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赏识艺术(共10篇)
数学课堂中的赏识艺术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与当前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正被课堂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可,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后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
南京一位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周弘”,从一名普通的父亲成长为中国一位著名的赏识教育倡导者,他用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他教育女儿的心得是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中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行为明显偏差,他们在初中时不受教师重视,在学习上自感成功的较少,学习自信心普遍不足,缺乏学习动力与良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数学的高度严密性与抽象性,所以大部分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课堂沉闷。但是中职学生普遍哥们义气重,容易成为“朋友”,只要得到教师的愉纳与认可,学生很乐意与教师交往,比较容易沟通,不经意的夸奖与表扬,都会引起他们的震动和快乐。
可见,在职高数学课堂上实施赏识教学,对学生以鼓励与赏识,以拨动心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理论依据
1、《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的倡导下,赏识性评价在课堂数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在赏识中健康地成长。
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成功的欲望是人的生命本能之一,没有谁会去追求失败。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成人的肯定,需要成人的鼓励、喝彩与掌声,即使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识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理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力量与信心,就能自觉努力地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著名的皮格马里翁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功的信心与期待会促进其成功。因此,教师的赏识与期待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
三、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人们只注重研究各种数量的关系及运动规律,而忽视了研究数量关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得数学教学过于模式化、机械化,缺乏活力。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数学效果的提高。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热爱、鼓励和欣赏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并展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待与渴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自身的价值。
(一)创设尊重、平等、民主的课堂,使学生体验到尊严感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尊重需要是一个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会到尊严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把教育的目标指向为了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了每个学生充满尊严。
职高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断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他们还不成熟,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职高学生在学业上屡遭挫折,缺乏学习自信心,要让他们在课堂中愉悦而不紧张地学习并不容易。这首先要求教师是民主式的教学风格,有全心的情感投入,缩小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认同教师是团队中的一元,是合作者,而不仅仅是施教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职高学生普遍讲义气,没有自傲的心态,只要得到教师的悦纳和认可,他们很乐意与教师交往,教师的不经意的夸奖和表扬,都会引起他们的震动与快乐。。到了职高,全新而互相陌生的集体为重新树立他们的信心提供了有力的客观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易形成一种较平等的团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个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真诚的教学氛围。如碰到有的学生课堂上随意讲话而又不肯终止,只要不过分,我不会板起脸予以批评,而是顺势说:“×××同学,看来你很想发言,好,请你回答……”,若他能回答,笔者就说:“回答正确,后面还有稍难的问题,呆会儿希望你也能回答正确,你可要仔细听好!”这位同学就会终止讲话,全神贯注投入到听课中来,若他不能回答,笔者则说:“看来认真听讲很有必要,过会儿再给你机会,你可要把握好!”善意中肯的提醒让这位同学自然也开始认真听讲了。如果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没有幽默,没有欢声笑语,这无疑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
(二)引入直观教学,让其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甘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自主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是抽象的,而中职学生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从已知区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未知区的过程,是一种往复、螺旋上升的积累。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尊重职高学生的思维特点,顺应职高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思维过程直观化,强调教学的情景性。数学抽象必须以具体的素材为基础,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原理都有具体的、生动的现实原型,教学中尽量用学生易接收的直观条件或关系来解决数学的抽象概念,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情景化,把学生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如教学《反函数》概念时,如直接给出反函数定义,因为反函数定义非常抽象,这样学生就难以接受。所以笔者先提出问题:函数y=3x与函数y=3x的对应法则有什么关系?对这个问题,学生一时犯疑,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具体观察表格并填空:
表格形象地说明的对应法则正好相反,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对应法则相反,为进一步说明对应法则相反,笔者又结合图示:
以说明y=3x是由对应法则y=3x把a对应到b,而正好由b对应到a,进一步说明两函数的对应法则相反。最后给出由具体函数到一般函数图示:
到此,反函数的定义的抽象水到渠成,通过以上由具体、直观到抽象的教学,学生终于明白,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实质就是求它相反的对应法则,即原函数a对应到b去求b对应到a的法则,而有关反函数涉及的定义域、值域等也顺利解决。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赏到了成功的甘甜。
(三)创设开放、互动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成功
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曾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鼓舞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从内心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进而由进步动机转化为进步行动。这种愉快地情感体验能唤醒学生内心的上进意识。赏识教育,其实现途径在于: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尤其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
传统数学教学由于是单项灌输,职高学生被动接受,生搬硬套,学得枯燥,渐渐地他们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学范式的理念是: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它主要不是刺激反应,也不限于信息加工,而是领悟发现,建构生成意义,是一种对话协商,协作分享的过程。学习同伴同教师一样,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落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不仅有赖于教师精心施教,同样也离不开学习同伴的互助;教师不仅要做好向导,同时也可以是“学习伙伴”。赏识教育讲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需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采用多种方法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对学生得体的激励、鼓舞作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互动、互助”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教学活动在师生密切配合、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形成一种新的教与学双边关系。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下是互动互助的一个片段:
复习利用图想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x-3)(1-x)<0解集
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书,胆子大一点,自愿上来吧。
生1(板书过程):(x-3)(1-x)=0
x2=1 x2=3
由图像知不等式的解集
1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上来指出错误并改正。
生2:1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
生3(写上答案):(1,3)
生3(写上答案):(-∞,1)U(3,+∞)
师:请小组讨论一下,哪些答案是正确的。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生2、生3的答案是正确的,生4坚持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师:生4.你能上来给大家作具体的解释吗?
