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2024-08-20

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通用7篇)

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篇1

中央电视台“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于2014年10月10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播出。这些孩子面对困难勇敢不屈、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面对美好人生梦想时展示出的巨大精神力量,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聆听着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在这些纯真孩子的身上看到了共通的最质朴的亲情,他们小小年纪就懂得了“孝”,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笔者一直泪流满面,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感动。

再看看我们班里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无忧无虑地生活,习惯了享受父母给予他们的爱,充分享受着大手牵小手的温暖,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为了教育学生,我决定把《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放给孩子们看,以传承榜样的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们也好好学学,受受教育。

开始播放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看得很认真。很快有些孩子的眼圈红了,看来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但我发现,还有一部分孩子表情冷漠,无动于衷。这与我想象的教育效果相差甚远。看到最美孝心少年生活得这么艰苦、这么不易,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这些孩子却面无表情,毫不为之所动,没有一点同情心。我很迷茫,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冷血呢?

我纠结着回到办公室,向身边的同事寻求答案:“你说,这么感人的事迹,有的孩子却无动于衷。为什么?”“这些最美孝心少年,只是社会上一个小小的群体,是一少部分人的特殊经历。”高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的确是这样,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些少年的不幸遭遇是因他们家庭贫困,生活艰难,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才勇敢地挑起了全家人生活的重担,承担了不该他们这个年龄段所承担的责任。他们的孝心、爱心在困难面前彰显出来,因此成为生活的强者。

而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稳定的家庭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享受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无限宠爱,在这样温暖的家庭里,他们只有接受爱,没有机会给予爱、付出爱。他们没有体验到最美孝心少年生活的艰辛,他们的生活离最美孝心少年的生活很遥远。他们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经历,没有体验,更没有感受,也无法理解。即使被感动了,也不会产生行动,因为他们的生活太优越了,只有体验才能产生共鸣,没有体验,只有观感,是不会产生心灵的震撼的。

我懂了,尽管一个个孝心少年都是好样的,都值得孩子们学习,但他们很难学,很难做到,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没有表现的机会,那只是少数人的行为。我忽然想起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中国的英雄是死了之后追认的。”英雄的称号一般是用生命换来的。我想说,只有家庭遭到变故时,才产生最美孝心少年,平凡的家庭难道就没有孝心少年吗?

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树立几个平凡家庭里的典型,只要他们有孝心,善良懂事。树立的榜样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榜样是如何孝敬父母、体谅家人的,又是如何承担责任的。要让孩子们去学习、去模仿,只有让孩子们置身其中,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感悟。让最美孝心少年离孩子们的生活近一些,再近一些,让身边的事、身边的英雄成为孩子们学的方向、学的目标。

只有立足现实的土壤,才能让感动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篇2

关键词:劳技教育;生活实际;教学方法

“劳技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要有技术。反过来说,技术贯穿于劳动之中。因此,劳动与技术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劳动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什么要这样立论?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便被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念。那么,该怎样让劳技教育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呢?

一、开展多样活动

为了让劳动教育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劳动技能的培训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如包饺子、缝纽扣、叠衬衣、设计服装、炒青菜、煎荷包蛋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大显身手,各显神通,展现了各自的动手能力。我发现,平时读书成绩平平的同学,动手能力普遍相当强,平时读书成绩优秀的学生动手能力则一般,有的较差。

请看一位学生写的日记:我姓叶,叫冬冬,人家叫我“叶劳动”。因为上课时,我喜欢做“小动作”!班级大扫除我喜欢擦窗、扫地,在家里喜欢洗红领巾、手帕、炒青菜、煎荷包蛋……因此,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一般说来我都喜欢“动动”。我包饺子不但包得好看,而且速度快;我煎的荷包蛋不光油黄,还很口嫩;我叠衬衣不仅叠得标准美观,而且速度快——从扣上五粒纽扣到叠好衬衣装进口袋用时还不到两分钟。这是我平时喜欢“动动”的结果。做家务不仅减轻了爸爸妈妈的负担,还锻炼了我的劳动能力,这真是一举两得呀!

