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

2024-09-09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精选12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 篇1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精心构思、巧妙运用课堂设问。

关键词:课堂,设问,激发,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学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许多教师所探索的问题, 而运用课堂设问是有效的途径。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已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教师应当精心构思、巧妙运用课堂设问,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思维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数学课堂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数学问题情景中, 新的知识接受与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系统存在着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能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 从而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定义”教学中, 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多边形实物接触较多, 小学里又学习过多边形的一些知识, 对多边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多边形的本质特征, 如果教师先让学生说一些多边形的特征, 然后再问:“到底什么是多边形?”学生很难回答上来。这时学生对“多边形”的定义产生了迫切想知道的心情, 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此外, 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还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演示法, 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后, 用兴奋的思维去努力探索问题;如谬误幽默法, 让学生体验某个谬误的可笑后, 在幽默中去反思追索其中的原因所在;如角色转换法, 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实际操作的角色, 在实践中碰到某个问题, 应该怎么解决而去探索思考。

如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 它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静态转化成动态, 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

二、紧扣课题设问, 诱发创新思维

一个教师在引出本节课所要坚守的知识和方法后, 必须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 为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有必要抓住其中一些关键内容来设计问题。

例如:九年级复习课, 内容是《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师在上课前精心设计了6个问题:

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

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

③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如何计算?

④如何求过圆内一点最大 (小) 的弦长?

⑤圆的弦长、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三者关系怎样?

⑥当圆与圆相交时公共弦长如何求?

师生整堂课始终围绕这6个问题展开讨论, 气氛热烈, 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 收获颇丰。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思路开阔了, 思维的火花闪现了, 调动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问题争论, 激发创新潜能

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但怎样保持思维的积极性而使其不中断呢?质疑和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必须巧妙设问, 引起思考和争论, 然后适时引导, 使问题教学形式由传授变为探究。在教学形式上, 教师可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异议争论等形式,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参与性, 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 逐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消除疑虑,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学会分析, 学会交流, 学会合作。问题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 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过程, 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 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在讨论中, 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提出独创的、新颖的见解。通过问题的讨论, 巩固深化知识, 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巧用设问语言, 催化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 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 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参与竞争, 如:“看谁最先想出来?”“看谁说得最好?”“看谁做得最好?”“看谁想得比他们更好?”“比比谁最聪明?”“看哪一组准确率最高?”等等。在教学时, 当一名学生答出了教师的提问, 教师若马上终止其他讨论, 学生的思维单一, 思维是“平面型”的, 没有立体拓展能力。现代教学是要培养自主思考、思维活跃的创造型人才。在数学课堂提问中要贯彻这一思想, 有效的方法是在学生得出问题的一个解答方法后, 教师紧跟着提出:“还有其他方法吗, 还有吗?”这样能诱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想象, 使课堂教学向纵向发展, 使学生的思维由“常规型”向“创新型”发展。

五、面向全体设问, 激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 提问要适生、适时、适量、适度。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 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提出的问题, 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 进行提问。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周密计划, 教师既不能满堂问, 也不能满堂灌。我们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他们在教师的点拨下, 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思维, 提高解题能力。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的设问时注意抓住两点:一是每提出一个问题都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 从学生的思考动态中获取信息。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应把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组织起来。如果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回答, 教师不应急于做出结论, 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思考的时间。二是要关心中后生的思维活动, 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外, 还要鼓励他们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只要中后生对自己学习建立了自信, 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 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来, 这是非常可贵的思维火花, 也是体现到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恰当运用课堂设问, 精心构思, 巧妙设问, 会使学生自觉进入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的角色,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思考, 主动参与。因此, 通过课堂问题教学, 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思维品质和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真正的、全面的、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子平.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 2003.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 篇2

轵城三中

李雪琴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是一名出色的引导者,一堂好质量的数学课,首先要看教师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巧妙的导入和恰当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只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才能诱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之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语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整节课的成功将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技能就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通过巧妙的方法和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初中的孩子年龄还小,好奇心比较重,玩心也比较重,有些孩子还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总是精心组织导入语,把他们的注意力迅速的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且产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问题的设计很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灵活的使用教材,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孩子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引入情境,设计巧妙的导入语来引起他们的共鸣。那么如何优化课堂的导入与设问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疑问加悬念

教师的导入语里要加入适当的疑问和悬念,刺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教师的指挥棒下,演绎一堂堂精彩又生动的课。

例如:在学习乘方的时候,可利用学生已有的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从“折纸”这种常见的活动出发,让学生体会一张薄薄的纸片只需对折不多的次数,其厚度就会大幅增长。那么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有一种纸板的厚度是1 mm,对折两次高度是两毫米,对折四次是16毫米,那么大概要对折多少次就可以达到珠穆朗玛峰高度呢?”学生会猜测一个很大的数,然后教师告诉他们只需将其对折23次其厚度就可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的论断,使学生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这样导入:

