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学数学

2024-09-01

贴近生活学数学(精选12篇)

贴近生活学数学 篇1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学资源和应用策略,改变教学和学习的组织形式,让原来“抽象乏味”“脱离生活”的数学课堂有了较大的改观。以下以《用“角”丈量世界》一课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开展真实世界中数学问题的研究,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带着问题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学习前期,教师在平台上发布课前导学案,包括“画相等的角”的微视频、真实世界中角的有趣问题和“逛便利店”活动。学生应用小电脑观看微视频教学,同时思考:“墙角都是九十度的吗?”“你能看见自己的后脑勺吗?”“你能让作业本立起来吗?”“为什么影子有长短?”教师在导学案中应用几何画板模拟便利店的货架和防盗镜的位置,学生带着小电脑“逛便利店”,一边观察,一边操作几何画板,并思考:“营业员要看到全部货架前的情况,对面墙上的镜子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学生以俯视的角度把便利店的场景抽象成平面,操作教师设计的便利店的动态几何图,进行观察和思考。此时,学生的学习与现实进行连接,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有利于其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通过信息技术这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学生兴趣盎然。

二、运用建模在课堂中研究问题

学习中期,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收集分析学生在学习前期产生的问题,分类制作教学微视频进行个性化答疑。教师设计了“汽车变道”和“足球射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再通过平台进行随机4人组成合作小组。这个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添加了不确定性,学生兴奋、紧张地参与合作学习,开始了组内的分工合作与组间的竞争。

本课的中心环节就是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并针对情境问题完成数学建模的过程。我们以“车辆变道”场景为例。首先,学生了解情境问题:汽车向右变道前,司机只看右反光镜行不行?随后,学生用简单的图形(点、线、圆和方形等)模拟场景中的对象,用形状替代物摆一摆,并在几何画板中设置对象。接着,学生思考场景中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几何画板中进行设置。如应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画出反光镜能反射到的范围,查看车辆在右方向变道时,司机看反光镜是否会产生盲区。最后,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得出结论。随着课堂中学生兴趣点的推移,数学建模的思想逐渐形成。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研究问题的工具,使学生有了创新的机会。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图形功能,可以即刻改变问题的条件,观察结论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教学工具将思维过程显性化,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最后,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组际间的成果比赛。学生首先在组内自评与互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传作品,并准备接受教师和同学们的质疑。全班在线观看其他小组的成果后,对照学习评价量规推选出最好的作品。

三、学会方法去生活中解决问题

“土方车拐弯时造成伤亡事故”的视频引发了学生课后的研讨,能不能运用角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发地组织到真实的土方车上进行实地测量,并模拟实物场景,用小电脑中的网络摄像头实验室软件进行车辆移动轨迹的记录和分析,计算出转弯角度和盲区的关系。最终,学生设计出后视镜联动旋转的装置,该装置在车厢发生方向改变时,后视镜的方向同时发生改变。以保证车辆转弯时的视野范围与直行时的视野范围一致。相信这份作业会使学生们开始关注生活和现实问题。

贴近生活学数学 篇2

数学知识不是枯燥无味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和爸爸之间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一道关于工资的难题。

中午,爸爸从工厂里回来,哼着小曲,兴高采烈的跨进了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最近数学学的怎样?”“没问题呀,我答道。”“那我就考考你吧,爸爸说。”“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高兴么?今天爸爸涨工资了。”我问道:“那您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一进门爸爸就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怎么解决呢?”有了……,我拿出纸动手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月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所以爸爸的工资是1450元。怎么样,我很聪明吧?当然我应该先说计算方法和过程,再说答案。”爸爸听了,满意的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他的方法么?”“还有其他方法?”我惊奇的`说。于是我又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做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做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然后分成2份,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这就是爸爸一个月的工资。“看,这是第二种方法。”

联系生活学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 教学 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生活中学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贴近孩子生活的题材和形式,对孩子们才具有亲和力,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一切数学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为数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生活中学数学,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探索,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的视觉得到刺激,他们的思维很快被带到数学世界,兴趣盎然。让学生无形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也体现了数学思想。

生活中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哲理,使数学教育成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活动,使学生尽情享受数学。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考虑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是很多,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百分数”有一个较具体的感性认识,在引入课题时,我采用了一条新闻:

