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共12篇)
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 篇1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学资源和应用策略,改变教学和学习的组织形式,让原来“抽象乏味”“脱离生活”的数学课堂有了较大的改观。以下以《用“角”丈量世界》一课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开展真实世界中数学问题的研究,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带着问题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学习前期,教师在平台上发布课前导学案,包括“画相等的角”的微视频、真实世界中角的有趣问题和“逛便利店”活动。学生应用小电脑观看微视频教学,同时思考:“墙角都是九十度的吗?”“你能看见自己的后脑勺吗?”“你能让作业本立起来吗?”“为什么影子有长短?”教师在导学案中应用几何画板模拟便利店的货架和防盗镜的位置,学生带着小电脑“逛便利店”,一边观察,一边操作几何画板,并思考:“营业员要看到全部货架前的情况,对面墙上的镜子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学生以俯视的角度把便利店的场景抽象成平面,操作教师设计的便利店的动态几何图,进行观察和思考。此时,学生的学习与现实进行连接,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有利于其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通过信息技术这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学生兴趣盎然。
二、运用建模在课堂中研究问题
学习中期,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收集分析学生在学习前期产生的问题,分类制作教学微视频进行个性化答疑。教师设计了“汽车变道”和“足球射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再通过平台进行随机4人组成合作小组。这个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添加了不确定性,学生兴奋、紧张地参与合作学习,开始了组内的分工合作与组间的竞争。
本课的中心环节就是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并针对情境问题完成数学建模的过程。我们以“车辆变道”场景为例。首先,学生了解情境问题:汽车向右变道前,司机只看右反光镜行不行?随后,学生用简单的图形(点、线、圆和方形等)模拟场景中的对象,用形状替代物摆一摆,并在几何画板中设置对象。接着,学生思考场景中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几何画板中进行设置。如应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画出反光镜能反射到的范围,查看车辆在右方向变道时,司机看反光镜是否会产生盲区。最后,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得出结论。随着课堂中学生兴趣点的推移,数学建模的思想逐渐形成。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研究问题的工具,使学生有了创新的机会。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图形功能,可以即刻改变问题的条件,观察结论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教学工具将思维过程显性化,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最后,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组际间的成果比赛。学生首先在组内自评与互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传作品,并准备接受教师和同学们的质疑。全班在线观看其他小组的成果后,对照学习评价量规推选出最好的作品。
三、学会方法去生活中解决问题
“土方车拐弯时造成伤亡事故”的视频引发了学生课后的研讨,能不能运用角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发地组织到真实的土方车上进行实地测量,并模拟实物场景,用小电脑中的网络摄像头实验室软件进行车辆移动轨迹的记录和分析,计算出转弯角度和盲区的关系。最终,学生设计出后视镜联动旋转的装置,该装置在车厢发生方向改变时,后视镜的方向同时发生改变。以保证车辆转弯时的视野范围与直行时的视野范围一致。相信这份作业会使学生们开始关注生活和现实问题。
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 篇2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的认识与计算离开了现实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又要通过计算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在学生生活中,充满了这方面的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天,我在37班上数学课,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并且让学生找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大家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由此,同学们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刚讲完,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时,教室门口来了一个陌生人,拿者一把卷尺,边走边说:“要量打破玻璃的尺寸,我急忙上前阻止,让他一会再进来,可他不顾,直冲窗边,同学们惊讶的看着师傅,我就将计就计,急忙说:“请大家观察,这位师傅在干什么?”学生说:“在量烂玻璃窗的长和宽”这时学生兴趣高了,大家目不转睛的看着师傅怎么量,量完后,同学们追问着:“师傅,你量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师傅说:“长是63厘米,宽是50厘米。”我接着说:“请同学们计算这块玻璃的面积。”同学更来劲了,很快就算出来了。然后我说:“如果有一块平行四边行的`玻璃,长是80厘米,底是60厘米,请大家计算出这快平行四边行玻璃的面积,,同学们算得又快又准,最后我说:“如果每平方分米的玻璃0。28元,请大家算出这两块块玻璃各需多少钱?”计算后,师生订正答案,总结计算方法,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要随时关好玻璃窗,以免打破了玻璃。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形式上打破了我的教学计划,实际上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运用贴近生活,感受应用价值。
教学中,教师还应尽量的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学校准备在暑假中对教学楼进行粉刷,请你帮助学校总务处统计一下,大约需要用多少钱买多少桶涂料?这份作业要求学生观察了解粉刷教学楼包括哪些部分,通过测量或调查计算出粉刷面积后,还要去市场上调查,一桶涂料大约可以涂多少面积的墙面、涂料的单价等。解答这份作业,还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否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再如给学生一些钱,让学生设计一些买奖品的方案,不仅需要学生去调查同学们对哪些商品比较喜欢,还需要学生去调查商品的价钱,既要保证数量充足,又要能体现奖项等次。 教学中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等。