“金字塔那么高,我们该如何测量它的高度呢?”或者问“怎样不过河能测量一条河的宽度呢?”这时孩子们在下边小声议论,于是教师可以说“我们现在也许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学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可以轻松的解决它了.那么过一会请你们给我答案好吗?”学生听了这些话,知道解直角三角形的现实意义,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能专注于本课的内容。

(二)趣味加陷阱

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我对前排一个男生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和XX同学一起去寻宝,挖到了80个金元宝,你们每人几个?”这个学生听到这样幼稚的问题感觉好笑,“每人40个啊。”我接着问: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可是你和你的同学还发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是个三角形的,你们要将它平分,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才会使两人分得的一样多呢?”这个同学回答不出来了,这时把问题抛给大家,“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要用我们学过的三角形知识来回答。”有的孩子说作“三角形的高”,有的说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有的说只要作“三角形的中线”就可以了,很快学生就讨论出三角形中线可以平分三角形的面积的结论了。再例如:

在教“圆”这个概念时,教师就先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同学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便笑着回答:“圆形。”

师又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呢?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比方说,造成三角形,四边形„„。”

同学们的兴致立刻就高涨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

师再问:“那就造成这样的形状吧(老师信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和椭圆的中心),行吗?”

同学们始而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忽高忽低。”

师紧接着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造成圆形就不会忽高忽低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自然就引出了圆的定义。

教师要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

例如:在学习方程的应用时,可以选择这样的导入:将来有一天你做生意了,准备处理一批电脑,原来是按成本价上涨百分之二十,现在你打算按进价把它处理掉,所以你决定再下降百分之二十,那么这批电脑的价格有没有回到原来的进价?是亏了还是赚了?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没亏也没赚,因为„„”;有的说:“不对,是亏了„„”。有的学生就会用具体数字去算,最后会得出了矛盾的结论,在同学们的议论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是亏了还是赚呢?告诉你一个好的方法,用方程可以替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

(三)生活加思考

教师的导入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调动他们的情绪和积极性,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方程的应用时,下面的一段导入语:“暑假的时候我一家准备去游玩,想选择比较便宜的旅行社,那么现在有两家旅行社,所标的价格是一样的,可是优惠条件不一样,请你们帮我参谋一下,去哪家更便宜一点呢?可要替我算好了啊,谁帮我省下钱来了,老师奖励棒棒糖”这类的题目都比较长,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他们没有耐心去看题目,这样一说呢,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说教师导入的语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

审题导入法也是数学上常用的方法,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完成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也有它的好处,有些内容就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例如,在学习整式的运算时,学生会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混淆,于是,我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板书课题课题之后问:“同学们,请看黑板,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今天将学习什么呀?” 学生会去读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

我接着问:用两个字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我们将学习什么? 学生会答:乘法。

于是我继续问:学习什么的乘法?(请用一个字来回答)学生回答:幂。我接着问:什么样的幂? 学生回答:同底数的幂。

此刻,教师总结,我们将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

“那么谁能写出两个同底数的幂?我们试试它的乘法运算是怎么回事。”通过这样一分析,学生很清楚我们这堂课要进行的运算是什么,而且也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进行“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时,我又采用了类似的导入语,学生把这三种运算分的非常的清楚。运算的时候错误率很低。

(四)鼓励加激将

数学教学中,练习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怎样让学生在练习课上充满激情呢?老师要充当好“主持人”角色,要精心组织自己的“台词”,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潜力。因为是练习课,有些孩子会不重视练习,甚至产生懒惰的情绪。于是我就用语言激励他们,例如:“今天我们要做五组练习,我们把它看成游戏里的五关,看看谁能一直通过五关,错一题就少一滴血哦。看哪位同学能杀到最后一关”学生的兴致很高,都很认真的对待每一个习题,带着饱满的情绪做完练习。做完以后我会总结,找到那些过关的“英雄”让他们有成就敢。在做稍微有些难度的题目时有的学生不想动脑筋,这时我会说:“刚才在(2)班上课时有一半的同学做对了这题,我们班可不能输给他们哦。”学生听我这么一说,那种不服输的劲就来了,就会全力以赴的去解决这道习题。

总之,数学课堂上的设问和导入都是一门学问,如果你问题问的好,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问的不好,就会让他们觉得问题很难,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四步”设问法 篇3

关键词:浅谈 数学教学 设问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落实新课程时,首先应理解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同时要弄清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追求什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数学学习状态?而传统的教学,我们总是注重学习结果看重学生的分数,殊不知探究过程中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是何等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将累积成为学习障碍,从而令学生彻底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用这样的视角来探视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就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课堂教学的科学设计。有学者说,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其实,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才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小学生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设问激趣的确不失为一种构建和谐有效数学课堂的灵丹妙药。所谓设问激趣,就是把课堂教学涉及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层次递进的系列问题呈现出来,以此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求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求知的快乐,在解决问题后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问题呢?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四步设问法”浅述如下,以供各位同行借鉴——

