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链接生活

2024-10-19

数学课堂链接生活(共6篇)

数学课堂链接生活 篇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要积极链接生活素材,努力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流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增强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信心的同时,感悟“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从生活经验中引入,唤起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举足经重,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能否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在课始就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我校的一位老师在上“圆的周长”一课时,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形象地展示故事情境:阿凡提的小毛驴被可恶的巴依老爷逮着后干苦力———磨磨。小毛驴想:我这样一圈一圈地走,究竟走了多长的路呢?当学生讨论得出必须先知道小毛驴走一圈有多长时,多媒体演示从一圈的轨迹抽象出圆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圆的周长。当学生明白只要知道怎样求圆的周长,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时,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导入,教师可出示一则招领启事:三年级一班同学拾到人民币a元,请丢失者来教导处认领。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理解,启事中人民币的数目不能写出来,所以要用一个符号表示,启事中的字母表示的是钱数,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来自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除法”时,可这样引入:今天妈妈买了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爷爷奶奶,该怎样分?在教学“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时,可通过“公共汽车上的上车、下车的乘客”现象来导入。在教学“比例尺”时,可让学生画窗户或介绍照相机照相的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最不喜欢知识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进行”,而从生活经验中引入,以有趣的情境导入则是引导孩子参与其中的绝佳方式。

二、在生活场景中体验,经历主动建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必须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因为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直观表象,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经历具体的操作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现实情境中,感受问题缘起、经历过程变化、收获独特体验,这是实现学生在“做中学”的有效载体,是促进他们在操作中感悟、在参与中建构、在活动中深化的好办法。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创设了“设计罐头包装”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先分组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把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看看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并进行讨论,有的学生沿着直线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等等。通过大家动手操作后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索所得,设计出不同的包装方案。这样学生就学得主动、活泼,在操作实践过程中经历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操作实践中,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手脑并用,发现并解决了数学问题,在生活场景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令课堂焕发出“手指尖上出智慧”的迷人魅力。

三、于生活实践中应用,学会拓展延伸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过“比和比例”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水杉树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砍倒后量……都不是好办法。怎么办?这时,老师拿来一把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水杉树的旁边。此时阳光灿烂,操场上树影、竿影立即出现。老师问:竹竿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茅塞顿开,悟出了应用比例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算出了水杉树的高。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采了。再如:学完“立体图形”后,为学生提供一张固定的铁皮,让学生设计出容积最大的容器;学完“百分数”后,让学生调查:“一控双达标”环保进展情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租车游览方案、存款等,并提出改进(优化)方案,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为了实现理想的生活愿望(前景),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使数学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践的应用教学,以直观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强烈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所以,数学教学应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坚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应用、展望生活前景,坚持建构让学生实行“再创造”的课堂,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使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喜悦,进而发展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融入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链接生活素材,以生活为大课堂、大课本,积极挖掘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让学生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因浓烈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生活素材,使得课堂因孩子的积极参与、主动建构而显得生动活泼、异彩纷呈、魅力无穷。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链接生活 感悟数学 篇2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感悟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教科书上的知识,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用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魅力,生成智慧,促进发展。

一、模拟生活镜头,贴近数学

学生学习内容与其熟悉的生活情景越接近,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教学“元、角、分的计算”时,在课堂中可开展一次模拟买货物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学生用3元钱买单价2元3角的圆珠笔,怎样找钱呢?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元、角、分”的知识兴致盎然。通过生活化的数学表演活动,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对“元、角、分”的计算知识有了初步掌握。

二、捕捉生活现象,学做数学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二)利息”这一内容时,课前,先组织学生到银行开展调查活动。学生发现,每家银行都会公布存款利率表;存钱时需要填写存款单。于是,便产生了疑问:什么是利息?什么叫利率?怎樣计算利息?……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回到课堂自学课本。这时,学生兴趣特别浓郁,思维分外活跃,他们甚至还提出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涉及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从生活实际中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三、注重生活实践,体验数学

数学知识,往往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它的“影子”。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只有到实践中去应用,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之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外作业:利用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制作。学生为了做作业,必须到生活中观察,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用什么材料进行设计。然后准备材料,准备时还需要进行核算材料的造价、成本;制作时,还要用到其他数学知识。结果,学生的作品多种多样,有盒子、组合电脑、书架、茶具等,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成了“做数学”“悟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学生也从自身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数学知识和规律,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巧用生活经验,活化数学

1.数学在我们教室里。

教学完《几和第几》的例题,感觉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还是很模糊,于是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先到我们教室里找找,说说几和第几。⑴师:竖着数,你坐在第几个?坐在第3个的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小朋友?你后面有几个小朋友?⑵请5个同学上台排好队。师:我想和第2位小朋友握握手,他是谁?师:请同学上台和前面两位小朋友握握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这节课的例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太生疏了,当学生不能接受和理解的时候,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就能亲耳聆听到数学,亲眼观察到数学,亲手触摸到数学。

