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生活感悟

2024-10-14

高中学习生活感悟(精选8篇)

高中学习生活感悟 篇1

高中学习生活感悟

对于高中时代的学习生活,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高中的学习生活与初中、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有很大差异的,需要刚入高中的学生们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高中前的学校教育,学习内容以记忆为主,学生们只要肯下功夫苦读,并且能做到灵活运用,成绩便不会差。

高中则不同,记忆内容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高考主要是考查我们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高考考题中,识记部分的考查是少之又少的。而且高中学科的学习讲究方式方法,做题讲究技巧与策略。像小学时死记硬背的学法注定会被高考无情地淘汰的。

高中,吃苦是必然的。单纯地依靠高智商是很难在所有科目中都取得突出的成绩的。每一个高考状元都有一段难忘的高三励志记忆。吃苦,是高中的主旋律。对此,历届高三励志学生都很有感触。

高中知识深奥,复杂,多如牛毛。结合实践去学习会让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也更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实践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记忆和认识。

高三,是整个高中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阶段。高三的复习情况决定高考的成败。所以,我们应当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创造一段属于自己的高三励志辉煌。

高中学习生活感悟 篇2

美育思想伴随人类文化的产生而产生, 已有数千年历史, 但将这种教育活动明确称为美育仅有两百多年。 近年来, 有学者提出“大美育”的观点, 强调美育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提出“审美化教学”这一概念, 使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关系, 使整个教学活动转化为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活动, 旨在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 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获得身心的愉悦, 这可以说是对美育概念的一种全新的界定。 可以这样表述:美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的教育。 笔者的讨论主要侧重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将美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美术学科内容丰富, 而且涉及的知识广泛, 所以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不应该照本宣科, 而是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 挖掘审美教育的知识点。 悉心体悟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地引入审美教学, 准确地切入审美知识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下苦工夫, 不断地探究和总结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课堂内容的安排、课件的制作、板书的设计等, 都要紧紧围绕通过美术鉴赏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美的陶冶这一最终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得愉悦, 学得振奋, 学得有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变换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动学生, 用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理念。 例如笔者在讲授“徐悲鸿的《奔马图》鉴赏”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细心观察作品, 再让他们描述自己生活中对马的印象, 对比作品中的马, 心理上有什么感受, 在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 向学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从作者人格精神的层面深入分析作品, 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那骏马奔腾的气势所象征的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从中体悟到《奔马图》所蕴含的艺术美、精神的美, 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高尚精神的洗礼和鼓舞。 所以高中美术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不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内涵将美育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通过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用审美情趣感受艺术作品

纵观现时我国的高中美术教学, 大多只停留在传播基本的美术常识或训练基础美术技能的层面。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面对一副艺术作品时, 鼓励学生主动地感受、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中的美, 接受崇高艺术美的熏陶。 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和形式, 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直观形象的审美环境,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并引导学生评析作品的内容、形式, 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走近抽象艺术》这一课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 在此基础上讲解有关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特点, 训练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印象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学生在初接触作品的阶段认为画得像的作品就好、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具象性作品与抽象性作品的对比欣赏, 让学生厘清艺术现象和艺术意境的基本概念, 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品位。 这样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接欣赏, 感受、理解并分析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美, 接受高尚艺术美的熏陶, 有效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引导学生用审美情怀感悟生活

著名画家、 诗人席慕蓉曾说:“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 而是培养一个乐观向上、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民族。 ”多数高中生将来不会从事专门的美术事业, 所以通过美术教学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教育实践表明, 审美感受力充分、健康发展的学生, 在德育、智育和体育方面的发展往往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平。 因此, 教师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意义,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启迪。 当今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各种思潮此起彼伏, 人们对美的界定趋向多元化和模糊化, 让心智和意念尚未成熟的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鉴别出积极的、高尚的美, 需要教师为此付出不懈的、艰苦的努力, 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合理利用学科资源, 寻求适合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方法, 有效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想象能力。

美术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方面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这种优势。 在实现传授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过程中, 要注重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评析、鉴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引导他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分辨是非、好坏、美丑, 用审美的情怀感悟学习、感悟生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悟:指向生活化学习的途径 篇3