第一步:巧问开场,激发兴趣。实践表明,刚上课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如果教师能贴近生活、结合实际,巧设开课前的第一个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样的情境中,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这就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步:系统设问,举一反三。探求新知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内容把设计系列问题层层推进课堂教学。在具体实施中,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讨论交流,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独提问,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能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当然,所列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讲授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拓宽,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些问题,领略到成功的欢愉,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别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他们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学习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第三步:两问作结,发散思维。实施课程改革后,课堂小结时要改变教师总结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应该让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二是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小组讨论、或个人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的我最后给知识补充完善,给学习心得体会给以充分肯定,并提出合理建议。

第四步:拓展延伸,温故知新。布置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恰当的作业不仅能起到理解、掌握和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下一节的课堂教学内容埋下铺垫,引发新一轮的数学问题。课后思考问题一般难度应大一点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 篇4

一、分层启发设问, 降低新课学习的坡度

通过“分层启发设问”这一教学方式, 可降低新课学习坡度, 使学生更主动、更容易地接受新授知 识.例如, 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新内容时, 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求根公式, 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解几个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如解方程: (1) x2-5x+6=0; (2) x2+5x+6=0; (3) x25x-6=0; (4) x2+5x-6=0.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方程的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这几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总结出:这些方程的两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 两根的积等于常数项.接着, 我再请学生一起解几个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如解方程: (1) 2x2+5x-3=0; (2) 2x2-5x+3=0; (3) 3x2+7x+2=0; (4) 3x2-4x7=0.我引导学生再观察、思考:这些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与上面四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有什么不同?这些方程的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这几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之间的关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 学生逐步总结出:这些方程的两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的商的相反数, 两根的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的商.接下来, 我又设问:对于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都有方程的两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的商的相反数, 两根的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的商这个关系吗?这样一步步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分层启发设问, 降低了学习坡度,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分层启发设问, 给学生设置前进的阶梯

分层启发设问, 是给学生设置了前 进的阶梯, 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 促使初中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数学的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 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时, 我精心挑选了这样一道例题:如果关于x的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 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由于字母k可以代表任 意一个实数, 所以这个方程既有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也有可能是一元一次方程.因此这道例题如果不经过任何变形处理, 直接给学生思考, 那么结果很有可能是学生的解题过程不完整.一部分学生不会做, 另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k≥-1.接着我请学生讲一下解题过程, 其中有一些学生的解题过程是这样的:Δ=b2-4ac= (-2) 24k (-1) =4+4k≥0, k≥-1.这个例题的答案看上去好像是对的, 但是解题过程显然是错的.接下来教室里争论声、讨论声起伏不断, 有些学生认为这道例题的答案“k>-1”是对的;有些学生认为这道例题的答案是k≥-1且k≠0.面对这种局面, 我没有直接表态, 而是先采用分层启发设问,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实数根, 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这个问题提出以后, 学生异口同声地讲出了答案:k≥-1且k≠0.

问题2:如果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 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 围是多少?这个问题 提出以后, 学生争先恐后地争论起来.过了一会儿后, 我请学生讲一下解题过程, 一个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这个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它的Δ≥0.又因为这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它的二次项的系数k≠0.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

问题3:如果方程kx2-2x-1=0有两个实数根, 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这个问题提出以后, 教室里一片沉静, 我鼓励学生小组讨论, 经过讨论, 有几个学生讲出了解题过程:因为这个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所以它的二次项的系数k≠0.因此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

当学生对这三个问题都理解了, 我再请学生重新思考例题:如果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 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这道例题有两种情况:当k=0时, 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 方程, 这个方程有一个实数根;当k≥-1且k≠0时, 这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这个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这两种情况合起来, 才是这道例题的完整解题过程.因此, 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启发设问”教学法进行解题教学, 将数学解题方法不断地向学生渗透,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 篇5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效设问能引领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的开端.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原则

1.问题设计应紧扣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主题,要为实现课堂教学中心任务而服务

通常情况下,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不是自发的过程,是在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来完成的.任何一节课都有它的教学中心和任务,师生都要为实现这一中心和任务而共同努力.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在备课时,教者应对提问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布置,尽可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切忌东拉西扯,打乱学生正常思路,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果学生偏离了中心,教师就要适时打住,就像手中的风筝,高低适度、远近适宜.2.问题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由易到难分层递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即所谓的“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问题,分层次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设置由低到高六个层次水平的问题.一般把回忆、识别水平的提问和理解水平的提问交给水平较差和稍差的学生回答;把应用性水平的提问和分析水平的提问交给中等和中上水平的学生回答;把综合水平的提问和评价水平的提问交给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问题设计应明确教学目标,指向明确,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切记不可大、空、泛

