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贿赂(精选5篇)
医药贿赂 篇1
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为了排斥竞争对手, 从而采取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二条对“商业贿赂”进行了明确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近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潜规则”日渐浮出水面, 商业贿赂的存在, 扰乱了正常的医院管理秩序, 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 进而成为直接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当前医药领域存在商业贿赂之现状
2013年, 央视焦点访谈《药单背后的秘密》曝光了广东省高州人民医院药品回扣内幕, 揭示了某些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的医生普遍收受药品回扣、医药代表在公立医院以回扣作为主要竞争手段销售药品、药价虚高数倍乃至数十倍等铁的事实。院方高于出厂价10倍的价格向药商进行采购, 从中可获取35~40%的药品回扣, 再将回扣的20%左右分配给开药医生、院领导、药品采购人员、统方人员等各个环节。这种“有组织的”收受商业贿赂事件, 只因回扣登记资料的遗失, 被央视《焦点访谈》和《晚间新闻》曝光而震惊全国。其实, 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暗涌已久。自2000~2009年的10年间, 据媒体曝光的资料显示, 仅北京市就查处医药领域腐败案163件, 涉案人数达179人。2014年9月, 驻国家卫生计生委纪检组专门通报了包括安徽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原院长王玲珑收受贿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原主任丁卫星收受贿赂等在内的8起商业贿赂案件。以上这些案例充分暴露了当前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问题不容忽视的现状。
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之危害
一方面, 商业贿赂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 生产、经营企业以商业贿赂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造成导致医院药价不断攀升, 滋生了经济犯罪;第二, 某些医务人员为获得提成, 随意滥用药品, 影响了医疗秩序的正常发展;第三, 医疗卫生队伍受到严重腐蚀, 收受商业贿赂的医务人员等同于不法企业的代言人, 损害了医院整体形象。
另一方面,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象的大量存在, 直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产生了巨大危害, 主要表现在:第一, 造成了国家财政税收的大量流失。经营者为贿赂而支付的费用一般通过巧立名目, 计入生产成本, 这必然致使入账的成本额提高, 而上缴税收却减少。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 全国医药领域商业贿赂, 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 占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第二, 直接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局面。为实现高回扣、低价格的目的, 一些医药供应以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医药市场, 延误了很多患者的救治工作, 甚至造成病上加病。第三, 加重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医药回扣的费用必然附加到药价上, 造成药价虚高, 最终转嫁给就医患者。
三、医药领域存在商业贿赂之原因
(一) 客观原因
第一, “以药养医”, 诱发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财政补偿有限、政府投入不足, 医疗机构普遍药品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第二, “管办不分”, 造成医院管理机制的不规范。某些医院院长集药械采购、人事、基建、财务等重点岗位直接管理权于一身, 权力缺乏监督制约。第三, 市场交易的“潜规则”意识, 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弊端, 直接导致商业贿赂成为获取交易机会的有力手段。第四, 国家的药品定价调节机制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由于价格主管部门难以掌握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所审定的价格往往未能真正反映其成本支出。第五, 监督执法有一定难度。由于医药代表往往医生单线联系, 结成一对一的利益集团, 外人很难知晓, 案件线索的收集有一定困难。
(二) 主观原因
一些医务人员宗旨观念、法制观念淡薄, 对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深刻, 贪婪、攀比、虚荣、侥幸心理成为他们收受商业贿赂、不惜以身试法的主观动机。
四、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之对策
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的治理, 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课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 在医疗卫生系统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构筑抵制商业贿赂的思想防线
在医疗队伍中大力倡导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 突出反腐倡廉教育教育;切实加强医院的廉政文化建设, 通过弘扬典型, 营造守法诚信、优质服务的整体氛围;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依法执业的考核力度, 尤其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争做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的标兵。
(二) 健全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的特点, 医院由纪检监察部门制定《重点岗位、重点部门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手册》, 对应药品、器械等重点岗位的“风险点”落实责任分解, 做到相互监督, 规范程序、责任到人。医院实行重点岗位负责人定期轮岗制度;成立招投标工作小组, 将监管“关口”前移;每年定期与供应商签订《廉洁承诺书》。
(三) 规范医药产品的采购和使用制度
在“采购”环节中, 坚决执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杜绝厂家直接向医院推销产品, 提高药品和器械、耗材采购的透明度。在“统方”环节中, 为有效制止医院工作人员统方行为的发生, 建议由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安装“防统方”软件。在“用药”环节中, 成立医院药事委员会和药品用量检测工作组, 对全院医生的统方和用药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进行药品销售前十名公开排序, 进行定期通报批评, 对超出医院相关药品比例规定或排名靠前的科室和个人作出相应处罚, 并对重点人员实行“廉政谈心”, 并限期落实整改。
(四) 完善公开机制
做好医院的内部监管工作, 亟需进一步公开重要事项和办事程序。一是推行服务承诺公示制, 医院借助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作出服务承诺, 各门诊科室对患者作出公开承诺, 医疗服务人员对所在科室作出承诺, 自觉接受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监督。二是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其职能, 全程参与所有药品、器械的公开招标, 重大事项均通过公开表决通过。三是推行重要事务公开管理制度, 将参加招投标的相关情况, 作为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透明、公开、公正, 真正使“阳光操作”落到实处。
