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短文

2024-11-05

感悟生活短文(共12篇)

感悟生活短文 篇1

感悟人生优秀短文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流逝,过去的岁月无论成败,都终将是过去,无论你多么地留恋曾经的青春年华,或怨天尤人你所受到的坎坷与不公,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由不得你去挑拣去选择。

比如学习、奋斗、去拼搏,尽管有一部分的`人很成功,但绝大多数的人虽然努力过,但不一定有机遇和成就,碌碌无为在庞大的群体心中成为了一桩压抑自己的憾事。不过人生在世还有一种最美好的东西叫爱情。芸芸众生,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与你相依相伴共度一生的人,你的爱情也许是一见钟情;也许是意想不到的美丽邂逅;也许是青梅竹马;也许历经艰辛追逐多年;可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你会觉得恋爱与生活竟有着天壤之别。好像从云端跌入地面,让你不得不脚踏实地的重新认识一番,你会发现甜蜜者少;失望者多;离婚者众。

到底是我们玩弄了生活,还是生活欺骗了我们,不得而知。有一首歌唱得好: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

感悟生活短文 篇2

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在每节课课前我都会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前活动,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我喜欢在每节课前和学生互动一下,特别是初次执教的学生。一个小小的互动游戏,往往能为课堂打开一扇金色的大门。

比如,执教“把我的进步告诉你”一课时,采用以下课前谈话:

师:老师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老师出几个谜语考考大家,好不好?第一个:人类有个宝,用它来思考。我们看不见,智慧在里面。生:大脑。

师:我们都拥有智慧的大脑,希望咱们在课堂上勤动脑,善思考。

师:第二个谜语:两姐妹,对面坐,我看不见你,你看不见我。生:耳朵。

师:咱们都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希望你能用它在课堂上认真倾听。

第三个: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生:手。

师: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希望课堂上你能大胆地举起它,积极发言。

在轻松的谜语小游戏中,既对学生的课堂纪律提出了要求,又活跃了气氛。这样的课前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学生拉入课堂,同时学生对整节课也是充满期待的。

二、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

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生活中的点滴引入课堂。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学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当一回消费者”一课,我就找了一瓶过期的牛奶,用它来引入本课。

师:昨天老师去商店买了一瓶牛奶,不知道质量怎么样?老师想请大家给我鉴别一下。生看,发现过期。

师:你是怎么发现它过期的?

生:我看了生产日期是2013年6月,保质期是6个月。现在是2014年3月,已经过期了。

师:都怪老师太粗心了,买东西都没有注意看,今后我一定会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除了关注这些,我们在购物时还应注意些什么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体验当一回消费者。

用生活中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引入课堂,紧接着汇报课前调查。

师:课前老师也让大家调查自己家里一周的购物情况,哪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和大家交流一下。

这个课前调查,就需要学生切实从家庭生活入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解决了当一名合格的消费者购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学生的感受在活动中体验

活动是教师教与儿童学的主要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课堂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生活中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课堂中再现,从而得到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感悟生活,生成情感体验,升华情感,明理导行。

如,在“春天在哪里”一课中,走进春天这一环节:

师:当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时候,你们想不想出去找春天呀?

生:想。

师:那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个愿望,带大家去春游一番。不过,春游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好哪些准备呢?小组的同学赶快商量一下,看看哪个小组想的最周到?

生说师板书。(食物、雨具、背包、望远镜、照相机……)

师:好!就按你们说的办!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快看,车来了。同学们上车了。小乘客们坐好了,小汽车要考考你们,考察过关才可以载我们出发。你们知道坐车要注意什么吗?

生: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

生:系好安全带。

师:老师还要提醒大家下车时要等车停稳后再下车。

一个春游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知道了春天万物复苏,学会了安全乘车。

四、情感升华再到生活中去践行

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改变自己,指导自己的言行。

如,在“把我的进步告诉你”一课设计了学会感恩这一环节:

师:是呀!孩子们,我们取得这么多的进步除了自己努力以外,还有很多人给我们帮助,给你帮助最大的是谁呢?

生:妈妈、老师、同学……

师:他们怎么帮助你的?生说,师放音乐(感恩的心)。

师:妈妈们每天早早起床做家务,接送我们上学、放学,上班、辅导我们功课!老师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关心我们的安全、学习、生活。还有许许多多帮助过我们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一路成长、一路进步。我们要深情地对他们说一声:

生:谢谢!

师:拿出卡片,给你最想感谢的人写一句心里话。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感恩的心,学会对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学会去帮助别人。在轻松的活动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言行。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课堂上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让我们带领孩子用真情轻叩生活之门,用真心感悟生活真谛。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与生活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感悟生活 感悟生命 篇3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又是人类文化的本体,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科学地凸显了语文的特性。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活动是生命的活动,语文课当然是极富生命力的课程。让语文课张扬生命的活力,充满生命活动的浓浓氛围,让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感悟生命中如泉水汩汩流淌的生命血脉,是语文课程成功的关键。

新的课程观更加强调、凸显作为语文课程文本的开放性、生成性与多元文化特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具体探讨。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话语权的获得

传统教育中教师被赋予“知识上位者”的角色,成为“道”的载体,教师居高临下的“谆谆教诲”成为教学事件中“表演”的核心,学生甘愿成为接受表演的受众。而新课标的理念让教师的权威遭遇解构,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单向传递的狭隘过程,而追求师生双方在对话、合作、探索中寻求共同理解,拓展学生主体性空间,在客观上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控制理念和手段,打破教室的“寂静”与“归一”,而倡导来自于学生方面的积极干扰和质疑。

教师角色的职能发生质的改变,由课程实施者变成课程创造者;由课堂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由知识供给者变为资源提供者和意义构建的辅助者、去掉教学中王者尊严、权威意识,以更多的对话协商、支持与合作,代替以往的灌输、控制和专断。教师自己成为与学生相连接的一部分,忘掉自我,而关注对话本身。教师角色转变为基于主体间的、人格化的、具有很强反思能力的新型权威。

