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生活味(通用10篇)
数学的生活味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数学的魅力。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 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连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生活化, 而忽略数学化, 使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调和好“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的比例, 使数学教学既有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味道, 也不缺失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 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数学味———数学课堂中始终如一的主料
首先, 教师要掌握小学数学的本质, 搞清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 以便能正确对待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本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 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等等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本质。如果教师对数学的本质和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 就不会忽略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这一“主料”的地位。
二、生活味———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调料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很多学生害怕数学, 不喜欢数学,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 很抽象, 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 不知道如何把它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并创设一定的情境, 挖掘生活中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三、数学味+生活味=一道美味的数学大餐
(一) 正确处理“主料”和“调料”的辩证关系
1.“主料”是学生主要营养的供给。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应用和数学人文精神等方面。因此,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所要汲取的营养必定来自“主料”。数学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味。生活味是“烹饪”数学这道“大餐”的调味剂, 是为数学味服务的。
2.“调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营养。突出数学味, 决不意味着否定数学教学需要生活化, 恰恰相反, 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肯定了数学教学生活味的价值。失去了生活味的数学教学将是僵化的说教, 加入了生活味这一“调料”, 才能使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有滋有味, 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 数学技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应用数学的意识也更加强烈, 从“主料”中吸收的营养可以得到更好的消化。才能像课程标准中所说的那样, 使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体现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 如何把握“主料”和“调料”的分量
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因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对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 可以加重“调料”———生活味的分量。例如:对位置与方向、统计、轴对称、粉刷墙壁、确定起跑这些教学内容, 学生有很好的生活经验, 如能结合生活味进行教学,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依据。一般情况下, 低年级的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 但由于低年级学生数学知识比较匮乏, 他们所具有的就是那些直接的生活经验,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充分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生活味比较浓一点。但是,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储备的增加、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不能始终停留在生活这一层面上。因此, 生活味相对要淡一些。
3.以教学环节为依据。一般教学中, 合理地利用生活化的导入, 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因此, 这一环节生活味可以稍浓一些。探究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时, 需要体现数学的思维方法, 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 故这一过程则以数学味为主。应用数学到生活中的环节, 生活味要浓一些,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数学的生活味 篇2
龙入云善于把生活引进课堂,也善于把课堂延伸至生活中,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活味儿。他告诉记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时就会感到特别自然、亲切、真实。”
数学处处有生活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龙入云总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龙入云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他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就像是在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样。”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章内容时,龙入云设计了一个“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货员”的活动,让学生模拟在生活中买东西的情景。首先,他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了一个小商店,货架上摆满明码标价的商品,并公开招聘售货员。然后他让每个小组长给本组成员每人发一块钱,学生拿着钱到小商店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在活动中,学生根据手上的现金和商品的价格,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使教学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学生在这样的情景模拟中,对人民币的使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龙入云组织学生来到操场,让学生各自选定一个建筑物,试着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根据所看到的物体形状的变化,画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感受空间与图形的关系。他还让学生做这样的假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的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 000米处,车站在学校的正西方向800米处,我们要如何画这个方位图呢?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很快画出了方位图。
龙入云常常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用具体的生活事例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学中的师生交流,主要通过言语来实现。然而,由于数学本身概念性比较强,数学语言往往比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吃力。所以,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将抽象语言生活化的能力,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龙入云就特别注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他说:“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在不影响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在教学“‘<’和‘>’”的内容时,龙入云将概念性的语言生活化,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认识“>”)
师:一天,大于号和小于号结伴出行,它们来到了美丽的公园。(出示课件)
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树上有几只鸟?有几只蜻蜓?
生:有3只鸟、1只蜻蜓。
师:我们已经学过等于号,能不能在数字3和数字1之间放等于号呢?
生:不能。
师:(出示“>”卡片,以大于号的口吻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大于号)嘿!大家好,我是大于号。大大嘴巴朝前的就是我,站在我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
……
(认识“<”)
师:公园里这么热闹,小鱼也游出来凑热闹了,谁能告诉大家有几条小鱼?有几只青蛙?