生4(反串教师):因为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负,图像开口向下,而生1所画的图像开口向上,所以错了。因此,原不等式应变形为,这样就可利用生1所画的图像,由图得解集为(-∞,1)∪(3,+∞)
师:生4分析得正确吗?
生(异口同声):正确!(包括刚才板书在内的学生纷纷点头赞成,给人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师:很好(脸上露出喜悦,表示充满肯定),生4解释得相当到位,大家给予掌声,对积极参与的同学也给予掌声……
师(继续):当然不改变不等式,也能解决问题,如何解决?
生(异口同声):利用开口向下的图像。
师:因此,利用图像求一元二次不等式可要注意图像的开口方向。
开放、互动的课堂场景,使教师一人的独角戏演变成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这种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远比老师先举例示范后提出注意点来得深刻、掌握的扎实。互动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解决了数学问题,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自己,获得了肯定、帮助、鼓励、赏识,满足了那份表现欲,从而激发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强化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使其在激励中体验成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歧视里有瓦特,你的讽刺里有爱因斯坦。为人师者要先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点欣赏鼓励的热情,帮助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这种教育至关重要。”道出了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热爱、欣赏和珍惜的教育。职高的学生,学业上屡遭挫折,长期受冷落、自卑感强,缺乏学习自信心,只要得到教师的悦纳和认可,只要有教师不经意的夸奖或表扬,都会引起他们的震动和快乐。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肯定有值得表扬的地方,互动中也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教师要妥善捕捉其中的教育点,在肯定鼓励的前提下,给出客观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展起点,同时看到自己的提升空间,如当学生回答或板演比较完美时,笔者以赞美、激励的言语加以肯定性评价:“回答得真好,不错!”“真有你的,考虑得相当到位。”“你怎样想到的?”“你的声音很响亮,表达也很清楚,别的同学可要学着点”等等,当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时,笔者以中肯而善意的提示让其“跳一跳,摘到桃”:“但你考虑问题还可以更周到些,想一想,能自己补充吗?”“你的方法我基本听清楚了,但语言表达得不够理想,希望平时多加以训练”“你的方法是对的,不过中间有一个环节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讨论,请大家用集体的智慧来得出吧!”等等,另外学生做数学练习时,教师来回巡视,并适时有针对性的点拨,辅导并加以鼓励促成其圆满完成任务,使其有成功感,难度低的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来回答,当他回答正确时,老师说:“回答得真精彩,大家鼓掌祝贺!”这就是赏识教育的魅力所在:点击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渴望,从而激活了主观意识上那股愿意主动学习的劲!再加上笔者讲课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效,时时不忘激励学生,更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学习劲头高涨,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四、成效与思考
(一)成效
赏识教育以它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充满了尊严感,以它热情洋溢的激励和充满期待的鼓励以及真心诚意的帮助,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了成功以它让学生在互动互助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而获得成功。它让学生在赏识中看到自己的能力、才华,让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与渴望目光下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它提高了职高数学课堂的抬头率,使学生建立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1、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协调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转化“后进生”,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
我所带的职高学生有一个班是绘画专业,基本都是直招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信心,我毫不气馁,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真理,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巨大作用,以心换心、以爱换爱、一点一滴地耐心辅导、启发与指点,及时的肯定、表扬与帮助,终于驱散了学生心头的阴影,鼓起了学生走向成功、不怕困难的信心,使他们消除自卑感、启动内驱力,一学期下来,成绩差距与基础较好的班级明显减小。
3、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了,呈现出可持续的良好态势
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使其体验到被关爱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4、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赏识教育创设了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用热情、诚恳的情怀,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火热的思考、活跃的思维,常常喷射出智慧的火花,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思考
1、在赏识学生时,教师客观分析和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及心理状态,掌握好赏识的“度”。
力求赏识符合实际,力求赏识真正能发挥激励作用。
2、要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和赏识每个人,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树立信心,体验成功。
3、要像因材施教一样因人而赏。
不同的特点决定赏识点的不同,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细微变化,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与别人的差距。
4、
教师要倾注“感情”,在赏识学生时饱含激情,以洋溢的热情、诚恳的情怀,启动学生的心扉,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5、