一、从阅读中撷取感悟,获得写作经验

1.感悟阅读

阅读是体验感悟语言书面表达技艺的最基本的方式。人们常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阅读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将文本的内容与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联结起来。“只有当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和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象才可能转化为用词加以描述的具有客观意义的形象。”简而言之,阅读架起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与文本的桥梁。阅读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感悟,能自觉地将文本词汇与他个人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反过来也赋予了学生将个人生活经验用词汇加以描述的能力。由此可见,通过感悟与欣赏文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形成。

其次,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语句和表达技巧等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技巧大多数来源于他们的阅读。因此,小学生应当通过阅读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语言。

2.实践意义

学生的阅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经典文学作品和通俗型,贴近学生生活型的文章。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与学生生活,语言表达相贴近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积累、背诵一些与某个主题有关的语言材料。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关于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主题。课文《沙漠中的绿洲》和《云雀的心愿》中有一些关于环境描写的词语:“贫瘠”,“森林水库”,“乱砍滥伐”;语句:“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等。教师就可以围绕“环保”这一主题,让学生对课本上这些词句歸类整理,并积累课内外有关的词语和句子,形成一个知识组块。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词句。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让学生感悟和体会文本中能够表达他们生活的语言文字,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作文经验。

最容易为学生忽视的是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着陌生的思想和生活内容。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性。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的文章。经典的文章传递的是经典的语言、思想和智慧。学生从中感悟到的语言、思想和智慧会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会沉淀在他的脑海中,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二、从生活中获得感悟,积累创作素材

1.感悟生活

我们所说的感悟,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有所感受而获得某种领悟,也就是学生通过对情感、事物、文章的内省体察,有了新的感触,悟到某些可能言说或未必言说的知识,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来说,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2.实践意义

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而感悟是将现实的生活素材个性化生命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观察与感受,才能用文字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教师让学生感悟生活,其实是让他们留心生活,感悟直接体验到的东西。对生活中的人、情、事、理亲自观察、亲自体会和感悟。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情真意切。

以司空见惯的校园生活为例:做早操、课间休息、开主题班会、各种考试、换座位、过愚人节、过教师节、开家长会等等,还有学校一年四季的变化等等。都是学生生活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用心观察和感受的对象。因此,教师应把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作为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

(1)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指导学生平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把当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成为创作的素材。

(2)给予学生观察和感悟的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课文,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从竺可桢爷爷身上我们学到了他细致入微、严谨认真的观察态度和观察习惯;在《云雀的心愿》描写“森林水库”一段中,我们学会了从上到下的观察方式。这些观察方式都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从思维中提炼感悟,培养写作能力

1.感悟思维

不置可否,写作即一种思维的过程,作文是思维的果实。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我国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1、2.实践意义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1)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缺乏自我调节的意识。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要以写话、写段训练为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话与话之间的逻辑联系。训练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写话、围绕一个中心写话等。

(2)小学中年级儿童,尤其是四年级已经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教师在进行习作训练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先写提纲,再按提纲选好材料,然后再写。

(3)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初步具备了抽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师在习作训练中,就要加强对内容的主次、逻辑顺序、详略安排等问题的指导。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身上负担着前所未有的使命。小学作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位一线的教师积极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敢于摒弃死板的作文教学思路,以一名真正的实践者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辟一条“康庄大道”!这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感悟高中生活作文800字 篇4

二中,新学校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教室,新的校园环境……

高中与初中有着太多的不一样,高中的生活比初中要丰富许多:有围棋社,曲艺社,相声社,动漫社等多个社团供同学们选择参加,通用技术课,心理课,音乐美术,社团活动等许多初中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课程,我们都将在这所学校亲自体验。

