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通用12篇)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1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教学落到实处。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杀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中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的使用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颖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数学展示其独特魅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发现知识奥秘及其内在规律的学习方法,必定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立体几何的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等认识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利用多媒体的交、合、并、裁、展、移等多种形式的动画效果,再加上必要的解说和优美的音乐动态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的效应,更加生动逼真。通过画图的演示,不须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出解决方法,同时在无形中建立了间接的概念。
二、克服想象学习,达到直观效果。
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恰当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丰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程序立体化。
多媒体在教学中,媒体教学是教学内容更直观、丰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对教师在多个应用软件的使用上进行培训,如:通过对软件的学习,把它有利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对教学过程实行立体化设计。这种设计既包含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四要素之间的恰当定位;也体现了当前教改的核心,多媒体可使教学过程立体化,可以改变以往教学过程设计的线性结构,能够直观显示整体课堂教学中四要素的比重及其之间的正确关系,能够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能有效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有反馈功能,可以依据学生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判断,为各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已经成为了老师教学的好帮手,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曙光。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2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化静为动”。动态的事物相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教学同样如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引起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注意力。尽管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充满童趣的图画,但静态的图画始终不如动态的更具有吸引力。有些需要理解的概念以及公式并不能用图画来使学生理解。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就能直观地把知识点展现给小学生,充分利用声画结合,用动画的形式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使“死”的知识变得“活”起来,从而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化难为易。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创造情景,把抽象的情境变成具象的情景,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难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率提高。
第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化苦为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构建课堂的良好气氛,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使学生减小学习压力,从而能够轻松愉悦地进行课堂学习。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才能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能优化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衡量标准是通过相同时间内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视觉听觉都高度集中起来。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同时发挥作用,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加快教学节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能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教育观念要体现创新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渗透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技术能拓展数学知识,从而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活情景,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造生活情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都有好动、好奇心重的特点,因此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打扰、分神。课堂教学中,由于老师讲的内容乏味无趣,时间过长,形式呆板。这样就造成学生视觉、听觉出现疲劳,从而导致精力不集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一旦课堂以一种新鲜的形式出现,就会引起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小学生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到新鲜事物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这样就能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就能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高效地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地提高效率,重点在于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抽象理解能力不强,因此对数学中的一些公式、几何体等知识掌握不好。如果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知识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从而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的知识。
比如教学中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从而直观地反应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高与底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算法的来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数学课堂;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5
富水镇初级中学:李胜奎 何小静
【摘要】进行变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改变数学对象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真正领悟数学对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对数学对象、关系和运算的概括能力。其次,通过变式,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生理解知识时的反馈信息。此外,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变式 技能 培养
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等。总之,重视传授系统书本知识,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关键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教法上要有所改变。
一、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现在课本中,有一部分例题的“想一想”是把例题进行变式训练的,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切实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变式教学是指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而不变换问题的本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使学生不迷恋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地注意到从本
质看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比较全面地看问题,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和减少思维中的绝对化而呈现的思维僵化及思维惰性。
例如研究三棱锥(即四面体)顶点的射影与底面三角形“五心”的关系时就可设置以下问题:
①当三棱锥是正三棱锥时;
②当三条侧棱的长均相等时;
③当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时;
④当各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且顶点射影在底面三角形内时;
⑤当顶点与底面三边距离相等时;
⑥当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时;
⑦当三条侧棱分别与所对侧面垂直时;
⑧当各个侧面在底面上的射影面积相等时;
⑨当各个侧面与底面所在的角相等且顶点在底面三角形外时。
教师通过不断变换命题的条件,引深拓广,产生一个个既类似又有区别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挑战中寻找乐趣,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对于线线、线面垂直关系,尤其是三垂线定理的掌握。
四、运用变式教学,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形象的指出:“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创新的成功直接依赖于努力钻研的坚韧程度。数学教学中由一个基本问题出发,运用类比、联想、特殊化和一般化的思维方法,探索问题的发展变化,使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要注意主动地克服思维的心理定势,变中求进,进中求通,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
教师结合典型例题,着意设计阶梯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纵深拓展。如讲完例题“设a、b、c都是正数,且a+b+c=1,求证:++9”的分析解答后,保留原题条件,可变换出下列几个逐级深化的题目让学生证明:
变式1:a+b+c9abc;
变式2:(1-a)(1-b)(1-c)8abc;
变式3:(-1)(-1)(-1)8;
变式4:abc;
变式5:(+1)(+1`)(+1)64;
变式6:a+b+c;
数学课堂教学要把学生自主学习和主体智力参与,以及多向性、多层次的交互作用引进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才能使学生成为创造的主人。开展变式练习,有利于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动态处理,克服思维和心理定势,实现创新目标。
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6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 数学教学; 优化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例如,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粉笔盒、篮球、象棋、螺母、魔方、易拉罐等,另外再展示出一些美丽的图形,比如:中国的故宫、天坛、长城、古老的埃及金字塔、比萨斜塔,纵横交错的立交桥、精巧的陶瓷制品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形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利用flash动画显示小动物乘坐装有各种轮子的小车的情景,学生发现:小动物在乘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车轮的小车时,上下颠簸、惊恐万状,而在乘坐圆形车轮的小车时,则平稳舒服,怡然自得。那么,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圆有什么特点呢?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机技术可以以“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变静为动,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桥梁;变静为动,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 ;变静为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认知水平;变静为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一些图形的变化进行动态的教学。现在有不少教师用几何的一些图形动态地展示给学生,把图形生动地展示出来,把一些很复杂的点线关系从不同角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建立空间概念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在讲“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中,以前的口头讲授很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学生总感到很模糊,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而现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一个点动起来,轨迹也同时呈现出来;一个长方形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不停地把轨迹表示出来,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面动成体的效果。脑中有了动画的效果,这时你再提出如果是个半圆面绕着直径旋转后会成为什么体的话,学生就会立刻在脑中旋转起来一个球体,那么直角三角形┅┅还有什么会难道他们呢?只要给他们创造一个空间,那么他们一定会给你展示出一个丰富的世界。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学科,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 “轴对称”概念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蜻蜓,这只蜻蜓刚“飞”上屏幕,立刻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起源的四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其他轴对称的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这样既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探索创新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教师可以在复习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想圆锥体积该怎么计算?通过课件演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然后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子,再倒入圆柱形容器,看几次能倒满。通过实验,让学生讨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跃跃欲试,情绪十分高涨。然后再出示“高相等底不等”“底相等高不等”“底和高均不等”等几组实验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7