建立适合于师生双方协调进步与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不能单纯地“以考试论英雄”,“以分数定成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马庆荣,《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
[4]、《浅谈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陈长虹《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
用赏识教育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篇2
[关键词]赏识教育 高中数学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37
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高中学生坦言,“数学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其原因除了高中数学本身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复杂性之外,还与高中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关。一般意义上来讲,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都是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公式、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的推导与运用等方面,很少去关注学生的知识需求、内心情感等。并且“一刀切”的统一授课方式也导致很多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力不从心,他们内心被尊重、被宽容、被理解的愿望难以达成,课堂学习效率必然不高。而赏识教育承认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了学生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的愿望,这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数学学习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差异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赏识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基础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进行赏识教育的前提。
比如,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平面向量”这一章共涉及五个模块的问题,分别是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在数学课堂上,则可进行差异赏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简单的运算,就可适当进行肯定,“你的学习态度非常好,继续保持下去,数学成绩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的”;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题掌握一些简单的综合题型做法,即可表示鼓励,“你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错,继续努力下去,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数学成绩好、逻辑能力强的学生的创新性解题思路,应得到教师的赞扬,“这是一个不错的解题思路,老师都没想到呢!”如此,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赏识策略,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可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二、及时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每一个高中生而言,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肯定的言语、赞美的眼神都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每一句赞美都会被学生无限放大,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因此,对学生进行及时赏识,有利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只有及时的表扬,才是最有价值的表扬。高中数学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发现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甲的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就可在其表现较好的时候,及时给予肯定;学生乙回答的问题比较有创意,就可在其回答完之后进行赞美性点评;学生丙在全校体育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就可在运动会结束后及时给予表扬……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时,本着公开、及时的原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性赏识,提高学生的辨识力
万物皆有度。有的教师陷入了赏识教育的误区,认为赏识教育就是无限的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实则不然,只赏不罚容易演变成为不负责任的教育,容易降低学生的辨识力,甚至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必须本着理性赏识的原则,掌握赏罚的尺度,注意赏罚的艺术。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我始终坚持以赏识教育为主,但赏罚分明。只要发现学生有错误,就找机会指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比如,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发现一位学生的试卷上关于“导数”相关问题错得比较多,于是,我利用课间操时间将该生叫到办公室,首先指出了试卷上的错误,并帮其分析失分原因,还专门为其讲解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生活中的优化问题等与导数相关的系列问题。如此,该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前提下,我帮助该生补习了功课。
总之,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运用赞美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新教学方法。我们相信,赏识教育的理性运用,必然能够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课堂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袁园.赏识教育在中学生课堂管理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3.
[2]杨翠霞.赏识教育的内涵及运用策略[J].河南教育(高教),2013(6).
[3]姚香玉.关于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2(4).