生:有2条小鱼、4只青蛙。
师:(出示课件,以小于号的口吻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小于号)嘿!同学们好!我的名字叫小于号。当谁的数量少时,我就要向它伸出尖尖角,尖尖角朝前的就是我,站在我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
为了让学生易于辨认“<”和“>”,龙入云还创编了顺口溜:“大于号,张大嘴巴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他还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用肢体语言将顺口溜演示出来。他的一名学生说:“龙老师的数学课真是太好玩了!他一边给我们看图片,一边扭屁股做动作,特别生动形象。”
龙入云在布置作业时,也注意凸显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比如,他会布置学生把家里一天的生活开销记录下来,制成表格,然后进行支出计算,根据费用的支出情况向父母提一些家庭收支安排的建议。又如,他会布置学生估算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计算上学所需的时间,并据此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龙入云就是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生活处处是数学
师:小明想请妈妈买块桌布,你觉得妈妈该了解些什么呢?
生:要了解桌子的长和宽。
师:如果小明妈妈手上刚好没有尺子,那么她该如何测量桌子的长和宽?请同学们帮帮小明妈妈好不好?请你把课桌当做是小明的桌子,用身边的物品估算一下桌子的长度和宽度。
nlc202309040517
(学生有的用手丈量,有的用铅笔丈量,有的用书本丈量……)
师:你用了什么工具测量?结果怎么样?
生1:我用手掌量,我的桌子有6掌多长。
生2:我用铅笔量,桌子差不多有4支铅笔那么长。
……
这是龙入云在教学“长度单位知识”时,给学生设计的一个估算题目。他说:“估算很重要,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估算。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提炼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觉地把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做到举一反三,进而解决其他类似的数学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拥有自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龙入云在教学中一直践行着这样的课程理念。比如“五一”黄金周放假前,很多学生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计划,他便借此契机,设计了一个“理财小能手”实践活动:旅行社提供了一个“桂林─阳朔”三日游的路線,并标注了旅行中所需的各项费用——旅行社费用(不含餐)238元,餐费115元,自选景点海底世界门票100元,然后让学生估算这次出游应该带多少钱。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很快估算出这次旅游的费用大约是460元,甚至有学生建议:“出门在外应该多带点钱,带500元。”又如,为了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消费问题,龙入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游乐园里,大家玩得可开心了。中午,大家肚子都饿了,需要用餐,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手上的钱,吃到一顿既物美价廉又有营养的午餐呢?首先,他出示菜谱的课件(见下表),然后引导学生在节约费用且保证食物有营养的前提下选择午餐。在他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喜好和食量选择午餐:有的学生选择了一饭一汤,有的学生选择了面食和烧茄子,有的学生选择了馅饼和水果沙拉。
龙入云常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切实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一位学生家长说:“过去,我带小孩出去玩,吃饭的时候他总是看到好看的菜就点,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完,太浪费了。现在,他不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点菜,还抢着帮我做选择呢。他跟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了,在外面吃饭既要省钱又要注重营养。’”
“数学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是数学。”这是龙入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真切地感受数学的魅力,这让他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味儿。他说:“以后,我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活与数学完美结合的教学路子。”
【人物小档案】龙入云,现任柳州市景行双语实验学校校长助理、工会主席,自治区先进教研工作者,柳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他曾多次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论文奖及课例一等奖,撰写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被收入《小学数学教育》,并多次承担自治区、市级比赛课和示范课。2008年11月,他执教的《垂直与平行》一课,获自治区第九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2009年5月,他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荣获全国第九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赛课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
数学的生活味 篇3
关键词:数学学习,生活实际,实践经验
小学数学是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数学,学生并不是上学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日常生活的社会实践经验,再加上他们的抽象思维比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等特点,使他们往往感到数学抽象、难懂、高攀不起,学起来又枯燥无味。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由畏学到乐学、由怕学到想学呢?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说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地认识数学,真正地了解数学。
记得教育媒体上曾有过这样的一则报道:某一特级教师用同一教案分别在城区某小学和农村某小学执教《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两个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竟然有天壤之别。上课流程大致如下:
城区某小学:
老师播放光盘:乒乓球选手王楠与外国选手比赛的一段剪辑。
老师播放了一会儿,暂停,把比分锁定在10:5。师问:“你们认为现在需要换发球吗?在旧规则下需要换发球?为什么?”学生讨论了一会儿答:“现在不要换发球,因为她们一共打了15个球,15不能被2整除,所以不要换发球;而在旧规则下需换发球,因为15能被5整除。”师又继续播放,过了一会儿,师把比分锁定在10:8。又问:“那现在需要换发球吗?”生激烈讨论后答:“现在需要换发球,因为她们一共打了18个球,因为18能被2整除;但在旧规则下不要换发球,因为18不能被5整除。”……
这堂课上得可谓精彩纷呈,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生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讨论也非常激烈,最重要的是在他们自己的不断探索、不断讨论中得出了“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
二、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让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教师在进行“元、角、分”的教学时,不妨创设一个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自己扮作售货员和顾客,让他们在买东西和卖东西的实践中逐步学会该如何付钱、如何找钱,以及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等等。这样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在模拟生活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不但很快地掌握了新知,而且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教师在教学“圆的性质”时,不妨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首先用多媒体出现一辆很漂亮的自行车,重点放在车轮上。让学生仔细观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接着再试探地问:“为什么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行不行?为什么?”首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所熟悉的自行车,激发他们的兴趣,再以问题启发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讨论研究中自己归纳总结出圆的性质。这样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不但不会感到数学比较难,反而会感到数学比较有趣。
《新课改》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调查、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通过儿童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外界获得的经验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他主张组织从事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界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与顺应,不断丰富认知结构、发展智力。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例如:
(1)有油45千克,需分别装进两种不同规格的油壶中,大壶一只装油5千克,小壶一只装油3千克,现已装了4只大壶,问还需要几只小壶?
