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2024-08-31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精选12篇)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1

摘要:随着当前高等学校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探究式教学成为了新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注重创设问题情景, 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课本知识的挖掘, 发散思维, 经历探究的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体会探究的价值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探究过程

随着当前高等师范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数学应教给学生什么, 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都作了不同层次的诠释。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实现教学目标, 改变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为引导教学, 应注重探究式教学, 因此探究式教学必然成为新的理念, 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载体。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究要素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有目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究, 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好基础。下面分析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1. 注重创设问题情景, 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探究式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情景,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驱动力, 因此合理设计问题是数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 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来设计问题, 以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比如在探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 可采用传统的“国王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或“地主剥削佃农”等材料来设计问题。

其次, 问题要设计得“巧妙而有悬念”, 教师要寻找创设悬念的最佳时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迫切寻求答案, 开通思路, 答疑解惑。

例如在研究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计算log33, log39, log327的值。

问题2:这三个值间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3:一般的, logaM+logaN=logaMN是否成立?

这样设计问题, 可以化难为易, 由特殊推广为一般。

再次, 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数学水平相适应, 教师要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势, 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 调节自己的设问方式, 以问引问,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 问题的设计要精细, 教师要围绕教学的中心, 总体设计, 在关键处设问, 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设问。设计的问题要精确而具体, 讲究过程, 就有可思性。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 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得以发展。

2. 注重课本知识挖掘, 发散思维, 经历探究的过程。

课本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离不开课本这个载体, 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探究性教学, 就不应脱离课本。

我们所用的教材包含基础知识 (包括概念、性质、定理与证明过程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和具有梯次性的例题、习题两部分内容, 这为我们确定探究性数学问题提供了方向和内容, 同时对公式、定理、例题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好的范例。

例如, 有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皮, 将其四个角各减去一个边长为x的小正方形, 然后做成一个方底铁皮箱, 箱底边长为多少时, 箱子的容积最大?最大的容积是多少?

探究1:写出体积V与自变量x的函数, 并求函数的定义域。

探究2:问x为何值时, 体积V最大?

探究3:用基本的不等式能否求出最大值?

探究4:经分析讨论发现用不等式求最值时遇到了障碍, 那么我们能否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来求最值?

通过上面的探究得出, 可以通过导数来求函数的极值, 从而可以求出函数的最值, 由此发散思维为:

探究5:求函数f (x) =2x3+2x2-2x+1在区间[0, 1]的最值和此时x的值。

将例题进行引申变化, 可以发挥典型题在知识层面与能力层面的辐射功能,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思考,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变化。其实数学课本上还有很多好题, 对其进行挖掘、改造和发散, 会得到一些综合性强、符合创新要求的探究问题, 由此把“书本中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 我们可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 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 在对比尝试中发现规律, 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体验探究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并指导实践, 从而体验探究的价值, 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后, 我让学生去附近的银行收集有关教育储蓄的信息, 并尝试着解决以下问题:

探究1:依据教育储蓄的方式, 每月存100元, 连续存6年, 到期时一次可支取本息和是多少?

探究2:若不用教育储蓄方式, 而用其它的储蓄形式, 以每月可存100元, 6年后取出为例, 探讨以现行利率标准可得的最大收益, 将得到的结果与教育储蓄比较, 提出自己对教育储蓄的意见。

经过实践的过程, 学生能形成初步的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并深切地体会到探究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探究世界。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学以致用。因此, 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不断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 “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 而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因此,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航者,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注重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理念, 积极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和再创造数学。

参考文献

[1]赵文莲.新课程理念上课堂提问初探.中国数学教育, 2007, (9) .

[2]邢春燕.谈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教育理科教学, 2008, (4) .

[3]李军花.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研究与探讨.现代教育, 2008, (4) .

