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感悟历史(通用12篇)
贴近生活感悟历史 篇1
历史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门学科,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学生觉得与历史内容有距离感,对历史学习有畏难情绪。随着新课改的推 进,历史教学由原来侧重史实的传授和记忆发展为注重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新课标强调中学历史教学要“贴 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只有中学历史教学真正走进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与教学形式的生活化两大方面做简要论述。
一、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历史来源于生活,是过去的生活,因此历史 与生活密不可分。中学历史教师如果只注重传授教材上的 历史知识,而不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历史对于学生必然是晦涩难懂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要将历史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1.走进社会,感受鲜活的历史
学生总是对自己亲身体会的事物 记忆深刻。中 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 自己去了解感受历史,必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文化大革命”时,由于书上的史实较少,笔者让学生自己去走访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老人,通过倾听老人们亲口讲述的真实故事,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解也加深了。
2.关注时事热点,演绎身边的历史
学生对新近发生的时事热点常常会产生好奇的 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在课堂上联系当今时事来引入历史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在讲授《“自由放任”的美国》时,笔者联系当时美国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欧盟对我国的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的事实,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要想崛起,既要有坚定不移对外开放、海纳百川的胸怀,又要杜绝狭隘的、激进的民族意识,还要有理性爱国的冷静头脑。
二、中学历史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历史知识由于其 过去性,常常让学 生感到高 高在上,遥不可及,还一度被认为只需读读、画画、背背就 行了。而正是由于中学历史教学形式的死板,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变得更远了。因此,要想让中学历史贴近生活,还要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形式,使学生在生活中能用双手真真切切地触摸到历史的骨骼。
1.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紧密贴合生活的问题,使学生乐于思考,兴趣盎然。如 教学《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时,笔者以“古人一日最长能行多远?”的脑筋急 转弯问题 导入课堂,然后引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优美诗句,再配以马踏飞燕、长江三峡等图片,在优美的诗情画意中自然地引出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的话题。
2.定期举行贴近生活的历史小活动
举行有趣的小活动可以把历史课堂从死板、单一的氛围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性。如定期举行历史辩论会,使学生从另一角度审视历史,在学生的生动表述中,历史俨然有了一丝思辨的光芒。还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更深刻地领悟到 历史人物 的精神,而且感受 到历史的 意义,提升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只有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历史小活动来辅助教学,历史课才不会枯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也才能有所收获。
3.利用多媒体创设鲜活情境
传统中学历史教 学往往是 教师讲,学生课上 记笔记、课下死记硬背的循环,学生无法真正接近历史,常常抱怨历史枯燥难记。中学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使其生活化教学特色更加突出。例如教学《开 辟文明交 往的航线》一 课时,笔者用电影《远航》做课前导入,让学生真切体会开辟航线的那种磅礴之感,加深学生对航海先驱们伟大精神的理解。然后再对教材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教学效果良好。这样通过多媒体把文字转变为直观可感 的声音和 图像,拉近了学 生与教材 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就在身边。
总之,历史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历史知识才有生命,学生才能触摸到真正的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路上,需要每位中学历史教师的不断探索。
贴近生活感悟历史 篇2
——初中历史起始课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学习环境改变、学科增加、教学内容加深、知识抽象化。因此,在初一开学初这个“紧要期”,教师要针对每一名新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成功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转变,为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而言,历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历史起始课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认为在历史起始课上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历史课程学些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学好历史有什么好处?
为了上好历史起始课,我让新生利用军训期间做了如下准备:
1、同学间交流关于我镇“丹土遗址”的有关见闻;
2、对自己家中或见到的“古物”进行分析,指出“古物”的特点,比较“古物”与现代相近器物的异同,从这些异同中你发现了些什么?
3、搜集、交流与我们当地有关的传说,你对这些传说有什么看法?
4、周末查阅家谱或族谱,了解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距今大约已有多少年?中间有无迁徙过程?自己是哪一世?