(45-4×5)÷3
=25÷3
=8(只)……1(千克)
8+1=9(只)
答:还需要9只壶。
(2)现有布50米,分别做两种不同规格的大套装和小套装,大套装每套需用布4米,小套装每套用布3米,现已做了6套大套装,剩下的布全部用来做小套装,问还可以做多少套小套装?
(50-4×6)÷3
=26÷3
=8(套)……2(米)
为什么同样有余数,而有些要加上1,有些却并不加呢?这就是要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尊重生活现实。在日常生活中还剩1千克的油,我们不可能把它倒掉,而是再用一只壶把它装起来,所以第(1)题要加1。在数学上把像第(1)题这种加1的方法叫“进一法”。而第(2)题剩余的2米布不够做一套小套装所以我们并不能加1,这样的题型我们把它叫做“去尾法”。这样的题目在生活中真是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数学的生活味 篇4
一、从实际出发,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开门见山地问学生:大家了解我们生活中的钱吗?生活中的钱就是人民币,那大家对人民币知道哪些知识?教师就此展开了对不同面额人民币的认识,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紧接着通过设计生活中常见的数钱、付钱、换钱等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了元、角之间的进率,明白了1元=10角,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通过体验换钱这一活动,体会到1元钱有很多不同的拿法。最后通过“小小商店”让学生进行“估一估”“猜一猜”“买不买”“买哪件”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活动,其意义是很明显的,学生很乐意参与,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的也远远不止于买东西要付钱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数学回归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挖掘“数学味”,注重对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二、创设情境,建构数学模型
在小学阶段,经常遇到一些简便计算,这部分知识在我们大人看来比较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却很难掌握。比如“123+99,240-199”这类计算题,学生比较难掌握,即使掌握也是死记硬背,其主要困难在“123+99=123+100-1”中,原先是用加法计算的,为什么现在又要用减法计算-1呢?在计算“234-199=234-200+1”中,原先是用减法计算,现在却还要用加法计算+1呢?其实,类似这样的简便计算,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用心挖掘,都可以找到它在生活中的原型。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过付钱买东西的经历,经常出现“付整找零”现象,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情境1:小明原先有123元钱,爸爸打算奖励他99元,假如你是小明的爸爸,你会怎么给小明钱?小明现在又有多少钱?情境2:妈妈带了240元钱,买一件上衣需要199元,你建议妈妈怎么付钱给营业员?妈妈现在还剩下多少钱?这样情境的创设,学生自然会想到小明爸爸可以先给小明100元,然后小明再给回爸爸1元,即再减1,那就很容易得出123+99=123+100-1;妈妈付钱可以给200元(240—200),由营业员找回1元,即再加1,妈妈现在还剩下的钱就可以用算式240-199=240-200+1来表示。这就由一个生活原型建构了一个数学模型。模型建立了,学生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类似的问题,进而归纳总结出简便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牢固了,并能灵活运用,既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意识。
三、揭示数学差异,获得科学数学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但是学生所学的数学不等于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理性的,也是科学的,而生活中的数学却是原始的,往往不够科学严谨。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几十几数成几几,几百几十数成几百几,像“四十五”数成“四五”“二百四十”“数成二百四”,省略了其中的“十”……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学会了数数,但这样的数法却不是我们想要的。面对这样的差异,我们要给学生揭示差异,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科学严谨的数学,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态度。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笔者组织学生分析“几十几”“几百几十”这类数的组成,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数的组成,进而准确地去数数。在这个问题上,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课堂实录中的一个片段,加以说明:
师: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平均分的例子?
