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艺术研究

2024-07-22

数学课堂艺术研究(共12篇)

数学课堂艺术研究 篇1

著名教育学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助手就是幽默。在面对学生的时候, 一位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加受学生喜爱, 其教学质量也就更高。一些初中生在面对数学这一比较枯燥、抽象的学科时, 往往先失去兴趣, 再感到学习困难, 最后彻底放弃这门学科, 这样的情绪很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幽默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传统课堂教学一直采取的是“以教师讲述为主, 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 这种“满堂灌”的模式, 使得本身就枯燥的学科更加乏味, 学生在课堂上屡屡出现开小差, 打瞌睡的现象。教师对学生不在状态的情况, 往往会感到失望, 愤怒, 甚至会责罚学生。教师这种作法很可能会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使得他们对数学更加反感, 更加不用心学习,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幽默就是一味良药。教师在课堂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结合数学知识, 使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 引得学生发笑。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 必须有幽默, 有笑声。学生们笑了, 必然会集中注意力, 减少心不在焉, 打瞌睡的现象。以苏教版“正数与负数”教学为例, 老师可以这样说:“有一天两个人去买衣服, 一个人花了300 元, 另一个人呢花了200 元, 刚巧, 他们都没有带钱, 于是老板就让他们赊个账, 那现在他们谁更有钱呢?”一个人是-300 元, 另一个人是-200 元, 非得矮子里面挑高个儿。这样的故事往往引得学生捧腹大笑, 笑完之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 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幽默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不好知识, 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这方面没有兴趣。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享受数学、热爱数学就成为教师的一项重任。德国学者海因兹指出,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地指出更容易让人接受。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产生倦怠的情绪, 这个时候, 如果教师不停地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的重要性, 往往会不起任何作用, 不如使用幽默艺术, 让学生重新燃起对学习的热爱。例如, 在苏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坐标轴比喻成一把利刃, 能刺破数学这个敌人的胸膛, 这样的说法不仅能起到娱乐作用, 还能激起学生想要打倒数学这个大敌的信念, 同时把老师从“敌人”的位置拉到了“战友”的位置, 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一举多得。

三、幽默能优化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往往容易不和谐, 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 他们冲动, 有自己的主张, 但观点往往过于片面, 为人处事的方式也不够成熟, 这就需要教师的包容与教导。由于师生关系不和谐, 也导致课堂矛盾频发, 甚至会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顶撞、争吵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与效率, 也影响了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授课情绪与学习情绪。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想受到学生的欢迎, 就要在平时相处时, 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切不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一个幽默且亲近的老师自然比老学者更加受学生欢迎, 一位受欢迎的老师, 其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四、幽默使错误更易于改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 而教师必然要指出学生的错误, 然而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 批评的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过于直接的批评很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同学面前丢脸, 从而导致情绪低落, 根本不会去想自己哪里错了。幽默的批评方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改正错误。例如, 在苏教版“正数与负数”这个例子中, -300 与-200 哪个数字更大, 既可以翻译成欠了300 块和欠了200 块哪个更富有, 学生如果答错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说:“以后大家没钱了, 就去欠债好了, 越欠越富有。”这样诙谐的说话, 既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也不会显得刻薄, 使学生易于接受错误和改正错误。

五、幽默能提升学生修养

真正的幽默不是来自于情绪, 更多地来自于理智, 它不是轻视, 是关爱。教师在使用幽默这个武器的时候, 要注意“讽而不苛, 刺而不毒”, 要志趣高雅, 不能流于低俗。幽默只是一种手段, 它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而存在, 绝不能哗众取宠, 喧宾夺主。倘若学生在笑过之后, 还是没有从中学习到知识, 幽默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教师要通过幽默的艺术, 启发学生的思考, 使是非曲直泾渭分明, 使学生从对知识的深入到人生的感悟, 对生活态度的探讨。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将积极向上的幽默态度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 提高学生的人生修养。

六、结束语

幽默是一门艺术, 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它使得学习不再枯燥, 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 提升自身的素养, 根据课堂气氛, 灵活地使用幽默艺术。

参考文献

[1]沈军英.数学教学因幽默而灵动[J].小学教学研究, 2011 (10) .