数学课堂中的赏识艺术 篇3
关键词:赏识教育,师生关系,中职数学
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 大部分中职生基础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较差, 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初级水平, 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 不会学习。中职数学教育面临很大的困惑与挑战, 而在中职校, 数学又作为文化基础课被专业课挤到一边, 备受冷落, 使数学不被学生所重视, 这无疑又给中职数学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
学生认为数学难, 枯燥理解不了, 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强, 兴趣不浓, 自信心不足, 畏惧心理严重, 诸多不利因素。怎样才能克服学生因基础薄弱而带来的心理恐惧, 消除自卑心理, 重新找回自信, 作为教师最有效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赏识。赏识就是给学生予以肯定, 赞扬他们的某个闪光点, 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们。
赏识教育是拉近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有效的方法。有两个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研究, 他们安排两个互不相认的人参加实验, 让他们发生一系列的交往。每次交往以后要求实验者对他的合作者进行评价, 并故意安排他的合作者碰巧听到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有两种, 一种是夸奖, 并表示自己喜欢一起参加实验的那位合作者;另一种是抱怨, 并表示自己不喜欢一起实验的合作者。结果当实验者安排下一阶段一起实验的合作者时, 受到夸奖和喜欢的被试者都倾向于选择原来的伙伴, 而受到抱怨和拒绝的被试者则倾向于拒绝选择原来的搭档。可见,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承认自己, 接纳自己, 喜欢自己,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赏识学生既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还让学生产生对老师地喜爱, 进而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赏识学生, 学生就会喜欢老师,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可以转移到学习上。赏识教育也有助于学生找回自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老师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 它能改变学生的行为, 当学生获得老师的信任、赞美时, 他就会变得自信, 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尽力达到老师所期待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应做到
1 赏识学生, 应允许学生犯错误
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的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 在第一节数学课中, 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句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 而是高兴地大声赞扬道:“你真厉害, 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学生因自身条件的不同, 认识上存在差异。因此课堂上, 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 用关心代替批评, 用宽容代替惩罚, 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这样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 赏识学生, 还学生一个公平的学习空间
有些教师只喜欢学习好, 守纪律的学生。上课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 对差学生不管不问。课堂成为个别尖子生唱独角戏的舞台。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甚至是对立。这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因此作为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爱好学生, 更要爱差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可估量的潜能, 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3 赏识学生, 告诉学生你能行
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 而没有自信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可见自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而中职学生大多数基础薄弱从而自卑, 没有自信。故此, 教师可以把你能行当作教育学生的口头禅, 渗透到教学中。通过在教学中不断的告诉学生, 你能行, 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如对于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 答对问题时就告诉他:你很优秀, 你能行。对于没有自信的学生, 告诉他你能行, 老师相信你。在课堂板演时有的学生不敢上台, 老师鼓励他:你最近学的不错, 你能行。并当所做题目思路正确时及时给予肯定, 掌握得不错, 你能行。及时的肯定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的赏识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催化剂, 教师在课堂上不时告诉学生你能行,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从而找回了自信。
4 赏识学生, 让学生体验我能行
在教学中, 老师应多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微小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多动脑, 积极回答问题。老师要多肯定表扬, 少指责批评。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带着成功去学习。既保护学生的自尊, 又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课堂上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说“回答得很好, 你很优秀”;对不太自信的学生上台板演成功时说“全正确100分, 你真棒”;对待作业要多打√, 少打×。对错处圈起来, 让学生知道错在哪, 并附加鼓励性评语, 如“字写得很漂亮, 图形画得准确, 作业很整洁, 有进步”等。对于考试中做错的题目, 让他们重新再做一遍, 让学生在第二次取得好成绩, 并夸奖学生的进步, 让学生体验“原来我能行”。课后让他们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如在学等差数列求和时, 让学生计算食堂里的馒头最底层20个往上每层少一个到最上层为一个馒头问共有多少个馒头;利用排列组合来解决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利用指数函数解决银行贷款利息编制分期付款购房问题。再如学习立体几何时, 切三刀可以把蛋糕分成几块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动力的唯一源泉。每个人身上都有无尽的潜力。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去发现身边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既利用数学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也让学生体验了成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实现我要学的转变。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师, 应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多用赏识的话感悟学生。当老师把赏识送给学生时, 也会惊喜的发现, 自己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自信。赏识会让学生更喜欢教师, 会让中职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我们的教与学更轻松更愉快。
参考文献
[1]贺斌名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09-111.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4
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而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不仅引不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
学生的有疑之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它们提出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假设,然后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实验,把它们逐一解决。一种是对于那些司空见惯、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教师要通过演示或实验在“无疑“之处设疑。在这些地方一提出问题,学生就会觉得大有搞清楚的必要,从而激起探究的热情。
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引出故事,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一往情深的志趣。新知识教学后,教师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天坛公园有一棵大树,你能用绳子测量出大树的直径吗?又一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提问,唤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二、问题要难易适度
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推动探究活动的进行。
三、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启发性呢?