到昨天为止,第一小学已向汶川灾区捐款7200元。其中同学们捐款6084元,占捐款总额的84.5%;老师们捐款750元,占捐款总额的10.4%。另外,学校“地球村”废品回收款366元,占捐款总额的5.1%。

问:从这条新闻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样引出课题,使学生初步感知了百分数在自己身边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兴趣和欲望。

二、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六年级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出教学楼和运动场的面积,按一定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想一想:就我们学校的校园建设方面,你想向校长提出什么建议吗?学生经过交流和讨论后提出了如在篮球场南侧增加两个乒乓球台、把体育室扩建成两层楼的体育活动中心等非常实际的问题。

2.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实际能力。

例如:学习《简单统计》后,让学生到自己的生活小区调查每个家庭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算出一个小区的居民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自己查资料说说这些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危害?你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吗?让学生通过调查统计人们丢弃塑料袋的活动,亲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不但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而且更让学生认识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很大的污染和危害,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今年的六年级学完《折线统计图》后,让学生去两个商场或超市调查某种商品每个月的销售情况,制作成折线统计图,并思考:根据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如果你是其中一家商场或超市的经理,你有什么更好的经营策略?等等。

综上所述,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应用的过程,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 篇4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数学活动.

1. 联系生活实际, 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 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 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实践表明, 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 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学生对于“20-8”可以看做“20-10+2”中的加“2”很难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商店里买东西”的情境, “小冬有20元钱, 他想买一个价值8元的铅笔盒, 应该怎么买?”通过活动再现了现实生活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情景, 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2. 发掘生活素材, 使生活数学化.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 只要我们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 对教材的具体情节和数作适当的调整及改编,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 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如果以知识教授为本位, 必然抹杀课堂活动的丰富性, 使课堂活动简单化、狭隘化, 抑制学生的认知需求.无法满足学生希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 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的需要.

1. 在活动中应用.

众所周知,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将课堂设置成生活舞台.例如:教学“元、角、分”时, 可开设“文具店、玩具店”当一回售货员, 大家表演买东西, 帮助学生认识、使用人民币.又如:相遇问题, 通过学生登台展示对相遇问题中各种相关术语, 如“相对、相向、相背、同向”, 进行清晰的表演, 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达到迅速理解, 这样费时不多却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 在探索中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可经常问:“你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如果……行吗?你发现了什么错误?该怎么办呢?”例如:我让学生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带着思考题分三组进行自主尝试, 刚开始他们受“能被2, 5整除的数的特征”去猜, 发现不对后, 又动手摆火柴, 他们发现了3, 6, 9根火柴都能平均分成3份, 接着我引导他们观察也能被3整除的27, 102, 231等数字, 探索能被3整除的特征, 学生在走了一段弯路后终于明白了“一个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规律.虽然时间花得多, 但学生却兴致很高, 俨然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探索家”.

3. 在合作中应用.

合作交流活动, 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形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空间, 尽情表现, 发挥潜能, 启发思维灵感, 发现数学规律.例如:教学《组合图形的计算公式》的练习时, 设计一次“争当设计师”的数学活动课,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为了迎接校庆, 学校准备在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坛, 空地为长40米, 宽24米的长方形, 要求设计花坛的面积是空地面积的一半.这样的开放题有深度、有广度, 学生在自由的合作活动中, 知识在相互碰撞, 互相接纳, 最后设计出了各种各样、形式各异的花坛.

三、延伸练习“生活化”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产生兴趣, 更好地理解数学, 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看待,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价值, 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让枯燥的练习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课本上的练习没有一定的情境, 练得多了, 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觉得不仅是在学习, 更是在“解决问题显才干”.例如:一年级教学“认识钟表”的内容后, 要求每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订一张“×××一日作息表”, 然后课堂展示, 推选出最合理最科学的“作息表”.学生会在这样的练习中受益终生.

2. 让生活成为学生的练兵之地.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运用过程中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成活, 促使学生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总之, 任何知识都有它生活的素材、实际的素材, 而不单单是符号化的东西.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因素可供教学利用, 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 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学生“学生活数学, 过数学生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数学贴近生活, 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关键词:生活数学,数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亚明.小学数学教例研究.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2.