生1:我爸爸给我切生日蛋糕,其中1/2是给我吃的。
师:很好,你爸爸知道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分成2份。
生2: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也会有1/2。
师:不错,老师把你的想法总结一下,海平面把太阳平均分成2份的那一刻,你看到了太阳的1/2,了不起。
生3:一块橡皮,从中间切断,其中一块就是1/2。
师:假设一块橡皮从中间切开后,2小块大小一样,每小块的确是占1/2。
师总结:其实生活中的1/2的例子还有很多,但生活中的1/2和我们数学中的1/2有时候是有一点距离的。
在这里,学生举的例子都是完完全全的生活中的数学,他们对1/2的概念的理解是有缺陷的,教师用科学的数学语言,不断地纠正、补充学生头脑中1/2的形象,使之更加完整、科学。
总之,数学中的“生活味”和“数学味”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和谐统一的,“生活味”是基础,“数学味”是提高,“生活味”是为“数学味”服务的,“数学味”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味”,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不断尝试和研究它们,才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也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生活味突出数学味 篇5
一、创设生活情境应具有数学味
缺少数学味的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依托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从现实出发,去学习抽象的数学。教师创设的情境如果失去了数学味,就算一时激起了热闹的教学场面,也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因此,数学课的情境一定要具有数学味。
我曾听过的《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花过钱吗?
生(齐声):花过!
师:(投影出示各种人民币)那这些钱,你们认识吗?请把你知道的关于钱的知识介绍给你的小组同学。
生1:钱也叫人民币。生2:元最大。生3:10角就是1元。生4:钱可以买很多很多东西。
师:看来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大家已经知道了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更多的知识。(揭示课题)
教师首先用“你们花过钱吗?”这个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此愉快的情境中出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跟小伙伴们交流自己已经知道的关于钱的知识,此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疑是浓厚的。在这里,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在无形中进行了一场互相学习彼此生活经验的活动。同时,教师以此为切入口揭示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整个导入环节中所创设的生活情境显得简洁而有效,使课堂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教学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二、在探究知识中应体现数学味
数学的核心是数学知识内容和数学的思考方法。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教师要科学地组织学习素材,以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要体现数学味,注意要把握好一个度,凸显本质,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了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之后,出示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
师:看到这个圆,你知道什么?
生1: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生2: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生3: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生4: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吗?
生1:我觉得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的圆心。生2:石子的力量向四周平均用力,就形成了一个个圆。生3:这里似乎包含着半径处处相等的道理呢。
师:瞧,简单的自然现象中,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至于其他一些现象中又为何会出现圆,当中的原因,就有待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调查研究了。
像这样的探究过程,不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更具有数学本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数学思考过程需要生活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把学生带进现实生活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得数学思考具有生活味。如我在《分数的意义》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板书1/4。说说关于1/4你知道些什么?
生1:例如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可以说吃了这个西瓜的1/4。(其他回答略)
师:如果用图表示1/4,100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它的1/4吗?在小组里交流你表示的理由。
生在小组里交流1/4表示的理由。
全班交流、质疑。
师:在表示1/4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它们分的对象相同吗?)