2.数学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可利用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索,达到思维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班48人要去红梅公园划船,每人每小时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九折优惠。我要求学生算算买船票需花多少钱?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维顿时活跃起来。通过讨论,很快得出了答案:⑴每人一张票:48×5=240元。⑵50张打九折,多买2张还少花15元:50×5×90%=225元。⑶多买2张再按优惠价推销出去:(50×5-2×5)×90%=216元……

多么奇特的构想,多么充分的理由!看来,只要给孩子一片广阔的生活天地,就能为他们的思维创设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

让语文课堂与生活有效链接 篇3

一、主体层面

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充分而深入的体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和体验生活, 就应该努力把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建立在贴近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善于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 体验生活。并善于将自己在生活的点滴观察和感受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比如《老王》这样一篇生活感很强反映底层人民光芒的课, 如果教师对那种特殊环境下的底层生活都缺乏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那么他又如何能引导学生来理解体会呢?不仅如此, 教师更要走进学生的世界, 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感受, 以及兴趣爱好、思想状况、个性特征等, 因人制宜, 因材施教。比如和学生一起聊天, 一起运动, 一起劳动, 一起吃饭, 一起逛书店, 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从多渠道获得和学生相关的信息。

二、设计层面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文本预先对课堂进行构思、布局并写好教案的行为。它是课堂教学赖以展开的底本。教学设计非常合理, 能体现生活化的原则, 那么课堂教学几乎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生活内涵, 将现实生活和文本内容进行比较与联系。比如《十八岁和其他》一课,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应首先着眼于引导学生将文本体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接, 将作者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进行对接, 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其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应充分设置某种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 比如学生喜欢辩论, 则可以就文本内容设置一个具有可辩性的话题, 让学生就此展开论辩。再比如要让学生理解《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彷徨苦闷和勇敢坚强, 可以让教师转换角色为史铁生, 学生转换角色为记者, 就他们关心的问题来进行访谈辩论, 从现实生活中史铁生面临的问题入手, 让学生不断地在体验中慢慢走进史铁生的内心情感世界, 从而明白一个人可以有虽不健全但健康的身体、有健康的心, 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

三、对话层面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是师生平等生命的互动。

首先, 教师要着力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 把课堂看作是生活的一个时段, 把热爱、微笑、激励、宽容送给学生, 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情感, 将知识的学习、情感的体验回归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教师还要善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通过生动而又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 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培养了审美情趣, 陶冶主体情操。此外, 教师在对话中应充分鼓动学生来讲述生活。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发现和收获、苦恼与失落、理想与抱负、情感与体验……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情感在欢乐中激扬, 关系在融洽中提升, 真诚、坦率、信任, 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也会因此而得到巩固, 课堂也将因此由“死”变“活”, 由“静”变“动”, 由“教”变“学”。

四、评价层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使评价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激励和改善”的功能, 以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 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建立与生活的有效链接。

首先, 教师要着力于采用评价手段, 鼓励学生树立生活目标, 以乐观的心态迎接生活追求目标, 正视困难和挫折, 正确认识和评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培养自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品质, 使学生明白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不仅仅是课堂和学校, 更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养成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 教师应采用评价手段, 鼓励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提升生活品位, 明辩生活的是非得失, 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趣味, 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一个生活品位高雅的人, 而不是一个满足于低俗趣味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肯定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 以建立学生提升自己的内在机制。

让语文课堂与生活有效链接 篇4

一、主体层面

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充分而深入的体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和体验生活,就应该努力把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建立在贴近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将自己在生活的点滴观察和感受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比如《老王》这样一篇生活感很强反映底层人民光芒的课,如果教师对那种特殊环境下的底层生活都缺乏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那么他又如何能引导学生来理解体会呢?不仅如此,教师更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感受,以及兴趣爱好、思想状况、个性特征等,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比如和学生一起聊天,一起运动,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起逛书店,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从多渠道获得和学生相关的信息。

二、设计层面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文本预先对课堂进行构思、布局并写好教案的行为。它是课堂教学赖以展开的底本。教学设计非常合理,能体现生活化的原则,那么课堂教学几乎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生活内涵,将现实生活和文本内容进行比较与联系。比如《十八岁和其他》一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首先着眼于引导学生将文本体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接,将作者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进行对接,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设置某种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比如学生喜欢辩论,则可以就文本内容设置一个具有可辩性的话题,让学生就此展开论辩。再比如要让学生理解《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彷徨苦闷和勇敢坚强,可以让教师转换角色为史铁生,学生转换角色为记者,就他们关心的问题来进行访谈辩论,从现实生活中史铁生面临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不断地在体验中慢慢走进史铁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而明白一个人可以有虽不健全但健康的身体、有健康的心,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