一、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但不是每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动机和兴趣.
例如:在引入“四种命题”时, 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 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 主人见人没来齐, 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 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 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二、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过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 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 留下深刻印象,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要求在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 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时, 为了使学生了解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实质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多种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 通过学生观察, 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 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 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 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 通过整理资料, 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 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 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有助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随着高考改革的日趋发展, 不得不要求我们向课堂要效率, 但学生还必须学有所得, 所以课堂反思必不可少, 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课堂中的重点用媒体打出, 这样不仅能直观地反映本节重点, 更能系统地总结本节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做到事半功倍.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还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 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 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 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所以,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就不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了, 也不用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学科教育 课堂教育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工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是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重发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溶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造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境资源。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和实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知道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把多媒体信息技术溶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有一本本的找,一页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現,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只能的部分代替,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把多媒体信息技术溶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的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妖气,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把多媒体信息技术溶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9
乐昌市乐昌实验学校屈先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显现出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做”数学直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教育的深入发展,而作为一门主要学科的数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必须进行改革。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日益显现出强大的功能。
现代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不应该是让学生背数学、记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让学生“做”数学,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学生“做”数学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图形、图象、文本、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来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一、让电脑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
电脑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让电脑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
(一)、突出运用动画效果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沿高剪下的一个小直角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拼成一个长方形,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圆柱、圆锥认识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
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二)、不同的层次效果
利用电脑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约数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整理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
(三)、操作演示效果
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教学角的大小比较时,在没有量角器的情况下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怎样比较。又如:在第五册二步应用题的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在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算。首先复习一个与二步应用题有关的一步应用题,其次分析二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关系,最后算出二步应用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演示下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解法。
二、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因此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必须充分地为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而考虑。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的效果。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老师说班长买来一块饼,要分平均给四个同学,怎么分?每人分得的饼数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在学生的回答下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显示班长分饼的方法。这样画面与解说相结合,在学生感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分”的方法看的明明白白,突出了“平均分”,对理解“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由“奇”转化到“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话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多媒体可以敲响重点,解决难点
在教学中,重点、难点是一节课中的重要部分。这主要是指由知识的深度,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多媒体教学达到的优势是在于既能敲响重点,解决难点,又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形象,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且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化难为易。
四、多媒体可以直观教学、深入主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前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制作课件,然而在课堂上,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够在短时间里直观地、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角的大小的与角两条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时,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使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几何初步知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新概念的建立再到新知识的巩固,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为学生创建了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
五、多媒体可以开拓思维、培养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能够形象的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电教媒体已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以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10