[4]《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研制组核心成员.2007年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研讨会.专题报告2007, (3)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王立佳, 张金飞.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实例.2004, (8) .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2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趣味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和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 小学数学 运用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42

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原动力。如果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将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障碍,且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让学生更加充满兴趣的进行数学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趣味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那么,究竟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趣味教学法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结合顺口溜运用趣味教学法

顺口溜的特点是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容易记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记忆的,为了帮助他们更有兴趣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趣味教学法,通过顺口溜,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感兴趣。

例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识别与记忆秒针、分针和时针的区别,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顺口溜:“跑得最慢的为时针,个子小小,身材胖胖;跑得最快的为秒针,个子高高,身材瘦长;跑得不快不慢的是分针,身材匀称,不胖不瘦。”看到这个顺口溜之后,学生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读了几遍就把整个顺口溜记了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体验到读顺口溜的乐趣,而且掌握了秒针、分针以及时针的区别。

又如,带领学生认识“”时,我也同样通过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要问如何区分,我们需要掌握诀窍。开口在前是大于号,开口在后是小于号;它们站在两数间,谁大开口朝向谁。”学生对这样的顺口溜兴趣盎然,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教学实践表明:结合顺口溜运用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相关的数学知识,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结合道具运用趣味教学法

对于很多数学教师来说,上课基本上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然后上完整节课。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免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道具,运用趣味教学法,给学生营造一种新奇的感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所学的新知。

例如,教学“三角形”一课时,在导入阶段,我将一把摇摇晃晃的椅子搬到课堂上,学生看见后不明所以,心中产生好奇。我微笑着说道:“老师的这把椅子太破旧了,摇摇晃晃的,坐在上面非常不舒服,你们能帮助老师把它修一修吗?”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锤子、钉子和小木条,在我的鼓励之下,学生开始尝试去修这把椅子。学生通过反复的尝试,最终发现只有让小木条和椅子的结构形成三角形的形状,椅子才能更加稳定。椅子修好了,虽然不太美观,但是却牢固了很多,不再摇摇晃晃了。上述教学中,我通过展示道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这样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快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结合故事运用趣味教学法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为了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结合故事,在课堂中运用趣味教学法。为了让这一趣味教学法得以有效运用,我经常在课堂中自编一些数学小故事。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小明要过生日了,他的出生日期是2005年6月24日,但是小明觉得自己一个人过生日太孤单,想在学校内寻找和自己同样生日的同学一起过生日。在小明的努力之下,他终于找到了几名和自己同样生日的同学一起过生日。”听到这个小故事,学生个个竖起了耳朵,希望我能继续说下去,但我话锋一转,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年、月、日究竟是什么意思吗?”问题抛出之后,久久没有一个人可以准确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于是,我微笑着说道:“没有关系,学完这节课之后,你们就知道什么是年、月、日了。”听到我这样说,学生在正式学习本课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都想弄清楚年、月、日究竟是什么意思。故事是课堂中的调味剂,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多和学生讲一些小故事,用小故事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事实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一定能选择合适的趣味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希望我的一些看法和体会能给更多的一线教师以启示,运用更加有效的趣味教学法来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获得所学知识。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讲授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93-01

生活学习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在日常工作和社会生产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买卖,大到科技国防的工程运算,总之能牵扯出来很多。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其中,小学数学是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对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要认清我们肩上的责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孩子的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实现师生积极、高效的互动,才能在本质上达到高效、顺利的课堂授课。本文重点分析师生互动的障碍原因,并对此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希望能对目前课堂的僵化情况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实现师生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

所谓师生互动,就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做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由老师发起,之后邀请同学与老师合作,共同的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解出难题或者协助老师完成某个事情,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氛围,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从而加深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目前的课堂授课中,老师授课,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模式还是占据主要地位,课堂氛围比较僵化,但是怎么才能实现师生互动?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又有哪些呢?通过对自己教学的理性分析,认为大体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阻碍了师生互动,并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

首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对老师和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学生应该无条件尊重老师,对老师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也要尊重。对此很多学生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是忘记了教育活动是双向的,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样老师的授课才会有成效,有意义。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很多老师为了维护面子,忽略了学生的尊严,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课堂的积极性。在现代社会,尊重学生已经成为老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对此怎么改变这种师生关系,在这个方面实现师生活动呢?我建议从下面3个方面入手:第一,经常的对学生进行表扬、赞赏,适当的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的孩子确实是比较的调皮、难管,但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人性的关怀温暖他们。第二,要注意维护学生的人格、面子,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其进行大声呵斥,小孩子也是有自尊,要面子的,可以约其到人少的地方面谈,以谈心的方式了解他们过失的缘由,比较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第三,除了对学生言语的教育之外,我们可以设置有一定含义的手势动作,能够无声的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大声的训斥可能会损坏学生的自尊,也会破坏课堂氛围。