还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与同学相比,虽然在学习成绩上占了优势,但在劳动教育方面我却是个“弱者”,这都是我平时重智育、轻劳动的结果。从现在起,我要迎头赶上,向同学们学习,在平时学习之余多劳动,为把自己造就成一名家长喜欢、老师欢迎、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勇于实践。

二、开辟劳动基地

学校为了让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贴近现实生活,在校园内开辟了劳动基地。这为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提供了硬件。我把研究的重点落实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在劳动中学会劳动、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磨炼意志上。

学生每星期去劳动基地实践一次,或去平整土地,或去植苗,或去锄草;有时学校请来农科员介绍各种蔬菜的种植要求和管理方法。整地、植苗、除草,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农科员的指导下,虚心学习,逐步提高。从手握菜刀、铲刀学起,他们从劳动中感受到了平整土地时手痛、腰酸的滋味,也体验到了植苗时手不听使唤的“外行相”,更尝到了锄草时割破手指的苦滋味。接受劳动技术教育,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而且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体脑结合,培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既贴近了现实生活,也磨炼了人格意志,更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这使其更加珍惜劳动果实。

三、贴近生活,感受深刻

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文章的节选:

第一次包馄饨

一天,班主任陆老师对我们说:“明天下午第三节劳技课我们班将举行一次‘包馄饨的活动,请大家做好准备。”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起来,有些同学还在议论明天吃多少碗馄饨呢!

到了第二天下午第三节课,包馄饨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专心致志地包着馄饨,有几位同学不会包,但是老师一教就会了。可是,老师教了我好几遍,我还是不会。别的同学都在嘲笑我,那时,我真的十分惭愧。后来,我在老师的再三辅导下,慢慢学会了包馄饨。原来,只要将馄饨皮推在手中,用筷子夹一点肉馅放在馄饨皮里,将馄饨皮连续折两次,再用手捏住两端向中间一弯,用点水把两个角一沾,一个馄饨就包好了。我连续包了好几个,老师看了非常满意,还夸我是全班包得最好的一个学生呢。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似的甜。

馄饨已经全部包完了,要开始下锅了。老师把馄饨拿到食堂让厨师下。下好了,让我们大家品尝,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有些同学吃了两三碗,甚至四五碗呢,他们把肚皮撑得鼓鼓的。

这次包馄饨活动不光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我们的劳动意识。下次,希望老师再组织几次这样的活动!

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篇3

“状元郎·课堂训练·五年级数学 (配人教版) ”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7页“六、生活中的数学”第2题“3千克苹果和5千克梨共需37.5元, 1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11.5元, 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各多少元?”我的女儿对这道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解:设每千克苹果x元, 每千克梨为 (11.5-x) 元, 可是:

3x+5 (11.5-x) =37.5圯2x=20, 圯x=10, 11.5-x=1.5

女儿解答完毕后, 还进行了检查和验算, 她认为解答准确无误。但是, 女儿怎么也不相信这个结果。因为, 我买苹果和梨时, 经常带着女儿, 女儿对我们当地苹果和梨的单价是知道的 (当地苹果的单价为每千克4~5元, 梨的单价为每千克3元左右) 。

“每千克苹果10元, 每千克梨1.5元”, 这个价格在我们成县没有, 想来在我国其他城市苹果的单价与梨的单价也不会相差这么大吧!

二、问题引发的思考

上述问题, 题目是“生活中的数学”, 但此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不符, 或者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 这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的精神“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见《标准》) 第64页是不相符的。

近年来, 脱离学生生活的数学素材屡见不鲜, 比如, 大家所熟悉的一个例子是, 创设一个7+8=15的教学情景:小明昨天吃了7个苹果, 今天吃了8个苹果, 问小明这两天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

