌的诸多主题基本上是传统的, 歌颂和赞美爱情、纯真、自然、个性等, 带有浪漫主义的痕迹。有些评论家认为卡明斯不是美国的主流诗人, 因其诗风、诗歌主题、形式、内容等没有太大的变化。
诗歌标题和诗集名也是具有革命性的, 卡明斯往往用符号、字母甚至不能明确表达意思的短语。例如1925年诗人自费出版的诗集&, 即And;诗歌标题L (a) ;1952年出版的K和1931年出版的W, 即意大利语“万岁”ViVa;用希腊语命书名例如1950年出版的Xaipe (庆贺) ;用数学题命诗集名, 例如1994年出版的1x1 (1乘1) ;还有如is5 (是5) , No, Thanks (不, 谢谢) , 等等。
3. 立体派绘画技巧
卡明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欧洲学习绘画, 并于1920年加入旅居巴黎的海外派艺术家的行列。立体主义是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场现代主义艺术的革命, 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写实绘画规则, 认为这种传统的绘画写实无法表现当时复杂的工业社会, 而真正的写实应该是一种主观真实, 即将主观知觉到的各客体从多个角度展现在一个张纸平面上, 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一切客体的存在, 主张对客体的整体结构进行拆解、重构、拼贴、叠加等, 以期得到对客体的动态呈现。画家们努力从不同视角呈现出同一个客体的不同侧面, 不再只局限在一个单一且固定的视点。他们把一个客体形象彻底拆解、打碎, 然后通过较为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重新建构, 试验将客体的每个侧面展现在同一平面中来打造较为立体、较为动态的三维画面。作品中原本完整的形象被彻底肢解、分离,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完成无限的组合及重构, 极大地拓宽了作品原本的张力, 最大限度地增强了作品的无限空间想象力。可以说, 分解与重构是实现立体主义美学的方式。当时的一个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达达派, 反对一切传统, 反对一切常规, 坚持以破为立, 并声称“我们把我们的单词的可塑性弄到未必有人能超过的程度。我们不用严谨、看得懂的句子, 即采取否定文献作品 (创作这类作品, 在遣词造句和运用严谨的句法上, 要花费许多时间) 的方法, 才取得这一成绩…… (井勤荪, 王守仁, 1987:147) ”。达达主义的思想更加激励了立体派画家的信念。
立体主义对欧洲的绘画技巧影响很大, 卡明斯的绘画技巧因此也深受其影响。绘画成了指引艺术发展方向的先驱。立体派艺术无视经典的常规, 打破传统的艺术观念和事物的完整形态, 使事物破碎, 再重新组合成畸形怪异的图像。卡明斯正是把这种绘画技巧移植到诗歌创作中。正像古典美学从未能阻挡毕加索的奇异却又无法抵制的绘画风格一样, 传统的诗歌规范也不曾挡住醉心个性的卡明斯在诗歌创作技巧方面的革新和试验。卡明斯把耳熟能详的传统诗歌形式捣毁, 然后根据个人的意愿重新构筑全新的形式。而这些全新的诗歌形式奇特别样, 完全彻底打破传统诗歌中关于诗行、诗节、韵律、用词等规则, 冲破了一切框框, 使诗歌的外形和体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同时给人以耳目一新且有陌生的感觉, 乍一看, 令人困惑不解。卡明斯开拓出一种卡明斯式诗歌模式, 一种全面背离传统规范的诗歌风格。
In su nli gh t o verand o
A vering
onc eup ona tim
e ne wsp aper
这首诗有的似字母碎片, 亦无任何标点, 可当重新建构这些字母碎片, 便得到:insunlight, overandovering, aonceuponatimenewspaper.单从这个简单的生活意象来看, 诗歌似没有寓意, 空洞且浅薄;但是卡明斯利用了立体主义的画技把字词拆解和组合, 并分写在不同的诗行, 通过这样似乱非乱, 似无章亦有章, 似随意亦非随意的拆分和重组, 把一个简单的生活事务渲染到了恰到好处。诗歌中凌乱的字母恰恰构筑了报纸的完整空间画面, 同时也折射了一张皱巴巴的旧报纸的立体形象, 更巧妙的是诗行中留出的空白处, 看似随意而为之, 却使得一个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而光怪陆离的报纸形象跃然而出。
4. 绘画的视觉艺术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 通过色彩、线条、图形、人物等传递画家的所感所悟。卡明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还是较为传统地创作诗歌, 无论是诗歌题材、形式, 还是诗歌的韵律, 虽然他的一些十四行诗也出现了一些变异和偏离。例如, 卡明斯有意模糊传统十四行诗的分行, 不分大小写拼写单词如I写成i, 随意使用标点符号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他旅居巴黎潜心学习绘画, 立体主义的影响也使他开始以全新的方式创作诗歌了。“卡明斯把诗当成一种再现, 一种对自然的仿造, 一种说着话的图像, 目的在于教育和怡情悦性” (Richard, 1998) 。
从视觉效果出发, 卡明斯竭力把绘画的美学原则应用到诗歌创作中, 对字母书写、标点符号、词语、断句、诗句的排列和形状等进行了大胆和革命性的试验, 并且巧妙地运用字母书写、标点符号、词汇拼写、句子断句和排列等把有关诗行、诗节、节奏、句法、韵律等创作诗歌中的常规打破, 意在使诗歌在形式上和语义上直接呈现出特有的视觉效果, 力求表达一种视觉思维, 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力, 从而在另一个维度增强了诗歌的主题意义。
在绘画视觉艺术方面的造诣给卡明斯的诗歌创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他非常注重构建语言的意象, 或是以语言描画出新奇的语义视觉, 或是以诗行的巧妙排列构筑出生动的形式视觉, 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留给读者广阔的理解空间和想象空间。利奇曾指出, 卡明斯同威廉斯一样, “是开创纯粹的诗歌视觉模式的美国诗人” (Leech47) 。