贴近生活学数学 篇5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生活素材在课堂中闪光人教版新课标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数学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学生才会爱学数学。

一、技能训练的“生活化”

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三年级的“长方形认识”,通过看一看(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找一找(找出学具盒中哪个是长方形)、摸一摸、比一比(用手摸一摸手中的长方形长边是怎么样的、宽边呢?长方体是这样吗?)、想一想(生活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玩一玩(玩玩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等活动,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二、逻辑思维训练的“生活化”

逻辑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时,教师把生活中的一千克的东西,也就是两包盐要学生从家里带到学校里来,让每一组的同学都用手感觉一

xiaoxue.xuekeedu.com

下,一千克的重量,在教学克时,又让学生把二分的硬币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感受一克的重量,通过这两个具体物体重量的认识,学生对千克和克认识得较好。学生这样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有关概念、法则,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用题训练的“生活化”

学于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把扑克牌带进课堂,在6张红桃与3张方块、3张梅花中,任意抽取一张牌,抽10次,看你抽到红桃多少次,并作好记录,有什么结果,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日常生活的“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的意义,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打下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削弱、只可加强的目标之一。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xiaoxue.xuekeedu.com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贴近生活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 篇6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情景 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数学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实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学好数学。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习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当让数学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课时,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太阳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扩展到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方向的方法。要很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就必须加强教学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我便就地取材,把学生带到户外活动,实地观察,直观感受太阳“东升西落”这一自然现象,并让学生亲自体验,如:早晨,面对太阳,双手平举,面朝东来背朝西,左手指北右指南。学生通过亲身日体验,再加上易记的顺口溜,现象特别深刻,为了进一步拓展,我又设计这样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填写:太阳西下,面朝太阳背朝____________,左手指____________右指________,最后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以十字交点为准,画出回家的方向,这样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乐于学习,在玩中掌握数学知识。

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探索解决

学生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是依赖于实际生活实践,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做《平均数》的练习时,我设计了一道题:老师要按5单元数学平均成绩选出数学科代表,小红成绩如下:95分,87分,96分,85分,92分,求她的平均成绩。由于已经学完了平均数,许多学生都这样列式:(95+87+96+85+92)÷5=91(分)。

我又问:数字这么大,能不能有更简便的方法口算出来?

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如:(5-3+6-5+2)=1(分)____90+1=91(分)

又如:(10+2+11+0+7)=30(分)____30÷5=6(分)?摇?摇6+85=91(分)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讨论解决数学问题。

三、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数学生活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首先,要培养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老师应该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考脉络,然后让学生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也就是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然后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写下他们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下面是一个孩子生活中的实际记录:

1.今天妈妈去商场购物,买了2瓶酸奶,每瓶12元;2条毛巾,每条8元;1袋大米60元。一共花了多少元?

2瓶酸奶的钱:2×12=24(元),2条毛巾的钱:8×2=16(元),

1袋大米60元,一共是24+16+60=100(元)。

2.星期六爸爸去市场买鱼,鱼每斤7元,共4斤。爸爸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钱?

买鱼用的钱:7×4=28(元),找回的钱:50-28=22(元)。

学生通过对单价,购物数量的相关记录,从而引发了学生复习有关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求解决生活问题,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为了在实践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练习:3位教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具体票价如下:成人每人10元;学生每人5元;团体(10人及以上)每人6元。怎样买票最合算?学生小组讨论得出2种购票方法:

第一种:10×3=30(元),5×50=250(元),30+250=280(元)。

第二种:6×53=318(元)。

显然学生都以为第一种购票方法最合算。我又问:能不能几个人买团体票,几个人买学生票?这一问,激发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能得出第三种方法最合算:3个成人与7个学生凑成一个团体,买团体票6×10=60(元)。剩下的人买学生票50-7=43(个),43×5=215(元),43+215=258(元)。

这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这里可以看出,解题时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提升。

走进生活学数学 篇7

一、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 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在生活情境之中, 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比如, 在教学“分类”时我让学生5人一组围成半圆形坐好, 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衣服、鞋子、袜子、篮子、书、食品、玩具等若干件, 让学生感受到见识杂乱, 从而激发学生要整理的欲望, 这时,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情境。课一开始,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公园吗?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 让学生观察整幅图,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按方法上来。

这样的教学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 学生不仅感兴趣, 学习热情高, 而且可以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真正让学生体验了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这样为上好这一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埋下了渴求的愿望。