其次,老师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控制学生。其实很多老师也希望有良好的师生互动,也知道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讲授,但是大部分老师还是沿用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授课模式,他们觉得这样比较保险,究其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担心过于活动的课堂氛围,会扰乱自己的教学计划,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授课任务,二就是自己的自私心理,但是自己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怪”问题,怕自己下不来台,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因此出现了“一动就乱,不动就死”的课堂僵局。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老师还是应该放心大胆的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即使自己无法解答,或者扰乱了自己的计划都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将无法解答的问题,带回去和其他的老师一起探讨,这也没有可丢人的,对于扰乱了的教学计划,可以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提醒学生在下堂课中我们再进行补充,但前提是需要学生自己提前预习,这个是条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增强学生和老师的互动,长时间的实践,这种互动就会越来越顺利的。

第三,老师授课内容局限于学校教材,尊奉教材内容为权威。以教育局提供的教材为核心,但这些教材又大多内容陈旧,形式上也只单单传授知识,根本起不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讲授内容和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老师和学生都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讲授这些知识,但是为了升学考试,还是要进行知识的硬灌输。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几乎没有师生活动。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做出以下几点改进:一是组织更丰富的学习资料,以教育局提供的教学资料为基础,努力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选择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素材,授课方式也要尽量的丰富多彩,活泼形象。二是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老师提供知识源头,但是具体的接受情况还是要看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多种思维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有养成了主动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的接受吸收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的,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 实施了新课程标准, 教材建设的权力在逐步下放, 编撰教材的任务各省市地区都有很强的独立性, 从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数学教材来看, 就是在一标多本前提下的省编教材. 纵观我们的册册教材其最为明显的特色是颇具地方性, 区域性很强的教材从内容的生活性角度去思考是极为利于学生进行广泛而又深入探究的. 对此, 我们必须把教材的极具生活化的内容挖掘出来, 好让学生积极主动解决数学问题, 形成数学思想. 笔者所在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同仁们, 平时的教学总去认真思考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问题, 如, 有教师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 就把学生生活中所涉猎的现象演变为教学的内容: 学校举行拔河比赛, 由初中三年级两个班各组成一个代表队, 并要求每队胜一次得两分, 败一次也是可以得分的, 不过是只得胜一场得分的一半. 要求学生去思考: 本班是想要获取好成绩的, 也就是说22场的比赛中要争取拿到40分, 那么你能够知道我们的胜负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也就是说本班的胜负场数分别应当是多少? 学生对探究这样就发生在身边的生活数学极为感兴趣, 从实际的探究过程看, 学生也显得能够尽快入门, 获取探究的结果也相当的快速. 这样的课堂给人们的启迪意义是深刻的, 因为学生的探究有熟悉的生活做了铺垫就显得便捷多了.

二、过程优化的推进是教学资源力求充分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无非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以往的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教学流程的有效推进, 但那都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往前走, 或者就是教师在强行的向学生灌输, 教学的过程不是优化的. 即使教师把课堂预设得十分的精彩, 但我们总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课堂教学过程的学生出彩了吗? 应当说是很少有学生去出彩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永远是毫无生机的课堂, 课堂一片苍白, 学生一直被动, 总不可能露出灿烂的笑容. 应当说如果我们注意了一些课堂细节的处理, 初中学生是极易兴奋起来的. 这需要注意的细节是何从诸多教学实践看, 那就是我们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生成出来的资源. 倘若说我们充分利用这资源, 将这资源再予以发挥, 那么就能够生成出更为理想的资源来. 如, 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课时, 出示了有这样一道题: 某服装厂原有4条成衣生产线和5条童装生产线, 玉树地震服装厂接到生产帐篷支援灾区的任务决定转产并用3天时间赶制1000顶帐篷. 若启用1条成衣生产线和2条童装生产线, 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05顶;若启用2条成衣生产线和3条童装生产线, 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78顶.

( 1) 每条成衣生产线和每条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各多少顶?

( 2) 工厂满负荷全面生产, 是否可以如期完成任务?

