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管理

2024-09-29

数学课堂管理(共12篇)

数学课堂管理 篇1

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部分, 也是教师最关注的领域之一, 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想要成为一个良好的管理者, 教师除了认真教学外, 还应做好课堂管理的设计。

一、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 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 有的学生精神不振, 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 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 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 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 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 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 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 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 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 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 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二、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数学内容决定数学教学形式, 是数学教学的辩证法。但近几年来, 为了体现新理念、实践新理念, “理念先行而形式至上”现象大行其道。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较少考虑数学内容而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如确定学习方式, 不是从数学内容本身出发, “量身定做”这节课适合采用什么学习方式, 而是从形式与某种需要出发, 削足适履, 让教学内容去迎合学习方式, 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新课程化。

《标准》指出, 数学学习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是学习内容服从于学习方式还是选择学习方式来落实学习内容呢?《标准》的如此表述易产生歧义, 似乎有悖常理。并不是每一个学习内容都能采用上述各种数学学习活动形式的任何一种或全部, 像实验操作, 它有助于发现猜想与验证或否定猜想, 但千万不能认为什么知识都得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

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学习内容来选择学习活动方式, 而不应该围绕学习活动方式选择学习内容;应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学习方式, 通过实质性数学学习活动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 片面追求学习方式的创新。

三、建立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坚持自我管理

数学课堂上经常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除课代表外, 还有小组长, 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 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 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 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 每个小组各不相同, 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 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 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 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 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 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 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善于关注学生、倾听学生

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事件中, “倾听”最为重要。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 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倾听,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 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

五、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在多数教师看来, 要管理好课堂, 奖励和惩罚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手段。在这里, 笔者认为要有效地管理课堂, 奖励当然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奖励会让奖励者有一种被认可和正面关注的积极情感, 这样的情感会有助于课堂气氛的建设。

惩罚就是给学生带来不快的东西, 当一个教师运用惩罚这种手段的时候, 只能意味着他没有能力处理好问题。许多教师使用惩罚这种手段, 并没有深入思考惩罚的效用和带来的后果, 实际上惩罚对课堂管理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笔者认为惩罚是下策, 教师只要能有别的方法就一定不要用惩罚的手段。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加以赞扬和奖励, 使学生改掉缺点。有些时候惩罚可能不得已而为之, 尤其对那些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 但教师必须意识到惩罚能遏制过失行为, 却不能教会学生受人欢迎的行为。因此, 教师在需要惩罚时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和爱护以及对其行为的不解或者遗憾, 帮助孩子认清错误, 帮助他们找到改善的方法。另外, 奖罚一定要公正、客观, 让学生认清惩罚不是无中生有的, 不要让学生觉得这种惩罚纯粹是教师在报复自己。此外, 一些不恰当的惩罚措施, 例如体罚、侮辱性的言语攻击、额外作业以及找家长训话等, 这些惩罚绝对不会带来好的管理效果, 一定要废除。

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 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并提供给学生共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对教学很有帮助。

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 再适时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运用电教手段, 可以通过声、光、色、形, 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 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课堂上的有效管理是关键, 也就是说“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与主持下, 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管理是围绕着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的, 是课堂有效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因此, 通过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建立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数学课堂管理 篇2

课堂教学到底“乱”还是不“乱”,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传统的应试教学的指挥棒下,已经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这个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封闭、沉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外在行为是表面的,而学生的注意力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东西。所以,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只要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学习上。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为了数学上的某一概念或某一道题的解法争得面红耳赤;

为了探究一个学习上的问题,同一小组的同学讨论还不够,有的还要离开座位。参加其他学习小组的讨论,在小组的讨论无疑也会发出较大的声音。这从形式上看是“闹”了些,“乱”了一点,但学生能始终围绕着学习活动这个总目标,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状态下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数学课堂管理方法

让学生的参与教学

数学教学本身就具有难度性,原因是数学教师大多以理论性教学内容为主,引导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展开教学引导,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厌倦。数学知识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教学基础与自律性的基础太差,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思想不强,对实际工作中加入数学应用的意识较差。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与管理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 教室常规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也是提供教学活动反馈信息的途径,具有诊断、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而管理,则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一、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即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至流于形式。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而言的。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为了营造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了解学生的需要