学生真正拥有和掌握了话语权,他们会主动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提问,作出多角度、多层次、充满个性色彩的解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感悟,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同时学生们也期待教师成为交流中的一员,加入他们真诚、自由的对话与沟通。师生关系的重新调整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权威的再生与重塑。

二、文本解读中的生命交流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书本,应该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向人类命运、人类道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识开放。教学内容的来源也不应再局限于大纲、教材,而应向教师的人生经验和学生的成长经历开放,向科学前沿开放。

从教学过程看,将学生看成开放性的存在。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已有童年的梦,少年的情,有众多日常经验和知识的积淀,在他面临新问题时,帮助他对问题进行解释,进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学生学习的过程,即是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强烈的主观性、个性化色彩。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教学都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预定地看待学生的存在,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反思来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美国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认为:世界知识不是固定的在那里等待发现的,只有通过反思行为才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存。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之带动无知者,而是共同寻求真理。

语文课程中的文本有着鲜活的生命色彩,有着作家生命意识的自我投射。文本的解读,正是读者和作家两种生命的心灵对话,生命韵律的碰撞、交流、契合、共振。读者和作者穿过生命的隧道、时空的桥梁,得到整合与交融,作家的个体生命意识和读者的生命意识交叉、融合而产生火花。每个学生带着鲜明生动的个性色彩、品格差异,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家,读懂作家,达到心灵与精神的沟通,巧妙地穿过岁月的积尘,活泼地跳动着生命的旋律。

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愉快的旅行、体验,去触摸生活,去进行一种角色体验、生存体验、情感体验,去激活他内在的情趣感悟,唤起生命冲动,渲泄深埋于心中的游戏心理、纷繁复杂的种种情感以及难以实现的种种幻想与夙愿。文体的阅读过程是作家、教师、学生在审美领域的生命交流。

三、对话的平等化的完美体现

新课程提倡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主张发展学生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现代对话理论要求建立的对话,第一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对话,教学参考对文体的解读不存在权威性,文章在解读前,其意义处于未决状态,是潜在的、不确定的,师生都可以向文本质疑,在精神理念上与作者对话。第二是平等互动的对话,师生互相尊重对方的读者权利和地位,允许有意见分歧、看法的差异。学生的读者权利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学生成为课文空白处的补充者、课文矛盾处的质疑者、课文错误处的发现者、课文余兴处的回味者……第三是能够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引发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氛围,让学生敢讲、愿讲,溅起对话的波澜,产生碰撞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心灵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动态过程。教师不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同时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对文本的见解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对话中,在双方心灵互动时,真正实现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唤起灵魂,用智慧培育智慧。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作者所体验的生命情感,无论欢乐、无论悲伤、无论振奋、无论消沉,都包含着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平等的对话可以让学生真正领悟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悲伤与欢乐,可以和作者在零距离对话中互相倾诉、倾听心灵的话语,可以宣泄压抑的情感,可以从他人(同学、老师、作者、编者)的领悟中得到更多的相同、相似、相反、相悖的理解与体验。在全方位的交流对话中,寻求共同发展兴的趣点。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的空间,再也不要发生花无数时间学习语文而最讨厌语文,读很多鲁迅作品而又最讨厌鲁迅作品这样令语文界震惊和反思的事件。

学生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体存在,而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正滋润养育着千千万万鲜活生命的个体。让语文课程张扬生命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是语文新课程改革赋予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人生哲理感悟小短文 篇4

第二天,财主发现丢了金银,可把他给气坏了,他气冲冲的来到狗房,踢着狗大骂:“你着没用的畜生,家里来贼人了,你却连叫都不叫,养你何用,不如杀了吃肉。”

仆人急忙拦住财主说:“老爷这狗价值上千两银子,如果杀了吃肉就太可惜了,不如我们去找买狗的人算账。说他的狗根本就不凶猛,让他退还我们银子。”

财主一听眉开眼笑地说:“不错!是个好办法!”说着牵着狗便去找卖狗之人。

到了集市后,财主发现卖狗的人不在,就问附近的小贩,小贩们说:“老爷,卖狗人病了在家休息,你要找他便去他家吧。”

财主问清了卖狗人的地址牵着狗来到了卖狗人家的门口,财主见大门没关严,推门刚要进去,突然间院内传出一连声的狂吠,一只大狗,猛地向财主扑了过来,吓得财主连滚带爬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紧要关头,还好卖狗人急时把狗喝退。

财主见到卖狗人,又气又怒的抓住他的衣襟说:“你这个骗子,你瞧瞧你卖给我的狗,贼人来了一声不叫,还说勇猛矫健?”

卖狗人惊讶地说:“不会吧?老爷您刚才也看见了,差点咬伤你的狗和你买去的狗它们是亲哥俩,同样的凶猛,怎么一只到了你家就不凶了?”

财主听完更加气愤地说:“难道我骗你不成,你自己瞧瞧你的好狗吧!”

卖狗人把狗牵到面前,惊叫道:“天呀?这狗怎么会变得这么胖了?”

财主说:“我天天以鲜肉喂它能不胖吗?”

卖狗人一听恍然大悟地说道:“我知道问题出在哪了,老爷是不是自买回它之后,始终把它关在院子里?”

财主回道:“是呀!”

卖狗人听了哈哈大笑道:“这狗被老爷买回去后,整天好吃好喝,养出了惰性惯坏了,所以即便来了贼人它都懒得叫。老爷回去之后,不如饿它几顿,在趁它饥饿的时候,牵到森林里去抓兔子,练习奔跑,如此训练才能训练出狗的凶性来。”

感悟人生的励志文章短文 篇5

“什么原因会让你愿意付出大量必要的努力,让自己成为表现顶尖的CEO、华尔街证券交易员、爵士钢琴家,或是诉讼律师等任何一种人物?答案其实关乎你对于两个根本问题的回答:你的真正理想是什么?还有你真正的信念是什么?

