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2024-08-13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通用11篇)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篇1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们常说学生的文章言之无物, 而学生更视写作为“苦事”。这显然是学生们缺乏写作素材, 平时没有积累写作素材所致。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为写作寻源取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流,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达到一定的程度, 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 而且写作兴趣也会大增。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可他们往往视而不见, 对周围的环境、自己的生活缺乏观察。因此, 教学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认识生活, 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习惯。

例如, 春天到了,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季节。抓住这一时机, 我提议让学生找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朋友, 像朋友一样和自己喜欢的花草交往, 并时时关注它们的变化。上课了, 学生们仍像一群小鸟儿叽叽喳喳。为了保持学生们的兴趣, 我宣布:“这节课, 我们去看望你们的‘朋友’吧!”“耶!”教室内一片欢呼声。接着我又让学生说一说, 打算去看什么?看花的哪些特征?这样, 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 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回到教室, 我让学生写几句话描述这些花的美丽, 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写出别出心裁的句子。学生轻松地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有个学生写:初春, 樱桃花那米粒似的小芽钻出了树枝, 渐渐地变成了深粉红色的小花苞, 嫩绿的小叶子也偷偷地从花苞间冒了出来。两三天后, 叶子变绿了, 闪闪发亮。布满枝头的花儿, 有的像涨红了脸的小姑娘, 害羞地低着头;有的则像顽皮的孩子, 藏在绿叶中……读着学生们的习作, 分享着他们的快乐, 真是妙不可言!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和了解, 再按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

例如, 我让学生写《和面》时, 先让一名学生进行表演,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观察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下面三个要求:一是纵观课堂气氛;二是看操作程序, 细看示范动作;三是看事情的结果, 并记好观察记录。

这节课结束时, 许多学生写出了比较好的作文。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宋婷可真是个擀面条的能手。你瞧, 她量好面粉, 倒入面盆, 用温水化了一小撮食盐, 一边慢慢地倒水, 一边用右手把面和水拌成面穗, 并迅速将面穗揉到一起。她那双手既灵巧又有力, 一大团面在她的手里转来转去, 不一会就变得又光又圆了, 她还边揉面边讲解有关知识, 真是厉害极了!

三、让学生记录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关心周围的人、事、物, 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 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的同时还要细心回味, 把印象深刻的事物、景象以及自己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如, 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 自己选题, 自由发挥, 畅所欲言。可以引导学生分两大类积累素材。第一类专记自己的, 如《我的足迹》《随笔》等;第二类专记他人的, 如《我身边的新鲜事》《拾零集》等。通过自主练笔, 学生素材库里的东西越积越多, 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 得心应手了。

习作, 是生活的反映。离开生活, 习作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总之, 只有把学生引入生活, 让他们观察生活, 体味生活, 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才能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篇2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牛津英语4AM1U2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会正确问答句子How old are you?并能运用祝贺生日的对话Happy birthday to you!为了使课能顺利进行,我在课前了解了学生的生日,当一进教室,我就说”今天是某某同学的生日,Miss wu想对她们说Happy birthday !”接着又为她唱了一首英语生日歌.看见老师在祝贺学生生日,同学们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我就问:”你们也愿意祝贺她的生日吗?”“愿意”异口同声的回答.于是你一句,我一句“Happy birthday!”伴着歌声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我想这句话已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我又抓住机会,顺水推舟,问大家“生日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就说“生日蛋糕,生日礼物,生日蜡烛…….”我就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顺势教了“cut,cake,blow,present”等单词,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然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在别人生日的时候,用英语说一声生日快乐和唱一首生日歌,并且制作一张生日贺卡.不久后的一天,我走进教室,顿时大家一起对我说“Happy birthday.”并唱起了生日歌,是呀,今天是我的生日,最让我高兴的是同学们已经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这怎能不让我感动.