生1:我发现它们都是把东西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生2:我发现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有的是把12个五角星、8朵花平均分。
师:它们平均分的对象不同,(媒体演示)如果我们把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作单个物体,那么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像12个五角星、8朵花,我们把它称作一个整体。
师:像这样的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单位“1”可以指哪些物体呢?……
这里没有挖空心思创设情境,对于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也没有过于追求形式,就能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升到一定层次,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层次的思维,在数学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生活味。
四、数学练习方式需要生活味
当数学知识应用转变成单调的练习时是比较无味的,但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出既有“数学味”,又不失单调的练习。如:计算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当小医生、当小老师,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出题的机会,参与批改作业的机会,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要我们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交流机会和表达的机会,学生就能享受成功。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美;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量一量自己房间的长和宽,并调查地板砖的价格,结合自己的喜好为家长提供最佳的铺地砖的方案;学习了统计后,请同学们调查统计自己家一周内扔掉的塑料袋情况,并制作成统计图,算一算一周共扔掉了多少个塑料袋,从环保的角度想一想,要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使书本知识变活,让学生活学活用,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生活味与数学味的揉合之道 篇6
学生列式为: (45×11+11) ÷48=10 (辆) ……26 (人)
在交流答案时, 绝大数学生认为最少需要11辆车。但其中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 我认为最少10辆车就可以了。”其余的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他的说法。那个学生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让瘦点的同学, 3个人挤挤坐2个座位, 因为我们上次乘车去春游时就是这样挤着坐的, 这样10辆车足够了。”听了这个学生的解释后, 老师高兴地说:“说的有道理!”并带头鼓起掌……
在课后的交流中, 大多听课的老师和执教者充分肯定了这一生成性环节, 认为《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提倡学习有用的数学, 数学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这个学生能想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个问题, 正好体现了这一思想。笔者认为上述教学中, 教者过分强调数学的生活味, 而忽视了数学本该有的数学味, 数学教学中生活味与数学味孰重孰轻值得深思。
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味的重要性
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生活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即其不仅涉及一定的数量关系, 而且也是与各种具体情景直接联系的, 这可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案例:徐斌老师教学《确定位置》的教学片段
师 (指着板书) :刚才我们用这样的说法, 确定了一些人、一些动物、一些房间、一些书的位置。其实,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确定位置。请大家想想, 在你的生活中, 有哪些地方也要确定位置。大家可以先商量商量。
(前后左右的几个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1:射弓箭!我们射弓箭时就要先确定靶子的位置。
师:哦,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瞄准靶子后, 你的弓箭会射得更加准确。
生2:我们在教室里找座位, 也要先确定位置。
生3:坐火车时, 也要先确定位置, 才能找到自己的座位。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这儿有一张火车票, 车票上写着04号车012号下铺。根据这些数据, 你怎么确定位置?
生3:只要到4号车厢里去找第12号的下铺就行了。
师:你说得真棒!你肯定乘坐过火车, 是吗?
生3 (满脸自豪) :是的。我还坐过飞机呢!坐飞机也要找座位。我还知道, 飞机票上面是没有座位号的, 上次我和爸爸坐飞机, 爸爸拿着飞机票去排队换了一个号码牌。
(大部分学生面带疑惑)
师:你的见识真广!
分析:数学, 对学生来说, 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 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而由于受年龄的限制, 儿童的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数学教学就是要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使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取学生有经验、有兴趣、有感受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这些事例无一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而正是这些事例才最能促进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巨大魅力。
二、数学高于生活——数学味的必要性
基于生活的数学学习材料是学生探究数学的条件和前提, 数学虽以生活为基础, 但数学却又高于生活, 因为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 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这也就如国际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的力量源于它的普遍性。”因此, 数学教学在充分肯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也应明确肯定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必要性。
案例:《十几减6、5、4、3、2》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从图中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有:一共采了11个蘑菇, 有5个, 有多少个?你能把这些信息填在相应的框框里吗?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这里告诉我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生:告诉我们一共有11个蘑菇, 其中蓝蘑菇有5个, 求花蘑菇有多少个?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算式是?
师:减法计算, 求什么样的问题会用减法计算?
生:从总数里去掉一些, 求剩下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师:这儿用减法计算, 是求剩下的问题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共11个蘑菇, 减去蓝蘑菇的个数就得到花蘑菇的个数。
生:从11个蘑菇里减去一种蘑菇的个数就得到另一种蘑菇的个数。
师引导学生小结:知道两部分的总和和其中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 用减法计算。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后,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应对, 能顺利地列式解答, 但教者并没有只在生活经验上徘徊, 而是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不断地加工, 把肤浅的生活经验提升成理性的数学经验, 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减法的意义, 这一过程也就是学生生活经验数学化的过程。这说明, 现实数学只有通过数学化才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 避免了当下许多课堂教学 (如:案例一) , 重视了数学现实, 却忽视了数学化, 或把数学理解为从形式到形式, 却忽视的它的来源和应用。
数学的生活味 篇7
一、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轨迹,从现实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得新知,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实现数学的‘再发现’”.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生活中选择、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为教学服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的有趣、有味.例如,教学“百分数意义”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前搜索了一些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试着说一说这个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进一步让学生探究“百分数”,使学生明白百分数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
努力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求我们要搜索生活中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并能加以改造利用.例如,数学活动课“巧算粮囤的质量”,我结合农村小学的特点:一个个大粮囤,不用秤称,如何运用我们的数学知识算出粮囤的质量呢?学生分小组操作,探索出许多方法.这里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兴趣浓,探索的积极性很高,其中的探索过程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二、精心设计富有数学味的生活情境
许多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活情境,但所设计的生活情境缺少“数学味”,即缺少数学问题和数学思考.那么,如何使设计出的生活情境更富数学味呢?