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这样,教师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

2.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容性,相互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尊重、喜欢教师,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接纳各项教学措施;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地展开。

学生的群体,不论是正式的班集体、团队组织,还是非正式的友伴群体,同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优秀的班集体,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群体规范,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而对于学风不浓、学生问题行为较多的班集体,教师则应当采取控制性的管理,培养学生骨干,逐渐引导班集体的群体行为形成规范,同时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应当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或讲述科学趣闻,或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或是就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背景,提出值得探讨、富有趣味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教师应适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教学活动。

接下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保持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每节课都应当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策略,以下一些具体方式可供参考:

紧扣教学内容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兴趣等。

指定学生板演题目。数学课上,课堂练习必不可少。此时指定个别学生上台板演习题,同时要求台下的学生演算完后检查黑板上答案的对错,然后由老师评定。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规范的订正,一举多得。

此外,教师还应综合应用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总之,课堂学习管理得当,组织有力,为学生创造和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秀兰.试论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学效果,应用心理学.1986(2)

2.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数学课堂教学管理 篇4

课堂教学管理有两个基本功能:

一、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 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 有的学生精神不振, 打瞌睡、开小差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 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 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 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 在学生入学一开始, 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 即教室常规。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 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 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 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 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 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数学课堂管理 篇5

摘要:近几年来,合作学习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而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科目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将合作学习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应用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可以培养高中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要将合作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合作性学习帮助高中数学教学。

1如何做到合作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

从教师方面来看,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合作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各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不要因为过分在意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要做到合作的实用性,切忌形式化的表面化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一堂数学课堂的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就是,首先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主题,提前告诉学生,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每个组3-5名同学,去共同完成一套关于数学竞赛的回答,其中都是比较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常识。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必须每名同学都参与进去,可以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板块。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对自己组的答案给大家进行讲解。最后通过每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分工明确,并且互相配合,所以效果令人十分满意。从这个教学方法就可以看出,合理的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可以训练他们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台上的讲题的过程更是增强了他们说话的胆识,训练了他们的临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安排合理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学生的主动配合与合作

数学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更高素质的学生,所以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合作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协作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培养较强的团队意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性的学习还不能很好的被利用起来。原因就在于学生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然后各自持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学会换位思考,过于坚持自己的“个性”。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与推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合作学习,忽略了学生之间对基本知识掌握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距,学生基础性知识好的,积极性强的过分主导合作学习,而学习基础知识略差的学生就容易被忽略。因此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式的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全面、均衡地发展,综合考虑,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3怎样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的新模式

3.1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这种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传统方式教学。因此,想要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行为、认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方案,布置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任务,依次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其他同学建立更深厚的友谊,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日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也对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向上的指导作用。

3.2不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口语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支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但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能准确把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能为他们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最终达到提高他们合作能力的效果。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同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正。以此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高中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并且有用的,但是必须要寻找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能盲目地进行合作性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要注重合作的过程,避免形式主义,才能更好地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仕文,胡功.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如何使学生学会合作.现代数学(教育版).

[2]李婷婷.浅谈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评价; 管理; 积极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40-0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教育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也是提供教学活动反馈信息的途径,具有诊断、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而管理,则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刚入学,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数学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地消除师生间的交往障碍,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創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首先做到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例如,在刚开学初始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期望;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等。事实上,通过收集学生对“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老师抽烟,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部分优生还具体提出老师应当多讲学习方法,典型题目以及解题技巧,平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以锻炼思维等;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希望老师讲课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讲基础题目,甚至要求尽可能减少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这样一些做法,教师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

第二,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使其容易产生权威心理和“教师自我中心”倾向,有的教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倾向,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允许学生有不同于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在课堂上只能言听计从,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主动的思维习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容性,相互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尊重、喜欢教师,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接纳各项教学管理措施。

学生的群体,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优秀的班集体,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群体规范,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而对于学生问题行为较多的班集体,教师则应当采取控制性的管理,逐渐引导班集体的群体行为形成规范,同时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参考文献:

[1]《教育管理学之初中数学教学实录与分析》读本,2013年11月出版

[2]《班主任管理工作》合订本,武汉美术出版社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管理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学习环境