在诗歌语言方面上, 卡明斯进行了革新, 诸如名词有过多的修饰语, 修饰语的排列顺序有悖规范, 如green thrilling light (绿色的令人激动的光线) , blue slender hands of God (上帝的蓝色而纤细的手) , white high night (白色的高高的夜) 等。卡明斯在这三个例子中赋予个人审美经验和主观感受物质属性, 有意改变物质和精神形容词的位置, 表达他的个人精神论, 即人类的精神发展是基于个人的情感经验、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爱的超验能力和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另外, 在他的笔下词语搭配也是不可能的都变成了可能, 如副词修饰名词、动词当名词、分词作名词;这种非常规的、非逻辑的语义搭配强烈地刺激了读者, 例如stinging gold (带刺的金) , a tall wind (高风) , spring is like a perhaps hand (春天像一只可能的手) , a salesman is an it that stinks Excuse (商人是经常发出恶臭的“对不起”话语的东西) , pity this busy monster, manunkind/not (人类是非人的忙碌的魔鬼) , progress is a comfortable disease (社会进步是一种令人舒服的疾病) , Humanity i love you because/when you’re hard up you pawn your/intelligence to buy a drink (人性是饥不择食) , 等等。这些语义视觉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 看似怪诞, 实则富有机智的洞察和深刻的哲理, 对现代社会的丑陋给予尖锐的讽刺。卡明斯还创造了大量的词语, 如上文的“manunkind”就是一例。这些违背常规的词语及其用法蕴涵着丰富的可能意义, 拓展语言的表达力, 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也刺激读者进行意义的再创造。
在诗歌的形式上, 更为感叹的是卡明斯创造出千变万化、极富创意的形式视觉。以《stinging (日落) 》为例,
全诗采用了三角造型, 诗行间留有空白处, 给人以夕阳人海时的运动景象。“great bells are ringing with rose”一行似地平线, 其上是金色的残阳和五彩余晖, 其下是海面上夕阳返照, 诗行间的空白处像是朵朵白云和悬浮在海浪尖上的薄雾。全诗的排列最上面是教堂的“顶” (spires) , 然后是教堂的“钟” (bells) , 最后是下面教堂的周围“大海” (the sea) , 这正好从形式上呼应了语义视觉所描绘的由上至下的海边教堂的景象。另外, 全诗后一部分“a tall/wind/is dragging the/sea/with/dream/-S”描述了浩渺的大海、起伏的波浪、延绵的涟漪, 一词一行的排列缓缓放慢诗的节奏, 从意境上呼应了大海、波浪和涟漪的缓慢运动的特点。以“S”单独成行结束全诗, 也从形式上强化了波浪、涟漪向无尽远方不断延绵的视觉景象。在这首诗中, 形式的意象有力地巩固和补充了语义所要表达的主题, 从而丰富了诗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卡明斯成功地实现了画与诗的完美融合,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诗为画, 画即诗, 成为美国现代主义诗坛最创新最大胆的实验主义诗人, 开创了最怪诞最奇异的诗歌创作方式。
摘要:美国现代诗人E.E.卡明斯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善于用语言创造光和色彩, 由此缔造各种意象, 来抒情达意。这位画家竭力用绘画的艺术来表现诗歌, 不顾传统的诗歌创作规范, 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诗歌形式, 甚至是怪诞的、凌乱的、无章无法的;坚持自我, 主张人人都是独特的, “我不为他人活, 他人亦不为我活”。本文从画家的角度和绘画的艺术分析卡明斯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绘画艺术,诗歌创作,怪诞,视觉
参考文献
[1]范革新.离不开过去的美国现代诗人—E.E.卡明斯[J].外国文学研究, 2000, (1) .
[2]Leech, G.A.Linguistic Guideto English Poetry.London:Longman GroupLtd., 1969;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
[3]李顺春.美国现代诗歌鉴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Kostelanetz, Richard.Another E.E.Cummings.New York:Liveright, 1998.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推荐阅读: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08-28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07-03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07-30
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09-09
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11-20
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11-23
数学教学与幼儿的生活07-19
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07-26
数学与生活的新体验11-26
数学与生活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