你的理想、内心深处真正的理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刻意练习着实是项沈重的投资。要成为卓越成就者,必须付出人生最大的投资,将自己多年的生命完全投入于自己的目标之上,而且只有具备超强毅力想要达到目标的人,才有可能做到。什么样的理想会使你真心渴求,让你愿意全心投入必要的努力、不停工作、放弃人际关系和其他的兴趣,希望最终能够达成理想?

第2个问题更加深刻:你真正的信念是什么?你是否相信,如果你下足功夫、经过适当规画,然后持缓多年岁月密集地全心努力,你的表现就会大大提升,最终达成最高的水准?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么你至少可能会这么去做,并达成卓越表现。但是如果你认定自己因为欠缺特定天赋,或者是欠缺某种自以为必要雕力水准,所以自己的表现永远会受限的话,那么你就根本不可能会去做。:因此你对于卓越表现成因的真正信念,就是你未来成就高低的基瑾。谊技扩示,只要了解少数人表现卓越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进步“。”重要的是,这些证据最大力强调的事实便是卓越表现并非专用于那些天生注定的少数,不论是你还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

看了许多的励志书籍归纳分析之后,发现励志书籍的重点,大多强调“理想”、“信念”与“坚持”。而刻意练习就是顶尖成就者与一般人差异之所在。没有人是天生就比别人优秀、杰出,都是靠后天的努力、经历很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成为专业领域的卓越人才。

老虎伍兹、莫扎特之所以成为世界顶尖人物,就在于刻意练习。研究指出如果想在特定领域达到世界级的水准,需要花上以上,超过一万小时的时间“刻意练习”。才能够有所成就。

“刻意练习”是一种追求突破的反复练习过程,专注在做好原本不擅长的事。科学研究证明,“刻意练习”的量愈大,他们的表现就愈杰出。要缔造真正的世界级表现,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超越一般人会想放弃的程度,而这往往就是顶尖成就者与众不同的特质。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米尔斯坦曾问老师每天练习的时间该多长,老师回答:“如果只用手指练习,那么练习再久也不够。重要的不是练习多久,而在于你有没有用你的头脑去练习。”

励志文章2:我是最棒的

看到网友在个性签名上设定上注明“我是最棒的”心有所感。基本上,我欣赏对自己有自信的人,不管是男或女。因为有自信的人,会想办法“克服难关”、“接受挑战”。“思考致富”是西方的励志经典书籍,作者提到“只要重复想像的事情,都会成为事实。”很神奇,但真的很有效。以前不懂得这个观念,只晓得不断的阅读,但持之以恒的阅读励志书籍,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的思想,从一个抱怨不断的人,变成几乎不会抱怨的人。这对我来说相当神奇。

人的观念其实是重复思考的结果,“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有些人认为自己很笨、能力差、不懂得待人处世的道理、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天天得罪人、悲观、消极的看待人生。你是对的,因为还有什么人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既然自己这么认为,就表示一定是如此,否则为何有这样的认知呢?

但相对来说,有些人认为自己很杰出、很棒、乐观、积极、从不怨天尤人、在这些人心目中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既便有人不喜欢自己,也是别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你也是对的。因为还有什么人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呢?所以当自己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最杰出的人,一定是对的。

我就认为我很棒、很杰出、很优秀。就是因为如此认知,所以我敢勇于尝试、反正就算是失败,只要不放弃,都不算是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而已。不要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或评价自己,那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思想、眼光、角度去看待别人。对消极、悲观、认为人生只有黑暗面的人来说,不断的强调人生是光明、乐观、积极的人,就是大骗子,刻意凸出自已,不懂得谦虚、欺世盗名之徒。只有跟他们有相同想法与见解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人。但问题是别人的看法有这么重要吗?

大脑就好比性能最棒的电脑,就算是电脑跑得再快、容量再大,但如果没有软件或输入资料,再棒的电脑也发挥不了功效。如果输入的是垃圾,得出来的也是垃圾。尽可能阅读古今中外最顶尖的人所写的书籍及文章。消化、吸收、整理成为自己的思想与观念。人的资质其实差异不大,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与学习。

多年持续大量阅读的结果,我现在的思考模式已经不是一般人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而是彼得·德鲁克、大前研一、李维特、威尔逊、科特勒、卡内基、拿破仑希尔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会寻找这些顶尖的人物,大家一齐开会,商讨解决方案,想像如果是彼得德鲁克,一定会不断的问问题,试图找出什么才是正确的问题。但如果是大前研一,会用金字塔思考法,归纳、整理出核心问题是什么?而如果是李维特,会思考对方的思考模式是什么?为什么对方有这种想法,原因为何?但如果是威尔许会思考把问题简单化,重点是如何有效执行。如果是科特勒,可能会问有没有思考营销9P或4C。如果是人际沟通关系专家卡内基,会思考双赢。有没有顾及到对方的感受,又能够达成目标的方案。如果是拿破仑希尔,会不断的打气,告诉我,成功的人物都是具有强烈的企图心与坚持到底的决心,所以才能够成功。

有这么多优秀及杰出的人,做我的“智囊团”,我怎么可能不是最棒的人,因为“物以类聚”,你交往什么样的朋友,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既然我的老师与朋友都是最棒、最优秀的人,我认为“我是最棒的”也不足为奇。

励志文章3:把握你能呼吸的任何一刻

知足才能满足,而知足就是珍惜你所拥有的、放开你所没拥有的,把握当下的任何一沙一水,也懂得放下你所失去的,这样的自我才能拥有珍惜的本钱,得到一个美好,就用心用力的去拥抱它,失去一个美好,那就放心放手的去释怀它,在得到跟失去之间,是很难去转换的,可你无法放下手上已凋零的玫瑰,又如何再握上刚盛开的向日葵?