起始课上,首先我对军训期间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由于学生课前已做了充分准备,学生对所提问题踊跃回答,效果甚佳。对有些问题学生之间争得面红耳赤,如关于当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因为说法不一而互不相让,我适时进行引导,分析“秃
尾巴老李”出现众多说法的原因,学生明白了民间传说由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同向往,经过口口相传,逐渐演变,于是就产生了今天不同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秃尾巴老李”会有更多的说法出现。又如关于自己是哪一世的问题,有的说自己是20世,有的说自己是21世,20世的同学就对21世的同学说:我是你叔,今后你要对我敬着点,说话间流露出自豪的神气。我让学生比较这两位同学的“世”,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于是议论纷纷,最终得出结论:21世的同学辈分低,说明他们家族生活富裕,成人结婚早,人口繁衍快,比20世的同学家族已经多生了一代人。听完这些20世的那位同学脸上神气的表情已看不到了。随着问题的逐一解决,我及时进行引导:刚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当中;所谓历史,简单的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今天学习历史,就是要从过去发生的事中进行反省和总结,避免历史中出现的错误在我们身上重现,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经过引导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样就非常顺利的解决了历史学什么的问题。
关于如何学好历史的问题,我先让入学成绩比较突出的两名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小学时是如何学习语文的。结合两名学生的学习心得,我进行总结: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借鉴小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大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养成良
好的预习习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初步了解课程内容;
2、学会听课。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主阵地,要学好历史,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要会听,捉住老师讲的重点,理清所学知识脉络;要会记,在书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要点、做好标注,记好小结;要会思、善思,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在课堂中恰当处理好听、记、思的关系,就能学好历史。
关于学好历史的意义,我告诉学生: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好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少犯一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的主流。我们要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正确摆正人生航向扬帆远航。
用历史感悟未来 用历史感知高考 篇3
——《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
1.《千年变局》说道:“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中国新生》说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可见,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政治领域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的各自重要举措。
参考答案:①辛亥革命期间: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法令法规,革除各种陋习,发展民主政治;颁布《临时约法》,否定专制制度,维护民主共和制;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致力于实现议会民主政治。②过渡时期:召开新政协,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共同纲领》;成立多党派参与的新中国人民政府;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大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峥嵘岁月》讲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
看来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个曲折发展的历程。请结合20世纪以来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指出20世纪初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事件。
(2)概括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政治所作出的努力。
(3)“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思想观念和方针政策上扫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障碍?
(4)当前我国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2)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和北平谈判,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在政治上孤立了反动派,军事上推翻了蒋介石独裁政权;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文革”结束后,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4)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材料一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兴民权、开议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实行了君主立宪,“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摘自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01年4月,在被英国枪炮打开国门60年后,大清王朝所谓的政治制度改革终于开始了。虽然清政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直到10年后的1911年,清政府才迫于形势而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却仍是由满族大臣和皇族为主组成。举国一片哗然,改良彻底破产。
——摘自《复兴之路·千年局变》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其实践的结局并分析造成此结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王朝实行宪政的本质。应如何看待清末宪政?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初中国宪政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从中国近现代宪政的结局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核心观点:实行君主立宪是国家富强的根本。结局:未能在戊戌变法的措施中得到体现。原因: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真正实践;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阻挠。
(2)本质上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清末宪政借立宪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客观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3)特点:由君主立宪到共和宪政。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原则;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宪政;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民主宪政的基础;只有在新中国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材料一 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
材料二 (福建马尾港)这是位于中国东南的一个小镇。2006年,小镇上的一个造船企业,迎来了自己140岁的生日,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十分普通的一家企业。而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
材料三 如何才能改变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呢?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
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 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提出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以上均摘自《复兴之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中找出1840—1919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经历了哪三次飞跃并作简要介绍。
贴近生活感悟历史 篇4
针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 我们开始思考, 到底怎样进行历史教学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历史到底是学习什么?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 那么, 学生还会排斥历史吗?关于这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提出以下教学方法。
一、精彩的课堂开幕, 赢得学生的喝彩
精彩的课堂导入,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如果老师在导入历史课堂时能够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 那么这一堂历史课就会进行地相对顺利。所以, 在老师开始历史教学之前, 完全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课堂导入, 让学生的目光专注着课堂, 这样他们才能去倾听每一段历史。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来播放一段历史记录的视频, 然后让学生细细品味视频中所传达的信息。