1. 设计的生活情境要包含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富有“数学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任何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但生活情境的设计不能脱离数学的本质,即数学问题和数学思考.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以获取数学知识为目的的,是对数学发展过程的再模拟.它可以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最终生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2. 设计的生活情境要利于数学抽象
教师设计出的生活情境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兴奋,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是学生的经历一个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使生活问题经过提炼和纯化,转化为数学问题.但数学教学的根本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最终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设计的生活情境要从呈现形式上、引导指向上有利于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学思考.
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一教师设计出如下情境:矿机厂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超额生产的零件数量分别是3 000个和2 000个,厂领导决定拿出4 000元奖励给这两个车间.你认为怎样分配这笔奖金较为合理?这两个车间各应分得多少奖金?许多学生都积极倡导按比例分配奖金.但如何计算出各车间的奖金数额呢?部分学生想到的方法是:3000+2 000=5 000,4000÷5000=0.8,第一车间:0.8×3000=2400(元),第二车间:0.8×2000=1600(元).这时教师并没有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问学生0.8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表示每超额一个零件应得的奖金.教师进一步追问:每超额一个零件应分得这批奖金的几分之几呢?第一车间应分得这批奖金的几分之几呢?第二车间呢?
以上案例反映出,学生原来的解题思路是以往的归一方法.这个方法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抽象,对学生数学发展没有积极意义,这显然不是本教学的目的.通过教师一系列提问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数的数量关系,迫使学生运用分数的数量关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使学生逐渐抽象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形成关于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系列数学思考.
数学的生活味 篇8
新课标对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做了明确的规定, 特别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并运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 我们更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生活化的程度, 让学生的生活中有数学, 数学课中充满知识。两者相得益彰, 缺一不可。
我觉得,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生活化”, 实现“数学化”, 把“生活化”与“数学化”融合在一起,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努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 培养学生的数感
生活经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认识, 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实用的。比如, 在学习“6-10各数的认识”这一课中, 当学生认识了6-10这些数字后, 我并没有就此结束, 而是积极寻找可以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的方法。因此, 我让学生找一找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加深学生对这些数的认识与理解。比如, 让学生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学生很快就对这些数字有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学习效果很好。相反, 如果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的话, 那么学生就只会把这些数字当成生硬的数字, 效果就不会那么理想。但是当学生认识到课堂下有许多事物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就会对这些数字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从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延申到课下。那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和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二、在数学味中感受生活味
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数学学习中得到的方法、技能、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课外可以增加学生社会调查等实践作业, 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 会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 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 当学生学习完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之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圆柱形的, 有什么东西是圆锥形的, 圆柱的体积为什么是圆锥的体积的三倍。比如, 打谷场里的圆锥形粮食堆。用自己同底等高学过的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来计算粮食的体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三、在生活味中提炼数学味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 它是对生活中的知识的提炼。当我们把生活化的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时, 要迅速地抽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把生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进而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 借助生活,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 提炼出数学知识, 建立一克与一千克的概念。
四、面向生活, 采集数学问题