二、注重生活实践, 解决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 更深刻地人是数学的作用, 体会数学的应用性。因此, 我们在数学生活化学习过程中, 不能只注重知识和计能, 应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学习“利息”这一课, 让学生帮父母理财;学习“估算”时让学生做个小当家, 估算一天家庭生活的开支, 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实用价值的习惯。又如:学生学习了“平均数应用题”后, 让学生深入到商店一天的平均营业额;或者指导学生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在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连续数月调查自己家的用粮情况, 然后得出人均月用粮数;仔细一点的可以做人均每月食盐摄入量的实际调查, 用水调查等活动。然后到课堂上出示学生自己收集的材料, 编成平均数的应用题, 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十分亲切, 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让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三、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日常工具。我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数学源于生活, 又回归于生活, 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兴趣化, 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比如, 教学“第几”, 我在课中进行了“排队领票”, “数自己的座位位置”等活动。做课间操进行排队时, 老师只安排好哪些同学排一队, 按高矮顺序排好队, 然后汇报自己排在第几。学生在活动中既要比高矮, 又要运用第几的知识。这样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使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样使“第几”的知识还可以延伸到:“看电影的座位, ”“中午盛饭的顺序中”。又如教学“分类”后, 利用星期天, 妈妈带着学生逛超市时, 观察超市的物品是怎样的, 并布置“做一次小管家”的课外作业, 把自己的书包、书柜、房间整理好, 在整理的过程中, 自然就把分类知识运用其中了。在学习了“6的加减”后, 我布置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加起来等于6的生活中的实例, 于是学生分别找出了:“自己和爸爸、妈妈加起来有6只手, 6条腿、6只眼睛, 6只耳朵;吃饭时, 学生有发现了一家三口有六根筷子;还有的同学发现了爸爸的西服纽扣加妈妈的西服纽扣也等于6……”同样, 教学“7”、“8”、“9”、“10”的加法和减法时, 学生能发现很多生活中与之有关的问题, 这样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 掌握数学。

贴近生活学数学 篇8

一、促进学生活学乐学问题情境需十分的愉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气氛是不那么愉快的, 或者就是少部分学生的愉快, 那都是少数学习优等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心情灿烂的愉悦。我们何不去做这样的思考: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数学问题时就灿灿烂烂起来, 那对探究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 形成数学思想可以说是更为有益的。所以,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预设中, 作为数学老师的我, 都力求做到教学细节设计的愉悦性, 都极力思考让学生敞敞亮亮地解决数学问题。在这里笔者做了两个方面的实践:一是以故事的语言形成学生接受的愉悦, 如不少的生活数学里面就蕴含着许多引人深思的故事, 把这些故事有选择的而且是适度的引入课堂, 则完全可以增进学生乐于探究数学问题的情趣。譬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是需要学生去进行一定意义上猜想的, 接触这样的问题前, 笔者就以这样的生活故事引入:“一商场搞促销活动, 先生邀请车队走向商场周边的四面八方进行广告宣传, 招引顾客。促销活动的当天又请来艺人进行歌舞表演, 结果, 上午八时左右就下起瓢泼大雨, 促销活动没有获取效果, 还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听罢故事学生便很快为商场老板找到促销活动不得盈利的症结, 老天不作美是祸根, 但老板没有完全考虑到:促销活动需要的是高度的人流量, 人流量的多少还应当受天气的影响, 那就必须考虑天气因素, 无雨和有雨给促销损失或盈利情况都会有直接影响的, 这些猜想就是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二是分层设计问题, 促使全体学生形成接受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三是设法将数学问题以幽默的语言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风趣的氛围里进入探求的角色。