1.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人的情感具有动力功能,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高涨状态,激发起寻找问题答案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从内容上看,大多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要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形式上看,问题要变化多样,形式单一的提问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2.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
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的问题:一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二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三是在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等等。教师如果能在这些地方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就会在学生的认识中引起已知与未知、理论与实践、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
3.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类是解答问题所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创造,灵活运用。
四、提问的“到位”设计
运用“到位”的数学课堂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难度
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刺激学生的思维,调动注意。但也要注意难度恰当,以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
2.巧设坡度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提高问题的容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提问要讲究坡度。
3.创激亮度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教师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
4.巧选角度
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多角度排列,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合理提出问题。恰到好处的多角度的提问设计,能达到全面巩固知识的最佳效果。
赏识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 篇5
一、赏识教育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上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当一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时, 学习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 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 教师运用和蔼可亲的话语和学生进行交流, 并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班上有一名男生不是很调皮, 可上课时总是不专心听讲, 懒懒散散的趴在桌子上, 偶尔摆弄一下学习用品, 当教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时, 他总是答非所问。在一次上课时, 教师发现他听课比以前认真很多, 就在课堂上说某某同学的进步很大, 相信他的考试成绩一定会更加优异。在以后的课堂上, 教师便有意的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 让他回答并适时地表扬, 使他整堂课尽量保持激情高昂的学习状态。
二、赏识教育为全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供了自主参与尝试的机会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欣赏每一名学生。实际上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 还是学困生都有上进心, 都有表现的欲望, 也都需要表现的机会, 每名学生都需要在人前多加表扬。所以, 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因材施赏”,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要让他们“跳一跳, 摘到桃”, 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赏识教育理念赏识学生的奇思妙想, 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的创新
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升学竞争的加剧, 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的不断加重。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创造力被剥夺, 个性被压制, 疲于奔命考试, 以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 还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数学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当下课堂所追求的目标。托尔斯泰曾形象地说过, 经历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赏识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 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于教师、教材的意见和看法, 并给予理解、鼓励和指导, 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问题的构建、假设、讨论、反思和归纳, 使学生想学、敢学、愉快地学, 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探索、发现、运用、主动地发展, 这样不仅培养了创新精神, 也提高了创新能力。
四、赏识教育是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完成数学作业的良策
华罗庚曾说, 学数学而不做数学题, 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 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 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已成了教育界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方面, 学校领导和教师想通过加大学生的作业量来提高教学成绩;另一方面, 学生强烈反对教师给学生布置太多的课外作业。而且更为严重的是, 学生为了应付各科作业, 普遍存在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学困生的身上, 还会不经意地发生在优等生身上。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令教师很伤脑筋, 甚至感到很失望, 往往会很生气地质问学生:全班那么多学生都能认认真真的按时完成作业, 为什么就你完成不了呢?笔者甚至有时候采取停课补作业和加倍做未完成作业的办法作为惩罚, 最终导致抄袭现象更为隐蔽、更为严重。由此可见, 为了提高数学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 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尤其重要。
赏识教育的理念要求: (1) 设置作业时注重自主性、开放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 自己布置作业, 让学生依照自己的需求能力去选择,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 避免一刀切,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的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 (2) 改进数学作业的评价体系, 以赏识激励作为评价系统, 使学生感觉到只要努力付出, 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从而提高学生写作业的兴趣。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高效”, 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教师赏识我们的每位学生, 常常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充满爱心地说:你真棒!
摘要:卡耐基说, 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 就是赞美和鼓励。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赞赏, 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赞赏属于精神食粮, 属于满足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 是被人渴望赏识的。作为教师, 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 把批评缺点改为寻找优点, 以发现闪光点为突破口, 来奠定学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石。
关键词:赏识教育,数学教学,赞美和鼓励
参考文献
[1]耿立志.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 2013 (9) .
[2]张海芬.学生与我快乐同行[J].中国教师, 2013 (24) .
[3]孙建国, 魏新强.世上本没有“差生”[J].人民教育, 2013 (23) .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艺术 篇6
一、课堂中导入的艺术
一部好电影,精彩开头能迅速地吸引观众,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营造孩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 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自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例如,在讲折扣问题时导入:同学们,昨天老师去买衣服,商厦在打折出售,老师仔细一看,原价五百元,竟然打八五折,谁能告诉我,这个八五折是什么意思,老师应该付多少钱? 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思维推向高潮,顺利进入新课. 这样的导入,实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正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的经验主动探索,又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字计算,转化为日常生活实际入手,展开讨论,引入课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
二、课堂中“问”的艺术
过去教室里常会看到:老师教完知识之后问学生:“你只是学会了吗? ”学生在这里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就算有问题他们也不会提出. 这里的“问”纯粹是一种形式,没有任何意义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学生与学生互相问对方,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成为创新的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引用生活中的情境去提问学生,激发学生去探索,观察,猜想,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要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展. 如在教学“怎样滚得远”时,我在课堂上问:“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球从木板上滚下来时,怎样才能滚得最远呢? ”,学生对此问题都争先恐后地互相讨论、提问、质疑. 有的学生说,当木板垂直时,球滚得最远,立刻就有学生反驳说球直接掉下只是弹起来, 都没力滚了. 有的学生说木板平放滚得远,立刻就有学生说不推球根本不会动. 有的……又如在量角的大小时, 角的边长度不同是否会影响角的大小时? 教师先不说,让学生自己用量角器去量,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 在讨论中把问题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是与众不同越好,同时试图寻找一个答案,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加.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规律的探求处、思维的转折处、理解的疑难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在知识的关键点提问,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分散重点,扫除学生学习的障碍. 在规律的探求处提问,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有利于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如,教“圆柱的体积”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将圆柱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并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原来圆柱体的什么? 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平均分,再拼成长方体. 教师提出: 把这个圆柱体平均分成8 份、16 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这个近似长方体的长、宽、高就是圆柱体的什么? 那么怎样通过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体体积= 长 × 宽 × 高,圆柱的体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 × 半径 × 高,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让他们感受学习乐趣.