这节课是一个即兴的任务型教学内容,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但我感觉它是成功的,它是教师与学生真实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也是语言的自然流露,学生就是这样简单的学会了语言并能正确使用起来.实践证明,在这种更巾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产生举,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学生生日这一有利条件,它是完全真实的,又是从学生那儿来的,和他们蝗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即使是即兴的,也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在问答“How old are you”操练太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虚心学习,更加努力做得更好。

感悟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数学魅力 感悟 创造性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71-02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应该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用,令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既认识数学知识的特点,又感悟数学的美,数学的趣,数学的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和应用意识。

一、感悟数学的魅力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地美。”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的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轴对称图形就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数学中的对称美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性,在教学中通过呈现五幅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故宫,北京站等建筑物,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感受。学生一致认为这些著名的建筑物很美,它们左右两部分是一模一样。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他们给人们美的享受。

二、感悟数学兴趣的魅力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驱力,也就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强烈的爱好情趣。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强烈的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主动、高高兴兴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神奇的七巧板”时,学生就非常感兴趣,这样的课学生喜欢上。老师首先利用数学课件呈现许多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让学生猜猜这些图案像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像鸭子,有的像鸵鸟……,学生感受到七巧板的巧和趣,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他们先模仿别人的作品拼图,初步品尝成功的乐趣,许多同学并不满足于模仿,还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尝试品出新的图形。没什么比成功更有强烈满足的感觉,没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地努力。神奇的七巧板由于趣味十足,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不仅巩固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同时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感悟数学方法的魅力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中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从算法中体现着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状况。例如: 在学习“分类”时,老师发现一些同学书包里的物品放的特别乱,提出:你能把自己书包里的物品分一下类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得到了许多分类方法,有的同学按文具盒、书和本分类;有的按文具盒、数学书和数学本、语文书和语文本分类;有的按文具盒、把大书和大本、小书和小本放在了一起……。同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这时兴趣很高,思路开阔,畅所欲言地说到了超市里、文具店里,水果市场,这里都用到了“分类”知识,这不仅是学生亲身感到生活中有数學,处处离不开数学,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用于大胆的创新。

四、 感悟数学价值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一定要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使学生感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悟数学的价值,感悟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自信,享受成功。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示范。教师要学会结合教学的适当时机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挖掘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体验知识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应用数学的机会。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无限的魅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更加喜爱数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薛颖.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小学数学教育.2007年4月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篇4

一、形象色彩带动兴趣

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一年级学生尚处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 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 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拼音教学中更需“充分地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借助实物、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 将学习内容变静为动, 变无声为有声, 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

如学习单韵母“ɑ”, 可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图, 带学生走进拼音王国, 通过图片讲故事, 遇见阿姨有礼貌, 彬彬有礼地打招呼, 大声叫“阿姨的ɑ”;学习“e”时;可出示天鹅戏水的图片, 用儿歌“天鹅戏水eee”帮助识记;学习声母“q”时, 教师变魔术似的拿来几个五颜六色的气球,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 借助气球的形状和“气”的发音, 很快就记住了“q”的音和形。通过学生生活中见过, 熟悉程度高的形象, 过渡到认识拼音字母, 既加深记忆, 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二、儿歌口诀启蒙心智

儿歌韵律感强, 朗朗上口, 易于识记, 是将所学内容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课堂节奏充满韵律, 在轻松吟诵儿歌中掌握了重难点。如教授单韵母时, 编排儿歌“张大嘴巴ɑɑɑ, 公鸡打鸣o o o, 白鹅倒影e e e, 妈妈晾衣i i i, 乌鸦衔食u u u, 小鱼吐泡üüü”, 以儿歌促记忆。教授声调时, 念诵儿歌“一声平平左到右, 二声就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 四声就像下山坡”, 边念诵边用手做动作, 加深拼音四声的形象。书写时, 每次练习边写边想“四线三格记心间, 拼音字母住里边。住上格的不顶线, 住下格的不贴边, 中格写满顶两边”, 书写要求便铭记于心。当学生在iu和ui的标声调发生混淆时, 借助儿歌“有ɑ不放过, 没ɑ找o、e, i、u并列标在后”来区分, 突破难点。