总之, 开展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工作, 是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重中之重。期盼相关行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 从根本扭转当前医药购销领域回扣、提成盛行的局面, 早日重建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 使医疗环境得到净化、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摘要:近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潜规则”日渐浮出水面, 商业贿赂的存在, 扰乱了正常的医院管理秩序, 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 进而成为直接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成因,对策
医药贿赂 篇2
通过学习《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完善医药采购制度,全力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制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和完善合理用药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德医风建设,深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重塑医疗行业新形象,通过动员教育、调查摸底、查找问题、分析整改等各个环节积极开展了发商业贿赂自查自纠活动、现将我对此活动自查自纠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全院集中开展不正之风和不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使我受到深刻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廉洁行医的自觉性。
二、结合自身查找不足,全面整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树立“病人至上”服务理念,进一步严格执行临床技术和诊疗行为,进一步推行医德医风查房制度,实施服务、诊疗、检查、药品、价格“五个放心”的承诺,拒绝收受“红包”、“回扣”,努力争做诚信个人、诚信岗位。
通过自查,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一是认为商业贿赂是领导和其他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二是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了解;三是思想水平上没有进一步提高对其的认识。
医药贿赂 篇3
一、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含义及特征
1. 行为隐蔽化。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一般都是暗箱操作, 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欺骗性, 加上行受贿双方存在利益关系, 彼此都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贿赂行为很难被外界发现。由于药品和医疗器材购销渠道单一, 缺乏价格透明和公开的竞争环境, 多数为销售人员主动上门推销, 通过秘密手段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支付财物, 所支付的金额款项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账簿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部分采购人员与销售人员长期“单线联系”, 少数腐败分子乘机“暗箱操作”, 在大项目和大购销活动中进行幕后交易, 从中收受贿赂。
2. 手段多样化。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形式日益多样化, 花样不断翻新。从以往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暗中给予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现金、有价证券、物品、礼品, 发展到现在以学术活动等名义支付有关人员劳务费、咨询费、评委费或提供各种娱乐消费、考察等形式, 物质化贿赂与非物质化贿赂形式并存。
3. 窝案串案多。
医药购销领域业务范围广, 涉及岗位比较集中, 涉案人员层级较多, 呈网络分布, 一旦有犯罪发生, 往往是窝案串案。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多发生在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医用器械的采购、管理和使用环节上, 涉案人员集中涉及与此相关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如医院领导、药剂科和业务科室负责人、采购员、主治医生等。
4. 目的明确化。
供应商暗中给予医疗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 获取交易机会, 从而将自己的药品、医疗器械“打进去”销售, 或者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通过“二次促销”给予某些医务人员“回扣费” (开单费、提成费等) , 以提高药品销售量。
5. 涉及金额大。
近年来,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呈群体性发展趋势, 行贿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下疏通, 左右打点。回扣从过去的以医院领导、药剂科长、业务科室主任为主转到以临床科室医生为主;从以大型医用设备和贵重药品为主向消耗性医疗器械和临床常规用药扩散, 特别是在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力度加大后, 医疗卫生单位领导采购自主权变小的情况下, 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二、A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状及成因
1. A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状。
A市地处华东地区, 目前有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6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全市药品、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均通过省药品 (耗材) 网上采购与监管平台集中采购, 医药购销制度健全, 渠道正规, 各项程序公开;药品和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和经销商具备资质, 手续合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医药购销体制和渠道的转变, 商业贿赂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回扣作为药品代理商和医药代表走进医院的“敲门砖”“杀手锏”, 导致一些医师开大处方, 用进口药和高价药品, 给患者实施滥检查、过度医疗等行为, 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后果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加重了群众看病经济负担, 同时也腐蚀了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客观地讲, 在招投标后, 贿赂远离了院领导, 却击中了一线骨干。2012年以来, 该市某二级医院就有7名业务骨干因商业贿赂受到党纪处分和刑事处理。
2. A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成因。
从宏观上分析, 一是缺乏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和制裁, 不正当竞争随之产生;二是医药市场进一步开放和购销渠道的转变, 加剧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象的蔓延;三是财政投入不足, 医疗机构发展资金受限, 以药养医现象仍然存在, 医药回扣等活动随之产生。