三、课堂中“结尾”的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需要结尾的艺术,这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从而巩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设计了爱因斯坦的成功论“A = X+ Y + Z”,然后学生来讨论这里的A、X、Y、Z各代表什么,在学生猜测、讨论完再出示结果“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样学生也能兴趣高涨的结束本节课. 一堂课就像一首歌,最后唱得好,余音缭绕,会给人留下一种难忘的感觉. 必须周密部署,精心设计出简洁、灵活、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课堂中的应变艺术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超出教师原来教学设计. 如教师没有应变能力,就会手忙脚乱. 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应变的艺术. 尽管教师认真备课,课前准备,但仍然免不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自身失误,如写错数字、符号、算错题目等. 例如在板书计算题时,不小心把答案算错了,学生发现后有可能会出现起哄,认为这个老师水平不够,此时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那么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效果是不理想的,作为教师,此时可以表扬学生的细心,同时告诉学生这个是教师特意写错的,就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认真在听,然后可以让学生上来改错这样就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失误变为教育学生的机会.
数学课堂中的引导艺术探究 篇7
教师要提高在数学课堂中的引导艺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引导应把握适时、针对性强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 然而因为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学习过程又不可能全部由学生的发现来完成, 此时教师的“适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不断为学生指明探究的途径, 使学生主动开启智慧之门, 逐步从“教师引导点拨”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教师要善于运用“点金之术”, 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 尽显其个性、灵性。
如何才能使得引导“恰到好处”呢?关键在于教师对时机的选择。具体体现在如何引入新课、诱导创设情境, 如何启迪思维, 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探索数学的本质规律等。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且能总结提高和学会合作, 使他们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会因为教师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引导而生成更多的精彩, 也会因为错失引导良机而留下遗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和细致观察学生的反应以及时把握信息。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 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 适时调整教学预设, 这种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会带给我们未曾预约的精彩, 使课堂焕发出学生生命的活力。
二、课堂引导应以有效、高效为中心目标
有效引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而要做到引导的有效和高效, 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引导方案, 在教学中设置种种引导性问题, 适时创设“愤”和“悱”的意境。设置什么样的引导性问题, 以及何时出示该引导性问题, 课前都要反复考虑。具体而言, 有效引导要明确教材的意图, 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创造想象的空间, 要把握思维的生长点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包括把握重点, 找准“着眼点”, 明确目的, 有的放矢, 设计有效提问。引导性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 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景设计, 应分层次。另外, 引导性问题不可机械死板, 类型应灵活多样, 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求异思维或喜闻乐见的方式。
例如, 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中, 我是这样设计的:
课前要求每一学习小组各准备6根木条和6根钉子, 课堂上按小组进行如下活动:
问题一:任意取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 拉动其中任意两根, 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发生变化吗?
问题二:任意取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 拉动其中任意两根, 这个四边形形状改变了吗?
问题三:钉成五边形, 六边形, 又会怎样?