必然的会失去,也必然的会得到,你可能失去某些你珍惜的东西,可是失去之后,往往又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你所想像不到的收获,不要把失去看成只有失去,因为当你沉溺在失去的情绪上,将没有多余的心思去体会你又得到些什么,或许得到的远远大于你所失去的,但也被你缩小到看不见。

面对你所失去的,或许伤心流泪,但你无法制止这失去的自然循环,不如选择坦然的接受,一定会伤心流泪,那就让自己伤心流泪吧,疗伤需要时间,也需要发泄的管道,可是别忘记,你还有你拥有的其他美好,而这些美好更可能也在等你重新站起来,再度拥抱它们。

好好的把握住你能呼吸的任何一刻,别让自己沉溺在失去中太久,你沉溺越久,其他的美好就会在时间河流中慢慢的消失,而你的人生应该不会是拿来浪费在失去的痛苦上的吧!只要会呼吸就必然会死亡,可是在呼吸到死亡的这段旅程中,你将它浪费在失去的痛苦悲伤中,这值得吗?有意义吗?还是学着释怀失去的种.种,而去拥抱其他的美丽?

励志文章4:活出当下的人生色彩

我们要活在当下,把握眼前的一切,但也得活出当下,活出当下你要给人生的色彩,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收获,可能多可能少也可能好可能不好,但这些是你要给人生的色彩;每阶段都有它的意义在,不管你能不能认同,它会出现就是会出现,可是我们能选择的是用什么态度去接受它,看待它要给的任何意义;好的、幸福的我们都懂得去珍惜,但是界还有另外属于黑暗的一面,它同样会在我们周遭,同样的都会遇到。

当下就是现在,也是我们站立的这时间点上,我们必须接纳现在、面对现在、认同现在,接纳当下的内在跟环境、面对现在遇上的一切事物、认同现在存在的事实,只有先确实的活在当下,才能也才有办法活出当下,更进一步创造自己的色彩、发挥自己的能力、解决不同的问题。

有些事情是外在因素,无法去改变,但不是叫我们放弃,我们有选择的能力也有解决的实力,一件事情的发生无法重来,可是当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面对,学生时期考试考不好,不可能重来,但不是叫你自暴自弃,你还有下次的机会可以改变,只是放弃的心态要改、这事实也得接纳,当下的黑暗你的面对,因为这是当下你要做的功课;你也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准备下次的考试、想办法解决这问题、活出当下给你的意义。

出社会同样,不管有工作或失业都必须要活出当下,不是有工作就好,而是得创造出自己人生想要的走向,走向无论如何都一定得有,可能对别人而言不是能认同,然而人生是你要去创造的,更是你要活出属于自己的;若没工作也不用认为自己是废物或怎样,你同样也得用不同的手法去发展出你想要的版图,否则无论有工作或否,人生都是浪费的。

人生是该拿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不是白白浪费上,而活出当下自己人生该有的色彩,那就值得你的浪费。

励志文章5:谢谢看不起你的人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三姑六婆或是哪来的邻居硬拉着你父母或家人比较你跟他孩子的功课,从小学比较到高中甚至大学,而到大学不只是功课拿来评头论足甚至参加什么活动或交往过几个男女朋友都可以拿出来说嘴,小时候虽只是比较,可是在处于下方的当事者而言其实都是种挫折,长大了出社会了更是如此,每个月薪水多少、放假几天甚至福利都可以拿出来讲,当当事者的人必定不好受。

比较了就会有差异也会有高低,更是有被看不起的可能,有许多人都有如此的心态,不过是行为上或是言语上的表现,其实都可以感受的出来,然而我们不需就此打击自己的信心,反过来说更要谢谢这位看不起你的人,可是也是因为他让我们看见自以为是的地方。

放下不爽的心情,接受这个事实,也许是苦口的,可是就是苦口才让你深深体会到事实;他人说的我们可以接受或排斥,但当别人说出某些瞧不起我们的话时,别急着动手动脚或是怎样,这些话反而是激励更是种督促,你可以厌恶或排斥这种人,可是他们说的可能却是事实,只是他们爱瞧不起。

话我们接纳而同时更要会思考(分辨是非、真假),是事实就努力改变若是只因为要毁谤我们,就当他说的是个空气,不该用完全排斥的心态来看待,至于别人主观的看的起或看不起,其实不必去在意的,你的改变是为了让自己进步,让自己变的更好,让自己以及在乎你的人有更好的你以及你的人生。

生活短文:好好活着 篇6

你必须追随你的希望。一旦你开始追随你的梦想,你的生命就会醒来,一切都会变得富有意义。

每日自励

我寻找隐藏的机会

每日短文:好好活着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蔫了。

「天哪!快浇点水吧!」小和尚喊着,接着去提了桶水来。

「别急!」老和尚说:「现在太阳大,一冷一热,非死不可,等晚一点再浇。」

傍晚,那盆花已经成了「霉干菜」的样子。

「不早浇....」小和尚咕咕哝哝地说:「一定已经死透了,怎么浇也活不了了。」

「少啰嗦!浇!」老和尚骂。

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站了起来,而且生意盎然。

小和尚喊:「天哪!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

老和尚骂:「胡说!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这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低着头。

「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问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

晚课完了,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面前问:「怎么样?想通了吗?」

「没有。」小和尚还低着头。

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笨哪!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

老和尚笑笑:「那些活着的时候天天为了怕死而拜佛烧香,希望死后能成佛的,绝对成不了佛。因为他今生能好好过,都没好好过,老天何必给他死后更好的日子?」

每日书摘: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

(十一)不单是人类的神经系统能够意识到自身量子场的信息和能量,而且,因为人类的意识在这一奇妙的神经系统中具有无限的灵活性,所以你能够有意识地改变滋生你身体的信息的含量。你能够自觉地改变自己量子力学身体的能量和信息含量,并由此影响你的外延身体--能量和信息含量,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其中出现。