从微观上分析, 一是药品经销人员为了取得非法优势, 不惜抬高药品价格, 使出厂价只有几元的药品, 几经转手便成了几十元乃至几百元的高价药, 将成本转嫁至社会和患者, 利润则层层盘剥, 由此发生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二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 以及医务人员受不良风气的侵蚀, 药品回扣和提成成为一些医务人员“另类补偿”收入来源;三是二级医院非基药招标没有实行一品双规、带量采购, 往往一个品种有几种规格、几个药企中标, 中标价格较高、利润较大, 医院掌握了二次选择权, 因而产生了“二次议价”。据统计, 2014年A市三家二级医院中某二级医院药品进货总额12105万元, 二次议价总额1028.4万元;某二级医院药品进货总额3219万元, 二次议价总额228.9万元;某二级医院院药品进货总额2330万元, 二次议价总额68.9万元。以上数据说明药品、耗材招标后的利润空间仍然很大。二次议价成为“集体受贿行为” (“二次议价”行为违反了《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 (国纠办发[2010]6号规定“不执行集中采购药品价格, 二次议价、变相压价, 或者与企业再签订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补充性条款和协议的行为要依法给予处理”) 。
三、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防范对策
1. 严堵行贿关。
药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滋生出特殊的从业人员——医药代表。无论是医药生产企业的药品代表, 还是医药经营公司的医药代表, 大都是挂靠在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个体经营者。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为医药代表提供“证照”、代开发票等便利条件, 医药代表向被挂靠的企业缴纳一定的管理费或手续费, 不受法人监管, 不承担民事责任。医药代表靠扩大药品的销售获取更多利益。贿赂医生, 使医院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其药品, 成了医药代表最常用的杀手锏。根据国家卫计委《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 加大考核力度, 对医药代理机构、个人明确政策底线, 规定对触碰商业贿赂“红线”的药企, 在省集中招标中失去入场券。向医务人员输送“糖衣炮弹”的公司将“黑榜除名”, 而“上榜”的公司也将受重罚, 严重者将会遭到封杀。
2. 查处受贿者。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要对医务人员进行严肃政策教育, 提高医德, 增强医务人员对药品销售商贿赂的免疫力。首先, 加强卫生系统的行业作风建设, 使广大医务人员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 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其次, 完善并严格执行医院内部药品进货环节的各项教育制度。强化《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等规定, 不准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收入挂钩等制度。医院要结合实际, 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纪检、审计、财务部门全程跟踪并进行公示。再其次, 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 抓典型、抓查处、抓曝光, 决不手软, 不仅要查处直接责任人, 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特别要对与违纪违法分子相勾结, 直接参与或包庇、纵容违法活动的有关人员依法严厉查处, 以打促防。
3. 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建立和规范二级医院药品、耗材采购机制, 构建比较完善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体系, 确保药品、耗材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对二级医院使用的药品、耗材实行以省为单位公开招标采购, 量价同招, “双信封”评审, 最低价中标;在保证药品、耗材质量的前提下, 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 采购数量与价格挂钩, 招标和采购结合, 签订购销合同, 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压低采购成本。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集中付款, 降低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利润水分, 减少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4. 实施人才培养奖励计划。
每个人都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种种需要, 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 能有效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 建立现有人才培养和重点专科奖励制度, 在卫生系统内有效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激励大家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并将在工作中具有科学远见, 具有一定工作才干的人员选拔到科室领导岗位工作, 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或建成重点专科, 按获奖层次及等次分别给予科研团队及个人奖励。政府设立医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专项资金, 通过各种奖励措施, 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5. 医院内部设立“阳光帐户”。
医院为保护医务人员, 可采取二次议价的方式, 来尽量挤压降低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以减少行贿受贿事件的发生, 所有让利均纳入医院大帐管理。建议在纪检部门的监管下医院内部设立“阳光帐户”, 把药品、耗材二次议价形成的企业让利, 以及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回扣”全部存入“阳光帐户”。财政部门负责帐户资金的综合管理, 纠风部门负责对资金收缴、核拨和使用进行监督。
医生医药贿赂自查自纠报告例文 篇4
通过学习《医药购销领域贸易贿赂》,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完善医药采购制度,全力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同一制度,控制医药用度不公道增长和完善公道用药制度,规范诊疗行为,进步服务质量,增进医德医风建设,深进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重塑医疗行业新形象,通过动员教育、调查摸底、查找题目、分析整改等各个环节积极展开了发贸易贿赂自查自纠活动、现将我对此活动自查自纠汇报以下:
一、同一思想、进步熟悉,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全院集中展开不正之风和不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使我遭到深进的法律法规教育,进步对治理贸易贿赂专项工作重要性的熟悉,真正建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步遵纪遵法、廉洁行医的自觉性。
二、结合本身查找不足,全面整改,认真展开自查自纠工作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建立“病人至上”服务理念,进一步严格执行临床技术和诊疗行为,进一步推行医德医风查房制度,实施服务、诊疗、检查、药品、价格“五个放心”的承诺,谢尽收受“红包”、“回扣”,努力争做诚信个人、诚信岗位。
通过自查,存在的题目回纳为:一是以为贸易贿赂是领导和其他部分的事与己无关;二是对医药购销领域贸易贿赂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了解;三是思想水平上没有进一步进步对其的熟悉。