7+8=15这应该是第一学段一年级的算术问题, 而一年级小学生一天要吃7或8个苹果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何会出现“生活中的数学”与学生的生活不相符这种现象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教材编写人员没有认真学习《标准》;二是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标准》。因为, 《标准》中明确指出:“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基本依据, 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应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能动性,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上述教材编写建议中的最后两句话, 就是对我们教师说的, 教师要转换角色。现在的教师已经不是从前的教书匠, 教师有权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我国地域辽阔, 南北差异较大, 大城市与小城市差异较大, 小城市与农村 (或山区) 差异较大, 在城市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素材, 在农村 (或山区) 就不一定了。例如, 某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道题是:统计5分钟校门口公路上过往的车辆次数。在农村 (或山区) 某小学校门口一天也没有一辆车通过, 或者校门口根本就没有供车辆通过的公路。这时, 教师就要重新开发教材, 让学生统计一下每位同学1分钟拍了多少次篮球, 或者改为让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 (这不仅是数学问题, 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 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 或者改为贴近本校学生生活的其他数学素材。

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篇4

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真正起步是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左右,至今已有将近80年了。尽管当时在西方交响音乐的创作已经经历了200多年,而且已进入了相当多元发展的阶段,但在中国,它还只能以19世纪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作为自己起步的样板,一步步地向前摸索。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曲家从起步阶段就很清醒地想到要面向现实、面向听众、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做出自己的贡献。完全照搬西方,从一开始就行不通。所以,80多年来,无论像黄自、江文也、冼星海、马思聪、贺绿汀、丁善德等老一辈作曲家的作品,还是当时的中年作曲家瞿维、李焕之、罗忠镕、朱践耳、陈培勋,以及当时的青年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施咏康、辛沪光、何占豪和陈钢、王西麟、施万春等,都不同程度地为中国交响音乐这一民族化的方向付出了自己宝贵的心血。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是以传统技法和调性音乐为主、另一种是以大胆借鉴西方20世纪现代无调性技法为主的“新潮派”音乐。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共同为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作了更有力的推进。尽管开始人们对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交响音乐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甚至还出现了理论上的争论,但是,中国的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交响音乐,都以拥有各自的听众而逐渐为社会所接受。因为,人们发现这两种不同风格音乐作品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原则性的对立。以传统技法和调性音乐为主所创作的作品有它的长处,即大多旋律突出、和声变化丰富鲜明、配器色彩对比清晰。这类交响音乐也不缺乏力度、节奏、色彩等方面的鲜明对比,但总的比较注重在复杂多变中求得平衡与和谐的美感,因而比较接近多数的音乐听众。而以现代音乐的理念和无调性技法为主的作品也有它的长处,即音色非常丰富、节奏的对比强烈,作者的个性突出,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更加复杂多变,而且它追求构建不同一般的新奇语境表达内心冲动。因而,它所体现的情趣往往与习惯于传统音乐的听众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如何使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交响音乐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不可否认,无论中外,器乐创作是在声乐创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的,在西方器乐创作的初期,这一情况是相当明显的。从15世纪开始,尤其是所谓“巴洛克”的17—18世纪,曾经历了许多摸索性的发展。当时,正值西方器乐创作的初创时期,他们常常运用以声乐旋律给予变奏的处理(大多用于键盘乐器)或卡农、赋格式的复调模仿来解决(除了键盘乐器外还用于早期的乐队创作,如亨德尔的《广板》、巴赫的《咏叹调》等)。也就是说,最初在西方器乐创作中带有相当明显的声乐创作的影响。真正使西方器乐创作摆脱声乐思维的束缚而不断走向成熟是在18—19世纪之交的“维也纳乐派”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创作中。他们将短小动机作动力性的展开,作为器乐乐思展开的基本手段,为古典主义的室内重奏和交响乐的创作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真正推动了西方器乐创作的成熟发展。在中国也如此,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的不少器乐作品(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晚会》《森吉德玛》,马思聪的《思乡曲》《牧歌》等)大多没有真正脱离声乐创作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作曲家力图以民间音调为基础探索器乐的民族化时,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这种情形在50—60年代的一些创作中是很明显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所展开的“交响音乐创作讨论”就涉及了这一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还不能说已经完全不存在。我们在创作声乐作品方面的确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如何将声乐的思维改变为器乐的思维,特别是乐队思维,应是进一步提高这类创作的一个关键。