一、正确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但他们能够集中注意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据有关调查表明, 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 10~12岁儿童约25分钟, 12岁以上约30分钟。可想而知, 如果教师枯燥乏味地上一节课, 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分散, 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掌握并适时运用好的方法,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 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教师语言要做到准确清楚、合乎逻辑、形象生动, 还要表达得当、语言流畅、情感充沛;要抓重点, 简洁概括, 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 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还可以以姿势辅助说话, 从而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另外, 我们要根据小学不同年级数学课程的特点, 在课堂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教师在课堂中可穿插一些数学小游戏, 这样就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用表扬鼓励的方法,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表扬学生“你真棒”、“你真是聪明的好孩子”等, 受到表扬的同学心里肯定很受鼓舞, 课堂上会更加认真地听讲, 其他同学非常渴望受到老师的夸奖, 也会集中注意力, 积极回答接下来老师的提问。小学高年级阶段, 可以运用直观教具、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示、动手制作等方法, 让学生通过亲眼看、动手做、仔细想获得知识。如五年级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可让每个学生根据要求动手制作正方体、长方体, 直观地得出它们的面积公式, 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 注意力会高度集中, 并能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构建快乐的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积极、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会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而在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思路狭窄, 学习效果也相应较差。因此,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课堂知识, 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要想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首先要使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 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 如游戏竞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学习, 所学的知识也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老师有深厚的感情, 在课堂中才会愉悦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 快乐教学就能顺利进行。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是主要因素, 教师应爱护每一位学生, 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尊重学生, 不辱骂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处理问题不偏不倚;要信任学生, 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发亮点, 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加以鼓励, 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自信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由热爱老师而热爱数学课。

三、巧妙处理课堂问题, 有效进行课堂管理

对待课堂问题的最好办法, 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因此, 教师要精心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这是预防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 教师既要善于安排课堂活动, 又要善于安排学生的学习, 提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上课的同时, 还要细心观察每位同学的动态, 及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这样, 就使有违反纪律想法的学生无可乘之机, 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准备好的教学设计,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但是, 由于教学对象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课堂上也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情况。教师要有耐心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 并掌握一些化解问题的技巧, 减少不必要的影响, 使学生尽快地回到课堂学习中来。

1. 目光接触。

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就是目光接触。如果个别学生出现走神、小声说话等行为, 教师可通过目光注视, 将自己的意愿及态度迅速地传递给学生, 提示他“要认真听讲哟”, 这样不会打断其他学生的思维, 对整个课堂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2. 动作提醒。

对课堂上违纪、搞小动作迹象的学生, 教师如果中断教学活动, 进行言语批评, 就会影响到整节课的课堂节奏, 又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只需走近他, 边讲课边轻轻拍拍这个同学的肩或头, 提示学生要认真听讲, 就能使其端正行为。

3. 个别提问。

对于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时, 可以让他回答教师的问题, 这个时候对他提问, 学生就会自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认真听课。眼神、动作、提问行为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它们, 可以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纠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还有很多, 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与课堂环境的具体情况, 灵活选择运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管理策略初探 篇8

一、制定课堂管理规范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前提

给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 并不等于不要纪律和规则的约束。相反, 自由、宽松的环境却需要大家遵守一定的规则为基本前提。

1. 制定规范有助于学生课堂行为正规化

课堂规范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协调学生的行为而制定的。它使学生懂得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只有用良好的纪律作为保障, 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2. 制定规范有助于学生课堂行为的社会化

课堂管理规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准则, 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也有助于进行有效课堂管理。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驾驭高效课堂管理的能力。

1. 教师对课堂管理负有主要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善于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训练、讲解和指点, 才能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学习知识、自觉维护课堂纪律、提高自身的才能与修养,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

2. 教师良好的水平有助于课堂管理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认真备课,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使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与感染力, 保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学生如果被教师的教学所吸引, 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自觉认真地学习, 这对于课堂管理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为有效课堂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 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达到对课堂的有效管理。

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仅可以使教师卓有成效地进行教学, 也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关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纪律, 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