比如, 当学生学习到“唐朝的繁荣”相关的历史知识时, 那么老师在课堂开始就可以选择一段与唐朝有关的记录视频, 其中, 视频中最好包含唐朝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等内容, 这样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唐朝的繁荣, 而且老师播放视频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 当课堂导入进行到最后阶段时, 老师可以说:“唐朝后面的故事, 将由老师来给你们聊聊。”这样, 学生才会更加想要学习有关唐朝的故事, 而且在学生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慢慢地为唐朝的统治感到自豪。
所以, 课堂导入不仅需要艺术感, 同时也需要技术, 如果老师的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 那么, 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相对简单。
二、适当提问, 活跃学生思维
提问也是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术的, 如果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总是以一副严肃的口吻问学生, 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感到紧张, 或者感到无趣。有的时候, 很多老师在历史课堂上也很少提问, 所以, 整个历史课堂就显得很沉闷, 这样学生也不会感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所以, 在历史课堂上, 老师也可以适当向学生提一些灵活的问题, 这样课堂才会显得有活力。
比如, 当学习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 很多老师都会向学生传达中国古代人很伟大的信息, 这样, 学生也不会思考, 自然也会认为中国古代人的伟大。但是, 当老师真正在进行教学时, 则应该适当引导学生, 向学生传达一些信息, 比如“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但是他们却用来放鞭炮, 而外国人却用它来发明了大炮, 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 但是他们却用来算命, 而外国人却用来航海。”关于这一段话, 自然也传达了一些信息, 那么, 此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一段话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学生的理解不一样, 那么他们思考的问题不一样, 那么, 作为老师, 就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看法, 这样整个历史课堂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 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发表看法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古代人的弊端, 最后才能让学生去感悟历史。
三、自主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感悟历史, 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如果老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讲道理, 或者一味地让学生学习枯燥的历史时间, 那么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显得很呆滞, 当他们的脑袋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时, 那么, 他们学习再多的历史知识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 在历史课堂上,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这样他们在探索历史的时候才会不断地收获到新的知识和感悟。
比如, 当学生学习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相关内容时, 老师则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再让每个组里的成员分任务进行学习, 老师留下一些问题, 如:“星星之火, 代表的是什么?这些星星之火是怎样燎原的?他们在其中做了哪些努力?“等等问题。那么, 当正式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时, 老师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或者向其他学生介绍相关的内容, 最后, 当学生展示完以后, 老师则可以做适当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而且还能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感受到交流的乐趣, 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才会慢慢地感悟历史所带来的道理与教训。
四、总结
倾听历史, 需要用心去静静地听;感悟历史, 需要用心去细细地品。学习历史, 不是一种任务, 而是一种态度。不管是老师, 还是学生, 只要带着激情去面对历史, 那么, 我们自然也会感受历史所带来的巨大魔力。
摘要:历史, 是需要我们用心倾听的, 而不是一味地听别人讲解。每个历史包含着很多的道理, 而这些道理也需要每个人去感悟。如果, 一个人学习历史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么他也很难感受到历史故事的博大精深。所以, 想要学生真正学好历史, 那么, 老师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能够用心去倾听历史, 去感悟历史, 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不会显得苍白无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博大精深,倾听,感悟
参考文献
[1]李宏.《初中历史之我见》[J].陕西师范大学, 2011年10月
感悟历史 思考未来 篇5
——读《苦难辉煌》有感
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的新著《苦难辉煌》以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为背景,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以独特视角审视了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共产党,也不是第一个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党,但是在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苏联)的中国国情下,党的发展路线确实毫无先例可循的。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许多挫折和失败便理应成为一种必然,而克服这些挫折和失败重新站起来进行革命的努力便是我党发展所必须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必然并不是指完全无法避免的,而是指很难避免,几乎无法避免的事情;而所谓的必须,也是指那些正确的决策与行动。
从党发展的整体的角度去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还不到100周年,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党,无论是萌芽阶段的建党初期还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党都面临着严峻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能一直前进着,遇到挫折与失败是必不可免的,无可厚非的;而在经历过这么多的磨砺之后,我党仍然能够指引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民主富强,正是因为我党总能及时纠正错误,作出正确的行动,所以说我党拥有强大而不可战胜的生命力,我党是中华民族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领导核心。
从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共产党任何的成长阶段也没有脱离必然和必须的规律,而且建国前后,党所走过的路程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个阶段党都是波折的、崎岖的道路上前行,但也都是在挫折和苦难中不但成长、坚强。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初期,虽然我们有明确的民主革命的目标,但是我们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无法独立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与其他革命力量合作是一种必然。同时,为了不被其他势力同化,我党必须确定完善的合作体系,使自己的革命力量能在合作中保留甚至加强,“党内合作”便是当时作出的正确的决策。
可惜在中山先生去世,蒋介石逐步成为国民党统治者之后,国共合作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裂痕,那时,如何使共产党员在即将破裂的合作中全身而退是最重要的问题,可惜当时党的领导人没能认清蒋介石的真面目,不断妥协,以致增长了蒋的气焰,不仅错过了一个壮大我党势力的大好时机,还是我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次大革命的失败,正是我党在对待革命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事件没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的惨痛教训!四一二政变之后,革命进入低潮,党的领导集团总结以往犯下的“右”倾主义错误,决定进行武装反抗,在漫长的武装斗争中,我党所经受的种种失败和挫折都是一个新生的武装力量所难以避免的,走些弯路、错路也是符合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一种必然,可贵的是,共产党人在摸索中不断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终于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走上了正确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而在此之后,“左”倾错误的弥漫使正在壮大的党又一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北上,取得了闻名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又一次,党的正确决策为以后的革命保留了宝贵的力量。从此以后,革命的形式渐渐明朗,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斗争经验,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自卫战争中基本准确的分析了国内的形式,并且对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采取的正确的应对措施,推进民主革命一步一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了新的探索。以前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在和平的发展时代已经不能发挥主导作用了,稚嫩的新中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次新的磨难,十年内乱由此而生。这十年使党内的的先进分子充分认识到,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党的主要任务,我们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正了以前的错误,为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使我们的党在自强不息、兼容并包的环境中继续茁壮的成长起来,一直到今天。