学生共同体验着学中唱、唱中学的乐趣, 甚至有的孩子还自己创作儿歌, 如“b字像在听广播, 广播广播b b b, d字就像马蹄声, 跑起路来d d d, f字好像一拐棍, 爷爷靠它f f f, t字好像一把伞, 下雨打开t t t……”, 并用肢体语言边唱边演, 记忆效果十分突出。

三、游戏互动延续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 能保持的时间只有10~20分钟。注意力的不稳定, 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 不断以新颖的兴趣点刺激学生的吸引力, 否则很难完成持续性较长的任务。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 课堂上将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 既延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如与学生一同“送动物回家”。教师将动物音节xiàng (象) 、xióng (熊) 、hǔ (虎) 、gǒu (狗) 、tù (兔) 、lù (鹿) 分别写在卡片上, 请学生上台读拼音, 找动物, 使拼音与动物一一对应, 再请学生将动物放在各自的房子中。既练习了拼读, 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看口型猜猜猜”“火眼金睛”“找朋友”“纸牌比赛”等游戏, 形式多样, 增强了课堂练习的趣味性, 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高涨, 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四、活学活用营造氛围

汉语拼音作为帮助识字的工具, 重在活学活用,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 语文无处不在。在学习拼音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 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制作卡片, 为身边的物品标上音节, 贴在上面。当家中的桌子、椅子、台灯、玩具、电脑等物品被创造力十足的孩子贴上色彩缤纷的卡片时, 学习不由自主地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生活, 无形中营造出一种处处都有拼音游戏的氛围, 时刻都能接触拼音。在自己出题中发展了学生自身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为拼音学习营造出学而不厌的自学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多看多读, 熟能生巧中轻松掌握音节拼读;在手脑并用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拼音向生活的延伸, 使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形象可感, 在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拼音的无处不在, 灵活运用拼音于生活。

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篇5

(小博士)

有的同学一到上作文课的时候,就觉得伤脑筋,感到无话可写。即使在老师“威严”的注视下,勉强写完作文,教师在批改这样的作文的时候也感到头痛。写作文真的这么难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要倾吐,那么一篇文章就产生了。”由此看来,写作文是一件很自然、很轻松的事情,而不是靠冥思苦想“编”出来的。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同学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用心感受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培养写作兴趣,才能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下面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定会有收获的。

一、在活动中唤起写作的灵感,激发写作欲望

我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文体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寻找心灵的感动,并及时地记录下来。作为老师,我也养成了记录自己心情的习惯,并且把自己的心情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在老师的带动下,纷纷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大家都有了表达的欲望,产生了写作的兴趣!

学校开田径运动会,运动会上同学们嬉笑怒骂,雀跃蹦跳,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同学们在这儿看到的不只是运动健儿们那精彩的一搏,更多的是那一搏带给大家心灵的震撼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运动会一角”“运动会上触动心灵的一幕”“我心中的英雄”等作文题目就产生了。同学们只有真正走进了运动会,有了内心体验,才会有表达兴趣,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了,才能将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写出来!

二、采取多种写作形式,培养写作的兴趣

作文有口头作文,也有书面作文。生活中的见闻,班上发生的事情,社会上流行的一种现象,同学们可以采取口头作文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书面作文的形式有仿写、补写、改写、随笔、日记等。

有一次,我组织同学们抄写张贴在学校及教室里的名人名言。活动结束后,我让同学们谈自己对名人名言的理解,谈由名人名言所想到的,交流各自的看法。在这一口头作文的过程中,我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内心体验,自己命题写一篇作文。于是,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我发现我不再胆小了”“亲近校园”“他跨出了第一步”“我真没想到”“一则名人名言给我的启示”“怪老师的怪招”“我脸红了”等鲜活的作文题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多种多样的作文形式,可以消除同学们对作文的单调感,简化作文难度,调动大家的写作兴趣。