二、促进学生活学乐学问题情境需高度的启迪

课堂问题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或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 引爆学生思维的教学细节。也可以说是针对学生的回答, 在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状态基础上所作出的充满智慧和启迪意义的教学策略。从让学生去活学和乐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课堂上的问题情境应当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 也应当是促使其主动思考, 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行为, 更应当理解为是发展学生学力的教学行为。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教学关系看, 课堂问题情境则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 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情感产生共鸣的桥梁。那么问题情境就必须具有高度的启迪性。但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问题情境出现了偏向。一是偏向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 促使学生身边的数学, 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被冷落。二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似乎变成刁难学生的必需品, 课堂教学要得秩序井然, 以深奥的数学问题给学生一个杀手锏。三是问题情境则变成根治顽皮学生的良方妙药。这样的问题情境本身就不能呈现积极态势, 那对学生怎能获取启迪效果呢?对此, 在平时笔者注意摒弃不良问题情境设计现象, 在问题情境启迪意义的设计上下功夫。譬如和学生一起探究一项工程问题的解决, “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22天完成, 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32天完成, 两队合作需多少天完成?这是一个合作工程问题, 学生解决会遇上一定困难, 如果设计“总工作量为1, 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22天完成, 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32天完成, 可知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1/22、1/32”的问题情境, 对学生肯定会起到启迪效果, 再抓住“工作总量÷工效和=工作时间, 1÷ (1/22+132) =”这个解题关键点, 那么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就显得迎刃而解。倘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那学生就会是快刀切豆腐。

三、促进学生活学乐学问题情境需有效的促进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的话语给我们以深刻意义上的启迪, 学生学习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完全建筑在学生具有浓烈创新兴趣基础上, 也就是我们的学生要活学, 要乐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应当说学习情感因素比较脆弱的还不在少数, 尤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上。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建立, 不以理想的问题情境去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活力, 那学生的课堂学习将永远都不可能有效的, 更谈不上高效。笔者以为当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巧至山穷水尽时, 别忘记教师需从从心底里打发出学生能够接受的心声。这里的能够接受应当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承受能力, 要依据各自不同的身心特点, 进行比较巧妙的点化, 譬如一个学生本身就存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你却无意中刺激了他的痛处, 那是得不偿失的。二是学生的探究程度, 学生如果已经进入探求的角色, 那无疑已经获取了一定的收获, 虽然还没有结出果实, 但黎明前的黑暗总不会时间很长的, 所以, 我们的点拨必须是学生的心有灵犀之时。我们不需要去做那样的蠢事儿, 学生已经到了一点就通的境界, 还要去越俎代庖的点明, 学生们是极不乐意的, 也是不大恭维的。这反而对学生的活学和乐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想真心打动学生心灵的深处, 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 还可以寻求数学概念形成的故事, 以故事去熏陶感染学生。这也是应用数学文化去达到启迪效果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数学概念都是古代众多数学家历经艰难险阻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获取的, 这些概念的形成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把这些故事适当穿插于平时的的课堂教学, 也不妨是比较理想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但要恰到好处,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当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摘要:教学归根结底不仅是学问, 更重要的它是艺术。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 需要其满堂生辉, 学生才可以人人得到发展。数学教学艺术是人人都在思考和探究实践的话题, 其形成的途径也比较开阔。

关键词:创设情境,问题有效,活学乐学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篇9

1. 培养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激活生活经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 , 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数学知识, 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我在教学“3的乘法口诀”时, 是这样引入的, 先出示“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图, 引导学生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内, 为编制3的乘法口诀做准备。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数量的对应关系, 列出乘法算式。借助乘法意义, 编出3的乘法口诀。在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采用了多种策略: (1) 借助摆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代表一输三轮车) 数角数 (一个角代表一个轮子) 的方法进行探索让学生理解这里的数数应该是3个3个地数;通过数三角形的角数的活动来学习3的乘法口诀 (2) 除了用逐一加3的连加的方法进行探索学习外, 还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二三得六”“三五十五”或“三个十是三十”出发, 先找到2与6, 5与15, 或10与30中的一组相对应的关系, 再利用连加或连减的方法找出其余的对应关系, 让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 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内在的联系, 而获得对新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 通过学生看图观察, 动脑筋想, 小组讨论, 探索等手段, 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中去, 由于设计的问题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大家凭借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经历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体验到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促进数学思考