应用题是检验学生能否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部分, 通过这个部分, 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 我们现在的课堂上有些题目却不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比如, 常见的排水问题, 一个水池开进水管10小时可以把水灌满, 开排水管12小时可以把水排完, 如果两个水管一起开, 多长时间能把水管灌满?其实, 这个题目根本不符合节水的理念和环保的特征, 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题目。学生接触到的大千世界非常广阔, 除了课堂上, 还有校园里、超市中、菜市场等等很多地方。这些地方都遍布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在这些地方把一些数学问题信手拈来, 让学生既复习了课本知识, 又解决了生活难题, 真正地把数学和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当然, 把数学课堂和生活良好地相结合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巧妙的结合力和高度的总结力, 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觉得真实可信。通过生活数学采集, 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使探索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得到培养, 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是学生都喜闻乐见的, 让生活中的元素注入数学课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性, 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舍本逐末, 忘记了把课堂生活化的初衷。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是又高于生活, 数学也同样如此。我们强调的是数学传授方式的生活化, 绝不是格调上的下降。数学的平民化不代表它缺乏知识气息。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注入是为了让学生借助生活的平台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生活中会不知不觉地运用数学课上的思维去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眼光独特, 思维缜密, 逻辑清晰。“生活化”是方式, “数学化”是目的, 通俗易懂的生活化便于让我们达到思维缜密的数学化。只有把生活化和数学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才能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 才能让生活充满数学理念。
在统一“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同时, 教师要学会思考, 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数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构建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背景的联系, 而不是简单地介入。不要因为关注“生活味”而忽略了“数学化“过程, 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追求“生活化”, 都能追求“生活化”。
烹调“生活味”数学与生活同在 篇9
【关键词】: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数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超市、银行、医院、加油站等等随处都得与数学打交道,生活和数学息息相关,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然而数学的抽象和枯燥使大部分学生害怕学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大部分学生即使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数学学习“公式化”是造成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严重脱节的罪魁祸首,正如数学家华罗庚说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有意识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本色,这种似曾相识,变单调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需要问题,学习内容和生活很贴近,使之生活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作了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数学教学从生活出发
要想把课堂变成一汪活水,就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精心准备教学中与生活有关联的素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在“玩中学”,激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教学目标才能被主动接受、掌握。
在初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的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会除不尽呢?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给予引导:妈妈买来5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你妹妹,一人分得几个?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人分得2个,还剩1个,这时可以趁机告诉学生剩下的1就叫做余数,因为采用了亲身经历、体验的教学方法,亲切感、真实感油然而生,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是源自生活的需要,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学生很轻松、自主地学会了这节知识。
在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可以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声音特别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学生开心地叫起来:“耶!”)先来玩一个抹球游戏,明白游戏规则:口袋里有4个红球1个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20次。如果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女生赢,如果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你们同意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女生同意,男生强烈反对)
师:那就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各抒己见。
师:这只是同学们的想法,我们具体来证实一下。
二、数学教学在生活中进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现实中寻找与教材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设计的教学过程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用生活化的视觉理解数学,使探究过程生活化,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用处,“润物细无声”,数学概念不再是枯燥、抽象,而是生動、直观。
一年级学生学1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开展比赛“说数字”的游戏:有的说:“我们一天要吃3顿饭”,有的说:“我家里有4口人,我还有1个妹妹”,有的说:“我今年6岁了”,有的说:“我们课间要休息10分钟”......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仿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看价格、付钱、找钱等活动,初步学会识假币,懂得珍惜人民币,节约花钱,正确支配自己的零花钱。现实的题材看似随意性,其实这种趁热打铁,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真实的生活灵感,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尝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教学的归宿
生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数学问题、接着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课堂上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体会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和终,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并能在生活中恰如其分地用好,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数学的实效性,使原有的认识得以升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就达成了。
在学习了“年、月、日”之后,可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出“过生日”的话题,学生的积极性被立刻激发了,通过猜好朋友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基本知识;学习“除法的知识”后,做相关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一)小华家今年前四个月用电情况如下表:
(1)小华家今年前四个月平均每月用电量为多少度?
(2)按平均用电量估算一下,小华家全年大概需用多少度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学生做完之后,小结解答情况。