[2]徐万军.幽默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 2010 (03) .

数学课堂艺术研究 篇2

一、运用形象性语言,提高学生理解的效果。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向学生施以较之一般数学信息更新异、更强烈的刺激,从而引起学生大脑皮质的优势兴奋中心,促使信息有效地存储于学生的长时记忆之中,所以教学语言的形象性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笔者长期从事于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发现学生的知识积累比较匮乏。比如,一年级小朋友难以清楚认识并辨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在困惑中探索教学方法,笔者把立体图形比喻为妈妈,平面图形比喻为宝宝。“长方体妈妈”可以生出“长方形宝宝”,“正方体妈妈”可以生出“正方形宝宝”,“圆柱体妈妈”可以生出“圆形宝宝”,“三角形体妈妈”可以生出“三角形宝宝”。之后,让每位学生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角形体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学生在亲手创造“立体图形妈妈”生出“平面图形宝宝”的整个过程中,非常愉悦。教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准确、鲜明、生动的重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形象,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理解既形象又逼真,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二、运用朗读艺术,突出重要的数学信息。有效的数学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笔者运用抑扬顿挫地朗读,主要用重音朗读突出关键性因素,让学生较快抓住一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在较短时间内理解数学知识。比如,笔者执教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时,从生活中平行的例子引入,之后,在黑板作画,接着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互相平行的概念。要求学生用声音表示出重点。一一请学生朗读“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后,笔者点评之后,示范朗读,再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清楚听出了同一个不相交两个词语读得比较重。让学生用同样的声调朗读这句话。因为重点突出,互相平行的概念立即在学生脑中建立起来。在课堂练习及作业中,相关概念的填空正确率非常高。又比如课堂练习题:“过A点画直线的垂线”,请学生读一读,让其余同学听出这道题目的重点词是什么。学生抓住了重点词“过”,并朗读出来,在完成题目时,学生懂得把垂线穿过A点了。

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篇3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效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下面,就如何对课堂进行提问,谈几点浅见:

一、激趣型提问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寻求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这堂课,我以故事引入: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国王到底给了宰相多少麦子,通过这个故事,就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二、联想型提问

善于联想,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思维品质,从不同的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地思考同一问题,把要学的知识尽量和已学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给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运用联想,可以回忆起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可以连锁回忆起“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通过这些提问,使学生把新知与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思想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悬念型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后,先不作答复,而是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外接圆”时,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我先利用一些硬纸板做成一个残缺圆,在课前几分钟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补圆比赛,看谁能够最快想出办法把它补成一个完整的圆。应该怎样补呢?学生在动手前就会对补圆的方法进行思考,当他们还没有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时已经上课了,学生带着还没有解开的疑问走进课堂,头脑中自然就形成一种悬念。这时,老师就指出: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来找找补圆的方法,相信在下课时你们一定会找到最合理的补圆方法,把现在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完成。要合理地补圆,这就要用到一个数学知识,也就是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金井平,沈鸿博,史天勤.教师教学技能教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矍葆奎,布鲁巴克.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G].教育学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21.