问题四: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试猜想有何结论。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三角形和其他多边形的不同之处, 激起追根究底的欲望, 兴趣很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归纳猜想的方式把操作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知, 学生充分把握住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独特性质, 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具体条件铺平了道路。
三、课堂引导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演”, 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唱主角, 他们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主体”的核心是个性化。从一定意义上说, 主体教育即个性化教育, 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人的主体作用的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学生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差异, 精心设计教学引导问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 获得不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善于引导, 巧于点拨, 长于调控。
四、课堂引导中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教师设计的引导问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概念和知识技能水平, 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跨度, 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同时, 数学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需要决定课堂中引导的方向, 一旦学生对所学问题已经理解, 教师应注意及时调整引导方式和内容。
另外, 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教学手段已经从单一的书面教材向立体直观的标本、实物媒体、摄影媒体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就使得一些抽象的平面知识可以以更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引导,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为合理高效。
数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探讨 篇8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有人可能会说:语文和英语课堂上的语言必须准确,否则会影响学生以后对语言的运用,甚至会影响的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而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不用过于讲究,只要教会学生解题就行。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基础学科,很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学语言更应具有准确性,以防学生将概念及定理理解错。
如在八年级数学课中讲解“画轴对称图形”一节时,需要探究“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师生通过讨论和探究后总结出了规律,但有的教师在叙述规律时语言表述出现错误,将“点关于X轴(Y轴)对称”说成了“坐标关于X轴(Y轴)对称”,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混乱,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点和坐标分不清,误认为点对称可以说成坐标对称,其实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传递正确的知识,使学生正确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和定理。
二、数学教学语言的严密性
只有准确性还不够,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具有严密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数学课本中的每一个公式、定理都是前人不断推理、证明得到的,容不得后人轻易更改。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缜密、严谨。
如在讲“角的平分线”一节时,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角的平分线”说成“角的角平分线”,听起来似乎无妨大碍,但“角的角平分线”是一个语法错误,是数学中不存在的一个概念。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能过于随意,必须讲究课堂语言的严密性,特别是在解释相关数学概念和讲解题目的过程中,更应注重语言的严密性,保证学生获得的是准确无误的知识。
三、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性就是要求数学教学语言必须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它包括教学用语的规范化,即口齿清楚,语言流畅,逻辑严密,杜绝口头禅。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使用专业术语,不能受生活习惯、环境等的影响。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练的词汇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上要多使用经过提炼的规范化的教学语言。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在课前就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备课时就要有组织课堂语言的准备。
如在讲解“对称轴”一节时,有的教师将“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表述为“一组对称点的垂直平分线”,还有的教师把“图像经过点”说成“点经过图像”。导致这些表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课堂语言使用不重视,课堂语言缺乏专业性,从而造成课堂语言不标准、不规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很容易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四、数学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课堂上,经常遇到部分学生不愿听课,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师都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依靠课堂语言发挥作用,通过激励性语言的使用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喜欢听,从而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学数学。
五、数学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科目中,数学是被学生认为最枯燥、最难学的一门学科,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教师要动脑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充满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如在进行“多项式”运算时,学生往往容易漏项或者丢掉多项式前面的“-”号,教师可以幽默地说:“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多项式计算中经常少了项或者少了‘-’号,学习委员下来要查一查他们是不是装在书包里面准备带回家去。”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励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在数学教学中,有趣的课堂语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数学教师能否上好一节数学课,课堂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经常是因为喜欢数学老师才喜欢数学,进而才会学好数学。而数学教师标准的、严密的、规范的、激励的、风趣的课堂语言则是提升课堂吸引力的关键,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法宝。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如何提升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对于正确解释数学概念,准确传递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注重课堂语言的表达。
例谈数学课堂中的“反问”艺术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反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51
在数学教学中,巧用“反问”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就地取材,顺水推舟
当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可以顺水推舟,通过反问的形式,使学生在反问中认识到要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学片断1】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1:什么叫“单位1”?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对啊,什么叫“单位1”?
生2:“单位1”就是把所有东西都看成一个单位。
生3:“单位1”就是把所有要分的东西用“1”来表示。
生4:分数线下面的数为什么叫“分母”?
师:对呀,为什么叫“分母”呢?
生5:就像人有名字一样,它是一个名称。
师:是的,需要注意的是先有分母后有分子,有了分母才会有分子。
当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适时地反问“什么叫‘单位1’”? “为什么叫‘分母’呢?”这种很自然的提问让学生能够顺应自己提出的问题继续思考,这样的提问,简单、有序、深刻,深受学生喜爱。
二、欲擒故纵,深化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使学生从与问题相关联的简单问题入手,引领学生试着研究,在学生解决完简单问题后,那个相对较难的问题也会随之浮出水面。
【教学片断2】平均数
师;瞧,前面的数始终不变,只有最后一个数从1变成5再变成9,那么它们的平均数——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大家还有什么发现?
生1: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生2:我还发现,总数每增加4,平均数并不是相应地增加4,而是只增加1。
师:要是这里的每个数都增加4,平均数还会只增加1吗?
生3:不会,而是会增加4。
师:真的是这样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为了深化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教师主要采取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的教学方法,当学生表明自己的见解时,教师采取了欲擒故纵、触类旁通的反问策略,深化了学生的理解认识。
三、追根溯源,直抵本质
任何数学问题都有其本质规律,教师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追根溯源,直击问题的本质,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反问下迅速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向。
【教学片断3】圆的认识
师:和其他对称图形相比,圆还具有无穷对称性的特点,你们还有其他确定圆的半径的方法吗?