当党和国家再一次面对如今扑朔迷离的国际形式的时候,当党和国家再一次进入低迷的旋窝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党是一个新生的党,是一个从事着开天辟地的大事业的党,我们没有历史的经验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这一特性就决定着我们党不可避免的要犯一些错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群众应该了解,党的成长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现在,等待我们党去探索的路还是很长很长,这种现实状况不是以党的主观意识所转变的,不能因为党有错误就脱离党的领导,甚至背叛党;同时我们的党在面临如今的例如腐败的一些问题上,也必须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困难、勇于面对的精神,正视自己的错误,态度坚决的进行改革,全新全意为我们的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如此,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与力量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必然”和“必须”中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领导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长。
历史教学之感悟 篇6
一、语言关
讲一堂好的历史优质课或示范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精炼语言,使其具有穿透力,力争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注意过心理关,使课题高效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历史知识的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授之以鱼”,学生采用“听—背—写”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更谈不上“探究”了。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导—展—探—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
所谓“导”,根据课前下发的导学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5分钟阅读材料,填写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在总整体上感知全文,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展”即展示,在读书的基础上,选3名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小组的别的学生改正。展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只有“授之以渔”,才能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探”是探究中考的考点。根据考试大纲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是“陈年老酒”,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及时给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评价让他们更加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知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为中考应试做铺垫。
“感”是态度,是深化。以合作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辐射知识,即把知识学透。我们不妨在导学案中插入更大的相关历史史料,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长河源源不断。学史可以明智。通过历史的熏陶,我们轻而易举地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了让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昌盛和富强服务的目的。
“练”是学生做精课业的基本法则。在导学案中,选择典例当堂精练和详细讲解,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多做题、精选题,学生做精题、做活题,学会举一反三。
历史教师还应把好情感关。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日常的时事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如中日的“钓鱼岛”事件就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让学生想起当年的“九一八”事件”。这样就能及时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一些脱离实际的不足之处,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总之,重要的是教师要多钻研,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做个学术型的教师,不要只做教书匠。当你有思想了,你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
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感悟历史 篇7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 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平的高低, 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历史教学作用如此巨大, 然而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提高国民素质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恰恰是背道而驰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修养, 是通过不断的熏陶和培养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学习历史在这种品质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这种学科特征, 产生了许多误解, 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重视, 甚至轻视历史教学,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 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 其主要作用是可以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但是这种道德水平和帮助人们更清楚地决策能力的提高, 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 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 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这些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计算问题, 简单的机械使用与维修等, 容易让人看到它们的价值。“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就是人们重理轻文思想的反映。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 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选拔, 招工和招公务员的考试中, 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知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终日为升学而苦读的学生当然不会为这样一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科目而花费太多的时间, 社会上的人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这种不能创造现实利益和价值的知识。因此, 历史常常被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
其次, 是历史教学本身的问题。它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师等诸多方面。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 许多史学研究“太细”, 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 只能在圈内流传, 圈外无人理会, 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 当今中学历史教材比以前几版是图文并茂了, 但是围绕历史教育功能选材以及中小学各级教材层次区分方面, 仍然不尽如人意, 如选材狭窄、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等。自会考制度实行以来, 历史教材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 教材编写得越来越简单, 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详细资料, 而考试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试想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地占有历史资料, 怎能去分析历史问题, 又怎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呢?这种南辕北辙的教学与考试模式怎能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奋发进取的求知意识呢?