2.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二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三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 包括目标的制定、学习方式的选择、课堂管理的方式等;四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五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以有效进行课堂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要创设问题情境, 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二是要注重实践操作, 调动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三是要联系实际生活, 培养学习兴趣。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 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自觉、积极地学习。

四、善于沟通与交流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保障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课堂管理的人际基础。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

1.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一方面师生关系良好, 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 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导产生积极的心理定势。另一方面师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2. 有助于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在课堂管理中, 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关注, 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 这是实现课堂活动和达成管理的有效源泉。因此,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掌握和运用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技能。

课堂管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建构历程。科学而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 而且能增进课堂效果;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琦, 马和民.教师的管理意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叶尧城, 向鹤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森, 潘光文.行为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J].中小学学校管理.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方式探究 篇9

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老教师课堂管理方式单一。在当今的农村教师队伍中,有一大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由于缺乏学习、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好等原因,在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课堂上强调对学生的控制,把数学课堂管理误认为是纪律的掌控。这种方式不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理念之上,课堂上没有讨论、交流,气氛紧张。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兴趣低、厌学等情绪,不利于数学学习,也不利于课堂管理。例如,我校有位教师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时刻坐好,一有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在课堂上当众批评,学生当着老师面不敢反抗,但背后却对该老师很不满甚至厌恶;也有些教师课堂上始终自己在讲,而没有关注学生在干什么是否在认真听讲和思考,整节课一直平平淡淡的讲下去,学生觉得枯燥,教师也觉得无趣,这样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二)新教师对“以学生为主”教学理念的误解。新课程标准中

强调,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然而,在新教师队伍中,由于经验不足,误解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堂管理中过分自由,教师没有起到引导和指挥作用。例如,某新教师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2节第一课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二次函数图象,要求学生学会画y=x²与y=-x²的图象,并总结归纳二次函数中y=ax²型的图象形状及性质,该教师先让学生自己画y=x²的图象,未加任何引导。学生在自主画图过程中,或大声讨论或嚷着不会画、无从下手,教师只是笑着提示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这样教师既无具体的引导也没有提示学生讨论要小声些,课堂场面混乱。过了几分钟,当教师要求学生停下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画好,有的学生要么还在自己画图,要么还在小声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本应该在学生思考了一阵提出疑问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加以引导,例如提问: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点该如何选取?该用什么样的线连接所描的点等。

(三)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多媒体技术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去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但在新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堂管理和教学任目标,没能很好地把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在上面教《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停下后,将事先做好的课件上的y=x²的图象直接展示给学生看,并接着马上分析该函数图象的形状和性质,再接着要学生画y=-x²的图象,学生还是不会画。为什么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过重的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亲手示范画图过程,并且边画图边讲解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知道画抛物线具体的操作过程。

二、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闭塞的教学环境使教师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农村学校中的教师较少有提升机会,例如培训、交流、去名校听课等,更多的是闭门造车、千篇一律地、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同一年级的教学,接触不到新理念和新思想,这就导致教师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这一两年来虽然有了到省里或网上培训,但机会很少,只有个别老师能去省里学习,且学习时间很短;网络培训就更没成效,农村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因一边上课一边培训,时间过于匆忙,有的老教师甚至不参加,大部分老师都只是应付了事,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二)新教师在教学中没能结合教学实际。新教师由于经验尚浅,对新理论的理解也个人不一,因此有的新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很好的结合教学实际,没能发挥新理论的作用;或由于自身对新理论的误解,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达不到效果。例如,新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上,往往没有结合实际地去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分析。农村初中生由于各方面原因,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差,自觉性也不高。这时,过多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过多地让学生自己讨论,往往会引发很多课堂纪律问题,加大课堂管理的难度。例如,经常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新老师身上经常出现。

(三)教师和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很少。农村学校地处偏远,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一般一个学校仅有一两个多媒体教室,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多媒体教室,即使有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也很少教师使用,因为大部分教师不会做课件,或因做课件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放弃多媒体教学,特别是数学,由于制作数学课件中有时需要画几何图形,有时需输入特殊符号等操作,这些操作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软件,而多数教师不会操作或操作不熟练,故多数情况下只好放弃多媒体教学。