回归生活学数学 篇3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发问题——学现实的数学
传统的数学观将数学看成一套已完成的嚴密的数学结论体系,而教师的任务又大都停留在忠实地教“数学(教科书)”,这就最终导致数学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以此为出发点,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例如,在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我以备受学生关注的“世界杯”足球赛为题材组织教学:在多媒体播放巴西球星射门时激动人心的录像片断后,我及时抽取了近4届“世界杯赛”每届进球数这组信息制成统计表(见下表)在多媒体中出示供学生观察。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用百分数表示表中两者关系的问题,现实的背景加上学生积极、灵活的思维,学生一下子提出了许多百分数问题。比较、分类后,抽取其中的“1998年进球比2002年多百分之几,2002年进球比1998年少百分之几”一组问题,即构成了本课要研究的重点。至此,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景中引发问题的过程,而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年 份 2002 1998 1994 1990
进球(个) 161 171 141 115
二、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建构——学有意义的数学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其“灵魂”。还有学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鉴于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
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节,小明的妈妈带了136元钱去新华书店买了99元一套精装本的《上下五千年》,作为送给小明的节日礼物,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再用36元加上找回的1元钱”,而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想,原先不易被同学们所理解的“思想”由于其生活经验的支撑得以主动建构。又如,“年、月、日”的教学,教学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年、月、日的许多“经验”,以此为起点,教学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个人观察自己手中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然后组内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待组际汇报时,一年有12个月,月又分为31天的大月和30天的小月以及二月的天数等知识都已被同学们所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1990年至2000年来2月份的天数让学生作再次的研究和探索,四年一闰,以及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又被同学们所发现。
学习是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而利用学生先前生活经验的学习则显得更积极、更主动,也更富有意义。
三、应用生活现实,体现价值——学有用的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小学数学中,数学应用于现实的例子很多,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学生计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总面积;学习《圆》、《圆锥》后,引导学生测量、计算大树的直径与横截面的面积、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比和比例》后,让学生测量、绘制学校平面图、家庭所在居委的示意图等等。这些活动大多可以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进行。
需要提及的是,平时的数学课能否体现,又该怎样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呢?我认为,对课本例题进行“生活化”处理,不失为既“经济”又“实用”的好办法,以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工程问题”为例,在例题的教学并进行了适量的巩固练习后,我设计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李军星期天进城买文具,所带的钱如果全部买笔记本,可以买10本,如果全部买铅笔,可以买15支,现在他先买了4本笔记本,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支铅笔?通过对该题的解答,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 篇4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数学活动.
1. 联系生活实际, 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 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 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实践表明, 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 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学生对于“20-8”可以看做“20-10+2”中的加“2”很难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商店里买东西”的情境, “小冬有20元钱, 他想买一个价值8元的铅笔盒, 应该怎么买?”通过活动再现了现实生活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情景, 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2. 发掘生活素材, 使生活数学化.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 只要我们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 对教材的具体情节和数作适当的调整及改编,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 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如果以知识教授为本位, 必然抹杀课堂活动的丰富性, 使课堂活动简单化、狭隘化, 抑制学生的认知需求.无法满足学生希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 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的需要.
1. 在活动中应用.