最后, 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 造成历史学习的困难。会考制度实行后初中就不再学习地理, 学生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历史本来就抽象, 再失去了这个人物、事件赖以存在的舞台, 那学历史就好比是下盲棋, 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明白。如今学生中听不懂国际新闻, 读不懂世界文学名著的大有人在, 因为他们对世界的地名、人名识记不准, 混淆不清, 甚至不辨国别, 不分时代, 就是由于缺少了地理和历史这两个科学而便捷的工具。如在一次考试中, 问“《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深入中国内地的是沙市、重庆、苏州还是杭州”, 学生有选苏州的, 有选杭州的, 也有选沙市的, 很明显他们是仅仅依靠记忆来做题的, 书上写的是重庆, 记住了就能选对, 记不住就选错了。因为没有地理坐标, 也就没有思维的余地, 只好凭记忆来做题了。本来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精减了科目, 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不健全的知识结构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 要改变历史教学的困难处境, 还需要优化学科体系, 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我想, 历史的教育作用要得到真正的发挥, 首要的是在宏观的教育决策上要重视历史。假若在高考中取消历史考试, 历史将更为人们所轻视。至于那种取消中学历史教学的论调, 更是危险的。现在学生中不学历史的风气极盛, 不懂得中国历史也不觉得耻辱, 历史课上常闹出一些荒谬的笑话, 而且在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历史盲的例子。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侵华时, 在沦陷区曾不准中国人学习历史, 企图奴化中国人。现在如果我们自弃国史, 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历史之于民族, 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 那他就成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 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因此, 教育部门在发挥历史作用方面, 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从经济上支持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在政府公务员考试中, 增加考查有关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历史教育功能的社会宣传等等。这样, 就能有力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增强人们重视学习历史的意识。
另外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 还有赖于史学研究工作者的自身努力。这里, 一是要求我们自身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 使历史的教育功能在自身得以充分展现, 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显示历史的魅力, 激发人们学习历史, 并运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二是要求我们在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和历史信息利用等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研究方面, 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国计民生方面, 主动研究与现实社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主动为政府、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服务, 使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深刻感受和认识到历史的现实意义。在历史著述方面, 我们要力戒文字深奥难懂, 力求通俗易懂和富有文采, 以生动形象的论述向人们展示历史上的善恶美丑、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从而使人们喜欢读历史著述, 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历史教育。对于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写, 要力求做到内容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强化教育功能等等。还有在历史考试中应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 不要对那些纯粹的死知识追得太深太细。如果单纯考查知识, 就会陷入学究式的误区, 自然是越学越枯燥, 让学生望而生畏, 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如纠正管理者轻视历史教学的错误思想;改变教师的被动性, 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历史教学的技能技巧, 全面落实历史教育教学目标等。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端正对历史教学的态度, 充分认识历史的作用, 积极推进历史教学改革, 适应时代的需要。
贴近生活感悟历史 篇8
一、探索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 )常规课堂的探究性教学
在常规课堂中使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教师最为常用、也是最容易开展的一种探究教学模式。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是熟悉的,而且,历史课讲的都是一定的历史事件,因此,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讲,历史还是有一些趣味性的。了解历史事件只是一种学习手段, 历史真正要学习的是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其代表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充分发挥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学生为主体, 吸引他们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历史背后的东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解中国近代史时,先引导同学们看地图册上的世界时局图,向同学们介绍当时世界局势及中国面临的危机, 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再讲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当时世界局势的;在讲解《开元盛世》时,可以利用时下最流行的穿越元素,一趟穿越唐朝之旅。如果你穿越成当时君主或者高级官员,那么你要怎样把盛世继续下去,为唐朝作贡献? 若穿越成一位平民,你要做什么,怎样生活? 让同学们体验当时盛世,思考该怎样开创一个盛世,盛世出现的条件又是什么; 在讲解《灿烂的宋元文化》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同学们欣赏“清明上河图”或者观看反映宋元社会生活的影视剧片 段,感受宋朝发达、繁荣的经济,甚至出现银票这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几乎可以与现代金融街相媲美,唐朝都要甘拜下风了,宋朝为什么可以做到,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始终把探究二字贯穿其中,培养同学们基本的历史素养,提高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常规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活动课中的探究性学习与之相比难分伯仲,甚至优于常规课堂。
(二 )历史活动课中的探究性教学
历史活动课真正把舞台交给同学们,通常包括抛出问题、合作实践、交流评价、总结反思这几个步骤,可以选择同学们很感兴趣或者很难理解的课题组织历史活动。历史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需要同学们思考历史问题,动手实践历史成果,体验历史背后的东西,让同学们对历史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体验, 站在更高层面看待和思考历史问题。同时在同学们的合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终身受益。
历史活动课中,在给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同学们的讨论方向和进度, 把握和控制整个活动课的方向和进度。及时引领和指导同学们实践方式、方法,提高他们合作实践的效率。同学们展示自己合作实践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制作的成品。在同学们展示完各自内容成果后,让其他小组从收集资料的能力、合作实践的能力、展示的内容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进 行相互评 价 , 教师对这 些评价及整个历史活动课进行总结, 重点提出整堂课中同学们出现的问题,希望他们在下次活动中注意改正,表扬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同学, 增强同学们学习自信和热情。如组织《近 代社会生 活》时 , 可以让同 学们设计 、举办黑板报 , 表演相关小品,使同学们从各个方面体验近代中国人的生活。让同学们分小组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讨论近代人的社会生活,制作那个年代的交通工具、画出那个年代的衣服,让他们动手感受那个年代的生活,引导他们讨论那个年代的衣食住行给今天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让同学们相互评价展示的内容是否符合那个年代的特点,还有什么不足。最后教师对本次历史活动进行总结,有哪些漏洞,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在以后活动中借鉴学习,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明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使他们感到莫大的成就感和自信感,提高课堂效率和影响力。