我认为,应该善于将方整性的声乐结构改变为以长短句的非方整性结构、或善于将乐节长的声乐性旋律分解成若干短小的、更富于节奏特色的动机或主题,再根据作品的整体构思将这些富于个性的动机或主题给予各种艺术性的扩展,这是能否改变原来声乐音调的关键。这不单纯是创作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创作思维和创作观念的问题。用民间音调和声乐作品进行器乐性的改编,它可能在民族音调的多声化、或对配器的运用上是一种好的锻炼,但声乐性的旋律常常会成为对器乐思维的一种束缚。特别是当运用声乐性的旋律时,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受歌词叙述的影响,将器乐思维变成了“用器乐的语言来诠释歌词”。这个问题曾经是1961—1963年我国交响音乐创作讨论的主要题目。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器乐作品都不能带有歌唱性。过去在交响乐、室内乐作品中也有所谓“歌唱性的慢板乐章”,也能写得很动情。但它的出现仅仅是大型套曲中的一个乐章、一个片段,而绝非是这部套曲的主体。这类创作如果以小品组曲的方式或许会更贴切。如江文也的《故都素描》、马思聪的《山林之歌》、罗忠镕的《四川组曲》等。对一些形式稍大的作品,就有一个器乐性的创作处理问题。如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王义平的《貔貅舞曲》、李焕之的《春节序曲》、辛沪光的《嘎达梅林》、罗忠镕的《第一交响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作曲家们或者利用配器变奏的方式来进行乐思的展开,或适当变动原来应用的声乐主题给予音调的实质的展开、或加以结构性的处理,将歌曲性的主题适当给予动机化的处理(如《春节序曲》《第一交响乐》《嘎达梅林》《梁祝》协奏曲等。有的作品原有的曲调个性很强(如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曲家也要善于在一些重点的段落能摆脱声乐性的影响。有的作曲家虽然在主题的呈示时运用了原来民歌的主题,但又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给予发展,并且还在乐思的展开中运用源于主题的短小动机来作为音乐展开的基础。如马思聪的《思乡曲》、罗忠镕的《第一交响曲》等。辛沪光的《嘎达梅林》是源于内蒙古的同名民歌,但在作品的引子、主部、副部、展开部里,她都是从原民歌的旋律中分解或变化出新的动机或旋律来作为乐思扩展的基础,而直到再现部之后的“慢板插部”中才全部呈现了原民歌主题。刘湲的一首作品,将冼星海的歌曲《在太行山上》干脆完整地放在最后乐章中出现,而在前面乐章都仅仅取其片段的音调(包括《酸枣刺》的音调)作为动机式的处理,我认为是比较好的。

二、对于较多借鉴西方现代无调性创作技法的“新潮式”的交响音乐创作,还是要关注更好地接近群众的问题(首先是接近乐器演奏者),努力创造出更多为群众喜欢的、“雅俗共赏”的乐队作品。因为,一部音乐作品的优劣归根结底必须由接受者来评定。行家可能有行家的标准,但是,作为对社会发生影响的艺术品的存在,作为能够经得住历史考验和社会承认的艺术创作,最终还要是由大多数听众来决定。尤其像交响音乐、歌剧等社会性较强的艺术品种,单靠少数行家的承认还是不够的。这个道理本来是很简单的,遗憾的是有一些理论家总是有意无意地抹杀这一点,总是置广大音乐听众于不顾,过分强调发挥艺术家的个性并将其看作是衡量一部音乐创作是否属于上乘的惟一标准。这对交响音乐创作的繁荣发展是不利的,尤其对年轻的作曲者更可能成为一种误导。这在我国的音乐界、包括西方的严肃音乐界都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个真正负有历史使命的作曲家应该努力使自己的艺术创造紧贴时代和群众的要求,而不是越来越脱离群众,越来越走向孤僻、冷清,越来越将其社会影响让位于通俗音乐,甚至那些格调低下的娱乐性流行音乐。我这样说并非要贬低一切艺术的创新探索,但绝不能将单纯的创新探索视为音乐创作的全部。