三、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应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活到老,学到老,面对新的信息技术和新一代学生,教师要时刻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后要不断学习学生的心理健康、心身发展知识,力求全方位了解学生。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会很少,学生的主动性弱,课堂气氛不活跃,学习效率低,课堂管理难。所以,为了能创建更加有效的数学课堂、更好的管理课堂,教师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这时要求教师在出现了问题时要及时解决,并且对课堂管理技术进行总结。

(二)加强新教师与有经验的优秀老师之间的交流。交流是最好最快的学习方式,为了能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课堂管理能力,新老教师要互相交流,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也要互相交流。在交流中,要做到互相尊重,秉着互相学习的心态去学习课堂管理能力。例如,老教师往往教法单一,管理太严,但新教师可以从老教师那学到如何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把握课堂;新教师往往活泼又有朝气,方法新颖多样,老教师可以从新教师那学到如何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谐等。新、老教师各有优势,新教师应多与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交流,取长补短。新教师具有亲和力但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若一个教师能兼具这两者,学生定会喜欢他尊重他,并乐于接受他的教导,学生信其师,则不愁没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我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课堂上,我会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刺激学生的各种感知觉,让本身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减少课堂上管理问题的出现。对于这点,我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从个人的衣着打扮到谈吐举止,我都希望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化学生。

课堂管理的好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推动初中生各个方面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尽管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还是可以从教师自己入手,找出不足,分析原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正确引导,耐心教育;最后找到最好的课堂管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建有气氛的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映姜,等.初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 篇10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相违背的问题或意外的干扰。如有的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精神不振作、昏昏欲睡、做小动作、开小差, 有的学生上课背着老师玩手机、发短信, 甚至聊天等。这些课堂上偶然性的问题, 如果不及时适当地处理, 一定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造成班级学习纪律涣散, 学习效果甚微。对此, 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对学生进行课堂纪律的教育, 使学生遵守课堂教学常规。

课堂教学常规是为了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而制定的。作为教师应精心准备好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这样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答案显然不是。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外因。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自己, 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尝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急学生之所需

学生的需要是学习最有能量的动力, 只有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为此, 教师应当进行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多和学生交流、谈心, 了解他们所需要的, 对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了如指掌。在教学中, 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期望;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 从情感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对“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进行评价, 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

三、尊其师而信其道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共同作用而形成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真正的教师权威, 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关键,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 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班集体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学习风气良好的班集体, 一定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一定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其营造出的学习氛围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而对于班风不正、学风不浓、后进生较多的班集体,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应当采取引导性的管理, 培养学生骨干, 逐渐引导班集体的群体行为形成规范, 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四、教学是艺术而非技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利用导入以激趣。每堂课的导入, 都应当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引起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科学趣闻、名人逸事, 或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 或提出富有趣味的问题等, 以达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目的, 这样学生注意力自然会回归到课堂上来。在学习活动中导学激思, 如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 要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 在练习中消化, 把知识转换成能力, 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或高效性, 这不仅是新课改的需要, 也是作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各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策略, 实现这一目标。如, 改革传统提问方式方法, 设计灵活多变的问题主导课堂教学, 以引发学生的思辨, 培养学生勤思考的习惯, 它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技术, 更是一种值得追求、永无止境的教学艺术。又如,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或学习成果, 首先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相评议, 学生间相互学习、交流, 取长补短。这是学生对知识理解、运用、反馈之后的再学习、再运用、再反馈, 这就更进一步要求学生深层次地启迪思维, 进行由实践到理性的“反思”。其次先自评, 再分组互评, 最后总评。在教师引导点拨下, 将总评的优、劣代表抽样, 评点出优在哪里, 劣在何处, 怎样发挥“优”, 如何修正“劣”, 其目的不在比较, 重在总结提高, 通过比较差异, 总结经验, 学而得“法”。这是数学课教学的落脚点, 也是评价的目的和主旨所在。最后是展示, 即展示研究性成果, 如数学小论文、研究报告等, 加以肯定表彰, 组织观摩, 既是对成功者的鼓励, 也是对观摩者的鞭策, 更是对后来者的“启导”。

数学课堂管理 篇11

【关键词】自我管理 学习效果 知识 策略

小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为了保证数学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数学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调节和管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因而,数学学习中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成为提高学习效果,获取学习成功的保证。