[3]王北生.教学艺术论.河南出版社,2001-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野徐初级中学)

数学课堂艺术研究 篇4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树立运用科学知识为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创造价值的文化理念, 鼓励学生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中种种问题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教学中要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构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文化情境, 渗透全新的文化理念, 使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得到改善, 使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实现科学整合,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将严谨的数学概念融入文化氛围, 有效构建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的文化情境, 营造积极有利于研究探索的文化氛围, 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新知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 在成熟理论的指导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有利于促进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管理, 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科学结合, 把数学教学内容与趣味化教学方法纳入课堂教学氛围之中, 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在教学实践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定要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目的, 尽可能地把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数学命题和公式的基本原理。有了目标和兴趣, 还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 增加教学容量,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尤其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化成分在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方面, 多媒体应用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容量, 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 回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

二、融入生活实践, 实施趣味化教学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 更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数学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仅有教师的演示, 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 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 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 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 运用实物教具, 力求做到“差生”也能轻松理解。同时经过这题的解答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非概念化的基本印象, 为今后学习体积做好铺垫。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 都是通过观察实践得出的, 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 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既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 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 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培养热爱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并对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有进一步的认识。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 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学会在观察时进一步了解蕴藏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有利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艺术性。

三、构建文化情境, 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把教学理念成功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 构建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文化情境, 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把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和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 融会贯通, 用来指导教学实践。对于中学生来说, 我们还是应该多鼓励, 在他们有成绩时、有进步时多鼓励, 让学生有自信心, 信心足了, 学起来就有劲了, 觉得自己不是一事无成的人。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 用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尽可能地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使教学产生良好效果。这样教师才能把课堂教学的秩序搞好, 把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兴趣激发起来, 这是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创造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生动形象的文化背景, 充分发挥趣味化教学资源优势, 让学生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 增强了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 把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集中起来, 与同学一块探讨, 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实施形象化演示, 并且进行动态化的直观教学观摩, 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提倡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全过程, 改变传统教师教与学生认真听讲的二元结构,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创建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自由探讨的激情与欲望, 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从书本中获取知识, 而是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 同时在课外书籍或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 让学生在相互探讨交流过程中积极探索, 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结语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5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手段,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住,能较好地实现教学上的启发式,能起到训练思维的作用,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从学生中来,问题设置要恰当,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 者:周秀莲 作者单位:乐清市虹桥镇二中,浙江乐清,325608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09“”(18)分类号:G63关键词:教学课堂提问 引发思维 认知规律

来点“艺术”的数学课堂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类比法;归纳法;实验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32-01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宛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入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动形象、立意巧妙的引入设计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自觉主动地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经过反复实践、多方借鉴、不断总结,我发现高中数学课堂的引入设计也是有多种模式可循的。在设计引入问题时,不管怎样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以下四个环节:①“描述”:“我是怎样设计的”;②“领悟”:“我这样设计意味着什么”,寻找隐藏在设计背后的假说、观念等;③“正视”:“我怎么会这样设计”,了解自己的假说、观念或设计活动中的其他因素;④“改造”:“我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问题设计”,寻求完善创造性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一、类比法

类比思维的认识依据是事物间具有相似性,类比也是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从数学问题的发现或提出新命题的过程来看,大量也是从具体问题或素材出发,经过类比——联想等途径,形成命题(猜想)再加以确认的。教材中属性相似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四种二次曲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空间几何性质与平面几何性质;三种多面体及四种旋转体等。在教学时,可抓住其发生过程、内涵、结构、性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相似性来设计问题的引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案例:在学习等比数列的过程中,不妨和等差数列进行类比学习,在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和对称性等相关性质等方面都可以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学习,不但有助于学习相较于等差数列而言较难的等比数列,也能够搞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至于混为一谈。

二、归纳法

从个别的或特殊的经验事实出发,概括得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即归纳法在数学思想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是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

案例:在“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的:

观察下列各数列,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具有什么性质?①3,6,9,12,15,18,21,24,…②-1,-3,-5,-7,-9,-11,-13,-15,…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它具有启发性、开放性,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