众所周知,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将课堂设置成生活舞台.例如:教学“元、角、分”时, 可开设“文具店、玩具店”当一回售货员, 大家表演买东西, 帮助学生认识、使用人民币.又如:相遇问题, 通过学生登台展示对相遇问题中各种相关术语, 如“相对、相向、相背、同向”, 进行清晰的表演, 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达到迅速理解, 这样费时不多却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 在探索中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可经常问:“你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如果……行吗?你发现了什么错误?该怎么办呢?”例如:我让学生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带着思考题分三组进行自主尝试, 刚开始他们受“能被2, 5整除的数的特征”去猜, 发现不对后, 又动手摆火柴, 他们发现了3, 6, 9根火柴都能平均分成3份, 接着我引导他们观察也能被3整除的27, 102, 231等数字, 探索能被3整除的特征, 学生在走了一段弯路后终于明白了“一个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规律.虽然时间花得多, 但学生却兴致很高, 俨然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探索家”.
3. 在合作中应用.
合作交流活动, 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形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空间, 尽情表现, 发挥潜能, 启发思维灵感, 发现数学规律.例如:教学《组合图形的计算公式》的练习时, 设计一次“争当设计师”的数学活动课,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为了迎接校庆, 学校准备在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坛, 空地为长40米, 宽24米的长方形, 要求设计花坛的面积是空地面积的一半.这样的开放题有深度、有广度, 学生在自由的合作活动中, 知识在相互碰撞, 互相接纳, 最后设计出了各种各样、形式各异的花坛.
三、延伸练习“生活化”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产生兴趣, 更好地理解数学, 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看待,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价值, 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让枯燥的练习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课本上的练习没有一定的情境, 练得多了, 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觉得不仅是在学习, 更是在“解决问题显才干”.例如:一年级教学“认识钟表”的内容后, 要求每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订一张“×××一日作息表”, 然后课堂展示, 推选出最合理最科学的“作息表”.学生会在这样的练习中受益终生.
2. 让生活成为学生的练兵之地.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运用过程中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成活, 促使学生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总之, 任何知识都有它生活的素材、实际的素材, 而不单单是符号化的东西.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因素可供教学利用, 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 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学生“学生活数学, 过数学生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数学贴近生活, 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关键词:生活数学,数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亚明.小学数学教例研究.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2.
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 篇5
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新教材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可以作为人们交流信息的手段,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进而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兴趣而设计的相关的教学氛围,它在教学中起着激情、引欲、过渡、强化等作用。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材观,设计各种适宜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途径呢?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设计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突出数学的现实性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针对这一实际,精心设计情境,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也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当首先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寻求学生感兴趣的有体验的素材,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来创设情境。
比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的图形”一课,笔者利用游戏设计教学环节。一年级学生虽入学时间不长,对图形方面的知识了解也少,但他们已经有了生活基础,接触的生活用品的形状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印象,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玩一玩中进行。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几种自己了解的物品的包装盒,然后向学生介绍。因为学生都非常了解手中的东西,所以介绍起来兴趣盎然。再通过比较、举例等活动,强化物体和图形的区别,使学生在游戏中亲身感受物体的特征。最后通过推理区别这些物品,并分类。数学概念十分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从生活中来找概念原形的过程,即是建立正确表象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意义的需要。如在进行“长度单位”教学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厘米、1米,通过这样的举例可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感受1厘米、1米的真正意义,概念的表象在头脑中便更加清晰。展现教学的趣味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是使学生很快对所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虽然数学知识中有些内容较抽象,但有些内容还是充满趣味性的。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情境或是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体验并发现数学规律。学生如果能真正理解规律,体会到规律的价值,那么他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实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加强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如在教学“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对家庭中一个月或一年的收入或支出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制作统计图表,学会用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根据知识的特点去设计合适的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创设要有启发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启发意义,要产生愤悱的心理,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情境无趣自然没有效果,但有趣而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中,她设计情境,先提出:“老师今天要带你们一起到小熊家玩。”然后用多媒体出示小熊的房子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熊的房子上找出图形并认识这些图形。
师:小熊家的房子漂亮吗?
生:漂亮!