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里有一句名言, 你看见了的就记住了, 你做过的就一理解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参加实际操作, 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 动手操作, 把这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 学生通过思考悟出要对折以后才能平均分成两份, 这时我告诉学生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形纸片的1/2, 我接着问:“其他图形上也能找到1/2吗?”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 正方形纸片, 折出各种图形的1/2, 并展示交流之后, 我进一步追问:“你能折出1/3、1/4、1/8……吗?”通过小组合作, 学生很快折出1/3、1/4、1/8……这样操作, 学生自始自终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中,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动中感知, 在动中观察, 在动中思考,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该承认,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一种公民教育, 它给学生带去的不仅仅是会解更多的数学题, 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能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非常重要, 学生将来往往不是需要去解数学题, 更多的是进行“数学的思考”能够针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 重视数学应用的真实性, 培养实践能力, 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总结与归纳等思维活动把有关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知识系统中, 让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 对于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时, 让学生看一看自己班级有几排课桌?每排各有几个人, 怎样根据各排人数计算全班人数?然后让两排的同学对调一下座位, 问学生现在各排人数合并起来跟刚才的总人数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再让学生从左排挨次计算总人数, 反过来从右排挨次计算总人数, 问:为什么按不同顺序加, 结果不变呢?这样, 学生切身体会到不管几个数相加它们排列的次序和相加的顺序, 与得数大小是无关的, 因为总把这些数合并在一起, 于是学生一下子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和实质, 因而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定律简化运算步骤, 这样先把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现象, 通过观察思考上升为数学现象, 从中概括出数学知识, 最后用概括出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不仅容易理解, 而且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学生学得扎实,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4.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拉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 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有20个小朋友站成一行, 做套花游戏, 比谁先套到这朵花, 对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法?生: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师:那你认为小朋友应该怎样站才是公平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围成圆形) , 师问: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生:站成圆形, 可以使每人得到与花的距离相等, 从而揭示课题。这种套花游戏规则的重新设计, 趋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他们从各自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出发, 迅速投入实际情境中, 从游戏规则公平性角度, 发现只要每人到花 (圆心) 的距离相等就行, 自然形成站成圆形的观念, 并且从直觉上解释为什么要站成圆形, 这里孕伏着圆的特征, 为后继教学打一伏笔。这种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从而自觉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数学价值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答现有的数学问题, 即课本上经过处理的问题, 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应用题, 学生只要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 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 但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不仅仅涉及某个知识点, 而是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的一课一例。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我注重借助生活经验,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请看一步除法、应用题的教学片断:巩固练习, 我设计一道这样的题目:三 (3) 班有34位同学, 在小组实验中, 每6位同学围成一张桌子做实验, 一共要分几组?答题的结果我不满意, 因为他们都写要分5组。这时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 这剩下的4人要不要做实验?”我反问:假如老师叫你不要参加你愿意吗?此刻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不愿意!我趁热打铁:那么到底分几组?同学们都大声回答:6组, 我微笑地点了点头。同学们在解题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的考虑,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的确,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 而学生又容易理解那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 还要注重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 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 解决问题。

走进生活学数学 提高课堂效率 篇10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 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激发思维。在小学数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 将数学生活化。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 我别具匠心地创设了情境, 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 我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 猴王做了3个大小相同的饼, 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 给猴一1块。猴二看到了说:“太少了, 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 给他2块。猴三更贪心, 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 给他3块。“小朋友, 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 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 我就追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 而且又分得公平呢, 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 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 我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进入了新课的教学。在教师引导下, 大家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逐步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内涵后, 老师风趣地激活学生的思路:“现在你们知道猴王是用什么规律来分饼了吧!如果猴四要4块, 你们想猴王该怎么分?要5块呢……”学生们信心十足地回答出来, 此时我充分表扬大家:“你们真比猴王还聪明!”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 又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 整个40分钟学生始终在愉悦、欢乐, 但又紧张的气氛中学习, 体现了“在愉快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愉快”的教学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中, 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 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

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时, 可以让学生分组测量学校操场或教室的有用数据, 然后教师随意发给学生大小不一的白纸一张, 让学生根据纸的大小确定比例尺, 自己设计和绘制出平面图, 再举行一次全班同学画的学校或教室平面图展览, 评选出优秀图纸。这样,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时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 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 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 促使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 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 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 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 教师首先出示复习题: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呢?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启发: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 将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 共探索出8种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借助作业留白, 促进学生知识巩固

数学作业对学生而言, 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 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而言, 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深化的途径, 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 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因此, 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避免机械的重复,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中偶尔的留白,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例如, 我在上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 设计了一个看似特简单的作业:请根据以下数据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计算。

(1) a=3厘米, b=4厘米, c=5厘米;