一、指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知识和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应该指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有关知识和策略,提高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自我管理知识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自我管理知识包括关于学习主体方面、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方面、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策略的教育时,应让学生明白在数学学习中自我管理的内容有哪些,应该怎么做?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学习其中一个或两个策略,逐步达到学生对各种策略都能比较自如地操纵,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美国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艾弗森等人指出,让学生参与并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关键。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教师要展现热情与关心,对学生有充分的耐心,并利用期望效应科学有效地强化、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课堂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其次要有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各项思维活动,最后要对学生进行肯定的激励性评价。

3.提供自主学习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最大化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推导,难点让学生突破。

4.提供知识延伸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领域,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强烈,会使学生变得更加“乐学”、“乐问”,从而将被动学习慢慢地转化成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既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归宿。真正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学生自我的内在管理,只有使教师的课堂要求内化為学生自己的自学行为,才能达到最优的课堂管理效果。教师要从知、情、意、行方面引导学生实现自觉、自强、自理。首先,要求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确定自我管理目标,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其次,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实行自我监控;最后,让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制定,主动进行自我管理。

三、培养学生自我提问的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自我提问法的训练,让学生有计划地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提问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因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提问法,促进学生自我提问能力的提高。比如:

1.制订学习目标时,学生要有意识地问自己:我本学期的学习总目标是什么?总目标可分几个阶段实施?达到目标需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2.探究学习策略时,学生要问自己: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什么策略?我已经学会哪些策略了?我能学到什么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呢?

3.分析学习内容时,学生要问自己:这是哪方面的学习内容?关于这一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些是新的?新知与哪些旧知是有密切联系的?

4.投入学习情感时,学生要问自己:我能完成这一任务吗?我在学习时能做到专心致志吗?在学习活动中,我最开心的是什么?我最担心的是什么?

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管理下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中,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学生认知规律的制约,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从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活动中。

2.鼓励思考,主动探究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地猜想,努力形成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提问、讨论等实践自我管理的机会。如:综合实践活动“粉刷墙壁”,制订方案前,鼓励学生思考:粉刷墙壁涉及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要考虑的问题,如:哪些面需要粉刷?粉刷的面积有多大?选择什么价格的涂料等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调查信息,加工信息,计算求解,制订方案。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思维活跃,加强了自我管理能力。

3.充分交流,适时点拨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点拨,帮助和指导学生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提供1~100的表格让学生去观察,引导学生猜想,并加以验证。当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为什么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有困难时,教师适时让学生用摆小棒帮助其理解规律,并沟通和2、5倍数特征的相同点。这样每个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了交流的方法,教师的指点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得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刘德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6,(1)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探析 篇12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 学生方面

高职数学课堂存在许多不良现象, 其中, 有三种现象较为突出。第一种是学生旷课严重。学生认为上不上数学课无所谓, 反正对数学一窍不通, 再加上高职生本身的纪律观念薄弱, 他们极容易想到逃课。第二种是课堂秩序比较乱。学生有不断进行聊天的, 有公然发短信的, 有自由进出教室的等等。第三种是缺乏基本的师生沟通。学生只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看小说, 玩电脑, 睡觉等。事实上, 它们可归结为课堂显性不和谐与“假和谐”现象, 影响着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效果。

出现上述现象的因素很多, 从学生因素角度看, 主要是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自卑感强、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表现在基本高中知识未掌握、解题能力较差、对学好数学丧失信心, 对学习数学反感甚至放弃不学。

(二) 教师方面

1. 课前预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深。

在课前备课中, 教师往往注重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方法研究, 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但对学生数学原有水平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了解却比较少。此外, 少数教师甚至不精心备课, 不去透彻分析教学内容, 只会照本宣科, 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课堂管理主观意愿不强。

不少教师平时注重课堂教学, 却忽视对课堂纪律的管理。部分教师认为自身职责是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管理应该是班主任、学管部门的工作职能。也有教师认为, 抓课堂管理势必影响教学进度。因此, 不管课堂纪律有多差, 也不管学生在课堂上做什么, 都放任自流。