思考之后, 学生说出不一的说法和答案 ( 答案略) , 多有其道理. 应当说这是学生合作探究所生成的资源, 我让两位学生进行表述, 然后, 再由学生思考后陈述自己的见解, 有的学生说第一种解法符合题目的要求, 用列方程组的方法解答不容易出错有的学生说第二种解法简单, 一目了然, 可以口算出答案, 而且还可以锻炼人的思维等, 经过一番激烈的点评之后, 教者都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

三、过程优化的提升是教学对象力求互动创新性

在学生互动创新的过程中, 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设计学生互动环节时要摸清学生情况, 对可知之者无须去互动的, 就不要让学生去互动; 而学生没有这个能力去互动解决问题的, 那也不要安排学生互动. 笔者认为找准让学生互动的切入口显得十分重要, 教育教学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 一般说来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多是我们学生进行合作的切入点. 如, 教学平方差公式, 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最需要让学生去合作的, 而事实上这个时段的学生也是十分乐意去合作的. 教学中先出示四道存有一定规律的计算题, 学生很快就计算出结果. 然后让学生进入合作探究的角色: 找出这四道题之间所存有的规律. 很容易发现, 学生这个时候确实是热情高涨的时候, 无论是开始探究, 还是获取到探究结果, 都表现得兴趣盎然. 也同样使我们大家意识到这个时候的互动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教学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 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只要我们从具体的学情, 从发展学生让学生学到有价值数学的高度去思考应对的策略, 教学的过程将会是绽放亮丽奇葩的过程.

摘要: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流程充满活力的推进应当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所必须努力探求的话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应当还是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益智、高效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1].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力呈现依赖于课程学习过程的优化, 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优化推进的相关话题, 并去进行充分实践.

关键词:学生生活化,充分生成性,互动创新性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5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 冯多平赵吉平743000 【摘要】 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探究,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教师要改进教学策略,为此,本文从利用问题情景,营造兴趣氛围;提供探究空间,适时设疑促思;调整评价方式,构筑民主课堂等五方面入手,探讨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探究;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并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意识,提高其探究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的共识.教师不仅要努力更新教学观念,更要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调整和改进具体的教学策略,真正使学生能自主探究,获得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五方面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利用问题情景,营造兴趣氛围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一环节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探究作铺垫,学生对“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挥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学中我们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是充斥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 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建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问题”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问题”的空间。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不断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究

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在探究过程中开展独立的、个人化的自主学习,其形成的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见解,是合作性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而合作学习促使探究结果的提升,它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但学生又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往往就是很好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指导学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小组的组建,一般需要教师的参与。如粜让学生自由组合,往往会形成同质分组,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一组,成绩差、能力弱的学生在一组。教师参与质分组时要均衡学生的成就、能力、性别和家庭背景,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有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有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有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有思维比较深刻的学生等;同一小组内有男有女,有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成员,可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共同努力,积极的相互依靠,促进性的相互作用,承担个人责任和学会社交技能和评价反思。同时,保持小组的小规模。小组的规模越小,个人责任就越大,一般以3-6人为一组合适。问题的难易分为A、B、C三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层次低的同学通过合作交流得到成功。开展知识教学分层次递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巩固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划,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综合应用的过程。数学可以帮助人们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解决问题。所以,数学探究式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在“水中学游泳”,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五、激励评价,提高探究能力 激励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励评价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下两点: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对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领悟课改理念,贯彻落实课改精神,认真总结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6

提到德育,大家很难把这项工作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政教处部门人员的工作。其实,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笔者经过多年数学教学实践,深刻认识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德育非常重要,应当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常抓不懈。然而,怎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笔者认为,可以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挖掘整理

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十分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渗透德育。

现阶段的新人教版的数学教材有哪些德育素材呢?笔者作过粗略的统计,大概有两种体现形式:一种是显性的,主要是一些知识链接,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如“中国最早使用的负数”、“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杨辉三角”、“勾股定理”、“圆周率π”等;一种是隐性的,蕴含于数学知识本身,并且有些是学生很难自己体会的思想或道理,如圆所体现的集体主义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蕴含的人生观,在数学活动及课题学习中的合作精神等。这么丰富的德育素材如果不认真挖掘整理,很难发挥其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二、教师要对德育渗透的情境过程精心设计