这种自觉的改变应归功于意识所固有的两个特性:注意和意图。注意产生能量,意图导致转化。凡是你注意关心的东西都会在你的生活中强大起来,凡是你漠不关心的东西都会枯萎,崩溃和消亡。另一方面,意图诱发能量和信息转化。意图能够组织其自身的实现。

如果我们同时也遵循生命的其他精神法则的话,作用于注意对象的意图会把无限的时空事件协调地结合起来,从而带来意想中的结果。这是因为,植根于注意这块肥沃土地上的意图有着无穷的组织力量。这无穷的组织力量指的是同时组织无穷时空事件的力量。在每一根草,每朵苹果花和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我们都能看到这一无穷组织力量的表现形式。在一切生命体里都能见到它的存在。

在大自然的体系里,每一件事性都是彼此相关相连的。土拨鼠从洞里钻出来时,你便知道春天就要来临了。候鸟群会在一年中的某一时间开始朝某一方向迁徙。大自然就是一首交响曲。

人体是这首交响曲的另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秒钟都在做着大约六万件事情,而且同时还得知道其他所有细胞都在做什么。人体能够在同一时间里演奏音乐,杀死细菌,生儿育女,背诵诗歌和观测星星的运行,因为无限关联场是其信息场的一部分。

人类神经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自觉地,有意图地对这一无穷的组织力量发号施令。人类的意图不是固定或锁定在一张刻板的能量和信息网里的。它有着无限的灵活性。换言之,只要你不违背别的自然法则,你简直能够通过你的意图来命令自然法则,实现你的梦想和愿望。

你可以让宇宙这台有着无穷组织力量的巨型计算机为你工作。你可以去那块创造终极的土地上输入一个意图,仅靠输入这个意图,你就能够激活那片无限关联的场.意图为毫不费力,自然而然,毫无磨擦的纯潜能流寻找由隐而显的表现奠定了基础。惟一要告诫你的是,你必须为了全

类的利益来使用你的意图。只要你遵循七大精神法则,这不过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篇7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可他们往往视而不见, 对周围的环境、自己的生活缺乏观察。因此, 教学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认识生活, 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习惯。

例如, 春天到了,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季节。抓住这一时机, 我提议让学生找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朋友, 像朋友一样和自己喜欢的花草交往, 并时时关注它们的变化。上课了, 学生们仍像一群小鸟儿叽叽喳喳。为了保持学生们的兴趣, 我宣布:“这节课, 我们去看望你们的‘朋友’吧!”“耶!”教室内一片欢呼声。接着我又让学生说一说, 打算去看什么?看花的哪些特征?这样, 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 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回到教室, 我让学生写几句话描述这些花的美丽, 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写出别出心裁的句子。学生轻松地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有个学生写:初春, 樱桃花那米粒似的小芽钻出了树枝, 渐渐地变成了深粉红色的小花苞, 嫩绿的小叶子也偷偷地从花苞间冒了出来。两三天后, 叶子变绿了, 闪闪发亮。布满枝头的花儿, 有的像涨红了脸的小姑娘, 害羞地低着头;有的则像顽皮的孩子, 藏在绿叶中……读着学生们的习作, 分享着他们的快乐, 真是妙不可言!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和了解, 再按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

例如, 我让学生写《和面》时, 先让一名学生进行表演,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观察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下面三个要求:一是纵观课堂气氛;二是看操作程序, 细看示范动作;三是看事情的结果, 并记好观察记录。

这节课结束时, 许多学生写出了比较好的作文。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宋婷可真是个擀面条的能手。你瞧, 她量好面粉, 倒入面盆, 用温水化了一小撮食盐, 一边慢慢地倒水, 一边用右手把面和水拌成面穗, 并迅速将面穗揉到一起。她那双手既灵巧又有力, 一大团面在她的手里转来转去, 不一会就变得又光又圆了, 她还边揉面边讲解有关知识, 真是厉害极了!

三、让学生记录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关心周围的人、事、物, 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 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的同时还要细心回味, 把印象深刻的事物、景象以及自己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如, 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 自己选题, 自由发挥, 畅所欲言。可以引导学生分两大类积累素材。第一类专记自己的, 如《我的足迹》《随笔》等;第二类专记他人的, 如《我身边的新鲜事》《拾零集》等。通过自主练笔, 学生素材库里的东西越积越多, 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 得心应手了。

写作从生活开始,生活从细处感悟 篇8

关键词感悟;文章;教学

通过两年的训练,当我改变了作文教学方法,放飞了学生心灵世界后,学生们不仅喜欢上了小作文也不再惧怕大作文了。下面结合自己这两年来在作文上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感悟。

一、让写作教学回归教材,做到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

读写结合是课标初中语文教材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新教材的编写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它不仅表现在“综合性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体系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充分发现教材中的精美读写材料,潜心地、耐心地研读欣赏教材,以用于读写结合式的课堂教学。叶圣陶先生指出:“课文是个例子,凭着它要教会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同时指出:“写作系技能,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借鉴模仿来体现教材的引领作用,从而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把作文写具体写充实。下面就介绍几种容易理解和可操作的方法。

1.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段落

这里说的“面”是事物的整体;“点”是事物的局部。由面到点就是由事物的整体特点写到事物的局部特点。

例: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莫怀戚《散步》)

我引领学生读中分析这段话,这一小段有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写面,写初春田野整体特点;第二分句写点,写田野的局部——田野上树的特点;第三个分句也是写点,写田野局部——田野里冬水的特点。这样,作者围绕“初春”这个中心词,由面及点,生动写出田野上的景象,层次分明,内容充实具体。

2.准确运用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

用好名词的关键就是在作文的关键部分,避免使用概括性的、泛指的“大名词”,尽量用表示具体事物名称的“小名词”。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莫怀戚《散步》)