三、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进行艺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出符合“雅俗共赏”美学原则的、符合“为人民服务”这一崇高目标的艺术。要真正做到艺术上的“雅俗共赏”其实并不简单,历史上大多数优秀的艺术遗产几乎都是“雅俗共赏”的。有人说“雅”与“俗”是决然对立的、是无法“共赏”的。这个看法我觉得不符合中外文艺发展史的实际。希腊雕塑《维纳斯》、意大利油画《蒙娜丽莎》、中国小说《红楼梦》等不朽的艺术精品就是为世人所公认的“雅俗共赏”的典型。中国昆曲逐渐走向衰落,中国古琴艺术越来越难以获得新的突破,其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它们越来越陷于“雅”,越来越脱离“俗”的结果。金庸的小说之所以不同于一切的旧武侠小说,并获得了各阶层读者的欢迎,侯宝林的相声之所以为人们百听不厌,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的交响音乐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交响音乐的不朽名篇,绝不是因为它们的“俗而不雅”,绝不是它们缺乏高度的创作技巧。恰恰相反,正是他们做到了在自己艺术创造中体现“雅俗共赏”的艺术原则。如果我们承认艺术应该是时代的结晶,它的最终接受者是人民群众,作为艺术创造者的作曲家就应该主动地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不是要求时代、生活、群众来贴近自己。时代、生活、群众是不会来贴近你的,只能期望它们的承认,否则就必将为它们所抛弃!

汪毓和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榜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篇5

一、精心进行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重要, 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设疑导入及情境导入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式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结合使用。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 都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 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以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准确定位角色,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发展的过程。要使思想品德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 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自身角色,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丰富教学形式,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选用典型材料、组织多种活动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提高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三、挖掘本土资源, 打造生活化课堂

新课改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要打造生活化的课堂, 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 关心身边事, 在生活中学习, 向生活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来源于生活, 教材中也设计了很多生活化的活动, 只要教师合理利用, 并积极挖掘本土资源, 选用学生熟悉的案例,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则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打造生活化的课堂, 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使思想品德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注重情感教育,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而这种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信赖基础之上的。注重情感教育,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既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又能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相处, 用心观察学生, 把课堂看作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 要用自己良好的情感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五、学会赏识学生, 及时科学地进行评价

学习最大的快乐在于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 赏识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 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 应当学会赏识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及时对其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切不可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能, 教师应采用多样的评价语言, 热情地鼓励学生,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或活动中的表现, 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六、注重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 篇6

1 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发展趋势的影响。

1.1 个人与社会互动频繁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 信息的网络化, 开放的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使国家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与社会互动频繁。家庭, 学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弱。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或影响力相对下降。当代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一个非常广阔的社会背景下, 大学生身上的许多问题, 非常尖锐或明显地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

1.2 社会环境深刻变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 价值取向产生很大影响

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 如经济成分多元, 分配方式多样化, 必然带来社会意识的多样,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 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 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自然也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影响。过去信息传播是精英传播, 组织传播、社会传播, 具有很大权威性, 而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缩短了信息传递空间和时间, 信息网络化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传播者, 信息传播呈草根化状态, 这就直接挑战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挑战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上的东西。一个人的发展要回答两个根本性问题:即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 (我是谁) 和人的基本价值定位 (我要做什么) , 这样才能确定其在社会中的位置, 顺利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

1.3 大学生发展日趋多样化、个性化

社会发展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当代大学生更追求与别人的不一样。传统的价值观和德育教育习惯于趋于一致, 这种方式很难应对个性化非常强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

2 当代大学生特点

由于深刻的社会变更使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人们观念上的深刻改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学生群体的变化, 信息革命带来的网络文化的兴起等, 使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高, 现代气息浓厚, 人格表现多样, 心理困扰较多。呈现出裂变性与传承性并存, 功利性与超越性转换, 个体性与社会性结合, 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的特点, 这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 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 要贴近社会变化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把握学生思想脉动。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针对大学生特点, 因势利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人本化的关爱教育