老山小学-------赵雪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呢?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就是以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将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其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局限,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在教学中用其它教学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既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更要有利于学生自由、自主性地“学”,两者和谐地统一。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对数学产生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 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无异是在作一种苦役,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引出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积极进行探索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它能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我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时,开课我就用故事导入:淘淘和笑笑分苹果,他们应该怎样分分得苹果一样多呢?同时电脑出示4个苹果,同学们马上会回答每人2个。课件用动画演示4个苹果变成2个苹果,我接着问:又该怎样分呢?学生会回答每人1个。课件演示2个苹果再变成1个苹果,我又问该怎样分?学生的回答是每人一半。这时我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那么一半在数学中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分数。板书课题。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作用,解决教师用语言或其他方式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体会很深。圆面积的推导公式是这一课的重点,也是这一课的难点,我在课前利用电脑把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制作成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先分16份,然后通过动画演示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和原来的圆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剪拼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同学们会回答:剪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你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再演示拼32份、64份……转化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开发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关系?小组合作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运用信息技术,能呈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更加强有力的认识手段,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变难为易,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这一课主要通过“认识元、角、分”,“元、角、分间的进率”二个层次进行教学。在认识元、角、分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一副热闹的购物场景,由此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学生基本上已能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所有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屏幕显示放大的人民币,请学生介绍人民币上的知识,并借助于符号以标明。本节课进行到第二层次难度较大,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机演示学生已基本掌握分与角、角与元之间的进率,只是元与分之间的进率还不能够理解透彻。这时由1个1元的硬币变出了10个1角的硬币,然后1角的硬币又逐个变成1分硬币,这样1个10,2个10,3个10……10个10,也就是100,所以最后得出1元等于100分。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视听信息的传递,渲染气氛,创设思维的情境、加快思维速度、调动思维积极性、帮助思维记忆。小学生的思维需要借助具体形象,而多媒体技术提供这样的感性材料。多媒体视听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知器官,诱导学生自觉地开展思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升华,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彩的画面及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诱人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难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现实的生活材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还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讲求实效性。我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在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有关本节课的数据,课上汇报。他们查找到的材料有中国土地面积,中国人口,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国民生产总值……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轻松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材“活“起来,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数学活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46
苏科版数学教材中提出,数学活动的设计突出“动”和“用”两个字,对此,数学教师应设计数学活动,增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更好地体会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一、数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我曾安排过一节以扑克牌为主角的游戏活动课,我设计了24点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抽取4张牌(其中A表示1点,J代表11点,Q代表12点,K代表13点),并规定红色牌代表正数,黑色牌代表负数,我等学生抽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牌列算式并计算,然后公布各自的计算过程,这个游戏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数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活动使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内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开展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教师则更容易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数学活动是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美结合的重要手段,在各种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更好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很多学生反映说,以前在学校都是通过老师传授数学知识,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现在通过自己动手,甚至通过玩游戏,就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还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可见,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可以了解到更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学生的亲身体验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
三、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以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阅读以及做课后作业的基本形式,这些方式被称为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主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趣味数学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学生更愿意采用新型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可以直接获取经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提升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实现“教”与“学”有机统一的重要方式,作为数学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使其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良好课堂氛围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一、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中学数学随着知识内容的拓展、加深,论证时抽象程度的提高,历来被认为较其他学科更抽象、更概括,由此决定了数学学习比其他学科的学习更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在课堂上,若师生心情舒畅、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则学生的知识摄入量就多,记忆就深刻。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掌握新的知识。另外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让“乐学型”的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挖掘潜力;“苦学型”和“厌学型”的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兴趣和信心。课堂是师生彼此交流及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上学生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老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才能的发挥。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心情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的,并能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氛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策略
(一)活化情感因素,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教师自身美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活化情感因素,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加强师生关系的革新,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老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的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他们学习的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教师进行适当鼓励、倾注爱学生的情感,往往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刚开学时我和一个学生交谈,她是我们班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当时我鼓励她好好学习,如果有困难或者需要帮助可以随时跟我说。她当时就说她以前的老师从未跟她谈过话,老师只会找成绩好的学生。后来一次数学测验她考了班级第二,紧接着后来月考,她进入了班级前十名,是班级中进步最大的。学生都需要“朋友”式的老师,最重要的是关心、爱护、理解他们的老师。你一个不经意的关心,也许他会一辈子记着。教师对学生越是关心爱护,上课时学生就越信赖老师,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和老师合作的动机,并努力学好老师所教的课程。有的学生说,他喜欢哪位教师,就能把这位教师教的学科学好。话虽有偏颇,但确有一定的道理。师生相互信任,做到心灵相通,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就会使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学生反馈的各种真实信息能使教师更好地调控,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可谓教学相长。平时我们应该多走进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心声,这样你就会体会到学生的可爱,还有他们的真诚。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换取学生心灵的震撼、学生心灵的感激和温暖,我认为这是作为老师最值得骄傲的事。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是最现实的因素。
在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上要改变教学模式,重视数学实验活动,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而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开展数学实验活动,一方面学生在活动中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以灵活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有趣的导入语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课堂气氛。我们应该摆脱以前那种古板的教学模式,上课只讲知识点。如何把学生引入你的课堂才是关键,我认为新课程提出的问题情境创设为我们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教学时要有激情和活力,良好的态势语言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只有“主角”活跃起来,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因此,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的课堂教学,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发言,思维异常活跃。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推荐阅读:
信息化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08-27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07-07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11-15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9-26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1-06
信息在企业中的作用08-16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11-11
电子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11-18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05-25