首先,教师课堂设问不能为问而问.例如有个老师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课,准备了一只用布蒙住的细口圆腰的花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相似的知识测出花瓶的内径.他先让学生猜布里这个大家伙是什么,猜来猜去大家都没猜出来,时间倒用了5分钟,这一问题环节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学生盲目应答,在热闹的表象下,事实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问之前应该首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问?”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去提问,尽量使得每一个问题都有价值,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才是我们课堂上需要的有效设问.其次,教师应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思考探索的兴趣.教师的问应该是有的放矢,指向明确,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空泛,似是而非,使学生不知从何作答.例如,一次评优课活动中一个青年教师上“平方根”时,讲完性质后练习,其中有一道练习是让学生先举一个数,然后说出它是谁的平方根.结果前两个学生都举了正数的例子,老师一边问“有没有其他不同的例子呢?”一边继续请同学起来回答,结果都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举一些负数或零的例子.老师很生气,在评课时还没发现自己的问题,认为是学生太傻.事实上老师的问题指向不明确,这个“不同”是数字不同?符号不同?还是其他呢?可见有效的设问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再者,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根据课时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时候设疑提问.例如,我在初三的一个双语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上“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的课时,了解到双语实验班已经复习过方程的内容且基础较好,所以在上的时候直接一步步抛出了本堂课的问题串,效果较好;而普通班进度慢,当时还没有复习过方程,当我也像在双语实验班那样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反应就让我意识到这是不行的,因为学生连最基本的根都不会求了,很生疏,所以我立即取消计划,从复习的角度提问,慢慢引入关系,结果内容虽没上完,但是课堂的效果是好的,学生回答起来很顺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问题情境所决定,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因此,现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在问题的设计时,结合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我曾经听过一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公开课,开课老师这样导入:首先设问“喜欢打篮球吗?”“平时看NBA吗?”“知道姚明吗?”“你们认为他篮球打得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班级里七嘴八舌,本来紧张的气氛变得宽松,大部分学生回答说姚明篮球打得很好,也有部分学生唱反调,这时老师就及时设问“你们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吗?”“你打算如何来证明?”在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老师就给出了姚明在2003-2004赛季25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同时也给出了奥尼尔、加索尔这两个顶级中锋的相应数据,提问:“你们能够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设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讨论并主动地动笔计算平均数,他们甚至提到了“得分的稳定性”,为以后学习“方差”埋下了伏笔.2.设计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创造能力可用如下公式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故设计发散性问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设计同一条件、多种结论问题

这类问题是指确定了已知条件后,没有固定的结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确定未知结论,并去求解这些未知结论.这个思维过程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我们常见如图1那样图案的地面,它们分别是全用正方形或全用正六边形的材料铺成的,这样形状的材料可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现在问:①像上面那样铺地面,能否全用正五边形材料?②你能不能另外想出一个用一种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的材料铺地的方案?把你的想法画成草图;③请你再画出一个用两种不同正多边形材料铺成的地面的草图.分析 要完成此题,要求学生理解题中要求,总结规律,结合多边形有关知识及图形来探索问题,本题中②就有无数个方案符合要求,如图2.③中方案也很多,如图3.本题中设计方案的多样性不仅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而且还考查学生的审美素养,有效检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设计逆向思维的开放性问题

设计问题应使学生在全面掌握传统习题、常规解法后,通过逆向分析,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训练逆向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是和试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方程组.分析此题是在学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后设计的,学生可在熟练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后,逆向求二元二次方程组,故应求出以7,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及以-3,5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才能构造出二元二次方程组.·设计一题多变问题,培养学生对图形及习题的发散思维习惯

通过对图形的变换或者条件的更换或添加,可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例如:把两块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下页图4放置,其中边BC,FP均在直线l上,边EF与边AC重合.①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下页图5的位置时,EP交AC于点Q,连结AP,BQ.猜想并写出BQ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②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6的位置时,EP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Q,连接AP,BQ.你认为①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学生的每个思维障碍处巧妙设疑,不断深化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开展设问教学的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设问教学 有效教学 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较多,学习的难度系数也比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能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争取实现有效教学。在数学课堂开展设问教学就是一种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密度和难度,实现数学设问的针对性教学,并且能采用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问题方式。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有动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设问就可以实现这种效果。

一、认真研究学情,把握问题的难度和密度

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来说,主要的作用就是回顾旧知识,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同时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不惧怕并喜欢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为此,教师就应该掌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和密度。如果数学提问的题目难度系数较大,就会让学生产生惧怕感,阻碍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反而起不到提问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有效的结合教学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的整合知识与提问问题的形式与内容,做到难易适中,这样收到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加。

二、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让提问更富有探索性

新课表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實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上,不要把所有的过程和答案都表现出来,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交流的空间,给学生留有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教师的提问更应体现出挑战性。如,在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中,曾听过两位教师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问题:

(1)我们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还要除以27。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提问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设计的问题给学生留下的思考空间较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后者的提问不仅问题域过大,而且问题数量过频,同时,过于直白、琐碎,直接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回答的热情。