花是“菜花”,树是“桑树”,塘是“鱼塘”,所用名词都是具体事物本身的名称,给人亲切、温馨、现场感强、生活气息浓,也有个性。直接写出具体事物的名称,能显示你的生活积累和人生知识,增加文章的底蕴。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一样,都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

二、让写作从生活开始,激发学生真情实感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语文课程中一项崭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师生角色也发生了新的定位。教师是一个积极地旁观者,是一个热情的支持者、引导者,是一个朋友般的监督者。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书店,走进学习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才真正与生活联系起来。我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时,我以此为契机,从每年三月12日开始,就带领学生们做植物日志,到四月28日结束,这样一做就持续三年。学生们由于有了生活的体验,对生活产生了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也多起来。看看他们的小练笔:今年的春天来的很迟,3月16日那天,一场厚15cm的大雪,使气温降至-12— -18℃,新闻频道持续播报着日本大地震的消息,心情如阴霾的天空,而就在3月27日那天,不经意间发现教室窗下的三叶草小片小片的绿了,叶尖上还顶着晶莹的冰棱,惊喜、赞叹、怜惜之情油然而生。放眼望去,远处的樟子松已经返青了,馒头柳如一抹绿色的烟雾,飘逸在空中,小草东一片西一簇随意的铺着,突然有一种诵诗的冲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听,房檐滴答滴答的水声,那不就是春姑娘的脚步声吗?“啊!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4月4日那天,气温4— -5℃,雨转中雪,这雨是2011年的第一场春雨吗?不像,此时,南方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桃花、樱花都次第的开放,而我们这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漫长的对春的渴望终于让我等到了紫丁香的盛开,4月26日,教学楼前的丁香开的那样精神和灿烂,虽只是短暂的一周时间,但似乎要把那些被耽误的春光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开放,花的瓣和蕊一点也不软绵绵的,有一种久藏的浓香和璀璨。她让我想到花季亦如人生,久开难以保持辉煌,迟开必不平淡。从这些小练笔中看出,学生有东西可写了,是源自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感悟。

叶老一语也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真谛:“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走生活作文之路。

写到这,我由衷地欣慰,并情不自禁地想到巴金老人关于写作的一句话:“文学的最高技巧,就是不讲技巧。”语文教师的责任,正在于引导学生用忠于生活的“最高技巧”,然后“不讲技巧”地再现生活——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生活短文:可贵的缺陷 篇9

要与人为善--记住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身处战场,每一个人都孤立无援。

每日自励

我在静默中面对自我。

每日短文:可贵的缺陷

曾有一个少年,天生一副猥琐的面孔,最恼人的是还长一口暴露在外参差不齐的龅牙,这样的尊容使他一举一动都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在课堂上轮到他背书时,更似热锅上的蚂蚁,两腿站在那里上下直打哆嗦,嘴唇牙齿不停地颤动着,背诵的句子断断续续含混不清,根本就没有人听得懂。背诵完毕完,他总是颓然坐下,俨如斗败的公鸡,狼狈不堪。

按我们的思维想下去,就凭这孩子的“脓包样”,别说立业成才,恐怕想活得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都十分困难,何谈它事?错!这个看似生来就注定没有成功希望的小孩子——就是后来成为备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老罗斯福总统,他,最终没有成为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人。

其实,罗斯福对于自己的种种缺陷,比谁都清楚,但他的字典没有“放弃”这个词,他针对自己的缺陷,一一改正。如果实在没有法改变,他就极力加以利用。在演说中,他学会巧妙地利用他的沙声,利用他那暴露在外的牙齿,利用他那打桩工人的姿势……这些本来足以使他演说一败涂地的缺陷,后来竟成为了使他获得莫大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正是自身的缺陷激励了老罗斯福奋斗的意志,成就了他一生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他一生伟绩中最为可贵的资本。

其实,缺陷是作为一个人无法避免的东西出现在生命之中的,缺陷只能代表不完美,并非就是注定失去了全部。美国著名博士马克斯韦尔?莫尔兹曾说:“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悲剧之一,是渴望自己完美无缺。”渴望自己或别人完美无缺,有时为了所谓的“人生憾事”就完全放弃了心中瑰丽的梦想,这是可怕和可悲的。

我们大可不必为缺陷的存在而一味自卑、自暴自弃,惟有看清楚自己的弱处,再用合理的办法、适当的行动,把“绊脚石”转变成“铺路石”,这才是最聪明的人生之道。

每日书摘:热忱的态度是做任何事的必需条件

1907年,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人寿保险推销员的法兰克·派特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就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因为他被开除了。他的动作无力,因此球队的经理有意要他走人。球队的经理对他说:“你这样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场混了20年?法兰克,离开这里之后,无论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来,你将永远不会有出路。”

本来法兰克的月薪是175美元,离开原来的球队之后,他参加了亚特兰斯克球队,月薪减为25美元。薪水这么少,法兰克做事当然没有热情,但他决心努力试一试。待了大约10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队员把法兰克介绍到新凡去。

在新凡的第一天,法兰克的一生有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情形,法兰克就决心变成新英格兰最具热忱的球员。为了实现这点,当然必须采取行动才行。

法兰克一上场,就好像全身带电。他强力地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双手都麻木了。有一次,法兰克以强烈的气势冲入三垒。那位三垒手吓呆了,球漏接,法兰克就盗垒成功了。当时气温高达39℃,法兰克在球场奔来跑去,极可能中暑而倒下去,他在过人的热忱支持下,他挺住了。

这种热忱所带来的结果,真令人吃惊。

第二天早晨,法兰克读报的时候,兴奋得无以复加。报上说:那位新加进来的派特,无异是一个霹雳球,全队的人受到他的影响,都充满了活力。他们不但赢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场比赛。