二中曾投资一百多万建成了一栋科技楼,楼里面有各种高科技设备,这架势,一点都不比科技馆差,甚至比科技馆还要高级,这就是我们上通用技术课的地方。

今天下午刚去报告厅听了一个关于“模拟联合国社团”的报告,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该社团共分为多个司:英语司,汉语司,秘书司,筹划司,公关司,技术司……而且每个司都有司长,最高领导人是联合国秘书长,由高二的学哥担任。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及意愿加入各个司,每年1月到12月,在全国各地和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种会议,同学们都有机会去亲自体验,其中包括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的哈佛大学全球会议,在北京举行的哈佛大学全球会议中国分会,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分会等,只要你英文水平够高,就有机会参加,听起来就觉得好激动啊,真心希望我能有这样的好机会,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英语。

二中的教学楼内走廊上铺的是航空公司专用的地板,高跟鞋踩在上面都不会发出声音。最令我惊奇的是二中的厕所,男生厕所从地板到墙壁再到天花板全部都是深蓝色,女生的则是亮黄色,一进厕所,只感觉清香扑鼻,厕所内干干净净,真是比机场的厕所还高级!

高中的课程,自然要比初中的难了许多。比如数学,初中时感觉数学不用怎么下功夫学,就能很轻松地得高分,但是高中如果还抱着这种思想学数学的话,那就等着高考数学拿个个位数吧。上高中的第一节数学课的第一道数学题,老师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全班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被难住了,竟无一人做上来!开学才四天,就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高中数学,想考高分,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大二中,不愧是好学生的集中营。大家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课间无一人打闹,同学们要不就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写作业看书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要不就是围着老师问问题,或是去水房打水,或是上厕所,总之,学习气氛很浓厚,想大声说话都不好意思。

虽然开学才4天,但我已经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在二中这样强手如云的地方,想要出类拔萃,必须要下多于常人10倍的功夫。我曾亲眼目睹过有的同学去食堂吃饭还拿着数学题,上体育课还带着作业,大家学习都这么用功,我一定不能被落下!

我在二中的目标是:参加生物竞赛并在全国获奖,参加托福和SAT考试并达到哈佛标准,二中就是我梦想的启航之地,我要乘着二中的东风,奔向我心目中的最神圣的校园——哈佛大学,为梦想,加油!

高中生活的一点小感悟作文 篇5

可情形恰恰相反,过了几个星期,我才感觉到当优秀班干部的酸甜苦辣。看,已经上自习课了,班级里还是闹哄哄的。我这个班干部,怎能不管?可尽管我扯破了喉咙,有些同学还在窃窃私语,特别是我的那些“酒肉朋友”,更是猖狂。因此,让我不知所措,到底怎么说,他们还是我知心朋友啊。对错在我心中挣扎,我的心像万针在刺一样……最后,我无可奈何地点了他们的名字。纪律虽已整好,可因此我也得罪了不少人,有的同学还用鄙视的眼光看我。这叫我怎能不伤心?

优秀班干部还要以身作则,如果有一点做不到,就会被同学们瞧不起。记得那一次,我考试考了83分。课后,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说:“她还是优秀班干部呢,考得竟不如我这个学习积极分子呢!”有的说:“她还是班干部,我呸,她早该退伍了。”有的还说:“……”听了这些讽刺的话,我的泪水像雨帘一样,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哗哗地往下垂。也许,这种事是千万个班干部曾经伤心和烦恼过的事吧!

除了这些,为了当好班干部,我也委屈过,伤心过,痛哭过。耗费了无数时间,耗费了不少精力。因此,爸爸和妈妈,甚至老师曾经责备过我,我流过泪,也不止一次,我还含着泪花写过无数的“辞职书”,可至今我都没有交给老师,不相信我家里还有呢。因为我觉得大家天真幼稚,还是蛮好的。一想到这儿,我就把怨气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身为一个班干部,谁不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也不例外,我曾经对流星许过愿,希望我能得到同学们的谅解……谁都知道,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酸酸的滋味。