学生对于教师的说教是最反感的,因此,不能将一些情感思想硬性灌输给学生,否则易使学生形成抵触心理,阻碍正常的知识传授,更谈不上渗透德育了。鉴于此,教师必须结合所授知识的特点及相应的德育渗透点,创设自然、轻松的教学情境。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及“演员”,以富有感染力、号召力和鼓动性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例如,在圆周率π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已经认识了圆周率π的近似值,所以,首先让学生思考“你有什么方法求得圆周率π的近似值呢”。在学生不得其法的时候,对怎样求圆周率π的近似值就充满了好奇。这时再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们的计算方法——割圆术,在学生感叹这种巧妙算法的同时,指出中国古代南朝的祖冲之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π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这时学生不仅感受到割圆术的巧妙,更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发达以及中国人民的智慧,从而更加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再如,在介绍圆的集合性定义的时候,启迪学生:你们每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精神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激励性以及感召力,以自己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并让他们在数学的殿堂里汲取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锻炼与升华。

相信只要数学教师充分吃透教材,并在教学时认真设计合理巧妙的教学情境,一定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单位湖北省嘉鱼县牌洲湾镇蓝天中学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7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 强化学生数学实践体验

小学数学生活化能够让学生从抽象的数学知识当中摆脱出来, 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 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直观化、形象化。这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强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例如, 笔者在教学“加与减”这部分内容时, 就开展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教师创设超市购物情境, 学生分角色扮演超市售货员与顾客。让“顾客”到超市购物, “顾客”与“售货员”在进行购物交易中会出现一些因钱数不够需要加钱, 或因钱数过多需要找零的“加与减”问题。购物过程中, “顾客”与“售货员”充分展开交流。学生们兴致很高, 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加减法知识及运算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 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在动手中交流、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理解、获取、应用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 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把圆形切割成近似长方形条块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然后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用纸板剪一剪、拼一拼, 在小组内探究、交流, 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 各小组分别将圆剪拼成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并分别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三、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数学更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妨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为突破口,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改革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了解学情, 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 课堂上针对预习中的疑点进行交流探索,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解决相关知识的疑点。二是让学生把在课外、在家庭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网络传输给教师, 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三是数学教师可以把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易混点制作成“微课”传输到网络, 学生课外可以根据自己学习中的疑难进行反复观看与揣摸, 强化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8

一、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不断与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作不是一种顺从, 而是一种相互认同与接纳。因此, 除了要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 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 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

教师:爸爸拿来了一张音乐会的门票, 小明和小丽想利用抓扑克游戏来决定谁去听音乐会。他们设计的游戏规则是:两人把写有1至6六个数字的共六张扑克牌洗匀后, 每人各抽出一张牌 (第一张不放回) , 依据两张牌点数之和的奇偶性来决定胜负, 他们商定如果点数和为奇数, 小明胜, 否则小丽胜。同学们, 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不公平, 应怎样改编游戏规则, 使它变得公平?

二、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

明确任务后, 教师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索, 再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来解决问题。在分组活动中,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活动策略:有的小组会进行游戏演练, 并让记录员记录游戏数据, 让分析员分析结果;有的小组则通过对游戏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而获得结果;有的小组会利用画树形图来分析获胜概率。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倾听学生的讨论, 与他们一起做游戏, 必要时提出相应的问题, 启发和指导学生合作。

三、展示结果, 交流探讨

此时, 各小组情绪高涨, 急于想将自己小组的方法公之于众并期盼得到认可。

A队:这个游戏不公平, 因为和为偶数的结果有四种——4, 6, 8, 10;但和为奇数的结果有5种——3, 5, 7, 9, 11, 因此这个游戏小明有优势。

B队发现了A队观点的不妥之处:有两种方法可得到11 (5和6, 6和5) , 而得到8却有四种方法 (2和6, 3和5, 5和3, 6和2) , 这样无法评比。

此时, 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借助一些数学分析方法, 展示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各个小组通过探索和交流, 各自找到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C队:我们采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数据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如表) 。经统计得, 从六张牌中任意抽取2张共有30种抽法, 其中和为4, 6, 8, 10 (即和为偶数) 的共有12次, 概率为, 而和为3, 5, 7, 9, 11 (即和为奇数) 的共有18次, 概率为, 因此, 我们认为这个游戏不公平。我们还发现, 图中“--”部分应填的正是6个偶数, 于是想到改规则为:用骰子代替扑克牌, 连续掷两次骰子, 利用所得和的奇偶性决定胜负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D队:我们小组采用了树形图 (见下图) , 得到的结论是: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因此游戏不公平。如果改规则为:将和的奇偶性改为和大于7小明胜, 和小于7小丽胜, 和等于7则无胜负, 这样游戏也是公平的。