三、实验法

数学和理化相比,是很少做实验的,有时不妨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案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设计如下:课前,将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给每位同学发一张,让大家按这样的步骤进行,①在圆内部任意找一个不同于圆心的点A;②在圆周上30个等分点,分别记为B1、B2、…、B30;③折叠圆纸片,使圆周上的点B1与点A重合,展开纸片后得到一条折痕;④重复上一步骤,使圆周上其余各点与A点重合,得到30条对应的折痕;⑤最后展开纸片,可以发现未被折痕覆盖到的区域正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其实不只是椭圆,很多平面或立体图形都可以进行折叠。这样的引入方法比之常规引入法更新颖、更具吸引力,使学生感性地认识椭圆这一几何图形,尤其是通过操作实验,营造了“做”数学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智力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四、整合法

整合就是“打乱”教科书上线性排列的知识,注重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情境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知识与价值的整合,有助于学生领悟数学不是一堆孤立技巧和任意法则的集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内在本质的认识,这是将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教育形态的艺术之一。

案例:在直线的四种特殊方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初中时就已经很熟悉的直线方程 出发,给出名称“斜截式”,再由此方程求已知斜率k、过点P(x0 y0)直线方程,由y1=kx1+b 得 ,代入 得 ,整理后即为“点斜式”方程 。

这样的处理与教材中先介绍“点斜式”再得出“斜截式”的顺序不同,但这样的顺序却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旧知得出新知,循序渐进,体现了初高中数学的巧妙衔接。

五、实例法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设置互动情境,有控制地再现数学思维过程(包括问题的抽象过程、规律的猜想过程、推理中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推导中的演算过程等),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最高、最终目标。

案例: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上课的老师居然迟到了,让调研员和学生们在“他为什么迟到了?”的疑惑中等待了两分钟,任课的老师匆忙进教室后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对不起,我迟到了,大家一定想知道我迟到的原因吧,那是因为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发现所开的车没有汽油了,于是就到路边的电脑加油站加油了,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据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的草图),如7.56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油量会发生变化,油量变化了,金额就跟着改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变量与函数”

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7

一、课堂提问科学有效的基本特征

第一, 目的性。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好比罗盘和路标, 直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方向, 教师设计时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为引入新课?为新旧联系?为突出重点?为解决难点?为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为促使学生思考?为总结归纳?等等, 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不清的提问, 使提问恰到好处,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第二, 可及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等。如果问题过于容易, 学生就有骄傲自满或不屑回答;问题太难, 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觉得反正回答不了, 索性就不思考了。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地设计问题。

第三, 开放性。问题要富有层次感, 入手较易。开放性强, 解决方案多, 学生思维和创造的空间较大。

第四, 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能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接受问题的挑战。

第五, 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 人人有所得, 包括操作、探究的机会, 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教学。

例如, 笔者在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四边形》这章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已知四边形ABCD, 仅从下列四个条件中任取两个加以组合, 能否得出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结论?

上述四个条件两两组合, 可以有6种组合方式, 就每一种组合进行分析归纳, 可得如下结论: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 (1) 、 (2) )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 (2) 、 (4) )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 (1) (3) 或 (2) (4) )

4、一组对边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相等 ( (1) (4) 、 (2) (3) )

此种情况不能判定ABCD为平行四边形, 反例:等腰梯形。若将题中条件增加两个: (5) ∠A=∠C, (6) ∠B=∠D, 则原题的结论又如何?这个例题中的问题设计, 它通过学生熟悉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来激发学生兴趣, 再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怎样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 发现新知的过程中去, 能让他们展示自我, 人人都得到发展, 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