(二)让学生拿着自家的水、电费的清单(课前布置好的)在课堂上算一算自家四个月的用水、电情况,并在课堂上比较一下谁家用的水、电最少,谁家用的水、电最多,分享活动成果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电,这种具体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应用中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和深化知识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工具性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数学教学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把握好数学的本质。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生活中如何去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第二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06月版,第27页。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马保林: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辽宁教育杂志社,2007年(3)。
数学的生活味 篇10
一、迂回的生活的情景别让课堂失去效率
我们先来看看这堂课的导入, 看看这位教师到底讲解的是什么。
教师谈话:“天气逐渐冷了, 同学们的课外活动也丰富了, 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站起来很多。“最厉害的是谁?”学生兴致高昂, 一致推荐班上的两位同学。“好, 我们就让他们上台了露一手。时间半分钟, 看谁跳得多?其他小朋友帮着轻轻地数数。”
比赛开始了。学生兴致勃勃地数着数, 同时教师又布置一个任务, 观察跳绳的学生手中的绳子是什么样的。比赛非常精彩, 可学生对教师说的绳子是什么样的很茫然。
半分钟的时间到了, 两位学生都跳得不错。跳绳比赛也顺利结束了, 这时教师开始转入正题:“跳绳的时候, 他们手中的绳子是什么样子的?”“弯曲的!”“你们能把他们的绳子拉直吗?”两生上台拉绳。“像这样, 拉直后的一段就叫做线段。”
如果不是教师最后的一句话还真不知道这课是讲什么内容。其实教师的初衷也是可以理解的,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 亲身经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但是这么长的一段导入, 学生真的感受到数学由生活抽象的过程了吗?代价太大了!当学生还在兴致勃勃地数数的时候, 他能按教师的要求观察绳子弯曲的现象吗?当两位学生把绳子拉直时, 教师的一句:“像这样, 拉直后的一段就叫做线段”就能把学生从游戏的情境中抻过来吗?更不用说体验由曲到直的数学抽象的过程了。
这样的生活化是教师非常喜爱的, 而且还是经过精心设计, 到生活中寻找原型也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其实在数学课堂当中,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 生活化绝不单单是指真实的生活。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认知水平不高, 容易受到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特征的因素的影响, 而使思维旁逸斜出, 所以我们要对生活进行必要的优化, 使其更加突出或接近我们数学的本质。我们需要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这节课中, 跳绳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 我想教师如果以谈话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回忆, 学生的体验一定也是非常深刻的。这样就能尽量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使学生不会沉浸在比赛当中, 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把生活和数学联系得更加紧密。
二、别让生活应用抢走数学思维的发展
我们一味地在关注生活味的时候, 一不小心会把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思考给弄丢了。下面是本校一年级新课程的一节教研课“认识人民币”的最后两个环节的安排。
“小朋友, 真棒, 都会认识人民币了, 那你会用人民币买东西吗?下面我们做个买东西的游戏。
1. (1) 提要求, 发给学生“小小售货员”证, 并帮助学生准备好商品。
(2) 由学生自己当售货员和顾客, 开展购物活动。 (3) 指名汇报活动情况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买了什么文具, 付了多少钱, 怎样付钱) 。
2. 教师当售货员, 让学生当顾客, 开展购物活动。
教室里热闹非凡, 学生走来走去, 买东西、付钱、找钱, 真是个个热情高涨, 一直持续了十几分钟。
教师的意图在这里非常明显:数学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像这样简单的买东西是学生在学了这节课后才会买的呢, 还是一开始学生本身就会的呢?对于人民币的作用学生并不陌生, 买东西也是他们平常生活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进行简单的操作活动或游戏活动, 重复着他们已经会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并没有在数学思维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们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知识技能, 要在课堂中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发展, 要去发掘其中的“数学味”。比如, 我们可让学生去经历对一些日常商品的“估价”和“买不买”“买一件的话, 你准备买哪件”的抉择, 让学生去经历数学的挑战, 而不单单是付钱。
三、别让庸俗的生活使数学丧失人文价值
有的教师一想到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吃”“玩”;不是从购物开始, 就是从逛商场结束;还有与商家斗智, 比如搞团体票, 钻研投机经营。这样的生活情景充斥了不少课堂。是的,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 但是学生毕竟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假如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无意中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 那么到了六年级, 我们的数学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呢?数学成了“吃、玩、投机省钱”的数学了, 那么数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何以落实呢?在创设生活情景的选材中, 我们应让数学回归到学生生活, 让学生去热爱生命、珍惜自然、保护环境、友爱他人, 去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别让生活常识影响数学的求真
在学习了“面积与周长的对比”后的一个生活应用:学生已经算出李伯伯一共收了88千克麦子, 王伯伯种的大豆一共是90千克。教师让学生去当农业专家, 调查哪种农作物获得了丰收。学生经过分析比较, 小麦每平方米收获500克, 大豆每平方米收获400克, 这样学生一致得出小麦收成好的结论。
但是事实上结果并不是这样的。收成的好坏不能在两种农作物间进行比较, 可以在和以往的收成进行比较的情况来得出结论。而一般来说, 小麦的亩产可以达到500千克, 大豆一般只有200多千克。而教师给出的数据:李伯伯500克/平方米, 相当于亩产333千克, 实在算不上丰收, 而王伯伯的大豆却是丰收了。
教师的本意是好的, 但是他却忽视了基本的生活常识, 造成了虚假的生活假象。像这样的情况还非常多:如在学习“统计”时, 小学生统计出来班里有22位同学爱好足球, 教师就分给了22个足球。生活化的内容如果处理不当还真容易闹出笑话。所以, 在生活化教学中, 我们教师还要注意生活知识的积累, 不要让“虚假的生活化”破坏了数学的真实性。
【数学的生活味】推荐阅读:
身边的生活数学11-07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08-28
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05-22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05-11
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06-19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07-03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07-30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08-16
数学课堂的生活化08-25
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