四、科学评价, 鼓励创新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 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 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 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 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 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 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行了深度思考”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 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个人成功改为小组成功, 把小组总体成功与否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 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 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

总之,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 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 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值得大家予以关注和研究。

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十分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方式。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情况, 有效安排了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极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数学,合作,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 2002 (2) 。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如何实施数学课堂中的过程教学 篇9

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数学课堂应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下, 让学生发现问题, 进而探究、解决问题, 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当然,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在这种条件下, 学生真正成为了问题的主人, 从而提高了学生面对问题的解决技能, 培养了学生面对未知的良好素养。

一、数学课堂, 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提问

“问”是一切事物前行之根, 多问能解决基本问题。关键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问, 这是解决疑难的根本。为能让学生获取必要的信息, 数学课堂务必要注重引导, 让学生善于发问。例如, 在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方式一节时, 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探究结果: (1)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纸片做成的两个不同的圆, 并让学生测量它们的直径, 在用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之后和学生共同探究直径和圆长的关系。 (2)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个有关本节内容的课件, 通过课件演示了直径和圆之间的关系。然后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两个圆, 在用直尺来测量圆的直径, 有学生来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

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第一种教学方式注重问题的结果;而第二种则是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从教学效率上来说, 自然第二种会让学生更加地乐于探究, 这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自我解决的方法, 既使得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 又使得教师课上得轻松自如。

二、数学课堂, 善于抓住学生的“玩”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教学中要顺应孩子的天性, 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数学课是挖掘孩子潜力的一门学科, 切不可扼杀他们的兴趣。

如果能够使得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玩”得开心, 那么我要说这节课应是成功的课。因此, 要让学生在课堂中都参与进来“玩”。学生在数学课堂善于玩, 就意味着学生乐于接受这门学科, 并逐渐由参与变为主动的探究。这一过程, 能够带动学生产生共同的兴趣, 比学生被动地去“记”要有兴致得多, 所以我们要善于诱导学生在玩中学。

当然, “玩”要建立在自主意识前提下, 善于诱导学生与小组共同玩, 共同体验寻求答案的过程, 是我们数学课堂的一把金钥匙。这样学生才会爱上数学, 增强课堂的效率。

三、数学课堂, 不可缺少“感悟”环节

每门学科都讲究“感悟”, 只有通过感悟之后, 知识才会变成自己的财富。人的认知过程是由表及内的过程, 在学生玩的基础上, 我们应做好学生的感悟环节。在动手操作中, 更不可忽视动脑, 动脑可以在课后, 它是人的智慧发生升华的内在动力。当手和眼给我们提供了外部信息后, 还要进行深加工, 使之停留在我们的内部大脑中。

“感悟”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学生接受知识后的内化过程。所以, 它是教师不可替代的, 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置于其中, 就会不难产生感悟。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 要让学生长时间地具有思维活跃性, 来加快学生的感悟能力。

四、数学课堂, 实践是关键

数学教学既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理性去分析问题, 更好地作出判断。在这种要求下, 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就得要大力鼓励, 增强孩子学习数学的意识。从实践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可见, 数学的学习, 实践才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教学只有在运用上才能体现其价值、彰显其作用。因此, 数学的运用是我们教育者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学习的目的是运用, 教师应善于从社会中发现实例, 让学生将课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进而取得身边赞许的目光, 让学生更加地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观察中交流、在猜测中实践、在操作中体会、在反思中形成结果。在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前提下, 还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总而言之, 数学课堂首要任务不是关注学生最终是否懂了, 而是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程度、感悟知识是否困难、在问题运用上是否灵活。在这些前提下来思索学生懂了多少, 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过程 篇10