(一) 能动启发

教师课堂提问要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法去探索, 去模拟、去证明、去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例如, 在概率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要在一只袋中装入若干个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球, 使得从袋中拿到一只红球的概率为1/5, 可以怎样放球?此时,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发言, 分别说出不同的方案。如 (1) 在袋中放入1个红球和4个黑球。 (2) 在袋中放入球的数量只要满足红球与黑球的数量之比为1:4就可以了, 比如红球与黑球的个数分别为5和20。 (3) 只要满足红球与非红球的数量之比为1:4就可以了。比如1个红球, 2个黄球, 1个黑球, 1个白球等。回答这一问题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一方面,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层次的理解,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讲究适度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科学适度, 要让学生达到“三分生, 七分熟, 跳一跳, 摘得到”,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每一次提问后, 要有一定的停顿思索时间, 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周到。下面的提问是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设计的一个问题, 已知在△ABC和△DCB中, ∠A=∠D=Rt∠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CB。设计这一开放问题, 既可以复习相关知识, 又能让学生积极思考, 解决问题方案较多,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使学生从“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三) 及时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做好评价反馈, 这是激起学生热情的重要保证。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应及时给予肯定, 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 教师应首先肯定正确部分, 而后才得向学生提供回答线索:当学生回答错误时, 教师则应采取措施弄清原因, 然后可依次取得问题转向和重新教学等处理策略, 以便学生得到正确答案, 切忌讽刺和训斥;当学生回答和教师预设的不一致而又言之有理时, 教师应放下架子, 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 欣赏学生的智慧火花并及时表扬鼓励。

将艺术融入数学课堂 篇8

一、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 使数学教学生动化

万物皆有形, 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形象化的语言。课堂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 在教学“约数和倍数两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时, 可引用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2) 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可通过数形结合、类比等方法,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 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触摸、描绘, 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使学生增加对图形的直观感受。 (3) 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时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数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形象感知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二、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情感性, 使数学课堂富有感染力

教学时, 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用趣味性、激励性、悬念性、幽默性、文学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清晰、和谐、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语调使学生不断受到鼓舞;通过对教材的钻研, 把内心对教材的情感融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发自内心地说:“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很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个数可真奇妙”等, 使输出的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 染上感情色彩。

另外,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感性的情境, 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实践证明,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素材,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 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 教师就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猴妈妈要为四个猴宝宝各选择二份小食品 (小食品下面有标价) , 让学生帮猴妈妈挑选并计算出总价。由于每种商品的单价大都是小数, 每个猴宝宝都要二份, 所以自然引出了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这样教学, 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学习兴趣自然倍增。

三、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使数学课堂充满美的气息

数学教学过程必须融进美的创造和追求, 才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数学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之美。比如, 数学语言的简约美、抽象美;数学知识的严谨美、公式美、符号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美、和谐美等。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美。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外在之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 教师端庄大方的体态、亲切的表情、自然得体的服饰、科学美观的板书以及善良诚实的品格等, 都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欣赏色彩鲜艳的课件, 指导学生绘制漂亮正确的图形, 要求学生完成规范整洁的作业, 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音乐中进行数学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使数学教学更具生命力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教学只有充满了创造性, 才能发挥数学教学的艺术魅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勤反思、善总结, 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如, 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 恰当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巧妙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消极转为积极,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和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能力等。

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9

一、预设课堂问题时, 应注意的问题

(一) 创设情境问题不可太宽泛

好的情境问题,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提高课堂效率, 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情境问题过大, 过于宽泛, 学生就容易“跑调”, 很难走入课堂学习的正轨,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使课堂效率低下。

(二) 问题要有需要性

在课改理念渗透相对不深的课堂上, 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因此教师就必须准备足够多的话语来应付一节课, 随时对学生提问题, 是教师们最好的对策。于是在课堂上, 你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这个步骤是不是该用乘法呀?”“这个方程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试问:你提的这种问题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学生获取知识那么轻易, 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 是违背课程改革理念的,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三) 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提出的问题, 都应具有创造性, 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都应具有创造性。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曾听过一节课“列方程解文字题”, 让我记忆很深的有两个问题。执教老师在复习引入后, 让学生独立解方程:7-3=95, 3+12=33, 5-4×6=48, 5-=16之后, 教师说:我只问两个问题, 1.你写“解”了吗?2.你做对了吗?这两个问题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因为这两个问题具有创造性。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 提问要有群体性