师:看了小熊的房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看来看去也没发现什么,到后来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发现小熊的房子没有窗户。教师听了很高兴,表扬这位学生:你观察得很仔细,非常棒!接着又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又一位学生举手:老师,我发现小熊的房子没有锁。此时这位教师已有些着急,不知道该不该表扬这位学生了。
其实这位教师创设的情境并不是不好,而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事物中引发数学思考,从而进行数学探究。如果这位老师在这位学生发言后,加以引导:“你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给小熊的房子加扇窗户,好吗?你喜欢给小熊家加什么形状的窗户?”这样就很自然、很轻松地把全班学生引到主题上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很高,学习的效果也会不错。注重知识的规律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要注意学生认知趣味性,要符合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一节课中的情境设计可以是一个或是几个。引入时的情境,应着眼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知识;展开知识的情境教学,要着眼知识的推理过程,充分利用数学模型,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知识内涵,并将其掌握和运用,在理解、掌握、运用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有所发现;巩固知识的情境教学,应着眼于知识的层次性,在强化的基础上,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可以是开放的问题,也可以是开放的条件,更可以是综合性的开放。
贴近生活学数学 篇6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小学生由于缺乏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经验,往往感到数学抽象,学起来很枯燥。因此,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做到用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景物或人或事为背景,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感受到数学问题来自生活,从而消除枯燥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刚上课,我就愁眉苦脸地说:“今天早上我去买早点,一算正好3元,我没有零钱,拿出一张50元的钱付帐。可店主备的零钱不多,我只好饿肚子。请大家帮我想想办法,我可不想有下一次。”学生脸上露出得意,七嘴八舌地表述着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同学认为可到附近的店把钱换成小面值的钱。这时我说:“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该怎样换呢?”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学生如身临其境,学习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目的性强了,兴趣自然产生。
二、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用他们已有的观念往往难以理解新的概念和方法。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之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如,“买文具”(认识人民币(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中有三个硬币,猜猜它们分别会是什么样的角币?
生1:我猜可能是一个5角和两个1角的。
生2:我猜可能是三个5角的。
师:其他同学想猜吗?每个同学在小组内摆一摆自己的想法,看哪组同学摆的情况最多。
(让学生展示并说出不同的组合方法)
师:大家一起来观察,三个5角合起来是多少?
生:1元5角。
师:两个5角、一个1角合起来是多少?
生:1元1角
师:刚才老师拿出来的都是角币,同学们都说成几元几角,这是怎么回事?
生:两个5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
师:谁能拿1元钱来换换,说说你是怎样换的。
(学生进行换币活动)
师:通过换币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10角等于1元。
上述教学片断,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数学活动,从事数学探索,进行数学交流,开展数学操作,在概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10角就是1元”,“1元=10角”这一数学知识。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必须进行反复练习,才能使新知得以巩固。这时,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而且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 “相遇问题”时,在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按相遇问题中的情节表演,并口头编应用题,再解答。表演场地可以在教室内外自由选择,5分钟之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在活动时,两位同学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两地),喊 “预备走”,面对面一齐地走向对方(同时、相向)。经过一定的时间,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相遇了)。……
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 “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巩固了新知。
四、联系生活,应用新知
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如,教学 “速度 ×时间= 路程”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活动:明天告诉老师,你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第二天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相当具体。
生1:我家离校较远,我是骑自行车上学的。我先测试了骑车1分钟大约能行多少米,放学时又把从学校到家的骑车时间记下来。用骑车的速度乘以骑车的时间,就得到了我家到学校的大约路程。
生2:我是步行上学,我也是把1分钟大约走的米数乘以走的时间得出路程的。
生3:我的方法和他们一样,但速度测的不准确,所以计算的路程也不太准确。
……
走进生活学数学 篇7
一、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 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在生活情境之中, 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比如, 在教学“分类”时我让学生5人一组围成半圆形坐好, 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衣服、鞋子、袜子、篮子、书、食品、玩具等若干件, 让学生感受到见识杂乱, 从而激发学生要整理的欲望, 这时,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情境。课一开始,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公园吗?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 让学生观察整幅图,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按方法上来。
这样的教学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 学生不仅感兴趣, 学习热情高, 而且可以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真正让学生体验了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这样为上好这一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埋下了渴求的愿望。
二、注重生活实践, 解决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 更深刻地人是数学的作用, 体会数学的应用性。因此, 我们在数学生活化学习过程中, 不能只注重知识和计能, 应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学习“利息”这一课, 让学生帮父母理财;学习“估算”时让学生做个小当家, 估算一天家庭生活的开支, 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实用价值的习惯。又如:学生学习了“平均数应用题”后, 让学生深入到商店一天的平均营业额;或者指导学生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在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连续数月调查自己家的用粮情况, 然后得出人均月用粮数;仔细一点的可以做人均每月食盐摄入量的实际调查, 用水调查等活动。然后到课堂上出示学生自己收集的材料, 编成平均数的应用题, 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十分亲切, 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让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三、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日常工具。我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数学源于生活, 又回归于生活, 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兴趣化, 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比如, 教学“第几”, 我在课中进行了“排队领票”, “数自己的座位位置”等活动。做课间操进行排队时, 老师只安排好哪些同学排一队, 按高矮顺序排好队, 然后汇报自己排在第几。学生在活动中既要比高矮, 又要运用第几的知识。这样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使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样使“第几”的知识还可以延伸到:“看电影的座位, ”“中午盛饭的顺序中”。又如教学“分类”后, 利用星期天, 妈妈带着学生逛超市时, 观察超市的物品是怎样的, 并布置“做一次小管家”的课外作业, 把自己的书包、书柜、房间整理好, 在整理的过程中, 自然就把分类知识运用其中了。在学习了“6的加减”后, 我布置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加起来等于6的生活中的实例, 于是学生分别找出了:“自己和爸爸、妈妈加起来有6只手, 6条腿、6只眼睛, 6只耳朵;吃饭时, 学生有发现了一家三口有六根筷子;还有的同学发现了爸爸的西服纽扣加妈妈的西服纽扣也等于6……”同样, 教学“7”、“8”、“9”、“10”的加法和减法时, 学生能发现很多生活中与之有关的问题, 这样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 掌握数学。