三、对话层面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平等生命的互动。

首先,教师要着力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把课堂看作是生活的一个时段,把热爱、微笑、激励、宽容送给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情感,将知识的学习、情感的体验回归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教师还要善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通过生动而又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了审美情趣,陶冶主体情操。此外,教师在对话中应充分鼓动学生来讲述生活。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发现和收获、苦恼与失落、理想与抱负、情感与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在欢乐中激扬,关系在融洽中提升,真诚、坦率、信任,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也会因此而得到巩固,课堂也将因此由“死”变“活”,由“静”变“动”,由“教”变“学”。

四、评价层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激励和改善”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建立与生活的有效链接。

首先,教师要着力于采用评价手段,鼓励学生树立生活目标,以乐观的心态迎接生活追求目标,正视困难和挫折,正确认识和评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自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品质,使学生明白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不仅仅是课堂和学校,更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养成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教师应采用评价手段,鼓励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提升生活品位,明辩生活的是非得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趣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生活品位高雅的人,而不是一个满足于低俗趣味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肯定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以建立学生提升自己的内在机制。

再次,教师应采用评价手段,指点学生提升精神和完善信仰。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有自己的信仰并建立为之努力进取的动力机制。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校长和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出发,让学生认识到精神世界、精神生活中的真正自我,努力挖掘学生语言和行为中“真”、“善”和“美”的因子,以次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生命境界前进。

数学课堂链接生活 篇5

一、激趣时链接, 形式丰富积人气

初中数学在开始教学前讲究“布钩子”, 即通过别有趣味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后续教学开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激趣时链接生活, 能够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 极大地扩大我们的激趣形式,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趣时链接生活, 我们一般要关注两个要点:一是生活链接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必须是通俗易懂的, 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二是生活链接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必须是有趣好玩的, 符合他们的兴趣倾向。做好这两点, 就能实现高效的生活链接激趣。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 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的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懂得怎样列出方程。教师首先设置一个背景:小华、小红和小明各存了一笔零花钱, 已知小华的钱是小红的3倍, 小明的钱比小红的多20元, 小华和小明的钱是一样的, 求小红的钱有多少。然后问学生:“我们能找出跟小红的零花钱相关的信息吗?”学生回答:“可以。小华的钱是小红的3倍, 小明的钱比小红的多20元。”“还有, 因为小华和小明的钱是相等的, 所以小红零花钱的3倍刚好等于小红零花钱的数目加上20元。”教师接着说:“你们很聪明, 这么快就找出相关条件了。但是表述起来是不是有点繁琐?老师这边有更简单的方法想不想学呢?”教师继续引导, 学生听到可以更简单地回答都很积极, 于是教师顺势引入方程“x”的内容。像这样利用链接生活内容,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顺利地实现课堂的导入。

二、疑问时链接, 形象具体易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学生学习疑问的出现, 多是因为抽象知识与学生具象理解之间的不对等。要解决这一不对等, 就要尽量减轻知识的抽象性, 通过生活链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们先将学生碰到的疑问融入生活常见的现象中, 用生活行为进行解决, 学生可知可感, 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待学生理解之后, 我们再将知识概念从生活实境中抽出来稍作讲解, 学生在形象体验的支撑下进行理解, 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发散时链接, 举例类比利掌握

初中数学知识联系丰富紧密, 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发散教学是很常见的教学手段, 与此同时, 知识发散牵涉到多个抽象概念的整合, 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又带来一定阻碍。因此, 笔者想出在发散时链接生活的办法, 通过类比的手法, 将发散内容同生活中的概念进行类比转化, 将知识穿上生活的外衣, 显得更加平易近人, 更好地理解吸收。在发散时链接生活, 要把握好一个关键点, 即并不是整个发散过程全都能链接生活进行对比, 教师在类比时应该选择学生理解的关键拐点, 例如实现发散的条件、完成串联的条件等, 进行链接生活, 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一点百通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时, 有这样一道方程组发散题:“已知13a+5b+9c=925, 2a+4b+3c=320, 求a+b+c等于多少?”学生看后都直摇头:“老师, 三个未知数, 两个方程, 这样的题目没办法解啊。”为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进行了如下类比:“如果我们去买东西, 知道每箱什锦水果里面各装有500克桃子、500克葡萄和500克苹果, 9箱什锦水果价值450元, 问你桃子、葡萄、苹果各买500克, 共花多少钱的时候, 你们会一个一个去求水果的单价, 然后再分别相加求总和吗?我想肯定不会, 你们会直接用450÷9=50。所以, 这道题目也一样, 当我们发现有三个未知数的时候, 分别求出每个未知数有难度, 我们能否通过式子转换, 直接求出a+b+c的值呢?”通过这样链接生活, 类比点拨, 学生很受启发, 经过几步尝试, 很快就算出了答案。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评价时链接, 人性分层更促学