(2) a=6厘米。

我还强调:明天评比精彩作业。

宝宝学数学 生活是老师 篇11

教育途径一:通过简单游戏让孩子学习数学。

1、给孩子买一套合适的跳棋玩具,在游戏中孩子会自然地接触数数、认识形状、比较大小、尝试归类等数学问题。

2、给孩子一套合适的积木玩具,孩子在玩搭积木的同时会学到比大小、颜色分类等数学常识。

3、和孩子一起跳绳、拍皮球,边玩边数个数。

4、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学习测量。比如请孩子用双脚测量他扔球的距离。

5、将一张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让孩子观察还剩几个角,并让孩子亲手去剪一剪。

教育途径二:让孩子参与做事。

1、根据自己家人的数量取相应的米。

2、让孩子看你是如何调控微波炉温度的高低和时间的。

3、吃饭时让孩子发碗筷,学习一和二、单和双的对应关系。

4、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标准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教育途径三:让孩子管管钱。

1、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适量的零花钱。可以在孩子做家务活后给零用钱,让他有靠劳动挣钱的意识。

2、在平时教育孩子如何存储、使用零花钱。

3、教育孩子如何用有限的钱有计划地买一些所需物品。

4、带孩子逛超市或商场时,告诉他们买东西必须付多少钱,打折可以节省多少钱。

教育途径四:请孩子帮帮你的忙。

1、在墙中间挂一幅画时,让孩子帮你看看位置是否居中,画是否挂正了。这是培养孩子空间感知能力的一种方法。

2、你要修理某件物品时,可以让孩子帮助做点事,比如拿大大小小的钉子、螺丝和工具等,并向孩子说明需要的工具数量。

3、在收拾衣服时,让孩子帮忙按照大人、小孩或者上衣、裤子等类别将衣服分类摆放到抽屉里。

教育途径五:让孩子记住这些数字。

1、自家的地址、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年龄等。

2、给大人、孩子称体重时,让孩子比较公斤与斤、重与轻。

3、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穿多大号码的衣服,并且学会判断哪件大了、哪件小了。

教育途径六: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1、和孩子一起给闹钟定时。

2、和孩子一起或让孩子自己带着表在规定的时间内跑步。

3、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

4、教孩子查公交车时刻表。出远门时,请孩子查查长途车到目的地需要的时间。

联系生活学数学,优化课堂求实效 篇12

一、联系生活, 感受学习数学之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学习应该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 把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 结合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 因此, 教师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 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就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 引起学习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 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 学会联系生活实际, 体验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如:在教学《位置》这课时, 教师先从孩子们所熟悉的事物入手, 引导学生回忆马路的十字路口井然有序的交通是什么在指挥?学生想到了交通警察、红绿灯。 接着课件出示交通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红、黄、绿灯和三辆车的摆放的位置, 从不同角度阐述它们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回归生活,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重视让学生回归生活, 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存在,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沟通数学与生活联系, 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课时, 教师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门窗及黑板的长和宽, 然后利用所学知识, 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 让学生通过搜索信息, 并对信息加以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 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又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这课时,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景点, 如果全班36个同学到梅花山虎园参观需乘车而行, 选择“购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我们在旅游公司了解到这样的信息:个人票, 每人10元;包车, 每辆车40个座位, 每个座位8元计算。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设计购票方案, 算一算, 哪种方案最合理, 为什么? 结果学生设计出了许多的购票方案, 并说出了设计理由。 教学联系学生实际, 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三、体验生活, 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

联系生活讲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体现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思想,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生活情境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催化作用。 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情况, 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体验生活, 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后,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周末购物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历帮助父母选购多种不同生活用品的过程, 着重探究怎样付钱、怎样找钱。 购物时, 要让学生根据所买物品的单价和自己所带人民币的面额情况, 进行估计、筹划, 设计合理的付款策略, 计算核对应找回的钱数等。 学生经过这一系列数学活动, 有效巩固和应用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经历了解决处理购物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过程, 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升华生活, 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最终要回归到生活。 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 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 认知和经验的升华, 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 对认知的再认知, 对经验的再经验。 ”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真正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在教学《求长方形面积》这课后, 请学生思考, 要给一个长6米, 宽4米的房间铺地毯, 现有宽1米, 宽2米, 宽4米的三个规格的地毯, 你选择哪一种?需要多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字的优越性, 而且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在学生探究出解题方法后,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 用数学头脑想问题, 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上一篇:爱心传递你我他下一篇:搭建有效教学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