(三)课下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课下的自主探究具备同样的功能。课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是对课堂上探究活动的预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同学们课下对历史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搜寻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探究历史问题, 如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表格、制作PPT等。课下的自主探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与课堂中的探究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同学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历史,培养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开展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反思
(一)正确认识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 是一种创新, 但本质上与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样的, 都是接受历史学习,学习历史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从而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因此要处理好探究性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师仍然需要站到讲台上讲解历史知识,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探究性教学模式只是让课堂气氛变得活泼,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它与传统教学模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最大目的是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和影响力,因此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在我国,探究性教学模式起步比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难免有一些教学模式流于表面。如探究性学习一般有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表达交流、评价反思几个步骤[4],所谓探究,是引导同学们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来, 使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违背探究性学习的初衷;或者教师利用多媒体,或放视频又放图片,组织同学们搞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历史活动课堂弄得丰富多彩,但是过于注重探究形式,只是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课堂目的。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注意这些问题,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使探究性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作用。
(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探究性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历史教师提出新要求, 给教师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为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把握和控制课堂方向和进度,要求教师不仅准确把握教材主旨,巧妙构思活动过程,还要明确课堂目的, 适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而且课堂伊始,同学们对教师的指导肯定依赖性很强,更能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探究性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扎实厚重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教育学、心理 学知识,因此要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使他们更好地推广探究性教学模式。
三、结语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补充, 可以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探究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和影响力。但是, 探究性教学模式任重而道远,理论阐述容易,心血来潮的尝试也容易,坚持不懈地摸索和实践则不容易,因此,我们要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和决心。
摘要:在倡导新课标教学方式的形势下,探究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和影响力,让学生手脑全面发展,那么如何用好这种教学模式呢?本文从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的途径和反思两方面着手,对初中历史“探究→感悟”式教学模式进行详细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9
一、语言关
作为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授课语言, 讲一堂好的历史课, 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 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 就应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 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 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 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构关
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是“教师讲, 学生听, 听后背”,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 这就压制学生思想, 违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理念。那么, “课程标准”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这一课堂结构。
1. 读。
在教师的引导下, 要求学生课上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 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 讲。
在读书的基础上, 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 请其他学生纠正;其中, 前两个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3. 剖。
剖析中考的考点, 做到教学有针对性, 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 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
4. 感。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 对待知识, 努力有自己的想法, 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 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 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 练。
选择精题当堂训练, 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 学生少做题、做精题, 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原理, 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能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四、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 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 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不仅要多听课, 多评课, 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 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形成学科思想, 去引领学生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悟力 篇10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生活, 体察历史