传统初中数学的评价方式比较简单僵化, 除了固定的打“√”和打“×”, 就是冷冰冰的数字,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缺乏更为人性化的评价方式, 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而在我们的生活中, 对待一样事物通常都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一杯茶苦了可以评价它有味道, 苦尽甘来;一杯茶淡了可以评价它清冽单纯。生活的包容性对于我们初中数学评价是不是大有启发?因此, 在初中数学评价时链接生活, 利用生活中评价事物的智慧来分层评价学生,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理解, 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谅和鼓励, 对于正处在快速成长期, 自尊心强烈又自卑的初中学生而言, 无疑更好, 也更有利于促进他们爱上数学, 努力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 有一名学生在进行全等证明时, 用了“角角角”的方法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已经清楚地解析过了, 可学生还是犯错,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通过链接生活让学生自己举例:“等边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随处可见呢?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出很多等边三角形的实例。那么这些三角形的角有何特征?大家知道都等于60°, 那么这些三角形是否都全等呢?你能说出理由吗?”这样通过链接生活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准确地认识错误, 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加强知识的掌握。“有没有妈妈叫你出门带伞, 结果忘了带被雨淋湿的经历呢?这道题目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噢, 忘记了就只能‘淋雨’咯, 为了不犯类似错误, 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 下课之后要好好复习。”这一段评价链接生活实例, 比较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问题, 利于学生接受意见, 认真改正。

数学课堂链接生活 篇6

关键词:链接生活;课堂教学;另一扇窗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72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生气勃勃的生活。”语文教学本就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语文。

一、认识的链接

现在的孩子处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中,对于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都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在教低段学生认识厨房用具的时候,有的学生连灶台和煤气灶都分不清楚。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接触过,又怎么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在学量词的时候,一只海鸥,一片沙滩,学生都能说得很溜,可是问:一()秧苗,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可被告知“一(畦)秧苗”的时候,学生纷纷表示不懂。

所以说,如果学生多到厨房转转,多到商场见识见识,多到乡间田野走走,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认识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生活中来,与生活相结合,让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二、情感的链接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提炼人生的真谛。

(一)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教师教学时要加强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以《妈妈的账单》为例,当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这篇文章很感人,你对你的妈妈每天为家人所做的事又了解多少呢?请你回家为你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我欣喜地发现:有的学生对妈妈每天要做那么多事情而发出了内心的呼声;有的学生把妈妈每一天为家人所做的一些琐碎的小事都捕捉到了等。这样的链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

当然,情感的链接也可以带学生进入广阔的大千世界里去观察、去实践、去体会。比如,教学叶圣陶《荷花》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到荷花池边,一边读文,一边欣赏荷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荷叶的多、绿,荷花开放的不同姿态的美。学生面对着一池的荷花,才会产生遐想,才会和作者一样: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和荷花一起翩翩起舞,与蜜蜂、蜻蜓共叙昨夜做的好梦……这样他们才能进入叶老所描写的那种物我和谐的美好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怀,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显现了它的活力。

(三)打造情感链接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文本有关的情境,使学生把学习内容和生活链接起来,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教师坚持以读为本,将朗读训练贯穿全课的始终,在朗读的过程中,利用恰当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三、实际操作的链接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听、说、读、做等各项基本活动中,动手实践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的记忆最为深刻。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信封填写的内容时,我发现学生根本没写过信,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而对于用书信联系的方式一窍不通,要想让孩子体验、认识、感受这个传统的联络方式——书信,我只好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任务:你们每个人给老师写一封信,这封信内容不定,但这封信一定是要寄给老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学生逐步掌握了信封填写的方式。

四、生活化作业的链接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学生除了在语文课上学语文、用语文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课外学、课外用。学生作业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深入生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学习生活的链接

所谓学习生活主要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生活,以校园生活为主。如在了解了五年级学生的生活情况后,我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与生活化再加工,将《写一个熟悉的人》改为《巧取绰号》,让习作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家庭生活的链接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作业,如可让学生采访父母,了解父母小时候的生活,感受父母创业的艰辛,帮助父母再学习等。这不仅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密切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落时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新课程理念。

(三)社会的链接

社会是比家庭更广阔的学习场所,巧妙地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充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语文随时随地相伴他们左右,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把生活带进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才是真实有用的,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提炼人生的真谛。总之,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将课堂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2.

[2] 肖川主编.名师作业设计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于永正主编.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 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2009.

[5] 孙会.重视开展课外阅读[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3).

[6] 凌明月.让阅读构建人的存在[J].福建教育,2010(7).

[7] 周健华.培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J].阅读与鉴赏,2011(4).

上一篇:满意度调研下一篇:开放式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