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篇8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为了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 可把讲台当成舞台, 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 (相向) 、背向而行, 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情境, 这些表演生动形象, 激发了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相遇问题特征的理解。再如, 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 我设计了模拟买卖双方收付钱款的表演, 顾客看中198元的衣服, 拿出两张100元的整钞给营业员, 营业员找两元钱给顾客。问:营业员怎样收钱的?对顾客来说怎样付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理解了“多加要减, 多减要加”这一难以理解的算理。既掌握了知识, 又体会到所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在情境与算理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让学生回归生活空间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 在生活空间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 我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赛跑, 路程是1千米 (先不告诉学生具体路程, 学校操场跑道为200米, 要求学生跑5圈) , 然后在数学课上让学生谈谈这次赛跑的感受, 再算出跑了多少米, 这样“1千米”的实际长度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一路程是他们自己跑出来的, 这种深刻的感性认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1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理解。在教学体积单位时, 讲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 先让学生伸出食指, 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个指节大小;然后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笔盒大小。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有多大呢?上课时我让全班学生每8人为一学习小组, 每组发3根米尺, 让学生用米尺在墙角围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于是学生明白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实际体会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我让学生分组钻进这1立方米的空间里, 亲身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当学生一个一个都挤进去时, 他们既高兴, 又惊讶。原来, 1立方米的空间这么大, 能挤进这样多的同学。这样, 在同学们既兴奋又惊奇的目光中, 我们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再如, 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这节课时, 我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 首先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 问面积是多少?然后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周围看一看, 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的土地是1公顷, 紧接着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问它的面积是多少? (100×100=10000平方米) 教师指出:1公顷=10000平方米。这样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就在身边, 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 我要学数学”的愿望。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感受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 感受数学的力量,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强实践能力。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 让学生回家测量客厅的长和宽, 算出所需地砖的块数, 再根据砖的价格, 预算出一共要多少钱?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后,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观察它用在哪儿, 在学习它的“易变性”后, 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缩放尺、推拉门, 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习了“折扣”后, 让学生思考:师生28人到某一景点春游, 门票20元一张, 购30张以上享受打八折的优惠, 让学生计算怎样购票最省钱?学生经过思索得出一种最省钱的方法:先买30张团体票, 再把多买的2张卖掉, 这样只要440元 (20×30×80%-20×2) , 这种方法构想奇特, 算理充分, 体现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了“步测、目测”后, 让学生到操场测量长、宽, 求出面积;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让学生回家修理摇晃的桌椅;学习了“比例尺”后, 让学生拿出地图册, 算出本地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等。通过这样的实践练习, 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了解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走进生活学数学 提高课堂效率 篇9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 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激发思维。在小学数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 将数学生活化。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 我别具匠心地创设了情境, 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 我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 猴王做了3个大小相同的饼, 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 给猴一1块。猴二看到了说:“太少了, 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 给他2块。猴三更贪心, 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 给他3块。“小朋友, 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 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 我就追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 而且又分得公平呢, 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 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 我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进入了新课的教学。在教师引导下, 大家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逐步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内涵后, 老师风趣地激活学生的思路:“现在你们知道猴王是用什么规律来分饼了吧!如果猴四要4块, 你们想猴王该怎么分?要5块呢……”学生们信心十足地回答出来, 此时我充分表扬大家:“你们真比猴王还聪明!”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 又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 整个40分钟学生始终在愉悦、欢乐, 但又紧张的气氛中学习, 体现了“在愉快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愉快”的教学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中, 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 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