历史就是生活事件的串缀, 学习历史就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析和观察重要的历史事件, 培养学生对这些事件的感悟力, 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写一些小体会, 经过不断地培养, 学生就会形成细心体察历史的习惯。例如, 分析身边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 512汶川地震, 两会的召开, 十七大等, 通过培养学生写历史感悟, 学生的历史兴趣明显提高, 历史感知能力增强, 历史敏锐度增加。作为教师, 要善于从学生的感悟中去引导启发学生, 例如, 一位学生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感悟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 这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为什么要去登月呢?月亮上什么也没有,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钱用来建设学校, 要知道我们连学生宿舍也没有呢。”这样的感悟可以使我们发现学生思想上的许多东西, 可以知道从学生的角度怎么认识这样的历史事件。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事件入手,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 这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才能不断得到锻炼。
二教会学生对历史质疑反思
历史的记载有太多人工斧凿的痕迹, 有许多历史被人为地篡改了, 不是变得过于美好高大, 就是变得过于渺小猥琐。作为教师, 要教会学生对历史大胆质疑, 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不会反思的人生就是无意义的人生”。人类因为质疑和反思而不断进步。没有质疑的历史是盲目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 历史教学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怀疑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 是创新思维的起点。作为教师, 要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大胆质疑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针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对于学生那些有悖常识的提问和与众不同的思维, 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提问中的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它使我国当时的社会体制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鸦片战争使我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是一个封建社会, 那么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带着这个疑问,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也促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历史, 从而使学生的历史感悟力得到开发。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第一, 要保护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在课堂上, 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 教师要在肯定的前提下去分析, 不能一棍子打死, 例如, 有的学生在分析袁世凯时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说袁世凯是一个卖国贼, 而是从袁世凯的性格特点入手, 从他的军事才能、政治野心等层面作了分析, 把人物放入当时的历史现实中去考虑。有的学生对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孙中山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还要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呢?”教师就要一点点剖开历史让学生感悟革命党人为了国家的前途退步求全的政治胸襟。这样, 在教学中有质疑, 有解决才能有进步。
第二, 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对于学生来说, 课本就是权威性的东西, 什么都以课本上的为准, 但我们要告诉学生, 权威性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进步, 这些对历史的认识可能也会变得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作为学生要用通法通则去分析历史, 在对历史真相的探究中感悟历史。例如, 对毛泽东的评价, 我们不能去神化毛泽东, 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他。对于一代枭雄曹操, 不能让学生仅凭《三国志》就把曹操定位成大奸大恶之人, 要告诉学生历史编纂者的汉室正统观念使得曹操的形象被进行了丑化和歪曲, 真实的曹操也同样同情人民疾苦, 对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的社会有着深深的忧虑, 曹操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 “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这都是学生应该知道的。
三指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历史事件, 培养历史感悟力
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小的历史事件的堆积, 只有把这些小的历史事件分析透了, 才能对大的历史事件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尝试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和多侧面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敏锐感悟力。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走入历史, 从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 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想感情等多方面去感受和体会。可以尝试开展“假如我是xxx”的活动, 让学生以历史事件的亲身体验者来感知人物和历史。例如, 对于二万五千里长征, 不能仅仅让学生的感悟停留在对革命者战胜艰难的精神敬仰上, 还要让学生从中体会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 乐观的革命精神, 坚如磐石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用心找寻培养学生历史感悟力的方法和契机,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感悟力, 历史教学才真正具有意义。
关于“墙”的历史感悟 篇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这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领了这个平原,并且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
——翦伯赞《内蒙访古——一段最古的长城》
材料二 德国的柏林墙是东德于1961年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不让东德人逃入西柏林,在柏林墙建立之前,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
——北明《德国柏林墙的故事》
材料三 三八线——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有名的纬度线。这是一条人为的分界线,对朝鲜人民来说则是一条血泪线、分裂线,统一的国度、无数的血缘亲情都被这条怪胎线隔断了。直至今天,仍是两国人民挥之不去的伤痛。
——陈清贫《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
材料四 长城:农耕游牧对抗之墙。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中华上下五千年,两大民族、两大文化在长城脚下的对峙,贯穿历史的前前后后,长城内外演绎出许多壮丽的历史话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
——吴鹍《长城·柏林墙·以巴隔离墙》
材料五 在欧洲土地上,尚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Berlin Wall)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柏林(含西德的首都西柏林)和西德(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德国:柏林墙》
材料六 除汉民族外,与长城历史关系最密切的有匈奴、契丹、突厥、鲜卑、柔然、女真、蒙古等几个主要民族。经过两千多年的同化过程,这些民族有的作为民族整体失去了本民族原有的特点和特征,变成另一个民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同化了其他民族,在同化过程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特点,使本民族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
形成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而长城的历史大致伴随其形成的整个过程。
——董耀会《对长城研究中民族问题的认识》