由于热忱的态度,法兰克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为185美元,多了7倍。

法兰克自己说:“这是因为一股热忱,没有别的原因。”

后来,法兰克的手臂受了伤,不得不放弃打棒球。接着,他到菲特列人寿保险公司当保险员,整整一年多都没有什么成绩,因此很苦闷。但后来他又变得热忱起来,就像当年打棒球那样。

再后来,他是人寿保险界的大红人。不但有人请他撰稿,还有人请他演讲自己的经验。他说:“我从事推销已经15年了。我见到许多人,由于对工作抱着热忱的态度,使他们的收入成倍数地增加起来。我也见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忱而走投无路。我深信唯有热忱的态度,才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热忱对任何人都能产生这么惊人的效果,对你我也应该有同样的功效。热忱的态度,是做任何事必需的条件。我们都应该深信此点。任何人,只要具备这个条件,都能获得成功,他的事业,必会飞黄腾达。

引导学生 感悟生活 篇10

一、精心学课文,借鉴别人的“悟”

课文是教材宗旨最有力的体现者,也是概括生活的典范之作。教课文不能忽视对其生活内涵的揭示和对其表现生活技法的点拨。《过万重山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盼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胡同文化》是篇京味京腔十足的小品文,作者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思考,揭示了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更是写出了父子离别时父亲的切切关怀,道出了人间最美的亲情等等。这些课文所写的内容,都是现实中常常发生的,甚至自己就亲身经历过。由于学生的认识不深,辨别力不强,又加之没有用心去想,因而对这些感受很淡漠,或是混沌一片。在教学中,我有意揭开了这些生活的内涵,让学生对照,寻找自己的影子。

二、传授思维方式,用理论指导“悟”

人的思维模式多呈固定性,对生活的认识不免狭隘。而学生的阅历浅,视野又小,对生活的认识更会简单化、表面化,因而还需老师在理论上作指导,交流思维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多变的现象中辨其本质和主流,找到符合社会规范化的东西,以保持自身和社会的一致,这便是“求同思维”。

要引导学生能从流行的趋势中挣脱出来,寻找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东西,这便是“求异思维”。

要引导学生善于用历史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某一事物或某种生活现象,找出其前后一脉相承的地方或发展变化了的地方,看出深度,这便是“纵向思维”。

要引导学生善于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比较思考,以寻找对某一事物较全面的认识,看出“广度”,这便是“横向思维”。

教给学生这些思维方法,对他们辨析生活、揣摩作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勤于写日记,录下对人生的“悟”

生活中的人、事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活的感受、认识也是稍纵即逝的,如何把这些清晰地留下来为将来的作文服务呢?写日记可算是最好的方法。写日记不仅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记下来,为自己写作积累生活素材;同时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对粗糙的生活初加工中锤炼自己的思想,并练习自己遣词造句的基本功,真乃是“一箭双雕”。在学生刚进学校(高一)时,我就布置了写日记(有时侯是周记)的任务,并一周一查,督促指导。一开始只要能写就行,哪怕是“流水帐”;然后逐步要求能达到表达自己的认识,并加以联想、评论;最后要求连段成文。只要长时间地坚持下来,学生自然会养成对生活多个“心眼”的习惯,使“悟”进一步深入。

四、用心作启迪,架起“悟”之桥

有了范文的借鉴,有了理论指导的思维方法,有了写日记的深化,学生对生活就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积累,但仍然缺少“灵敏度”,即难以把生活的感受和作文的主题意向对接上。教师此时还应启迪“生活”和“作文”之间的“感悟点”,给学生在作文与生活积累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积累素材, 感悟生活 篇11

那么, 写作素材从何而来呢?写作源于生活, 写作素材便从生活中来, 离开了生活, 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而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好途径。有的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 不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因而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使文章的质量大受影响。

在一次作文比赛中, 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习作《冬天的校园》中写道:“冬天校园里, 紫荆花的叶子绿油油的……”冬天时紫荆花的叶子全都落了, “绿油油的”叶子从何而来?还有位学生在写作《春游》一文时写道:“我乘坐的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 我凭窗欣赏着外面的风景, 陶醉极了, 远处的稻田, 绿油油的, 有几位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 他们眼神中流露出丰收的企盼……”这位学生和前面的学生犯了同样一个错误, 你能用一双肉眼看清楚远处的眼神吗?更何况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呢?其实, 这些学生作文中涉及的生活常识都很普通, 很简单, 只要平时稍加注意, 留心观察, 善于积累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由此可见, 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在写作中极为重要, 它是写作的基础。

如果说, 观察生活, 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是写作的基础, 那么, 在认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活的体验, 感悟生活, 则是写作的关键。如果只是一味地观察、收集别人的素材, 而自己没有真正去体验, 很难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只有细心观察, 善于积累, 用心感悟, 学生的作文才能具体、深刻、真情流露。在一节公开作文指导课上, 有一个学生诵读了自己的习作《我的父亲》中的一段:

“晚上, 我依偎着父亲的肩膀, 看见父亲两鬓的白发在台灯柔柔的照射下闪着光, 好像一层霜花, 我用手轻轻地拨弄着, —根、二根、三根、……数都数不清。”

“爸, 我帮你拔掉白发好吗?”

“傻瓜, 白发会越拔越多的, 人都这么老了, 还怕什么白头发?”