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时, 可以让学生分组测量学校操场或教室的有用数据, 然后教师随意发给学生大小不一的白纸一张, 让学生根据纸的大小确定比例尺, 自己设计和绘制出平面图, 再举行一次全班同学画的学校或教室平面图展览, 评选出优秀图纸。这样,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时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 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 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 促使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 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 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 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 教师首先出示复习题: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呢?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启发: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 将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 共探索出8种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借助作业留白, 促进学生知识巩固
数学作业对学生而言, 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 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而言, 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深化的途径, 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 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因此, 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避免机械的重复,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中偶尔的留白,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例如, 我在上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 设计了一个看似特简单的作业:请根据以下数据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计算。
(1) a=3厘米, b=4厘米, c=5厘米;
(2) a=6厘米。
我还强调:明天评比精彩作业。
生活是幼儿学数学的源泉 篇10
一、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
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应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出发, 教师要尽可能挖掘和提供幼儿生活中的素材, 帮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 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感知数学, 进而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例如, 早上有多少个孩子来幼儿园? (数数) ;你今天带来了什么玩具? (颜色、形状、大小、轻重) ;玩具怎么“分家”? (分类、统计) ;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认数、排序) ;你排在队伍的哪里? (序列和空间方位) ;现在几点了? (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对数的感性认识, 如果教师经常加以引导, 幼儿的数学意识就会大大增强。
二、选择幼儿生活中的操作材料, 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的, 而现实生活为幼儿提供了通向抽象概念的桥梁。为此, 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 发现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和操作材料, 将其生成数学活动运用在教学中, 这样可以借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 花生是幼儿既熟悉又爱吃的食物, 我让幼儿在剥花生、吃花生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发现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的不同、数一数花生仁的数量、尝试学习用数字、符号来记录花生的数量。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 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操作要求, 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实践证明, 通过这次活动, 幼儿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还掌握了数数、记录等本领。
三、创设现实生活情境, 增强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 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特定的教学活动, 获得一些体验, 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例如, 在中班数学活动中, 为增强“认读1—10的数字”这一课的趣味性, 我利用小蚂蚁做客找不到地方需要打电话这一事件, 引出1—10十个数字。我出示做好的电话号码卡, 请幼儿帮忙打电话来巩固数字, 使抽象的数字与游戏、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了认数的趣味性, 又为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字打下了基础。
四、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让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 篇11
一、在生活体验中,学现实的数学
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教学“克、千克的认识”的一课,老师利用带来的天平测了一下一个二分硬币的质量,告诉学生一个二分硬币大约重1克,又称了称一些花生米的质量,告诉学生它们的质量是50克,然后让学生利用手测量工具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看可能是多少然后总结。老师讲得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一只鸡重()千克;一千克鸡蛋有()个等等。()个苹果大约是一千克。纵观整节课,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克,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自己教学这节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上课,不一定要在教室,有的课搬到外面去上,会与生活更接近,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在生活中汲取——学有意义的数学
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很多是时时可见、可知,只是自己没有留心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熟而陌生”的旧知,其实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学习教材内容,经过交互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学时,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
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节,李红的妈妈带了136元钱去新华书店买了99元一套精装本的《上下五千年》,作为送给她的的节日礼物,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再用36元加上找回的1元钱”,而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想,原先不易被同学们所理解的“思想”由于其生活经验的支撑得以主动建构。又如,“年、月、日”的教学,教学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年、月、日的许多“经验”,以此为起点,教学时,我让学生对比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先个人观察自己手中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发现问题,这样一年有12个月,月又分为31天的大月和30天的小月以及二月的天数等知识都已被学生们所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1990年至2000年来2月份的天数统计表,让学生作再次的研究和探索,学生很快发现了四年一闰,以及判断平、闰年的方法。
学习是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而利用学生先前生活经验的学习则显得更积极、更主动,也更富有意义。
三、应用生活现实,学有用的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本身就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一种纯理论的东西,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还原应用于生活。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而且对于其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 重要性,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的数学!