医药贿赂 篇5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医院内部应用会计方法和其他相关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和相关经济业务所进行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既包括内部牵制还包括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采取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有基础控制、纪律控制和实物控制。其次是医院内部管理控制,医院管理部门既要对财务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医院的生产经营、购销活动及人员组织进行控制,内部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医院目标的实现、管理政策的实施、提高经营效率和为会计控制提供基础。
目前医院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主要有:首先医院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医院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医院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医院分口管理制度下,医院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其次,会计人员素质制约了内控制度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医院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医院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再次,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医院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主要是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人员素质低,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从目前来说,无论是对医院还是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内部管理制度松弛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薄弱、账目混乱、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加之缺乏风险点的控制和监督,出现了贪污挪用舞弊的行为,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活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医院应紧紧结合实际,在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防控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细化工作流程,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制定招投标程序及医院物资采购工作的相关规定并监督实施。在招投标工作中真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物资采购工作,自始至终全过程参加,充分发挥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作用。
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科学管理,对于库管的出入库和收发货环节,实行分开岗位、分项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方式,实现管账与管物的分离;对于会计的付款环节,采取严格的发票登记制度,每月按入账日期统一集中付款,使付款做到及时、透明、公平、合理;同时,医院还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做到摸清家底、账实相符,并对重点岗位及人员实行重点岗位分离制和重点岗位定期轮换制,有效的避免环节上的漏洞。
二、加强职工教育,增强职工廉洁从政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开展正面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在职工中开展向中国十大“健康卫士”庄仕华、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乔淑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先进人物的学习,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工作精神,潜心钻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职工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思想上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为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建立健全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在财务人员培训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财务人员认清商业贿赂的危害性,了解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增强职工预防商业贿赂和守纪守法的主动性。
三、进一步加强财务部门职能建设,逐步实现民主理财、科学理财、依法理财
切实加强财务部门职能建设,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原则,一切财务收支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医院、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小金库”。制定明确的经费支出审批权限,严格病人退费程序,堵塞漏洞。
规范器材招标采购管理,对于办公设备,由招标办统一招标后配送到医院;对于医疗设备,财务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层层把关、集中议标的方式实行购买。试剂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难点,医院先从规范行为入手,实行全院化学试剂全部归口器材科统一管理,建立库存明细账目,并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从科室计划申请、采购、库管到付款都有严格的规定,形成统一采购、专人管库、集中报账、集中付款的规范的管理模式。
财务人员还应全程参与药剂科、器材科、后勤服务中心各库房的盘点工作,使各库房的工作人员管理意识、责任心、业务水平明显加强。
综上所述,能不能打好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攻坚战,医院内控制度的健全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才能规范经营者的行为,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之间的职能,从而调动经营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医院资本的保值增值,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促进医院稳定、协调的发展。做好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能有效推动医院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人才建设和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雷孝妙.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J].中国商界, 2010 (09) .
【医药贿赂】推荐阅读:
医药反商业贿赂承诺书05-10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实施方案11-21
人民医院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经验总结12-17
浅谈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之心得体会10-06
院长在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1-21
贿赂公行-贿赂公行的故事-贿赂公行的寓意-贿赂公行的意思11-11
贿赂行为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