高中第六册二单元作文:感悟生活 篇6

海德格尔阐释为“诗意的承纳筑居”。怎样诗意的栖居呢?如苏轼,在野村酒肆中发现“人间有味是清欢。”从素味食物中发现“清欢”才是一个人洒脱的方式。除了存在的物质外还要找到精神追求,不拘泥于蝇营狗苟,正是诗意的栖居所言。这种超凡的智慧,大概只有诗人能拥有了。而当我们读这些具有超凡智慧的人所作的诗时,我们与写这些有趣的,丰富的灵魂会互相渗透,我们不再空虚。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即使相隔多年。苦难降临时,我们仿佛看见远处的食指在对我们微笑,看见他固执地用手指在雪与灰中写下相信未来。我们感受着他精心储存起来的温暖,我们也滋生出一种顽强与坚韧,我们与诗人并肩前行。

“如果我死亡,我将明亮,我将鲜花怒放。”海子在我们耳边望着太阳歌唱。在我们与诗人并肩前行的路上,我们不能像一只断掉的风筝,“随波逐流,与世推移”,最终被俗世消磨。“被欲望抢走的原则,还要通过修养与信仰夺回。”诗是信仰一般的存在,他给了我们生活的指示。略带悲观色彩的诗人捕捉到生命的无常,相对乐观的诗人陶醉于世间的多样。透过诗人的眼睛,我们不断提升领悟世界的能力。

高中学习生活感悟 篇7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在温州工作的外来务工者人数迅速,并保持上升的趋势,由于考虑到外来务工者是否在工作,生活上都有基本需求,由此展开了本次研究性学习调查。外来务工人员是现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关于民工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我们对他们的关心也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从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上看到了很多现象。普遍来说,民工的生活质量在提高,经济水平在提高,他们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 现实的原因。

在温州的现代化建设中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温州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许你根本没有关心过他们,但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他们——新温州人。他们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为求在温州获得更大的发展。温州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为了能够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在温州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医疗制度是否完善,确保他们的利益。能够让社会重新看待新温州人。让他们和我们有一样的权利。因此,以《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做为研究性学习课题。

(二)实施阶段。

开展一个系统的调查,调查新温州人的一些工作生活情况。

1.进行分组,对各个小组进行分工。

(张学友同学和黄浩跃同学在人际交流能力强。所以问卷调查非他们莫属,吴俊同学,朱剑威同学,吴慈怀同学酷爱上网所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便成了他们的强项。剩下的任务就是整理解决资料就交给王昭和林相兵。)

2.进行调查,确定调查项目。(一个学期每周二对周边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

3.搜集和整理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①.对197位外来务工者籍贯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如下:

②.对200位来务工者月工资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以下数据。

③外来务工者的生活情况令人担忧,他们有固定的工作吗?对200位外务工者我们工作岗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如下:

(三)总结阶段。

八位学生每人写一篇研究性学习心得。(附研究性学习心得之一: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了解到了外出打工的坚信,也体会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困难。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还有经济问题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有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独自一人出来工作。很多被我们采访过外来务工人员都痛恨以前没有好好读书,没有学到手艺,长大之后无所事事!我们也应该吸取他们的教训,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不能浪费时间!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的辛苦,不能因为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就用有色的眼睛去看他们,没有他们温州的发展也不会那么迅猛,没有他们温州的明天没有那么的光明,也让我们以更热情的方式欢迎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多关心他们!)

二、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一)联系生活实际,有便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由于地理学科涉及面广,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学生对热点问题(如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表现出非常关注,学生虽然非常关注这些热点问题,但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不理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把学生身边所见所闻熟悉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指导学生选取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将书本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掌握一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学生来说受益非浅。研究性学习《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涉及到书本知识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增强社会的活力;不利影响:随着大量的民工入温,劳动力趋于饱和状态,就业形势也严峻了起来。自然有些人便会没了工作成为“无业游民”这就给温州的社会治安带来了考验。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增强地理的应用意识,同时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对知识“活学活用”的技能,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学习地理也将更有信心。

(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性的“我说你听”,而是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平时课堂教学大多在教室、学校进行,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学生只是接受现成知识的容器,知识的唯一来源是教师,因此,教师被认为是权威,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关系。学生已不满足于单单听老师在教室里讲这种方式获取地理知识,从课堂中走出去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方面的学习信息,拥有多种多种生活体验和实践体验,甚至有时他们得到的地理信息和经验是教师尚未接触到的。为了很好地解决问题,就需要注重平等、互动师生关系的建立,视每一个学生为合作者,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这几位同学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高,地理成绩也明显提高。