生1:把圆对折,沿着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找到圆心以后,就可以量出半径。
生2:其实不展开也行,直接量出对称轴的长度,然后除以2,就是半径。我刚才测量的半径就是4厘米。
师:不是说半径都相等的吗?怎么有的同学量的半径是4厘米,有的同学量的是5厘米?
生3:半径相等指的是在同一个圆内,我们量的圆大小不等,当然半径也就不同了。
师:是这样吗?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比比看,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生4:与半径有关系。
师:圆的半径越大——
生:这个圆也就越大。反之,半径越小,这个圆也就越小。
为了使学生对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采取了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浅层时,教师适时地反问“不是说……”“是这样吗?”使学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之,反问作为课堂提问中的一种方式,它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适时恰当的反问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艺术 篇10
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 想让学生快速成长, 快速学会, 所以在给学生提问题学生不会的时候, 就会着急告诉学生答案, 其实这会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案例1 “旋转的性质“的教学.
教师: 将△ABC绕着点C旋转, 记旋转后的三角形为△DEC ( 如图1) . 从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中, 你能发现什么? 图中有哪些角相等? 怎样用语言表述? 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 首先让学生独自思考, 然后再分小组进行探讨, 大概过个五六分钟全班学生一起交流答案, 这样就有很多学生会举手回答了)
学生1: 教师, 经过我的操作和思考, 得出的结论是: 在图形转动的时候, 当转到如图一的位置的时候D点变成了A点, E点变成了B点, C仍旧是C点, 并且在旋转的过程中其大小和形状都没有任何的变化, 对应的线段长度以及对应的角度大小都没有改变. ( 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大家思考这个学生归纳的, 然后给予鼓励)
教师: 嗯, 你归纳得很到位.
( 这时候学生的兴致就来了, 更希望表现自己, 在这个时候在对其提出稍难一点的问题. ) 教师: 将△ABC绕着点0旋转, 记旋转后的三角形为△A'B'C ' ( 如图2) . 你又发现了什么?
( 同样的还是要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 过4、5分钟后再交流)
学生2 ( 举手) : 我发现旋转前后的对应边长都相等.
学生3: 我发现∠AOA' = ∠BOB' , 这是不是说明旋转图形的旋转角相等呢?
教师: 你提的问题非常好, 确实是这样的!
学生4: 教师, 我发现旋转中心是点0.
教师: 大家能否用语言来概括旋转的性质呢?
(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分组进行探讨3分钟后回答)
学生: ( 1) 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 2) 旋转前后对应线段相等, 对应角也相等; ( 3) 对应的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 4) 图形中每一点围绕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相同. 评析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教的过程, 又是去发掘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的过程, 在案例中, 教师通过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和思考的时间, 并不是浪费时间, 而是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等一等, 让学生交流
数学是一种思维过程, 都是在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解决等问题展开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综合, 并进行沟通的全过程. 因此其具有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以及发展性.
案例3 “相交线”的教学.
教师: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组相交线, 并用语言描述出你所画的图形.
学生1: ( 到黑板上画) 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 ( 如图3所示) .
教师: 思考, 你所画的图形中有几个小于平角的角?
学生 ( 众) : 4个.
教师: 为了方便描述, 我们用1、2、3、4来表示这四个角 ( 如图4所示) , 如果把这四个角中任意两个组成一对; 一共可以组成几对?
学生2: 两对, 1与2, 3与4.
教师: 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3: 还有l与3, 1与4, 2与3, 2与4, 共6对.
教师: 很好, 注意是把任意两对组成一组.
评析: 教学本来是教师讲, 而在这里教师采用等一等的策略, 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学生对角的位置关系整清楚了, 使学生在一个题中就了解了所有的角, 因此, 教师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 也是引导者, 如何将课上的知识加以引申, 使学生有自主性的去学习, 是教学过程基本要求, 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也至关重要.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实施, 对数学教育的方法也不断在改变.课堂是学习的主要阵地, 然而现在实行的“减负”制度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断缩短, 而数学又是基础学科, 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才可以为高中和大学打下基础,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将课堂速度放慢, 取消之前的满堂灌的讲课方式, 而是巧妙地利用等待艺术, 提高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等待艺术
参考文献
[1]李玮琴,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 (9) :50-50.
[2]吴玉忠.关于开放式的数学教学初探[J].大观周刊, 2013 (1) :38-41.
【数学课堂中的赏识艺术】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艺术07-28
数学课堂提问艺术06-27
数学课堂艺术研究07-22
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07-04
初中数学课堂语言艺术08-29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10-12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11-04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05-23
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06-12
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论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