三、问题要明确具体,促使知识逐渐深化

有个新教师为了使学生搞清6元、0.6元、0.06元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6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搞的教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问题搞的不明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去答了。结果浪费了时间,打乱了教学进度。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提出“这三个数量关系是否相等?”学生是不难回答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学生立即回答:90度。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师: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即启迪了学生智力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

四、结合教学任务,丰富问题探究形式

问题的设置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无论是对于旧知识还是对于新问题,都是要让学生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开展有效的数学提问教学,就需要学生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为学生创设已经的情景,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不断锻炼自身的探究问题的素养,提高自身的思考应用能力。创设情景问题教学,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内容,能有效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创新、善于创新的习惯,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奇峰.浅议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开展问题教学[J].数学教育与研究,2012(10)

[2]李彩云.小学数学开展设问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2(8)

数学课堂的有效设问初探 篇7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课堂的组织和调控, 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设问技巧.设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意图, 设问的方式也不同.教师的教学意图, 更多的是通过设问的方式贯彻.

1. 设问是数学课堂的需要

课堂是一名学生体验过程和再创造的平台.一个人课堂上学到多少, 不在于被动地听多少, 看多少, 或做多少, 而是在于通过主动的思维活动, 获得多少新的东西.因此, 课堂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有效的”“积极的”思考.学生思维的激发, 可能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因此, 课堂问题的设计和提问就显得尤其重要.

设问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集中精神;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促使学生领悟;设问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诊断, 及时获得学习反馈, 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完善;设问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的需要, 也是数学课堂和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2. 体现有效设问的几个方面

一个有效的设问, 不仅学生能想、肯想、愿想, 而且对学生学习有益、有利.有效设问有利于调动教学中不同方面的积极因素,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1 设问要有针对性

设问必须突出针对性, 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方面是针对学习任务, 它是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身的要求决定的, 要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 精心设疑、质疑, 适当调控, 始终让学生处在猜想、类比、推测和解答的思维活动中;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 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 课堂设问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量体裁衣, 问题的要求和难度控制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

2.2 提问要把握时机

数学课堂提问要避免生硬、唐突, 把握恰当的时机, 创设问题情景, 形成一种氛围, 通过有效设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把思维引向深入.例如, 在学习矩形性质时,

提问1:矩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性质?

提问2: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 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的?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结合矩形定义, 猜想矩形有什么性质?

提问1显得比较呆板, 局限学生的思维;提问2则显得比较自然,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引出问题,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识的研究学习当中, 这样不仅形成了一种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会研究方法的迁移.

2.3 问题要有挑战性

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创造一种氛围, 使学生处于期待困惑的心理状态,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热情.例如, 在关于几何知识复习时, 设计如下问题:

试在正方形ABCD内找一点P, 使P与各顶点连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能找到几个?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一般层次的学生都有所作为, 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程度是一个考验.课本中的“探究”“思考”等问题, 就是针对性强的问题, 如何用好这些问题,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质量.

3. 设问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设问不能够不考虑学习主体的反应和感受.课堂设问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 构筑和谐、高效课堂.比如, 提问的语气和蔼自然, “请你想一想”一个“请”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缓和气氛;“相信你可以”, 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给学生勇气和信心;“请你试一试”已经给学生预留台阶, 解除后顾之忧.

3.1 站在学生角度考虑

问题的设置必须恰当, 问题过于简单, 一看就明白, 没有价值, 留不住学生;问题过于深奥, 对牛弹琴, 不能够吸引学生.怎样的问题是有效的、有价值的问题?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特别多, 学生回答整齐快捷, 可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意提问技巧, 把握提问的难度和时机, 尽管学生回答未必整齐, 但是不会回避问题, 因此, 实际效果却不错.究其原因, 就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因此, 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

3.2 给学生时间和机会

围绕课堂学习目标, 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在给出结论以前, 让学生想一想;在传授方法的程中, 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开, 唯恐时间不够, 担心课堂任务完不成, 或者没有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 没等学生反应过来, 就迫不及待地给出答案, 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机会, 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此课堂, 学生始终在充当容器和录音机, 教师自我感觉讲的不错, 学生在认真“听”, 结果可能是“教师讲完了, 学生仍不会”.事实上, 只要给学生一点时间, 可能学生很快得出教师所讲的答案, 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 而且学生经历了主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授之以渔, 体现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3.3 分享学生的感受

通过课堂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暴露自己的想法, 体验积极付出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 要能够积极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 及时予以肯定当然, 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客观存在, 不可避免导致了学习效果的差距.对积极思考, 但未获成功的同学, 教师要更加注意他们的感受.对他们的评价, 要以鼓励为主, 千万不要一盆冷水, 全盘否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是最好的奖赏.分享学生的感受, 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设问不再是学生畏惧的压力, 而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教学的本意是教会学生学, 学生不仅学会, 还要会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设问 篇8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做些分析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景, 激活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景, 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它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静态转化成动态, 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在数学问题情景中, 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存在着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能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 从而诱发学生进行数学思维.