三、感悟生活,培养作文兴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开学典礼那天,同学们午睡时,学校通知教师开会。离开教室之前,我对同学们说,大家不要吵闹,保持安静,对不守纪律的人,放学的时候我要找他谈话。到了放学的时候,我先高兴地向在典礼会上获得表扬的同学表示祝贺,让他们沉浸在荣耀带给他们的无限喜悦中。接着,我极为难地,但又很严肃地点名批评了几位不守午睡纪律的同学。为了让他们接受批评,我给他们讲了英雄邱少云的故事,告诉他们,钢铁般的纪律是一个集体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当他们明白老师批评他们也是情非得已的时候,我又诚恳地向被批评的学生表示歉意。第二天,我郑重其事地要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昨天发生的事情的一些感受,于是同学们在“午睡风波”这篇文章中,真实地记录了各自的内心感受——

“起先我害怕得不敢出声,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幸好,我不在捣乱的行列之中,不然今天我可就惨了……”“我好害怕,但见老师只是批评我们,并没有说要通知家长,不觉心中暗喜……”“听完邱少云的故事,再想想自己,我愧疚极了……”“我明白了胜利来之不易……”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篇6

一、导入应贴近生活

导入要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 更重要的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 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可以这样导入:一天, 我们几个同事正在办公。这时, 来了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他走到刘老师面前敬了一个军礼后说:“刘老师, 我来看您了。”刘老师抬头一看表情很复杂, 似乎有些印象但又记不起他的名字。正迟疑时, 一旁的陈老师问他的学生叫什么名字, 刘老师稍一沉思, 笑着说:“还用说, 他就是……”听后, 他的学生和其他老师都会心地笑了。但刘老师并没有说出他学生的真实姓名, 同学们猜猜, 刘老师如何称呼他的学生?学生各抒己见。有预习的学生回答:“最可爱的人”。对, 刘老师称他的学生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这样称呼呢?通过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 同学们就可以找到答案。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 没有固定的形式, 但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法, 都应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二、提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提问要讲究艺术, 不仅要提得恰当, 还应提得巧妙。一方面是指要问在学生内心情感的触发点上;另一方面是指要把握提问的时机。除此之外, 提问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 教学《故乡》一文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 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认真思索后, 想表达却又说不出时, 教师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一个人外表的变化与什么有关。有学生说自己的表叔以前又瘦又小, 现在有钱了, 脸圆了, 脖子粗了, 也有了脾酒肚, 说明外表与经济有关。学生说完后, 教师给予了表扬, 并及时设置以下问题:

1. 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相比, 外貌有何变化?

2. 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

3. 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后再提问, 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 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 是闰土家境日渐贫困的形象反映。家境的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十分艰难。

三、结尾应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每个学生而言, 他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因此, 教师应意识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听到学生的声音, 尤其是不一样的声音。故而, 课堂结尾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辩论赛”这个环节。

如, 《羚羊木雕》学完后, 提出问题:在这个家庭矛盾中, 谁是谁非, 你是怎么认为的?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组讨论, 之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来, 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是否应该要回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代表“我”, 反方代表“父母”, 进行课堂辩论。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篇7

关键词:朗读,兴趣,探究,评价

作家徐迟在谈到诗朗诵时说:“朗诵者应该进入到诗人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 把诗人创作时燃烧着的思想感情再次在朗读中燃烧起来。”

一、兴趣———激起学生朗读的愿望

俗话说:“枯燥之物, 谁也不想领教, ‘嚼蜡’之味, 谁也不肯品尝。”当学生的情感被作品所吸引, 他就会主动走入作品所创设的广阔艺术天地, 体验到其中的文情之美、意境之妙, 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

1.巧借课文激趣。例如:在教过《丑小鸭》后, 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这样的童话故事吗?想不想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呢?那就请大家在课外再找一些童话故事读一读, 记一记, 比一比谁的故事最多, 谁讲得最动听。这样联系课内外, 学生就更喜欢读童话故事了。《坐井观天》是二年级上册的课文, 在理解完课文内容后, 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 孩子们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知识, 还进一步体会到朗读的快乐。更喜读、乐读了。