要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设计, 创设情境, 适时提出问题。提问时目光要均衡地扫瞄全班, 通过留心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 尤其面部表情, 决定留给学生多少积极思考和准备回答的时间, 个别学生作答时, 教师的目光也应注视全班学生, 使他们注意听, 积极反应, 认真思考别人的正误, 这样才会起到全体参与的积极作用。

(二) 提问要有层次性

目前班级学生数额多, 一一提问是不现实的, 为了不耽误教学, 多数教师往往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 一些甚至大多数中下等学生屡遭“冷待”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导致成绩下降, 所以提问时要做到班里每个学生的机会均等, 尤其要做到抓两头, 带中间, 注重提问的实效性。

(三) 提问要带启发性

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设计时要分解问题,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要允许学生讨论、交流, 必要时也可以适当提示或直接说出答案.

(四) 提问要带鼓励性

教师教态的好坏, 言语的轻重, 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提问时教师表情要自然, 目光要温和, 语气要亲切、柔和, 对学生要不时说“好的、不错、对”等激励的话语, 要允许学生回答错了, 更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即使错了, 也应说:“谢谢你的回答, 好的, 还有什么?不慌, 慢慢想”等。要采取适当宽容态度, 切忌语言粗俗, 禁止答不上来就罚站, 来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总之,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是激发学生思维, 沟通师生感情, 活跃课堂气氛, 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提问, 提问必须做到富有启发, 切中要害, 难易恰当, 适时而问, 这样才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

摘要:本论文阐述了教学实践中, 在预设课堂问题时要注意的事项及实施课堂提问的策略, 还探究了应用恰当的提问艺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提问,策略

参考文献

[1]汤文卿.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数学教育, 2003年2月.

[2]黄新宪.教育评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4月.

[3]王林全.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数学课堂之“说”的艺术 篇10

一、铺设“说”的道路, 使学生愿说

教学实践也证明, 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需求, 从这一起点出发为学生铺设说的道路, 不断催生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情感需求, 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1. 融洽师生关系, 使学生敢说

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一个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十分的舒服, 同时会使得他们身心都比较放松, 有利于更好的探究与思考问题.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 让学生更有信心和兴趣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也可采用让学生扮演老师角色的方式, 进行关于部分问题的解答, 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 等等. 例如, 在学习关于统计的内容时, 教师抛出疑问“若你是小熊, 你会怎样解决礼品和套餐的问题? ”, 让学生相互交流、商量, 然后各抒己见. 再如在概念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概念进行表述; 在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说清计算法则和顺序;在应用题教学中鼓励学生说清条件和问题, 并阐述解答的思维过程. 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在平等、尊重的教学情境中展示自身价值, 不断养成课堂上勇于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2. 创设“说”的情境, 使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名学生对学习 产生兴趣时 , 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 因此在教学中, 要善于创设“说”的情境, 赋予其浓浓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在课堂中爱说、想说. 如:在教学“第几”时, 我先让10名学生排好队, 并做着一个自己认为最酷的姿势, 然后让其他学生说说你最喜欢第几个小朋友的姿势, 并且说说你是从左边数还是从右边数, 这样轮流说, 学生兴趣盎然. 像这样,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训练, 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说话的热情,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说话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新的知识, 通过“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提供“说”的源泉, 使学生多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是内隐思维的外显形式. 现代教学论再三强调要鼓励学生多说、大胆说、创造性地说, 由此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多说.

1. 课前精心预设, 提供“说”的话题

过去在数学课上只要让学生回答“怎么列式”、“是多少”的结果就可以了, 现在不仅要让学生说出结果, 还要让学生有顺序地说、说完整. 素材不同, 学生说的内容就不同, 说什么怎么说就成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的一个重点. 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提出的问题, 目的要明确, 指向性要强, 难易要适中. 要保证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从而能够回答出来, 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 把话题精心预设好了, 教师就能自如地在课上训练学生说, 让学生充分地消化学习内容.