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定义”时, 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多边形实物接触较多, 小学里又学习过多边形的一些知识, 对多边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多边形的本质特征, 如果教师先让学生说一些多边形的特征, 然后再问:“到底什么是多边形?”学生很难回答上来, 这时学生对“多边形”的定义产生了迫切想知道的心情, 这时再进行教学, 则可事半功倍.此外, 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还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演示法, 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后, 再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谬误幽默法, 让学生体验某个谬误的可笑后, 在幽默中去反思追索其中的原因所在;角色转换法, 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实际操作的角色, 在实践中碰到某个问题, 应该怎么解决而去探索思考.

二、引导问题争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但怎样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思维的积极性呢?质疑和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必须巧妙设问, 引起思考和争论, 然后再适时引导.在教学形式上, 教师可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异议争论等形式, 激发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 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学会分析, 学会交流, 学会合作.问题讨论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在讨论中, 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教师应要鼓励学生提出独创的、新颖的见解.通过问题的讨论, 巩固深化了知识, 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多用“还有吗”, 催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 当一名学生答出了教师的提问, 教师若马上终止其他讨论, 这样, 学生的思维单一, 学生的思维是“平面型”的, 没有立体拓展能力.现代教学是要培养自主思考, 思维活跃的创造型人才.在数学课堂提问中要贯彻这一思想, 有效的方法是在学生解答问题的一种方法后, 教师紧跟着提出:“还有其他方法吗?”这能诱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想象, 使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学生的思维由“常规型”向“创新型”发展.

四、设问的注意点

1.把好设问的“角度”

课堂设问应把握好设问的角度, 选择教材内容的最佳切入点,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把好设问的“难度”

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问题过难, 则学生经多方努力后仍回答不上来, 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问题过于容易, 则不能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开动起来, 达不到训练提高思维水平的目的.因此设问的难度, 应当精确把握, 使解答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学生已有水平的邻近区域, 使学生有信心去探究.

3.把好问题的“密度”

课堂上提问的多少, 亦是要注意的, 一节课提问不断, 使学生思维跟不上或疲于应付, 会使学生对提问产生恐惧心理, 达不到激活其思维的目的;当然, 一节课不提问或少提问, 那么学生的思维没有开动起来, 就根本谈不上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4.把好设问的“梯度”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一定要符合学生思维的需要.因此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是由点到面,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逐步推进, 使学生的思维沿着一个适合其攀登的阶梯有序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 篇9

一、问题情境的呈现需求把握住创意

数学课堂教学从总体的角度看来都是在一个个问题中推进着教学的流程, 而我们教师去预设或者推进教学流程时必须要做的就是将数学内容归纳为一个个问题情境。质量上乘的问题情境其问题就蕴藏在情境中, 情境发展的过程就是引发和促进学生去思考的过程。并能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凡比较有知名度的教师, 无论接触怎样的学生, 其课堂总是那样的充满活力, 实际上最值得我们欣赏的是问题情境的设置或呈现是那样的有创意。因此,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笔者力图注意的是去设计好问题情境。例如, 和学生一起探讨圆的弦切角概念, 所设计的问题情境是这样的:利用在电子白板在圆上转动圆周角的两边, 学生一个个都是那样的目不转睛, 看看转到一定时候将可是怎样的结果。一会儿, 转到一边与圆相交, 正好另一边与圆相切, 这个时候笔者发现一个个学生近乎同时眼前放射出光芒, 似乎心理豁然开朗了好多。这样的情境是有效的情境, 学生们便在这个时候激动起来, 因为在圆上转动圆周角的两边带给他们较为深刻的启示, 在头脑里不但初步形成了弦切角的概念, 为直接命名这样的概念埋下伏笔,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了对比的数学思想。

二、问题情境的呈现需求把握住活力

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要充分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 就必须让数学真正意义上走进我们学生的生活, 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与我们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因为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都可以引爆学生的思维, 成为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当问题情境设计得巧妙时, 数学课堂就可完全被激活, 活跃的课堂是学生对数学重难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课堂。虽然是深入思考和探究, 但由于问题情境的巧妙, 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却是比较轻松的, 学生对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获得比较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会显得比较轻松。要设计巧妙的数学问题, 巧在把握得比较准、比较好。平时的数学教学笔者在问题情境设计的巧上下功夫, 譬如问题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匹配, 应当看到我们农村学生的家长已经不是纯农户了, 他们从工从商者比较多, 即使家长不从商, 但也经常与从商者接触。学生们所经历的生活中就存有许多数学问题, 可以成为我们形成数学情境问题的素材。譬如围绕出租车司机求职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利用SMART技术播放公司招收出租车司机的情境, 一个司机面临两家公司招聘, 其应聘条件是一家是付给你一定的工资, 再给付以行程量的汽油费;另一家则完全是以路程给付一定量的汽油费, 没有任何工资。学生围绕这问题去思考, 结合实际, 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较理想的是学生不但能够比较快速地解决了问题, 而且形成了数学思想。因为学生从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中真正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利益的问题。