2.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趣。激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去探究文章。其方法有很多:

(1) 演读, 激发情趣。就是让学生扮演角色, 边读边表演。这种朗读训练形式活泼, 深受学生欢迎。如课文《酸的和甜的》, 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 排出课本剧, 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朗读, 学生的兴趣很浓, 朗读的效果也明显提高。

(2) 赛读, 引发竞争。它是一种有趣的朗读训练活动。如“接龙赛”, 就是按顺序从头开始读, 谁读得稍有毛病就立刻请他停下, 换人接下去读, 谁读得最长就表示谁读得最好。

(3) 赏读, 提高品位。俗话说:“佳作百读不厌。”赏读课文时, 读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还能陶冶情操, 提高品位。

二、探究———让朗读成为学习的工具

伴随在朗读中的探究思维引领我们通过朗读穿越千姿百态、曲径通幽的文章殿堂, 领略异彩纷呈、新颖别致的思想、思维景观, 感悟如诗如画、亦梦亦幻的文学神奇。

1.知其味, 悟其情。朗读, 不管是出声读, 还是默读, 都是一个探寻、发现的过程, 即探究性。朗读者通过“情”、“文”、“声”三者的“循环互发”之后, 逐渐体悟到文章中的情气、意味。

以前老师们常常凭借着自己的“如花妙嘴”来剖析教材, 从不同的角度把教材剖析的七零八落, 毫无美感可言, 更加无情感可言。其实, 在语文课堂中, 有些词语虽不是特别深奥, 但却用得十分贴切, 可以通过反复的诵读来“意会”, 引导学生们进行语言的感知, 使他们明白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妙处。

2.入情境, 巧融合。朗读就在这么一种不断上下寻觅, 左右求索的过程中, 找到一种适合、贴切的言语声音形态, 从而走进作品, 与作品融合在一起。换句话说, 在不断的朗读中, “读进去”又“读出来”, 进而读出了自己的经验、感受、个性等。如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 就如何理解女孩“有了危险, 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高尚境界, 我采用朗读的方法, 让学生读中去悟, 悟中读好, 直至情真意切, 让心灵颤动, 从而刻骨铭心。然后投影出示句子, 对“快!你第一, 你第二, 我最后”这句话进行指导:“语速要快, 语气要重, 才能显出紧张而有序的情景。”“你们能够读出这种爱的感觉吗?”这样问, 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 还让学生以读促思, 在读中悟情, 从而帮助理解了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评价———让朗读更上一层楼

有检查才会落实, 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朗读的评价, 了解和推进课标中提到的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强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和领悟”。

1.改变手段, 积极评价。新课程中倡导积极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多采用激励的方式, 从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肯定, 使部分做的不够好的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声中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使学生们在愉快地氛围中学习, 激励中发展。

几乎在每堂课上, 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出彩”, 或成功或失败。这时, 我就会耐心地说:“你读得真棒, 来当当大家的小老师, 愿意吗?”“别急, 再好好想想, 你一定会读得更好。”“没事, 人无完人, 谁都有说错的时候, 加油!”

2.智慧评价, 深化情感。对学生地朗读评价要运用角色移位的方法来引导情感体验, 使学生们在入情入境, 将自己想象成课文中所描述的对象来参与朗读。

比如, 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 一位孩子的表现地十分出色, 但其他孩子的评价总是枯燥地几句“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十分好”。于是我就换了个角度问:“如果是你, 该怎样读?”这时有的孩子就说:“飞呀飞”要读得轻轻缓缓的, 就像是小蜻蜓背着小蚂蚁小心翼翼地飞过假山、飞过花园……这时, 学生们再来朗读, 就不会是生搬硬套, 而是把自己的情感和体会融入其中。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篇8