胡锦涛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集家庭宠爱于一身, 自然觉得家庭、他人、社会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但他们对爱的理解不全面, 只想得到关爱, 不愿付出爱心。思想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要以人的生存、发展、安全、自尊、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 以大学生这个教育对象为中心出发, 真正做到事事关心学生, 时时依靠学生, 处处发展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爱的滋润。另一方面, 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和他人的爱, 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 既是爱的享有者, 又是爱的付出者。

3.2 贴近生活的实践教育

教育与个人经验是有机联系的。个人经验是现实的, 充满生命气息的生活经历, 学生的生活实践。它包括大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实践。思想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个人生活经历的各个领域, 而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的单一领域。当然, 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教育不只是传授相关知识理论,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学生生活领域中, 将社会的道德规范通过实践落实在行动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特别是学生毕业时常丢弃许多学习, 生活用品, 浪费行为时有发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道德建设的薄弱环节。作为每个人出自内心的约束, 道德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 并集中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处理个人与周围人和事的关系上, 体现在个人的各种行为上。社会道德的底线是不损人利已, 高标准要求是大公无私。大学生应在自己心界上树起是非界限。守住道德底线, 不得越雷池半步。这就是思想道德中应坚持的自律原则。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也应求真务实, 把大学生视为常人而非圣人, 恪守“已所勿欲, 勿施于人”的原则, 以此为底线, 使大学生在生活实际的各个环节中, 从不损人利已, 一步步向先人后已, 大公无私的目标努力,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3 知行合一的自我教育

由于社会的深刻变革, 中国社会步入思想和价值观念多元阶段, 大学生思想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打破单一教育模式,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自我教育过程, 努力营造教育与自我教育空间, 创造“人人参与教育, 人人接受教育”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优势, 把大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作为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出现, 许多学生讲起思想道德来引经据典, 侃侃而谈, 但在具体实践中言行脱节。知行合一, 是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不可分离的环节。道德实践应从自已做起, 从小事做起, 把道德理想和实践结合起来, 落实在具体行为上。知行合一, 身体力行, 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的主流价值, 体现社会主义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是人们观察世界, 判断事物的标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 使大学生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建立起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导向。这就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可否认,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崇拜, 年轻人“追星”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导向, 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应该是富有社会责任感, 创造社会价值, 具有奉献精神的楷模。通过社会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形象塑造另一种“明星”, 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文化氛围。

3.5 教育方法和评价机制科学化

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有其必要性, 而更应该重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更新教育观念, 掌握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开拓网络教育方法, 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 使网络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借助教育载体的多样化, 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血肉的关系, 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枯萎的思想道德符号, 出现知行分离甚至多重人格。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建立, 对教育目标的制定, 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科学的评价机制, 才能形成思想道德的内驱力, 对思想道德培养起激励与鞭策等作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 应坚持自评、互评、家长、教师和社区的共同评价;坚持模向与纵向的比较评价;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评价的原则。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才能反映学生思想道德的真实,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贴近实际, 推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8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纪界观、人生观》2004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立德树人》2009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 篇7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学习材料的实用性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新颖,体现了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三、创造性地使用情景图,模拟实际情境,增加实际体验

翻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拘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图片、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例如: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下册24页《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了书上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让两个同学戴上青蛙头饰扮演青蛙吃害虫,其中一个又高又胖的男同学扮演大青蛙,一个又瘦又小的同学扮演小青蛙,让他们走上讲台,张大嘴,做着吃害虫的动作,然后他们碰面了开始对话:大青蛙说:“你今天的收获怎样?”小青蛙说:“今天我吃了30只害虫。你呢?”大青蛙自豪地说:“比你的多多了,我吃了56只害虫。”这时让下面的同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然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并在计数器上展示计算的过程。同时,老师利用学生的表演,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既学习新知,又实际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四、创设民主、和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交流

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认为某某孩子太差。外国从不分好坏孩子,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要信任理解孩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上一篇:资本化处理下一篇:氨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