三、问题情境的呈现需求把握住互动

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10

一、在引入中设问, 激发学生兴趣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 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那么, 创设引入问题的情境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如何在引入中设问呢?1.引疑激趣策略。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 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因此, 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新颖别致, 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2.设置坡度策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 对知识的重点、难点, 应像攀登阶梯一样,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以达到教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将问题组成问题链

在教学过程当中, 问题都不是单一存在的, 都是由不同问题连接起来组成的问题链来引起我们思考的, 在此过程当中, 要对学生进行设问情境创设。首先应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问题链, 通过一些有规律的思考将学生们的思维进一步打开, 使其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从高中生思想发展的过程来看, 高中学生思维方式已经趋于成熟, 所以说将问题组成问题链对于学生进行设问情境创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 问题链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设问情境的创设都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这也是对学生们进行学习兴趣激发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此过程中还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充分重视, 希望在设问情境教学创设过程当中能够将问题有序连接起来, 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例如:我们在讲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可先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方法解方程, 熟练巩固旧知识, 随后将等式左边展开, 让学生自己通过配方法来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把这些问题排列好以后, 还要进行检查, 看是否把该课的重点内容都包括在内了, 并分清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 哪些问题可由学生自己学等等。至此, 第一步工作即完成。

三、保护质疑精神, 拓展学生问题思维空间

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坚持真理, 不迷信权威, 敢于批判质疑, 优化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 拓展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在高三复习数列时我选了一道高考题: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且S3+S6=2S9, 求数列的公比q。略解:若q=1则由条件S3+S6=9a1, 2S9=18a1, S3+S6≠2S9所以q≠1。由条件得 (2q3+1) (q3-1) =0, q≠1故2q3+1=0, 则q3=, 所以q=。此时学生对标准答案提出异议, 认为还应考虑公比为负数的情况。这位学生的质疑在班内引起了轰动, 大家都认为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事实上高中数学研究数列的公比仅限于实数范围, 而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培养了质疑意识, 克服了思维定势, 这不能不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次展现。

四、创新教学理念

所谓创新教学理念, 就是为了与其他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区分, 在此过程当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 让学生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转变, 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当中, 设问情景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但可以集中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注意力, 还能够将学生们自身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很好的挖掘, 同时还有利于找到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的主要思维方式,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 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明显。通过问题之间的衔接, 建立起前后、左右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所有的课程教学过程当中, 所有的问题都存在其内在的基本联系, 但是我们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其内在联系的共性, 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 以达到其理论要求。这样课就会讲得自然流畅, 柔和舒展, 衔接紧密。否则就可能会“崩豆”, 导致上下不连贯, 左右难靠拢, 或者是刚性连接, 没有过渡, 致使学生思路滞后或跳跃, 犹似风筝断线, 飘忽不定。要想把这种环套好, 应该注意几点;其一是在设计问题时, 必须把握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找出其内在的结合点, 使所有问题相结合点集中。其二要运用技巧, 善于承上启下。

结论:教师只有不断地创设情景, 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真实而深刻。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 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 2010年05期.

[2].娄春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04期.

[3].尹洪涛.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6-21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问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设问 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48-01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设问”,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手段,它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它能引领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能开启心智,培养思维,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的开端。

一、 在引入学习中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当学生听课疲劳、注意力分散时,巧妙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利用数学故事或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故事或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卫星、火箭、飞机的飞行靠什么来确定它们的位置吗?(定位系统),如何对一个物体进行定位呢?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笛卡尔(Descartes 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病卧床,但他的头脑一直没有休息,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则比较抽象,能不能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方程呢?这里,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的图形的点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他就拼命琢磨。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使笛卡尔思路豁然开朗。他想,可以把蜘蛛看作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起点,把交出来的三条线作为三根数轴,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不是都可以用这三根数轴上找到的有顺序的三个数来表示吗?反过来,任意给一组三个有顺序的数,例如3、2、1,也可以用空间中的一个点 P来表示它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再如,学习无理数一节时,我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仔是多少吗?是3.1415926535897932……(板书),学生一楞;我又说:假如有人给你送了一盒精制的点心,在包装盒上只写了一个√2,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表示疑问,我又写出√2=1.41421……(意思意思而已),学生乐了,再借此机会引入本节课题:无理数。这样,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所以在新课引入时,也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并在穿插數学史介绍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浸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理性精神对人类进步的伟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在探究过程中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以应试为目的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所学的数学与现实分离开来,仅就解题的技巧进行强化训练,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设问”。可见,灵活巧妙的设问,不仅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记得在上《圆》一章时,课堂练习时有一个判断题“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必垂直于弦”,开始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什么意思啊?”都认为题目的语句有冲突,是个错误的题目。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感觉冲突、矛盾时,就是设问切入的良机,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就首先设问“那么,我们就把括号里的四个字‘不是直径’去掉,断这个命题是否正确吧”,马上学生之间又有了冲突,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是正确的,极少数学生认为是个假命题。教师就应该接着设问“那么,那些判断为错误的同学认为那个括号是否多余呢?为什么?”当教师以设问作为抓手,及时切入,能有效化解学生的认知冲突,变矛盾为和谐。