一、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新教材不再是由一堆毫无生气的数式、图形组成的, 而是有许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趣故事, 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 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如教材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旗杆的高”等就是向学生展示数学问题“存在的实际环境”, 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内容与自己每天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 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例如: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这一课中, 让学生自己提供数据, 学生有很浓的兴趣, 亲身体验数据处理的问题,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他们感受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 使他们乐于接受。

二、数学问题的现实化

数学源于现实, 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正如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他们的生活实践出发, 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激发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中一改以往的呆板问题, 而加入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其中就有有关移动电话的收费问题, 由于移动电话在我国很普及, 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现实意义。课前要求学生去移动公司"电信部门进行调查, 了解电话的计费方"法。由于教材中的问题变得生活化了, 加"之课前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课堂上再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探索规"律, 寻求计算方法等异常活跃。教师教的""轻松, 学生学得主动,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

三、数学问题的实践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教学时适当地设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究有关的数学规律。在《测量旗杆的高》中, 教学完相似三角形后教材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测量旗杆的高, 而当学生们试着用这些方法测量树高、建筑物的高时, 又遇到了具体困难, 在同学们交流和讨论后自己解决了, 这使他们兴趣大增。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成了同学们的乐趣, 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四、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篇9

一、导入“生活情境”, 引出化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 教师要善于挖掘化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化学贴近生活, 并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情境, 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的生活现象, 从中引出化学问题, 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化学无处不在, 唤起他们学习化学的渴望和冲动, 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之中。例如, 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 为什么要先将砖和瓷砖用水润湿?新买的铝锅, 为什么烧过自来水后会有黑色斑点?为什么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会长得很茂盛?为什么厕所里面的刺激性气味夏天比冬天更难闻?为什么酒越陈越香, 而食用油和腊肉等食品却会因为久置而变质?导入这些日常生活情境, 并用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目的性, 学习化学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借助“生活经验”, 思考化学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 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 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 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 《粗盐的提纯》这一节教学, 我先设问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 然后再阐明这是由于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造成的。这样不仅为下文设立了悬念, 还为后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又如, 教材中设计了“假如世界上没有水, 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却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学生不再觉得学习化学是枯燥乏味的事情, 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课堂气氛也就变得活跃了。

三、回归“生活实践”, 解决化学问题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引导学生领悟“知识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的含义, 对有些化学知识,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知存在, 然后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如教学《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前, 我将学生每8人分为一组, 每组准备5枚洁净的铁钉和5只带盖的无色的小玻璃瓶, 提前5天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铁钉的锈蚀实验, 并记录铁钉的锈蚀现象。到了课堂上, 再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 并叙述实验现象, 解释锈蚀的原因, 从而得出氧气、水蒸气等都是钢铁锈蚀的条件。掌握了这些知识后, 防止铁器生锈方法的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回归“生活实践”, 反映了课程改革的精神。教育不再单纯以书本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也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而是注重与学生实践结合在一起, 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联系“环境保护”, 进行化学教学

教学中联系社会上敏感、热门的话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方法。“环境保护”就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在《碳及其化合物》这一节时, 我先介绍“温室效应”及其危害。然后设问:如何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呢?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最后再看二氧化碳的循环示意图, 这样做, 学生不仅明白了环境保护的意义, 也加深了对碳及其化合物的理解。我还列举了本地1993年的沙尘暴造成的重大危害, 使学生在震惊之余不仅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也明白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若化学教学能紧密联系生活, 是有利于增进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把课本知识鲜活起来, 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 使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 使学生“课内有所学、课外有所用”, “课外见闻、课内升华”。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 使化学课堂变大了, 学生的科学情感加深了,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化学的价值和美感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构筑生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10

一、富有创意的生活化内容激发兴趣

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是以活动为主线,重在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营造平台,提供空间。在活动设计时,我以实例、故事为主线,设计了讲故事、摘亲情果、情景表演、生日设计等活动项目,使整个活动围绕着“亲情”展开、深入、升华,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感受亲情,从而自觉地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充满了一股浓浓的亲情,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悄然形成。