材料七 1990年1月1日,成千上万名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城结束铁幕的分隔后新的10年的开始,但是,很少有人猜想到,他们也在迎接德国重新统一的一年。科尔总理本人也承认,他当时根本没有想到,德国仅在一年时间内就结束了40余年的分裂局面。仅仅10个月之后,东德总理德梅齐埃便向他的国家告别,红、黑、黄三色旗在全德飘扬,科尔成为全德领导人。10月3日东西德的合并成为几个月来的急剧变化和强硬谈判的归宿,在欧洲心脏建立了一个经济大国,改变了本大陆的军事平衡。
——《参考消息》(1990年12月24日)
材料八 近年来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出现了一些新面貌。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朝韩运动员携手举旗入场
2007年3月28日朝韩离散家属见面会
2007年5月17朝韩铁路开通
2007年10月2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卢武炫会晤
材料九 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分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
——林肯总统1861年的演说
(1)墙有两种: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从历史的角度列举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各两例。
(2)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长城、德国柏林墙和朝鲜半岛“三八线”出现的原因有何不同,柏林墙和“三八线”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长城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材料四,你认为这条分界线的历史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战国、秦汉、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分析说明。
(4)根据材料五,归纳柏林墙的修筑产生了哪些影响。
(5)指出西汉、隋唐、明清三个时期活跃于长城一线的主要少数民族。并归纳历史上长城内外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
(6)历史上曾有好几个游牧民族突破长城,进入中原地区。列举进入中原地区建立全国性政权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为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不约而同地“汉化”了。概述其“汉化”的主要表现。
(7)根据材料五、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柏林墙成为“最为短命的长城”。
(8)根据材料八,概述近些年来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关系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表现。与德国不同,朝鲜半岛直到今天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分析其原因。
(9)根据材料九,说明美国内战中林肯总统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
(10)综合以上各问,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有形的墙:长城;柏林墙。无形的墙: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包围、孤立和封锁;当今海峡两岸的隔离状态。
(2)不同原因:战国长城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而柏林墙则是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入西柏林;“三八线”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共同原因:内部纷争、大国争夺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3)历史含义:是民族政权的分界线或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分界线。史实:战国时期,中原汉族政权秦、赵、燕三国修筑长城,防御北方蒙古高原匈奴的进攻;秦汉时期,中原汉族秦朝、汉朝隔万里长城与匈奴抗衡;明清时期,汉族明政权修缮万里长城,与北方蒙古政权瓦剌、鞑靼并存。
(4)影响:①加剧了德国的分裂;②加剧了美苏的冷战;③阻隔了柏林人民之间的往来;④限制了西柏林与联邦德国的联系。
(5)民族:西汉:匈奴;隋唐:突厥、回纥、靺鞨;明清:蒙古、女真(满洲)。主要方式:和亲、战争、册封、管辖、迁徙、互市等。
(6)民族:蒙古族、满族。表现:①采纳汉族先进的社会制度;②采用农耕方式;③学习汉族文化;④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7)原因:阻止了人民的正常交往;造成了国家的分裂,违背了统一德国的民族意志;苏联放弃对东欧的控制和“冷战”格局的崩溃。
(8)趋势:南北关系走向缓和。表现:南北首脑会晤;离散亲属见面;朝韩铁路开通;文化交流加强。(能从政治、亲情、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回答即可)原因:①意识形态的分歧依旧存在;②双方有效的沟通还不够;③大国的利益之争;④双方经济差距的拉大。
(9)目标:维护联邦统一。“感情纽带”:同为美利坚民族。
贴近生活感悟历史 篇12
一、教师要有清晰的“舞”的思路
在新课程教学中, 我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思路。这个教学思路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舞”起来, 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 要有清晰的思路。对一节课来说, 我的基本教学思路由三个步骤完成, 但每节课都突显各自的特点, 绝不整齐划一。这三个步骤是:第一, 学生自主学习提纲;第二, 合作探究学习问题;第三, 课堂训练。具体的做法是:对于课本知识部分, 放手让学生去学, 教师只给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根据列出的提纲, 课前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解决。但这还不够, 学生的课前预习, 只是初步了解一些内容, 对重点问题的深层理解还需合作探究交流。学生理解和掌握得怎么样, 需要通过课堂训练来检验。以上教学思路贯穿一个思想, 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探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舞”, 要会“舞”
通过对学校教师教学实践过程的了解, 我发现教师处理学案的办法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把导学案发给学生, 学生做题的时候, 教师无所事事, 听之任之, 属于“放羊式”的教学。二是把导学案发给学生, 教师却又喧宾夺主, 占据了学生的阅读教材和完成导学案的时间,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仍然很少, 属于“灌输式”的教学。三是形式繁多, 有单个回答, 有集体回答, 有分组讨论, 有板演, 有阅读……学生参与很多, 实则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学生走得很累, 但不是真正参与, 属于“旅游式”的教学。
凡此种种, 都属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合理, 教师没有“舞”到地方, 是“乱舞”。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意思是说,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舞”到恰到好处, 只有这样, 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总之, 教学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无论学生唱独角戏还是教师唱独角戏都是不成功的, 该你唱你就唱, 不该你唱你就不要硬唱。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 学生是主角, 教师是配角, 位置不要变。学生和教师要“共舞”, “与生共舞”, 其乐无穷。
三、教师要让学生“舞”, 鼓励学生“舞”, 引导学生“舞”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同时也受到启发。“教学相长”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在课堂上的发问, 往往有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何去面对去解决, 也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我认为, 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对学生提出的每个议题, 教师都要认真倾听, 并和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决不强行下结论, 更不能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当学生离题太远的问题时, 教师要适当引导。
三是教师必须悉心呵护学生创新求异的需求, 不能教条式地、机械式地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去评判学生, 而应当积极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四是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 不拘泥于现成结论, 要大胆质疑、勤于思考。
总之, 教师要让学生“舞”, 要鼓励学生“舞”, 要引导学生“舞”。
【贴近生活感悟历史】推荐阅读:
贴近生活高于生活08-18
贴近学生生活07-19
贴近生活教语文07-06
贴近生活注重体验07-07
关注热点 贴近生活08-06
贴近生活学数学09-01
贴近生活的作文11-16
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08-20
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11-16
体育教学要贴近生活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