“刹那间,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 突然有一种冲动感。我真想对他说:‘爸爸, 你不要老, 不要老, 不要老。”

该学生读到这里时已控制不住自己, 泪水也流了出来了。课后我了解到, 该学生的妈妈早在几年前因病去世, 留下姐妹二人, 由父亲一人独力撑起这个家。在她的生活中, 父亲把全部心血都给了她们姐妹, 只有她才能感受到父亲白发的含义。她在文中的真情流露, 她诵读时的情感, 不正是对生活的体验, 对生活的感悟吗?人们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也正说明了体验生活的重要性。用心去体验生活, 才能真正地认识生活, 懂得生活。

然而,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的海洋是广阔无边的, 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活都体验到, 那些不能亲身体验的就要用心去思考, 去积累, 去感悟。人们常说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 这里所说的“感”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如有一个学生在写《我的父亲》一文时写道:“夏天回校上课时, 同学们都有爸爸妈妈给买的小水壶, 可漂亮了。我却没有, 于是便要求爸爸给我买一个。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 花钱的地方又多, 爸爸决定自己动手, 用弃置了的可口可乐瓶给我做一个。第二天, 爸爸拿着连夜赶制出来的小水壶, 满意地交给我……”这里用“满意”就缺少对生活的感悟, 大大影响了文章的情感表达。作为父亲, 因无钱给孩子买水壶而给孩子做水壶, 这的确尽了父亲的责任, 无可非议。但在孩子心里, 自己做的总不如从商店买的好, 这是孩子的天性, 而且, 同学们用的水壶都是从商店买的, 这时的父亲把自己做的水壶交给孩子, 尽管是在夜里赶制而成, 他可以对自己做的水壶满意, 但对孩子却应该感到抱歉, 如果我们把“满意”改为“歉意”则更能体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更利于文章情感的表达, 也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生活短文:没有人注意我 篇12

学会触及你内在的宁静,并懂得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没有错误、没有巧合。每一件事都是给我们的祝福,让我们从中学习。

每日自励

我变得更加成熟

每日短文:没有人注意我我比拿破仑高一英尺,我的体重是名模特儿特威格的两倍。我唯一的一次去美容院的时候,美容师说我的脸对她来说是一个难题。然而我并不因那种以貌取人的社会陋习而烦忧不已,我依然十分快乐,自信,坦然。

我在一家日报社工作。我于是有机会去许多以前不可能去的地方。今年我去阿斯科特跑马场报道那儿观众的情况的时候,我在那儿遇到了一件事,它使我认识到那种试图去顺应世俗,去表现得比别人优越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有一个矮小而肥胖的女人,穿戴得整整齐齐:高高的帽子,佩着粉红色的蝴蝶结的晚礼服,白色的长统手套,手里还拿着一根尖头手杖。由于她是一个大胖子,当她坐在手杖上时,手杖尖戳进了地里。手杖戳得太深,一下子拨不出来。她使劲地拔呀拔,眼里含着恼怒的泪水。她最后终于拔了出来,但她却手握着手杖跌倒在地上。

我看着她离去。她这一天就算毁了,她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丑。她没有给任何人留下印象;然而在她自己充满悲哀的泪眼里,她是一个失败者。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也经历过这种情况。那时候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没有人在真正注意你的所作所为。许多年来,我都试图使自己和别人一样,总是担心人们心里会把我想成什么样的人。现在我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我。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跳舞时的悲伤心情。舞会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总是意味着一个美妙而光彩夺目的场合,起码那些不值一读的杂志里是这么说的。那时假钻石耳环非常时髦,当时我为准备那个盛大的舞会练跳舞的时候老是戴着它,以致我疼痛难忍而不得不在耳朵上贴了膏药。也许是由于这膏药,舞会上没有人和我跳舞,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在那里坐了整整4小时43分钟。当我回到家里,我告诉父母亲我玩得非常痛快,跳舞跳得脚都疼了。他们听到我舞会上的成功都很高兴,欢欢喜喜地去睡觉了。我走进自己的卧室,撕下了贴在耳朵上的膏药,伤心地哭了一整夜。夜里我总是想象着,在一百个家庭里,孩子们正在告诉他们的家长:没有一个人和我跳舞。

有一天,我独自坐在公园里,心里担忧如果我的朋友从这儿走过,在他们眼里我一个人坐在这儿是不是有些愚蠢。当我开始读一段法国散文时,我读到有一行写到了一个总是忘了现在而幻想未来的女人,我不也像她一样吗?显然,这个女人把她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试图给人留下印象上了,而很少时候她是在过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瞬间,我意识到我整整二十年光阴就像是花在一个无意义的赛跑上了。我所做的一点都没有起作用,因为没有人在注意我。

现在我知道下一回当我走进一家商店,一位营业员翘起她的嘴说,“您的号码,夫人?我想我们这儿绝没有您要的号码。”这仅仅是说店里的存货不充足。这样无形中我心里好像去掉了一个重负,我觉得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轻松,更自由。

每日书摘:喜悦是心灵的解毒剂

如果能经常想到健康、保持健康的习惯,肯定自己是健康的,你就能保持健康。波尔·塔尼亚博士说过:

“大多数的疾病,都不是一般所想象的那样有如晴天霹雳般地突然爆发的。而是由错误的饮食、酗酒、疲劳过度以及逐渐侵蚀精神的苦恼长期培养出来的。在肉体、心灵、道德的错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结果。”

幸好我们拥有天赐的解毒剂。就是用喜悦治疗。

圣经上也说:“心的喜悦是良药。”

约翰·A·辛德拉博士是在威斯康辛州行医多年的著名医生,他写了一本非常珍贵的书《如何过一年365天》。

有一个叫史提夫的中年男性曾两次心脏病发作,每次医生都对他悉心照顾,可是他总是担心会再度发作,他认为过去两次发作,虽然侥幸保住性命,但第三次再发病的话一定会要了他的命。我对他说:

“史提夫,你这样害怕,等于在准备引起第三次发作。你一点都不快乐,显得那么忧郁、绝望、悲观。我想和你分享一位医生朋友对我说的话。他说:‘如果你是快乐的,你就能得到安宁。有了安宁就能得到幸福。’还不仅如此,史提夫,你会重获健康的。”

本章开头介绍过的赫伯特·朋逊博士说:“积极的态度能为治疗带来很大的可能性。”他也引用中国贤人的智慧说:“你的心理状态,是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上一篇:低碳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发挥正能量 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