三、在课堂小结中设问,有助于课后的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小结时教师如果在结尾处设疑,提出本节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或者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后续性问题,或者提出与下节课学习相关的前瞻性的问题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以富有探究性的设问继续支持学生的学习。比如在上到《相似三角形性质》时,课后可以问问学生“你能利用所学的相似性质,去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吗?”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教师抛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习的课后再延续,有时并不是一定要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所以以几个有意义的小问题结束一节课,应该是教学中一个很好的选择。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精心构思,巧妙设问,会使学生自觉进入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的角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课堂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和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良慧,张先华. 教育观念的革命. 重庆: 重庆大学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设问例谈 篇12

一、设问应贴近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是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获得新知的重要平台,课堂效率的高低不在于学生被动接受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学生通过主动的思维活动获得多少新的东西。因此, 课堂要创造学生“有效的”“积极的”思考氛围。 学生思维的激发 ,有时只是需要一个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有趣的问题。

例如:在公开课《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节的教学中,为了顺利地引入比较抽象的坐标平面的概念,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 开始新课前让我们玩个游戏, 大家一起来争当“破译小高手”。游戏 :方格中有25个字 ,若用A4来表示“书”,

设问1:请破译密码:A5,B5,C4,E5,D4,C3.

设问2:请编制密码:密码原文为“天才来自勤奋”。

设问3:“天”能用B表示吗?

“标”能用3表示吗 ?

不急于给出坐标平面的抽象概念, 而是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建立对概念的感悟,进而形成数学模型,比较透彻地理解概念,突破重点,是这组设问的目的。在公开课的开始这样设问,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忘记了公开课的拘谨,反映相当活跃,而问题的背景学生又不陌生,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非常顺利地解决问题,自然就对本节课的后续学习产生兴趣,信心满满。

再如:在几何知识中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曾这样设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 ”看似闲言碎语的三两句话,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设问贴近学生的认知激发兴趣,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好。

二、设问要把握时机,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课程标准》强调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怎样营造这样的课堂学习活动氛围,避免数学课堂中出现生硬、唐突的提问,把握恰当的时机,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热情非常重要。

1.把握问题的时机,思维受阻时适当点拨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这节课时,我从一个没有标明字母的图形着手设问:“左图中有哪些三角形? ”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三角形,只是没有形成严密的概念,此时发问,呼之易出的结论引发学生表达上的困难,学生往往着急地说:“这个三角形,那个三角形……”很显然不能表述清晰。这时我抓住时机, 继续启发设问:“是不是表达上有些困难?”学生不住地点头。“那老师只要在图上加些什么元素,就方便表述了呢?”学生迫不及待地表达要添加相应的字母。接下来学生能够很自然地自主探索出三角形的数学表示方法。这样设问,使学生自主探索出三角形的数学表示方法。这样设问,很自然抓住了时机,恰当地制造了一定的认知矛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自然突破了难点,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把握问题的时机,在思考方向不明确时加以引导

例如,在教授《矩形性质》时,我曾经思考过两种不同的设问方式:

设问1:什么样的图形是矩形? 请大家猜想矩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性质?

设问2:矩形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矩形和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 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的? 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结合矩形定义,猜想矩形有什么性质?

设问1单刀直入的问题方式,在这里显得比较呆板,很多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向,甚至放弃思考。这种设问,很显然没有把握设问的最佳时机, 使得学生思考的方向不够明确;设问2则显得比较自然,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抓住时机类比引出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识的研究学习中,设问显得恰到好处,成功引领了学生的思考方向。

三、设问应引导学生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思维

传统的教育观侧重于教师“教”而学生处于“被教”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现代教育更侧重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反映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更应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新课标指出的“加强教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非常重要。而一些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设问,往往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思维。

例如,《三角形的元素》这节课,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设问1:我们已经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

设问2: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四根表明了不同长度的彩色细棒,请同学们小组活动,验证你的猜想。

设问3: 请大家思考组成三角形的三边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请大家结合工作单上的题目,验证你的结论。

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以说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给出现成的结论, 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了挑战性的问题,提供了试验环节,创造了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这个规律的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主动获得了知识,更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相信这样得来的数学规律学生掌握起来更顺利。

再比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全等》这节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设问1:两个三角形具备了那些元素对应相等?

设问2:将你剪下来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有什么发现?

设问3:尝试把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你能发现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吗?

通过有效设问,创设了一定的数学活动,学生既参与了新知的探索过程,又体会到了“操作—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研究方法,既发展了思维,又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注意设问的变式训练,重视生成性问题的引导,激活教学内容

上一篇:防火安全技术下一篇:实验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