一、课堂教学时巧妙设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巧妙设疑, 制造悬念, 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使学生生“疑”, 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 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 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 他只过了3个生日,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 对问题产生了“疑”, 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 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又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 我说:“今天我和同学们来个口算比赛”.接着逐个出示:582+299, 543+297, 786-397等口算题.结果每道题都是我又对又快这样学生产生了疑, 迫切想知道这种计算方法, 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 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二、课堂教学中巧妙制错

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意将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做法列举在黑板上, 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 进而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克服思维定式.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堂课, 通过剪、移、拼, 同学们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在计算时还很不习惯除以2, 我适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 并把错误的面积计算在黑板上, 让学生判断.在辨析过程中将除以2强调了出来.再如,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 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63-63÷3.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后, 大多数同学的计算步骤如下: (1) 63-63÷3=0÷3=0, (2) 63-63÷3=63-21=42, 出现这两种情况, 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 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问这两种计算哪种计算正确.顿时, 同学们纷纷争论, 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 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我见学生的情绪高涨, 对问题的答案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于是说:“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在这种对和错的较量中,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了理解.

实践证明, 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 造成“悬念”, 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课堂教学中巧妙创难

创“难”可在某堂课或某段知识前抛出, 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 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例如,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 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 (1) 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2) 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 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 引导学生对照教材, 切一切, 拼一拼, 想一想, 若失败了, 再试, 反复试, 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 亲身体验, 激烈的争论, 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 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 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 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 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如转化的思想, 极限的思想, 变与不变的思想等, 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种安排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 “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 使学生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时始终有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课堂教学中巧妙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 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 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 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 我指导学生拿出几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 用不同的方法折叠出它的, 同学们折出了各种各样的自己喜欢的图案.既得到了美的享受,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再例如,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 女同学16人, 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 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 (1) 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 (2) 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 (3) 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 (4) 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 (5) 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 而且这种求变, 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五、课堂最后巧妙留尾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 更需要注重结尾艺术.我们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 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 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 活跃思维, 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最后, 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图形, 要求方法各不相同, 将课堂推向高潮.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最后, 向同学们展示了配有音乐的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建筑物, 同学们看了惊叹不已.有的课堂最后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也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 设计巧妙, 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篇11

一、科学、合理分组,营造互动探究的氛围

首先,探究前的分组应该遵循一个原則,即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层次不同的同学搭配在一起,这样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造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其次,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去研究数学,并与学生一起做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的不妥之处。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例如,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探讨数学问题,并用商量的语气发表自己的见解:“你看这道题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你是不是觉得这种方案比你的那种更合理?”并且认真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点拨,这样不但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地参与互动探究,充分发挥创造能力。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

三、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某些知识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为他们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数学课堂中的“预设”探究 篇12

例如,在教学“认识圆”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圆的物体,从生活中寻找圆,感悟并抽象出圆是怎样的一个平面图形。这只是一个导入,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导入,需要学生在这个导入中初步感悟圆的一些特征,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好地认识圆。这节课是这样导入的:先直奔主题,出示一些带有圆的物体。然后老师拿出一个箱子,箱子里放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的塑料片,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找出圆形的塑料片。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圆形的塑料片。教师把剩下的图形全部贴在黑板上,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出圆形的塑料片的呢?”紧接着,教师提问:“那假如我要从这些图形中选一个来做车子的轮子,你会选哪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选圆的那个!”教师又问:“为什么呢?”突然间学生哑口无言了。其实并不是学生不知道,而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这个话该怎么说。教师笑了笑说:“学完了今天的课,你们就会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样一来,教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圆的性质有了一些初步感悟,为接下来揭示圆的性质做了铺垫。

预设要“精心”,并不是说就要面面俱到,做到滴水不漏,让学生完全跟着自己的预设完成课堂教学。预设要为生成留空间,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与教学文本、教学环境以及教师和同学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探索长方形的特征。有的会折一折,有的会剪下来比一比,有的会用尺和量角器量一量……最后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各种长方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有4条边,对边相等。当学生有了探索长方形特征的经验,猜测并验证正方形特征就不是难事了。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很好地对比出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又有什么区别,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上一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摭谈下一篇:远程视频图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