二、富有创新的教学过程激发兴趣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应该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因为教材呈现的是静态的结构,而课堂却是生成性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偶然的随机因素,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预设和教师的预设去进行。课一开始,我设计了欣赏音乐,讲述了亲情的活动环节,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播放完之后,学生连珠炮式地讲述关于自己妈妈的事情。有的关心体贴、有的打骂自己,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知道无论妈妈对采取什么样的管教方式,其实都是对子女的疼爱。儿童真心实意地表白和内心的体验比任何说教更珍贵。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学效果很好。

三、在活动中体验激发兴趣

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所教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实践、体验为主要形式。把课堂中学的知识回归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进行体验感受。引导学生体验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使学生在兴趣中受到教育。只有通过活动,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实现体验。我们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活动,探究其自主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使品德学科活动教学能与过程和目标统一起来,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新教材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同时促成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为教师搭建了发展、创造的大舞台,是对教师创新精神的解放,只要我们科学地、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在课堂上,教师会教得愉悦,学生会学得开心,使生活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发展的乐园。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篇11

一、联系实际, 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强化学生学习的愿望.

例如, 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 为了学生正确认识“单价一定时, 总价与数量的关系”, 我带领学生走进小卖部, 先调查几种商品的单价, 然后进行虚拟购物, 不必讲解学生就会正确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身临其境, 学用结合, 学习兴致特别高. 既学到了知识, 又长了本领.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我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 通过观察,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既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 也了解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回头再读课本, 顺利地完成了教材内容. 这样设计, 从心理上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使之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从而在主观上愿意学数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传统教学法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现象.如计算数学, 学生在反复类比中, 学习枯燥的数学、机械的解题技能, 但难以将这些知识技能迁移到生活情境中, 去解决生活中现实的数学问题. 因此,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利用现实的情境学数学, 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原型.

例如, 教学“求平均数”的时候, 组织一次学生十分喜欢的体育活动———跳绳. 让他们如实记录每名同学跳的次数, 再让他们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五年级部分学生1分钟跳绳数统计表

问: (1) 从此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从提出的问题中任选两个编两道应用题. (3) 小组交流所选问题的计算步骤.

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 有意义的数学. 这里提供生活化的情境, 一是让学生对数学有种亲切感;二是想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另外,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这里让学生任选两个问题去编应用题, 学生做题时信心十足. 在此过程中, 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知识主动探索, 领悟算法, 再在小组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在教学中, 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 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个过程不只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巧设数学活动,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有关活动, 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 让讲台成为舞台, 让教室成为社会, 让学生成为演员, 让教师成为导演. 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 在教学“比例尺”时, 让学生亲自丈量校园的长和宽、五年级教室的长和宽, 然后选择1∶100的比例尺, 画在本子上.

丈量结果如下表:

在这次活动中, 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通过这次活动,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把生活与书本知识联系了起来, 也使学生消除了对应用题的害怕心理.

四、重视练习设计, 发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数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都要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实现. 结合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练习, 使练习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例如, 学习“正反比例应用题”时, 组织一次购物活动:让两组学生都拿10元钱到商店分别买每包0.40元和每包0.50元的方便面, 钱买完为止;另一组学生买0.10元的橡皮擦, 买10个、买20个、买30个各需多少元 ? 活动结束后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计算. 对学生编的应用题进行归纳后, 发现学生在作业中是这样编的: (1) 买每包0.40元的方便面只买25包, 买每包0.50元的能买多少包? 0.50x = 0.40×25. (2) 买每包0.50元的方便面只买20包 , 买每包0.40元的能买多少包 ?0.40x = 0.50×20. (3) 10个橡皮擦1元 , 5个橡皮擦多少元 ?1∶10 = x∶5 (4) 20个橡皮擦2元 , 8个橡皮擦多少元 ? 2∶20 =8∶x. (5) 30个橡皮擦3元, 11个橡皮擦多少元? 3∶30 = x∶11.

上一篇:继电保护通道选择分析下一篇: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