3. 课堂管理能力不强。

高职数学教师队伍中不乏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 他们数学理论知识水平相当不错, 也非常想组织好课堂活动。但由于缺乏一定的课堂管理经验与能力, 很难进行有效课堂秩序管理。

4. 课堂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各高职院校往往建立一系列课堂管理制度, 如考勤管理、课堂讨论管理、课堂提问管理等, 但不少教师并没有严格执行, 甚至都未进行学生出勤情况的记录。

(三) 教学环境方面

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是课堂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学环境从外在的、物质的方面和性质、心理等方面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1. 硬环境。

指一种外在的教学环境, 包括教具、桌椅、投影仪等教学设备。高职院校大多起步晚, 不少就是从中职学校转制过来的, 教学设备还难以及时更新, 再加上有限资金主要投入实训建设。所以, 理论教学硬件设施滞后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进而对课堂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软环境。

实际上是课堂上内在的教学心理环境, 包括师生互动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压缩理论基础课程的课时, 同时, 数学教学内容较多, 所以, 数学教师只能加快教学进度, 无法开展较多的师生互动, 更不能实施凸现以学生为本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造成不良课堂教学气氛,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教学形式, 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教学管理就是对这一特殊交往活动的组织、协调、保障和促进的一系列活动。简言之, 课堂教学管理就是保证和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一切活动。笔者拟针对上述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给出有效管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了解学生是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前提

教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前提是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切实地了解学生, 就需在课前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现状, 在此基础上, 优化课堂设计, 并结合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适度地进行教学调整。教师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了解。

1.采用自我介绍法。

自我介绍法是一种客观了解学生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自我介绍, 不仅让师生相互熟悉, 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 而且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爱好等情况, 尤其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

2.运用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调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情感、态度、动机对数学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积极、主动的心理对数学学习起促进的作用, 而消极、被动的心理却起阻碍作用。因此, 通过调查问卷, 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 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当然, 问卷内容可涉及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与态度、焦虑与自信心、毅力与自控力等等。

(二) 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需要采用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原则, 充分调动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 特别是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建模训练, 加强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注重双向翻译能力的培养, 力争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提高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此外,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往往需要使用学生小组讨论形式来实施教学。但是, 高职院校大都是大班型授课, 不适合采取国外半圆形、U型等多种座椅摆放形式。所以, 为了保证有效地开展教学, 便于教学管理, 可根据学生的要求, 成立学习小组和选择小组长, 并将学生座位固定。这样, 教师不仅能快速熟悉学生的姓名, 而且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最重要的是能开展更好的课堂活动。

(三) 创建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保证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发展性评价的重要途径, 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反馈信息, 以便教师调整教学与管理, 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帮助教师进行有效地课堂管理, 而且帮助学生时刻关注自身的学习情况, 更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主要途径如下。

1.编制教师教学记分手册。

记分手册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三块内容。作为高职数学成绩, 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计算。平时成绩涉及出勤、课堂回答、作业、阶段性测试四项内容, 每项为5分, 共计20分。其中, 阶段性测试平时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进行评价, 期末再分别按5分、3分、1分折算出成绩, 从而缓解传统的考试分数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

2.设计学生学习成长记录本。

学习成长记录本是对学生课前、课堂上和课后三方面表现给予记录。课前表现主要包括是否完成上堂课内容的复习, 是否主动有效地预习新内容。课堂表现主要包括是否认真听课, 是否参与小组讨论以及是否认真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课后表现主要包括是否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是否自觉查阅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资料。

3. 注重学生学习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是“以创新教育的价值观作为价值基础, 以开发学生和教师的潜能, 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素质为根本任务, 以激励学生和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为本质, 以目标多元、标准多元、方式多样为标志的教育评价”, 主要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多元主体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翟伟利.浅谈高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7 (15) :106-107.

[2]杨继德, 沈艳琳.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9 (23) :111-11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修订本)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卫嵘.高职院校有效课堂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9) :36-38.

[5]孔兵兵, 赵永行.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探讨[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 2009 (3) :75-77.

[6]张玲秀, 刘永新.影响高职有效课堂教学的若干因素[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71-74.

[7]张东.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6.

[8]蔡立锋.漫谈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行为导向教学法[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4) :97-98.

上一篇:医药贿赂下一篇:建筑施工质量管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