2. 适当开展竞赛, 让学生比中练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表达方式、方法、速度都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敏捷, 教学中教师可开展一些竞赛, 让学生比中练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说思路比速度、看谁说得更完整、看谁说得更简便等.

三、辅以“说”的策略, 使学生善说

1. 帮助理清“说”的思路

用出声的外部语言表述操作活动, 是智力活动形成的五个基本阶段之一.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智力来自于动作, 而动作的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和物体操作. 教师可以在操作中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 借助语言, 把思维过程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学“同样多、多些、少些”时, 首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即先摆出3个三角形, 再摆出和三角形同样多的圆形. 许多同学都很快摆出3个圆形, 然后让学生想一想, 即启发学生想刚才摆的过程:你为什么要摆3个圆形? 学生就可借助刚才动手操作的演示, 组织自己较简单的语言,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一个对一个地摆就是同样多”, “同样多是一样多”, “三角形摆3个, 圆形摆3个”等等. 这样, 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 能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 即理解了“同样多”的含义, 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手到、脑到、口到的方法,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而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 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符合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2. 采用分组交流的形式

为了提高说的参与率、说的质量, 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 分组交流一般按三个步骤进行: (1) 轻声自说.让学生在自言自语的过程中调节自己的思维, 组织好自己的语言, 增添一份说的信心. 此时, 教师可巡视, 指导部分说话能力差的学生. (2) 小组讨论. 在小组长 的组织下 , 学生各抒己 见 , 从中取长 补短, 完善自己的语言. (3) 组际交流. 从若干组中选出代表发言, 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 这种小组学习练说的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使之说得更好, 更准确,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说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数学课堂的艺术探究 篇11

那么,如何怎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因此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积极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教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讲授“充要条件”为例,怎么才能让学生对逻辑推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可播放最近热播的一部电影《唐人街探案》片段:唐仁因为通宵打麻将,第二天早上才去机场接秦风,并为自己的迟到撒谎,秦风根据唐仁身上的特点,将谎话一一点破,学生被秦风的睿智所吸引。然后,笔者适时提出问题:想跟秦风一样聪明吗?那就要学好逻辑吧。通过用视觉效果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顿时对逻辑推理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觉得数学容易学呢?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简单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觉得就算基础差,也能学好。教师不仅要读懂教材,而且能拓展教材,把以往学习的知识关联起来,才有利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例如,在教学中怎样拓展“充要条件”的知识,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呢?“充要条件”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得出“pq”还是“pq”的结论。因为“集合”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了,可将“充要条件”与“集合”看成联系密切的两个知识点,所以我们可以从 “子集”作为突破口,来学习充要条件。为了形象说明这问题,先引入简单的逻辑例子:打靶时,“击中靶心”与“击中靶子”的关系。设置问题一:如果击中靶心,是否一定击中靶子?答案是肯定的。然后把问题变形为,命题p:击中靶心;命题q:击中靶子;因为P成立,q一定成立,所以有结论“pq”。然后再进一步挖掘,把命题p看成集合A即“靶心”,把命题q看成集合B即“靶子”,显然“靶心”被“靶子”包含的,如果击中靶心(小目标),必中靶子(大目标)。由于集合A被集合B包含(暂且把A称为小集合,B称为大集合),即AB,如果击中A(小集合),必中B(大集合),所以得出结论:小集合成立推出大集合成立。怎么理解应用这个结论呢?举一例子,p∶x-1=0,q∶(x-1)(x+3)=0,是pq还是pq呢?分别这两个解方程,命题p看成集合A={1},命题q看成集合B={1,-3},显然AB,所以pq。这样就由一个容易理解的打靶问题,联系已学过的“集合”知识,将未知知识变为已知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p推出q后,还要判断q是否能推出p,所以设置问题二:如果击中靶子,是否一定击中靶心?这不一定成立的,所以有结论:大集合成立不能推出小集合成立,这样就解决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问题了。还有充要条件呢?就是既是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所以,AB且BA,即A=B时候,pq,那么p是q的充要条件。懂得判断“pq”、 “pq”和“pq”后,再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就容易多了,如果顺箭头方向的是充分条件,如果逆箭头方向的是必要条件。例如: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pq,则p是q的必要条件。如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认识,可做总结:

(1)若AB,则 pq,p是q的充分条件。

(2)若AB,则pq,p是q的必要条件。

(3)若A=B,则pq,p是q的充要条件。

(4)若AB,则p是q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这样经过系统地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整体知识结构中,所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数学有用吗?开一家服装店,只要小学的数学就够了,还要集合逻辑干什么?首先,数学是基础学科,如果你是电子专业的学生,或者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或者是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数学“明显”有用吧。其次,随着时间的流逝,课程上学过的知识都有可能忘记,而知识中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却是后续学习的基石,如果学生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即使他忘了数学知识,还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去研究类似的问题,将未知知识变为已知的知识,将杂乱的内容变为有规律可循。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在著作《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说道:“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即使把所教给的知识全忘了,唯有铭刻在他们心中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比如学习“一个水龙头放水,一个水龙头灌水”的数学问题有意义吗?笔者可以肯定的说有意义,而且意义重大。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上海踩踏事件的模型,进去的人流是进水,出去的人流是放水,也许是管理问题,也许是设计问题,最后这个水池的水溢出来了。将来你可能是一个交警,要考虑怎么疏导车流。你可能是一个建筑设计师,要考建筑的通风,甚至可能是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要设计一个城市的生活设施。当你想为别人带来更好生活的时候,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你还会觉得数学无用吗?

如果教师课堂上采用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学生对这样的数学老师会厌恶吗?笔者记得在学习函数的课堂上,有位学生突然说:“老师,函数不是人学的。”意思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学不好函数,笔者立刻回应:“如果我们学会了,那我们都不是人——成仙啰。”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展现美好的人格魅力,宛如初春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篇12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 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 积极思维, 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 如何提高课堂提差别的效果呢?

提问要有目的

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 设计目的性明确的提问。比如:复习型提问, 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等等。

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 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 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 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 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

提高问题的创新力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创造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的超越。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 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 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所谓创造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 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 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也改造了自身, 是"旧"我转变为"新"我, 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创造力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力有所不同, 学生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多年来, 我们的日常教学总是有这样一个特点:老师不断的提问, 学生按步就搬的回答。纵观孩子的成长, 孩提时代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 但随着学历的增长, 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少,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没有问题就不会善于思考, 就不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就不会有创造。因此, 我们应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首先, 老师应使学生明白“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的道理。其次, 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 大胆的怀疑, 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 首先应称赞其勇气, 然后再帮其分析;对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

牛雪萍

的同学应不嘲笑、不讽刺, 要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 应鼓励其进一步摸索, 大胆创新, 无论在课外还是在课堂, 教师都应该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特别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一种问题的氛围, 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只有学生养成好问题的习惯, 他们才会不断的提出问题, 他们提问题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才会越来越高, 教学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21世纪, 我们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 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 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 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 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 利用现代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 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 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当学习兴趣与日俱增以后,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明显提高, 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其不再把学习当负担。利用情景, 引起兴趣。课改后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用的数学, 因而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活化教学, 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引导, 而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是能够感触的。因此, 要利用生活情景来让学生感到它是那么的近, 那么的亲切。比如:在上数学第八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时。我让学生在校园里随便的观察, 然后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些什么东西?”学生兴趣盎然, 回答积极。另外, 利用旧知的情景唤起对新知的欲望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重生活应用, 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 想身边的事情, 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它应包含“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 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 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几个方面的意识”。记得有人说过,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 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 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 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上一篇:活性炭材料下一篇: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