(三)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过程体验,知识和能力的获取,还包括研究问题时方法和步骤的习得。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和比较有关资料,从中获取地理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学生通过图表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有助于培养学生作图能力。而且每一位同学写一篇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有益于学生意志的锻炼。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展开研究性学习调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怎样获得所需资料,如何与陌生人沟通,一些外来务工者拒绝问卷调查时的尴尬,整理与统计资料时,组员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学生付出了努力和代价,会有回报的。而这些实践体验的宝贵之处,在平时课堂上是学习不到的,就在于能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享受与他人成功交流的喜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由此逐步形成社会化的人格。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和思想情感上都会有进步。

摘要:以《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研究性学习为例,研究性学习带来的思考有四方面:联系生活实际,有便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益于锻炼学生意志。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段玉山.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学习高中物理的一点感悟 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77-01

从事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已十好几载,每每和学生谈起高中学习,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于物理几乎都是谈之色变,认为物理最是难学。至此,我颇为震惊进而深思,高中物理为何这样令人害怕、担心,究其根源,我认为学生没有培养、形成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和思维,讲白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学习物理。关于物理思维的培养,既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努力,也有老师方面的引导。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点想法和体会,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和各位同仁一起共同商讨,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掌握基本知识,领悟其内涵与外延

其实高中物理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但不管怎样,它首先要求我们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储备,俗话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便没有能力的提升,更不要谈更高层次的物理思维的培养了。其实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大致是由物理概念、定义和一些物理规律及公式构成的,还有一些总结性的语句。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光从表面上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地深层的理解,进而能达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特别是课本一些总结性的语句。比如:匀速圆周运动中,课本中提到“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指向圆心,而后又提到向心力是效果力,由其他力充当”,光从字里行间,看不出什么,但在具体求解匀速圆周运动的题目时,学生经常在受力分析时感到比较困惑,向心力是不是要出现并参与受力分析中?合力指向什么方向?这两个问题很多学生就弄不明白,其实课本里这两句话已讲得非常清楚。如果老师在此时讲解时能举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应用这两句话,就会使学生恍然大悟,领悟了这几句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引导进行概括与总结,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课本的基础知识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物理的思维方法,如果再遇到类似的甚至更难一点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这也就克服了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能听懂、能看懂,就不会做题目的怪现象。因此要使学生有物理思维能力的提升,就必须狠抓物理基础知识教学。

二、掌握正确的解题习惯和方法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教学来说,我们不能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要教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在教方法,培养能力之中,就包含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的头脑中如果不具有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思考具体物理问题的时候,也就没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以致在解题时,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不知道怎么去做题目。

实际上,根据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和解题的需要,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这些解题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对于一般的物理题目,一般应有如下的解題过程:1.审题:也就是读题,初步明确题目意图,并确定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需要用到哪些物理知识;2.确定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题意,弄清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确定使用哪些物理规律;3.根据物理规律,用文字和数学符号表示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4.应用物理公式,列式求解,并分析讨论使所求结果是否符合物理实际,验证解题的正确性。

如果是特殊的物理题目,会有一些具体或特殊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这些思路和方法,仅仅单靠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要靠经常性的教和练,教主要是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总是按照清晰的科学思路去讲解和分析物理问题和习题,并在讲后提示学生,是否有更好的思路和方法,并指导学生去总结;这样就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和方法。

三、多给学生解一题多解的题目

有许多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思考,有多种解题途径。我们应该多给学生找一些这样的题目,引导并要求学生能用多种思路解题,以便做到既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思路解题,又能通过比较选出最简捷的思路。经常性的训练,势必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广阔,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四、经常搞一些短时的定时训练

经常选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一个限定的不是太充足的时间内去完成,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解题时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形成自己的做题习惯,克服考试时候“快而不准”和“准而不快”的弊端,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解题思路变迁能力,这样的训练不仅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就是对高三的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也特别有用。

上一篇:江南800字作文下一篇:推普周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