教学片段:
丽丽快过生日了,妈妈打算给他买一份礼物。于是,带着她来到了商场,最后,丽丽看中了一个毛绒福娃晶晶和一个写字板,它们的价钱分别是书包43元,彩笔18元(多媒体展示福娃和写字板的图片及价钱)。妈妈买这两样东西要带多少钱呢?“你能估计一下,买这两样东西,丽丽的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呢?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与估算意识,我特别设计了一个估算情节。学生积极地讨论起来,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
王小强:我是这么估计的,43和40比较接近,就先把43想成40,18和20比较接近,把18想成20,40+20=60,妈妈大约要带60元。
学生用四舍五入的凑整法进行估计,方法正确,思路清晰。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接下来,我又和学生一起计算出了准确的结果:43+18=61。这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当我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时,我们班的李聪大声说:“老师,我觉得,刚才咱们的估算有点问题。”我示意他解释一下他的发现。他说:我们估算的结果是60元,而实际上买这两样东西要花61元。如果丽丽的妈妈也像我们一样估算,只带60元钱,那就不够了。上次,我妈妈带我去买书,估计要花七八十元,我妈妈就要带上100元。多带一些才行,要不然书就有可能买不齐了。而且,万一丽丽还想要别的什么东西——因为她过生日,她妈妈也许要给他买的。所以,只带60元钱就更不够了。说得多好呀,李聪是把数学真正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了。在意外的同时,我充分肯定了他提出的问题:“李聪想得真周到,他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在上述的教学片断中,理论上60元就是估算的正确结果,但是实际生活的经验却告诉我们,不应该只带60元钱。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学习有用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使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时时关注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断地沟通数学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既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又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到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
联系生活学数学,优化课堂求实效 篇12
一、联系生活, 感受学习数学之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学习应该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 把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 结合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 因此, 教师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 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就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 引起学习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 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 学会联系生活实际, 体验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如:在教学《位置》这课时, 教师先从孩子们所熟悉的事物入手, 引导学生回忆马路的十字路口井然有序的交通是什么在指挥?学生想到了交通警察、红绿灯。 接着课件出示交通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红、黄、绿灯和三辆车的摆放的位置, 从不同角度阐述它们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回归生活,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重视让学生回归生活, 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存在,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沟通数学与生活联系, 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课时, 教师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门窗及黑板的长和宽, 然后利用所学知识, 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 让学生通过搜索信息, 并对信息加以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 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又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这课时,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景点, 如果全班36个同学到梅花山虎园参观需乘车而行, 选择“购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我们在旅游公司了解到这样的信息:个人票, 每人10元;包车, 每辆车40个座位, 每个座位8元计算。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设计购票方案, 算一算, 哪种方案最合理, 为什么? 结果学生设计出了许多的购票方案, 并说出了设计理由。 教学联系学生实际, 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三、体验生活, 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
联系生活讲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体现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思想,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生活情境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催化作用。 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情况, 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体验生活, 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后,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周末购物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历帮助父母选购多种不同生活用品的过程, 着重探究怎样付钱、怎样找钱。 购物时, 要让学生根据所买物品的单价和自己所带人民币的面额情况, 进行估计、筹划, 设计合理的付款策略, 计算核对应找回的钱数等。 学生经过这一系列数学活动, 有效巩固和应用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经历了解决处理购物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过程, 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升华生活, 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最终要回归到生活。 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 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 认知和经验的升华, 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 对认知的再认知, 对经验的再经验。 ”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真正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在教学《求长方形面积》这课后, 请学生思考, 要给一个长6米, 宽4米的房间铺地毯, 现有宽1米, 宽2米, 宽4米的三个规格的地毯, 你选择哪一种?需要多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字的优越性, 而且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在学生探究出解题方法后,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 用数学头脑想问题, 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